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1471A - 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1471A
CN105191471A CN201380074780.8A CN201380074780A CN105191471A CN 105191471 A CN105191471 A CN 105191471A CN 201380074780 A CN201380074780 A CN 201380074780A CN 105191471 A CN105191471 A CN 105191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user equipment
layer entity
access control
contro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47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1471B (zh
Inventor
鲁艳玲
汪巍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91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1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该处理方法包括:用户设备为第二通路建立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使得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具有双通路;其中,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资源,在优化控制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介质访问控制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 LTE-A系统中, 用户设备 (也可称为终端) 主要通过空中接口与基站进行通 信。 空中接口协议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其中, 控制平面主要用来生成和传输空 口的控制信息; 而用户平面则主要用来传输用户数据。
图 1是用户设备与基站间的控制平面协议结构的一示意图,图 2是用户设备与基 站间的用户平面协议结构的一示意图。如图 1和图 2所示, 无论是用户平面还是控制 平面, 用户设备侧都有相应的 MAC层。 实际上, 在设备的具体实现中, MAC层是 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共享的。
图 3是用户设备侧的 MAC层结构的一示意图。 如图 3所示, 最右侧的控制模块 控制 MAC层中其他所有实体。 右下侧的随机接入控制 (Random Access Control) 模 块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控制。左下侧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模块完成上下行的 HARQ操作。中部的(解)复用((De-) Multiplexing) 模块是双向通道,在下行链路中完成对 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 的解复用, 解复用完成后将相关的数据传输给相应的下行 CCCH信道、 下行 DCCH 信道和下行 DTCH信道, 上行链路中则对上行 CCCH信道、 上行 DCCH信道和上行 DTCH信道来的数据和 MAC层控制信元进行复用, 生成 MAC PDU。 而最左侧的解 复用 (De Multiplexing) 模块则只针对下行链路, 对 MCH传来的数据进行解复用, 并分别传输到 MCCH和 MTCH信道。 最上面的逻辑信道优先处理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模块则只针对上行信道, 根据一定优先级准侧, 对来自不同逻辑信道 的数据和 MAC层控制信元采用不用优先级进行处理。
在现有的 LTE-A CA系统中, 对 MAC层的主要操作有两个: 重配和重置。 在重 配过程中, MAC层的相关配置被增加、 修改或删除。 其中, 在重配过程中, 如果有 辅小区增加时, MAC层需要初始化相应的 HARQ实体, 这是因为每个辅小区需要不 同的 HARQ实体。 而当辅小区被移走时, 相应的 HARQ实体也应该被移走, 这是因 为如果这个 HARQ实体不移走, 会占用用户设备的资源。 在 MAC层的重置过程中, 会有 MAC层的计时器被停止, 所有相关的过程被取消等操作, 主要目的是让 MAC 层的配置处于一个初始的能够被大家共知的状态。 但是, 在重置过程中, 并没有对 MAC层中的其他实体采取像对 HARQ实体那样, 有初始化或移走的操作; 即, 对这 些 MAC层中除 HARQ实体之外的实体,在 MAC层进行重置之后仍然存在。从 MAC 层的整体来看, 在 MAC层进行重置之后, 整个的 MAC实体仍然存在。
LTE-A系统中, 用户设备有两个状态: 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 在连接状态下, 用 户设备可以与网络侧之间交流专用数据; 而在空闲状态下, 则用户设备只能从网络侧 接收广播或多播数据。从空闲状态转到连接状态, 网络侧需要给用户设备配置很多专 用无线资源, 用户设备本身也需要为连接状态配置专有资源, 比如建立相关实体和启 动相关的计时器, 而反之从连接状态转向空闲状态, 所有这些专用的无线资源和用户 设备处的专有资源则需要释放。
在 [非专利文献 1]中, 规定了离开连接状态时的用户设备动作, 包括: 重置 MAC 实体; 停止所有正在运行的除 T320, T325和 T330之外的计时器; 释放所有的无线资 源, 包括释放所有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 (RLC, Radio Link Control) 实 体, MAC配置和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 Protocol) 实体等等。 可以看出在用户设备离开连接状态时, MAC层中除 HARQ实体之外的其 他实体并没有被释放或移走。
另一方面, 在目前的 LTE-A系统中, 主要部署了宏小区 (Macro Cell)。 未来随 着业务量的增加,为了进行系统负载分流或扩展覆盖,可能要继续部署小小区(例如, 微小区 Micro Cell或 Pico Cell, 微微小区 Femto Cell, 远端无线头 RRH等等)。 小小 区的覆盖面积比较小, 但是数量比较多。
但是, 发明人发现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小小区的部署, 不进行控制方面的优化, 就会造成切换次数多, 掉话率增加, 控制信令负担增加等很多方面的问题。 并且, 如 果按照现有的协议规定, 不会对任何一个 MAC实体进行删除或移除。对于存在不止 一个通路时, MAC实体如何进行建立或者删除, 现有技术中没有进行研究。 因此, 不能保证在优化控制的基础上减少用户设备资源的浪费,不能进一步有效地提高用户 设备的处理能力。 应该注意, 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说明, 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 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下面列出了对于理解本发明和常规技术有益的文献, 通过引用将它们并入本文 中, 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明了一样。
[非专利文献 1]: 3GPP TS 36.331 VI 1.3.0(2013-03) Radio Resource Control ( C) specification.( elease 11)
[非专利文献 2]: 3GPP TS 36.321 V11.2.0(2013-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11)
[非专利文献 3]: 3GPP TS 36.300 V11.5.0(2013-03)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elease 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 统。 目的在于合理建立或者删除 MAC实体, 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资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所述 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为第二通路建立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使得所述用户设备与网络 侧之间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所述第一通路的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 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提供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所述 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释放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所述第一通路的 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 用模块以及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通路建立单元, 为第二通路建立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使得所述用户设备 与网络侧之间建立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所述第一通路的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 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 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所述第一通路的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所述用户设备包 括:
通路释放单元, 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 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上所述 的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用户设备 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如上所述的介质访问 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如上所述的介质访问控制层 实体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对双通路结构下的 MAC实体进行合理建立 或释放, 在优化控制的基础上减少用户设备资源的浪费。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 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 指明了本发明的原 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在 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 /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 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 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 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 特征。
应该强调, 术语"包括 /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 但 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 整件、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很多方面。 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 绘制的, 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部分, 附 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或缩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 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此外, 在附图中, 类似的标号表示 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 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部件。
图 1是用户设备与基站间的控制平面协议结构的一示意图;
图 2是用户设备与基站间的用户平面协议结构的一示意图
图 3是用户设备侧的 MAC层结构的一示意图;
图 4是上行链路用户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 5是上行链路用户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 6是上行链路用户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 7是上行链路用户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13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14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16是本发明实施例 3的用户设备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 17是本发明实施例 3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图 18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用户设备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 19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图 20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图 21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图 22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图 23是本发明实施例 5的通信系统的一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通过下面的说明书, 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在说明 书和附图中, 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 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 则的部分实施方式, 应了解的是,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相反, 本发明包 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 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标准组织中, 为了解决宏小区和小小区共存时存在的多个问题, 提出了双连通 (Dual Connectivity) 结构。 在双连通结构下, 用户设备 (或者也可称为终端) 可以 与网络侧同时建立两个或多个通路 ( connectivity )。 典型的, 一个通路在用户设备与 宏小区基站之间, 另一个在用户设备与小小区基站之间, 这里可以分别称为第一通路 (例如宏通路) 与第二通路 (例如小通路)。
一般来讲, 相对于小通路, 宏通路会有更强大的功能, 可以有更多的控制功能。 例如控制平面的无线资源控制功能可以只存在于宏通路,或者宏通路中的无线资源控 制功能除了控制宏通路之外, 还有小通路的部分无线资源控制功能; 或者承载更多地 信道, 例如宏通路可以承载广播信道、 寻呼信道等; 或者承载更多种类的无线承载, 例如宏通路上可以承载信号无线承载和数据无线承载。而小通路上可以只承载数据无 线承载。
值得注意的是, 本发明的第一通路并不限于在用户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第二 通路也不限于在用户设备与小小区基站之间。例如, 第一通路也可以存在于用户设备 与小小区基站之间、第二通路可以存在于用户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在这种场景下, 用户设备与小小区基站之间的第一通路的功能可以强于用户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 的第二通路的功能。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以下仅以第一通路在用户设备与宏小区基站 之间、 第二通路在用户设备与小小区基站之间为例,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 在具体实现时, 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可能存在 3条或更多条通路, 这个时候, 仅有一 条通路为第一通路,其他通路都为第二通路。本发明内容同样适用于多条通路的情况。
在每个通路内, 会有多个层 (例如, 物理层、 MAC层、 RLC层等) 来完成控制 面的功能(主要涉及空口控制信令的生成和传输)和用户面的功能(主要涉及空口用 户数据的传输)。 为了实现双连通结构, 空口的协议栈结构有多种选择。 由于用户平 面和控制平面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来进行多种协议栈结构的分析,下面以用户平面来举 例说明。
图 4 是上行链路用户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示出了从 PDCP层分开的情况。 如图 4所示, 在两个通路中都有分布式的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 PHY层。
图 5 是上行链路用户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示出了从
RLC层分开的情况。如图 5所示,在两个通路中都有分布式的 RLC层、 MAC层和 PHY 层。 但是, 在用户设备中有集中式的 PDCP层, PDCP层与两个通路中的 RLC层都 有联系。
图 6 是上行链路用户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示出了从 MAC层分开的情况。 如图 6所示, 在两个通路中都有分布式的 MAC和 PHY层。但 是, 在用户设备中有集中式的 PDCP层和 RLC层, RLC层与两个通路中的 MAC层 都有联系。
图 7 是上行链路用户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示出了从 PHY层分开的情况。 如图 7所示, 在两个通路中都有分布式的 PHY层; 但是, 在用 户设备中有集中式的 PDCP层、 RLC层和 MAC层。
如图 4至 6所示,图 4至图 6中都有两个 MAC层实体,其中一个是在宏通路中, 一个在小通路中。如果一个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建立了这种双连通结构, 那么用户 设备在离开连接状态或者释放第二通路时, 按照现有的协议规定不会对任何一个 MAC实体进行删除或移除。 在用户设备转换为空闲状态时要维护两个 MAC实体, 这显然浪费了资源, 需要加以避免。 实施例 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方 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8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801, 用户设备为第二通路建立相应的 MAC层实体, 使得该用户设备与网 络侧之间具有双通路;该双通路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第一通路的第二通路;其中,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还包括控制模块。第二通路的 MAC 层实体与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分别独立使用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由此形成完全独 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两个通路中的 MAC层实体完全独立, 即每个 MAC层实体都 有自己独立的控制模块。 例如, 第一通路 (宏通路) 的 MAC层实体可以采用现有协 议的结构 (例如图 3所示的结构); 而第二通路 (小通路) 的 MAC层实体可以采用 如图 9所示的结构。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的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 9所示, (解) 复用模块、 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都在第二通路 MAC层中的控制模块的控制 下, 操作独立于第一通路的 MAC层。
此外,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还可以包括: 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 块。 如图 9所示, HA Q模块和随机接入控制模块也在第二通路 MAC层中的控制模 块的控制下, 操作独立于第一通路的 MAC层。
值得注意的是, 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 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至少包括控制模块、 (解) 复用模块 和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至于这些模块的具体结构或实现, 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与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使用共 同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由此形成半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两个通路中的 MAC层实体可以在同一个控制模块控制下。 这 样, 控制模块将控制两个 (解) 复用模块 (每个通路各对应一个)、 两个逻辑信道优 先处理模块 (每个通路各对应一个)。
此外, 如果第二通路有对应的物理信道, 则这个 MAC层实体中还会有第二通路 对应的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第二通路对应的 HARQ模块。 同时, 控制模块也控制第 二通路对应的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第二通路对应的 HARQ模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至少包括 (解) 复用模块和逻辑信道 优先处理模块。 第二通路对应的 (解)复用模块、 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随机接入 控制模块和 HARQ模块也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连通。 例如, 可以按照图 9中的结构 进行控制。
由此, 通过在双通路结构下合理建立 MAC层实体, 可以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资 源。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10所示, 所述方法包 括:
步骤 1001, 用户设备为第二通路建立相应的 MAC层实体, 使得该用户设备与网 络侧之间具有双通路; 该双通路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第一通路的第二通路。
步骤 1002, 用户设备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在本实施例中, 如果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有双连通结构, 那么用户设备在接收 到释放第二通路的指令、 或者该用户设备要离开连接状态时, 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 层实体。 但本发明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的条件不限于此, 还可以是其他释放 条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先释放第二通路; 然后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可以按照现有协议规定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其中, 在释放第二通路的过程中, 可以包括: 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停止第二通路相关的计时器, 释放第二通 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配置。
在具体实施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时, 如果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采用 的是完全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即包含独立的控制模块, 则在释放第二条通路的 MAC层实体时, 至少释放第二通路 MAC层实体的控制模块、 (解) 复用模块、 逻辑 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如果还包括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 则也将随机接 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释放。
在具体协议实现释放第二通路时, 可以在 "释放第二通路"的过程中规定, 释放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停止第二通路相关的除去空闲状态下应该运行的所有计时 器, 释放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配置, 包括释放第二条通路中所有已经建立无 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 这里, 停止相关计时器和释放相关 实体 (MAC层实体, RLC层实体, PDCP层实体) 的时间顺序不仅限于上文表述的 先后顺序, 在实际实现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 在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的连接释放消息时、或者用户设备高层要求释放连 接时、 或者用户设备在切换出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E-UT A,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系统时、 或者接收到要求离开连接状态的其他命令时, 判断 该用户设备是否有双连通结构。 如果有双连通结构, 则先释放第二通路, 然后再按照 现有协议规定进行离开连接状态下的操作, 包括: 重置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 停 止所有正在运行的除 T320, T325和 T330之外的计时器; 释放第一通路所有的无线资 源, 包括释放所有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 MAC层配置和相关联的 PDCP 层实体。 以及, 通知高层 RRC连接已经释放并通知原因, 如果离开 RRC连接状态的 原因既不是由于接收到 "从 E-UT A移动出命令" , 也不是由于计时器 T311正在运 行时选择了一个跨无线接入技术 (RA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小区, 那么该用 户设备就进入空闲状态, 并按照相关协议进行相关操作。
在具体实施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时, 如果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采用 的是半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即与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共用控制模块, 则在 释放第二通路的过程中, 释放第二通路中相关的 MAC层实体, 至少释放 (解) 复用 模块和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如果还包括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 则 也将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释放。
具体协议实现释放第二通路时, 可以在 "MAC重配"过程中规定, 当释放一个 通路时, 用户设备就给被释放的通路至少释放对应的(解)复用模块和逻辑信道优先 处理模块。 然后再在 "释放第二通路"的过程中规定, 停止第二通路相关的除去空闲 状态下应该运行的所有计时器, 释放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配置, 包括: 释放 第二条通路中所有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这里, 停止相关计时器和释放相关实体 (MAC层实体, RLC层实体, PDCP层实体) 的时 间顺序不仅限于上文表述的先后顺序, 在实际实现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 在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的连接释放消息时、或者用户设备高层要求释放连 接时、或者用户设备在切换出 E-UT A系统时、或者接收到其他要求离开连接态的命 令时, 判断该用户设备是否有双连通结构。 如果有双连通结构, 则先释放第二通路, 然后再按照现有协议规定进行离开连接状态下的操作, 包括: 重置第一通路的 MAC 层实体, 停止所有正在运行的除 T320, T325和 T330之外的计时器; 释放第一通路所 有的无线资源, 包括释放所有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 MAC层配置和相关 联的 PDCP层实体等等; 通知高层 RRC连接已经释放并通知原因, 如果离开 RRC连 接状态的原因既不是由于接收到 "从 E-UTRA移动出命令" ,也不是由于计时器 T311 正在运行时选择了一个跨 RAT小区, 那么该用户设备就进入空闲状态, 并按照相关 协议进行相关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可以同时释放第二通路和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 作。 在具体实施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时, 如果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采用 的是完全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即包含独立的控制模块, 则用户设备需要释放第 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包括至少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的控制模块、(解) 复用模块、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如果还包括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 则也将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释放。 如果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采用 的是半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即与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共用控制模块, 则用 户设备需要释放第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 例如: (解) 复用模块和逻辑信道优 先处理模块。 如果还包括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 则也将随机接入控制 模块和 /或 HARQ模块释放。
在具体协议实现本实施方式时, 可以在现有的 "终端离开连接的动作"过程的开 始部分先进行判断, 判断是否具有双连通结构。 如果有双连通结构, 则释放第二通路 对应的 MAC层实体,然后同时进行释放第二通路的剩余操作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包括: 对第一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进行重置, 然后, 同时停止两个通路对应的、 除去在空闲态下应该运行的计时器之外的所有计时器,以及释放两个通路相关的所有 无线资源。 两个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包括: 第一通路的 MAC层配置, 两个通路 中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 然后, 进行离开连接 状态时的后续动作。 这里, 停止相关计时器和释放相关无线资源 (例如, MAC层配 置, RLC层实体, PDCP层实体等) 的时间顺序不仅限于上文表述的先后顺序, 在实 际实现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 在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的连接释放消息时、或者用户设备高层要求释放连 接时、或者用户设备在切换出 E-UT A系统时、或者接收到其他要求离开连接态的命 令时, 判断该用户设备是否有双连通结构。 如果有双连通结构, 则释放第二通路对应 的 MAC层实体, 然后, 对第一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进行重置, 然后, 同时停止 两个通路对应的、 除去在空闲态下应该运行的计时器之外的所有计时器, 以及释放两 个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两个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包括: 第一通路的 MAC 层配置, 两个通路中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 然 后, 通知高层 RRC连接已经释放并通知原因, 如果离开 RRC连接状态的原因既不是 由于接收到 "从 E-UTRA移动出命令" , 也不是由于计时器 T311正在运行时选择了 一个跨 RAT小区, 那么该用户设备就进入空闲状态, 并按照相关协议进行相关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释放第二条通路的指令时, 释放第二条 通路的 MAC层实体。 其中, 该释放第二条通路的指令可以来自基站, 也可以来自用 户设备的内部, 例如, 由于用户设备其他操作引起的对第二条通路的释放。
在具体实施时,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停止第二通路相关的计时器, 释放第二通路 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包括释放第二条通路中所有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 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 这里, 停止相关计时器和释放相关实体 (例如, MAC层 实体, RLC层实体, PDCP层实体等) 的时间顺序不仅限于上文表述的先后顺序, 在 实际实现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具体实施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时, 如果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采用 的是完全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即包含独立的控制模块, 则用户设备需要释放第 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 包括至少释放第二通路 MAC层实体的控制模块、 (解) 复用模块、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如果还包括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 则也将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释放。 如果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采用 的是半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即与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共用控制模块, 则用 户设备需要释放第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 例如: (解) 复用模块和逻辑信道优 先处理模块。 如果还包括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 则也将随机接入控制 模块和 /或 HARQ模块释放。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 通过在双通路结构下, 合理建立或者释放第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 可以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资源, 在优化控制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 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在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已经 存在双通路的情况下, 对释放 MAC层实体进行说明。 与实施例 1相同的内容不再赘 述。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如图 1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1101, 用户设备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其中,该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第一通路的第二通 路的双通路;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辑信道优 先处理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 如果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有双连通结构, 那么用户设备在接收 到释放第二通路的指令、 或者该用户设备要离开连接状态时, 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 层实体。 但本发明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的条件不限于此, 还可以是其他释放 条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可以先释放第二通路, 然后进行现有协议规定的离 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12所 示,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1201, 用户设备在离开连接状态时, 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步骤 1202, 用户设备停止第二通路相关的除去空闲状态下应该运行的计时器外 的所有计时器, 以及释放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包括释放第二条通路中所有 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
这里, 步骤 1201和步骤 1202中停止相关计时器和释放相关实体 (例如, MAC 层实体, RLC层实体, PDCP层实体等) 的时间顺序不仅限于上文表述的先后顺序, 在实际实现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 1203, 用户设备进行现有协议中规定的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包括重置第 一通路的 MAC实体; 停止所有正在运行的除 T320, T325和 T330之外的计时器; 释 放第一通路的所有的无线资源,包括释放所有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实体, MAC 层配置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等等。
在具体实施时,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通知高层 RRC连接已经释放并通知原因; 以及如果离开 RRC连接状态的原因既不是由于接收到从 E-UT A移动出的命令、 也 不是由于计时器 T311正在运行时选择了一个跨 RAT小区,则该用户设备进入空闲状 态。
具体地, 步骤 1201 中用户设备离开连接状态, 可以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 的连接释放消息、 或者用户设备的高层要求释放连接、 或者用户设备切换出 E-UTRA 系统、 或者用户设备接收到要求离开连接状态的其他命令。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还可以同时释放第二通路和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 操作。 图 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13所示, 所述方法 包括:
步骤 1301, 用户设备在离开连接状态时, 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步骤 1302, 用户设备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包括重置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 体, 停止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对应的、 除去在空闲态下应该运行的计时器之外的所有 计时器, 释放两个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等步骤。
在具体实施时,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通知高层 RRC连接已经释放并通知原因; 以及如果离开 RRC连接状态的原因既不是由于接收到从 E-UT A移动出的命令、 也 不是由于计时器 T311正在运行时选择了一个跨 RAT小区,则该用户设备进入空闲状 态。
具体地, 步骤 1301 中用户设备离开连接状态, 可以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 的连接释放消息、 或者用户设备的高层要求释放连接、 或者用户设备切换出 E-UTRA 系统、 或者用户设备接收到要求离开连接状态的其他命令。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释放第二通路的指令时, 释放第二通路 的 MAC层实体。图 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如图 14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1401, 用户设备接收释放第二条通路的指令;
其中, 该指令可以来自基站, 也可以来自用户设备的内部, 例如, 由于用户设备 其他操作引起的对第二条通路的释放。
步骤 1402, 用户设备释放第二条通路的 MAC层实体。
在具体实施时,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停止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计时器, 释放第二 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包括释放第二条通路中所有已经建立无线承载的 RLC层 实体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这里, 停止相关计时器和释放相关实体(例如, MAC 层实体, RLC层实体, PDCP层实体等) 的时间顺序不仅限于上文表述的先后顺序, 在实际实现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具体实施释放第二条通路的 MAC层实体时, 如果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采 用的是完全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即包含独立的控制模块, 则用户设备需要释放 第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包括至少释放第二通路 MAC层实体的控制模块、(解) 复用模块、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如果还包括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 则也将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释放。 如果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采用 的是半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即与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共用控制模块, 则用 户设备需要释放第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 例如: (解) 复用模块和逻辑信道优 先处理模块。 如果还包括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 HARQ模块、 则也将随机接入控制 模块和 /或 HARQ模块释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果用户设备还接收到离开连接状态的指令, 那么还可以引起 释放第二条通路的动作。而释放第二条通路的动作和离开连接状态的动作有可以有两 种实现方式: 先释放第二通路再执行现有协议规定的离开连接状态的动作; 或者先释 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再执行离开连接状态的动作。 具体实现可以参考附图 12 和 13所示的两种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还可以判断是否具有双通路。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 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15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1501, 用户设备判断是否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步骤 1502, 用户设备判断为具有双通路时, 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在具体实施时, 在步骤 1502中还可以增加其他释放 MAC层实体的条件, 例如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 "在离开连接状态时"或者 "在接收到释放第二通路时"等等。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释放条件。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 通过在双通路结构下释放第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 可 以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资源, 在优化控制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 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对应于实施例 1所述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 法, 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 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一构成示意图。如图 16所示,用户设备 1600 包括: 通路建立单元 1601。 用户设备 1600的其他部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 赘述。
其中, 通路建立单元 1601为第二通路建立相应的 MAC层实体, 使得用户设备 与网络侧之间建立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第一通路的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其中, 第 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还包括控制模块;第二通路的 MAC 层实体与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分别独立使用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由此形成完全独 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与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使用 共同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由此形成半独立的分布式 MAC结构。
在具体实施时,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还可以包括: 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混 合自动重传请求模块。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结构。
图 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17所示, 用户设备
1700包括: 通路建立单元 1601, 如上所述。
如图 17所示, 用户设备 1700还可以包括: 通路释放单元 1702。 该通路释放单 元 1702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例如, 可以在用户设备 1700离开连接状态时 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也可以在接收到释放第二通路的指令时释放第二通路 的 MAC层实体; 本发明不限于此。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 通过在双通路结构下, 合理建立或者释放第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 可以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资源, 在优化控制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 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对应于实施例 2所述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方 法, 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 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一构成示意图。如图 18所示,用户设备 1800 包括: 通路释放单元 1801。 用户设备 1800的其他部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 赘述。
其中, 通路释放单元 1801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其中, 用户设备与网 络侧之间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第一通路的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可以先释放第二通路, 然后进行现有协议规定的离 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图 1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19所 示, 用户设备 1900包括: 通路释放单元 1801, 如上所述。
如图 19所示, 用户设备 1900还可以包括: 资源释放单元 1902; 该资源释放单 元 1902停止第二通路相关的除去空闲状态下应该运行的计时器之外的所有计时器, 以及释放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如图 19所示, 用户设备 1900还可以包括: 离开操作单元 1903 ; 该离开操作单 元 1903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可以按照现有协议的规定进行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还可以同时释放第二通路和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 操作。 图 2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20所示, 用户设备
2000包括: 通路释放单元 1801, 如上所述。
如图 20所示, 用户设备 2000还可以包括: 离开操作单元 2002; 该离开操作单 元 2002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包括重置第一通路的 MAC层实体, 停止第一通 路和第二通路对应的、 除去在空闲态下应该运行的计时器之外的所有计时器, 释放两 个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等等。
如图 20所示, 用户设备 2000还可以包括: 信息通知单元 2003和状态转换单元 2004。信息通知单元 2003通知高层 RRC连接已经释放并通知原因; 以及状态转换单 元 2004在离开 RRC连接状态的原因既不是由于接收到从 E-UTRA移动出的命令、也 不是由于计时器 T311正在运行时选择了一个跨 RAT小区时,使该用户设备进入空闲 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释放第二通路的指令时释放第二 通路的 MAC层实体。 图 2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21 所示, 用户设备 2100包括: 通路释放单元 1801, 如上所述。
如图 21所示, 用户设备 2100还可以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 2102, 接收释放第二 通路的指令。 该指令可以来自基站, 也可以来自用户设备的内部, 例如, 由于用户设 备其他操作弓 I起的对第二条通路的释放。
在具体实施时, 通路释放单元 1801还可以用于: 停止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计时 器, 释放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等, 包括释放第二条通路中所有已经建立无线 承载的 RLC层实体和相关联的 PDCP层实体。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功能。
图 2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22所示, 用户设备 2200包括: 通路释放单元 1801, 如上所述。
如图 22所示, 用户设备 2200还可以包括: 通路判断单元 2202, 用于判断用户 设备是否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并且, 在通路判断单元 2202判断 为具有双通路时, 通路释放单元 1801释放第二通路的 MAC层实体。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 通过在双通路结构下释放第二通路对应的 MAC层实体, 可 以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资源, 在优化控制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 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实施例 3所述的用户设 备、 或者包括如实施例 4所述的用户设备。
图 2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23所示, 该通信系统包 括用户设备 2301, 该用户设备 2301通过双通路与宏小区基站 2302或者小小区基站 2303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所述程序 时, 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如上面实施例 1或 2所述的 MAC层 实体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 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如上面实施例 1或 2所述的 MAC层实体的处理 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 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 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 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 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 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发 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 如硬盘、 磁盘、 光盘、 DVD、 flash存储器 等。 针对附图中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 /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 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专 用集成电路 (ASIC)、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 分立 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针对附图描述的功能方 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 /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 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 例如, 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 多个微处理器、 与 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 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 这 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 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 内。

Claims (29)

  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为第二通路建立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使得所述用户设备与网络 侧之间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所述第一通路的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 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还 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与所述第一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 层实体分别独立使用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与 所述第一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使用共同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 制层实体还包括: 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模块。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6.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所述第二通路相 关的计时器, 以及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7.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离 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8. 8、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所述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至少包括: 重 置所述第一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停止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对应的、 除去在空闲态下应该运行计时器之外的其他计时器; 以及释放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 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9. 9、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 访问控制层实体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指令。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是否具有包括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并且, 在判断为具有双通路时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11. 11、 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释放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所述第一通路的 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 用模块以及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12.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所述第二通路 相关的计时器, 以及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13.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进行 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14.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所述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至少包括: 重 置所述第一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停止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对应的、 除去在空闲态下应该运行计时器之外的其他计时器; 以及释放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 二通路相关的所有无线资源。
  15. 15、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介 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指令。
  16. 16、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是否具有包括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并且, 在判断为具有双通路时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17. 17、 一种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通路建立单元, 为第二通路建立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使得所述用户设备 与网络侧之间建立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所述第一通路的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用模块以及逻 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18.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 实体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与所述第一通路的介质访 问控制层实体分别独立使用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19.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 实体与所述第一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使用共同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
  20. 20、 根据权利要求 17至 19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 访问控制层实体还包括: 随机接入控制模块和 /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模块。
  21. 21、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通路释放单元, 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22. 22、 一种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通路释放单元, 释放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网络侧之间具有包括第一通路和功能弱于所述第一通路的 所述第二通路的双通路, 所述第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至少包括: 复用或解复 用模块以及逻辑信道优先处理模块。
  23.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资源释放单元, 停止所述第二通路相关的计时器, 以及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相关的 无线资源。
  24.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离开操作单元, 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25. 25、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离开操作单元, 进行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 所述离开连接状态的操作包括: 重置 所述第一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停止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对应的、 除 去在空闲态下应该运行计时器之外的其他计时器; 以及释放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 通路相关的无线资源。
  26. 26、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 接收释放所述第二通路的指令。
  27. 27、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通路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具有包括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的 双通路;
    并且, 在所述通路判断单元判断为具有双通路时, 所述通路释放单元释放所述第 二通路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 28、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 17至 21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 备, 或者如权利要求 22至 27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28. 29、 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所述程序时, 所述程序使得 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如权利要求 1至 16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 体的处理方法。
  29. 3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 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如权利要求 1至 16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 方法。
CN201380074780.8A 2013-04-11 2013-04-11 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051914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4092 WO2014166094A1 (zh) 2013-04-11 2013-04-11 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1471A true CN105191471A (zh) 2015-12-23
CN105191471B CN105191471B (zh) 2019-08-23

Family

ID=51688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4780.8A Active CN105191471B (zh) 2013-04-11 2013-04-11 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383095B2 (zh)
EP (1) EP2986074B1 (zh)
JP (1) JP6137405B2 (zh)
KR (2) KR101743288B1 (zh)
CN (1) CN105191471B (zh)
WO (1) WO20141660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14939A1 (en) * 2013-06-26 2016-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resource usage
EP3618515B1 (en) * 2014-07-23 2022-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96015A1 (ko) * 2016-05-11 2017-11-16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N109246852B (zh) * 2017-06-13 2023-08-11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协议层实体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CN109150419B (zh) * 2017-06-16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WO2019059673A1 (ko) * 2017-09-20 2019-03-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133981B2 (en) * 2018-02-08 2021-09-28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data radio bearer
CN110351891B (zh) * 2018-04-08 2023-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
KR102544861B1 (ko) * 2018-05-24 2023-06-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전력 소모 감소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7215A (zh) * 2006-01-03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US20080188220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update while in an enhanced cell_fach state
CN201515499U (zh) * 2008-01-04 2010-06-2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执行在cell_fach状态中的增强型随机接入过程的wtru
WO2012060655A2 (ko) * 2010-11-05 2012-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 오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US20120140743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3513B2 (en) * 2001-11-15 2003-11-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mediate ciphering after an inter-system UTRAN-GSM handover
CN101425884A (zh) * 2007-10-30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7995526B2 (en) * 2008-04-23 2011-08-0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0137698A1 (ja) * 2009-05-29 2010-12-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交換局
CN102088433B (zh) 2009-12-08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分量载波激活去激活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US8638815B2 (en) * 2010-01-08 2014-01-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US8515475B2 (en) 2010-03-17 2013-08-20 Htc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network initiated connection release procedures
EP2564658B1 (en) * 2010-04-26 2015-03-1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nection arrangement in relay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1877756B1 (ko) * 2010-08-19 2018-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캐리어 통합 환경에서 제2셀들을 활성화 및 비활성화시키는 방법들 및 장치
US8811399B2 (en) * 2011-01-07 2014-08-19 Jeda Network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devices using a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interconnection apparatus controller
CN102655448B (zh) * 2011-03-03 2014-07-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媒质访问控制层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0519847B (zh) * 2011-07-29 2023-11-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无线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US9806873B2 (en) * 2012-05-09 2017-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88906B1 (en) * 2012-08-23 2021-03-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perating with multiple schedulers in a wireless system
US10068556B2 (en) * 2015-11-18 2018-09-04 Pandora Media, Inc. Procedurally generating background music for sponsored audi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7215A (zh) * 2006-01-03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US20080188220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update while in an enhanced cell_fach state
CN201515499U (zh) * 2008-01-04 2010-06-2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执行在cell_fach状态中的增强型随机接入过程的wtru
WO2012060655A2 (ko) * 2010-11-05 2012-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 오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US20120140743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86074A4 (en) 2016-11-02
JP2016518778A (ja) 2016-06-23
EP2986074B1 (en) 2020-02-19
KR101743288B1 (ko) 2017-06-02
US10383095B2 (en) 2019-08-13
US20190320426A1 (en) 2019-10-17
KR20150135395A (ko) 2015-12-02
KR101817484B1 (ko) 2018-01-11
JP6137405B2 (ja) 2017-05-31
KR20170063995A (ko) 2017-06-08
EP2986074A1 (en) 2016-02-17
US20160029361A1 (en) 2016-01-28
WO2014166094A1 (zh) 2014-10-16
US10880872B2 (en) 2020-12-29
CN105191471B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1471A (zh) 介质访问控制层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JP7018499B2 (ja) 自律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および再送信のための方法
TWI721085B (zh) 用於無線通訊之切分架構
KR102391770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7348190B2 (ja) ターゲット基地局及びターゲット基地局がハンドオーバ手順を行うための方法
KR20200013037A (ko) 복제 전송 구성, 복제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3617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546285B2 (ja) 二次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要求
TWI531264B (zh) The method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thod
KR20160104038A (ko) 데이터 전송을 구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057937B2 (en) Communications via multiple access points
TW201422037A (zh) 在無線系統中以多排程器操作
CN110447180A (zh) 无线电链路监测、波束恢复和无线电链路故障处理
KR20110039160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465199B (zh) 设备到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EP3295579B1 (en)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dual connectivity
JP6157362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2017001499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부차반송파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277939B (zh) 一种控制ue状态转换的方法
JP2023536083A (ja) D2d通信用の複数のdrx設定
JP2015115697A (ja)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制御装置
KR20200036840A (ko) 전송 제어의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JP6421838B2 (ja) Mac層エンティティの処理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20533828A (ja) 制御方法、ノード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KR20200035609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iab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