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9883A - 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9883A
CN105319883A CN201510323729.7A CN201510323729A CN105319883A CN 105319883 A CN105319883 A CN 105319883A CN 201510323729 A CN201510323729 A CN 201510323729A CN 105319883 A CN105319883 A CN 105319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white
colored
storage modulus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237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9883B (zh
Inventor
川村贵生
内野泰子
大西隼也
藤崎奈津子
堀杏朱
上田隼也
樱田育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319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9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9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9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G03G15/6585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by using non-standard toners, e.g. transparent toner, gloss ad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2In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白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w),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w)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w),对所述有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c),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c)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c)时,满足关系式(1)和(2):关系式(1):(G’10(c)/G’0(c))<(G’10(w)/G’0(w))关系式(2):G’20(w)<G’20(c)。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用于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也简称为“调色剂”)的领域中,为了满足来自市场的各种要求而进行了开发。特别是由于用于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的种类增加,因此,就满足对上述各种记录介质的适应而言,来自市场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具体说明,例如在彩色用纸(白色以外的色纸)及透明膜等非白色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仅用全彩色调色剂、具体而言为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黑色调色剂的4色有色调色剂,无法得到充分的显色。因此,提出了重新使用白色调色剂作为第5色的调色剂,形成作为背景的基底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由于由白色调色剂形成的基底层为白色,所以,从隐蔽性的观点来看,需要使入射该基底层的光理想地全部散射。因此,为了提高形成基底层的白调色剂的隐蔽特性而进行了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
但是,存在如下问题:仅提高白色调色剂的隐蔽特性,不能实现特别是在生产市场中所要求的图像形成的高速化以及得到的可视图像的高画质化及广色域化。因此,考虑有色调色剂及定影系统等对白色调色剂特性进行设计,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及专利文献5)。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以下方案;通过控制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在定影钳温度下的储能模量而抑制白色调色剂对记录介质的过量渗透,由此提高了得到的可视图像表面的光泽均匀性,从而实现高画质化。
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以下方案:通过控制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中的源自结晶性树脂的吸热量之比,在得到的可视图像中,降低由有色调色剂形成的图像部分和由白色调色剂形成的图像部分(背景部分)的光泽差,从而实现高画质化。
但是,基于这样的白调色剂特性设计的研究结果而提出的方案均不能满足在近年来生产市场中所要求的图像形成的高速化及得到的可视图像中的广色域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06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059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5651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0909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1777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于是,为了适应近年来生产市场中所要求的图像形成的高速化及得到的可视图像的广色域化的要求,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得知:在将白色调色剂像和有色调色剂像的叠层体热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工序中,白色调色剂图像和有色调色剂图像在界面上产生混色,从而引起定影图像(可视图像)的显色性、即有色调色剂图像的显色性降低,不能得到所期望的色调。而且发现:为了实现图像形成的高速化,对于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而言需要低温定影性,另外,为了实现得到的可视图像的广色域化,需要高的显色性。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在白色调色剂图像上重叠有色调色剂图像而形成可视图像的情况下,可以以低的定影温度进行定影处理,同时可以得到具有高的显色性的可视图像。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在记录介质上依次叠层白色调色剂像和有色调色剂像,并对所述白色调色剂像和所述有色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处理,所述白色调色剂像是由含有粘结树脂及白色着色剂的白色调色剂形成的,所述有色调色剂像是由含有粘结树脂及白色以外的有色着色剂的有色调色剂形成的,其中,
对所述白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w),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w)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w),对所述有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c),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c)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c)时,满足下述的关系式(1)及下述的关系式(2),
关系式(1):
(G’10(c)/G’0(c))<(G’10(w)/G’0(w))
关系式(2):
G’20(w)<G’20(c)。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优选所述白色调色剂满足下述的关系式(3),
关系式(3)
0.88<(G’10(w)/G’0(w))<1.00。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优选所述白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G’20(w)为2.4×105Pa以下。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优选构成所述白色调色剂及所述有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含有结晶性树脂。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优选所述记录介质为膜或合成纸。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组合使用储能模量具有特定的关系的调色剂作为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从而控制该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热响应性。因此,在白色调色剂图像上重叠有色调色剂图像而形成可视图像的情况下,可以抑制白色调色剂图像和有色调色剂图像在界面上发生混色,同时可以进行低温定影。其结果,可以以低的定影温度进行热定影处理,同时可以得到具有高的显色性的可视图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即使在使用非白色的调色剂作为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也可以谋求图像形成的高速化及得到的可视图像的广色域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经过如下过程:在记录介质上依次叠层由白色调色剂形成的白色调色剂像和由有色调色剂形成的有色调色剂像,对该调色剂像叠层体中的白色调色剂像及有色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处理。具体而言,例如具有下述(1)~(5)的工序。
(1)带电工序,将像载体的表面带电;
(2)曝光工序,通过进行曝光,在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3)显影工序,通过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对形成在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
(4)转印工序,将形成在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于记录介质;
(5)定影工序,将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处理。
在上述(4)的转印工序中,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依次叠层白色调色剂像和有色调色剂像而得到的调色剂像叠层体。
另外,在上述(5)的定影工序中,对构成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叠层体的白色调色剂像和有色调色剂像同时进行热定影处理。
用于本申请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的白色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及白色的着色剂(以下,也称为“白色着色剂”)。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含有脱模剂等其它添加剂、外添剂。另一方面,有色调色剂含有粘结树脂及白色以外的有色着色剂(以下,也称为“有色着色剂”)。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含有脱模剂等其它添加剂、外添剂。需要说明的是,有色是指白色以外的颜色(例如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等)。
在此,由有色调色剂形成的有色调色剂像可以由1种有色调色剂形成,另外,也可以由2次色的有色调色剂像或3次色的有色调色剂像等2种以上的有色调色剂形成。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采用以下调色剂:与有色调色剂相比,白色调色剂通过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而所求出的、从测定开始时直到测定开始后10秒这一期间的储能模量的变化量小、且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小。
具体进行说明,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是以下调色剂:对该白色调色剂中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w),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w)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w),对所述有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c),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c)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c)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及下述关系式(2),
需要说明的是,构成调色剂像叠层体的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只要满足上述关系式(1)及上述关系式(2)即可,就通过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而求出的比测定开始后20秒再往后的储能模量,白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可以比有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变大。
关系式(1):
(G’10(c)/G’0(c))<(G’10(w)/G’0(w))
关系式(2):
G’20(w)<G’20(c)
在此,在构成调色剂像叠层体的有色调色剂像由2种以上的有色调色剂形成的情况下,上述关系式(1)中的“G’10(c)/G’0(c)”表示具有多种有色调色剂中最大的“G’10(c)/G’0(c)”的有色调色剂的值。另一方面,上述关系式(2)中的“G’20(c)”表示具有多种有色调色剂中最小的“G’20(c)”的有色调色剂的值。
另外,在白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G’t(w)及有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G’t(c)(其中,G’t(w)及G’t(c)中,t为从测定开始时起算的经过时间,分别为测定开始后0[秒]、测定开始后10[秒]或测定开始后20[秒])如下进行测定。
首先,使用片剂成形机将测定对象调色剂(具体而言为白色调色剂或有色调色剂)颗粒化,将厚度2.0mm的颗粒准备成储能模量测定用调色剂样品。
接着,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MCR-302”(Anton-Paar公司制造),将准备好的调色剂样品在温度25℃的环境条件下固定于直径10mm的平行板上。而且,通过在升温速度为10℃/min的升温条件下升温至储能模量的测定温度以上的温度(例如95℃),将调色剂样品进行加热,压碎至厚度成为1.5mm并卡紧。其后,在冷却速度为10℃/min的冷却条件下冷却至90℃,按照测定温度为90℃、变形率为5%、频率为10Hz、测定时间为300秒的测定条件开始粘弹性测定。而且,对测定开始时(测定开始后0秒),从测定开始时直到测定开始后10秒、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进行测定。
通过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满足上述关系式(1)及上述关系式(2),与有色调色剂相比,白色调色剂变为急速熔融性及低温定影性高的调色剂。因此,在调色剂像叠层体中,白色调色剂比有色调色剂先行迅速地溶融,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白色调色剂图像,可抑制形成在该白色调色剂图像中混入有色调色剂这样的龟裂或缝隙。这样,白色调色剂变为与有色调色剂相比具有优异的热响应性的调色剂,因此,可抑制白色调色剂图像和有色调色剂图像在界面上发生混色,其结果,在形成的可视图像(定影图像)中可得到有色调色剂图像优异的彩度,可以得到显色性高的可视图像。
具体地进行说明时,首先,在调色剂中,储能模量为表示柔软程度的值,值越小,表示柔软度越大。
而且,在调色剂中,储能模量通常伴随测定时间的经过而变小。因此,就储能模量G’10(w)与储能模量G’0(w)之比(G’10(w)/G’0(w))(以下,也称为“白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及储能模量G’10(c)与储能模量G’0(c)之比(G’10(c)/G’0(c))(以下,也称为“有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而言,从测定开始时直到测定开始后10秒这一期间的储能模量的变化量越小,这些比就越大。
另外,在储能模量的测定中,调色剂样品在测定开始以前被加热至储能模量的测定温度(具体而言为90℃)以上的温度,因此,通过其加热而产生粘弹性特性的变化。因此,只要构成调色剂样品的调色剂(测定对象调色剂)具有急速熔融性和低温定影性,则测定开始时(测定开始后0秒)、从测定开始直到测定开始后10秒、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成为大致一定,伴随测定时间的经过而不会大幅变化。
而且,如果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满足上述关系式(1),则白色调色剂与有色调色剂相比,可得到高的急速熔融性,变为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的调色剂。
另外,如果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满足上述关系式(2),则白色调色剂与有色调色剂相比更为柔软,成为容易在记录介质上流动的调色剂,另一方面,有色调色剂与白色调色剂相比更为坚硬。因此,在记录介质上先行形成白色调色剂图像,而且可抑制在该白色调色剂图像中形成有色调色剂混入这样的龟裂或缝隙。
在调色剂像叠层体中,如上述关系式(1)所示,需要白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大于有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但白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相对于有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的大小程度、即白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相对于有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之比((G’10(w)/G’0(w))/(G’10(c)/G’0(c)))优选为1.05~1.32。
在白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与有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的比例过大的情况下,有色调色剂的急速熔融性显著地变低,结果,在白色调色剂图像上重叠有色调色剂图像而形成可视图像(定影图像)的情况下,有可能不能以低的定影温度进行热定影处理。另一方面,在白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与有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的比例过小的情况下,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的急速熔融性之差非常小,所以,白色调色剂图像和有色调色剂图像有可能在界面上产生混色。
另外,在调色剂像叠层体中,如上述关系式(2)所示,需要储能模量G’20(w)比储能模量G’20(c)小,但储能模量G’20(w)相对于储能模量G’20(c)的大小的程度、即储能模量G’20(w)与储能模量G’20(c)之比(G’20(w)/G’20(c))优选为0.32~0.89。
在储能模量G’20(w)与储能模量G’20(c)之比过大时,有色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有可能显著地降低。另一方面,在储能模量G’20(w)与储能模量G’20(c)之比过小时,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之差非常小,所以,有可能在白色调色剂图像和有色调色剂图像的界面上产生混色。
另外,白色调色剂优选满足下述关系式(3)。即,优选白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大于0.88且小于1.00。
白色调色剂满足下述关系式(3)时,可得到优异的急速熔融性。
而且,在白色调色剂储能模量初期变动比过小的情况下,白色调色剂的急速熔融性差异非常小,所以,有可能在白色调色剂图像和有色调色剂图像的界面上产生混色。
关系式(3)
0.88<G’10(w)/G’0(w)<1.00。
另外,白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G’20(w)优选2.4×105Pa以下。
储能模量G’20(w)在上述范围内时,白色调色剂可得到优异的低温定影性。
在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中,储能模量可以根据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组成来控制。
为了将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制成具有期望的储能模量的调色剂,在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中,优选分别使用具有熔点的材料、即结晶性材料作为构成材料的至少之一,特别优选使用结晶性树脂作为粘结树脂。具体而言,作为粘结树脂,使用非晶性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另外,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可列举使用与非晶性树脂极性相近且相溶性高的调色剂和/或熔点低的调色剂,另外,作为非晶性树脂,可使用大量含有具有与结晶性聚酯树脂类似骨架的链烯基琥珀酸的调色剂等。
在此,在本发明中,结晶性树脂是指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中没有阶段状的吸热变化而具有明确的吸热峰的树脂。具体而言,明确的吸热峰是指: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中,在以升温速度10℃/min测定时,吸热峰的半值宽度为15℃以内的峰。
另外,非晶性树脂是指在上述的DSC中不具有明确的峰的树脂,是指结晶性树脂以外的树脂。
[白色调色剂]
白色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及白色着色剂,由根据需要含有例如脱模剂及荷电控制剂等添加剂(内添剂)的白色调色剂粒子构成。该白色调色剂粒子可以直接构成白色调色剂,为了改良流动性、带电性、清洁性等,可以在该白色调色剂粒子中添加作为所谓后处理剂的流动剂、清洁助剂等外添剂而构成白色调色剂。即,白色调色剂根据需要添加外添剂。
[粘结树脂]
从白色调色剂中的储能模量控制的观点出发,构成白色调色剂粒子的粘结树脂优选含有结晶性树脂,另外,进一步优选含有非晶性树脂和结晶性树脂。
[结晶性树脂]
本发明所述的结晶性树脂的熔点(Tm)优选为40~95℃,进一步优选为50~90℃。
在结晶性树脂的熔点过低的情况下,有可能调色剂的耐热性(耐热强度)降低,从而不能得到充分的耐热保管性及耐热偏移性。另一方面,在结晶性树脂的熔点过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不能得到充分的低温定影性。
在此,结晶性树脂的熔点(Tm)表示吸热峰的峰顶温度,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7”(PerkinElmer制造)及热分析装置控制器“TAC7/DX”(PerkinElmer制造)通过差示扫描热量分析进行DSC测定。
具体而言,将结晶性树脂0.5mg封入铝制盘(KITNO.0219-0041)中,将其固定于进行DSC测定的装置的样品架上,在测定温度0~200℃、升温速度10℃/分钟、降温速度10℃/分钟的测定条件下进行加热-冷却-加热(Heat-cool-Heat)的温度控制,以该第二次加热(2nd.Heat)中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但是,在对照的测定中使用空的铝制盘。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本发明所述的结晶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0~5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25,000。
在结晶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过大和过小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任一种情况下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定影性。
利用GPC进行的分子量测定通过使用例如“HLC-8120GPC”(东曹公司制造)作为测定装置,另外使用标准聚苯乙烯标准曲线作为标准曲线来测定。
具体而言,使用装置“HLC-8220”(东曹公司制造)及柱“TSKguardcolumn+TSKgelSuperHZM-M3根联用”(东曹公司制造),将柱温度保持在40℃,并使作为载体溶剂的四氢呋喃(THF)以流速0.2ml/min流动,将测定试样(结晶性聚酯树脂)在室温下使用超声波分散机进行5分钟处理的溶解条件下溶解于四氢呋喃并使之达到浓度1mg/ml,接着,用孔隙尺寸0.2μm的膜滤器进行处理,得到试样溶液,将该试样溶液10μL与上述的载体溶剂一同注入装置内,使用折射率检测器(RI检测器)进行检测,使用采用单分散的聚苯乙烯标准粒子测定的标准曲线算出测定试样具有的分子量分布。作为标准曲线测定用的标准聚苯乙烯试样,使用PressureChemical公司制造的分子量为6×102、2.1×103、4×103、1.75×104、5.1×104、1.1×105、3.9×105、8.6×105、2×106、4.48×106的物质,测定至少10点左右的标准聚苯乙烯试样,制作标准曲线。另外,检测器中使用折射率检测器。
具体而言,通过使用例如“HLC-8120GPC”(东曹公司制造)作为测定装置,另外使用标准聚苯乙烯标准曲线作为标准曲线来测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结晶性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结晶性聚酯树脂等。
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可使用2元以上的羧酸(多元羧酸)和2元以上的醇(多元醇)通过缩聚反应而得到的公知的聚酯树脂中的具有结晶性的树脂。
2元以上的羧酸(多元羧酸)是指1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羧基的化合物。
作为用于得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多元羧酸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十二烷二酸、正十二烷基琥珀酸等饱和脂肪族二羧酸;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偏苯三酸;均苯四甲酸等3元以上的多元羧酸;及这些羧酸的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酯等。这些多元羧酸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2元以上的多元醇(多元醇)是指1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化合物。
作为用于得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多元醇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等脂肪族二醇;甘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山梨糖醇等3元以上的多元醇等。这些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非晶性树脂]
作为非晶性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苯乙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非晶性聚酯树脂等,但从熔融特性为低粘度且具有高的急速熔融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非晶性聚酯树脂。
作为非晶性聚酯树脂,可使用2元以上的羧酸(多元羧酸)和2元以上的醇(多元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树脂,即上述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以外的聚酯树脂,且不具有明确熔点(Tm)的树脂。
作为用于得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多元醇,可列举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己二醇、环己二醇、辛二醇、癸二醇、十二烷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等2元醇;甘油、季戊四醇、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羟乙基三聚氰胺、四羟甲基苯并胍胺、四羟乙基苯并胍胺等3元以上的多元醇等。这些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用于得到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多元羧酸,可列举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酸、均苯四甲酸、萘二羧酸等芳香族羧酸类;马来酸、富马酸、琥珀酸、链烯基琥珀酸、己二酸、软木脂酸、壬二酸、癸二酸、1,9-壬烷二羧酸、1,10-癸烷二羧酸、1,12-十二烷二羧酸、1,14-十四烷二羧酸、1,18-十八烷二羧酸等脂肪族羧酸类;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式羧酸类;及这些酸的低级烷基酯、酸酐等。这些多元羧酸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用于得到该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多元羧酸,在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作为粘结树脂的情况下,从控制白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使用链烯基琥珀酸或其酸酐等链烯基琥珀酸类。另外,如果使用链烯基琥珀酸或其酸酐等链烯基琥珀酸类作为多元羧酸,则链烯基与其它官能团相比疏水性高,所以,可以使非晶性聚酯树脂更容易地与结晶性聚酯树脂相容。
作为链烯基琥珀酸类的具体例,可列举:正十二烷基琥珀酸、正十二烯基琥珀酸、异十二烷基琥珀酸、异十二烯基琥珀酸、正辛基琥珀酸、正十八烷基琥珀酸以及它们的酸酐、酰氯及碳原子数1~3的低级烷基酯。
非晶性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0~90℃。
在此,非晶性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7”(PerkinElmer制造)及热分析装置控制器“TAC7/DX”(PerkinElmer制造)测定所得的值。
具体而言,将非晶性聚酯树脂4.50mg封入铝制盘“KITNO.0219-0041”,将其固定于“DSC-7”的样品架上,对照的测定中使用空的铝制盘,在测定温度0~200℃、升温速度10℃/分钟、降温速度10℃/分钟的测定条件下进行加热-冷却-加热(Heat-cool-Heat)的温度控制,取得该第二次加热(2nd.Heat)中的数据,将第1吸热峰的隆起前的基线的延长线与从第1吸热峰的隆起部分至峰顶点之间显示最大斜率的切线之间交点表示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加热(1st.Heat)升温时在200℃下保持5分钟。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非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10,000~70,000,进一步优选15,000~55,000。
在非晶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过大及过小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任一种情况下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定影性。
利用GP进行C的分子量测定通过与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子量测定同样的方法来进行。
[白色着色剂]
具体而言,白色着色剂可列举例如:无机颜料(例如,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二氧化钛、氢氧化铝、缎光白、滑石、硫酸钙、硫酸钡、氧化锌、氧化镁、碳酸镁、非晶质二氧化硅、胶态二氧化硅、白碳、高岭土、煅烧高岭土、填料级高岭土、铝硅酸盐、绢云母、膨润土、蒙脱石等)、有机颜料(例如聚苯乙烯树脂粒子、尿醛树脂粒子等)。另外,也可列举具有中空结构的颜料、例如中空树脂粒子、中空二氧化硅等。
在用于本发明的白色调色剂中,作为白色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上述无机白色颜料及上述有机白色颜料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白色着色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粒子的0.5~20质量%,更优选2~10质量%。
[脱模剂]
作为脱模剂,可列举例如:低分子量聚乙烯蜡、低分子量聚丙烯蜡、费歇尔-托仑蜡、微晶蜡、石蜡这样的烃类蜡、巴西棕榈蜡、季戊四醇二十二烷酸酯、二十二烷酸二十二烷基酯、柠檬酸二十二烷基酯等酯蜡类等。这些脱模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脱模剂,从可靠地得到低温定影性及脱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其熔点为50~95℃的脱模剂。
脱模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白色调色剂粒子的2~20质量%,更优选为3~1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15质量%。
[荷电控制剂]
作为荷电控制剂,可以使用能够分散于水性介质中的公知的各种化合物,具体而言,可列举:苯胺黑类染料、环烷酸或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烷氧基化胺、季铵氯化合物、偶氮类金属络合物、水杨酸金属盐或其金属络合物等。
荷电控制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白色调色剂粒子的0.1~10质量%,更优选设为0.5~5质量%。
[外添剂]
作为外添剂,可列举例如包括二氧化硅微粒、氧化铝微粒、氧化钛微粒等在内的无机氧化物微粒、或硬脂酸铝微粒、硬脂酸锌微粒等无机硬脂酸化合物微粒、或钛酸锶、钛酸锌等无机钛氧化合物微粒等。这些外添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为了提高耐热保管性、提高环境稳定性,这些无机微粒优选利用硅烷偶联剂或钛偶联剂、高级脂肪酸、硅油等进行表面处理。
另外,作为外添剂,也可以使用数均一次粒径为10~2000nm程度的球形有机微粒。作为这样的有机微粒,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由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均聚物或它们的共聚物构成的微粒。
就外添剂的添加量而言,其总量相对于白色调色剂100质量份为0.05~5质量份,优选为0.1~3质量份。
[有色调色剂]
有色调色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及有色着色剂,由根据需要含有例如脱模剂及荷电控制剂等内添剂的有色调色剂粒子构成。该有色调色剂粒子可以直接构成有色调色剂,但为了改良流动性、带电性、清洁性等,可以在该有色调色剂粒子中添加作为所谓后处理剂的流动剂、清洁助剂等外添剂而构成有色调色剂。即,有色调色剂根据需要添加外添剂。
即,有色调色剂含有粘结树脂及白色以外的有色着色剂(有色着色剂),根据需要含有脱模剂等其它添加剂、外添剂。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有色是指白色以外的颜色(例如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等)。
[粘结树脂]
从控制有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的观点出发,优选构成有色调色剂粒子的粘结树脂含有结晶性树脂,另外,进一步优选含有非晶性树脂和结晶性树脂。
作为构成有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粒子的粘结树脂,可以列举与作为白色调色剂所述的粘结树脂而列举的粘结树脂同样的粘结树脂。
[有色着色剂]
作为构成有色调色剂的有色着色剂,可以使用下述中所列举的有机或无机的各种、各颜色的颜料。
具体而言,作为黑色调色剂用的着色剂,可以使用炭黑、磁性体、铁·钛复合氧化物黑等,作为炭黑,可列举槽法炭黑、炉黑、乙炔黑、热裂法炭黑、灯黑等,另外,作为磁性体,可列举铁氧体、磁铁矿等。
作为黄色调色剂用的着色剂,可以使用作为染料的C.I.溶剂黄19、C.I.溶剂黄44、C.I.溶剂黄77、C.I.溶剂黄79、C.I.溶剂黄81、C.I.溶剂黄82、C.I.溶剂黄93、C.I.溶剂黄98、C.I.溶剂黄103、C.I.溶剂黄104、C.I.溶剂黄112、C.I.溶剂黄162等,另外,可以使用作为颜料的C.I.颜料黄14、C.I.颜料黄17、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4、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55、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185等,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品红调色剂用的着色剂,可以使用作为染料的C.I.溶剂红1、C.I.溶剂红49、C.I.溶剂红52、C.I.溶剂红58、C.I.溶剂红63、C.I.溶剂红111、C.I.溶剂红122等、作为颜料的C.I.颜料红5、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53:1、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39、C.I.颜料红144、C.I.颜料红149、C.I.颜料红166、C.I.颜料红177、C.I.颜料红178、C.I.颜料红222等,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蓝色调色剂用的着色剂,可以使用作为染料的C.I.溶剂蓝25、C.I.溶剂蓝36、C.I.溶剂蓝60、C.I.溶剂蓝70、C.I.溶剂蓝93、C.I.溶剂蓝95等、作为颜料的C.I.颜料蓝1、C.I.颜料蓝7、C.I.颜料蓝15、C.I.颜料蓝60、C.I.颜料蓝62、C.I.颜料蓝66、C.I.颜料蓝76、C.I.颜料蓝15:3等,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有色着色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有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粒子中的0.5~20质量%,更优选2~10质量%。
[脱模剂]
作为脱模剂,可以列举与作为白色调色剂的脱模剂所列举的脱模剂同样的脱模剂,特别优选使用与白色调色剂同样的脱模剂。
另外,脱模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有色调色剂粒子中的2~20质量%,更优选3~18质量%,进一步优选4~15质量%。
[荷电控制剂]
作为荷电控制剂,可以列举与作为白色调色剂的荷电控制剂而列举的荷电控制剂同样的荷电控制剂,特别优选使用与白色调色剂的同样的荷电控制剂。
荷电控制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有色调色剂粒子中的为0.1~10质量%,更优选设为0.5~5质量%。
[外添剂]
作为外添剂,可以列举与作为白色调色剂的外添剂而列举的外添剂同样的外添剂,特别优选使用与白色调色剂同样的外添剂。
就外添剂的添加量而言,其总量相对于有色调色剂100质量份为0.05~5质量份,优选0.1~3质量份。
[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作为制造用于本发明的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方法,可列举:混炼粉碎法、悬浮聚合法、乳液凝聚法、溶解悬浮法、分散聚合法等。其中,从有利于高画质化、高稳定性的粒径均匀性、形状控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采用乳液凝聚法。
乳液凝聚法是如下方法:将利用表面活性剂或分散稳定剂分散而成的树脂微粒分散液根据需要与着色剂微粒等调色剂粒子构成成分的分散液混合,添加凝聚剂而凝聚直至成为所期望的调色剂粒径,其后或在凝聚的同时进行树脂微粒间的熔粘,进行形状控制,由此制造调色剂粒子。
在此,可以将树脂微粒制成任选含有脱模剂、荷电控制剂等内添剂的成分,也可以制成采取由组成不同的树脂构成的2层以上的结构的由多层形成的复合粒子。
另外,在凝聚时,从调色剂结构设计的观点出发,还优选添加不同种类的树脂微粒,制成芯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
树脂微粒可以通过例如乳液聚合法、小型乳液聚合法、相转换乳液法等来制造,或者组合几种制法而制造。在树脂微粒中含有内添剂的情况下,其中,优选使用小型乳液聚合法。
[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粒径]
就用于本发明的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粒径而言,体积基准中位径(D50)优选为3~10μm。
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粒径为上述范围时,可确保高画质。
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体积基准中位径(D50)使用下述测定装置测定、算出,在“Multisizer3”(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造)上连接有搭载数据处理用软件“SoftwareV3.51”的计算机系统的测定装置进行。
具体而言,将调色剂0.02g添加于表面活性剂溶液20mL(以调色剂粒子的分散为目的,例如将含有表面活性剂成分的中性洗剂用纯水稀释了10倍而得到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并溶合在一起之后,进行1分钟超声波分散,制备调色剂粒子分散液,用吸量管将该调色剂粒子分散液注入装在样品台内的“ISOTONII”(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造)的烧杯中,至测定装置的显示浓度成为8%。在此,通过在该浓度范围,可以得到具有再现性的测定值。而且,在测定装置中,使测定粒子计数为25000个、使孔径为100μm算出频率值,由体积累积分率大的一方起算,50%的粒径设为体积基准中位径。
[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
在用于本发明的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中,从提高转印效率的观点出发,平均圆形度优选为0.930~1.000,更优选为0.950~0.995。
平均圆形度越小,所形成的可视图像的画质可能会越低。
在此,平均圆形度表示利用下述数式(1)算出的圆形度的平均值。该圆形度可以使用例如“FPIA-2100”(Sysmex公司制造)进行测定。
数学式(1):
圆形度T=由等效圆直径求出的圆的周围长/粒子投影像的周长
[显影剂]
用于本发明的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可以分别制成磁性或非磁性的单组分显影剂使用,也可以与载体混合制成双组份显影剂使用。
在将用于本发明的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制成双组份显影剂使用时,作为载体,可以使用由铁、铁氧体、磁铁矿等金属、由这些金属与铝、铅等金属形成的合金等目前公知的材料构成的磁性粒子,特别优选铁氧体粒子。
另外,作为载体,可以使用将磁性粒子的表面用树脂等包覆剂包覆而得到的涂层载体、或在粘合剂树脂中分散磁性体微粉末而成的粘合剂型载体等。
作为构成涂层载体的包覆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烯烃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酯树脂、氟树脂等。
另外,作为构成树脂分散型载体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可以使用例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氟树脂、酚醛树脂等。
作为载体的体积基准中位径,优选为20~100μm,进一步优选为20~60μm。
对于载体的体积基准中位径,典型地,可以通过具有湿式分散机的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HELOS”(新帕泰克(SYMPATEC)公司制造)进行测定。
[记录介质]
作为记录介质,可以使用适当的记录介质,可以使用例如从薄纸至厚纸的普通纸、全化浆纸、铜版纸或涂布纸等涂敷成的印刷用纸、市售的日本纸或明信片用纸、合成纸、膜及布等各种记录介质。其中,优选合成纸及膜。
在此,作为合成纸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聚丙烯合成纸。另外,作为膜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及聚酰亚胺膜等。
另外,从辨识性的观点出发,记录介质的颜色优选为白色背景(基底层)所要需要的颜色、具体而言为无色透明及白色以外的颜色。
[图像形成装置]
作为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可列举例如下述循环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1个像载体和配置于该像载体的周围的多个(在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为5个以上)显影器,所述显影器填充有各颜色(具体而言为包含白色的多种颜色)的显影剂,在像载体上形成与各颜色相应的调色剂像,逐次在中间转印体等上转印调色剂像并重合,然后一次性转印于图像形成支撑体上并定影,形成可视图像(定影图像)。
另外,作为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例子,可列举例如鼓串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按颜色不同地分别搭载具有对应于各颜色(具体而言为包含白色的多种颜色)的显影器及像载体的图像形成单元,每个像载体形成调色剂像,依次转印于中间转印体上并重叠,然后一次性转印于图像形成支撑体上并定影,形成可视图像(定影图像)。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组合使用储能模量具有特定的关系的调色剂作为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从而控制该白色调色剂及有色调色剂的热响应性。因此,在白色调色剂图像上重叠有色调色剂图像而形成可视图像(定影图像)时,可以抑制白色调色剂图像和有色调色剂图像在界面上发生混色,而且可以进行低温定影,可以实现图像形成的高速化。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即使在使用非白色介质作为记录介质,并在由白色调色剂图像形成的基底层上形成有色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高速得到具有广色域的可视图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例,可以加以各种变更。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
(1)非晶性树脂[A]的合成
将对苯二甲酸(TPA)74质量份、偏苯三酸(TMA)9质量份、富马酸(FA)16质量份、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95质量份、双酚A环氧丙烷加成物(BPA·PO)381质量份及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BPA·EO)62质量份装入具有搅拌机、温度计、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用干燥氮气对反应容器中进行置换之后,添加四丁氧基钛0.1质量份,一边在氮气气流下于180℃下进行搅拌,一边进行8小时聚合反应。进一步添加四丁氧基钛0.2质量份,将温度提高到220℃,一边进行搅拌,一边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其后将反应容器内减压至10mmHg,在减压下进行反应,由此得到淡黄色透明的非晶性树脂[A]。
得到的非晶性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9℃,重均分子量(Mw)为18,000。
(2)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的制备
将非晶性树脂[A]200质量份溶解于醋酸乙酯200质量份,一边搅拌该溶液,一边缓慢地滴加下述水溶液,该水溶液是在离子交换水800质量份中以1质量%的浓度溶解聚氧亚乙基月桂基醚硫酸钠而得到的。将该溶液在减压下除去醋酸乙酯之后,用氨将pH调整为8.5。其后,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20质量%。由此,制备将由非晶性树脂[A]形成的微粒分散在水性介质中而得到的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
在得到的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中,由非晶性树脂[A]形成的微粒的体积基准中位径为230nm。
[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2~5]
以表1所示的进料量使用对苯二甲酸(TPA)、偏苯三酸(TMA)、富马酸(FA)、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BPA·PO)及双酚A环氧乙烷加成物(BPA·EO),除此之外,与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非晶性树脂[B]~[E]。而且,除使用得到的非晶性树脂[B]~[E]之外,与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B]~[E]。
将得到的非晶性树脂[B]~[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重均分子量(Mw)示于表1。
另外,得到的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B]~[E]中由非晶性树脂[B]~[E]形成的任一种微粒的体积基准中位径均为230nm。
【表1】
[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
(1)结晶性树脂[a]的合成
将十二烷二酸315质量份及1,9-壬二醇220质量份装入具有搅拌机、温度计、冷却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用干燥氮气对反应容器中进行置换之后,添加四丁氧基钛0.1质量份,一边在氮气气流下于180℃下进行搅拌,一边进行8小时聚合反应。进一步添加四丁氧基钛0.2质量份,将温度提高到220℃,一边进行搅拌,一边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其后将反应容器内减压至10mmHg,在减压下进行反应,由此得到结晶性树脂[a]。
得到的结晶性树脂[a]的熔点(Tm)为68℃,重均分子量(Mw)为14,000。
(2)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的制备
将结晶性树脂[a]200质量份溶解于加热至70℃的醋酸乙酯200质量份中,与下述水溶液混合,所述水溶液是在离子交换水800质量份中以1质量%的浓度溶解聚氧亚乙基月桂基醚硫酸钠而得到的。将该溶液在减压下除去醋酸乙酯之后,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20质量%。由此,制备将由结晶性树脂[a]形成的微粒分散在水性介质中而得到的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
在得到的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中,由结晶性树脂[a]形成的微粒的体积基准中位径为210nm。
[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2~7]
作为多元二羧酸及多元醇,使用具有表2所示的碳原子数的化合物,调整分子量(重均分子量),除此之外,与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结晶性树脂[b]~[g]。而且,除了使用得到的结晶性树脂[b]~[g]之外,与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b]~[g]。
将得到的结晶性树脂[b]~[g]的熔点(Tm)及重均分子量(Mw)示于表2。
另外,得到的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b]~[g]中由结晶性树脂[b]~[g]形成的任意一种微粒的体积基准中位径均为210nm。
表2
[有色着色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
将铜酞菁(C.I.PigmentBlue15:3)50质量份投入到以1质量%的浓度将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00质量份而得到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之后,使用超声波均质机进行分散处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20质量%。由此,制备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有着色剂微粒的着色剂微粒分散液[1]。
使用Microtrac粒度分布测定装置“UPA-150”(日机装公司制造)测定着色剂微粒分散液[1]中着色剂微粒的体积基准中位径,结果为150nm。
[白色着色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
将金红石型氧化钛(石原产业(株)制造)210质量份投入到下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之后,使用超声波均质机进行分散,制备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有白色着色剂微粒的白色着色剂微粒分散液[1],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是在离子交换水482质量份中以1质量%的浓度溶解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而得到的。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0%。平均粒径为200nm。
[脱模剂微粒分散液的制备例1]
将作为脱模剂的费歇尔-托仑蜡“FNP-0090”(熔点89℃、日本精蜡公司制造)200质量份加热至95℃并使其溶解。将其进一步投入到下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然后,使用超声波均质机进行分散处理,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是以3质量%的浓度将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溶解于离子交换水800质量份中而得到的。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20质量%。由此,制备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有脱模剂微粒的脱模剂微粒分散液[1]。
使用Microtrac粒度分布测定装置“UPA-150”(日机装公司制造)测定脱模剂微粒分散液[1]中的脱模剂微粒的体积基准中位径,结果为190nm。
[有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的制造例1]
将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E]70.8质量份、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86.4质量份、脱模剂微粒分散液[1]13.2质量份、有色着色剂微粒分散液[1]11.5质量份、离子交换水45质量份及聚氧亚乙基月桂基醚硫酸钠0.5质量份投入到具有搅拌机、冷却管及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一边进行搅拌,一边加入0.1N的盐酸,将pH调整为2.5。接着,用10分钟滴加聚氯化铝水溶液(以AlCl3换算为10%水溶液)0.4质量份之后,一边进行搅拌,一边以0.5℃/min的速度升温,用“Multisizer3”(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造)测定适当凝聚粒子的粒径。在凝聚粒子的体积基准中位径达到4.5μm时,停止升温,经1小时滴加以下溶液,所述溶液是:向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E]275.4质量份、脱模剂微粒分散液[1]51.8质量份、有色着色剂微粒分散液[1]45.8质量份、离子交换水180质量份及聚氧亚乙基月桂基醚硫酸钠2.0质量份的混合液中,加入0.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从而将pH调整为5得到的溶液。进一步升温至75℃并维持内温,用“Multisizer3”(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造)测定聚集粒子的粒径,在体积基准中位径达到6.0μm时,加入3-羟基-2,2’-亚氨基二琥珀酸4钠水溶液(40%水溶液)2质量份,停止粒径成长。进一步将内温升温至85℃,使用“FPIA-2000”(Sysmex公司制造),在平均圆形度成为0.960的时刻以10℃/min的速度冷却至室温,将该反应液重复过滤、清洗之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有色调色剂粒子[1]。
在得到的有色调色剂粒子[1]中添加1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数均一次粒径=12nm、疏水化度=68)及1质量%的疏水性氧化钛(数均一次粒径=20nm、疏水化度=63),利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化工机公司制造)进行混合,然后,使用45μm筛孔的筛子除去粗大粒子,由此得到有色调色剂[1]。
得到的有色调色剂[1]的体积基准中位径为6.10μm,平均圆形度为0.965。
另外,得到的有色调色剂[1]的储能模量G’0(c)为3.9×105Pa,储能模量G’10(c)为3.0×105Pa,储能模量G’20(c)为2.8×105Pa。
[白色调色剂的制造例1]
将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70.8质量份、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86.4质量份、脱模剂微粒分散液[1]13.2质量份、白色着色剂微粒分散液[1]11.5质量份、离子交换水45质量份及聚氧亚乙基月桂基醚硫酸钠0.5质量份投入到具有搅拌机、冷却管及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一边进行搅拌,一边加入0.1N的盐酸,将pH调整为2.5。接着,用10分钟滴加聚氯化铝水溶液(以AlCl3换算为10%水溶液)0.3质量份之后,一边进行搅拌,一边以0.5℃/min的速度升温,用“Multisizer3”(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造)测定适当凝聚粒子的粒径。在凝聚粒子的体积基准中位径达到4.5μm时,停止升温,经1小时滴加以下溶液,该溶液是:向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A]275.4质量份、脱模剂微粒分散液[1]51.8质量份、白色着色剂微粒分散液[1]45.8质量份、离子交换水180质量份及聚氧亚乙基月桂基醚硫酸钠2.0质量份的混合液中加入0.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将pH调整为5所得到的溶液。进一步升温至75℃并维持内温,用“Multisizer3”(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造)测定聚集粒子的粒径,在体积基准中位径达到6.0μm时,加入3-羟基-2,2’-亚氨基二琥珀酸4钠水溶液(40%水溶液)2质量份,停止粒径成长。进一步将内温升温至85℃,使用“FPIA-2000”(Sysmex公司制造),在平均圆形度达到0.960的时刻以10℃/min的速度冷却至室温,将该反应液重复过滤、清洗之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白色调色剂粒子[1]。
在得到的白色调色剂粒子[1]中添加1质量%的疏水性二氧化硅(数均一次粒径=12nm、疏水化度=68)及1质量%的疏水性氧化钛(数均一次粒径=20nm、疏水化度=63),利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化工机公司制造)进行混合,其后,使用45μm筛孔的筛子除去粗大粒子,由此得到白色调色剂[1]。
得到的白色调色剂[1]的储能模量G’0(w)为2.7×105Pa,储能模量G’10(w)为2.4×105Pa,储能模量G’20(w)为2.4×105Pa。
[白色调色剂的制造例1~11]
使用表3所示的非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及结晶性树脂微粒分散液,除此之外,与白色调色剂的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白色调色剂粒子[2]~[11],除了使用得到的白色调色剂粒子[2]~[11]之外,与白色调色剂的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白色调色剂[1]~[11]。
将得到的白色调色剂[1]~[11]的储能模量G’0(w)、储能模量G’10(w)及储能模量G’20(w)示于表4。
表3
非晶性树脂 结晶性聚酯树脂
白色调色剂(1) 非晶性树脂(A) 结晶性聚酯树脂(a)
白色调色剂(2) 非晶性树脂(A) 结晶性聚酯树脂(b)
白色调色剂(3) 非晶性树脂(A) 结晶性聚酯树脂(c)
白色调色剂(4) 非晶性树脂(A) 结晶性聚酯树脂(d)
白色调色剂(5) 非晶性树脂(A) 结晶性聚酯树脂(e)
白色调色剂(6) 非晶性树脂(B) 结晶性聚酯树脂(a)
白色调色剂(7) 非晶性树脂(C) 结晶性聚酯树脂(a)
白色调色剂(8) 非晶性树脂(A) 结晶性聚酯树脂(f)
白色调色剂(9) 非晶性树脂(A) 结晶性聚酯树脂(g)
白色调色剂(10) 非晶性树脂(D) 结晶性聚酯树脂(a)
白色调色剂(10) 非晶性树脂(E) 结晶性聚酯树脂(a)
有色调色剂(1) 非晶性树脂(E) 结晶性聚酯树脂(a)
[实施例1~7及比较例1~4]
通过使用表4所示的白色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如下述那样,确认彩度及低温定影性。将结果示于表4。
[彩度]
在厚度120μm的透明PET膜上,利用白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附着量为4.5g/m2且大小为20cm×20cm的实心调色剂像,在该实心调色剂像上利用有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附着量为4.5g/m2且大小为2cm×2cm的实心调色剂像。并且,利用将定影加热带的设定温度设为180℃的单体定影器对形成于透明PET膜上的由白色调色剂形成的实心调色剂像和由有色调色剂形成的实心调色剂像进行一次性定影,得到定影图像。
将得到的定影图像叠合于黑色的彩色用纸上,使用“MacbethColor-Eye7000”(Macbeth公司制造)测定白调色剂图像上的有色调色剂图像的彩度。这里,彩度越高,评价越高。
[低温定影性]
在全彩色复印机“bizhubPROC6500”(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制造)中,将定影装置改造成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可以在100~210℃的温度范围变化,准备了评价机。
使用准备的评价机,反复进行在A4(纸张定量80g/m2)普通纸上定影调色剂附着量4mg/10cm2的调色剂像的定影实验,并且改变定影装置的定影辊表面温度使之按照100℃、105℃······这样以5℃为单位上升。在该定影实验中,白色调色剂的定影实验中使用作为普通纸的黑色纸,另一方面,有色调色剂的定影实验中使用白色纸。
而且,使用折叠机对得到的形成有定影图像(实心图像)的记录介质进行折叠并对该定影图像施加荷重,对其吹送0.35MPa的压缩空气,按照下述的评价基准评价折痕,将5个等级中第3等级的定影实验中的定影温度设为下限定影温度。在此,将下限定影温度为165℃以下的情况视为合格。
(评价基准)
等级5:完全没有折痕。
等级4:存在部分折痕导致的剥离。
等级3:存在折痕导致的细线状的剥离。
等级2:存在折痕导致的粗线状的剥离。
等级1:存在很大的剥离。
【表4】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记录介质上依次叠层白色调色剂像和有色调色剂像,并对所述白色调色剂像和所述有色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处理,所述白色调色剂像是由含有粘结树脂及白色着色剂的白色调色剂形成的,所述有色调色剂像是由含有粘结树脂及白色以外的有色着色剂的有色调色剂形成的,其中,
对所述白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w),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w)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w),
对所述有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c),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c)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c)时,满足下述的关系式(1)及下述的关系式(2),
关系式(1):
(G’10(c)/G’0(c))<(G’10(w)/G’0(w))
关系式(2):
G’20(w)<G’20(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白色调色剂满足下述关系式(3),
关系式(3)
0.88<(G’10(w)/G’0(w))<1.0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白色调色剂的储能模量G’20(w)为2.4×105Pa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构成所述白色调色剂以及所述有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含有结晶性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记录介质为膜或合成纸。
CN201510323729.7A 2014-06-12 2015-06-12 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5319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1353 2014-06-12
JP2014121353A JP6015716B2 (ja) 2014-06-12 2014-06-12 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9883A true CN105319883A (zh) 2016-02-10
CN105319883B CN105319883B (zh) 2019-12-03

Family

ID=54836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23729.7A Active CN105319883B (zh) 2014-06-12 2015-06-12 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62872A1 (zh)
JP (1) JP6015716B2 (zh)
CN (1) CN1053198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0118A (zh) * 2017-12-22 2019-07-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白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1856B2 (ja) * 2014-08-06 2018-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トナーセットおよび白色トナー
JP6819058B2 (ja) * 2016-03-18 2021-01-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964883B2 (en) * 2016-06-01 2018-05-08 Xerox Corporation White dry ink pulverized toner composition and formulation thereof
JP6872108B2 (ja) * 2016-11-09 2021-05-1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セット、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872113B2 (ja) * 2016-12-08 2021-05-1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セット、現像剤セット、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016771B2 (ja) * 2018-05-17 2022-02-07 サカタイン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7119786B2 (ja) * 2018-08-31 2022-08-1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047675B2 (ja) * 2018-08-31 2022-04-0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89950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2177763A (ja) * 2011-02-25 2012-09-1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37868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Saori Yamada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6396A (ja) * 2001-02-08 2002-08-23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JP4659605B2 (ja) * 2004-12-28 2011-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228753B2 (ja) * 2008-09-26 2013-07-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セット、静電潜像現像剤セ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26768B2 (ja) * 2009-12-25 2014-06-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白色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31645B2 (ja) * 2010-01-27 2014-06-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白色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9929A (ja) * 2011-03-14 2012-10-04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89950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2177763A (ja) * 2011-02-25 2012-09-1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37868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Saori Yamada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0118A (zh) * 2017-12-22 2019-07-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白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15716B2 (ja) 2016-10-26
US20150362872A1 (en) 2015-12-17
CN105319883B (zh) 2019-12-03
JP2016001260A (ja) 2016-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9883A (zh) 图像形成方法
CN100504624C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制造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
JP6123762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10286A (ja) トナー、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4103961A1 (ja) トナー
JP6107464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119786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5094463B2 (ja) トナー
JP6424981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06178093A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65149B1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7146381B2 (ja) トナー
JP6083341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6133669A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4109607A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763287B2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セット
JP2006084952A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用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6762780B2 (ja) トナー、及び現像装置
JP6288039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5294890B2 (ja) トナー
JP2017003779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9032465A (ja) 磁性トナー
JP2018131544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ラテックス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JP2019053219A (ja) 画像形成方法
JP7435228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