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1047A - 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1047A
CN105361047A CN201510552205.5A CN201510552205A CN105361047A CN 105361047 A CN105361047 A CN 105361047A CN 201510552205 A CN201510552205 A CN 201510552205A CN 105361047 A CN105361047 A CN 105361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les
vegetable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ermentation
fer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22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华
黄仁慧
许恒毅
李胜杰
徐峰
何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5522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61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61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1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Fruits Or Vegetable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泡菜制作方法,包括挑选清洗:将蔬菜挑选去除不能食用的部分后,清水洗净;发酵:将挑选清洗后的蔬菜放入容器,加入适量的凉开水、盐及其它调味料,然后按蔬菜和水总量为基准,加入本发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剂,于35℃恒温发酵48h;本发明制作方法所得泡菜发酵时间短,减少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泡菜中的总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含量,让消费者在食用泡菜的同时还摄入了大量益生元,有利于降低胆固醇,调节胃肠道微生态,促进宿主健康。

Description

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涉及用一株植物乳杆菌作为纯种发酵剂发酵泡菜,改善泡菜质地和风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泡菜生产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以乳酸发酵为主的微生物发酵过程。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主要是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这些菌常附着于蔬菜上,经洗涤也不被除去。乳酸菌利用的养料主要是蔬菜的可溶性物质。泡菜的乳酸发酵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泡制初期,以肠膜明串珠菌等异型乳酸发酵为主。中期以乳杆菌的同型乳酸发酵为主积累大量乳酸,并因产酸使发酵液呈微酸性抑制了腐败菌的生长。后期泡菜的风味形成并最终由于乳酸的大量累积照成对乳酸菌的反馈抑制而导致发酵结束。
植物乳杆菌发酵的泡菜其胺的含量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明显低于自然发酵。同时,植物乳杆菌发酵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脂肪酸、过氧化氢和细菌素,具有抑菌效应。植物乳杆菌可作为益生菌广泛用于食品发酵工业,其益生性能包括调节胃肠道微生态,促进宿主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新型植物乳杆菌纯种发酵泡菜并改善泡菜风味和质地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当筛选比常规乳酸菌具有更好益生性能的新型乳酸菌时,本发明的发明人分离并确定了从福建传统发酵酸豆角中分离出的植物乳杆菌。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具有良好的益生性能,尤其是具有极高的耐酸耐胆盐性,耐胃肠液,抑菌性和抗药性。并且能粘附于肠道上皮细胞,定植于肠道内,发挥益生菌的优良性能。
发酵泡菜的方法为:
A.挑选清洗:将蔬菜挑选去除不能食用的部分后,清水洗净;
B.发酵:将挑选清洗后的蔬菜放入容器,加入适量的凉开水、盐及其他调味料,然后按蔬菜和水总量为基准,加入植物乳杆菌发酵剂,于35℃恒温发酵48h;
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发酵剂添加后,发酵液中活菌数为105-108cfu/ml。所述植物乳杆菌为耐酸植物乳杆菌ZDY2013(LactobacillusplantarumZDY2013),于2014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编号:CCTCCNO:M2014170。
以上所述蔬菜为萝卜、卷心菜或白菜等常见制作泡菜的食材。
在清洗后可对蔬菜进行烫漂,烫漂条件为65-80℃,2-3min,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都会影响蔬菜的质地。
所述其他调味料为茴香、八角等常规可用作泡菜制作的调味料。为了提高蔬菜的脆度,也可加入氯化钙,碳酸钠或明矾;为了改善泡菜的风味可加入香辛料、辣椒调味料等。
植物乳杆菌ZDY201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点为武汉市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4170,保藏日期为2014年4月28日。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分离于福建地方性酸豆角,为革兰氏阳性菌,为葡萄糖同型发酵,生长速度快,极耐酸耐胆盐,能在胃肠液中存活,且高产多糖,能抑制食源性致病菌的增长,并能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宿主胃肠道健康。本发明还涉及该菌在制作泡菜中的应用,具有更高的有机酸量,具有独特的风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植物乳杆菌ZDY2013可明显缩短泡菜发酵时间,减少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含量,让消费者在食用泡菜的同时还摄入了大量益生元,有利于降低胆固醇,调节胃肠道微生态,促进机体健康。本发明利用益生菌纯种发酵生产泡菜,产生大量有机酸,降低了发酵液的pH值,这有利于减少杂菌的污染,同时有益微生物可产生一定的风味物质。因此采用植物乳杆菌ZDY2013纯种发酵的泡菜不仅避免了腐败变质,而且减少蔬菜中的涩味,提高了产品的风味和特色。
附图说明
图1纯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分别产乳酸随时间的变化
图2纯种发酵泡菜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能以任何方式由这些实施例所限制。
植物乳杆菌ZDY2013的分离与鉴定
从福建省永安市乡镇收集农户自家天然发酵的酸豆角样品,并及时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乳酸菌分离。将酸豆角发酵液以10-1的梯度稀释,涂布于MRS(加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24h,挑取使培养基变黄的单菌落,在平板上划线分离,反复进行纯化培养,用革兰氏染色法观察菌落形态选出革兰氏阳性菌。将分离得到的菌株液体培养后,用PH计检测培养24h时pH值,筛选出产酸能力强的菌株。用接种环挑取单一的菌落作为模板,进行菌落PCR。将阳性PCR产物送至公司测序。
将测序结果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所分离菌株的16SrDNA的碱基序列与植物乳杆菌N3114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因此被确认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植物乳杆菌ZDY2013,于2014年4月28日保存于武汉市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4170。经纯培养24h后植物乳杆菌ZDY2013的培养上清液pH值为3.4,能产生大量有机酸。革兰氏染色结果呈阳性,可观察得出ZDY2013为棒状短杆菌。
实施例1:纯种发酵泡菜方法
1)原料挑选与清洗:用于制作泡菜的蔬菜用成熟适度的新鲜原料,去除老叶、烂叶,切除根部、尾部。将各种蔬菜用清水洗净,沥干。
2)切分:按原料品种不同分别进行切分,呈长条形或小方块状。
3)装缸,添加辅料:一层蔬菜一层辅料铺在缸里。
接种发酵液:将提前配好的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加入缸内,添加量根据蔬菜量而定。发酵液的活菌量为105-108cfu/mL。所述植物乳杆菌为耐酸植物乳杆菌ZDY2013,于2013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CCTCCNO:M2014170。
4)密封,控温发酵:于35℃恒温厌氧发酵48h。
结果表明:经由植物乳杆菌ZDY2013为纯种发酵剂发酵的泡菜,相比于传统发酵泡菜,植物乳杆菌纯种发酵可明显缩短泡菜发酵时间(图1)。同时,与植物乳杆菌ATCC8014纯种发酵对比,植物乳杆菌ZDY2013纯种发酵泡菜具有更高的有机酸量(图1,图2)。这有利于减少杂菌的污染,从而有利于避免泡菜出现腐败变质。同时有益微生物可产生一定的风味物质,减少蔬菜中的涩味,提高了产品的风味和特色。消费者在食用泡菜的同时还摄入了大量益生元,有利于降低胆固醇,调节胃肠道微生态,促进宿主健康。生产出的泡菜经感官评定,具有独特风味,非常爽口。
实施例2:纯种发酵剂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物质的影响
1)pH测定:采用电位法(pH计法)
2)总有机酸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3)总氨基酸: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4)亚硝酸盐含量: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
结果表明:
泡菜在发酵过程的三个阶段,在发酵初期,pH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发酵速度比较缓慢,到了发酵旺盛期pH显著下降,乳酸发酵达到高峰,发酵末期pH的变化趋缓。如表1所示,
表1:
植物乳杆菌ZDY2013纯种发酵最终达到的PH值较其他植物乳杆菌纯种发酵或自然发酵低,最终pH为3.54±0.25。
在发酵初期和发酵旺盛期泡菜液中总有机酸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到发酵末期泡菜液中的总酸含量趋于稳定。植物乳杆菌ZDY2013纯种发酵泡菜中的有机酸含量最高,为24.43±0.58mg/mL。经植物乳杆菌ZDY2013纯种发酵后,泡菜中总氨基酸略高于植物乳杆菌ATCC8014发酵或传统发酵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则略低于植物乳杆菌ATCC8014发酵或传统发酵。

Claims (4)

1.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挑选清洗:将蔬菜挑选去除不能食用的部分后,清水洗净;B.发酵:将挑选清洗后的蔬菜放入容器,加入适量的凉开水、盐及其它调味料,然后按蔬菜和水总量为基准,加入植物乳杆菌发酵剂,于35℃恒温发酵48h;所述植物乳杆菌为耐酸植物乳杆菌ZDY2013,于2014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CCTCCNO:M2014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蔬菜为萝卜、卷心菜或白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发酵剂添加后,发酵液中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105-108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水洗净后可对蔬菜进行烫漂,烫漂条件为65-80℃,2-3min。
CN201510552205.5A 2015-04-27 2015-09-02 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5361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2205.5A CN105361047A (zh) 2015-04-27 2015-09-02 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4364 2015-04-27
CN2015102043646 2015-04-27
CN201510552205.5A CN105361047A (zh) 2015-04-27 2015-09-02 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1047A true CN105361047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64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2205.5A Pending CN105361047A (zh) 2015-04-27 2015-09-02 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6104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8977A (zh) * 2016-05-09 2016-09-07 南昌大学 一种丁酸杆菌发酵制备泡菜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08740897A (zh) * 2018-05-30 2018-11-06 宾祖声 风味泡菜的快速制作方法
CN108902827A (zh) * 2018-05-30 2018-11-30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泡菜中AGEs含量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4742A (en) * 1980-05-21 1981-12-17 Ajinomoto Co Inc Preparation of pickle
CN104531578A (zh) * 2014-12-22 2015-04-2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和强产酸功能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4742A (en) * 1980-05-21 1981-12-17 Ajinomoto Co Inc Preparation of pickle
CN104531578A (zh) * 2014-12-22 2015-04-2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和强产酸功能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韵: "蔬菜发酵专用乳酸菌选育及其菌剂制备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8977A (zh) * 2016-05-09 2016-09-07 南昌大学 一种丁酸杆菌发酵制备泡菜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08740897A (zh) * 2018-05-30 2018-11-06 宾祖声 风味泡菜的快速制作方法
CN108902827A (zh) * 2018-05-30 2018-11-30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泡菜中AGEs含量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2558B (zh) 以乳酸菌纯种发酵的辣椒酱及其生产方法
JP5044769B2 (ja) 乳酸菌ラクトバシラス・サケイ株、飲料製造方法、食品製造方法、漬け床製造方法、製パン改質原料製造方法
CN105505817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在发酵腌腊肉制品中的应用
CN110760464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KR100426279B1 (ko) 유산균 발효식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907643B (zh) 一种榨菜腌制工艺
CN108949645A (zh) 植物乳杆菌cq02-108及其在发酵香肠制备中的应用
CN104531578A (zh) 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和强产酸功能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CN104593290B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泡菜复合发酵剂配方及其应用
CN104397632A (zh) 发酵辣椒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38484A (zh) 一种低亚硝酸盐乳酸发酵蔬菜的无水快速制备方法
CN102326797A (zh) 一种海带乳酸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6174258A (zh) 一种川味健康泡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8281B (zh) 一种低温乳酸蔬菜泡菜加工方法
CN109306332A (zh) 发酵乳杆菌cd110及其在发酵香肠制备中的应用
CN108835565B (zh) 一种发酵泡菜组合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7984A (zh) 一种发酵辣椒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4204A (zh) 一种泡菜发酵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4705611B (zh) 一种发酵卜藕尖的加工方法
KR101302705B1 (ko) 매생이를 이용한 돈가스 소스의 제조 방법
CN105361047A (zh) 一种风味泡菜制作方法
Zheng et al. Preservation of King Oyster Mushroom by the use of different fermentation processes
CN109938309A (zh) 一种复合菌剂发酵的菊芋酱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04479B (zh)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应用
KR101427415B1 (ko) 김치로부터 분리된 유산균 및 상기 유산균을 이용한 발효식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