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0533A -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0533A
CN105250533A CN201510792640.5A CN201510792640A CN105250533A CN 105250533 A CN105250533 A CN 105250533A CN 201510792640 A CN201510792640 A CN 201510792640A CN 105250533 A CN105250533 A CN 105250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lood stasis
chinese herbs
raw material
herbs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26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桂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926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0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0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贴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叶紫珠15-25份、大枣10-20份、蛇莓10-20份、赤芍8-16份、莲房5-15份、五灵脂5-15份、青皮5-15份、吴茱萸5-15份、苏木4-12份、艾叶3-7份、蒲黄3-7份、紫河车1-5份、阿魏1-3份。本发明中药贴剂配方科学、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避免了口服制剂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副作用,容易被产妇接受,具有补血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经散寒、清热凉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疗产后血瘀。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产后血瘀多由产后百脉空虚,起居不慎而使寒邪乘虚侵入胞宫胞脉,血为寒凝,瘀血内阻;或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而不达,气滞血瘀;或胞衣残留,冲任不畅,瘀血内阻,血不归经而成。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可致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抑郁等。
目前,西医对产后血瘀治疗效果不是很好,而且服用西药容易形成药物沉淀,对产妇及新生儿有较大的副作用。中医理论认为,产后血瘀症的主要病机为气血失和与感受外邪,其主要治疗方法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为基本,佐以温经散寒化瘀、清热凉血化瘀、疏肝理气化瘀等。在现有的专利文件中,申请公布号CN104758378A(申请号201510193291.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0-30重量份数的川穹,20-30重量份数的羊踯躅,5-10重量份数的水蛭,10-20重量份数的川牛膝,3-6重量份数的麝香,15-25重量份数的赤芍,5-15重量份数的甘草。
目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还不是很多,并且已有的中药药物大多为汤剂等口服制剂,产妇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效果不是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易于接受的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叶紫珠15-25份、大枣10-20份、蛇莓10-20份、赤芍8-16份、莲房5-15份、五灵脂5-15份、青皮5-15份、吴茱萸5-15份、苏木4-12份、艾叶3-7份、蒲黄3-7份、紫河车1-5份、阿魏1-3份。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叶紫珠18-22份、大枣14-16份、蛇莓14-16份、赤芍10-14份、莲房8-12份、五灵脂8-12份、青皮8-12份、吴茱萸8-12份、苏木6-10份、艾叶4-6份、蒲黄4-6份、紫河车2-4份、阿魏1.5-2.5份。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更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叶紫珠20份、大枣15份、蛇莓15份、赤芍12份、莲房10份、五灵脂10份、青皮10份、吴茱萸10份、苏木8份、艾叶5份、蒲黄5份、紫河车3份、阿魏2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五灵脂、青皮、艾叶洗净、除杂后,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0.2倍的米醋拌匀,闷润5-15min;
步骤二:将赤芍、莲房、蒲黄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后,与步骤一得到的五灵脂、青皮、艾叶分别置于30-50℃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80-120目的细粉;
步骤三:将大叶紫珠、去核大枣、蛇莓、吴茱萸、苏木、紫河车、阿魏清洗干净后,切片,干燥,粉碎至40目后,置于提取筒中,加入原料重量2-6倍体积分数为85%-95%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70-90℃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2h,得到乙醇提取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的浸膏;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细粉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混合均匀,另加其质量3倍的由生橡胶与松香按质量比2:3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得本发明中药贴剂。
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步骤一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3-0.17倍的米醋拌匀,闷润8-12min;优选的,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5倍的米醋拌匀,闷润10min。
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步骤二分别置于35-45℃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90-110目的细粉;优选的,分别置于40℃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100目的细粉。
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步骤三加入原料重量3-5倍体积分数为88%-92%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75-85℃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2-1.8h,得到乙醇提取液;优选的,加入原料重量4倍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80℃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5h,得到乙醇提取液。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大叶紫珠:性平,味辛、苦。归肝经、肺经、胃经。功效与作用: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扑肿痛。
大枣:性温,味甘。归脾经、胃经、心经。功效与作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治脾虚食少、气血津液不足、乏力便溏、妇人脏燥。具有增强体力、抗疲劳、镇静安神、保肝、增加白细胞cAMP、增强免疫和抗变态反应等功能。
蛇莓:性寒,味甘、苦。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疗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
赤芍: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养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莲房:性温,味苦、涩。归肝经。功效与作用:化瘀止血。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五灵脂:性温,味咸、甘。归肝经。功效与作用: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用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小儿疳积;外治蛇、蝎、蜈蚣咬伤。
青皮: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胆经、胃经。功效与作用: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治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功效与作用: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治肝经寒凝之疝气腹痛、厥阴头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寒湿脚气肿痛、胃寒或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湿疹等。
苏木:性平,味甘、咸。归心经、肝经、脾经。功效与作用: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用治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
艾叶: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脾经、肾经。功效与作用: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主要用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
蒲黄:性平,味甘。归肝经、心经。功效与作用:止血、化瘀通淋。用治各种出血症、瘀滞痛症,如瘀滞胸痛、胃脘疼痛以及产后瘀痛、痛经;血淋、血痢等。
紫河车:性温,味甘、咸。归心经、肺经、肾经。功效与作用:温肾补精、养血益气。用治虚劳赢瘦、骨蒸盗汗、咳嗽气喘、食少气短、阳痿遗精、不孕少乳。
阿魏: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胃经。功效与作用:消积,化瘕,散痞,杀虫。用于肉食积滞,瘀血瘾瘕,腹中痞块,虫积腹痛。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配方科学、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中药贴剂在使用时贴在体表的患处或穴位,通过与皮肤的密切接触而发挥治疗作用,避免了口服制剂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副作用,容易被产妇接受。
2、本发明中药贴剂的配方完全符合中医药“整体调理、辨证施治”原则,具有补血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经散寒、清热凉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疗产后血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g):大叶紫珠15份、大枣10份、蛇莓10份、赤芍8份、莲房5份、五灵脂5份、青皮5份、吴茱萸5份、苏木4份、艾叶3份、蒲黄3份、紫河车1份、阿魏1份。
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五灵脂、青皮、艾叶洗净、除杂后,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倍的米醋拌匀,闷润5min;
步骤二:将赤芍、莲房、蒲黄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后,与步骤一得到的五灵脂、青皮、艾叶分别置于30℃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80目的细粉;
步骤三:将大叶紫珠、去核大枣、蛇莓、吴茱萸、苏木、紫河车、阿魏清洗干净后,切片,干燥,粉碎至40目后,置于提取筒中,加入原料重量2倍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70℃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h,得到乙醇提取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的浸膏;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细粉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混合均匀,另加其质量3倍的由生橡胶与松香按质量比2:3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得本发明中药贴剂。
典型病例一:周xx,女,32岁,济南人。半年前因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胎儿娩出后,出血过多,产后气血亏虚,瘀血内阻,采用本发明中药贴剂5天后,体内瘀血排出,2周后,瘀血全部排出,体征消失,痊愈,3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实施例2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g):大叶紫珠25份、大枣20份、蛇莓20份、赤芍16份、莲房15份、五灵脂15份、青皮15份、吴茱萸15份、苏木12份、艾叶7份、蒲黄7份、紫河车5份、阿魏3份。
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五灵脂、青皮、艾叶洗净、除杂后,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2倍的米醋拌匀,闷润15min;
步骤二:将赤芍、莲房、蒲黄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后,与步骤一得到的五灵脂、青皮、艾叶分别置于50℃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120目的细粉;
步骤三:将大叶紫珠、去核大枣、蛇莓、吴茱萸、苏木、紫河车、阿魏清洗干净后,切片,干燥,粉碎至40目后,置于提取筒中,加入原料重量6倍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90℃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2h,得到乙醇提取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的浸膏;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细粉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混合均匀,另加其质量3倍的由生橡胶与松香按质量比2:3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得本发明中药贴剂。
实施例3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g):大叶紫珠18份、大枣14份、蛇莓14份、赤芍10份、莲房8份、五灵脂8份、青皮8份、吴茱萸8份、苏木6份、艾叶4份、蒲黄4份、紫河车2份、阿魏1.5份。
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五灵脂、青皮、艾叶洗净、除杂后,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3倍的米醋拌匀,闷润8min;
步骤二:将赤芍、莲房、蒲黄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后,与步骤一得到的五灵脂、青皮、艾叶分别置于35℃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90目的细粉;
步骤三:将大叶紫珠、去核大枣、蛇莓、吴茱萸、苏木、紫河车、阿魏清洗干净后,切片,干燥,粉碎至40目后,置于提取筒中,加入原料重量3倍体积分数为88%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75℃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2h,得到乙醇提取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的浸膏;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细粉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混合均匀,另加其质量3倍的由生橡胶与松香按质量比2:3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得本发明中药贴剂。
典型病例二:王xx,女,24岁,济南人。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子宫收缩力过强,导致阴道出现裂伤,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粘膜撕裂,出血较多,产后瘀血内阻,恶露不绝,之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中药贴剂治疗,治疗一个月后痊愈。
实施例4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g):大叶紫珠22份、大枣16份、蛇莓16份、赤芍14份、莲房12份、五灵脂12份、青皮12份、吴茱萸12份、苏木10份、艾叶6份、蒲黄6份、紫河车4份、阿魏2.5份。
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五灵脂、青皮、艾叶洗净、除杂后,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7倍的米醋拌匀,闷润12min;
步骤二:将赤芍、莲房、蒲黄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后,与步骤一得到的五灵脂、青皮、艾叶分别置于45℃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110目的细粉;
步骤三:将大叶紫珠、去核大枣、蛇莓、吴茱萸、苏木、紫河车、阿魏清洗干净后,切片,干燥,粉碎至40目后,置于提取筒中,加入原料重量5倍体积分数为92%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85℃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8h,得到乙醇提取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的浸膏;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细粉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混合均匀,另加其质量3倍的由生橡胶与松香按质量比2:3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得本发明中药贴剂。
实施例5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g):大叶紫珠20份、大枣15份、蛇莓15份、赤芍12份、莲房10份、五灵脂10份、青皮10份、吴茱萸10份、苏木8份、艾叶5份、蒲黄5份、紫河车3份、阿魏2份。
上述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五灵脂、青皮、艾叶洗净、除杂后,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5倍的米醋拌匀,闷润10min;
步骤二:将赤芍、莲房、蒲黄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后,与步骤一得到的五灵脂、青皮、艾叶分别置于40℃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100目的细粉;
步骤三:将大叶紫珠、去核大枣、蛇莓、吴茱萸、苏木、紫河车、阿魏清洗干净后,切片,干燥,粉碎至40目后,置于提取筒中,加入原料重量4倍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80℃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5h,得到乙醇提取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的浸膏;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细粉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混合均匀,另加其质量3倍的由生橡胶与松香按质量比2:3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得本发明中药贴剂。
实验例:该药的II期临床试验,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批件要求,依照《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及《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的文献,制定临床试验方案,以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单位,对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进行II期临床试验,共观察病例200例,其中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在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本发明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具有补血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经散寒、清热凉血的功效,总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90%,而口服中药对照组的有效率仅有85%,本发明的中药贴剂与口服中药对照组相比,明显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不影响产妇哺乳,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对于治疗产后血瘀具有良好的效果。

Claims (9)

1.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叶紫珠15-25份、大枣10-20份、蛇莓10-20份、赤芍8-16份、莲房5-15份、五灵脂5-15份、青皮5-15份、吴茱萸5-15份、苏木4-12份、艾叶3-7份、蒲黄3-7份、紫河车1-5份、阿魏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叶紫珠20份、大枣15份、蛇莓15份、赤芍12份、莲房10份、五灵脂10份、青皮10份、吴茱萸10份、苏木8份、艾叶5份、蒲黄5份、紫河车3份、阿魏2份。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五灵脂、青皮、艾叶洗净、除杂后,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0.2倍的米醋拌匀,闷润5-15min;
步骤二:将赤芍、莲房、蒲黄除去杂质,清洗干净后,与步骤一得到的五灵脂、青皮、艾叶分别置于30-50℃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80-120目的细粉;
步骤三:将大叶紫珠、去核大枣、蛇莓、吴茱萸、苏木、紫河车、阿魏清洗干净后,切片,干燥,粉碎至40目后,置于提取筒中,加入原料重量2-6倍体积分数为85%-95%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70-90℃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2h,得到乙醇提取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的浸膏;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细粉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混合均匀,另加其质量3倍的由生橡胶与松香按质量比2:3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得本发明中药贴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3-0.17倍的米醋拌匀,闷润8-12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分别加入原料重量0.15倍的米醋拌匀,闷润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分别置于35-45℃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粉碎至90-110目的细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分别置于40℃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粉碎至100目的细粉。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加入原料重量3-5倍体积分数为88%-92%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75-85℃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2-1.8h,得到乙醇提取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加入原料重量4倍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在加热温度为80℃条件下,利用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5h,得到乙醇提取液。
CN201510792640.5A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50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2640.5A CN105250533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2640.5A CN105250533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533A true CN105250533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2640.5A Pending CN105250533A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05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0168A (zh) * 2016-05-28 2016-09-07 孙明香 一种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9529A (zh) * 2007-08-29 2008-02-27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发热的中药制剂
CN103638511A (zh) * 2013-12-22 2014-03-19 林凡友 产后逐瘀颗粒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9529A (zh) * 2007-08-29 2008-02-27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发热的中药制剂
CN103638511A (zh) * 2013-12-22 2014-03-19 林凡友 产后逐瘀颗粒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华东: "《方剂学习快灵通》", 28 February 2015,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刘超萍等: "中医对产后病血瘀证的研究概况", 《湖南中医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0168A (zh) * 2016-05-28 2016-09-07 孙明香 一种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4673B (zh) 一种用于小儿腹泻的中药脐贴
CN102895447B (zh)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515A (zh) 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08511B (zh) 一种治疗软骨瘤的中药药丸及制备方法
CN105250533A (zh) 一种治疗产后血瘀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555A (zh) 一种用于产后关节痛缓解与护理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40902A (zh) 一种治疗卵巢肿瘤的中药制剂
CN104887950A (zh) 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38110A (zh) 一种治疗手足麻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608B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638499B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结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6363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368A (zh) 一种祛风除湿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752A (zh) 一种接骨散
CN105687938A (zh) 一种用于肛裂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126A (zh) 一种治疗肝肾不足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44868A (zh) 一种治疗由风湿热引起的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4383057A (zh) 主治跌打损伤膏及制备方法
CN104666819A (zh) 具有清肝调经功效的中药药浴
CN104667023A (zh) 一种活血化瘀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4474507A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896A (zh)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中药制剂
CN104523975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酊剂及制备
CN104161954A (zh) 一种治疗老年人骨病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454A (zh) 一种松筋藤镇痛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