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5700A - 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5700A
CN105245700A CN201510617977.2A CN201510617977A CN105245700A CN 105245700 A CN105245700 A CN 105245700A CN 201510617977 A CN201510617977 A CN 201510617977A CN 105245700 A CN105245700 A CN 105245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lient
server
help
help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79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5700B (zh
Inventor
曾丽芳
陈庆有
杨志鸿
周云翔
谭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eye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eye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eye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eye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79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5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5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5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丢失方法,应用于防丢失系统,防丢失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服务器,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防丢失方法包括: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服务器接收求助信息后,将求助信息存储于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响应扫描操作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线索信息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线索信息与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服务器向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丢失的装置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丢失人员找回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网络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据2012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有24.3百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且每年新增4.6百万新病例,几乎每7秒就有一人患上痴呆症。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我国已有600-700万老年痴呆患者,每年由于患老年痴呆症而走失的患者数量巨大。在长者丢失后,家属和社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财力进行找回,会给家属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根据传统的方法,家属会在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身上佩戴留有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的胸卡。但普通的胸卡一方面存在易丢失、字迹易损坏、联系信息变更后需要更新等使用问题。另一方面,根据老年心理学认定,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主观意识上不愿意佩戴胸卡。此外,普通胸卡或其他标识不能很明显的引起路人注意,也对于长者丢失找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当前市场上,针对老年痴呆症老人走失/丢失的GPS定位器手表,当老人出现走失时,亲人可根据佩戴在患者手上的手表轻松找到老人所在的位置,然后前往所在位置寻找并带回。但由于手表等穿戴设备在电池续航时间等关键技术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如果老年痴呆症老人外出遇到设备掉电则无法进行位置定位,就无法进行找回。
如何提供一种能引起路人注意及持续有效的老人丢失找回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便于路人识别并具有长的使用期限,提高走失老人的找回几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丢失方法,应用于防丢失系统,所述防丢失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所述防丢失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响应扫描操作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丢失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求助信息,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二客户端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的线索信息;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丢失系统,所述防丢失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响应扫描操作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丢失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防丢失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求助信息,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线索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客户端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比对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提醒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当比对成功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在老人随身物品上印刷或者佩戴防丢失标识,路人通过扫描上述防丢失标识将扫描获得线索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将上述线索信息与所述防丢失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判断是否为丢失老人,并在判断是丢失老人后通知老人家属。从而提高走失老人的找回几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用户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中对应第二种防丢失方法的时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中对应第三种防丢失方法的时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六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装置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丢失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100、服务器200位于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300中,通过该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300,用户终端100与服务器200进行数据交互。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设备、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
图2示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服务器2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以及网络模块203。
存储器201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丢失方法及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丢失方法。
存储器201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20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221以及服务模块222。其中操作系统221,例如可为LINUX、UNIX、WINDOWS,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讯,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服务模块222运行在操作系统221的基础上,并通过操作系统221的网络服务监听来自网络的请求,根据请求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并返回处理结果给客户端。也就是说,服务模块222用于向客户端提供网络服务。
网络模块203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网络信号。上述网络信号可包括无线信号或者有线信号。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服务器20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多个具体不同功能的服务器。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00中安装有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是浏览器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软件,与服务器(Server)端相对应,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走失老人找回服务,用于帮助找回丢失老人。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具体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用户为求助信息发送人,所述第二客户端的用户为除求助信息发送人以外的用户。在不同的求助事件中,某一求助事件的求助人也可以是另一求助事件中第二客户端中的用户,同理,对第二客户端用户也可以是某一求助事件中的求助人。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的用户在发现家中老人丢失后可以通过求助平台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平台(例如:QQ、微信及陌陌等)、公益平台等。求助信息包括走失老人的生物特征(如:身高、胖瘦、脸型及发型等)、走失时间、着装及防丢失标识等。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丢失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及条形码等可扫描识别码。
步骤S102,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求助信息后会对求助信息进行存储,所述服务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由云端多个服务器组成,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也可以单独存在或分布于多个云端服务器中。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会将求助信息通过求助平台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当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可以是求助平台自身的服务器也可以是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器,当为第三方提供服务器时,第三方服务器先将求助信息发送给求助平台服务器。第二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上述求助平台了解丢失老人信息。因求助信息中包括丢失老人特征信息,方便第二客户端用户了解老人外貌特征,使第二客户端用户有一定的印象便于在外偶遇丢失老人时采取爱心行动(扫描防丢失标识)。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的部分也可以省略掉。
步骤S103,所述第二客户端响应扫描操作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
在第二客户端用户发现疑似丢失老人并在其身上找到可扫描的防丢失标识时,第二客户端用户对防丢失标识进行扫描,扫描后会获得一线索信息。所述线索信息可以是自动发送给服务器也可以是由第二客户端确认后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S104,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线索信息后,会将该线索信息与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具体地,是比对所述线索信息与求助信息中的防丢失标识所表述信息是否一致。当一致时,所述服务器会根据求助信息发起人的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信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找回提醒信息可以是以下形式的信息如:短信、电话、提醒、通知及邮件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方法,通过在老人随身物品上印刷或者佩戴防丢失标识,路人通过扫描上述防丢失标识将扫描获得线索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将上述线索信息与所述防丢失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判断是否为丢失老人,并在判断是丢失老人后通知老人家属。从而提高走失老人的找回几率。
第二具体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第一种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用户注册操作,完成注册操作后,所述服务器分配一与用户注册信息绑定的所述防丢失标识,保存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及所述防丢失标识到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包括联系方式。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在发起求助信息前需要用户进行注册,具体地,在注册中需要填写用户及其家中老人的基本信息资料,注册用户的联系电话等。在完成上述注册操作后,服务器会分配一与用户注册信息绑定的防丢失标识,注册用户只需将上述防丢失标识印制在老人的随身物品(比如:外套、帽子、手提包机拐杖等)上即可。
步骤S202,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
步骤S203,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步骤S204,所述第二客户端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202~步骤S204具体如何实现可以参照第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关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205,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不成功时,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防丢失标识比对,在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从与比对成功所述防丢失标识绑定的所述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得所述联系方式,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丢失预警信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当注册用户家中老人丢失但注册用户又没有发出求助信息的情形下。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会不成功,为了防止注册用户疏忽或没来的及发求助信息,所述服务器还将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进行对比。并在对比成功后,自动获取该用户注册信息中的联系方式,通过上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丢失预警信息。所述丢失预警信息的形式和找回提醒信息相同。当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比对失败时,服务器会记录下该条线索信息,以便后续查找记录。
图5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第二种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图5防丢失方法的时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是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流程。其中,步骤S301是第一客户端发送求助信息,是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步骤S302至步骤S303是发送求助信息并获得线索信息的过程,是第二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步骤S304至S305是找回提醒信息的发送过程,是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步骤S306至S307是第二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步骤S308是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发送过程,是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交互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先后进行,图5中所显示的步骤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示的顺序发生,例如,在同一求助事件中可按图5给出步骤进行,但当在不同的求助事件中图5中步骤S301至步骤S302也可以发生于步骤S303之后,即某一求助事件中扫描防丢失标识的步骤可以早于另一求助事件中用户发送求助信息步骤。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的防丢失方法运行于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服务器的防丢失系统,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所述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
步骤S302,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步骤S303,所述第二客户端响应扫描操作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304,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步骤S305,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确认所述找回提醒信息操作并发送获得所述第二客户端位置信息或者联系方式的请求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306,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请求后,将所述请求转发给所述第二终端;
步骤S307,所述第二终端在响应确认同意所述请求操作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308,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并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图7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第三种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与图7防丢失方法的时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是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流程。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的防丢失方法运行于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服务器的防丢失系统,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所述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用户注册操作,完成注册操作后,所述服务器分配一与用户注册信息绑定的所述防丢失标识,保存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及所述防丢失标识到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包括联系方式。
步骤S402,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
步骤S403,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步骤S404,所述第二客户端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405,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不成功时,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防丢失标识比对,在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从与比对成功所述防丢失标识绑定的所述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得所述联系方式,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丢失预警信息。
步骤S406,所述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丢失预警信息之后,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对所述丢失预警信息进行确认的操作,发送获得所述第二客户端位置信息或者联系方式的请求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407,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请求后,将所述请求转发给所述第二终端。
步骤S408,所述第二终端在响应确认同意所述请求操作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409,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并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与本具体实施例第二种防丢失方法相似,在本方法中上述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示的顺序发生,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图9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第四种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描述的是在确认为丢失老人时,第二客户端主动提供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的防丢失方法流程图,具体地,该防丢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
步骤S502,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步骤S503,所述第二客户端响应扫描操作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504,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
步骤S505,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找回提醒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步骤S506,所述第二客户端将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507,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第二客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第三具体实施例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防丢失方法的流程图,所述防丢失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参照图10,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求助信息,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
步骤S602,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步骤S603,接收第二客户端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的线索信息;
步骤S604,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
步骤S605,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在步骤S601之前所述防丢失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客户端注册的用户注册信息及所述防丢失标识。
在步骤S605中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不成功时,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防丢失标识比对,在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从与比对成功所述防丢失标识绑定的所述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得所述联系方式,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丢失预警信息。
第四具体实施例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防丢失系统的结构框架图,请参照图11,本实施例提出的防丢失系统可以用于实现第一实施例提出的防丢失方法,本实施例中的防丢失系统700可以包括:第一客户端710、第二客户端720以及服务器730。所述服务器730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732。
所述第一客户端710用于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
所述服务器730用于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732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720。
所述第二客户端720用于响应扫描操作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730。
所述服务器730用于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732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
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730向所述第一客户端710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第五具体实施例
图12为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防丢失系统的结构框架图,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出的防丢失系统可以用于实现第二实施例提出的防丢失方法,相比于第四具体实施例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734,在所述第一客户端710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之前。
所述第一客户端710还用于响应用户注册操作,完成注册操作后,所述服务器730还用于分配一与用户注册信息绑定的所述防丢失标识,保存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及所述防丢失标识到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734。
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732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不成功时,所述服务器730还用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734中的所述防丢失标识比对,在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730从与比对成功所述防丢失标识绑定的所述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得所述联系方式,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710发送丢失预警信息。
第六具体实施例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失装置的结构框图,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可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所述装置用于实现第三实施例提出的防丢失方法,本实施例中的防丢失装置800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求助信息,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
发送模块820用于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线索信息获取模块830用于接收第二客户端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
比对模块84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
提醒信息发送模块850用于当比对成功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是以易丢失老人为例介绍本专利的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装置及系统也同样适用于小孩、精神病患者等生活无法自理的易丢失人群。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另外,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Claims (10)

1.一种防丢失方法,应用于防丢失系统,所述防丢失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丢失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响应扫描操作扫描所述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所述防丢失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之前,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用户注册操作,完成注册操作后,所述服务器分配一与用户注册信息绑定的所述防丢失标识,保存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及所述防丢失标识到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包括联系方式;
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不成功时,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防丢失标识比对,在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从与比对成功所述防丢失标识绑定的所述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得所述联系方式,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丢失预警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找回提醒信息后,所述防丢失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确认所述找回提醒信息操作并发送获得所述第二客户端位置信息或者联系方式的请求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请求后,将所述请求转发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在响应确认同意所述请求操作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并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丢失预警信息后,所述防丢失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对所述丢失预警信息进行确认的操作,发送获得所述第二客户端位置信息或者联系方式的请求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请求后,将所述请求转发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在响应确认同意所述请求操作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并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成功后,所述防丢失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找回提醒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将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第二客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联系方式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6.一种防丢失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求助信息,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
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第二客户端;
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的线索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
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所述防丢失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求助信息之前,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客户端注册的用户注册信息及所述防丢失标识;
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不成功时,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防丢失标识比对,在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从与比对成功所述防丢失标识绑定的所述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得所述联系方式,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丢失预警信息。
8.一种防丢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丢失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
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所述求助信息包括人物特征信息及防丢失标识;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求助信息后,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响应扫描操作扫描所述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发送所述线索信息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
当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防丢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求助操作发起求助信息之前,所述第一客户端还用于响应用户注册操作,完成注册操作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分配一与用户注册信息绑定的所述防丢失标识,保存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及所述防丢失标识到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包括联系方式;
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当比对不成功时,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防丢失标识比对,在比对成功后,所述服务器从与比对成功所述防丢失标识绑定的所述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得所述联系方式,通过所述联系方式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丢失预警信息。
10.一种防丢失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求助信息数据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丢失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求助信息,将所述求助信息存储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求助信息到第二客户端;
线索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扫描防丢失标识获得线索信息;
比对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线索信息后,将所述线索信息与所述求助信息数据库中的所述求助信息比对;
提醒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当比对成功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找回提醒信息。
CN201510617977.2A 2015-09-24 2015-09-24 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5245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7977.2A CN105245700B (zh) 2015-09-24 2015-09-24 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7977.2A CN105245700B (zh) 2015-09-24 2015-09-24 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700A true CN105245700A (zh) 2016-01-13
CN105245700B CN105245700B (zh) 2018-10-09

Family

ID=55043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7977.2A Active CN105245700B (zh) 2015-09-24 2015-09-24 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57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0178A (zh) * 2016-11-03 2017-03-22 福建任我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识别和定位走丢人群的系统
CN112905915A (zh) * 2021-01-06 2021-06-04 林先科 一种基于快递物流胶带的人口寻找登记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37468A1 (en) * 2010-10-04 2012-04-04 Portpolio Co., Ltd. Method for searching lost child using 2dimension barcode
CN103839090A (zh) * 2012-11-26 2014-06-04 张龙斌 二维码标签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914670A (zh) * 2013-01-04 2014-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失物招领方法及装置
CN104683468A (zh) * 2015-03-06 2015-06-03 冯彦 失物找回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751075A (zh) * 2015-04-08 2015-07-01 天津创思佳网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隐私保护智能提醒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4557531U (zh) * 2015-04-08 2015-08-12 天津创思佳网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老人儿童防丢智能牌系统
CN104935751A (zh) * 2015-06-26 2015-09-23 深圳市壹萌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37468A1 (en) * 2010-10-04 2012-04-04 Portpolio Co., Ltd. Method for searching lost child using 2dimension barcode
US20120264456A1 (en) * 2010-10-04 2012-10-18 Park Heewoon Method of searching for lost child using two-dimensional bar code
CN103839090A (zh) * 2012-11-26 2014-06-04 张龙斌 二维码标签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914670A (zh) * 2013-01-04 2014-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失物招领方法及装置
CN104683468A (zh) * 2015-03-06 2015-06-03 冯彦 失物找回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751075A (zh) * 2015-04-08 2015-07-01 天津创思佳网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隐私保护智能提醒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4557531U (zh) * 2015-04-08 2015-08-12 天津创思佳网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老人儿童防丢智能牌系统
CN104935751A (zh) * 2015-06-26 2015-09-23 深圳市壹萌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0178A (zh) * 2016-11-03 2017-03-22 福建任我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识别和定位走丢人群的系统
CN112905915A (zh) * 2021-01-06 2021-06-04 林先科 一种基于快递物流胶带的人口寻找登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700B (zh)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540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gital record verification
CN105205089A (zh) 账户推荐
US20120223819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vent Attendee Tracking System
Mohandes Pilgrim tracking and identification using the mobile phone
CN108234648A (zh) 基于微信服务号的企业到访预约系统及方法
JP2021518012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Kumar et al. A Bluetooth low energy based beacon system for smart short range surveillance
CN105245700A (zh) 防丢失方法、装置及系统
Mamei et al. Making tuple spaces physical with rfid tags
CN112288226A (zh) 服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18490A (zh) 医疗系统中通讯终端的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Younis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ttendance System Based on Cloud/Fog Computing with Data Recovery Capability
CN114282126B (zh)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JP4323853B2 (ja) 更新通知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Shinde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Geofencing Based Attendance System for Mobile Application
Berger et al. AEDs at your fingertips: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on college campuses and a novel approach for increasing accessibility
CN105405027A (zh) 营业厅柜面直销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61455A (zh) 一种企业员工信息处理方法
CN11470660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8259557A (zh) 一种基于c/s架构的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案
RU2665871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верки данных о повторном посещен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ем анализируемого интернет-сайта
CN202535401U (zh) Icf网络平台系统
CN105224879A (zh) 一种图片封装、图片解封装方法及装置
KR102500350B1 (ko) 아동 문제 행동 기록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7689993A (zh) 对象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