CN1053650A - 针织网状底布 - Google Patents

针织网状底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50A
CN1053650A CN 90100408 CN90100408A CN1053650A CN 1053650 A CN1053650 A CN 1053650A CN 90100408 CN90100408 CN 90100408 CN 90100408 A CN90100408 A CN 90100408A CN 1053650 A CN1053650 A CN 1053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e
grid
yarn
underlap
wa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01004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亚历山大·维德米洛奇
维拉迪米尔·尼克罗维奇·夫拉多夫
亚诺德·亚玛维奇·亚德米安
亚历山大·娃斯历维奇·克娃斯柯
娃迪米·伊格尼维奇·达洛娃
斯维拉娜·瓦西历维奇·多彼希
厉迪亚·亚历山多维奇·斯托昔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 Su Textile Garmen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VITEBSKY TEKHNOLOGICHESKY INST
Original Assignee
All Su Textile Garmen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VITEBSKY TEKHNOLOGICHESKY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 Su Textile Garmen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VITEBSKY TEKHNOLOGICHESKY INST filed Critical All Su Textile Garmen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901004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在由经平组织形成的针织网状底布中,网格(3) 排列成矩阵形。经平组织的线圈纵行(4)成对(A)配 置,并构成网格(3)的两条相对的边。各对(A)线圈 纵行(4)用延展线(5)连接,形成网格(3)的另外两条 边。延展线由线圈纵行(4)的线圈所用的纱线构成。 延展线间隔成对线圈纵行上的若干个线圈横列(6)敷 垫。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针织工业,更确切地说,涉及针织网状底布,可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本发明用于制造油膏敷布最为有效。
已知有针织网状织物(阿·阿·聂沙塔耶夫:《经编针织物中图案的形成》,莫斯科,1968,轻工业出版社,第187页,1306图,右半),可用作制造油膏敷布用的底布。在这种织物的每一网格中,两条相对的边由单一的经编链编织成的线圈纵行形成,而另外两条边是由另外的纱线制的延展线形成,这些纱线编入线圈纵行中,并将这些纵行彼此相连。
对油膏敷布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是网状底布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应最小,而由每一网格的边所保持的医疗油膏制剂要最多。医疗油膏制剂逐渐扩散至由网格各边所限的范围,并促进伤口愈合。
这样编织而成的网状底布,其结构使底布与所覆盖人体的表面接触太大。因此,这种网状底布用作油膏敷布时,其主要缺点是:要增加网格的边所保持的油膏量,只能靠增大其与人体接触的面积。然而敷布却应在其与人体接触面积最小的情况下,包含最多的油膏量。
已知还有一种用经编制织的针织网状织物,其中所有的网格都是棋盘布置的。这些网格的面积和形成网格相对边的组织结构所占有的面积相比要小得多。此外,这种网状织物,由于其结构具有弹性,也就是说是可以大大拉开的,对制造油膏敷布,实际上是不适用的。油膏敷布的基本条件是在负荷的作用下能保持网格的形状和尺寸,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网格所保持的油膏能够均匀地分布并逐渐向网格所包括的范围扩散。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创制这样一种针织网状底布,其组织结构可以使所保持的油膏量增多,而不增大其和人体表面接触的面积,从而改善油膏敷布的功能。
上面所提出的目的是这样解决的,即针织网状底布所含有的每一网格,其两条边是由经编组织的线圈纵行所形成,而另两条边是由延展线所形成。依照本发明,在这种针织网状底布中,用经平组织作为经编组织,其中网格布置成矩阵形,并且其中形成网格两条相对的边的线圈纵行,成对地相隔给定的距离,而形成网格另外两条边的延展线将一对对线圈纵行彼此连接起来。延展线就是用线圈纵行的纱线形成的,并间隔若干线圈横列布置一条。
这样制成的网状底布可以避免拉伸变形以保持其网格的形状。此外,由于经平组织结构,布边的卷曲得以消除。因为经平组织的线圈主干总是要从织物所处的平面转向垂直于织物的平面,所以它们和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此外,由于线圈的旋转,在每对线圈纵行之间形成沟槽,医疗油膏制剂便填入其中,并向网格的周边扩散。
在每对线圈纵行之间最好配置附加的纱线,它由这些线圈的延展线来握持。这附加纱线位于每对线圈纵行间的沟槽中,使医疗油膏制剂得以可靠地留在其内。这对治疗伤口表面也好,对保存油膏敷布也好,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附加纱线至少要和每对线圈纵行中一个纵行上的一个线圈串套。
附加纱线最好用天然纤维制成,而线圈纵行的线圈则用合成纤维制成。这样制织的网状底布不会粘住伤口表面,因为线圈纵行的合成纤维线具有光滑的表面,而附加纱线用天然纤维制成,就可以保持住最大分量的油膏,因为这种纱线具有极其膨松的空间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
这样,本发明所提出的经编针织网状底布,在油膏容量大的同时,其和伤口表面的粘附程度亦底。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所制织的经编针织网状底布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附图包括: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经编针织网状底布的组织简图。
图2-图1所示结构的垫纱运动图解和热纱数码,其中在第一竖中标出横列的序号。
图3-图1所示经编针织物底布的结构单元。
图4-图3上Ⅳ-Ⅳ剖视图。
图5-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经编针织网状底布的组织简图。
图6-图5所示结构的垫纱运动图解和垫纱数码。
图7-图5上Ⅶ-Ⅶ剖视图。
图1所示经编针织网状底布是由经编组织的线圈纵行组成,经编组织是使用已知的经平组织,它是由两组纱线1和2织成,并形成网格3。图2示出了经编针织物的垫纱图解和数码,图上数字Ⅰ和Ⅱ代表纱线1和2的梳栉。在经编网状底布中,网格3布置成矩阵形(即和矩阵中单元的布置相似)。形成网格3的经平组织如图1,3上所示,为众所周知的结构。每一个网格3的两条相对的边是由线圈纵行4所形成,成对的线圈纵行A互相隔开给定的距离1,而以距离1配置的两对线圈纵行4即A决定网格3的宽度。
成对的线圈纵行4即A之间用延展线5连接,形成网格3的另外两条边,这延展线同样是用编织线圈纵行4的线圈的纱线1和2形成的。
延展线5间隔A上的若干线圈横列6敷热,横列的数量可以不同,它决定网格3的高度h。
经平组织的每一个线圈纵行4是由上文所述两根不同的纱线1和2形成的线圈所组成(图1中的纱线1和2,纱线2是深色的,纱线1是浅色的),这两组纱线在线圈纵行4中是隔一个线圈交替的,而由一组纱线形成的线圈穿过由另一组纱线所形成的线圈。在一个线圈纵行4中形成线圈的纱线编织线圈横列6后转移到相邻的一个线圈纵行4中去成圈。两个这种线圈由延展线连接并在每一横列6中配置有两组纱线所形成的线圈,如图1和3所示。
由于在每一横列6中,延展线7一会儿向左边,一会儿向右边配置,在线圈纵行4中,线圈的主干8总是要从织物的平面B-B向垂直于织物的平面旋转,结果线圈的主干8相互之间产生一个角度β,如图4所示。从而在线圈的主干8间形成沟槽9,大部分医疗油膏制剂集聚在其间,在图4中用斜形阴影线表示。
在图1和3上只给出生产经编针织物可用结构方案的一种的垫纱情况。在网格的两边如采用不同的线圈数并且经纱梳栉采用其他的穿经循环,可以获得具有所需网格3尺寸的经编针织网状底布。
本发明所提出的底布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延展线5是由线圈纵行4中线圈的延展线来构成,而不是象已知的底布中那样,由附加的纱线所构成。因此编织本发明所提出结构的底布,其所用纱线的最少系统数等于2,而不象编织已知的底布那样是3。由于编织所提出的网状底布,所用纱线的系统数较少,可以提高编织速度。
按照图5所示制织底布的方案,所提出的网状底布与伤口表面的粘附程度低,这也是油膏敷布的一个重要特性,因为粘附性越低,伤口的恢复过程便越好,也就缩短了治疗期。网状底布和伤口表面的粘附程度,取决于制造编织经编针织物所用纱线的种类和结构。纱线的表面越光滑,结构越紧密,其粘附程度就越低。因此线圈纵行4的线圈要用不经变形处理的合成纤维来构成。但是用非变形的合成纤维绸线制成的经编针织网状底布不能满足另一个重要的要求,即不能保持足够的油膏量,因为这种纱线的空间结构不够膨松并且吸附性能差。
为了在这种纱线上保持所需份量的医疗油膏制剂,在经编针织物的结构中加入附加纱线10(图5),这根纱线布置在线圈纵行4之间,由线圈纵行4的线圈的延展线7来握持,它是由天然纤维构成,例如棉纱,后者具有高度松的空间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
为了保持在给定的位置(在线圈纵行4之间),附加纱线10,如图5上所示,与A中线圈纵行4的一个线圈11串套,这种经编针织物的结构是用已知的方法获得的。图6示出其垫纱图解和数码。附加纱线10可以和纵行中若干个线圈串套(图中未示出),这取决于网格3的高度。
这样垫入的附加纱线10,如图7上所示,位于沟槽9中,在线圈纵行4的线圈主干8之间,促使医疗油膏制剂能可靠地保持在沟槽中。
因此,所提出的经编针织网状底布,用作油膏敷布,具有不和伤口表面粘附的性能,并同时具有足够的油膏容量。这能减轻在取下敷布时引起的创伤,缩短伤口的愈合期。
按照制造底布的其他方案,线圈纵行4的纱线可用天然纤维,例如用棉纱制织,而附加纱线10用合成纤维纱线制织。这样,由于天然纤维的结构,底布的油膏容量是足够的,同时靠合成纤维纱线又增大了底布的强度。
这样,所提出的用于油膏敷布的经编针织网状底布,可以保证在负荷作用下网格的形状和尺寸不变,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线圈纵行所保持的油膏可以均匀分布并逐渐向网格的周边扩散。众所周知,针织物,包括网状的,在负荷作用方向上的结构单元数越多,其形状的稳定性就越好。如果网格以矩阵形式配置,就确保网状针织物有最好的形状稳定性。
所提出的针织网状底布可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也可以用来浸透医疗油膏制剂。这种底布可用作油膏敷布来治疗烧伤、伤口表面等等。

Claims (4)

1、一种针织网状底布,含有网格(3),每个网格中,两条相对的边由经编组织的线圈纵行(4)构成,而另两条边由延展线(5)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经平组织的经编针织物,其中网格(3)排列成矩阵形,并且其中线圈纵行(4)形成网格(3)的两条相对的边,它们成对(A)配置,相互之间隔开给定的距离,而延展线(5)构成网格的另外两条边,它们将成对(A)的线圈纵行(4)相互连接起来,延展线用线圈纵行(4)同一的纱线构成,并间隔成对(A)线圈纵行的若干个线圈横列(6)敷垫。
2、按照权利要求1的针织网状底布,其特征在于,每一对(A)的线圈纵行(4)之间布置有附加纱线(10),由线圈的延展线(7)握持。
3、按照权利要求2的针织网状底布,其特征在于,附加纱线(10)至少与一对线圈纵行(4)中一行的一个线圈相串套。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的针织网状底布,其特征在于,附加纱线(10)由天然纤维构成,而线圈纵行(4)的线圈由合成纤维纱线构成。
CN 90100408 1990-01-25 1990-01-25 针织网状底布 Pending CN1053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0408 CN1053650A (zh) 1990-01-25 1990-01-25 针织网状底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0408 CN1053650A (zh) 1990-01-25 1990-01-25 针织网状底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50A true CN1053650A (zh) 1991-08-07

Family

ID=487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0100408 Pending CN1053650A (zh) 1990-01-25 1990-01-25 针织网状底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65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362A (zh) * 2013-02-05 2014-08-06 圣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经针扎工序的多层垫材结构
CN109477263A (zh) * 2016-05-04 2019-03-15 卡拉齐斯股份公司工业及酒店企业 具有双经纱的塑料网和用于制造塑料网的设备
CN111227421A (zh) * 2014-08-27 2020-06-05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调节拉胀部分的承拉股绳的针织部件及包括该部件的鞋类物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362A (zh) * 2013-02-05 2014-08-06 圣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经针扎工序的多层垫材结构
CN111227421A (zh) * 2014-08-27 2020-06-05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调节拉胀部分的承拉股绳的针织部件及包括该部件的鞋类物品
CN111227421B (zh) * 2014-08-27 2022-05-06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调节拉胀部分的承拉股绳的针织部件
US11643760B2 (en) 2014-08-27 2023-05-09 Nike, Inc. Knitted component having an auxetic portion and a tensile element
CN109477263A (zh) * 2016-05-04 2019-03-15 卡拉齐斯股份公司工业及酒店企业 具有双经纱的塑料网和用于制造塑料网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83167C (en) Woven terry fabric with non-moisture-transporting synthetic filament yarns
CN103287025A (zh) 一种三维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080337C (zh)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CN1053650A (zh) 针织网状底布
KR900000523A (ko) 다수의 날실층과 씨실층을 갖는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S60252756A (ja) 光透過量可変性編物
GB2089850A (en) Warp-knitted elastic bandage
JPH07238434A (ja) 組織と原料糸の組み合わせによる立体構造織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885901Y (zh) 多臂组织与纱罗组织的复合织物
US20040234725A1 (en) Stere-turf reinforcement mat of waterworn preventative
GB1066081A (en) Elastic fabrics comprising composite yarns
JP6722984B2 (ja) 立体構造を有する織物の製造方法
JP2001200443A (ja) キルティング状布帛
CN213507400U (zh) 多层织物
TWM582510U (zh) 色彩變化梭織織物
RU2068894C1 (ru) Двойной кулирный трикотаж
CN213978045U (zh) 一种抗菌智能调温面料
KR102138115B1 (ko) 볼륨감 및 권축회복력이 우수한 직물형 패딩원단용 충진섬유
JPS6138934Y2 (zh)
CN217127661U (zh) 一种多维双层提花毛巾
CN217266236U (zh) 一种多纤维交织的十字菱格双面针织面料
CN109943951B (zh) 薄纱面料
JPH0754312Y2 (ja) 弾性経編地
JPH08226044A (ja) 立体構造布
JPH06313248A (ja) 厚地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