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46472B -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46472B
CN105346472B CN201510692475.6A CN201510692475A CN105346472B CN 105346472 B CN105346472 B CN 105346472B CN 201510692475 A CN201510692475 A CN 201510692475A CN 105346472 B CN105346472 B CN 105346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night vision
plate
shell
vi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24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46472A (zh
Inventor
李斐
舒耀增
张辉
李中文
鹿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truly Vis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truly Vis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truly Vis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truly Vis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924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6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46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6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46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6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26Windows, e.g. windscre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5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夜视装置,包括摄像头组件、电路板组件、连接组件和外壳;所述外壳从上到下包括条形的上底板和下凹壳;所述连接组件从上到下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上底板的中部,且所述下凹壳的中部对应于所述上底板中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车内后视镜的支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本发明的车载夜视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车载夜视装置包裹车内后视镜的支架并一体固定于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保证车载夜视装置牢固安装的同时,避免了对驾驶者的视线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对于不熟练的驾驶员,行车记录仪还可以用做停车监控设备;对于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持续摄像,能够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于汽车的“黑匣子”。
而能够在夜间进行拍摄录像的行车记录仪即车载夜视系统,则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技术,辅助驾驶者在黑夜中看清道路,提高驾驶员的可视范围,减少行车事故发生,增强主动安全的汽车电子摄像系统。同时,车载夜视系统带有行车记录功能,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各种各样汽车产品也越来越多。现在市场上的行车记录仪、车载夜视系统等汽车摄像产品主要通过吸盘或者双面胶固定在车内前挡风玻璃的任意位置,这种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使用灵活。但是这样的安装方式和设备形式,对于行车记录仪或车载夜视系统的摄像头组件而言,定位不准确,还会因为粘贴在挡风玻璃上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并且有粘贴不牢固的缺陷,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夜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行车记录仪和车载夜视装置存在的安装固定不牢靠、影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载夜视装置,包括摄像头组件、电路板组件、连接组件和外壳;所述外壳从上到下包括条形的上底板和与所述上底板配合连接的下凹壳;所述连接组件从上到下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侧,用于连接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侧,用于连接车内后视镜的支架;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且所述下凹壳沿所述上底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摄像头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行摄像;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上底板的中部,且所述下凹壳的中部对应于所述上底板中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车内后视镜的支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车载夜视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底板的上表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两侧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板形成直线的三个连接固定点,将车载夜视装置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并且由于三个连接固定点其实并非点连接而是面连接,所以增强了安装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板是内侧壁设有导槽的马蹄形壳体,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导槽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相互扣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随原车配备出厂,且外形为一个圆形或者矩形的平板,故第一连接板设计为内侧壁设有导槽的马蹄形壳体,能够将第一连接板与安装底座沿导槽扣接。
进一步,车载夜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紧固弹簧,所述紧固弹簧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连接板从安装底座上自动脱落。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连接板和安装底座均为金属体,自身弹性较差,而且两者并非为焊接、螺钉连接或者铆接等连接方式,那么,为了使扣合的第一连接板和安装底座不至于因为重力、震动等原因而分离,所以,在第一连接板上设置了紧固弹簧。
优选地,所述紧固弹簧为片弹簧,所述片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马蹄形内侧壁上。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片弹簧能够因用途的不同设置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当第一连接板的外形为马蹄形壳体时,在该马蹄形壳体的内侧壁安装片弹簧,能够起到锁紧、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材料为铝合金。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车载夜视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来固定到汽车挡风玻璃上,该五块板均为受力部件,并且,为了减轻整个车载夜视装置的重量,避免因为质量过重而影响了挡风玻璃,所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固定支架;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下凹壳的内壁,且所述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通孔。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车载夜视装置的壳体为空腔结构,将摄像头固定在壳体的内腔,应通过固定支架来安装,能够减少汽车震动对摄像头的损害;同时,为了不影响摄像效果,摄像头的镜头应该朝向第一通孔。
进一步,所述摄像头组件还包括调节支架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支架与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外壳的螺纹孔能够推动所述摄像头在垂直于所述上底板的平面内摆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调节支架和调节螺杆用以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将调整平面设置为垂直于上底板的平面,就能够拍摄到车前的上下方位的画面。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夜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夜视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依次电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夜视模块主要用于拍摄录像,特别是能够保障夜间的拍摄效果;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拍摄的视频信号,存储视频以及航道偏移的校对等;通信模块负责跟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以及相关功能的远程控制。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依次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通过螺丝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摄像头组件通过插齿与所述外壳内壁的插孔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功能在于固定安装,所以使用螺丝连接,安装牢固且方便拆卸;电路板组件也由螺丝固定,避免受到汽车震动的影响;而摄像头组件由于需要根据需要调整拍摄角度,故选择插齿和插孔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车载夜视装置利用从上到下固定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作为连接组件,将车载夜视装置包裹车内后视镜的支架、整体地固定于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在保证车载夜视装置牢固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的同时,避免了对驾驶者的视线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1-上底板; 2-下凹壳; 3-第一连接板;
4-第二连接板; 5-第三连接板; 6-第一通孔;
7-第二通孔; 8-第一固定板; 9-第二固定板;
10-片弹簧; 11-摄像头; 12-固定支架;
13-调节支架; 14-调节螺杆; 15-电路板组件;
16-螺丝; 17-线盒; 18-下凹壳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夜视装置,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夜视装置的左视图。如图1所示,车载夜视装置主要结构包括摄像头组件、电路板组件15、连接组件和外壳。其中,外壳从上到下包括条形的上底板1和下凹壳2,且上底板1与下凹壳2配合连接,形成一个长条形的空心腔体。连接组件从上到下包括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和第三连接板5,且第一连接板3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的上表面,用于连接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第三连接板5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的下表面,用于连接车内后视镜的支架。摄像头组件与电路板组件15均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且下凹壳2沿着上底板1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6,摄像头组件能够通过第一通孔6进行摄像。连接组件通过第二连接板4固定在上底板1的中部,并且,在下凹壳2的中部对应于上底板1中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7,车内后视镜的支架穿过第二通孔7进入外壳的内腔进而与第三连接板5连接。同时,摄像头组件与电路板组件15电连接。在现有技术中,不管是行车记录仪或者车载夜视装置,均通过吸盘或者双面胶固定在车内前挡风玻璃的任意位置,这样的安装方式,存在拍摄定位不准确、影响驾驶员视线以及安装不牢固的缺点,甚至影响行车安全。本实施例的车载夜视装置,利用第一连接板3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连接,利用第三连接板5与车内后视镜的支架连接,并且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和第三连接板5分别依次固定连接,同时,由于第二连接板4固定在上底板1的中部,车内后视镜的支架穿过外壳的内腔与第三连接板5连接,所以,车载夜视装置能够包裹车内后视镜的支架、并且两者整体地固定于挡风玻璃的安装底座上,能够在保证车载夜视装置牢固安装的同时,避免了对驾驶者的视线产生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3所示,在下凹壳2的一端,优选地设置一段线盒17,对车载夜视装置的线路进行排布和收纳,并且在下凹壳2的一侧设置下凹壳侧盖18,方便打开下凹壳2,对内腔的电路板组件15和摄像头组件进行查看检修。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车载夜视装置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其中,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4的两侧,且第一固定板8的下表面连接上底板1的上表面,第二固定板9的下表面连接上底板1的上表面。这样,第一固定板8的上表面、第二固定板9的上表面能够使用3M双面胶或者其他固定材料,粘贴在车内挡风玻璃上,加上第一连接板3与安装底座的连接作用,本实施例的车载夜视装置能够稳固地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另外,由于三个部位的连接并非点连接而是面连接,所以大大地增强了车载夜视装置的安装固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3是内侧壁设有导槽的马蹄形壳体,第一连接板3通过导槽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相互扣接。其中,还可以使用螺丝、胶水或者铆接等方式,将第一连接板3安装于安装底座上。本实施例设计导槽来将两个部件扣接,便于拆装检修。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车载夜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上的紧固弹簧。其中,紧固弹簧能够防止第一连接板3从安装底座上自动脱落。其中,紧固弹簧还可以使用插销、卡扣等零件代替。本实施例的车载夜视装置,考虑到第一连接板3和安装底座均为金属体,自身弹性较差,而且两者并非为焊接、螺钉连接或者铆接等连接方式,那么,为了使扣合的第一连接板3和安装底座不至于因为重力、震动等原因而分离,所以,在第一连接板3上设置了紧固弹簧。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紧固弹簧为片弹簧10。片弹簧10能够因用途的不同设置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当第一连接板3的外形为马蹄形壳体时,在该马蹄形壳体的内侧壁安装片弹簧10,能够起到锁紧、固定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板5、第一固定板8和/或第二固定板9的材料为铝合金。其中,上述部件还可以选择使用不锈钢、铜等其他金属材料。本实施的车载夜视装置,由于主要通过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板5、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来固定到汽车挡风玻璃上,上述五块紧固板均为受力部件,并且,为了减轻整个车载夜视装置的重量,避免因为质量过重而影响了挡风玻璃,所以,应尽量采用质量较轻而强度较高的铝合金材料来制作。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摄像头组件包括摄像头11和固定支架12。其中,摄像头11通过固定支架12安装在下凹壳2的内壁,且摄像头11的镜头朝向第一通孔6。本实施例中,由于车载夜视装置的壳体为空腔结构,将摄像头11固定在壳体的内腔,应通过固定支架12来安装,能够减少汽车震动对摄像头11的损害;同时,为了不影响摄像效果,摄像头11的镜头设置为朝向第一通孔6。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摄像头组件还包括调节支架13和调节螺杆14。其中,调节支架13与摄像头11固定连接,调节螺杆14穿过外壳上对应于第一通孔6位置的螺纹孔,能够接触调节支架13。通过旋转调节螺杆14,能够推动摄像头11在垂直于上底板1的平面内摆动。本实施例中,设置调节支架13和调节螺杆14能够调整摄像头11的拍摄角度,将调整平面设置为垂直于上底板1的平面,就能够拍摄到车前的上下方位的画面。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电路板组件15包括夜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且夜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依次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夜视模块主要用于拍摄录像,特别是对夜间环境的拍摄,具体可以采用sensorOV4689这个型号的拍摄元件;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拍摄的视频信号,存储视频以及航道偏移的校对等,具体可以采用安霸A7系列的拍摄记录仪;通信模块负责跟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以及相关功能的远程控制,优选MCU-NUC230总线系列芯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和第三连接板5依次通过螺丝16连接安装;电路板组件15通过螺丝16与外壳连接安装;摄像头组件通过插齿与外壳内壁的插孔连接。原因在于,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和第三连接板5功能在于固定,所以使用螺丝16连接,安装牢固且方便拆卸;电路板组件15也由螺丝16固定,能够避免受到汽车震动的影响;而摄像头组件由于需要根据需要调整拍摄角度,故选择插齿和插孔来连接,方便了摄像头11的角度调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组件、电路板组件、连接组件和外壳;
所述外壳从上到下包括条形的上底板和与所述上底板配合连接的下凹壳;
所述连接组件从上到下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侧,用于连接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侧,用于连接车内后视镜的支架;
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且所述下凹壳沿所述上底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摄像头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行摄像;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上底板的中部,且所述下凹壳的中部对应于所述上底板中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车内后视镜的支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
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所述下凹壳设置有线盒和侧盖,所述线盒设置于所述下凹壳的一端,所述侧盖设置于所述下凹壳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底板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是内侧壁设有导槽的马蹄形壳体,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导槽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安装底座相互扣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紧固弹簧,所述紧固弹簧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连接板从安装底座上自动脱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弹簧为片弹簧,所述片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马蹄形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材料为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固定支架;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下凹壳的内壁,且所述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还包括调节支架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支架与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外壳的螺纹孔能够推动所述摄像头在垂直于所述上底板的平面内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夜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夜视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依次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夜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依次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通过螺丝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摄像头组件通过插齿与所述外壳内壁的插孔连接。
CN201510692475.6A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Active CN105346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2475.6A CN105346472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2475.6A CN105346472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6472A CN105346472A (zh) 2016-02-24
CN105346472B true CN105346472B (zh) 2017-09-29

Family

ID=55322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2475.6A Active CN105346472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464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8587Y (zh) * 2007-05-09 2008-05-14 余杰 汽车后视镜
JP5628778B2 (ja) * 2011-11-30 2014-11-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載カメラの取り付け装置
CN202541441U (zh) * 2012-03-30 2012-11-21 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后视系统的摄像头安装结构
CN205075752U (zh) * 2015-10-22 2016-03-09 江苏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6472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5725U (zh)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US9094583B2 (en) Adaptive around-view monitoring device
WO2013080706A1 (ja) 車載カメラの取り付け装置
US20120212613A1 (en) Vehicle virtual window system, components and method
CN106184033A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安装结构
CN105346472B (zh)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CN205075752U (zh)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JP5851009B2 (ja) 車載カメラの取り付け装置
CN20870776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塑料摄像头外壳
CN208126458U (zh) 一种嵌入式汽车行车记录仪
CN205075754U (zh)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CN205075755U (zh) 一种车载夜视装置
CN113978375A (zh) 一种城区交警用车载取证系统及方法
CN207000342U (zh) 便于调整探测角度的汽车驾驶辅助设备
CN208730898U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安装结构
CN209070601U (zh) 一种双转向行车记录仪
CN207346070U (zh) 基壳体、机架及无人机
CN207889644U (zh) 行车记录仪
CN206983882U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固定支架
CN208225129U (zh) 一种摄像头可上下调节的行车记录仪
CN211617947U (zh) 一种摩托车的车载相机
CN205075756U (zh) 夜视系统
CN212749929U (zh) 一种新型行车记录仪
CN216217193U (zh) 一种车牌识别管理设备
CN220720955U (zh) 一种辅助安全驾驶的行车记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12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ue Liantong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commencement of preservation procedur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