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3403A - 电梯门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门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3403A CN105283403A CN201380077354.XA CN201380077354A CN105283403A CN 105283403 A CN105283403 A CN 105283403A CN 201380077354 A CN201380077354 A CN 201380077354A CN 105283403 A CN105283403 A CN 1052834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receiving
- receiving unit
- light
- gangway
-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4—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 B66B13/26—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between closing door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电梯的出入口检测乘客及绳状物体等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具有:第1发光单元(3),其以横穿电梯的通过轿厢门板(21)而开闭的出入口的方式发射光;第1受光单元(5),其感光来自第1发光单元(3)的光;第2发光单元(4),其以横穿出入口的方式发射光;第2受光单元(6),其感光来自第2发光单元(4)的光;以及门控制装置(38),其根据来自第1受光单元(5)及第2受光单元(6)中的至少一方的输出检测出入口处有无物体。基于第2受光单元(6)的输出的检测灵敏度比基于第1受光单元(5)的输出的检测灵敏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具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具有在电梯的出入口的一侧设置的发光元件。并且,光电传感器具有在出入口的另一侧设置的受光元件。电梯装置具有判定部。判定部根据受光元件的受光量判定出入口处有无物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16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69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60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乘客检测用的光电传感器存在不能检测出较细的绳状物体的可能性。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电梯的出入口检测出乘客及较细的绳状物体等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具有:第1发光单元,其以横穿电梯的通过门而开闭的出入口的方式来发射光;第1受光单元,其感光来自第1发光单元的光;第2发光单元,其以横穿出入口的方式发射光;第2受光单元,其感光来自第2发光单元的光;以及检测单元,其根据来自第1受光单元及第2受光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输出,检测出入口处有无物体,检测单元基于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的检测灵敏度比检测单元基于第1受光单元的输出的检测灵敏度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电梯的出入口检测出乘客及较细的绳状物体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及2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从层站30侧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轿厢门板21及轿厢门开闭装置50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电装置29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及2的用于检测电梯的出入口处有无物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及2的第1受光单元5及第2受光单元6的状态变化的概念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及2的轿厢20下降到轿厢门板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于层站30的地面附近为止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及2的轿厢20上升到轿厢门板21的下端部位于出入口的上端附近为止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电装置29的另一例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电装置29的结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电装置29的另一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简化或者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1示出形成在电梯的轿厢20和层站30之间的出入口周围的垂直截面。
轿厢20具有轿厢门板21。在轿厢门板21的下端设有引导靴24。引导靴24能够沿着地坎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在轿厢门板21的上方设有轿厢门开闭装置50。轿厢门开闭装置50具有轿厢门吊架22、轿厢滚轮23、轿厢导轨25、电机皮带轮26、驱动带28及门电机27。轿厢门吊架22被固定在轿厢门板21的上端。轿厢滚轮23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轿厢门吊架22的上部。轿厢门板21借助于轿厢门吊架22和轿厢滚轮23被支承在轿厢导轨25上。轿厢滚轮23能够沿水平方向在轿厢导轨25上移动。在轿厢导轨25的上方设有电机皮带轮26。电机皮带轮26安装在门电机27的轴上。驱动带28被绕挂在电机皮带轮26上。驱动带28与轿厢门吊架22连接。
在层站30设有层站门板31。在层站门板31的下端设有引导靴34。引导靴34能够沿着地坎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层站门吊架32被固定在层站门板31的上端。层站门滚轮33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层站门吊架32的上部。层站门板31借助于层站门吊架32和层站门滚轮33被支承在层站导轨35上。层站门滚轮33能够沿水平方向在层站导轨35上移动。
在轿厢门板21和层站门板31之间设有连接装置37。在轿厢20停靠在层站30的高度位置时,连接装置37以机械方式连接轿厢门板21和层站门板31。
在轿厢20的上方设有控制门电机27的门控制装置38。门控制装置38与控制电梯整体的控制盘39连接。控制盘39按照轿厢门板21和层站门板31的状态控制电梯。并且,在轿厢20的层站30侧设有光电装置29。光电装置29作为用于检测出入口处有无物体的传感器发挥作用。
图2是从层站30侧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轿厢门板21及轿厢门开闭装置50的结构图。下面,参照图1和图2说明电梯的出入口的开闭动作。
在门电机27旋转时,电机皮带轮26旋转。通过电机皮带轮26的旋转,驱动带28移动。通过驱动带28的移动,轿厢门板21借助于轿厢门吊架22沿水平方向移动。随着轿厢门板21的移动,通过连接装置37与轿厢门板21连接的层站门板31也移动。这样,通过轿厢门板21和层站门板31的移动,电梯的出入口被打开/关闭。
另外,如图2所示,光电装置29具有发光装置29-1和受光装置29-2。受光装置29-2设于轿厢门板21。在轿厢门板21,设有受光装置29-2的位置位于开闭动作中的关门方向侧的侧端部附近。另外,受光装置29-2通过信号线与门控制装置38连接。并且,轿厢20在与受光装置29-2相向的位置处具有发光装置29-1。因此,通过轿厢门板21打开,发光装置29-1和受光装置29-2彼此离开。另一方面,通过轿厢门板21关闭,发光装置29-1和受光装置29-2彼此接近。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光电装置29的结构图。下面,参照图3说明光电装置29的结构。
发光装置29-1具有第1发光单元3。并且,发光装置29-1具有第2发光单元4。第2发光单元4设于发光装置29-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及下端部。在设于发光装置29-1的中间部的第2发光单元4和设于下端部的第2发光单元4之间设有多个第1发光单元3。在比设于发光装置29-1的中间部的第2发光单元4靠上侧的位置处也设有多个第1发光单元3。
受光装置29-2具有第1受光单元5。并且,受光装置29-2具有第2受光单元6。第2受光单元6设于受光装置29-2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及下端部。在设于受光装置29-2的中间部的第2受光单元6和设于下端部的第2受光单元6之间设有多个第1受光单元5。在比设于受光装置29-2的中间部的第2受光单元6靠上侧的位置处也设有多个第1受光单元5。
这样,第1发光单元3和第1受光单元5被配置在相同高度处。因此,第1受光单元5与第1发光单元3相对。并且,第2发光单元4和第2受光单元6在电梯的出入口的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相同高度处。因此,第2受光单元6与第2发光单元4相对。
另外,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例如由判别光束强度的受光元件形成。并且,也可以设置摄像机等作为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划分所拍摄的图像的像素来进行明亮度判别,能够实现判别光束强度的功能。
下面,主要说明发光装置29-1和受光装置29-2的动作。第1发光单元3以横穿电梯的出入口的方式发射光束。当发射了光束的第1发光单元3和与其相向的第1受光单元5之间不存在遮挡光束的物体的情况下,第1受光单元5感光光束。遮挡由第1发光单元3发射的光束的物体例如是电梯的乘客。第1受光单元5在未感光到从第1发光单元3发射的光束的情况下输出检出信号。另一方面,在感光到从第1发光单元3发射的光束的情况下,第1受光单元5不输出检出信号。
第2发光单元4以横穿电梯的出入口的方式发射光束。从第2发光单元4发射的光束的直径比从第1发光单元3发射的光束的直径小。当发射了光束的第2发光单元4和与其相向的第2受光单元6之间不存在遮挡光束的物体的情况下,第2受光单元6感光光束。遮挡由第2发光单元4发射的光束的物体例如是较细的绳状物体。第2受光单元6在未感光到从第2发光单元4发射的光束的情况下输出检出信号。另一方面,在感光到从第2发光单元4发射的光束的情况下,第2受光单元6不输出检出信号。
另外,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能够切换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处于有效状态时进行上述的动作。另一方面,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处于无效状态时,无论是否感光到光束都不输出检出信号。
受光装置29-2根据第1受光单元5的输出和第2受光单元6的输出进行OR(“或”)运算。受光装置29-2将根据OR运算的结果而输出的信号被发送给门控制装置38。门控制装置38根据从受光装置29-2接收到的信号,判定在出入口是否检测到物体。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用于检测电梯的出入口有无物体的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参照图4说明用于检测电梯的出入口处有无物体的方法。
受光装置29-2进行第1受光单元5是否输出了检出信号的判定(步骤S101)。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第1受光单元5输出了检出信号的情况下,受光装置29-2向门控制装置38发送表示检测到物体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门控制装置38判定为在电梯的出入口检测到物体(步骤S102)。在步骤S102之后返回步骤S101。
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第1受光单元5未输出检出信号的情况下,受光装置29-2进行第2受光单元6是否输出了检出信号的判定(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判定为第2受光单元6输出了检出信号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2。
在步骤S103中判定为第2受光单元6未输出检出信号的情况下,受光装置29-2向门控制装置38发送表示未检测到物体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门控制装置38判定为在电梯的出入口未检测到物体(步骤S104)。在步骤S104之后返回步骤S101。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1受光单元5及第2受光单元6的状态的变化的概念图。下面,参照图5说明第1受光单元5成为有效的期间及第2受光单元6成为有效的期间。
图5的横轴表示轿厢门板21的位置。在关门动作中,轿厢门板21的位置从横轴的右侧向左侧变化。另外,横轴中的“全闭”的左侧表示在轿厢门板21全闭后轿厢20行进的状态。在轿厢门板21从全开的位置移动到接近全闭的位置的期间,第1受光单元5处于有效状态。另一方面,在轿厢门板21全闭的状态下以及轿厢20行进中的状态下,第1受光单元5处于无效状态。将从全开到接近全闭的范围称为第1受光单元5的有效范围R1。第2受光单元6在从关门动作的中途到轿厢20行进的中途为止的期间中处于有效状态。另一方面,在轿厢门板21从全开的位置移动到关门动作的中途的位置的期间,第2受光单元6处于无效状态。将从关门动作的中途到轿厢20行进的中途为止的范围称为第2受光单元6的有效范围R2。因此,在R1和R2重复的范围中,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同时处于有效状态。将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同时有效的期间称为Ta。并且,在R2中不与R1重复的范围中,在轿厢门板21全闭后,第2受光单元6处于有效状态。将在轿厢门板21全闭后第2受光单元6有效的期间称为Tb。
图5所示的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同时有效的期间Ta是指通过轿厢门板21的关门动作,发光装置29-1和受光装置29-2彼此接近的期间。因此,期间Ta被设定成,例如在轿厢门板21从全开的位置向关门方向移动了预先设定的距离时开始。并且,也可以是,期间Ta被设定成,例如在轿厢门板21从全开的位置向关门方向移动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开始。另一方面,在轿厢门板21全闭后第2受光单元6有效的期间Tb被设定成,在轿厢20行进了预先设定的距离时结束。
图6是示出轿厢20下降到轿厢门板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于层站30的地面附近为止的状态的结构图。图7是示出轿厢20上升到轿厢门板21的下端部位于出入口的上端附近为止的状态的结构图。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对在轿厢门板21全闭后第2受光单元6有效的期间Tb的设定。
图6和图7示出在绳状物体91被轿厢门板21夹住的状态下轿厢20开始行进的状况。绳状物体91例如是宠物的拴绳等。这样的绳状物体91往往是在比轿厢门板21的中间部靠下侧的位置被夹住。因此,如图6所示,在轿厢20下降的情况下,绳状物体91在光电装置29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通过。并且,如图7所示,在轿厢20上升的情况下,绳状物体91在光电装置29的下端部通过。其结果是,朝向第2受光单元6的光束被遮挡,由此检测出绳状物体91。因此,在轿厢20下降时,期间Tb被设定成持续到轿厢20下降到图6所示的位置为止。即,从轿厢20的下降时起一直到轿厢门板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于层站30的地面附近为止,第2受光单元6都是有效的。并且,在轿厢20下降到轿厢门板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于层站30的地面附近后,第2受光单元6变为无效。另外,在轿厢20上升时,期间Tb被设定成持续到轿厢20上升到图7所示的位置为止。即,从轿厢20的上升时起一直到轿厢门板21的下端部位于出入口的上端附近为止,第2受光单元6都是有效的。并且,在轿厢20上升到轿厢门板21的下端部位于出入口的上端附近后,第2受光单元6变为无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电装置29具有第1发光单元3和第1受光单元5。并且,光电装置29具有第2发光单元4和第2受光单元6。第2发光单元4发射直径比从第1发光单元3发射的光束的直径小的光束。因此,基于第2受光单元6的输出的物体检测灵敏度比基于第1受光单元5的输出的物体检测灵敏度高。由此,能够在同一框体中设置灵敏度不同的两种传感器。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和成本降低,实现能够在电梯的出入口检测出乘客及绳状物体等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发光单元4和第2受光单元6设于光电装置29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及下端部。由此,能够提高以被轿厢门板21夹住的状态下垂的可能性比较大的绳状物体的检测概率。并且,能够检测以被轿厢门板21夹住的状态与轿厢20的升降一起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绳状物体。另外,将第2发光单元4和第2受光单元6限定设置在光电装置29的一部分位置,因而能够抑制光电装置29的价格。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受光装置29-2根据第1受光单元5的输出和第2受光单元6的输出进行OR运算。受光装置29-2将根据OR运算的结果而输出的信号发送给门控制装置38。门控制装置38根据从受光装置29-2接收到的信号,判定在出入口是否检测到物体。因此,不需要设置两条用于从受光装置29-2向门控制装置38发送信号的信号线。其结果是,能够减少配线。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同时有效的期间Ta。通过设为在期间Ta中两种受光单元为有效,能够提高在电梯的出入口的乘客及绳状物体等的检测概率。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同时有效的期间Ta是指通过轿厢门板21的关门动作、发光装置29-1和受光装置29-2彼此接近的期间。在该期间中,电梯的出入口的能够通行的部分变窄,因而容易发生物体被轿厢门板21夹住的事故。因此,通过将两种受光单元设为有效,能够提高乘客及绳状物体等的检测概率,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且,基于第2受光单元6的输出的检测灵敏度比较高,因而在第2受光单元6有效时,存在轿厢门板21由于尘埃等的误检出而不能关闭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轿厢20在绳状物体被轿厢门板21夹住的状态下行进,只要从发光装置29-1和受光装置29-2通过关门动作而彼此接近后将第2受光单元6设为有效即可。因此,通过在轿厢门板21接近全开时将第2受光单元6设为无效,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当轿厢门板21全闭后第2受光单元6有效的期间Tb。当轿厢20在绳状物体被轿厢门板21夹住的状态下行进时,绳状物体上下移动的可能性比较大。绳状物体通过上下移动,而在第2发光单元4和第2受光单元6之间通过。因此,通过在轿厢门板21全闭后将第2受光单元6设为有效,即使是轿厢20在绳状物体被轿厢门板21夹住的状态下开始行进时,也能够检测出绳状物体。当在轿厢20的行进中检测出绳状物体的情况下,例如能够进行使轿厢20的行进停止等动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轿厢20下降时,在轿厢门板21全闭后第2受光单元6有效的期间Tb被设定成持续到轿厢20下降到图6所示的位置为止。并且,在轿厢20上升时,期间Tb被设定成持续到轿厢20上升到图7所示的位置为止。当轿厢20在绳状物体被轿厢门板21夹住的状态下开始行进的情况下,如果轿厢20下降到图6所示的位置,则绳状物体在轿厢门板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通过。并且,如果轿厢20上升到图7所示的位置,则绳状物体在光电装置29的下端部通过。因此,在轿厢20下降的情况下,只要第2受光单元6一直到轿厢门板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于层站30的地面附近都是有效的,就能够检测出绳状物体。并且,在轿厢20上升的情况下,只要第2受光单元6一直到轿厢门板21的下端部位于出入口的上端附近都是有效的,就能够检测出绳状物体。另外,由于行进到比上述的位置靠前的位置的轿厢20速度较高,因而不使其停止比较好。因此,优选按照以上所述设定第2受光单元6有效的期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受光装置29-2设于轿厢门板21。但是,也可以如图8所示,将发光装置29-1设置在轿厢门板21。根据这种结构,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不会与轿厢门板21一起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移动时的摆动等而引起的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的误动作以及受光精度的降低。
实施方式2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光电装置29的结构图。本实施方式除光电装置29的结构以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下面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发光单元4是与第1发光单元3相同的部件。即,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感光相同直径的光束。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第2受光单元6以比第1受光单元5高的分辨率感光光束。
根据这种结构,基于第2受光单元6的输出的物体检测灵敏度比基于第1受光单元5的输出的物体检测灵敏度高。由此,能够使用一种发光单元,在同一框体中设置灵敏度不同的两种传感器。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和成本降低,实现能够在电梯的出入口检测乘客及绳状物体等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受光装置29-2设于轿厢门板21。但是,也可以如图10所示,将发光装置29-1设置在轿厢门板21。根据这种结构,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不会与轿厢门板21一起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移动时的摆动等而引起的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的误动作以及受光精度的降低。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及2中,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未感光到光束时输出检出信号。并且,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感光到光束时不输出检出信号。但也可以是,在感光到光束时输出检出信号,在未感光到光束时不输出检出信号。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及2中,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未感光到光束时输出检出信号。并且,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感光到光束时不输出检出信号。但也可以是,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感光到光束时输出与检出信号不同的信号。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及2中,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在无效状态时不输出检出信号。但是,在设为第1受光单元5和第2受光单元6输出检出信号,但受光装置29-2不进行基于检出信号的信号输出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并且,也可以是,受光装置29-2进行基于检出信号的信号输出,但是门控制装置38不进行基于从受光装置29-2接收到的信号的判定。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及2中,在轿厢20设有光电装置29。但是,当在层站30侧设置光电装置29时,也能够检测电梯的出入口有无物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建筑物的各个楼层设置光电装置29。因此,为了实现节省空间和成本降低,优选在轿厢20设置光电装置29。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及2中,对具有单开方式的门的电梯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具有双开方式的门的电梯。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轿厢门板设置发光装置29-1,在另一个轿厢门板设置受光装置29-2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能够用于检测出入口有无物体的电梯。
标号说明
3第1发光单元;4第2发光单元;5第1受光单元;6第2受光单元;20轿厢;21轿厢门板;22轿厢门吊架;23轿厢滚轮;24引导靴;25轿厢导轨;26电机皮带轮;27门电机;28驱动带;29光电装置;29-1发光装置;29-2受光装置;30层站;31层站门板;32层站门吊架;33层站门滚轮;34引导靴;35层站导轨;37连接装置;38门控制装置;39控制盘;50轿厢门开闭装置;91绳状物体。
Claims (17)
1.一种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该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具有:
第1发光单元,其以横穿电梯的通过门而开闭的出入口的方式发射光;
第1受光单元,其感光来自所述第1发光单元的光;
第2发光单元,其以横穿所述出入口的方式发射光;
第2受光单元,其感光来自所述第2发光单元的光;以及
检测单元,其根据来自所述第1受光单元及所述第2受光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
所述检测单元的基于所述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的检测灵敏度比所述检测单元的基于所述第1受光单元的输出的检测灵敏度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2发光单元发射直径比从所述第1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小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2发光单元发射直径与从所述第1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相等的光,
所述第2受光单元以比所述第1受光单元高的分辨率感光从所述第2发光单元发射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2发光单元被设置在与所述出入口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及下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当的高度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1发光单元被设置在相当于所述出入口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与下端部之间的高度处、以及相当于比所述出入口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的高度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2受光单元被设置在与所述出入口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及下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当的高度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1受光单元被设置在相当于所述出入口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与下端部之间的高度处、以及相当于比所述出入口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的高度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来自所述第1受光单元的输出以及来自所述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中的至少一方表示所述出入口处存在物体的情况下,所述检测单元判定为在所述出入口处检测出物体。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检测单元根据来自所述第1受光单元的输出以及来自所述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的期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直到所述门从完全打开的状态向关闭的方向移动预先设定的距离为止,不根据来自所述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在所述门关闭的状态下,不根据来自所述第1受光单元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直到所述门从完全打开的状态向关闭的方向移动预先设定的距离为止,根据来自所述第1受光单元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门从完全打开的状态向关闭的方向移动预先设定的距离后,根据来自所述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门关闭的状态下,根据来自所述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下降到层站的地面附近后以及所述门的下端部上升到所述出入口的上端附近后,不根据来自所述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1发光单元和所述第2发光单元设于所述门。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1受光单元和所述第2受光单元设于所述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梯门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第1受光单元和所述第2受光单元由于所述门的移动而缩近了预先设定的距离以上后,根据来自所述第1受光单元的输出和来自所述第2受光单元的输出检测所述出入口处有无物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66494 WO2014199517A1 (ja) | 2013-06-14 | 2013-06-14 | エレベータードアの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3403A true CN105283403A (zh) | 2016-01-27 |
CN105283403B CN105283403B (zh) | 2017-07-28 |
Family
ID=5202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7354.XA Active CN105283403B (zh) | 2013-06-14 | 2013-06-14 | 电梯门的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23890B2 (zh) |
CN (1) | CN105283403B (zh) |
WO (1) | WO201419951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6280A (zh) * | 2016-09-29 | 2019-03-01 | 奥托尼克斯有限公司 | 感测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715595B1 (de) * | 2017-12-21 | 2022-01-31 | Inventio Ag | Aufzugsanlage mit einem aufrollbaren Türblatt.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65880A (ja) * | 1996-03-28 | 1997-10-07 | Omron Corp | エリアセンサ |
JPH1149462A (ja) * | 1997-07-31 | 1999-02-23 |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の安全装置 |
WO2007066375A1 (ja) * | 2005-12-05 | 2007-06-1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安全装置 |
CN101234725A (zh) * | 2008-01-29 | 2008-08-06 | 宁波微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线三维探测电梯光幕的系统和方法 |
JP2010235283A (ja) * | 2009-03-31 | 2010-10-21 | Fujitec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
-
2013
- 2013-06-14 JP JP2015522373A patent/JP6123890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6-14 CN CN201380077354.XA patent/CN105283403B/zh active Active
- 2013-06-14 WO PCT/JP2013/066494 patent/WO201419951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65880A (ja) * | 1996-03-28 | 1997-10-07 | Omron Corp | エリアセンサ |
JPH1149462A (ja) * | 1997-07-31 | 1999-02-23 |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の安全装置 |
WO2007066375A1 (ja) * | 2005-12-05 | 2007-06-1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安全装置 |
CN101128388A (zh) * | 2005-12-05 | 2008-02-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门安全装置 |
CN101234725A (zh) * | 2008-01-29 | 2008-08-06 | 宁波微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线三维探测电梯光幕的系统和方法 |
JP2010235283A (ja) * | 2009-03-31 | 2010-10-21 | Fujitec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6280A (zh) * | 2016-09-29 | 2019-03-01 | 奥托尼克斯有限公司 | 感测装置 |
CN109416280B (zh) * | 2016-09-29 | 2021-09-03 | 奥托尼克斯有限公司 | 感测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4199517A1 (ja) | 2017-02-23 |
CN105283403B (zh) | 2017-07-28 |
JP6123890B2 (ja) | 2017-05-10 |
WO2014199517A1 (ja) | 2014-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57771B (zh) | 具有适应性门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 | |
US8833524B2 (en) | Monitoring device for safeguarding a driven element | |
KR102054600B1 (ko) | 승강기 시스템의 안전 장치 | |
CN101293613B (zh) | 电梯门设备 | |
KR20100011871A (ko) | 케이블철도시스템 | |
TW200825013A (en) | Safety equipment for a lift installation as well as a lift installation with such safety equipment | |
US11332345B2 (en) | Elevator system with optimized door response | |
CN102725218B (zh) | 设置有安全位置传感器的电梯 | |
CN106516950B (zh) | 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 | |
CN101891102A (zh) | 电梯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 |
SK43896A3 (en) | Ropeway for means of transport with one carrying circulating rope lead around two return sheaves | |
JP2009051615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008169009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KR20100010939U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손끼임 방지 장치 | |
CN105283403A (zh) | 电梯门的控制装置 | |
EP2457865A1 (en) | Slide door device and elevator | |
CN102153009A (zh) | 开门行驶时的电梯卡合部件避免碰撞系统及方法 | |
EP2371754B1 (en) | Slide door device and elevator | |
KR101901411B1 (ko) | 도어 어셈블리 | |
KR100897405B1 (ko) | 승강장 스크린 도어 개폐 시스템 | |
KR101309345B1 (ko) | 수하물 운송장치 | |
JP2013193861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安全装置 | |
US20200055691A1 (en) | Last-minute hall call request to a departing cab using gesture | |
WO2016002440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制御装置 | |
US20200048048A1 (en) | Elevator system with lidar and/or radar sens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