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6477B - 复合光源车灯 - Google Patents

复合光源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6477B
CN105276477B CN201410225297.1A CN201410225297A CN105276477B CN 105276477 B CN105276477 B CN 105276477B CN 201410225297 A CN201410225297 A CN 201410225297A CN 105276477 B CN105276477 B CN 105276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area
optical axis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52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6477A (zh
Inventor
王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252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6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6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6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6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6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光源车灯,包括:透镜、聚焦装置、光源装置及遮蔽构件,其中聚焦装置包含有至少一个反光罩,每一个反光罩分别具有反射光轴,每一个反射光轴的外焦点相互交会于透镜主光轴的透镜焦点位置;每一个反光罩以反射光轴分界区分为第一区及第二区;光源装置具有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其中第一发光元件能安装于反光罩的内焦点位置,第二发光元件与第三发光元件分别安装于反光罩的第一区与第二区中,所述光源装置位于反光罩的第一区中的发光元件的排列密度高于位于第二区中的发光元件的排列密度,使得光源装置发出的光线所形成的照明区域形成与反光罩的第一区相对应的高亮度区以及与反光罩的第二区对应的低亮度区。

Description

复合光源车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光源车灯,特别是指一种用作为汽车车灯的复合光源车灯。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用前照灯的发光模块,可分为卤钨灯及HID灯(气体放电式灯,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而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技术不断进步并且普及,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模块光源的汽车车灯也开始普及。
为配合传统的照明灯源,其集光系统大多采用PES(Projector EllipsoidSystem),其灯杯具有单一光轴及单一发光模块的特点。目前设置于车用前照灯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为了要模仿卤钨灯丝及HID灯的电弧长度及大小,都是采用连续式的连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态样,且因在单一椭球灯杯仅具有单一焦点的情况下,只能够使用单一发光模块。
然而由于目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功率限制,使用单独一颗LED发光二极管芯片所产生的亮度不足以达到车灯所需要的亮度要求,因此必须要采用多颗LED芯片封装的结构才能够达成车灯所需的照明强度。而且,为了配合传统车灯仅具有单一焦点的特性,LED车灯的发光模块必须采用连续式的封装结构,将多颗LED芯片以无间隙的方式共同地封装于一个基板上,使得多颗LED发光芯片的点光源能够组合成为一个近乎无间隙的面状或带状的近乎连续芯片所形成的光源,以模拟传统车灯使用的卤钨灯管或HID灯管发光模块产生的光源型态。
然而,采用连续式的多芯片发光二极管封装,必须通过共晶制程或其他制程将发光二极管封装于硅基板上,且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晶粒彼此之间的距离必须小于0.1毫米,甚至可以小到0.05毫米。然而,采用此连续式多晶封装结构的主要缺点在于此类型封装结构构造复杂,且封装于同一模块中的不同芯片必须经过严格筛选,每一个芯片的色温、电压、色坐标、亮度必须要相互匹配才能够封装于同一个发光模块中,因此造成其良率及封装成本昂贵等问题;因此在相同亮度下,其价格为通过一般制程所制造的照明用发光二极管的10倍以上。而且,将多颗的LED发光芯片封装于同一块基板上,将使得光源模块因为LED芯片的密度太高,导致其散热不易,而影响到车灯使用寿命。
此外,依照各国不同标准及法规,对于车灯投射的光型都有详细的规范。为了避免车辆的前灯投射光线造成其他行人或驾驶人炫光的干扰,汽车前灯的近光灯模块产生的光型必须具有一个概略呈水平的明暗截止线,车灯所投射出的照明光线,不得高于明暗截止线,以避免光线直接投射到对向来车驾驶人的眼睛。同时在车辆前方车灯投射范围的左右两侧于不同距离位置的照明强度及照明角度也有不同的规范。例如以左驾车辆为例,依据欧洲标准ECE R112所规范的非对称光型头灯规范所规定,左驾车辆在75米远处右侧边的照明强度订出了一个下限值:75R(0.57D,1.15R)的光强度须>10100cd,而车辆左侧的照明强度则订出了一个上限值:75L(0.57D,3.43R)的光强度要<10600cd。因此,依照此一法规规范设计出来的车灯与驾驶座同侧的照明区域在每一个不同照明距离处的照明强度必须低于法规所规定的上限值,以避免对向车道的车辆驾驶受到炫光的干扰。而且在驾驶座相反一侧的照明区域在不同距离处的照明强度必须高于法规所规定的上限值,因此便希望在与驾驶座相反侧的照明区域的照明强度能够尽量提高,以使得车灯对于车辆行驶方向的道路外侧的区域具有较远的照明距离,以使得驾驶人能够在远距离处就能发现道路外侧的干扰或威胁,并能及早采取因应措施。
常用的LED车灯结构中,其光源模块虽然是由多颗LED发光芯片封装而成,但究其应用上是以点光源的方式应用,因此使得光源模块产生的光线只能够产生单一集中的光线,连带使得车灯产生的照明光型仅能够产生一个单一的亮度集中区,所以如果要调整车灯的照明光型以符合法规所规定的光型,必须要调整改变反光罩的反射结构,而使其结构变得复杂且困难。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常用LED车灯成本昂贵、散热不易、且光型调整困难等缺点,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升LED车灯结构的效果,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光源车灯,所述车灯能够投射一照明光线,将所述车灯前方区域照明形成一个照明区域,所述照明区域具有一高亮度区及一低亮度区,所述复合光源车灯包括:一透镜、一聚焦装置、一光源装置及一遮蔽构件。
其中透镜具有一主光轴及一位于主光轴上的透镜焦点;所述聚焦装置包含有至少一个反光罩,每一个所述反光罩内具有一内焦点、一外焦点及一通过所述内焦点与外焦点的反射光轴,至少一所述反光罩的所述反射光轴及所述外焦点交会于所述主光轴上或邻近位置,且所述反射光轴与所述主光轴交会的位置邻近所述透镜焦点,所述反光罩以所述反射光轴为分界,区分为一个与所述高亮度区相对应的第一区及一个与所述低亮度区相对应的第二区。
所述光源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及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安装于反光罩内侧的与内焦点相邻近位置,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安装于反光罩的第一区之中且可与反射光轴偏离一间距;第三发光元件安装于反光罩的第二区之中且与反射光轴有一最远偏离距离。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安装的位置符合下列公式:(∑ds2+ds11)/d1>(∑ds3+ds12)/d2,其中ds2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一发光面的宽度,ds3为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一发光面的宽度,ds11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一发光面位于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一区内的宽度,ds12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位于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二区内的宽度,∑ds2为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的宽度的总合,∑ds3为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的宽度的总合,d1定义为所述光源装置位于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一区中距离所述反射光轴最远距离的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的边缘与所述反射光轴距离,d2定义为所述光源装置安装于第二区中距离所述反射光轴最远距离的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的边缘与所述反射光轴的距离。
因此使得光源装置于经反光罩反射至路面形成的照明区域中,高亮度区的照度高于低亮度区的照度。
本发明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或第三发光元件安装的位置可朝向一个通过所述反光罩的内焦点且与所述反射光轴垂直的基准线的前方或后方偏移一距离。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聚焦装置具有多个反光罩,光源装置的多个发光元件分别装置于不同的反光罩中。每一个反光罩的反射光轴共同交会于反光罩的外焦点处,且各个反射光轴交会位置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的透镜焦点的邻近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水平反射面的遮蔽构件,使得光源装置部分的光线经由遮蔽构件水平反射面反射与透镜折射,以改变光源装置照明涵盖范围。
本发明进一步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可升降的遮蔽构件,遮蔽构件经由一驱动装置与连接装置驱动,可使得遮蔽构件的顶缘远离初始位置,而使得本发明的车灯具有远光灯的功能。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二实施例另一变化构造的俯视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四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四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五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五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六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六实施例的发光元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七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八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第八实施例于遮蔽构件下降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透镜 10
主光轴 11
透镜焦点 12
聚焦装置 20、20A、20B
反光罩 21、21A、21B
第一区 211、211A、211B
第二区 212、212A、212B
内焦点 22、22A、22B
外焦点 23、23A、23B
反射光轴 24、24A、24B
基准线 25、25A、25B
光源装置 30、30A、30B
第一发光元件 31、31A、31B
第二发光元件 32、32A、32B
第三发光元件 33、33A、33B
光源分布距离 d1
光源分布距离 d2
偏移距离 d3
第一发光元件发光面位于第一区宽度 ds11
第一发光元件发光面位于第二区宽度 ds12
第二发光元件发光面宽度 ds2
第三发光元件发光面宽度 ds3
遮蔽构件 40
遮蔽构件 40A
反射面 41A
前缘部分 42A
基准平面 50
照明区域 60
高亮度区 61
低亮度区 62
升降装置 70
驱动装置 71
连接装置 72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A至图1C所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主要包括:一透镜10、一聚焦装置20、一光源装置30、及一遮蔽构件40。
如图1A及图1C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透镜10为一个平凸透镜,其具有一个主光轴11及一个位于透镜10后侧的透镜焦点12。该实施例中聚焦装置20具有一个单一的反光罩21,反光罩21具有一个约略半椭球状的反射面,该反光罩21的内侧具有一个内焦点22、一外焦点23及一个通过内焦点22与外焦点23的反射光轴24。内焦点22的位置位于反光罩21的弧形反射面的聚焦位置,从内焦点22位置投射出的光线经由反光罩21的反射面反射后,可聚焦于该外焦点23上。同时,该聚焦装置20的反光罩21的反射光轴24与透镜10的主光轴约略相互重合地交会在一起,且反光罩21的外焦点23邻近于透镜10的透镜焦点,因此经由反光罩21所反射的光线也会通过透镜10的透镜焦点12。
光源装置30由多个LED发光元件所组成,如图1C所示,光源装置30安装于邻近反光罩21的内焦点的位置,且其发光元件面向反光罩21的反射面,其产生的光线可经由聚焦装置20反射后,通过透镜10,经由透镜10的聚焦与折射,将光源装置30各个发光元件产生的光线汇集形成一具有特定光型的照明光线。同时,通过将光源装置30的发光元件安装的位置调整,可使得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照明区域之中不同照明位置的亮度产生变化。
如图1C所示,该实施例中,前述的光源装置30以及反光罩21的反射光轴24、内焦点22、外焦点23,以及透镜10的主光轴11都是共同地设置于一个基准平面50上。该实施例中遮蔽构件40为一个垂直的板体,该遮蔽构件40设置于邻近于前述的外焦点23与透镜焦点12相交会的位置。该遮蔽构件40具有一个顶缘,该遮蔽构件遮蔽于邻近于外焦点23与透镜焦点12相交会的位置且低于基准平面50下方的位置。该遮蔽构件40具有一个顶缘,该顶缘为一个高度接近于基准平面的水平线,因此通过该遮蔽构件将通过外焦点23与透镜焦点12相交会处且低于基准平面50高度的光线遮蔽住,因此使得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投射出的照明光线具有一个概略水平的明暗截止线。
如图1A所示,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产生的照明光线投射于路面形成的照明区域60,概略以透镜10的主光轴11为分界可区分为一个高亮度区61与一个低亮度区62。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产生的照明区域60在低亮度区62中具有较近的照明距离且具有较低的照度,而于高亮度区61中具有较远的照明距离以及较强的照度。同时,该高亮度区61及低亮度区62的方向是依照汽车驾驶座的方向加以安排,该低亮度区62是位于与汽车的驾驶座同一侧边相对应的一侧,而高亮度区位于汽车相对于驾驶座的另一侧相对应的一侧,以使得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所投射的照明光线可避免对于对向来车造成炫光的干扰,且又能兼顾到对于与驾驶座相反一侧的路面具有较远的照明距离及亮度,以使得驾驶人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发现道路旁边的阻碍物或行人,以提高驾驶人对于驾驶座反方向障碍物的预警距离和时间。
如图1A所示,该反光罩21的内侧空间以反射光轴为分界,区分为一个与高亮度区61相对应的第一区211及一个与低亮度区62相对应的第二区212。
如图1A及图1B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31、至少一个安装于第一区211中的第二发光元件32及至少一个安装于第二区212中的第三发光元件33。
在此必须强调,本发明的光源装置30的各个发光元件数量并不限于此,其可依据车灯的照明强度需求自由地增加或调整第一发光元件31、第二发光元件32以及第三发光元件33的数量。
本发明的第一发光元件31、第二发光元件32、第三发光元件33分别为LED发光芯片,且如图1B所示,第一发光元件31、第二发光元件32、第三发光元件33的发光面宽度分别为ds1、ds2、及ds3。
其中第一发光元件31定义为光源装置30中所有发光元件中最靠近反射光轴24的发光元件,如图1B所示,该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31安装于反射光轴24与内焦点22交会位置,且其发光面涵盖于反光罩21的内焦点22与反射光轴24交会的位置,因此使得第一发光元件31所产生的光线集中在内焦点22附近的位置,因此使得第一发光元件31产生的光线能够经由反光罩21及透镜10的聚焦,而形成邻近于照明区域60中央位置的一个亮度集中区。
如图1B所示,该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31的发光面同时横跨反射光轴24两侧的第一区211与第二区212中,且第一发光元件31的发光面位于第一区211中的宽度ds11大于第一发光元件31的发光面位于该第二区212中的宽度ds12。然而本发明第一发光元件31的安装方式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发光元件31的发光区域可以完全地安装于反光罩21的第一区211中与反射光轴24与内焦点22相邻的位置,且不横跨到反光罩21的第二区212。
本发明第一发光元件31采用上述安装方式的目的,是因为汽车车灯法规标准的要求,一般汽车车灯中央的亮度集中区必须略微朝向与驾驶座相反的一侧偏移,因此如图1B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发光元件31安装的位置也略微朝向所述的第一区211的方向偏移,或者是将第一发光元件31完全地安装于第一区211中,以使得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产生的照明区域60的中心亮度集中区域朝向高亮度区62的方向偏移。
光源装置30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32安装于该反光罩21内部空间位于第一区211的位置,而前述的第三发光元件33则是与第二发光元件32相对地安装于反光罩21的第二区212之中。其中第二发光元件32与第一发光元件31位于第一区211中的发光区域所产生的光线相互累加,所形成的投射光线可构成本发明的车灯结构所照明区域60的高亮度区61的主要光源;而第三发光元件33和位于第二区212中的第一发光元件31的发光面所产生的光线则构成照明区域60的低亮度区62的主要光源。
同时,为了要使得本发明的车灯结构所投射光线形成的照明区域60的高亮度区61的照度高于低亮度区62照度的目的,第一发光元件31、第二发光元件32与第三发光元件33的LED,其排列方式必须有如下的关系:
dLEDr=(∑ds2+ds11)/d1;
dLEDl=(∑ds3+ds12)/d2;
dLEDr>dLEDl
上述关系式中各个参数代表意义如下:
dLEDr:第一区光源密集度,定义为分布于反光罩第一区中所有发光元件累加的光源密度。
dLEDl:第二区光源密集度,定义为分布于反光罩第二区中所有发光元件累加的光源密度。
ds11:第一发光元件发光面位于反光罩第一区内的宽度
ds12:第一发光元件发光面位于反光罩第二区内的宽度
ds2: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宽度
ds3: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宽度
∑ds2:第二发光元件发光面宽度的总合
∑ds3:第三发光元件发光面宽度的总合
d1:第一区光源分布距离,定义为光源装置安装于第一区中距离反射光轴最远距离的第二发光元件发光面边缘与反射光轴距离。
d2:第二区光源分布距离,定义为光源装置安装于第二区中距离反射光轴最远距离的第三发光元件发光面边缘与反射光轴距离。
从上述关系式中,可知本发明的光源装置30位于第一区211的光源密度dLEDr定义为第一区211的各个发光元件发光面宽度的总合(即∑ds2+ds11)除以位于第一区211中的发光元件分布距离d1;而光源装置30位于第二区212的光源密度dLEDl则定义为第二区212的各个发光元件发光面宽度的总合(即∑ds3+ds12)除以位于第二区212中的发光元件分布距离d2。同时从dLEDr大于dLEDl的关系中,可知本发明的光源装置30位于反光罩21的第一区211中的发光元件的装置位置相较于第二区212中的发光元件装设位置具有较高的排列密度,也因此使得光源装置30在第一区211中能够产生较为集中且照度较高的照明光线,因此使得本发明的车灯结构产生的照明区域60在高亮度区61中具有较高的照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左驾车辆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因此照明区域60的高亮度区61是安排在车辆前方右侧的区域,而低亮度区62是安排在车辆前方左侧的区域。反之,若将本发明的技术运用于右驾车辆系统中,上述照明区域60则变更为高亮度区61在车辆前方左侧,而低亮度区62位于车辆前方右侧的区域,以使得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能够符合车灯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光型及照明强度的规范。
〔第二实施例〕
如图2A至图2B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聚焦装置20具有单一的反光罩21,光源装置30安装于反光罩21内侧邻近于内焦点22与反射光轴24交会的位置。如图2A所示,第二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在于第一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的第一发光元件31、第二发光元件32及第三发光元件共同地安装于基准线25之上的位置(如图1A、图1B所示)。而第二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中的第二发光元件32或第三发光元件33安排的位置朝向基准线25的前方或后方偏移。该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的第一发光元件31、第二发光元件32及第三发光元件33的位置关系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存在有下列关系:
dLEDr=(∑ds2+ds11)/d1;
dLEDl=(∑ds3+ds12)/d2;
dLEDr>dLEDl
因此使得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于第一区211中具有较高的光源密度,而使其产生的照明区域60于高亮度区61中具有较高的照度。如图2A所示的实施例,第三发光元件33安装的位置位于基准线25的后侧,如图2B所示的实施例,第三发光元件33安装的位置位于基准线25的前侧。图2A及图2B所举实施例是将第三发光元件33安装于偏离基准线25的前方或后方,其实际运用时,也可以改为将第二发光元件32安装于偏离基准线25前方或后方的位置,或者是第二发光元件32与第三发光元件33同时偏移。
第二实施例将第二发光元件32或第三发光元件33安装于偏离基准线25的前方或后方,主要目的为用以调整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产生的照明区域60在不同的照明距离的照明强度。
如图2C所示,第二发光元件32或第三发光元件33的位置朝向基准线25后侧偏移,因此使得第二发光元件32或第三发光元件33产生的光线经由反光罩21反射后,会以与第一发光元件31产生的光线不同角度的路径通过透镜10,因此产生不同于第一发光元件31所发出的光线的反射与折射路径。依照凸透镜折射原理,因为第一发光元件31的光线是从凸透镜10的透镜焦点12处通过透镜10,因此使得光线通过透镜10之后会被折射而以与透镜10的主光轴11平行的方向投射,而图2C中所示第二发光元件32或第三发光元件33产生的光线的行进路径是以较第一发光元件31的光线平缓的角度通过透镜10,因此经由透镜10的折射,第二发光元件32或第三发光元件33的光线变会以略微朝向下方的角度投射出去,因此使得较为靠近车灯前方地面的区域的照明亮度提高。
因此,本发明通过将第二发光元件32或第三发光元件33安装位置朝向基准线25的前侧或后侧偏移,可使得车灯投射的光线在不同照明距离位置的亮度改变,以达到调整车灯照明光型于各个不同照射距离的照明强度的目的。
〔第三实施例〕
如图3A及图3B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包括:一透镜10、一聚焦装置20A、一光源装置30A及一遮蔽构件40。
如图3A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透镜10为一个平凸透镜,其具有一个主光轴11及一个位于透镜10后侧的透镜焦点12。该实施例中聚焦装置20A具有多个半椭球状的反光罩21A,而光源装置30A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且多个发光元件分别安装于各个反光罩21A中。
其中多个反光罩21A的内侧具有一个内焦点22A、一外焦点23A及一个通过内焦点22A与外焦点23A的反射光轴24A。各个反光罩21A的反射光轴24A共同地交会于主光轴11邻近透镜焦点12的位置,且每一个反射光轴24A交会的位置位于各个反光罩21A的外焦点23A处。
由于每一个反光罩21A所反射的光线汇集于外焦点23A与透镜焦点12A相交会处,因此使得光源装置30A的每一个发光元件虽然其光线传递路径是位于不同的反光罩21A的反射光轴24A上,然而经由透镜10的聚焦与汇集,使得沿着各个不同的反射光轴24A传递的光线可汇集并相互累加,而形成一个照明光线,且此一照明光线投射于车辆前方形成一照明区域60。同时此一照明区域60以主光轴11为分界,区分为一个高亮度区61与一个低亮度区62,也即在左驾车的系统中,高亮度区61是在右侧的前方路面,而低亮度区62在左侧的前方路面。相反地,如果在右驾车的系统中,所述的高亮度区是在左侧的前方路面,而低亮度区62在右侧的前方路面。
如图3A及图3B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每一个反光罩21A的内侧空间以反射光轴24A为分界区分为一个与高亮度区61同侧的第一区211A及一个与低亮度区62同侧的第二区212A(如高亮度区61位于11的右侧,则211A也位于24A的右侧)。而光源装置30A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31A、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32A及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33A,该第一发光元件31A设置于聚焦装置20A的其中一个反光罩21A之中位于内焦点22A与反射光轴24A的交会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32A是安装于该聚焦装置20A的另一反光罩21A内部空间位于第一区的位置,而前述的第三发光元件33A则是安装于另一反光罩21A的第二区之中。同时第三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元件32A中距离反射光轴24A偏移距离最远者,与其所安装的反光罩21A的反射光轴24A的间距为(d1),而第三发光元件33A中距离反射光轴24A偏移距离最远者,与反射光轴24A的间距为(d2)。
如图3B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发光元件31A、第二发光元件32A及第三发光元件33A分别装置于不同的反光罩21A内,所以每一个第一发光元件31A、第二发光元件32A及第三发光元件33A相对于反射光轴24A的相对距离便可自由安排,同时各该第一发光元件31A、第二发光元件32A、第三发光元件33A相对于反射光轴24A的距离具有下列关系存在:
dLEDr=(∑ds2+ds11)/d1;
dLEDl=(∑ds3+ds12)/d2;
dLEDr>dLEDl
因此使得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0A在各个不同反光罩21A的第一区211A中的发光元件累加形成的光源密度dLEDr大于在各个反光罩21A的第二区212A中的发光元件累加形成的光源密度dLEDl,因此使得第三实施例的复合光源车灯所产生的照明区域60在高亮度区61中的路面照度高于低亮度区62的路面照度,也因此使得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能够符合车灯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光型及照明强度的规范。
由于该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A的第一发光元件31A、第二发光元件32A及第三发光元件33A虽然是分别安装于多个不同的反光罩21A中,然而通过透镜10的聚焦与汇集作用,使得光源装置30A的各个LED发光元件的光线可相互累加,因此如图3B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由聚焦装置20A的三个反光罩21A及分散装设于三个不同反光罩21A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元件所组成的复合光源车灯,可以视为是将多个发光元件安装于同一个反光罩内相同的结构,因此如图3B所示,该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31A、第二发光元件32A及第三发光元件33A可以被视为安装于位于同一个反射光轴24A上邻近于内焦点22A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第三实施例的复合光源车灯能够符合车灯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光型及照明强度的规范。
〔第四实施例〕
如图3C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中,聚焦装置20A具有多个反光罩21A,每一个反光罩21A分别具有一反射光轴24A以及内焦点22A与外焦点23A,且每一个反光罩21A的反射光轴24A共同地交会于主光轴11邻近透镜焦点12的位置,且每一个反射光轴24A交会的位置位于各个反光罩21A的外焦点23A处。
同时各该第一发光元件31A、第二发光元件32A、第三发光元件33A相对于反射光轴24A的距离具有下列关系存在:
dLEDr=(∑ds2+ds11)/d1;
dLEDl=(∑ds3+ds12)/d2;
dLEDr>dLEDl
因此使得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0A在各个不同反光罩21A的第一区211A中的发光元件累加形成的光源密度dLEDr大于在各个反光罩21A的第二区212A中的发光元件累加形成的光源密度dLEDl,因此使得第四实施例的复合光源车灯所产生的照明区域60在高亮度区61中的路面照度高于低亮度区62的路面照度,也因此使得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能够符合车灯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光型及照明强度的规范。
该实施例中,每一个反光罩21A分别具有一个与反射光轴24A垂直且通过各个内焦点的基准线25A,而且光源装置30A的第二发光元件32A或第三发光元件33A的其中至少一个安装的位置是向前或向后偏离基准线25A。以图3C及图3D所示实施例,其中第三发光元件33A的中心点向后偏离基准线25A一间距d3。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将第二或第三发光元件安装位置朝向基准线25A的前侧或后侧偏移的目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都是通过调整第二发光元件32A或第三发光元件33A与基准线25A偏移的距离,调整照明区域60在不同照明距离的照明强度。
〔第五实施例〕
如图4A及图4B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聚焦装置20B具有多个反光罩21B,每一个反光罩21B分别具有一反射光轴24B以及内焦点22B与外焦点23B,且每一个反光罩21B的反射光轴24B共同地交会于主光轴11邻近透镜焦点12的位置,且每一个反射光轴24B交会的位置位于各个反光罩21B的外焦点23B处。
第五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五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0B在各个反光罩21B中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如图4A所示,该实施例中,共有三个反光罩21B,而且光源装置30B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31B设置于其中一反光罩21B的内焦点22B与反射光轴24B的交会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32B分别设置于反光罩21B的第一区211B的区间中,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33B设置于第二区212B的区域之中。
如图4B所示,各个第二发光元件32B与第三发光元件33B与反射光轴24B的间隔距离分别不同。
同时各该第一发光元件31B、第二发光元件32B、第三发光元件33B相对于反射光轴24B的距离具有下列关系存在:
dLEDr=(∑ds2+ds11)/d1;
dLEDl=(∑ds3+ds12)/d2;
dLEDr>dLEDl
因此使得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0B在各个不同反光罩21B的第一区211B中的发光元件累加形成的光源密度dLEDr大于在各个反光罩21B的第二区212B中的发光元件累加形成的光源密度dLEDl,因此使得第四实施例的复合光源车灯所产生的照明区域60在高亮度区61中的路面照度高于低亮度区62的路面照度,也因此使得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能够符合车灯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光型及照明强度的规范。
〔第六实施例〕
如图4C及图4D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是根据实施例五的构造进一步变化,其与第五实施例不同者在于第六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0B中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32B或第三发光元件33B的其中至少一个安装的位置是朝向一个基准线25B的前侧或后侧偏移的位置,使得该偏离该基准线25B的第二发光元件32B或第三发光元件33B所产生的光线可以调整照明区域60在不同照明距离的照明强度。
〔第七实施例〕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是针对本发明前述的各实施例中的遮蔽构件40做进一步变化,该实施例特别适合配合本发明的第二、第四及第六实施例中第二或第三发光元件偏离反光罩的内焦点的前方或后方的实施例使用,该实施例使用的遮蔽构件除了具有遮蔽光线使光线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功能外,还具有将原本被遮蔽掉的光线反射,使得这些原本被遮蔽的光线可以用以补强靠近车辆前方的照明区域照明强度。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遮蔽构件40A为一个水平板体。该遮蔽构件40A顶面具有一个反射面41A,反射面41A具有光滑表面能够反射光线,且遮蔽构件40A具有一个设于反射面41A边缘的前缘部分42A,而且该遮蔽构件40A的反射面41A与基准平面50平行,且该反射面的高度邻近基准平面50,同时前缘部分42A的位置邻近于外焦点23与透镜焦点12的交会处。
该第三实施例的遮蔽构件40A同样可达到将通过反光罩21的外焦点23且低于基准平面的光线遮蔽的目的,但同时如图5虚线表示的光线路径所示,其中偏离基准线25的第二发光元件32或第三发光元件33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反光罩21反射后,以向下倾斜的方向投射于遮蔽构件40A的反射面41A上,经由反射面41A反射以向上倾斜的方向通过透镜10,然后再经由透镜10的折射,使得光线产生向下倾斜的照射角度,因此使得靠近车辆前方地面的照明区域具有较强的照明强度。
〔第八实施例〕
如图6A及图6B所示,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该实施例中,遮蔽构件40连接有一个升降装置70,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一驱动装置71及一连接装置72,连接装置72连接于遮蔽构件40与驱动装置71之间,驱动装置71能够通过连接装置72传动遮蔽构件40使得遮蔽构件40上下位移的动作。图中所示实施例中,驱动装置71为一个电磁阀,连接装置72为一个连杆,其一端连接于驱动装置71,另一端连接于遮蔽构件40的底部。如图6B所示,当驱动装置71作动时,连接装置72受驱动装置71驱动产生摆动,因此带动遮蔽构件40产生摆动,而使得遮蔽构件40的顶缘离开起始位置,使得光线不受遮蔽构件40遮蔽。
如图6B所示,当遮蔽构件40的顶缘下降后,从低于基准平面50下侧空间通过的光线不受遮蔽构件40所遮蔽,而且通过透镜10的折射,而形成向上倾斜角度照射的光线,因此使得本发明的车灯具有远光灯的效果,而达到将远光灯及近光灯整合在一起的效果。
〔实施例可能效果〕
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其所达成效果概略如下:
1、本发明的复合光源车灯采用的光源装置是以多颗LED发光元件组合而成,可以采用市面上现成的单颗封装的LED芯片,因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因为各个发光元件安装位置分散,因此使得发光元件的散热变得容易。
2、本发明可通过调整光源装置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安装的位置以及相对的间距,达到调整车灯投射出来的照明光线于各个区域及不同照明距离位置的照明强度的目的,因此可容易地调整光型以符合法规所规定的光型。
3、本发明第七、第八实施例中,进一步配合遮蔽构件结构的改变,使得光源装置原本被遮蔽的光线也都能够经由透镜折射而成为照明光型的一部分,因此使得光源装置产生的光线被有效利用,并增加照明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光源车灯,所述车灯能够投射一照明光线,将所述车灯的前方区域照明形成一个照明区域,所述照明区域具有一高亮度区及一低亮度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源车灯包括:
一透镜,所述透镜具有一主光轴及一位于所述主光轴上的透镜焦点;
一聚焦装置,所述聚焦装置具有用以反射光线的至少一反光罩,至少一所述反光罩具有一内焦点、一外焦点以及一通过所述内焦点与所述外焦点的反射光轴,至少一所述反光罩的所述反射光轴及所述主光轴交会于所述外焦点上,且所述反射光轴与所述主光轴交会的位置邻近所述透镜焦点,至少一所述反光罩以所述反射光轴为分界而区分为一与所述高亮度区相对应的第一区及一与所述低亮度区相对应的第二区;以及
一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及至少一第三发光元件;
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安装位于所述反光罩的内侧的邻近于所述内焦点的位置,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一区内,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安装于反光罩的所述第二区内;
至少一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安装的位置符合下列公式:(∑ds2+ds11)/d1>(∑ds3+ds12)/d2,其中ds2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一发光面的宽度,ds3为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一发光面的宽度,ds11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一发光面位于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一区内的宽度,ds12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位于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二区内的宽度,∑ds2为所有的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的宽度的总合,∑ds3为所有的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的宽度的总合,d1定义为所述光源装置的位于全部的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一区中且与所述反射光轴相距最远距离的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的边缘与所述反射光轴之间的距离,d2定义为所述光源装置的安装于全部的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二区中且与所述反射光轴相距最远距离的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的边缘与所述反射光轴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光源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装置具有多个所述反光罩,每一个所述反光罩的所述反射光轴及所述主光轴交会于所述外焦点上,且所述反射光轴与所述主光轴交会的位置邻近所述透镜焦点;
所述光源装置的至少一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安装于多个所述反射罩的至少其中之一、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安装于多个所述反射罩的至少其中之一、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安装于多个所述反光罩的至少其中之一;
且在多个所述反射罩当中,每一所述反射罩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或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光源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安装的位置朝向所述第一区的方向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光源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装置的所述反射光轴、所述内焦点、所述外焦点以及至少一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共同地位于一基准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光源车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反光罩分别具有一个通过所述内焦点且与所述反射光轴垂直的基准线,至少一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设置的位置位于所述基准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光源车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或至少一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安装的位置朝向所述基准线的前方或后方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光源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源车灯具有:一遮蔽构件,所述遮蔽构件为一个水平板体,所述遮蔽构件具有一水平的反射面及一连接于所述反射面的一侧边的前缘部分,所述反射面平行地邻近所述基准平面,所述前缘部分邻近所述外焦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光源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源车灯具有:一遮蔽构件,所述遮蔽构件为一个垂直板体,所述遮蔽构件具有一顶缘,所述顶缘邻近所述外焦点并且邻近所述基准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复合光源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源车灯具有: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一驱动装置及一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遮蔽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传动所述遮蔽构件以使得所述遮蔽构件的顶缘产生位移。
CN201410225297.1A 2014-05-26 2014-05-26 复合光源车灯 Active CN105276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5297.1A CN105276477B (zh) 2014-05-26 2014-05-26 复合光源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5297.1A CN105276477B (zh) 2014-05-26 2014-05-26 复合光源车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6477A CN105276477A (zh) 2016-01-27
CN105276477B true CN105276477B (zh) 2017-10-20

Family

ID=5514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5297.1A Active CN105276477B (zh) 2014-05-26 2014-05-26 复合光源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64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33830A (zh) * 2016-03-30 2017-10-01 Chun-Hsien Kuo 具有輔助照明的汽車頭燈
CN105782846B (zh) * 2016-03-28 2020-01-14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Led车用照明装置、led车用前照灯以及led车用照明装置的发光方法
CN110537055B (zh) * 2017-04-27 2022-06-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6905862B2 (ja) * 2017-05-17 2021-07-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学ユニット
CN107917402B (zh) * 2017-12-21 2024-01-2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用于火车的车头灯装置
CN109442339A (zh) * 2018-10-19 2019-03-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led汽车远光灯
CN112303580A (zh) * 2020-10-20 2021-02-02 丹阳欧德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曲面反射聚光式led近光透镜模组
CN112303581A (zh) * 2020-10-21 2021-02-02 丹阳欧德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曲面反射聚光式led双光透镜模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2111A2 (en) * 2010-04-19 2011-10-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ed front lighting arrangement
CN102691959A (zh) * 2012-06-21 2012-09-26 郭廷麟 前照灯用led光源
WO2012162713A1 (de) * 2011-05-30 2012-12-06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Fahrzeugscheinwerfer mit led-lichtmodulen zur erzeugung einer hauptlichtverteilung und einer zusatzlichtverteilung
CN202902104U (zh) * 2012-10-31 2013-04-24 常州市五一灯具有限公司 汽车前照灯
CN203249131U (zh) * 2013-01-30 2013-10-23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白色频闪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4257B2 (en) * 2012-05-17 2014-11-25 Osram Sylvania Inc. Headlamp featuring both low-beam and high-beam outputs and devoid of moving par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2111A2 (en) * 2010-04-19 2011-10-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ed front lighting arrangement
WO2012162713A1 (de) * 2011-05-30 2012-12-06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Fahrzeugscheinwerfer mit led-lichtmodulen zur erzeugung einer hauptlichtverteilung und einer zusatzlichtverteilung
CN102691959A (zh) * 2012-06-21 2012-09-26 郭廷麟 前照灯用led光源
CN202902104U (zh) * 2012-10-31 2013-04-24 常州市五一灯具有限公司 汽车前照灯
CN203249131U (zh) * 2013-01-30 2013-10-23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白色频闪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6477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6477B (zh) 复合光源车灯
JP3205502U (ja) 車両用ヘッド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の発光構造
EP2085687B1 (en) Vehicle lamp
CN106969313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2798067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US9188297B2 (en) Automotive headlamp forming multiple light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 a single lamp
JP6154169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102865539B (zh) 车辆用前照灯
KR101962298B1 (ko) 차량 조명장치
CN1676987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US8651717B2 (en) Vehicular illumination lamp
JP5800161B2 (ja) Ledランプモジュール
US20170227184A1 (en) Vehicle lamp
CN206540033U (zh) 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
US20070159839A1 (en) Vehicular headlamp
JP2015149158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8243477A (ja) 車両用灯具
TW201829952A (zh) 可增強車燈光強度的遮光模組
CN103244887B (zh) 车辆用前照灯以及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CN111076141A (zh) 车灯模组及车灯
JP4627246B2 (ja) 車両用灯具
EP3567308A1 (en) Lighting system integrating high and low beams, low beam headlamp, and high beam headlamp
JP4651120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09084267A (zh) 车辆用灯具
CN202993060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远光照明的led透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