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3843A - 电梯用轿厢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3843A
CN105263843A CN201380077164.8A CN201380077164A CN105263843A CN 105263843 A CN105263843 A CN 105263843A CN 201380077164 A CN201380077164 A CN 201380077164A CN 105263843 A CN105263843 A CN 105263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board
protective case
sedan
vertical component
component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71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3843B (zh
Inventor
泽木泰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63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3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3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3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的壁板上的保护罩的安装,削减仅用于安装保护罩所需要的部件,提高安装的作业性。为了解决该问题,在配置于轿厢室的轿底板与壁板之间的壁脚板的上部,形成供覆盖壁板的轿厢室内侧的表面的保护罩的下端部插入的下端部用插入部,在被固定于壁板的扶手的托架的下部形成供保护罩的上端部插入的上端部用插入部。

Description

电梯用轿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正面有门且在两侧面及背面配置壁板的电梯用轿厢为代表的、具有至少一个壁板的轿厢,尤其涉及具有保护壁板的保护罩的电梯用轿厢。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轿厢中,在壁板的靠近上端部分横向一排地突出设置有多个吊钩,并从壁板的背面侧用螺母进行固定,将在保护罩的上端缘部穿通设置的多个孔勾挂在这些吊钩上,将保护罩以在壁板的表面上垂下的方式设置。并且,在保护罩的下端裙部背面利用粘接剂粘接橡胶磁铁,将该橡胶磁铁吸附在被安装于壁板的下端部的保护罩裙固定部件上而进行固定。保护罩裙固定部件具有能够吸附磁铁的材质的板、配置在板的背面侧的压板、将板和压板紧固的紧固螺钉,由板和压板夹持壁板的下端缘部,在该状态下将紧固螺钉紧固,由此将保护罩裙固定部件安装在壁板的下端缘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786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壁板的靠近上端部分横向一排地突出设置的多个吊钩的结构中,由于从壁板的背面侧用螺母将吊钩固定,因而作业者需要进入到井道和轿厢之间的狭窄缝隙中进行作业。并且,需要在壁板突出设置吊钩用的加工作业。
另外,在将被粘接于保护罩的下端裙部背面的橡胶磁铁吸附在壁板的下端部的保护罩裙固定部件上的结构中,需要使用仅用于安装保护罩的部件。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削减将保护罩安装在壁板上用的部件,提高安装的作业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轿厢具有:顶棚板;轿底板;轿厢室内部件,其安装在壁板的内表面;以及保护罩,其一端部插入在形成于任意一个壁脚板的端部用插入部中,覆盖壁板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轿厢具有顶棚板、轿底板、轿厢室内部件以及一端部插入在形成于任意一个壁脚板的端部用插入部中的保护罩,因而能够削减将保护罩安装在壁板上用的部件,提高安装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轿厢室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轿厢室的概略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轿厢室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轿厢室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轿厢室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轿厢室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轿厢室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轿厢室的概略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轿厢室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轿厢室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轿厢室的概略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轿厢室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轿厢室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轿厢室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轿厢室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使用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如图1和图2所示,轿厢室主体100具有正面单开的门1和正面板、轿底板2、顶棚板3、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壁板4配置在轿底板2和顶棚板3之间。
如图3所示,轿底板2具有构成轿厢室主体100的轿底的平面的呈四方形状的轿底面部2a、分别从该轿底面部2a的四条边沿垂直方向立起来的垂直部2b、和从该垂直部2b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内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紧固部2c。
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相对于轿底板2立起设置,如图3所示具有构成轿厢室主体100的壁的壁面部4a、以及在该壁面部4a的下端部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紧固部4b。使该紧固部4b与轿底板2的紧固部2c接触,并使用螺栓及螺母5进行紧固。由此,壁板4立设并被固定在轿底板2上。
另外,在图3中未示出壁板4的上端部,但在上端具有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承部,该支承部承载并支承顶棚板3。
在轿底板2的轿底面部2a与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各自的紧固部4b之间配置有壁脚板6。壁脚板6的材质是木制、金属制、橡胶制、树脂制、或者将它们复合而成的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材质。该壁脚板6是为了覆盖在壁板4的下端从壁面部4a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形成的空间部分而设置的。该空间部分是由为了将壁板4立设在轿底板2上并固定而设置的垂直部2b和紧固部2c形成的。如图3所示,壁脚板6具有覆盖所述空间部分的板状的盖板6a,在该盖板6a的背面设有多个安装体6b。各安装体6b具有使弹力朝向内侧发挥作用的多个爪。
另一方面,多个壁脚板紧固部件7分别与多个安装体6b对应地被固定在轿底板2的垂直部2b上。各壁脚板紧固部件7具有被固定接合于轿底板2的垂直部2b的基部7a、和从该基部7a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使弹力朝向外侧发挥作用的安装部7b。通过将壁脚板6的安装体6b压入壁脚板紧固部件7中,安装体6b的爪与壁脚板紧固部件7的安装部7b啮合,通过两者的弹力进行固定。而且,安装体6b的爪的末端和壁脚板紧固部件7的安装部7b的末端作为防脱部件发挥作用。
在壁脚板6的盖板6a的上表面沿着整个长度方向形成有凹槽6c。该凹槽6c成为保护罩8的下端部用插入部。凹槽6c的宽度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8紧密接合。
如图1所示,扶手9被固定在距轿底板2的高度为1m的位置处的壁板4上。扶手9具有水平配置的横木9a、以及安装于该横木9a并且被固定于壁板4的托架9b。横木9a是铝制、不锈钢制等金属制、橡胶制、树脂制或者木制、或者将它们复合而成的制品中的任意一种制品。并且,如图2所示,托架9b分别设于横木9a的两端部,但也可以沿着横木9a设置多个,还可以沿着横木9a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
在托架9b的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的固定面的下部沿着水平方向的全长形成有槽口9c。该槽口9c成为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在托架9b的固定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被固定时,由槽口9c和壁板4的内表面形成凹部。该凹部的宽度即槽口9c的水平方向长度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8紧密接合。
保护罩8呈四方形状,横向长度与所安装的壁板4的宽度相同。保护罩8的纵向长度比扶手9的托架9b的下表面与壁脚板6的盖板6a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长、且在托架9b的槽口9c的底面与盖板6a的凹槽6c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以下,优选比该距离稍短。保护罩8利用能够弹性变形的薄板材形成。
关于保护罩8,首先将其下端插入壁脚板6的盖板6a的凹槽6c中。然后,利用保护罩8的弹性变形使其弯曲,将上端插入托架9b的槽口9c中。由此,保护罩8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安装于此,以保护壁脚板6和扶手9之间的壁板4的内表面。并且,凹槽6c的宽度和槽口9c的水平方向长度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因而保护罩8的下端不会因与盖板6a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上端不会因与托架9b及壁板4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
在以围起轿厢室主体100的门1的上边及两侧面的方式配置的正面面板中的操作面板10,设有显示轿厢当前行进通过的楼层的显示装置11、和登记轿厢的目的地楼层的登记装置1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由一片板构成各个轿底板2、顶棚板3、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多个分体板连接而构成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保护罩8直接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情况,但也可以是覆盖表面被涂装的壁板4的内表面、覆盖被粘贴了膜或者封条(seal)的壁板4的内表面、或者从其它所安装的部件的上方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
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门1为单开门的示例,但也可以是双开门。并且,在图1中,在背面及两侧面配置了壁板4,但也可以是在至少一个以上的面上设有与门1不同的门。另外,设为了在背面及两侧面配置壁板4,但也可以将壁脚板6和扶手9配置在一个或者两个面上。并且,在图1中由轿厢室主体100形成的内空间呈长方体形状,但也可以构成通过适当变更正面板及壁板的数量而形成其它的多面体形状的轿厢室主体100。
另外,将凹槽6c的宽度及槽口9c的水平方向长度设为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但在使用能够自立的具有刚性的保护罩8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厚度比凹槽6c的宽度及槽口9c的水平方向长度薄。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利用扶手9安装保护罩8,但也能够利用扶手9以外的图4所示的镜子13、图5所示的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14等其它轿厢室内部件进行安装。关于镜子13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14的具体构造省略说明,但可以与扶手9一样地在镜子13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14的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的安装面的下部、沿着水平方向的全长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9c。其中,扶手9、镜子13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14都是安装在壁板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位置的轿厢室内部件。通过使用设于轿厢内的轿厢室内部件,而无需用于安装保护罩8的其它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目。
如上所述,在扶手9的托架9b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9c,在壁脚板6的盖板6a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下端部用插入部的凹槽6c。因此,能够在轿厢室内进行保护罩8的安装及拆卸,能够提高作业性。并且,由于使用本来就设在轿厢室内的扶手9和壁脚板6,因而无需用于安装保护罩8的其它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目。并且,由于无需在壁板4进行安装保护罩8用的孔加工等,因而能够提高安装的作业效率。
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使用扶手9和壁脚板6双方安装保护罩8,但也可以使用扶手9和壁脚板6中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护罩8的一端部插入在形成于凹槽6c或者槽口9c的端部用插入部中,利用以往的方法安装另一侧,由此保护罩8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至少在保护罩8的一侧能够削减部件数目且无需在壁板上的孔加工等。
实施方式2
下面,使用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图6中,对与图3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6所示,在轿底板2的轿底面部2a和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各自的紧固部4b之间配置有壁脚板16。壁脚板16的材质是木制、金属制、橡胶制、树脂制、或者将它们复合而成的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材质。该壁脚板16是为了覆盖在壁板4的下端从壁面部4a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形成的空间部分而设置的。如图6所示,壁脚板16具有覆盖所述空间部分用的板状的盖板16a。
在壁脚板16的盖板16a的上表面沿着全长形成有凹槽16c。该凹槽16c成为保护罩8的下端部用插入部。凹槽16c的宽度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8紧密接合。在将壁脚板16安装于壁脚板紧固部件7时,凹槽16c被配置在水平方向上离开壁板4的内表面的位置处。
如图6所示,扶手17具有水平配置的横木9a、以及安装于该横木9a并且被固定于壁板4的托架17b。托架17b是分别设于横木9a的两端部的托架、沿着横木9a设置了多个的托架、以及沿着横木9a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托架中的任意一种托架。
在托架17b的下部沿着水平方向的全长形成有凹槽17c。该凹槽17c形成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凹槽17c的宽度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8紧密接合。在托架17b的固定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被固定时,凹槽17c被配置在水平方向上离开壁板4的内表面的位置处。
另外,将凹槽16c及凹槽17c的宽度设为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但在使用能够自立的具有刚性的保护罩8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厚度比凹槽6c及凹槽17c的宽度薄。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利用扶手17安装保护罩8,但也能够如实施方式1的图4和图5所示,利用扶手17以外的镜子13、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14等其它轿厢室内部件进行安装。关于镜子13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14的具体构造省略说明,但可以与扶手17一样地在镜子13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14的下部、沿着水平方向的全长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凹槽17c。其中,扶手17、镜子13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14都是安装在壁板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位置处的轿厢室内部件。通过使用设于轿厢内的轿厢室内部件,而无需用于安装保护罩8的其它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目。
如上所述,在扶手17的托架17b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凹槽17c,在壁脚板16的盖板16a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下端部用插入部的凹槽16c。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在托架17b的固定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被固定时,凹槽17c被配置在离开壁板4的内表面的位置处,在将壁脚板16安装于壁脚板紧固部件7时,凹槽16c被配置在沿水平方向离开壁板4的内表面的位置处,因而在保护罩8和壁板4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保护罩8与壁板4的紧密贴合性下降,容易从壁板4卸下保护罩8。
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使用扶手17和壁脚板16双方安装保护罩8,但也可以使用扶手17和壁脚板16中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护罩8的一端部插入在凹槽17c或者凹槽16c中,利用以往的方法安装另一侧,由此保护罩8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至少在保护罩8的一侧能够削减部件数目且无需在壁板上的孔加工等。
实施方式3
下面,使用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图7中,对与图3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7所示,在轿底板2的轿底面部2a和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各自的紧固部4b之间配置有壁脚板18。壁脚板18的材质是木制、金属制、橡胶制、树脂制、或者将它们复合而成的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材质。该壁脚板18是为了覆盖在壁板4的下端从壁面部4a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形成的空间部分而设置的。如图7所示,壁脚板18具有覆盖上述空间部分用的板状的盖板18a。
从壁脚板18的位于壁板4的内表面侧的壁脚板18侧面一直到上表面、沿着壁脚板18的水平方向的全长形成有槽口18c。该槽口18c成为保护罩8的下端部用插入部。槽口18c的侧面具有与壁板4的内表面相向的面。将槽口18c的水平方向长度设定如下,即在将壁脚板18安装于壁脚板紧固部件7时使槽口18c的侧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8紧密接合。
另外,虽然将槽口18c的水平方向长度设定为在将壁脚板18安装于壁脚板紧固部件7时使槽口18c的侧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与保护罩8的厚度相同,但在使用能够自立的具有刚性的保护罩8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厚度比槽口18c的侧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薄。
如上所述,在扶手9的托架9b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9c,在壁脚板18的盖板18a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下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18c。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使用扶手9和壁脚板18双方安装保护罩8,但也可以仅使用壁脚板18。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护罩8的下端部插入槽口18c,利用以往的方法安装上端部,由此保护罩8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至少在保护罩8的下端部能够削减部件数目,而无需在壁板上的孔加工等。
另外,在图7中是在扶手9的托架9b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9c。但是,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2的扶手17取代扶手9,在扶手17的托架17b形成作为保护罩8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凹槽17c。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上端部用插入部的凹槽17c和作为上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18c的垂直位置错开,但只要在使保护罩8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安装即可。
实施方式4
下面,使用图8和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图8中,对与图1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图9中,对与图3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8所示,轿厢室主体100具有正面单开的门1和正面板、轿底板33、顶棚板3、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壁板4配置在轿底板33和顶棚板3之间。
如图9所示,轿底板33由轿底面板19和轿底端板20构成。轿底面板19具有构成轿厢室主体100的轿底的平面呈四方形状的轿底面部19a、从该轿底面部19a的四条边中的位于轿厢室主体100的背面及两侧面的三条边分别沿垂直方向垂下的垂直部19b、和从该垂直部19b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紧固部19c。
轿底端板20配置在轿底面板19的紧固部19c和壁板4的紧固部4b之间。轿底端板20具有与轿底面板19的紧固部19c面接触的紧固部20a、和从紧固部20a的轿厢室主体100内侧端部沿垂直方向立起的垂直部20b。另外,轿底端板20还具有从垂直部20b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20c、从水平部20c的轿厢室主体100外侧端部垂直立起的垂直部20d、以及从垂直部20d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内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紧固部20e。
使轿底端板20的紧固部20a与轿底面板19的紧固部19c接触,并用螺栓及螺母21进行固定。另外,使壁板4的紧固部4b与轿底端板20的紧固部20e接触,并用螺栓及螺母5进行固定。由此,壁板4立设在轿底板2上并被固定。此时,垂直部20b的与垂直部19b相向的面与壁板4的壁面部4a的内表面在同一个面上。
轿底面板19的垂直部19b和轿底端板20的垂直部20b位于彼此相向的位置,由垂直部19b和垂直部20b形成供保护罩22的下端部插入的下端部用插入部。在将轿底面板19的紧固部19c和轿底端板20的紧固部20a紧固时,轿底面板19的垂直部19b与轿底端板20的垂直部20b相向的面彼此之间的间隔与保护罩22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22紧密接合。
保护罩22呈四方形状,横向长度与所安装在的壁板4的宽度相同。保护罩22的纵向长度比扶手9的托架9b的下表面与轿底面板19的轿底面部19a之间的距离长,而且在托架9b的槽口9c的底面与轿底面板19的紧固部19c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以下,优选比该距离稍短。保护罩22由能够弹性变形的薄板材形成。保护罩22还具有覆盖在壁板4的下端从壁面部4a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形成的空间部分的作用。该空间部分是由为了将壁板4立设在轿底面板19上并固定而设置的轿底端板20形成的。
关于保护罩22,首先将其下端插入轿底面板19的垂直部19b与轿底端板20的垂直部20b之间。然后,利用保护罩22的弹性变形使其弯曲,将上端插入托架9b的槽口9c中。由此,保护罩22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安装于此,以保护壁板4的内表面。并且,由垂直部19b和垂直部20b形成的宽度与保护罩22的厚度相同,因而保护罩22的下端不会因与垂直部19b和垂直部20b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上端不会因与托架9b及壁板4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说明了保护罩22直接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情况,但也可以是覆盖表面被涂装的壁板4的内表面、覆盖被粘贴了膜或者封条的壁板4的内表面、或者从其它所安装的部件的上方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
另外,将由垂直部19b和垂直部20b形成的宽度设为与保护罩22的厚度相同,但在使用能够自立的具有刚性的保护罩22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厚度比由垂直部19b和垂直部20b形成的宽度薄。
如上所述,在扶手9的托架9b形成作为保护罩22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9c,由轿底面板19的垂直部19b和轿底端板20的垂直部20b形成供保护罩22的下端部插入的下端部用插入部。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由于用保护罩22覆盖从壁面部4a朝向轿厢室内主体100外侧形成的空间部分,因而不需要壁脚板,能够进一步削减部件数目。
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使用扶手9和轿底面板19及轿底端板20双方安装保护罩22,但也可以仅使用轿底面板19和轿底端板20。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护罩22的下端部插入在垂直部19b和垂直部20b之间,利用以往的方法安装上端部,由此保护罩22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至少在保护罩22的下端部能够削减部件数目,而无需在壁板上的孔加工等。
实施方式5
下面,使用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图10中,对与图3或者图9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轿底板23具有构成轿厢室主体100的轿底的平面呈四方形状的轿底面部23a、从该轿底面部23a的四条边中的位于轿厢室主体100的背面及两侧面的三条边分别沿垂直方向垂下的垂直部23b。另外,轿底板23具有从该垂直部23b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23c、从水平部23c的轿厢室主体100外侧端部沿垂直方向立起的垂直部23d、和从垂直部23d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内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紧固部23e。
使壁板4的紧固部4b与轿底板23的紧固部23e接触,并用螺栓及螺母5进行固定。由此,壁板4立设在轿底板23上并被固定。
轿底板23的垂直部23b具有与保护罩22接触的面,并成为供保护罩22的下端部插入的下端部用插入部。将垂直部23b的与保护罩22接触的表面、与壁板4的壁面部4a的内表面之间的水平方向的长度设定成与保护罩22的厚度相同,以便使垂直部23b和保护罩22紧密接合。
保护罩22也具有覆盖在壁板4的下端从壁面部4a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形成的空间部分的作用。该空间部分是由为了将壁板4立设在轿底板23上并固定而设置的水平部23c和垂直部23d形成的。
关于保护罩22,首先将其下端插入由轿底板23的水平部23c和垂直部23d形成的空间部分中。然后,利用保护罩22的弹性变形使其弯曲,将上端插入托架9b的槽口6a中,同时使下端与垂直部23b面接触。由此,保护罩22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安装于此,以保护壁板4的内表面。并且,垂直部23b的表面和壁面部4a的表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与保护罩22的厚度相同,因而保护罩22的下端不会因与垂直部23b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上端不会因与托架9b及壁板4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
另外,虽然将垂直部23b的表面与壁面部4a的表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设为与保护罩22的厚度相同,但在使用能够自立的具有刚性的保护罩22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厚度比垂直部23b的表面与壁面部4a的表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薄。
如上所述,在扶手9的托架9b形成作为保护罩22的上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9c,在轿底板23形成供保护罩22的下端部插入的作为下端部用插入部的垂直部23b。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另外,在安装保护罩22时,将保护罩22的下端插入由轿底板23的水平部23c和垂直部23d形成的较大的空间部分中,然后将保护罩22的上端插入托架9b的槽口9c中,同时使保护罩22的下端与垂直部23b面接触,因而容易安装保护罩22。
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使用扶手9和轿底板23双方安装保护罩22,但也可以仅使用轿底板23。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护罩22的下端部插入垂直部23b,利用以往的方法安装上端部,由此保护罩22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至少在保护罩22的下端部能够削减部件数目,而无需在壁板上的孔加工等。
实施方式6
下面,使用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在图11中,对与图1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图12中,对与图3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如图11所示,轿厢室主体100具有正面单开的门1和正面板、轿底板2、顶棚板3、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
如图12所示,顶棚板3具有构成轿厢室主体100的顶棚的平面呈四方形状的顶棚面部3a、从该顶棚面部3a的四条边分别沿垂直方向立起的垂直部3b、和从该垂直部3b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承载部3c。
背面及两侧面的壁板4支承顶棚板3,如图12所示,具有构成轿厢室主体100的壁面的壁面部4a、和在该壁面部4a的上端部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承部4c。在该支承部4c承载顶棚板3的承载部3c,由此顶棚板3被壁板4支承。
顶棚板3的垂直部3b和壁板4的壁面部4a位于彼此相向的位置,由垂直部3b和壁面部4a形成供保护罩24的上端部插入的上端部用插入部。垂直部3b与壁面部4a相向的面彼此之间的间隔与保护罩24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24紧密接合。
如图11所示,扶手25被固定在距轿底板2的高度为1m的位置处的壁板4上。扶手25具有水平配置的横木9a、以及安装于该横木9a并且被固定于壁板4的托架25b。托架25b是分别设于横木9a的两端部的托架、沿着横木9a设置了多个的托架、或者沿着横木9a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托架中的任意一种托架。
在托架25b的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的固定面的上部沿着水平方向的全长形成有槽口25c。该槽口25c成为保护罩24的下端部用插入部。在托架25b的固定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被固定时,由槽口25c和壁板4的内表面形成凹部。该凹部的宽度即槽口25c的水平方向长度与保护罩24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24紧密接合。
保护罩24呈四方形状,横向长度与所安装的壁板4的宽度相同。保护罩24的纵向长度比扶手25的托架25b的上表面与顶棚板3的顶棚面部3a的表面之间的距离长,而且在托架25b的槽口25c的底面与承载部3c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以下。保护罩24由能够弹性变形的薄板材形成。
关于保护罩24,首先将其下端插入托架25b的槽口25c中。然后,利用保护罩24的弹性变形使其弯曲,将上端插入顶棚板3的垂直部3b与壁板4的壁面部4a之间。由此,保护罩24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安装于此,以保护壁板4的内表面。并且,槽口25c的水平方向长度以及由垂直部3b和壁面部4a形成的宽度与保护罩24的厚度相同,因而保护罩24的下端不会因与托架25b及壁板4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上端不会因与垂直部3b和壁面部4a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6中说明了保护罩24直接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情况,但也可以是覆盖表面被涂装的壁板4的内表面、覆盖被粘贴了膜或者封条的壁板4的内表面、或者从其它所安装的部件的上方覆盖壁板的内表面。
另外,虽然将槽口25c的水平方向长度以及垂直部3b与壁面部4a相向的面彼此之间的间隔设为与保护罩24的厚度相同,但在使用能够自立的具有刚性的保护罩24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厚度比槽口25c的水平方向长度以及由垂直部3b和壁面部4a形成的宽度薄。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利用扶手25安装保护罩24,但也能够利用图13所示的镜子26、图14所示的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27等其它轿厢室内部件进行安装。关于镜子26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27的具体构造省略说明,但可以与扶手25一样地在镜子26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27的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的安装面的上部、沿着水平方向全长形成作为保护罩24的下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25c。其中,扶手25、镜子26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27都是安装在壁板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位置处的轿厢室内部件。通过使用设于轿厢内的轿厢室内部件,而无需用于安装保护罩24的其它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目。
如上所述,由顶棚板3的垂直部3b和壁板4的壁面部4a形成保护罩24的上端部用插入部,在扶手25的托架25b形成作为保护罩24的下端部用插入部的槽口25c。因此,能够在轿厢室内进行保护罩24的安装及拆卸,能够提高作业性。并且,由于使用本来就设在轿厢室内的扶手25,因而无需用于安装保护罩24的其它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目。并且,由于无需在壁板4进行安装保护罩24用的孔加工等,因而能够提高安装的作业效率。
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使用顶棚板3及壁板4和扶手25双方安装保护罩24,但也可以使用顶棚板3及壁板4和扶手25中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护罩24的一侧插入垂直部3b和壁面部4a之间或者槽口25c中,利用以往的方法安装另一侧,由此保护罩24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至少在保护罩24的一侧能够削减部件数目,而无需在壁板上的孔加工等。
实施方式7
下面,使用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在图25中,对与图12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轿厢室主体100具有构成轿厢室主体100的上部的顶棚板34。如图15所示,顶棚板34由顶棚面板29和顶棚端板30构成。顶棚面板29具有构成轿厢室主体100的顶棚的平面呈四方形状的顶棚面部29a、从该顶棚面部29a的四条边中的位于轿厢室主体100的背面及两侧面的三条边分别沿垂直方向立起的垂直部29b、和从该垂直部29b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内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紧固部29c。
顶棚端板30配置在顶棚面板29和壁板4之间。顶棚端板30具有与顶棚面板29的紧固部29c面接触的紧固部30a、和从紧固部30a的轿厢室主体100外侧端部垂直地垂下的垂直部30b、和从垂直部30b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30c。另外,顶棚端板30具有从水平部30c的轿厢室主体100外侧端部垂直地立起的垂直部30d、从垂直部30d朝向轿厢室主体100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承载部30e。
使顶棚端板30的紧固部30a与顶棚面板29的紧固部29c接触,并用螺栓及螺母31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上,将顶棚端板30的承载部30e承载在壁板4的支承部4c上,由此顶棚面板29及顶棚端板30被支承在壁板4上。
顶棚面板29的垂直部29b和顶棚端板30的垂直部30b位于彼此相向的位置,由垂直部29b和垂直部30b形成供保护罩24的上端部插入的上端部用插入部。垂直部29b和垂直部30b相向的面彼此之间的间隔与保护罩24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24紧密接合。
扶手32具有水平配置的横木9a、以及安装于该横木9a并且被固定于壁板4的托架32b。托架32b是分别设于横木9a的两端部的托架、沿着横木9a设置了多个的托架、沿着横木9a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托架中的任意一种托架。
在托架32b的上部沿着水平方向的全长形成有凹槽32c。该凹槽32c成为保护罩24的下端部用插入部。凹槽32c的宽度与保护罩24的厚度相同,以便与保护罩24紧密接合。在托架32b的固定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被固定时,凹槽32c被配置在离开壁板4的内表面的位置处。
保护罩24的纵向长度比扶手32的托架32b的上表面与顶棚面板29的顶棚面部29a的表面之间的距离长,而且在托架32b的槽口32c的底面与紧固部30a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以下,优选比该距离稍短。
关于保护罩24,首先将其下端插入托架32b的槽口32c中。然后,利用保护罩24的弹性变形使其弯曲,将上端插入顶棚面板29的垂直部29b与顶棚端板30的垂直部30b之间。由此,保护罩24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安装于此,以保护壁板4的内表面。并且,凹槽32c的宽度以及由垂直部29b和垂直部30b形成的宽度与保护罩24的厚度相同,因而保护罩24的下端不会因与托架32b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上端不会因与垂直部29b和垂直部30b的接触阻力(摩擦力)而轻易错位。
另外,虽然将凹槽32c的宽度以及垂直部29b和垂直部30b相向的面彼此之间的间隔设为与保护罩24的厚度相同,但在使用能够自立的具有刚性的保护罩24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厚度比凹槽32c的宽度以及由垂直部29b和垂直部30b形成的宽度薄。
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使用扶手32安装保护罩24,但也可以如实施方式6的图13和图14所示,除扶手32以外,也能够使用镜子26、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27等其它轿厢室内部件进行安装。关于镜子26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27的具体构造省略说明,但可以与扶手32一样地在镜子26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27的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的安装面的上部形成作为保护罩24的下端部用插入部的凹槽32c。其中,扶手32、镜子26和广告揭示框或者显示装置27都是安装在壁板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位置的轿厢室内部件。通过使用设于轿厢内的轿厢室内部件,而无需用于安装保护罩24的其它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目。
如上所述,由顶棚面板29的垂直部29b和顶棚端板30的垂直部30b形成保护罩24的上端部用插入部,在扶手32的托架32b形成作为保护罩24的下端部用插入部的凹槽32c。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在托架32b的固定面与壁板4的内表面接触并被固定时,凹槽32c被配置在离开壁板4的内表面的位置处,垂直部29b及垂直部30b被配置在沿水平方向离开壁板4的内表面的位置处,因而在保护罩24和壁板4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保护罩24与壁板4的紧密接合性下降,容易从壁板4卸下保护罩24。
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使用顶棚面板29及顶棚端板30和扶手32双方安装保护罩24,但也可以使用顶棚面板29及顶棚端板30和扶手32中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护罩24的一侧插入垂直部29b和垂直部30b之间或者凹槽32c中,利用以往的方法安装另一侧,由此保护罩24覆盖壁板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至少在保护罩24的一侧能够削减部件数目,而无需在壁板上的孔加工等。
实施方式8
在电影院等中有时在壁板4粘贴大幅的广告,广告根据所上映的电影而频繁变更。以往的广告的变更是这样进行的:在轿厢室主体100内将粘贴在壁板4上的广告(例如招贴画)揭下来,将运入轿厢室主体100内的新的广告粘贴在壁板4上。但是,将广告从壁板4揭下来的作业和在壁板4上粘贴广告的作业都是在轿厢室主体100内的作业。因此,作业空间狭窄不易于作业,因而广告的变更花费时间,存在使电梯停止的时间较长的问题。另外,由于是将广告粘贴在壁板4上,因而也存在不容易揭下来的问题。
因此,在实施方式1~7的轿厢室中,如果在保护罩8、22、24上粘贴广告,再将保护罩8、22、24安装在壁板4上,则保护罩8、22、24上的广告粘贴能够在工厂等宽敞的空间中进行作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保护罩8、22、24在壁板4上的安装。另外,通过更换保护罩8、22、24即可变更广告,能够确保较高的作业效率。
实施方式9
在有关实施方式1~7的上述说明中,在实施方式1~3中示出了使用轿厢室内部件和壁脚板在壁板的下部安装保护罩的示例,在实施方式4和5中示出了使用轿厢室内部件和轿底板在壁板的下部安装保护罩的示例,在实施方式6和7中示出了使用轿厢室内部件和顶棚板在壁板的上部安装保护罩的示例。
能够对将保护罩安装在壁板下部的实施方式1~5、和将保护罩安装在壁板上部的实施方式6和7进行相互组合,由此形成能够根据组合容易地利用保护罩覆盖壁板的大部分的结构。另外,如果使覆盖壁板上部的保护罩和覆盖壁板下部的保护罩延伸到彼此接触的位置,则能够以覆盖壁板的一面的方式安装保护罩。此时,如果以使覆盖壁板上部的保护罩和覆盖下部的保护罩进行面接触的方式决定各个保护罩的形状,则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将两个保护罩安装在壁板上。并且,通过以壁板不外露的方式安装两个保护罩,能够得到较高的外观性能。
另外,由于能够在轿厢室内进行保护罩的安装和拆卸,因而在应用于进行老旧电梯用轿厢的改装时,能够得到作业效率提高的效果。
标号说明
2、23、33轿底板;3、34顶棚板;4壁板;6、16、18壁脚板;8、22、24保护罩;9、17、25、32扶手。

Claims (33)

1.一种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用轿厢具有:
轿厢室主体,其具有顶棚板、轿底板和配置在这些轿底板和顶棚板之间的壁板;
轿厢室内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以及
保护罩,其覆盖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一端部插入在形成于所述轿厢室内部件的端部用插入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室内部件是扶手,该扶手具有被固定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托架和被安装于该托架且水平配置的横木,
所述端部用插入部形成于所述托架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用插入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全长形成的槽口,该槽口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形成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宽度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用插入部是沿着所述托架的水平方向上的全长形成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7.一种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用轿厢具有:
轿厢室主体,其具有顶棚板、轿底板和配置在这些轿底板和顶棚板之间的壁板;
壁脚板,其配置在所述壁板与所述轿底板之间;
轿厢室内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以及
保护罩,其覆盖所述壁脚板与所述轿厢室内部件之间的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下端部插入在形成于所述壁脚板的下端部用插入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部用插入部是沿着所述壁脚板的水平方向上的全长形成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中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部用插入部是槽口,该槽口从所述壁脚板的位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侧的侧面一直到上表面、沿着所述壁脚板的水平方向上的全长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中,
所述槽口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相向的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口的侧面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之间的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室内部件是扶手,该扶手具有:托架,其被固定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下部形成有供所述保护罩的上端部插入的上端部用插入部;以及横木,其被安装于该托架且水平配置。
14.一种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用轿厢具有:
轿厢室主体,其具有顶棚板、轿底板和配置在这些轿底板与顶棚板之间的壁板;
轿厢室内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以及
保护罩,其覆盖所述轿底板与所述轿厢室内部件之间的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下端部插入在形成于所述轿底板的下端部用插入部中,
所述轿底板具有:
轿底面部;
第1垂直部,其相对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内侧,从所述轿底面部向下方延伸;
第1紧固部,其从该第1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
第2紧固部,其与该第1紧固部的上表面呈面接触,并被固定于所述第1紧固部;
第2垂直部,其从该第2紧固部向上方延伸,位于与所述第1垂直部相向的位置处,并和所述第1垂直部形成所述下端部用插入部;
延伸部,其从该第2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
第3垂直部,其相对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从所述延伸部向上方延伸;以及
第2紧固部,其从该第3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内侧延伸,与从所述壁板的下端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的紧固部的下表面呈面接触,并被固定于所述壁板的紧固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垂直部的与所述第1垂直部相向的面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在同一个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垂直部与第2垂直部相向的面彼此之间的间隔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室内部件是扶手,该扶手具有:托架,其被固定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下部形成有供所述保护罩的上端部插入的上端部用插入部;以及横木,其被安装于该托架且水平配置。
18.一种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用轿厢具有:
轿厢室主体,其具有顶棚板、轿底板和配置在这些轿底板与顶棚板之间的壁板;
轿厢室内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以及
保护罩,其覆盖所述轿底板与所述轿厢室内部件之间的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下端部插入在形成于所述轿底板的下端部用插入部中,
所述轿底板具有:
轿底面部;
第1垂直部,其相对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内侧,从所述轿底面部向下方延伸,具有与所述保护罩的表面接触的面,并成为所述下端部用插入部;
延伸部,其从该第1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
第2垂直部,其相对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从所述延伸部向上方延伸;以及
紧固部,其从该第2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内侧延伸,与从所述壁板的下端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的紧固部的下表面呈面接触,并被固定于所述壁板的紧固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垂直部的与所述保护罩的表面接触的面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室内部件是扶手,该扶手具有:托架,其被固定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下部形成有供所述保护罩的上端部插入的上端部用插入部;以及横木,其被安装于该托架且水平配置。
21.一种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用轿厢具有:
轿厢室主体,其具有顶棚板、轿底板和配置在这些轿底板与顶棚板之间的壁板;
轿厢室内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以及
保护罩,其覆盖所述顶棚板与所述轿厢室内部件之间的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上端部插入在形成于所述顶棚板的上端部用插入部中,
所述顶棚板具有:
顶棚面部;
垂直部,其相对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内侧,从所述顶棚面部向上方延伸,位于与所述壁板相向的位置处,并与所述壁板形成供所述保护罩的上端部插入的所述上端部用插入部;以及
承载部,其从该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与从所述壁板的上端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的支承部的上表面呈面接触,而被承载于所述支承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部与所述壁板的相向面彼此的间隔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室内部件是扶手,该扶手具有:托架,其被固定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上部形成有供所述保护罩的下端部插入的下端部用插入部;以及横木,其被安装于该托架且水平配置。
24.一种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用轿厢具有:
轿厢室主体,其具有顶棚板、轿底板和配置在这些轿底板与顶棚板之间的壁板;
轿厢室内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以及
保护罩,其覆盖所述顶棚板与所述轿厢室内部件之间的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上端部插入在形成于所述顶棚板的上端部用插入部中,
所述顶棚板具有:
顶棚面部;
第1垂直部,其相对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内侧,从所述顶棚面部向上方延伸;
第1紧固部,其从该第1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内侧延伸;
第2紧固部,其与该第1紧固部的上表面呈面接触,并被固定于所述第1紧固部;
第2垂直部,其从该第2紧固部向下方延伸,位于与所述第1垂直部相向的位置处,并与所述第1垂直部形成供所述保护罩的上端部插入的所述上端部用插入部;
水平部,其从该第2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
第3垂直部,其从该水平部向上方延伸;以及
承载部,其从该第3垂直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与从所述壁板的上端部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的支承部的上表面呈面接触,而被承载于所述支承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垂直部与所述第2垂直部的相向面彼此的间隔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室内部件是扶手,该扶手具有:托架,其被固定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上部形成有供所述保护罩的下端部插入的下端部用插入部;以及横木,其被安装于该托架且水平配置。
27.一种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用轿厢具有:
轿厢室主体,其具有顶棚板、轿底板和配置在这些轿底板与顶棚板之间的壁板;
扶手,其具有被固定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且在下部形成有上端部用插入部的托架、和被安装于该托架且水平配置的横木;
壁脚板,其被配置在所述壁板与所述轿底板之间,上部形成有下端部用插入部;以及
保护罩,其覆盖所述壁板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端部插入所述扶手的上端部用插入部中,下端部插入所述壁脚板的下端部用插入部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底板具有轿底面部、从该轿底面部沿垂直方向立起的垂直部、和从该垂直部朝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内侧延伸的紧固部,
所述壁板具有壁面部和紧固部,该紧固部从该壁面部的下端部朝向所述轿厢室主体的外侧延伸,与所述轿底板的紧固部的上表面呈面接触,并被固定于所述轿底板的紧固部,
所述壁脚板配置在所述轿底板的轿底面部与所述壁板的紧固部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部用插入部是在所述壁脚板的上表面沿着水平方向上的全长形成的凹槽。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31.根据权利要求27~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端部用插入部是沿着水平方向上的全长形成的槽口,该槽口与所述壁板的内表面形成凹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宽度与所述保护罩的厚度相同。
33.根据权利要求1~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护罩粘贴有广告。
CN201380077164.8A 2013-06-06 2013-06-06 电梯用轿厢 Active CN105263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03578 WO2014195996A1 (ja) 2013-06-06 2013-06-06 エレベーター用か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3843A true CN105263843A (zh) 2016-01-20
CN105263843B CN105263843B (zh) 2017-05-10

Family

ID=52007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7164.8A Active CN105263843B (zh) 2013-06-06 2013-06-06 电梯用轿厢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12197B2 (zh)
CN (1) CN105263843B (zh)
WO (1) WO2014195996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671U (zh) * 1975-07-18 1977-02-02
JPH0178673U (zh) * 1987-11-18 1989-05-26
JP2008024384A (ja) * 2006-07-18 2008-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JP2011020825A (ja) * 2009-07-17 2011-0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床
CN102351124A (zh) * 2011-10-13 2012-02-15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壁与轿底的辅助连接结构
CN202643049U (zh) * 2012-06-26 2013-01-02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平面观光梯的后壁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4377U (ja) * 1982-03-08 1983-09-09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かご室内側板の保護板装置
JPS6019577U (ja) * 1983-07-20 1985-02-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タ−の乗りかご
JPH0330388Y2 (zh) * 1987-04-27 1991-06-27
JPH09240958A (ja) * 1996-03-06 1997-09-16 Otis Elevator Co ホーム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
JP2010070297A (ja) * 2008-09-17 2010-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671U (zh) * 1975-07-18 1977-02-02
JPH0178673U (zh) * 1987-11-18 1989-05-26
JP2008024384A (ja) * 2006-07-18 2008-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JP2011020825A (ja) * 2009-07-17 2011-0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床
CN102351124A (zh) * 2011-10-13 2012-02-15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壁与轿底的辅助连接结构
CN202643049U (zh) * 2012-06-26 2013-01-02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平面观光梯的后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95996A1 (ja) 2014-12-11
JP6112197B2 (ja) 2017-04-12
CN105263843B (zh) 2017-05-10
JPWO2014195996A1 (ja)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2013B2 (en) Luminaire, assembly for a grid ceiling,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luminaire, method for removing a luminaire, and removal tool
SE521524C2 (sv) Takplatta
US20100212255A1 (en) Universal extrusion
US11136219B2 (en) Conn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wall element in an elevator car
US20100251652A1 (en) Vibration Isolation Mounting Clip
WO2016138963A1 (en) Elevator car
JP2020090783A (ja) 照明一体型下地構造、その形成方法、照明装置セット、照明装置支持構造
KR101458198B1 (ko) 천정마감장치
US6418689B1 (en) Removable wall system
JP5424949B2 (ja) 太陽電池固定装置
CN105263843A (zh) 电梯用轿厢
KR101155394B1 (ko) 장식판재가 부착된 엘리베이터 패널, 장식판재를 엘리베이터에 부착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20100136765A (ko) 간판설치용 브래킷
JP490259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かご構造
CN111877579B (zh) 防火构造的钢梁的装配方法
SE1430100A1 (sv) Fästsystem samt förfarande vid ett sådant
JPH1088711A (ja) 間仕切り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2000129838A (ja) 隔壁パネルの上縁支持装置
JP2017101535A (ja) 外装材の仮支持部材
US10281121B2 (en) System for thermally decoupled mounting of light fixtures
SE8700816D0 (sv) Platta, i synnerhet for anvendning vid hengande innertak
JP5452239B2 (ja) 操作盤交換方法および傾斜袖壁パネル
JP2009091864A (ja) 天井点検口の蓋体
AU2015100667B4 (en) Alu-Eave. Aluminium composite sheet eave lining system for standard residential eaves.
JP2012036599A (ja) 幅木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気密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