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4330A -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4330A
CN105194330A CN201510719562.6A CN201510719562A CN105194330A CN 105194330 A CN105194330 A CN 105194330A CN 201510719562 A CN201510719562 A CN 201510719562A CN 105194330 A CN105194330 A CN 105194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arts
herba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95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兴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195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94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4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4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由紫珠叶、辣蓼草、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为原料制成外用剂型,优选软膏剂,其既可散瘀消肿止痛,又可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腐生肌,发挥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调控作用,能够加快伤口肉芽生长,促进伤口结膜愈合,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修复是医学中最占老的课题之一,因为自有人类起就有创伤,自有创伤起就有创伤修复。目前对其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与基因水平人们一直在不断寻求、探索创伤后能促进创面尽快愈合的药物及方法。
现在临床医学中局部治疗是治疗皮肤创伤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些保护剂、抗生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虽被广泛应用,但基本停留在等待创面自然愈合阶段,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十分有限。一些生长因子虽有较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能促进创面愈合,但由于创面愈合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参与,配伍复杂,其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细胞过度增殖有可能形成增殖性瘢痕,甚至引起癌变。
传统医药治疗创伤历史悠久,对如何促进创面修复有着独特的理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天然药物是目前发现新药的重要源泉,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中医中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药开发的优势领域。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疗效独特,以“行气活血、推陈致新、燥湿收脓、脓去肌生、酸涩收口、生肌收口”为主要的治疗原则,针对创面愈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发挥其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调控作用。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多人喜爱或选用了中医外治的方法治疗疾病或保健身体,它具有简便价廉、安全可靠,疗效快捷,易于推广等优点。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经过改进,提供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生肌收口的功效,能够加快伤口肉芽生长,促进伤口结膜愈合,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由紫珠叶、辣蓼草、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为原料制成。
为了增加有效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发明人结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如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早期伤口疼痛等)、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对中药成分进行筛选提取和组方试验,进一步优选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精心制成:紫珠叶20-40份、辣蓼草10-30份、鬼针草8-28份、续断5-15份、凤仙透骨草1-10份、薅田藨10-30份、白及5-15份。
进一步优选地,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精心制成:紫珠叶25-30份、辣蓼草18-23份、鬼针草15-20份、续断8-13份、凤仙透骨草6-9份、薅田藨13-18份、白及10-15份。
进一步优选地,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精心制成:紫珠叶25份、辣蓼草20份、鬼针草17份、续断10份、凤仙透骨草8份、薅田藨15份、白及10份。
方中:紫珠叶性平,有止血消炎、散瘀消肿之功,为君药。辣蓼草辛温,消肿止痛、活血解毒;鬼针草苦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二药配伍、辛温苦寒并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臣药。续断苦养血脉,辛养皮毛,善理血脉伤损,疏通气血筋骨;凤仙透骨草能祛风止痒,活血解毒,薅田藨苦涩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白及消肿止血,生肌敛疮,具为佐药。诸药相互协同,发挥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调控作用。既可散瘀消肿止痛,又可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腐生肌。
本发明各味药物的药理药性如下:
续断:【性味】味苦;辛;性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
辣蓼草:【性味】辛;性温。【功能主治】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主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疟疾。
凤仙透骨草:【性味】味苦;辛;性温;小毒。【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痈肿;丹毒;鹅掌风;蛇虫咬伤。
紫珠叶:【性味】性平,味微辛、苦。【功能主治】止血消炎,散瘀消肿。用于胃及十二指肠贵疡出血、外伤出血、衄血、齿龈出血、扭伤肿痛、化脓性皮肤溃疡、烧伤、流感。
薅田藨:【性味】苦、涩;凉。【归经】肝;肺;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杀虫疗疮。主感冒发热,咳嗽痰血,痢疾,跌打损伤,产后腹痛,疥疮,疖肿,外伤出血。
鬼针草:【性味】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白及:【性味】味辛、苦、甘、涩,性微寒。【归经】归肺、肝、胃经。【功能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及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对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其水煎剂具有抗菌作用。
上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将上述处方中诸原料以适宜方法提取出有效成分作为药效成分,再添加适量的保湿剂、成膜剂、抑菌剂、乳化剂、赋型剂等适宜辅料可以分别制成凝胶剂、膜剂、涂膜剂、软膏剂、喷雾剂、油膏剂等外用剂型。
优选地,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软膏剂,所述软膏剂还含有100-180重量份的羊毛脂、600-700重量份的凡士林以及1-3份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由于基质的组成和性能可影响到药物在基质中的理化特性与皮肤患处的生理功能,影响药物的这些特性。优选地,上述所述软膏剂还含有150-180重量份的羊毛脂、630-680重量份的凡士林以及1-3份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辣蓼草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稀浸膏,上聚酰胺柱,先用20%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后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测)的清膏;
(2)将紫珠叶、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8倍,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6倍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2(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60%(优选55%),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3(60℃测)的稠膏;
(3)将羊毛脂与凡士林加热至75-85℃,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匀,加入(1)所得清膏搅匀,然后加入(2)所得稠膏混合,搅匀即得。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包括对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安全性评估、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等。
一、本发明中药软膏的安全性评估试验
1.本发明软膏的皮肤刺激试验
新西兰大白兔20只,于给药前24h将兔脊柱两侧用8%硫化钠去毛,去毛区为体表面积10%(约150cm2),去毛后24h检查去毛皮肤是否因去毛而受伤。分为4组,即完整皮肤对照组、完整皮肤给药组、破损皮肤对照组和破损皮肤给药组,破损皮肤的制作采用消毒针头将去毛消毒皮肤上划“#”字,以皮肤渗血为度,左右两侧皮肤的破损程度基本一致。①完整皮肤对照组:以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软膏基质2g/只涂在脊柱脱毛区域;②完整皮肤给药组:以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软膏2g/只涂在脊柱脱毛区域;③破损皮肤对照组:以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软膏基质2g/只涂在脊柱脱毛区域;④破损皮肤给药组:以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软膏2g/只涂在脊柱脱毛区域。24h后用除受试物并观察,然后涂抹相同受试物,连续3d,并于末次涂药后l、24、48、72h观察脱毛区皮肤反应。记录出现红斑和水肿分值,并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试验结果:实验中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破损皮肤组分别有1只家兔皮肤出现轻微红斑,但48h内可自行消退,其它未见红斑和水肿反应。结果按皮肤刺激强度评价,显示该制剂对豚鼠皮肤接触无刺激性。
2.本发明软膏的皮肤过敏性试验
豚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280±25g。实验前用脱毛剂除去背部两侧被毛,面积3cm×3cm,24h后观察确定无损伤。将处理后的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第一组给受试物(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软膏0.2g/只),第二组空白对照(不含药物的基质0.2g/只),第三组阳性对照组(1%的2,4-二硝基氯代苯溶液,阳性激发物为0.1%2,4-二硝基氯苯),然后分别于0h、24h、48h、72h观察评价皮肤过敏情况。
结果显示:受试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只豚鼠皮肤未出现红斑和水肿,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受试区自激发给药1h后出现红斑,6h最明显,24h逐渐消退,72h后红斑仍勉强可见,致敏率达100%。受试组豚鼠皮肤受试区自激发给药后72h内未出现红斑及水肿形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别,说明本发明中药软膏不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二、本发明软膏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动物模型的制备: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6~8周龄,体重180~220g。3%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背部剃毛3cm×3cm,背部剃毛区域皮肤消毒后,开直径1.8cm,面积2.54cm2的圆形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深及皮下,大鼠致伤后分笼于不锈钢笼具中单笼饲养。
1.2分组给药:将造模成功的创伤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①模型组:创面不使用任何药物;②阳性对照组:创面使用生肌玉红膏;③基质对照组:创面使用空白基质;④本发明1组:创面使用实施例1软膏;⑤本发明2组:创面使用实施例2软膏,按上述药物各组每天给药两次直至愈合。
1.3检测指标:观察大鼠在创伤和给药后,创面红肿、感染、结痂情况,并记录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术后3、5、7、9、11、13、15、17、19、21d动态观察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拍照;伤后3d开始测创面愈合率,采用透明硫酸纸描记法测定局部创面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愈合面积用百分数表示,公式为:愈合率=(原创面面积-现创面面积)/原创面面积,以创面封闭、表面干燥、焦痂脱落、恢复正常视为愈合,观察并记录各组愈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创面愈合时间变化的影响:本发明1组创伤涂药后创面肿胀、渗出程度较对照组稍重,本发明12组创伤涂药后创面肿胀、渗出程度较对照组轻。本发明1组和2组创伤后2天创面干燥、结痂,痂皮呈淡黄色,质地较软,无异常分泌物及感染,结果见表1。
表1对大鼠创伤愈合时间的影响(n=10)
组别 脱痂时间/d 愈合时间/d
模型对照组 13.35±2.47 24.20±3.15
基质对照组 10.46±1.87** 20.21±2.52**
阳性对照组 8.37±1.55** 17.77±2.02**
本发明1组 7.54±1.20**## 17.05±1.65**##
本发明2组 8.65±1.77**## 17.95±2.23**#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基质组比较,#P<0.05,##P<0.01。
2.2对大鼠创面愈合率的影响:创伤后3d,本发明1组、本发明2组、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愈合率有显著差异(P<0.05);创伤后7d、13d本发明1组、本发明2组、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愈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2。
表2创伤大鼠不同时间的愈合率(n=10)
组别 3d 7d 13d
模型对照组 4.54±1.67 24.03±8.45 77.20±4.58
基质对照组 6.46±3.38 26.21±14.37 78.60±3.37
阳性对照组 8.37±1.88* 47.84±10.66** 85.64±1.52**
本发明1组 10.54±3.20* 55.43±9.05** 91.70±1.07**
本发明2组 9.77±3.3* 55.95±13.23** 84.03±1.47**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本实验初步评价表明,急性创伤外用本发明软膏1和软膏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无感染等不良反应;与阳性对照药的疗效相当。
三、本发明软膏促进小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分组及造模:小鼠50只,随机取10只(雌雄各半)作为空白组,余下50只造烫伤模型: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麻醉,背部脱毛(2cm×2cm),将去毛的背部皮肤浸入90℃恒温水浴中持续6s,使之造成烫伤,烫伤面积(直径为18mm)约为体表面积的6%,浅Ⅱ度烫伤。以1/5000呋喃西林清洁伤口,无菌纱布擦干,随后立即腹腔注射灭菌0.9%氯化钠溶液0.75mL/10g。造模小鼠随机分为4组,本发明1组、本发明2组、京万红软膏组、模型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1.2给药:造模后,各治疗组小鼠立即连续涂敷相应药物,本发明1组(实施例1软膏,厚度2mm,相当于0.1g/cm2)、本发明2组(实施例2软膏,厚度2mm,相当于0.1g/cm2);京万红组涂抹京万红烫伤药膏(厚度2mm,相当于0.1g/cm2);模型组和空白组涂敷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0.5mL/cm2,用0.5g无菌纱布吸附后敷在相应部位)。每天保持烫伤部位与药物接触时间6h,6h后以0.9%氯化钠溶液清洗用药局部;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12d。
1.3检测指标及方法:于烫伤第1、4及8天以硫酸纸覆盖烫伤溃疡面沿创缘描记覆盖烫伤溃疡面,剪下描绘的图形,再将图形描至小方格纸,测定小方格的格数表示烫伤创面面积。
第13天给药1h后,小鼠脱颈臼处死,剪取烫伤部位皮肤,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小鼠烫伤皮肤的恢复愈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烫伤模型小鼠烫伤面积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第1天,模型组小鼠皮肤烫伤面积明显增加(P<0.05),说明造小鼠烫伤模型成功,各组无明显差别,说明分组均匀;与模型组比较,敷药第4天、第8天,本发明1组、本发明2组和京万红软膏均能明显减小烫伤面积(P<0.05),见表3。
表3本发明对小鼠烫伤面积的影响(mm2)
组别 1d 4d 8d
空白组 0.00±0.00 0.00±0.00 0.00±0.00
模型组 234.40±12.56** 221.08±13.43** 214.08±10.48**
京万红软膏组 233.05±11.88 185.60±15.36△△ 155.60±14.04△△
本发明1组 234.80±12.28 177.37±12.36△△ 144.30±9.87△△
本发明2组 235.10±12.79 191.09±18.36△△ 161.30±16.80△△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对烫伤模型小鼠病理变化的影响:空白组小鼠皮肤角质层、鳞状上皮层、皮下组织的毛囊、毛囊腺均正常;模型组小鼠皮肤角质层、鳞状上皮层、皮下组织的毛囊、毛囊腺出现大面积坏死;本发明1组小鼠皮肤角质层、鳞状上皮层、皮下组织的毛囊、毛囊腺基本正常;京万红软膏组、本发明2组小鼠上皮增生明显且较完整,皮肤角质层、鳞状上皮层、皮下组织的毛囊、毛囊腺基本正常,真皮浅层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轻微。
结果显示,本发明能显著减少烫伤模型小鼠的烫伤面积,并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病理组织损伤,提示外用对皮肤烫伤具有较好的疗效。
四、临床观察试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急诊、门诊因创伤、烫伤而就诊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例,年龄6-76岁,平均年龄39.3±11.5岁,其中创伤146例,伤口深度在0.5cm以内者100例,伤口深度在0.5cm-1.0cm者46例;烫伤54例,浅II度烫伤14例,深II度烫伤40例。对照组100例,年龄6-72岁,平均年龄38.8±10.7岁,其中创伤72例,伤口深度在0.5cm以内者48例,伤口深度在0.5cm-1.0cm者22例;烫伤30例,浅II度烫伤8例,深II度烫伤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伤口部位、创伤、烫伤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对创伤性伤口清创或者缝合后,创面及周围皮肤涂抹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软膏剂,以1mm为宜,每天换药1次,直至伤口愈合或拆线;对于烫伤,创面及周围皮肤涂抹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软膏剂,以1mm为宜,每天换药1-2次。
对照组:对创伤性伤口清创或者缝合后,用5%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敷上酒精纱布,每天换敷料1次;对于烫伤,使用京万红烫伤膏,创面及周围皮肤涂抹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软膏剂,以1mm为宜,每天换药1-2次。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
2实验结果
两组伤口感染、伤口愈合情况比较: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无一例发生感染,平均5天拆线,I期愈合率可达98.5%;浅II度烫伤治愈天数平均为8.5d,深II度烫伤治愈天数平均为17.3d。对照组平均8天拆线,I期愈合率仅为74%,且有8例伤口发生感染;浅II度烫伤治愈天数平均为10.1d,深II度烫伤治愈天数平均为19.5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期愈合是指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有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II期愈合是指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的愈合。
典型病例:
病例1:赵某某,男,46岁,患者手部不慎割伤,一直伤口流血不愈合来我院就诊,涂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次,涂敷两天,伤处止血、结疤,一周后长出嫩皮肤。
病例2:刘某,男,19岁,玩耍时不慎将额头磕破,伤口长10cm、深0.6cm、缝合术后,使用本发明外敷伤口1天后,止疼止血,5天长出肉芽,一周后拆线,伤口愈合良好。
病例3:祝某某,女,43岁,阑尾炎手术后伤口迟迟没有愈合,痛疼,涂敷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次,涂敷三天后,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涂敷一周,伤口愈合,无疼痛感。
可见本发明中药膏剂剂在促进伤口愈合、防止伤口感染方面效果显著。
总之: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软膏剂对于皮肤创伤、烫伤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之功效,能促进伤口部位血液循环,由表及里促进药物在局部组织中渗透、吸收,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和缓解疼痛的目的;药物直接接触伤口,有利于伤口处清热消肿、祛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此外本发明中药软膏剂均匀细腻,展开后容易涂布,滞留时间长,释放稳定、稳定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适当改进、替换功效相同的组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处方:紫珠叶25份、辣蓼草20份、鬼针草17份、续断10份、凤仙透骨草8份、薅田藨15份、白及10份、羊毛脂16份、凡士林64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份。
制备方法:(1)将辣蓼草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稀浸膏,上聚酰胺柱,先用20%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后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60℃测)的清膏;
(2)将紫珠叶、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8倍,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6倍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测)的稠膏;
(3)将羊毛脂与凡士林加热至80℃,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匀,加入(1)所得清膏搅匀,然后加入(2)所得稠膏混合,搅匀即得。
实施例2
处方:紫珠叶30份、辣蓼草18份、鬼针草15份、续断8份、凤仙透骨草9份、薅田藨17份、白及12份、羊毛脂160份、凡士林65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份。
制备方法:(1)将辣蓼草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稀浸膏,上聚酰胺柱,先用20%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后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测)的清膏;
(2)将紫珠叶、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8倍,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6倍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测)的稠膏;
(3)将羊毛脂与凡士林加热至85℃,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匀,加入(1)所得清膏搅匀,然后加入(2)所得稠膏混合,搅匀即得。
实施例3
处方:紫珠叶27份、辣蓼草20份、鬼针草15份、续断12份、凤仙透骨草5份、薅田藨20份、白及12份、羊毛脂150份、凡士林65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5份。
制备方法:(1)将辣蓼草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稀浸膏,上聚酰胺柱,先用20%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后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60℃测)的清膏;
(2)将紫珠叶、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8倍,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6倍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2(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60℃测)的稠膏;
(3)将羊毛脂与凡士林加热至83℃,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匀,加入(1)所得清膏搅匀,然后加入(2)所得稠膏混合,搅匀即得。
实施例4
处方:紫珠叶20份、辣蓼草20份、鬼针草25份、续断8份、凤仙透骨草8份、薅田藨20份、白及10份、羊毛脂150份、凡士林64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份。
制备方法:(1)将辣蓼草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稀浸膏,上聚酰胺柱,先用20%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后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60℃测)的清膏;
(2)将紫珠叶、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8倍,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6倍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7%,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测)的稠膏;
(3)将羊毛脂与凡士林加热至75-85℃,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匀,加入(1)所得清膏搅匀,然后加入(2)所得稠膏混合,搅匀即得。
实施例5
处方:紫珠叶25份、辣蓼草30份、鬼针草25份、续断12份、凤仙透骨草5份、薅田藨20份、白及10份、羊毛脂165份、凡士林66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份。
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4
实施例6
处方:紫珠叶20份、辣蓼草20份、鬼针草20份、续断10份、凤仙透骨草10份、薅田藨15份、白及10份、羊毛脂150份、凡士林68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份。
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4
实施例7
处方:紫珠叶25份、辣蓼草22份、鬼针草17份、续断10份、凤仙透骨草7份、薅田藨15份、白及12份。
制备方法:(1)将辣蓼草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稀浸膏,上聚酰胺柱,先用20%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后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测)的清膏;
(2)将紫珠叶、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8倍,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6倍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2(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60%(优选55%),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3(60℃测)的稠膏;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凝胶剂。
实施例8
处方:紫珠叶25份、辣蓼草20份、鬼针草17份、续断10份、凤仙透骨草8份、薅田藨15份、白及10份。
制备方法:(1)将辣蓼草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稀浸膏,上聚酰胺柱,先用20%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后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测)的清膏;
(2)将紫珠叶、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8倍,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6倍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2(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60%(优选55%),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3(60℃测)的稠膏;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油膏。

Claims (10)

1.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精心制成:紫珠叶20-40份、辣蓼草10-30份、鬼针草8-28份、续断5-15份、凤仙透骨草1-10份、薅田藨10-30份、白及5-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优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紫珠叶25-30份、辣蓼草18-23份、鬼针草15-20份、续断8-13份、凤仙透骨草6-9份、薅田藨13-18份、白及10-1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优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紫珠叶25份、辣蓼草20份、鬼针草17份、续断10份、凤仙透骨草8份、薅田藨15份、白及10份。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将诸原料以适宜方法提取出有效成分作为药效成分,再添加适量的保湿剂、成膜剂、抑菌剂、乳化剂、赋型剂等适宜辅料制成外用剂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剂型为凝胶剂、膜剂、涂膜剂、软膏剂、喷雾剂或油膏剂,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剂型为软膏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膏剂还含有羊毛脂、凡士林以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羊毛脂、凡士林以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重量份如下:羊毛脂100-180份、凡士林600-70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3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羊毛脂、凡士林以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重量份如下:羊毛脂150-180份、凡士林630-68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3份。
1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辣蓼草粉碎,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时间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稀浸膏,上聚酰胺柱,先用20%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后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测)的清膏;
(2)将紫珠叶、鬼针草、续断、凤仙透骨草、薅田藨、白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4-8倍,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6倍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2(6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60%(优选55%),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3(60℃测)的稠膏;
(3)将羊毛脂与凡士林加热至75-85℃,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匀,加入(1)所得清膏搅匀,然后加入(2)所得稠膏混合,搅匀即得。
CN201510719562.6A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194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9562.6A CN105194330A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9562.6A CN105194330A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4330A true CN105194330A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42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9562.6A Pending CN105194330A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9433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7273A (zh) * 2016-02-19 2016-06-01 季新玲 一种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7982359A (zh) * 2018-01-06 2018-05-04 邹松涛 一种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外科中的应用
CN109674743A (zh) * 2019-03-07 2019-04-26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伤口护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硕敏等: "创面灵抑菌、化瘀及祛腐作用的实验研究 ", 《新中医》 *
陈硕敏等: "创面灵抑菌、化瘀及祛腐作用的实验研究", 《新中医》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7273A (zh) * 2016-02-19 2016-06-01 季新玲 一种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7982359A (zh) * 2018-01-06 2018-05-04 邹松涛 一种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外科中的应用
CN109674743A (zh) * 2019-03-07 2019-04-26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伤口护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4743B (zh) * 2019-03-07 2020-06-26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伤口护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1203B (zh)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3279B (zh) 皮肤多种损伤创面治疗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6711A (zh) 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CN101049466B (zh) 治疗烧烫伤的中草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696A (zh) 一种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26546C (zh) 外用治疗烧烫伤的纯中药制剂
CN101837082B (zh) 治疗烧伤的中药制剂
CN102772712B (zh) 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94330A (zh)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77A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2996A (zh) 治疗月经相关性痤疮的中药面膜
CN111686152A (zh) 一种治疗淋巴水肿的外用组合物、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100754A1 (zh) 一种治疗刀伤、烧伤及多种创伤中药组合物
CN110680879A (zh) 一种活血止血祛腐生肌的中药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3451B (zh) 一种主治外伤、疮疡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23457B (zh) 缩阴排毒祛斑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727B (zh) 治疗人体烧烫伤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04983936A (zh)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
CN105250436A (zh) 一种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中药软膏
CN108524734A (zh) 一种烫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520A (zh)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制剂
CN105168354A (zh)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7273A (zh) 一种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6166209A (zh) 用于促进i期、ii期压疮愈合、预防压疮iii期的消炎粉
CN106692491B (zh) 一种祛除烫烧伤疤痕的药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9

Address after: 300457 Tianjin City Binhai New Area Third Avenue 8-1 Howell building A block 9 layer

Applicant after: Qi Yun

Address before: 266034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Tongyu Road No. 46 room -764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07

Address after: 266034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Tongyu Road No. 46 room -764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MAIRUIT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57 Tianjin City Binhai New Area Third Avenue 8-1 Howell building A block 9 layer

Applicant before: Qi Yu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