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5578A - 公路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公路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5578A
CN105235578A CN201510742543.5A CN201510742543A CN105235578A CN 105235578 A CN105235578 A CN 105235578A CN 201510742543 A CN201510742543 A CN 201510742543A CN 105235578 A CN105235578 A CN 105235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arm
jackshaft
assembly
back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25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东颖
魏朔
李玉龙
李辰
李谨
张斌
宋洁璇
项昆
万芳
齐鸣
闫惠东
魏东
李洪彪
刘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Priority to CN2015107425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5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5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5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大型运载器的公路运输车。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对直径大、支承位置跨距大的运载器进行安全可靠运输的公路运输车。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包括车架(2),车架的下方安装有前桥、中桥和后桥,前桥为轴转向,中、后桥为轮转向,前、中、后桥上依次安装有前、中、后轮组,前轮组上连接有牵引臂,前桥上固定设有前桥轮组转盘(1),前桥轮组转盘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二钢丝绳(19、20),第一、二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中桥摆臂总成上,第一、二钢丝绳交叉布置,中桥摆臂总成的两侧均球铰连接有连接拉杆(21),连接拉杆的另一端分别球铰连接在后桥摆臂总成上,两根连接拉杆平行布置。

Description

公路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大型运载器的公路运输车。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各国太空开发战略不断发展,国内外航天空间产业和太空探测需求的快速发展,以运载火箭为代表的运载器制造水平不断提高,运载器直径大、支承位置跨距大,如何确保其安全、可靠地从技术测试中心运至发射中心是目前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直径大、支承位置跨距大的运载器进行安全可靠运输的公路运输车。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所述公路运输车为三轴全挂车,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为桁架结构,所述车架的下方安装有前桥、中桥和后桥,前桥为轴转向,中、后桥为轮转向,前桥上安装有前轮组,中桥上安装有中轮组,后桥上安装有后轮组,所述前轮组上连接有牵引臂,所述前桥上固定设有一前桥轮组转盘,所述前桥轮组转盘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上,所述中桥处设有中桥摆臂总成,所述中桥摆臂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立轴上,所述第一立轴固定安装在第一立轴支架上,所述第一立轴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中桥摆臂总成与中桥转向边拉杆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中桥转向边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向节臂球铰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节臂固定在第一轮组转向节上端,所述第一轮组转向节下端固定有第一转向梯形臂,所述第一转向梯形臂与第一转向横拉杆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横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梯形臂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梯形臂固定在第二轮组转向节上,所述后桥处设有后桥摆臂总成,所述后桥摆臂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立轴上,所述第二立轴固定安装在第二立轴支架上,所述第二立轴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后桥摆臂总成与后桥转向边拉杆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后桥转向边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节臂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节臂固定在第三轮组转向节上端,所述第三轮组转向节下端固定有第三转向梯形臂,所述第三转向梯形臂与第二转向横拉杆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横拉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转向梯形臂球铰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梯形臂固定在第四轮组转向节上,所述前桥轮组转盘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第一、二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中桥摆臂总成上,第一、二钢丝绳与中桥摆臂总成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立轴的相对两侧,第一、二钢丝绳交叉布置,中桥摆臂总成的位于第一立轴的两侧均球铰连接有一根连接拉杆,两根连接拉杆的另一端分别球铰连接在后桥摆臂总成上,两根连接拉杆与后桥摆臂总成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二立轴的两侧,两根连接拉杆平行布置。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牵引臂包括牵引臂体,所述牵引臂体为空间桁架结构,牵引臂体的前端设有牵引环,所述牵引环的后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臂体上,所述牵引臂体的后端铰接在前轮组上。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牵引臂体的下方铰接有两个支承臂,分别为前支承臂和后支承臂,前支承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承轮,后支承臂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辅助支承轮,前后支承臂上各自铰接有一调整臂,调整臂的另一端铰接在牵引臂体上,所述调整臂的自身长度可调节。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后桥的后方设有一转向倒牵架总成,所述转向倒牵架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上,所述后桥摆臂总成的位于第二立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三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向倒牵架总成上,两根第三钢丝绳与转向倒牵架总成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转向倒牵架总成的自身转轴的两侧,两根第三钢丝绳相互平行布置。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上分别设有索具螺旋扣。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中桥摆臂总成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中桥摆臂、第二中桥摆臂和第三中桥摆臂,所述第一中桥摆臂和第二中桥摆臂分别位于第一立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中桥摆臂位于第一中桥摆臂和第二中桥摆臂之间,两根连接拉杆分别球铰连接在第一中桥摆臂和第二中桥摆臂上,第一中桥摆臂上连接有第一钢丝绳,第二中桥摆臂上连接有第二钢丝绳,第三中桥摆臂上球铰连接有中桥转向边拉杆。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后桥摆臂总成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后桥摆臂、第二后桥摆臂和第三后桥摆臂,所述第一后桥摆臂和第二后桥摆臂分别位于第二立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后桥摆臂位于第一后桥摆臂和第二后桥摆臂之间,两根连接拉杆分别球铰连接在第一后桥摆臂和第二后桥摆臂上,两根第三钢丝绳分别连接在第一后桥摆臂和第二后桥摆臂上,第三后桥摆臂上球铰连接有后桥转向边拉杆。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第一钢丝绳从前到后依次通过小导轮总成、双排低导轮总成、大导轮总成、双排低导轮总成、后导轮总成,所述第二钢丝绳从前到后依次通过3个小导轮总成、双排高导轮总成、后导轮总成,小导轮总成、双排低导轮总成、大导轮总成、后导轮总成、双排高导轮总成各自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上。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前桥轮组转盘上固定设有前桥轮组转盘支架,所述前桥轮组转盘支架与车架之间设有两组限位装置,每组限位装置均包括限位块和挡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前桥轮组转盘支架上,所述挡块固定在车架上,两组限位装置分别控制前桥的左右转角大小,前桥的左右转角均为30度。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其中所述中桥摆臂总成上固定设有第一刻度盘,所述第一立轴支架上固定设有第一指针,第一指针与第一刻度盘配合使用;所述后桥摆臂总成上固定设有第二刻度盘,所述第二立轴支架上固定设有第二指针,第二指针与第二刻度盘配合使用;所述转向倒牵架总成上固定设有第三刻度盘,所述车架上固定设有第三指针,第三指针与第三刻度盘配合使用。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的车架采用桁架结构,使公路运输车满足高刚度、大尺寸的要求,当牵引车通过牵引臂带动公路运输车左转时,前桥绕前桥轮组转盘中心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二钢丝绳拉动中桥摆臂总成绕第一立轴进行顺时针转动,中桥摆臂总成通过连接拉杆拉动后桥摆臂总成绕第二立轴进行顺时针转动。中桥摆臂顺时针转动时,拉动中桥转向边拉杆向右侧运动,进而使其拉动第一转向节臂连同第一轮组转向节及第一转向梯形臂进行顺时针转动,即受第一轮组转向节控制的中桥左侧车轮实现右转。第一转向梯形臂顺时针转动的同时,推动第一转向横拉杆向右侧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转向梯形臂连同第二轮组转向节进行顺时针转动,即受第二轮组转向节控制的中桥右侧车轮实现右转。同理,后桥摆臂总成顺时针转动时,后桥左右侧车轮也都实现右转。以上动作皆为同步进行,即前桥进行左转,中、后桥车轮进行右转,完成公路运输车的左转转向行驶。对于公路运输车的右转工况,与左转时原理相同,相关动作相反,其具体过程不予赘述。由此可见,本发明公路运输车的前桥、中桥和后桥同步转向,使公路运输车在运送直径大、支承位置跨距大的运载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路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牵引臂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牵引臂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公路运输车未安装牵引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内前桥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内中、后桥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8内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内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6内前桥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6内中、后桥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2内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12内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14所示,本发明公路运输车为三轴全挂车,其包括车架2,所述车架2为桁架结构,所述车架2的下方安装有前桥、中桥和后桥,前桥为轴转向,中、后桥为轮转向,前桥上安装有前轮组,中桥上安装有中轮组,后桥上安装有后轮组,所述前轮组上连接有牵引臂,所述前桥上固定设有一前桥轮组转盘1,所述前桥轮组转盘1可转动地安装在公路运输车的车架2上,所述中桥处设有中桥摆臂总成,所述中桥摆臂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立轴上,所述第一立轴固定安装在第一立轴支架3上,所述第一立轴支架3固定在公路运输车的车架2上,所述中桥摆臂总成与中桥转向边拉杆4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中桥转向边拉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向节臂5球铰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节臂5固定在第一轮组转向节6上端,所述第一轮组转向节6下端固定有第一转向梯形臂7,所述第一转向梯形臂7与第一转向横拉杆8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横拉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梯形臂9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梯形臂9固定在第二轮组转向节10上。
牵引臂包括牵引臂体44,所述牵引臂体44为空间桁架结构,牵引臂体44的前端设有牵引环45,所述牵引环45的后部连接有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臂体44上,所述牵引臂体44的后端铰接在前轮组上。
牵引臂体44的下方铰接有两个支承臂,分别为前支承臂48和后支承臂51,前支承臂48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承轮49。后支承臂51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辅助支承轮52,具体方式为:后支承臂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横杆,横杆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辅助支承轮52。前后支承臂48、51上各自铰接有一调整臂50,调整臂50的另一端铰接在牵引臂体44上,所述调整臂50的自身长度可调节。调整臂50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为包括多个相互嵌套在一起的臂体,外径较小的嵌套在外径较大的臂体内,需要调节自身长度时,将外径较小的臂体从外径较大的臂体内抽出即可。这样,通过调节调整臂50自身的长度就能够达到调整支承轮49、辅助支承轮52位置的目的,以满足实际需求。在公路运输车停放状态下,转换牵引臂的位置时(由车前移到车后以进行倒牵或由车后移到车前以进行正牵),放下辅助支承轮52,此时,支承轮49与两个辅助支承轮52形成三个着力点,能够对牵引臂进行平稳支承。之后,人力推行牵引臂至连接位置,牵引臂连接至轮组后,收起辅助支承轮52,并用插销连接固定在牵引臂上。
前桥轮组转盘1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2上的方式以及中桥摆臂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立轴上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可转动地安装可通过轴承实现,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在此不予赘述。第一轮组转向节6和第二轮组转向节10分别位于中桥的左右侧车轮处,第一轮组转向节6通过自身的转动可控制中桥左侧车轮实现左转和右转,第二轮组转向节10通过自身的转动可控制中桥右侧车轮实现左转和右转。
所述后桥处设有后桥摆臂总成,所述后桥摆臂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立轴上,所述第二立轴固定安装在第二立轴支架11上,所述第二立轴支架11固定在公路运输车的车架2上,所述后桥摆臂总成与后桥转向边拉杆12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后桥转向边拉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节臂13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节臂13固定在第三轮组转向节14上端,所述第三轮组转向节14下端固定有第三转向梯形臂15,所述第三转向梯形臂15与第二转向横拉杆16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横拉杆16的另一端与第四转向梯形臂17球铰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梯形臂17固定在第四轮组转向节18上。
后桥摆臂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立轴上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可转动地安装可通过轴承实现,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在此不予赘述。第三轮组转向节14和第四轮组转向节18分别位于后桥的左右侧车轮处,第三轮组转向节14通过自身的转动可控制后桥左侧车轮实现左转和右转,第四轮组转向节18通过自身的转动可控制后桥右侧车轮实现左转和右转。
所述前桥轮组转盘1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钢丝绳19和第二钢丝绳20,即第一、二钢丝绳19、20与前桥轮组转盘1的连接点分别转盘自身转轴的相对两侧,第一、二钢丝绳19、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中桥摆臂总成上,第一、二钢丝绳19、20与中桥摆臂总成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立轴的相对两侧,第一、二钢丝绳19、20交叉布置,中桥摆臂总成的位于第一立轴的两侧均球铰连接有一根连接拉杆21,两根连接拉杆21的另一端分别球铰连接在后桥摆臂总成上,两根连接拉杆21与后桥摆臂总成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二立轴的两侧,两根连接拉杆21平行布置。
后桥的后方设有一转向倒牵架总成22,所述转向倒牵架总成22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2上,该可转动地安装方式可通过轴承实现,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在此不予赘述。所述后桥摆臂总成的位于第二立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第三钢丝绳23,所述第三钢丝绳23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向倒牵架总成22上,两根第三钢丝绳23与转向倒牵架总成22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转向倒牵架总成22的自身转轴的两侧,两根第三钢丝绳23相互平行布置。
第一钢丝绳19、第二钢丝绳20和第三钢丝绳23上分别设有索具螺旋扣,通过旋转索具螺旋扣可调整第一、二、三钢丝绳19、20、23的松紧程度,以满足实际行车工况。
中桥摆臂总成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中桥摆臂24、第二中桥摆臂25和第三中桥摆臂26,第一、二、三中桥摆臂24、25、26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中桥摆臂24和第二中桥摆臂25分别位于第一立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中桥摆臂26位于第一中桥摆臂24和第二中桥摆臂25之间,两根连接拉杆21分别球铰连接在第一中桥摆臂24和第二中桥摆臂25上,第一中桥摆臂24上连接有第一钢丝绳19,第二中桥摆臂25上连接有第二钢丝绳20,第三中桥摆臂26上球铰连接有中桥转向边拉杆4。
后桥摆臂总成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后桥摆臂27、第二后桥摆臂28和第三后桥摆臂29,第一、二、三后桥摆臂27、28、2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后桥摆臂27和第二后桥摆臂28分别位于第二立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后桥摆臂29位于第一后桥摆臂27和第二后桥摆臂28之间,两根连接拉杆21分别球铰连接在第一后桥摆臂27和第二后桥摆臂28上,两根第三钢丝绳23分别连接在第一后桥摆臂27和第二后桥摆臂28上,第三后桥摆臂29上球铰连接有后桥转向边拉杆12。
由于第一、二钢丝绳19、20的跨度大,所以在车架2上安装导轮以实现对第一、二钢丝绳19、20的支撑。第一钢丝绳19从前到后依次通过小导轮总成30、双排低导轮总成31、大导轮总成32、双排低导轮总成31、后导轮总成33,所述第二钢丝绳20从前到后依次通过3个小导轮总成30、双排高导轮总成34、后导轮总成33,小导轮总成30、双排低导轮总成31、大导轮总成32、后导轮总成33、双排高导轮总成34各自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2上。
前桥轮组转盘1上固定设有前桥轮组转盘支架35,所述前桥轮组转盘支架35与车架2之间设有两组限位装置,每组限位装置均包括限位块36和挡块37,所述限位块36固定在前桥轮组转盘支架35上,所述挡块37固定在车架2上,两组限位装置分别控制前桥的左右转角大小,前桥的左右转角均为30度。
为了观察车辆的左右转弯的角度大小,中桥摆臂总成上固定设有第一刻度盘38,所述第一立轴支架3上固定设有第一指针39,第一指针39与第一刻度盘38配合使用。后桥摆臂总成上固定设有第二刻度盘40,所述第二立轴支架11上固定设有第二指针41,第二指针41与第二刻度盘40配合使用。转向倒牵架总成22上固定设有第三刻度盘42,所述车架2上固定设有第三指针43,第三指针43与第三刻度盘42配合使用。
当牵引车通过牵引臂带动公路运输车左转时,前桥绕前桥轮组转盘1中心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二钢丝绳20拉动中桥摆臂总成绕第一立轴进行顺时针转动,中桥摆臂总成通过连接拉杆21拉动后桥摆臂总成绕第二立轴进行顺时针转动。中桥摆臂顺时针转动时,拉动中桥转向边拉杆4向右侧运动,进而使其拉动第一转向节臂5连同第一轮组转向节6及第一转向梯形臂7进行顺时针转动,即受第一轮组转向节6控制的中桥左侧车轮实现右转。第一转向梯形臂7顺时针转动的同时,推动第一转向横拉杆8向右侧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转向梯形臂9连同第二轮组转向节10进行顺时针转动,即受第二轮组转向节10控制的中桥右侧车轮实现右转。同理,后桥摆臂总成顺时针转动时,后桥左右侧车轮也都实现右转。以上动作皆为同步进行,即前桥进行左转,中、后桥车轮进行右转,完成公路运输车的左转转向行驶。对于公路运输车的右转工况,与左转时原理相同,相关动作相反,其具体过程不予赘述。由此可见,本发明公路运输车能够很好地实现同步转向。
公路运输车为三轴全挂车,其中前桥为轴转向,中、后桥为轮转向,确定虚轴位于前桥与双后桥中心的中间位置,保证转向时各车轮同步转动且行驶轨迹的圆心为同一点,同时双后桥应能够相对于前桥反方向转动,得到能够满足车辆通过性要求的转向性能。
根据阿克曼原理,确定各车轮的理论转角关系,按照理论转角曲线对转向梯形臂机构与轴间纵向传递机构等关键点坐标进行优化设计计算,使得在全程转角范围内,各转向轮实际转角关系与理论转角关系保持较高精度的一致性,将因为转角偏差所产生的轮胎磨损量尽可能地降至最低;
采用第一、二钢丝绳19、20作为前桥与中桥之间转向系统的传递介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由于前桥至中桥的轴距较长,在车架上安装导轮组,令钢丝绳从导轮组中间穿过,起到导向与支撑作用;并且在两条钢丝绳的交叉位置两侧布置导轮组,使得交叉位置处钢丝绳的下垂量尽可能小,且留有足够的间距,以保证两条钢丝绳之间没有接触和磨损。
由于中桥至后桥的轴距较短,采用拉杆作为中桥至后桥之间转向系统的传递介质,为了提高可靠性,采用两根平行等长的连接拉杆21来连接中桥摆臂总成以及后桥摆臂总成,保证两个摆臂总成时刻具有相同的转动角度,简化了转向系统的设计。
利用摆臂作为中、后桥的运动输入介质,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中桥摆臂总成与后桥摆臂总成均有4个关键点,其中中间点为摆臂总成旋转固定点,左右两点为钢丝绳连接点,前端一点为转向边拉杆连接点。
将前桥至中桥的第一、二钢丝绳19、20采用交叉布置,从设计上保证前桥与双后桥的转角方向相反,同时钢丝绳两端通过套环连接在前桥轮组转盘1销轴以及中桥摆臂总成销轴上,前桥轮组转盘1销轴与中桥摆臂总成销轴中心距相等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大,使得受力钢丝绳的所受拉力较小且非受力钢丝绳下垂量较小。
钢丝绳间采用索具螺旋扣进行连接,通过调整索具螺旋扣的有效长度,可以方便地调节钢丝绳的松紧程度并使其具有所需要的预紧拉力,保证前桥与双后桥的同步转向;索具螺旋扣采用标准件,使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维修性。
转向限位装置由机械限位装置和转向报警装置组成。当公路车牵引臂与前轮组之间的夹角达到25°时,行程开关接通,驾驶室中的转向报警装置开始工作,对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当公路车牵引臂与前轮组之间的夹角达到30°时,机械限位装置中的限位块36和挡块37相撞,保证转角不能进一步增大,避免了转向过载以及因此所引发的零部件损坏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提高了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安全性。
各桥以及转向倒牵架总成处均配备有刻度盘及指针,用来查看转向角度,并便于检查各桥相互之间的转角关系;
为了使公路车实现倒牵功能,在公路车尾部设置转向倒牵架总成22,转向倒牵架总成22通过两根平行布置的第三钢丝绳23与后桥摆臂总成相连接,使得转向倒牵架总成与后桥摆臂总成时刻具有相同的转动角度,满足设计的相关要求。
设计中将虚轴位于前桥与双后桥中心的中间位置,可以保证车辆转向时各车轮同步转动且行驶轨迹的圆心为同一点,得到较小的转弯半径,满足车辆的通过性要求。
根据阿克曼原理对转向机构关键点坐标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保证公路车在全程转角范围内,其各转向轮实际转角关系与理论转角关系保持较高精度的一致性,最大误差不超过0.5°,提高了转向精度,有效减小轮胎磨损量。
根据公路车自身的轴距特点,采用钢丝绳作为前桥与中桥之间转向系统的传递介质,采用两根平行等长的连接拉杆21作为中桥至后桥之间转向系统的传递介质,采用摆臂总成作为中、后桥的运动输入介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空间利用率高,能有有效简化转向系统的设计,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
第一、二钢丝绳19、20交叉布置,保证了前桥与双后桥之间具有相反的转动角度。
根据整车的布置,利用多组导轮组,起到导向与支撑钢丝绳的作用,使得钢丝绳按照所设计的轨迹移动,保证不发生任何干涉现象。
钢丝绳销轴跨距较大,有效减小钢丝绳所受拉力,保证钢丝绳具备较大的安全系数。
通过索具螺旋扣的调整,有效方便地调节了钢丝绳的松紧程度并使其具有所需要的预紧拉力,提高各车轮之间的转角精度。
当公路车牵引臂与前轮组之间的夹角达到±25°时,转向报警装置可以开始正常工作,当其夹角达到±30°时,机械限位装置中的限位块36和挡块37相撞,限制最大转角,保证转角不能进一步增大,避免了转向过载以及因此所引发的零部件损坏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提高了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安全性。
通过刻度盘及指针,可以方便地查看各桥以及转向倒牵架总成处的转动角度,并检查其相互之间的转角关系。
转向倒牵架总成22的设置,保证了公路车具有倒牵功能,实现了公路车双向牵引的技术要求,其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可靠性高。
第一钢丝绳19的一端连接在前桥轮组转盘1左侧销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于中桥摆臂总成右侧的销轴。
第二钢丝绳20的一端连接在前桥轮组转盘1右侧销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于中桥摆臂总成左侧的销轴上。
两根第三钢丝绳23采用平行布置:一根第三钢丝绳2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于后桥摆臂总成左侧的销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于转向倒牵架总成22左侧的销轴上;另一根第三钢丝绳2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于后桥摆臂总成右侧的销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于转向倒牵架总成22右侧的销轴上。
第一钢丝绳19依次通过小导轮总成30、双排低导轮总成31、大导轮总成32、双排低导轮总成31、后导轮总成33,其中,每组双排低导轮总成31都由上下竖直布置的两个导轮组成,第一钢丝绳19由两个导轮之间穿过,被双排低导轮总成31上方的导轮下压一段距离,保证在两组双排低导轮总成31间,第一钢丝绳19与第二钢丝绳20之间留有足够的间距,在水平交错位置时形成高度差,避免干涉现象的发生。
第二钢丝绳20依次通过小导轮总成30、小导轮总成30、小导轮总成30、双排高导轮总成34、后导轮总成33,其中,双排高导轮总成34由上下竖直布置的两个导轮组成,第二钢丝绳20由两个导轮之间穿过,被双排高导轮总成34上方的导轮下压一段距离,保证在前桥轮组转盘1到双排高导轮总成34之间的第二钢丝绳20保持水平状态。
以上所述导轮总成各自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2上,在车辆进行转向时,第一、二钢丝绳19、20会发生前、后移动,导轮能够随之绕自身销轴轴线旋转,其旋转情况良好不卡滞,能够有效防止钢丝绳发生不必要的磨损。
第一转向梯形臂7与第二转向梯形臂9形状对称,第三转向梯形臂15与第四转向梯形臂17形状对称,这样能够保证车辆在进行左转以及右转时,其内外轮转角关系相同。
转向节臂通过承载销以及螺栓与轮组转向节上端固定连接,转向梯形臂通过键以及螺栓与轮组转向节下端固定连接。
左侧限位装置中的挡块37焊接在车架2前横梁左侧底板下,右侧限位装置中的挡块37焊接在车架2前横梁右侧底板下,挡块37相对于车架2静止。
限位装置中的限位块36焊接在前桥轮组转盘支架35上,左、右各焊接一个,当车辆进行转向时,前轮组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36一起转过相同的角度,左侧的限位块36与左侧挡块37间的夹角为30°,右侧的限位块36与右侧挡块37间的夹角为30°。当公路车前桥转角达到±30°时,相应侧的限位块36与本侧的挡块37相撞,起到转向限位作用,阻止转向角度的进一步增大。
刻度盘分别安装在中桥摆臂总成、后桥摆臂总成、转向倒牵架总成22的上平面上,其随车辆的转向而转动,指针分别焊接在第一立轴支架3下平面、第二立轴支架11下平面以及车架2立板后平面上,各指针随车辆的转向而相对于车辆静止。因此,当公路车进行转向时,指针与刻度盘发生相对转动,即可通过当时指针指向刻度盘的刻度读出车辆转向的实时角度。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为前轴轴转向,双后轴轮转向且能双向牵引的三轴全挂车。前、中、后轮组均为油气弹簧加推力杆的非独立悬架结构,车架为变截面三角形桁架结构,且中部设有辅助支承。牵引臂通过连接耳与前轮组相连,前轮组通过转盘与车架相连,中、后轮组都通过油气弹簧和横向、纵向推力杆总成与车架连接。
车架两侧纵梁采用大跨度变截面三角形桁架设计,横梁采用下凹结构,使其结构紧凑,降低整车质量和质心高度,具有保护被运载产品的功能。由于运输箭体的支承位置不同,设计两个前托架。前托架两侧用拉紧器与被运载产品前支点连接,后托架两侧安装有联接装置与产品的后支点连接。
前轮组采用油气弹簧非独立悬架结构,通过转盘与车架连接;中/后轮组也采用油气弹簧非独立悬架结构,双后轴单侧油气弹簧用管路串联,以保证中/后轮组每根轴的载荷相同,提高了通过不平路面的行驶能力,具有很高的行驶平顺性。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上设有制动系统47,制动系统47采用双管路气制动和手制动装置,提高了公路车行驶和推行的可靠性。
本发明公路运输车上设有电气系统46,电气系统46设计了转向报警装置,提高了公路车的行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油气弹簧和推力杆总成的非独立悬架、双后轴油气弹簧平衡悬架与公路车机械钢丝绳三轴同步转向技术的结合,解决了超长、超宽、大轴距公路运输车在三级公路行驶的平顺性和通过性问题。采用变截面三角形桁架结构,解决了公路车高刚度、大尺寸、轻量化、低质心的设计难题。通过解决公路车各项技术问题,提高了整车行驶的安全性,满足高平顺性、高机动性、高稳定性、降低质心和保护产品的要求。
车架为桁架结构,它由左桁架、右桁架、前轮架、后轮架总成、两个前托架、两个辅助支撑、横梁、拉紧器和联接器等组成,左、右桁架为变断面直角三角形结构。前轮架、后轮架、前托架为钢板焊接而成的盒形结构,车架为左桁架、右桁架通过多根横梁和前、后轮架焊接而成。
前托架上弧面装有连接板支承产品,两侧有拉紧器与产品支耳连接,连接板沿纵向中心线可移动±40mm,左、右联接器位于中、后轮组双轴中央,直接与产品连接,辅助支撑满足对产品中部的支撑,前、中、后连接点对产品的固定提高了公路车运输的稳定性、安全性。
车架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制动管路、电缆、工具箱等,车架前后轮架的下连接板与前、中、后轮组连接。
牵引臂由牵引臂体、减振装置、牵引环等组成。用于牵引挂车行驶。臂体为空间桁架结构,牵引环的后部装有缓冲、减振压缩弹簧,通过优化设计,有效地缓解了车辆加速、制动过程中的冲击,提高了产品运输过程中纵向平顺性。在公路运输车停放状态牵引臂位置转换时(由前至后或由后至前),放下支承轮,人力推行至连接位置,牵引臂连接至轮组后,收起支承轮,并用插销连接固定。
前轮组主要由车轴总成、车轮总成和悬挂系统总成三大部分构成。其中车轴总成包括车轴焊合、轮毂总成、制动器安装总成、制动气室等四部分;悬挂系统总成包括悬挂系统和推力杆系统等两部分,悬挂系统由油气弹簧、转盘和转盘支架等组成,油气弹簧通过销轴与车轴焊合和转盘支架连接,起缓冲和减振作用。
中、后轮组也都由车轴总成、车轮总成和悬挂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其中车轴总成包括车轴焊合、轮毂总成、制动器安装总成、制动气室、转向节总成、转向节轴、主销等,悬挂系统总成包括悬挂系统和推力杆系统两部分,但悬挂系统中没有转盘和转盘支架,只包括油气弹簧及其上支耳支座。
制动系统47由双管路气制动系统47和机械式手制动装置两部分组成。双管路气制动系统47由紧急继动阀、储气筒、单释放阀、双通单向阀、快速接头和制动管路等组成,分别通过牵引车的充气和控制管路提供气源,用于公路车行驶途中制动,提高了公路车行驶的安全性。机械式手制动装置由手柄总成、过渡梁、滑轮摆杆总成、调整拉杆总成、软轴、软轴支架等组成,公路车在库房中停放、行驶途中停留以及单独用人力推动时,用机械式手制动装置。
电气系统46由24N型电连接器、行程开关、电缆、支架、固定座等组成,是正牵时的转向报警装置,当公路车前轮组的转角达到25°时,行程开关接通,驾驶室中的转向报警装置起作用,警示驾驶员不能再增加牵引臂转角,提高列车的行驶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路运输车为三轴全挂车,其包括车架(2),所述车架(2)为桁架结构,所述车架(2)的下方安装有前桥、中桥和后桥,前桥为轴转向,中、后桥为轮转向,前桥上安装有前轮组,中桥上安装有中轮组,后桥上安装有后轮组,所述前轮组上连接有牵引臂,所述前桥上固定设有一前桥轮组转盘(1),所述前桥轮组转盘(1)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2)上,所述中桥处设有中桥摆臂总成,所述中桥摆臂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立轴上,所述第一立轴固定安装在第一立轴支架(3)上,所述第一立轴支架(3)固定在车架(2)上,所述中桥摆臂总成与中桥转向边拉杆(4)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中桥转向边拉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向节臂(5)球铰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节臂(5)固定在第一轮组转向节(6)上端,所述第一轮组转向节(6)下端固定有第一转向梯形臂(7),所述第一转向梯形臂(7)与第一转向横拉杆(8)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横拉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梯形臂(9)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梯形臂(9)固定在第二轮组转向节(10)上,所述后桥处设有后桥摆臂总成,所述后桥摆臂总成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立轴上,所述第二立轴固定安装在第二立轴支架(11)上,所述第二立轴支架(11)固定在车架(2)上,所述后桥摆臂总成与后桥转向边拉杆(12)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后桥转向边拉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节臂(13)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节臂(13)固定在第三轮组转向节(14)上端,所述第三轮组转向节(14)下端固定有第三转向梯形臂(15),所述第三转向梯形臂(15)与第二转向横拉杆(16)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横拉杆(16)的另一端与第四转向梯形臂(17)球铰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梯形臂(17)固定在第四轮组转向节(18)上,所述前桥轮组转盘(1)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钢丝绳(19)和第二钢丝绳(20),第一、二钢丝绳(19、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中桥摆臂总成上,第一、二钢丝绳(19、20)与中桥摆臂总成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立轴的相对两侧,第一、二钢丝绳(19、20)交叉布置,中桥摆臂总成的位于第一立轴的两侧均球铰连接有一根连接拉杆(21),两根连接拉杆(21)的另一端分别球铰连接在后桥摆臂总成上,两根连接拉杆(21)与后桥摆臂总成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二立轴的两侧,两根连接拉杆(21)平行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臂包括牵引臂体(44),所述牵引臂体(44)为空间桁架结构,牵引臂体(44)的前端设有牵引环(45),所述牵引环(45)的后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臂体(44)上,所述牵引臂体(44)的后端铰接在前轮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臂体(44)的下方铰接有两个支承臂,分别为前支承臂(48)和后支承臂(51),前支承臂(48)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承轮(49),后支承臂(51)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辅助支承轮(52),前后支承臂(48、51)上各自铰接有一调整臂(50),调整臂(50)的另一端铰接在牵引臂体(44)上,所述调整臂(50)的自身长度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的后方设有一转向倒牵架总成(22),所述转向倒牵架总成(22)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2)上,所述后桥摆臂总成的位于第二立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根第三钢丝绳(23),所述第三钢丝绳(23)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向倒牵架总成(22)上,两根第三钢丝绳(23)与转向倒牵架总成(22)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转向倒牵架总成(22)的自身转轴的两侧,两根第三钢丝绳(23)相互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绳(19)、第二钢丝绳(20)和第三钢丝绳(23)上分别设有索具螺旋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桥摆臂总成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中桥摆臂(24)、第二中桥摆臂(25)和第三中桥摆臂(26),所述第一中桥摆臂(24)和第二中桥摆臂(25)分别位于第一立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中桥摆臂(26)位于第一中桥摆臂(24)和第二中桥摆臂(25)之间,两根连接拉杆(21)分别球铰连接在第一中桥摆臂(24)和第二中桥摆臂(25)上,第一中桥摆臂(24)上连接有第一钢丝绳(19),第二中桥摆臂(25)上连接有第二钢丝绳(20),第三中桥摆臂(26)上球铰连接有中桥转向边拉杆(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摆臂总成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后桥摆臂(27)、第二后桥摆臂(28)和第三后桥摆臂(29),所述第一后桥摆臂(27)和第二后桥摆臂(28)分别位于第二立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后桥摆臂(29)位于第一后桥摆臂(27)和第二后桥摆臂(28)之间,两根连接拉杆(21)分别球铰连接在第一后桥摆臂(27)和第二后桥摆臂(28)上,两根第三钢丝绳(23)分别连接在第一后桥摆臂(27)和第二后桥摆臂(28)上,第三后桥摆臂(29)上球铰连接有后桥转向边拉杆(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绳(19)从前到后依次通过小导轮总成(30)、双排低导轮总成(31)、大导轮总成(32)、双排低导轮总成(31)、后导轮总成(33),所述第二钢丝绳(20)从前到后依次通过3个小导轮总成(30)、双排高导轮总成(34)、后导轮总成(33),小导轮总成(30)、双排低导轮总成(31)、大导轮总成(32)、后导轮总成(33)、双排高导轮总成(34)各自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轮组转盘(1)上固定设有前桥轮组转盘支架(35),所述前桥轮组转盘支架(35)与车架(2)之间设有两组限位装置,每组限位装置均包括限位块(36)和挡块(37),所述限位块(36)固定在前桥轮组转盘支架(35)上,所述挡块(37)固定在车架(2)上,两组限位装置分别控制前桥的左右转角大小,前桥的左右转角均为3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公路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桥摆臂总成上固定设有第一刻度盘(38),所述第一立轴支架(3)上固定设有第一指针(39),第一指针(39)与第一刻度盘(38)配合使用;所述后桥摆臂总成上固定设有第二刻度盘(40),所述第二立轴支架(11)上固定设有第二指针(41),第二指针(41)与第二刻度盘(40)配合使用;所述转向倒牵架总成(22)上固定设有第三刻度盘(42),所述车架(2)上固定设有第三指针(43),第三指针(43)与第三刻度盘(42)配合使用。
CN201510742543.5A 2015-11-04 2015-11-04 公路运输车 Pending CN105235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2543.5A CN105235578A (zh) 2015-11-04 2015-11-04 公路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2543.5A CN105235578A (zh) 2015-11-04 2015-11-04 公路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5578A true CN105235578A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3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2543.5A Pending CN105235578A (zh) 2015-11-04 2015-11-04 公路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557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786A (zh) * 2016-05-06 2016-07-27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捆绑式高压气体长管运输半挂车用底盘
CN110103803A (zh) * 2019-04-25 2019-08-09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通用型箭体公路运输车
CN110862057A (zh) * 2019-10-30 2020-03-06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装填箱用翻身架
CN110962722A (zh) * 2018-12-20 2020-04-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桁架式火箭起竖臂
CN110999669A (zh) * 2019-12-23 2020-04-1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种植架牵引车
CN111284284A (zh) * 2018-12-07 2020-06-16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夹角测量系统及牵引运输设备
US11945506B2 (en) 2020-11-04 2024-04-02 Manac Inc. Light-weight beam assembly and truck trailer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4496A (en) * 1954-05-26 1958-05-07 Berners Charles D Eye Farringt Slidable support gear for semi-trailers
CN2533031Y (zh) * 2002-03-01 2003-01-29 王妙根 新型挂车底盘
CN202107034U (zh) * 2011-06-14 2012-01-11 广州运驰泊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挂式冲锋舟运输车
CN203974448U (zh) * 2014-05-12 2014-12-03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产品公路运输车及其牵引装置
CN203974941U (zh) * 2014-05-21 2014-12-03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
CN203974940U (zh) * 2014-05-21 2014-12-03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4496A (en) * 1954-05-26 1958-05-07 Berners Charles D Eye Farringt Slidable support gear for semi-trailers
CN2533031Y (zh) * 2002-03-01 2003-01-29 王妙根 新型挂车底盘
CN202107034U (zh) * 2011-06-14 2012-01-11 广州运驰泊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拖挂式冲锋舟运输车
CN203974448U (zh) * 2014-05-12 2014-12-03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产品公路运输车及其牵引装置
CN203974941U (zh) * 2014-05-21 2014-12-03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
CN203974940U (zh) * 2014-05-21 2014-12-03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786A (zh) * 2016-05-06 2016-07-27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捆绑式高压气体长管运输半挂车用底盘
CN111284284A (zh) * 2018-12-07 2020-06-16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夹角测量系统及牵引运输设备
CN110962722A (zh) * 2018-12-20 2020-04-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桁架式火箭起竖臂
CN110103803A (zh) * 2019-04-25 2019-08-09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通用型箭体公路运输车
CN110862057A (zh) * 2019-10-30 2020-03-06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装填箱用翻身架
CN110999669A (zh) * 2019-12-23 2020-04-1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种植架牵引车
CN110999669B (zh) * 2019-12-23 2022-05-2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种植架牵引车
US11945506B2 (en) 2020-11-04 2024-04-02 Manac Inc. Light-weight beam assembly and truck trailer us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5578A (zh) 公路运输车
CN102076545B (zh) 包括联接构件的单轨转向架组件
CA1338103C (en) Road/rail power unit
EP2509845B1 (en) Improved intermodal rail vehicle to form a train
US8511238B2 (en) Steerable truck for a railway car, a railway car, and an articulated car
CN106080644A (zh) 一种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WO2015056560A1 (ja) 走行台車、及び軌道系交通システムの車両
JPWO2014128889A1 (ja) 軌道式車両、および、その車体傾斜制御方法
CN202264689U (zh) 一种隧道施工运输车
CN105151069A (zh) 一种地铁工程车电力驱动转向架
CN103661464A (zh) 一种快速货车径向转向架
JP2016505445A (ja) ステアリング中間アーム
CN104321240A (zh) 机械转向铰接式台车运输系统
CN204452644U (zh) 多用途中置轴平板车
CN106809242A (zh) 牵引机构、转向架总成和跨座式单轨车辆
CN206654052U (zh) 具有可横向移动的铰接件的铰接式车辆
CN102295010A (zh) 一种用于“t”型轨道的导向机构
CN108082204A (zh) 一种牵引结构及跨座式单轨车辆
CN202953009U (zh) 轨道检测小车防侧翻装置
CN105365886A (zh) 一种多轴可转向可伸缩平板运输车
CN205044756U (zh) 一种地铁工程车电力驱动转向架
CN201951201U (zh) 三桥摆臂式平衡悬挂系统
CN209938607U (zh) 一种适用于大坡道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牵引悬架装置
CN105383558A (zh) 多轴公路运输车同步转向系统
CN203974940U (zh) 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