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6067A -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6067A
CN105276067A CN201410333436.2A CN201410333436A CN105276067A CN 105276067 A CN105276067 A CN 105276067A CN 201410333436 A CN201410333436 A CN 201410333436A CN 105276067 A CN105276067 A CN 105276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top cover
surge drum
connecting rod
vibration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34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6067B (zh
Inventor
宋振江
王伟
李娜
杨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neco Changzhou Damp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neco Beijing Rid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neco Beijing Ride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neco Beijing Rid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34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6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6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6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6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6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该密封结构包括:贮液筒、顶盖、连杆、油封以及密封件,该贮液筒设有内腔;该顶盖设置在该贮液筒的一端并且在大致中央的位置处具有开口;该连杆至少部分设置在该贮液筒中并且穿过该顶盖中的开口;该油封密封该贮液筒,该连杆穿过该油封;在该贮液筒、该连杆与该密封件之间形成有密闭的保护腔,该连杆穿过该密封件,该油封位于该保护腔中从而用于防止灰尘杂物进入油封。

Description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悬架中的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车辆中,通常,通过包括减振器的悬架来吸收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振动或冲击力。贮液筒顶盖是减振器中的重要密封部件和承载部件,一方面,通过其与减振器贮液筒、防尘罩的配合,防止过多的尘土杂物进入顶盖内部,避免油封清洁度降低而导致减振器漏油;另一方面,通过承受减振器缓冲套冲击,避免减振器油封承受过大压力而导致油封破坏以致减振器漏油。
传统的减振器油封安置在减振器的导向器中,其与连杆的表面紧密接触,通过油封的封尘唇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外界的尘土杂物进入减振器。其中,该减振器密封结构只有一道防尘唇结构,即,油封的封尘唇,在受到外界尘土杂物的侵蚀时,很容易造成封尘唇结构的破损,从而失去减振器的防尘效果。另外,在减振器处于低温时受到高侧向力作用的情况下,由于油封与连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明显减少,不能确保最佳的密封效果。
顶盖装配工艺通常采用压装工艺,在压装过程中,为了避免空气压缩引起顶盖内部局部区域压强过大而导致顶盖开裂,通常会在顶盖结构中设计通气口,在顶盖的压装过程中,顶盖与贮液筒之间的空气会通过顶盖与贮液筒外壁间的通气口流出,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内部空气的流通,但在防尘效果上,杂物和尘土很容易从底部通气口中流入顶盖的上部区域,堵塞通气口,甚至影响油封的清洁度,这导致连杆与油封的结合处漏油,并导致减振器的连杆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尘效果的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一种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贮液筒、顶盖、连杆、油封以及密封件,该贮液筒设有内腔;该顶盖设置在该贮液筒的一端并且在大致中央的位置处具有开口;该连杆至少部分设置在该贮液筒中并且穿过该顶盖中的该开口;该油封密封该贮液筒,该连杆穿过该油封;在该贮液筒、该连杆与该密封件之间形成有密闭的保护腔,该连杆穿过该密封件,该油封位于该保护腔中从而防止灰尘杂物进入该油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密封件包括上端部、下端部以及连接该上端部与该下端部的中间部段,该上端部与该下端部分别位于该中间部段的上、下侧,该上端部设有与该连杆相抵接密封的径向内周缘,该下端部设有下端面,该贮液筒设有位于该内腔的顶部的顶表面,该下端面抵接在该顶表面上以实现密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顶盖固定地配合在该贮液筒上,并且该顶盖的至少一部分抵接该中间部段以将该密封件向下压靠在该贮液筒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顶盖的内侧具有多个大致沿周向方向隔开的保持部,该保持部与该下端部相配合以在径向方向上将该密封件保持就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下端部的该下端面和该贮液筒的该顶表面中的一者具有凸部而另一者具有相应凹部,由此实现该密封件与该贮液筒之间的密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该减振器的内部形成有排出通路,用于使灰尘杂物通过该排出通路排出该减振器,该排出通路形成在该密封件以及该贮液筒的外侧并且不与该保护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排出通路包括位于该连杆与该顶盖的该开口之间的第一通路、位于该密封件与该顶盖之间的第二通路以及位于该贮液筒与该顶盖之间的第三通路,该第一通路为该连杆与该顶盖的该开口之间的周向间隙,该第三通路为该贮液筒与该顶盖之间的周向间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该顶盖的下表面上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该第二通路为由该顶盖的该至少一个凹槽与该密封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通路。
或者,在该密封件上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该第二通路为由该顶盖的下表面与该至少一个凹槽之间形成的径向通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第三通路由形成在该贮液筒的外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与该顶盖的内周表面形成。
或者,该第三通路由形成在该顶盖的内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与该贮液筒的外周表面形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上述的密封结构。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及其减振器中,通过设置密闭的保护腔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杂物进入油封,这极大地提高了防尘效果,改善了油封的密封唇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油封的寿命。
通过本文提供的说明,其他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明显。应该理解,本部分中描述的特定示例和实施方式仅出于说明目的而不是试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这里所描述的附图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可放大或缩小一些特征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的沿直径方向截取的剖视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结构中的顶盖的正视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结构中的顶盖的仰视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结构中的顶盖的沿图3中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结构中的密封件的正视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结构中的密封件的仰视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的沿类似于图3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排出尘土杂物的排出通路以及排出通路的操作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应的参考数字指示相似的或相应的零件及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定,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的剖视立体图,图2至图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结构中的顶盖的正视立体图、仰视立体图以及剖视图。图5和图6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结构中的密封件的正视立体图和仰视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1基本上包括贮液筒10、顶盖20、连杆30、油封40以及密封件50。顶盖20设置在贮液筒10的一端并且在大致中央的位置处具有开口21,例如,顶盖20设置在贮液筒10的上端。连杆30至少部分设置在贮液筒10中并且穿过顶盖20中的开口21。油封40密封贮液筒10,例如,油封40的径向内周缘(防尘唇)抵靠连杆30进行密封而其径向外周缘抵靠贮液筒10进行密封。该连杆30穿过该油封40以及该密封件50。在贮液筒10、连杆30与密封件50之间形成有密闭的保护腔C,油封40位于保护腔C中从而用于防止灰尘杂物进入油封40,如图1和图7所示。该贮液筒10设有内腔100。
优选地,密封结构1还包括导向器60。该导向器60位于该贮液筒10的该内腔100内,该连杆30穿过该导向器60。该贮液筒10设有周向筒体11、位于该周向筒体11内的该内腔100以及位于该内腔100顶部的顶表面12,该顶表面12设有与该内腔100连通的通口120。请参图1及图7所示,该通口120的尺寸大于该连杆30的直径以在径向上形成间隙121。该连杆30穿过该油封40,并且该油封40在该径向上填充该间隙121以密封该贮液筒10。
另外,油封40安置在导向器60中,用于在减振器操作时引导连杆30作直线运动。
优选地,顶盖20是金属件或弹性件。顶盖20例如是塑料件,从而使得能够快速简便地将顶盖20安装到贮液筒10上,并且能够降低减振器的重量以及降低减振器的生产成本。
请参图1、图5至图7所示,该密封件50包括上端部51、下端部52以及连接该上端部51与该下端部52的中间部段53。该上端部51与该下端部52分别位于该中间部段53的上、下侧。该上端部51呈中空的圆台状,其自该中间部段53向上延伸。该下端部52的直径大于该上端部51的直径,且该下端部52自该中间部段53向下延伸。该中间部段53大致水平。该上端部51设有与该连杆30相抵接密封的径向内周缘511,该下端部52设有下端面521,该下端面521抵接在该顶表面12上以实现密封。
优选地,顶盖20固定地配合在贮液筒10上,并且顶盖20的至少一部分抵接密封件50的至少一部分上表面以将密封件50压靠在贮液筒10上。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该顶盖20的至少一部分抵接该中间部段53以将该密封件50向下压靠在该贮液筒10上。
优选地,顶盖20的内侧具有多个大致沿周向方向隔开的保持部22,保持部22与该下端部52相配合以在径向方向上将密封件50保持就位,如图1和图7所示。
优选地,顶盖20的内周表面上具有用于在径向方向上将贮液筒10保持就位的多个突出部24,该多个突出部24沿着该内周表面均匀地间隔开,这些突出部24在其下端具有与顶盖20的内周表面平滑过渡的斜面部25,从而有助于更平顺地引导贮液筒10与顶盖20之间的压配合,如图2至图4所示。
优选地,密封件50的下端部52的下端面521和贮液筒10的顶表面12中的一者具有凸部而另一者具有相应凹部,增加摩擦由此实现密封件50与贮液筒10之间的良好密封。
优选地,在减振器的内部形成有排出通路,用于使灰尘杂物通过排出通路排出减振器。
优选地,排出通路包括位于连杆30与顶盖10的开口21之间的第一通路P1、位于密封件50与顶盖20之间的第二通路P2以及位于贮液筒10与顶盖20之间的第三通路P3,如图7所示。
优选地,密封件50例如是环形的弹性件,比如是橡胶件,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在顶盖20的下表面上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3,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通路P2为由顶盖20的至少一个凹槽23与密封件5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通路,如图7所示。
可以理解,也可以在密封件50的中间部段53上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第二通路P2为由顶盖20的下表面与中间部段53上的该至少一个凹槽之间形成的径向通路。
优选地,第一通路P1为连杆30与顶盖10的开口21之间的周向间隙,第三通路P3为贮液筒10与顶盖20之间的周向间隙,如图7所示。
可替代地,第三通路P3由形成在贮液筒10的外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与顶盖20的内周表面形成,或者由形成在顶盖20的内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26与贮液筒10的外周表面形成,如图2、图4以及图7所示。
请参图1及图7所示,该周向筒体11包括外径较大的第一外周面111、外径较小的第二外周面112以及连接该第一外周面111与该第二外周面112的第一过渡部113;该顶盖20包括内径较大的第一内周面201、内径较小的第二内周面202以及连接该第一内周面201与该第二内周面202的第二过渡部203;该第一内周面201对应位于第一外周面111的外侧,该第二内周面202对应位于第二外周面112的外侧,该第二过渡部203位于该第一过渡部113的外侧;该第三通路P3为该周向筒体11的外侧与该顶盖20之间的周向间隙。可以理解,该第二过渡部203与该第一过渡部113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间隙,以利于排尘。
优选地,排出通路形成在密封件50以及贮液筒10的外侧并且不与保护腔C连通,从而使灰尘杂物难以进入油封40,提高了防尘效果。
在灰尘杂物从连杆30与顶盖20之间的周向间隙进入的情况下,即,灰尘杂物从顶盖一侧(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上侧)进入的情况下,一方面,密封件50阻止灰尘杂物进入油封40,另一方面,被阻止进入油封40的灰尘杂物相继地沿着第一通路P1、第二通路P2以及第三通路P3排出减振器,如图7中的箭头线2a所示。在灰尘杂物从顶盖20的另一侧(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下侧)进入减振器的情况下,即,灰尘杂物从贮液筒10与顶盖20之间的周向间隙或凹槽进入的情况下,灰尘杂物相继地沿着第三通路P3、第二通路P2以及第一通路P1排出减振器,如图7中的箭头线2b所示。同时,由于排出通路不与保护腔C连通,通过密封件50的阻止,灰尘杂物不能进入油封40,极大地提高了防尘效果,改善了油封的密封唇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油封40的寿命。
尽管上文描述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和多个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变型和/或改型。
尽管在此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里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其它的变型和改型。所有这些变型和改型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1),所述密封结构(1)包括:
贮液筒(10),所述贮液筒设有内腔(100);
顶盖(20),所述顶盖(20)设置在所述贮液筒(10)的一端并且在大致中央的位置处具有开口(21);
连杆(30),所述连杆(3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贮液筒(10)中并且穿过所述顶盖(20)中的所述开口(21);
油封(40),所述油封(40)密封所述贮液筒(10),所述连杆(30)穿过所述油封(40);以及
密封件(50),在所述贮液筒(10)、所述连杆(30)与所述密封件(50)之间形成有密闭的保护腔(C),所述连杆(30)穿过所述密封件(50),所述油封(40)位于所述保护腔(C)中从而防止灰尘杂物进入所述油封(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1),其中,所述密封件(50)包括上端部(51)、下端部(52)以及连接所述上端部(51)与所述下端部(52)的中间部段(53),所述上端部(51)与所述下端部(52)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部段(53)的上、下侧,所述上端部(51)设有与所述连杆(30)相抵接密封的径向内周缘(511),所述下端部(52)设有下端面(521),所述贮液筒(10)设有位于所述内腔(100)的顶部的顶表面(12),所述下端面(521)抵接在所述顶表面(12)上以实现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1),其中,所述顶盖(20)固定地配合在所述贮液筒(10)上,并且所述顶盖(20)的至少一部分抵接所述中间部段(53)以将所述密封件(50)向下压靠在所述贮液筒(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1),其中,所述顶盖(20)的内侧具有多个大致沿周向方向隔开的保持部(22),所述保持部(22)与所述下端部(52)相配合以在径向方向上将所述密封件(50)保持就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1),其中,所述下端部(52)的所述下端面(521)和所述贮液筒(10)的所述顶表面(12)中的一者具有凸部而另一者具有相应凹部,由此实现所述密封件(50)与所述贮液筒(10)之间的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1),其中,在所述减振器的内部形成有排出通路,用于使灰尘杂物通过所述排出通路排出所述减振器,所述排出通路形成在所述密封件(50)以及所述贮液筒(10)的外侧并且不与所述保护腔(C)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结构(1),其中,所述排出通路包括位于所述连杆(30)与所述顶盖(10)的所述开口(21)之间的第一通路(P1)、位于所述密封件(50)与所述顶盖(20)之间的第二通路(P2)以及位于所述贮液筒(10)与所述顶盖(20)之间的第三通路(P3),所述第一通路(P1)为所述连杆(30)与所述顶盖(10)的所述开口(21)之间的周向间隙,所述第三通路(P3)为所述贮液筒(10)与所述顶盖(20)之间的周向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结构(1),其中,在所述顶盖(20)的下表面上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3),所述第二通路(P2)为由所述顶盖(20)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23)与所述密封件(5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通路;或者
在所述密封件(50)上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二通路(P2)为由所述顶盖(20)的下表面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之间形成的径向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结构(1),其中,所述第三通路(P3)由形成在所述贮液筒(10)的外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与所述顶盖(20)的内周表面形成;或者
所述第三通路(P3)由形成在所述顶盖(20)的内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26)与所述贮液筒(10)的外周表面形成。
10.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1)。
CN201410333436.2A 2014-07-14 2014-07-14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Active CN105276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3436.2A CN105276067B (zh) 2014-07-14 2014-07-14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3436.2A CN105276067B (zh) 2014-07-14 2014-07-14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6067A true CN105276067A (zh) 2016-01-27
CN105276067B CN105276067B (zh) 2017-11-28

Family

ID=55145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3436.2A Active CN105276067B (zh) 2014-07-14 2014-07-14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60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6491A (zh) * 2020-04-14 2020-07-10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振器油封保护结构及汽车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9712A (ja) * 1994-03-31 1995-10-20 Nok Corp 密封装置
KR20020051434A (ko) * 2000-12-22 2002-06-29 밍 루 쇽 업소버의 더스트 커버
CN1407252A (zh) * 2001-08-02 2003-04-02 株式会社昭和 油压缓冲器的轴密封部构造及其装配方法
KR20040019724A (ko) * 2002-08-29 2004-03-06 재단법인 포항산업과학연구원 연속주조중 세그먼트 롤 진단방법
CN101042167A (zh) * 2007-04-28 2007-09-26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盖组件
JP2009204095A (ja) * 2008-02-28 2009-09-10 Hitachi Ltd シリンダ装置
CN202468822U (zh) * 2012-02-16 2012-10-03 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固定整体式减振器的防尘盖
CN103161872A (zh) * 2011-12-12 2013-06-19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减震器的防尘密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9712A (ja) * 1994-03-31 1995-10-20 Nok Corp 密封装置
KR20020051434A (ko) * 2000-12-22 2002-06-29 밍 루 쇽 업소버의 더스트 커버
CN1407252A (zh) * 2001-08-02 2003-04-02 株式会社昭和 油压缓冲器的轴密封部构造及其装配方法
KR20040019724A (ko) * 2002-08-29 2004-03-06 재단법인 포항산업과학연구원 연속주조중 세그먼트 롤 진단방법
CN101042167A (zh) * 2007-04-28 2007-09-26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盖组件
JP2009204095A (ja) * 2008-02-28 2009-09-10 Hitachi Ltd シリンダ装置
CN103161872A (zh) * 2011-12-12 2013-06-19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减震器的防尘密封结构
CN202468822U (zh) * 2012-02-16 2012-10-03 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固定整体式减振器的防尘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6491A (zh) * 2020-04-14 2020-07-10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振器油封保护结构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6067B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5188A (zh) 轴承
CN104620029B (zh) 径向轴密封件及其组件
AU2016304974A1 (en) Sealing structure for bearing
CN203962832U (zh)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CN107002802A (zh) 用于活塞‑缸组件的端帽
CN105276067A (zh) 用于减振器的密封结构以及包括该密封结构的减振器
CN203770422U (zh) 外圈带o型圈轴向减震轴承
CN202718962U (zh) 一种液压油缸的导向结构
CN103939617A (zh) 一种高性能腔体式轴端气封结构
CN105020323A (zh) 一种防尘密封结构总成
CN202418609U (zh) 一种阀座导向密封阀
CN110259949A (zh) 密封装置
CN204942293U (zh) 组合式轴承密封圈
CN106574721A (zh) 密封结构
CN103591203B (zh) 一种阻尼器
CN205605652U (zh) 用于轴承的密封结构
CN205154917U (zh) 用于轴承的密封结构
CN206845905U (zh) 一种轴承室用迷宫密封
CN205315711U (zh) 一种往复运动油封结构
CN205559905U (zh) 密封通气阀
KR20140100226A (ko) 쇽업소버의 더스트 씰 조립구조
CN206206471U (zh) 一种用于adc减振器的封尘防漏油顶盖结构
CN204372178U (zh) 一种具有双层密封结构的油封
KR101836720B1 (ko) 쇽업소버 스트라이킹 캡
CN206802298U (zh) 密封结构及具有该密封结构的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2

Address after: 213000 No. 36, Liuyangh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enneco (Changzhou) damping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113 wutong Road, Tongzhou Industrial Park,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ENNECO BEIJING RIDE CONTROL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