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3424A - 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夹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夹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3424A
CN105263424A CN201480032444.1A CN201480032444A CN105263424A CN 105263424 A CN105263424 A CN 105263424A CN 201480032444 A CN201480032444 A CN 201480032444A CN 105263424 A CN105263424 A CN 105263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equipment according
limbs
profile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24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3424B (zh
Inventor
尼尔斯·凡斯派伦塔克
罗翰·怀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n care private limited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WAVE BIOTECH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39016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3901617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WAVE BIOTECH Pty Ltd filed Critical WAVE BIOTECH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63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3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3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3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32Tourniqu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32Tourniquets
    • A61B17/135Tourniquets infla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32Tourniquets
    • A61B17/135Tourniquets inflatable
    • A61B17/1355Automated control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6Measuring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90/064Measuring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measuring force, pressure or mechanical tension
    • A61B2090/065Measuring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measuring force, pressure or mechanical tension for measuring contact or contact pressure

Abstract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减少人类肢体中的静脉血液流量的设备。所述一些实施方案的设备包括:第一刚性部分,其具有第一非线性内部轮廓;第二刚性部分,其具有大体上面向所述第一内部轮廓的第二内部轮廓;以及耦接区部,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耦接在一起,而同时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在夹持位置与非夹持位置之间的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被布置成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压抵所述肢体中的静脉,并因此减少所述肢体中的静脉血液流量。

Description

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夹持设备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一般涉及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夹持设备。详细而言,实施方案涉及具有可围绕肢体而在夹持位置与非夹持位置之间移动的相对部分的夹持设备。
背景技术
当执行静脉穿刺时,已经传统地使用止血带许多年。此类止血带一般由柔性带组成,以便环绕手臂或下肢并围绕此肢体的周边来压缩手臂或下肢。将此类止血带反复用于多个患者已经成为惯例。在一些情形中,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飞溅到止血带上,并且在重复使用期间,止血带可能沾染和藏匿来自皮肤的细菌。因此,传统止血带的此类重复使用是不卫生的且包含疾病传染的风险。
此外,传统的止血带需要两只手的使用来应用它们,如果职业医师因此不能够同时执行另一个期望功能,那么这种情况便可能是棘手的。在释放时,一些传统的止血带可能经历稍微猛烈和突然的释放,这对于释放止血带的患者或职业医师而言可能是厌烦的。此外,一些传统的止血带可能往往会在将压缩施加到肢体时挤夹患者的皮肤,从而引起疼痛和不适。此外,传统止血带并不允许职业医师断定正施加多少压力。如果止血带施加过紧或过松,那么它可能对周围施加止血带的肢体中的静脉扩张造成负面影响,这又可能负面地影响患者的治疗结果。
需要解决或改善与用于减少肢体中静脉血液流量的现有方法或设备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不利的缺点,或者需要至少对此提供有用的替代方案。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减少人类肢体中的静脉血液流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刚性部分,其具有第一非线性内部轮廓;
第二刚性部分,其具有大体上面向所述第一内部轮廓的第二内部轮廓;以及
耦接区部,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耦接在一起,而同时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在夹持位置与非夹持位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被布置成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压抵所述肢体中的静脉,并因此减少所述肢体中的静脉血液流量。
当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可限定夹持表面来压抵所述肢体中的静脉。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可以是弯曲的或部分弯曲且部分笔直的或可具有不同曲率的部分。所述第二内部轮廓可以是非线性的。所述第二内部轮廓可以是弯曲的或部分弯曲且部分笔直的或可具有不同曲率的部分。
所述耦接区部可包括第一耦接区部和第二耦接区部,所述第二耦接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耦接区部是可移动的,以便允许所述设备采用所述夹持位置或所述非夹持位置。所述第一耦接区部可连接到所述第一刚性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耦接区部可连接到所述第二刚性部分。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扣持机构,以便将所述设备扣持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可被配置来允许所述设备采用多个扣持位置中的一个,在所述多个扣持位置中会抑制所述耦接区部采用所述非夹持位置。所述多个扣持位置可包括多个分立扣持位置。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可包括棘轮扣持机构。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可包括多个单独扣持部件。所述扣持机构可包括摩擦啮合机构。
对于每一至少一个扣持机构而言,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可手动致动释放机构,以便将所述设备从所述夹持位置中释放。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从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处突出的脊部,所述脊部具有合适尺寸以便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向内按压在所述肢体上。所述脊部可沿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或所述第二内部轮廓的实质部分延伸。所述脊部可具有类似于珠粒的弯曲截面轮廓。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偏置机构,以便使所述设备偏向所述非夹持位置。所述偏置机构可设置在所述耦接区部中或所述耦接区部上。所述第二部分可被部分地接纳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接纳区部内。随着所述设备朝向所述夹持位置移动,逐步越来越多的所述第二部分可被接纳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接纳区部内。
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当所述设备定位在所述手臂上且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所述设备无法从上臂处轻易移除。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当所述设备处于所述非夹持位置中时,所述设备可轻易置放在所述上臂上或从所述上臂处移除。
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当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不必接触所述肢体的整个外围/周边。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以便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提供所述肢体的仅仅部分合围。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以便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在约240°至约300°的范围中提供所述肢体的部分合围。
所述设备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在所述非夹持位置中仅仅使用一只手便可手动地将其放置在所述上臂上,并且仅仅使用一只手便可移动到所述夹持位置中。所述设备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仅仅使用一只手便可手动地将其从所述夹持位置中释放,并且仅仅使用一只手便可从所述肢体处移除。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缓冲元件,所述缓冲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缓冲元件可在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上延伸。所述缓冲元件可附接到所述第一内部轮廓,而并不附接到所述第二内部轮廓。
当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在所述缓冲元件与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之间可允许相对移动。所述第二部分可限定孔隙来接纳所述缓冲元件的一部分,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允许所述缓冲元件的所述部分移动穿过所述孔隙。所述孔隙可从所述第二内部轮廓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部分而到达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壁,据此所述缓冲元件的所述部分可从一侧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部分而到达另一侧。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可限定腔室,以便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朝向所述夹持位置发生相对移动时,逐步接纳所述缓冲元件的所述部分。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脊部,所述脊部由所述缓冲元件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限定,所述脊部沿所述缓冲元件的长度的至少部分而延伸并被布置成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撞击所述肢体。所述脊部可沿所述缓冲元件的纵向长度而在中心延伸。所述缓冲元件可包括柔性背衬层和附接到所述背衬层的可压缩缓冲层。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可通过所述耦接区部来耦接,从而使得仅仅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耦接区部共同延伸的平面中允许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相对移动可仅仅允许沿着所述平面中的单一轴线。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在所述平面中的多个方向上允许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耦接区部可由一种或多种可灭菌材料形成。
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耦接区部可限定实质上U形的所述设备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可具有自由末端和处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自由末端处的第一远端区部,所述第一远端区部处于所述耦接区部的远端,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可具有自由末端和处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自由末端处的第二远端区部,所述第二远端区部处于所述耦接区部的远端,其中在所述非夹持位置中,可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远端区部之间限定间隙,所述间隙具有合适尺寸以便允许将所述设备放置在所述上臂上,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接纳所述上臂。当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移动到所述夹持位置时,可减小或消除所述间隙。
所述第一和第二远端区部中的至少一个可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远端区部中的另一个而向内弯曲。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大体上凹形的。
所述耦接区部或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或卡爪可限定(或可具有部分或突出部来限定)对立朝向的阶台,所述阶台可以手动地朝向彼此按压,以便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非夹持位置移动到所述夹持位置中。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相对卡爪,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每一个限定刚性内部面部以便按压向肢体的相对侧,并且所述卡爪一起限定其间的空间以便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肢体,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内部面部具有非线性轮廓;
桥接件,其以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在打开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耦接在一起,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设备可围绕所述肢体的至少一部分来定位,并且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压抵所述肢体的相对侧,从而使得在所述肢体的所述部分远端的至少浅静脉中减少静脉血液流量。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减少肢体中的静脉血液流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相对卡爪,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每一个包括刚性部件,所述刚性部件限定内部面部以便按压向所述肢体的相对侧;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在打开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设备可以围绕所述肢体的至少一部分来定位,并且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压抵所述肢体的相对侧,从而使得在所述肢体的所述部分远端的至少浅静脉中减少静脉血液流量;
其中所述卡爪可从所述打开位置手动压缩到所述夹持位置;以及
其中所述设备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当所述肢体是上臂并且所述设备围绕所述上臂放置在所述夹持位置中,而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一个压抵所述上臂的内侧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另一个压抵所述上臂的上部外侧部分,以便压缩头静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备可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
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可定位在所述第一刚性部分和第二刚性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至少一个上,或邻近于所述第一刚性部分和第二刚性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至少一个而定位。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可定位在所述设备中,从而使得在手臂上使用所述设备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手臂的内侧邻近处。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便可视地指示感测的压力。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还可包括压电元件。
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可膨胀元件,所述可膨胀元件至少部分地沿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中的至少一个来布置。所述可膨胀元件可以是可充气的,以便在设备定位于所述肢体上时将压力施加到所述肢体。所述可膨胀元件可具有阀以便有选择地允许空气穿入或离开所述可膨胀元件。所述可膨胀元件可形成缓冲元件的一部分或可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缓冲元件围封,所述缓冲元件沿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可被布置来感测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可膨胀元件施加的压力。
一些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一种给所述可膨胀元件充气的泵。所述泵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个的内部。所述设备还可包括被布置来操作所述泵的控制器,以及用来给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泵供电的电源。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处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个的外部上的一个或多个手动可致动输入部件,以便将致动输入提供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致动输入而进行以下各项中的一项:
操作所述泵来将所述可膨胀元件充气到第一压力设定点;
操作所述泵来将所述可膨胀元件充气到第二压力设定点,所述第二压力设定点高于所述第一压力设定点;
操作泄压阀来给所述可膨胀元件放气;以及
停止所述泄压阀的操作。
所述第一压力设定点可以是从约40mmHg到约80mmHg的压力,可选地为约60至70mmHg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设定点可以是从约80mmHg到约200mmHg的压力,可选地为约90至100mmHg的压力。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音频输入部件。所述控制器可被配置来处理经由所述音频输入部件接收的语声信号,并确定是否已经接收有效的语音命令,而且,如果确定已经接收有效的语音命令,那么便响应于所述有效的语音命令来操作所述泵或泄压阀。
所述设备还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命令,并响应于所述控制命令来操作所述泵或泄压阀。
所述设备可经过配置从而使得可以通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的所述设备将充分的力施加到所述肢体,以便引起所述肢体中的至少部分动脉闭塞。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套件,所述套件包括如上文描述的设备,并且还包括支架以便接纳和支撑处于所述非夹持位置中的所述设备。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套件,所述套件包括如上文描述的设备,并且还包括较薄、可选地一次性盖子或衬里,所述盖子或衬里被配置成当所述设备在所述肢体上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至少覆盖并卫生地保护所述设备中有可能与所述肢体产生接触的部分。所述盖子或衬里可以预先包装为准备使用的干净和消毒物品。
所述一次性盖子可被配置来覆盖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大部分或全部。所述一次性盖子可限定第一和第二囊袋来接纳并实质上围绕所述设备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或卡爪。或者,所述一次性盖子可被配置来实质上覆盖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
附图说明
通过举例的方式并且参考附图在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方案,在附图中:
图1A是穿越处于未压缩状态中的上臂的粗略解剖截面图;
图1B是类似于图1A的粗略解剖截面图,其展示处于压缩状态中的上臂。
图2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透视图;
图2B是图2A的设备的衬里部分的截面图;
图3A是从不同角度展示的、图2A的设备的透视图;
图3B是图2A的设备的透视图,其从类似于图3A的透视图中加以展示,但是不存在缓冲衬里;
图4A是展示在打开或非夹持位置中的、图2A的设备的另外透视图;
图4B是所述设备的视图,其类似于图4A中展示的图式,但是展示在压缩或夹持位置中;
图5A是示意图,其示出图2A的设备围绕未压缩的上臂进行放置,其中所述设备处于非夹持位置中;
图5B是类似于图5A的、夹持设备的示意图解,但是展示在夹持位置中,其中上臂被压缩;
图6是根据一些替代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透视图;
图7是图2A的设备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其示出偏置部件和扣持部件;
图8是图2A的设备的部分的截面图,其进一步示出偏置和扣持部件;
图9是根据另外替代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其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示意图解;
图11A、图11B和图11C是根据其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示意图解,其展示打开、部分夹持和完全夹持位置;
图12是套件的示意图解,所述套件包括支架以及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安装或定位在支架上的夹持设备;
图13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透视示意图解;
图13B是套件的透视示意图解,所述套件包括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卡盖和图13A的夹持设备;
图14是与图13B的套件一起使用的、装纳一次性盖子的容器的示意图解;
图15是套件的示意图解,所述套件包括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卡盖和图2A的夹持设备;
图16A是示出根据另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示意图,其展示所述设备围绕未压缩的上臂进行放置,其中所述设备处于非夹持位置中;
图16B是类似于图16A的、夹持设备的示意图解,但是展示在夹持位置中,其中上臂被压缩;
图17A是展示在打开位置中的、图16A的夹持设备的第一透视图;
图17B是展示在打开位置中的、图16A的夹持设备的第二透视图;
图18是图16A的夹持设备的扣持机构的近景透视图;
图19是图16A的夹持设备的侧视图,其展示在夹持位置中并示出扣持机构的释放位置,以便允许设备采用非夹持位置;
图20是图16A的夹持设备的侧视图,其展示在夹持位置中并示出扣持机构的脱离释放,以便允许设备采用非夹持位置;
图21是类似于图5A的示意图,但是示出包括压力传感器的另外例示性夹持设备;
图22是展示在图21中的压力传感器的例示性示意电路图;
图23A是另外例示性夹持设备的透视图;
图23B是图23A的夹持设备的透视图,但是展示在反向位置中;
图24是可用于例示性夹持设备中的例示性可膨胀元件的示意图解;
图25是图24的可膨胀元件的示意图解,其示出处于膨胀状态中的可膨胀元件;
图26是根据另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透视图;
图27是图26的夹持设备的透视局部剖面图;
图28是图26的夹持设备的另外透视图;
图29是图28的夹持设备的截面图;
图30是图26的夹持设备的部件的示意性框图;
图31是类似于图26的、但是包括语音控制特征的夹持设备的部件的示意性框图;以及
图32是类似于图26的夹持设备的部件的示意性框图,但是包括特征以便允许通过手持式电子设备来控制夹持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一般涉及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夹持设备。详细而言,实施方案涉及具有可围绕肢体而在夹持位置与非夹持位置之间移动的相对部分(卡爪)的夹持设备。
与完全包围上臂或其他肢体的圆周止血带设计形成对照,所描述和主张的夹持设备更接近于夹具/支柱型设计,可选地在需要的情况下具有压力点以便压缩上臂或其他肢体中的主静脉。这种夹具型设备设计可有利地减少患者不适、伤害风险,并提高在作为静脉穿刺程序的一部分的压缩的施加效率。另外,所描述实施方案的开放U形形状允许一次性衬里轻易地应用到设备,并轻易地移除而加以丢弃,以便提供改善的卫生条件。
首先参照图1A和图1B,出于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的预期用途的目的,而论述人类上臂的解剖构造的某些部分。
人类上臂10一般具有中心定位的肱骨12,在肱骨12的周围布置有组织,包括肌肉、静脉和动脉。上臂10中的重要动脉是肱动脉20,所述肱动脉20深于静脉(如头静脉22、贵要静脉24和肱静脉26)而定位在上臂10的肉体内。图1A展示处于未压缩状态4a中的上臂,并且图1B展示处于外侧和内侧压缩状态4b中的上臂10。
如图1B中粗略示出的,在压缩状态4b中,当将压缩施加到上臂10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时,更接近于上臂10的表面的静脉往往变得更加压缩。此压缩往往减少头静脉22、贵要静脉24和肱静脉26中的血液流量,这往往具有减少这些静脉中的血液流量回到心脏的效果。因为肱动脉20中存在较大的流体压力并且其更深地定位在手臂中,所以当与此类压缩下的静脉血液流量相比时,由于将压缩向内施加到手臂的外部,因此穿过肱动脉20的血液流量往往存在较少的阻塞。一般来说,头静脉定位在手臂的上部外侧(外部)侧面上,而肱静脉和贵要静脉定位在手臂的内侧(内部)侧面上。
参考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图5A和图5B,进一步详细地展示和描述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100。夹持设备100一般包括由耦接或桥接区部110耦接的第一刚性部分120和第二刚性部分130。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可描述为臂部或卡爪,这是因为它们围绕肢体进行夹持的相对关系和功能。如图中所示的,设备100是大体上约为U形的,其中耦接或桥接区部110将第一卡爪120和第二卡爪130联接在U形尖端处。
设备100(或本文中描述的另一个设备实施方案)一般被配置成在非夹持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非夹持位置中卡爪120、130足够宽地加以间隔,以便允许设备100围绕或部分围绕人类肢体(如上肢)放置,并且在夹持位置中卡爪120、130压向并压抵肢体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虽然实施方案一般描述为是被配置用于夹持人类上臂,但是实施方案也可以被配置用于夹持其他肢体部分,例如像前臂、小腿或大腿。
设备100一般形成为具有由两个主要可移动部分形成的刚性主体101,所述两个主要可移动部分包括第一卡爪120和第二卡爪130。耦接或桥接区部110包括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分各自耦接到、连接到卡爪120、130或与卡爪120、130整体成形,从而使得当设备100在夹持与非夹持位置之间转变时,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分的相对移动对应于第一卡爪120与第二卡爪130之间的相对移动。
第一卡爪120具有基座区部121,所述基座区部121形成耦接或桥接区部110的一部分。第二卡爪130也具有基座区部131,所述基座区部131形成由桥接或耦接区部110的部分。第一卡爪120在基座区部121远端的自由末端处也具有远端区部122。第一卡爪120限定大体上非线性内部轮廓125,所述大体上非线性内部轮廓125面向由相对第二卡爪130限定的相对非线性内部轮廓135。
在基座区部120的向外面部上,存在阶台123,并且在第二卡爪130的基座区部131的向外面部上,存在另一个阶台133。阶台123、133一般被布置成可通过人手手动压缩,从而使得拇指可以放置在阶台123、133中的一个上,而一个或多个手指放置在相对阶台123、133上,从而使得手动力可以用来朝向彼此挤按并移动卡爪120、130,并因此将设备100移动到夹持位置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阶台123、133可布置在耦接区部110的相对末端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阶台123、133可由从各别部分1230、130处延伸的突出部的相对定向面部限定。
本文中描述的设备100和其他设备实施方案有利地允许将设备应用到左臂或右臂。在夹持的两个卡爪的内部轮廓并不关于桥接区部对称的情况下,所述设备可以较易地进行方位反转,以便适应于放置在左臂或右臂上。
为了将设备100维持在夹持位置中,设备100具有至少一个扣持机构140。如图中所示的,扣持机构140可设置在耦接或桥接区部110的相对侧上。所述一个或多个扣持机构140被配置成一旦卡爪120、130朝向彼此移动便将设备100扣持在压缩、夹持位置中。详细而言,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140被配置来允许设备100采用多个扣持位置中的一个,在所述多个扣持位置中会抑制耦接区部110采用非夹持位置。
每一个扣持机构140可被配置成在卡爪120、130从非夹持位置移动到夹持位置时,采用多个分立扣持位置中的一个。在夹持位置中采用的特定分立扣持位置,将取决于供设备100围绕而定位的肢体的尺寸以及在手动将卡爪120、130朝向彼此驱动过程中施加的压缩力的程度。
如图2A中所示的并在图7和图8中进一步示出的,每一个扣持机构140可包括棘轮扣持机构。此棘轮扣持机构140可包括线性齿条143,所述线性齿条143包括多个齿牙144,棘爪臂142在夹持与非夹持位置之间沿着所述多个齿牙144行进。棘爪臂142包括处于一个末端处的手动可释放的释放致动器141。扣持机构140包括偏置元件147(图8),所述偏置元件147与棘爪臂142配合,以便使棘爪齿牙146(处于来自释放致动器141的棘爪臂142的相对末端上)偏置而抵靠齿条齿牙144。棘爪齿牙146和齿条齿牙144一般被配置来允许棘爪齿牙146在一个方向上沿齿条143进行相对移动,但是在力可能往往引起相对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时,便往往使棘爪齿牙146抓抵齿牙144中的一个。
棘爪臂142还包括棘爪枢轴摇杆148,所述棘爪枢轴摇杆148设置在棘爪齿牙146和释放致动器141的中间,以便允许棘爪臂142在啮合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枢转,在啮合位置中棘爪齿牙146抓抵齿牙144中的一个,并且在释放位置中棘爪齿牙146没有来自齿牙144中的干扰。偏置元件147(其可以是(例如)弹簧)被定位和配置成使棘爪臂142偏向啮合位置。棘爪盖145覆盖棘爪臂142的大部分而使其免受外部干扰,除了释放致动器141,所述释放致动器141被暴露而用于手动抑压,以便将棘爪臂142移动到释放位置。棘爪枢轴摇杆148可接纳在第一部分120的外部部分中的轻微凹陷底座中(或者以其他方式固持在棘爪盖145内而抵靠第一部分120的外部部分)。
设备100的形状可以描述为大体上C形或U形的,这取决于设备方位,其特征在于相对第一远端区部122与第二远端区部132之间的开口,其中在相对于开口的尖端处存在桥接件110。因此,第一卡爪120和第二卡爪130内部的空间大体上是凹形的以便容纳肢体,并且随着卡爪向内挤压来围绕肢体闭合而可以是平整的。在最低限度下,第一内部轮廓125和第二内部轮廓135中的至少一个是大体上非线性的。此非线性可采取沿各别卡爪内部轮廓或部分笔直且部分弯曲轮廓的稍微凹形弯曲的形式。第一和/或第二非线性内部轮廓125/135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笔直区段(相对于彼此形成角度或由弯曲区段加以分开),和/或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曲率的区段。
在图2A至图5B所示的设备实施方案100中,第一内部轮廓125以稍微凹形的方式弯曲,以便压抵手臂的内侧表面,并且第二内部轮廓135具有靠近桥接件尖端(对应于耦接区部110)第一轻微弯曲区段136、相对于弯曲区段136形成角度并相对于桥接件的纵向轴线(沿着其发生相对移动)形成角度的大体上笔直区段137,以及相对于笔直区段137形成角度并延伸到远端末端132的第二轻微弯曲区段138。第二弯曲区段1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是大体上笔直的。笔直区段137不需要是完全笔直的。笔直区段137的目的在于,当设备100放置在上臂10上时,将直接压力施加到头静脉22,正如图5B中最为清晰示出的。因此,第二内部轮廓135的配置(包括笔直区段137)被布置来将压力大体上向内施加到上臂10的外侧侧面,但详细而言是施加到上臂10的顶部或上部外侧部分。
与通过第二内部轮廓135施加到手臂外侧的压力一起,第一内部轮廓125施加向内压力,以便向内压缩上臂10的内侧。为了有效地压缩贵要静脉24和肱静脉26,第一内部轮廓优选地具有脊部、突出部或珠粒127,所述脊部、突出部或珠粒127沿着第一卡爪120的内部表面而在其远端末端122与接近但仍然稍微处于桥接区部110的远端的点之间延伸。此脊部、突出部或珠粒127作用在于集中施加到手臂内侧的压力,并因此更为有效地将静脉压缩在上臂10的内侧上。
设备100可具有缓冲元件160,所述缓冲元件160围绕(或大部分围绕)桥接件110以及第一臂部120和第二臂部130的内部周围延伸。此缓冲元件160可覆盖第一卡爪120上的脊部、突出部或珠粒127,并且可在多一个点处附接到第一卡爪120。缓冲元件160可相对于第二卡爪130而沿第二内部轮廓135自由地滑动,以便允许适应夹持和非夹持期间第一与第二卡爪之间的相对移动。
第二卡爪130可在其远端末端132中形成通路139,以便接纳缓冲元件160的末端区部162。随着缓冲元件160在夹持或非夹持期间沿第二内部轮廓135移动,所述通路允许缓冲元件160行进穿过远端末端通路139。如此一来,在夹持动作期间末端区部162不会干扰患者的手臂,并且缓冲元件160经历最小聚束或不经历聚束,而且缓冲元件160对手臂造成最小挤夹或不造成挤夹。
图2B示出缓冲元件160沿其长度的例示性截面,其中缓冲元件160覆于第二内部轮廓130上面。缓冲元件可具有背衬层161和缓冲层164。沿缓冲元件160的至少一部分,背衬层161可具有纵长珠粒163,其朝向空间115而向内突出(远离背衬层161的平坦背衬区段)。此珠粒163可在将压缩集中于手臂上的过程中提供类似于脊部127的功能。
特别地参照图7和图8,进一步详细描述耦接区部110的内部结构。为了将设备100偏置到打开位置中,偏置元件(例如,以弹簧155的形式)被定位成使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彼此偏离。详细而言,偏置元件使耦接区部110的第一和第二区部彼此偏离。由于耦接区部110的这些第一和第二区部附连到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或者与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整体成形,因此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在偏置元件的动作下彼此偏离。
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的内部结构被布置来容纳偏置装置,所述偏置装置以可大体上平行于设备100的主体101的背部或脊柱的方式而在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的内部纵向延伸。为了将偏置元件(以弹簧155的形式)扣持在适当位置中,在设备主体101的一个末端处内在地提供杆座158,以便接纳偏置元件对准杆157的一个末端。偏置元件对准杆157的另一末端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由第二部分130限定的空腔或腔室中。弹簧155盘绕偏置对准杆157的至少一部分,从而使得弹簧155在第一部分120内的压缩和延伸大体上沿杆157发生,正如图7和图8中所示的。偏置元件对准杆157可具有合适尺寸以便充当止挡件来阻止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对移动经过某个点,例如,通过邻接第二部分的内部结构。
第二部分130限定具有壁和/或凸缘结构159的内部空腔或腔室,所述壁和/或凸缘结构159限定供弹簧155延伸穿过的弹簧通道156。此类壁/凸缘结构159提供对准功能以便在第二部分130内的压缩和延伸期间,扣持弹簧155大体上纵向对准。
现在参照图6,展示替代或额外扣持机构640,通过所述扣持机构640可以将夹持设备600扣持在夹持位置中。夹持设备600可与夹持设备100相同,除了它使用修改后的扣持机构640作为相对于设备100描述的扣持机构140的替代或额外方案。
扣持机构640包括摩擦扣持机构,所述摩擦扣持机构用来摩擦啮合处于衬里舌片通路139的外部侧面上的衬里舌片162。扣持机构640可包括围绕枢轴线枢转的弹簧偏置杠杆644,所述枢轴线大体上平行于衬里舌片162的侧向范围和设备600的远端末端132的外表面。
至少一个锚部件642邻近于通路139的外出口侧而形成或安装在远端末端132的外表面上,从而使得,当锚部件642紧固杠杆644以便围绕侧向枢轴线旋转时,凸轮(形成在杠杆644的一部分上,衬里舌片162邻近于此部分而突出)被布置成在杠杆644偏置到扣持位置中时,撞击并摩擦啮合衬里舌片162的后侧。杠杆644的凸轮经过布置从而使得衬里160可以在不明显增加凸轮与衬里160的背部之间的摩擦啮合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拉动穿过通路139,这样的作用在于将设备600扣持在夹持位置中。
当相对于第二部分130将衬里160朝向第二部分130的内部侧面有效拉动时,往往将设备推向非夹持位置的力,会受到凸轮(在杠杆644的旋转的弹簧偏置力下)与衬里160的背部之间的增加摩擦啮合的抵抗。为了释放扣持机构640,可抑压杠杆644,这会将杠杆644的另一末端上的凸轮移离与衬里160之间的摩擦啮合位置,从而允许衬里160随着设备从夹持位置打开到非夹持位置,轻易地回撤穿过通路139。
现在参照图9,以例示性夹持设备900的形式展示和描述另外的夹持设备实施方案。夹持设备900非常类似于设备100和设备600,但是在各别第一部分920和第二部分930的远端第一端922和远端第二端932周围具有加重弯曲和衬垫。耦接或桥接区部910以类似于设备100和设备600的方式联接第一部分920和第二部分930,正如上文描述的。另外,设备900具有合适形状以便在设备900的相对末端上具有可轻易辨认和抓握的阶台923和933,从而通过人的拇指和手指的一起挤压,而轻易地允许设备从非夹持位置(或部分夹持位置)手动压缩到完全的(或更加完全的)夹持位置。可以因此从图9中观察到的是,夹持设备的所述实施方案不需要精确地呈图1至图8中所示的形式,但是在执行类似功能时可在形状和配置上适应一些变化。
现在参照图10,展示和描述根据另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1000。出于说明目的而将夹持设备1000示意性地展示为具有桥接区部1010,第一可移动卡爪1020和第二可移动卡爪1030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桥接区部1010。卡爪1020、1030相对于彼此和桥接区部1010是可独立移动的,从而使得它们可以采用打开位置以便将设备1000围绕肢体(如上臂)的一部分来放置,并采用关闭或夹持位置,在所述关闭和夹持位置中,设备1000使第一卡爪1020和第二卡爪1030压抵肢体(如压抵在肢体的内侧和外侧上)。
在大体上类似于本文所示和描述的夹持设备100、600和900的形式中,夹持设备1000采用扣持机构的形式,以便将设备1000扣持在夹持位置中。在夹持设备1000的示出实施方案中,采用第一扣持机构1042和第二扣持机构1043,例如,以各别棘轮扣持机构的形式,所述棘轮扣持机构允许在夹持位置中第一卡爪1020和第二卡爪1030中的每一个的逐步旋转,但是抵抗回到非夹持位置中的移动,除非致动手动可致动的释放机构,如可抑压按钮(未示出)。
类似于上文描述的夹持设备实施方案,夹持设备1000的第一卡爪1020和第二卡爪1030可具有非线性内部轮廓,其中这些卡爪被布置来撞击待夹持肢体的表面。可在第一卡爪1020和第二卡爪1030的一个或两个内部面部上提供此非线性轮廓。刚性卡爪1020、1030的非线性轮廓可采取大体上凹形表面的形式(可选地具有类似于脊部127和163的突出脊部)。或者,刚性卡爪1020、1030的一个或两个内部轮廓可具有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一系列笔直区部,以便实际上限定大致凹形的内部轮廓。或者,内部轮廓可具有至少一个弯曲区段和至少一个笔直区部。
现在参照图11A、图11B和图11C,描述根据另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1100。夹持设备1100具有限定枢轴线的桥接或耦接区部1110,其中,当在夹持位置与非夹持位置之间移动时,相对的第一卡爪1120和第二卡爪1130可相对于彼此而围绕所述枢轴线进行旋转。如同本文中描述的其他实施方案,相对的第一卡爪1120和第二卡爪1130在非夹持或打开位置中限定其间的空间115,从而允许设备1100围绕肢体放置。各别第一卡爪1120和第二卡爪1130的第一内部轮廓1125和第二内部轮廓1135展示为大体上以凹形形式弯曲,尽管也可通过包括一个或多个笔直区部和/或多个弯曲区段来达成凹形形式,从而提供待夹持肢体中特定静脉的更多目标压缩。
夹持设备1100可采用包括旋转棘轮扣持机构的扣持机构1140。尽管未示出,但是手动可致动的释放机构(如可抑压按钮)可用来允许设备1100在合适偏置元件(如弹簧(未示出))的动作下采用非夹持位置(从夹持位置中)。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夹持设备可随附有套件部件,所述套件部件可有助于此类夹持设备的卫生存放和使用。例如,如图12中所示的,鞍座设备1201可提供为也包括根据其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1205的套件1200的一部分。鞍座1201可包括用于放置在平坦表面上的大体上水平基座区部1202,以及大体上向上突出的凸起区部1203,所述凸起区部1203具有相应尺寸和形状,以便在设备1205处于打开非夹持位置中时,大体上匹配和安放在设备1205的第一卡爪1220与第二卡爪1230之间限定的空间115内。
图12中所示的夹持设备1205可在各别第一部分1220和第二部分1230上限定相对定向阶台1223和1233,所述第一部分1220和第二部分1230并不处于设备主体的相对末端处,但是反而沿脊柱区域1210(类似于上文描述的夹持设备实施方案的桥接耦接区部)更近地定位在一起。因此,用来将设备手动压缩到夹持位置中的阶台不一定必须要定位在夹持设备的相对末端处,但是反而可由一个或多个突出区部限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区部具有合适方位以便在挤压动作中用于拇指和手指的手动啮合。
现在参照图13A、图13B和图14,根据另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1300被展示和描述为包括一次性夹具衬里1360的套件的一部分。例如,所述套件可包括装纳在合适容器1400中的多个此类一次性衬里1360。
夹持设备1300以大体上类似于上文描述的夹持设备实施方案的方式来发挥作用,原因在于其具有桥接或耦接区部1310,所述桥接或耦接区部1310以允许相对的第一卡爪1320和第二卡爪1330在夹持位置与非夹持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来将它们联接。扣持机构1340(在这种情况下,是具有类似于针对图1至图5、图7和图8描述和展示的释放致动器的线性棘轮机构)用于将设备1300扣持在夹持位置中。
夹持设备1300可具有形成或安放到设备主体的大部分上或周围的弹性包裹成型物1323,包括第一大体上刚性卡爪1320和第二大体上刚性卡爪1330。此包裹成型物1323可包括相对于人体皮肤具有相对较高摩擦系数的材料,以便在应用设备1300来夹持肢体时提高设备1300的抓握能力(摩擦特性)。可形成合适的压缩脊部来从第一卡爪1320和第二卡爪1330的一个或两个内部轮廓处突出。
凹槽或定位槽1339可形成在朝向第一卡爪1320和第二卡爪1330中的一个的远端末端的外表面中。此凹槽或定位槽1339在图13A和图13B中通过举例的方式展示为处于第一卡爪1320的外表面中。此凹槽或定位槽1339具有合适尺寸并被布置来接纳柔性一次性衬里1360中的一个的折叠末端区部1362,从而使得衬里1360的其余部分可以在夹持和非夹持位置中按压或折叠到空间115中,并且一般过度地按压或折叠到相对的第一卡爪1320和第二卡爪1330限定的U形内部轮廓中。未接纳在凹槽或定位槽1339中的、一次性衬里1360的末端留作自由末端,从而使得允许衬里1360在其自由端处的移动,以便在设备1300朝向夹持位置移动时缓解肢体的挤夹。
为了至少部分地暂时将一次性衬里1360附接到设备1300,可在后表面(相对于衬里1360的肢体啮合表面)上提供粘合物质,以便将衬里1360粘合到扣持一次性衬里1360的一个末端1362的同一卡爪(例如,第一卡爪1320)。此粘合物质可通过(例如)剥离底板的移除而暴露,并且不应太过牢固而使得难以从设备1300处手动移除衬里1360。
一次性衬里1360的容器1400可按照准备移除的形式中来包括许多此类衬里1360,从而使得可借助顶部或侧面孔隙1415来从容器1400的主体1410处移除每一个衬里。一次性衬里1360可按照允许一个末端1362(将要接纳在凹槽或定位槽1339中)被轻易识别并用作从容器1400处拆下一次性衬里1360的构件的方式,而布置在容器1400中。
现在参照图15,另外形式的一次性衬里1510展示和描述为也包括夹持设备100的套件1500的一部分(作为可与一次性衬里1510一起使用的各种描述的夹持设备的一个示例)。一次性衬里1510可以大致呈实质上覆盖设备100的主体的大部分(除了沿设备100的后侧或脊柱的开口1512)的柔性塑料袋的形式。开口1512将设备1300的相对面部暴露到由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限定的U形内部尖端。
一次性衬里1510限定用于分别接纳并实质上围封相对的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30的相对小袋部分1520和1530,其中桥接区段联接连所述两个小袋部分1520、1530。如此一来,设备100的整个内部U形夹持轮廓都被一次性衬里1510覆盖,而借助衬里1510的后部中的开口1512从袋中拆下设备100,衬里1510便仍然轻易地从设备100处脱离。可选地,第二小袋部分1530可具有形成在其外部侧面中的缝隙或孔隙1532,以便允许衬里舌片162延伸穿过此处。
一次性衬里1510优选地由容易安上和取下的卫生塑料或织物材料形成,并且不会阻碍或干扰夹持设备100(或本文中描述和描绘的其他实施方案)的夹持和非夹持动作。
套件1500可包括成堆布置的多个一次性衬里1510,以便随着使用每一个连续的一次性衬里1510而循序地从堆中打开或脱离。尽管未示出,但优选的是套件1500包括固持设备(类似于当前已知的和用于塑料购物袋和伞套的那些设备),以便固持一次性衬里1510的堆,从而使得,随着夹持设备100(或本文中描述的任何其他夹持设备实施方案)与其卡爪一起插入到一次性衬里1510的小袋1520、1530中,并从此类衬里的堆的剩余部分中拉离,另一个衬里被拉入到某个位置中以备类似用途。
现在参照图16A、图16B、图17A、图17B、图18、图19和图20,展示和描述根据一些其他实施方案的夹持设备1600。夹持设备1600与上文描述的夹持设备在类似的原理下运作,并且包括耦接或桥接区部1610,所述耦接或桥接区部1610以允许第一卡爪1620和第二卡爪1630在夹持与非夹持位置之间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来将第一卡爪1620与第二卡爪1630耦接。
夹持设备1600具有扣持机构1640以便将设备1600扣持在夹持位置中。例如,此扣持机构1640可以是棘轮扣持机构。棘轮扣持机构可包括套环1643,所述套环1643具有线性设置的棘轮齿牙1644,以便逐步地与第一卡爪1620和第二卡爪1630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侧向棘爪突出部1646啮合。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套环1643锚定在邻近于第一卡爪1620和第二卡爪1630中的另一个的肩部的锚定点1645处。以允许套环1643围绕锚定点1645枢转的方式而将套环1643锚定在邻近于第一卡爪1620的肩部的锚定点1645处。这允许套环1643随着其围绕可旋转耦接部1641旋转而与第二卡爪1630一起移动,所述可旋转耦接部1641连接第一卡爪1620和第二卡爪1630并形成耦接区部1610的一部分。
棘爪突出部1646的形状在图18中是最为可见的。为了允许夹持设备1600从夹持位置中返回到非夹持位置,可以使套环1643枢转到超出棘爪突出部1646的一个边缘的释放位置,从而使得齿牙1644不再与棘爪突出部1646啮合。在此释放位置中,套环1643与形成于棘爪突出部1646的一个末端与第二卡爪1630的邻近肩部1672之间的间隙1670对准。这在图19中示出。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以按照允许套环1643从处于套环1643的锚定点1645或另一部分处的第一卡爪1620中断离或拆离的方式,而将套环1643连接到第一卡爪1620,正如图20中示出的。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在设备1600旨在仅仅允许单一用途的情况下,间隙1670可以不存在,并且套环1643的一部分或全部到第一卡爪1620的脆弱附连可帮助确保设备1600不会多次使用,因为断开的套环1643将不会起到作用来将设备1600扣持在夹持位置中。
如图18中最佳展示的,套环1643包括布置在大体上平行的线性棘轮臂1661上的几组相对的线性棘轮齿牙1644,所述线性棘轮臂1661通过闭环或棒材1662而联接在套环1643的外尖端处。
如从图形中明显看出的,本文中展示和描述的一些夹持设备实施方案相对于设备的U形形状的尖端是不对称的,从而使得一个卡爪可与另一个卡爪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这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帮助待压缩肢体中的某些静脉的目标压缩。
如图16A至图20中所示的,夹持设备1600是大体上不对称的,其中第一卡爪1620长于第二卡爪1630并被配置来压抵上臂的内侧,正如图16B中示出的。另一方面,第二卡爪1630被布置来压抵上臂的上部外侧部分,从而在第一卡爪1620瞄准贵要静脉24和肱静脉26的压缩的同时瞄准头静脉22的压缩。
因此,夹持设备1600具有合适尺寸并经过布置,从而使得,当肢体是上臂并且设备1600围绕上臂而放置在夹持位置中时(其中,第一卡爪1620和第二卡爪1630中的一个压抵上臂的内侧),第一卡爪1620和第二卡爪1630中的另一个压抵上臂的上部外侧部分,以便压缩头静脉。
如图16A至图20中所示的,设备1600具有从第一卡爪1620的内部轮廓中突出的第一纵向脊部1627,从而瞄准肢体内侧上的静脉的压缩,而第二卡爪1630具有脊部1663,所述脊部1663经过定位而瞄准上臂顶部外侧上的头静脉22的压缩。
如图中示出的,当处于夹持位置中时,大部分夹持设备实施方案并非旨在使卡爪的远端末端彼此触碰。因此,所描述的夹持设备实施方案中的至少一些一般并不布置成完全环绕肢体,它们也不会布置成接触和压缩肢体的整个周边或外围。
如图16A至图20中所示的,夹持设备1600具有大体上稍微凹形弯曲的内部轮廓,其中第一卡爪1620和第二卡爪1630用以接触肢体。在替代实施方案中,此类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可具有不同曲率的区部和/或大体上笔直的区段。
现在参照图21和图22,展示例示性夹持设备2100,其包括压力传感器2105,所述压力传感器2105被布置来感测第一卡爪120和第二卡爪130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内部轮廓或内部面部的一部分上的压力。夹持设备2100可与设备100相同,除了包括压力传感器2105以外。或者,压力传感器2105可并入在本文描述的其他夹持设备实施方案内,并经过合适布置以便当夹持设备在肢体上处于夹持位置中时感测施加到肢体的夹持压力。
压力传感器2015包括压力传感元件2110,所述压力传感元件可以是(例如)压电元件。压力传感元件2110可经由合适的绝缘导体2120而电性耦接,以便将指示感测压力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显示器2130。显示器2130被布置来指示(响应于接收的输出信号)传感元件2110所感测的压力,从而使得人员(如职业医师)可以轻易地查看显示器2130并断定夹持设备2100是否已经被施加过多压缩、不够的压缩或恰当的压缩程度。
尽管压力传感器2105在图21中展示为设置在第一部分或卡爪120中,其中压力传感元件2110邻近于沿第一部分或卡爪120的内部延伸的内部面部或脊部来定位,但是压力传感元件2110可定位在夹持设备2100的内部轮廓周围的不同位置处。或者,多个压力传感元件2110可定位在夹持设备2100的内部轮廓周围,要么经由额外导体2120耦接到同一显示器2130,要么作为多个单独压力传感器2105的一部分。
现在参照图23A和图23B,示出其他例示性夹持设备2300。夹持设备2300类似于夹持设备100、600、900、1200、1300和2100,原因在于它具有相对的第一卡爪2320和第二卡爪2330,所述第一卡爪2320和第二卡爪2330可相对于彼此从非夹持位置滑移到夹持位置中,并通过桥接区部2310耦接到彼此,其中扣持机构2340用以可释放地将夹持设备2300扣持在夹持位置中。夹持设备2300具有缓冲元件2360,所述缓冲元件2360在第一卡爪2320和第二卡爪2330的U形内部轮廓的周围延伸,并在靠近第二卡爪2330的末端区部2332的舌片区部2362中终止。当夹持设备2300朝向夹持位置移动时,舌片部分2362可与缓冲元件2360中邻近于第二卡爪2330的其他部分一起移动。设备2300不同于设备100以及依靠卡爪的线性相对移动的其他设备实施方案,原因在于第二卡爪2330限定朝向其末端区部2332的腔室2376,以便随着舌片区部2362在第一卡爪2320和第二卡爪2330朝向夹持位置的移动期间延伸,逐步地接纳舌片部分2362。因此,设备2300并不使舌片区部2362突向第二卡爪的外表面,不像一些其他描述的实施方案。
现在参照图24和图25,结合血压计2410示意性地示出例示性可膨胀元件,尽管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血压测量仪。
如图24和图25中所示的,可膨胀元件2470可形成类似于先前描述的例示性缓冲元件的修改后缓冲元件2460的一部分,但是存在呈可膨胀元件2470形式的可充气部分。可膨胀元件2470可形成为缓冲元件2460的可充气部分,其中所述可充气部分由至少部分地接纳在缓冲元件2460的实质纵长部分内的囊状物限定。或者,可膨胀元件2470可形成为与缓冲元件2460相分离的部分,尽管可膨胀元件2470也可与其位于同一位置并至少部分地共同延伸。
可膨胀元件2470可以用来与血压计2410耦接,例如,经由处于缓冲元件2460的暴露末端处(例如,处于图23A和图23B中所示的第一卡爪2320的末端部分2322处)的合适耦接阀2425。血压计2410可以是现有设备,例如,包括手动泵2412、压力指示器2416和流体导管2420,以便经由阀2425将空气泵送到可膨胀元件2470中并从可膨胀元件2470中释放空气。除了血压计2410,还可使用其他合适的自动或手动设备来将空气泵送到可膨胀元件2470的可充气囊状物中并从可膨胀元件2470的可充气囊状物中释放空气。
可膨胀元件2470可形成缓冲元件2460的核心的部分,并且可至少部分地沿缓冲元件2460的纵向轴线延伸,可选地一直延伸到处于缓冲元件2460的末端处的舌片区部2462,但是可能仅仅在缓冲元件2460的长度的大约1/2至4/5范围上延伸。有利地,可膨胀元件2470所施加的压力可由上文相对于图21和图22展示和描述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
现在参照图26至图29,示出另外的例示性夹持设备2600。夹持设备2600类似于夹持设备100、600、900、1200、1300、2100和2300,原因在于它具有相对的第一部分(卡爪/臂部)2620和第二部分(卡爪/臂部)2630,所述第一部分(卡爪/臂部)2620和第二部分(卡爪/臂部)2630可相对于彼此从非夹持位置滑移到夹持位置中,并通过桥接区部2610耦接到彼此,其中扣持机构2640用以可释放地将夹持设备2600扣持在夹持位置中。
夹持设备2600具有缓冲元件2660,所述缓冲元件在第一卡爪2620和第二卡爪2630的U形内部轮廓的周围延伸,并在靠近第二卡爪2630的末端区部2632的舌片区部2662中终止。当夹持设备2600朝向夹持位置移动时,舌片区部2662可与缓冲元件2660中邻近于第二卡爪2630的其他部分一起移动。设备2600类似于设备2300,而不同于设备100以及依靠卡爪的线性相对移动的其他设备实施方案,原因在于第二卡爪2630限定朝向其末端区部2632的腔室2676(图29),以便随着舌片区部2662在第一卡爪2620和第二卡爪2630朝向夹持位置的移动期间延伸,逐步地接纳舌片区部2662。因此,如同设备2300一样,设备2600并不使舌片区部2662突向第二卡爪的外表面。
另外,设备2600具有处于缓冲元件2660内、下方或与缓冲元件2660位于同一位置的可膨胀元件2670,并且可类似于针对图24和图25而展示和描述的可膨胀元件2470。可膨胀元件2670可以包括(例如)可充气囊状物,以便在用来夹持手臂时帮助将额外压力施加到手臂的至少一部分。
设备2600还包括控制功能以便使可膨胀元件2670的充气和放气自动化。此类控制功能可通过电路板2684上的控制器2690来提供,所述控制器2690电性耦接到泵2687,以便操作泵2687来将空气泵送到可膨胀元件2670中(将可膨胀元件2670充气)。
控制器2690也电性耦接到泄压阀2688(例如,以小型电磁阀的形式)以便控制泄压阀2688的操作,并因此有选择地允许可膨胀元件2670的放气。控制器2690可控制泄压阀2688的操作以便有选择地允许可膨胀元件2670的逐步和/或分期放气,例如,以允许使用压力传感器2110进行血压测量的设置或编程方式。泵2687可定位在第一部分2620或第二部分2630内部,尽管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泵设置在第一部分2620中。可在设备2600中装纳有泵2687的部分的外壁中提供合适的空气进口2694。空气进口2694也可在放气期间充当空气出口,或者在设备2600的外壁中可提供单独的空气出口。
可手动致动的输入部件可以定位在第一部分2620和第二部分2630中的一个的外部,并且可以用来将用户控制输入提供给控制器2690,例如,经由充气致动器2681和放气致动器2682。可形成为按钮的充气致动器2681以及可形成为放气按钮的放气致动器2682可耦接到电路板2684,并且可被布置来与控制器2690互动,以便致使控制器2690经由单独的电导体(电线)2686来将控制信号分别发送到泵2687和泄压阀2688,从而引起可膨胀元件2670的充气和放气。
充气致动器2681和放气致动器2682可在第二部分2630的外(面向外的)壁上彼此接近地定位于阶台2633(用于施加手动力来带动设备2600朝向夹持位置)与第二部分2630的远端末端2632之间,正如图中所示的。或者,充气致动器2681和放气致动器2682可在第一部分2620的外(面向外的)壁上彼此接近地定位于阶台2623(用于施加手动力来带动设备2600朝向夹持位置)与第一部分2630的远端末端2622之间。在任一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充气致动器2681和放气致动器2682定位在设备2600中远离桥接部分2610的部分上。在另外替代方案中,充气致动器2681和放气致动器2682定位在桥接部分2610中不会干扰第一部分2620与第二部分2630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不会干扰设备2600的夹持或非夹持功能的部分上。
通过泵对可膨胀元件2670进行的充气可加以控制,以便使可膨胀元件的内部压力达成在第一压力设定点处或达成在高于第一设定点的第二压力设定点处。第一压力设定点可以是从约40mmHg到约80mmHg的压力,并且可选地为约60至70mmHg的压力。第二压力设定点可以是从约80mmHg到约200mmHg的压力,并且可选地为约90至100mmHg的压力。
泄压阀2688可与第一部分2620的外壁中的空气进口/出口2694连通(针对泄压阀2688和泵2687处于第一部分2620中的实施方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泵2687可以与通向进口/出口2694的单独空气进口/出口(未示出)流体连通。小型管路2692可提供在设备外壳内部以便气动地耦接泵2687、可膨胀元件2670和泄压阀2688,从而使得空气可以被泵送到可膨胀元件2670中并从其处经由泄压阀2688来释放。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指示器或彩灯,如发光二极管2683,也可提供在电路板2684上(或者以其他方式耦接到电路板2684),并且可与致动器2681、2682的每一个相关联。当致动器2681、2682中的一个已经手动致动时,控制器2690可致使LED2683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光来可视地指示充气或放气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或者来指示设备2600的操作的特定状态。在充气或放气可以借助语音命令或外部发起的控制命令而自动实现的一些实施方案(下文进行描述)中,LED2683可用来指示可膨胀元件2670的操作状态(例如,中级充气、最大级别充气或逐步(分期)放气)。
装纳在第二部分2630内的一个或多个电池2685可为控制器2690、电路板2684、LED2683、泵2687、泄压阀2688以及任何其他外部通信功能(如音响警报或无线通信功能)提供电力。尽管未示出,但是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池2685的端子电性耦接到电路板2684,以便为电路板2684提供电源。其他受电部件(如LED2683、泄压阀2688、泵2687和控制器2690)可直接或经由电路板2684而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池2685接收电力。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2110可用来感测可膨胀元件2670中的压力,并且用来将指示感测压力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控制器2690。或者,泵2687可具有压力感测功能,并且可将指示可膨胀元件2670中的感测压力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控制器2690。在此类信号提供反馈的情况下,控制器2690可以相对精确地致使可膨胀元件2670达到期望的压力设定点。图30是夹持设备30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夹持设备3000具有上述夹持设备2600的特征和功能加上压力传感器2110(或由泵2687提供的同等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提供语音激活功能以便允许通过语音命令来实现夹持设备2600的充气或放气。在示意性地表示为图31中的设备3100的此类实施方案中,上文描述的设备2600可补充有音频输入部件3110(如麦克风)以及作为控制器2690的一部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此类实施方案中的控制器2690可包括合适的硬件并运行合适的软件来处理经由音频输入部件3110接收的语声信号,以便确定是否已经接收有效的语音命令。如果控制器2690确定已经接收有效的语音命令,那么控制器2690便响应于有效的语音命令来操作泵2687以便进行充气或操作泄压阀2688以便进行放气(视情况而定)。触发词语可用来引出后续语音命令的接收。例如,触发词语可以是“命令”,后面跟随实际语音命令,如“放气”或“充气”。如果没有确定已经接收有效的语音命令,那么控制器2690便不采取动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提供远程设备控制功能以便允许通过使用外部控制设备来实现夹持设备2600的充气或放气。在示意性地表示为图32中的设备3200的此类实施方案中,上文描述的设备2600可补充有无线通信模块3210(如短程通信子系统)以及作为控制器2690的一部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其他通信接口部件。短程通信子系统可使用Zigbee协议、蓝牙(Bluetooth)协议、个人区域网络协议、Wi-Fi协议、依从IEEE802.11的协议或另一个合适的低功率、短程无线通信协议。
此类实施方案中的控制器2690可包括合适的硬件并运行合适的软件来处理经由无线通信模块3210接收的控制命令。如果控制器2690确定已经经由无线通信模块3210接收有效的语音命令,那么控制器2690便响应于有效的命令来操作泵2687或泄压阀2688(视情况而定)。如果没有确定已经接收有效的命令,那么控制器2690便不采取动作。可在无线通信模块3210处从外部控制设备(如手持式计算设备3220(例如,智能电话或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接收命令。可在无线通信模块3210与手持式计算设备3220之间进行握手信号3215的交换之后而在无线通信模块3210处接收此类命令。手持式计算设备3220可运行特别设计来与夹持设备3200对接的应用程序(亦即“App”),并且为了这个目的,控制器2690可被配置来经由无线通信模块3210将数据发回到手持式计算设备3220。此类数据可包括感测压力数据、设备状态数据或其他设备操作数据,如电池的功率电平、检测到的部件故障(如果有)、从最后一次重置(以便确定下一次何时应该清除)以来设备3200的使用次数等。尽管未示出,一些实施方案可包括传感器以便向控制器2690指示何时设备2600/3200已经放置在夹持位置或非夹持位置中。
一些设备实施方案可合适地描述为非环绕止血带,所述非环绕止血带可利用两个相对的可移动板来实施。所述板可经由可伸缩的、可锁定的桥接区段来连接,所述桥接区段允许在主要垂直于所述板的共同平面的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板、桥接件或锁定机构因此有效地组合来形成夹持设备。所述板优选地以如下样式定形:它们提供特定结构来帮助压缩(上)臂的静脉。在这方面,所述板的结构可被配置来提供与手臂中的主静脉的位置相关联的压力点。此类结构策略性地放置在夹持设备的内部或臂侧上,以便达成静脉压缩和至少部分的静脉瘀滞。这些压力点使得在静脉穿刺之前,需要设备的操作人员提供更小的压力。
实施方案也可采用起始于沿板或桥接件的内部延伸的内侧内板中的滑动套筒或插入件,包括有助于静脉压缩的3-4mm凸起中心纵向脊柱。套筒或插入件可突出穿过侧板的远端末端。在将设备关闭或扣紧到夹持位置中后,套筒将进一步突出穿过远端侧板,并且突出的量主要与扣紧移动成比例。此突出和移动是对桥接件处夹持设备减小的内周的反应,并且有助于避免或最小化对应用有夹持设备的手臂皮肤的挤夹、抓握或伤害。可提供侧面按钮释放机构以便于简易拆离。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广泛总体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上文所述的实施方案进行许多变更和/或修改。因此,目前的实施方案在所有方面都应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91)

1.一种用于减少人类肢体中的静脉血液流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刚性部分,其具有第一非线性内部轮廓;
第二刚性部分,其具有大体上面向所述第一内部轮廓的第二内部轮廓;以及
耦接区部,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耦接在一起,而同时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在夹持位置与非夹持位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被布置成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压抵所述肢体中的静脉,并因此减少所述肢体中的静脉血液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可限定夹持表面来压抵所述肢体中的静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内部轮廓是非线性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内部轮廓是弯曲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内部轮廓是部分笔直且部分弯曲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耦接区部包括第一耦接区部和第二耦接区部,所述第二耦接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耦接区部是可移动的,以便允许所述设备采用所述夹持位置或所述非夹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耦接区部连接到所述第一刚性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耦接区部连接到所述第二刚性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的扣持机构,以便将所述设备扣持在所述夹持位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被配置来允许所述设备采用多个扣持位置中的一个,在所述多个扣持位置中会抑制所述耦接区部采用所述非夹持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扣持机构包括多个分立扣持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包括棘轮扣持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包括多个单独的扣持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扣持机构包括摩擦啮合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对于每一至少一个扣持机构而言,其还包括手动可致动释放机构以便将所述设备从所述夹持位置中释放。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处突出的脊部,所述脊部具有合适尺寸以便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向内按压在所述肢体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脊部沿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或所述第二内部轮廓的实质部分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脊部具有类似于珠粒的弯曲截面轮廓。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偏置机构,以便使所述设备偏向所述非夹持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偏置机构设置在所述耦接区部中或所述耦接区部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接纳区部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随着所述设备朝向所述夹持位置移动,逐步越来越多的所述第二部分被接纳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接纳区部内。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当所述设备定位在手臂上并扣持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所述设备无法从所述上臂处轻易移除。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可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当所述设备处于所述非夹持位置中时,所述设备可以轻易置放在所述上臂上或从所述上臂处移除。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当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不必接触所述肢体的整个外围。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以便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提供所述肢体的仅仅部分合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刚性部分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以便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在约240°到约300°的范围中提供所述肢体的部分合围。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在所述非夹持位置中仅仅使用一只手便可手动地将其放置在所述上臂上,并且仅仅使用一只手便可移动到所述夹持位置中。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仅仅使用一只手便可手动地将其从所述夹持位置中释放,并且仅仅使用一只手便可从所述肢体处移除。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缓冲元件,所述缓冲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缓冲元件在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上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缓冲元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内部轮廓,而并不附接到所述第二内部轮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在所述缓冲元件与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之间允许相对移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限定孔隙来接纳所述缓冲元件的一部分,从而使得,当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允许所述缓冲元件的所述部分移动穿过所述孔隙。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孔隙从所述第二内部轮廓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部分而到达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壁,据此所述缓冲元件的所述部分可从一侧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部分而到达另一侧;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限定腔室,以便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朝向所述夹持位置发生相对移动时,逐步接纳所述缓冲元件的所述部分。
35.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脊部,所述脊部由所述缓冲元件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限定,所述脊部沿所述缓冲元件的长度的至少部分而延伸并被布置成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撞击所述肢体。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脊部沿所述缓冲元件的纵向长度在中心延伸。
37.根据权利要求29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缓冲元件包括柔性背衬层和附接到所述背衬层的可压缩缓冲层。
38.根据权利要求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耦接区部来耦接,从而使得仅仅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耦接区部共同延伸的平面中允许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设备,其中相对移动仅仅允许沿着所述平面中的单一轴线。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平面中的多个方向上允许相对移动。
41.根据权利要求1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耦接区部由一种或多种可灭菌材料形成。
42.根据权利要求1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耦接区部限定实质上U形的所述设备形状。
43.根据权利要求1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自由末端和处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自由末端处的第一远端区部,所述第一远端区部处于所述耦接区部的远端,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自由末端和处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自由末端处的第二远端区部,所述第二远端区部处于所述耦接区部的远端,其中在所述非夹持位置中,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远端区部之间限定间隙,所述间隙具有合适尺寸以便允许将所述设备放置在所述上臂上,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接纳所述上臂。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移动到所述夹持位置时,所述间隙减小。
45.根据权利要求43或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远端区部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远端区部中的另一个而向内弯曲。
46.根据权利要求1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是大体上凹形的。
47.根据权利要求1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耦接区部限定对立朝向的阶台,所述阶台可以手动地朝向彼此按压,以便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非夹持位置移动到所述夹持位置中。
48.一种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相对卡爪,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每一个限定刚性内部面部以便按压向肢体的相对侧,并且所述卡爪一起限定其间的空间以便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肢体,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内部面部具有非线性轮廓;
桥接件,其以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在打开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耦接在一起,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设备可围绕所述肢体的至少一部分来定位,并且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压抵所述肢体的相对侧,从而使得在所述肢体的所述部分远端的至少浅静脉中减少静脉血液流量。
49.一种用于减少肢体中的静脉血液流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相对卡爪,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每一个包括刚性部件,所述刚性部件限定内部面部以便按压向所述肢体的相对侧;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在打开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设备可以围绕所述肢体的至少一部分来定位,并且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压抵所述肢体的相对侧,从而使得在所述肢体的所述部分远端的至少浅静脉中减少静脉血液流量;
其中所述卡爪可从所述打开位置手动压缩到所述夹持位置;以及
其中所述设备具有合适尺寸和形状,从而使得,当所述肢体是上臂并且所述设备围绕所述上臂放置在所述夹持位置中,而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一个压抵所述上臂的内侧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另一个压抵所述上臂的上部外侧部分,以便压缩头静脉。
50.一种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相对卡爪,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每一个限定刚性内部面部以便按压向肢体的相对侧,并且所述卡爪一起限定其间的空间以便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肢体;
耦接区部,其以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在打开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进行相对枢转移动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耦接在一起,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设备可以围绕所述肢体的至少一部分来定位,并且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压抵所述肢体的所述相对侧,从而使得在所述肢体的所述部分远端的至少浅静脉中减少静脉血液流量。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内部面部具有非线性轮廓。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所述设备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限定夹持表面来压抵所述肢体中的静脉。
53.根据权利要求51或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内部轮廓是非线性的。
54.根据权利要求51至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内部轮廓是弯曲的。
55.根据权利要求51至5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内部轮廓是部分笔直且部分弯曲的。
56.根据权利要求50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耦接区部包括第一耦接区部和第二耦接区部,所述第二耦接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耦接区部是可移动的,以便允许所述设备采用所述夹持位置或所述非夹持位置。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耦接区部连接到所述第一刚性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耦接区部连接到所述第二刚性部分。
58.根据权利要求50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的扣持机构,以便将所述设备扣持在所述夹持位置中。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被配置来允许所述设备采用多个扣持位置中的一个,在所述多个扣持位置中会抑制所述耦接区部采用所述非夹持位置。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扣持机构包括多个分立扣持位置。
61.根据权利要求58至6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包括棘轮扣持机构。
62.根据权利要求58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扣持机构包括多个单独的扣持部件。
63.根据权利要求58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对于每一至少一个扣持机构而言,其还包括手动可致动释放机构,以便将所述设备从所述夹持位置中释放。
64.根据权利要求50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处突出的脊部,所述脊部具有合适尺寸以便在所述设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向内按压在所述肢体上。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脊部沿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或所述第二内部轮廓的实质部分延伸。
66.根据权利要求64或权利要求6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脊部具有类似于珠粒的弯曲截面轮廓。
67.根据权利要求50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偏置机构,以便使所述设备偏向所述非夹持位置。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偏置机构设置在所述耦接区部中或所述耦接区部上。
69.根据权利要求1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定位在所述第一刚性部分和所述第二刚性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至少一个上,或邻近于所述第一刚性部分和所述第二刚性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中的至少一个而定位。
71.根据权利要求69或权利要求7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定位在所述设备中,从而使得在手臂上使用所述设备的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手臂的内侧邻近处。
72.根据权利要求69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便可视地指示感测的压力。
73.根据权利要求69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包括压电元件。
74.根据权利要求1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可膨胀元件,所述可膨胀元件至少部分地沿所述第一内部轮廓和所述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中的至少一个而布置。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可膨胀元件是可充气的,以便在所述设备定位在所述肢体上时将压力施加到所述肢体。
76.根据权利要求74或权利要求7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可膨胀元件具有阀以便有选择地允许空气穿入或离开所述可膨胀元件。
77.根据权利要求74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可膨胀元件形成缓冲元件的一部分或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缓冲元件围封,所述缓冲元件沿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轮廓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第一和第二卡爪的所述内部面部中的至少一个而设置。
78.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69至73中任一项时的权利要求74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被布置来感测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可膨胀元件施加的压力。
79.根据权利要求74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泵以便给所述可膨胀元件充气。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泵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个的内部。
81.根据权利要求79或权利要求80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被布置来操作所述泵的控制器,以及用来给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泵供电的电源。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个的外部上的至少一个手动可致动输入部件,以便将致动输入提供给所述控制器。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致动输入而进行以下各项中的一项:
操作所述泵来将所述可膨胀元件充气到第一压力设定点;
操作所述泵来将所述可膨胀元件充气到第二压力设定点,所述第二压力设定点高于所述第一压力设定点;
操作泄压阀来给所述可膨胀元件放气;以及
停止所述泄压阀的操作。
84.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音频输入部件,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来处理经由所述音频输入部件接收的语声信号,并确定是否已经接收有效的语音命令,而且,如果确定已经接收有效的语音命令,那么便响应于所述有效的语音命令来操作所述泵或泄压阀。
85.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命令,并响应于所述控制命令来操作所述泵或泄压阀。
86.根据权利要求1至8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经过配置从而使得可以通过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的所述设备将充分的力施加到所述肢体,以便引起所述肢体中的至少部分动脉闭塞。
87.一种套件,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并且还包括支架以便接纳和支撑处于所述非夹持位置中的所述设备。
88.一种套件,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并且还包括较薄的一次性盖子,所述盖子被配置成当所述设备在所述肢体上处于所述夹持位置中时,至少覆盖并卫生地保护所述设备中有可能与所述肢体产生接触的部分。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一次性盖子被配置来覆盖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大部分或全部。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一次性盖子限定第一和第二囊袋,以便接纳和实质上围绕所述设备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或卡爪。
91.本文中单独或以其任何组合或子组合的方式来描述或描绘的步骤、特征、元件、动作、部件、子部件、实施例、布置、设备和结构。
CN201480032444.1A 2013-05-07 2014-05-07 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夹持设备 Active CN105263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3901617 2013-05-07
AU2013901617A AU2013901617A0 (en) 2013-05-07 Clamping device for reducing venous blood flow
AU2013902638A AU2013902638A0 (en) 2013-07-16 Clamping device for reducing venous blood flow
AU2013902638 2013-07-16
PCT/AU2014/000499 WO2014179830A1 (en) 2013-05-07 2014-05-07 Clamping device for reducing venous blood flow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3424A true CN105263424A (zh) 2016-01-20
CN105263424B CN105263424B (zh) 2020-09-04

Family

ID=5186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2444.1A Active CN105263424B (zh) 2013-05-07 2014-05-07 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夹持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9553B2 (zh)
EP (1) EP2994056B1 (zh)
JP (2) JP2016521173A (zh)
KR (1) KR102327992B1 (zh)
CN (1) CN105263424B (zh)
AU (1) AU2014262372B2 (zh)
WO (1) WO201417983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5397A (zh) * 2017-11-30 2018-06-19 杭州欢乐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测压用自动手爪装置
CN109414195A (zh) * 2016-07-08 2019-03-0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人类肢体的生理参数的设备和方法
CN113143388A (zh) * 2021-05-08 2021-07-2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一种声控机械止血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60607A1 (de) * 2001-12-10 2003-06-26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Gerätesystem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zur Erzeugung eines gedruckten Dokuments aus mehreren Eingangsdateien
CN105769543A (zh) * 2014-12-19 2016-07-20 郑荃龙 一种可调校穴位及器官按压装置
JP6287894B2 (ja) * 2015-02-27 2018-03-07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用カフおよび血圧計
CN104771201B (zh) * 2015-04-17 2017-03-01 王洛 适形蚌式人工被膜重建压迫止血装置
US10363198B2 (en) * 2015-08-26 2019-07-30 Karen Salstein-Begley Hand-pressing headache-relieving device
AU2016333151A1 (en) * 2015-10-01 2018-05-17 Tournicare Pty Ltd Clamp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nous blood flow, improving venous dilation and effecting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JP6340023B2 (ja) * 2016-02-26 2018-06-06 メディキット株式会社 止血器
JP6635548B2 (ja) * 2016-03-15 2020-01-29 正和 兵藤 筋肉増強方法及び筋肉増強装置
CN105943111A (zh) * 2016-06-03 2016-09-21 周海燕 一种用于穿刺拔管后止血的护理按压装置
EP3576638A4 (en) * 2017-02-01 2020-12-02 Partus LL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OF A PREGNANT PATIENT WITH A PREMATURY OPEN NECK UTERUS
JP7168338B2 (ja) * 2018-03-30 2022-11-09 テルモ株式会社 止血器具
TWI692345B (zh) * 2019-02-20 2020-05-01 百略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評估動脈硬化之血壓量測裝置
AU2020249185A1 (en) * 2019-03-25 2021-11-11 Tournicare Pty Ltd Clamp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KR102434193B1 (ko) * 2020-04-03 2022-08-19 전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의료용 팔 압박기기
CN111407290B (zh) * 2020-04-24 2022-12-20 江西睦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儿科抽血防晃动护理装置
AU2022264073A1 (en) * 2021-04-30 2023-11-16 Noble House Group Pty. Ltd. Tourniquet clip and tourniquet
CN113974749B (zh) * 2021-11-16 2023-07-25 河南大学 手术用动脉快速止血装置
CN113995462B (zh) * 2021-12-09 2024-01-23 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一种内科心血管手术用按压止血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4240A (en) * 1973-08-03 1975-05-20 C Malcolm B Gilman Tourniquet
DE202008017134U1 (de) * 2008-12-31 2009-04-02 Schröder, Jürgen, Dr.med.habil. Kompressionsapparat für die Leistenarterie
TWM371529U (en) * 2009-08-12 2010-01-01 Quanta Comp Inc Blood pressure monitor
TWM395460U (en) * 2010-07-02 2011-01-01 Avita Corp Blood pressure meter
CN102665537A (zh) * 2009-11-11 2012-09-12 卡兹欧洲公司 用于动脉血压监测器的袖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38757D1 (de) * 2001-09-20 2009-07-02 Radi Medical Systems Einstellbare Druckvorrichtung für die Arterie radialis
US20080077151A1 (en) * 2006-01-23 2008-03-27 Bob K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raining a Patient's Leg During Leg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JP4876885B2 (ja) * 2006-12-14 2012-02-1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US8956387B2 (en) 2008-11-25 2015-02-17 IC Therapeutics Inc. Systems for replicat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improving cardiovascular health
US20120004559A1 (en) * 2010-07-02 2012-01-05 Avita Corporation Blood Pressure Meter
WO2014017975A1 (en) * 2012-07-26 2014-01-30 Probonova Medical Innovations Ab A method for blood pressure cuff applic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cuff support
IL231979A0 (en) 2013-05-26 2014-08-31 M A S Med Global Ltd Pneumatic editor block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4240A (en) * 1973-08-03 1975-05-20 C Malcolm B Gilman Tourniquet
DE202008017134U1 (de) * 2008-12-31 2009-04-02 Schröder, Jürgen, Dr.med.habil. Kompressionsapparat für die Leistenarterie
TWM371529U (en) * 2009-08-12 2010-01-01 Quanta Comp Inc Blood pressure monitor
US20110040196A1 (en) * 2009-08-12 2011-02-17 Quanta Computer Inc. Blood pressure monitor
CN102665537A (zh) * 2009-11-11 2012-09-12 卡兹欧洲公司 用于动脉血压监测器的袖带
TWM395460U (en) * 2010-07-02 2011-01-01 Avita Corp Blood pressure met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4195A (zh) * 2016-07-08 2019-03-0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人类肢体的生理参数的设备和方法
CN108175397A (zh) * 2017-11-30 2018-06-19 杭州欢乐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测压用自动手爪装置
CN108175397B (zh) * 2017-11-30 2023-12-15 深圳市富惠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测压用自动手爪装置
CN113143388A (zh) * 2021-05-08 2021-07-2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一种声控机械止血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4262372B2 (en) 2019-03-14
KR20160006735A (ko) 2016-01-19
JP6552764B1 (ja) 2019-07-31
EP2994056A1 (en) 2016-03-16
JP2016521173A (ja) 2016-07-21
US10039553B2 (en) 2018-08-07
JP2019141645A (ja) 2019-08-29
US20160066925A1 (en) 2016-03-10
KR102327992B1 (ko) 2021-11-17
AU2014262372A1 (en) 2015-11-12
CN105263424B (zh) 2020-09-04
WO2014179830A1 (en) 2014-11-13
EP2994056A4 (en) 2017-01-25
EP2994056B1 (en)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3424A (zh) 用于减少静脉血液流量的夹持设备
CN108289625A (zh) 用于控制静脉血液流量、改进静脉扩张并实现血压测量的夹持设备、系统及方法
US20110009757A1 (en) Blood pressur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US11647912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US11653842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JP6688874B2 (ja) 簡易式の自動電子駆血帯
US11529063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CN112384133A (zh) 具有被致动的箍带的可穿戴血压计
JP2004215915A (ja) 血圧計用カフ
KR101680197B1 (ko) 손목 혈압계
WO2018144893A3 (en) Wireless digital blood pressure device and system
WO2014125637A1 (ja) 簡易式電子駆血帯
CN210962167U (zh) 一种穿戴式手臂血管夹
KR101750063B1 (ko) 혈압 측정용 손목 압박기 및 이를 갖는 손목 혈압계
KR101536686B1 (ko) 자가접착 밴드를 이용한 지혈밴드
US11653879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CN103976746A (zh) 一种桡动脉辅助采血固定装置
US11534073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CN217186653U (zh) 一种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EP1264574A3 (en) Superior and inferior limb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apparatus
CN111904692A (zh)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
JP2006280769A (ja) 頭部血圧計
CN115998360A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止血器及其使用方法
KR20160092560A (ko) 동맥경화도 측정을 위한 심전도 전극 일체형 혈압 측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30

Address after: Vitoria Australia

Applicant after: Dun care private limited company

Address before: Vitoria, Australia

Applicant before: WAVE BIOTECH PTY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