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0037A - 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监视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监视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0037A
CN105230037A CN201380076734.1A CN201380076734A CN105230037A CN 105230037 A CN105230037 A CN 105230037A CN 201380076734 A CN201380076734 A CN 201380076734A CN 105230037 A CN105230037 A CN 105230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management devic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equipment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7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0037B (zh
Inventor
石阪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30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0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0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0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04L43/045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for graphical visualisation of monitor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75Indicating network or usage conditions on the user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监视系统(10)具备设备管理装置(200)、中继服务器(400)以及多个监视终端(300)。设备管理装置(200)在与中继服务器(400)之间确立用于对多个监视终端(300)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的第1通信。另外,设备管理装置(200)在与所述中继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从各个监视终端(300)监视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设备信息的、并且与第1通信不同的第2通信。监视终端(300)在与中继服务器(400)之间确立第1通信以及第2通信。中继服务器(400)中继第1通信以及第2通信。

Description

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监视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监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办公大厦等建筑物中,设置包括空调机器以及照明机器的各种设备机器。近年来,出现综合地管理这些设备机器的设备管理装置。另外,作为这样的设备管理装置,出现取得设备机器的状态并通知给其他装置的设备管理装置。如果使用该设备管理装置,则设备机器的管理者能够从例如与设备管理装置经由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连接了的个人计算机(个人电脑)监视设备机器的状态。
但是,连接管理者的个人电脑和设备管理装置的LAN由于管理上的原因,被构筑为与由办公大厦的承租人等使用的LAN独立的网络的情形较多。因此,难以从承租人的个人电脑直接监视设备机器的状态。
另外,设备管理装置有时具有针对每个承租人取得由设备机器使用的电力量,从而合计显示由各承租人利用能源的利用状况的能源管理功能。即使在该情况下,也难以从承租人的个人电脑直接监视能源的利用状况。因此,灵活应用能源管理功能的情况少。
因此,考虑使用例如经由因特网上的服务器向多个个人电脑通知信息的技术(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由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显示的内容被其他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经由因特网上的服务器实时地共享显示。如果使用该技术,则各承租人能够阅览从设备管理装置配送了的内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82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不限于多个承租人阅览同一内容。例如,考虑为一个承租人监视设备机器的状态,另一方面,其他承租人阅览自己的能源的利用状况那样的情况较多。
因此,在使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需要将包括设备机器的状态以及能源的利用状况的可配送的全部数据配送给各承租人。但是,如果对可配送的全部数据进行配送,则存在不需要的数据的通信量变多而浪费通信频带的担心。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削减监视设备机器的状态等时的通信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监视系统具备与网络连接并且管理设置在建筑物中的设备机器的设备管理装置、与网络连接的服务器以及与网络连接的多个终端。设备管理装置具有:通知单元,在与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对多个终端通知设备机器的状态的第1通信,从设备机器取得设备机器的状态并通过第1通信通知给服务器;以及发送单元,在与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从各个终端监视与设备机器有关的设备信息的、并且与第1通信不同的第2通信,通过第2通信从服务器接收设备信息的请求,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将设备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终端具有:取得单元,在与服务器之间确立第1通信,通过第1通信从服务器取得设备机器的状态;接收单元,在与服务器之间确立第2通信,通过第2通信将设备信息的请求发送给服务器,从而从服务器接收设备信息;以及提示单元,对用户提示由取得单元取得的设备机器的状态以及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备信息。服务器具有:第1中继单元,对设备管理装置与多个终端之间的第1通信进行中继;以及第2中继单元,对设备管理装置与各个终端之间的第2通信进行中继。
根据本发明,通过第1通信通知设备机器的状态,通过与第1通信不同的第2通信,根据请求发送与设备机器有关的信息。由此,通过高效地配送所需要的数据,能够削减监视设备机器的状态等时的通信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监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中继服务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监视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在监视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的监视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所确立的通信的通信路的图。
图9是示出通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监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出中继服务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确立了的通信的通信路的图。
(符号说明)
10:监视系统;51~53:通信线;100、600:设备机器群;110、610:设备机器;200、201:设备管理装置;210、310、410:控制部;211:机器控制部件;212: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3: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20、320、420:数据管理部;221、321、421:控制程序;222、322:机器数据;222a、322a:连接信息;222b、322b、328:状态数据;222c、322c:显示数据;230、330、430:显示部;240、340、440:输入部;250:机器通信管理部;260、350、450:网络通信部;261、352、452、458:广播端口;262、353、453、459:个别端口;300:监视终端;311:画面配置文件解析部件;312:监视程序执行部件;312a:广播通信控制模块;312b: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c: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28:状态数据:351、451:HTTP端口;400:中继服务器;411:Web服务器部件;411a:HTTP通信模块;412:WebSocket服务器部件;412:WS服务器部件;418:广播通信控制模块;419:个别通信控制模块;422:Web内容;422a:画面配置文件;422b:监视程序;423、424:连接终端信息;428、468: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28a、429a、468a、469a: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28b、429b、468b、469b:监视终端地址;429、469:个别端口连接信息;NW: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的结构。监视系统10是用于经由网络NW上的服务器监视例如与设置在办公大厦中的多个设备机器110有关的各种信息的系统。如图1所示,监视系统10具有由多个设备机器110构成的设备机器群100、管理设备机器110的设备管理装置200、用于监视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的多个监视终端300以及对设备管理装置200与监视终端300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服务器400。
设备机器110以及设备管理装置200经由在办公大厦内铺设的专用的通信线51以可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另外,通过利用光纤等通信线52将设备管理装置200连接到网络NW,设备管理装置200以及中继服务器400经由网络NW以可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另外,通过利用构成LAN的通信线53将监视终端300连接到网络NW,监视终端300以及中继服务器400经由网络NW以可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
网络NW是例如因特网。
设备机器群100由例如设置在办公大厦的一个楼层的多个设备机器110构成。
各个设备机器110是例如设置在办公大厦内的规定的位置的空调机器、照明机器或者热水供给机器。各个设备机器110依照来自设备管理装置200的指示动作。来自设备管理装置200的指示包括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的请求以及用于控制设备机器110的命令。在从设备管理装置200请求了状态的情况下,设备机器110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经由通信线51向设备管理装置200通知当前的状态。
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包括设备机器110正常地运转的状态、停止的状态、发生了异常的状态、对设备机器110设定了的参数的值以及构成设备机器110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异常包括例如在设备机器110的运算处理、控制处理或者信号处理等中产生的错误以及破损了的部件或者磨损了的部件等的检测。另外,传感器是能够检测例如功耗、功耗量、使用的燃料的量的传感器。
在设备机器110是空调机器的情况下,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包括制冷以及制热等运转模式、所设定的目标温度以及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温。
设备管理装置200通过监视各个设备机器110的状态、或者控制各个设备机器110,综合地管理构成设备机器群100的设备机器110。设备管理装置200如图2所示,具有:控制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各构成要素的控制部210、存储并管理数据的数据管理部220、对设备管理装置200的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部230、取得由用户输入的信息的输入部240、用于与设备机器110通信的机器通信管理部250以及用于与中继服务器400通信的网络通信部260。
控制部210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以及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控制部210通过执行在数据管理部220中存储的控制程序221,执行后述处理。控制部210作为其功能,具有控制设备机器110的机器控制部件211、和控制与中继服务器400的通信的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及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13。
机器控制部件211监视设备机器110的状态、或者控制设备机器110。例如,机器控制部件211以给定的周期(例如30秒)取得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将设备机器110的最新的状态存储到数据管理部220。
另外,机器控制部件211在取得了针对设备机器110的操作的内容的情况下,根据该操作内容来控制设备机器110。针对设备机器110的操作包括例如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的通知的请求、以及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的变更。
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在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将设备机器110的最新的状态通知给中继服务器400。
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13在从中继服务器400接收到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的请求时,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将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输出到中继服务器400。例如,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13在从中继服务器400取得了针对设备机器110的操作内容的情况下,将该操作内容输出到机器控制部件211。然后,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13将依照操作内容开始了动作的设备机器110的状态作为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输出。
另外,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13在接收到用于新生成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的指示的情况下,依照该指示,生成并发送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由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13生成的信息是例如由设备机器110等利用的能源的统计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
数据管理部220构成为包括硬盘或者闪存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管理部220除了控制程序221以外,还存储包括机器数据222的各种数据。而且,数据管理部220将由控制部210利用的数据供给到控制部210,存储从控制部210供给了的数据。
机器数据222包括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连接信息222a、表示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的状态数据222b以及表示在监视画面中显示的信息的显示数据222c。另外,监视画面是用于监视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等的画面。通过监视终端300显示监视画面。
连接信息222a是用于连接到构成设备机器群100的设备机器110而取得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的信息。连接信息222a包括例如表示用于识别与设备管理装置200连接了的各个设备机器110的地址的编号、表示各个设备机器110的机种的机种信息。
状态数据222b由机器控制部件211更新,从而表示设备机器110的最新的状态。
显示数据222c包括设置了设备机器110的楼层的编号、该楼层的平面图、各个设备机器110的平面图以及表示楼层中的各个设备机器110的位置的X、Y坐标。显示数据222c用于对监视画面配置楼层的平面图和表示各个设备机器110的图标。
显示部230由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显示部230依照控制部210的指示,显示各种文字、图形。例如,显示部230对设备管理装置200的用户显示用于管理设备机器110的画面。
输入部240构成为包括键盘和鼠标及触摸板等指点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部240的触摸板与显示部230的LCD形成为一体,从而构成触摸屏幕。输入部240取得由用户输入了的信息,通知给控制部210。输入部240用于切换由显示部230显示的画面、或者输入针对设备机器110的操作。
机器通信管理部250由用于经由通信线51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等构成。机器通信管理部250将从设备机器110接收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部210,将从控制部210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设备机器110。
网络通信部260由用于经由通信线52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等构成。网络通信部260将从中继服务器400接收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部210,将从控制部210输出的数据发送给中继服务器400。
网络通信部260具有用于向多个监视终端300大致同时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的广播端口261、以及用于与各个监视终端300个别地进行通信的个别端口262。
在图1中,用粗实线的箭头A1表示经由广播端口261的通信。另外,用粗虚线的箭头A2表示经由个别端口262的通信。
本实施方式的广播端口261以及个别端口262都是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中的规定的端口,例如是用于依照WebSocket(网络套接字)协议进行通信的端口。
接下来,说明中继服务器400。中继服务器400是与网络NW连接的计算机。中继服务器400如图3所示,具有:控制中继服务器400的各构成要素的控制部410、存储并管理数据的数据管理部420、对中继服务器400的管理者显示信息的显示部430、取得由管理者输入的信息的输入部440、以及用于经由网络NW进行通信的网络通信部450。
控制部410由CPU以及RAM等构成。控制部410通过执行在数据管理部420中存储的控制程序421,执行后述处理。控制部410具有作为Web服务器发挥功能的Web服务器部件411、以及作为依照WebSocket进行通信的服务器发挥功能的WebSocket服务器部件412(以下称为WS服务器部件412)。
Web服务器部件411将在数据管理部420中存储的Web内容(网站内容)422配送给监视终端300。Web服务器部件411具有响应监视终端300的请求而发送Web内容的HTTP通信模块411a。
WS服务器部件412对设备管理装置200与监视终端300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WS服务器部件412具有控制经由网络通信部450的广播端口452的通信的广播通信控制模块418、以及控制经由网络通信部450的个别端口453的通信的个别通信控制模块419。
广播通信控制模块418成为能够连接广播端口452的状态(开放)。然后,广播通信控制模块418如图1中的箭头A1所示,对连接到广播端口452的设备管理装置200与监视终端300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个别通信控制模块419成为能够连接个别端口453的状态(开放)。而且,个别通信控制模块419如图1中的箭头A2所示,对连接到个别端口453的设备管理装置200与监视终端300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换言之,个别通信控制模块419将从设备管理装置200发送来的数据转送给某一个监视终端300,将从某一个监视终端300发送来的数据转送给设备管理装置200。
数据管理部420构成包括硬盘或者闪存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管理部420除了控制程序421以外,还存储并管理各种数据。另外,数据管理部420将由控制部410利用的数据供给到控制部410,存储从控制部410供给了的数据。由数据管理部420存储的数据包括Web内容422以及连接终端信息423,该Web内容422由Web服务器部件411配送给监视终端300,该连接终端信息423表示与中继服务器400的连接被确立了的终端。
Web内容422是用于描绘监视画面的数据。Web内容422具有用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记述了的画面配置文件422a和用JavaScript(日本注册商标)记述了的监视程序422b。
连接终端信息423由用于识别设备管理装置200以及监视终端300的识别信息构成。该识别信息是例如IP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因特网协议地址)。连接终端信息423包括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28以及个别端口连接信息429,该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28表示确立了经由广播端口452的连接的终端,该个别端口连接信息429表示确立了经由个别端口453的连接的终端。
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28包括表示设备管理装置200的IP地址的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28a、以及表示监视终端300的IP地址的监视终端地址428b。另外,个别端口连接信息429包括表示设备管理装置200的IP地址的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29a、以及表示监视终端300的IP地址的监视终端地址429b。
显示部430由LCD等构成。显示部430依照控制部410的指示,显示各种图形、文字。例如,显示部430对中继服务器400的管理者显示用于将Web内容422储存到数据管理部420的编辑画面。
输入部440构成为包括键盘和鼠标及触摸板等指点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部440的触摸板与显示部430的LCD一体地形成,从而构成触摸屏幕。输入部440取得由中继服务器400的管理者输入的信息,通知给控制部410。输入部440被用于中继服务器400的管理者将Web内容422储存到数据管理部420或者编辑Web内容422。
网络通信部450由用于经由网络NW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等构成。网络通信部450将经由网络NW从设备管理装置200以及监视终端300接收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部410,将从控制部410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设备管理装置200以及监视终端300。
网络通信部450具有用于依照HTTP进行通信的HTTP端口451、和用于依照WebSocket协议进行通信的广播端口452及个别端口453。广播端口452与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广播端口261连接。另外,个别端口453与设备管理装置200的个别端口262连接。
接下来,说明监视终端300。监视终端300是未与通信线51连接的终端,例如是以智能手机以及平板型计算机为代表的便携终端、或者办公大厦的承租人的个人电脑。
监视终端300如图4所示,具有:控制监视终端300的各构成要素的控制部310、存储并管理数据的数据管理部320、对监视终端300的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部330、取得由用户输入的信息的输入部340、以及用于与中继服务器400进行通信的网络通信部350。
控制部310由CPU以及RAM等构成。控制部310通过执行在数据管理部320中存储的控制程序321,执行后述处理。另外,控制部310根据需要,执行通用的Web浏览器。该Web浏览器通过从中继服务器400取得Web内容422,对用户显示监视画面。
控制部310作为其功能,具有解析画面配置文件422a的画面配置文件解析部件311、以及执行监视程序422b的监视程序执行部件312。
画面配置文件解析部件311显示包括监视画面的Web浏览器。另外,监视程序执行部件312通过执行监视程序422b,执行各种处理。通过监视程序422b的处理,在监视画面中显示设备机器110的状态以及其他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各种信息。
监视程序执行部件312作为其功能,具有:广播通信控制模块312a,控制经由网络通信部350的广播端口352的通信;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控制经由网络通信部350的个别端口353的通信;以及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管理在数据管理部320中存储的机器数据322。
广播通信控制模块312a取得从中继服务器400发送的设备机器110的最新的状态,存储到数据管理部320。另外,广播通信控制模块312a使设备机器110的最新的状态显示于监视画面。
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将用于请求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的指令发送给中继服务器400,从而接收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例如,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经由中继服务器400取得在设备管理装置200中存储的机器数据222。另外,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将针对设备机器110的操作的内容发送给中继服务器400,接收操作的结果。
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根据由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接收到的机器数据222,更新在数据管理部320中存储的机器数据322。然后,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根据更新了的机器数据322来更新监视画面。
数据管理部320构成为包括硬盘或者闪存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管理部320除了控制程序321以外,还存储包括机器数据322的各种数据。然后,数据管理部320将由控制部310利用的数据供给到控制部310,存储从控制部310供给的数据。
机器数据322是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数据,并且是与在设备管理装置200中存储的机器数据222等同的数据。机器数据322具有与连接信息222a等同的连接信息322a、与状态数据222b等同的状态数据322b、以及与显示数据222c等同的显示数据322c。连接信息322a、状态数据322b以及显示数据322c都被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更新,从而表示最新的信息。
显示部330由LCD等构成。显示部330依照控制部310的指示,显示各种图形、文字。例如,显示部330对监视终端300的用户显示包括监视画面的Web浏览器。
输入部340构成为包括键盘和鼠标及触摸板等指点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部340的触摸板通过与显示部330的LCD形成为一体,构成触摸屏幕。输入部340取得由用户输入的信息,通知给控制部310。输入部340用于切换由显示部330显示的画面、或者输入针对设备机器110的操作。
网络通信部350由用于经由网络NW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等构成。网络通信部350将经由网络NW从中继服务器400接收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部310,将从控制部310输出的数据发送给中继服务器400。
网络通信部350具有用于依照HTTP进行通信的HTTP端口351、和用于依照WebSocket协议进行通信的广播端口352及个别端口353。HTTP端口351与中继服务器400的HTTP端口451连接。另外,广播端口352与广播端口452连接,个别端口353与个别端口453连接。
接下来,使用图5~9,说明由监视系统10执行的一系列的监视处理。通过由控制部210、310、410执行控制程序221、321、421而开始图5所示的监视处理。另外,为便于说明,设为按照图5所示的顺序执行处理,但也可以各个控制部210、310、410并行地执行监视处理的一部分,还可以变更处理的顺序。
如图5所示,设备管理装置200的控制部210首先执行连接处理(步骤S1)。连接处理是确立设备管理装置200与中继服务器400之间的通信的处理。使用图6,详细说明该连接处理。
如图6所示,在连接处理中,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首先判定是否指定了连接目的地的中继服务器400(步骤S101)。具体而言,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判定是否在数据管理部220中存储了表示中继服务器400的IP地址。
在判定为未指定中继服务器400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结束连接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指定了中继服务器400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广播端口452(步骤S102)。具体而言,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通过确立广播端口261与广播端口452之间的连接,确定经由广播端口261的与中继服务器400的通信。由此,控制部410更新在数据管理部420中存储的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28a。
接下来,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个别端口453(步骤S103)。具体而言,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通过确立个别端口262与个别端口453之间的连接,确立经由个别端口262的与中继服务器400的通信。由此,控制部410更新在数据管理部420中存储的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29a。
之后,控制部210结束连接处理。
返回到图5,控制部210判定连接是否完成(步骤S2)。具体而言,控制部210判定是否确立了经由广播端口261以及个别端口262这双方的通信。在判定为连接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2;“否”),控制部210重复连接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连接完成了的情况下(步骤S2;“是”),监视终端300的控制部310判定是否由监视终端300的用户在Web浏览器中输入了表示中继服务器400的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步骤S3)。在判定为未输入URL的情况下(步骤S3;“否”),控制部310重复步骤S3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输入了URL的情况下(步骤S3;“是”),执行显示处理(步骤S4)。显示处理是确立监视终端300和中继服务器400的通信、并在监视终端300的Web浏览器中显示监视画面的处理。使用图7,详细说明该显示处理。
如图7所示,在显示处理中,控制部310首先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HTTP端口451(步骤S401)。具体而言,控制部310确立通过控制部410成为可连接的状态(开放)的HTTP端口451与HTTP端口351之间的连接。
接下来,控制部310从中继服务器400取得Web内容422(步骤S402)。具体而言,控制部310对中继服务器400请求通过URL表示的Web内容422。然后,通过中继服务器400的Web服务器部件411响应请求,控制部310取得Web内容422。
接下来,控制部310显示初始画面(步骤S403)。具体而言,画面配置文件解析部件311依照画面配置文件422a,在显示部330中描绘监视画面的初始画面。另外,初始画面意味着未包括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的监视画面。
接下来,控制部310提取并执行在Web内容422中嵌入的监视程序422b(步骤S404)。通过执行监视程序422b,开始以后的处理。
接下来,广播通信控制模块312a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广播端口452(步骤S405)。具体而言,广播通信控制模块312a依照WebSocket协议确立广播端口352与广播端口452之间的连接,从而确立经由广播端口352的与中继服务器400的通信。由此,控制部410更新在数据管理部420中存储的监视终端地址428b。
接下来,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个别端口453(步骤S406)。具体而言,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依照WebSocket协议确立个别端口353与个别端口453之间的连接,从而确立经由个别端口453的与中继服务器400的通信。由此,控制部410更新在数据管理部420中存储的监视终端地址429b。
接下来,监视终端300对中继服务器400请求机器数据222(步骤S407)。具体而言,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对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指示机器数据222的取得。个别通信控制模块312b接受该指示,对中继服务器400发送请求在设备管理装置200中存储的机器数据222的指令。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400向设备管理装置200请求机器数据222(步骤S408)。具体而言,个别通信控制模块419接收来自监视终端300的指令,从数据管理部420读出个别端口连接信息429内的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29a。然后,个别通信控制模块419对通过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29a表示的设备管理装置200转送指令。
接下来,设备管理装置200对中继服务器400进行机器数据222的响应(步骤S409)。具体而言,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13接收请求机器数据222的指令,从数据管理部220读出机器数据222。然后,个别通信控制部件213将机器数据222发送给中继服务器400。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400对监视终端300进行机器数据222的响应(步骤S410)。具体而言,个别通信控制模块419接收机器数据222,向请求了机器数据222的监视终端300转送机器数据222。
接下来,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取得机器数据222,作为机器数据322储存到数据管理部320(步骤S411)。
接下来,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使用图标来显示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等(步骤S412)。具体而言,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根据连接信息322a、状态数据322b以及显示数据322c,更新Web浏览器的监视画面。例如,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将楼层的平面图和表示设备机器110的图标重叠,与设备机器110的状态一起显示于监视画面。
之后,控制部310结束显示处理。在图8中,示出了在显示处理结束之后确立的通信的通信路。如图8中的粗实线所示,确立了中继服务器400的广播端口452与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广播端口261及监视终端300的广播端口352之间的连接。另外,如粗虚线所示,确立了个别端口453与个别端口262及个别端口353之间的连接。由此,在显示处理结束之后,无需新确立连接,而能够进行设备管理装置200与监视终端300之间的双向的实时通信。
返回到图5,接着显示处理(步骤S4),控制部310判定是否有由用户实施的操作(步骤S5)。该操作是用于监视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的操作。在判定为没有由用户实施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5;“否”),执行通报处理(步骤S8)。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有由用户实施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5;“是”),控制部310将操作内容经由个别端口353发送给设备管理装置200,作为请求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的指令(步骤S6)。
接下来,控制部310接收操作的结果,更新监视画面(步骤S7)。由此,监视终端300的用户能够立即阅览期望的信息。
接下来,执行通报处理(步骤S8)。通报处理是将设备机器110的最新的状态从设备管理装置200向监视终端300通报的处理。使用图9,详细说明该通报处理。
如图9所示,在通报处理中,设备管理装置200的控制部210首先判定设备机器110的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步骤S801)。在判定为状态未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801;“否”),控制部210重复步骤S801的判定。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801;“是”),设备管理装置200向中继服务器400通知状态(步骤S802)。具体而言,通过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将变化后的状态通知给中继服务器400,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400向全部监视终端300通知状态(步骤S803)。具体而言,广播通信控制模块418读出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28的监视终端地址428b。然后,广播通信控制模块418向通过监视终端地址428b表示的全部监视终端300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由此,向确立了经由广播端口452的通信的全部监视终端300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
接下来,监视终端300将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储存到数据管理部320(步骤S804)。具体而言,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根据从中继服务器400通知了的设备机器110的状态,更新状态数据328。
接下来,控制部310更新监视画面(步骤S805)。具体而言,机器数据管理模块312c根据最新的状态数据328来更新监视画面。
之后,通报处理结束。返回到图5,接着通报处理(步骤S8),重复步骤S5以后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中,能够进行经由中继服务器400的设备管理装置200与监视终端300之间的通信。由此,能够从未与通信线51连接的监视终端300监视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
另外,作为用于从设备管理装置200向多个监视终端300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的通信,确立了经由广播端口261、352、452的通信。该通信对应于图1中的箭头A1以及图8、14中的实线。另外,作为用于从各个监视终端300监视与设备管理装置200有关的信息的通信,确定了经由个别端口262、353、453的通信。该通信对应于图1中的箭头A2以及图8、14中的虚线。由此,无需从设备管理装置200向各个监视终端300对可配送的全部数据进行配送,而根据需要配送数据。因此,能够削减通信量,降低通信成本。
另外,在一般使用的依照HTTP的通信中,通过客户端(监视终端300)对服务器(设备管理装置200)请求数据,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确立。然后,如果服务器针对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发送数据,则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被切断。在这样的HTTP的框架中,难以在从客户端请求数据之前从服务器发送数据。因此,有时在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难以即时地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备管理装置200与监视终端300之间确立了依照WebSocket协议的通信。WebSocket协议是用于在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进行双向的实时通信的技术标准。因此,在一旦确立了依照WebSocket协议的连接之后,客户端以及服务器都能够在任意的时间点发送数据。由此,能够即时地向监视终端300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以及其他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各种信息。
另外,中继服务器400管理表示确立了依照WebSocket协议的通信的设备管理装置200以及监视终端300的连接终端信息423,根据该连接终端信息423转送数据。由此,中继服务器400能够容易地确定正在监视设备机器110的信息的监视终端300,实时地通知信息。
另外,设备管理装置200无需确定成为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监视终端300,所以能够简化由设备管理装置200执行的处理。另外,设备管理装置200仅对中继服务器400通知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由此,相比于从设备管理装置200对全部监视终端300通知信息的情况,能够削减对设备管理装置200施加的通信负载。因此,无需使用负载容量大的昂贵的零件,而能够用比较廉价的零件构成设备管理装置200。
另外,设备管理装置200仅限于在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时通知状态。由此,相比于例如以给定的周期通知状态的情况,能够大幅削减通信量。另外,通过削减通信量,可以增加能够与中继服务器400连接的监视终端300的数量。
另外,设备管理装置200仅确立了与中继服务器400的连接。由此,设备管理装置200不被在网络NW上公开,不被从不特定的终端被访问。因此,能够降低设备管理装置200从例如有恶意的用户受DOS(DenialOfService:拒绝服务)攻击的可能性。因此,不会对管理设备机器110这样的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基本的功能造成影响,而能够进行经由网络NW的实时的监视。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关于实施方式2,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使用等同的符号,并且对其说明进行省略或者简略。
本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如图10所示,具备多个设备管理装置200、201,在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的监视系统不同。
设备管理装置201具有与设备管理装置200同样的结构。设备管理装置201管理构成设备机器群600的多个设备机器610。设备机器群600由例如设置于与设备机器110不同的楼层的设备机器610构成。
中继服务器400的数据管理部420如图11所示,存储了表示确立了与中继服务器400的连接的终端的连接终端信息424。连接终端信息424由用于识别设备管理装置201以及监视终端300的识别信息构成。连接终端信息424包括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68以及个别端口连接信息469,该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68表示确立了经由网络通信部450的广播端口458的连接的终端,该个别端口连接信息469表示确立了经由网络通信部450的个别端口459的连接的终端。
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68包括表示设备管理装置201的IP地址的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68a、以及表示监视终端300的IP地址的监视终端地址468b。另外,个别端口连接信息469包括表示设备管理装置201的IP地址的设备管理装置地址469a、以及表示监视终端300的IP地址的监视终端地址469b。
另外,网络通信部450具有用于依照WebSocket协议进行通信的广播端口458以及个别端口459。广播端口458与设备管理装置201的广播端口261以及监视终端300的广播端口352连接。另外,个别端口459与设备管理装置201的个别端口262以及监视终端300的个别端口353连接。
接下来,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监视系统10执行的处理。在图12中,示出了由各个设备管理装置200、201执行的连接处理。关于该连接处理,以由设备管理装置200执行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处理中,在步骤S101的判定为肯定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设备管理装置200通知自身的制造编号而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广播端口452(步骤S104)。例如,在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制造编号是“123456”时,广播通信控制部件212对中继服务器400发送“GET/websocket/123456/HTTP/1.1”这样的请求。然后,中继服务器400将广播端口452、458中的例如广播端口452与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制造编号关联起来,许可与广播端口452的连接。由此,广播端口452被分配为用于与设备管理装置200进行通信的端口。
接下来,设备管理装置200与步骤S104同样地通知自身的制造编号,而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个别端口453(步骤S105)。由此,个别端口453被分配为用于与设备管理装置200进行通信的端口。
接下来,使用图13,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的显示处理。如图13所示,接着步骤S404,监视终端300通知经由中继服务器400而与自身连接的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制造编号,而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广播端口452(步骤S413)。由此,中继服务器400许可与广播端口452、458中的分配给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广播端口452的连接。
另外,监视终端300也可以使用由用户输入的制造编号来与中继服务器400连接。另外,监视终端300也可以将用户的ID(标识符)和设备管理装置200、201中的某一个的制造编号关联起来存储,并根据在登录到监视终端300或者中继服务器400时得到的用户的ID来通知制造编号。
接下来,监视终端300与步骤S413同样地,通知经由中继服务器400而与自身连接的设备管理装置200的制造编号,而连接到中继服务器400的个别端口453(步骤S414)。由此,中继服务器400许可与个别端口453、459中的分配给设备管理装置200的个别端口453的连接。
在图14中,示出了在显示处理结束后所确立的通信的路径。如图14中的细实线所示,确立了中继服务器400的广播端口458与设备管理装置201的广播端口261及监视终端300的广播端口352之间的连接。另外,如细虚线所示,确立了个别端口459与设备管理装置201的个别端口262及监视终端300的个别端口353之间的连接。
接下来,使用图9,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的通报处理。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803中,中继服务器400向与在步骤S802中通知了状态的广播端口452、458中的某一个连接了的全部监视终端300通知状态。具体而言,中继服务器400根据广播端口连接信息428、468中的某一个,向监视终端300通知设备机器110的状态。
如以上说明,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监视终端300,则用户能够区分关于由设备管理装置200管理的设备机器110的信息、和关于由设备管理装置201管理的设备机器110的信息而进行监视。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显示数据222c也可以包括用于识别建筑物的建筑物信息。在显示数据222c包括建筑物信息的情况下,易于识别在多个建筑物各个中设置了的设备机器110,而监视与设备机器110有关的信息。
另外,也可以代替在显示数据222c中包含的表示设备机器的位置的X、Y坐标,使用相对楼层的尺寸的比例(例如X、Y轴方向的比例)。另外,控制部310也可以根据基于显示数据322c而显示的平面图的放大/缩小,适宜地变更表示设备机器的图标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合适的位置显示图标。
另外,各个通信线51~53既可以是专用的通信线、通用的有线LAN或者无线LAN,也可以是用于通过红外线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Zygbee或者RS-485进行通信的通信线。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备管理装置200在设备机器110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对多个监视终端300通知了设备机器110的状态,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包括用于按照设备机器110的运转计划以及节能来进行运转的设定值的参数值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通知该参数值。另外,也可以在发生于设备机器110中的异常的历史等时间序列数据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通知该时间序列数据。另外,也可以不限于状态等发生了变化的情况,而以给定的周期通知状态等。
另外,监视终端300从中继服务器400取得Web内容422而通过Web浏览器显示了监视画面,但不限于此。例如,监视终端300也可以通过执行控制程序321,不使用Web浏览器而显示监视画面。
另外,也可以省略显示部230以及输入部240来构成设备管理装置200。在省略了显示部230以及输入部240的情况下,将与通信线51或者通信线52连接了的终端等设为设备管理装置200的用户接口即可。
另外,也可以使用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等作为在监视终端300与中继服务器400之间传送的数据、以及在设备管理装置200与中继服务器400之间传送的数据的格式。另外,也可以将这些数据设为二进制形式的数据,而削减通信量。另外,也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隐藏通信内容。
另外,也可以通过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WebSocket协议而采用应用了HTTP的Comet方式,实现虚拟的实时通信。另外,也可以使用独自的协议。
另外,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设备管理装置200、201在步骤S104、S105中通知了制造编号,但也可以通知用于识别设备管理装置200、201的其他信息。另外,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监视终端300在步骤S413、S414中通知了制造编号,但也可以通知用于识别设备管理装置200、201的其他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作为用于通知制造编号的例子,示出了在GET(获取)请求中通知制造编号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HTTP的头区域、数据区域、或者依照WebSocket协议的通信的数据区域中附加制造编号来通知制造编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办公大厦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能够针对设置在包括房屋(住房)、工厂的各种建筑物中的设备机器,构筑监视系统10。
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备管理装置200、监视终端300、中继服务器400的功能既能够通过专用的硬件实现,另外也能够通过通常的计算机系统实现。
例如,将在数据管理部220、320、420中存储了的控制程序221、321、421储存到软盘、CD-ROM(CompactDiskRead-OnlyMemory:压缩型盘只读存储器)、DVD(DigitalVersatileDisk:数字多功能盘)、MO(Magneto-Opticaldisk:磁光盘)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而进行分发,并将该控制程序221、321、421安装到计算机,从而能够构成执行上述处理的装置。
另外,也可以预先将控制程序221、321、421储存到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上的规定的服务器装置所具有的盘装置等,例如,叠加到载波而下载到计算机等。
另外,通过经由因特网等网络在传送控制程序221、321、421的同时起动执行,也能够实现上述处理。
进而,通过在服务器装置上执行控制程序221、321、421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计算机在经由通信网络发送接收与该处理有关的信息的同时执行控制程序221、321、421,也能够实现上述处理。
另外,在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分担而实现上述功能的情况下或者通过OS和应用的协作而实现上述功能的情况下等,也可以仅将OS以外的部分储存到介质而进行分发,另外,也可以下载到计算机等。
另外,实现设备管理装置200、监视终端300、中继服务器400的功能的装置不限于软件,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电路等)实现其一部分或者全部。
本发明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而实现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的范围并非是由实施方式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另外,在权利要求书内以及与其等同的发明的意义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形被视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监视方法以及程序适合于经由网络监视设置在建筑物中的设备机器的状态等。

Claims (11)

1.一种监视系统,具备与网络连接并且管理设置在建筑物中的设备机器的设备管理装置、与所述网络连接的服务器以及与所述网络连接的多个终端,
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具有:
通知单元,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对多个所述终端通知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的第1通信,从所述设备机器取得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并通过所述第1通信通知给所述服务器;以及
发送单元,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从各个所述终端监视与所述设备机器有关的设备信息的、并且与所述第1通信不同的第2通信,通过所述第2通信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信息的请求,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将所述设备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各个所述终端具有:
取得单元,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所述第1通信,通过所述第1通信从所述服务器取得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
接收单元,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所述第2通信,通过所述第2通信将所述设备信息的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从而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信息;以及
提示单元,对用户提示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以及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设备信息,
所述服务器具有:
第1中继单元,对所述设备管理装置与多个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第1通信进行中继;以及
第2中继单元,对所述设备管理装置与各个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第2通信进行中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具有第1端口以及与所述第1端口不同的第2端口,
所述通知单元通过连接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的一个端口和所述第1端口,确立所述第1通信,
所述发送单元通过连接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的其他端口和所述第2端口,确立所述第2通信,
所述取得单元通过连接所述终端的一个端口和所述第1端口,确立所述第1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通过连接所述终端的其他端口和所述第2端口,确立所述第2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表示确立了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1通信的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及所述终端的第1连接信息、和表示确立了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2通信的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及所述终端的第2连接信息,
所述第1中继单元根据所述第1连接信息,对所述第1通信进行中继,
所述第2中继单元根据所述第2连接信息,对所述第2通信进行中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设备管理装置,
所述服务器具有对各个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分配的第1端口、以及与所述第1端口不同的第2端口,
所述通知单元通过连接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的一个端口和对该设备管理装置分配的所述第1端口,确立所述第1通信,
所述发送单元通过连接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的其他端口和对该设备管理装置分配的所述第2端口,确立所述第2通信,
所述取得单元通过连接所述终端的一个端口和对与该终端进行所述第1通信的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分配的所述第1端口,确立所述第1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通过连接所述终端的其他端口和对与该终端进行所述第2通信的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分配的所述第2端口,确立所述第2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针对各个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存储表示确立了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1通信的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及所述终端的第1连接信息、和表示确立了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2通信的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及所述终端的第2连接信息,
所述第1中继单元根据关于进行所述第1通信的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的所述第1连接信息,对该第1通信进行中继,
所述第2中继单元根据关于进行所述第2通信的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的所述第2连接信息,对该第2通信进行中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是因特网,
所述服务器具有配送Web内容的配送单元,
所述取得单元根据由所述配送单元配送的Web内容,确立所述第1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根据由所述配送单元配送的Web内容,确立所述第2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单元在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通知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单元以及所述取得单元依照WebSocket协议,确立所述第1通信,
所述发送单元以及所述接收单元依照WebSocket协议,确立所述第2通信。
9.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管理设置在建筑物中的设备机器,具备:
通知单元,经由网络在与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对多个终端通知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的第1通信,从所述设备机器取得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并通过所述第1通信通知给所述服务器;以及
发送单元,经由所述网络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从各个所述终端监视与所述设备机器有关的设备信息的、并且与所述第1通信不同的第2通信,通过所述第2通信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信息的请求,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将所述设备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0.一种监视方法,是在监视系统中执行的监视方法,所述监视系统具备与网络连接并且管理设置在建筑物中的设备机器的设备管理装置、与所述网络连接的服务器以及与所述网络连接的多个终端,所述监视方法包括:
通知步骤,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对多个所述终端通知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的第1通信,从所述设备机器取得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并通过所述第1通信通知给所述服务器;
发送步骤,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从各个所述终端监视与所述设备机器有关的设备信息的、并且与所述第1通信不同的第2通信,通过所述第2通信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信息的请求,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将所述设备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取得步骤,各个所述终端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所述第1通信,通过所述第1通信从所述服务器取得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
接收步骤,各个所述终端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所述第2通信,通过所述第2通信将所述设备信息的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从而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信息;
第1中继步骤,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设备管理装置与多个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第1通信进行中继;
第2中继步骤,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设备管理装置与各个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第2通信进行中继;以及
提示步骤,所述终端对用户提示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以及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设备信息。
11.一种程序,用于使管理设置在建筑物中的设备机器的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发挥功能:
通知单元,经由网络在与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对多个终端通知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的第1通信,从所述设备机器取得所述设备机器的状态并通过所述第1通信通知给所述服务器;以及
发送单元,经由所述网络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确立用于从各个所述终端监视与所述设备机器有关的设备信息的、并且与所述第1通信不同的第2通信,通过所述第2通信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信息的要求,根据接收到的要求将所述设备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CN201380076734.1A 2013-05-22 2013-05-22 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以及监视方法 Active CN105230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4177 WO2014188530A1 (ja) 2013-05-22 2013-05-22 監視システム、設備管理装置、監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0037A true CN105230037A (zh) 2016-01-06
CN105230037B CN105230037B (zh) 2018-09-04

Family

ID=51933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734.1A Active CN105230037B (zh) 2013-05-22 2013-05-22 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以及监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9322B2 (zh)
JP (1) JP5976210B2 (zh)
CN (1) CN105230037B (zh)
DE (1) DE112013007104B4 (zh)
GB (1) GB2528607B (zh)
WO (1) WO201418853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142A (zh) * 2016-05-27 2017-12-05 株式会社理光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中继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09952561A (zh) * 2016-06-15 2019-06-28 日商艾姆克雷斯特公司 远程监视系统用终端、远程监视用程序及远程监视系统
CN110998576A (zh) * 2017-07-19 2020-04-1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收装置、监视机及计算机程序
CN111033407A (zh) * 2017-09-14 2020-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CN111033410A (zh) * 2017-08-08 2020-04-1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管理系统、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CN111371822A (zh) * 2018-12-26 2020-07-03 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物联网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1889A1 (ja) * 2012-05-17 2013-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93185B2 (ja) * 2014-07-09 2017-09-06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764080B2 (en) 2015-09-08 2020-09-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anagement apparatus
EP3565217B1 (en) * 2017-01-20 2021-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alizing value-added service and cloud serv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3415A (ja) * 2003-08-26 2005-03-17 Toko Electric Corp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127039A (ja) * 2004-10-27 2006-05-18 Sanki Eng Co Ltd ビル用中央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ビル用中央監視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非リアルタイム系のデータ送信方法
JP2007295112A (ja) * 2006-04-21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装置
CN101594259A (zh) * 2008-05-28 2009-12-02 韩美爱提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管理系统和接口装置及相应方法、记录介质
US20100325270A1 (en) * 2008-03-28 2010-1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76827A1 (en) * 2000-06-20 2002-01-02 Inverti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remote intelligent devices with a network
JP3727922B2 (ja) 2000-09-27 2005-12-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電子機器の遠隔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の管理設備
JP3445986B1 (ja) * 2002-09-27 2003-09-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ネットに接続するサーバ、機器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0633666B1 (ko) * 2004-02-25 2006-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8190773B2 (en) * 2005-06-03 2012-05-29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web server on a device with a dynamic IP-address residing behind a firewall
KR20080010897A (ko) * 2006-07-28 2008-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임베디드 케이블모뎀과 임베디드 셋탑박스 간의 통신 방법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4886480B2 (ja) * 2006-11-16 2012-02-29 株式会社東芝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CN101018228B (zh) * 2006-12-22 2011-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聚合方法及装置
US20090057428A1 (en) * 2007-08-27 2009-03-0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Remote hvac control with alarm setup
CA2997878A1 (en) * 2008-10-27 2010-05-06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KR20110047764A (ko) * 2009-10-30 2011-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을 이용하여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508574B2 (en) * 2009-12-29 2013-08-13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 Co. Kg Web based conference server and method
US8375118B2 (en) * 2010-11-18 2013-02-1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mart home device management
US9147337B2 (en) 2010-12-17 2015-09-29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gging security event data
JP2012238218A (ja) 2011-05-12 2012-12-06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57443B2 (ja) 2011-05-12 2016-0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共有システム
KR20130037610A (ko) * 2011-10-06 2013-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마트 그리드 네트워크에서 명령 충돌을 방지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856015B2 (ja) * 2012-06-15 2016-02-0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
US10348587B2 (en) * 2012-06-26 201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
US9425978B2 (en) * 2012-06-27 2016-08-23 Ubiquiti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nd controlling interfacing devices
US8938579B2 (en) * 2012-09-28 2015-01-20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range bitmaps in TCAM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3415A (ja) * 2003-08-26 2005-03-17 Toko Electric Corp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127039A (ja) * 2004-10-27 2006-05-18 Sanki Eng Co Ltd ビル用中央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ビル用中央監視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非リアルタイム系のデータ送信方法
JP2007295112A (ja) * 2006-04-21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装置
US20100325270A1 (en) * 2008-03-28 2010-1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system
CN101594259A (zh) * 2008-05-28 2009-12-02 韩美爱提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管理系统和接口装置及相应方法、记录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142A (zh) * 2016-05-27 2017-12-05 株式会社理光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中继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07438142B (zh) * 2016-05-27 2019-08-09 株式会社理光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中继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09952561A (zh) * 2016-06-15 2019-06-28 日商艾姆克雷斯特公司 远程监视系统用终端、远程监视用程序及远程监视系统
CN109952561B (zh) * 2016-06-15 2020-03-17 日商艾姆克雷斯特公司 远程监视系统用终端、远程监视用方法及远程监视系统
CN110998576A (zh) * 2017-07-19 2020-04-1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收装置、监视机及计算机程序
CN110998576B (zh) * 2017-07-19 2023-05-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收装置、监视机及记录介质
CN111033410A (zh) * 2017-08-08 2020-04-1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管理系统、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CN111033410B (zh) * 2017-08-08 2023-06-23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管理系统、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CN111033407A (zh) * 2017-09-14 2020-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CN111371822A (zh) * 2018-12-26 2020-07-03 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物联网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76210B2 (ja) 2016-08-23
CN105230037B (zh) 2018-09-04
DE112013007104B4 (de) 2022-01-13
GB2528607A (en) 2016-01-27
JPWO2014188530A1 (ja) 2017-02-23
US10659322B2 (en) 2020-05-19
GB2528607B (en) 2020-12-23
WO2014188530A1 (ja) 2014-11-27
DE112013007104T5 (de) 2016-03-03
US20160080219A1 (en) 2016-03-17
GB201519255D0 (en)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0037A (zh) 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监视方法以及程序
US10719200B2 (en) Architecture for remote control of IOT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TWI683593B (zh) 用以致能使用不同通訊協定之裝置間之通訊的系統、方法及/或設備
CN108696565A (zh) 基于混合云和异构物联网的一体化数字家庭控制系统
US9930632B2 (en) M2M application remote registrat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60978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l data monitoring and actuator control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US9948529B2 (en) Mobile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platform
US20130067544A1 (en)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of a sensor node having a subscription processing function,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ystem
CN207053552U (zh) 一种基于混合云和异构物联网的数字家庭装置
CN104412243A (zh)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程序
WO2013141764A1 (en) Methods, device and social network manager for enabling interaction with another device
CN105050202A (zh) 移动终端的利用中继服务器主动接入的会话建立方法
KR20190042548A (ko) 원격 모니터링 시스템용 단말, 원격 모니터링용 프로그램 및 원격 모니터링 시스템
WO2018149289A1 (zh) 一种现场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855772A (zh) 跨设备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装置、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CN109450744A (zh) 信息管理方法
CN100593779C (zh) 用于通过移动网络接口来共享信息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KR20110131995A (ko) 단말 관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서버 및 방법 그리고 상기 단말 관리 서비스를 제공받는 단말
KR101587500B1 (ko) 클라우드 기반 스마트 디바이스 협업 플랫폼 구축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스마트 디바이스 협업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KR20170051428A (ko) 네트워크 내에서 액션을 태그에 할당하는 방법, 개개의 네트워크 및 제어 디바이스
JP7361685B2 (ja) サービス機能の要件および選好に基づくサービス登録
JP2017059221A (ja) 情報端末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US11140001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packets from a CAN bus,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having a CAN bus
KR101961553B1 (ko) 무선 센서 자동 감지 기반의 홈자동화 제어 시스템
JP2017167845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