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5447B - 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5447B CN105225447B CN201410312413.3A CN201410312413A CN105225447B CN 105225447 B CN105225447 B CN 105225447B CN 201410312413 A CN201410312413 A CN 201410312413A CN 105225447 B CN105225447 B CN 1052254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disaster
- warning
- warning information
- early war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6424 Flood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1439 Opu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7/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from a central st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ubstations
- G08B27/0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from a central st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ubstations with transmission via TV or radio broadcast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7/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from a central st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ubstations
- G08B27/006—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from a central st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ubstations with transmission via telephone network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以及方法。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具有一灾害通报系统、多个点对点无线传送装置、一监控主机以及一预警信息发布主机。其中,灾害通报系统用以传送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点对点无线传送装置可感测至少一灾害事件据以产生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并以点对点方式进行传送。监控主机,接收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以及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产生第一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发布主机,发布该第一预警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以及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整合各种异质网络来进行防救灾监测的管理和预警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救灾系统主要分两种:现地型防灾系统和区域型防灾系统。其中现地型的防灾系统,主要是针对单一点(如一个学校)的灾害速报,每个现地型的警报器都是独立侦测灾害信息,并直接发出警报,它不和其他警报器互相整合信息,因此可在数秒内对现地位置发出预警信号。然而,由于仅局限于现地的单一地点,因此,当灾害发生时,该地点的伤害已造成,将无法让其他区域有效利用该地的信息。而区域型防灾系统,可将单一地点取得的灾害信息进行整合获得较准确的预报信息,并传递至区域范围内的各警报装置,达到整个区域预警的效果。然而,由于现行的通讯机制不够完备,可能会因为灾害所造成的停电,造成单一地点取得的灾害信息无法传递给其他区域,造成区域型防救灾系统失效。
由于现行的通讯系统,主要以公众通讯网络或埋设线路方式处理信息连结,所需建置和维护的费用昂贵,而且都必须透过基地台的模式传递信息,当灾害发生造成基地台无法运作,此时将无法将灾害信息传达至预定的区域。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稳定的防灾通讯机制即成为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可整合各种异质网络,提供更完整的防救灾资通讯平台,以达到更为可靠的即时警示防救灾系统。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提供一种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具有一灾害通报系统、多个点对点无线传送装置、一监控主机以及一预警信息发布主机。其中,灾害通报系统用以传送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多个点对点无线传送装置,用以感测至少一灾害事件,以及根据此至少一灾害事件产生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并以点对点方式传送此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监控主机,接收此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以及此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产生一第一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发布主机,发布该第一预警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提供一种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方法。首先,接收一灾害信息,其中此灾害信息来自于一灾害通报系统或多个点对点无线传送装置。其次,会判断所接收的灾害信息是否为一预警信息。若此灾害信息不是一预警信息时,将灾害信息的一灾害值数据和一预警门槛值进行比对。若灾害值数据大于预警门槛值时,接着,判断一有关此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是否已被发布过。若有关此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未被发布过,则将此有关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进行发布。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采用无线网状网络进行现地端即时的灾害信息传送,由于无线网状的网络架构,提供了一WMN装置到另一WMN装置间不止一条通讯路径,因此不会因为有WMN装置损坏而产生通讯中断或资料无法传输的情形发生,不易发生通讯中断的情形。且监控主机可将远程传来的区域型灾害信息,透过无线网状网络传送,因此可提供一完整灾害通报系统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防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WMN通讯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监控主机功能方块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一较佳具体实例的灾害事件记录表;
图4c是根据一较佳具体实例的预警门槛值记录表;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监控主机发布预警信息的流程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监控主机产生的预警信息分类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较佳具体实施例以所附附图加以详细说明,下列的说明及附图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以表示相同或类似元件,并且在重复描述相同或类似元件时则予省略。
为避免灾害发生造成通讯网络不稳定,无法将灾害信息传达至预定的区域。本发明其中,在远程监测的部分,使用电信网络(telecom network),而在感测端和警报端则使用点对点的无线通讯技术,将即时的灾害信息,透过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 MeshNetwork,WMN),传递至邻近的区域,所以在灾害发生的时,即使现行的基地台无法运作,感测端和警报端之间,可以自成一个无线网状网络,以达到即时预警的功效。在无线网状网络中,包括多个WMN装置,每个WMN装置都具有传送与接收功能。能以无线的方式和邻近的其他WMN装置相互通讯,并且透过邻近的其他WMN装置转送封包。因而将WMN装置之间,以及WMN装置和网际网络的连接从有线改为无线的连接方式而形成无线网状的网络架构,提供了一WMN装置到另一WMN装置间不止一条通讯路径。换言之,如果网路中有一WMN装置损坏或因其它因素无法继续运作时,传输的封包依然可透过其他的传输路径来传输信息,不会因为有WMN装置损坏而产生通讯中断或数据无法传输的情形发生,便不易发生通讯中断的情形。依此,当一信息传送到一WMN装置时,此WMN装置会再选择其中一个邻近的WMN装置将信息传送给他,持续的转送直到无线闸道器,无线闸道器才将此信息传送到网际网络上。
图1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防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的概略图。防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100包括一监控主机101、多个点对点无线传送装置、一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以及一灾害通报系统108。在一实施例中,预警信息发布主机为一短信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SMS)速报主机。灾害通报系统108为一国家级灾害通报系统,例如为中央气象局或是水利署,而所传送的灾害信息,例如为中央气象局所提供的地震或气象速或水灾速报,或是水利署所提供的水情信息。多个点对点无线传送装置可以点对点方式传送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为多个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WMN)装置,而此多个WMN装置还包括:一WMN主站102、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WMN副站104为无线网状网络的终端点,不需负责转传警示信号给其他的WMN装置。多个WMN中继站103则是位于WMN主站102以及多个WMN副站104站点之间,所以必须负责将信息从一站点转传送至另一站点。也就是说,从WMN副站104传递出的灾害信息,会透过WMN中继站103的转传传送给WMN主站102以上传至监控主机101。其中,监控主机101除了可接收由WMN主站102传递出的灾害信息,还可接收由灾害通报系统108所通报的灾害信息,进行统整处理后,透过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来进行预警。
此外,本发明的每一WMN装置,WMN主站102、每一WMN副站104和每一WMN中继站103,可选择性配置一感测模块或一警报元件,以同时作为一感测端和一警报端。其中感测模块,例如为一雨量侦测器、一水位侦测器或一地震侦测器,而警报元件例如为一扬声器。WMN主站102作为无线网状网络的基地台,可以透过多个WMN中继站103,接受多个WMN副站104传回来的信息。因此,每一WMN中继站103或每一WMN副站104所感测的灾害信息均可透过其他WMN中继站103转传给WMN主站102以上传监控主机101,来透过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进行预警。此外,本发明WMN主站102具有信息流双向的功能,也就是说,WMN主站102不仅可以将多个WMN中继站103和多个WMN副站104传来的信息汇整提供给监控主机101,WMN主站102还可跟监控主机101要求灾害通报系统108所传送的灾害信息,将预警数据传到每一WMN中继站103和每一WMN副站104透过设置于其上的警报元件发送警报进行预警。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只要有WMN装置的站点,就可以同时成为感测端和警报端,强化本系统的预警可靠性和实用性。在一实施例中,为提供良好的通讯品质,WMN中继站103和WMN副站104可建置于户外,而WMN主站102则配置于室内,以方便管理人员控制。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WMN通讯系统的功能方块图。其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以一个WMN主站200、三个WMN中继站,第一WMN中继站210、第二WMN中继站220和第三WMN中继站230以及一个WMN副站240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WMN中继站和WMN副站的数目不以上述为限。其中,WMN主站200包含一第一微控制器201、一显示屏幕202、一感测模块203、一无线通讯模块204、一WMN路由模块205、一网管模块206和有线通讯模块207。而每一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具有相同的架构,包含第二微控制器211、221和231、显示屏幕212、222和232、感测模块213、223和233、无线通讯模块214、224和234和WMN路由模块215、225和235。而WMN副站240则包含第三微控制器241、显示屏幕242、感测模块243、无线通讯模块244和WMN路由模块245。感测模块203、213、223、233和243在实施上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为地震仪、水位计、水流计或是雨量计,而感测模块可直接电连接至各站的微控制器,亦可透过其他协定连接,如Modbus等协定。显示屏幕202、212、222、232和242在实施上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为大型户外显示看板,也可以是一般LCD显示器。无线通讯模块204、214、224、234和244包含一无线电波发射装置,用以发送预警信息给各站点,无线通讯模块204、214、224、234和244在实施上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为一超高频(Ultra HighFrequency,UHF)电波通讯模块或一特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电波通讯模块,该通讯模块必须支持一WMN路由准则,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通讯的含盖范围,可依据所使用站点的增减而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WMN主站200、三个WMN中继站210、220和230以及WMN副站240具有类似的结构,均包括微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路由模块以及选择性配备感测模块和显示屏幕。也就是说,若WMN主站200、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仅用以进行灾害信息的转传则可不须配置感测模块以及进行预警信息通知的显示屏幕。此外,在本发明中是使用显示屏幕202、212、222、232和242进行预警信息的通知,然而,亦可使用其他种类的预警装置,例如扬声器。
其中,每一WMN主站200、WMN中继站210、220和230以及WMN副站240的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装置。路由模块耦接微控制器,用以决定灾害信息从来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路径,并将此路径传送给为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耦接路由模块,根据路由模块的控制以无线接收以及传送灾害信息。感测模块耦接微控制器,用以感测一外界数据,并将此数据传送给微控制器。显示屏幕耦接微控制器,用以显示感测模块感测出的感测数据或是对应WMN装置得运作状态或是预警信息。
此外,因为WMN主站200需负责整体无线网状网络的逻辑配置和服务运作,因此另外配置一网管模块。而为确保可和监控主机101进行无线或有线通讯,亦另外配置有一有线通讯模块。由于本实施例中,WMN主站200、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不仅用以进行灾害信息的转传,更进行外界信号感测。因此WMN主站200、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均设置有感测模块。此外,若WMN主站200、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更进一步可发送预警信号,则WMN主站200、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还包括一警报元件(未绘示于图2中),例如为一扬声器。在另一实施例中,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还可配置一全球定位(GPS)装置(未绘示于图2中)以搜集对应的位置信息,使得WMN主站200可将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感测模块203、213、223、233和243的感测信息配合对应的地址信息,并且透过有线通讯模块207或无线通讯模块204回报给监控主机101。在一实施例中,WMN主站200和WMN中继站210、220和230以及WMN副站240还配置有电池或发电模块(未绘示于图2中),以应变灾时断电的可能性,确保本系统在灾时亦可发挥最大的功用。
依此,当监控主机101欲取得无线网状网络中WMN主站200、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的感测信息,监控主机101会直接向WMN主站200发出请求,由WMN主站200的网管模块206透过有线通讯模块207或无线通讯模块204,提供WMN主站200、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的信息给监控主机101,例如各站目前连结状态,感测模块的连结状态,感测器目前的读数等。其中,本发明网管模块206在实施上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为任一网管协定,如SNMP。
另一方面,WMN主站200可以透过有线通讯模块207或无线通讯模块204向灾害通报系统108请求最新的灾害信息,或是透过无线通讯模块204取得无线网状网络中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的感测信息,亦或是透过第一微控制器201取得WMN主站200本身感测模块203上的感测信息。WMN主站200在汇整各来源的数据的后,可根据一准则产生一预警信息。其中,WMN主站200可以透过显示屏幕202,将此预警信息通知民众,或是上传监控主机101,来透过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进行预警。另一方面,若该预警信息是WMN主站200透过有线通讯模块207或无线通讯模块204向灾害通报系统108请求最新的灾害信息所产生的,非经由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的感测信息所产生,则WMN主站200会将该预警信息,透过无线通讯模块204,传送至无线网状网络中的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的无线通讯模块214、224、234和244。而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可以透过显示屏幕212、222、232和242,将预警信息通知民众。
此外,当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和WMN副站240在接收到感测模块213、223、233和243的感测信息的后,亦可根据一准则产生一预警信息,并透过对应的WMN路由模块215、225、235和245,决定最佳的通讯路径。例如,当WMN副站240在接收到其感测模块243的感测信息的后,通过WMN路由模块245决定最佳的通讯路径为:透过第三WMN中继站230和第一WMN中继站210将预警信息传递至WMN主站200,以进行预警或是上传监控主机101,来透过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进行预警。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三个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因此即使当灾害发生时,因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第三WMN中继站230损毁,WMN副站240的WMN路由模块245可即时改变路由路径,改经第二WMN中继站220,来将该预警信息传递至WMN主站200。因此,根据本具体实施例,此三个WMN中继站210、220和230,可以发挥无线网状网络高可靠性的特质,增加信息传达的可靠性。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监控主机功能方块图。同时参阅图1,监控主机101主要功能为提供管理人员一控制界面,以搜集汇整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传回给WMN主站102的灾害信息,以及搜集汇整灾害通报系统108所提供的灾害信息,根据一准则,将灾害信息发布至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通知民众。其中由WMN主站102处所搜集的信息可视为现地型灾害信息,而由灾害通报系统108处所搜集的信息,可视为区域型灾害信息,监控主机101可以统整两处传来的信息,进一步,根据一准则产生一灾害预警信息,再将此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给需要的民众。如此,本发明既可补足现地型预警系统局限于一地的不足,亦可完善区域型预警系统灾害预警信息时的实用性。监控主机101包括数据输出模块110、优先权判断模块120、数据处理模块130、数据输入模块140、数据库模块150和辅助决策模块160。其中,数据输入模块140搜集WMN主站102和灾害通报系统108所提供的各项信息,并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130进一步汇整后,存入数据库模块150。接着,优先权判断模块120会依照管理人员所规范的一预警信息发布准则,选择最紧急的预警信息,上传至数据输出模块110,最后经由数据输出模块110,将此预警信息发布至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以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进行预警。或是将预警信息传回WMN主站102,以传送给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透过对应的显示屏幕将预警信息通知民众。其中,监控主机101还包括一辅助决策模块160,可根据数据输出模块110所提供的信息,即时提供一额外的信息来辅助决策,并且根据一准则更新优先权的顺序。例如,该辅助决策模块160可为一影像监控系统,以发布一河川水灾预警信息为例,数据输出模块110所提供的信息为一WMN中继站103或一WMN副站104感测模块所提供的雨量数据,可能不到发布河川水灾预警信息状态,但是透过设置于河川旁的辅助决策模块160(影像监控系统)即时监控河川的环境状况,可以提供再次确认是否发布河川水灾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可根据WMN中继站103或WMN副站104灾害通报中所传送的GPS信息,提供适地性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服务,也就是说,可根据GPS信息通知该经纬度附近的民众目前灾情。如果是地震信息,则可以透过WMN中继站103或WMN副站104设置的P波预警感测模块,预告地震即将到来。如果是雨量、水流和水位信息,则可通过一准则判断即将到来的水灾。其中,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在预警信息的发送实施上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手机简讯方式发送预警信息,或是利用移动装置上的app软件,如skype和line,来发送预警信息。
以下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监控主机101如何整合现地型信息和区域型信息。图4a和图4b是根据一较佳具体实例的灾害事件记录表。图4c是根据一较佳具体实例的预警门槛值记录表。其中,图4a和图4b是储存于数据库模块150中的灾害事件记录表,灾害事件记录所记载信息是汇整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传回给WMN主站102的信息,以及汇整灾害通报系统108。灾害事件记录表的实施上没有特殊限制,可包含灾害类型、感测器类型、数据内容(感测数值)、时间戳记、经纬度、数据来源和是否为预警信息。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监控主机101可以通过栏位“是否为预警信息”,立即知道该信息的重要性。若该笔数据是预警信息,则监控主机101将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送给数据输出模块110发布至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以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进行预警。或是将预警信息传回WMN主站102,以传送给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透过对应的显示屏幕将预警信息通知民众。如图4a的第一笔信息,其灾害类型为地震,数据内容为20秒后将发生4级地震,而该笔数据来源属于区域型信息,亦即由灾害通报系统108所提供,且该笔数据是预警信息,代表已经专家判断过,因此该笔数据拥有高优先权,必须马上将预警信息发布出去。而图4b中的第一笔信息,其灾害类型为水灾,数据内容(感测数值)为50mm的雨量,而该笔数据来源属于现地型信息,亦即由WMN主站102的信息所提供,由于该笔数据非预警信息,未经专家判断过,所以这样的信息,必须经由监控主机101,和图4c的预警门槛值记录表进行比对,比对数据内容(感测数值)是否超过预警门槛值,进而决定是否需发布相对应的预警信息。其中,图4c的预警门槛值记录表可利用现地型信息的历史记录,例如,历年的雨量值或水位值或每小时水流值和发生水灾的关系,建立此预警门槛值记录表。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监控主机发布预警信息的流程图。请同时参阅图3。首先,于步骤501,读入灾害信息并确认此灾害信息的正确性。在一实施例中,灾害信息是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传回给WMN主站102的灾害信息,或是灾害通报系统108所提供的灾害信息。接着,确认该笔灾害信息的正确性,也就是说,确认该笔灾害信息是否发生在监控主机101所观测的范围中,由于一地区灾害发生的原因,不仅是由该地所造成亦可能因其他地区的灾害连动而发生,但是离该地太远地区所发生的灾害对该地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所以,监控主机101会根据一准则产生会致使该地发生灾害的范围作为监控范围。若该笔灾害信息的发生位置不在监控的范围,则不处理该笔灾害信息,若该笔信息的确在监控的范围内,则进一步执行步骤502。
步骤502,将此灾害信息储存至数据库模块中。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130将收到的灾害信息储存至数据库模块150,并将该信息上传至优先权判断模块120。
接着于步骤503,判断此灾害信息是否为一预警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优先权判断模块120将判断此灾害信息是否为一预警信息。若此灾害信息是一预警信息,表示此灾害信息已经专业评估过,所以必须优先将此灾害信息传送出去了。因此于步骤504,发布一预警信息以将此灾害信息发布出去。在一实施例中,监控主机产生一预警信息传送给数据输出模块110发布至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以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进行预警。或是数据输出模块110将预警信息传回WMN主站102,以传送给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透过对应的显示屏幕将预警信息通知民众。若此灾害信息非预警信息,表示灾害信息尚未被评估过,所以必须分析里面的数据,因此,进一步执行步骤505,比对此灾害信息的数据内容是否超过特定灾害的预警门槛值。在一实施例中,此灾害信息和数据库模块150中的预警门槛值记录表进行比对,比对灾害信息的数据内容(感测数值)是否超过预警门槛值,进而决定是否需发布相对应的预警信息。
若灾害信息的数据内容超过特定灾害的预警门槛值,则执行步骤506。在步骤506中,判断是否已经发送过一样的预警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预警信息的发送次数,会先检查先前是否已经发送过一样的预警信息。若有发送过,则执行步骤508,不产生预警信息。若没发送过,则执行步骤509,产生一预警信息。并于步骤510,发布此预警信息,将此灾害信息发布出去。在一实施例中,监控主机101产生一预警信息,将此预警信息传送给数据输出模块110发布至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以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进行预警。或是数据输出模块110将预警信息传回WMN主站102,以传送给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透过对应的显示屏幕将预警信息通知民众。
若灾害信息的数据内容没有超过特定灾害的预警门槛值,则执行步骤507。在步骤507中,判断是否已经发送过一样的预警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预警信息的发送次数,会先检查先前是否已经发送过一样的预警信息。若的前没有发送过相关预警信息,则表示目前为止一切正常,所以执行511,不产生预警信息。若有发送过,则表示目前该状况已经解除,所以执行步骤512,产生一解除预警信息。并于步骤513,发布此解除预警信息,将此解除预警信息发布出去。在一实施例中,监控主机101产生一解除预警信息传送给数据输出模块110发布至预警信息发布主机105,以传送给民众的手机107。或是数据输出模块110将解除预警信息传回WMN主站102,以传送给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多个WMN中继站103以及多个WMN副站104,透过对应的显示屏幕将解除预警信息通知民众。
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监控主机产生的预警信息分类表。监控主机101所产生的预警信息可依灾害类型、严重程度、警示类型和可信度,进一步分类。而且各分类中可使用一组专属的代码编号。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预警信息会被植入一代码,植入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植入封包的档头或是字串的最前方。依此,当各WMN装置收到一预警信息,可以先解析该代码,以得知该预警信息的重要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若一预警信息代码为333,则该预警信息所代表的灾害信息为:灾害严重度为重度,警示类型为灾害预警,可信度为已经专业人士确认。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将该预警信息发布出去。若一预警信息代码为221,则该预警信息所代表的灾害信息为:灾害严重度为中度,警示类型为灾害发生中,可信度为尚未确认。换言之,可能是由WMN主站102、WMN中继站103或WMN副站104感测模块所发布的警讯。因此,若预警信息代码为333和预警信息代码为221的两则信息同时送达,则预警信息代码为333的警讯有较高的发布优先权。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各WMN主站102、WMN中继站103和WMN副站104皆有微控制器,而图4c所示的预警门槛值记录表亦可内建于各WMN主站102、WMN中继站103和WMN副站104中。因此各WMN主站102、WMN中继站103和WMN副站104都可根据内建的门槛值,判定本身感测模块所监测的感测数值是否超过预警门槛值,自行评估是否超过危险范围,第一时间在本身的显示屏幕上发布警讯。换言之,各WMN主站102、WMN中继站103和WMN副站104均可执行图5所示步骤505后续的流程,来判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但因为各WMN主站102、WMN中继站103和WMN副站104感测模块所监测的感测数值并未经确认,亦即此预警信息的可信度为尚未确认。换言之,各WMN主站102、WMN中继站103和WMN副站104所产生的预警信息优先权会比从监控主机101产生的预警信息优先权低,避免重复发报的问题。再者,为了减少监控主机101向WMN主站102要求数据的频率,以节省网络使用的频宽,当预警信息发布后,没有必要频繁地更新灾害信息,此时可下降监控主机101向WMN主站102要求数据的频率。在一实施例中,可将预警信息分成多级,其中第一级为最严重,在发布第一级预警信息的前,可增加监控主机101向WMN主站102要求数据的频率,例如,以水灾为例,可根据水位高低,增加要求数据的频率,一旦,最严重的第一级预警信息发布后,则回复原本要求数据的频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可整合现地型灾害信息和区域型灾害信息。其中监控主机可将远程传来的区域型灾害信息,整合进本地端现地型灾害通报系统,提供一个完整的整合型服务。再者,本发明现地型灾害通报系统是采用无线网状网络进行即时的灾害信息传送,在无线网状网络中,每个WMN装置都具有传送与接收功能,透过邻近的其他WMN装置转送封包,因此可增广现地警报的通报范围。且无线网状的网络架构,提供了一WMN装置到另一WMN装置间不止一条通讯路径。换言之,如果网路中有一WMN装置损坏或因其它因素无法继续运作时,传输的封包依然可透过其他的传输路径来传输信息,不会因为有WMN装置损坏而产生通讯中断或数据无法传输的情形发生,不易发生通讯中断的情形。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灾害通报系统,用以传送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
多个无线网状网络装置,用以感测至少一灾害事件,以及根据该至少一灾害事件产生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并以点对点方式传送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
一监控主机,接收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产生一第一预警信息;以及
一预警信息发布主机,发布该第一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多个无线网状网络装置还包括:
多个无线网状网络副站,用以感测该至少一灾害事件以产生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
多个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接收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并转传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及
一无线网状网络主站,接收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所传送的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及该监控主机所传送的该第一预警信息或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其中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主站还包括:
一第一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以接收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
一第二通讯模块,通讯连接该监控主机,以接收该第一预警信息;以及
一第一微控制器,接受该第一预警信息,以及根据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产生一第二预警信息,
其中当该第一微控制器同时接收到该第一预警信息以及该第二预警信息时,该第一微控制器优先传送该第一预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预警信息发布主机为一短信息服务速报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灾害通报系统为一国家级灾害通报系统,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为一地震灾害信息、一气象灾害信息、一水灾信息或是一水情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网状网络主站还包括:一显示屏幕,用以显示该第一微控制器所传送的该第一预警信息或该第二预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网状网络主站还包括:一网管模块,该监控主机可透过该网管模块提供所述无线网状网络副站以及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网状网络主站还包括:一感测模块,用以感测該至少一灾害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还包括:
一第三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无线网状网络副站、其他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以及该无线网状网络主站以传送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及
一第二微控制器,接受该第一预警信息,以及根据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产生一第二预警信息,
其中当该第二微控制器同时接收到该第一预警信息以及该第二预警信息时,该第二微控制器优先传送该第一预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还包括:一显示屏幕,用以显示该第二微控制器所传送的该第一预警信息或该第二预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还包括:一感测模块,用以感测該至少一灾害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无线网状网络副站还包括:
一感测模块,用以感测该至少一灾害事件,以及根据该至少一灾害事件产生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
一第四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以及该无线网状网络主站以传送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及
一第三微控制器,接受该第一预警信息,以及根据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以产生一第二预警信息,
其中当该第三微控制器同时接收到该第一预警信息以及该第二预警信息时,该第三微控制器优先传送该第一预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无线网状网络副站还包括:一显示屏幕,用以显示该第三微控制器所传送的该第一预警信息或该第二预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无线网状网络中继站以及每一所述无线网状网络副站还包括:一全球定位装置以搜集对应的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监控主机还包括:
一数据输入模块,接收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
一数据处理模块,将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存入一数据库模块中;
一优先权判断模块,将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和一预警信息产生准则比较,以产生该第一预警信息;以及
一数据输出模块,传送该第一预警信息给该预警信息发布主机以及该无线网状网络主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监控主机还包括:一辅助决策模块,用以提供一灾害地区的即时影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至少记录有一灾害值数据以及是否为一预警信息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以及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其中之一为一预警信息时,该优先权判断模块优先根据该预警信息产生该第一预警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预警信息产生准则至少包括一预警门槛值,该优先权判断模块根据该灾害值数据和该预警门槛值判断该至少一第一灾害信息和该至少一第二灾害信息的优先权以产生该第一预警信息。
18.一种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接收一灾害信息,其中该灾害信息来自于一灾害通报系统或多个点对点无线传送装置;
判断该灾害信息是否为一预警信息;
当该灾害信息非为一预警信息时,将该灾害信息的一灾害值数据和一预警门槛值进行比对;
当该灾害值数据大于该预警门槛值时,判断一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是否已被发布过;
当该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未被发布过,发布该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该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已经被发布过,不发布该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该灾害信息为一预警信息时发布该预警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灾害值数据小于该预警门槛值时,还包括:
判断一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是否已被发布过;以及
当该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已经被发布,发布一解除信息解除该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该有关该灾害信息的预警信息未被发布,不发布任何预警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1938 | 2014-06-25 | ||
TW103121938A TWI537889B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防救災監測管理和預警系統以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5447A CN105225447A (zh) | 2016-01-06 |
CN105225447B true CN105225447B (zh) | 2017-12-01 |
Family
ID=5493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12413.3A Active CN105225447B (zh) | 2014-06-25 | 2014-07-02 | 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以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73247B2 (zh) |
CN (1) | CN105225447B (zh) |
TW (1) | TWI5378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55846A (zh) * | 2015-07-17 | 2017-01-25 | 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报警系统 |
CN106569256A (zh) * | 2016-11-14 | 2017-04-19 | 胡家安 | 地震监测报警方法及系统 |
TWI616852B (zh) * | 2016-11-22 | 2018-03-01 | Dynamic warning fire service | |
JP6786165B2 (ja) * | 2017-01-13 | 2020-11-18 |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 氾濫予測システム |
CN107563928A (zh) * | 2017-07-14 | 2018-01-09 | 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共享安全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 |
CN108810131A (zh) * | 2018-06-07 | 2018-11-13 |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的消防安全闭环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0176130A (zh) * | 2019-05-31 | 2019-08-27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
CN110264658A (zh) * | 2019-07-16 | 2019-09-20 | 湖北烽火平安智能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火灾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10390802B (zh) * | 2019-07-23 | 2021-05-07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适用于围岩灾变预测预警的技术和方法 |
TWI751459B (zh) * | 2019-12-11 | 2022-01-01 |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訊息發送系統及其方法 |
CN111524321A (zh) * | 2020-04-21 | 2020-08-11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地质灾害预警方法 |
CN111626507B (zh) * | 2020-05-27 | 2021-07-27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地下管网危险源管控方法 |
CN114001782A (zh) * | 2021-11-26 | 2022-02-01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1787A (zh) * | 2006-08-24 | 2008-02-27 | 北京燕禹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实时水文信息自动监测和灾情预警报警系统 |
CN101604471A (zh) * | 2008-06-12 | 2009-12-16 | 张汉臣 | 一种地震监测警报系统 |
US7705721B1 (en) * | 2007-03-13 | 2010-04-27 | Network Applianc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sing and responding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a computer system at non-uniform polling intervals |
CN203490806U (zh) * | 2013-10-15 | 2014-03-19 | 兰州大学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泥石流临灾预警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10982B2 (en) * | 2010-07-29 | 2014-04-29 | Landis+Gyr Innovation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nding messages regarding an emergency that occurred at a facility |
US8624730B2 (en) * | 2010-11-09 | 2014-01-07 | Landis+Gyr Innovations, Inc. | Systems for detecting, collecting, communicat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occurrences |
-
2014
- 2014-06-25 TW TW103121938A patent/TWI537889B/zh active
- 2014-07-02 CN CN201410312413.3A patent/CN105225447B/zh active Active
- 2014-08-08 US US14/454,730 patent/US937324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1787A (zh) * | 2006-08-24 | 2008-02-27 | 北京燕禹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实时水文信息自动监测和灾情预警报警系统 |
US7705721B1 (en) * | 2007-03-13 | 2010-04-27 | Network Applianc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sing and responding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a computer system at non-uniform polling intervals |
CN101604471A (zh) * | 2008-06-12 | 2009-12-16 | 张汉臣 | 一种地震监测警报系统 |
CN203490806U (zh) * | 2013-10-15 | 2014-03-19 | 兰州大学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泥石流临灾预警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379863A1 (en) | 2015-12-31 |
US9373247B2 (en) | 2016-06-21 |
CN105225447A (zh) | 2016-01-06 |
TWI537889B (zh) | 2016-06-11 |
TW201601123A (zh) | 2016-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5447B (zh) | 防救灾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以及方法 | |
Sakhardande et al. | Design of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IoT based interconnected network with smart city monitoring | |
CN109474899A (zh) | 一种基于北斗云物联网的自动化监测rtu及组网系统 | |
JP6238511B2 (ja) | 地域防災情報システム | |
CN104244277A (zh) | 用于保持具有非对称或其他低质量无线链路的无线网络的可靠性的设备及方法 | |
US20050064871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path establishing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sensor network system | |
US20070270096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network relay un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JP5361069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5258103A (zh) | 全自动锅炉智能报警提醒系统及方法 | |
Zakaria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smart sensing unit for LoRaWAN-based IoT flood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in catchment areas | |
JP5401393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7576873A (zh) | 电网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 | |
CN107995602A (zh) | 基于云计算的矿井无线传感网络火情远程监控系统 | |
Vargas et al. | A distributed system model for managing data ingestion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 |
CN108510696A (zh) | 一种基于NB-IoT的烟雾报警系统 | |
JP2007158769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7948311A (zh) | 一种基于混合组网技术的智能母线槽在线监测系统 | |
CN107645209A (zh) | 电网输电线路实时监测系统 | |
CN105357654B (zh) | 一种基于北斗的应急通信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WO2003021877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er reading device | |
CN109064695A (zh) | 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 |
JP2020078241A (ja) | 情報処理装置、異常可視化システム及び異常可視化処理方法 | |
CN207070358U (zh) | 音箱及其故障监控系统 | |
CN103296749A (zh)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电网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
JP6341976B2 (ja) | 地域防災情報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