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3799B - 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3799B
CN105263799B CN201480018321.2A CN201480018321A CN105263799B CN 105263799 B CN105263799 B CN 105263799B CN 201480018321 A CN201480018321 A CN 201480018321A CN 105263799 B CN105263799 B CN 105263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tank
guidance unit
pot typ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3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3799A (zh
Inventor
李德训
金明星
朴荣德
白廷勋
梁仁浩
尹奉来
曹泰缗
崔诚泰
许熺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343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5439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300534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8766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555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1656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300556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8767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580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7520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63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3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3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3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125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movably mounted with respect to hull, e.g. adjustable in direction, e.g. 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42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propulsive elements;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propellers used therefor only;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rudders carrying prope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125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movably mounted with respect to hull, e.g. adjustable in direction, e.g. 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 B63H2005/1254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i.e. podded thruster units arranged inboard for rotation about vertical axis
    • B63H2005/1256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i.e. podded thruster units arranged inboard for rotation about vertical axis with mechanical power transmission to prope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42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propulsive elements;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propellers used therefor only;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rudders carrying propellers
    • B63H2025/425Propulsive elements, other than jets, substantially used for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only, with means for retracting, or otherwise moving to a rest position outside the water flow around the hul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顺利地实现升降且生产性提高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包括引导罐的升降的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包括:引导单元,设置在箱的内表面,以便通过支撑沿升降方向并排设置在罐的外表面的齿条来引导罐的升降移动;滑动垫,用于缓解施加于引导单元的冲击或摩擦;以及支撑部,设置在引导单元与滑动垫之间,支撑滑动垫。

Description

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且容易地实现罐的升降运动,且能够提高生产性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钻井船(Drillship)之类的特殊的船舶需要能够在海上作业区域上停泊,因此需要在潮流、大风、浪高的影响下也能够保持位置的装置(Dynamic PositioningSystem)。因而,这种船舶具有能够通过在水中改变方向的同时产生推进力来控制船体的位置的推进器(Thruster)。
但是,由于通常的推进器设置在船体的下部(水中),因此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具有难以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的问题。当在海上发生故障时,为了进行维修需要将船体移动至有船坞(dock)的陆地。为了解决这种操作上的难点,提出了在海上的作业区域上能够执行推进器的维修或者更换作业的罐式推进器。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0-0003161号(2012年10月31日公开)中公开了这种罐式推进器的一个例子。
另外,由于罐是剖面的宽幅大约为5~6m、高度大约为10m的巨大的构造物,且安装在罐上的各种装置的重量也很重,因此难以进行操作。由此,从在船体内升降罐或者为了维护而从船体分离出并重新设置等方面来看存在困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0-0003161号(2012年10月31日公开)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利地实现推进器的安装和升降运动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并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执行精度管理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并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形成罐与船体间的水密结构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并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在箱内能够被稳定支撑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装载在船舶的箱内部的罐式推进器,包括引导所述罐的升降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下部引导单元,安装在与沿升降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罐的外表面的齿条相对的所述箱的下部,当所述罐下降时,沿所述箱的下方向引导所述齿条;上部引导单元,安装在与所述齿条相对的所述箱的上部,当所述罐上升时,沿所述罐的上方向引导所述齿条;以及升降单元,在所述下部引导单元和所述上部引导单元之间与所述齿条对置,沿上方向或下方向移动所述齿条。
所述下部引导单元和上部引导单元包括:引导支架,安装于所述箱;侧面引导垫,与所述齿条的侧部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引导支架上;以及齿面引导垫,与所述齿条的齿面相对地成双设置在所述引导支架上。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引导垫,与所述齿条的侧部对置;以及小齿轮,与所述齿条的齿面对置,啮合在所述齿条的齿面上。
当所述罐下降时,所述齿条通过所述下部引导单元和所述升降单元而被引导,当所述罐上升时,所述齿条通过所述上部引导单元和所述升降单元而被引导。
所述上部引导单元和所述下部引导单元间的最大距离A至少比所述齿条的最大长度B短。
该罐式推进器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与下部引导单元之间的同一轴上的中央部引导单元。
所述引导支架包括: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箱的内表面;前框架,与所述齿条的侧部相对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粘贴有所述侧面引导垫;以及侧框架,成双并垂直地突出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部,以便与所述齿条的齿面相对,且粘贴有所述齿面引导垫。
在所述侧面引导垫和所述齿面引导垫的上、下部上形成用于引导所述齿条的初期进入的锥形面。
在所述侧面引导垫与所述前框架之间,或在所述齿面引导垫与所述侧框架之间选择性地夹杂用于调节微细公差的调平垫。
所述锥形面包括:第一锥形面,倾斜地形成在所述齿条所进入的进入部;第二锥形面,以相比所述第一锥形面小的坡度在所述第一锥形面上连续倾斜地形成。
装载在船舶的箱内部的罐式推进器,包括引导所述罐的升降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引导单元,设置在箱的内表面,以便通过支撑沿升降方向并排设置在罐的外表面的齿条来引导罐的升降移动;滑动垫,用于缓解施加于所述引导单元的冲击或摩擦;以及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垫之间,支撑滑动垫。
所述引导单元包括:支撑支架,固定在所述箱的内表面;齿面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支架上,与所述齿条的齿部相接并引导升降;以及侧面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支架上,与所述齿条的侧部相接并引导升降。
所述齿条设置成齿部在其宽幅方向的两侧对称,所述齿面引导单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支架的两侧,以便分别引导所述齿条的两侧的齿部。
所述滑动垫分别可分离并结合地设置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和所述侧面引导单元与所述齿条相接并引导升降的部位上。
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的前面,以便突出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上并支撑所述滑动垫。
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的前面的下端,以便所述滑动垫的下端面被卡住。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一体形成,或者与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可分离并结合地设置。
所述支撑件分别以规定的深度插入至设置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的前面以及所述滑动垫的背面的支撑槽,支撑所述滑动垫。
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垫之间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所述支撑件。
装载在船舶的箱内部的罐式推进器,包括:罐,在所述箱内进行升降;罐座,设置在所述箱内表面的下端,用于放置所述罐;升降装置,对所述罐进行升降;以及密封装置,对所述罐与所述箱的间隙进行水密,其中,所述罐座与所述密封装置相接触。
所述罐座包括垂直地支撑所述罐的支撑座;以及与所述密封装置相接的密封座。
所述密封座呈锥形,其越向所述箱的下侧所述箱的剖面变得越窄。
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罐的外侧面的下端部,并与所述密封座相接。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材料,为了形成水密结构而能够进行弹性形变;固定支架,将所述密封材料固定支撑在罐上;
密封限制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上侧,防止所述密封材料的过度挤压;以及支撑突起,在所述罐的外侧面的下端向所述罐的外侧突出形成,以便支撑所述密封材料的下面。
对应于呈锥形的所述密封座,所述密封限制器中与所述密封座相对的面呈锥形。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结合在所述罐的结合单元;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密封材料的固定单元。
所述固定支架可分离并结合在所述罐上。
所述固定支架的结合单元与所述罐的外表面以螺栓紧固方式来结合。
所述支撑突起可分离并结合在所述罐上。
所述罐包括增强板,设置在对应于所述罐与所述固定支架结合的位置的内表面上,以便确保所述罐的侧面支撑力。
所述罐至少包括一个增强板,设置在对应于所述罐与所述密封限制器结合的位置的内表面上,以便确保所述罐的侧面支撑力。
在所述罐座的支撑座上放置罐的状态下,在与设置所述密封限制器的位置所相对的位置的所述密封座的背面上至少设置一个增强板,以便确保所述密封座的支撑力。
装载在船舶的箱内部的罐式推进器,包括:罐,在所述箱内进行升降;推进器,设置在所述罐的下部,与所述罐一起进行升降;以及约束装置,在所述箱内对所述罐进行约束,所述约束装置,包括:卡止杆,在所述罐的外侧沿水平方向突出并实现卡止;以及多个卡止部件,固定在所述箱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位置上,以使所述卡止杆进入到箱而能够实现卡止,所述多个卡止部件,包括:第一卡止部件,其具有卡止槽,用于所述推进器位于所述船体的底面下方时,插入所述卡止杆;以及第二卡止部件,在将所述推进器引入所述箱内部的状态下放置所述卡止杆,其中,所述第一卡止部件的下表面被开放,所述卡止槽的上端部越向所述箱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所述卡止杆与所述卡止槽的形状对应,所述卡止杆的上端部越向所述箱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由此插入到所述第一卡止部件的卡止槽。
当所述卡止杆进入到所述第二卡止部件时,所述卡止杆的下表面卡止在所述第二卡止部件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卡止部件的上表面和所述卡止杆的下表面水平且平坦地设置。
为了确保支撑力而在所述第一卡止部件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卡止部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箱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支撑肋。
该罐式推进器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由提供动力的马达或液压缸组成,以使所述卡止杆向所述罐的外侧突出。
该罐式推进器还包括密封装置,当所述推进器位于所述船体的底面的下方时,形成放置所述罐的罐座与所述罐之间的水密结构。
为了形成水密结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可弹性形变的密封材料,所述密封材料在沿所述罐的下端周围设置的挡板内侧从所述罐的下面突出形成,由此设置在所述罐座与所述罐下面之间。
当所述卡止杆进入到所述第一卡止部件的卡止槽时,能够根据所进入的长度而调节所述密封材料的挤压程度。
装载在船舶的箱内部的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包括:(a)设置引导装置的步骤,在以多个块单位来制造的船体或者悬浮构造物的箱的块内表面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上设置引导具备齿条的所述罐的升降的所述引导装置;(b)组装各个所述箱块的步骤;(c)测量所述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的步骤;以及(d)补正所述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的步骤,以测量的所述设置位置与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间的误差值为基础,通过调节所述引导装置的厚度来补正所述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
所述齿条在所述罐的两侧的外表面上沿升降方向较长地设置,与小齿轮啮合的齿部呈对称的状态,所述引导装置包括:支撑支架,固定在所述箱块的内表面;齿面引导单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支架的两侧,以便分别引导所述齿条的两侧的齿部;以及侧面引导单元,与所述齿条的侧部相接并引导升降,其中,所述步骤(d)以所述误差值为基础,通过调节所述齿面引导单元和所述侧面引导单元的厚度的方法来补正所述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
所述齿面引导单元和所述侧面引导单元分别包括相对于所述齿条的升降方向保持倾斜的进入引导单元,所述步骤(a)包括:在所述箱块的内表面固定所述支撑支架的步骤;以及将所述进入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支架的前端部和两侧的步骤。
所述步骤(d)包括:制造具备以所述误差值为基础来设计的厚度的厚度调节板或者加工已制造的厚度调节板的步骤;在所述进入引导单元的前面设置所述厚度调节板的步骤;在所述厚度调节板的前面设置与所述齿条相接而引导升降的升降垫的步骤。
所述步骤(d)包括:将具有以所述误差值为基础的多种尺寸的厚度的预先制造的厚度调节板进行组装并设置在所述进入引导单元的前面的步骤;在所述厚度调节板的前面设置与所述齿条相接而引导升降的升降垫的步骤。
所述支撑支架通过焊接的方式来固定,所述厚度调节板和所述滑动垫以螺栓紧固方式可分离并结合地安装。
所述步骤(d)包括:制造具有以所述误差值为基础来设计的厚度的滑动垫或者加工已制造的滑动垫的步骤;在所述进入引导单元的前面设置所述滑动垫的步骤。
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箱的内表面设置与所述齿条啮合的所述小齿轮和具有驱动所述小齿轮的驱动源的升降驱动单元的步骤;以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的设置位置和已设定的位置间的误差值为基础,补正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的设置位置的步骤,其中,所述引导装置在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的上侧和下侧设置两个以上。
所述步骤(c)是通过向所述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照射光,并以所反射的所述光的时间、距离以及角度中的一个以上为基础来提取所述引导装置的位置信息的方法而实现。
所述引导装置在所述箱的内表面以使其最上位的引导装置与最下位的引导装置间的相隔距离比所述齿条的整体长度短的方式设置两个以上。
根据权利要求41至4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所述引导装置设置在与所述齿条相同的线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可使罐的设置变得容易,且能够提高生产性。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能够顺利地实现罐的升降运动,并且由简单的结构组成,从而能够使精度管理变得容易。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能够稳定地引导罐的升降运动,且在箱内能够稳定地支撑罐。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能够稳定地形成罐与船体间的水密结构。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能够提高罐式推进器及包括在其中的各个装置的耐久性或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船体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立体图。
图3至图5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分别移动至操作模式、移动模式、维护模式的位置的状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和箱的剖面结构,以及对罐进行约束的约束装置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引导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9(a)是放大表示图7的A部分的主视图,图9(b)是表示放大图9(a)的B部分的结合状态的主视图,图9(c)是示出放大图9(a)的C部分的结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是表示罐式推进器中所包括的引导装置的侧面引导单元和滑动垫以及支撑件被插入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0(b)是示出放大图10(a)的D部分的结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引导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引导装置的引导单元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引导装置的引导单元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船体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立体图。
图17至图19是沿图15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分别移动至操作模式、移动模式、维护模式的位置的状态。
图20(a)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图20(b)是放大示出图15的B部分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船体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立体图。
图23至图25是沿图21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分别移动至操作模式、移动模式、维护模式的位置的状态。
图26是涉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约束装置的第一卡止部件,图26(a)是第一卡止部件的立体图,图26(b)是第一卡止部件的剖视图,图26(c)是在第一卡止部件上设置有支撑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7是涉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约束装置的卡止杆,图27(a)是卡止杆的立体图,图27(b)是卡止杆的剖视图。
图28(a)是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约束装置所包括的第二卡止部件上设置有支撑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8(b)是在第二卡止部件上放置卡止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9是放大表示图23的B部分的剖视图,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约束装置的卡止杆进入至第一卡止部件的程度来分阶段地表示密封材料的挤压程度的剖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图30(a)是表示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约束装置的第一卡止部件的立体图,图30(b)是表示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约束装置的卡止杆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的引导装置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的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33至图36是表示设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100的图,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100的船体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100是可适用于需要在海上作业区域维持停泊状态的船舶或者悬浮构造物。例如,可适用于为了开采石油或燃气等海底资源而进行钻探作业的钻井船(Drillship),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Offloading)等。并且,这种罐式推进器100除了必须在停泊状态下控制位置的情况之外,也可适用于拖船、破冰船之类的特殊的船舶或通常的运输船舶中。
参照图1和图2,适用罐式推进器100的船舶的船体1(或悬浮构造物)具备上下贯穿的箱2。而且,罐式推进器100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箱2内的罐110、设置在罐110的下部的推进头130、将罐110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140、引导罐110的升降的引导装置。
如图1、图2、图6所示,罐110可以是其下部和侧面可进行水密的四方形箱子形状。船体1的箱2可以是比罐110稍微大的四角筒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对适用于罐110和箱2的剖面形状为四边形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理解为同样适用于罐110和箱2的剖面形状为六边形、八边形、圆形等多种形状的情况。
如图1所示,罐110的内部可由上下方向相互隔开的多个甲板112、113、114被划分成多个空间。即,从罐110的下方可划分成底板111与第一甲板112之间的下部隔室116、第一甲板112与第二甲板113之间的驱动设备室117、第二甲板113与第三甲板114之间的辅助设备室118、第三甲板114与上板115之间的上部隔室119。并且,在罐110内可沿上下设置较长梯子120,以便操作者方便地向各个空间移动。
在驱动设备室117中可设置用于驱动将要在后面进行说明的推进头130的驱动马达121,在辅助设备室118中可设置用于控制罐式推进器100的操作的各种控制装置和电源供给装置等。在此,为了便利理解本发明,只用一个例子来提出罐110的内部结构,但是,罐110的内部结构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罐110的内部根据需要可进行多种变更。
如图1至图3所示,推进头130可包括螺旋桨131;螺旋桨支撑单元131,其为流线形,并用于支撑螺旋桨131;垂直支撑单元133,从螺旋桨支撑单元132向上方延伸,且其上部的旋转连接单元134可旋转地支撑在罐110的底板111;圆筒状护罩135,为了引导推进水流而设置在螺旋桨的周围。
在罐110的下部隔室116中设置将驱动马达121的旋转力传递至螺旋桨131的驱动轴136,虽然没有在附图中示出,但是推进头130的垂直支撑单元133和螺旋桨支撑单元132内设置将驱动轴136与螺旋桨131可传递动力地连接的旋转轴和齿轮。并且,在下部隔室116中可设置多个对旋转连接单元134进行旋转的转向马达137,以便将推进头130旋转360度。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推进头130位于船体1的底面的下方的状态下,螺旋桨131通过驱动马达121的运行来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产生推进水流。并且,推进头130通过转向马达137的运行来进行旋转,从而能够控制推进水流的方向。这种推进水流将船体1移动至所需的位置,从而使船体1尽管在潮流或浪高的影响之下也能够在海上保持原位置。如上所述,推进头130在船体1的下部旋转的推进器叫做方位推进器(Azimuth Thruster)。
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将罐110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140可设置在罐110的外表面与箱2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具有相同的结构的升降装置140可分别设置在罐110的两侧,以便能够在罐110的两侧以对等的条件进行升降。
各个升降装置140固定在罐110的侧面,且设置在沿升降方向并排延长形成的齿条141和箱2的内表面侧,可包括在齿条141的两侧与齿条141啮合的一对小齿轮142以及驱动这些小齿轮142的升降驱动单元143。
如图2和图3所示,齿条141从罐110的侧面上部至下部与升降方向平行延伸,在其宽幅方向的两侧对称地设置分别与一对小齿轮142啮合的齿部141b。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稳定的升降而提出一对小齿轮142分别啮合在齿条141的两侧齿部141b的结构,而也可以是齿条141的齿部141b只设置在一侧,其中啮合一个小齿轮142的形态。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提出齿条141的侧部141a和其两侧的齿部141b一体形成的形态,而也可以是分别单独制造侧部141a和齿部141b之后相互结合的形态。并且,齿条141是用于实现作为巨大的构造物的罐110的升降的结构,其为又长又大的配件,因此也可以是单独制造成多个元件之后相互结合的形态。
如图1所示,升降驱动单元143可设置在箱2的中间部分的上方,在设有升降驱动单元143的箱2的内表面的两侧可设置用于这种升降驱动单元143的设置及维护的设置空间3。升降驱动单元143的驱动源可以是包括减速齿轮装置和驱动该装置的马达的形态,以使小齿轮142能够实现相反方向的减速旋转,且所述驱动源可固定在设置空间3内部的固定构造物4上。
对于升降装置140,齿条141通过升降驱动单元143的操作来进行升降,从而可实现罐110的上下移动,且通过这种操作能够改变设置在罐110的下部的推进头130的位置。即,可转换为如图3所示的使推进头130位于船体1的底面下方并执行船体1的位置控制的操作模式;如图4所示的船体1航行时为了减小阻力而将推进头130向箱2的内部提升的移动模式;如图5所示的为了维护推进头130而将推进头130提升到箱2的上部的维护空间6的维护模式。
如图5所示,在维护模式中推进头130所处位置的高度的箱2的侧面上可设置维护推进头130的维护空间6。维护空间6可以具有充分的大小,以便在分离推进头130的配件之后保管在其内部,或者操作者接近推进头130并进行维护作业,且在船舶下水的状态下,所述维护空间可位于水面的上方。
如图3至图6所示,这种罐式推进器100具备多个约束装置150,以便在转换为操作模式、移动模式或维护模式等的状态下,能够毫无动摇地约束罐110。
约束装置150可包括:驱动单元151,设置在罐110内,由马达或液压缸等组成;卡止杆152,通过驱动单元151的操作而像罐110的外侧突出并实现卡止;多个卡止部件153,固定在对应于约束装置150的位置的箱2的内表面,具有卡止杆152进入而被卡止的槽。多个卡止部件153分别可设置在对应的位置,以便在罐110移动至操作模式、移动模式或维护模式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卡止杆152的卡止。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引导罐110的升降的引导装置可包括:引导单元161,设置在箱2的内表面,通过支撑齿条141来引导罐110的升降移动;滑动垫165,用于缓解施加于引导单元161的冲击或摩擦;以及支撑件170,设置在引导单元161与滑动垫165之间,用于防止滑动垫165的脱离。参照图1和图2,引导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驱动单元143的上侧的箱2的内表面的上部引导装置160以及设置在升降驱动单元143的下部的箱2的内表面的下部引导装置160,上部引导装置160和下部引导装置160安装在与齿条141的升降轨迹一致的箱2的内表面,并可滑动地支撑齿条141,从而引导罐110的顺利的升降。下面为了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例示将引导装置由上部引导装置160和下部引导装置160组成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理解为同样适用于设置成与上部引导装置160或下部引导装置160相同的形态并进一步设置在升降轨迹上的情况。
如图2、图7以及图8所示,下部引导装置160所包括的引导单元161包括:支撑支架162,固定在箱2的内表面;两个齿面引导单元163,对称地设置在支撑支架162的两侧,与齿条141的两侧的齿部141b相接;以及侧面引导单元164,设置在两个齿面引导单元163之间的支撑支架162上,与齿条141的侧面(未形成齿部的平坦面)相接,由此引导齿条141的升降。引导单元161是两个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包围齿条141的周围的“C”字形状,从而能够无可动摇地支撑齿条141。
组成两个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的主体结构的支撑支架162可通过将多个金属板材通过焊接来连接的方式制造,这种支撑支架162可通过焊接而固定在箱2的内表面。
在两个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上分别设置用于缓解支撑齿条141时被施加的冲击或摩擦的滑动垫165。各个滑动垫165以螺栓紧固方式可分离并结合地安装在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的内表面侧,以便磨损或损坏时能够进行更换。
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可具备相对于齿条141的升降方向保持倾斜的进入引导单元163a、164a,在滑动垫165的上端和下端可形成相对于齿条141的升降方向保持倾斜的倾斜引导面165a,以便齿条141能够顺利进入其内部。
滑动垫165可由强度比齿条141小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以便保护齿条141的齿部141b的同时,能够引导顺利的滑动。优选地,可以是摩擦阻力小且耐磨性和耐冲击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材料。
如图9所示,在支撑支架162的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与滑动垫165之间设置支撑件170,由此当齿条141进入到下部引导装置160时,能够防止滑动垫165的脱离。
支撑件170突出地设置在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的前面,从而通过支撑滑动垫165的方式能够确保下部引导装置160的安全率。尤其,当齿条141进入时,考虑到应力集中在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的进入引导单元163a、164a与平行于升降方向的升降引导单元163b、164b相遇的部位,当支撑件170设置在进入引导单元163a、164a与升降引导单元163b、164b之间时,能够更加有效地确保下部引导装置160的安全率。
图9(c)是放大表示图9(a)的C部分的剖视图,参照图9(c),当支撑件170设置在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的前面下端时,不仅能够确保下部引导装置160的安全率,而且当进行滑动垫165的更换作业时,可在滑动垫165的下端卡在支撑件170上的状态下执行更换作业,因此能够显著降低作业的难度。这是由于滑动垫165属于宽度或高度接近1m左右的巨大的构造物,因此,如上所述,在将滑动垫165卡在设置于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的前面下端的支撑件170的状态下执行作业,从而能够降低作业的疲劳强度。
支撑件170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设置在齿面引导单元163或侧面引导单元164。由此,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通过螺栓紧固方式来固定支撑滑动垫165,同时还通过支撑件170的楔合方式来进一步固定并支撑滑动垫165,从而当罐110进行升降移动时,能够有效防止滑动垫165的脱离。
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变形实施例,如图10所示,在齿面引导单元163或侧面引导单元164的前面可设置支撑槽163c、164c,以使支撑件170以规定的深度插入至所述支撑槽。在与支撑槽163c、164c相对的位置的滑动垫165的背面上也设置支撑槽165c,从而支撑件170以规定的深度插入至设置在齿面引导单元163或侧面引导单元164上的支撑槽163c、164c,除了所插入的部分之外的突出的部分可插入至设置在滑动垫165上的支撑槽165c。由此,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通过螺栓紧固方式来固定支撑滑动垫165,同时还通过插入支撑槽163c、164c、165c的支撑件170的楔合方式来进一步固定并支撑滑动垫165,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滑动垫165的脱离。
在引导单元161与滑动垫165之间可设置多个如上所述的支撑件170,当支撑件170插入至设置在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的前面以及滑动垫165的背面的支撑槽163c、164c、165c时,支撑件170和支撑槽163c、164c、165c的宽度比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的宽度小,由此能够固定并支撑滑动垫165。
上部引导装置160也可设置成与下部引导装置160基本相同的形态。但是,考虑到当罐110下降或者上升时齿条141从上部引导装置160或下部引导装置160脱离后又重新进入的问题,保持倾斜的同时引导齿条141的进入的进入引导单元163a、164a能够以相反方向配置。即,如图3所示,对于上部引导装置160,进入引导单元164a可配置在其下部,对于下部引导装置160,进入引导单元164a可配置在上部。
上部引导装置160与下部引导装置160的相隔距离可以比齿条141的整体长度短。这是为了能够保持至少两个以上的支撑,实现齿条141的稳定的升降,即,如图5所示,进行升降的齿条141通过上部引导装置260和升降驱动单元143的小齿轮142来支撑,或者,如图3所示,通过下部引导装置160和升降驱动单元143的小齿轮142来支撑。
将这种罐式推进器100最初设置在船体1上,或者为了维修而从船体1分离后重新设置时,在用起重机等提升安装有推进头130的罐110的状态下下降罐110,以使罐110进入至箱2的上部的开口部分。
此时,罐110的两侧的齿条141通过上部引导装置160来引导其进入,接着与位于其下部的升降驱动单元143的小齿轮142啮合,从而能够被稳定地支撑。然后,可通过升降驱动单元143的操作来实现罐110的进入,进行下降的齿条141自然地进入至下部引导装置160,由此能够被稳定地支撑。
尤其,由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100是,上部引导装置160和下部引导装置160配置在与齿条141相同的线上并引导齿条141的形态,因此与引导装置和升降装置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的普通的罐式推进器相比,不仅能够容易地设置,而且在设置于引导单元161的支撑支架162上的齿面引导单元163和侧面引导单元164与滑动垫165之间设置支撑件170,从而通过已确保安全率的引导装置来引导罐110的升降移动,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滑动垫165的脱离并提高引导装置的耐久性,当支撑件170设置在齿面引导单元163或侧面引导单元164的前面的下端时,可具有滑动垫165的更换作业的难度显著降低的效果。
图11至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的图。
有关下面所实施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的说明中,除了用另外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或者再次提到的情况之外,基本上可以与包括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100的结构相同,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的内容而省略其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的立体图。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包括用于引导罐110的升降运动的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将多个引导单元260和升降单元240配置在与设置有罐110的齿条245的相同的轴上,从而容易进行制造作业,且能够实现罐式推进器200的顺利的升降。其中,多个引导单元260可包括上部引导单元260a、下部引导单元260b以及中央部引导单元260c。
具体地,当罐110从船体1的箱2下降时,下部引导单元260b配置在与沿升降方向设置在罐110的外表面的齿条245相对的箱2的下部,从而能够将齿条245沿船体1的箱2的下方引导。
这种下部引导单元260b是整体上包围齿条245的“C”字形状的导向结构,其可分别对应地配置在位于罐110的两侧部的一对齿条245上。
上部引导单元260a配置在与沿升降方向设置在罐110的外表面的齿条245相对的箱2的上部,从而在罐110从船体1的箱2上升时,能够将齿条245沿船体1的箱2的上方引导。
与下部引导单元260b相同,这种上部引导单元260a整体上可由包围齿条245的“C”字形状的导向结构构成,其可分别对应地配置在位于罐110的两侧部的一对齿条245上。
而且,参照图12,上部引导单元260a可包括引导支架263、侧面引导垫261以及齿面引导垫262。其中,引导支架260a、侧面引导垫261以及齿面引导垫262的结构实际上与上述的适用于下部引导单元260b中的引导支架263、侧面引导垫261以及齿面引导垫262的结构相同,因此可省略对已说明的结构和作用的说明,对于类似的组成可使用类似的附图标记。
但是,与上部引导单元260a不同,下部引导单元260b设置在船体1的箱2内表面的下部。而且,形成在侧面引导垫261和齿面引导垫262的上、下部的锥形面265,其在维护模式下能够容易的移动进入至侧面引导垫261和齿面引导垫262的齿条245。
并且,上部引导单元260a与下部引导单元260b间的最大距离A可设计为至少比齿条245的最大长度B短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齿条245通过升降单元240和下部引导单元260b,或通过升降单元240和引导单元260a,即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能够实现稳定的上、下移动。
升降单元240将基于操作模式或维护模式的驱动力提供至齿条245,由此能够在船体1的箱2内将齿条245沿上、下方向移动,与此同时,能够引导齿条245的移动。
为此,升降单元240可包括:升降引导垫241,对置于齿条245的前方部,并与齿条245维持一定的间隙;小齿轮242,对置于齿条245的两侧的齿部245b,啮合在齿条245的齿部245b上;以及马达(未示出),可驱动地连接到小齿轮242。
参照图11,引导单元260还可包括中央部引导单元260c。中央部引导单元260c配置在升降单元240与下部引导单元260b之间的相同的轴上,能够在船体1的箱2内沿上、下方向引导齿条245。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所包括的引导装置中所包含的引导单元260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所包括的引导装置的引导单元260的主视图。
引导单元260可包括:引导支架263,固定设置在船体1的箱2的内表面;侧面引导垫261,以与齿条245的侧部245a维持一定的间隙方式设置在引导支架263上;以及齿面引导垫262,与所述齿条245的齿部245b相对地成双设置在引导支架263上。其中,引导支架263可由支撑框架263a、前框架263b以及侧框架263c来组成。
例如,支撑框架263a是安装在船体1的箱2的内表面的框架,在该支撑框架263a上可设置相对地配置在齿条245的侧部245a的前框架263b以及垂直地配置在该两端部侧的侧框架263c。而且,在前框架263b的一个面上可粘贴与齿条245的侧部245a维持一定的间隙的侧面引导垫261。与此同时,侧方框架263c在支撑框架263a的两侧部垂直地突出并组成与齿条245的齿部245b相对的一对,在该相对面上可粘贴与齿条245的齿部245b维持一定的间隙的齿面引导垫262。
而且,在侧面引导垫261与前框架263b之间或齿面引导垫262与侧框架263c之间可选择性地夹杂厚度调节板264。厚度调节板264是具有一定的厚度的间隔维持垫,其通过调节设置在侧面引导垫261与前框架263之间或齿面引导垫262与侧框架263c之间的厚度调节板264的数量,能够调节下部引导单元260b与齿条245间的微细公差。
并且,在侧面引导垫261和齿面引导垫262的上、下部可形成锥形面265。锥形面265形成用于进行罐110的顺利的填料作业的倾斜面,从而能够容易地移动进入至侧面垫和齿面垫262的齿条245。
如图13所示,锥形面265可包括第一锥形面265a,倾斜地形成在齿条245所进入的进入部;第二锥形面265b,以相比所述第一锥形面小的坡度在第一锥形面265a上连续倾斜地形成。
由此,当齿条245进入至下部引导单元260b或升降单元240时,齿条245能够稳定且顺利地进入至下部引导单元260b或升降单元240。
在图13中,虽然第一锥形面265a以1/4的坡度倾斜地形成,第二锥形面265b以1/10的坡度倾斜地形成,但是不限定于此,在设计成第二锥形面265b具有比第一锥形面265a小的坡度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多种尺寸的变更。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所包括的引导装置的引导单元的变形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如图14所示,引导单元260的齿面引导垫262可包括具有锥形面265的进入垫单元262a,以及弯曲连接于进入垫单元262a的引导垫单元262b。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在与齿条245相同的轴上实现罐110的升降移动和升降移动的引导,由此与在不同的位置上实现罐110的升降移动和升降移动的引导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制造费用,且能够提高作业生产性,通过选择性地使用厚度调节板能够微细地调节齿条245与引导单元260之间的制造公差,在侧面引导垫261和齿面引导垫262的上、下部上形成锥形面265,由此具有可进行罐110的顺利的作业的效果。
图15至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300的图。
有关下面所实施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的说明中,除了用另外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或者再次提到的情况之外,基本上可以与包括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100的结构相同,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的内容而省略其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300的内部结构和安装在船体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300的立体图。
参照图15和图16,在箱2的内表面的下端可设置用于放置罐110的罐座380。罐座380可包括与罐110的下端面相接并垂直地支撑罐110的支撑座381以及与后述的密封装置370相接而形成水密结构的密封座382。支撑座381可在箱的内表面的下端向箱的内侧突出形成,由此罐110的下端面与支撑座381的上端面相接,从而可在垂直方向上支撑罐110。
密封座382的一端结合到支撑座381的上端面,其剖面形状越向所述箱的下侧越向内侧呈锥形。也就是说,密封座382在箱2的内表面与罐110的外表面之间沿着与升降方向平行的方向形成,密封座382的侧面可呈锥形,以便越向下侧其横向剖面变得越窄。密封座382可与后述的密封装置370相接而形成水密结构。
对于升降装置140,齿条141通过升降驱动单元143的操作来进行升降,从而其可实现罐110的上下移动,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改变设置在罐110的下部的推进头130的位置。即,可转换为如图17所示的使推进头130位于船体1的底面下方并执行船体1的位置控制的操作模式;如图18所示的船体1航行时为了减小阻力而将推进头130向箱2的内部提升的移动模式;如图19所示的为了维护推进头130而将推进头130提升到箱2的上部的维护空间6的维护模式。
如图19所示,在维护模式中推进头130所处位置的高度的箱2的侧面上可设置维护推进头130的维护空间6。维护空间6可以具有充分的大小,以便在分离推进头130的配件之后保管在其内部,或者操作者接近推进头130并进行维护作业,且在船舶下水的状态下,所述维护空间可位于水面的上方。
如图17至图19所示,这种罐式推进器300具备多个约束装置150,以便在转换为操作模式、移动模式或维护模式的状态下,能够无动摇地约束罐110。
这种罐式推进器300具备形成水密结构的密封装置370,以便当处于操作模式时,使海水不会流入到罐110与箱2之间。
当推进头130处于操作模式并配置在船体1的底面下方时,罐110放置在罐座380的支撑座381上。此时,由于罐110的下端面与支撑座381相接的位置比海水面低,因此存在海水流入罐110与箱2之间的空间内的危险。当海水流入罐110与箱2之间的空间内时,设置在罐110外表面的升降装置141或约束装置150发生盐腐蚀,且导致在箱2的内表面进行作业的困难性和危险性,因此需要将罐110与放置罐110的罐座380之间形成为水密结构,从而防止海水的流入。
图20(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300所包括的密封装置370的剖视图,图20(b)是放大表示图15的B部分的图,其为放大表示由密封装置370和罐座380组成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300的剖视图。参照图20(a)和图20(b),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300的密封装置370可包括:密封材料371,为了形成水密结构,其一个面紧贴在罐110上,另一个面紧贴在罐座380的密封座382;固定支架372,将密封材料371约束在罐110的侧面,以使密封材料371不会从罐110脱离;密封限制器373,当因海浪等外力而使罐110产生水平方向的震动时,为了防止密封材料371被密封座382过度挤压而损坏,在固定支架372的上侧沿罐110的侧面的垂直方向突出形成;以及支撑突起374,在罐110的侧面的下端向罐110的侧面方向突出形成,以便支撑密封材料371的下面。
密封材料371的一个面紧贴在罐110,另一个面紧贴在密封座382,且所述材料可以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组成,以便即使罐110因外力而产生水平方向的震动或分离也能够维持紧贴力。即,即使因水平方向的震动或分离而产生罐110相对远离罐座382的面,被挤压的密封材料371会膨胀,由此尽管罐110与罐座382的间隔稍微变大也能够维持紧贴力。优选地,所述密封材料可以是对海水的耐久性强的合成橡胶树脂。
为了使密封材料371维持相对于罐110的侧面的紧贴力,且防止密封材料371从罐110脱离,可以设置固定支架372。固定支架372可包括与罐110的侧面固定结合的结合单元372a,以及包围密封材料371的一部分并固定支撑的固定单元372b。由于密封材料371的下面被支撑突起374来支撑,因此固定支架372的固定单元372b包围密封材料371的上表面和侧面的一部分,从而能够紧贴并固定在罐110的侧面上。
另外,当密封材料371被磨损或损坏时,需要更换密封材料371,因此固定密封材料371的固定支架372可分离并结合地设置在罐110上。固定支架372的结合单元372a与罐110的外表面可通过螺栓紧固方式结合。固定支架372可设置成包围密封材料371的整个外周,但是为了设置和维护的方便性,可将分别以规定的长度设置的多个固定支架372设置在密封材料371的多个部分。
为了防止密封材料371被过度挤压,在固定支架372的上侧可设置密封限制器373。密封限制器373可从固定支架372的上侧的罐110的侧面垂直地突出,其突出长度比固定支架372从罐110的侧面突出的长度长。推进头130在操作模式下因海浪等外力可产生罐110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震动或分离。此时,卡止杆152进入至卡止部件153而约束罐110,因此能够防止垂直方向的震动或分离,但是由于卡止杆152从罐110沿水平方向突出并实现卡止,因此推进头130的水平方向的震动或分离能够直接传递至罐110。
当因水平方向的震动或分离而使罐110向箱2的内表面的一个方向过度倾斜时,存在设置在罐110与箱2的间隔相对增加的面的密封材料371失去紧贴力而导致海水流入的危险。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密封限制器373突出在密封材料371和固定支架372的上侧并靠近密封座382,从而即使罐110向一个方向过度倾斜,密封限制器373相接到密封座382并防止引起水平方向的过度震动和分离,与此同时,防止设置在罐110的一侧的密封材料371的过度挤压,从而减小密封材料371被破损的危险,能够增加使用期限。密封材料373与密封座382相接的面设置成密封座382呈锥形的形状,对应地,密封限制器373的侧面也可设置成呈锥形。密封限制器373的侧面和密封座382的侧面以相同的倾斜度形成为锥形,从而使密封限制器373与密封座382相接的面的面积增大,因此能够缓冲密封限制器373相接于密封座382时所施加的冲击。
在罐侧面的下端可设置向罐的外侧突出形成的支撑突起374,以便支撑密封材料371的下面。密封材料371的上表面和侧面通过固定支架372的固定单元372b来固定并支撑,密封材料371的下面通过支撑突起374来固定并支撑。另外,当为了罐110的维护而想要从箱2完全分离罐110时,支撑突起374在罐110的侧面垂直地突出形成,因此能够与升降装置150或引导罐110的升降的引导装置等周围的部件产生碰撞。为了减小这种危险并提高作业的效率,支撑突起374可分离并结合地设置在罐110的侧面上。
在对应于设置固定支架372或密封限制器373的位置的罐110的内表面可设置多个增强板390、391。罐110是巨大的构造物,即使沿水平方向产生小的震动或分离,也能够对罐110或罐110内部的设备产生大的冲击。因而,为了在这种冲击下防止罐110的侧面被变形并确保支撑力,在对应于设置有固定支架372和密封限制器373的罐110的设置位置的罐110的内表面可设置多个增强板390、391。对于增强板390、391,其一端相接在罐110的侧面的内表面,另一端被罐110的内部的隔壁(未示出)等支撑,由此,即使密封材料371被挤压或者密封限制器373相接于密封座382而产生应力,也能够确保罐110的侧面支撑力,并防止罐110的变形。
在对应于密封座382与密封限制器373相接的位置的密封座382的背面上可设置多个增强板392。当因罐110的水平方向的震动或分离而使密封限制器373与密封座382相接时,可能会向密封座382施加大的冲击。此时,为了防止密封座382的破损,需要确保密封座382的支撑力。因而,可形成多个增强板392,其一端支撑在对应于与密封限制器373相接的高度的密封座382的背面,另一端支撑在箱2的内表面。
像普通的罐式推进器,当密封材料配置在罐的下面时,不能调节密封材料的挤压程度,密封材料会脱离的危险高,当罐放置在罐座时,需要校正正确的水平位置,因此很难实现稳定的水密结构。但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300,将密封装置370设置在罐110的下部的侧面,在罐座380上设置锥形形状的密封座382,从而不仅对于罐110的垂直方向的震动,而且也对于水平方向的震动也能够容易地实现基于密封材料371的水密结构。并且,通过设置密封限制器373来防止密封材料371的过度挤压,不仅能够防止密封材料371破损并增加使用期限,甚至能够防止罐110的过度的震动。可分离并结合地设置用于固定密封材料371的固定支架372和支撑突起374,当需要将罐110从箱2完全地分离或者因其他作业的需要而分解密封装置370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分离和重新设置,因此能够提高作业的效率性。与此同时,在密封座382的背面和罐110的内表面设置增强板390、391、392,从而具有在可信赖的条件下能够形成稳定的水密结构的效果。
图21至图30是有关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400的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400的船体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400的立体图。
有关下面所实施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200的说明中,除了用另外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或者再次提到的情况之外,基本上可以与包括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100的结构相同,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的内容而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21和图22,船舶的船体1(或悬浮构造物)具备上下贯穿的箱2。而且,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400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箱2内的罐410、设置在罐410的下部的推进头130、将罐410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140、引导罐410的升降的引导装置(未示出)、在罐410和放置罐410的罐座410b之间形成水密结构的密封装置160,以及在箱2内毫无动摇地约束罐410的约束装置150。
在箱2的内表面的下端可具备罐座410b,以便能够放置罐410。在罐座410b与罐410之间设置将要后面进行说明的密封装置460,由此能够在罐座410b与罐410之间形成水密结构。
如图21和图23所示,可包括密封装置460,以便当罐式推进器400处于操作模式时,在罐座410b与罐410之间形成水密结构。为了在罐410的下面的侧部形成水密结构,密封装置460可包括:密封材料471,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组成;以及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支撑密封材料471,以使密封材料471不会从罐410的下面脱离。在罐410的下端的周围设置有靠近于罐座410b的挡板410a,密封材料471在挡板410a的内侧通过固定部件来固定支撑,由此可将罐410与罐座410b之间形成为水密结构。
如图23至图25所示,罐式推进器400具备多个约束装置450,以便在转换为操作模式、移动模式或维护模式等的状态下,能够毫无动摇地约束罐410。
约束装置450可包括:卡止杆452,在罐410的外侧沿水平方向突出并实现卡止;卡止部件453,设置在对应的位置,以便卡止杆452进入时能够实现卡止。卡止部件453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以便在罐410移动至操作模式、移动模式或维护模式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卡止杆452的卡止。
多个卡止部件453可包括:第一卡止部件454,其具有卡止槽454a,以便当罐式推进器400位于船体1的底面下方并处于操作模式时,用于插入卡止杆452;以及第二卡止部件455,为了减小船体1的航行过程中的阻力而处于将推进器100向箱2内部提升的移动模式,或者罐式推进器400被提升至维护空间6的高度的维护模式时,用于放置卡止杆。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图,(a)表示立体图,(b)表示剖视图。参照图26,第一卡止部件454可设置成其下面被开放,卡止槽454a的上端部越向箱2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的斜面。即,卡止槽454a可设置成其剖面形状为三角形,卡止槽454a的中心轴越接近箱2的内表面越向船体1的下部倾斜。
图26(c)是示出在第一卡止部件454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肋456的状态的立体图,由于卡止槽454a的上端部设置成向箱2的内表面向下倾斜的斜面,因此随着卡止杆452进入至卡止槽454a的长度的增加,第一卡止部件454从船体1的上侧受到大的应力。因而,在受到这种应力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第一卡止部件454的支撑力,在第一卡止部件454的上端面与箱2的内表面之间可设置支撑肋456。
图27是表示在罐410的外侧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卡止杆452的图,(a)表示立体图,(b)表示剖视图。参照图27,对应于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的形状,卡止杆452可设置成卡止杆452的上端部越接近罐410的外表面越向上倾斜的斜面。也就是说,卡止杆452的上端部设置成其越向箱2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的形状,由此随着卡止杆452进入至卡止槽454a的长度的增加,设置有卡止杆452的罐410从船体1的下方受到强的力,设置有第一卡止部件454的箱2从船体1的上方受到强的力,从而能够在箱2内稳定地约束罐410。为了产生卡止杆452向罐410的外侧突出的动力,在罐410的内部可包括由马达或液压缸组成的驱动单元451。
如图26和图27所示,第一卡止部件454的下面开放,当卡止杆452进入至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时,卡止槽454a的上端部与两侧部相接于卡止杆452并约束所述卡止杆,因此在箱2内能够防止罐410的上、下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震动和旋转。也就是说,卡止杆452相接于卡止槽454a的上表面并受到约束,从而防止罐410的上下方向的震动,与此同时,卡止杆452相接于卡止槽454a的两侧面并受到约束,从而能够防止罐410的水平方向的震动和旋转。
图28(a)是表示当罐410处于移动模式或维护模式时,插入卡止杆452的第二卡止部件455的立体图,图28(b)是表示卡止杆452放置在第二卡止部件455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参照图28,为了船体1的航行,第二卡止部件455可设置在对应的位置上,以便罐式推进器400处于引入罐410的内部的移动模式,或者罐式推进器400处于维护模式时,使卡止杆452进入时被卡止。第二卡止部件455从箱2的内表面沿水平方向突出形成,在其上表面能够卡住卡止杆452。由此,第二卡止部件455的上端面可沿水平方向平坦设置,对应地,卡止杆452的下端面可沿水平方向平坦设置。卡止杆452在操作模式下插入至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而在移动模式下可通过进入至第二卡止部件455的上端面而被卡止的方式,在箱2内支撑罐410。为了确保第二卡止部件455的支撑力,在第二卡止部件455的下端面与箱2的内表面之间可进一步设置支撑肋456。与现有的卡止杆被完全插入至箱内表面的插入槽的结构不同,卡止杆452被第二卡止部件455卡住,从而能够支撑罐410,因此其结构简单,在箱内表面选定第二卡止部件455的位置时,能够显著降低作业难度并减少作业时间,因此可具有提高生产性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二卡止部件455设置在处于移动模式和维护模式下的卡止杆452所突出的高度的情况并进行了说明,但是根据作业需要,也可以通过在箱2的内表面进一步设置第二卡止部件455,或者设置在移动模式或维护模式中的某一个情况,由此约束罐410。
图29是放大表示图3的B部分的剖视图,(a)至(c)是表示卡止杆插入至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的程度与密封装置460的密封材料471的挤压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9(a)所示,当罐式推进器400处于操作模式时,为了在箱2内约束罐410,而卡止杆452开始从罐410的外表面向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进入。与此同时,罐410的下面的密封材料471开始与罐座410b相接并紧贴。
当密封材料471的紧贴力不足以形成水密结构时,或者当密封材料471因重复的使用而处于一部分被磨损的状态时,如图29(b)所示,通过从罐410进一步突出卡止杆452,能够增加插入到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的长度。卡止槽454a的上端面和与此相接的卡止杆452的上端面设置成越向箱2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的斜面,因此随着插入至卡止槽454a的卡止杆452的长度的增加,罐410从船体1的下侧受到力。由此,罐410与罐座410b的间隔逐渐缩小,密封材料471被进一步挤压而相接到罐座410b,因此能够增加紧贴力。由于只有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的下面被开放,因此在箱2内不仅能够沿垂直方向,而且沿水平方向稳定地固定罐410。
图29(c)是示出卡止杆452完全被插入至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的状态的图,即,示出密封材料471与罐座410b之间的紧贴力被极大化的状态。
就像普通的罐式推进器的约束装置一样,当采取将剖面形状为圆形等的锁紧销插入到设置在箱的内表面的接合口的结构时,只有锁紧销被完全插入到接合口才能够在箱内支撑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防止罐的上下方向的震动,但防止罐的水平方向的震动或旋转的作用比较弱。即,防止平行于锁紧销的突出方向的罐的震动作用比较弱,因此需要将锁紧销和接合口等设置在罐与箱的多个面上,从而比较麻烦。并且,普通的罐式推进器的约束装置不仅要使锁紧销与接合口的位置完全匹配,而且也要使锁紧销的进入角和接合口的中心轴的角完全匹配,因此在设置作业中需要过大的精确度,存在降低作业效率性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不能调节设置在罐的下部的密封部件的挤压程度,因此会不必要地过度挤压密封部件而减少使用期限,或者在密封部件只有一部分被磨损的情况下无法增加密封部件的紧贴力,而需要更换新的密封部件,因此存在增加维护费用和时间的问题。
但是,对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400,插入约束装置450的卡止杆的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设置成下面被开放的状态,第二卡止部件455通过在上端面卡住卡止杆452的方式来约束罐410,因此其结构简单,且在设置卡止部件453的过程中不需要精确的位置选定作业,由此能够增加作业的效率性,提高生产性。
并且,第一卡止部件454可设置成其下面被开放,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和卡止杆452的上端部为越接近箱2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的斜面,当卡止杆452进入到卡止槽454a时,所述卡止杆相接到卡止槽454a的上端部与两侧部并约束其动作,从而不仅能够防止罐410的上下方向的震动,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平方向的震动和旋转,因此在箱2内能够稳定地约束罐410。
不仅如此,将第一卡止部件454的卡止槽454a和卡止杆452的上端面设置成越接近箱2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的斜面,从而根据卡止杆452进入到卡止槽454a的长度,可调节设置在罐410的下部的密封材料471的挤压程度,因此能够增加密封材料471的使用期限,且在罐410与罐座410b之间能够稳定并有效地形成水密结构。
图3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所包括的约束装置的变形例。图30(a)是表示另外的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约束装置的立体图。参照图30(a),第一卡止部件464设置成其下面被开放,卡止槽464a的上端面为越向箱2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的斜面,且卡止槽464a的剖面形状可形成为四边形。由于卡止槽464a的上端面与侧面相互垂直地了设置,因此当卡止杆462插入到卡止槽464a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罐410的水平方向的约束。
参照图30(b),插入到卡止槽464a的卡止杆462也对应卡止槽464a的形状,剖面形状形成为四边形,设置成上端面越向箱2的内表面越向下倾斜,由此根据插入到第一卡止部件464的卡止槽464a的长度,能够调节罐410下部的密封材料471的挤压程度。卡止杆462的下端面可平坦设置。
图31至图36是有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的图。
有关下面所实施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的说明中,除了用另外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或者再次提到的情况之外,基本上可以与包括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100的结构相同,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的内容而省略其说明。
图31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的引导装置的立体图,图32是图31的主视图。并且,图33至图36是表示设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过程的图。
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设置方法的引导装置,可包括设置在船体1的箱2内表面的上部引导单元560,以及设置在下侧的下部引导单元560,各个引导单元560可通过支撑齿条141来引导罐110的升降。
下面作为一个例子提示了只设置有上部引导单元560和下部引导单元560的状态,然而引导装置还可包括进一步设置在齿条141的升降轨迹上的引导单元560,且不限定其数量。
如图31和图32所示,下部引导单元560包括:支撑支架561,固定在箱2的内表面;两个齿面引导单元562,对称地设置在支撑支架561的两侧,分别与齿条141的两侧的齿部141b相接;以及侧面引导单元563,设置在两个齿面引导单元562之间的支撑支架561上,与齿条141的侧面(未形成齿部的平坦面)相接,由此引导齿条141的升降。下部引导单元560维持两个齿面引导单元562和侧面引导单元563包围齿条141的周围的“C”字形状,从而能够无可动摇地支撑齿条141。
组成两个齿面引导单元562和侧面引导单元563的主体结构的支撑支架561可通过以焊接来连接多个金属板材的方式制造,这种支撑支架561可通过焊接而固定在箱2的内表面。
两个齿面引导单元562和侧面引导单元563分别包括与齿条141相接而引导升降的滑动垫562a、563a。各个滑动垫562a、563a以螺栓紧固方式可分离并结合地安装在齿面引导单元562和侧面引导单元563的内表面侧,以便磨损或损坏时能够进行更换。并且,为了在设置过程中调节滑动垫562a、563a与齿条141之间的间隔,在齿面引导单元562的进入引导单元562c与滑动垫562a之间、侧面引导单元563的进入引导单元563c与滑动垫563a之间可夹杂一个以上的厚度调节板562b、563b。
上述的齿面引导单元562和侧面引导单元563的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相对于齿条141的升降方向保持倾斜,以使齿条141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其内侧,且在滑动垫562a、563a的上端和下端可形成相对于齿条141的升降方向保持倾斜的倾斜引导面562d、563d。
滑动垫562a、563a可由强度比齿条141小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以便保护齿条141的齿部141b的同时,能够引导顺利的滑动。优选地,可以是摩擦阻力小且耐磨性和耐冲击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材料。
上部引导单元560也可设置成与下部引导单元560基本上相同的形态。但是,考虑到当罐110进行下降或者上升时齿条141从上部引导单元560或下部引导单元560脱离后又重新进入的问题,保持倾斜的同时引导齿条141的进入的进入引导单元163a、164a能够以相反方向配置。
上部引导单元560与下部引导单元560间的相隔距离可设置成比齿条141的整体长度短的距离。这是为了使进行升降的齿条141维持被上部引导单元560和升降驱动单元143的小齿轮142来支撑的状态,或者被下部引导单元560和升降驱动单元143的小齿轮142来支撑的状态,即,使所述齿条维持至少两个的支撑,由此实现齿条141的稳定的升降。
将这种罐式推进器100初始安装在船体1上,或者为了维修而从船体1分离后重新设置时,在用起重机等提升安装有推进头130的罐110的状态下下降罐110,以使罐110进入至箱2的上部的开口部分。
此时,罐110的两侧的齿条141通过上部引导装置160来引导其进入,接着与位于其下部的升降驱动单元143的小齿轮142啮合并能够被稳定地支撑。然后,可通过升降驱动单元143的动作来实现罐110的进入,进行下降的齿条141自然地进入至下部引导单元560,由此能够被稳定地支撑。
尤其,由于本发明的上部引导单元560和下部引导单元560配置在与齿条141相同的线上并引导齿条141的形态,因此与引导装置和升降装置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的普通的罐式推进器相比能够实现容易的设置。
像普通的罐式推进器,如果单独地设置引导装置和升降装置,则在设置过程中需要考虑保持引导装置的正确的结合的同时,还要使升降装置的齿条与小齿轮的正确的啮合,因此难以保持各部分的结合公差的同时实现正确的设置。这是因为罐之类的巨大的构造物因其大小和重量而不容易进行处理。但是,本实施例的罐式推进器的上部引导单元560和下部引导单元560配置在与升降装置140的齿条141相同的线上,并引导齿条141的升降,因此能够实现更加容易的设置。与此同时,能够简化结构,即不需要为了进行引导而在罐110侧另外地设置导轨等,因此也可获得减少制造费用并提高生产性的效果。
另外,上述的罐110应该与引导装置完全匹配,为此引导装置应正确地设置在箱2内表面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上。此时,当以焊接方式将引导装置固定在箱2内侧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上时,因焊接变形等,预先设定的位置(已设计的设置位置)与实际设置的位置之间可产生误差。例如,组成两个齿面引导单元562和侧面引导单元563的主体结构的支撑支架561可通过焊接固定在箱2的内表面,此时因焊接变形等,预先设定的位置与实际设置的位置之间可产生误差。
并且,当为了纠正误差而分离已焊接完的引导装置并重新设置时,消耗相应的作业费用,即使重新设置也因焊接而可再次发生变形,因此大幅降低设置效率性。
下面以前述的内容为基础,通过图33至图34,对解决上述的问题的同时有效设置引导装置的过程S401~S431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引导装置可包括设置在升降驱动单元143的上侧和下侧的上述的上部引导单元560和下部引导单元560。并且,引导装置不仅包括上部引导单元560和下部引导单元560上,而且根据需要还可在上部引导单元560与下部引导单元560之间进一步设置一个以上的所述引导单元。为了便于说明,将在箱内设置上部引导单元560和下部引导单元560的形态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并以下部引导单元560为主进行说明。
参照图33和图34,设置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引导在以多个块单位制造的船体或者悬浮构造物的箱的块B内表面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上设置有齿条141的罐110的升降,然后组装各个箱块B1-B3(S401、S411)。其中,引导装置配置在与齿条141相同的线上,能够以对等的形态设置在升降装置140所处位置的箱的两侧。并且,两个以上的引导装置以设置在第一块B1上的最上位的引导装置(上部引导单元560)与设置在第三块B3上的最下位引导装置(下部引导单元560)间的相隔距离比齿条141的整体的长度短的方式设置在箱的内表面。在另外的例子中,也可在第二块B2上设置引导装置。
引导装置包括支撑支架561、齿面引导单元562,以及侧面引导单元563,齿面引导单元562和侧面引导单元563可分别包括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和厚度调节板562b、563b,以及滑动垫562a、563a。
如图33所示,通过焊接接合的方式将下部引导单元560的支撑支架561固定在第三块B3的内表面,将根据已经设计的数值来制造的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设置在支撑支架561的前端部和两侧上。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可通过焊接方式、螺栓紧固方式等安装。以基本与下部引导单元560相同的形态设置的上部引导单元560(参照图34)的支撑支架和进入引导单元162c,同样与下部引导单元560相同地设置在箱块B1的内表面。可变更下部引导单元560和上部引导单元560的设置顺序,也可同时进行。
如图34所示,安装引导装置,然后通过焊接和紧固部件(螺栓)等方式按次序组装(结合)各个箱块B1~B3。由此,在上位的第一块B1上设置上部引导单元560,在下位的第三块B3上设置下部引导单元560。
其次,参照图35,测量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S421)。此时,向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照射光,以反射光的时间、距离以及角度中的一个以上为基础,能够提取引导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此,可使用定位器570,可使用激光、紫外线光等。这种定位器570设置在上述的设置空间3或维护空间6,或者可单独地设置在箱2内表面的两侧的测量器设置空间S中。定位器570向引导装置的支撑支架561和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的设置位置(测量点)照射光,以反射光的时间、距离,以及角度中的一个以上为基础,能够提取引导装置的位置信息(例如X、Y、Z的坐标值)。通过这种方式所测量的引导装置的位置信息传递至与网络连接的监控系统,以使操作者能够确认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
其次,参照图36,以所测量的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与预先设定的位置间的误差值为基础,通过调节引导装置的厚度来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S431)。图36是引导装置的俯视图,更加具体的形态请参照图31和图32。其中,为了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在设置有引导装置的支撑支架561和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的状态下,以上述的误差值为基础来设计厚度调节板562b、563b的厚度,由此制造厚度调节板562b、563b。其中,‘制造’可包含为了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而将厚度调节板562b、563b加工成所需的厚度的意思。而且,在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的前面设置厚度调节板562b、563b,在厚度调节板562b、563b的前面上设置根据预先设计的数值来制造的滑动垫562a、563a。
例如,在设置有引导装置的支撑支架561和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的状态下测量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当其结果为从预先设定的位置(设计位置)向左侧移动的距离为“2mm”时,预先设定的位置与实际的设置位置间的误差值为“2mm”。其中,假设最初设置在配置于支撑支架561的两侧上的进入引导单元562c的左侧厚度调节板562b-1、右侧厚度调节板562b-2的厚度分别设计为“5mm”,滑动垫562a、563a的厚度分别设计为“30mm”。
为了以上述的误差值为基础来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将左侧厚度调节板562b-1的厚度设计变更为“7mm”,将右侧厚度调节板562b-2的厚度设计变更为“3mm”。而且,以变更的厚度分别制造左侧厚度调节板562b-1、右侧厚度调节板562b-2。然后,如图36所示,将所制造的左侧厚度调节板562b-1、右侧厚度调节板562b-2设置在进入引导单元562c的前面,在左侧厚度调节板562b-1、右侧厚度调节板562b-2的前面设置滑动垫562a。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对设置在配置于支撑支架561的前端部的进入引导单元563c的厚度调节板563b的厚度进行变更,因此以最初的设计数值来制造并设置在对应的位置上。由此,能够通过调节左侧厚度调节板562b-1、右侧厚度调节板562b-2的厚度来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
作为另一个例子,齿面引导单元562和侧面引导单元563只由省略厚度调节板562b、563b的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和滑动垫562a、563a组成。此时,在将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根据预先设计的数值来制造并设置在支撑支架561上的状态下,以上述的误差值为基础设计和制造滑动垫562a、563a的厚度。如上所述,比如引导装置向左侧移动的距离为“2mm”时,预先设定的位置与实际的设置位置间的误差值为“2mm”。当滑动垫562a、563a的厚度分别被设计为“35mm”时,将左侧滑动垫562a-1的厚度设计变更为“37mm”,将右侧滑动垫562a-2的厚度设计变更为“33mm”。而且,以变更的厚度分别制造左侧滑动垫562a-1、右侧滑动垫562a-2,并将其设置在进入引导单元562c的前面。如上所述,能够通过调节左侧厚度滑动垫562a-1、右侧滑动垫562a-2的厚度来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不需要对设置在配置于支撑支架561的前端部的进入引导单元563c的滑动垫563a的厚度进行变更,因此以最初的设计数值来制造并设置在对应的位置上。上述的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的补正方法也可直接适用于上部引导单元560。
在上述的图33至图36的步骤S401~S431中,在设置引导装置前或后,将在箱2内表面与齿条141啮合的小齿轮142和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小齿轮的驱动源的升降驱动单元143可固定在设置空间3的内部的固定构造物4上。与引导装置相同,升降驱动单元143能够实现对设置位置的测量,以便能够通过比较预先设定的位置与实际的设置位置来补正根据误差值的设置位置。作为另一个例子,进行对设置升降驱动单元143的固定构造物4的设置位置的测量,由此使固定构造物4正确地设置在设计位置上,从而只通过将升降驱动单元143设置在该固定构造物4上,也能够实现升降驱动单元143的正确的设置。
为了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下面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即,在设置引导装置的支撑支架561和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的状态下,以误差值为基础来设计变更厚度调节板562b、563b的厚度并制造之后设置所述厚度调节板,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在根据预先设计的设计数值来制造厚度调节板562b、563b的状态下,能够将厚度调节板562b、563b加工至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所需的厚度,并进行设置。
并且,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在完成所有厚度调节板562b、563b以及滑动垫562a、563a的设置的状态下,只分离为了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而需要补正厚度的厚度调节板562b、563b,并进行加工,之后重新设置所述厚度调节板。这种方式也可同样适用于包括省略厚度调节板562b、563b的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和滑动垫562a、563a的引导装置。滑动垫562a、563a和厚度调节板562b、563b通过螺栓紧固方式来安装,因此即使分离并进行加工之后重新设置也不会对引导装置的位置变更产生影响。
并且,当预先制造厚度调节板562b、563b而具有多种尺寸的厚度时,能够以上述的误差值为基础来组装两个以上的厚度调节板562b、563b,并设置在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的前面。其中,在进入引导单元562c、563c上一同设置两个以上的厚度调节板562b、563b与滑动垫562a、563a时,可以通过在厚度调节板562b、563b上附加地设置另外的厚度调节板,或者从所设置的厚度调节板562b、563b取出所述厚度调节板的方式来调节厚度,由此补正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此时,不需要另外的加工或进行设计变更等作业,由此能够更加迅速而有效地执行引导装置的设置位置的补正。
对于图33至图36的步骤S401~S431,其能够在PE车间中完成,完成所有需要进行的作业的块B设置在船体或悬浮构造物的设置位置上,或者可与其它块结合。
本发明参考示出在附图中的一个实施例来进行了说明,而这只是举例说明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通过该实施例可进行多种变形和均等的其他实施例。因而,本发明的真正的保护范围应该只通过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罐式推进器,所述罐式推进器是装载在船舶的箱内部的罐式推进器,包括引导所述罐的升降的引导装置,
所述引导装置包括:
下部引导单元,安装在与沿升降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罐的外表面的齿条相对的所述箱的下部,当所述罐下降时,沿所述箱的下方向引导所述齿条;
上部引导单元,安装在与所述齿条相对的所述箱的上部,当所述罐上升时,沿所述罐的上方向引导所述齿条;以及
升降单元,在所述下部引导单元和所述上部引导单元之间与所述齿条对置,沿上方向或下方向移动所述齿条,
所述上部引导单元、所述下部引导单元及所述升降单元配置在与所述罐的齿条相同的轴上,
所述下部引导单元和所述上部引导单元包括:
引导支架,安装于所述箱;
侧面引导垫,与所述齿条的侧部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引导支架上;以及
齿面引导垫,与所述齿条的齿面相对地成双设置在所述引导支架上,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
升降引导垫,与所述齿条的侧部对置;以及
小齿轮,与所述齿条的齿面对置,啮合在所述齿条的齿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推进器,当所述罐下降时,所述齿条通过所述下部引导单元和所述升降单元而被引导,当所述罐上升时,所述齿条通过所述上部引导单元和所述升降单元而被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推进器,所述上部引导单元和所述下部引导单元间的最大距离(A)至少比所述齿条的最大长度(B)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推进器,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与下部引导单元之间的同一轴上的中央部引导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推进器,所述引导支架包括:
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箱的内表面;
前框架,与所述齿条的侧部相对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粘贴有所述侧面引导垫;以及
侧框架,成双并垂直地突出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部,以便与所述齿条的齿面相对,且粘贴有所述齿面引导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推进器,在所述侧面引导垫和所述齿面引导垫的上、下部上形成用于引导所述齿条的初期进入的锥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罐式推进器,在所述侧面引导垫与所述前框架之间,或在所述齿面引导垫与所述侧框架之间选择性地夹杂用于调节微细公差的调平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式推进器,所述锥形面包括:
第一锥形面,倾斜地形成在所述齿条所进入的进入部;
第二锥形面,以相比所述第一锥形面小的坡度在所述第一锥形面上连续倾斜地形成。
9.一种罐式推进器,所述罐式推进器是装载在船舶的箱内部的罐式推进器,包括引导所述罐的升降的引导装置,
所述引导装置包括:
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箱的内表面,以便通过支撑沿升降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罐的外表面的齿条来引导所述罐的升降移动;
滑动垫,用于缓解施加于所述引导单元的冲击或摩擦;以及
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垫之间,支撑滑动垫,
所述引导单元包括:
支撑支架,固定在所述箱的内表面;
齿面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支架上,与所述齿条的齿部相接并引导升降;以及
侧面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支架上,与所述齿条的侧部相接并引导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罐式推进器,所述齿条设置成齿部在其宽幅方向的两侧对称,
所述齿面引导单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支架的两侧,以便分别引导所述齿条的两侧的齿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罐式推进器,所述滑动垫分别可分离并结合地设置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和所述侧面引导单元与所述齿条相接并引导升降的部位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罐式推进器,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的前面,以便突出在所述齿面引导单元或所述侧面引导单元上并支撑所述滑动垫。
CN201480018321.2A 2013-03-29 2014-03-28 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Active CN105263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34367 2013-03-29
KR1020130034367A KR101454390B1 (ko) 2013-03-29 2013-03-29 캐니스터의 가이드 장치
KR20130053416A KR101487664B1 (ko) 2013-05-10 2013-05-10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의 구속장치
KR10-2013-0053416 2013-05-10
KR10-2013-0055512 2013-05-16
KR1020130055512A KR101516560B1 (ko) 2013-05-16 2013-05-16 캐니스터 안내장치 설치방법
KR10-2013-0055657 2013-05-16
KR20130055657A KR101487677B1 (ko) 2013-05-16 2013-05-16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의 승강 안내장치
KR1020130058076A KR101475201B1 (ko) 2013-05-23 2013-05-23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
KR10-2013-0058076 2013-05-23
PCT/KR2014/002687 WO2014157999A1 (ko) 2013-03-29 2014-03-28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 및 이의 설치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3799A CN105263799A (zh) 2016-01-20
CN105263799B true CN105263799B (zh) 2018-04-03

Family

ID=51624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321.2A Active CN105263799B (zh) 2013-03-29 2014-03-28 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834289B2 (zh)
EP (1) EP2979972B1 (zh)
CN (1) CN105263799B (zh)
BR (1) BR112015025007B1 (zh)
SG (1) SG11201508130YA (zh)
WO (1) WO20141579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34289B2 (en) 2013-03-29 2017-12-05 Samsung Heavy Ind. Co., Ltd. Canister type thruster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NL2017249B1 (en) * 2015-10-15 2017-08-09 Gustomsc Resources Bv Retractable thruster system
CN105730661A (zh) * 2016-03-02 2016-07-06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滚塑游艇辅助动力装置
CN106627998B (zh) * 2017-01-06 2019-06-07 浙江嘉蓝海洋电子有限公司 船底三维声呐的可伸缩安装机构
WO2019141354A1 (en) * 2018-01-17 2019-07-25 Wärtsilä Netherlands B.V. An inboard demountable retractable thruster for a marine vessel and a marine vessel
CN110395374B (zh) * 2019-08-16 2020-03-27 台州市椒江预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划船或小型渔船用可收纳助力装置
WO2024067987A1 (en) * 2022-09-30 2024-04-04 Volvo Penta Corporation Marine drive system with centering bearing surfa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2553A (en) * 1982-03-17 1985-04-23 Red Fox Industries, Inc. Jack-up unit
JP2001097284A (ja) * 1999-10-01 2001-04-1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昇降式推進装置
KR20100074397A (ko) * 2008-12-24 2010-07-02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시추선의 스러스터 가이드 장치
KR20110139545A (ko) * 2010-06-23 2011-12-29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랙기어와 슬라이딩 레일을 갖는 드릴쉽용 캐니스터
CN102666272A (zh) * 2009-09-14 2012-09-12 伊特里克公司 具有可收缩的推进器组件的船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9104A (en) 1968-04-19 1970-09-15 Plessey Airborne Corp Limit switch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actuators
FR2506715A2 (fr) * 1980-07-30 1982-12-03 Brissonneau & Lotz Dispositif de securite pour plate-forme marine
US5139366A (en) * 1991-05-02 1992-08-18 Amfels, Inc. Offshore jackup rig lo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486069A (en) * 1994-06-06 1996-01-23 Breeden; John Offshore jack-up rig locking system
FR2779754B1 (fr) * 1998-06-12 2000-08-25 Technip Geoproduction Dispositif de transport et de pose d'un pont d'une plate-forme petroliere d'exploitation en mer
JP2001151191A (ja) 1999-11-29 2001-06-05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バージ搭載船における浸水防止装置
US6458004B2 (en) * 2000-02-15 2002-10-01 Van Breems Martinus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s
US6439936B1 (en) * 2000-02-29 2002-08-27 Global Marine, Inc. High retraction marine thruster
US6663313B2 (en) 2001-01-05 2003-12-16 Emerson Power Transmission Manufacturing, L.P. Mounting system for speed reducers
KR20070106090A (ko) 2006-04-28 2007-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도어 바스켓 장착구조
KR101045267B1 (ko) 2008-06-30 2011-06-29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롤투롤 컨버팅머신의 개선된 제어안정도 판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663464B1 (ko) 2010-07-02 2016-10-07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드릴쉽의 스러스터와 캐니스터의 일괄 탑재방법
JP5119346B2 (ja) 2011-03-29 2013-01-1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昇降式スラスタ装置
US9834289B2 (en) 2013-03-29 2017-12-05 Samsung Heavy Ind. Co., Ltd. Canister type thruster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2553A (en) * 1982-03-17 1985-04-23 Red Fox Industries, Inc. Jack-up unit
JP2001097284A (ja) * 1999-10-01 2001-04-1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昇降式推進装置
KR20100074397A (ko) * 2008-12-24 2010-07-02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시추선의 스러스터 가이드 장치
CN102666272A (zh) * 2009-09-14 2012-09-12 伊特里克公司 具有可收缩的推进器组件的船只
KR20110139545A (ko) * 2010-06-23 2011-12-29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랙기어와 슬라이딩 레일을 갖는 드릴쉽용 캐니스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79972A1 (en) 2016-02-03
US9834289B2 (en) 2017-12-05
US20160083061A1 (en) 2016-03-24
US20170233048A1 (en) 2017-08-17
WO2014157999A1 (ko) 2014-10-02
BR112015025007A2 (pt) 2017-10-03
US20170217552A1 (en) 2017-08-03
US9988131B2 (en) 2018-06-05
EP2979972B1 (en) 2019-08-07
US10300997B2 (en) 2019-05-28
EP2979972A4 (en) 2016-11-23
CN105263799A (zh) 2016-01-20
SG11201508130YA (en) 2015-10-29
BR112015025007B1 (pt)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3799B (zh) 罐式推进器及其设置方法
KR101531780B1 (ko) 승강식 스러스터 장치
KR20170008775A (ko) 해상 구조물의 시공 방법 및 해상 구조물
US9896860B2 (en) Structural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KR20120031165A (ko) 리그 데크의 운반, 설치 및 분해용 구조물과 이러한 데크의 운반, 설치 및 분해방법
KR200474540Y1 (ko) 표준 모듈화된 스퍼드캔을 갖는 부유식 구조물
CN107021194A (zh) Rov水下湿式模块化换装的作业工具库及其对接装置
EP2694801B1 (en) Submersible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installing anchoring equipment
KR101475201B1 (ko)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
KR101475200B1 (ko)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
KR100553664B1 (ko) 수중탑재 선박건조공법
CN208357988U (zh) 一种槽型焊接结构
KR101487664B1 (ko)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의 구속장치
KR101638636B1 (ko) 드릴쉽의 캐니스터 설치방법
KR102188506B1 (ko) 경량 부표
KR101323796B1 (ko) 덱 하우스 모듈 시공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덱 하우스 모듈이 시공된 선박
KR102519867B1 (ko) 해상 풍력발전기 설치용 선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해상 풍력발전기 설치 방법
KR101454395B1 (ko) 캐니스터의 가이드 장치
KR101487677B1 (ko)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의 승강 안내장치
KR102248195B1 (ko) 부유식 구조물
KR101475194B1 (ko) 캐니스터 적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 설치방법
KR101540379B1 (ko) 유지보수 구조를 구비한 헬리데크
KR20140131414A (ko)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
KR20130107573A (ko) 캐니스터 스러스터 고정 장치
KR20140127428A (ko) 캐니스터식 스러스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