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8828B - 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8828B
CN105218828B CN201510752460.4A CN201510752460A CN105218828B CN 105218828 B CN105218828 B CN 105218828B CN 201510752460 A CN201510752460 A CN 201510752460A CN 105218828 B CN105218828 B CN 105218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le production
sodium
stirring
polymethyl silicane
sodium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2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8828A (zh
Inventor
张西岩
刘沙
金辉亚
赵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ioneer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owang Carbon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owang Carbon Ceram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owang Carbon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524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18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18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8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8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8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甲基硅烷(PMS)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属于聚硅烷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加有铝粉钠砂为备用钠砂;按Na与Si的摩尔比,Na:Si=2.5:1~2:1配取备用钠砂和单体后在保护气氛下,先将钠砂装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有机溶剂;搅拌,升温至70‑85℃后,将配取的单体分至少2次滴入反应釜中,搅拌,进行回流反应;得到反应后液,反应后经分离后得到PMS。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可直接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甲基硅烷(PMS)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属于聚硅烷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硅烷是一类主链完全由硅原子组成的聚合物,硅原子的3d空轨道,导致σ电子可沿Si-Si主链广泛离域,从而赋予聚硅烷许多优异的光电性能,使其作为半导体、光导体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功能性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聚硅烷经高温转化后还能转化为SiC陶瓷,而陶瓷材料同样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
聚甲基硅烷(polymethylsilane,PMS)是组成最为简单聚硅烷,其基本结构单元为-SiCH3H-,分子中C/Si=1,室温下为粘液态,可溶可熔,含有丰富的Si-H键可以用于交联,是最理想的陶瓷先驱体以及功能材料。
PMS的合成众多,Wurtz法是其中最有操作性,最简单的合成方法,然后由于Wurtz法用到金属钠反应剧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合成的规模一直很小,一般一次的产量只有10-15g,收率也只有50%左右。只有刘琳在论文《聚甲基硅烷的合成》中通过模索合适的条件,将PMS的规模提高到了百克级。然后即使是百克级也仍然是实验室的规模,距离PMS的应用,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PMS制备工艺存在的产量低、无法扩大生产、安全系数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安全,可规模化生产的新工艺。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
将铝粉加入钠砂中,保护气氛下,搅拌,得到备用钠砂
步骤二
按Na与Si的摩尔比,Na:Si=2.5:1-2:1、优选为2.4:1-2.2:1、进一步优选为2.3:1-2.2:1配取备用钠砂和单体;在保护气氛下,先将钠砂装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有机溶剂;搅拌,升温至70-85℃、优选为75-80℃、进一步优选为76-78℃后,将配取的单体分至少2次滴入反应釜中,搅拌,进行回流反应;得到反应后液;所述单体为二氯甲基硅烷
步骤三
在保护气氛下,对步骤二所得反应后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所得液体在保护气氛下经蒸馏处理,得到聚甲基硅烷。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所述备用钠砂中Al与Na的质量比为:12:1~15:1,优选为13:1~14:1、进一步优选为13.5:1~14:1。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所述铝粉的粒度为10~20um,钠砂的粒度为0.5~10um。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步骤一中,将铝粉加入钠砂中,保护气氛下,于常温下搅拌,得到备用钠砂。搅拌的速度为100-130转/分钟。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所述钠砂是通过下述方案制备的:
将一定量的钠块浸没于装有甲苯的反应釜中,在保护气氛中,将钠块加热至97-98℃,搅拌,直至钠块完全破碎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粒度为0.5~10um的钠砂。
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浸没钠块的甲苯不需过多,刚刚浸没钠块即可,否则影响后续反应。
本发明制备钠砂时,钠块加热温度低于97-98℃,则后续搅拌中钠块难以打碎且易结团;加热太过,后续搅拌中易发生爆沸现象,易发生安全事故。
本发明制备钠砂时,钠砂打好后适时冷却至室温,即关闭加热器时要保证钠砂已打至理想状态。若加热关闭过早,则钠砂难以打至粉状;加热关闭过晚,则易发生爆沸现象,发生安全事故。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步骤二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烷烃、芳香烃中的一种,优选为正己烷、二甲苯、甲苯、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甲苯。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步骤二中,有机溶剂与所配取单体的体积之比为6:1~4:1。优选为5:1~4:1。进一步优选为5:1~4.5:1。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步骤二中,所配取的单体分2-20次加入反应釜中。优选为3-6次加入反应釜中,每次加入采用滴加的方式加入,滴加的速度为20~30mL/min。每次滴加完成后,搅拌120~180min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滴加。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步骤二中,进行回流反应时,所用冷凝剂优选为低粘度硅油。所述硅油的粘度为10~15cps。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步骤二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130转/分钟。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步骤三中离心处理所得固体,再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甲苯继续回收,干燥后的固体过筛分离,其中细粉主要成份为氯化钠与碳酸钠,最终做为工业盐处理,而粗粉为未参与反应的铝粉,可返回步骤一中继续使用离心所得液体在保护气氛下先在90~-100℃下进行一次蒸馏,蒸馏6~8小时后,升温至120~125℃进行精馏,得到产品。为了保证受热均匀,最好采用旋蒸的方式进行蒸馏。
本发明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保护气氛。
本发明所设计的工艺可使PMS产量一次性每釜可达十公斤以上,并具有安全操作性,可复制性,适合用工业生产。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只需对备用钠砂的量、溶剂的量、单体的量进行等比例放大,即可以每釜生产上百公斤PMS。
原理和优势
本发明不仅极大地增加了PMS的产量,实现了PMS可产业化生产的先例,而且极大地减小了该反应的危险性,使反应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其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备用钠砂中加入少量铝粉,搅拌时,铝粉与钠砂产生球磨作用,得到了纳米和/或微米级别的细小钠颗粒,这不仅使钠表面产生更多的反应位点,从而使钠砂与单体反应的表面积大大增加,使反应更加充分地进行,而且使得纳米和/或微米级的颗粒尤其是纳米的颗粒可以形成悬浊液,为后续反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尽可能的避免了出现钠沉底的情况)。除此在外所加入的铝粉,并不参与反应,后处理分离出来即可重复利用。
2、本发明进行回流反应时,严格控制搅拌速度,使得混有铝粉的钠砂被搅拌,还能实现对大颗粒钠砂的进一步细化,那些达到纳米级的钠砂首先和单体反应,进而阻止了纳米钠砂的团聚,同时搅拌、破碎反应在继续进行,破碎后纳米和/或微米级别的细小钠颗粒均匀分散并及时反应,使得反应不再受阻;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发明所设计的工艺,只需对原料用量以及设备容积的调整后,既能实现产业化生产。而在现有工艺中,由于反应放大,单体、金属Na和甲苯的量同时增大2-3倍,按照理想状态,反应的微观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产率应该保持不变。实际上,由于Na为固体,在有机溶剂中尤其是甲苯中有沉降的趋势,只能靠搅拌来提高分散性。但Na在体系中的分散不可能均匀,而且随着Na的用量增大,沉降也越明显。大量金属Na集中在容器底部造成单体向金属Na表面的扩散困难,影响了反应速度,降低了反应收率。
3、本发明中设置单体滴加温度为76-78℃,后续链增长温度为80-85℃,确保整个反应在最适当的反应温度下更好地进行。
4、本发明为了避免爆聚的发生,,将单体的滴加方式由连续滴加改为分段滴加,同时,严格保证每一个步骤都是保护氛围中进行的;而在前工艺中采用的是单体一次性滴加:开始滴加时,由于在较低的浓度下,反应温度至一定高温时都不会出现爆聚现象,但随着单体滴加的进行,由于单体滴加的速率>链引发速率>链增长速率,单体和硅负离子造成累积,浓度不断提高,反应速率随之加快,然后放热增加,如果热量不能及时移出,就造成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进一步提高了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速率提高-放热-温度升高-促进反应-……,这一循环造成反应温度失控,发生爆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制备的备用钠砂;
附图2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PMS的红外光谱表征;
附图3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PMS的1H NMR谱图;
附图4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PMS的29Si NMR谱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备用钠砂呈粉末状,且细小均匀。
从图2中可以看出2100cm-1处为Si-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250cm-1为Si-CH3的吸收峰,是PMS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从图3中可以看出0.1~0.9ppm处的宽峰归属于Si-CH3,3.6~3.9ppm处的峰为Si-H的吸收峰,是PMS的核磁特征吸收峰。从图4中可以看出-45~-65ppm的谱峰归属于Si(CH3SiH)Si,-65~-75ppm的谱峰归属于-Si(CH3Si)Si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一:
钠砂制作:将约20kg的钠块浸没于装有50L甲苯的100L玻璃釜中,装好冷凝装置以及搅拌装置,开始加热。通入一定的N2流量,开始加热,加热约十分钟左右观察钠块是否溶解,若已溶解,则开始慢慢开启搅拌装置,逐渐加大搅拌,搅拌开始约三分钟后关闭加热,当搅拌至粉末细沙状时,关闭搅拌,降温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
钠砂预处理:向打钠砂的玻璃釜中加入约1.5Kg粒径为50μm的铝粉,整个反应釜仍然处于N2氛围中,开启搅拌,使之在室温下搅拌约48h,直至钠砂变为细粉。
步骤三:
进料:将300L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钠砂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真空泵泵入300L反应釜内。
步骤四:
向釜内加入180L的甲苯,加完后持续向反应釜内通N2,保证釜内一直为氮气氛围。
步骤五:
通过抽真空、虹吸等处理将单体加入单体滴加装置中。单体加入量为44L。
步骤六:
通过控制柜对釜进行程序升温至76~78℃,恒温,
开始滴加,滴加的速度为30ml/min;分4次滴加,每次滴加的时间间隔为120min;完全滴入后,升高温度至80℃,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搅拌的速度为100转/min;
步骤七:
出料:在保护气氛下,将反应完的反应液放入储液罐中,然后在保护气氛中经过离心机离心处理,处理好的料液等待旋蒸。
步骤八:
蒸馏料液:经过抽真空处理将料液抽入旋蒸仪器中,持续通入N2,在90℃下进行一次蒸馏,蒸馏至一定程度后,提高蒸馏温度至120℃下进行精馏,一小时后停止旋蒸,等待产品冷却。
最终产品产量为10772g,产率58.4%。
实施例2
步骤一:
钠砂制作:将约22kg的钠块浸没于装有50L甲苯的100L玻璃釜中,装好冷凝装置以及搅拌装置,开始加热。通入一定的N2流量,开始加热,加热约十分钟左右观察钠块是否溶解,若已溶解,则开始慢慢开启搅拌装置,逐渐加大搅拌,搅拌开始约三分钟后关闭加热,当搅拌至粉末细沙状时,关闭搅拌,降温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
钠砂预处理:向打钠砂的玻璃釜中加入约1.8Kg粒径为40μm的铝粉,整个反应釜仍然处于N2氛围中,开启搅拌,使之在室温下搅拌约48h,直至钠砂变为细粉。
步骤三:
进料:将300L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钠砂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真空泵泵入300L反应釜内。
步骤四:
向釜内加入180L的甲苯,加完后持续向反应釜内通N2,保证釜内一直为氮气氛围。
步骤五:
通过抽真空、虹吸等处理将单体加入单体滴加装置中。单体加入量为45L。
步骤六:
通过控制柜对釜进行程序升温至76-78℃,恒温,
开始滴加,滴加的速度为25ml/min;分5次滴加,每次滴加的时间间隔为150min;完全滴入后,升高温度至82℃,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搅拌的速度为120转/min;
步骤七:
出料:在保护气氛下,将反应完的反应液放入储液罐中,然后在保护气氛中经过离心机离心处理,处理好的料液等待旋蒸。
步骤八:
蒸馏料液:经过抽真空处理将料液抽入旋蒸仪器中,持续通入N2,在一定90℃下进行一次蒸馏,蒸馏至一定程度后,提高蒸馏温度至120℃下进行精馏,一小时后停止旋蒸,等待产品冷却。
最终产品产量为11965g,产率63.5%。
实施例3
步骤一:
钠砂制作:将约23kg的钠块浸没于装有50L甲苯的100L玻璃釜中,装好冷凝装置以及搅拌装置,开始加热。通入一定的N2流量,开始加热,加热约十分钟左右观察钠块是否溶解,若已溶解,则开始慢慢开启搅拌装置,逐渐加大搅拌,搅拌开始约三分钟后关闭加热,当搅拌至粉末细沙状时,关闭搅拌,降温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
向打钠砂的玻璃釜中加入约2.0Kg粒径为30μm的铝粉,整个反应釜仍然处于N2氛围中,开启搅拌,使之在室温下搅拌约48h,直至钠砂变为细粉。
步骤三:
进料:将300L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钠砂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真空泵泵入300L反应釜内。
步骤四:
加入180L的甲苯,加完后持续向反应釜内通N2,保证釜内一直为氮气氛围。
步骤五:
通过抽真空、虹吸等处理将单体加入单体滴加装置中。单体加入量为44L。
步骤六:
通过控制柜对釜进行程序升温至76-78℃,恒温,
开始滴加,滴加的速度为20ml/min,;分5次滴加,每次滴加的时间间隔为180min;完全滴入后,继续搅拌反应30小时;搅拌的速度为130转/min;
步骤七:
出料:在保护气氛下,将反应完的反应液放入储液罐中,然后在保护气氛中经过离心机离心处理,处理好的料液等待旋蒸。
步骤八:
蒸馏料液:经过抽真空处理将料液抽入旋蒸仪器中,持续通入N2,在一定90℃下进行一次蒸馏,蒸馏至一定程度后,提高蒸馏温度至120℃下进行精馏,一小时后停止旋蒸,等待产品冷却。
最终产品产量为13359kg,产率70.9%。

Claims (10)

1.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
将铝粉加入钠砂中,保护气氛下,搅拌,得到备用钠砂;
步骤二
按Na与Si的摩尔比,Na:Si=2.5~1:2~1配取备用钠砂和单体;在保护气氛下,先将备用钠砂装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有机溶剂;搅拌,升温至70-85℃后,分至少2次将配取的单体滴入反应釜中,搅拌,进行回流反应;得到反应后液;所述单体为二氯甲基硅烷;
步骤三
在保护气氛下,对步骤二所得反应后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所得液体在保护气氛下经蒸馏处理,得到聚甲基硅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钠砂中Al与Na的质量比为1:12~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的粒度为30-50μm,钠砂的粒度为0.5-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铝粉加入钠砂中,保护气氛下,于常温下搅拌,得到备用钠砂;搅拌的速度为100~130转/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砂是通过下述方案制备的:
将钠块浸没于装有甲苯的反应釜中,在保护气氛中,将钠块加热至97-98℃,搅拌,直至钠块完全破碎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粒度为0.5~10μm的钠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烷烃、芳香烃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有机溶剂与所配取单体的体积之比为6:1~8: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配取的单体分3-6次加入反应釜中,每次加入采用滴加的方式加入,滴加的速度为20-30mL/min;每次滴加完成后,搅拌120~180min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滴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进行回流反应时,所用冷凝剂为低粘度硅油;所述硅油的粘度为10cps-15cps;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130转/分钟。
CN201510752460.4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Active CN105218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2460.4A CN105218828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2460.4A CN105218828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8828A CN105218828A (zh) 2016-01-06
CN105218828B true CN105218828B (zh) 2018-01-02

Family

ID=54988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2460.4A Active CN105218828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18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4932A (zh) * 2018-10-29 2019-02-26 北京瑞思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碳化硅基陶瓷先驱体聚甲基硅烷的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6894A (ja) * 2005-10-13 2007-04-26 Nippon Soda Co Ltd ポリ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CN101336263A (zh) * 2005-12-07 2008-12-31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聚硅烷和含聚硅烷的树脂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01B2 (ja) * 1986-04-14 1995-01-11 勝美 吉野 ポリ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6894A (ja) * 2005-10-13 2007-04-26 Nippon Soda Co Ltd ポリ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CN101336263A (zh) * 2005-12-07 2008-12-31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聚硅烷和含聚硅烷的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8828A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1104B (zh) 一种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93465A (zh) 一种室温固化耐高温的有机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01152A (zh) 高纯度聚硅氧碳衍生的碳化硅材料、应用和过程
CN101475179B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04211967A (zh) 聚金属碳硅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31792B (zh) 氧化石墨烯静电自组装包覆的奥克托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828B (zh) 一种聚甲基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方法
CN102911364A (zh) 一种超低氧窄分子量分布聚二甲基硅烷工业化生产新工艺
CN107312175A (zh) 一种线型聚硼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3214674B (zh) 高效率生产有机硅树脂微球的方法
CN105273194A (zh) 生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设备
CN106589384A (zh) 一种可控粒径的改性聚硅氧烷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9574674B (zh) 一种聚硅铝碳氮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5517602U (zh) 一种熔融雾化系统
Song et al. Poly (aluminum chloride) shell-desensitized cyclotrimethylenetrinitramine explosive core
Liu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hybrid core–shell poly (alkyltrialkoxysiloxane) latex
CN103524744B (zh) 一种超低氧窄分子量分布聚二甲基硅烷的制备方法
CN103881105B (zh)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81188A (zh) 一种聚酯树脂阻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099607U (zh) 低挥发性生胶连续生产结构
CN102161765B (zh) 一种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3195A (zh) 生胶生产装置
CN205099608U (zh) 硅橡胶生产设备
CN105293506A (zh) 一种大粒径硅溶胶的制备方法
CN105326663B (zh) 一种化妆品用有机硅树脂-二氧化钛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2

Address after: Room 901, building 10, lanjiangyuan, Xiangjiang Century City, No.199, Jintai Road,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 Sihai

Address before: 410200 No. 1 Tongxin Road, Wa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HUNAN BOWANG CARBON CERAMIC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4

Address after: Room 61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Hunan Green Chemical Industry Park, Yunxi District,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pioneer new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01, building 10, lanjiangyuan, Xiangjiang Century City, No.199, Jintai Road,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Si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