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3951B - 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及处理船 - Google Patents

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及处理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3951B
CN105253951B CN201510700694.4A CN201510700694A CN105253951B CN 105253951 B CN105253951 B CN 105253951B CN 201510700694 A CN201510700694 A CN 201510700694A CN 105253951 B CN105253951 B CN 1052539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
green algae
storehouse
supersonic generator
ultraso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06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3951A (zh
Inventor
彭亮
朱佳军
刘志宏
韩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Qingshui Blue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SCIENTZ BIOTECHNOLOGY CO Ltd
J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ao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Scientz Biotechnology Co ltd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ao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Scientz Biotechnology Co ltd, J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ao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06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39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3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3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3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39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作业,有效杀死蓝藻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它包括以连接体相连的两个船体;在连接体上有由多个伸入水面下的超声波发生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在连接体上有收集收缩仓;收集收缩仓包括收集仓、收缩仓、过渡段;收集仓宽度大于收缩仓,深度小于收缩仓;收集仓有蓝藻入口;收缩仓上有由多个超声波发生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在收缩仓设置有排水泵。本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杀死蓝藻的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其是在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行驶时,使得两个船体之间的悬浮的蓝藻或者漂浮的蓝藻经过收集仓进入收缩仓内后形成悬浮状态,在15‑30s内从超声波发生器列队或者纵列形成的超声波场中通过。

Description

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及处理船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以超声波杀死漂浮在水面和悬浮在水中的蓝藻的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和处理船。
背景技术
目前的蓝藻处理,一般采用网打捞方式打捞蓝藻,作业难度大,操作复杂,处理效率较低,无法自动作业。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作业,有效杀死蓝藻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
本技术所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包括两个漂浮的船体,两个船体之间以连接体相连;在连接体上设置至少一列与船体相平行的、由多个伸入水面下的超声波发生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在连接体上还设置有收集收缩仓;收集收缩仓包括位于前部的用于收集漂浮在水面上的蓝藻的收集仓、位于后部的对收集后的蓝藻进行收拢的收缩仓、收集仓和收缩仓之间的过渡段;收集仓宽度大于收缩仓,深度小于收缩仓;收集仓的顶端具有没入水面下、以使得漂浮在水面的蓝藻能够进入的蓝藻入口;收缩仓上设置有伸入收缩仓内的一列由多个超声波发生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在收缩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将收缩仓内的水抽出并排入水体中的排水泵。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边行驶边作业。具体地说,在行驶时,悬浮在水中的蓝藻从两个船体之间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列队中的伸入水中的各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形成超声波场,依次对通过的蓝藻产生作用,使得蓝藻在一定时间受到超声波的连续作用,最终使得蓝藻被杀死。
同时,本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在行驶时,漂浮在水面的蓝藻通过蓝藻入口进入收集仓,经过过渡段时,由于流道的由宽变窄(5-7m变到0.6-1m),由浅变深(2-4cm变到0.6-1m),使得蓝藻和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蓝藻由漂浮变成悬浮,超声波发生器纵列中的伸入水中的各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形成超声波场,依次对通过收缩仓的蓝藻产生作用,使得蓝藻在一定时间受到超声波的连续作用,最终使得蓝藻被杀死,被杀死的蓝藻和水一起被排水泵排入水体中。
本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并不是将蓝藻打捞出来,而是将在水面和水下的蓝藻直接以超声波杀死,简化了蓝藻处理过程,能够自动化作业,处理效率高。
上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超声波发生器阵列上下升降地设置在连接体上。当对蓝藻进行处理作业时,超声波发生器伸入水面下。当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进行转场时,为了减小前进阻力,超声波发生器阵列上升,使得超声波发生器升出水面。超声波发生器阵列和超声波发生器阵列可独立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
上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收集收缩仓上下升降地设置在连接体上。当对蓝藻进行处理作业时,收集收缩仓的主体部分在水面下。当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进行转场时,为了减小前进阻力,收集收缩仓上升,使得收集收缩仓升出水面。
上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超声波发生器没入水中0.6-0.8m,水平方向反射超声波;相邻两个超声波发生器的间距不超过1m;每个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为2.5kw以上,能够在15-30s内杀死其作业半径50cm内的蓝藻。本技术采用特定的超声波发生器组成了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和超声波发生器纵列,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和超声波发生器纵列中的相邻两个超声波发生器间距不超过1m,并且超声波发生器水平方向反射超声波,保证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和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均形成的连续的、且具有一定场强的超声波场,以有效杀死漂浮和悬浮的蓝藻。
上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超声波发生器列队至少有两列,收缩仓位于两列超声波发生器列队之间;相邻两列超声波发生器列队的间隔不超过1m。
上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收集仓宽度5-7m,深度2-4cm,收缩仓宽度0.6-1m,深度0.6-1m。该结构使得收集仓内的蓝藻和水充分的混合,形成悬浮状态进入收缩仓内。
上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蓝藻入口位于船体朝向前进方向的船首。
上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排水泵的吸水口处设置能够阻挡大颗粒杂质进入排水泵的格栅。
本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杀死蓝藻的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 其是使用所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在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行驶时,使得两个船体之间的悬浮的蓝藻从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形成的超声波场中通过,通过时间控制在15-30s。
上述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能够在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行驶时,通过控制蓝藻超声波处理船的速度,使得悬浮的蓝藻在设定的时间内从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形成的超声波场中通过,从而杀死蓝藻,而无需打捞,作业方便。
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杀死蓝藻的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 其是使用所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在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行驶时,使得漂浮的蓝藻经过收集仓进入收缩仓内后形成悬浮状态,从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形成的超声波场中通过,通过时间控制在15-30s。
上述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能够在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行驶时,通过控制蓝藻超声波处理船的速度,使得漂浮的蓝藻经过过渡段进入收缩仓后形成悬浮状态,并在设定的时间内从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形成的超声波场中通过,从而杀死蓝藻,而无需打捞,作业方便。附图说明
图1是蓝藻超声波处理船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所示的1-3所示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包括主体部分1和水面蓝藻处理部分2、悬浮蓝藻处理部分3。
主体部分1包括两个漂浮的船体11、12,两个船体之间以连接体13相连。船体的后端设置电动挂桨机14。船体上部有发电机15和驾驶室16。
参见图2,水面蓝藻处理部分2主要包括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连接体上的收集收缩仓和排水泵。收集收缩仓包括位于前部的用于收集漂浮在水面上的蓝藻的收集仓21、位于后部的对收集后的蓝藻进行收拢的收缩仓22和连接在收集仓和收缩仓之间的过渡段27;收集仓在船体横向方向的宽度为6m,深度为3cm;收缩仓在船体横向方向的宽度为0.8m,深度为0.8m。收集仓的顶端具有没入水面下、以使得漂浮在水面的蓝藻能够进入的蓝藻入口23;收缩仓上设置有伸入收缩仓内的一列由多个超声波发生器4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纵列24;在收缩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将收缩仓内的水抽出并排入水体中的排水泵25。排水泵的吸水口处设置能够阻挡大颗粒杂质进入排水泵的格栅26。蓝藻入口23位于船体朝向前进方向的船首,收集仓的宽度大于收缩仓宽度,收集仓的后端通过过渡段与收缩仓的前端相连。漂浮的蓝藻进入收集仓后经过过渡段时,由于流道的由宽变窄(6m变到0.8m),由浅变深(3cm变到80cm),形成悬浮状态进入收缩仓。
参见图3,悬浮蓝藻处理部分3包括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连接体上四列与船体相平行的、由多个伸入水面下的超声波发生器4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列队31。收缩仓位于两列超声波发生器列队之间。
超声波发生器4工作时,没入水中0.7m,功率为3kw,水平方向反射超声波,能够在15-30s内杀死其作业半径50cm内的蓝藻。超声波发生器列队31和超声波发生器纵列24中前后相邻的两个超声波发生器间距为1m。相邻两列超声波发生器列队31的横向间隔为1m。
进行作业时,水面蓝藻处理部分2可以相对于连接体下降,单独进行作业;悬浮蓝藻处理部分3也可以相对于连接体下降,单独进行作业。当然,水面蓝藻处理部分2和悬浮蓝藻处理部分3还可以同时相对于连接体下降,同时进行作业。
作业时,控制蓝藻超声波处理船的前进速度,使得蓝藻在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和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形成的具有一定场强的超声波场中通过,通过时间控制在15-30s即可。

Claims (6)

1.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包括两个漂浮的船体,两个船体之间以连接体相连;其特征是:在连接体上设置至少一列与船体相平行的、由多个伸入水面下的超声波发生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在连接体上还设置有收集收缩仓;收集收缩仓包括位于前部的用于收集漂浮在水面上的蓝藻的收集仓、位于后部的对收集后的蓝藻进行收拢的收缩仓、收集仓和收缩仓之间的过渡段;收集仓宽度大于收缩仓,深度小于收缩仓;收集仓的顶端具有没入水面下、以使得漂浮在水面的蓝藻能够进入的蓝藻入口;收缩仓上设置有伸入收缩仓内的一列由多个超声波发生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在收缩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将收缩仓内的水抽出并排入水体中的排水泵;
收集仓宽度5-7m,深度2-4cm,收缩仓宽度0.6-1m,深度0.6-1m;超声波发生器没入水中0.6-0.8m,水平方向反射超声波;相邻两个超声波发生器的间距不超过lm;每个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为2.5kw以上,能够在15-30s内杀死其作业半径50cm内的蓝藻;
收集仓和收缩仓的组成结构,前端为矩形,后端为漏斗形状;
超声波发生器列队上下升降地设置在连接体上;
收集收缩仓上下升降地设置在连接体上;
当对蓝藻进行处理作业时,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和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可独立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工作时,超声波发生器列队相对于连接体下降伸入水中,处理水中悬浮的蓝藻,可以预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工作时,收集收缩仓相对于连接体下降,漂浮在水面的蓝藻经蓝藻入口、收集仓进入收缩仓,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处理通过收缩仓的蓝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其特征是:超声波发生器列队至少有两列,收缩仓位于两列超声波发生器列队之间;相邻西列超声波发生器列队的间隔不超过1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 其特征是: 蓝藻入口位于船体朝向前进方向的船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其特征是:排水泵的吸水口处设置能够阻挡大颗粒杂质进入排水泵的格栅。
5.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使用任一权利要求1-4所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在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行驶时,使得两个船体之间的悬浮的蓝藻从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形成的超声波场中通过,通过时间控制在15-30s。
6.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使用任一权利要求1-4所述的蓝藻超声波处理船,在蓝藻超声波处理船行驶时,使得漂浮的蓝藻经过收集仓进入收缩仓内后形成悬浮状态,从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形成的超声波场中通过,通过时间控制在15-30s。
CN201510700694.4A 2015-10-26 2015-10-26 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及处理船 Active CN1052539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0694.4A CN105253951B (zh) 2015-10-26 2015-10-26 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及处理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0694.4A CN105253951B (zh) 2015-10-26 2015-10-26 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及处理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3951A CN105253951A (zh) 2016-01-20
CN105253951B true CN105253951B (zh) 2018-01-05

Family

ID=5509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0694.4A Active CN105253951B (zh) 2015-10-26 2015-10-26 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及处理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39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81669U1 (ru) * 2017-08-14 2018-07-26 Але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Вьюгинова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водоемов от микро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загрязнений
CN110002536A (zh) * 2019-05-22 2019-07-12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超声波除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0223B2 (ja) * 1996-09-20 2007-01-17 一夫 斉藤 浮遊ゴミ回収艇
JP3267904B2 (ja) * 1997-08-20 2002-03-25 株式会社マリン技研 水域浄化装置
CN1259249C (zh) * 2004-02-19 2006-06-14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收集蓝藻水华的吸藻器
JP2008063823A (ja) * 2006-09-07 2008-03-21 Marine Giken:Kk アオコ藻類増殖防止型水面浮遊物回収浮体装置
CN101712497A (zh) * 2009-11-06 2010-05-26 东南大学 一种水华应急处理的超声除藻船
CN203095654U (zh) * 2013-03-19 2013-07-31 重庆大学 一种适用于河道型水体的多功能移动抑藻除藻平台
CN205634979U (zh) * 2015-10-26 2016-10-12 暨南大学 超声波控藻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3951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4642B (zh) 漂浮物清理船
JP4988125B2 (ja) 二枚貝の養殖関連作業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CN205256596U (zh) 多功能除藻船
CN105253951B (zh) 蓝藻超声波处理方法及处理船
CN106259819A (zh) 一种扇贝取丁机
CN110178528A (zh) 一种生态水环境清污装置
CN202722041U (zh) 海带收获装置
CN203314043U (zh) 贝类自动生产线
CN105123634B (zh) 一种鲢鱼的捕鱼装置
CN106394817A (zh) 清理河道内垃圾的船舶
CN101691249B (zh) 气浮船与刮渣船联用对自然水体大面积藻类爆发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3872896U (zh) 一种鱼类去鳞装置
CN205636693U (zh) 一种蓝藻处理船
JP2015142551A (ja) 貝類回収船
CN205634979U (zh) 超声波控藻船
CN103907574A (zh) 水下海珍品采捕装置
CN106368195A (zh) 一种用于去除河道中蓝藻的收集船
CN105080854A (zh) 一种海捕鱼、虾的分离装置
CN104756667B (zh) 一种新型的海带收割装置
CN201619674U (zh) 多功能电动保洁船
US10182558B2 (en) Method, system, and harvesting apparatus for aquaculture trench maintenance and harvesting
CN107313412A (zh) 一种生态维护用蓝藻收集加工储存船
CN203840953U (zh) 池塘投饵装置
CN111250467A (zh) 一种基于养殖辅助船的网箱网衣更换清洗方法
CN105882902A (zh) 一种河面垃圾清理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5

Address after: 510632 No. 601, Whampoa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Co-patentee after: Ningbo Scientz Bio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nan University

Co-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Qingshui blue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32 Whampoa Avenue, Guangzhou,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No. 601

Co-patentee before: Ningbo Scientz Bio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an University

Co-patentee before: NANJING BAO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