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2344A -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2344A
CN105352344A CN201510822927.8A CN201510822927A CN105352344A CN 105352344 A CN105352344 A CN 105352344A CN 201510822927 A CN201510822927 A CN 201510822927A CN 105352344 A CN105352344 A CN 105352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229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2344B (zh
Inventor
罗羽钊
汪先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229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2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2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2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2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2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17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particular circuits for the same heat exchange medium, e.g. with the heat exchange medium flowing through sections hav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capacities or for heating/cooling the heat exchange mediu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在平行流换热器的下部换热单元的翅片卡槽内分别压入两组扁管,形成两组独立的流通通道,当空调通过四通阀换向进入化霜状态时,第一电磁阀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关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就会有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和左集流管直接进入下部换热单元中的第一扁管通道,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在第二集流管和从上部换热单元流过来的冷媒汇合,而后从第二扁管通道中折返。本发明加快了下部换热单元的融霜速度,缩短了化霜时间,进而提升了整个空调系统的低温制热量,且设计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便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属于空调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行流换热器是一种全铝换热器,而且它的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成本较普通铜管换热器更具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空调厂商的重视。当平行流换热器作为冷暖机室外换热器使用时有一个较明显的弊端,就是低温工况表现较差,换热能力不如同等规格的铜管换热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低温工况下平行流换热器相比于铜管换热器,其结霜速度较快,而化霜速度又较慢。而空调在化霜期间是没有能力输出的,即此时的制热量为零。所以化霜时间可以缩短哪怕几秒钟,对整个周期内的能力平均值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现在空调一般采用四通阀换向化霜,即在低温工况下将空调转为制冷状态,冷媒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直接进入室外冷凝器,利用较高的排气温度去融霜。但是随着换热的进行,冷媒的温度会沿着流程逐渐降低,所以靠近制冷流路进口(即第一流程入口处)的那部分霜总是最先化干净,而靠近制冷流路出口(即第二流程出口处)的那部分霜总是最后化干净。由于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较好,所以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化霜时冷媒到达制冷流路进口(即第一流程入口处)时温度可以达到80℃左右,而经过第一流程后到达另一侧集流管时温度可能只有50℃左右,所以第二流程的最末端也就是靠近制冷流路出口处的那部分霜是最难化干净,耗时最长。虽然第一流程中最下部扁管中的高温冷媒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帮助融化第二流程最上部的两至三根扁管上的霜层,但第二流程一般具有八至十二根扁管,所以这种“帮助”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且仅对第二流程上部有效,对下部却无能为力。所以要想提升平行流换热器的低温制热量,在保证霜层能够融化完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缩短化霜所消耗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缩短平行流换热器化霜时间从而提升低温制热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并列竖直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及多根横向设置的扁管,多根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多根所述扁管上还侧向的插入有多个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外接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还包括横向隔板和竖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横向设置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的中部,且将多根扁管上下分隔成两个换热单元,所述横向隔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并将所述第一集流管分隔成不连通的上下两部分,所述第二集流管上部和下部互相连通,下部换热单元的每根扁管包括两根横向并列设置的扁管通道,分别为第一扁管通道和第二扁管通道,所述竖向隔板竖直设置第一集流管下部,且将第一集流管下部分隔成与所有第一扁管通道对应的左集流管和与所有第二扁管通道对应的右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上部连通第一接口,所述右集流管连通第二接口,所述左集流管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一接口,所述左集流管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第二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多个所述翅片侧向的插入在多根所述扁管上靠近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翅片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段和多个横向且上下间隔设置的插入段,多个所述插入段的一侧均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相邻插入段之间的间隔形成与扁管对应的翅片卡槽,所述扁管从插入段的另一侧压入翅片卡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翅片可以采用换热器中的通用结构,在翅片下部的翅片卡槽分别压入第一扁管通道和第二扁管通道形成两组独立的流通通道。具体安装时,可以先压入第一扁管通道,再压入第二扁管通道,这样第一扁管通道相对于第二扁管通道处在翅片更加靠中间的位置,而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通过左集流管连接的是第一扁管通道,化霜时冷媒的热量更容易覆盖整个翅片,化霜时间更短。
进一步,所述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上均设有多个与多根扁管一一对应的扁管插入口,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扁管插入口内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下部的扁管插入口横向并列设置有两个,且其宽度分别对应第一扁管通道和第二扁管通道的宽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平行流换热器下部的换热单元(即制冷状态时第二流程的换热单元)设计有两组扁管,形成两组独立的流通通道。为了实现这种方式,第一集流管需设计成特定的形状,横向隔板以下的那部分不再是一个个长的扁管插入口,而是设计成两组相对较短的扁管插入口,以便分别插入两组扁管,并且两组扁管插入口中间设置有竖向隔板,使两组流通通道之间不连通。同样,第二集流管的下部也要设计成两组扁管插入口,但是第二集流管中间不设置隔板,这是因为在化霜时从第一扁管通道中流过来的冷媒和上部换热单元中流过来的冷媒要在此处汇合然后从第二扁管通道中流走。
进一步,所述横向隔板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一端不伸入第二集流管内或伸入的部分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集流管上部和下部需要互相连通,所以横向隔板可以不伸入第二集流管内,这样第二集流管内部自然互相连通,此时横向隔板靠近第二集流管一端可以固定到第二集流管的外壁上;除此以外,横向隔板还可以伸入到第二集流管内,在伸入的部分上设置通孔,也同样可以实现第二集流管内部上下互相连通,而因为横向隔板伸入以后,其固定的可以更加牢固,安全可靠。
进一步,所述第二集流管上部和下部还通过外接的辅助管道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集流管上部和下部除了互相连通外,通常对连通的流量还有一定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在第二集流管外部连接一个辅助管道,帮助上下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扁管通道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扁管通道的宽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两组扁管的宽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有时为了缩短化霜时间,第一扁管通道中的扁管可以适当加宽。当然,最佳宽度组合要根据系统的化霜表现来确定。
进一步,所述下部换热单元的扁管的竖直高度占所有扁管的竖直高度的1/4-1/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换热器,化霜效果不好主要是靠近下部的一段,所以在设计结构时,用横向隔板分隔扁管,下部占整体的1/4-1/3,通过改变下部的结构来改善这部分的化霜效果。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调,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上述平行流换热器。本发明的平行流换热器可以运用在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中,尤其是家用空调,还可能运用在其他需要换热器化霜的电器中。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空调正常的制冷或制热,此时第一电磁阀关闭而第二电磁阀通电导通;
所述空调处于正常的制冷状态时,从压缩机出来的冷媒从第一接口进入,全部通过第一集流管的上部进入上部换热单元的扁管,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通过第二集流管分别进入下部换热单元的第一扁管通道和第二扁管通道,再分别通过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从第二接口排出;
所述空调处于正常的制热状态时,从压缩机出来的冷媒从第二接口进入,分别通过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进入下部换热单元的第一扁管通道和第二扁管通道,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通过第二集流管进入上部换热单元的扁管,再通过第一集流管的上部从第一接口排出;
步骤二、当空调需要化霜时,通过四通阀换向进入化霜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阀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关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从第一接口进入,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和左集流管进入第一扁管通道,另一部分通过第一集流管的上部进入上部换热单元的扁管,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两部分冷媒到达第二集流管汇合并一起从第二扁管通道折返,通过右集流管后从第二接口排出。
当空调系统处于一般的制冷或者制热状态时,第一电磁阀关闭而第二电磁阀通电导通,第一扁管通道和第二扁管通道中的冷媒是同一个方向流动,和没被单独分开时没有什么区别。而当空调通过四通阀换向进入化霜状态时,第一电磁阀就会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关闭,下部换热单元中的第一扁管通道就会变为第一流程,而第二扁管通道仍为第二流程。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就会有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和左集流管直接进入下部的换热单元,从而加快了下部换热单元的融霜速度,进而缩短了整个系统的化霜时间,提升低温制热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平行流换热器的下部换热单元(即制冷状态时第二流程的换热单元)的翅片卡槽内分别压入两组扁管,形成两组独立的流通通道。当空调进入化霜状态时,第一电磁阀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关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就会有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和左集流管直接进入下部换热单元中的第一扁管通道,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在第二集流管和从上部换热单元流过来的冷媒汇合,而后从第二扁管通道中折返。本发明加快了下部换热单元的融霜速度,缩短了化霜时间,进而提升了整个空调系统的低温制热量,且设计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第一集流管端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制冷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制热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化霜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集流管中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集流管中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扁管和翅片中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法的第一集流管中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集流管中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5中箭头代表冷媒流动方向。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集流管,2、第二集流管,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翅片,6、第一扁管通道,7、第二扁管通道,8、横向隔板,9、竖向隔板,10、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并列竖直设置的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及多根横向设置的扁管,多根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多根所述扁管上还侧向的插入有多个翅片5,所述第一集流管1外接有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11,还包括横向隔板8和竖向隔板9,所述横向隔板8横向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之间的中部,且将多根扁管上下分隔成两个换热单元,所述横向隔板8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集流管1内并将所述第一集流管1分隔成不连通的上下两部分,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部和下部互相连通,下部换热单元的每根扁管包括两根横向并列设置的扁管通道,分别为第一扁管通道6和第二扁管通道7,所述竖向隔板9竖直设置第一集流管1下部,且将第一集流管1下部分隔成与所有第一扁管通道6对应的左集流管和与所有第二扁管通道7对应的右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1上部连通第一接口10,所述右集流管连通第二接口11,所述左集流管通过第一电磁阀3连通第一接口10,所述左集流管通过第二电磁阀4连通第二接口11。
多个所述翅片5侧向的插入在多根所述扁管上靠近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一端。
如图8所示,所述翅片5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段和多个横向且上下间隔设置的插入段,多个所述插入段的一侧均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相邻插入段之间的间隔形成与扁管对应的翅片卡槽,所述扁管从插入段的另一侧压入翅片卡槽内。
翅片5可以采用换热器中的通用结构,在翅片5下部的翅片卡槽分别压入第一扁管通道6和第二扁管通道7形成两组独立的流通通道。具体安装时,可以先压入第一扁管通道6,再压入第二扁管通道7,这样第一扁管通道6相对于第二扁管通道7处在翅片5更加靠中间的位置(如图8所示),而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通过左集流管连接的是第一扁管通道6,化霜时冷媒的热量更容易覆盖整个翅片5,化霜时间更短。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均设有多个与多根扁管一一对应的扁管插入口,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扁管插入口内与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连通。
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下部的扁管插入口横向并列设置有两个,且其宽度分别对应第一扁管通道6和第二扁管通道7的宽度。
平行流换热器下部的换热单元(即制冷状态时第二流程的换热单元)设计有两组扁管,形成两组独立的流通通道。为了实现这种方式,第一集流管1需设计成特定的形状,横向隔板8以下的那部分不再是一个个长的扁管插入口,而是设计成两组相对较短的扁管插入口,以便分别插入两组扁管,并且两组扁管插入口中间设置有竖向隔板9,使两组流通通道之间不连通(如图6所示)。同样,第二集流管2的下部也要设计成两组扁管插入口,但是第二集流管2中间不设置隔板(如图7所示),这是因为在化霜时从第一扁管通道6中流过来的冷媒和上部换热单元中流过来的冷媒要在此处汇合然后从第二扁管通道7中流走。
所述横向隔板8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2一端不伸入第二集流管2内或伸入的部分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第二集流管2上部和下部需要互相连通,所以横向隔板8可以不伸入第二集流管2内,这样第二集流管2内部自然互相连通,此时横向隔板8靠近第二集流管2一端可以固定到第二集流管2的外壁上;除此以外,如图7所示,横向隔板8还可以伸入到第二集流管2内,在伸入的部分上设置通孔,也同样可以实现第二集流管2内部上下互相连通,而因为横向隔板8伸入以后,其固定的可以更加牢固,安全可靠。
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部和下部还通过外接的辅助管道连通。第二集流管2上部和下部除了互相连通外,通常对连通的流量还有一定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在第二集流管2外部连接一个辅助管道,帮助上下连通。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第一扁管通道6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扁管通道7的宽度。
本发明中两组扁管的宽度选择有两种实施方式,可以相等(如图9所示),也可以不相等,有时为了缩短化霜时间,第一扁管通道6中的扁管可以适当加宽(如图10所示)。当然,最佳宽度组合要根据系统的化霜表现来确定。
所述下部换热单元的扁管的竖直高度占所有扁管的竖直高度的1/4-1/3。针对换热器,化霜效果不好主要是靠近下部的一段,所以在设计结构时,用横向隔板8分隔扁管,下部占整体的1/4-1/3,通过改变下部的结构来改善这部分的化霜效果。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调,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上述平行流换热器。本发明的平行流换热器可以运用在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中,尤其是家用空调,还可能运用在其他需要换热器化霜的电器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空调正常的制冷或制热,此时第一电磁阀3关闭而第二电磁阀4通电导通;
如图3所示,所述空调处于正常的制冷状态时,从压缩机出来的冷媒从第一接口10进入,全部通过第一集流管1的上部进入上部换热单元的扁管,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通过第二集流管2分别进入下部换热单元的第一扁管通道6和第二扁管通道7,再分别通过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从第二接口11排出;
如图4所示,所述空调处于正常的制热状态时,从压缩机出来的冷媒从第二接口11进入,分别通过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进入下部换热单元的第一扁管通道6和第二扁管通道7,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通过第二集流管2进入上部换热单元的扁管,再通过第一集流管1的上部从第一接口10排出;
步骤二、当空调需要化霜时,通过四通阀换向进入化霜状态,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电磁阀3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4关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从第一接口10进入,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3和左集流管进入第一扁管通道6,另一部分通过第一集流管1的上部进入上部换热单元的扁管,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两部分冷媒到达第二集流管2汇合并一起从第二扁管通道7折返,通过右集流管后从第二接口11排出。
当空调系统处于一般的制冷或者制热状态时,第一电磁阀3关闭而第二电磁阀4通电导通,第一扁管通道6和第二扁管通道7中的冷媒是同一个方向流动,和没被单独分开时没有什么区别。而当空调通过四通阀换向进入化霜状态时,第一电磁阀3就会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4关闭,下部换热单元中的第一扁管通道6就会变为第一流程,而第二扁管通道7仍为第二流程。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就会有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3和左集流管直接进入下部的换热单元,从而加快了下部换热单元的融霜速度,进而缩短了整个系统的化霜时间,提升低温制热量。
本发明在平行流换热器的下部换热单元(即制冷状态时第二流程的换热单元)的翅片卡槽内分别压入两组扁管,形成两组独立的流通通道。当空调进入化霜状态时,第一电磁阀3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4关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就会有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3和左集流管直接进入下部换热单元中的第一扁管通道6,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在第二集流管2和从上部换热单元流过来的冷媒汇合,而后从第二扁管通道7中折返。本发明加快了下部换热单元的融霜速度,缩短了化霜时间,进而提升了整个空调系统的低温制热量,且设计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便于实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横向”、“宽度”、“上”、“下”、“左”、“右”、“中部”、“一端”、“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固定连接”、“压入”、“插入”、“分隔”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并列竖直设置的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及多根横向设置的扁管,多根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多根所述扁管上还侧向的插入有多个翅片(5),所述第一集流管(1)外接有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隔板(8)和竖向隔板(9),所述横向隔板(8)横向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之间的中部,且将多根扁管上下分隔成两个换热单元,所述横向隔板(8)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集流管(1)内并将所述第一集流管(1)分隔成不连通的上下两部分,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部和下部互相连通,下部换热单元的每根扁管包括两根横向并列设置的扁管通道,分别为第一扁管通道(6)和第二扁管通道(7),所述竖向隔板(9)竖直设置第一集流管(1)下部,且将第一集流管(1)下部分隔成与所有第一扁管通道(6)对应的左集流管和与所有第二扁管通道(7)对应的右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1)上部连通第一接口(10),所述右集流管连通第二接口(11),所述左集流管通过第一电磁阀(3)连通第一接口(10),所述左集流管通过第二电磁阀(4)连通第二接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翅片(5)侧向的插入在多根所述扁管上靠近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5)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段和多个横向且上下间隔设置的插入段,多个所述插入段的一侧均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相邻插入段之间的间隔形成与扁管对应的翅片卡槽,所述扁管从插入段的另一侧压入翅片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均设有多个与多根扁管一一对应的扁管插入口,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扁管插入口内与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下部的扁管插入口横向并列设置有两个,且其宽度分别对应第一扁管通道(6)和第二扁管通道(7)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8)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2)一端不伸入第二集流管(2)内或伸入的部分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部和下部还通过外接的辅助管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管通道(6)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扁管通道(7)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换热单元的扁管的竖直高度占所有扁管的竖直高度的1/4-1/3。
10.一种空调,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平行流换热器。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空调正常的制冷或制热,此时第一电磁阀(3)关闭而第二电磁阀(4)通电导通;
步骤二、当空调需要化霜时,通过四通阀换向进入化霜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阀(3)通电导通而第二电磁阀(4)关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冷媒从第一接口(10)进入,一部分通过第一电磁阀(3)和左集流管进入第一扁管通道(6),另一部分通过第一集流管(1)的上部进入上部换热单元的扁管,经过一个换热流程后,两部分冷媒到达第二集流管(2)汇合并一起从第二扁管通道(7)折返,通过右集流管后从第二接口(11)排出。
CN201510822927.8A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352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2927.8A CN105352344B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2927.8A CN105352344B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2344A true CN105352344A (zh) 2016-02-24
CN105352344B CN105352344B (zh) 2017-05-03

Family

ID=5532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22927.8A Active CN105352344B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234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4090A (zh) * 2018-04-08 2018-07-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装置和空调
CN109520355A (zh) * 2018-12-21 2019-03-26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及制冷设备
CN109974483A (zh) * 2019-04-15 2019-07-05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10603421A (zh) * 2017-07-03 2019-12-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111527356A (zh) * 2018-03-16 2020-08-11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EP3767188A1 (en) * 2019-07-18 2021-01-20 Kimura Kohki Co., Ltd.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4909726A (zh) * 2021-02-08 2022-08-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WO2023093624A1 (zh) * 2021-11-26 2023-06-01 丹佛斯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该换热器组件的空调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7307A1 (de) * 1999-11-29 2001-05-31 Behr Gmbh & Co Zweikreis-Wärmeübertrager
EP1447635A1 (en) * 2003-02-14 2004-08-18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for vehicle
US20050269062A1 (en) * 2002-08-28 2005-12-08 Pascal Guerrero Heat exchange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system comprising said unit
CN101520282A (zh) * 2009-04-13 2009-09-02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101539386A (zh) * 2009-04-03 2009-09-23 清华大学 一种蒸发器的汽液分离方法及蒸发器
CN101614492A (zh) * 2009-06-15 2009-12-30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微通道冷凝器
CN104228552A (zh) * 2013-06-05 2014-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用散热器
CN104254751A (zh) * 2012-04-27 2014-12-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7307A1 (de) * 1999-11-29 2001-05-31 Behr Gmbh & Co Zweikreis-Wärmeübertrager
US20050269062A1 (en) * 2002-08-28 2005-12-08 Pascal Guerrero Heat exchange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system comprising said unit
EP1447635A1 (en) * 2003-02-14 2004-08-18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for vehicle
CN101539386A (zh) * 2009-04-03 2009-09-23 清华大学 一种蒸发器的汽液分离方法及蒸发器
CN101520282A (zh) * 2009-04-13 2009-09-02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101614492A (zh) * 2009-06-15 2009-12-30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微通道冷凝器
CN104254751A (zh) * 2012-04-27 2014-12-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104228552A (zh) * 2013-06-05 2014-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用散热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3421A (zh) * 2017-07-03 2019-12-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111527356A (zh) * 2018-03-16 2020-08-11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8344090A (zh) * 2018-04-08 2018-07-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装置和空调
CN109520355A (zh) * 2018-12-21 2019-03-26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及制冷设备
CN109974483A (zh) * 2019-04-15 2019-07-05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EP3767188A1 (en) * 2019-07-18 2021-01-20 Kimura Kohki Co., Ltd.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4909726A (zh) * 2021-02-08 2022-08-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WO2023093624A1 (zh) * 2021-11-26 2023-06-01 丹佛斯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该换热器组件的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2344B (zh)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344A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含有其的空调和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3486783B (zh) 空调器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3363600B (zh)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EP2295877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627432A (zh) 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2003842B (zh) 蒸发器和具有它的制冷系统
CN217357661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4275958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103206811B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3231589U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4764256A (zh) 热换器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CN214276220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104515319A (zh) 空调系统
CN105352225A (zh) 空调器
CN104949318A (zh) 换热器、空调系统以及换热方法
CN103245152A (zh) 热泵系统
CN203550128U (zh) 空调器系统
CN109579151B (zh) 底盘化冰结构、空调及空调化冰控制方法
CN204787172U (zh) 换热器以及空调系统
EP3379175B1 (en) Heat pump system
WO2012003703A1 (zh) 换热装置和制冷系统
CN204063693U (zh) 空调器
CN202041106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CN218495411U (zh) 换热器、空调
CN103245153B (zh) 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