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9319A - 车辆转向系统中用于对动力辅助用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转向系统中用于对动力辅助用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9319A
CN105209319A CN201480024280.8A CN201480024280A CN105209319A CN 105209319 A CN105209319 A CN 105209319A CN 201480024280 A CN201480024280 A CN 201480024280A CN 105209319 A CN105209319 A CN 105209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receiving member
housing
control circuit
electrica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42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9319B (zh
Inventor
米夏埃尔·斯霍尔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Presta AG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Presta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Presta AG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Presta AG
Publication of CN105209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9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65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wherein modules are associated together, e.g. electromechanical assemblies, modula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08Interlock mechanisms; Means for avoiding unauthorised use or function, e.g. tamperpro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1Locks; Latch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4Meta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电路(10)的容纳件(1),该控制电路对车辆转向系统中的动力辅助用电动机(2)进行控制,该容纳件(1)包括壳体(3)和基板(4),壳体(3)用于保持控制电路(10),壳体(3)具有开口(30)以允许将控制电路(10)插入所述壳体(3)内,基板(4)用于在结束位置将壳体(3)的开口(30)以防尘方式封闭,其中,在不同于结束位置的输送位置,基板(4)和壳体(3)能够以防尘方式彼此连接。

Description

车辆转向系统中用于对动力辅助用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电路(controlcircuit)的容纳件(receptacle),该控制电路对车辆转向系统中的用于动力辅助的电动机进行控制,优选地,该容纳件用于保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该电动机用于为机动车转向系统提供动力辅助。
现有技术
在用于车辆转向系统的动力辅助领域中,例如,在动力辅助转向系统领域中,已知的是设置下述电动机:通过该电动机将用于提供动力辅助的转矩施加给对应的车辆转向系统或者对应的转向齿轮。这里,动力辅助系统通常由控制电路(ECU)和由此ECU控制的电动机组成。这里,动力辅助系统能够提供辅助力,也就是说辅助转矩,该辅助力倾向于减小由驾驶者经由方向盘所施加的作用力。然而,例如在增设转向系统的情况下,动力辅助系统还可以提供附加的转向角,在增设的转向系统中,由附加的传动装置改变驾驶者所施加的转向角。利用这种动力辅助系统,例如,还能够在例如车辆的自动车道保持或自动泊车的情况下输入附加的转向移动。
这里的电动机通常由控制电路控制,其中,控制电路包括电动机控制器,并且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机功率流的电力开关(powerswitches)。例如,可以设置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通过该MOSFET来控制供给至电动机的电力电流。
除了一个或多个电力开关之外,已知的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电子系统,该控制电路通常与施加扭矩的电动机连接,并通过壳体来保护该控制电路免受环境影响。
在采用动力辅助系统的情况下,期望的是形成由电动机、电子控制电路和可能具有的传动装置构成的紧凑组件,其中通过该传动装置将电动机产生的扭矩施加给转向系统。关于这一点,要优先确保电力开关元件(其控制电动机的通电)的优良散热。此外,在动力辅助系统的整个使用期限内,必须提供优良的密封来抵抗例如灰尘、污物和湿气等环境影响。
例如从DE102007048075A1中已知这样的结构:其中通过经由法兰而连接到电动机的壳体盖,保护了控制电路免受环境影响。
DE102009029538A1披露了一种转向装置,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电动转向装置,其中,通过法兰将电子控制单元安装至电动机的壳体。
由于电子部件和动力部件对灰尘、细屑及其他污染非常敏感,对应的电子部件必须在净室内安装至电动机,并且必须防止任何灰尘、污物和细屑侵入电子控制电路的壳体中。灰尘、污物或细屑尤其会导致短路,而这会最终使得动力转向辅助导致安全方面的风险。
发明内容
以已知的现有技术作为出发点,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电路的容纳件,利用这种容纳件,能够实现动力辅助系统的简单且安全的安装。
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容纳件,实现了上述目的。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可以获得有益的改进。
相应地,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电路的容纳件,该控制电路用于对车辆转向系统中的用于动力辅助的电动机进行控制,该容纳件包括壳体和基板,壳体用于保持控制电路,其中壳体具有开口以允许将控制电路插入壳体中,基板用于在结束位置(endposition)将壳体的开口以防尘方式封闭。根据本发明,在不同于结束位置的输送位置(deliveryposition),基板和壳体能够以防尘方式(dust-tightfashion)彼此连接。
借助于基板和壳体能够在不同于结束位置的输送位置以防尘方式彼此连接的事实,能够确保在输送位置就已经实现了对容纳在壳体中的控制电路的防尘方式的密封。因此,相应地,控制电路在输送位置就已受到完全的保护,从而免受外界的负面影响(举例来说,例如尘土、细屑或污物),然后,控制电路可以用于在不重新开启壳体的情况下与动力辅助系统的对应的电动机连接。电动机有利地封闭在至少包括电机壳体基板、电机壳体盖和电机壳体套的壳体中,其结果是形成了电机组件。优选地,在电机壳体盖和/或在电机壳体基板中提供对电机轴的支承,结果是,电机壳体盖和/或电机壳体基板也可以实例化为承载板(bearingplate)。
因此,可以在例如净室中将容纳件与控制电路简单地预安装到一起,然后,就可以供应处于输送位置的带有被完全安装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在后续与动力辅助系统的电动机,或优选地与电机组件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相应地不再需要将容纳件或壳体打开,而是,带有被完全安装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可以直接与电动机或电机组件连接。因此,控制电路绝尘地容纳在容纳件中,结果是,可以在电动机或电机组件与控制电路之间进行安全的运输和安全的结合,且这样的运输和结合无需在净室中进行。当电动机布置在电机组件中时,也可以在此处提供封闭式密封,结果是,在将电机组件运输至组装地点的过程中也能够可靠地保护电动机,使其免受尘土影响。有利地,将用于与电机绕组形成电接触的连接电线引出电机组件,以便在组装至电路(特别是布置在容纳件中的控制电路)期间进行连接。
特别优选地,在基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开口,在输送位置,能够经由(穿过)该安装开口自由地触及(接近)控制电路的被引导穿过基板的触头。然后,例如为了以在容纳在容纳件中的控制电路的MOSFET与电动机的对应绕组之间形成传导性连接的方式与电动机绕组形成接触,电动机也可以形成有触头(contact),且可穿过安装开口触及电动机的触头。这里,优选为在输送状态下能够自由地触及被引导穿过基板的触头,结果是,可以建立控制电路与电动机之间的接触。这里,优选地使用被引导穿过安装开口的工具,通过焊接、熔接、压接或其他结合方式在触头之间建立永久性连接(固定连接)。特别地,基板中的安装开口使得容纳件与电机组件能够具有非常良好的可连接性,这是因为在电机组件内不需要进行组装处理。为此目的,优选地通过将基板连接至电机壳体盖和/或电机壳体套,接着如上所述地对电触头进行连接,使电机组件与容纳件彼此连接。
然后,在结束位置,优选地将安装开口容纳在容纳件的壳体中,从而将用于触及触头的通路容纳在容纳件的壳体中,结果是,组件以整体防尘的方式呈现。换而言之,在结束位置,安装开口被封闭。
由于在输送位置,能够自由地触及对应的触头,因此这使得已经以防尘方式容纳在容纳件中控制电路能够容易地以传热方式与电动机或电机组件连接。在结束位置,这实现了整个组件(其由容纳件和电动机或电机组件构成)的完全防尘的封闭。因此,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动力辅助系统的控制电路与电动机的组装的各个步骤,其中,在组装过程中,控制电路始终容纳在壳体中以受到防尘保护,并且,用于使控制电路与电动机形成接触的触头也容纳在壳体中(特别是在电机组件的构造期间)。
为了能够达到输送位置和结束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壳体的输送位置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用于固定壳体的结束位置的第二锁定装置。优选地,可以通过设置在壳体中和基板上的彼此对应的机械锁定式凸起或锁定凹部,来实现对应的锁定装置。
特别优选地,防窃启连接件以能够检测到容纳件从输送位置起重新开启的方式至少设置在输送位置处。结果,能够确保:在容纳件组装期间,能检测控制电路是否处于原始状态(在原始状态中,控制电路以防尘方式无尘地安装在壳体中),或此状态是否可能已受到损害。从而,以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整个组装过程的质量。
这种防窃启连接件例如可以形成为在输送位置将壳体连接至基板的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包括倒钩(barb),在壳体被重新开启时,倒钩导致密封环撕开或其他联接元件断开。这种倒钩也可以由单独的钩部形成,钩部被引入凹部内,并且例如构造为简单的金属板弯折件。此单独钩部优选与容纳件的壳体中向内指向的凸部互相作用。因此,能够确保与动力辅助系统的电动机连接的控制电路原封不动地容纳在容纳件中。
优选地,设置有用于使壳体相对于基板在输送位置密封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用于使壳体相对于基板在结束位置密封的第二密封件,其中,优选地,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设置有安装开口,在输送位置,可以穿过该安装开口自由地触及控制电路的被引导穿过基板的触头。
为了实现控制电路的电力开关元件的良好散热,优选地,为控制电路(优选地,为控制电路的以热传导方式连接在基板和/或端板上的电力开关)设置热传导承载件。
壳体的一个特别优选的改进提供了壳体的筒状实施例。利用电机组件的电动机或电机壳体套的类似的筒状实施例,使得能够构成由电动机或电机组件与用于控制电路的容纳件所构成的组件的连续筒状形状。
壳体可以由塑料构成,塑料中优选地嵌有用于电磁屏蔽的金属网,或者,壳体可以由金属构成。基板优选由金属构成,从而,一方面能够进行散热,另一方面能够屏蔽来自电动机的磁场。基板有利地由铝制成。
作为筒状细化方案的结果,能够使用简单的筒状管作为该壳体。
优选地,在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动机性能的传感器,特别是设置有用于电动机输出轴的转子位置传感器。因此,还能够获得具有防尘密封性的传感器的紧凑设计。
可以利用基板具有用于使基板永久性连接至电动机或电机组件(优选通过粘合、焊接、熔接、螺旋连接或压制进行该连接)的连接区域的事实,实现容纳件与电动机之间的永久性连接。特别地,可以经由压入、粘合或以其他方式,将基板连接至电动机。特别优选地,可经由连接至电机壳体盖的电机壳体套进行该连接。对电触头的对应的细化方案,也可以通过其粘合来形成对基板与电机壳体盖之间的连接进行固定的方式。
在一种改进中,为了进行永久性连接,还可以在基板上设置连接元件,优选地经由安装开口,可以将该连接元件永久性连接至电动机的对应连接元件。
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
相应地,提出了一种用于连接上述容纳件与电机组件的方法,该电机组件包括电动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处于输送位置的容纳件的基板与电机组件,优选地,通过将基板的连接区域引入电机组件的套筒部来进行该连接,
-连接控制电路的被引导穿过基板的触头与电动机的对应触头,优选地穿过容纳在基板中的安装开口来进行该连接,以及
-通过使壳体相对于基板从输送位置移至结束位置来封闭容纳件,优选地,通过将筒状壳体从输送位置沿直线配合到基板上以到达结束位置来进行该封闭。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的下述描述,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和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处于输送位置的其中容纳有控制电路(未示出)的容纳件的示意图,容纳件适合于安装到用于将辅助力施加给车辆转向系统的电动机(未示出)上;
图2示出处于预安装状态的图1的容纳件和电机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容纳件处于输送位置;
图3示出处于输送位置的图1和图2的容纳件以及容纳在容纳件中的控制电路的触头与容纳在电机组件中的电动机(未示出)的触头的永久性连接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示出图1至图3的容纳件和电机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容纳件处于结束位置;
图5示出其中容纳有控制电路的容纳件的示意性侧视图,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布置在电机组件中的电动机(未示出),该电机组件示出为用于将辅助力施加给车辆转向系统;
图6以沿壳体的圆筒轴线分解、示意性示出的形式示出与电动机(未示出)连结的容纳件的示意性立体图,该电动机布置在电机组件中,用于车辆转向系统中的动力辅助;
图7示出其中容纳有控制电路且不带有基板的容纳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示出用于车辆转向系统中的动力辅助的电机组件以及用于图7中的容纳件的基板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示出容纳件、图7中的容纳件的基板与图8中的电机组件的组合的示意性立体图,用于图示出组件的布置;
图10示出基板实施例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
图11示出单独的钩部的示意图,该钩部作为用于形成固定连接的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优选实施例。这里,不同附图中相同、相似或作用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为了避免赘述,在下文的描述中适当地省略了关于这些元件的重复描述。
图1至图5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5示出容纳件1的示意性侧视图,容纳件1设置为用于保持控制电路10(在图中示意性示出)。容纳件1连同电动机(这里为电机组件2)被一起示出,电动机用于车辆转向系统中的动力辅助。包括容纳件1(其中容纳有控制电路10)和电机组件2的组件用于经由电动机的驱动轴28向车辆转向系统(这里未示出)施加辅助力或辅助转矩。为了将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调节至车辆转向系统所要求的值,在驱动轴28和实际车辆转向系统之间还可以连接有动力辅助系统的传动装置。
用于致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10通常包括电机控制器,该电机控制器相应地具有电力开关。例如,可以为每个电机相位设置MOSFET(其控制输送至电动机的电流)。经由位于容纳件1的端板5中的插接型连接件50,将用于致动电机控制器的所需电力和控制信号输送至控制电路10。
由容纳件1(其中容纳有控制电路10)和电机组件2组成的组件可以连同车辆转向系统一起用于施加辅助力或辅助转矩,该辅助力或辅助转矩减小了由驾驶者经由方向盘施加的转向力。在转向动作过程中,驾驶者相应获得辅助。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在附加转向系统的情况下,还可以施加另外的转向角,以例如用于实施自动的或辅助的车道保持,用于车辆自动泊车的情况,或者用于改变转向传动比。
容纳件1具有壳体3,例如从图1至图4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壳体3大致呈现为筒状套筒。此筒状套筒可以从例如具有对应直径的管以一定长度切割而成,因此容易制造壳体3。壳体3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构造而成,为了屏蔽电磁辐射,该塑料材料中优选地嵌有金属网。然而,壳体3也可以完全由金属制成。控制电路10用于控制布置在电机组件2中的电动机,该控制电路10经由壳体3中的开口30被引入壳体3中,从而容纳在壳体3中。
基板4设置为能够以防尘的方式封闭壳体3中的开口30。在结束位置,也就是说,在壳体3的相对于基板4的最终相对位置,实施对壳体3中的开口30的防尘封闭。此结束位置例如示出于图4中,在该图中,基板4容纳于壳体3中。在结束位置,所示出的组件(其由容纳有控制电路10的容纳件1和容纳有电动机(未单独示出)的电机组件2构成)能够在车辆中为车辆转向系统提供动力辅助,并且提供对各单独构件的完全密封。
然而,为了允许对容纳件1与电机组件2进行牢固且可靠的连接,容纳件1还具有输送位置,如图1和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在该输送位置,壳体3相对于基板4被拉回。如图1所示,在此输送位置,容纳件1设置为其中容纳有控制电路10。然后,与图2对应地,可以将容纳件1连接至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在此输送位置,壳体3或壳体开口30也由基板4以防尘方式封闭,结果是,在容纳件1的运输期间以及在将容纳件1连接至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期间,不会有灰尘、细屑和其他污物侵入壳体3,相应地,没有控制电路10发生污染的风险。因此,可以提高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从例如图1和图2中可以明显看出的那样,基板4具有第一密封件40(参见图5或图6)和第二密封件42。第一密封件40用于在输送位置进行防尘密封,并且第二密封件42用于在结束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防尘密封。
在第一密封件40和第二密封件42所在的位置处,还可以设置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与壳体3内壁上的与其互补的对应锁定装置相互作用,并且用于在输送位置和结束位置相对于基板4可靠地锁定壳体3。为了此目的,例如,在基板4的周边上,壳体3中指向内侧的保护部件(未示出)可以在基板4的周部形成有凹部(未示出)。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输送位置,壳体3没有完全地配合到基板4上,而是留有间隙s,该间隙大致对应于密封件40、42之间的沿筒状壳体3的轴向的距离。为了将壳体3移至结束位置,如图(例如图4)所示,使壳体3朝向电机组件2相对于基板4作相对滑动,滑动距离对应于间隙s,结果是该间隙s由壳体3封闭。然后基板4被完全容纳到容纳件1的壳体3中,并且也容纳到由电机组件2的电机壳体套29所形成的套筒部20中。从图4可以看出,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容纳件1(其容纳有控制电路10)和电机组件2组成的组件对应地朝向外侧形成筒状的形式,在筒的一端处,露出电动机的驱动轴28,并且,在筒的另一端处,露出插接型连接件50。
控制电路10包括用于与电动机接触的触头12,经由该触头12,将电力电流传送到电动机的对应绕组上。除了上述触头12之外,还可以设置例如用于传送来自电动机的传感器信号,或者将传感器信号传送给电动机的其他触头12。控制电路的这些触头12被引导穿过基板4,结果是,这些触头从基板4的底侧露出。导孔优选为被以防尘方式密封。
控制电路10的触头12以与电动机2的对应触头22连接、支承、或者直接相对的方式从基板4露出。在基板4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开口44,通过该开口,能够触及彼此支承的触头12、22。即使容纳件1处于输送位置并且基板4已经连接至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也可以穿过安装开口44相应地触及触头12、22。因此,安装开口44优选地从侧面嵌入基板4中,结果是可以穿过安装开口44从径向触及触头12、22。
图3示出这样的状态:其中,可以穿过安装开口44用焊接工具100触及触头12、22,以便将这些触头永久性地彼此连接。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熔接、压接或其他结合方式,实现触头12、22的这种永久性连接。由于在容纳件1的输送状态下能够触及触头12、22,控制电路10容纳在容纳件1中且以完全防尘的方式受到保护。因此,由触头12、22的永久性连接处理所产生的任何污染都不会不利地影响控制电路10。
在第一密封件40和第二密封件42的区域中,优选地设置有用于输送位置的第一止动件和用于结束位置的第二止动件。从而,筒状壳体3可以配合到基板4上,直至通过与第一止动件进行锁定而达到输送位置。在此状态下,容纳件1(其之后围绕控制电路10)形成为这样的状态,控制电路10相对于周围环境被以防尘方式密封,并且控制电路10存在于筒状壳体3的内部。
虽然在图5所示的图示中仍然能够看到控制装置(控制电路)10,并且相应地,输送位置尚未到达,但这仅作为示例性图示以便于理解。通常在单独的净室或单独的安装单元中,以有效防止灰尘、污物或细屑进入壳体3内部的方式,将控制电路10安装到带有基板4的壳体3中。然后,对应于将安装电动机2的情况,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输送其中容纳有控制电路10的容纳件1,也就是说,壳体3和基板4处在相应实现内部的完全密封的输送位置。在将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安装到容纳件1上的后续安装过程中,不会再有灰尘、污物或细屑相应侵入壳体3的内部,结果是,在容纳件1中以完全无尘的方式保持控制电路10。
特别地,由于已经以防尘方式封闭了壳体,因此在控制电路10与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的连接过程、尤其是在经由相应的结合技术(例如焊接、熔接或压接)进行的控制电路10的触头12与电动机的触头22的连接过程中,防止了任何异物被带入壳体3中。以这种方式,能够确保在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与容纳件1(其中容纳有控制电路10)的安装或结合期间,控制电路10不会受到损害。
在图3所示的例如通过由所示出焊接工具100进行的焊接将触头12、22彼此永久性连接的步骤之后,如图4所示,将壳体3移到结束位置,其结果是安装开口44也被密封。
从例如图1和图8可以看出,安装开口44位于密封件40、42之间,其结果是,由于筒状壳体3完全配合在基板4上,壳体3与两个密封件40、42都接触,因此安装开口44也以防尘方式容纳在壳体3中。
优选地,至少在容纳件1的输送位置(图1、图2和图3所示)处设置有防窃启连接件。防窃启连接件例如可以形成为这样:在从输送位置开始相对于基板4重新开启壳体3的情况下,例如第一密封件40被倒钩刺入。因此,在随后的安装步骤中,立刻能看出待连接至电机组件2的容纳件1是否处于原始输送状态(这因而使得能够确认控制电路10位于壳体3内的无尘空间中),或者,立刻能看出是否由于容纳件1已被以非正确的方式开启而不能确保控制装置10的这种基本无尘式容纳。为此目的,在根据图10和图11的容纳件1的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基板4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凹部74,钩件76插入到每个凹部74中,该钩件76的钩78分别与壳体中的凸部(未示出)互相作用,钩78指向该凸部内。图10和图11之间的箭头示出钩件76如何插入凹部74内。如图11的侧视图所示,钩件76可以实例化为简单的圆角折叠金属板部。然后,由端部区域形成钩78,并且,位于已插入位置的钩78应该指向壳体3在安装期间滑动的方向,以便在有人企图通过拉出壳体3而开启壳体3时形成倒钩。
图7至图9以进一步图示示出容纳件1,其中,在图7中仅示出了带有向下伸出壳体3外的触头12的壳体3。容纳件1还设置有端板5,插接型连接件50设置在端板5上,经由该插接型连接件50,可以形成与控制电路10的接触,并且相应地可以进行与附加的机动车控制器以及电源的连接。
容纳件1的壳体3优选由塑料材料制成。该塑料材料中优选地集成有金属网,以保持使控制电路10不受电磁干扰。在另一优选变化例中,壳体3由金属构成,优选由铝构成。
壳体3优选形成为正圆筒形式,其结果是壳体3可以容易地配合到基板4上,并且因此能够容易地从输送位置滑动到结束位置。
在图8中,基板4示出为单独位于电机组件2上方,从而容易看出基板4可以怎样连接到电机组件2上。基板4可以在连接区域48中配合到电机组件2的电机壳体套29的套筒部20内,以便在容纳件1与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之间形成连接。为了连接的目的,可以将连接区域48压入电机组件2的套筒部20内,或将连接区域48粘合、焊接、熔接或螺接于套筒部20上。为了在此处也形成至少防尘的连接,可以在电机组件2的套筒部20中设置密封件21,该密封件21使得能够在基板4与电动机2之间形成密封。
电动机具有触头22,其用于接触电动机的绕组(例如定子绕组或转子绕组),或者用于接触容纳在电机中的传感器。触头22从电机组件2的电机壳体盖(其实例化为承载板24)伸出。在与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连接期间,基板4的安装开口44相应取向为使得控制电路10的与电动机的触头22对应的触头12正确地取向。然后,触头12、22布置为彼此直接支承或相邻,使得可利用相应的工具穿过基板4的安装开口44而使触头12、22彼此连接。
当将基板4安装到壳体3中时,优选地在净室中使控制电路10的触头12穿过基板4中的对应的触头导孔46,并且将这些触头导孔46以其中容纳触头12的状态密封。触头导孔46取向为与安装开口44对应,其结果是可以穿过安装开口44触及控制电路10的触头12和电动机2的触头22。
电机组件2的电动机的承载板24(其用于安装驱动轴28)也设置有触头导孔26,可以引导电动机触头22穿过该触头导孔26。相应的触头导孔26也被密封。
承载板24还特别优选地实例化为针对电动机中所产生磁场的屏蔽件(“B屏蔽”),其结果是可以防止从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向控制电路10输入过多磁场。基板4也可以体现这种屏蔽效果。优选地将其它功能集成到承载板24中。例如,可以将电动机的绕组引导并固定到承载板的转向元件(未示出)上。
图9示出如何将基板4连接至电机组件2。将连接区域48相应地全完推入电机组件2的电机壳体套29的套筒部20中。此图仅为示例说明之用,并不代表优选的方法步骤。与在当前的现有技术中的情况一样,在这种结构中,由分别带有对应壳体的控制电路和电动机所构成的组件将需要在净室中进行安装。
图6示出由容纳件1和电动机2所构成组件的分解图,其中可以清楚看到不同的元件。
在图6中壳体3示出为处于完全拉回位置,而在这里壳体3被拉出到超出端板5。端板5周部上的密封件52使得能够相对于端板5以防尘方式密封壳体3,以这样的方式,可以以防尘方式相对于周围环境屏蔽壳体3的容积。经由密封件52,还可以使壳体3相对于端板5滑动。换言之,实例化为具有套筒形状的壳体3可以沿轴向相对于基板4及相对于端板5滑动。这种滑动允许壳体3相对于基板4从输送位置移动至结束位置。关于这一点,以使壳体3得以抵靠电动机2的套筒20的程度将壳体3配合到基板4上。
设置载体件6,其上适配有控制电路10。载体件6优选地以热传导的方式实现,并优选地以热传导方式连接在端板5和/或基板4上,以允许经由端板5和/或基板4散发由控制电路10所产生的热量,特别是由控制电路10的电力开关元件所产生的热量。
在图6示出的图中,可以从下方看到基板4,并看到待与控制电路10的触头12(从上方引入)连接的电动机2的触头22。
电机绕组的电线可以直接用作触头22,其结果是通过避免附加的连接,使接触的形成更为可靠。可以省去电机顶部。在使用电动机2的情况下,优选将所有的连接布置在一侧,也就是说布置在面对容纳件1的一侧。以这种方式,简化了在容纳件1中电动机与控制电路10之间的接触的形成。这里,可以由承载板24进行电机绕组电线的定位和固定,其中,对应的电线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它们可以永久性连接至控制电路10的触头12。
例如图8中所示出的输出轴28优选地延伸超出承载板24,结果是,可以在基板4的底侧上设置旋转位置传感器70(PRS)(在图中示意性示出),该旋转位置传感器70与连接至电机轴28的对应编码器72以可操作方式相连。从而,通过旋转位置传感器,可以将与电动机2的输出轴28相关的旋转数据和位置数据传送至控制电路10。旋转位置传感器70或者可以经由贯穿基板4的触头而直接与控制电路10相连接,或者可以在结束位置处感应式耦接于位于内侧(也就是说位于壳体3内侧)的对应传感器。
在一种细化方案(未示出)中,除了触头12以外,在基板4上设置有例如突出销的形式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可以永久性连接至电动机或电机组件的对应连接元件。电动机或电机组件2的连接元件例如也可以呈现为从承载板24延伸的销的形式。从而,优选地,可以通过安装开口44使用对应的工具(例如通过焊接)将基板4的连接元件和承载板24的连接元件连接起来。以这种方式,在基板4与电机组件2或电动机之间产生了牢固的连接,并且因此在容纳件1与电机组件2或电动机之间产生了牢固的连接。利用这些额外的连接,使得不需要彼此连接的触头12、22的机械方式的接触形成元件。
只要能够实施,在单独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列举的所有单独特征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彼此组合和/或互换。
附图标号标记列表
1容纳件
10控制电路
12触头
100焊接工具
2电动机
20套筒部
21密封件
22触头
24承载板
26触头导孔
27电机壳体板
28驱动轴
29电机壳体套
3壳体
30开口
4基板
40第一密封件
42第二密封件
44安装开口
46触头导孔
48连接区域
5端板
50插接型连接件
52密封件
6载体件
70旋转位置传感器
72编码器
74凹部
76钩件
78钩
s间隙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控制电路(10)的容纳件(1),所述控制电路(10)对车辆转向系统中的用于动力辅助的电动机进行控制,所述容纳件(1)包括壳体(3)和基板(4),所述壳体(3)用于保持所述控制电路(10),其中,所述壳体(3)具有开口(30)以允许将所述控制电路(10)插入所述壳体(3)内,所述基板(4)用于在结束位置将所述壳体(3)的所述开口(30)以防尘方式封闭,
其特征在于,
在不同于所述结束位置的输送位置,所述基板(4)和所述壳体(3)能够以防尘方式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4)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开口(44),在所述输送位置,穿过所述安装开口(44),能够自由地触及所述控制电路(10)的被引导穿过所述基板(4)的至少一个触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束位置,所述安装开口(44)容纳在所述壳体(3)中。
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件(1)设置有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用于在所述输送位置将所述壳体(3)锁定至所述基板(4),并且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用于在所述结束位置将所述壳体(3)锁定至所述基板(4)。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位置,防窃启连接件以能够检测所述容纳件(1)的重新开启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3)与所述基板(4)之间。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件(1)设置有第一密封件(40)和第二密封件(42),所述第一密封件(40)用于在所述输送位置相对于所述基板(4)密封所述壳体(3),并且所述第二密封件(42)用于在所述结束位置相对于所述基板(4)密封所述壳体(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件(40)与所述第二密封件(42)之间设置有安装开口(44),在所述输送位置,穿过所述安装开口(44),能够自由地触及所述控制电路(10)的被引导穿过所述基板(4)的触头(12)。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控制电路(10),优选地为所述控制电路(10)的至少一个MOSFET,设置有热传导的载体件(6),并且,所述载体件(6)以热传导方式连接在所述基板(4)和/或端板(5)上。
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具有大致筒状的形式。
10.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具有塑料,优选地具有由金属网增强的塑料,或者,所述壳体(3)由金属构成。
11.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具有金属。
12.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电动机(2)性能的传感器,特别是设置有用于所述电动机(2)的驱动轴(28)的转子位置检测器。
13.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具有连接区域(8),所述连接区域(8)用于将所述基板(4)永久性连接至所述电动机(2),优选地通过粘合、焊接、熔接、螺接或压接来实施该永久性连接。
1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4)上设置有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能够永久性连接至所述电动机的对应连接元件,优选地穿过安装开口(44)来实施该永久性连接。
15.一种用于连接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容纳件(1)与包括电动机的电机组件(2)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处于所述输送位置的所述容纳件(1)的基板(4)与所述电机组件(2),优选地,通过将所述基板(4)的连接区域(48)引入所述电机组件(2)的套筒部(20)来进行该连接,
-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0)的被引导穿过所述基板(4)的触头(12)与所述电动机的对应触头(22),优选地,穿过容纳在所述基板(4)中的安装开口(44)来进行该连接,以及
-通过使所述壳体(3)相对于所述基板(4)从所述输送位置移至所述结束位置来封闭所述容纳件(1),优选地,通过将筒状壳体(3)从所述输送位置沿直线配合到所述基板(4)上以到达所述结束位置来进行该封闭。
CN201480024280.8A 2013-04-29 2014-04-29 车辆转向系统中用于对动力辅助用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 Active CN105209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104358.5 2013-04-29
DE102013104358.5A DE102013104358A1 (de) 2013-04-29 2013-04-29 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eine einen Elektromotor einer Hilfskraftunterstützung einer Fahrzeuglenkung ansteuernden Steuerschaltung
PCT/EP2014/058696 WO2014177549A1 (de) 2013-04-29 2014-04-29 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eine einen elektromotor einer hilfskraftunterstützung einer fahrzeuglenkung ansteuernden steuerschal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9319A true CN105209319A (zh) 2015-12-30
CN105209319B CN105209319B (zh) 2017-07-11

Family

ID=50639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4280.8A Active CN105209319B (zh) 2013-04-29 2014-04-29 车辆转向系统中用于对动力辅助用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908556B2 (zh)
EP (1) EP2991888B1 (zh)
CN (1) CN105209319B (zh)
DE (1) DE102013104358A1 (zh)
ES (1) ES2639215T3 (zh)
PL (1) PL2991888T3 (zh)
WO (1) WO201417754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4240A (zh) * 2016-02-05 2017-08-15 斯泰必鲁斯股份有限公司 筒状驱动设备
CN109661711A (zh) * 2016-08-19 2019-04-19 萨基姆通讯能源及电信联合股份公司 具有安全开启的壳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7357B2 (en) * 2014-09-18 2019-06-18 Artesyn Embedded Computing, Inc. Thermal conduction to a cylindrical shaft
PL3319864T3 (pl) 2015-07-08 2019-10-31 Thyssenkrupp Presta Ag Podwójne wykorzystywanie rdzenia cewki indukcyjnej w zasilaczach
DE102017111796A1 (de) 2017-05-30 2018-12-06 Thyssenkrupp Ag Elektronische Steuereinheit für eine Lenkkraftunterstützungseinheit
DE102019200834A1 (de) * 2019-01-24 2020-07-30 Robert Bosch Gmbh Servolenk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701820B1 (en) * 2019-06-06 2020-06-30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Tamper proof approaches for securing an enclosure
WO2023143888A1 (de) * 2022-01-28 2023-08-03 Robert Bosch Gmbh Steuer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s betriebs wenigstens eines elektromotors, insbesondere eines lenksystem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0625A1 (en) * 2009-10-15 2011-04-21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EP2371673A2 (en) * 2010-03-31 2011-10-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driving apparatus
DE102010037226A1 (de) * 2010-08-30 2012-03-01 Ovalo Gmbh Steuerungs- und Sensormodul für einen Aktuator
CN102763309A (zh) * 2010-03-19 2012-10-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式驱动装置及装设有该装置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48075B4 (de) 2007-10-05 2016-03-31 Thyssenkrupp Presta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Servolenkung aufweisend einen Kugelgewindetrieb mit angefedertem Lager
DE102009029538A1 (de) 2009-09-17 2011-03-31 Zf Lenksysteme Gmbh Lenk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elektrische Servolenk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853820B2 (ja) * 2012-03-29 2016-02-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0625A1 (en) * 2009-10-15 2011-04-21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CN102763309A (zh) * 2010-03-19 2012-10-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式驱动装置及装设有该装置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EP2371673A2 (en) * 2010-03-31 2011-10-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driving apparatus
DE102010037226A1 (de) * 2010-08-30 2012-03-01 Ovalo Gmbh Steuerungs- und Sensormodul für einen Aktuato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4240A (zh) * 2016-02-05 2017-08-15 斯泰必鲁斯股份有限公司 筒状驱动设备
CN107044240B (zh) * 2016-02-05 2021-06-22 斯泰必鲁斯股份有限公司 筒状驱动设备
CN109661711A (zh) * 2016-08-19 2019-04-19 萨基姆通讯能源及电信联合股份公司 具有安全开启的壳体
CN109661711B (zh) * 2016-08-19 2020-08-18 萨基姆通讯能源及电信联合股份公司 具有安全开启的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91888B1 (de) 2017-05-31
WO2014177549A1 (de) 2014-11-06
EP2991888A1 (de) 2016-03-09
DE102013104358A1 (de) 2014-10-30
PL2991888T3 (pl) 2017-11-30
ES2639215T3 (es) 2017-10-25
CN105209319B (zh) 2017-07-11
US9908556B2 (en) 2018-03-06
US20160101807A1 (en) 2016-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9319A (zh) 车辆转向系统中用于对动力辅助用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
CN103066754B (zh) 驱动设备
CN107925315B (zh)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3368335B (zh)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88420B (zh) 用于车辆的窗开闭装置
CN102780322B (zh) 驱动单元
US8963388B2 (en) Drive unit with motor and control unit
CN105827048B (zh) 旋转电机
CN102763309B (zh) 电动式驱动装置及装设有该装置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US9168947B2 (en) Power steering system
CN103066755B (zh) 驱动设备
US10647275B2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JP5924547B2 (ja) 回転電機
CN105827069A (zh) 旋转电机
JP6520739B2 (ja) 駆動装置
CN105322723A (zh) 驱动单元和包括驱动单元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7431409A (zh) 马达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EP0595302A1 (en)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movable in all directions
CN107662635B (zh) 扭矩检测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2002523750A (ja) 電子式のセンサ装置
JP2004040853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1106097A (ja) 電動式舵取装置
EP3675335A1 (en) Electric drive device
JP2017506871A (ja) 磁極ハウジングを備える電動機
US6892849B2 (en) Steering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