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9070A - 内外齿式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内外齿式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9070A
CN105299070A CN201510897132.3A CN201510897132A CN105299070A CN 105299070 A CN105299070 A CN 105299070A CN 201510897132 A CN201510897132 A CN 201510897132A CN 105299070 A CN105299070 A CN 105299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tooth
tooth casing
tensioner
tension ring
externa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71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inri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inri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inri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inri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971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9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9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9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外齿式联轴器,它包括:第一内齿套;第二内齿套;外齿轮,所述外齿轮的一端部与第一内齿套啮合连接,所述外齿轮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内齿套啮合连接;第一涨紧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涨紧连接机构连接在第一内齿套和第一轴之间,以便通过第一涨紧连接机构将第一内齿套和第一轴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第二涨紧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涨紧连接机构连接在第二内齿套和第二轴之间,以便通过第二涨紧连接机构将第二内齿套和第二轴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本发明不仅能够更好地传递扭矩,而且使传递的扭矩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传动效率。

Description

内外齿式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齿式联轴器,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联轴器主要以下两种:
1、钢制弹性膜片联轴器:利用钢制弹性膜片来保证传递扭矩同时具有径向和角向的纠偏能力,能够传递比较大的扭矩,但是核心部件钢制弹性膜片容易断裂,连接螺栓容易被剪切断裂。
2、梅花形弹性体联轴器:利用梅花形弹性体来保证传递扭矩同时具有径向和角向的纠偏能力,间隙小、精度高、但是相同规格其他形式联轴器相比传递扭矩低、梅花形弹性体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内外齿式联轴器,它不仅能够更好地传递扭矩,而且使传递的扭矩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传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外齿式联轴器,它包括:
第一内齿套;
第二内齿套;
外齿轮,所述外齿轮的一端部与第一内齿套啮合连接,所述外齿轮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内齿套啮合连接;
第一涨紧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涨紧连接机构连接在第一内齿套和第一轴之间,以便通过第一涨紧连接机构将第一内齿套和第一轴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
第二涨紧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涨紧连接机构连接在第二内齿套和第二轴之间,以便通过第二涨紧连接机构将第二内齿套和第二轴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
进一步为了提高联轴器在径向和角向的纠偏能力,降低联轴器对主传动支撑轴承寿命的影响,降低对主传动安装孔系的加工同轴度精度要求,所述外齿轮上与第一内齿套套啮合连接的齿部外形为鼓型齿,所述外齿轮上与第二内齿套套啮合连接的齿部外形也为鼓型齿。
进一步为了方便加工,所述第一内齿套上与外齿轮啮合连接的部位为直齿,所述第二内齿套上与外齿轮啮合连接的部位为直齿。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提高联轴器在径向和角向的纠偏能力,所述第一内齿套和第二内齿套的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纠偏自调节间隙a。
进一步,所述的纠偏自调节间隙a为1mm。
进一步为了使联轴器具备中心出水能力,达到很好的冷却效果,所述第一轴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二轴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液通道,所述外齿轮内设置有冷却液腔道,并且第一冷却液通道、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通道连通形成冷却液通道。
进一步,内外齿式联轴器还包括中心出水冷却机构,所述中心出水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和外齿轮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轴内设置有第一衔接通孔,第一衔接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却液通道和冷却液腔道相连通,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轴和外齿轮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轴内设置有第二衔接通孔,所述第二衔接通孔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为了便于对联轴器的润滑以及使联轴器能够在竖直状态也能正常使用,所述第一内齿套、第二内齿套和外齿轮内还设置有充装润滑介质的润滑存储腔,以便润滑存储腔对外齿轮和第一内齿套的啮合部分以及外齿轮和第二内齿套的啮合部分提供润滑介质。
进一步为了可以保证设备保养时方便加注润滑介质,所述第一内齿套或第二内齿套上开有润滑介质加注口,并且润滑介质加注口与所述润滑存储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涨紧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内涨紧环、第一外涨紧环和第一涨紧螺钉,第一内涨紧环与第一轴径向接触,第一外涨紧环与第一内齿套径向接触,第一内涨紧环和第一外涨紧环锥面接触,第一涨紧螺钉穿过第一内涨紧环后旋拧在第一外涨紧环上;所述第二涨紧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内涨紧环、第二外涨紧环和第二涨紧螺钉,第二内涨紧环与第二轴径向接触,第二外涨紧环与第二内齿套径向接触,第二内涨紧环和第二外涨紧环锥面接触,第二涨紧螺钉穿过第二内涨紧环后旋拧在第二外涨紧环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该内外齿式联轴器具有传递扭矩大,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有很强的径向、角向、轴向纠偏能力,带有润滑结构,具备中心出水功能,可以在水平或竖直任一工况下使用等诸多优点。该联轴器可以有效取代进口的弹性膜片联轴器,提高机床无故障运转时间,有非常好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外齿式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内外齿式联轴器,它包括:
第一内齿套21;
第二内齿套31;
外齿轮51,所述外齿轮51的一端部与第一内齿套21啮合连接,所述外齿轮51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内齿套31啮合连接;
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所述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连接在第一内齿套21和第一轴7之间,以便通过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将第一内齿套21和第一轴7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
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所述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连接在第二内齿套31和第二轴8之间,以便通过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将第二内齿套31和第二轴8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
为了方便表述,这里以动力从图2所示右侧输入为例,第二轴8为动力输入轴即主动轴,左侧的第一轴7为从动轴,实际运用时本联轴器没有方向限制,动力从左右任一方向输入均可。如图1所示联轴器通过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把主动轴与第二内齿套31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从而把扭矩传递到第二内齿套31上,第二内齿套31和外齿轮51通过内外齿轮把扭矩传递到外齿轮51上,外齿轮51和第一内齿套21通过内外齿轮把扭矩传递到第一内齿套21上,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把从动轴与第一内齿套21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从而把扭矩传递到从动轴上,由于采用内外齿式结构,多个齿轮轮齿参与传递扭矩,因此和同规格其他形式联轴器相比传递扭矩最大;而且采用了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和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能够有效地传递扭矩。
如图2所示,所述外齿轮51上与第一内齿套套21啮合连接的齿部外形为鼓型齿,所述外齿轮51上与第二内齿套套31啮合连接的齿部外形为鼓型齿。当存在径向和角向的安装误差时,鼓型齿形能够有效避免齿形边缘的应力集中,再加上持续润滑使啮合齿面磨损极小,从而延长联轴器使用寿命,提高自适用能力,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内齿套21上与外齿轮51啮合连接的部位为直齿,所述第二内齿套31上与外齿轮51啮合连接的部位为直齿。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内齿套21和第二内齿套31的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纠偏自调节间隙a。所述的纠偏自调节间隙a可以为1mm,但是不限于此。它在保证具备径向和角向的纠偏能力同时,也使联轴器运转后受热伸长储备了调节量,使联轴器同时具有轴向纠偏能力和自适用能力。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轴7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液通道71,所述第二轴8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液通道81,所述外齿轮51内设置有冷却液腔道511,并且第一冷却液通道81、冷却液腔道511和第二冷却液通道81连通形成冷却液通道。
如图2所示,内外齿式联轴器还包括中心出水冷却机构,所述中心出水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61和第二连接轴64,第一连接轴6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7和外齿轮51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轴61内设置有第一衔接通孔611,第一衔接通孔6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却液通道71和冷却液腔道511相连通,第二连接轴6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轴8和外齿轮51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轴64内设置有第二衔接通孔641,所述第二衔接通孔641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腔道511和第二冷却液通道81相连通。
第一连接轴61左侧和第一轴7之间的第一密封圈62可以保证第一轴7与第一连接轴61之间有效密封;第一连接轴61右侧和外齿轮51之间的第二密封圈63可以保证第一连接轴61与外齿轮51之间有效密封;第二连接轴64左侧和外齿轮51之间的第三密封圈65可以保证第二连接轴64与外齿轮51之间有效密封;第二连接轴64右侧与第二轴8之间的第四密封圈66可以保证第二连接轴64与第二轴8之间有效密封,从而使冷却液从第一轴、联轴器、第二轴形成密闭的冷却液通道可靠通过而不会泄露,为了加强密封效果,在第一连接轴61、第二连接轴64上分别设计了四只密封圈。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内齿套21、第二内齿套31和外齿轮51内还设置有充装润滑介质的润滑存储腔35,以便润滑存储腔35对外齿轮51和第一内齿套21的啮合部分以及外齿轮51和第二内齿套31的啮合部分提供润滑介质。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内齿套21或第二内齿套31上开有润滑介质加注口36,并且润滑介质加注口36与所述润滑存储腔35相连通。
如图2所述,外齿轮51的左侧安装有外齿轮左侧压盖53,外齿轮51的右侧安装有外齿轮右侧压盖57,并且外齿轮左侧压盖53和第一内齿套21的端面之间以及内齿轮右侧压盖57和第二内齿套31的端面之间也设置有纠偏自调节间隙a,所述的纠偏自调节间隙a可以为1mm,如图2所示,第一内齿套21和第二内齿套31的相对的端面之间的端面密封圈22、外齿轮左边外侧端面密封圈52、外齿轮左边内侧端面密封圈54、外齿轮右边外侧端面密封圈56、外齿轮右边内侧端面密封圈58、油脂封油堵32等零件共同作用使润滑油脂能够有效地被密封在润滑存储腔35内,从而保证联轴器内外齿轮的有效润滑。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包括第一内涨紧环11、第一外涨紧环13和第一涨紧螺钉14,第一内涨紧环11与第一轴7径向接触,第一外涨紧环13与第一内齿套21径向接触,第一内涨紧环11和第一外涨紧环13锥面接触,第一涨紧螺钉14穿过第一内涨紧环11后旋拧在第一外涨紧环13上;所述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包括第二内涨紧环41、第二外涨紧环42和第二涨紧螺钉43,第二内涨紧环41与第二轴8径向接触,第二外涨紧环42与第二内齿套31径向接触,第二内涨紧环41和第二外涨紧环42锥面接触,第二涨紧螺钉43穿过第二内涨紧环41后旋拧在第二外涨紧环42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内齿套(21);
第二内齿套(31);
外齿轮(51),所述外齿轮(51)的一端部与第一内齿套(21)啮合连接,所述外齿轮(51)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内齿套(31)啮合连接;
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所述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连接在第一内齿套(21)和第一轴(7)之间,以便通过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将第一内齿套(21)和第一轴(7)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
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所述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连接在第二内齿套(31)和第二轴(8)之间,以便通过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将第二内齿套(31)和第二轴(8)涨紧在一起形成刚性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51)上与第一内齿套套(21)啮合连接的齿部外形为鼓型齿,所述外齿轮(51)上与第二内齿套套(31)啮合连接的齿部外形也为鼓型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套(21)上与外齿轮(51)啮合连接的部位为直齿,所述第二内齿套(31)上与外齿轮(51)啮合连接的部位为直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套(21)和第二内齿套(31)的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纠偏自调节间隙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偏自调节间隙a为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7)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液通道(71),所述第二轴(8)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液通道(81),所述外齿轮(51)内设置有冷却液腔道(511),并且第一冷却液通道(81)、冷却液腔道(511)和第二冷却液通道(81)连通形成冷却液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出水冷却机构,所述中心出水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61)和第二连接轴(64),第一连接轴(6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7)和外齿轮(51)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轴(61)内设置有第一衔接通孔(611),第一衔接通孔(6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却液通道(71)和冷却液腔道(511)相连通,第二连接轴(6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轴(8)和外齿轮(51)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轴(64)内设置有第二衔接通孔(641),所述第二衔接通孔(641)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腔道(511)和第二冷却液通道(8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套(21)、第二内齿套(31)和外齿轮(51)内还设置有充装润滑介质的润滑存储腔(35),以便润滑存储腔(35)对外齿轮(51)和第一内齿套(21)的啮合部分以及外齿轮(51)和第二内齿套(31)的啮合部分提供润滑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套(21)或第二内齿套(31)上开有润滑介质加注口(36),并且润滑介质加注口(36)与所述润滑存储腔(35)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紧连接机构(1)包括第一内涨紧环(11)、第一外涨紧环(13)和第一涨紧螺钉(14),第一内涨紧环(11)与第一轴(7)径向接触,第一外涨紧环(13)与第一内齿套(21)径向接触,第一内涨紧环(11)和第一外涨紧环(13)锥面接触,第一涨紧螺钉(14)穿过第一内涨紧环(11)后旋拧在第一外涨紧环(13)上;所述第二涨紧连接机构(4)包括第二内涨紧环(41)、第二外涨紧环(42)和第二涨紧螺钉(43),第二内涨紧环(41)与第二轴(8)径向接触,第二外涨紧环(42)与第二内齿套(31)径向接触,第二内涨紧环(41)和第二外涨紧环(42)锥面接触,第二涨紧螺钉(43)穿过第二内涨紧环(41)后旋拧在第二外涨紧环(42)上。
CN201510897132.3A 2015-12-08 2015-12-08 内外齿式联轴器 Pending CN105299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7132.3A CN105299070A (zh) 2015-12-08 2015-12-08 内外齿式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7132.3A CN105299070A (zh) 2015-12-08 2015-12-08 内外齿式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9070A true CN105299070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9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7132.3A Pending CN105299070A (zh) 2015-12-08 2015-12-08 内外齿式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907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0755A (zh) * 2006-07-27 2009-06-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连接装置以及具有经由该连接装置连接的混匀装置和驱动装置的混匀设备
CN101718309A (zh) * 2009-12-25 2010-06-02 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鼓型齿联轴器
CN102537104A (zh) * 2012-02-11 2012-07-04 郑州机械研究所 齿式联轴器
CN202326784U (zh) * 2011-11-24 2012-07-11 上海克兰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齿式联轴器
CN102650321A (zh) * 2011-02-23 2012-08-29 金铭新 结构改良的鼓形齿联轴器
CN102979828A (zh) * 2012-12-13 2013-03-20 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 双压环胀套式蛇形弹簧联轴器
CN202877993U (zh) * 2012-10-12 2013-04-17 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机床主传动中心出水结构
CN204403203U (zh) * 2015-01-28 2015-06-17 四川天强玻璃有限公司 传动连接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0755A (zh) * 2006-07-27 2009-06-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连接装置以及具有经由该连接装置连接的混匀装置和驱动装置的混匀设备
CN101718309A (zh) * 2009-12-25 2010-06-02 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鼓型齿联轴器
CN102650321A (zh) * 2011-02-23 2012-08-29 金铭新 结构改良的鼓形齿联轴器
CN202326784U (zh) * 2011-11-24 2012-07-11 上海克兰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齿式联轴器
CN102537104A (zh) * 2012-02-11 2012-07-04 郑州机械研究所 齿式联轴器
CN202877993U (zh) * 2012-10-12 2013-04-17 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机床主传动中心出水结构
CN102979828A (zh) * 2012-12-13 2013-03-20 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 双压环胀套式蛇形弹簧联轴器
CN204403203U (zh) * 2015-01-28 2015-06-17 四川天强玻璃有限公司 传动连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4701B2 (en) Elastic bushing for planetary bearings
CN104061317B (zh) 齿轮减速机高速轴非接触式密封装置
CN102099594A (zh) 双离合器
CN102619746A (zh) 一种内啮合齿轮泵
US2316565A (en) Rotary pump shaft bearing and seal
US20170321787A1 (en) Speed reduction gear comprising two intermediate transmission lines
CN205226117U (zh) 内外齿式联轴器
CN104074775A (zh) 磁力传动液环真空泵
US11359610B2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sun gear shaft and spline shaft of a gearbox for wind turbine
JP2011179595A (ja) ホロー出力軸と被駆動軸との連結構造、及び減速機
CN101340123B (zh) 双向齿轮马达
EP2300181B1 (en) A roll line in a continuous caster
CN101392541B (zh) 长轴输出的电轴驱动式水下泥泵传动系统
CN105299070A (zh) 内外齿式联轴器
CN206429654U (zh) 一种替代双端面机械密封的组合密封
CN202140337U (zh) 水冷发动机冷却水泵及其发动机
CN104121331B (zh) 双螺杆浸渍机齿轮传动装置
JP5157237B2 (ja) ギアカップリングの潤滑剤交換方法
CN204851632U (zh) 一种齿轮油泵
CN105299073A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主油泵的联轴器
CN109707755A (zh) 一种联轴器
CN102312995B (zh) 贯通式驱动桥的轴间差速器润滑结构和车辆
CN205013286U (zh) 一种用于单螺杆泵的销式万向节
AU2018455574B2 (en) Drum gear
CN201723360U (zh) 无倾侧力矩自动补偿式高压配油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