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1846B - 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1846B
CN105281846B CN201410341634.3A CN201410341634A CN105281846B CN 105281846 B CN105281846 B CN 105281846B CN 201410341634 A CN201410341634 A CN 201410341634A CN 105281846 B CN105281846 B CN 105281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d terminal
descending power
posture
power
handling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16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1846A (zh
Inventor
邢金强
马帅
肖善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416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1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1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1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当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被测终端在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下行功率和第二下行功率;当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被测终端的第一吞吐量;根据第一吞吐量和第一下行功率获取被测终端的第三下行功率和第四下行功率;当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被测终端第二吞吐量,直至获取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的下行功率和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的下行功率;并得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的下行功率和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的下行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多探头暗室法是测试终端吞吐量的三维环境性能的常用方案之一,该方案的具体过程是:
首先,将被测终端以固定姿态放置于暗室的中心位置与多个天线进行无线通信连接;
随后,被测终端在水平方向以30度为步长进行旋转,并且在每个旋转角度位置,需要调节天线下行功率从一个较高的功率值P0按照固定的功率步长逐步降低,在每个下行功率统计被测终端的吞吐量,找到被测终端在当前旋转角度位置理论上的最大吞吐量90%及70%的两个下行功率点;
然后,将被测终端在该固定姿态的12个水平旋转角度下各自对应于90%及70%的下行功率点进行平均得到最终对应于被测终端在该固定姿态下最大吞吐量90%和70%的两个下行功率关键考察点;
接着,将更换被测终端的放置姿态,重复上述的吞吐量测试过程,最后可以得到被测终端在各姿态下的理论吞吐量的90%及70%的两个下行功率点,从而得到被测终端三维方向的吞吐量性能。
该方案中,被测终端在每个放置姿态的每个旋转角度位置都需要重复从某个高功率不断降低下行功率来试探目标吞吐量,从而测试效率极低,浪费大量宝贵测试时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当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下行功率P1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下行功率P11;所述第一吞吐量门限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门限
步骤B: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下行功率P1时对应的第一吞吐量T1;
步骤C: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T1和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步骤D: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三下行功率P2时对应的第二吞吐量T2,并将所述第二吞吐量T2作为新的第一吞吐量T1′,并重复步骤B和步骤C,直至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步骤E:将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分别进行平均求值,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二姿态时,重复步骤A至步骤E,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直至获取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步骤C,包括:
步骤C1: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增加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超过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1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低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根据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包括:
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依次降低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或者,计算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对应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所得到的下行功率对应的吞吐量的第一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一计算式P1′-0.5×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根据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包括:
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增加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或者,计算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下行功率的吞吐量的第二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二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则通过第二计算式P1″+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计算式P1″+0.5×Ps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根据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二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所述步骤C,还包括步骤C2和步骤C3,其中,
步骤C2: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大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和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按照步骤C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步骤C3: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为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按照步骤C1获取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根据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包括: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也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的下行功率增加到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根据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包括: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三功率步长Ps3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第三功率步长Ps3的下行功率减去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可以置于微波暗室中,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放置被测终端的可调整的终端放置台、处理器、基站模拟器以及与所述基站模拟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天线,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对所述天线向所述被测终端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下行功率进行控制,以及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被测终端之间的通信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其中,
所述终端放置台,用于将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当所述终端放置台将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下行功率P1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下行功率P11;
所述终端放置台,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所述终端放置台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时对应的第一吞吐量T1;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T1和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所述终端放置台,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还用于所述终端放置台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三下行功率P2时对应的第二吞吐量T2,并将所述第二吞吐量T2作为新的第一吞吐量T1′,并重复触发基站模拟器,直至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分别进行平均求值,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二方面,
所述终端放置台,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二姿态;
所述基站模拟器,还用于所述终端放置台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直至获取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二方面,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增加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超过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的第三下行功率P2;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1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低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根据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依次降低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或者,计算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对应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所得到的下行功率对应的吞吐量的第一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一计算式P1′-0.5×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根据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增加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或者,计算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下行功率的吞吐量的第二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二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则通过第二计算式P1″+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计算式P1″+0.5×Ps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根据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二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所述基站模拟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大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对应的下行功率;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和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或者,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为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对应的下行功率;
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获取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根据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也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的下行功率增加到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根据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三功率步长Ps3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第三功率步长Ps3的下行功率减去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基于被测终端已完成的姿态和测试角度所得到的吞吐量性能测试数据,对被测终端未完成的姿态和测试角度的吞吐量性能数据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已经完成的测试数据来对未完成的数据进行测试,能够充分地利用已知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从而可以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流程,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当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下行功率P1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下行功率P11;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以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作为测试被测终端吞吐量性能的起始测试位置,可以通过固定的功率步长来降低下行功率,并测试被测终端在每个下行功率时对应的吞吐量,从而搜索得到理论上的在起始测试位置处的被测终端在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下行功率P1和被测终端在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下行功率P11;
优选地,所述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均与被测终端当前的姿态以及测试角度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吞吐量门限可以表示所述被测终端在某一姿态的某一测试角度时最大吞吐量的90%;相应地,所述第二吞吐量门限可以表示所述被测终端在该姿态的该测试角度时最大吞吐量的70%;但90%和70%这两个数值并非对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的数值进行具体限定,比如,第一吞吐量门限可以表示所述被测终端在某一姿态的某一测试角度时最大吞吐量的85%或95%等数值,第二吞吐量门限可以表示所述被测终端在该姿态的该测试角度时最大吞吐量的65%或75%等数值;具体数值的选取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后续说明文件中被测终端在不同的姿态以及不同的测试角度时所出现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均按照上述的说明进行解释及说明,不再赘述。
S102: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下行功率P1时对应的第一吞吐量T1;
示例性的,可以将被测终端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水平旋转固定的角度,例如30度,以使得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从而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时对应的第一吞吐量T1。
S103: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T1和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示例性的,S103可以包括:
步骤S1031: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增加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超过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1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低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在步骤S1031中,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降低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或者,计算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对应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所得到的下行功率对应的吞吐量的第一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一计算式P1′-0.5×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在步骤S1031中,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增加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或者,计算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下行功率的吞吐量的第二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二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则通过第二计算式P1″+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计算式P1″+0.5×Ps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由上可知,步骤S1031实现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获取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四下行功率P22,但是,第一吞吐量T1还有可能大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或者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
因此,进一步地,除了S1031之外,S103还可以包括S1032和S1033:
步骤S1032: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大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和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按照步骤S103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步骤S1033: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为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按照步骤S1031获取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包括: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也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的下行功率增加到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包括: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三功率步长Ps3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第三功率步长Ps3的下行功率减去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由此可知,S103为本实施例结束方案的核心,通过基于被测终端已完成的姿态和测试角度所得到的吞吐量性能测试数据,对被测终端未完成的姿态和测试角度的吞吐量性能数据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S104: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三下行功率P2时对应的第二吞吐量T2,并将所述第二吞吐量T2作为新的第一吞吐量T1′,并重复步骤S102和步骤S103,直至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S105:将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分别进行平均求值,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示例性的,步骤S101至S105完成了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下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这两个吞吐量性能的测试,可以理解的,除此之外,本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所述被测终端调整至第二姿态,从而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二姿态时,重复步骤S101至S105,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并依此直至获取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从而获取到被测终端吞吐量的三维环境性能。
为了验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以常规测试中被测终端需要在5个摆放姿态且每个摆放姿态完成水平面12个角度的测试为例,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效果进行对比;
在背景技术所记载的方案中,起始的下行功率P0需要比被测终端在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至少高出5分贝(dB),而被测终端从90%吞吐量降低到70%吞吐量需要下降的下行功率约为3dB,此时以0.5dB为固定的功率步长计算,则背景技术所记载的方案需要完成(5+3)×2×12×5=960个功率点的测试。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固定姿态的固定角度下,搜索被测终端分别在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两功率点平均需要进行4个功率点的测试,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需要完成(4×11+8)×5=260个功率点。效率平均提升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基于被测终端已完成的姿态和测试角度所得到的吞吐量性能测试数据,对被测终端未完成的姿态和测试角度的吞吐量性能数据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设备20的结构,该测试设备20可以放置于微波暗室中,测试设备20可以包括:用于放置被测终端的可调整的终端放置台201、处理器202、基站模拟器203以及与所述基站模拟器203连接的至少一个天线204,所述基站模拟器203用于控制所述天线204向所述被测终端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下行功率,以及通过所述天线204与所述被测终端的通信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其中,
所述终端放置台201,用于将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203,用于当所述终端放置台201将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下行功率P1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下行功率P11;
所述终端放置台201,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203,用于终端放置台201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第一下行功率P1时对应的第一吞吐量T1;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T1和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所述终端放置台201,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203,还用于所述终端放置台201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三下行功率P2时对应的第二吞吐量T2,并将所述第二吞吐量T2作为新的第一吞吐量T1′,并重复触发基站模拟器203,直至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所述处理器202,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分别进行平均求值,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示例性地,所述终端放置台201,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二姿态;
所述基站模拟器203,还用于所述终端放置台201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按照与基站模拟器203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相同的方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直至获取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示例性地,所述基站模拟器203用于,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增加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超过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的第三下行功率P2;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1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低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模拟器203,用于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依次降低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或者,计算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对应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所得到的下行功率对应的吞吐量的第一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一计算式P1′-0.5×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模拟器203,用于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增加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或者,计算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下行功率的吞吐量的第二平均值,并将第二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则通过第二计算式P1″+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计算式P1″+0.5×Ps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由上可知,基站模拟器203实现了当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获取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四下行功率P22,但是,第一吞吐量T1还有可能大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或者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
因此,示例性地,基站模拟器203,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大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对应的下行功率;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和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模拟器203根据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和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四下行功率P22的方式可以按照基站模拟器203在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获取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四下行功率P22相同的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小于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为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对应的下行功率;
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获取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模拟器203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四下行功率P22的方式可以按照基站模拟器203在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获取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四下行功率P22相同的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模拟器203,用于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也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的下行功率增加到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模拟器203,用于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三功率步长Ps3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第三功率步长Ps3的下行功率减去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设备20,基于被测终端已完成的姿态和测试角度所得到的吞吐量性能测试数据,对被测终端未完成的姿态和测试角度的吞吐量性能数据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当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下行功率P1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下行功率P11;所述第一吞吐量门限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门限;
步骤B: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下行功率P1时对应的第一吞吐量T1;
步骤C: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T1和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步骤D: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三下行功率P2时对应的第二吞吐量T2,并将所述第二吞吐量T2作为新的第一吞吐量T1′,并重复步骤B和步骤C,直至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步骤E:将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分别进行平均求值,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二姿态时,重复步骤A至步骤E,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直至获取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步骤C1: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增加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超过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1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低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包括:
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依次降低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或者,计算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对应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所得到的下行功率对应的吞吐量的第一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一计算式P1′-0.5×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包括:
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增加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或者,计算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下行功率的吞吐量的第二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二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则通过第二计算式P1″+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计算式P1″+0.5×Ps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步骤C2和步骤C3,其中,
步骤C2: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大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和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按照步骤C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步骤C3: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为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按照步骤C1获取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包括: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也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的下行功率增加到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包括: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三功率步长Ps3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第三功率步长Ps3的下行功率减去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9.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可以置于微波暗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放置被测终端的可调整的终端放置台、处理器、基站模拟器以及与所述基站模拟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天线,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对所述天线向所述被测终端发射的下行信号的下行功率进行控制,以及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被测终端之间的通信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其中,
所述终端放置台,用于将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当所述终端放置台将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下行功率P1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下行功率P11;
所述终端放置台,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所述终端放置台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时对应的第一吞吐量T1;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T1和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所述终端放置台,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
所述基站模拟器,还用于所述终端放置台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三下行功率P2时对应的第二吞吐量T2,并将所述第二吞吐量T2作为新的第一吞吐量T1′,并重复触发基站模拟器,直至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分别进行平均求值,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放置台,还用于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二姿态;
所述基站模拟器,还用于所述终端放置台将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直至获取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增加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超过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的第三下行功率P2;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1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低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依次降低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或者,计算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对应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所得到的下行功率对应的吞吐量的第一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当所述第一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一计算式P1′-0.5×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开始依次按照小于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第一功率修正步长Ps′增加下行功率,搜索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或者,计算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的吞吐量与所述第二备选下行功率P1″减去所述第一功率步长Ps的下行功率的吞吐量的第二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二平均值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则通过第二计算式P1″+Ps得到的下行功率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当所述第二平均值不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计算式P1″+0.5×Ps为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拟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大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二功率步长Ps2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和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其中,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对应的下行功率;
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和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或者,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小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通过第三功率步长Ps3对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其中,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为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对应的下行功率;
以及根据所述第二修正吞吐量TR2和所述第二修正下行功率PR2获取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依次降低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也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所述第二功率步长Ps2的下行功率增加到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拟器,用于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所述第三功率步长Ps3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降低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低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为所述第一修正吞吐量TR1,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为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
当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且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高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将小于第三功率步长Ps3的下行功率减去所述被测终端吞吐量对应的下行功率,得到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以及所述第一修正下行功率PR1对应的第一修正吞吐量TR1
CN201410341634.3A 2014-07-17 2014-07-17 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5281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1634.3A CN105281846B (zh) 2014-07-17 2014-07-17 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1634.3A CN105281846B (zh) 2014-07-17 2014-07-17 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1846A CN105281846A (zh) 2016-01-27
CN105281846B true CN105281846B (zh) 2018-03-23

Family

ID=55150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1634.3A Active CN105281846B (zh) 2014-07-17 2014-07-17 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184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256A (zh) * 2008-01-28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吞吐量的评估方法
CN102790991A (zh) * 2012-07-23 2012-11-21 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2856990U (zh) * 2012-07-23 2013-04-03 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性能测试系统
KR20130062764A (ko) * 2011-12-05 2013-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의 mim o ota 성능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916946A (zh) * 2013-01-04 2014-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便携式无线网关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256A (zh) * 2008-01-28 2009-08-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吞吐量的评估方法
KR20130062764A (ko) * 2011-12-05 2013-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의 mim o ota 성능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790991A (zh) * 2012-07-23 2012-11-21 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2856990U (zh) * 2012-07-23 2013-04-03 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性能测试系统
CN103916946A (zh) * 2013-01-04 2014-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便携式无线网关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1846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3405A (zh) 一种指纹库的建立方法、测量报告mr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550331A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08459298A (zh)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室外定位方法
CN105556742A (zh) 天线工程参数的获取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CN110418353A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边缘计算服务器放置方法
CN112685928A (zh) 一种基于三相电抗器声源模型的噪声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5519140A (zh) 一种定位ap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28302A (zh) 一种基于多振动传感器的震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131952A (zh) 利用四面体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的楼层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3338510A (zh) 一种基于rssi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
CN106556877B (zh) 一种地磁通化方法及装置
CN104254089B (zh) 一种阻塞指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81195B (zh) 无线信号强度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056442B (zh) 一种实现健身设备智能化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99679A (zh) 一种基于语音信号构造聚焦协方差矩阵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56970B (zh) 临近关系无线信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81846B (zh) 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CN107566051B (zh) 一种mimo ota最大三维测试区域大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828307A (zh) 一种瞬变电磁多频率融合的探测方法及应用
CN109873710A (zh) 一种网络覆盖性能的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505598A (zh) 一种基于三基阵的空中炸点定位方法
CN102147242A (zh) 焊接球球心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7610324B (zh) 钞箱运行参数的获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45708A (zh) 一种智能设备辅助无线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57518A (zh) 一种天线方向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