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7791A -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7791A
CN105267791A CN201510507119.2A CN201510507119A CN105267791A CN 105267791 A CN105267791 A CN 105267791A CN 201510507119 A CN201510507119 A CN 201510507119A CN 105267791 A CN105267791 A CN 105267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ullness
feeling
chinese herbal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71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贤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ame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5105071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77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67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77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积雪草12~65份,党参6~35份,白术8~55份,茯苓6~35份,麦芽3~22份,山楂3~22份,制半夏3~18份,柴胡3~22份,白芍6~65份,紫花地丁6~35份,蒲公英6~35份,白及5~55份,炙甘草1~18份,枳壳2~18份,厚朴2~18份,槟榔2~18份,黄芪12~65份组方,起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解毒消痈之效,经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消痞除满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的症候群,为最常见的发病率高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患者常以消化不良为主诉就诊。FD是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并经检查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的胃肠道、肝胆及胰腺等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现代医学认为FD的发病可能涉及多种因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胃动力减低、胃窦收缩力减弱或完全缺乏、小肠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异常等因素有关,同时与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有关。罗马Ⅲ标准依据症状群将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2个亚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欧美的普通人群中的消化不良症状者可达到41%,而在我国该病占有更高的比例,FD的发生率约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52%。随着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生活情绪,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都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FD的发病率还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大都同时兼有胃炎,胃炎也是临床上最常见、最多发的病症之一,是指发生在上腹胃脘部的以疼痛为主的病证,常有纳差、嗳气、呕恶、呃逆、腹胀、甚至呕血、黑便等症状。胃炎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加重病变程度,甚至出现胃穿孔、出血、幽门梗阻,以及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FD西医一般采用促胃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及心理调护等对症治疗,临床上治疗多使用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和抑酸剂(奥美拉唑),但本病目前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时间服用副作用较多,且停药后极易反复发作。以潘立酮,即吗丁啉为例,主要是通过对胃肠壁直接作用,促进胃肠道蠕动,便于胃排空,同时促进食道蠕动,增强食道下端括约肌张力,以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在治疗有效率上可达到70%~86%。但吗丁啉可引发皮疹、嗜睡等不良反应,且单纯用药易复发,用药一段时间后在部分患者身上会出现抗药性。目前,由于西医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清楚,病因和机制的复杂性和不明确性,给治疗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疗效不能令人满意,患者往往长期服药而未见好转,反而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占用了相当高的医疗费用,而若久病失治或治疗不当,常使病程迁延,并可渐渐发展为胃病甚至胃癌等疾患。
功能性消化不良按照中医证候分型(参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被命名为“胃脘痛”和“痞满”。胃炎在中医当中也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痞满(distentionandfullness)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痞满的一词首见于《内经》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痞满的病名,《伤寒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中医认为痞满为劳倦伤脾、饮食伤胃等多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失职、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弱,食积痰湿气郁,造成中焦气机失职。临床多表现为脾胃虚弱型,但是虚中夹实,虚实夹杂。中医药治疗上主张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解毒消痈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能起到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解毒消痈的作用,达到消痞除满的治疗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积雪草12~65份,党参6~35份,白术8~55份,茯苓6~35份,麦芽3~22份,山楂3~22份,制半夏3~18份,柴胡3~22份,白芍6~65份,紫花地丁6~35份,蒲公英6~35份,白及5~55份,炙甘草1~18份,枳壳2~18份,厚朴2~18份,槟榔2~18份,黄芪12~65份。
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积雪草15~60份,党参9~30份,白术10~50份,茯苓9~30份,麦芽6~20份,山楂6~20份,制半夏6~15份,柴胡6~20份,白芍9~60份,紫花地丁9~30份,蒲公英9~30份,白及9~50份,炙甘草3~15份,枳壳5~15份,厚朴5~15份,槟榔5~15份,黄芪15~60份。
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复合物每一剂相当于原料药136~535g。
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剂型为汤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上述之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取所述中药复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
一实施例中:按所述中药复合物1剂取各原料药,加入350~550ml水,浸泡15~35min,煎煮10~35min至药液体积为180~220ml,得到第一次煎煮液;药渣加水250~4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二次煎煮液;药渣再次加水250~3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三次煎煮液;该第一次煎煮液和/或第二次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即为汤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
上述之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使用方法,每日1剂,1剂分三次服用。
一实施例中:按所述中药复合物1剂取各原料药,加入350~550ml水,浸泡15~35min,煎煮10~35min至药液体积为180~220ml,得到第一次煎煮液,服用;药渣加水250~4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二次煎煮液,服用;药渣再次加水250~3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三次煎煮液,服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四是:
上述之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在制备治疗痞满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五是:
上述之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在制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痞满的病机为脾胃虚弱,食积痰湿气郁,造成中焦气机失职,治疗当以健脾养胃、理气导滞、疏肝消食、解毒消痈为要,本发明之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中,积雪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解毒消肿,有和脾、消食积饱胀、消痈疮肿毒的作用,为君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补益脾胃之虚,兼以苦燥淡渗以祛湿浊的作用,辅助君药益气健脾,治脾胃虚弱。另外,除了脾胃虚弱外,还可因表邪内陷入里,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等各种原因导致脾胃损伤,升降失司,胃气壅塞,发生痞满,病机在于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方中用槟郎行气导滞,宣利五脏六腑壅滞,枳壳理气宽中、化痰消积,治胸膈(心下)痞满、食积、脘腹胀满等,枳壳善治上中焦之滞,槟郎善治中下焦之滞,二者相伍,一寒一温,一上一下,相互促进,达到行气消胀,去滞除满的作用。厚朴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长于燥湿、行气为消胀除满之要药,善治胃肠气滞,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枳壳与厚朴相配,一寒一热,相得不偏,枳壳消痞,厚朴除满,相得益彰,治疗无论寒热、痰湿所致的脘腹痞满、胸腹胀满等。此外厚朴与党参、白术同用治虚满;同炙甘草、白术,能和中健胃;和山楂、枳壳共用能疏气消食等,起辅助作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它燥脾湿而化痰浊,又具辛散之性,能化痰消痞散结,治痰气互结之心下痞,半夏与厚朴同用能理气解郁,化痰散结。柴胡性升散,归肝经,顺肝之生发之性而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白芍味酸,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治肝脾不和的胸胁脘腹疼痛等,可制柴胡之横逆,两药合用,一升一敛,共奏疏肝理气之功,辅补君药疏肝解郁理气的不足。另外,西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在中医理论中作为疮疡痈肿进行治疗,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两药相伍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加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对于疮疡初起,能消散痈肿;对疮疡久溃不敛,能敛疮生肌。再加黄芪其一托毒生肌,善治气血亏虚的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者;其二补气升阳,配党参、白术加强健脾益气之功。再加入山楂和麦芽,山楂消食健脾,行气散瘀,麦芽消食行气,健脾开胃,兼能疏肝解郁,二者配伍,增加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除痞的作用,且与党参、白术、黄芪并用,能运化其补益之力,缓解胀满。以上诸药协同配伍,起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解毒消痈的作用,以达到消痞除满的治疗目的。
2.本发明之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可发挥消痞除满、健脾安胃作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各类不适症状,并促进胃功能恢复,对中医学中的“痞满”,西医学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等症有较好的疗效,并能加速疾病治疗速度,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无副作用,无抗药性,复发率低,还能改善全身症状,对身体其他机能具有促进性作用,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麦芽9g,山楂10g,制半夏6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5g,炙甘草6g,枳壳12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15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如下:
按上述处方1剂称取各原料药,加入400~500ml水,浸泡20~30min,煎煮15~30min至药液体积为200ml,得到第一次煎煮液,服用;药渣加水300~400ml,煎煮15~20min至药液体积为150ml,得到第二次煎煮液,服用;药渣再次加水300ml,煎煮15~20min至药液体积为150ml,得到第三次煎煮液,服用。
根据需要,可以取所述中药复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临床上其他可接受的剂型,例如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煎膏剂、散剂等,例如,取上述第一次煎煮液和/或第二次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分装,制得口服液;或取上述第一次煎煮液和/或第二次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浓缩成浸膏,加入常规辅料,制粒,制得颗粒剂;或取第一次煎煮液和/或第二次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浓缩成清膏,加糖或蜜,收膏,分装,制得煎膏剂,便于服用。
实施例2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2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2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0g,炙甘草6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2g,黄芪15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3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2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6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0g,炙甘草6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2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4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20g,党参10g,白术12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2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0g,白及10g,炙甘草10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2g,黄芪30g。
另加:升麻3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5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2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5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0g,白及10g,炙甘草5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3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6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5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5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20g,蒲公英20g,白及20g,炙甘草5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15g。
另加:绵茵陈15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7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0g,白术15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5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5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0g,白及6g,炙甘草9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20g。
另加:当归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8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5g,制半夏15g,柴胡10g,白芍15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0g,炙甘草5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15g。
另加:绵茵陈30g,郁金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9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5g,山楂15g,制半夏6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0g,白及10g,炙甘草5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20g。
另加:丹皮10g,麻子仁2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0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0g,白及15g,炙甘草9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3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1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2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0g,炙甘草10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30g。
另加:当归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2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2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0g,炙甘草9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5g,黄芪30g。
另加:当归10g,郁金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3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5g,白术20g,茯苓15g,麦芽5g,山楂5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0g,白及5g,炙甘草9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30g。
另加:当归9g,桂枝6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4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5g,山楂10g,制半夏6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0g,炙甘草9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30g。
另加:远志10g,当归10g,泽泻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5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5g,炙甘草9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30g。
另加:当归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6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20g,炙甘草10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30g。
另加:郁金10g,当归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7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5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9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20g,炙甘草9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20g。
另加:川楝子10g,泽泻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8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0g,炙甘草6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20g。
另加:郁金10g,泽泻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19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5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20g,炙甘草6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30g。
另加:郁金10g,绵茵陈2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20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6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白及10g,炙甘草10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6g,黄芪20g。
另加:绵茵陈15g,郁金9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实施例21
处方:
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积雪草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麦芽10g,山楂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白芍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0g,白及15g,炙甘草9g,枳壳10g,厚朴10g,槟榔10g,黄芪30g。
另加:当归10g。
以上处方为1剂。每日1剂,1剂分三次煎煮得到汤剂后服用,具体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处方制备成其他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制备方法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之制备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当本发明的技术参数在如下范围内变化时,可以预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积雪草12~65份,党参6~35份,白术8~55份,茯苓6~35份,麦芽3~22份,山楂3~22份,制半夏3~18份,柴胡3~22份,白芍6~65份,紫花地丁6~35份,蒲公英6~35份,白及5~55份,炙甘草1~18份,枳壳2~18份,厚朴2~18份,槟榔2~18份,黄芪12~65份。
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积雪草15~60份,党参9~30份,白术10~50份,茯苓9~30份,麦芽6~20份,山楂6~20份,制半夏6~15份,柴胡6~20份,白芍9~60份,紫花地丁9~30份,蒲公英9~30份,白及9~50份,炙甘草3~15份,枳壳5~15份,厚朴5~15份,槟榔5~15份,黄芪15~60份。
所述中药复合物每一剂相当于原料药136~535g。
所述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按所述中药复合物1剂取各原料药,加入350~550ml水,浸泡15~35min,煎煮10~35min至药液体积为180~220ml,得到第一次煎煮液;药渣加水250~4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二次煎煮液;药渣再次加水250~3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三次煎煮液;该第一次煎煮液和/或第二次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即为汤剂。
所述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使用方法,每日1剂,1剂分三次服用。
所述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使用方法,按所述中药复合物1剂取各原料药,加入350~550ml水,浸泡15~35min,煎煮10~35min至药液体积为180~220ml,得到第一次煎煮液,服用;药渣加水250~4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二次煎煮液,服用;药渣再次加水250~3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三次煎煮液,服用。
所述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在制备治疗痞满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在制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实施例可实现下述实验例之效果:
实验例1
病例一:男,56岁。因近1月来胃脘痞满加重就诊。服用猴菇菌、硫糖铝、庆大霉素、胃得安及消炎利胆片等无明显效果。症见心下痞满难忍,心烦不寐,口苦溲黄,形体肥胖,心下按之微痛,大便解,舌红苔薄白,脉弦。病者曾患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3年,半年前行胆切术。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二诊:痞满亦减,口臭,溲黄,脉舌如前,服药原方续服5剂而痊,一年后随访未发。
实验例2
病例二:女,38岁。脘腹痞满一周。诉曾有患胃炎,因前晚进餐过多,随即腹胀满痛,渐渐加重,并伴有胃脘疼痛,自服胃得安,疼痛稍缓解,但胀满疼而又作,食少,嗳腐臭气,大便2日未解。舌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2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泄下腐臭,大便量多,脘腹痞满胀痛减轻而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实验例3
病例三:女,40岁。三年前检查发现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诉四天前,脘腹痞满,胀痛时重时轻,疼痛常以进食后发生,痛时自服胃得安,可稍有缓解,但不久又复发作,嗳气,大便量少,舌质红,苔薄白,脉滑虚。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3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3剂,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症状大减,继服5剂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4
病例四:女,33岁。脘腹痞胀发作3月余,服用补中益气丸,吗叮啉等中西药效果不佳。患者曾患慢性胃炎、胃下垂10余年,症见:脘腹痞塞胀满,得嗳则缓,寐差,形瘦,食少乏力,食则胃脘痞塞胀满加重,大便多日未解,脘部按之隐痛,舌淡红苔稍厚,脉弦虚。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4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升麻3g,3剂,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症状减轻,二诊:继服药5剂,痞满大减。续服5剂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5
病例五:女,70岁。脘腹痞满1年多,几经用西药及中药、针灸治疗无明显疗效。症见:心下痞满不适,食后甚剧,嗳气频作,恶心,口腻纳差,大便不爽,脉弦,舌淡红苔腻。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本发明实施例5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给予3剂,1日1剂,分3次服。二诊:胸脘痞满减轻其半,再服5剂而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实验例6
病例六:男,38岁。半年前始觉胃脘胀痛痞满,胃镜示“十二指肠溃疡”。服“胃仙”、“丽珠得乐”等药治疗2月余,症状无改善。胃脘痞满胀痛、心烦、口干口苦、嗳气、泛酸、夜间饥饿性疼痛明显。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6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绵茵陈15g,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服用上方3剂后,胃脘胀痛痞满明显好转,二诊续上方去麦芽,加栀子10g,又续服5剂诸症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7
病例七:女,45岁。患者诉患有浅表性胃炎,日前因工作紧张彻夜难眠,脘腹痞满胀痛,倦怠乏力,纳呆,嗳气频频,舌淡,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7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当归10g,3剂,做了思想开导工作,嘱1日1剂,分3次服,水煎汤剂服用。服药3剂后,疼痛缓解,精神好转,继用上方3剂而安,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实验例8
病例八:女,54岁。患者胃脘痞满不适3年,间有发作加重。最近3月来痞满持续不适,经西医治疗无效。症见:胸脘痞满,右胁下隐痛,嗜睡目瞑,口腻溲黄,饮食喜热,时而嘈杂,大便干艰,形体肥胖,面黄,苔白厚微腻,脉滑缓。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8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绵茵陈30g,郁金10g。给予3剂,1日1剂,分3次服,水煎汤剂服用。二诊:胸脘痞满大减,继上方5剂,三诊:胸脘痞满消失,上方去麦芽、半夏,继服5剂而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实验例9
病例九:女,47岁。患胃病已有4年,一周前出现胃脘痞满、胃脘部隐痛感,稍多食则出现胃脘胀满,大便少、舌红苔微黄、脉濡数等。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9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丹皮10g,麻子仁20g,给予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服药后胃脘隐痛消失,脘痞胀满减,大便解,继服上方5剂而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实验例10
病例十:男,52岁。原有胃溃疡手术病史5年多,脘腹痞胀发作半年,经服用吗丁啉及三九胃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疗效不佳。症见脘腹痞塞,胀满,嗳气则舒,喜温喜按,纳少,乏力,气短懒言,舌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痞满中药组合物加减。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0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减其大半,食欲增加。在原方基础上加当归10g,续服7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实验例11
病例十一:男,42岁。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心下痞满胃脘不适,食后加重,口苦。近1周心下痞塞,胃脘隐隐作痛,正常饮食量则胀满难受,纳食减少,大便解,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体胖大苔黄腻,脉弦。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1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当归10g,3剂,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大减,继服5剂痞满消失,再诊:上方去山楂、麦芽继服5剂,诸症均消失,随访半年,患者未再复发。
实验例12
病例十二:男,53岁。主诉:胃脘胀满不适1个月,加重3天。患者近一月无诱因出现心下痞满,呃逆,嗳气频作,腹胀排气少,心烦易怒,善叹气,吞酸少食,时有头晕目眩,身倦体重,舌淡苔白,脉弦。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症状不缓解。舌淡红苔白腻,脉弦。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2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当归10g,郁金10g,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症状大减,继服5剂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13
病例十三:男,23岁。因“反复腹痛半年余”就诊,近1周又出现胃脘痞满,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按,食欲减退,食则胀满,神疲乏力,舌质淡,脉沉滑。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3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当归9g,桂枝6g,3剂,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症状大减,继服上方去山楂、麦芽,加当归10g,5剂巩固治疗后,症状消失,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14
病例十四:男,47岁。患者多年来时有胃脘痞满而隐痛,近日来痞满加剧,嗳气,纳呆,食后胀满不舒,大便不成形而粘,口不渴,面色苍白,夜难寐,口臭、经服用吗丁啉有所缓解,但迁延不愈。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4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远志10g,当归10g,泽泻10g,3剂,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症状大减,大便成形;上方去山楂,槟榔减至6g,继服5剂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15
病例十五:女,47岁。胃脘痞满,伴胃痛半年。胃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诉脘腹痞满,进食不佳,稍加进食则痞满症状加重,胃脘痛,嗳气,腹胀,大便解,舌质淡红,舌体胖大有齿印,苔稍白腻,脉弦滑。患者形体稍胖,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5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当归10g,3剂,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症状大减,继服5剂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16
病例十六:男,52岁。以胃脘痞满一周为诉,近日胃脘痞满,饮食减少,食则痞满加重,嗳气,大便粘,矢气出则舒,面白少华,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细。曾有慢性胆囊炎病史,胃脘疼痛反复发作数年,20年前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仍时有胃脘部隐痛,进食后加重,呕吐食物后减轻。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6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郁金10g,当归10g,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服用3剂后痞满大减,原方去槟榔、麦芽,继服5剂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17
病例十七:男,35岁。患者诉因工作原因长期饮食无规律,于4年前出现上腹部规律性腹痛,空腹明显,未予重视,自行服药后缓解。症见胃脘部痞满,时有胃脘疼痛,嗳气,喜叹息,心烦易怒,纳少,食则胀满不适,排便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数。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7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川楝子10g,泽泻10g,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3天后复诊痞满症状大减,上方去槟榔、川楝子,继服5剂痊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实验例18
病例十八:女,38岁。近2月来胃脘痞满,自服吗丁啉及三九胃泰,胃得安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痞满逐渐加重,患者有慢性胃窦炎史4年多。症见心下痞满,食少,食则胀满,嗳气,寐不安,口苦,口臭,溲黄,心下按之不痛,矢气则舒,舌红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8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郁金10g,泽泻10g,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痞满已减一半,上方去山楂、白及,加栀子10g,继服5剂症状消失;再服5剂完全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19
病例十九:男,35岁。患者因工作原因长期饮食无规律,经胃镜查糜烂性胃炎,胃脘部痞满多年时好时坏,最近一周胃脘部痞满加重,时有胃脘疼痛,嗳气,喜叹息,心烦易怒,纳少,食则胀满不适,忙时痞满不适减轻,闲时症状加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19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郁金10g,绵茵陈20g,3剂,水煎汤剂服用,1日1剂,分3次服。服3剂后痞满大减,原方上减槟榔6g,继服5剂痞满、胃脘痛消失;在原方去山楂、槟榔,续服5剂巩固治疗,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验例20
病例二十:女,26岁。一周来胃脘痞满,上腹部曾常隐隐作痛,有时连及两胁,未作系统治疗,自服三九胃泰疼痛稍有缓解,前天,痞满症加剧来诊。脘腹痞满,疼痛时作,口苦,口涩,烦躁易怒,胃中嘈杂,不敢正常饮食,食则痞满不适,舌质红,苔黄,脉沉滑数。中医辨证:痞满,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导滞消痞、消食解毒,方用本发明实施例20之处方即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并加绵茵陈15g,郁金9g,3剂,1日1剂,分3次服。服药3剂后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积雪草12~65份,党参6~35份,白术8~55份,茯苓6~35份,麦芽3~22份,山楂3~22份,制半夏3~18份,柴胡3~22份,白芍6~65份,紫花地丁6~35份,蒲公英6~35份,白及5~55份,炙甘草1~18份,枳壳2~18份,厚朴2~18份,槟榔2~18份,黄芪12~6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积雪草15~60份,党参9~30份,白术10~50份,茯苓9~30份,麦芽6~20份,山楂6~20份,制半夏6~15份,柴胡6~20份,白芍9~60份,紫花地丁9~30份,蒲公英9~30份,白及9~50份,炙甘草3~15份,枳壳5~15份,厚朴5~15份,槟榔5~15份,黄芪15~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合物每一剂相当于原料药136~535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剂型为汤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中药复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中药复合物1剂取各原料药,加入350~550ml水,浸泡15~35min,煎煮10~35min至药液体积为180~220ml,得到第一次煎煮液;药渣加水250~4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二次煎煮液;药渣再次加水250~3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三次煎煮液;该第一次煎煮液和/或第二次煎煮液和/或第三次煎煮液即为汤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日1剂,1剂分三次服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中药复合物1剂取各原料药,加入350~550ml水,浸泡15~35min,煎煮10~35min至药液体积为180~220ml,得到第一次煎煮液,服用;药渣加水250~4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二次煎煮液,服用;药渣再次加水250~350ml,煎煮10~25min至药液体积为140~160ml,得到第三次煎煮液,服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在制备治疗痞满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在制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CN201510507119.2A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052677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7119.2A CN105267791A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7119.2A CN105267791A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7791A true CN105267791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38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7119.2A Pending CN105267791A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77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0112A (zh) * 2016-06-07 2016-09-07 浙江省中医院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138963A (zh) * 2016-07-30 2016-11-23 肖丽芳 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7775A (zh) * 2015-01-15 2015-04-29 于秀梅 一种治疗中焦湿热症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7775A (zh) * 2015-01-15 2015-04-29 于秀梅 一种治疗中焦湿热症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师芳琴: "健脾疏肝消痞汤治疗痞满证38例", 《陕西中医》 *
海卫华: "健脾益气疏肝和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0112A (zh) * 2016-06-07 2016-09-07 浙江省中医院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20112B (zh) * 2016-06-07 2019-11-26 浙江省中医院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138963A (zh) * 2016-07-30 2016-11-23 肖丽芳 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5843B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
CN102949630B (zh) 一种治疗胃肠动力不足引起腹胀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25441A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CN105169212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0364594C (zh) 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的药物
CN103536881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
CN104069162B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及各种骨关节疼痛的中药
CN100493580C (zh) 一种内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430105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67126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972406B (zh) 清胃止痛散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212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
CN105267791A (zh)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550686B (zh)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06980B (zh) 一种治疗痞满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23504A (zh) 一种治疗肝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
CN101204558B (zh)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中药药剂
CN103656453A (zh) 一种荔枝核养胃浓缩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3024A (zh) 糖尿病辩证的中药方剂
CN103550548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96891A (zh)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98074A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384A (zh) 一种治疗百草枯中毒的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4353043A (zh) 一种治疗五更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0643B (zh) 一种治疗胃癌、食道癌的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