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9131A - 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99131A CN105299131A CN201510239435.6A CN201510239435A CN105299131A CN 105299131 A CN105299131 A CN 105299131A CN 201510239435 A CN201510239435 A CN 201510239435A CN 105299131 A CN105299131 A CN 1052991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insertion parts
- vibration
- elastic member
- vibration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如下防振装置,其具有螺栓紧固的可靠性、制造性、低频域中的高防振效果。本发明的防振装置将螺栓紧固用插入部件与树脂成形品的边界面的一部分作为中间不介由防振橡胶的滑动面以降低振动吸收部的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传递至树脂成形品的振动的防振装置,例如,能够应用于面向汽车、组合车辆的移动体通信用地上设备、车载型电子控制单元、一般工业用机械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配备电子电路基板的各种电子控制装置、传感器类设置于严酷的振动环境的情况日渐增多。例如,在面向汽车的电子控制装置中,由发动机产生的振动、由车辆的行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装置。若过度的振动传递至电子电路基板,则可能会导致所配备的电子元件发生故障、焊接接合部发生开裂等。因此,将这些装置螺栓固定在振动环境时,如日本特开2002-33193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通过橡胶垫圈等的振动吸收部件进行螺栓紧固,由此降低传递至对象装置的振动水平的方法是简便且通常的方法。
但是,在采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螺栓紧固力作用于橡胶垫圈。因橡胶材料为粘弹性材料,所以螺栓紧固力因应力缓和作用而逐渐下降。因此,为了防止螺栓的松动,需要定期进行增紧作业或橡胶材料的更换。因此,期望螺栓紧固力不作用于振动吸收部件的构造。
作为这种构造,可列举图7所示的日本特开平7-280034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的构造。在成为防振对象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箱体3为树脂成形品的情况下,在螺栓紧固用的金属制圆筒状插入部件4的周围粘接弹性部件6,在树脂成形时将其设置在金属模具内之后进行成形,由此能够容易地安装振动吸收部。若采用本构造,则螺栓紧固力不作用于振动吸收部,所以螺栓紧固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因圆筒状插入部件的外周面的整个面粘接有弹性部件6,所以例如在振动作用于螺栓轴向的情况下,不仅会发生凸缘部5与箱体3之间的弹性部件的拉伸变形和压缩变形,还会发生外周面侧面与箱体3之间的剪切变形。因此,由于插入长度越长则剪切变形部的刚性越是增大,所以作为振动吸收部整体的刚性增加。
通常在防振构造中,通过极力降低振动吸收部的刚性,从而直到更低频域的振动成分为止能够降低传递率。越是大型的构造物,越需要降低更低频域的振动成分,但在本构造中,具有插入长度越长,则低频域的振动吸收效果越低的特性。因此,期待在兼具螺栓紧固的可靠性及制造性的同时,还具有更低刚性的防振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1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800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所要解决的课题是实现具有螺栓紧固的可靠性、制造性、低频域中的高防振效果的防振装置。
为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含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如举出其中一个例子,即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体成形于树脂成形品的圆筒形的插入部件以及环状的弹性部件,该插入部件具有螺栓紧固用贯穿孔,该弹性部件设置在上述树脂成形品与上述插入部件所夹持的空间的一部分,具有上述树脂成形品与上述插入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位,上述接触部位是上述树脂成形品与上述插入部件能够相互位移的滑动面,上述插入部件具有至少一部分的外径比其它部分大的加厚部,上述弹性部件的与插入部件轴向垂直的面的一侧具有与上述加厚部接触的面。
本发明的防振装置降低振动吸收部的刚性,用同一材料及同一厚度的防振橡胶进行对比的情况下,能够在更低频域实现高防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配备了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位置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针对插入部件的弹性部件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说明以往的防振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
1—电子控制装置;2—防振装置;3—箱体;4—插入部件;5—凸缘部;6—弹性部件;7—边界面;8—螺栓;9—咬合部位;10—凹陷;11—凸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防振装置2的电子控制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假设电子控制装置1通过螺栓紧固而固定于振动发生部位。插入部件4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于纤维强化树脂(FRP)制箱体3。插入部件4兼具螺栓紧固用的贯穿孔,从螺栓紧固的可靠性的观点来看,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在插入部件的端面设置有凸缘部5,以被凸缘部5和箱体3夹住的方式安装有环状的弹性部件6。此外,插入部件4、箱体3、弹性部件6之间的至少与螺栓轴向平行的边界面7成为能够相互位移的滑动面。这样,边界面7形成不使树脂成型品和插入部件4粘接而是以平滑移动的方式滑动的构造,由此能够使插入部件4与箱体3之间的剪切刚性与以往的构造相比变小。图3(a)是将本发明的防振装置2在振动发生部位进行螺栓紧固的情况的剖视图,图3(b)是振动发生部位侧沿螺栓轴向位移的情况的剖视图。插入部件4与箱体3之间相对位移,安装于下侧的弹性部件6发生压缩变形,由此能够吸收振动。只要是同一材质,则能够通过采用更厚的弹性部件,来降低刚性而提高低频域的防振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箱体3的针对插入部件4的咬合部位的厚度变薄,所以应在充分考虑放置装置的振动环境、箱体3所采用的材料的强度的基础上来确定尺寸。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构造,如图4所示,更优选预先将弹性部件6安装于圆筒形的插入部件4,并在箱体成形时固定在金属模具内,从而进行树脂成形。如上所述,与螺栓轴平行的边界面应为滑动面。因此,更优选在将弹性部件6固定于插入部件4后,对向外部露出的表面预先进行脱模材料涂布等的抑制树脂材料粘接的处理。另一方面,成形工艺中弹性部件6应如图4所示固定于插入部件的规定位置,但即使凸缘部与弹性部件的边界面粘接也不会影响任何防振性能,所以也可以对该部分进行涂布粘接剂等的粘接处理。另外,图4所示的插入部件4为圆筒形,但该筒的截面即使不是圆,而例如为椭圆,也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截面也能够为多边形的形状,若考虑到与弹性部件的吸附力,则由于接近圆的形状不易产生空隙,所以优选。另外,与螺栓轴平行的边界面根据插入部件4的形状,可以考虑由多个平面构成的情况、由曲面构成的情况。此外,插入部件4至少局部具备比其它外径大的加厚部,在该加厚部的与螺栓轴垂直方向的表面以接触的方式配置弹性部件6,由此能够由弹性部件6吸收与螺栓轴平行的方向的振动。
作为树脂的成形方法,能够广泛应用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成形、使用SMC(片状模塑料)材料的热固化性纤维强化树脂的压缩成形等。但是,应充分考虑成形时的温度和作为弹性部件6所采用的橡胶材料的耐热温度的关系。例如,若是作为防振橡胶而经常使用的EPDM(乙烯丙烯橡胶)与上述的SMC成形的组合,则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构造。
而且,通过采用本发明,能够使弹性部件与外部环境隔断。弹性部件所采用的大多数橡胶材料因氧化反应而产生特性变化。由于在本发明的构造中,向弹性部件部分供给的氧的量显著减少,所以能够期待更长期地维持防振效果。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除插入部件4的凸缘部5以外为单纯的圆筒形状。如图3(b)所示,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弹性部件6压缩变形而得到防振效果。另一方面,大多数防振橡胶材料为非压缩性材料。因此,在从上下表面负荷压缩载荷的情况下,若限制侧面的位移,则压缩刚性增加。因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插入部件4的与弹性部件6接触的部分,作为弹性部件6的压缩变形的逸出余量而设置形成凹部的凹陷10。在上述的成形工艺中,由于该凹陷10被弹性部件6密封,所以不必担心箱体材料流入。这样,由于使弹性部件易于变形,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刚性。但是,由于在插入部件4设置局部的切口形状,所以优选充分考虑到作用于插入部件4的载荷等而确定其形状及尺寸。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通过在插入部件4的端部设置凸缘部5,而在空间上固定弹性部件6,得到防振效果。但是,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在插入部件的中间部设置凸边部11的构造。通过在该凸边部11的上下表面安装弹性部件6,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防振效果,此外,在将环状的弹性部件6安装于插入部件4时,不再需要通过外径大的凸缘部5,所以飞跃性地提高了制造性。此外,还能够并用如实施例2中所采用的凹陷构造。但是,由于需要使插入部件4的外径大于螺栓座面直径或所使用的垫圈直径,所以整体的重量稍稍变大。
另外,在全部实施例1~3中,将具有防振装置的一侧作为防振对象进行了说明,但即便在设置于插入部件的贯穿孔的内表面施以螺牙加工,并在振动发生侧配备防振装置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Claims (3)
1.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体成形于树脂成形品的圆筒形的插入部件以及环状的弹性部件,该插入部件具有螺栓紧固用贯穿孔,该弹性部件设置在上述树脂成形品与上述插入部件所夹持的空间的一部分,
就上述树脂成形品与上述插入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位而言,上述树脂成形品与上述插入部件以能够相互位移的方式滑动,
上述插入部件具有至少一部分的外径比其它部分大的加厚部,
上述弹性部件的与插入部件轴向垂直的面的一侧与上述加厚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入部件的外周面中的与上述弹性部件接触的部分的局部具有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贯穿孔的内表面实施了螺牙加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07679 | 2014-05-26 | ||
JP2014107679A JP6294156B2 (ja) | 2014-05-26 | 2014-05-26 | 防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9131A true CN105299131A (zh) | 2016-02-03 |
CN105299131B CN105299131B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484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39435.6A Active CN105299131B (zh) | 2014-05-26 | 2015-05-12 | 防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94156B2 (zh) |
CN (1) | CN10529913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80034A (ja) * | 1994-04-06 | 1995-10-27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H11294535A (ja) * | 1998-04-09 | 1999-10-2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防振ブシュおよび締結装置 |
JP2002331935A (ja) * | 2001-05-10 | 2002-11-19 | East Japan Railway Co | 地上子取付金具 |
CN101062652A (zh) * | 2006-04-28 | 2007-10-3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防振装置 |
CN101210503A (zh) * | 2006-12-31 | 2008-07-02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气门室罩盖减振连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8736Y2 (ja) * | 1989-08-11 | 1995-09-06 | エヌ・オー・ケー・メグラスティック株式会社 | センタリングブッシュ |
US5876023A (en) * | 1996-09-18 | 1999-03-02 | Lord Corporation | Vibration isolation insert for aircraft floor planels and the like |
JP5108705B2 (ja) * | 2008-09-30 | 2012-12-26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筒型防振組付体 |
-
2014
- 2014-05-26 JP JP2014107679A patent/JP6294156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5-12 CN CN201510239435.6A patent/CN1052991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80034A (ja) * | 1994-04-06 | 1995-10-27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H11294535A (ja) * | 1998-04-09 | 1999-10-2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防振ブシュおよび締結装置 |
JP2002331935A (ja) * | 2001-05-10 | 2002-11-19 | East Japan Railway Co | 地上子取付金具 |
CN101062652A (zh) * | 2006-04-28 | 2007-10-3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防振装置 |
CN101210503A (zh) * | 2006-12-31 | 2008-07-02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气门室罩盖减振连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5224645A (ja) | 2015-12-14 |
CN105299131B (zh) | 2017-08-25 |
JP6294156B2 (ja) | 2018-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41014B2 (ja) | 車軸スタビライザーのベアリングの保持装置の設計方法 | |
US20160131178A1 (en) | Fastening structure of control board to metallic case | |
EP3018381B1 (en) | Vibration-damping structure | |
JP2012530647A5 (zh) | ||
JP4283858B2 (ja) | 防振マウント組立体 | |
CN203796708U (zh) | 螺栓和螺栓连接构件 | |
WO2014199418A1 (ja) | 防振装置 | |
US9051990B2 (en) | Vibration-absorbing mounting device | |
US10352391B2 (en) | Vibration damper with a traction stop | |
CN103672175A (zh) | 一种用于管路隔振的弹性支撑装置 | |
KR20150121322A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케이스 | |
CN105074268A (zh) | 隔振装置 | |
EP2955409B1 (en) | Suspension mount | |
CN102777509A (zh) | 改进的液压从动缸 | |
CN102168626B (zh) | 紧固系统 | |
JP2013002614A (ja) | グロメット | |
CN105299131A (zh) | 防振装置 | |
CN204805254U (zh) | 弹性涨紧式定位销 | |
CN204592103U (zh) | 减震垫 | |
JP2015206402A (ja) | 防振装置 | |
JP2019078380A (ja) | 防振装置用ブラケット及び防振装置用ブラ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 |
KR101882505B1 (ko) | 토크로드의 구조 | |
CN105984300A (zh) | 一种复合材料板弹簧与金属吊耳的连接装置 | |
CN105074269A (zh) | 转矩杆 | |
CN202510315U (zh) | 安装于压缩机中的防撞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