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8770A - 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8770A
CN105248770A CN201510757331.4A CN201510757331A CN105248770A CN 105248770 A CN105248770 A CN 105248770A CN 201510757331 A CN201510757331 A CN 201510757331A CN 105248770 A CN105248770 A CN 105248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oot leaf
red sage
sage root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73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nbeika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nbeika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nbeika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nbeika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573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8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8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8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其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丹参叶10~50份,栀子10~20份,蒲黄10~20份,金莲花10~20份,生地10~20份,黄芩10~20份,蒲公英10~20份,绞股蓝10~20份,槐角10~20份,陈皮10~20份,紫苏10~20份,泽泻10~20份,山楂10~20份,制首乌10~20份,牛蒡子10~20份,益母草10~20份,刺蒺藜10~20份,垂盆草10~20份,夏枯草10~20份。本发明能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粪便排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促进细胞膜上LDL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

Description

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组份的降血脂保健品,特别涉及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甘油三脂即脂肪。它们不溶于水,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在血液中循环运转。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调查显示,高血脂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的祸首。
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或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药物。降血脂药种类较多,分类也较困难。就其主要降血脂功能可分为降总胆固醇、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降甘油三酯、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四大类。概括讲它能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粪便排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促进细胞膜上LDL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阻止其他脂质的体内合成,或促进其他脂质的代谢。
如果你的血脂检验报告单显示有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日等指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等降低,则提示你已存在有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这时你应注意调节你的血脂水平。
高脂血症患者首先应采取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一般性措施。如果无效,才考虑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慎用维生素E。
合理选用调脂药物。①苯氧乙酸类,如安妥明,力平脂(非诺贝特),吉非罗齐(洁脂,诺衡)、苯扎贝特(必降脂)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它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有升高作用。②羟甲基戊二醚辅酶A还原酶制剂(他丁类),如洛伐他丁、美降之、血脂康(脂必妥)、辛伐他丁(舒降之)、普伐他丁(普拉固)等。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作用比苯氧乙酸类明显,降甘汕三酯和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则不如苯氧乙酸类。③多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制剂(脉东康、多烯康等),亚麻酸等,可降低甘油三酯,但降胆固醇作用较差。④烟酸类,如烟酸、烟酸肌醇酯、东脂平、戊四烟酯等。但部分患者用后有脸红、心悸、皮肤僵痒、胃肠道不适等。⑤弹性酶,调脂能力较弱,但副作用小,可用于轻度病人。⑤C受体阻断剂如特拉哩嗓,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但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中药人参、绞股兰、山楂等也有一定的降脂作用。调血脂药物的应用原则
(3)许多调脂药,尤其是影响胆固醇和胆汁酸经胆汁和粪便排泄的降脂药,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呈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易于形成胆石。
(4)降胆固醇药对肝脏有一定损害。此外,长期服用调血脂药可引起机体脂质变化,从而导致非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
(5)由于人体需要一定量的血脂质来维持正常机体功能,所以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等指标过分低于正常范围也属不正常表现。
(6)应戒烟忌酒。因为吸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机制之一就是吸烟能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而不利于对胆固醇的清除,而饮酒可加重高脂血症。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植物,以根入药。目前丹参地下部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大量的地上部分却弃之不用。有研究表明,丹参地上部含有与根相似的水溶性成分,且地上部分约为根重的两倍,因此,对丹参地上部的开发利用十分必要,丹参叶茶就是开发丹参叶的一种方式。本发明对丹参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动态分析,以化学成分含量最高时期采收的丹参叶为原料,并对丹参叶茶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以开发含有较高有效成分的优质丹参叶茶。同时对丹参叶茶的饮用方法及其抗氧化性能进行初步分析,为丹参叶茶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叶在8月份后水分含量基本不变,而且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总酚、类黄酮、维生素C、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在9月份至10月中旬基本处于含量高峰期。考虑到丹参在9月份已封垄,在此期间采叶不但不影响丹参根部生长,反而有利于通风透光;而10月中旬以后,丹参叶开始老化,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下降。因此,丹参叶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至10月中旬。(2)萎凋增加了丹参叶的类黄酮、总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但同时降低了可溶性糖的含量,因此要注意萎凋时间的长短,从而达到既改进丹参叶茶的活性成分,又不会极大地影响丹参叶茶的感官品质。本研究发现丹参叶的最适合萎凋时间为6h左右。(3)通过分析丹参叶茶杀青方法、鲜叶处理方法对丹参叶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丹参鲜叶不切进行蒸汽杀青效果最好。(4)揉捻会增加丹参叶茶的细胞破损率,从而使其水浸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丹参叶茶的可冲泡性。(5)通过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叶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烘干的丹参叶茶品质较好。(6)对丹参叶茶进行冲泡试验,得出较优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水温100℃、冲泡茶水比1g∶50mL,冲泡时间3-5min。其中冲泡水温对丹参叶茶的水浸出物和感官品质影响最大。(7)丹参叶茶、丹参叶和丹参根茶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且丹参叶茶的抗氧化能力高于丹参叶和丹参根茶,表明经过加工有助于丹参叶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现在各种降血脂保健品,药品泛滥,但大多数徒有其表,大张旗鼓的虚假宣传,很可能没有任何保健功能,但造成人身体的巨大伤害,因此,寻找健康有效的降血脂方法具有很现实的重要意义。安全有效的降血脂活性物质一直是人们期待解决肥胖问题的关键。中药降血脂,具有无毒、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的优点,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市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有降血脂、抗菌、降血糖、抗氧化作用,并能干扰机体对脂肪的吸收,促进摄入的脂肪排出体外的降血脂产品,并具有无毒、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的保健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在市场的大多数降血脂产品鱼龙混杂,虚假宣传,很可能没有任何降血脂的保健功能,造成人身体的巨大伤害,因此,寻找健康有效的降血脂方法具有很现实的重要意义。本发明用传统古法炮制,保留丹参叶的有效成分,茶汤香醇,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对脂肪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有明显降低作用的中药材,且能改善微循环,这些药材大多口感清淡,使人易于接受,更能较好的达到降血脂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其所述草决明降血脂保健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丹参叶10~50份,栀子10~20份,蒲黄10~20份,金莲花10~20份,生地10~20份,黄芩10~20份,蒲公英10~20份,绞股蓝10~20份,槐角10~20份,陈皮10~20份,紫苏10~20份,泽泻10~20份,山楂10~20份,制首乌10~20份,牛蒡子10~20份,益母草10~20份,刺蒺藜10~20份,垂盆草10~20份,夏枯草10~20份。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其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可以为:丹参叶10~30份,栀子10~15份,蒲黄10~15份,金莲花10~15份,生地10~15份,黄芩10~15份,蒲公英10~15份,绞股蓝10~15份,槐角10~15份,陈皮10~15份,紫苏10~20份,泽泻10~20份,山楂10~20份,制首乌10~20份,牛蒡子10~20份,益母草10~20份,刺蒺藜10~20份,垂盆草10~20份,夏枯草10~20份。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其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为:丹参叶10~40份,栀子10~20份,蒲黄10~20份,金莲花10~20份,生地10~20份,黄芩10~20份,蒲公英10~20份,绞股蓝10~20份,槐角10~20份,陈皮10~20份,紫苏10~15份,泽泻10~15份,山楂10~15份,制首乌10~15份,牛蒡子10~15份,益母草10~15份,刺蒺藜10~15份,垂盆草10~15份,夏枯草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所述保健茶的制备步骤包括:
a.9月至10月中旬采摘丹参叶,丹参叶的制备;
b.炒好的丹参叶揉捻、提香;
c.将所述其他原料粉碎、浸泡乙醇加热萃取;
d.再将剩余原料提取的药液过滤、浓缩成颗粒剂、粉剂或膏剂;
e.将浓缩的颗粒剂、粉剂或膏剂与制备好的丹参叶混合,灭菌制备成保健茶剂。
所述步骤a中,可以在9月至10月中旬手工采摘鲜嫩的丹参叶,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丹参叶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20-30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丹参叶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炒好的丹参叶进行揉捻,然后放入提香机中提香20-30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
所述步骤c中,可以取其他原料洗净晾干,于70℃烘箱中,烘8-12h,取出置于干燥箱内冷却,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将过筛的颗粒物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
所述步骤d中,可以将膏状提取物置于70-9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在水浴锅内加热到60℃-70℃,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后的膏剂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
所述步骤e中,可以将制好的丹参叶与提炼的其他原料混合,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余原料的制备步骤还可以为:取其他原料洗净去杂,泡入5-10倍量的乙醇中,将药粉置有盖不锈钢桶内,加70%乙醇液,质量为粗粉的0.8-1倍,搅拌均匀,湿润密闭放置1小时以上,使充分膨胀;将渗漉筒底部滤板用纱布袋包裹铺平后再将湿润膨胀后的药物样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锈钢勺盛粉,均匀的装入渗漉筒,装10-12厘米厚,用T型棒压匀,再按上述操作,一层一层的装入,适当加压,药粉填装不得超过渗漉筒的2/3高处;药粉面上盖不锈钢孔板压牢,打开渗漉筒下面的放料阀,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药粉粉粒之间的空气,并有乙醇流出约20L左右,关闭放料阀,盖上漉筒、浸渍24小时,然后开放料阀进行渗漉,控制渗漉速度一般为1000g药材每分钟流出2~3ml,滤液放入贮液缸内,并将排空时的乙醇液倒入贮液缸;将渗滤液合并静置;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0.1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
本发明能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粪便排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促进细胞膜上LDL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阻止其他脂质的体内合成,促进其他脂质的代谢。本发明用传统古法炮制,保留丹参叶的有效成分,茶汤香醇,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对脂肪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有明显降低作用的中药材,且能改善微循环,这些药材大多口感清淡,使人易于接受,更能较好的达到降血脂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植物,以根入药。目前丹参地下部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大量的地上部分却弃之不用。有研究表明,丹参地上部含有与根相似的水溶性成分,且地上部分约为根重的两倍,因此,对丹参地上部的开发利用十分必要,丹参叶茶就是开发丹参叶的一种方式。本发明对丹参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动态分析,以化学成分含量最高时期采收的丹参叶为原料,并对丹参叶茶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以开发含有较高有效成分的优质丹参叶茶。同时对丹参叶茶的饮用方法及其抗氧化性能进行初步分析,为丹参叶茶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叶在8月份后水分含量基本不变,而且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总酚、类黄酮、维生素C、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在9月份至10月中旬基本处于含量高峰期。考虑到丹参在9月份已封垄,在此期间采叶不但不影响丹参根部生长,反而有利于通风透光;而10月中旬以后,丹参叶开始老化,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下降。因此,丹参叶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至10月中旬。(2)萎凋增加了丹参叶的类黄酮、总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但同时降低了可溶性糖的含量,因此要注意萎凋时间的长短,从而达到既改进丹参叶茶的活性成分,又不会极大地影响丹参叶茶的感官品质。本研究发现丹参叶的最适合萎凋时间为6h左右。(3)通过分析丹参叶茶杀青方法、鲜叶处理方法对丹参叶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丹参鲜叶不切进行蒸汽杀青效果最好。(4)揉捻会增加丹参叶茶的细胞破损率,从而使其水浸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丹参叶茶的可冲泡性。(5)通过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叶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烘干的丹参叶茶品质较好。(6)对丹参叶茶进行冲泡试验,得出较优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水温100℃、冲泡茶水比1g∶50mL,冲泡时间3-5min。其中冲泡水温对丹参叶茶的水浸出物和感官品质影响最大。(7)丹参叶茶、丹参叶和丹参根茶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且丹参叶茶的抗氧化能力高于丹参叶和丹参根茶,表明经过加工有助于丹参叶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对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1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术内酯B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民。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故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由于陈皮主行脾胃之气,脾胃地处中焦,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三焦为决渎之官,通行水液,与湿相伴;又为藏府之外府,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所以陈皮的作用可宽及所有藏府,遍及全身之湿。从肺而言,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温化寒气,能治痰多咳喘,气壅食停;从心而言,则辛开心气,苦泄心火,温化湿浊,能治胸中烦热,口气哕臭;从肝而言,则辛散肝郁,苦降肝火,温化寒湿,所以它能治肝郁有热,饮停食滞;从肾而言,则辛润肾燥,苦泄肾湿,温和肾气,所以它能治命火不足,饮食不化。当然,种种解释都与湿和脾有关,所以它的药性作用发挥余地比较大,一般理气化痰方中均可使用。如李时珍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如和白术同用,则有补脾胃的作用,与人参、甘草同用则有补肺气的作用,与杏仁同用则有通降大肠气秘的作用,与桃仁同用则有通润大肠血秘的作用,与半夏同用则有燥湿的作用,与茯苓同用则有祛湿的作用,与陈皮同用则有降气止呕的作用,与干姜同用能温化寒痰,与黄连同用能清除热痰或者直接服用胃肠饮治疗胃肠疾病疗效更好。
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入药。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槐角:苦,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槐米、槐角在医疗方面,不仅用于中医配方,而且是中药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据统计,以槐米、槐角为原料生产的降压丸、京万红、槐角丸达30多种;70年代,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生产出芦丁、脉通、维脑路通等,对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栓塞等症,疗效显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药材商品将花称槐花,花蕾称槐米,果实称槐角。《本经》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疮,妇人乳瘕,子藏急痛。《本草拾遗》杀虫去风,明目除热泪,头脑心胸间热风烦闷,风眩欲倒,心头吐涎如醉,漾漾如船车上者。
泽泻:长于利水渗湿,泄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淋浊涩痛,遗精,脚膝痿软;炒泽泻,偏于和脾渗湿,用于痰饮,泻痢,头目眩晕。泽泻、茯苓、猪苓;三者均能渗水利湿而利尿消肿,常三者同用;然泽泻性寒,能泄热,清相火;茯苓则能益心脾,安心神;而猪苓,只能渗湿利尿。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
蒲黄止血,化瘀,通淋。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本草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本经》: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山楂含多种维生素、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痞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山楂中含有山萜类及黄铜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本发明所采用的制首乌是补肾益肾的佳品。
绞股蓝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绞股蓝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及微量元素类,其功效主要是促进人体脂肪类物质代谢、营养人体细胞,同时具有不错的解毒消炎作用,广泛应用于高血脂、脂肪肝、肥胖、便秘、失眠、乙肝、慢性呼吸道炎症咽喉炎、肠胃炎等的治疗与保健。
刺蒺藜苦辛,温。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燥热。″
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108.8千焦,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金莲花,别名:旱荷、旱莲花寒荷、陆地莲、旱地莲、金梅草、金疙瘩;学名:TrolliuschinensisBunge是毛茛科金莲花属的植物。具药用功能,可清热解毒,主治扁桃体炎、中耳炎,。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其味辛辣,嫩梢、花蕾、新鲜种子可作为食品调味料。绿色种荚可腌制泡菜,脆嫩可口,微辣甘甜。干花可制成金莲花茶供饮用。花和鲜嫩叶可入色拉莱生食,叶子多少有点异味,但煮后味道很好。未熟的叶有辛辣味,作香辛料使用或用于泡菜。茎、叶、果实均含有精油,叶中富含维生素和铁,味微辛能健胃,还对胃溃疡和坏血病有效。
益母草
紫苏:通心经,益脾胃。《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本草汇言》《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穷、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花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垂盆草(拉丁学名:SedumsarmentosumBunge),别名:狗牙半支、狗牙瓣、鼠牙半支、石指甲、佛指甲、半支莲、垂盆草一般生长在山坡岩石石隙、山沟边、河边湿润处,极易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家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通常采用分株繁殖,垂盆草是一味民间流传极广的常用药草,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排脓生肌等的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
夏枯草(拉丁学名:Prunellavulgaris),又称铁色草。苦、辛,寒。入肝、胆经。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清肝火、降血压:治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功用主治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栀子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1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本品对目赤肿痛有很大疗效。该品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用,如栀子汤《圣济总录》。
牛蒡子中药名。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学名:Arctium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益母草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益母草含益母草碱、延胡索酸等物质,有活血调经、降血压、利尿消肿等作用。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具体实施例1:
先9-10月采摘丹参叶,进行炒制,揉捻、提香。
再将其余原料栀子,蒲黄,金莲花,生地,黄芩,蒲公英,绞股蓝,槐角,陈皮,紫苏,泽泻,山楂,制首乌,牛蒡子,益母草,刺蒺藜,垂盆草,夏枯草,粉碎,萃取,提取制成膏剂、颗粒剂或粉剂。
两种提取物混合,紫外线杀菌消毒装袋。
具体实施例2:
9-10月手工采摘鲜嫩的丹参叶5000g,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丹参叶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30-45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丹参叶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将炒好的丹参叶揉捻后放入提香机中提香30-45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再取其他原料栀子1500g,蒲黄1500g,金莲花1500g,生地1500g,黄芩1500g,蒲公英1500g,绞股蓝1500g,槐角1500g,陈皮1500g,紫苏1500g,泽泻1500g,山楂1500g,制首乌1500g,牛蒡子1500g,益母草1500g,刺蒺藜1500g,垂盆草1500g,夏枯草1500g,洗净晾干,于70℃烘箱中,烘8-12h,取出置于干燥箱内冷却,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将过筛的颗粒物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将膏状提取物置于70-9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在水浴锅内加热到60℃-70℃,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后的膏剂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然后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混合提香的丹参叶,紫外线灭菌,包装即得。。
具体实施例3
9-10月手工采摘鲜嫩的丹参叶4000g,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丹参叶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30-45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丹参叶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将炒好的丹参叶揉捻后放入提香机中提香30-45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将所述其余原料栀子1200g,蒲黄1200g,金莲花1200g,生地1100g,黄芩1100g,蒲公英1100g,绞股蓝1200g,槐角1200g,陈皮1200g,紫苏1100g,泽泻1100g,山楂1100g,制首乌1200g,牛蒡子1100g,益母草1100g,刺蒺藜1100g,垂盆草1100g,夏枯草1100g,取其他原料洗净去杂,泡入5-10倍量的乙醇中,将药粉置有盖不锈钢桶内,加70%乙醇液,质量为粗粉的0.8-1倍,搅拌均匀,湿润密闭放置1小时以上,使充分膨胀;将渗漉筒底部滤板用纱布袋包裹铺平后再将湿润膨胀后的药物样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锈钢勺盛粉,均匀的装入渗漉筒,装10-12厘米厚,用T型棒压匀,再按上述操作,一层一层的装入,适当加压,药粉填装不得超过渗漉筒的2/3高处;药粉面上盖不锈钢孔板压牢,打开渗漉筒下面的放料阀,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药粉粉粒之间的空气,并有乙醇流出约20L左右,关闭放料阀,盖上漉筒、浸渍24小时,然后开放料阀进行渗漉,控制渗漉速度一般为1000g药材每分钟流出2~3ml,滤液放入贮液缸内,并将排空时的乙醇液倒入贮液缸;将渗滤液合并静置;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0.1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混合提香的丹参叶,紫外线灭菌,包装即得。
药理学毒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小鼠NIH,体重25-28g,雌雄各半;大鼠Wistar体重130-160g,雌雄各半,大鼠、小鼠的饲料由山东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二)受试药物:
1、本发明药物:实施例2所制的茶,三批量等量混合物实验时用蒸馏水稀释应用。
2、阳性对照药物:金匮肾气丸,市售。
二、试验方法及结果:
(1)取体重25-28g的健康小鼠8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和体重分别分成四组,每组20只。1、2、3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剂量分别为8.6g生药/kg/d,6.4g生药/kg/d,4.2g生药/kg/d,第4组服用阳性对照药金匮肾气丸,剂量为6g生药/kg/d,连用15天。
试验结果:1、2、3组小鼠比4组小鼠性兴奋度明显增强,1、2、3组小鼠的交配次数比4组小鼠的交配次数平均每日增加3次。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所以本发明药物对于调节人体机能平衡、益气、补血、延缓衰老增强新陈代谢,精神疲惫,性机能减退都有治疗依据。
本发明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
(一)动物小鼠NIH种雌雄各半,体重20-22g,由山东医学院动物实验室提供。
(二)受试药物:本发明所制的茶,用蒸馏水稀释成混悬液。
二、试验方法及结果:
小鼠最大耐受量测定:取健康小鼠32只,雌雄各半,在24小时之内分三组,灌胃肠每次0.6ml/只,总重量1.8ml,相当于原生药4.0g,即100g生药/kg/d,相当于临床65公斤人的857倍。小鼠给药后按常规饲料12天未见动物死亡及未出、现毒性反应。因此证明,本发明药物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一)受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所制的茶。
(二)实验动物,健康大鼠Wistar,体重100-130g,14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及体重随机分组,四组,每组35只。1、2、3组服用受试药物,剂量分别为9.6/kg/d,6.4/kg/d,3.2/kg/d。4组对照给相应体积量的蒸馏水、大鼠均灌胃肠给药,每组一次连用6个月,处死一半,佘下1/2停药观察12天全部死亡。
二、测试指标
(一)一般状况包括体重、饮食、情绪、活动能量。
(二)血象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象等,血红蛋白定量计数。
(三)生化检查、血清蛋白定量、胆固醇、血糖定量。
(四)病理组织检查:实验结果后取半数动物称重,断头处死,取血,同时解剖心、肝、肾、肺、脑、脾、胃肠、膀胱、肾上腺做病理组织检查。
三、试验结果:经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表明,用本发明大剂量灌肠六个月,对大鼠的生长、体重增加、对脑、肝、肾功能均无毒副作用。对大鼠的各组织器官、循环系统未发现损害改变,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药效学实验:
实验说明:丹参叶是传统的降血脂中药,其药理作用已重新被人们所认识;目前的研究表明,丹参叶的有效成分(如多糖类、醌类等)具有降血脂及抗病毒作用。本研究通过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丹参叶多糖的降脂作用及其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药效学实验: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药物本发明茶(制备方法2制备,制备成含生药0.2g/ml的试药),由本院制剂科提供;盐酸二甲双胍(上海华氏制药)。
1.1.2动物昆明种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重(22.5±2.5)g,均由山东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1.3试剂和仪器链脲佐菌素(STZ)(SERVER公司),购自华美公司。电子天平AB204-WO型(瑞士梅特勒-托有限公司);日立71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
1.2方法
1.2.1造模与分组糖尿病:动物购回,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非糖尿病组8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于造模前禁食12小时,造模采用STZ5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后24小时测血糖、尿糖,连续3天,尿糖定性+++以上,血糖值超过16.5mmol/L,并持续不变者,确定为糖尿病形成。
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本发明茶高、中、低浓度组。
高脂血症:动物购回,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非高脂血症组8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于造模前禁食12小时,造模给予1周以上含1%胆固醇,20%猪油、2%胆酸钠、1%丙基硫嘧啶的高脂乳剂,每天1次,连续7天。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本发明煎液高、中、低浓度组。
1.2.2给药和测定方法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ig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盐酸二甲双胍组(ig,0.20g/kg);本发明茶组(分别每天ig本发明煎液2.0g/kg,3.0g/kg,4.0g/kg)。各组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30天。末次给药前12h禁食,给药后2h,摘眼取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和血脂。
1.2.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χ±S”表示,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多组间比较若方差齐性用单向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降糖实验由表1可知,本发明煎液高、中、低浓度组均能显著降低高血糖小鼠模型的血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本发明茶对小鼠血糖的影响(-χ±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ΔΔ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S,生理盐水。
2.3降脂实验由表2可知,本发明茶高、中、低浓度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小鼠模型的TC、TG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表2本发明对小鼠血脂的影响(χ±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ΔΔ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S,生理盐水。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人的血液中,血浆内所含的脂类称为血脂,包括胆固醇、胆固醇脂、甘油三脂、磷脂和未脂化的脂酸等数种。当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均超过正常值时,则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因素。常因侵犯重要器官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顽固性高血压及肾病综合症、胰腺炎、结石症、脂肪肝等。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脂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草药作用稳定,副作用少,研究具有降糖降脂作用的中草药,能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提供更多的方法。丹参叶,为豆科一年生植物钝叶决明或决明的成熟种子。是一种味甘苦微寒的中药,主要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类物质,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降血脂效果显著。临床上常用草决明50克,加水适量,煎后分2次服用。连服1月,可使胆固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降。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植物,以根入药。目前丹参地下部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大量的地上部分却弃之不用。有研究表明,丹参地上部含有与根相似的水溶性成分,且地上部分约为根重的两倍,因此,对丹参地上部的开发利用十分必要,丹参叶茶就是开发丹参叶的一种方式。本发明对丹参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动态分析,以化学成分含量最高时期采收的丹参叶为原料,并对丹参叶茶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以开发含有较高有效成分的优质丹参叶茶。同时对丹参叶茶的饮用方法及其抗氧化性能进行初步分析,为丹参叶茶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叶在8月份后水分含量基本不变,而且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总酚、类黄酮、维生素C、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在9月份至10月中旬基本处于含量高峰期。考虑到丹参在9月份已封垄,在此期间采叶不但不影响丹参根部生长,反而有利于通风透光;而10月中旬以后,丹参叶开始老化,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下降。因此,丹参叶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至10月中旬。(2)萎凋增加了丹参叶的类黄酮、总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但同时降低了可溶性糖的含量,因此要注意萎凋时间的长短,从而达到既改进丹参叶茶的活性成分,又不会极大地影响丹参叶茶的感官品质。本研究发现丹参叶的最适合萎凋时间为6h左右。(3)通过分析丹参叶茶杀青方法、鲜叶处理方法对丹参叶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丹参鲜叶不切进行蒸汽杀青效果最好。(4)揉捻会增加丹参叶茶的细胞破损率,从而使其水浸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丹参叶茶的可冲泡性。(5)通过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叶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烘干的丹参叶茶品质较好。(6)对丹参叶茶进行冲泡试验,得出较优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水温100℃、冲泡茶水比1g∶50mL,冲泡时间3-5min。其中冲泡水温对丹参叶茶的水浸出物和感官品质影响最大。(7)丹参叶茶、丹参叶和丹参根茶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且丹参叶茶的抗氧化能力高于丹参叶和丹参根茶,表明经过加工有助于丹参叶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Claims (10)

1.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丹参叶10~50份,栀子10~20份,蒲黄10~20份,金莲花10~20份,生地1O~20份,黄芩10~20份,蒲公英1O~20份,绞股蓝1O~20份,槐角10~20份,陈皮10~20份,紫苏10~20份,泽泻10~20份,山楂10~20份,制首乌1O~20份,牛蒡子10~20份,益母草10~20份,刺蒺藜10~20份,垂盆草10~20份,夏枯草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丹参叶10~30份,栀子10~15份,蒲黄10~15份,金莲花10~15份,生地10~15份,黄芩10~15份,蒲公英10~15份,绞股蓝10~15份,槐角10~15份,陈皮10~15份,紫苏10~20份,泽泻10~20份,山楂10~20份,制首乌10~20份,牛蒡子10~20份,益母草10~20份,刺蒺藜10~20份,垂盆草10~20份,夏枯草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丹参叶10~40份,栀子10~20份,蒲黄10~20份,金莲花10~20份,生地10~20份,黄芩10~20份,蒲公英10~20份,绞股蓝10~20份,槐角10~20份,陈皮10~20份,紫苏1O~15份,泽泻10~15份,山楂10~15份,制首乌10~15份,牛蒡子10~15份,益母草10~15份,刺蒺藜10~15份,垂盆草10~15份,夏枯草10~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茶的制备步骤包括:
a.9月至10月中旬采摘丹参叶,丹参叶的制备;
b.炒好的丹参叶揉捻、提香;
c.将所述其他原料粉碎、浸泡乙醇加热萃取;
d.再将剩余原料提取的药液过滤、浓缩成颗粒剂、粉剂或膏剂;
e.将浓缩的颗粒剂、粉剂或膏剂与制备好的丹参叶混合,灭菌制备成保健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9月至10月中旬手工采摘鲜嫩的丹参叶,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丹参叶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20-30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丹参叶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温经止痛的丹参叶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炒好的丹参叶进行揉捻,然后放入提香机中提香20-30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取其他原料洗净晾干,于70℃烘箱中,烘8-12h,取出置于干燥箱内冷却,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将过筛的颗粒物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将膏状提取物置于70-9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在水浴锅内加热到60℃-70℃,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后的膏剂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将制好的丹参叶与提炼的其他原料混合,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袋。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余原料的制备步骤还可以为:取其他原料洗净去杂,泡入5-10倍量的乙醇中,将药粉置有盖不锈钢桶内,加70%乙醇液,质量为粗粉的O.8-1倍,搅拌均匀,湿润密闭放置1小时以上,使充分膨胀;将渗漉筒底部滤板用纱布袋包裹铺平后再将湿润膨胀后的药物样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锈钢勺盛粉,均匀的装入渗漉筒,装1O-12厘米厚,用T型棒压匀,再按上述操作,一层一层的装入,适当加压,药粉填装不得超过渗漉筒的2/3高处;药粉面上盖不锈钢孔板压牢,打开渗漉筒下面的放料阀,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药粉粉粒之间的空气,并有乙醇流出约20L左右,关闭放料阀,盖上漉筒、浸渍24小时,然后开放料阀进行渗漉,控制渗漉速度一般为1000g药材每分钟流出2~3ml,滤液放入贮液缸内,并将排空时的乙醇液倒入贮液缸;将渗滤液合并静置;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O~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O.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O.1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
CN201510757331.4A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48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7331.4A CN105248770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7331.4A CN105248770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8770A true CN105248770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8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7331.4A Pending CN105248770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87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7321A (zh) * 2016-03-28 2016-06-29 济南高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脂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943A (zh) * 2014-11-24 2015-02-25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降糖降脂的槐角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3975A (zh) * 2014-11-27 2015-06-03 青岛申达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降糖降脂的刺五加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943A (zh) * 2014-11-24 2015-02-25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降糖降脂的槐角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3975A (zh) * 2014-11-27 2015-06-03 青岛申达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降糖降脂的刺五加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冉先德等: "《中华药海 上 第1册 全新修订经典版》", 31 March 1993, 哈尔滨出版社 *
柴一兵: "《糖尿病日常防治大全》", 31 July 2009,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王宇辉等: "中药降脂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 *
田燕: "《一味中药降血压》", 31 May 2015, 金盾出版社 *
胡小勤等: "《中药学》", 31 January 2014,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贾士军: "丹参叶茶加工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道客巴巴: "渗漉系统说明书", 《HTTP://WWW.DOC88.COM/P-3887930975331.HTML》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7321A (zh) * 2016-03-28 2016-06-29 济南高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脂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8638B (zh) 一种青钱柳叶降脂降糖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775A (zh) 一种中药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363B (zh)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4054B (zh) 一种美容猪皮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5012A (zh)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袋泡茶及加工方法
CN104208302A (zh) 一种降血脂的金樱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5205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菟丝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4424A (zh) 一种苦荞减肥降脂通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497A (zh) 一种绞股蓝降脂减肥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477A (zh) 一种清肝明目的丹参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824B (zh) 一种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5267A (zh) 一种决明子降血脂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4078A (zh) 一种栀子花降糖降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421A (zh) 一种夏枯草降血脂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819A (zh) 一种降糖降脂的山茱萸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070A (zh) 一种银杏叶降脂降压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593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夏枯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873A (zh) 一种降血脂的月见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1944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丹参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1441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丹参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103A (zh) 一种辅助降血脂降胆固醇的馒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8770A (zh) 一种丹参叶降血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237A (zh) 一种护肝养肝丹参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999A (zh) 一种温经止痛的丹参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0268A (zh) 一种明目降脂的菟丝子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