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9072A - 吸收方法以及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收方法以及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9072A
CN105339072A CN201480034581.9A CN201480034581A CN105339072A CN 105339072 A CN105339072 A CN 105339072A CN 201480034581 A CN201480034581 A CN 201480034581A CN 105339072 A CN105339072 A CN 105339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gas
fine channel
flowing path
fluid f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45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9072B (zh
Inventor
松冈亮
野一色公二
藤泽彰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39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9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9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90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2/00Absorbents, i.e. solvents and liquid materials for gas absorption
    • B01D2252/10Inorganic absorbents
    • B01D2252/103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2/00Absorbents, i.e. solvents and liquid materials for gas absorption
    • B01D2252/20Organic absorbents
    • B01D2252/204Am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吸收方法包括:准备微细流路的步骤;使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以利用所述吸收液从包含被吸收成分的所述气体中吸收所述被吸收成分的主流通步骤;以及在使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流动至所述微细流路的状态下,使用于提高该微细流路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在该微细流路中流通的副流通步骤。

Description

吸收方法以及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方法以及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分离气体中的特定成分的方法之一,具有吸收操作。在该吸收操作的方法中,大致区分为使吸收液分散在气体中的方法、以及使气体在吸收液中分散的方法。在前者的方法中,使用填充塔、喷雾塔等吸收塔。在后者的方法中,使用板式塔、气泡塔等吸收塔。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所述吸收塔,也作为专利公报所载的技术而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然而,在所述吸收塔那样的吸收装置中,吸收液与气体的接触效率低。因此,吸收速度慢,并且也无法使吸收液的每单位体积的吸收量增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2-54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702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时,加快吸收速度并且使吸收液的每单位体积的吸收量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吸收方法包括:准备微细流路的步骤;主流通步骤,在该主流通步骤中,使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以利用所述吸收液从包含被吸收成分的所述气体中吸收所述被吸收成分;以及副流通步骤,在该副流通步骤中,在使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流通于所述微细流路的状态下,使用于提高该微细流路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在该微细流路中流通。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吸收装置具备:第一供给部,其供给包含被吸收成分的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第二供给部,其供给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微细流路,其使由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的所述气体和由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的所述吸收液流通,并且使所述被吸收成分从所述气体被所述吸收液吸收;以及第三供给部,其将用于提高所述微细流路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向所述微细流路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内的流体流路的一例的图。
图2B是从表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形成流体流路的基板的图。
图2C是从背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形成流体流路的基板的图。
图2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内的流体流路的另一例的图。
图2E是从表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形成流体流路的基板的图。
图2F是从背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形成流体流路的基板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内的温度调节流路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的第一端面的剖视图的一部分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吸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吸收装置中同时进行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向流体流路的供给与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的供给时的吸收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7A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吸收装置中进行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向流体流路的供给时的吸收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7B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吸收装置中进行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的供给时的吸收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吸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吸收装置中同时进行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向流体流路的供给与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的供给时的吸收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0A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吸收装置中进行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向流体流路的供给时的吸收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0B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吸收装置中进行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的供给时的吸收装置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于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微细流路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在从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中使特定成分被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吸收的吸收方法(吸收操作)中使用。即,该微细流路装置在吸收装置中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该微细流路装置也能够用于使多个流体彼此合流而产生上述流体彼此的吸收操作以外的相互作用。例如,该微细流路装置也能够应用于微型反应器、热交换器、提取反应用的反应装置、乳化用的混合装置等。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1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1具备主体部4、第一流体用集管6、第二流体用集管8、第三流体用集管10、流体排出用集管12、以及温度调节流体用集管14、16。
主体部4占据微细流路装置1的大部分,形成为长方体状。该主体部4具有第一端面4a、第二端面4b、第三端面4c以及第四端面4d。第一端面4a是在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上朝向一方侧的端面。第二端面4b是朝向与第一端面4a相反的一侧的主体部4的端面。第三端面4c是在与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上朝向一方侧的端面。第四端面4d是朝向与第三端面4c相反的一侧的主体部4的端面。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是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长边方向相同的方向。主体部4的短边方向是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短边方向相同的方向。主体部4的厚度方向是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相同的方向。
第一流体用集管6以及温度调节流体用集管16配置为与主体部4的第一端面4a对置而与主体部4结合。流体排出用集管12以及温度调节流体用集管14配置为与主体部4的第二端面4b对置而与主体部4结合。第二流体用集管8以及第三流体用集管10配置为与主体部4的第三端面4c对置而与主体部4结合。第三流体用集管10配置在比第二流体用集管8远离第一端面4a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微细流路装置1中形成有多个流体流路2以及多个温度调节流路3。各流体流路2是用于使第一流体、第二流体以及第三流体合流进行流通的流路。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是相互作用的流体。各流体流路2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以彼此接触的状态进行流通,并且使被吸收成分从第一流体被第二流体吸收。各温度调节流路3是用于供对在流体流路2中流动的流体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用流体流动的流路。因此,对该流体流路2以及温度调节流路3进行说明。
图2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1内的流体流路2的一例的图。
各流体流路2是具有微小的流路直径的所谓的微沟道。各流体流路2是微细流路的一例。如图2A所示,该流体流路2具有第一导入路2a、第二导入路2b、第三导入路2c以及合流流体流路2d。第一导入路2a是导入第一流体的部分。第二导入路2b是导入第二流体的部分。第三导入路2c是导入第三流体的部分。合流流体流路2d是使分别导入到第一导入路2a、第二导入路2b以及第三导入路2c的流体合流而进行流通的部分。
第一导入路2a配置在主体部4中的第一端面4a的附近且靠近第三端面4c的位置。第一导入路2a在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第一导入路2a具有用于向该第一导入路2a导入第一流体的第一导入口2e。
第二导入路2b配置在主体部4中的靠近第三端面4c的位置。第二导入路2b从第三端面4c朝向第四端面4d而在主体部4的短边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该第二导入路2b在与第一导入路2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第二导入路2b具有用于向该第二导入路2b导入第二流体的第二导入口2f。
第三导入路2c也配置在主体部4中的靠近第三端面4c的位置。第三导入路2c从第三端面4c朝向第四端面4d而在主体部4的短边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该第三导入路2c也在与第一导入路2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三导入路2c配置在比第二导入路2b远离主体部4的第一端面4a的位置。另外,第三导入路2c具有用于向该第三导入路2c导入第三流体的第三导入口2g。
合流流体流路2d形成为在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上从第一端面4a侧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与从该部分折回而朝向第二端面4b侧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交替相连的蜿蜒的形状。具体来说,合流流体流路2d具有多个直线流路部2h、多个第一折回部2i以及多个第二折回部2j。
直线流路部2h构成合流流体流路2d中的在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多个直线流路部2h彼此平行地配置。多个直线流路部2h配置为在主体部4的短边方向上隔开间隔进行排列。
第一折回部2i是合流流体流路2d中的将在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上朝向第一端面4a侧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的第一端面4a侧的端部与配置在该部分的下游侧而朝向第二端面4b侧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的第一端面4a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部分。即,第一折回部2i将在主体部4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直线流路部2h的第一端面4a侧的端部彼此相连。通过该第一折回部2i,将流路从该第一折回部2i的上游侧的朝向第一端面4a侧延伸的直线流路部2h向该第一折回部2i的下游侧的朝向第二端面4b侧延伸的直线流路部2h折回。
第二折回部2j是合流流体流路2d中的将在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上朝向第二端面4b侧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的第二端面4b侧的端部与配置在该部分的下游侧而朝向第一端面4a侧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的第二端面4b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部分。即,第二折回部2j将在主体部4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直线流路部2h的第二端面4b侧的端部彼此相连。通过该第二折回部2j,将流路从该第二折回部2j的上游侧的朝向第二端面4b侧延伸的直线流路部2h向该第二折回部2j的下游侧的朝向第一端面4a侧延伸的直线流路部2h折回。
另外,合流流体流路2d具有用于从该合流流体流路2d内导出流体的导出口2k。该导出口2k设置在合流流体流路2d的下游侧的端部。
另外,在微细流路装置1中形成有第一供给流路2m、第二供给流路2n、第三供给流路2o以及回收流路2p。具体来说,在第一流体用集管6中形成有第一供给流路2m。在第二流体用集管8中形成有第二供给流路2n。在第三流体用集管10中形成有第三供给流路2o。在流体排出用集管12中形成有回收流路2p。
第一供给流路2m用于向各流体流路2的第一导入路2a的第一导入口2e分配第一流体而进行供给。第一供给流路2m具有第一供给孔2q以及第一供给流路连接部2r。第一供给孔2q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面(称为第五端面)进行开口。第一供给孔2q从该开口朝向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称为第六端面)而延伸至与多个流体流路2中的最接近第六端面的流体流路2对应的位置。在该第一供给孔2q中连接有未图示的第一供给侧连接器。在第一供给孔2q中,通过该第一供给侧连接器而供给第一流体。第一供给流路连接部2r在从与多个流体流路2中的最靠近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五端面的流体流路2对应的位置到与最靠近第六端面的流体流路2对应的位置的范围内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第一供给流路连接部2r形成为与第一供给孔2q连通。该第一供给流路连接部2r与各流体流路2的第一导入口2e连接。第一供给流路连接部2r将供给到第一供给孔2q的第一流体向各第一导入口2e分配。
第二供给流路2n用于向各流体流路2的第二导入路2b的第二导入口2f分配第二流体而进行供给。第二供给流路2n具有供未图示的第二供给侧连接器连接的第二供给孔2s以及与各流体流路2的第二导入口2f连接的第二供给流路连接部2t。该第二供给流路2n的第二供给孔2s和第二供给流路连接部2t的结构与第一供给流路2m的第一供给孔2q和第一供给流路连接部2r的结构相同。
第三供给流路2o用于向各流体流路2的第三导入路2c的第三导入口2g分配第三流体而进行供给。第三供给流路2o具有供未图示的第三供给侧连接器连接的第三供给孔2u以及与各流体流路2的第三导入口2g连接的第三供给流路连接部2v。该第三供给流路2o的第三供给孔2u和第三供给流路连接部2v的结构也与第一供给流路2m的第一供给孔2q和第一供给流路连接部2r的结构相同。
回收流路2p用于使从各流体流路2的合流流体流路2d的导出口2k导出的流体合流而进行回收。回收流路2p具有回收孔2w与回收流路连接部2x。回收孔2w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五端面上开口。回收孔2w从该开口朝向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六端面而延伸至与多个流体流路2中的最靠近第六端面的流体流路2对应的位置。在该回收孔2w中连接有未图示的回收侧连接器。回收流路连接部2x在从与多个流体流路2中的最靠近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五端面的流体流路2对应的位置到与最靠近第六端面的流体流路2对应的位置的范围内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回收流路连接部2x形成为与回收孔2w连通。该回收流路连接部2x与各流体流路2的导出口2k连接。回收流路连接部2x使从各导出口2k导出的流体合流。在该回收流路连接部2x处合流的流体朝向回收孔2w流动,通过未图示的回收侧连接器而被导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A中,将第一导入路2a以及合流流体流路2d、第二导入路2b以及第三导入路2c在相同的平面上示出。但是,实际上,合流流体流路2d与第二导入路2b以及第三导入路2c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主体部4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如后述那样,主体部4通过层叠多个基板而形成。该基板的层叠方向相当于微细流路装置1以及主体部4的厚度方向。在构成主体部4的多个基板中包含形成流体流路2的基板。
图2B是从表面观察形成流体流路2的基板的图。图2C是从朝向与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来观察图2B所示的基板的图。如图2B中实线所示、图2C中虚线所示的那样,第一导入路2a以及合流流体流路2d位于形成流体流路2的基板的表面。另外,如图2B中虚线所示、图2C中实线所示的那样,第二导入路2b以及第三导入路2c位于形成流体流路2的基板的背面。
另外,图2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1内的流体流路2的另一例的图。
如图示那样,该流体流路2在主体部4内排列配置有5个如下所述的组合,该组合是图2A所示的第一导入路2a、第二导入路2b、第三导入路2c、合流流体流路2d、第一导入口2e、第二导入口2f、第三导入口2g、直线流路部2h、第一折回部2i、第二折回部2j以及导出口2k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并列配置的组合的个数在此设为5个,可以是任意的个数。另外,在第一流体用集管6内,第一供给流路2m设置为相对于5个并列配置的组合进行共用。另外,在第二流体用集管8内,第二供给流路2n设置为相对于5个并列配置的组合进行共用。另外,在第三流体用集管10内,第三供给流路2o设置为相对于5个并列配置的组合进行共用。另外,在流体排出用集管12内,回收流路2p设置为相对于5个并列配置的组合进行共用。第一供给流路2m、第二供给流路2n、第三供给流路2o以及回收流路2p各自的功能与图2A所示的对应的各流路的功能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A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因此省略在此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D中,将第一导入路2a以及合流流体流路2d、第二导入路2b以及第三导入路2c在相同的平面上示出。但是,实际上,第一导入路2a以及合流流体流路2d、第二导入路2b以及第三导入路2c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主体部4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
图2E是从表面观察构成主体部4的多个基板中的形成流体流路2的基板的图。图2F是从朝向与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观察图2E所示的基板的图。如图2E中实线所示、图2F中虚线所示的那样,第一导入路2a以及合流流体流路2d位于形成流体流路2的基板的表面。另外,如图2E中虚线所示、图2F中实线所示的那样,第二导入路2b以及第三导入路2c位于形成流体流路2的基板的背面。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1内的温度调节流路3的图。
如图3所示,各温度调节流路3由并列配置的多个单位流路3a构成。各单位流路3a形成为在主体部4的长边方向中朝向第一端面4a侧延伸的部分与从该部分折回而朝向第二端面4b侧延伸的部分交替相连的蜿蜒的形状。另外,在微细流路装置1中形成有温度调节供给流路3b与温度调节回收流路3c。
温度调节供给流路3b用于向各温度调节流路3分配温度调节用流体而进行供给。温度调节供给流路3b形成于温度调节流体用集管14。温度调节供给流路3b具有温度调节供给孔3d和多个温度调节供给流路连接部3e。温度调节供给孔3d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面(第五端面)进行开口。温度调节供给孔3d从该开口朝向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第六端面)而延伸至与多个温度调节流路3中的最靠近第六端面的温度调节流路3对应的位置。在该温度调节供给孔3d中连接有未图示的温度调节供给侧连接器。在温度调节供给孔3d中,通过该温度调节供给侧连接器而供给温度调节用流体。温度调节供给流路连接部3e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上分别形成在与各温度调节流路3对应的位置。温度调节供给流路连接部3e将温度调节供给孔3d与各温度调节流路3的多个单位流路3a的上游侧的端部连结起来。供给至温度调节供给孔3d的温度调节用流体通过各温度调节供给流路连接部3e而向各温度调节流路3的多个单位流路3a分配。
另外,温度调节回收流路3c用于从各温度调节流路3回收温度调节用流体。温度调节回收流路3c形成于温度调节流体用集管16。温度调节回收流路3c具有温度调节回收孔3f以及与多个温度调节流路3的下游侧的端部相连的多个温度调节回收流路连接部3g。温度调节回收孔3f和温度调节回收流路连接部3g的构造与温度调节供给孔3d和温度调节供给流路连接部3e的构造相同。在温度调节回收孔3f中连接有未图示的温度调节回收侧连接器。从各温度调节流路3的多个单位流路3a的下游侧端部导出的温度调节用流体从各温度调节回收流路连接部3g通过温度调节回收孔3f,进一步通过温度调节回收侧连接器而被导出。
而且,多个流体流路2与多个温度调节流路3在微细流路装置1内形成为沿着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排列。具体来说,一个流体流路2的各部分配置在一个平面上。两个温度调节流路3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与所述一个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向该流体流路2的两侧分开而进行配置。而且,将该一个流体流路2与两个温度调节流路3设为一组流路,将多组流路在微细流路装置1的厚度方向上排列配置。
图4是基于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一端面4a平行且不包含流体流路2以及温度调节流路3的折回部的任意面的剖视图的一部分。该图4示出微细流路装置1内的流体流路2以及温度调节流路3的厚度方向的配置。
如图4所示,流体流路2的多个合流流体流路2d在主体部4内沿着横向排列配置。另外,如图4所示,温度调节流路3的多个单位流路3a在主体部4内相对于各流体流路2在该主体部4的厚度方向的一方侧或者另一方侧隔开间隔而进行配置。
主体部4由多个基板层叠并彼此接合而成的构件形成。各流体流路2通过使在基板的表面上形成为与流体流路2对应的形状的槽被在该基板上层叠的其它的基板密封来形成。另外,各温度调节流路3通过使在基板的表面上形成为与该温度调节流路3对应的形状的槽被在该基板上层叠的其它的基板密封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各流体流路2以及各温度调节流路3具有下侧成为圆弧的半圆形的剖面,但不限于此。例如,各流体流路2以及各温度调节流路3也可以具有上侧成为圆弧的半圆形的剖面。另外,各流体流路2也可以具有圆形的剖面,该圆形的剖面是通过使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为与流体流路2对应的形状的第一槽、以及在层叠于该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基板的背面形成为与第一槽成为对称形状的第二槽重叠而成的。另外,各温度调节流路3也可以具有圆形的剖面,该圆形的剖面是通过使在第三基板的表面上形成为与温度调节流路3对应的形状的第三槽、以及在层叠于该第三基板上的第四基板的背面形成为与第三槽成为对称形状的第四槽重叠而成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方法中,使用以上那样的微细流路装置1而进行使气体中的被吸收成分、即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的吸收操作。具体来说,通过在流体流路2中从第一供给孔2q使气体流通,并且在流体流路2中从第二供给孔2s使吸收液流通,同时在温度调节流路3中使制冷剂流通,由此进行吸收操作。
如此一来,能够在微细流路中使气体以及吸收液以彼此接触的状态流通并且进行从该气体向吸收液的特定成分的吸收操作。因此,与基于现有的吸收装置的吸收操作相比而使气液接触面积增大,其结果是,吸收速度变快。另外,通过使制冷剂在温度调节流路3中流通而控制流体流路2内的温度,能够抑制吸收热量所引起的温度上升而防止吸收量的降低,并且能够回收吸收热量进行有效利用。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供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流动且供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流动的流体流路2,从第三供给孔2u供给第三流体。
如此一来,能够提高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因此,吸收液的每单位体积的吸收量增加而提高吸收率。另外,在该情况下,气体在流体流路2内被压缩,因此在流体流路2内在吸收所产生的吸收热量以外产生压缩热量。因此,与在向流体流路2供给之前压缩气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回收更多的热量。
在此,考虑第三流体为液体的情况与第三流体为气体的情况。因此,以下,将第三流体为液体的情况设为第一实施例,将第三流体为气体的情况设为第二实施例,对于上述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形成有气液二相流的流体流路2中供给作为液体的第三流体。在此,期望的是,第三流体相对于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具有不溶性且是非活性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要除去第三流体相对于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具有可溶性或是活性的情况。例如,在将第一流体设为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第二流体设为水的情况下,第三流体采用癸烷、十二烷或者十六烷等即可。或者,在将第一流体设为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第二流体设为以胺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吸收液的情况下,第三流体也可以采用癸烷、十二烷或者十六烷等。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吸收装置20的结构的图。第一实施例中的吸收装置20包含具备参照图1~图4进行说明的流体流路2以及温度调节流路3的微细流路装置1。在图5中,以竖条纹图案示出了在流体流路2中仅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流通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微细流路装置1中,如图4所示,层叠多个具有流体流路2以及在其上下相邻的温度调节流路3的层,但在图5中为了简化,仅示意性示出具有流体流路2以及在其上下相邻的温度调节流路3的一个层。另外,在微细流路装置1中,实际上还连接有向温度调节流路3供给温度调节用流体的机构以及从温度调节流路3回收温度调节用流体的机构,但在图5中对于这些机构而省略图示。
吸收装置20包括压缩机21、止回阀22、液泵23、以及止回阀24。压缩机21经由止回阀22而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一供给孔2q连接。液泵23经由止回阀24而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二供给孔2s连接。
另外,吸收装置20包括气液分离器25、分隔阀26、背压阀27、分隔阀28、液泵31以及分隔阀32。气液分离器25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回收孔2w连接。分隔阀26、背压阀27、分隔阀28以及液泵31分别与气液分离器25连接。液泵31经由分隔阀32而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三供给孔2u连接。
压缩机21对从未图示的气体供给源供给的气体进行压缩。压缩机21使经由止回阀22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一供给孔2q向流体流路2压缩的气体流通。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第一供给部的一例而设有压缩机21。在此,作为压缩机21,可以使用使螺旋转子旋转而压缩气体的螺旋式的容积型压缩机、或者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的往复式的容积型压缩机等。另外,作为压缩机21,也可以使用通过由叶轮的旋转获得的离心力来压缩气体的涡轮式的离心型压缩机等。止回阀22是为了防止如后述那样在第三流体流通到流体流路2时第三流体朝向压缩机21逆流而设置的。
液泵23吸入从未图示的吸收液供给源供给的吸收液并对其进行喷出,由此,使吸收液经由止回阀24而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二供给孔2s向流体流路2流通。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第二供给部的一例而设有液泵23。在此,作为液泵23,可以使用通过转子、齿轮的旋转运动来进行吸收液的吸入以及排出的旋转式的容积型泵,或者使用通过活塞、柱塞的往复运动来进行吸收液的吸入以及排出的往复式的容积型泵等。另外,作为液泵23,也可以使用通过由叶轮的旋转获得的离心力来进行吸收液的吸入以及排出的离心式的涡轮型泵等。止回阀24是为了防止如后述那样在第三流体流通到流体流路2时第三流体朝向液泵23逆流而设置的。
气液分离器25暂时贮存从微细流路装置1的回收孔2w排出的废气以及吸收液。气液分离器25内的废气是通过压缩机21而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通过液泵23而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吸收液吸收之后的剩余的气体。气液分离器25在从该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下方向的中间而位于上侧的图5中的α部分暂时贮存废气。在此,将气体中的特定成分称作目标成分,将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之后的剩余的气体称作废气,但也可以将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设为不必要的成分,将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之后的气体设为目标气体。另一方面,气液分离器25内的吸收液是在通过液泵23而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吸收液中吸收通过压缩机21而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气体中的特定成分之后的液体。气液分离器25在位于该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的图5中的β部分暂时贮存吸收液。然后,气液分离器25对暂时贮存的废气与吸收液进行分离。具体来说,气液分离器25将废气经由分隔阀26或者背压阀27排出。分隔阀26是为了进行排出废气的控制而设置的。背压阀27是为了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时进行排出废气的控制而设置的。另一方面,气液分离器25将吸收液经由分隔阀28排出。分隔阀28是为了进行排出吸收液的控制而设置的。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25也暂时贮存第三流体。作为第三流体,使用相对于废气以及吸收液具有不溶性且是非活性的、并且比重比吸收液低的流体。因此,气液分离器25在该气液分离器25内的贮存废气的α部分与贮存吸收液的β部分之间所夹持的图5中的γ部分贮存第三流体。然后,该第三流体从气液分离器25向液泵31供给。液泵31吸入第三流体并对其进行喷出,由此,使第三流体经由分隔阀32而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三供给孔2u向流体流路2流通。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第三供给部的一例而设有液泵31。在此,作为液泵31,可以使用通过转子、齿轮的旋转运动来进行第三流体的吸入以及排出的旋转式的容积型泵,或者使用通过活塞、柱塞的往复运动来进行第三流体的吸入以及排出的往复式的容积型泵等。另外,作为液泵31,也可以使用通过由叶轮的旋转获得的离心力来进行第三流体的吸入以及排出的离心式的涡轮型泵等。分隔阀32是为了进行使第三流体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控制而设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流体的比重比吸收液的比重高的情况下,在位于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的图5中的β部分贮存第三流体,在位于该β部分的上侧的图5中的γ部分贮存吸收液。在假定这样的情况下,预先将分隔阀28与贮存吸收液的气液分离器25的γ部分连接,将液泵31与贮存第三流体的气液分离器25的β部分连接。
接下来,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吸收装置20的动作以及使用该吸收装置20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收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同时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和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时的动作的图。
在图6所示的吸收方法的例子中,在压缩机21将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液泵23将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供给的同时,液泵31将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即,同时执行使气体以及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以使得特定成分从气体被吸收液吸收的主流通步骤、以及使用于提高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副流通步骤。由此,如图6中的流体流路2内的斜剖面线的四个小矩形所示的那样,将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内供给。此时,关闭分隔阀26。然后,直到通过背压阀27的功能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为止,使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难以从背压阀27漏出,由此将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设为高压。由此,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的吸收率升高。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另外,第三流体也从流体流路2排出。该第三流体若相对于气体以及吸收液具有不溶性且是非活性的、比重比吸收液低,则可以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贮存有废气的部分与贮存有吸收液的部分之间所夹持的部分暂时贮存。然后,该第三流体再次向液泵31供给。液泵31使第三流体在流体流路2中循环。如此,通过使第三流体循环,能够减少第三流体的使用量。
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交替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和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时的动作的图。在图7A以及图7B中,粗箭头表示在该箭头所示的路径中流体流动。
首先,如图7A所示,压缩机21将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液泵23将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供给。由此,执行使气体以及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以使得特定成分从气体被吸收液吸收的主流通步骤。此时,打开分隔阀26并且关闭背压阀27。由此,将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直接从分隔阀26排出。由此,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变为低压。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
接下来,如图7B所示,液泵31将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由此,如图7B中的流体流路2内的斜剖面线的细长矩形所示那样,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内供给。即,执行使用于提高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副流通步骤。此时,关闭分隔阀26。然后,直到通过背压阀27的功能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上升而到达一定的压力为止,使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难以从背压阀27漏出,由此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变为高压。由此,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的吸收率升高。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另外,从流体流路2也排出第三流体。该第三流体若相对于气体以及吸收液具有不溶性且是非活性的、比重比吸收液低,则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贮存有废气的部分与贮存有吸收液的部分之间所夹持的部分暂时贮存。然后,该第三流体再次向液泵31供给。液泵31使第三流体在流体流路2中循环。
接下来,如图7A所示,压缩机21再次将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液泵23再次将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供给。即,再次执行主流通步骤。此时,打开分隔阀26,关闭背压阀27。由此,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直接从分隔阀26漏出,由此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恢复低压。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
接下来,如图7B所示,液泵31将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由此,如图7B中的流体流路2内的斜剖面线的细长矩形所示那样,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内供给。即,再次执行副流通步骤。此时,关闭分隔阀26。然后,直到通过背压阀27的功能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为止,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难以从背压阀27漏出,由此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再次变为高压。由此,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的吸收率再次增高。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另外,从流体流路2也排出第三流体。该第三流体若相对于气体以及吸收液具有不溶性且是不活性、比重比吸收液低,则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贮存有废气的部分与贮存有吸收液的部分之间所夹持的部分暂时贮存。然后,该第三流体再次向液泵31供给。液泵31使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循环。
然后,以下,重复图7A的操作与图7B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废气直接从分隔阀26泄漏的情况是没有对废气的排出加以限制的一例。另外,直到通过背压阀27的功能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为止使废气难以从背压阀27泄漏的情况是对废气的排出加以限制的一例。
如以上那样半连续地进行升压而使吸收量增加的吸收操作,由此与连续地供给第三流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能够提高吸收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A、图7B所示的吸收方法的例子中,说明了交替进行向同一流体流路2的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的供给与第三流体的供给。然而,也能够使用多个吸收装置20,同时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与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具体来说,准备具有流体流路2的第一吸收装置20、以及作为与该第一吸收装置20不同的吸收装置且是具有流体流路2的第二吸收装置20。第一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是本发明的第一微细流路的一例。第二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是本发明的第二微细流路的一例。然后,对第一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与第二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分别交替执行图7A所示的主流通步骤与图7B所示的副流通步骤。然后,在第二吸收装置20中,如图7B所示在流体流路2内进行升压时,在第一吸收装置20中,如图7A所示使气体以及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即,与对第一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执行主流通步骤并行地,对第二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执行副流通步骤。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流体流路2内的升压时继续处理。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向形成有气液二相流的流体流路2供给作为气体的第三流体。在此,期望的是,第三流体相对于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是非活性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要除去第三流体相对于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是活性的情况。另外,第三流体也可以是与作为气体中的目标成分的特定成分相同的物质。例如,在将第一流体设为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第二流体设为水的情况下,第三流体设为氮气等即可。或者,在将第一流体设为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第二流体设为以胺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吸收液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三流体设为氮气等。以下,将第三流体设为所谓的非活性气体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吸收装置20的结构的图。第二实施例中的吸收装置20包括具备参照图1~图4进行说明的流体流路2以及温度调节流路3的微细流路装置1。在图8中,以竖条纹图案示出了仅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微细流路装置1中,如图4所示那样层叠有多个具有流体流路2以及在其上下相邻的温度调节流路3的层,但是在图8中为了简化,仅示意性表示具有流体流路2以及在其上下相邻的温度调节流路3的一个层。另外,在微细流路装置1中,实际上,也连接有向温度调节流路3供给温度调节用流体的机构以及从温度调节流路3回收温度调节用流体的机构,但是在图8中对于这些机构而省略图示。
吸收装置20包括压缩机21、止回阀22、液泵23以及止回阀24。压缩机21经由止回阀22而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一供给孔2q连接。液泵23经由止回阀24而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二供给孔2s连接。
另外,吸收装置20包括气液分离器25、分隔阀26、背压阀27、分隔阀28、分隔阀40、压缩机41以及分隔阀42。气液分离器25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回收孔2w连接。分隔阀26、背压阀27、分隔阀28分别与气液分离器25连接。压缩机41与背压阀27连接。另外,压缩机41经由分隔阀40而与未图示的非活性气体供给源连接。另外,压缩机41经由分隔阀42而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三供给孔2u连接。
针对压缩机21、止回阀22、液泵23以及止回阀24的结构,通过第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在此的说明。
气液分离器25暂时贮存从微细流路装置1的回收孔2w排出的废气以及吸收液。气液分离器25内的废气是通过压缩机21而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通过液泵23而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吸收液吸收之后的剩余的气体。气液分离器25在从该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下方向的中间而位于上侧的图8中的α部分暂时贮存废气。在此,将气体中的特定成分称作目标成分,将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之后的剩余的气体称作废气,但也可以将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设为不必要的成分,将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之后的气体设为目标气体。另一方面,气液分离器25内的吸收液是在通过液泵23而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吸收液中吸收通过压缩机21而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气体中的特定成分之后的液体。气液分离器25在该气液分离器25内的位于下部的图8中的β部分暂时贮存吸收液。然后,气液分离器25对暂时贮存的废气与吸收液进行分离。具体来说,气液分离器25将废气经由分隔阀26或者背压阀27排出。分隔阀26是为了进行排出废气的控制而设置的。背压阀27是为了进行当气液分离器25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时排出废气的控制而设置的。另一方面,气液分离器25将吸收液经由分隔阀28排出。分隔阀28是为了进行排出吸收液的控制而设置的。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暂时贮存于气液分离器25的废气也包括作为第三流体的非活性气体。非活性气体最初仅从未图示的非活性气体供给部向压缩机41供给,但是在贮存于气液分离器25之后,也从气液分离器25向压缩机41供给。在任意的情况下都是压缩机41压缩非活性气体并经由分隔阀42使压缩后的非活性气体从微细流路装置1的第三供给孔2u向流体流路2流通。在第二实施例中,作为第三供给部的一例而设有压缩机41。在此,作为压缩机41,可以使用使螺旋转子旋转而压缩非活性气体的螺旋式的容积型压缩机,或者使用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压缩非活性气体的往复式的容积型压缩机等。另外,也可以是用通过由叶轮的旋转获得的离心力来压缩非活性气体的涡轮式的离心型压缩机等。分隔阀42是为了进行使非活性气体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控制而设置的。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例中的吸收装置20的动作以及使用了该吸收装置20的第二实施例的吸收方法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同时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与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时的动作的图。
在图9所示的吸收方法的例子中,在压缩机21将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液泵23将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供给的同时,压缩机41将非活性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即,同时执行使气体以及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以使得特定成分从气体被吸收液吸收的主流通步骤、以及使作为用于升高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的非活性气体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副流通步骤。由此,如图9中的流体流路2内的斜剖面线的四个小矩形所示那样,将非活性气体向流体流路2内供给。此时,关闭分隔阀26。然后,直到通过背压阀27的功能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为止,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难以从背压阀27漏出,因此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变为高压。由此,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的吸收率升高。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另外,从流体流路2也排出非活性气体。该非活性气体包含于废气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然后,该非活性气体经由背压阀27而再次向压缩机41供给。压缩机41使非活性气体在流体流路2中循环。如此,通过使非活性气体循环,能够减少非活性气体的使用量。
图10A以及图10B是表示交替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与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时的动作的图。在图10A以及图10B中,粗箭头表示在该箭头所示的路径中流体流动。
首先,如图10A所示,压缩机21将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液泵23将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供给。由此,执行使气体以及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以使得特定成分从气体被吸收液吸收的主流通步骤。此时,打开分隔阀26,并且关闭背压阀27。由此,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直接从分隔阀26排出。由此,预先将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设为低压。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
接下来,如图10B所示,压缩机41将非活性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由此,如图10B中的流体流路2内的斜剖面线的细长矩形所示的那样,将非活性气体向流体流路2内供给。即,执行使用于提高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的非活性气体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的副流通步骤。此时,关闭分隔阀26。然后,直到通过背压阀27的功能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为止,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难以从背压阀27漏出,由此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变为高压。由此,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的吸收率升高。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另外,非活性气体也从流体流路2排出。该第三流体包含于废气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然后,该非活性气体经由背压阀27而再次向压缩机41供给。压缩机41使非活性气体在流体流路2中循环。
接着,如图10A所示,压缩机21再次将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液泵23再次将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供给。即,再次执行主流通步骤。此时,打开分隔阀26,关闭背压阀27。由此,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直接从分隔阀26泄漏,由此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恢复低压。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
接下来,如图10B所示,压缩机41将非活性气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由此,如图10B中的流体流路2内的斜剖面线的细长矩形所示那样,将非活性气体向流体流路2内供给。即,再次执行副流通步骤。此时,关闭分隔阀26。然后,直到通过背压阀27的功能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为止,从流体流路2排出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的废气难以从背压阀27漏出,由此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再次变为高压。由此,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被吸收液吸收的吸收率再次升高。需要说明的是,从流体流路2排出的吸收液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下部。另外,非活性气体也从流体流路2排出。该非活性气体包含于废气而暂时贮存在气液分离器25内的上部。然后,该非活性气体经由背压阀27而再次向压缩机41供给。压缩机41使非活性气体在流体流路2中循环。
然后,以下重复图10A的操作与图10B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将废气直接从分隔阀26泄漏的情况是没有对废气的排出加以限制的一例。另外,直到通过背压阀27的功能使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上升而达到一定的压力为止废气难以从背压阀27漏出的情况是对废气的排出加以限制的一例。
如上述那样半连续地进行升压而使吸收量增加的吸收操作,由此与连续地供给第三流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升高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能够升高吸收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A、图10B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说明了交替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与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的情况。然而,也能够使用多个吸收装置20而同时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与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的供给。具体来说,准备具有流体流路2的第一吸收装置20、以及作为与该第一吸收装置20不同的吸收装置且是具有流体流路2的第二吸收装置20。然后,对第一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与第二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分别交替执行图10A所示的主流通步骤与图10B所示的副流通步骤。然后,在第二吸收装置20中,在如图10B所示对流体流路2内进行升压时,在第一吸收装置20中,如图10A所示使气体以及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即,与对第一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执行主流通步骤并行地,对第二吸收装置20的流体流路2执行副流通步骤。此时,在流体流路2内的升压时也能够继续处理。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中,在使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中流通并且进行吸收操作时,将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由此,吸收液的每单位体积的特定成分的吸收量增加,其结果是,吸收率增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中,重复如下操作:从流体流路2内设为低压的状态将第三流体向流体流路2供给时,通过出侧的背压阀27使流体流路2内升压,然后,停止第三流体的供给而通过出侧的分隔阀26使流体流路2内恢复低压而使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在流体流路2内流通,再次供给第三流体而对流体流路2内进行升压。由此,能够半连续地进行升压而使吸收量增加的吸收操作,因此与连续地供给第三流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流体流路2内的压力,能够提高吸收率。
[实施方式的概要]
总结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实施例,如下所述。
所述实施方式以及所述实施例的吸收方法包括:准备微细流路的步骤;使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以利用所述吸收液从包含被吸收成分的所述气体中吸收所述被吸收成分的主流通步骤;以及在使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流通于所述微细流路的状态下,使用于提高该微细流路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在该微细流路中流通的副流通步骤。
在此,也可以是,在所述副流通步骤中,使相对于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不溶性以及非活性的至少一方的性质的流体作为所述第三流体而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主流通步骤中,在没有对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从所述微细流路的排出加以限制的状态下,使该气体以及该吸收液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在所述副流通步骤中,在对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从所述微细流路的排出加以限制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三流体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在执行所述副流通步骤之后,再次执行所述主流通步骤。
此外,也可以是,在准备所述微细流路的步骤中,作为所述微细流路,准备第一微细流路以及与该第一微细流路不同的第二微细流路,在对所述第一微细流路执行所述副流通步骤之后对该第一微细流路再次执行所述主流通步骤,在对所述第二微细流路执行所述副流通步骤之后对该第二微细流路再次执行所述主流通步骤,与对所述第一微细流路执行所述主流通步骤并行地,对所述第二微细流路执行所述副流通步骤。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吸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副流通步骤之后,将所述气体、所述吸收液以及所述第三流体的混合物从所述微细流路排出的排出步骤;以及从排出的所述混合物中分离所述第三流体的分离步骤,在所述副流通步骤中,使分离出的所述第三流体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
另一方面,所述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的吸收装置具备:第一供给部,其供给包含被吸收成分的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第二供给部,其供给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微细流路,其使由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的所述气体与由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的所述吸收液流通并且从所述气体被所述吸收液吸收所述被吸收成分;以及第三供给部,其将用于提高所述微细流路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向所述微细流路供给。
也可以是,该吸收装置中,作为所述微细流路而具备使由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的所述气体、由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的所述吸收液、以及由所述第三供给部供给的所述第三流体分别流通的多条微细流路。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以及所述实施例,在使气体中的被吸收成分被吸收液吸收时,吸收速度加快,并且吸收液的每单位体积的吸收量增加。

Claims (7)

1.一种吸收方法,其中,
所述吸收方法包括:
准备微细流路的步骤;
主流通步骤,在该主流通步骤中,使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以及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以利用所述吸收液从包含被吸收成分的所述气体中吸收所述被吸收成分;以及
副流通步骤,在该副流通步骤中,在使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流通于所述微细流路的状态下,使用于提高该微细流路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在该微细流路中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方法,其中,
在所述副流通步骤中,使相对于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不溶性以及非活性的至少一方的性质的流体作为所述第三流体而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方法,其中,
在所述主流通步骤中,在没有对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从所述微细流路的排出加以限制的状态下,使该气体以及该吸收液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
在所述副流通步骤中,在对所述气体以及所述吸收液从所述微细流路的排出加以限制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三流体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
在执行所述副流通步骤之后,再次执行所述主流通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方法,其中,
在准备所述微细流路的步骤中,作为所述微细流路,准备第一微细流路和与该第一微细流路不同的第二微细流路,
在对所述第一微细流路执行所述副流通步骤之后对该第一微细流路再次执行所述主流通步骤,
在对所述第二微细流路执行所述副流通步骤之后对该第二微细流路再次执行所述主流通步骤,
与对所述第一微细流路执行所述主流通步骤并行地,对所述第二微细流路执行所述副流通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方法,其中,
所述吸收方法还包括:
排出步骤,其在所述副流通步骤之后,将所述气体、所述吸收液以及所述第三流体的混合物从所述微细流路排出;以及
分离步骤,在该分离步骤中,从所排出的所述混合物中将所述第三流体分离,
在所述副流通步骤中,使分离出的所述第三流体在所述微细流路中流通。
6.一种吸收装置,其中,
所述吸收装置具备:
第一供给部,其供给包含被吸收成分的作为第一流体的气体;
第二供给部,其供给作为第二流体的吸收液;
微细流路,其使由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的所述气体和由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的所述吸收液流通,并且使所述被吸收成分从所述气体被所述吸收液吸收;以及
第三供给部,其将用于提高所述微细流路内的压力的第三流体向所述微细流路供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微细流路,具备使由所述第一供给部供给的所述气体、由所述第二供给部供给的所述吸收液、以及由所述第三供给部供给的所述第三流体分别流通的多条微细流路。
CN201480034581.9A 2013-07-04 2014-06-20 吸收方法以及吸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9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0607 2013-07-04
JP2013140607A JP6117027B2 (ja) 2013-07-04 2013-07-04 微細流路を用いた吸収方法及び吸収装置
PCT/JP2014/066446 WO2015001989A1 (ja) 2013-07-04 2014-06-20 吸収方法及び吸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9072A true CN105339072A (zh) 2016-02-17
CN105339072B CN105339072B (zh) 2017-08-15

Family

ID=52143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458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9072B (zh) 2013-07-04 2014-06-20 吸收方法以及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14089B2 (zh)
EP (1) EP3017858A4 (zh)
JP (1) JP6117027B2 (zh)
KR (1) KR101900140B1 (zh)
CN (1) CN105339072B (zh)
WO (1) WO20150019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6463B1 (ko) * 2000-08-21 2007-08-0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영상회의 시스템에서의 영상 전송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6199254B2 (ja) * 2014-07-31 2017-09-2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成分移動処理方法及び成分移動処理装置
CN114028912A (zh) * 2021-11-23 2022-02-11 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含硫化氢气相色谱尾气的吸收净化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207A (zh) * 2003-12-09 2004-11-17 南化集团研究院 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溶剂和工艺
US6830608B1 (en) * 2002-06-28 2004-12-14 Jaeco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contacting large volumes of gas and liquid across microscopic interfaces
DE102004007527A1 (de) * 2004-02-17 2005-09-01 Basf Ag Mikroreaktor
US20070085227A1 (en) * 2005-10-13 2007-04-19 Tonkovich Anna L Multi-phase contacting process using microchannel technology
JP2007105668A (ja) * 2005-10-14 2007-04-26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気液反応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1143288A (zh) * 2006-07-17 2008-03-19 通用电气公司 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及方法
JP2008296211A (ja) * 2007-05-02 2008-12-11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ガス分離精製ならびに回収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NO20074747L (no) * 2007-09-17 2009-03-18 Sinvent As Screening av en absorbent blanding og system derav
CN101952005A (zh) * 2007-07-09 2011-01-19 查特工业公司 板翼片流体处理装置
JP4872320B2 (ja) * 2005-11-22 2012-02-08 Dic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ミキサー
WO2013037128A1 (en) * 2011-09-16 2013-03-21 Petroliam Nasional Berhad (Petronas) Separation of ga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3701A (en) 1975-10-30 1978-06-06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acid gas removal
SE424815B (sv) 1975-10-30 1982-08-16 Union Carbide Corp Forfarande for kontinuerlig selektiv absorption av svavelvete fran ett gasramaterial
JPH0676205B2 (ja) 1987-01-09 1994-09-28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高純度二酸化炭素の回収方法
JP5749987B2 (ja) 2011-06-22 2015-07-1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液体混合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0608B1 (en) * 2002-06-28 2004-12-14 Jaeco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contacting large volumes of gas and liquid across microscopic interfaces
CN1546207A (zh) * 2003-12-09 2004-11-17 南化集团研究院 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溶剂和工艺
DE102004007527A1 (de) * 2004-02-17 2005-09-01 Basf Ag Mikroreaktor
US20070085227A1 (en) * 2005-10-13 2007-04-19 Tonkovich Anna L Multi-phase contacting process using microchannel technology
JP2007105668A (ja) * 2005-10-14 2007-04-26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気液反応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4872320B2 (ja) * 2005-11-22 2012-02-08 Dic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ミキサー
CN101143288A (zh) * 2006-07-17 2008-03-19 通用电气公司 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及方法
JP2008296211A (ja) * 2007-05-02 2008-12-11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ガス分離精製ならびに回収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1952005A (zh) * 2007-07-09 2011-01-19 查特工业公司 板翼片流体处理装置
NO20074747L (no) * 2007-09-17 2009-03-18 Sinvent As Screening av en absorbent blanding og system derav
WO2013037128A1 (en) * 2011-09-16 2013-03-21 Petroliam Nasional Berhad (Petronas) Separation of ga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01989A1 (ja) 2015-01-08
US20160107115A1 (en) 2016-04-21
EP3017858A4 (en) 2017-03-01
KR101900140B1 (ko) 2018-09-18
JP2015013247A (ja) 2015-01-22
CN105339072B (zh) 2017-08-15
US9914089B2 (en) 2018-03-13
EP3017858A1 (en) 2016-05-11
JP6117027B2 (ja) 2017-04-19
KR20160012226A (ko) 2016-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0186B (zh) 气体供给系统以及加氢站
CN105339072A (zh) 吸收方法以及吸收装置
CN102527191A (zh) 二氧化碳回收设备和二氧化碳回收方法
JP2017020500A (ja) 往復動圧縮機及び水素供給システム
CN102435017A (zh) 一种采用多效复叠引射方式的喷射式热泵及大压比真空泵
RU2701020C1 (ru) Способ подготовк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ного газа к транспорту
US201800804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stage compression of a gas using a liquid
CN104729131A (zh) 涡轮制冷机
JP4018099B2 (ja) 液体中の溶存酸素除去装置および溶存酸素除去方法
CN102444583A (zh) 双转子压缩机
JP4176240B2 (ja) クロマト分離装置
CN102698566A (zh) 一种用于烟气脱碳的高、中压再生系统
EP3093375B1 (en) Gas-producing apparatus and gas-producing method
CN105056728B (zh) 一种化工尾气除臭设备及除臭方法
KR102315693B1 (ko) 증기 재순환용 다단압축장치
US10525405B2 (en) Component transf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onent transfer processing device
US20160114282A1 (en) Separation method and separation device
CN220478519U (zh) 一种塔式水合法气体分离装置
CN114592931B (zh) 一种带液-液喷射器的有机朗肯双级闪蒸循环系统
JP2012220102A (ja) 反応器
CN205807833U (zh) 一种高温空气能热泵
CN206159017U (zh) 带有增压旋膜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
CN206715712U (zh) 一种花生油磷脂加速水溶装置
CN100470174C (zh) 分油机
CN102116274A (zh) 海水温差驱动的氨水再热-引射吸收动力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