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7087A -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7087A
CN105327087A CN201510749325.4A CN201510749325A CN105327087A CN 105327087 A CN105327087 A CN 105327087A CN 201510749325 A CN201510749325 A CN 201510749325A CN 105327087 A CN105327087 A CN 105327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herba
angular cheilit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93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493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7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7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7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治疗口角炎的药物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外敷使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6-9、白头翁12-18、远志10-15、百花蛇舌草6-9、穿心莲10-15、炙甘草10-15、青黛12-18、大蒜6-9、山豆根12-18、白术12-18、败酱草10-15、鱼腥草10-15、诃子6-9、马齿笕6-9、金银花12-18、贯众6-9、红藤10-15、冰片6-9。本发明各味中草药科学合理配伍,药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杀菌解毒、清热排脓、活血消斑的功效;直达病灶深处,对口角炎进行根本性治疗;其外敷使用,敷用方便,疗程短,疗效好,治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口角炎的药物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口角炎(angularcheilitis)俗称“烂嘴角”,是不同因素所致的口角部位的皮肤及其临近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主要在儿童间流行,与化脓性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或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P等有关。
口角炎最初为唇干燥,口角处红斑、水肿、渗液、结痂;转入慢性时,局部黏膜皮肤湿润、皲裂、粗糙脱屑伴有以口角向外的放射性皱纹。若由营养不良、贫血、核黄素缺乏引起,可伴有口腔、舌及阴部黏膜损害,如光面舌、阴囊皮肤发红及相应的全身症状。多两侧对称,亦可单侧发病,自觉有烧灼感。营养不良的儿童,口角及其周围可出现脓疱,多与化脓球菌感染有关。
口角炎发病的病理和病因可以分为:一、机械因素,如,牙齿位置不合适,致使上唇压叠于下唇,口角发生皱褶,该处黏膜经常处于浸渍中。二、营养缺乏,核黄素缺乏,同时,可伴有草莓样舌和阴囊瘙痒等。三、劳动量过强、体力消耗过多或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铁、蛋白质供给不足和多种维生素缺乏,如烟酸、维生素B6等可致本病。四、感染:病原菌多为低毒性的化脓球菌或白色念珠菌,多见于儿童。五、某些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异常合并有口角皮炎。六、流涎病浸润口角可引起本病;咬指、咬笔杆等也可引起本病。
目前,治疗口角炎多以西药为主,兼以食疗和维生素为辅,但是,目前大多数西药以抗生素为主,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体损害。现有治疗口角炎的中药,药味浓郁,苦中带涩,难以下咽;而且,疗程长,见效慢,患者常常因为对口服中药反感而拒绝选择中药治疗口角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口角炎的药物副作用大、见效慢和服用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所述中药组合物外敷使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6-9份、白头翁12-18份、远志10-15份、百花蛇舌草6-9份、穿心莲10-15份、炙甘草10-15份、青黛12-18份、大蒜6-9份、山豆根12-18份、白术12-18份、红藤10-15份、败酱草10-15份、鱼腥草10-15份、诃子6-9份、马齿笕6-9份、金银花12-18份、贯众6-9份、冰片6-9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狼把草:味苦、性甘、微平;归心、肺和大肠经;具有养阴益肺,厚肠止痢,解毒疗疮的功效;主治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肝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盗汗,闭经;外用治疖肿,湿疹,皮癣。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远志:味苦、性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主治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百花蛇舌草:苦甘,性寒;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散瘀,清小儿疳积的功效;主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黄疸,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和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青黛:味咸,性寒;归肝、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的功效;主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大蒜: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温中行滞,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山豆根:味苦,性寒,无毒;归肺、胃经;具有解诸药毒,消肿利咽的功效;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白术:味苦、性甘、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红藤:味苦,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的功效;主治肠痈腹痛,跌打损伤,痛经,风湿关节疼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败酱草:味苦、性辛、微凉;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的功效;主治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鱼腥草:性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诃子:味苦、性平、酸涩、微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利咽开音的功效;主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马齿笕:味酸、性寒,归心、肝、脾和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金银花:味甘,性辛,微苦,清香;归肺、胃、心、大肠经;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抑菌和杀菌、抗炎解毒、疏热散邪、凉血止痢的功效;主治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贯众:味苦、性辛、微寒;归肝、胃、肾、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血的功效;主治用于时邪感、偏热者、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红、咽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者。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冰片:味苦、性辛、凉;归心、肺经;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
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8份、白头翁15份、远志13份、百花蛇舌草8份、穿心莲12份、炙甘草13份、青黛15份、大蒜8份、山豆根15份、白术15份、红藤12份、败酱草12份、鱼腥草13份、诃子8份、马齿笕7份、金银花15份、贯众7份、冰片8份。
具体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喷雾剂或软膏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药的用法与用量:取适量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粉剂、喷雾剂或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3次,1-3天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各味中草药科学合理配伍,药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杀菌解毒、清热排脓、活血消斑的功效,直达病灶深处,对口角炎进行根本性治疗;其外敷使用,敷用方便,疗程短,疗效好,治愈率高;该中药组合物均选自天然的中草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药性平和,无苦涩的味道和刺激性的气味,不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无毒副作用;各味中草药原料亦可以内服使用,涂抹于患处的中药组合物不会因误服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外敷使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6-9份、白头翁12-18份、远志10-15份、百花蛇舌草6-9份、穿心莲10-15份、炙甘草10-15份、青黛12-18份、大蒜6-9份、山豆根12-18份、白术12-18份、红藤10-15份、败酱草10-15份、鱼腥草10-15份、诃子6-9份、马齿笕6-9份、金银花12-18份、贯众6-9份、冰片6-9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8份、白头翁15份、远志13份、百花蛇舌草8份、穿心莲12份、炙甘草13份、青黛15份、大蒜8份、山豆根15份、白术15份、红藤12份、败酱草12份、鱼腥草13份、诃子8份、马齿笕7份、金银花15份、贯众7份、冰片8份。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喷雾剂或软膏中的一种。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6g、白头翁12g、远志10g、百花蛇舌草6g、穿心莲10g、炙甘草10g、青黛12g、大蒜6g、山豆根12g、白术12g份、红藤10g、败酱草10g、鱼腥草10g、诃子6g、马齿笕6g、金银花12g、贯众6g、冰片6g。
将上述原料,粉碎,研磨,筛分,混合,制成粉剂,所得中药组合物外敷使用,直接涂抹于患处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8g、白头翁15g、远志13g、百花蛇舌草8g、穿心莲12g、炙甘草13g、青黛15g、大蒜8g、山豆根15g、白术15g、红藤12g、败酱草12g、鱼腥草13g、诃子8g、马齿笕7g、金银花15g、贯众7g、冰片8g。
将上述原料,粉碎,混合,加水,提取,制成喷雾剂,所得中药组合物外敷使用,直接喷涂于患处即可。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狼把草9g、白头翁18g、远志15g、百花蛇舌草9g、穿心莲15g、炙甘草15g、青黛18g、大蒜9g、山豆根18g、白术18g、红藤15g、败酱草15g、鱼腥草15g、诃子9g、马齿笕9g、金银花18g、贯众9g、冰片9g。
将上述原料,粉碎,研磨,混合,溶解,成型,制成软膏,所得中药组合物外敷使用,直接涂抹于患处即可。
下面结合具体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包括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动物毒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药效学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
动物毒性试验
选用健康成年的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试验开始前,剪去动物躯干背部拟染毒区域的被毛,去毛是应非常小心,不能损失皮肤以免影响皮肤的通透性;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10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剂量试验组;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涂抹在动物背部脱毛区,超剂量试验组涂抹2mm厚并敷贴24h,正常剂量试验组涂抹0.5mm厚并敷贴12h;然后,取出受试物,观察其受试侧皮肤反应;连续涂抹7天,第7天后称重一次,并将受试的动物处死并观察其大体病理改变。
试验结果表明,超剂量试验组和正常剂量试验组的动物,涂抹期间,该中药组合物均未对受试侧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且受试侧皮肤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异常,观察期内动物均无死亡。正常剂量试验组和超剂量试验组的动物均未出现中毒体征,大体病理解剖学检查未见异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皮肤无刺激,对受试者无毒,不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体外抑菌试验
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和市售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分别按照其相应的配比制得提取液,并稀释成相同的浓度(0.5ug/mL);用上述药物稀释液分别浸泡纸片24h,制得含有不同配方的纸片。将于37℃培养箱培养18h的培养菌(培养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均匀涂布于营养琼脂平皿整个表面,待其干燥后用无菌镊子将待测的纸片贴在平皿表面,轻压纸片使其与琼脂适当接触。37℃培养箱培养24h后,取出平皿,用卡尺分别测量每个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直径,记录数据。实验重复3次。测抑菌圈直径,判定结果,将各组抑菌圈直径值取平均值。中药抗菌药敏等级划分,参照相应抗生素标准。抑菌环直径>20mm为高敏,抑菌环直径在10-20mm之间为中敏,抑菌环直径<10mm为耐药。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三种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呈高敏作用(抑菌环直径>20mm),而市售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具有中敏作用(抑菌环直径10-20mm),而对白色念珠菌呈低敏作用(抑菌环直径<10mm);这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市售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
动物药效学试验
1、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选用雄性小鼠50只,称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市售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提取液组成的对照组,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三种中药组合物提取液组成的实验组。将0.5g药物涂于小鼠左耳正反两面,5秒致炎,30min后拉颈处死动物,以9mm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电子天平称重;以左耳重量减右耳重量为肿胀度,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运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2、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
取大鼠50只,雌雄兼用,称重,随机分为5组,分组同实验1。用棉签按照0.5g/只将药物涂布在大鼠右足跖,包括趾蹼之间,用敷料将足包裹固定,连续7d;在实验当日,先用卡尺测量每只大鼠右后足跖正常厚度;末次给药6h后,予大鼠右后足跖(右后足掌心向踝关节方向)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给药后5h测量大鼠右后足跖厚度,用致炎药物后厚度减去正常厚度所得差值,记录测试时间段的足跖肿胀度;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运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3、小鼠镇痛实验
以小鼠舐后足或跳跃疼痛为反应指标,去除舐后足或跳跃时间小于5s及大于30s,并以此作为合格小鼠的筛选条件,将合格小鼠分组,测定正常痛阈,作为给药前痛阈值;取5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组同实验2.1。用棉签按照0.5ml/只将药物涂布在小鼠四肢足跖,包括趾蹼之间,用敷料将双足分别包裹固定,30min后去除药物;给药后15-30min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如60s仍无反应以60s作为该小鼠痛阈值;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运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4、结果分析
表1动物模型实验测试结果
备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由表1可以看出,与空白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三种中药组合物和市售的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即对照组)均具有极显著性的抗炎作用,即P<0.01;与市售的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即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三种中药组合物抗炎作用更佳,即P<0.05。同样,与空白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三种中药组合物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即P<0.05;与市售的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即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三种中药组合物的抑制作用更强。镇痛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三种中药组合物和市售的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即对照组)均具有极显著性的镇痛作用,即P<0.01;与市售的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即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三种中药组合物镇痛作用更佳,即P<0.05。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较市售的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在抗炎、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镇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临床观察试验
患者资料
随机选取10-80岁的口角炎患者400例,其中,男300例,女100例,儿童占据大多数,平均年龄为25.8岁;按照男女比例、年龄比例和病程比例均衡的方法分为四组,分别为一个对照组和三个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四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四组患者都均符合口角炎的诊断标准;这四组患者在接受本次治疗之前,均曾用西药或中药等治疗方法,但是,效果不显著,易复发,不能除根。
诊断标准
口角炎的发病过程分为以下4期:
I期:口角表皮干燥、剥脱,开始出现皲裂而出血,表面覆有浆液;
II期:与口角皱襞相一致的部位,出现皲裂而出血,表面覆有浆液;
III期:形成典型的溃疡而结痂;
IV期:脱痂而瘢痕化。
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分别内服某市售的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其为汤剂,饭后服用,每日2次,每次50mL,5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治疗组:患者分别外敷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三种中药组合物,在患处均匀涂抹0.5-1mm厚,每日3次,1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每日随访一次,服药前和服药后分别做评价,治疗完毕之后,继续随访1年,治疗前、复诊及随访时填写病例报告表。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均不得合并使用任何其它治疗口角炎的药物和可能影响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的药品。
治疗效果
治愈:上述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好转:上述临床症状有改善;
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临床观察结果
四组临床治疗结果汇总如表2所示。
表2临床治疗结果汇总表
由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的三种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口角炎均具有很好的疗效,优势非常明显,治愈率明显升高,治愈率达80%以上,全部有效,总有效率为100%;药性平和,无苦涩异味,也没有刺激性气味,未出现刺激性皮肤疼痛,结痴,口唇运动范围正常,不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见效快,疗效稳定,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
典型病例
病例1:汪某,男,10岁,去年入春时节,对称性双侧口角区皮肤一粘膜皲裂,呈水平状,口角区皮肤被唾液湿润而呈苍白色,并有渗血、结痂现象,经诊断为口角炎,具有咬指和咬笔的习惯。曾涂抹治疗口角炎的西药,涂抹上一段时间好转,停止用药后,容易复发,不能除根。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每天三次,每次在患处均匀涂抹0.5mm厚度的药物;用药1天,渗血和结痂现象逐渐改善;用药2天,皲裂处皮肤粘膜恢复,患处皮肤颜色得到改善;用药3天,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皮肤恢复正常;随访一年内未复发。
病例2:贾某,男,75岁,口中牙齿基本掉光,只剩下两颗上门牙,吃东西非常费力;近年来,出现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化脓、出血、结痂现象,经诊断为口角炎。曾涂抹治疗口角炎的西药,并服用维生素,涂抹上一段时间,患处皮肤湿润,症状有所好转,停止用药后,容易复发,不能除根。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每天三次,每次在患处均匀涂抹1mm厚度的药物;用药1天,化脓、出血和结痂现象逐渐改善;用药2天,糜烂和溃疡处皮肤粘膜恢复,患处皮肤颜色得到改善;用药3天,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皮肤恢复正常;随访一年内未复发。
病例3:杨某,女,26岁,两年前的秋天,对称性双侧口角区皮肤开始干燥、剥脱,出现皲裂而出血,表面覆有浆液;患处皮肤被唾液湿润而呈苍白色,呈水平状,并有脓痂现象;经诊断为口角炎。曾内服过治疗口角炎的配方中草药,并涂抹西药膏,该配方中草药疗程长,效果差,不能除根;而且,药味苦涩难以下咽。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每天三次,每次在患处均匀涂抹1mm厚度的药物;用药1天,脓痂和出血现象逐渐改善;用药2天,出血处皮肤组织逐渐恢复,患处皮肤颜色得到改善;用药3天,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皮肤恢复正常;随访一年内未复发。
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各味中草药科学合理配伍,药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杀菌解毒、清热排脓、活血消斑的功效,直达病灶深处,对口角炎进行根本性治疗;其外敷使用,敷用方便,疗程短,疗效好,治愈率高;该中药组合物均选自天然的中草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药性平和,无苦涩的味道和刺激性的气味,不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无毒副作用;各味中草药原料亦可以内服使用,涂抹于患处的中药组合物不会因误服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外敷使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狼把草6-9份、白头翁12-18份、远志10-15份、百花蛇舌草6-9份、穿心莲10-15份、炙甘草10-15份、青黛12-18份、大蒜6-9份、山豆根12-18份、白术12-18份、红藤10-15份、败酱草10-15份、鱼腥草10-15份、诃子6-9份、马齿笕6-9份、金银花12-18份、贯众6-9份、冰片6-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狼把草8份、白头翁15份、远志13份、百花蛇舌草8份、穿心莲12份、炙甘草13份、青黛15份、大蒜8份、山豆根15份、白术15份、红藤12份、败酱草12份、鱼腥草13份、诃子8份、马齿笕7份、金银花15份、贯众7份、冰片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喷雾剂或软膏中的一种。
CN201510749325.4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053270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9325.4A CN105327087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9325.4A CN105327087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7087A true CN105327087A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7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9325.4A Pending CN105327087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70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3893A (zh) * 2017-02-27 2017-07-21 刁凯 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喷剂的制备方法
CN107927330A (zh) * 2017-11-21 2018-04-20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治疗鱼类肠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4488A (zh) * 2015-04-22 2015-07-22 褚存超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制剂
CN104840766A (zh) * 2015-04-22 2015-08-19 褚存超 治疗口角炎的中药制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4488A (zh) * 2015-04-22 2015-07-22 褚存超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制剂
CN104840766A (zh) * 2015-04-22 2015-08-19 褚存超 治疗口角炎的中药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婕僡等: "《中华医疗保健全书》", 31 January 1999,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石凤阁等: "《药浴治病一招灵》", 31 January 2007,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3893A (zh) * 2017-02-27 2017-07-21 刁凯 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喷剂的制备方法
CN107927330A (zh) * 2017-11-21 2018-04-20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治疗鱼类肠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CN107927330B (zh) * 2017-11-21 2020-02-14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治疗鱼类肠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166B (zh) 一种治疗小儿皮炎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178804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536B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663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5111A (zh) 一种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567B (zh)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173A (zh) 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392A (zh) 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727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582A (zh)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药物
CN103800772A (zh) 一种防治阴道炎症的妇科外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77B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4217A (zh) 一种治疗头癣的中药熏洗剂
CN102000164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615A (zh) 用于治疗牙龈炎的牙膏
CN105662996A (zh) 治疗月经相关性痤疮的中药面膜
CN105327087A (zh)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20841A (zh) 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206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药酒
CN103721138B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697A (zh) 一种清热除湿、保肝利胆的佩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6953A (zh)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制剂
CN101361950A (zh) 一种具有活血、散瘀、止痛等保健功效的妇科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09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