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8494A -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8494A
CN110738494A CN201810794492.4A CN201810794492A CN110738494A CN 110738494 A CN110738494 A CN 110738494A CN 201810794492 A CN201810794492 A CN 201810794492A CN 110738494 A CN110738494 A CN 110738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lock chain
information
pool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44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红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hua Yunchua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hua Yunchua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hua Yunchua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hua Yunchua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944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84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8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84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收集若干个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用户池中,区块链用户池为若干预设平台共用;当用户在任意一个预设平台中发生登录行为时,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若存在,则允许用户登入;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本发明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区块链用户池,将不同预设平台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实现了不同平台的用户信息共享。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平台应用层出不穷,用户在使用不同平台时,往往需要重复在多个不同的平台进行注册。即当前已有的用户信息存储方法存在很强的平台针对性,无法实现多平台的用户共享。同时用户在各个平台间的重复注册占用了相当的系统存储空间、并且造成了用户流失的问题。
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区块链由于公开、透明、去中心化、无法篡改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数据处理的应用场景。
鉴于上述原因,提出一种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不同平台的用户信息存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旨在提出一种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不同平台的用户信息存储中的方法,实现了不同平台的用户信息共享。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收集若干个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用户池中,所述区块链用户池为若干预设平台共用;
步骤S20,当用户在任意一个预设平台中发生登录行为时,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
步骤S30,若存在,则允许用户登入;
步骤S40,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21,若不存在,则发送注册提示信息至用户;
步骤S22,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注册账号时,获取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
步骤S23,将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2包括:
步骤S221,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完成注册后,发送认证提示信息至用户;
步骤S222,获取用户根据认证提示信息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
步骤S223,将用户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20,根据用户录入的认证信息生成与用户对应的ID以及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的二维码。
优选地,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ID、用户二维码、用户的注册时间、用户注册平台、用户手机号码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S4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1,若用户的信息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则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黑名单列表中;
步骤S42,若用户未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允许用户登入;若用户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拒绝用户登入。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在用户登录预设平台后,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
步骤S60,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用户的基本信息为用户设定标签,将用户标签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步骤S70,根据设定的标签推送与该标签匹配的消息给用户。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80,统计区块链用户池中设定了相同标签的用户数量,并将该数量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步骤S90,获取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的信息
步骤S100,根据该信息批量的向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推送相同消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收集若干个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用户池中,所述区块链用户池为若干预设平台共用;当用户在任意一个预设平台中发生登录行为时,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若存在,则允许用户登入;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区块链用户池,将不同预设平台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实现了不同平台的用户信息共享,节省了系统的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收集若干个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用户池中,所述区块链用户池为若干预设平台共用;
本实施例中,为若干预设平台建立共用的区块链用户池,该区块链用户池用于存储用户基本信息。该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邮箱、qq、微信号、年龄、地址、用户ID、用户二维码、用户注册时间以及用户注册平台等等。其中,所述的预设平台在搭建区块链用户池时确定,当然在区块链用户池建好后,其他的平台需要加入用户信息共享时,也可以将其他平台加入。需要说明是,每个预设平台都有与该平台对应的标签。当用户在其中某一个预设平台注册信息后,其注册信息将携带该注册平台对应的标签,以在将各个平台的用户信息都存储到区块链用户池中后,可根据用户信息区分该用户是在哪一个平台注册的,便于各个平台统计自身的用户数。
并且,在收集不同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过程中,每个预设平台需要对用户基本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具体地,信息的传输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非对称加密算法是由一对对应的唯一性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组成的加密方法。加密过程中,非对称加密算法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使用两个而不是一个密钥值,一个用来加密信息,另一个用来解密信息,两个密钥是分开的。其中,用来加密信息的密钥是公开密钥,用来解密信息的密钥是私有密钥。公开密钥相当于区块链中每个节点传递信息的信箱,相应地,私有密钥相当于信箱的钥匙,只有拥有私有密钥的人才能查看信箱中的信件信息。用公开密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用与之相对应的私有密钥解密,私有密钥只有持有者知道,而公开密钥却可以通过安全渠道发送或在目录中发布,这种非对称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步骤S20,当用户在任意一个预设平台中发生登录行为时,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
步骤S30,若存在,则允许用户登入;
进一步地,用户在任意终端上进入平台登录界面。该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或者电脑,其中移动终端包括平板、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等。用户在平台进行登录时,根据平台界面的提示输入登录信息。本实施例中,平台的登录界面的的登录信息包括用户名,其中用户名可以是手机号码,也可以是邮箱或者其他;登录信息还包括验证信息,以验证用户身份,其中当用户名是手机号码时,该验证信息则可以为平台发送至手机的验证信息;当用户名是邮箱时,则验证信息可以是平台发送至用户邮箱的验证信息。在用户输入登录信息后,进一步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录入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若用户录入的信息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则允许用户登入。否则,拒绝用户登入。
步骤S40,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在用户正常登陆预设平台后,及时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其中,用户的登录数据包括登录时间、登录地址、登录IP、登录次数等等。而用户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则包括:用户在平台的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消费时间、消费类别以及消费品牌等等、用户在平台的浏览行为数据、用户在平台的禁用次数、以及用户在平台的活跃度等等数据。将上述登录数据以及行为数据均保存至区块链用户池中。以便后续根据统计的这些数据对用户进行分类分析或者进行进行消息推送等等。
在所述步骤S4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1,若用户的信息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则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黑名单列表中;
步骤S42,若用户未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允许用户登入;若用户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拒绝用户登入。
在用户登录平台后,进一步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黑名单列表中。若用户未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用户可继续登录;若用户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强制使用户退出登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收集若干个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用户池中,所述区块链用户池为若干预设平台共用;当用户在任意一个预设平台中发生登录行为时,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若存在,则允许用户登入;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区块链用户池,将不同预设平台的用户信息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实现了不同平台的用户信息共享,节省了系统的存储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根据用户的基本信息核实用户的信用度,根据用户的信用度选择是否将用户添加至黑名单列表。
基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2,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21,若不存在,则发送注册提示信息至用户;
步骤S22,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注册账号时,获取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
步骤S23,将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当用户录入登录信息后,在根据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检测没有当前登录用户录入的信息时,则发送注册提示信息至用户,具体为在显示终端的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显示信息在显示界面上的位置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当前设置的显示模式自动选择,如用户设置当前使用终端的模式为睡前模式,此时该提示信息将根据此模式显示在终端右下角的位置,使信息显示在用户阅读时最为舒适的位置。用户在收到注册提示信息后,根据提示信息录入用户信息,完成注册账号。其中用户录入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邮箱、qq、微信号、年龄、所在地址等等。将用户录入的上述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在区块链用户池中不存在用户信息时,则发送注册提示信息至用户;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注册账号时,获取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通过在检测到用户未存在区块链用户池存储的用户基本信息时,提醒用户进行注册,并将新注册的用户信息保存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基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参照图3,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21,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完成注册后,发送认证提示信息至用户;
步骤S222,获取用户根据认证提示信息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
步骤S223,将用户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完成注册后,进一步发送认证提示信息至用户。该认证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用户根据实名认证提示信息上传预设证件信息。该预设证件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或者护照信息等等,可以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证件信息。将获取到的用户上传的证件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进一步根据用户录入的认证信息生成与用户对应的ID以及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的二维码。具体为,根据每位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进行哈希运算生成具有位移标示的ID,用于进行身份标识。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完成注册后,发送认证提示信息至用户;获取用户根据认证提示信息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将用户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将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的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保存,提高用户注册的安全性。
基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参照图4,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在用户登录预设平台后,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
步骤S60,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用户的基本信息为用户设定标签,将用户标签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步骤S70,根据设定的标签推送与该标签匹配的消息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登录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的行为习惯,对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为用户设定标签,用户的行为习惯包括用户在平台的消费信息、浏览信息等等。同时将用户的基本信息一并分析加入到用户的标签中。例如可根据用户注册时录入的地址、用户在平台上的消费品牌设定属于该用户的标签,进一步将该用户的标签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在诸多用户信息中,统计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数量,同时将该数量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在向用户推送信息时,获取区块链用户池中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的数量和名单,根据名单信息批量的向用户推送特定消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为用户设定标签,以根据标签向用户推送定制消息,提高了消息推送的智能性。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02和处理器101,参照图5,所述处理器1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
收集若干个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用户池中,所述区块链用户池为若干预设平台共用;
当用户在任意一个预设平台中发生登录行为时,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
若存在,则允许用户登入;
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本实施例中,为若干预设平台建立共用的区块链用户池,该区块链用户池用于存储用户基本信息。该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邮箱、qq、微信号、年龄、地址、用户ID、用户二维码、用户注册时间以及用户注册平台等等。其中,所述的预设平台在搭建区块链用户池时确定,当然在区块链用户池建好后,其他的平台需要加入用户信息共享时,也可以将其他平台加入。需要说明是,每个预设平台都有与该平台对应的标签。当用户在其中某一个预设平台注册信息后,其注册信息将携带该注册平台对应的标签,以在将各个平台的用户信息都存储到区块链用户池中后,可根据用户信息区分该用户是在哪一个平台注册的,便于各个平台统计自身的用户数。
并且,在收集不同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过程中,每个预设平台需要对用户基本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具体地,信息的传输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非对称加密算法是由一对对应的唯一性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组成的加密方法。加密过程中,非对称加密算法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使用两个而不是一个密钥值,一个用来加密信息,另一个用来解密信息,两个密钥是分开的。其中,用来加密信息的密钥是公开密钥,用来解密信息的密钥是私有密钥。公开密钥相当于区块链中每个节点传递信息的信箱,相应地,私有密钥相当于信箱的钥匙,只有拥有私有密钥的人才能查看信箱中的信件信息。用公开密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用与之相对应的私有密钥解密,私有密钥只有持有者知道,而公开密钥却可以通过安全渠道发送或在目录中发布,这种非对称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用户在任意终端上进入平台登录界面。该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或者电脑,其中移动终端包括平板、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等。用户在平台进行登录时,根据平台界面的提示输入登录信息。本实施例中,平台的登录界面的的登录信息包括用户名,其中用户名可以是手机号码,也可以是邮箱或者其他;登录信息还包括验证信息,以验证用户身份,其中当用户名是手机号码时,该验证信息则可以为平台发送至手机的验证信息;当用户名是邮箱时,则验证信息可以是平台发送至用户邮箱的验证信息。在用户输入登录信息后,进一步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录入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若用户录入的信息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则允许用户登入。否则,拒绝用户登入。
在用户正常登陆预设平台后,及时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其中,用户的登录数据包括登录时间、登录地址、登录IP、登录次数等等。而用户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则包括:用户在平台的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消费时间、消费类别以及消费品牌等等、用户在平台的浏览行为数据、用户在平台的禁用次数、以及用户在平台的活跃度等等数据。将上述登录数据以及行为数据均保存至区块链用户池中。以便后续根据统计的这些数据对用户进行分类分析或者进行进行消息推送等等。
在所述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若用户的信息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则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黑名单列表中;
若用户未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允许用户登入;若用户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拒绝用户登入。
在用户登录平台后,进一步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黑名单列表中。若用户未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用户可继续登录;若用户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强制使用户退出登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收集若干个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用户池中,所述区块链用户池为若干预设平台共用;当用户在任意一个预设平台中发生登录行为时,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若存在,则允许用户登入;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所述计算机设备还包括权限管理模块,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核实用户的信用度,根据用户的信用度选择是否将用户添加至黑名单列表。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方法:
若不存在,则发送注册提示信息至用户;
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注册账号时,获取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
将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当用户录入登录信息后,在根据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检测没有当前登录用户录入的信息时,则发送注册提示信息至用户,具体为在显示终端的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显示信息在显示界面上的位置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当前设置的显示模式自动选择,如用户设置当前使用终端的模式为睡前模式,此时该提示信息将根据此模式显示在终端右下角的位置,使信息显示在用户阅读时最为舒适的位置。用户在收到注册提示信息后,根据提示信息录入用户信息,完成注册账号。其中用户录入的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邮箱、qq、微信号、年龄、所在地址等等。将用户录入的上述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在区块链用户池中不存在用户信息时,则发送注册提示信息至用户;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注册账号时,获取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通过在检测到用户未存在区块链用户池存储的用户基本信息时,提醒用户进行注册,并将新注册的用户信息保存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方法:
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完成注册后,发送认证提示信息至用户;
获取用户根据认证提示信息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
将用户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完成注册后,进一步发送认证提示信息至用户。该认证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用户根据实名认证提示信息上传预设证件信息。该预设证件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或者护照信息等等,可以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证件信息。将获取到的用户上传的证件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进一步根据用户录入的认证信息生成与用户对应的ID以及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的二维码。具体为,根据每位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进行哈希运算生成具有位移标示的ID,用于进行身份标识。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完成注册后,发送认证提示信息至用户;获取用户根据认证提示信息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将用户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将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的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保存,提高用户注册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方法:
在用户登录预设平台后,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
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用户的基本信息为用户设定标签,将用户标签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根据设定的标签推送与该标签匹配的消息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登录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的行为习惯,对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为用户设定标签,用户的行为习惯包括用户在平台的消费信息、浏览信息等等。同时将用户的基本信息一并分析加入到用户的标签中。例如可根据用户注册时录入的地址、用户在平台上的消费品牌设定属于该用户的标签,进一步将该用户的标签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在诸多用户信息中,统计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数量,同时将该数量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在向用户推送信息时,获取区块链用户池中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的数量和名单,根据名单信息批量的向用户推送特定消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为用户设定标签,以根据标签向用户推送定制消息,提高了消息推送的智能性。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收集若干个预设平台的用户基本信息,将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用户池中,所述区块链用户池为若干预设平台共用;
步骤S20,当用户在任意一个预设平台中发生登录行为时,调用区块链用户池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
步骤S30,若存在,则允许用户登入;
步骤S40,用户登入预设平台后,收集用户登录时的登录数据以及登录后在预设平台发生的行为数据,将登录数据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21,若不存在,则发送注册提示信息至用户;
步骤S22,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注册账号时,获取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
步骤S23,将用户录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包括:
步骤S221,在用户按照提示信息完成注册后,发送认证提示信息至用户;
步骤S222,获取用户根据认证提示信息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
步骤S223,将用户上传的预设证件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用户池中存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20,根据用户录入的认证信息生成与用户对应的ID以及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的二维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ID、用户二维码、用户的注册时间、用户注册平台、用户手机号码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1,若用户的信息已经存在于区块链用户池中,则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黑名单列表中;
步骤S42,若用户未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允许用户登入;若用户处于黑名单列表中,则拒绝用户登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在用户登录预设平台后,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
步骤S60,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用户的基本信息为用户设定标签,将用户标签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步骤S70,根据设定的标签推送与该标签匹配的消息给用户。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80,统计区块链用户池中设定了相同标签的用户数量,并将该数量存储至区块链用户池中;
步骤S90,获取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的信息
步骤S100,根据该信息批量的向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推送相同消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794492.4A 2018-07-19 2018-07-19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7384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4492.4A CN110738494A (zh) 2018-07-19 2018-07-19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4492.4A CN110738494A (zh) 2018-07-19 2018-07-19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8494A true CN110738494A (zh) 2020-01-31

Family

ID=69233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4492.4A Pending CN110738494A (zh) 2018-07-19 2018-07-19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8494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1348A (zh) * 2015-01-08 2015-07-01 吴锦锋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电子商务系统
CN107196966A (zh) * 2017-07-05 2017-09-22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多方信任的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8289121A (zh) * 2018-01-02 2018-07-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营销信息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1348A (zh) * 2015-01-08 2015-07-01 吴锦锋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电子商务系统
CN107196966A (zh) * 2017-07-05 2017-09-22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多方信任的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8289121A (zh) * 2018-01-02 2018-07-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营销信息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6358B (zh) 一种风险预警提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4077014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68531B (zh) 敏感数据的授权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5476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ty question generation and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9194689B (zh) 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171137B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713579B (zh) 一种电话号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660481A (zh) 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210047350A (ko) 출석 관리 시스템,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CN10539167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客户端
CN109600336A (zh) 存储设备、验证码应用方法和装置
CN108259458A (zh) 应用软件账号关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412607B (zh) 内容推送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30562B (zh) 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825104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525949A (zh) 注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器、用户终端
CN102568049B (zh) 一种学生刷卡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92947A (zh) 一种对第三方应用进行身份鉴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30079A (zh) 认证信息管理系统、认证信息管理设备、程序、记录介质和认证信息管理方法
CN110990821B (zh) 一种身份类型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172068A (zh) 信息发送控制方法、服务器、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38494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共享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98252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应答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16158A (zh) 签到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138894B (zh) 一种验证码安全防御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