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1085B - 用於無線通訊之切分架構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通訊之切分架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1085B
TWI721085B TW106101821A TW106101821A TWI721085B TW I721085 B TWI721085 B TW I721085B TW 106101821 A TW106101821 A TW 106101821A TW 106101821 A TW106101821 A TW 106101821A TW I721085 B TWI721085 B TW I7210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lice
ran
slices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1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3378A (zh
Inventor
李強
牛華寧
庚 吳
慕嫻 房
阿波斯托羅斯 帕帕塔納席烏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蘋果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蘋果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蘋果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3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1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108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實施例提供用以提供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一切分架構的一種系統、一種設備或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通訊之切分架構
發明領域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之領域,且特定言之,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電存取網路的管理。
發明背景 本發明之實施大體上可關於無線通訊領域。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儲存指令的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指令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進行無線通訊操作,在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該操作:進行多個計算資源之水平計算資源切分;以及根據任一水平計算資源切片經由該多個計算資源進行共用及計算負載分擔。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詳細描述參考附圖。可在不同圖式中使用相同參考數字來識別相同或類似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而非限制性目的,闡述諸如特定結構、架構、介面、技術等之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透徹理解。然而,熟習具有本發明之益處之技術的人員將顯而易見,申請專利範圍之各種態樣可在脫離此等特定細節之其他實例中實踐。在某些情況下,省略熟知裝置、電路及方法之描述以免用不必要細節混淆本發明之描述。
在第四代長期演進(4G-LTE)及LTE進階/Pro無線通訊網路中,在網路架構及應用中已存在異質性趨勢。此等趨勢之實例為小型胞元及中繼網路、裝置間(D2D)通訊網路(亦被稱為近接服務(ProSe))及機器類型通訊(MTC)之開發。小型胞元可被視為小於傳統巨型eNB/基地台的任何形式之胞元,例如,微/微型/超微型胞元。進入到第五代(5G)無線通訊網路,異質性趨勢可更突出,且用於控制無線資源之合適改良方法及設備係合乎需要的。舉例而言,因為可預期5G無線通訊網路伺服不同範圍之應用程式(具有各種訊務類型及要求)、網路及使用者裝備(具有各種通訊及計算能力)及除更傳統語音服務(例如,LTE語音(VoLTE))及行動寬頻(MBB)以外的商業市場(亦即,使用狀況),所以需要提供對此等使用狀況中之各者的控制,使得無線資源之最佳化或至少經改良使用係可能的。
本發明之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訊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架構的切分。RAN可為實施一或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RAT)的無線通訊網路之部分,且可被視為駐留於位於諸如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連接式膝上型電腦之使用者裝置(UE)或任何遙控(或可簡單存取)機器之間的位置處並提供與服務無線通訊網路之核心網路(CN)的連接。可使用駐留於UE及/或基地台(諸如,增強型節點B (eNB)、基地台或其形成蜂巢式無線通訊網路/系統的類似者)中之矽晶片實施RAN。RAN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GRAN (GSM無線電存取網路);GERAN (本質上EDGE允用GRAN);UTRAN (UMTS無線電存取網路);及E-UTRAN (LTE或LTE進階/Pro,高速且低潛時無線電存取網路)。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論述無線通訊網路(諸如(但不限於) 5G無線通訊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中的網路切分之一般架構。特定言之,實施例可包括水平及垂直網路切分之概念。垂直切分可包含根據垂直市場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其中垂直市場可包含許多現存通訊及可經由未來無線通訊網路(特定言之,包括無線電存取網路)進行的新類型通訊當中的單一/特定類型通訊(亦即,可定義為所涉及通訊之單一或特定使用狀況)。可經由無線通訊網路佈建之商業市場亦可被稱作垂直市場。現存類型包括行動寬頻(MBB)及語音(VoLTE),而新類型通訊可包括新類型之連接性服務及使用狀況,諸如機器類型通訊(MTC)、個人區域網路、專用健康網路、機器間(M2M)、增強型MBB (eMBB)、時間關鍵通訊、載具通訊(V2X) (包括載具間(V2V)及載具至基礎結構(V2I))及其類似者。垂直市場之定義不受限制,且將涵蓋用於特定使用之無線通訊或特定類型通訊的排他性使用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之任何現存或未來邏輯分離(亦即,分隔、分割或其類似者)。在一些實例中,可存在處於使用中之多個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各存取網路分離成邏輯地分離之無線電存取網路。
所提議的網路切片可為可規劃且高度可調整及靈活的,從而考慮由各特定使用狀況要求之無線通訊網路的可用性、潛時及功率要求以及對電池壽命、可靠性、容量、安全性及速度的影響。
網路切分被視為滿足5G通訊網路中預期支援之不同要求以及不同服務及應用程式的關鍵技術中之一者。此係因為在無線通訊技術中進一步改良無線電鏈路層級處之頻譜效率變得愈來愈具挑戰性,因此已發現建置未來無線網路及由彼等無線網路伺服之裝置以滿足不斷增加之容量需求的新方式。為達成此等目標,5G及後代無線網路,且特定言之,伺服彼等無線網路或由彼等無線網路伺服之無線裝置演進為關於計算與通訊之組合及端對端解決方案之佈建。此係自技術開發主要僅集中於單一層級通訊之前代的範例偏移。
為在無線網路中提供增加之容量,可對無線網路進行切分。此可涉及將傳統的大型單一行動寬頻網路切分(亦即,邏輯地分割/分離)成多個虛擬網路來以較成本及資源有效方式伺服垂直行業及應用程式。各網路切片可具有不同網路架構及不同應用、控制、封包及信號處理能力以及容量以便達成最佳投資回報。新垂直切片(亦即,行業或服務類型)可在任何時間添加至現存可切分無線網路,而非部署新專用無線網路用於彼垂直市場。因此,垂直網路切分提供自垂直應用觀點將訊務與剩餘一般行動寬頻服務分隔的實用手段,藉此實際上避免或顯著簡化傳統QoS工程化問題。無線網路切分可包括核心網路及無線電存取網路兩者中之切分(亦即,為端對端解決方案)。
在5G及超越5G無線網路中,網路之容量調整可不再如前代中一般均勻。舉例而言,當無線網路較接近使用者時比例因子可較高,且在吾人移動更深至無線網路之基礎結構中時較低。此非均勻調整可為由利用無線網路之無線裝置處可用的顯著增加之感測能力(及/或處理資源)實現的經加強使用者體驗之結果。不同於網路主要充當資料管,從而隨著空中介面改良自端對端均勻地(但單一地)調整之前代無線網路,5G及後代無線網路可至少部分依賴於包含無線網路及無線網路伺服/伺服於無線網路的無線裝置之不同(異質及/或均質)計算、網路連接及儲存能力的資訊網路。
舉例而言,整個無線網路可繼續快速擴展,但網路邊緣處之計算及網路連接可甚至較快增長,因此使得使用者資料訊務能夠在無線網路之邊緣處加以處理(所謂的邊緣雲端應用)。使用者裝置可不再簡單地為終止通訊鏈路之「終端機」。實情為,其可變成用於新一代消費型裝置、機器及事物的新一代移動或固定網路連接節點。舉例而言,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本籍閘道器或任何其他無線網路裝置(或形成如出售至消費者之無線網路裝置的組件裝置或形成無線網路裝置之部分的組件裝置)可變成周圍部署有許多裝置或事物的網路叢集之計算及網路連接中心。舉例而言,其可形成個人區域網路(PAN)。許多此類行動或固定無線網路叢集可形成可被稱作底層網路(5G及超越5G中的一種新類型網路)之結構,其中裝置能夠彼此通訊或直接與固定網路通訊且其中計算能夠負載分擔至較大外觀尺寸平台或邊緣雲端基地台(亦即,無線網路中具有始終或僅在彼時間可用的較大處理資源之實體)。此可經進行以在橫跨許多裝置(包括邊緣雲端)之虛擬化平台上達成最佳行動計算及通訊。
此新種類之無線網路調整可由數個因素驅動。舉例而言,由於裝置感測通常為本端的,因此所感測資料之處理可為本端的,且關於所感測資料之決策及動作變為本端的。此趨勢可由可穿戴裝置之激增及物聯網進一步放大。舉例而言,隨著機器相比人類使用者開始在通訊中發揮更大作用,整個通訊鏈路速度可增加。
端對端之定義因此待重新討論,此係因為使用者及使用者裝置附近存在愈來愈多數目個通訊鏈路。因此,提議提供可併有資料中心以及提供更接近終端使用者或裝置之本端智能及服務之邊緣雲端的雲端架構框架。此可因為(例如)隨著無線網路及系統部署於企業、家庭、局所、工廠及汽車中,對於效能以及資訊隱私及安全性兩者,邊緣雲端伺服器變得較重要。此等後提因素可由使用者(及政府)對隱私及安全性之日益關注驅動。此外,固定網路深處之資料中心可繼續快速增長,此係因為許多現存服務可藉由集中式架構較好伺服,其中新一代攜帶型及可穿戴裝置、遙控飛機、行業機器、自驅動小汽車及其類似者推動網路邊緣處及本端使用者周圍甚至更快之通訊及計算能力增長。
新引入的網路切分概念,特定言之,提供具有端對端(E2E)垂直及水平網路切分之無線網路系統架構的概念種類可為空中介面、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及核心網路(CN)引入改變以實現具有E2E網路切分之無線網路系統。
簡言之,水平切分藉由允許橫跨伺服無線網路或由無線網路伺服(亦即,無線網路中或上)之裝置根據彼等裝置隨時間及空間/位置推移之處理需要而共用計算資源增來強裝置能力。
水平網路切分經設計以適應訊務調整之新趨勢及實現邊緣雲端計算及計算負載分擔:基地台及攜帶型裝置中之計算資源可經水平切分,且此等切片連同可穿戴裝置可經由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新無線空中介面設計經整合以形成虛擬計算平台,以便顯著加強未來攜帶型及可穿戴裝置之計算能力。水平切分加強裝置能力且增強使用者體驗。
最一般而言,網路切分可被視為使用虛擬化技術以將實體無線網路基礎結構之計算及通訊資源架構、分割及組織成一或多個邏輯地分離之無線電存取網路以使得能夠靈活支援不同使用狀況實現的方式。舉例而言,在操作中使用網路切分之情況下,一個實體無線網路可被切分成多個邏輯無線電存取網路,各邏輯無線電存取網路經架構及最佳化以用於特定要求及/或特定應用程式/服務(亦即,使用狀況)。因此,就操作及訊務流而言,網路切分可定義為獨立的,且可具有其自身網路架構、工程化機制及網路佈建。如本文中提議之網路切分能夠簡化網路切片之建立及操作且允許實體無線網路基礎結構之功能再用及資源共用(亦即,提供效率),同時仍為由無線網路伺服之無線裝置提供足夠無線網路資源(通訊及處理資源)。
垂直切分之目標為支援不同服務及應用程式(亦即,使用狀況/通訊類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無線/行動寬頻(MBB)通訊;超行動寬頻(E-MBB)通訊;即時使用狀況,諸如行業控制通訊、機器間通訊(MTC/MTC1);非即時使用狀況,諸如物聯網(IoT)感測器通訊或大規模機器間通訊(M-MTC/MTC2);超可靠機器間通訊(U-MTC);行動邊緣雲端(例如,快取)通訊;載具間(V2V)通訊;載具對基礎結構(V2I)通訊;載具對任何事物通訊(V2X)。亦即,本發明係關於根據可在無線網路上進行之任何可容易定義/區別類型通訊提供網路切分。垂直網路切分實現服務及應用程式當中之資源共用,且可避免或簡化傳統的QoS工程化問題。
同時,水平網路切分之目標為延伸無線網路中之裝置,特定言之為其可用之本端資源可受限的行動裝置之能力,及增強使用者體驗。水平網路切分橫跨且超出硬體平台之實體邊界。水平網路切分實現網路節點及裝置當中之資源共用,亦即,高能力網路節點/裝置接著可共用其資源(例如,計算、通訊、儲存)以增強低能力網路節點/裝置之能力。簡單實例可為使用網路基地台及/或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以補充可穿戴裝置之處理及通訊能力。水平網路切分之最終結果可為提供新一代行動(例如,移動)底層網路叢集,其中行動終端機變成移動網路連接節點。水平切分可提供橫跨無線網路節點之空中資源共用。在使用中之無線網路空中介面可為整合部分及水平切分之啟用器。
垂直網路切分及水平網路切分可形成獨立切片。垂直切片中之端對端訊務流可在核心網路與終端裝置之間轉接。水平切片中之端對端訊務流可為本端的且在行動邊緣計算服務之用戶端與主機之間轉接。
在垂直切分中,網路節點中之各者可在單獨切片當中實施類似功能。垂直切分之動態態樣可主要在於資源分割。然而,在水平切分中,當支援切片時可在網路節點處建立新功能。舉例而言,攜帶型裝置可使用不同功能以支援不同類型的可穿戴裝置。水平切分之動態態樣可因此在於網路功能以及資源分割。
圖1展示垂直及水平網路切分之廣泛概念的第一視圖。展示有完整無線網路100,其包括各自伺服不同(或至少單獨)垂直市場(亦即,使用狀況)之多個垂直切片110至140。在所展示之實例中,垂直切片#1 110伺服行動寬頻通訊,垂直切片#2 120伺服載具間通訊,垂直切片#3 130伺服安全性通訊,且垂直切片#4 140伺服行業控制通訊。此等僅為例示性使用狀況,且可由根據本發明之可切分無線網路伺服的使用狀況實際上不受限制。
無線網路100包括核心網路層部分150 (例如,具有eNodeB等之多個伺服器/控制實體/控制部分)、無線電存取網路層部分160 (例如,包括多個基地台、eNodeB等)、裝置層部分170 (包括(例如)諸如UE之攜帶型裝置、載具、監督裝置、行業裝置等)及個人/可穿戴層部分180 (包括(例如)可穿戴裝置,諸如智慧型手錶、健康監視器、GoogleTM眼鏡/MicrosoftTM全息透鏡型裝置及其類似者)。可穿戴部分可僅涉及於一些使用狀況中,如由僅包括於圖1之實例中的垂直切片#1及#2中所展示。
在垂直網域中,根據使用狀況(亦即,通訊類型)切分網路基礎結構中之實體計算/儲存/無線電處理資源(如由伺服器及基地台150/160)以及實體無線電資源(就時間、頻率及空間而言)以形成端對端垂直切片。在水平網域中,切分網路階層之鄰近層中的實體資源(就計算、儲存、無線電而言)以形成水平切片。在所展示之實例中,存在操作於RAN層160與裝置層170之間的第一水平網路切片190,及操作於裝置層170與可穿戴層180之間的第二水平網路切片195。由或待由無線網路100伺服之任何給定裝置作為整體及特定言之,RAN 160 (及下方層)可操作於任一(或兩個)類型之多個網路切片上。舉例而言,智慧型手機可操作於關於行動寬頻(MBB)服務之垂直切片、關於健康保健服務之垂直切片及支援可穿戴裝置之水平切片中。
當在RAN (包括用於RAN中之空中介面)中實現網路切分時,除符合5G要求(例如,資料速率、潛時、連接數目等)以外,用以實現網路切分且在通用5G中之RAN/空中介面的其他合乎需要的特徵可包括靈活性(亦即,支援切片當中之靈活無線電資源分配);可調整性(亦即,易於隨新切片之添加而擴展;及效率(例如,高效地使用無線電及能量資源)。
水平切分可包含切分網路階層,例如,網路連接性及計算(亦即,處理資源)能力之層。可橫跨由網路100伺服之任何數目個垂直切片進行此操作,例如,自所有垂直市場直至一或多個垂直切片內的任何事物。此展示為圖1中之兩個例示性水平切片的不同寬度—水平切片#1 190限於單一垂直切片,而水平切片#2涵蓋兩個垂直切片。網路階層/層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巨型網路層、微/小型胞元網路層、裝置間通訊層及其類似者。亦可涉及其他網路層。
圖2展示圖1之無線網路100的一部分之第二視圖200。特定言之,圖2展示切片特定RAN架構之實例,其中切片可橫跨傳統無線網路架構之多個層級。舉例而言,取決於諸如訊務類型、訊務負載、QoS要求之因素,可動態地組配切片中之各者的RAN架構。在第一實例中,切片#1 210僅可在巨型胞元層級上操作。而切片#2 220僅在小型胞元層級上操作。最後,切片#3 230可在巨型及小型胞元層級兩者上操作。在另一實例中,切片(例如,切片#1 210)可在小型胞元上開放操作,而另一切片(例如,切片#3 230)可在小型胞元中的一些上關閉操作。
開放操作/啟動切片可被參考為網路切片開啟,且關閉操作/撤銷啟動切片可被參考為網路切片斷開。切片特定RAN架構可要求切片特定控制平面/使用者平面操作、切片開啟/關閉操作及基於切片之存取控制處理及負載平衡處理,如下文將較詳細論述。
包含切分網路/裝置計算及通訊資源之水平切分可達成計算負載分擔。實例包括基地台使用其計算資源之切片以有助於使用者裝置之計算,或使用者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使用其計算資源之切片以有助於相關聯可穿戴裝置之計算。
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垂直(市場)或水平(網路階層/層)方向上的任何特定形式之切分。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提供可橫跨控制平面(C平面)及/或使用者平面(U平面)操作之管理實體,其可提供可用以協調不同水平或垂直切片(或多個/組合,或其部分、一者)之操作的管理平面實體。管理實體可使用平面管理架構或階層管理架構。
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切分可被視為無線電存取網路根據網路之預定垂直市場或水平網路層(或多個/部分層)的區室化。此可被視為由無線電存取網路提供或由其使用之無線資源之間的邏輯分離形式。無線資源之邏輯分離可允許其可被分離地定義、管理及/或(大體上或特定地)資源化。此分離可提供不同切片不能夠或不被允許彼此影響之能力。同樣,在一些實施例中,出於操作原因,一或多個切片可特定地具備管理另外一或多個切片之能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功能可完全負載分擔至網路切片,且切片可以獨立模式操作,例如,獨立毫米波(mmWave)小型胞元網路及涵蓋範圍外D2D網路。mmWave小型胞元為使用毫米大小無線電波(亦即,高頻,例如,60 GHz)之一個胞元。
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功能可部分負載分擔至切片,且切片可以非獨立模式操作,例如,以錨增強器架構操作,其中錨增強器架構可包含錨胞元,從而提供控制平面及行動性錨以用於維持連接性。在一實施例中,錨胞元可為具有廣泛涵蓋範圍之胞元,例如,巨型胞元。錨增強器架構可進一步包含增強器胞元,從而提供使用者平面資料負載分擔。在一實施例中,增強器胞元可為小型胞元,且可部署於錨胞元之涵蓋範圍下。自裝置觀點,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可解耦,亦即,控制平面可維持於錨胞元處,而資料平面可維持於增強器胞元處。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水平切片及垂直切片可被視為交錯的(亦即,無線電存取網路功能/資源共用於垂直及水平切片中之一些當中的情況),如圖3之圖形300中所說明。因此,圖3展示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可如何根據圖1中展示之實施例的替代(或額外)實施例切分成水平及垂直切片,其中就訊務流及操作而言,該等切片係完全獨立的。圖1之圖形300具有沿著y軸之網路階層302 (亦即,所涉及/在使用中之網路層)及沿著x軸之無線電資源304 (亦即,指示使用單獨無線電資源,諸如頻率、時槽等)。在圖1之實例中,垂直切分展示為包含四個垂直切片306。然而,可涉及任何數目個不同市場/使用狀況。選取用於垂直切片之所展示四個垂直市場/使用狀況為行動寬頻(MBB) 110、載具類型通訊(V2X) 120、第一機器類型通訊(MTC-1) 130、第二機器類型通訊(MTC-2) 140,分別為切片#1至切片#4。此等僅為可被伺服之使用狀況的例示性選取。
圖3中亦展示水平切分,在此實例中同樣包含四個水平切片308。所展示四個水平切片為巨型網路層210、微網路層220、裝置間網路層230及個人區域網路(PAN) (例如,可穿戴)網路層240。根據實例,各水平切片含有多個垂直切片之一部分。同樣,各垂直切片含有各水平切片之一部分。如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兩者上分離之單獨部分可被稱為切片部分。因此,在圖1之實例中,MBB垂直切片110包含四個切片部分:巨型網路層部分112;微網路層部分114;D2D網路層部分116;及PAN網路層部分118。類似地,V2X垂直切片120包含四個切片部分:巨型網路層部分122;微網路層部分124;D2D網路層部分126;及PAN網路層部分128。同時,MTC-1垂直切片130包含四個切片部分:巨型網路層部分132;微網路層部分134;D2D網路層部分136;及PAN網路層部分138,且MTC-2垂直切片140包含四個切片部分:巨型網路層部分142;微網路層部分144;D2D網路層部分146;及PAN網路層部分148。
在個人區域網路中,此架構之實例為可屬於專用健康網路之可穿戴健康感測器。個人區域網路層接著可表示水平網路切片。在個人區域網路之涵蓋範圍下運行之健康感測器可屬於垂直網路切片。同樣,各水平網路切片可包含多個垂直網路切片。各垂直網路切片可具有多個水平網路切片。另一實例為伺服數個不同使用狀況通訊之巨型胞元(亦即,巨型eNB)。同樣地,各垂直切片可含有多個水平切片之部分,例如,在V2X網路中,可存在V2I層及V2V層。在另一實例中,行動寬頻(MBB)垂直切片包括巨型、微及裝置間層中之各者中的部分,如所展示。因此,實施例提供根據使用狀況(垂直地)及網路層(水平地)兩者邏輯地分切由無線電存取網路提供及/或由無線電存取網路使用之無線資源的方式。
通訊及計算正彼此幫助來推動資訊及計算技術之邊界。在網路側處,計算已用於藉由將計算及儲存移動至邊緣來有助於通訊。在邊緣雲端及邊緣計算情況下,源與目的地之間的通訊鏈路變得較短,藉此改良通訊效率並減少網路中之資訊傳播量。邊緣雲端及計算方案之最佳部署會發生變化。一般情況下,終端裝置之能力愈低及/或裝置密度愈高,雲端及計算愈接近網路邊緣。
轉向裝置側處,在裝置自攜帶型裝置進一步大小縮小至可穿戴裝置且使用者對計算之期望繼續增加的情況下,吾人預期未來通訊將有助於遞送使用者體驗,例如,網路節點切出其計算資源之部分以有助於攜帶型裝置處之計算,而攜帶型裝置切出其計算資源之部分以有助於可穿戴裝置處之計算。以此方式,水平地切分網路。所切出計算資源及連接兩端之空中介面形成遞送所需服務之整合部分。
圖4展示根據實例的可切分無線網路架構中之水平切分的較詳細實例。左側展示傳統3G/4G架構(但僅自RAN向下)。此架構包含基地台部分410,其包含上游/核心網路側通訊功能412、基地台計算功能414 (亦即,基地台中可用之處理資源或其緊密耦接之實體)及下游/無線/裝置側通訊功能416 (以與正由彼基地台伺服之裝置或其他同級基地台(例如,在去程狀況下)等通訊)。亦展示有攜帶型部分420 (例如,使用者裝備或類似裝置),其包含上游及下游通訊資源及本端處理資源之類似組合。在此狀況下,上游通訊鏈路為典型蜂巢式無線通訊鏈路422 (例如,OFDM/CDMA/LTE型鏈路),且下游通訊鏈路426 (諸如)為5G無線電存取技術(RAT) (例如,OFDM/CDMA/LTE型鏈路)、諸如5G PAN RAT (尚待建立)之下一代通訊鏈路或當前或下一代其他PAN無線通訊技術,例如,藍芽、紫蜂或其類似者。其間為本端計算功能424,亦即,攜帶型裝置本端之處理資源。最後,在該實例中,存在可穿戴部分430,其通常僅具有單一上游通訊鏈路432及受限本端處理資源功能434。
圖4之右側展示新提議的水平網路切分概念中之一者,特定言之,可如何使用實體獲取部分之通訊及處理資源能力「組合」(亦即,在其自身之間共用)網路中之較高層及較低層實體之處理資源。基本功能類似,因此分別表示為項目410'至434'且以類似方式起作用。然而,現存在水平切片之概念,在此狀況下,較詳細展示圖1之水平切片#1 190及#2 195。在此基本實例中,可穿戴裝置430'能夠藉由使用通訊功能共用處理資料(例如,用以處理之資料及所得經處理資料)來利用攜帶型裝置420'之處理資源424'。類似地,攜帶型裝置420'能夠使用基地台410'之處理資源414'。
現將根據本發明接續網路切分概念之一部分的較詳細描述。在一些實例中,此等功能可提供為新網路功能(NF),該等功能在一些狀況下可(例如)藉由使用網路功能虛擬化(NFV)而虛擬化。此等NF及NFV可為切片特定的或操作於多個/所有切片上。所提議的無線網路作為整體(例如,包括核心網路)及特定言之RAN兩者藉由利用新實施之切片識別現將為切片感知的。
未來無線通訊系統預期實現充分連接之社會及事物,此可推動全球經濟及社會福祉之進展。此可需要未來無線通訊系統能夠支援各種市場區段,包括製造、公用安全、道路安全、健康保健、智慧家庭、智慧工作場所等。該等新需求給予行動網路業者採用新商業模型支援垂直市場且擴展其用戶所有權之機會。
舊版行動通訊系統主要經設計以用於行動寬頻服務。業者提供具有平面空中介面及網路架構之水平平台。為支援未來垂直市場,網路切分可為需要的。
對網路切分之當前調查(諸如)藉助於軟體定義網路(SDN)及網路功能虛擬化(NFV)等而集中於核心網路。空氣介面切分基本上未被關注。為瞭解空中介面切分之操作,吾人採用隨機存取(RA)作為實例:在舊版長期演進(LTE)空中介面標準中,使用者裝備(UE)或其他相似行動裝置公平地存取內容且在衝突之狀況下經無差別地處理。在網路切分之情況下,應區別存取不同網路切片之UE。具有高RA衝突機率之擁擠網路切片A不應影響具有存取網路切片B之網路切片B存取授權的UE。
實例實施例係有關於用於空中介面切分之技術。實例實施例包括第五代(5G) LTE空中介面,其支援對某些應用程式、服務及/或要求之公用行動寬頻存取及專用存取。專用存取可指派有一個專用空中介面切片。實例實施例包括空中介面切分架構及技術。實例實施例可概述如下: 1.   協定堆疊: 兩層級媒體存取控制(MAC):用於橫跨網路切片之排程的層級1 MAC。用於各網路切片內之排程的層級2 MAC。各網路切片在層級2 MAC中具有專用MAC實體; 實體層(PHY)至邏輯PHY映射:將實體無線電資源映射至邏輯無線電資源; MAC對邏輯PHY操作。 2.   網路切片識別碼: 定義網路切片識別符(sNetID); 在系統資訊中廣播作用中網路切片之sNetID。 3/4.       裝置隨機存取及網路切片啟動: RA可與在蜂巢式網路中之所有裝置當中共用的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相同或在用於網路切片之專用隨機存取通道(RACH)中; 在專用PRACH之狀況下,網路切片可在作用中狀態中。可在系統廣播資訊及/或系統資訊區塊(SIB)中將PRACH位置廣播至裝置; 當網路切片在休眠狀態或閒置狀態中時,裝置可在共同PRACH中進行RA,在此期間網路切片可被觸發; 用以存取網路切片之RA序列可攜載sNetID; 可應用切片特定爭用解決方案。 5.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 可在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傳輸共同控制通道(CCCH)及專用控制通道(DCCH)組配; CCCH定址至行動寬頻(MBB)服務中之裝置的胞元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C-RNTI)及sNetID。在網路切片中所准許之所有裝置可偵測定址至sNetID之共同控制資訊。定址至sNetID之共同控制資訊可攜載用於網路切片之資源分配資訊; DCCH可位於針對各網路切片指派之無線電資源內且可用以排程在網路切片下操作之裝置的傳輸。 6.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及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 在網路切片下操作之裝置可在經指派用於網路切片之UL資源的控制區中傳輸上行鏈路(UL)控制資訊。 7.   用於網路切片之資源分配: 待在將無線電資源分派至網路切片時考慮的因素可包括:訊務負載、訊務類型及服務品質(QoS)要求及/或資源分配粒度及動態。 PHY及MAC架構
圖5展示在空中介面上具有網路切分之PHY及MAC架構的實例實施例。對於PHY,圖5說明實施多種PHY數字方案以滿足不同QoS要求之狀況。無線電資源之一部分經分配至胞元中之作用中網路切片。在由圖5展示之實例中,除基礎行動寬頻切片外,展示三個網路切片(亦即,展示有Slice#1至Slice#4,其分別由陰影樣式501至504指示。此等陰影樣式始終被均勻地使用)。各切片經指派無線電資源之一部分。資源分配可藉由層級1 MAC 510排程。資源分配之粒度及動態可根據各種設計選取及/或經驗研究而選擇。應注意,網路切片501至504中之各者可依據不同數字方案具有多個無線電訊框類型。此情境可在網路切片具有具不同效能及QoS要求之訊務時加以實施。
更詳細而言,圖5展示整體MAC實體500,其包含:層級1 (L1) MAC實體510,其橫跨所有網路切片操作;及層級2 (L2) MAC實體520,其自身包含數個切片特定子實體522至528 (亦即,切片#1至#4中之各者分別一MAC)。此等子實體522至528各為切片特定的,且在整體邏輯無線電資源550之各別切片特定部分(展示為切片特定部分552至558)上操作。切片特定L2 MAC子實體522至528與邏輯無線電資源之切片特定部分(項目552至558)之間的各別關係係藉由雙頭點線箭頭展示。
邏輯無線電資源之切片特定部分552至558中的各者如何經分配至實際實體無線電資源(且更具體而言,無線網路上此時在使用中之數字方案,例如,對於此實例,數字方案#1 570及#2 580)係藉由單頭箭頭展示。為便於審閱,用於特定切片之各組單頭箭頭係以不同方式用點線表示,且實體無線電資源之各各別部分具有合適對應陰影。所展示關係僅為例示性的,且可使用網路切片邏輯資源至實體資源上之任何合適配置。如本文中所使用,實體無線電資源為橫跨無線資源560 (以類似於當前4G資源映射之方式可用,例如,實體資源區塊(PRB)、具有TTI間距等)的實際實體頻率562及時間561分配。
如上文所描述,各網路切片之分散式實體無線電資源經映射至連續邏輯無線電資源,連續邏輯無線電資源可用於層級2 MAC排程以用於網路切片內之通訊。各網路切片可具有專用層級2 MAC實體(例如,圖5所提到之子實體522至528)。邏輯傳輸時間間隔(TTI)係基於如圖6中所展示之邏輯無線電資源而定義,圖6為實體無線電資源至邏輯無線電資源映射及邏輯TTI之說明。在邏輯/網路切分網域中,邏輯TTI可功能等效為傳統4G網路標準之TTI (亦即,實體TTI)。TTI可被視為邏輯單元而非時間單元。在邏輯無線電資源上之MAC操作允許可基於邏輯TTI單元而非時間TTI單元之更可調整的HARQ程序。
更詳細而言,圖6展示實體無線電資源610分散式配置至邏輯無線電資源620相連/連續配置之映射。在圖6中,實體無線電資源610之區塊藉由虛線箭頭說明為映射至邏輯無線電資源620之區塊。實體無線電資源610之區塊可在時間及頻率上分散,且可經映射至邏輯無線電資源620之相連/連續子訊框(在圖6中表示為SF0至SF4)以形成區塊之相連邏輯定序。圖6亦展示邏輯無線電資源620之TTI 621,其中傳輸時間間隔621為邏輯無線電資源620之子訊框(標記為SF0至SF4)。TTI可指用於各子訊框之無線電鏈路上的最小傳輸週期之持續時間,例如,1 ms。
圖7及圖8展示操作於切片之邏輯無線電資源上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處理程序之兩個實例700及800,其可基於邏輯TTI單元,諸如圖6之TTI單元621。圖7之實例為具有在一組下行鏈路子訊框區塊710與各別上行鏈路子訊框區塊720之間起作用的四個停止及等待(SAW)處理程序的HARQ程序。
圖8展示類似於圖7之類似HARQ處理程序,然而,圖8之實例包括在一組下行鏈路子訊框區塊810與各別上行鏈路子訊框區塊820之間起作用的六個SAW處理程序而非圖7之四個處理程序。 網路切片識別
根據實例實施例,為在空中介面中識別網路切片,可將網路切片ID (sNetID)指派至網路切片。存取(或將要存取)網路切片之裝置已知sNetID。sNetID可用以定址網路切片中之所有裝置。可在系統資訊及其類似者中廣播作用中網路之sNetID。 隨機存取(RA)
根據各種實施例,隨機存取(RA)可在共用於無線網路中之所有裝置當中的共同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中或在用於網路切片之專用PRACH中。在為上行鏈路訊框900中之實例PRACH通道類型之說明的圖9中所展示之實例中,PRACH #0 920可為可由胞元或網路中之所有裝置使用的共同PRACH。PRACH #1 930可為經指派用於網路切片#1之專用PRACH。圖9之實例說明含於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 #1 910中之共同PRACH 920及專用PRACH 930兩者。在專用PRACH 930之狀況下,網路切片可在作用中狀態中。PRACH位置可經廣播至系統中正廣播資訊及/或一或多個系統資訊區塊(SIB)之裝置。當網路切片在休眠狀態或閒置狀態中時,裝置可在共同PRACH 920中進行RA程序,在此期間網路切片可被觸發。用以存取網路切片之RA序列可攜載sNetID。可應用切片特定爭用解決方案。 網路切片休眠及啟動
根據各種實施例,若不存在訊務持續所要時間段,則胞元中之網路切片可轉至休眠狀態中。一旦轉至休眠狀態中,分配至網路切片之資源便可被釋放。在各種實施例中,休眠網路切片可在以下兩個狀況中之至少一者下轉至作用中狀態中:
當下行鏈路訊務在網路切片中出現時。在此狀況下,網路切片可由網路觸發; 當上行鏈路訊務在網路切片中出現時。在此狀況下,網路切片可由UE在RA或另一相似排程請求期間觸發。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
根據各種實施例,可在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傳輸共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cPDCCH)資訊及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圖10展示一個下行鏈路子訊框1000之實例,且為實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類型及位置之說明。圖10展示根據實例之cPDCCH資訊1010及dPDCCH資訊1020之位置。
cPDCCH 1010可位於各子訊框之固定符號(例如,前三個符號,如在4G LTE/LTE進階中)中。cPDCCH 1010可攜載用於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裝置的資源分配資訊,且亦可攜載用於無線網路中之任何其他網路切片的資源分配資訊。
在一實例中,cPDCCH 1010可使用sNetID定址經排程網路切片。在此實例中,存取經排程網路切片之所有裝置可偵測定址至對應sNetID之cPDCCH資訊1010。
用於網路切片之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1020可位於經指派至網路切片之無線電資源中。dPDCCH資訊1020可位於網路切片之兩個或大於兩個連續資源區塊中,或可分散於網路切片之資源區塊中。dPDCCH 1020攜載用於在網路切片下操作之裝置的排程資訊。
更詳細而言,圖10展示一個下行鏈路子訊框1000之cPDCCH部分1010。在圖10之實例中,cPDCCH部分1010可包括用於網路切片之資源區塊(RB)分配的指示1012。圖10之實例進一步展示映射至一個DL子訊框之dPDCCH部分的RB分配之指示1012。在圖10之實例中,dPDCCH可進一步含有用於網路切片之下行鏈路無線電資源1022。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根據實例實施例,可在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傳輸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cPUCCH)傳輸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傳輸,如為實例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類型及位置之說明的圖11中所說明。cPUCCH可由存取行動業者網路之所有裝置使用。dPUCCH可專用於存取網路切片之裝置。進行MBB存取及網路切片存取兩者之裝置可將其對MBB存取及網路切片存取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聚集至一個控制單元,且在cPUCCH中傳輸控制單元。
更詳細而言,圖11之實例展示包含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部分910之一個上行鏈路子訊框1100,其類似於圖9之實例。在圖11之實例中,一個上行鏈路子訊框1100可包含cPUCCH部分910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部分1120。圖11之實例可進一步包含用於網路切片、與dPUCCH 1120相關聯之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1122。 資源分配
待在將無線電資源分派至網路切片時考慮的因素包括:訊務負載、訊務類型及QoS要求及/或資源分配粒度及動態。舉例而言,對於需要低潛時遞送之網路切片,可在連續實體子訊框中分配資源以達成如在空中介面中設計之最小傳輸潛時量。為減少控制發信附加項,可定義資源分配型樣。
圖12展示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1200之實例。如本文中所使用,RAN控制實體一詞可為適合於且經配置以進行所揭示之方法及控制功能的任何電路、邏輯或電路系統。「邏輯」、「電路」及「電路系統」等詞可指以下各者、為以下各者之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之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描述功能性之其他合適硬體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或與電路系統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之邏輯。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成使用任何經合適組配之硬體及/或軟體的系統。圖12針對一個實施例說明電子裝置1200之實例組件。在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0可為以下各者、實施以下各者、併入至以下各者中或另外為以下各者之部分:使用者裝備(UE)、諸如演進型NodeB (eNB)之基地台(BS)、RAN控制器或能夠及經配置以進行所揭示之RAN切分方法及功能之一些其他電子裝置或網路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0可包括至少如所展示耦接至一起的以下各者: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210、諸如基頻電路系統1220之控制電路系統、射頻(RF)電路系統1230、前端模組(FEM)電路系統1240及一或多個天線1250。
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210可包括一或多個應用程式處理器。舉例而言,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210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之電路系統。處理器可包括通用處理器及專用處理器(例如,圖形處理器、應用程式處理器等)之任何組合。處理器可與記憶體/儲存器耦接及/或可包括記憶體/儲存器,且可經組配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器中之指令以使得各種應用程式及/或作業系統能夠在系統上運行。
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之電路系統。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包括一或多個基頻處理器及/或控制邏輯以處理自RF電路系統1230之接收信號路徑接收的基頻信號,且產生用於RF電路系統1230之傳輸信號路徑的基頻信號。基頻處理電路系統1220可與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210介接以用於產生及處理基頻信號且用於控制RF電路系統1230之操作。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包括第二代(2G)基頻處理器1221、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1222、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1223及/或用於其他現存代、開發中或未來待開發之代(例如,第五代(5G)、6G等)的其他基頻處理器1224。基頻電路系統1220 (例如,基頻處理器1221至1224中之一或多者)可處置經由RF電路系統1230實現與一或多個無線電網路之通訊的各種無線電控制功能。無線電控制功能可包括(但不限於)信號調變/解調變、編碼/解碼、射頻移位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220之調變/解調變電路系統可包括快速傅立葉變換(FFT)、預寫碼及/或群集映射/解映射功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220之編碼/解碼電路系統可包括卷積、咬尾卷積、渦輪碼、維特比及/或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編碼器/解碼器功能性。調變/解調變及編碼器/解碼器功能性之實施例不限於此等實例,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括其他合適功能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包括協定堆疊之元素,諸如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協定的元素,包括(例如):實體(PHY)、媒體存取控制(MAC)、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及/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元素。基頻電路系統1220之中央處理單元(CPU) 1226可經組配以運行用於發信PHY、MAC、RLC、PDCP及/或RRC層的協定堆疊之元素。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可包括一或多個音訊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1227。音訊DSP 1227可包括用於壓縮/解壓縮及回聲消除之元件,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括其他合適處理元件。
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進一步包括記憶體/儲存器1225。記憶體/儲存器1225可用以載入及儲存用於由基頻電路系統1220之處理器進行之操作的資料及/或指令。用於一個實施例之記憶體/儲存器可包括合適依電性記憶體及/或非依電性記憶體之任何組合。記憶體/儲存器1225可包括各種層級之記憶體/儲存器之任何組合,各種層級之記憶體/儲存器包括(但不限於)具有嵌入式軟體指令(例如,韌體)之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例如,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快取記憶體、緩衝器等。記憶體/儲存器1225可共用於各種處理器當中或專用於特定處理器。
基頻電路系統之組件可合適地組合於單一晶片、單一晶片組中,或在一些實施例中安置於同一電路板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220及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210之構成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一起實施於(諸如)系統單晶片(SOC)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提供與一或多種無線電技術相容之通訊。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支援與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及/或其他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MAN)、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之通訊。基頻電路系統1220經組配以支援大於一個無線協定之無線電通訊的實施例可被稱作多模式基頻電路系統。
RF電路系統1220可使用經調變電磁輻射經由非固態媒體實現與無線網路之通訊。在各種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1230可包括切換器、濾波器、放大器等以促進與無線網路之通訊。RF電路系統1230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該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用以降頻轉換自FEM電路系統1240接收之RF信號且將基頻信號提供至基頻電路系統1220的電路系統。RF電路系統1230亦可包括傳輸信號路徑,該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用以增頻轉換由基頻電路系統1220提供之基頻信號且將RF輸出信號提供至FEM電路系統1240以供傳輸的電路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1230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RF電路系統1230之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放大器電路系統1232及濾波器電路系統1233。RF電路系統1230之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濾波器電路系統1233及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RF電路系統1230亦可包括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該合成器電路系統用於合成頻率以供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提供之經合成頻率而降頻轉換自FEM電路系統1240接收之RF信號。放大器電路系統1232可經組配以放大經降頻轉換信號,且濾波器電路系統1233可為經組配以自經降頻轉換信號移除不合需要之信號從而產生輸出基頻信號的低通濾波器(LPF)或帶通濾波器(BPF)。輸出基頻信號可被提供至基頻電路系統1220以供進一步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可為零頻率基頻信號,但此並非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可包含被動混頻器,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不受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提供之經合成頻率而增頻轉換輸入基頻信號,以產生用於FEM電路系統1240的RF輸出信號。基頻信號可由基頻電路系統1220提供且可由濾波器電路系統1233濾波。濾波器電路系統1233可包括低通濾波器(LPF),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不受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可包括兩個或大於兩個混頻器,且可經配置以分別用於四相降頻轉換及/或增頻轉換。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可包括兩個或大於兩個混頻器,且可經配置以用於影像抑制(例如,Hartley (哈特利)影像抑制)。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及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可經配置以分別用於直接降頻轉換及/或直接增頻轉換。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可經組配以用於超外差式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及輸入基頻信號可為類比基頻信號,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不受限制。在一些替代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及輸入基頻信號可為數位基頻信號。在此等替代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1230可包括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及數位轉類比轉換器(DAC)電路系統,且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包括數位基頻介面以與RF電路系統1230通訊。
在一些雙模式實施例中,可提供單獨無線電IC電路系統以用於處理各頻譜之信號,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不受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可為分率N合成器或分率N/N+1合成器,但實施例之範疇就此而言不受限制,此係因為其他類型之頻率合成器可為合適的。舉例而言,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可為△-δ合成器、頻率倍增器,或包含具有分頻器之鎖相迴路的合成器。
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可經組配以基於頻率輸入及除法器控制輸入而合成輸出頻率以供RF電路系統1230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231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可為分率N/N+1合成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頻率輸入可由壓控振盪器(VCO)提供,但其並非要求。除法器控制輸入可由基頻電路系統1220或應用程式處理器1210取決於所要輸出頻率而提供。在一些實施例中,除法器控制輸入(例如,N)可基於由應用程式處理器1210指示之通道自查找表判定。
RF電路系統1230之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可包括除法器、延遲鎖定迴路(DLL)、多工器及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實施例中,除法器可為雙模數除法器(DMD),且相位累加器可為數位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實施例中,DMD可經組配以將輸入信號除以N或N+1 (例如,基於進位輸出)以提供分率分頻比。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DLL可包括一組級聯可調諧延遲元件、一相位偵測器、一電荷泵及一D型正反器。在此等實施例中,延遲元件可經組配以將VCO時段分成Nd個相等的相位封包,其中Nd為延遲線路中之延遲元件的數目。以此方式,DLL提供負回饋以有助於確保經由延遲線路之總延遲為一個VCO循環。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1234可經組配以產生載波頻率作為輸出頻率,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為載波頻率之倍數(例如,兩倍之載波頻率、四倍之載波頻率)且結合正交產生器及除法器電路系統使用以產生在載波頻率下相對於彼此具有多個不同相位之多個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為LO頻率(fLO)。在一些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1230可包括IQ/極性轉換器。
FEM電路系統1240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該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經組配以對自一或多個天線1250接收之RF信號操作、放大所接收信號且將所接收信號之經放大版本提供至RF電路系統1230以供進一步處理的電路系統。FEM電路系統1240亦可包括傳輸信號路徑,該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經組配以放大由RF電路系統1230提供之用於傳輸之信號以供一或多個天線1250中之一或多者傳輸的電路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FEM電路系統1240可包括用以在傳輸模式操作與接收模式操作之間切換的TX/RX切換器。FEM電路系統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FEM電路系統之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低雜訊放大器(LNA)以放大所接收之RF信號且提供經放大之所接收RF信號作為輸出(例如,至RF電路系統1230)。FEM電路系統1240之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用以放大輸入RF信號(例如,由RF電路系統1230提供)之功率放大器(PA),及用以產生RF信號以供後續傳輸(例如,藉由一或多個天線1250中之一或多者)之一或多個濾波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0可包括額外元件,諸如記憶體/儲存器、顯示器、攝影機、感測器及/或輸入/輸出(I/O)介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200可為、實施、併有或另外為RAN實體之部分。在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220可用以進行以下操作:識別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該等垂直切片與RAN之垂直市場區段相關;識別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該等水平切片與RAN之網路階層區段相關;及將RAN切分成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RF電路系統可根據垂直及/或水平切片而發送及/或接收一或多個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2之電子裝置可經組配以進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處理程序、技術及/或方法或其部分。圖13描繪一個此處理程序1300。舉例而言,在電子裝置為、實施、併入至或另外為演進型節點B (eNB)之部分或其一部分的實施例中,該處理程序可包括:將實體無線電資源切分成多個網路切片(1310);及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1320)。圖13之方法1300可進一步包含將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中之各者映射至實體無線電資源(1330)。
在一些實施例中,層級1媒體存取控制(MAC)將實體無線電資源切分成多個網路切片,且層級2 MAC將多個網路切片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其中層級2 MAC排程網路切片內之實體無線電資源。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網路切片可根據預定義邏輯傳輸時間間隔(TTI)單元而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將網路切片識別符(sNetID)分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對應網路切片;及將各sNetID廣播至正由eNB伺服之各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經指派至專用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以使得使用者裝備(UE)藉由在專用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而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在作用中狀態中以便利用專用PRACH,且其中當多個網路切片中之網路切片在休眠狀態或閒置狀態中時,UE在共同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且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指示UE在共同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之訊息的接收而觸發網路切片以進入作用中狀態,其中訊息包括待觸發之網路切片的sNetID。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在系統廣播資訊訊息及/或在系統資訊區塊(SIB)中將子訊框內之專用PRACH的位置廣播至正由eNB伺服之各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判定在所要(例如,指定)時間段內訊務是否存在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內;當判定在所要(例如,指定)時間段內不存在訊務時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網路切片轉變至休眠狀態;及釋放分配至在休眠狀態中之網路切片的資源。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在下行鏈路訊務出現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中時將至少一個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轉變至作用中狀態,其中至少一個網路切片待由網路元件觸發。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在上行鏈路訊務出現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中時將至少一個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轉變至作用中狀態,其中至少一個網路切片待由UE在隨機存取程序期間觸發。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提供共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cPDCCH)資訊及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cPDCCH資訊待由UE使用以定位各子訊框之固定符號,其中cPDCCH攜載用於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UE之資源分配資訊及用於網路切片之資源分配資訊,其中各UE使用sNetID偵測定址至對應UE之cPDCCH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相關聯的dPDCCH資訊位於經指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無線電資源中,其中dPDCCH資訊待被指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兩個或大於兩個連續資源區塊或待分散在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相關聯的資源區塊中,且其中dPDCCH攜載用於在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下操作的UE之排程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接收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之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cPUCCH)傳輸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傳輸,其中cPUCCH待由想要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一或多個UE使用,其中dPUCCH待由想要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的一或多個UE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組配以存取MBB及網路切片兩者之UE將用於存取MBB及存取網路切片之相關聯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聚集至單一控制單元,且UE在cPUCCH中傳輸該控制單元。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判定用於資料串流之訊務類型的最小傳輸潛時量;及將資料串流分配至數個連續實體子訊框以達成最小傳輸潛時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在由邏輯TTI定義之邏輯子訊框上進行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2之電子裝置可經組配以進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處理程序、技術及/或方法或其部分。圖14描繪一個此處理程序1400。舉例而言,在電子裝置為、實施、併入至或另外為使用者裝備(UE)之部分或其一部分的實施例中,該處理程序可包括:基於來自演進型節點B (eNB)之通訊而判定指示一或多個無線電資源之共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cPDCCH)資訊以定位多個子訊框中之各子訊框的一或多個固定符號(1410);及基於來自eNB之通訊或來自eNB之另一通訊而判定指示用於使用多個網路切片中之網路切片傳輸資料之排程資訊的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1420)。
在一些實施例中,cPDCCH攜載用於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UE的資源分配資訊及用於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資源分配資訊,且其中UE使用sNetID偵測定址UE之cPDCCH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與網路切片相關聯之dPDCCH資訊位於經指派至該網路切片之無線電資源中,且其中dPDCCH資訊待被指派至該網路切片之兩個或大於兩個連續資源區塊或待分散在與該網路切片相關聯之資源區塊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在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傳輸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cPUCCH)傳輸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傳輸,其中cPUCCH待由UE使用以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且dPUCCH待由UE使用以存取網路切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UE經組配以存取MBB及網路切片兩者時,該方法可包括:將用於存取MBB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及用於存取網路切片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聚集至單一控制單元;及在cPUCCH中傳輸該控制單元。
圖15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能夠自機器可讀或電腦可讀媒體(例如,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讀取指令且進行本文中所論述之方法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的組件的方塊圖。具體而言,圖15展示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或處理器核心) 1510、一或多個記憶體/儲存裝置1520及一或多個通訊資源1530的硬體資源1500之圖解表示,以上組件中之各者係經由匯流排1540以通訊方式耦接。
處理器1510 (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處理器、複雜指令集計算(CISC)處理器、圖形處理單元(GPU)、諸如基頻處理器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射頻積體電路(RFIC)、另一處理器或其任何合適組合)可包括(例如)處理器1512及處理器1514。記憶體/儲存裝置1520可包括主記憶體、磁碟儲存器或其任何合適組合。
通訊資源1530可包括互連及/或網路介面組件或其他合適裝置以經由網路1508與一或多個周邊裝置1504及/或一或多個資料庫1506通訊。舉例而言,通訊資源1530可包括有線通訊組件(例如,以供經由通用串列匯流排(USB)耦接)、蜂巢式通訊組件、近場通訊(NFC)組件、Bluetooth®組件(例如,Bluetooth®低能量)、Wi-Fi®組件及其他通訊組件。
指令1550可包含用於使處理器1510中之至少任一者進行本文中所論述之方法中的任何一或多者的軟體、程式、應用程式(applicaiton)、小程式、應用程式(app)或其他可執行程式碼。指令1550可完全或部分地駐留於處理器1510 (例如,在處理器之快取記憶體內)、記憶體/儲存裝置1520或其任何合適組合中之至少一者內。此外,可將指令1550之任何部分自周邊裝置1504及/或資料庫1506之任何組合傳送至硬體資源1500。因此,處理器1510之記憶體、記憶體/儲存裝置1520、周邊裝置1504及資料庫1506為電腦可讀及機器可讀媒體之實例。
圖16展示說明根據實施例之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之建置區塊的實例之示意圖1600,且特定言之,說明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可如何控制圖3之水平及垂直切片。在此圖中,控制平面(c平面)功能性經展示為第一填充類型1602,管理平面(m平面)功能性經展示為第二填充類型1604,且使用者平面(u平面)功能性經展示為第三填充類型1606。應注意,剩餘圖將相同關鍵詞用於不同平面部分,然而,稍後諸圖中之彼等平面類型的特定例項之編號將關於正被論述之圖號而連續地編號,例如,用於圖17之1700系列=項目1702至1706,用於圖18之1800系列等)。
在圖16中,展示有可切分(且現經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其包含數個水平RAN切片308及數個垂直RAN切片306。垂直/水平切片包含部分112至148,如所展示。矩陣中之任何給定切片部分可包括控制平面功能性之一部分及/或使用者平面功能性之一部分。舉例而言,在此實例中為MBB垂直市場110之頂部水平切片部分112的切片部分A包含c平面功能性及u平面功能性兩者。同時,為MTC-1垂直市場130之第二層級水平切片部分134的切片部分B僅具有u平面功能性。
圖16中之RAN切片正由可包括c平面1602及m平面1604功能性中之任一者或兩者的RAN控制實體1610管理。在所展示之實例中,兩個類型之功能性包括於控制及協調網路切片操作(m平面)之RAN控制實體中。因此,RAN控制實體可運行控制平面(c平面) 1602及管理平面(m平面) 1604。c平面1602可負責建立及維持網路切片之連接性。m平面1604可負責切片組配/重新組配,例如,切片或切片部分之設置及後續管理,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RAN控制實體之c平面1602功能可為用於不具有c平面之切片的c平面錨。在m平面1604中,RAN控制實體1610可在協定堆疊之層1 (L1,PHY層)及層2 (L2,MAC層及上方層,直至IP層下方-在LTE內容背景中,層2控制功能可為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功能)中操作,其中L1控制功能協調切片之正常層1 (PHY)操作,且L2控制功能(其為本發明引入之功能)協調切片之L2 (RRC)操作,亦即,切片之每垂直切片操作。在一些實例中,RAN控制實體1610可為虛擬實體,其功能可實體地分散於無線電存取網路之不同位置中。
圖17說明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的第一分散式實例。在此實施例中,RAN控制實體1610可橫跨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多個(或所有)巨型BS (然而,為清楚起見,僅一個此巨型BS 1710展示於圖中)而分散。在此實例中,巨型BS中之各者可運行RAN控制實體功能1704以管理巨型BS之涵蓋範圍內的網路切片之部分。在圖17之實例中,存在三個切片部分:切片部分#1-1、切片部分#2-1及切片部分#3-1。在一個實例中,切片部分#1-1可為在巨型BS #1 1710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 MBB切片110之部分,亦即,圖16中之切片部分112。在一個實例中,切片部分#2-1可為在巨型BS #1 1710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 MTC-1切片120之部分,亦即,圖16中之切片部分122。在一個實例中,切片部分#3-1可為在巨型BS #1 1710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 MTC-2切片130之部分,亦即,圖16中之切片部分132。如上文所論述,參看圖16,切片部分中之各者可具有c平面及/或u平面功能部分。
在圖17中,巨型BS #1 1710具有m平面功能部分1704、c平面功能部分1702及u平面功能部分1706,且組成RAN之多個巨型BS一致地起作用(亦即,分散式系統)以將RAN之切片作為整體進行管理。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切片、切片部分之任何特定組合或切片、切片部分之個別組成(就c平面、u平面或m平面功能性而言)。
圖18說明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的第二集中式實例。在此實施例中,RAN控制實體1610可居中地位於(例如)集中式RAN控制器1810處從而管理其涵蓋範圍內之所有切片,且可(例如)橫越多個巨型BS區域。在此圖中,RAN控制器1810具有將不同切片(亦即,Slice#1、Slice#2及Slice#3)作為整體進行控制之m平面功能部分1804及c平面功能部分1806兩者。在圖18之實例中,Slice#1為MBB垂直切片110、Slice#2為V2X垂直切片120且Slice#3為MTC-1垂直切片130,然而,在使用中之特定切片並非限制性的。亦在實例中,Slice#1及Slice#2各經展示為具有c平面功能部分及u平面功能部分1806兩者,而Slice#3經展示為僅具有u平面功能部分。
因此,根據實施例,控制及協調切片/切片部分之管理平面控制功能(亦即,RAN控制實體)可經分散或經居中地佈建。
根據實施例,可一起操作以控制u平面操作之層1 (L1,例如,PHY)及層2 (L2,例如,MAC及上方層,其提供RRC功能)控制功能可遵循平面架構或階層式控制架構,如分別在圖19及圖20中所說明。
在圖19中所說明之平面控制架構中,所有垂直及水平切片之u平面控制可藉由RAN控制實體1610管理。根據圖19之實例,RAN控制實體1610具有L2控制功能部分1930及L1控制功能部分1935兩者。L2控制功能部分1930可操作以控制各別切片Slice#1至Slice#3 110至130中之各者的L2功能部分1940、1950、1960。在同一實例中,L1控制功能部分1935可操作以控制各別切片Slice#1至Slice#3 110至130中之各者的L1功能部分1945、1955、1965。
在圖20中所說明之階層式控制架構中,RAN控制實體1610可僅控制一種類型之切片,例如,垂直切片,該切片將進一步控制另一種類型之切片,例如,水平切片。作為另一實例,在V2X中,垂直切片(V2X)有可能控制水平切片(V2V),然而,在個人區域網路(PAN)中,水平切片(PAN)有可能控制垂直切片(例如,健康感測器MTC)。
根據圖20之特定實例,RAN控制實體1610具有L2控制功能部分1930及L1控制功能部分1935兩者。L2控制功能部分1930可操作以控制slice#1 110之(整個) L2控制器功能部分2030,該控制器功能部分又控制形成垂直切片110之水平切片部分(亦即,水平切片部分#1-1 112、水平切片部分#1-2 114等) (為清楚起見,僅展示Slice#1之兩個水平切片部分)中的各者之L2功能部分。可單獨地且以不同方式控制不同垂直切片-如藉由僅具有單一L2控制功能部分1950之垂直slice#2 120所展示(亦即,以類似於上文所論述之圖19中所展示之方式的方式控制切片#2)。
因此,實例可提供對不同垂直切片之異質控制,如可為所揭示之經切分RAN技術之一些實例實施中必要的。L1控制功能可以相同或類似方式操作。圖20展示經應用之準確的相同方式。因此,在圖20中,L1控制功能部分1935可操作以控制slice#1 110之(整個) L2控制器功能部分2040,該控制器功能部分又控制形成垂直切片110之水平切片部分(亦即,水平切片部分#1-1 112、水平切片部分#1-2 114等)中的各者之L1功能部分。可單獨地且以不同方式控制不同垂直切片-如藉由僅具有單一控制功能部分1955之垂直slice#2 120所展示(亦即,以類似於上文所論述之圖19中所展示之方式的方式控制切片#2)。
圖21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管理無線電存取網路的第一實例方法2100。此實例以最高細節層級展示且包含:識別垂直切片(亦即,待伺服之市場) (2110);及接著識別水平切片(亦即,網路層) (涉及2120);及接著相應地切分RAN (2130)。將瞭解,可以相反順序或同時進行垂直及水平切分之識別。可針對各類型(水平或垂直或子類型)單獨地且不同步地進行且可週期性地進行切片識別。可(重新)切分RAN,且可根據所進行之任何及各切片識別處理程序而變更切片之操作。
圖22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管理無線電存取網路的第二實例方法2200。此實例係以比圖21低之細節層級展示。該實例方法開始且接著繼續進行以判定切片是否將在平面架構或階層式架構中加以控制(2210)。若遵循平面架構(2215),則該方法繼續進行以藉由RAN控制實體1610控制(2220)所有切片(及相關聯切片部分) (按照圖19)。該方法可取決於實施而返回至在稍後階段重新測試組配。若遵循階層式架構(2217),則該方法繼續進行以藉由RAN控制實體1610控制(2230)第一切片(及視情況,其相關聯切片部分),且接著藉由第一切片之控制功能控制(2240)其他切片(及其相關聯切片部分) (按照圖20)。該方法可取決於實施而返回至在稍後階段重新測試組配。
如本文中所使用,RAN控制實體一詞可為適合於且經配置以進行所揭示之方法及控制功能的任何電路、邏輯或電路系統。「邏輯」、「電路」及「電路系統」等詞可指以下各者、為以下各者之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之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描述功能性之其他合適硬體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或與電路系統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之邏輯。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成使用如上文所描述的任何經合適組配之硬體及/或軟體(例如,圖12、圖15等)的系統。
根據本發明,網路切分經設計以建置切片特定端對端通訊解決方案,且實現具有異質部署、異質訊務及服務以及異質要求之可調式5G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及核心網路(CN)。網路切分被視為用於5G之關鍵技術中之一者。
進行網路切分之準則及粒度可為實施特定的。然而,如上文所論述,一般而言,網路切分可包括兩個維度:垂直切分及水平切分,且可經進行以達成以使用者為中心之服務。
各切片可為獨立的,從而在經指派邏輯資源(例如,邏輯上分離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及對應(亦即,伺服)核心網路(CN))上操作。在一實例中,此可涉及CN及RAN中之切片特定處理。在CN中,網路功能虛擬化(NFV)及軟體定義網路(SDN)可為網路切分之技術啟用項。舉例而言,NFV及SDN可用以虛擬化網路元件及功能,此情況又可啟用各切片中(或用於各切片)之易於組配/再使用網路元件及功能以便滿足各切片自身之操作要求。在RAN中,切分可建置於自實體無線電資源(例如,傳輸點、頻譜、時間等)抽象化之邏輯資源上。各切片可具有其自身的空中介面及RAN架構。
在RAN中,各胞元站點可具有操作於其上之多個切片,各切片可具有其自身的RAN架構,且各行動裝置(諸如,使用者裝備(UE))可訂用一個或多個切片。如在當前行動網路中,行動裝置(例如,UE)關聯、存取控制及負載平衡方案可為切片特定而非胞元特定的。可在各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處啟用切片開啟/關閉操作。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組配可定製為考慮基於切片之操作。在某種意義上,切片特定操作可模糊實體胞元站點(例如,基地台)之概念且使網路操作較服務/訊務/使用者導向而非實體胞元導向。
本發明之實例提供RAN中基於切片之操作。具體而言,論述以下態樣:1)切片特定RAN架構;2)網路切分情況下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組配;3)切片開啟/關閉操作;4)基於切片之存取控制;及/或5)基於切片之負載平衡。 切片特定RAN架構
圖2展示取決於諸如訊務類型、訊務負載、QoS要求及其類似者之因素的切片特定RAN架構之實例,且切片中之各者的RAN架構可經動態組配。所提議的可切分RAN架構可包括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功能,其可為切片開啟/關閉操作及基於切片之存取控制處理及負載平衡處理提供功能性連同提供其他功能。所提議的可切分RAN架構可利用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操作,其中c平面部分可為共同或切片特定的或其組合,如以下章節中將說明。 RAN中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組配
取決於控制平面(C平面)及使用者平面(U平面)如何(解耦)耦接於RAN中,存在C/U平面可如何經組配以用於可切分RAN架構中之各種選項。在下文中,對「解耦」之參考可意謂各別部分並不共置或並不在同一邏輯或實體信號路徑上以用於發信訊息(亦即,若經解耦,則用於C平面之訊息並不行進相同於用於u平面之訊息的路徑)。耦接一詞可意謂相反情況,亦即,各別部分共置或在同一邏輯或實體信號路徑上以用於發信訊息。
選項1:控制平面作為獨立切片,解耦控制平面切片與使用者平面切片。在此選項中,各網路切片之C平面及U平面解耦。可存在支援所有U平面之一個C平面切片。C平面切片及U平面切片可操作於不同網路節點上。舉例而言,C平面切片可維持於巨型BS處,而U平面切片可操作於巨型BS上、小型胞元BS上及/或經由裝置間鏈路操作。此選項之優勢為C平面功能可始終開啟,從而提供針對正由網路切片伺服之裝置的完全涵蓋。缺點可為當C平面切片與U平面切片並不實體上共置時其間的發信交換。圖23展示具有網路切片之解耦組配的實例C/U平面實施2300。特定言之,圖23展示連接至各別u平面(例如,切片#1之u平面2320、切片#2之u平面2330,一直至切片#N之u平面2340)之全域共同c平面2310 (亦即,用於在所有網路切片上使用)。亦即,切片(切片之u平面)之特定數目/在使用中之切片的數目對於任何給定實例實施及彼實施之當前環境係任意的。
選項2:在各切片中控制平面與使用者平面耦接。在此選項中,各切片之C平面與U平面可耦接且實體上共置。此組配之優勢可包括傳輸點當中之較少控制發信延遲及發信交換附加項。在一些實例中,為確保C平面涵蓋範圍,切片可在僅具有關於彼切片之較少訊務的傳輸點處保持開啟。圖24展示C/U平面耦接切片組配2400,其中切片#1之切片特定c平面2410耦接至切片#1之u平面2420,切片#2之切片特定c平面2430耦接至切片#2之u平面2440,且可繼續一直至(亦即,直至)耦接至切片#N之u平面2460的切片#N之切片特定c平面2450。再次,在使用中之切片之數目對於實施及彼實施之當前環境係任意的。
選項3:控制平面分裂成共同控制平面切片及切片特定控制平面。在此選項中,共同控制平面功能中之一些(諸如,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閒置」(RRC閒置)模式中之功能(例如,傳呼、胞元重選、追蹤區域更新))可分類成共同C平面部分,而在「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RRC連接)模式中之功能(例如,交遞、專用承載設置)可分類成切片特定控制平面功能。在一實例中,優勢為提供涵蓋範圍且同時減少網路節點當中之控制發信交換。圖25展示部分解耦C/U平面組配2500,其中共同c平面功能2510連接至:切片#1之切片特定部分2520及切片#1之切片特定u平面功能2530;切片#2之切片特定部分2540及切片#2之切片特定u平面功能2550,且可繼續一直至(亦即,直至)切片#N之切片特定部分2560及切片#N之切片特定u平面功能2570。再次,在使用中之切片之數目對於實施及彼實施之當前環境係任意的。 切片開啟/關閉程序
無關於使用中之c平面/u平面拓樸,所提議的切片特定RAN架構本質上建議使用切片開啟/關閉程序。切片開啟/關閉之一些情境包括:開放巨型胞元涵蓋範圍下之小型胞元中的切片;開放在不同頻帶(例如,高頻帶、無執照頻帶)上操作之胞元中的切片。在存取點處開啟切片之觸發事項可包括: 切片之訊務負載超出某一臨限值-例如,此資訊可自嘗試存取切片上之AP的UE獲得及/或由相鄰AP及/或由網路中央控制器及/或由父代階層(例如,巨型胞元)中之AP指示。
操作於切片上之作用中UE之數目超出某一臨限值-例如,此資訊可自嘗試存取切片上之AP的UE獲得及/或由相鄰AP及/或由父代階層(例如,巨型胞元)中之AP指示
為了保持移動UE之服務連續性,其中US橫跨基地台(例如,巨型BS)移動,且連接至一個基地台上之特定切片(或多個切片),但其將移動(及交遞)至之基地台尚不具有操作於其上之任何或所有各別切片。
為了滿足某些QoS要求,諸如低潛時、超可靠性等,亦即,QoS要求鼓動可由用於彼QoS類別之新切片最好/較好地伺服。
一個AP處之切片開啟可由UE或由網路觸發。圖24至圖26展示藉由不同類型之觸發事項引起的切片開啟程序。當由UE觸發時,UE可在隨機存取期間發送關於預期切片之指示。取決於UE觸發之類型(亦即,歸因於訊務負載或歸因於QoS要求),切片開啟程序可不同。在訊務負載促動式切片開啟中,BS可僅在其看到足夠訊務傳入時開啟切片。若BS決定不開啟切片,則UE存取請求可並非始終被接受。在QoS促動式切片開啟中,BS可在具有QoS需求時開啟切片。在所請求QoS滿足某些準則之情況下,可接受UE存取請求。當由同級BS/AP觸發時,同級BS/AP可發送觸發訊息以請求目標BS處之切片開啟。
圖26展示UE觸發式切片開啟(on)(亦即,切片開啟(turn-on))之第一實例2600。在圖26之實例中,鼓動參數為請求切片(開啟)之UE的數目超出某一臨限值。在圖26中,實例開啟處理程序由各別UE進行包括UE希望使用之預期切片的指示(亦即,資料元素)之隨機存取開始。此包含自UE發送至基地台之訊息2610。當足夠UE已請求使用同一網路切片(亦即,已超出臨限數目)時,接收基地台可接著開啟所請求網路切片(2620)。作為切片開啟之結果,實施切片開啟之訊息可自基地台發送至行動性管理實體(MME)或實施(多個)切片管理處理程序之其他網路控制實體(可由基地台自行動性管理實體(MME)或實施(多個)切片管理處理程序之其他網路控制實體接收),該訊息為關於切片之組配資訊的交換。此在圖26中展示為雙向訊息箭頭2630。組配訊息交換之結果可為指派用於待開啟切片之無線資源(例如,頻率、數字方案等)。切片資訊接著可包括(2650)於系統資訊訊息(亦即,系統廣播資訊)中,以用於準備供正由各別基地台(及/或網路控制實體)伺服之所有裝置存取。此情形允許希望存取新開啟切片之所有裝置使用該資訊如此操作,例如,藉由提供切片特定控制資訊,諸如(但不限於):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資源、切片隨機存取(RA)組配及其類似者。使用此新獲取之資訊,各別UE可接著隨機存取新產生之網路切片(2670)。
圖27展示UE觸發式切片開啟之第二實例2700,其中鼓動參數為UE請求之類型屬於某一QoS等級。處理程序極類似於圖26之處理程序2600 (類似項目由同一數字參考)。然而,在此狀況下,在裝置發送屬於給定QoS類別之請求(例如,藉由隨機存取,其中具有各別請求資訊)之後開啟(2720)切片。在一些實施中,可提供其他類別。在此實例中,基地台較早提供隨機存取回應2730,其意謂基於QoS要求請求切片之裝置能夠較早且以簡化方式存取切片(在2740),此係因為資訊之至少一部分已在訊息2730中提供至裝置。
圖28展示網路觸發式切片開啟之第一實例2800。在此圖之實例中,存在觸發基地台(亦即,正請求切片開啟之基地台,例如,其可已具有在操作中之各別切片,且將使UE交遞至目標基地台),及目標基地台(亦即,正接收開啟各別切片之請求的基地台,例如,因為其將要被交遞有利用彼各別切片之裝置)。將請求自觸發基地台發送至目標基地台(2810)。目標基地台接著開始開啟各別切片(2820),其鼓動與MME/管理各別切片之網路控制實體交換切片之組配資訊(2830)。MME/網路控制實體將切片組配資訊提供至目標基地台(2840) (且因此相應地設置切片),且各別切片資訊可接著包括於廣播至所有裝置之系統資訊中(2850),使得希望存取新開啟切片之裝置能夠使用彼廣播資訊如此操作。
同時,在存取點(或基地台)處斷開切片之觸發事項可包括: 切片之訊務負載低於某一臨限值; 操作於切片上之作用中UE之數目低於某一臨限值。
圖29展示一個基地台(例如,源基地台)中之實例切片斷開程序2900。此實例為:基於關於相鄰胞元條件之UE報告及切片上之訊務負載/連接數目條件,BS (源BS)可決定斷開切片。為準備切片斷開,BS可將待接於操作於切片上之BS上的作用中UE交遞至其上操作有切片之相鄰BS (亦即,目標基地台)。圖29之處理程序開始於將包括目標基地台之報告量測的訊息2910自當前連接至源基地台之UE發送至該源基地台。基於訊息2910中之報告,源基地台可決定斷開(亦即,關閉)切片,此係因為切片斷開條件(例如,低訊務負載)現已滿足。切片上之作用中裝置(例如,UE)可被交遞至相鄰基地台以維持其服務連續性。在此狀況下,可進行源基地台引導(亦即,鼓動)交遞程序2930以將設計交遞至目標基地台上之對應切片。接著可進行關於S1介面(或任何其他合適基地台至核心網路介面)之資訊交換(2940)以交換用以重新組配分別關於目標及源基地台之切片狀態的資訊,使得源基地台上之切片接著可在2950處關閉。
如可自上文所描述實例看出,特定網路切片之開啟及斷開可由利用切片或提供切片內之功能的任何實體鼓動且出於多種原因鼓動。所展示實例僅例示根據本發明之切片管理程序的類型中之一些及何些子處理程序可用於彼等管理程序中。 基於切片之存取控制
由於各切片之RAN架構可不同,因此存取控制亦可為切片特定的。當UE嘗試變成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時及/或在交遞期間存取控制適用。對於在閒置模式中之UE,UE可待接於任何基地台上且保持在閒置模式中。在此情況下,可應用所論述之C/U平面組配選項1及2 (圖23及圖24)。
圖30展示切片特定隨機存取程序3000之實例。基地台系統資訊(亦即,所廣播系統資訊)可攜載關於BS中之作用中切片的資訊(3010)。基於BS系統資訊,UE可決定(3020)是否進行與BS之隨機存取。若預期切片在BS中處於作用中且給定良好通道條件,則UE可藉由進行包括關於UE將想要存取之切片之資訊的RA請求來存取彼作用中切片(3030)。即使預期切片並不由BS支援,UE可仍決定請求存取。在此狀況下,影響決策之因素可為:鏈路條件、QoS要求、相鄰胞元之訊務負載等。若UE作出存取請求但切片當前在BS中並不處於作用中,則BS可必須決定是否接受請求且開啟各別切片。BS當中或BS與中央控制器之間的發信交換可用以促進BS決策(例如,如圖26至圖29中所展示)。一旦BS決定接受存取請求,BS便可使用先前章節中論述之程序開啟切片。在任一狀況下,可由基地台作出對UE RA請求之基地台回應(亦即,肯定或否定) (3040)。
在實例中,對於可同時操作於多個切片上之UE且在多個切片啟動於不同AP或BS中之情況下,UE可必須同時保持多個連接。在此狀況下,如先前章節中所論述之C/U平面組配選項在此處變得重要。舉例而言,UE可錨定於一個C平面中且保持不同切片之U平面上的多個連接(如在C/U平面組配選項1中-圖23),或UE可具有用於維持基本C平面操作之一個共同C平面,同時針對各切片具有切片特定/專用C平面部分(如在C/U平面組配選項2中-圖24),或UE可具有各自伺服一個切片之多個連接及多個C平面(如在C/U平面組配選項3中-圖25)。
在一實例中,可提供基於切片之負載平衡。基於切片之負載平衡可達成訊務塑形增益、減少控制發信附加項及/或改良總頻譜效率。關於基於切片之負載平衡的操作可涉及橫跨切片及橫跨AP/BS之協調。可使用關於AP/BS當中之切片中之各者的負載條件之發信交換。基於切片之負載平衡可要求聯合應用切片開啟/關閉程序及切片特定存取控制程序。
在一實例中,提供切片特定RAN架構。取決於諸如訊務類型、訊務負載、QoS要求之因素,可動態地組配切片中之各者的RAN架構。
在一實例中,可提供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組配選項以支援RAN切分。在一實例中,C/U平面可自切片組配解耦(例如,控制平面作為獨立切片,解耦控制平面切片與使用者平面切片)。在另一實例中,C/U平面可並不自切片組配解耦(例如,在各切片中控制平面與使用者平面耦接)。在另一實例中,C/U平面可自切片組配部分解耦(例如,控制平面分裂成共同控制平面切片及切片特定控制平面)。在一些實例中,可藉由確保解耦部分並不共置或並不包含同一邏輯或實體信號路徑來提供解耦。舉例而言,當C平面與U平面解耦時,C平面功能並不與U平面功能共置及/或C平面訊息傳遞並不遵循相同於對應U平面訊息傳遞之邏輯或實體信號路徑。在一些實例中,可藉由確保耦接部分共置或包含同一邏輯或實體信號路徑來提供耦接。舉例而言,當C平面耦接至U平面時,C平面功能與U平面功能共置及/或C平面訊息傳遞遵循相同於對應U平面訊息傳遞之邏輯或實體信號路徑。
在一實例中,用於AP或BS處之切片開啟/關閉的觸發因素可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AP/BS處之切片之訊務負載超出某一臨限值;操作於彼切片上之作用中UE的數目超出某一臨限值;為維持移動UE之服務連續性;或為滿足某些QoS要求,諸如低潛時、超可靠性等。
在一實例中,一個AP處之切片開啟可由UE或由網路觸發。當由UE觸發時,UE可在隨機存取期間發送關於預期切片之指示。當由同級BS/AP觸發時,同級BS/AP可發送觸發訊息以請求目標BS處之切片開啟。當開啟切片時,AP/BS及MME/網路控制實體可交換發信。
在一實例中,取決於UE觸發之類型(例如,歸因於訊務負載或歸因於QoS要求),切片開啟程序可不同。在一實例中,在訊務負載促動式切片開啟中,BS可僅在其看到足夠訊務傳入時開啟切片。若BS決定不開啟切片,則UE存取請求可能不被接受。在另一實例中,在QoS促動式切片開啟中,BS可回應於QoS需求而開啟切片(例如,在所請求QoS滿足某些準則之情況下,可接受UE存取請求)。
在一實例中,用於在存取點處斷開切片之觸發事項可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彼切片之訊務負載變得低於某一臨限值,或操作於彼切片上之作用中UE的數目變得低於某一臨限值。
在一實例中,BS可基於關於相鄰胞元條件之UE報告或切片上之訊務負載/連接數目條件中之至少一者而判定斷開切片。
在一實例中,當斷開切片時BS將切片上之作用中UE交遞至相鄰BS。
在一實例中,BS系統可攜載關於BS中之作用中切片的資訊。
在一實例中,UE可基於BS處之預期切片是否開啟、鏈路條件、QoS要求或相鄰胞元之訊務負載中之至少一者而決定是否存取BS。
在一實例中,可在BS當中或BS與中央控制器之間的發信交換可用以輔助BS作出關於是否開啟切片之決策。
在一實例中,對於可同時操作於多個切片上之UE且多個切片啟動於不同AP或BS中,UE可同時保持多個連接。
在一實例中,基於切片之負載平衡可要求橫跨切片及橫跨AP/BS之協調。可使用關於AP/BS當中之切片中之各者的負載條件之發信交換。
如本文中所使用,「電路系統」一詞可指以下各者、為以下各者之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的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描述功能性之其他合適硬體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或與電路系統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之邏輯。如本文中所使用,裝置(正由RAN或網路切片伺服)及UE等詞可係可互換的。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成使用任何經合適組配之硬體及/或軟體(例如,圖12、圖15等)的系統。
亦揭示無線通訊之其他方法,(例如)如上文參看圖26至圖30所論述。
圖31中描繪一個此處理程序,例如,關於具有端對端網路切分之5G網路中的基於切片之操作的態樣。舉例而言,處理程序可包括識別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第一本端組件與RAN之第二遠端組件的第一關聯,第一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該處理程序可進一步包括識別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RAN之第二組件的RAN之第三組件的第二關聯,第二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在一實例中,第二關聯可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圖31展示用於第五代(5G)系統(諸如,無線網路)之無線通訊的第一實例方法3100。實例可包括一種用於第五代(5G)系統(諸如,無線網路)之無線通訊的方法,其包含:識別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RAN之第二遠端組件的第一關聯,第一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3120);及識別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RAN之第二組件的RAN之第三組件的第二關聯,第二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其中第二關聯係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圖3中描繪另一此處理程序,例如,針對具有端對端網路切分之5G網路中的基於切片之操作的態樣操作UE之方法。
舉例而言,處理程序可包括在UE處識別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第一本端組件與RAN之第二遠端組件的第一關聯,第一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該處理程序可進一步包括在UE處識別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RAN之第二組件的RAN之第三組件的第二關聯,第二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在一實例中,第二關聯可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圖32展示用於第五代(5G)系統(諸如,無線網路)之無線通訊的第二實例方法3200。該方法包含在UE處識別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第一本端組件與RAN之第二遠端組件的第一關聯,第一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3210);及在UE處識別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RAN之第二組件的RAN之第三組件的第二關聯,第二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3220)。第二關聯可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網路切分為第五代(5G)無線網路之重要技術能力。藉由網路切分,一個實體無線網路基礎結構可切分為多個邏輯無線網路,各者經架構及最佳化以用於所要垂直應用或服務。此網路切分可使用軟體定義核心網路經由虛擬化技術及在無線電空中介面中經由資源分割以及應用定製無線電存取方案來至少部分地實施。切分可藉由橫跨無線電存取網路及攜帶型裝置且橫跨攜帶型裝置至可穿戴裝置應用之虛擬化技術實施。舉例而言,基地台及攜帶型裝置(例如,UE)中之計算資源可水平地切分,且此等水平切片可連同下層裝置(例如,可穿戴裝置)一起使用,亦即,使用其各別較高層裝置(例如,分別基地台及攜帶型裝置)整合在一起以形成虛擬計算平台,但新5G空中介面經設計以顯著地加強未來攜帶型及可穿戴裝置之計算能力。圖1說明此可能未來網路演進趨勢。
實例實施例提供用於此等未來水平網路切分及實現技術的架構設計。具體而言,實例實施例可包括以下各者:1)水平切分;2)使用水平切分及計算資源共用之系統架構;及3)實施水平切分及計算資源共用之程序。
計算負載分擔已在過去開發。然而,計算負載分擔之歷史形式已成為應用程式開發的部分,因此執行係在作業系統(OS)上及/或處進行,且此解決方案並非可調的,此係因為應用程式規劃相依於平台能力。此外,不同計算分割區可導致不同應用程式執行個體。對於就功率消耗而言的最佳平台效能,此並不允許對計算及通訊之動態或自適應折衷。然而,此等益處對於所揭示之水平切分實施係可能的。
圖33展示實施水平切分及計算資源共用之裝置系統架構3300。主建置區塊可包括超管理器3330、在數據機及/或基頻上運行之無線電存取技術3340、資料容器3335及連接裝置(例如,主機及用戶端)之無線電鏈路3345。超管理器可為在傳統OS 3320及應用程式層3310下操作之獨特實體。在圖33中所展示之實例中,主機具有對應超管理器3330'及無線電存取技術3340'。無線電存取技術3340及3340'可為任何現存或經開發無線通訊技術,諸如(但不限於)廣域網路(WAN)第四代(4G)無線技術(諸如,OFDM/CDMA)或可為個人區域網路(PAN)無線技術,經開發作為第五代(5G)開發處理程序(亦即,5G PAN RAT)之部分的一些新形式,或可為另一現存PAN無線技術(諸如,藍芽、紫蜂或其類似者)之當前之未來開發。在任何狀況下,所揭示之水平切分概念實際上為不可知的無線電存取技術3340及3340',只要其可操作以傳達如所描述之資料容器中的裝置之間的資料。
超管理器位於OS 3320下方。超管理器3330包含(例如)駐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的主機側3330'及用戶端側3330。將顯而易見的係,在一些特定實施中,主機及用戶端可簡單地被視為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並可互換,且計算負載分擔之要求及方向暫時或永久地(持續特定工作階段之使用期限)經反轉。主機可位於應用程式啟動之處。當應用程式計算要求超過用戶端平台之(當前)能力時,或將處理負載分擔至主機側可更具成本效益。在此情形中,OS 3320或視情況應用程式3310可經由OS 3320向用戶端超管理器3330發出指示以指示用戶端超管理器3330採取動作。主機超管理器3330'可已向用戶端預授權適應用戶端超管理器3330請求且針對用戶端之要求分配主機處之計算及通訊資源的特殊權限。可按需求在平台初始化時間(例如,在配對處理程序期間)或即時設置此處理程序。主機超管理器3330'及用戶端超管理器3330可根據特定工作階段參數之要求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當存在可在主機與用戶端之間共用的可執行軟體時,在資料容器(或相同分類/格式之資料容器之新再現,例如,第二/較新執行個體)內部輸送軟體交換。交換可藉由以下程序實施:
用戶端將可執行軟體包裝至容器A (第一資料容器)中; 容器A與使用者訊務一起經多工處理且經由數據機/基頻經5G空中鏈路3345交換至主機; 主機部署容器A且執行; 主機將執行結果包裝至容器B (第二資料容器)中且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其傳輸回至用戶端;及 用戶端部署容器B且應用執行結果。
通訊層(數據機及/或基頻)可將資料容器視為資料區塊而不進行處理。超管理器3330/3330'與無線電鏈路控制之間的互動可應用以下兩個選項: 超管理器明確地發信至無線電鏈路以指示通訊要求。空中鏈路控制接著分配適當的通道、無線電存取方案以基於要求傳輸容器;及 超管理器相應地相應地指出容器之標頭以供數據機層解碼及匹配至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
在各種實施例中,超管理器可引導數據機/基頻之操作。在其他實施例中,超管理器及數據機/基頻為同級者,在此狀況下在超管理器與數據機/基頻之間可存在交握處理程序以便判定工作階段參數及其類似者。
如本文中所使用,RAN控制實體一詞可為適合於且經配置以進行所揭示之方法及控制功能的任何電路、邏輯或電路系統。「邏輯」、「電路」及「電路系統」等詞可指以下各者、為以下各者之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之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描述功能性之其他合適硬體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或與電路系統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之邏輯。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成使用任何經合適組配之硬體及/或軟體(例如,圖12、圖15等)的系統。圖34及圖35展示可根據本發明(例如,藉由主機或用戶端裝置) 進行之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實例方法。
圖34之實例方法3400可包含自用戶端經由無線電鏈路接收或致使接收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3410);解碼或致使解碼第一容器以獲得可執行軟體(3420);及執行或致使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3430)。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3440);及將第二容器與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一起多工處理(3450)。最後,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傳輸或致使傳輸至用戶端,其中用戶端應用執行輸出(3460)。
圖35之實例方法3500可包含產生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3510);及將第一容器與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一起多工處理(3520)。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經由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第一容器及網路資料傳輸或致使傳輸至主機(3530),且接著經由無線電鏈路接收或致使接收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其中執行輸出為可執行軟體之執行結果(3540)。最後,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應用或致使應用執行輸出(3550)。
圖36及圖37展示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例如,如主機或用戶端)可在無線網路中進行之實例方法。
在圖36之實例方法3600中,用於在無線網路內操作之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裝置可接收源自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第二無線網路裝置。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將提供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至少一部分的資料容器(3610);傳輸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 (3620)。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自第二裝置接收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該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執行形式(3630);及在第一裝置中使用可執行程式碼之執行形式(3640)。
在圖37之實例方法3700中,用於在無線網路內操作之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裝置可接收源自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第二無線網路裝置。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接收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至少一部分之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3710);處理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至少一部分之資料容器(3720);及將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自第二裝置傳輸至第一裝置,該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執行形式(3730)。
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可以硬體或軟體之任何組合(例如,圖12、圖15)實施。可根據以任何及所有排列聯合地及各自地採用的以下實例中之任一者實現實施例。
圖38說明典型C-RAN架構3800。RRH 3802、3804及3806可發送無線信號及自具有無線能力之裝置(諸如,使用者裝備(UE))接收無線信號。RRH 3802、3804及3806可分別經由去程鏈路3816、3818及3820與BBU/BBU集區3814通訊。去程為集中式基頻控制器之新網路架構與胞元站台處之遠端獨立無線電頭端之間的連接。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可為用於經由去程鏈路3816、3818及3820將RRH 3802、3804及3806連接至BBU/BBU集區3814的類型之介面。BBU/BBU集區3814可與核心網路3822通訊。在一個實例中,自核心網路3822至處於RRH 3802 (或RRH 3804或RRH 3806)之涵蓋區域裝置中的無線裝置3824之通訊可自核心網路3822發送至BBU/BBU集區3814。BBU/BBU集區3814可接著經由去程鏈路3816 (或分別經由去程鏈路3818或去程鏈路3820)將通訊發送至RRH 3802 (或RRH 3804或RRH 3806)。通訊可接著經由無線電信號自RRH 3802 (或RRH 3804或RRH 3806)發送至無線裝置3824。此情形通常被稱作下行鏈路通訊。
在另一實例中,被稱作上行鏈路通訊的自無線裝置3824至核心網路的通訊可自無線裝置3824傳輸,且經由無線電信號在RRH 3802 (或RRH 3804或RRH 3806)處予以接收。RRH 3802 (或RRH 3804或RRH 3806)可經由去程鏈路3816 (或分別經由去程鏈路3818或去程鏈路3820)將通訊發送至BBU/BBU集區3814。BBU/BBU集區3814可接著將通訊發送至核心網路3822,其中通訊可經引導至其預期目的地。
圖39說明基於CPRI之C-RAN架構3900的實例,其中BBU/BBU集區3902藉由去程鏈路3906連接至RRH 3904。RRH 3904可包含類比前端(AFE) 3908、數位轉類比轉換器(DAC) 3910及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 3912。AFE 3908可以可操作方式連接至多個天線3928。此外,如選擇範圍3914中所展示,RRH 3904可包含用於CPRI處理之至少兩個模組:壓縮及成框模組3916以及解壓縮及成框模組3918。BBU/BBU集區3902可包含層處理模組3920,其處置針對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及實體(PHY)層的處理。如選擇範圍3922中所展示,BBU/BBU集區3902亦可包含用於CPRI處理之至少兩個模組:壓縮及成框模組3924以及解壓縮及成框模組3926。
在一個實例中,在下行鏈路通訊中,信號可自BBU/BBU集區3902之層處理模組3920發送至BBU/BBU集區3902之壓縮及成框模組3924。壓縮及成框模組3924可對信號進行時域壓縮及成框操作,且使用CPRI協定經由去程鏈路3906將信號發送至RRH 3904之解壓縮及成框模組3918。解壓縮及成框模組3918可對信號進行解壓縮及成框操作,且將信號發送至DAC 3910。DAC可將信號轉換成類比信號,且將類比信號發送至AFE 3908。AFE可將類比信號傳達至多個天線3928。多個天線3928可將類比信號以無線方式發送至目的地裝置(例如,UE)。
在另一實例中,在上行鏈路通訊中,多個天線3928可接收無線電信號且將該信號傳達至AFE 3908。AFE 3908可將信號傳達至ADC 3912。ADC 3912可使用相位(I)及正交(Q)取樣來數位化信號,且將經數位化信號發送至壓縮及成框模組3916。壓縮及成框模組3916可對信號進行時域壓縮及成框操作,且使用CPRI協定經由去程鏈路3906將信號傳送至BBU/BBU集區3902之解壓縮及成框模組3926。解壓縮及成框模組3926可對信號進行解壓縮及成框操作,且將信號發送至層處理模組3920。層處理模組3920可對信號進行較高層基頻處理。
雖然C-RAN範例緩解與傳統RAN範例相關聯的問題中之許多問題,但現存C-RAN架構亦引入一些新挑戰。特定言之,由於現存C-RAN範例需要CPRI介面用於將RRH連接至BBU/BBU集區,因此對用於C-RAN架構中之去程鏈路的傳送速率要求可為有問題的,此係因為去程介面上之預期傳送速率(亦即,去程速率)可顯著高於無線電介面上之資料傳送的速率。
舉例而言,考慮具有10兆赫茲(MHz)頻寬、RRH處之兩個接收天線及15.36 MHz之取樣頻率的長期演進(LTE)上行鏈路(UL)系統。若使用I/Q相位數位樣本的15位元表示,則I/Q資料速率為921.6百萬位元/秒(Mbps)。若考慮針對每15個位元組資料一個標頭位元組的CPRI基本訊框附加項及10/8的行寫碼速率,則實體行速率變成1.2288十億位元/秒(Gbps)。此外,總CPRI實體行速率隨著天線之數目線性地增加,且系統頻寬在使用載波聚合時可快速地超出10 Gbps。此等因素可因此導致對於實際部署過高的去程速率要求。
其他問題亦影響現存C-RAN架構。舉例而言,CPRI之取樣速率與LTE之取樣速率相同,且獨立於胞元內之使用者負載或使用者活動;結果,不存在統計平均增益。此外,CPRI資料速率要求之大部分由I/Q使用者平面資料樣本驅動。LTE信號歸因於防護頻帶之使用而本質上為冗餘的。在10 MHz LTE系統中,例如,1024個可用副載波中之僅3900個用於資料;其他副載波經置零以充當防護頻帶。然而,儘管時域I/Q樣本具有冗餘信號結構,但需要複雜非線性方案以利用此冗餘以便達成較高壓縮因數。此外,對時域I/Q樣本進行操作之去程壓縮方案對於不同調變及寫碼方案或使用者排程旁側資訊(例如,使用者活動、副載波佔用率)不可利用信號量化雜訊比(SQNR),此係因為一旦信號在時域中經分裂,此資訊便大體上被失去。由於至少此等原因,壓縮效能在現存C-RAN架構中為相對差的。
根據本發明之系統及方法呈現可在實施網路切分之無線電存取網路中操作的替代性靈活C-RAN架構框架。
無線電存取網路(RAN)重新架構已針對雲端RAN (CRAN)及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第四代(4G)長期演進(LTE)而論述。RAN重新架構之主要促動為減少去程速率要求,同時根據CRAN技術假定維持益處。已提議各種RAN重新架構選項,包括:簡單分裂實體層(PHY)選項(僅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功能經移動至前端);進階分裂PHY選項,其中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經移動至前端(適合於大量MIMO應用程式,其中天線元件之數目比資料串流之數目大得多);及遠端PHY選項(其中全部PHY功能性經移動前端)。其他提議包括基於PHY分裂選項之壓縮技術以進一步減小去程速率。
前述提議為對稱選項,其中同一功能分裂應用於下行鏈路(DL)及上行鏈路(UL)兩者。基於聯合UL中之接收的協調多點(CoMP)觀察的不對稱選項相比DL中之聯合傳輸帶來更多益處。不對稱重新架構實現UL中之聯合接收,但僅DL中的諸如協調排程/協調波束成形(CS/CB)的技術提供DL中之合適的聯合接收。
在第五代(5G) LTE時代中,新要求強加於RAN重新架構工作上。應用於基本的新5G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或數種不同RAT之新網路切分技術可用以支援不同應用程式及極其不同之要求。此等可為驅動(垂直)網路切分概念之上文所提及的垂直市場。舉例而言,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可提供高頻寬及高日速率,其可受益於諸如波束聚合及無胞元操作之進階MIMO傳輸。另一方面,任務關鍵物聯網(IoT)應用程式可受益於可由低潛時訊框結構提供之極低延遲。低潛時訊框結構之實例為獨立子訊框結構,其可實現幾乎即刻應答/否定應答(ACK/NACK)回饋、快速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重新傳輸及至無執照或共用頻帶傳輸之自然擴充。然而,上文所提及之不同應用程式及不同技術造成使用C-RAN之RAN重新架構的衝突要求(及用於RAN重新架構的選項)。
任務關鍵服務正被開發以供在LTE及未來無線網路上使用,例如,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具有經設置以開發此等類型之服務的標準群組(SA6-任務關鍵應用程式)。任務關鍵服務之實例可包括任務關鍵即按即說(MCPTT)服務,同時任務關鍵IoT服務之實例可為載具間(V2V)通訊或可(例如)允許或實現自驅動小汽車、自動緊急回應服務及其類似者之載具至基礎結構(V2I)通訊。就本身性質而言,任務關鍵服務為相較於(例如)支援警方或消防隊之正常電信服務可受益於較佳處置的服務,包括針對緊急及即將發生威脅之優先化訊息及/或呼叫(例如,MCPTT呼叫)的處置、可實現對尤其快速移動載具之自動控制的即時遙測或控制訊息的遞送以及其類似者。實例MCPTT服務可用於公用安全應用程式且亦用於一般商業應用程式,例如,公用事業公司及軌道。其他任務關鍵服務可包括緊急服務、非可中斷企業服務等。任務關鍵服務亦可為大規模的(亦即,彼類型之極大數目個使用者正由無線網路伺服或待由無線網路伺服),例如,V2V或V2I。「極大數目」之範圍可自數百至數百萬或多於數百萬,且亦可由每基地台之數目或其類似者定義。替代地或另外,極大數目可包含在無線網路中之伺服或控制實體處或可用於伺服或控制實體的(處理/計算或無線)資源之高百分比。非任務關鍵服務亦可為大規模的(例如,智慧型電錶-機器類型通訊之一種形式)。「任務關鍵」及「大規模」等詞可通常為使用者、系統設計者及/或標準(例如,3GPP)定義的,且其清晰度可隨時間改變。本發明預期涵蓋如見於相關的當前或新標準(例如,3GPP標準)中的此等詞之所有當前及未來定義。
實例實施例提供用於網路切分/服務之靈活RAN重新架構框架。實例實施例可基於軟體定義RAN (軟RAN)之概念,其中各RAN功能可經虛擬化。舉例而言,在軟RAN架構中,在由無線網路使用中或可供無線網路使用之各網路服務可指定為在較通用硬體平台(例如,圖12、圖15等)上運行之軟體應用程式。可使用諸如資料伺服器、網路交換器、通用射頻(RF)電路系統及其類似者之商用硬體來提供通用硬體平台。因此,在軟RAN中,無線網路業者/擁有者能夠簡單地為其需要以部署一個無線網路之任何(新)服務指定合適的資料平面及控制平面處理機制。此甚至可使用高階語言來進行。此方法(例如)藉由減少硬體替換及/或設置成本來減少市場及部署成本。時間及成本之此減少又提高本文中所揭示的基於軟RAN之無線網路實施正開發或待開發之新技術的演進及革命的能力。此所謂的敏捷式開發處理程序可用以最大化對網路業者之投資回報。
軟RAN作業系統(OS)可經部署以在橫跨通用/商用硬體實施及部署網路服務後管理所有複雜度。取決於實施所揭示之軟RAN提供式網路切片感知C-RAN的任何給定無線網路上使用中的部署設定檔,通用/商用硬體可位於中心局中及/或位於遠端胞元站台處。
在RAN功能中之一些無法經虛擬化的情境中,亦可或替代地使用專用硬體加速器。
實例實施例提供用於網路切分/服務之靈活RAN重新架構框架。實例實施例之框架可使用基地台(例如,演進型nodeB (eNB))排程資訊,且可基於待由(經重新架構/可重新架構) RAN支援之不同網路切片/服務而動態地進行RAN重新架構。
上文所論述的使用C-RAN之先前RAN重新架構不知曉網路切分,且主要起作用以僅考慮去程資料速率及延遲折衷。然而,實例實施例之靈活RAN重新架構支援不同5G服務(亦即,使用狀況/垂直市場,例如,垂直網路切片)及技術或架構(例如,計算切分,例如,水平網路切片)、去程上頻寬(BW)及延遲、在使用中之任何特定服務/切片的網路設定檔、服務品質(QoS)、各節點處之計算考慮因素及/或能力,及其類似者。
實例實施例提供5G空中介面,該空中介面藉由實現波形(例如,正交分頻多工(OFDM)/分碼多重存取(CDMA)/等)及數字方案之靈活選取來支援不同網路服務之靈活多工。舉例而言,大規模物聯網(IoT)可在某一時間/頻率網格上使用較窄副載波間距或甚至使用分碼多重存取(CDMA)波形,而行動寬頻服務可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波形與較大副載波間距。亦即,將無線通訊服務提供至具有一種類型之通訊參數的裝置之第一集合(例如,大量,具有特定潛時要求)可具有與具有第二類型之通訊參數的裝置之第二集合(例如,並非如此大規模,但更為資料饑餓)極其不同的需要,且此可難以在單一均質網路中進行調和。因此,本發明(例如)在C-RAN中提供網路切分,藉此提供用以提供具有不同通訊參數/效能之設計的不同集合的手段。舉例而言,根據實施例,當進行排程時,基地台(例如,eNB)可知曉相同的單一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上用於在使用中之各不同網路服務或切片(例如,由各邏輯上分離之無線電存取網路伺服)的不同資源。
不同服務亦可需要不同5G技術,諸如無線電存取技術(RAT)。舉例而言,行動寬頻服務可需要高輸送量,且因此大規模MIMO/波束聚合技術預期為極適用於滿足高輸送量要求。然而,對於任務關鍵服務,峰值輸送量可能未必為高的,但延遲要求可極為嚴格。又,在一些實施中,在使用中之5G RAT (或其中之一者)可經設計用於廣域網路(WAN)通訊,而在其他實施中,在使用中之5G RAT (或其中之一者)可經設計用於個人區域網路(PAN)通訊。此等後提RAT可為藍芽、紫蜂或其類似通訊標準之替換例(或替代例)。
因此,實例實施例之靈活RAN重新架構可支援不同的5G服務及技術。又,被視為4G RAN重新架構工作之主要決策點的去程頻寬(BW)可用以驅動關於包括網路切分之概念的較佳RAN架構選項的關鍵決策。
圖40展示根據第一實例之用於靈活RAN重新架構的整個程序4000。該程序可按基於每傳輸時間間隔(TTI)時間段之操作頻率(亦被視為操作粒度)(例如,每1 ms)操作。然而,本發明不限於任何特定操作頻率/速率。在各時間段內,判定用於不同操作(或將要被操作,例如,在切片將要被開啟時)網路切片之頻率資源(4010)。頻率資源可為時槽或頻率(參見圖3),或在使用中之數字方案或其類似者。所揭示之程序可接著判定哪一形式或類型之操作可用於RAN/C-RAN中,亦即,所使用之RAN架構之類型。如本文中所使用,RAN架構可被視為無線網路(特定言之,在RAN中)的任何形式之特定技術、科技、實施細節、其操作或操作類型之改良。架構通常係在用於處於使用中之各別無線網路技術的標準文件中引入、維持及更新。
第一實例選項可為使用聯合傳輸(JT) CoMP及/或聯合接收(JR) CoMP (潛在地藉由波束聚合)服務正由網路切片/RAN伺服之無線裝置(4020) 。此可(例如)在高輸送量行動寬頻(MBB)服務提供於密集環境中時被使用。同時,波束聚合及JT/JR可特別適用於mmWave頻帶中以達成高輸送量及穩固鏈路。在一些實例中,封包去程可提供使用分裂實體層(PHY)配置之去程封包化(4050),其中例如,分裂PHY處理(SPP)架構為在無線通道寫碼/解碼與無線調變/解調變之間分裂基地台(BS)功能的C-RAN之配置,且其中CoMP聯合傳輸及接收方案能夠被提供。
第二實例選項可為使用大量(亦即,許多)連接(例如,如可用於IoT部署中)服務正由網路切片/RAN伺服之無線裝置。此可(例如)在裝置大規模地用於資料搜集/報告(例如,智慧型電網/電力表)及其他(大規模)機器間類型通訊時被使用。
在此狀況下,可取決於(例如)適合於在使用中之各別特定形式之大規模/IoT部署(或其所需)的去程資料速率而提供不同去程架構(4060)。諸如潛時或其類似者之其他判定因素可影響去程架構之選取。可部署之不同去程架構的實例可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或類CPRI/進階類型架構(例如,CPRI壓縮及乙太網路上CPRI)、遠端PHY或層2 (L2)/層3 (L3)分裂類型架構,及/或(例如)遠端無線電頭端(RRH)中之分裂實體層(PHY)/媒體存取控制層(MAC)。
第三實例選項可為使用任務關鍵類型服務標準(其亦可包括大量連接,例如,對於V2X)服務正由網路切片/RAN伺服之無線裝置(4040),例如,其中裝置用於時間關鍵(例如,V2X)或遞送關鍵(例如,緊急服務)使用狀況或其類似者中。
在此狀況下,可取決於(例如)任務關鍵類型服務類型之特定需要而提供其他不同的去程架構(4070)。舉例而言,可使用層2 (L2)/層3 (L3)分裂類型架構(4070) (例如,如上所述,在RRH中包括PHY/MAC分裂)。
基頻單元(BBU)與遠端無線電頭端(RRH)之間的介面及封包格式在3GPP可為專屬或標準化的。
圖41展示用於靈活RAN重新架構(特定言之,實例封包化配置)之第二更詳細/特定實例整個程序4100。此實例亦基於判定用於網路切片之頻率資源而展示且按照圖40具有三個實例選項,該判定係基於每TTI時間段粒度而進行。
第一實例選項4120為針對波束聚合及/或JT/JR CoMP採用對應資源區塊(RB),在該狀況下,程序將CPRI進階技術4150用於(或需要)高頻寬、低潛時或暗光纖去程(例如,若存在一些備用光纖容量(亦即,當前為暗的而未點亮)對RRH之可用性的任何狀況。此在額外頻寬可用但至少在此時間點之前不支援JT/JR之情況下為相關的),或程序(例如)取決於RAT上在使用中之壓縮方案而使用I/Q樣本之量化以提供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一定量之頻寬(例如,低、中等、高)、低潛時去程或其類似者。諸如固定均勻量化、非線性量化等之其他方法亦為可能的。在使用中之特定標準將通常指定此量化方案以(例如)允許多供應商實施。
第二實例選項4130可為使用大量連接(例如,如可用於IoT部署中)服務大量(亦即,許多)裝置。在此狀況下,如上所述,可提供不同去程架構(4170),但此時間取決於(例如)去程頻寬及延遲參數。諸如潛時或其類似者之其他判定因素可影響去程架構之選取。可部署之不同去程架構的實例可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或類CPRI/進階類型架構(例如,CPRI壓縮及乙太網路上CPRI)、遠端PHY或層2 (L2)/層3 (L3)分裂類型架構(例如,如上所述,在RRH中包括PHY/MAC分裂)。RAN分裂之各可能類型可具有對應資料封包化格式。
第三實例選項4140可用於基於對延遲極其敏感之資料之裝置,在該狀況下,可使用獨立子訊框格式。在此實例情境中,可使用基於媒體存取控制(MAC)協定資料單元(PDU) MAC PDU之去程架構(4180)。在一些實例中,程序可包括無胞元操作。
如本文中所使用,「電路系統」一詞可指以下各者、為以下各者之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的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描述功能性之其他合適硬體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或與電路系統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的邏輯。如本文中所使用,裝置(正由RAN或網路切片伺服)及UE等詞可係可互換的。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成使用任何經合適組配之硬體及/或軟體(例如,圖12、圖15等)的系統。此處理程序之實例方法描繪於圖42中。舉例而言,該處理程序可包括分割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4210)以根據不同部署情境實現網路切分(4220)。第二實例方法展示於圖43中。舉例而言,處理程序可包括將網路資源劃分(4310)成一或多個切片。一或多個切片中之各者可對應於待由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提供之服務。處理程序可包括根據待提供之對應服務提供(4320)一或多個切片中之一切片的網路資源。兩個此等實例方法在任何給定時間點根據RAN及/或操作RAN之網路切片的需要而動態地(重新)組配RAN或C-RAN上在使用中之RAN架構。
圖12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的能夠自機器可讀或電腦可讀媒體(例如,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讀取指令且進行本文中所論述之方法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的組件的方塊圖。具體而言,圖12展示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或處理器核心) 1210、一或多個記憶體/儲存裝置1220及一或多個通訊資源1230的硬體資源1200之圖解表示,以上組件中之各者係經由匯流排1240以通訊方式耦接。
處理器1210 (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處理器、複雜指令集計算(CISC)處理器、圖形處理單元(GPU)、諸如基頻處理器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射頻積體電路(RFIC)、另一處理器或其任何合適組合)可包括(例如)處理器1212及處理器1214。記憶體/儲存裝置1220可包括主記憶體、磁碟儲存器或其任何合適組合。
通訊資源1230可包括互連及/或網路介面組件或其他合適裝置以經由網路1208與一或多個周邊裝置1204及/或一或多個資料庫1206通訊。舉例而言,通訊資源1230可包括有線通訊組件(例如,用於經由通用串列匯流排(USB)耦接)、蜂巢式通訊組件、近場通訊(NFC)組件、Bluetooth®組件(例如,Bluetooth®低能量)、Wi-Fi®組件及其他通訊組件。
指令1250可包含軟體、程式、應用程式(applicaiton)、小程式、應用程式(app)或用於使處理器1210中之至少任一者進行本文中所論述之方法中的任何一或多者之其他可執行程式碼。指令1250可完全或部分駐留於處理器1210 (例如,在處理器之快取記憶體內)、記憶體/儲存裝置1220或其任何合適組合中之至少一者內。此外,可將指令1250之任何部分自周邊裝置1204及/或資料庫1206之任何組合傳送至硬體資源1200。因此,處理器1210之記憶體、記憶體/儲存裝置1220、周邊裝置1204及資料庫1206為電腦可讀及機器可讀媒體之實例。
以下實例係關於本文中所論述之所有實例,包括特此申請之所有圖。
實例1可包括一種支援對垂直市場或底層網路之行動寬頻(MBB)存取及專用存取的系統。
實例2可包括一種經組配以具有MBB存取及專用存取兩者之使用者裝備(UE)。實例2可併入至實例1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3可包括一種用於切分網路之方法,其中各片切片經組配以支援一個專用存取。實例3可併入至實例1至2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4可包括一種含有核心網路切分及空中介面切分之網路切分的方法。實例4可併入至實例1至3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5可包括一種用於將實體無線電資源映射至邏輯無線電資源之方法。實例5可併入至實例1至4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6可包括一種基於一或多個邏輯無線電資源之媒體存取控制(MAC)操作。實例6可併入至實例1至5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7可包括一種進行兩層級MAC之方法,其中層級1 MAC支援橫跨網路切片之無線電資源排程且層級2 MAC支援網路切片內之無線電資源排程。實例7可併入至實例1至6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8可包括一種用於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的專用層級2 MAC實體。實例8可併入至實例1至7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9可包括一種基於邏輯無線電資源定義之邏輯傳輸時間間隔(TTI)單元。實例9可併入至實例1至8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0可包括一種對由邏輯TTI定義之邏輯子訊框進行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操作。實例10可併入至實例1至9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1可包括一種藉由變數sNetID識別之網路切片。實例11可併入至實例1至10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2可包括網路切片之sNetID,存取該網路切片之裝置已知該sNetID。實例12可併入至實例1至11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3可包括正在系統廣播資訊或系統資訊區塊(SIB)中廣播之胞元的作用中網路切片之sNetID。實例13可併入至實例1至12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4可包括一種用以存取網路切片之隨機存取(RA)程序,其中該RA程序可使用用於業者網路中之所有裝置的共同RA資源及/或專用於網路切片之專用RA資源。實例14可併入至實例1至13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5可包括一種藉由使用者裝備(UE)進行以自系統廣播或SIB導出專用RA資源位置的方法。實例15可併入至實例1至14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6可包括一種攜載sNetID之RA序列,其可用於切片特定爭用解決方案。實例16可併入至實例1至15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7可包括一種用於進行切片特定爭用解決方案之方法及一種經組配以進行切片特定爭用解決方案之UE。實例17可併入至實例1至16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8可包括一種用以在判定網路切片內不存在訊務持續所要(例如,指定)時間段時將網路切片轉至休眠狀態或閒置狀態中的方法。實例18可併入至實例1至17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19可包括如實例18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在轉至休眠狀態中時,經指派至網路切片之無線電資源待被釋放。
實例20可包括如實例18至19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休眠網路切片之啟動待由下行鏈路訊務到達或上行鏈路隨機存取程序之執行觸發。
實例21可包括一種系統,其包含共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cPDCCH)及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其中cPDCCH待用於橫跨網路切片的發信;且dPDCCH待用於網路切片中之各者中的發信。實例21可併入至實例1至20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22可包括一種系統,其包含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cPUCCH)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其中cPDCCH待由存取行動業者網路之所有裝置使用;dPUCCH待專用於存取網路切片之裝置,其中進行MBB存取及網路切片存取兩者之裝置將與MBB存取及網路切片存取相關聯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聚集至至少一個控制單元且在cPUCCH中傳輸至少一個控制單元。實例22可併入至實例1至21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中。
實例23可包括一種待實施於演進型節點B (eNB)中之設備,該設備包含: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指令;及一或多個處理器,其與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耦接以執行指令從而進行以下操作:將實體無線電資源切分成多個網路切片;及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
實例24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層級1媒體存取控制(MAC)將實體無線電資源切分成多個網路切片且層級2 MAC將多個網路切片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其中層級2 MAC排程網路切片內之實體無線電資源。
實例25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多個網路切片根據預定義邏輯傳輸時間間隔(TTI)單元而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
實例26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將網路切片識別符(sNetID)指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對應網路切片;及將各sNetID廣播至正由eNB伺服之各裝置。
實例27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經指派至專用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以使得使用者裝備(UE)藉由在專用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而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者。
實例28可包括如實例27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在作用中狀態中以便利用專用PRACH,且其中當多個網路切片中之網路切片在休眠狀態或閒置狀態中時,UE在共同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且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回應於指示UE在共同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之訊息的接收而觸發網路切片以進入作用中狀態,其中訊息包括待觸發之網路切片的sNetID。
實例29可包括如實例27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在系統廣播資訊訊息及/或在系統資訊區塊(SIB)中將子訊框內之專用PRACH的位置廣播至正由eNB伺服之各裝置。
實例30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進行以下操作:判定在所要(例如,指定)時間段內訊務是否存在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內;當判定在所要時間段內不存在訊務時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網路切片轉變至休眠狀態;及釋放分配至在休眠狀態中之網路切片的資源。
實例31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在下行鏈路訊務出現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中時將至少一個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轉變至作用中狀態,其中至少一個網路切片待由網路元件觸發。
實例32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在上行鏈路訊務出現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中時將至少一個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轉變至作用中狀態,其中至少一個網路切片待由UE在隨機存取程序期間觸發。
實例33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提供共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cPDCCH)資訊及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
實例34可包括如實例3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cPDCCH資訊待由UE使用以定位各子訊框之固定符號,其中cPDCCH攜載用於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UE之資源分配資訊及用於網路切片之資源分配資訊,其中各UE使用sNetID偵測定址至對應UE之cPDCCH資訊,
實例35可包括如實例3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相關聯的dPDCCH資訊位於經指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無線電資源中,其中dPDCCH資訊待被指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兩個或大於兩個連續資源區塊或待分散在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相關聯的資源區塊中,且其中dPDCCH攜載用於在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下操作的UE之排程資訊。
實例36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接收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之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cPUCCH)傳輸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傳輸,其中cPUCCH待由想要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一或多個UE使用,其中dPUCCH待由想要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的一或多個UE使用。
實例37可包括如實例36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經組配以存取MBB及網路切片兩者之UE將用於存取MBB及存取網路切片之相關聯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聚集至單一控制單元,且UE在cPUCCH中傳輸該控制單元。
實例38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判定用於資料串流之訊務類型的最小傳輸潛時量;及將資料串流分配於數個連續實體子訊框中以達成最小傳輸潛時量。
實例39可包括如實例2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操作係對由邏輯TTI定義之邏輯子訊框進行。
實例40可包括一種待實施於使用者裝備(UE)中之設備,該設備包含: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指令;及一或多個處理器,其與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耦接以執行指令從而進行以下操作:基於來自演進型節點B (eNB)之通訊而判定指示一或多個無線電資源之共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cPDCCH)資訊以定位多個子訊框中之各子訊框的一或多個固定符號;及基於來自eNB之通訊或來自eNB之另一通訊而判定指示用於使用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網路切片傳輸資料之排程資訊的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
實例41可包括如實例40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cPDCCH攜載用於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UE的資源分配資訊及用於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資源分配資訊,且其中UE使用sNetID偵測定址UE之cPDCCH資訊。
實例42可包括如實例40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與網路切片相關聯之dPDCCH資訊位於經指派至該網路切片之無線電資源中,且其中dPDCCH資訊待被指派至該網路切片之兩個或大於兩個連續資源區塊或待分散在與該網路切片相關聯之資源區塊中。
實例43可包括如實例40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在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傳輸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cPUCCH)傳輸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傳輸,其中cPUCCH待由UE使用以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且dPUCCH待由UE使用以存取網路切片。
實例44可包括如實例4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當UE經組配以存取MBB及網路切片兩者時,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指令以將用於存取MBB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及用於存取網路切片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聚集至單一控制單元;及在cPUCCH中傳輸該控制單元。
實例45可包括一種待由演進型節點B (eNB) 進行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實體無線電資源切分成多個網路切片;及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
實例46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層級1媒體存取控制(MAC)將實體無線電資源切分成多個網路切片,且層級2 MAC將多個網路切片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其中層級2 MAC排程網路切片內之實體無線電資源。
實例47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多個網路切片根據預定義邏輯傳輸時間間隔(TTI)單元而映射至相連邏輯無線電資源。
實例48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網路切片識別符(sNetID)指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對應網路切片;及將各sNetID廣播至正由eNB伺服之各裝置。
實例49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經指派至專用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以使得使用者裝備(UE)藉由在專用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而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者。
實例50可包括如實例49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在作用中狀態中以便利用專用PRACH,且其中當多個網路切片中之網路切片在休眠狀態或閒置狀態中時,UE在共同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
實例51可包括如實例50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指示UE在共同PRACH上進行隨機存取程序之訊息的接收而觸發網路切片以進入作用中狀態,其中訊息包括待觸發之網路切片的sNetID。
實例52可包括如實例49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系統廣播資訊訊息及/或在系統資訊區塊(SIB)中將子訊框內之專用PRACH的位置廣播至正由eNB伺服之各裝置。
實例53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在所要時間段內訊務是否存在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內;當判定在所要時間段內不存在訊務時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網路切片轉變至休眠狀態;及釋放分配至在休眠狀態中之網路切片的資源。
實例54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下行鏈路訊務出現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中時將至少一個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轉變至作用中狀態,其中至少一個網路切片待由網路元件觸發。
實例55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上行鏈路訊務出現於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中時將至少一個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轉變至作用中狀態,其中至少一個網路切片待由UE在隨機存取程序期間觸發。
實例56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提供共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cPDCCH)資訊及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 實例57可包括如實例56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cPDCCH資訊待由UE使用以定位各子訊框之固定符號,其中cPDCCH攜載用於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UE之資源分配資訊及用於網路切片之資源分配資訊,其中各UE使用sNetID偵測定址至對應UE之cPDCCH資訊,
實例58可包括如實例56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相關聯的dPDCCH資訊位於經指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無線電資源中,其中dPDCCH資訊待被指派至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兩個或大於兩個連續資源區塊或待分散在與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相關聯的資源區塊中,且其中dPDCCH攜載用於在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下操作的UE之排程資訊。
實例59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之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cPUCCH)傳輸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傳輸,其中cPUCCH待由想要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一或多個UE使用,其中dPUCCH待由想要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個網路切片的一或多個UE使用。
實例60可包括如實例59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經組配以存取MBB及網路切片兩者之UE將用於存取MBB及存取網路切片之相關聯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聚集至單一控制單元,且UE在cPUCCH中傳輸該控制單元。
實例61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用於資料串流之訊務類型的最小傳輸潛時量;及將資料串流分配至數個連續實體子訊框以達成最小傳輸潛時量。
實例62可包括如實例4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對由邏輯TTI定義之邏輯子訊框進行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操作。
實例63可包括一種待由使用者裝備(UE)進行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基於來自演進型節點B (eNB)之通訊而判定指示一或多個無線電資源之共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cPDCCH)資訊以定位多個子訊框中之各子訊框的一或多個固定符號;及基於來自eNB之通訊或來自eNB之另一通訊而判定指示用於使用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網路切片傳輸資料之排程資訊的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
實例64可包括如實例6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cPDCCH攜載用於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之UE的資源分配資訊及用於存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一者的資源分配資訊,且其中UE使用sNetID偵測定址UE之cPDCCH資訊,
實例65可包括如實例6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與網路切片相關聯之dPDCCH資訊位於經指派至該網路切片之無線電資源中,且其中dPDCCH資訊待被指派至該網路切片之兩個或大於兩個連續資源區塊或待分散在與該網路切片相關聯之資源區塊中。
實例66可包括如實例6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一個無線電子訊框內傳輸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cPUCCH)傳輸及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傳輸,其中cPUCCH待由UE使用以存取行動寬頻(MBB)網路且dPUCCH待由UE使用以存取網路切片。
實例67可包括如實例66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當UE經組配以存取MBB及網路切片兩者時,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將用於存取MBB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及用於存取網路切片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聚集至單一控制單元;及在cPUCCH中傳輸該控制單元。
實例68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另一裝置;及電路系統,其用以提供可操作以控制橫跨無線網路之所有網路切片之資源排程的第一層級1媒體存取控制功能且提供可操作以控制無線網路之網路切片內之資源排程的第一層級2媒體存取控制功能。
實例69可包括如實例68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進一步包含每單一層級1媒體存取控制功能多個層級2媒體存取控制功能。
實例70可包括如實例68至69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各層級2媒體存取控制功能將不同數字方案應用至用於網路切片中之無線電子訊框,且其中所應用之數字方案係取決於網路切片之使用狀況或經由網路切片傳達之資料之類型。
實例71可包括如實例68至70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層級2媒體存取控制功能專用於單一網路切片。
實例72可包括如實例68至71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各網路切片具有切片特定傳輸時間間隔(TTI),且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根據切片特定TTI而對網路切片之資料進行操作。
實例73可包括如實例68至72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切片係使用專用切片識別而識別。
實例74可包括如實例68至7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切片識別係在系統資訊區塊中廣播。
實例75可包括如實例68至74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無線網路包含核心網路部分及/或空中介面部分
實例76可包括一種方法,其包含:使用第一層級1媒體存取控制功能控制橫跨無線網路之所有網路切片的資源排程;及使用第一層級2媒體存取控制功能控制無線網路之網路切片內的資源排程。
實例77可包括如實例76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每單一層級1媒體存取控制功能提供多個層級2媒體存取控制功能。
實例78可包括如實例76至77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各層級2媒體存取控制功能將不同數字方案應用至用於網路切片中之無線電子訊框,其中所應用之數字方案係取決於網路切片之使用狀況或經由網路切片傳達之資料之類型。
實例79可包括如實例76至78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層級2媒體存取控制功能專用於單一網路切片。
實例80可包括如實例76至79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各網路切片具有切片特定傳輸時間間隔(TTI),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使用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根據切片特定TTI對網路切片之資料進行操作。
實例81可包括如實例76至80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用專用切片識別來識別切片。
實例82可包括如實例76至81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系統資訊區塊中廣播切片識別。
實例83可包括如實例76至82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無線網路中提供核心網路部分及/或空中介面部分。
實例84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另一裝置;及電路系統,其用以提供切片特定專用切片識別,其中專用切片識別經廣播至可操作以在使用期間存取無線通訊網路之裝置。
實例85可包括如實例84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專用切片識別係在無線通訊網路之系統資訊中廣播。
實例86可包括一種方法,其包含:將切片特定專用切片識別提供至網路切片;及將專用切片識別廣播至可操作以在使用期間存取無線通訊網路之裝置。
實例87可包括如實例86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專用切片識別係在無線通訊網路之系統資訊中廣播。
實例88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另一裝置;及電路系統,其用以使用共同隨機存取資源提供對網路切片之隨機存取且切分無線網路,其中切分包含組配各切片或其部分以支援一種類型之通訊的傳輸或遞送。
實例89可包括如實例88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一種類型之通訊包含通訊之單一使用狀況。 實例90可包括如實例88至89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共同隨機存取資源可供無線通訊網路中之所有裝置存取
實例91可包括如實例88至90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電路系統進一步用以使用正被存取之網路切片之專用隨機存取資源而使隨機存取專用於網路切片。
實例92可包括如實例88至91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共同隨機存取資源為共同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
實例93可包括如實例88至92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專用隨機存取資源為專用實體隨機存取通道(dPRACH),且其中dPRACH為網路切片特定的。
實例94可包括一種方法,其包含:使用共同隨機存取資源提供對網路切片之隨機存取;切分無線網路,其中切分包含組配各切片或其部分以支援一種類型之通訊的傳輸或遞送。
實例95可包括如實例94之方法,其中一種類型之通訊包含通訊之單一使用狀況。
實例96可包括如實例94至9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提供無線通訊網路中之所有裝置對共同隨機存取資源的可存取性。
實例97可包括如實例94至96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用正被存取之網路切片之專用隨機存取資源而使隨機存取專用於網路切片。
實例98可包括如實例94至97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共同隨機存取資源為共同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
實例99可包括如實例94至98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專用隨機存取資源為專用實體隨機存取通道(dPRACH),且其中dPRACH為網路切片特定的。
實例100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另一裝置;及電路系統,其用以控制無線通訊網路之網路切片的狀態,該電路系統用以在無訊務或僅低於第一預定臨限值之訊務可供在各別網路切片上使用時將網路切片自作用中狀態切換至休眠狀態,或在訊務或僅高於第二預定臨限值之訊務可供在各別網路切片上使用時將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切換至作用中狀態。
實例101可包括如實例100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將網路切片自作用中狀態切換至休眠狀態包含釋放經指派至切片之無線網路資源。
實例102可包括如實例100至101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將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切換至作用中狀態包含在隨機存取或排程請求期間觸發對網路切片之啟動。
實例103可包括如實例100至102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第一臨限值及第二臨限值為不同或相同的。
實例104可包括如實例100至103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第一臨限值及第二臨限值為切片特定的。
實例105可包括一種方法,其包含:在無訊務或僅低於第一預定臨限值之訊務可供在各別網路切片上使用時將網路切片自作用中狀態切換至休眠狀態,或在訊務或僅高於第二預定臨限值之訊務可供在各別網路切片上使用時將網路切片自休眠狀態切換至作用中狀態。
實例106可包括如實例105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將網路切片自作用中狀態切換至休眠狀態時釋放經指派至切片之無線網路資源。
實例107可包括如實例105至106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隨機存取或排程請求期間觸發對網路切片之啟動。
實例108可包括如實例105至107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第一臨限值及第二臨限值為不同或相同的。
實例109可包括如實例105至108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第一臨限值及第二臨限值為切片特定的。
實例110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用以進行實例3至20、45至67、76至83、86至87、94至99、106至109中之任一者中所描述或與該等實例中之任一者相關的方法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處理程序之一或多個要素的構件。
實例111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以在該等指令由電子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後致使電子裝置執行實例3至20、45至67、76至83、86至87、94至99、106至109中之任一者中所描述或與該等實例中之任一者相關的方法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處理程序之一或多個要素,或提供根據實例1、2、21至22、23至39、40至44、68至75、84至85或88至93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實例的設備或裝置之功能性。
實例112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邏輯、模組及/或電路系統以進行實例3至20、45至67、76至83、86至87、94至99、106至109中之任一者中所描述或與該等實例中之任一者相關的方法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處理程序之一或多個要素。
實例113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及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實例3至20、45至67、76至83、86至87、94至99、106至109中之任一者的方法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方法或處理程序。
實例114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方法。
實例115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系統。
實例116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裝置。
實例117可包括一種用以實現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網路切分的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118可包括一種無線電存取網路,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119可包括一種用於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120可係關於一種將無線電存取網路切分成垂直及水平網路切片之方法。實例120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1可係關於一種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架構,其具有管理底層RAN切片之c平面及u平面的RAN控制實體。實例121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2可包括如實例12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其中RAN控制實體係實體地分散或在中心位置。實例12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3可包括如實例12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其中在分散式狀況下,RAN控制實體與巨型BS共置,且僅管理在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實例123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4可包括如實例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其中在集中式狀況下,RAN控制實體橫跨在RAN控制實體之涵蓋範圍下的多個BS管理切片部分。實例5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5可包括如實例121至12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其進一步包含層1 (L1)控制功能及層2 (L2)控制功能,其中L1控制功能及L2控制功能待應用平面控制架構或階層式控制架構。實例125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6可包括如實例12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其中在平面控制架構之狀況下,所有水平及垂直切片係由RAN控制實體中之L1及L2控制功能管理,或其中在階層式控制架構之狀況下,RAN控制實體僅控制一個種類之切片(垂直或水平),且其中一個種類之切片控制其他種類之切片(垂直或水平)。實例126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7可包括一種方法,其包含:藉由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識別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該等垂直切片與RAN之垂直市場區段相關;藉由RAN控制實體識別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該等水平切片與RAN之網路階層區段相關;及藉由RAN控制實體將RAN切分成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實例127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8可包括如實例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RAN控制實體管理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之c平面及u平面組件。實例128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29可包括如實例127或12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RAN控制實體與巨型基地台(BS)共置時藉由RAN控制實體僅管理在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實例129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0可包括如實例127或12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RAN控制實體管理在多個基地台(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實例130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1可包括如實例127至130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RAN控制實體中提供層1 (L1)及/或層2 (L2)控制功能。實例137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2可包括如實例13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L1及L2控制功能管理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實例13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3可包括如實例130至13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橫跨RAN或其部分實體地分散RAN控制實體或將RAN控制實體集中在中心位置。實例133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4可包括如實例131至13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使用L1及/或L2控制功能管理一種類型之垂直或水平切片,且又管理另一類型之垂直或水平切片與其他切片。實例134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5可包括如實例127至13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與巨型網路切片、微網路切片、裝置間(D2D)切片、個人區域網路、非獨立模式、錨增強器架構相關。實例135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6可包括一種用以實施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之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進行以下操作:識別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該等垂直切片與RAN之垂直市場區段相關;識別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該等水平切片與RAN之網路階層區段相關;及將RAN切分成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及射頻(RF)電路系統,其與基頻電路系統耦接,該RF電路系統用以根據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發送及/或接收一或多個信號。實例136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7可包括如實例13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RAN控制實體提供控制經切分RAN之網路切片的m平面控制功能。實例137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8可包括如實例136至13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基頻電路系統進一步管理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之c平面及u平面組件。實例138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39可包括如實例136至13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RAN控制實體與巨型基地台(BS)共置,且RAN控制實體僅管理在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實例139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0可包括如實例136至139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RAN控制實體管理在多個基地台(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實例140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1可包括如實例136至14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RAN控制實體進一步包含層1 (L1)及/或層2 (L2)控制功能,且其中L1控制功能為實體(PHY)層且其中L2控制功能為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及/或上方層。此等L2層可包含RRC功能。實例141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2可包括如實例13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L1及L2控制功能為階層式的,以使得較低層部分(或多個部分)控制各切片之操作,且較高層部分橫跨切片協調MAC操作。實例14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3可包括如實例136至14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L1及L2控制功能管理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實例143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4可包括如實例136至14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L1及/或L2控制功能管理一種類型之垂直或水平切片,其又管理另一類型之垂直或水平切片。
實例145可包括如實例136至14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與行動寬頻(MBB)切片、機器類型通訊(MTC)切片、載具至任何處(V2X)通訊切片相關。實例145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6可包括如實例136至14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與巨型網路切片、微網路切片、裝置間(D2D)切片、個人區域網路、非獨立模式、錨增強器架構相關。實例146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7可包括一種用以實施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之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進行以下操作:識別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該等垂直切片與RAN之通訊的使用狀況相關;識別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其中水平切片包含能夠在形成水平切片之實體之間負載分擔功能的可定義網路階層部分;及將RAN切分成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及射頻(RF)電路系統,其與基頻電路系統耦接,該RF電路系統用以根據垂直及/或水平切片發送及/或接收一或多個信號。實例147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8可包括如實例14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基頻電路系統進一步管理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之c平面及u平面組件。實例148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49可包括如實例147至14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子裝置,其中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與待經由RAN傳輸或接收之通訊的可分離使用狀況相關,該等使用狀況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行動寬頻(MBB)使用狀況、機器類型通訊(MTC)使用狀況、載具至任何處(V2X)通訊使用狀況、健康網路使用狀況、行業控制使用狀況。實例149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0可包括一種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其用以將RAN邏輯地切分成一或多個水平或垂直切片;其中垂直切片包含預定類型之通訊;且其中水平切片包含RAN之預定層或能夠在形成水平切片之實體之間負載分擔功能的系統可定義網路階層部分;其中RAN控制實體包含根據一或多個水平或垂直切片之需要控制RAN資源之分配的至少一部分。實例150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1可包括如實例15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其中RAN包含至少兩個垂直切片及至少兩個水平切片。實例3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2可包括如實例150至15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其中預定類型之通訊與將RAN用於通訊或特定類型之通訊的市場區段相關。實例15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3可包括如實例150至15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其中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係橫跨RAN之部分而分散。實例153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4可包括如實例150至15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其中RAN之部分為RAN之eNB。實例154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5可包括如實例150至15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其中RAN之預定層包含巨型BS層、較小BS層、裝置間層、可穿戴層或PAN層。實例155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6可包括如實例15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其中較小基地台包含微BS、微型BS、超微型BS或較小BS中之任一者。實例156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7可包括一種裝置,其包含:用於藉由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識別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的構件,該等垂直切片與RAN之垂直市場區段相關;用於藉由RAN控制實體識別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的構件,該等水平切片與RAN之網路階層區段相關;及用於藉由RAN控制實體將RAN切分成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的構件。實例157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8可包括如實例15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藉由RAN控制實體管理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之c平面及u平面組件的構件。實例158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59可包括如實例157或15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RAN控制實體與巨型基地台(BS)共置時藉由RAN控制實體僅管理在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的構件。實例159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0可包括如實例157至158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藉由RAN控制實體管理在多個基地台(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的構件。實例160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1可包括如實例157至160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RAN控制實體中提供層1 (L1)及/或層2 (L2)控制功能的構件。L1控制功能可為實體(PHY)層且L2控制功能可為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及/或上方層。此等L2層可包含RRC功能。實例161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2可包括如實例16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藉由L1及L2控制功能管理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的構件。實例16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3可包括如實例157至16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橫跨RAN或其部分實體地分散RAN控制實體或將RAN控制實體集中在中心位置的構件。實例163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4可包括如實例161至16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用於使用L1及/或L2控制功能管理一種類之垂直或水平切片且又管理另一類型之垂直或水平切片與其他切片的構件。實例164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5可包括如實例38至4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與巨型網路切片、微網路切片、裝置間(D2D)切片或ProSe切片、個人區域網路、非獨立模式、錨增強器架構相關。實例165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6可包括一種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可執行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藉由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識別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該等垂直切片與RAN之垂直市場區段相關;藉由RAN控制實體識別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該等水平切片與RAN之網路層或能夠在形成水平切片之實體之間負載分擔功能的系統可定義網路階層部分相關;及藉由RAN控制實體將RAN切分成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實例166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7可包括如實例16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藉由RAN控制實體管理RAN之m平面功能性。實例167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8可包括如實例166至16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藉由RAN控制實體管理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之c平面及u平面組件。實例168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69可包括如實例166至168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中RAN控制實體與巨型基地台(BS)共置,且RAN控制實體僅管理在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實例169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0可包括如實例166至169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中RAN控制實體管理在多個基地台(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實例170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1可包括如實例166至170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中RAN控制實體包括L1及/或L2控制功能。實例171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2可包括如實例169至171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中L1及L2控制功能管理垂直及/或水平切片。實例17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3可包括如實例166至171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中L1及/或L2控制功能管理一種類型之垂直或水平切片,其又管理另一類型之垂直或水平切片。實例173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4可包括如實例166至171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中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與行動寬頻(MBB)切片、機器類型通訊(MTC)切片、載具至任何處(V2X)通訊切片、行業控制切片相關。實例174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5可包括如實例156至171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電腦可讀媒體,其中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與巨型網路切片、微網路切片、裝置間(D2D)切片、個人區域網路、非獨立模式、錨增強器架構相關。實例56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6可包括一種方法,其包含:識別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該等垂直切片與RAN之通訊的使用狀況相關;識別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其中水平切片包含能夠在形成水平切片之實體之間負載分擔功能的可定義網路階層部分;及將RAN切分成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且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使用與基頻電路系統耦接之射頻(RF)電路系統根據垂直及/或水平切片發送及/或接收一或多個信號。實例176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7可包括如實例17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管理一或多個垂直及/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之c平面及u平面組件。實例177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8可包括如實例176至17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與待經由RAN傳輸或接收之通訊的可分離使用狀況相關,該等使用狀況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行動寬頻(MBB)使用狀況、機器類型通訊(MTC)使用狀況、載具至任何處(V2X)通訊使用狀況、健康網路使用狀況、行業控制使用狀況。實例178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79可包括一種將RAN邏輯地切分成一或多個水平或垂直切片之方法,其包含:提供包含預定類型之通訊的垂直切片;及提供包含RAN之預定層或能夠在形成水平切片之實體之間負載分擔功能的系統可定義網路階層部分的水平切片;及使用RAN控制實體根據一或多個水平或垂直切片之需要控制RAN資源之至少一部分的分配。實例179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80可包括如實例6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RAN包含至少兩個垂直切片及至少兩個水平切片。實例180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81可包括如實例179至18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預定類型之通訊與將RAN用於通訊或特定類型之通訊的市場區段相關。實例181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82可包括如實例179至18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橫跨RAN之部分分散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實例18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83可包括如實例179至18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RAN之部分為RAN之基地台。實例183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84可包括如實例179至18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RAN之預定層包含巨型BS層、較小BS層、裝置間層、可穿戴層或PAN層。實例184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85可包括如實例18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較小基地台包含微BS、微型BS、超微型BS或較小BS中之任一者。實例185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86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基地台(BS)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源自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網路裝置;及根據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控制實體。
實例187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使用者裝備(UE)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另一裝置;及根據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控制實體。
實例188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用以進行描述於本文中之任何其他實例中或與本文中之任何其他實例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的構件。
實例189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以在該等指令由電子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後致使電子裝置進行描述於本文中之任何實例中或與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實例189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0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邏輯、模組及/或電路系統以進行描述於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或與本文中之其他實例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實例190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1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及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方法。實例191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2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方法。實例192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3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系統。實例193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4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裝置。實例194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5可包括一種用以實現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網路切分的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實例195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6可包括一種無線電存取網路,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實例196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7可包括一種用於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實例197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實例198可包括如描述於任何實例部分或其部分或與任何實例部分或其部分相關的一種方法、技術或處理程序。實例198可進一步包括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之任一者。
在一些實例中,若RAN控制實體地分散,則RAN控制實體可與巨型BS共置,且僅管理在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切片部分。在一些實例中,若RAN控制實體處於中心位置,則RAN控制實體可橫跨在RAN控制實體之涵蓋範圍下的多個BS管理切片部分。
在一些實例中,層級1及層級2控制功能可應用平面控制架構或階層式控制架構,其中在平面控制架構之狀況下,所有水平及垂直切片由RAN控制實體中之層級1及層級2控制功能管理。替代地,在階層式控制架構之狀況下,RAN控制實體可僅控制一個種類之切片(水平或垂直),且其中該受控切片進一步控制另一種類之切片(水平或垂直)。
在一些實例中,RAN包含至少兩個垂直切片及至少兩個水平切片。
在一些實例中,預定類型之通訊與將RAN用於通訊之市場區段相關。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係橫跨RAN之部分分散。在一些實例中,RAN之部分為RAN之基地台(例如,eNB)。
在一些實例中,RAN控制實體提供可控制經切分RAN之網路切片的m平面控制功能。m平面控制功能可控制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適用於RAN或希望由RAN伺服之垂直市場(或至少一個垂直市場)的識別,其中各經識別垂直市場具有邏輯地指派至其之垂直切片;適用於RAN或希望由RAN伺服的用於伺服經識別垂直切片的水平切片(例如,網路層或其可適用部分)的識別;RAN至經識別之一或多個切片(水平及/或垂直)的切分;切片之操作的協調,包括切片之設置及解除。m平面功能性可控制RAN之經識別網路切片中的各別者或全部之c平面及/或u平面。
在前文中,對「層」之參考可為對基礎結構之預定義(或可定義)部分的參考,然而,對「層」之參考可為對網路基礎結構上/中在操作中之網路協定層或其部分的參考。
實例199可包括圖31、圖32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實例200可包括實例199之實例,其進一步包含:識別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及識別多個使用者平面切片中之使用者平面切片與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
實例201可包括實例19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識別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及識別單一使用者平面切片與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
實例202可包括實例19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識別網路切片之共同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及識別多個使用者平面切片中之使用者平面切片與共同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以及識別多個切片特定控制平面中之切片特定控制平面與共同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
實例203可包括實例19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判定是否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與網路切片相關聯之訊務負載超出或下降為低於臨限值;操作於網路切片上之作用中UE的數目超出或下降為低於臨限值;為維持移動UE之服務連續性或為滿足特定QoS要求(例如,低潛時、超可靠性或其類似者或其組合)。
實例204可包括實例203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基於所接收控制信號判定是否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其中控制信號源自UE (且包括在隨機存取期間關於預期切片之指示)或同級基地台/存取點(BS/AP) (且包括請求目標BS處之切片功率狀態改變的觸發訊息)中之至少一者。
實例205可包括實例204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判定出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將信號傳輸至遠端AP/BS或行動性管理實體(MME)/網路控制實體中之至少一者以交換發信。
實例206可包括實例6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控制信號係經由UE介面接收(例如,控制信號源自UE),且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接收到控制信號,基於訊務監視判定是否維持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
實例207可包括圖31、圖32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實例208可包括實例207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控制信號係經由UE介面接收,且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接收到控制信號,基於QoS準則判定是否維持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
實例209可包括實例19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判定是否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關於相鄰胞元條件之UE報告;或網路切片上之訊務負載/連接數目條件。
實例210可包括實例204或20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判定出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將切片上之作用中UE交遞至相鄰BS。
實例210可包括實例194或195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傳輸或接收攜載關於BS中之作用中切片之資訊的系統資訊。
實例211可包括實例19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基於多個BS當中或多個BS之多個中央控制器之BS之間的信號交換,判定是否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
實例212可包括實例211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將指示關於包括網路切片的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的負載條件的發信傳輸至AP或BS或自AP或BS接收該發信。
實例213可包括圖32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判定是否存取BS:預期切片之BS的功率狀態;鏈路條件;QoS要求或相鄰胞元之訊務負載。
實例214可包括實例213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同時維持至網路切片及不同於該網路切片的不同AP或BS之另一網路切片的連接。
實例215可包括一種可在第五代(5G)系統(諸如,無線網路)之無線通訊中操作的設備(例如,任何網路裝置之電子裝置,包括(但不限於) eNB),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源自網路虛擬化組件及/或軟體定義網路之至少一個通訊;及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來自通訊之資訊,識別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RAN之第二遠端組件的第一關聯,第一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及基於至少一個通訊之相同或不同通訊的資訊,識別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RAN之第二組件的RAN之第三組件的第二關聯,第二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其中第二關聯係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實例216可包括實例215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識別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及識別多個使用者平面切片中之使用者平面切片與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
實例217可包括實例216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識別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及識別單一使用者平面切片與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
實例218可包括實例217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識別網路切片之共同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及識別多個使用者平面切片中之使用者平面切片與共同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以及識別多個切片特定控制平面中之切片特定控制平面與共同控制平面切片的關聯。
實例219可包括實例215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判定是否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與網路切片相關聯之訊務負載超出或下降為低於臨限值;操作於網路切片上之作用中UE的數目超出或下降為低於臨限值;為維持移動UE之服務連續性或為滿足特定QoS要求(例如,低潛時、超可靠性或其類似者或其組合)。
實例220可包括實例21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由RF電路系統接收之控制信號判定是否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其中控制信號源自UE (且包括在隨機存取期間關於預期切片之指示)或同級BS/AP (且包括請求目標BS處之切片功率狀態改變的觸發訊息)中之至少一者。
實例221可包括實例21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回應於判定出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將信號傳輸至遠端AP/BS或MME/網路控制實體中之至少一者以交換發信。
實例222可包括實例220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控制信號係經由UE介面接收,且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回應於接收到控制信號,基於訊務監視判定是否維持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
實例223可包括實例220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控制信號係經由UE介面接收,且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回應於接收到控制信號,基於QoS準則判定是否維持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
實例224可包括實例215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判定是否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關於相鄰胞元條件之UE報告或網路切片上之訊務負載/連接數目條件。
實例225可包括實例219或224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回應於判定出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將切片上之作用中UE交遞至相鄰BS。
實例226可包括實例219或224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致使RF電路系統傳輸攜載關於BS中之作用中切片之資訊的系統資訊或RF電路系統接收攜載關於BS中之作用中切片之資訊的系統資訊。
實例227可包括實例18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多個BS當中或多個BS之多個中央控制器之BS之間的信號交換,判定是否改變第一組件或第二組件之功率狀態。
實例228可包括實例227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致使RF電路系統將指示關於包括網路切片的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的負載條件的發信傳輸至或自AP或BS,或RF電路系統接收指示關於包括網路切片的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的負載條件的發信至或自AP或BS。
實例229可包括一種設備(例如,可操作於第五代(5G)系統之無線通訊中的使用者裝備之電子裝置),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源自網路虛擬化組件及/或軟體定義網路之至少一個通訊;及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來自通訊之資訊,識別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RAN之第二遠端組件的第一關聯,第一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及基於來自通訊之資訊,識別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RAN之第二組件的RAN之第三組件的第二關聯,第二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其中第二關聯係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實例230可包括實例22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判定是否存取BS:預期切片之BS的功率狀態;鏈路條件;QoS要求或相鄰胞元之訊務負載。
實例231可包括實例22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基頻電路系統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同時維持至網路切片及不同於該網路切片的不同AP或BS之另一網路切片的連接。
實例232可包括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實例,其中網路切片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用於或專用於單一類型通訊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用於或專用於特定使用狀況通訊之通訊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具有獨立於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任何其他邏輯分割區上的操作及訊務流的獨立操作及訊務流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此實例及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實例的優勢為無線網路更有效,此係因為(例如)其允許給定量之(例如,單一)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由多個使用狀況使用,藉此導致硬體/基礎結構相比否則將使用的情況(例如,兩倍或大於兩倍硬體(例如)以針對各使用狀況提供單獨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較少。
實例233可包括本文中之任何其他實例的實例,其中網路切片為端對端網路切片,其中端對端包含在使用中之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與實體核心網路基礎結構兩者的邏輯分離以提供網路切片。
實例234可包括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實例,其中通訊之特定使用狀況包括可經由無線網路進行的任何可容易定義/可容易區別類型之通訊。
實例235可包括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實例,其中網路切片包含攜載於共用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上之邏輯上分離的無線電存取網路。
實例236可包括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實例,其中網路切片包含每使用狀況一垂直切片及/或每共用資源一水平切片,其中共用資源為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共用層或在無線網路之不同層中的實體中之選定者之間共用的資源。
實例237可包括一種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其包含用以進行以下操作之電路系統:將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實體基礎結構邏輯地分離成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無線電存取網路,其中邏輯地分離之虛擬無線電存取網路包含最佳化用於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無線電存取網路,且其中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包含獨立於任何其他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的操作及訊務流的獨立操作及訊務流;其中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中之各者係根據與待用於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中之各者的預定義類型通訊相關聯的至少一個參數而動態地組配;其中與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相關聯的至少一個參數為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訊務類型、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訊務負載、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服務品質要求。
實例238可包括實例237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將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實體基礎結構邏輯地分離成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無線電存取網路包含開啟或啟動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
實例239可包括實例237或238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開啟或啟動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當由無線網路所伺服之裝置觸發時,裝置傳輸待在初始隨機存取(RA)中使用的預期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指示;當由同級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觸發時,同級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將觸發訊息傳輸至目標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該觸發訊息包括開啟或啟動指定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請求;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與行動性管理實體(MME)或與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相關聯之網路控制實體之間的發信交換用以判定待使用、開啟或啟動的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組配參數。
實例240可包括實例237至23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訊務負載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超出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處之預定義訊務臨限值位準;超出操作於現已存在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的作用中裝置之預定義數目
實例241可包括實例40至43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服務品質要求包含或係基於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維持由無線電存取網路伺服之移動裝置的服務連續性,且其中裝置處於作用中正使用預定義類型之通訊;提供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預定最大潛時;提供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預定最小通訊可靠性;提供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預定最小資料速率。
實例242可包括實例237至241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電路系統進一步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與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相關聯的至少一個其他參數,斷開或邏輯地解除分離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其中至少一個其他參數係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處之訊務位準降為低於預定義臨限值;操作於現已存在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的作用中裝置之數目降為低於預定義臨限值;關於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資料報告或相鄰胞元、基地台或存取點之條件。
實例243可包括實例242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資料報告包含系統資訊區塊或其部分。
實例244可包括實例242至243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資料報告包含攜載關於作用中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資訊的系統資訊區塊或其部分。
實例245可包括實例237至244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當解除分離或斷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時,電路系統進一步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將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剩餘的任何裝置交遞至操作於相同基地台或存取點上的另一不同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或將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剩餘的任何裝置交遞至維持待斷開的同一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之操作的另一基地台或存取點。
實例246可包括實例237至245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待由無線電存取網路伺服之裝置包含使用者裝備(UE)。
實例247可包括實例237至246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待伺服之裝置或UE基於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判定是否及如何存取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選定的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當前作用於當前伺服UE之伺服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上的指示;UE與當前伺服UE之伺服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之間的無線鏈路之鏈路條件;提供至UE之無線通訊的QoS要求;或相鄰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至當前伺服UE之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之間的訊務負載。
實例248可包括實例237至247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由伺服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伺服之裝置或伺服裝置之伺服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之間的發信可操作以輔助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中之一者判定是否鼓動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開啟程序或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斷開程序。
實例249可包括實例237至248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發信包含關於各作用中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負載條件在伺服裝置之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之間的發信以提供各別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
實例250可包括實例237至24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由無線電存取網路伺服之裝置可操作以維持至多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及/或至伺服裝置之多個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的作用中連接以提供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
實例251可包括實例237至250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將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實體基礎結構邏輯地分離成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包含提供兩個或大於兩個網路切片,且其中控制實體提供用於兩個或大於兩個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組配,其中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組配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用於各操作網路切片之網路切片特定使用者平面及供所有操作網路切片使用之單一共同控制平面,其中特定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功能彼此解耦;或用於各操作網路切片之網路切片特定使用者平面及網路切片特定控制平面,其中特定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功能彼此耦接;或用於各操作網路切片之網路切片特定控制平面,及用於各操作網路切片的控制平面,其包含:第一共同控制平面部分;及第二網路切片特定控制平面部分;其中特定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功能部分地彼此解耦且部分地彼此耦接。
實例252可包括經配置之機器可執行指令,其在由一個或多於一個處理器執行時實施無線通訊網路中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實體基礎結構邏輯地分離成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無線電存取網路,其中邏輯地分離之虛擬無線電存取網路包含最佳化用於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無線電存取網路,且其中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包含獨立於任何其他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的操作及訊務流的獨立操作及訊務流;根據與待用於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中之各者的預定義類型通訊相關聯的至少一個參數,動態地組配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中之各者;其中與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相關聯的至少一個參數為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訊務類型、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訊務負載、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服務品質要求。
實例253可包括實例252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將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實體基礎結構邏輯地分離成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無線電存取網路包含開啟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
實例254可包括實例252或253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開啟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當由無線網路所伺服之裝置觸發時,傳輸待在初始隨機存取(RA)中使用的預期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指示;當由同級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觸發時,自同級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將觸發訊息傳輸至目標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該觸發訊息包括開啟指定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請求;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與行動性管理實體(MME)或與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相關聯之網路控制實體之間的發信交換用以判定待使用、開啟或啟動的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組配參數。
實例255可包括實例252至254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訊務負載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超出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處之預定義訊務臨限值位準;超出操作於現已存在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的作用中裝置之預定義數目。
實例256可包括實例252至255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服務品質要求包含或係基於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維持由無線電存取網路伺服之移動裝置的服務連續性,且其中裝置處於作用中正使用預定義類型之通訊;提供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預定最大潛時;提供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預定最小通訊可靠性;提供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的預定最小資料速率。
實例257可包括實例252至256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與預定義類型之通訊相關聯的至少一個其他參數,斷開或邏輯地解除分離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其中至少一個其他參數係基於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處之訊務位準降為低於預定義臨限值;操作於現已存在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的作用中裝置之數目降為低於預定義臨限值;關於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資料報告或相鄰胞元、基地台或存取點之條件。
實例258可包括實例257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資料報告包含系統資訊區塊或其部分。
實例259可包括實例257或258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資料報告包含攜載關於作用中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資訊的系統資訊區塊或其部分。
實例260可包括實例252至25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當解除分離或斷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時,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將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剩餘的任何裝置交遞至操作於相同或不同基地台或存取點上的另一不同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或將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上剩餘的任何裝置交遞至維持當前基地台處待斷開的同一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之操作的另一基地台或存取點。
實例261可包括實例252至260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待由無線電存取網路伺服之裝置包含使用者裝備(UE)。
實例262可包括實例252至261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待伺服之裝置或UE基於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判定是否及如何存取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選定的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當前作用於當前伺服UE之服務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上的指示;UE與當前伺服UE之伺服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之間的無線鏈路之鏈路條件;提供至UE之無線通訊的QoS要求;或相鄰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至當前伺服UE之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之間的訊務負載。
實例263可包括實例253至262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由伺服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伺服之裝置或伺服裝置之伺服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之間的發信可操作以輔助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中之一者判定是否鼓動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開啟程序或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斷開程序。
實例264可包括實例252至263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發信包含關於各作用中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的負載條件在伺服裝置之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之間的發信以提供各別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
實例265可包括實例252至264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進一步包含由無線電存取網路伺服之裝置維持至多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及/或至伺服裝置之多個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的作用中連接以提供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
實例266可包括實例252至265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將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實體基礎結構邏輯地分離成兩個或大於兩個邏輯地分離之虛擬存取網路包含提供兩個或大於兩個網路切片,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提供用於兩個或大於兩個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組配,其中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組配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用於各操作網路切片之網路切片特定使用者平面及由所有操作網路切片使用之單一共同控制平面,其中特定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功能彼此解耦;或用於各操作網路切片之網路切片特定使用者平面及網路切片特定控制平面,其中特定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功能彼此耦接;或用於各操作網路切片之網路切片特定控制平面,及用於各操作網路切片的控制平面,其包含:第一共同控制平面部分;及第二網路切片特定控制平面部分;其中特定網路切片之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功能部分地彼此解耦且部分地彼此耦接。
實例267可包括一種用以觸發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網路切分的裝置,其包含:用以根據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觸發網路切片之開啟或斷開的電路系統:無線電存取網路之訊務負載或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網路切片的訊務負載越過臨限訊務負載,視情況其中臨限訊務負載為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處之訊務負載;及/或操作於無線電存取網路或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網路切片上的作用中使用者裝備(UE)之數目越過作用中UE之臨限數目;根據維持無線電存取網路上在使用中或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網路切片上在使用中的移動UE之服務連續性要求;根據滿足或維持無線電存取網路上在使用中或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網路切片上在使用中的裝置之服務品質(QoS)要求,視情況其中QoS要求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電存取網路或網路切片之無線連接的潛時量或無線電存取網路或網路切片之無線連接的可靠性等級。
實例267或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實例的優勢可包括針對橫跨RAN且在RAN之各切片內操作的所有裝置,經改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效能、效率、可靠性、服務及服務品質維持。
實例268可包括實例267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在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處開啟網路切片,且其中用於開啟網路切片之觸發事項包含:自UE接收UE觸發信號,該UE觸發信號包括用於由UE使用之預期網路切片的指示,視情況其中UE觸發信號包括於UE之隨機存取中;或由目標存取點(AP)或目標基地台(BS)自同級存取點(AP)或同級基地台(BS)接收觸發信號,該觸發信號包括在目標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處開啟網路切片之請求。
實例269可包括實例267或268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開啟網路切片包含在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與行動性管理實體(MME)或網路控制實體之間交換發信以便開啟網路切片。
實例270可包括實例267至269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在訊務負載促動式網路切片開啟中,僅當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接收足夠量之訊務以使得網路切片開啟值得時,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開啟網路切片,其中足夠量之訊務為預定值。
實例271可包括實例267至270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若訊務量不足,則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拒絕來自請求實體之隨機存取(RA)請求。
實例272可包括實例267至271之實例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其中在QoS促動式網路切片開啟中,僅當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接收滿足預定義準則之QoS服務請求時,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開啟網路切片。
實例273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基地台(BS)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源自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網路裝置;及根據本文中之實例中之任一者的無線電存取網路控制實體;或包含用於進行本文中之任何實例之構件或模組的裝置;或如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裝置。
實例274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使用者裝備(UE)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另一裝置;及根據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控制實體。
實例275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用以進行描述於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中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的構件。
實例276可包括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以在該等指令由電子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後致使電子裝置進行描述於本文中之任何實例中或與本文中之任何實例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
實例277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邏輯、模組、構件及/或電路系統以進行描述於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中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
實例278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及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如描述於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中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相關的方法、技術或處理程序。
實例279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方法。
實例280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系統。
實例281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裝置。
實例282可包括一種用以實現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網路切分的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283可包括一種無線電存取網路,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284可包括一種用於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285可包括一種用於水平計算資源切分以用於共用及計算負載分擔之系統。
實例286可包括實例28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在計算平台上運行,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在數據機電路系統上運行,無線電鏈路連接用戶端及主機處之數據機電路系統且容器連接用戶端及主機處之計算平台。
實例287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86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超管理器位於作業系統(OS)下方。
實例288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87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包含駐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之主機及用戶端。
實例289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88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主機位於應用程式啟動之處。
實例290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89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當應用程式計算需求超出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或超出所要負載分擔臨限值時,OS或視情況應用程式經由OS向超管理器內之用戶端發出指示以指示超管理器內之用戶端採取所要動作。
實例291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90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具有預授權特殊權限以適應超管理器內之用戶端請求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其中按需求在平台初始化時間(諸如,在配對處理程序期間)或即時設置用於請求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處理程序。
實例292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91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內之主機及超管理器內之用戶端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293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92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當存在待於主機與用戶端之間共用的可執行軟體時,可執行軟體之交換在容器內部進行或輸送。
實例294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93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交換係藉由以下操作實施:藉由用戶端將可執行軟體包裝至第一容器中;藉由用戶端將第一容器與使用者訊務一起多工處理;藉由用戶端經由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第一容器及使用者訊務經數據機電路系統交換至主機;藉由主機部署及執行第一容器;藉由主機將執行結果包裝至第二容器中;藉由主機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執行結果傳輸至用戶端;及藉由用戶端部署第二容器以應用執行結果。
實例295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94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包括數據機電路系統之通訊層將第一容器視為未進行處理之資料區塊且將第二容器視為未進行處理之資料區塊。
實例296可包括如實例285至295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超管理器與無線電鏈路控制之間的互動可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藉由超管理器將指示通訊要求之明確信號提供至無線電鏈路,其中無線電鏈路控制基於通訊要求分配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以傳輸第一容器及/或第二容器;及/或藉由超管理器提供第一容器及/或第二容器之標頭以因此供數據機電路系統解碼第一容器及/或第二容器且使其與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匹配。
實例297可包括實例296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引導數據機電路系統之操作。
實例298可包括實例296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系統,其中超管理器及數據機電路系統為同級者,且其中超管理器與數據機電路系統之間的交握處理程序將發生。
實例299可包括一種待由用戶端進行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產生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將第一容器與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一起多工;經由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之第一容器及網路資料傳輸或致使傳輸至主機,經由無線電鏈路接收或致使接收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其中執行輸出為可執行軟體之執行結果;應用或致使應用執行輸出。
實例300可包括如實例29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主機自第一容器獲得可執行軟體、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且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
實例301可包括如實例299至300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用戶端及主機位於超管理器中,其中超管理器駐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實例302可包括如實例299至301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主機位於應用程式啟動之處。
實例303可包括如實例299至302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經由用戶端之超管理器(「用戶端超管理器」)接收或致使接收在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出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時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準則採用所要(例如,指定)動作的指令。
實例304可包括如實例299至303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用戶端之超管理器傳輸或致使傳輸用於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其中包括主機之超管理器之一部分具有授權以適應用於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
實例305可包括如實例304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按需求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即時設置包括分配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的處理程序。
實例306可包括如實例305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其中平台初始化將發生在可穿戴UE與攜帶型UE之間的配對處理程序期間。
實例307可包括如實例304至306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308可包括如實例304至307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超管理器明確地發信至基頻電路系統及/或射頻(RF)電路系統以指示通訊要求,其中基頻電路系統及/或RF電路系統控制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第一容器。
實例309可包括如實例304至307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超管理器提供第一容器之標頭以供基頻電路系統解碼第一容器且使其與對應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匹配。
實例310可包括如實例299至309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引導基頻電路系統之一或多個操作。
實例311可包括如實例299至309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及基頻電路系統為進行用於傳輸第一容器及/或接收第二容器之交握處理程序的同級者。
實例312可包括如實例299至305及307至311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用戶端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主機安置於演進型nodeB (eNB)中,或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
實例313可包括一種待由主機進行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經由無線電鏈路自用戶端接收或致使接收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解碼或致使解碼第一容器以獲得可執行軟體;執行或致使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將第二容器與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一起多工處理;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傳輸或致使傳輸至用戶端,其中用戶端應用執行輸出。
實例314可包括如實例31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其中用戶端產生第一容器,且將第一容器與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其他網路資料一起多工處理。
實例315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14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用戶端及主機位於超管理器中,其中超管理器駐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實例316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15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主機位於應用程式啟動之處。
實例317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16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用戶端之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OS)將在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出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時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準則採用所要(例如,指定)動作的指令提供至用戶端之超管理器(「用戶端超管理器」)。
實例318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17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用戶端超管理器接收或致使接收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其中包括主機之超管理器(「主機超管理器」)之一部分包括授權以適應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及根據請求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319可包括如實例318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按需求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即時設置包括分配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的處理程序。
實例320可包括如實例319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其中平台初始化將發生在可穿戴UE與攜帶型UE之間的配對處理程序期間。
實例321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20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322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20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超管理器明確地發信至基頻電路系統及/或射頻(RF)電路系統以指示通訊要求,其中基頻電路系統及/或RF電路系統控制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第一容器。
實例323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20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超管理器提供之第一容器之標頭以供基頻電路系統解碼第一容器且使其與對應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匹配。
實例324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23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引導基頻電路系統之一或多個操作。
實例325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23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超管理器及基頻電路系統為進行用於傳輸第一容器及/或接收第二容器之交握處理程序的同級者。
實例326可包括如實例313至319及321至325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用戶端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主機安置於演進型nodeB (eNB)中,或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
實例327可包括一種待於用戶端中或由用戶端實施之設備,該設備包含:應用程式電路系統,其用以進行以下操作:產生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及將第一容器與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一起多工處理;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進行以下操作:控制射頻(RF)電路系統以經由無線電鏈路將經多工處理之第一容器及網路資料傳輸至主機;及經由無線電鏈路接收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其中執行輸出為可執行軟體之執行結果,且其中應用程式電路系統應用執行輸出。
實例328可包括如實例32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主機自第一容器獲得可執行軟體、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且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
實例329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28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用戶端及主機位於超管理器中,其中超管理器駐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實例330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29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主機位於應用程式啟動之處。
實例331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30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基頻電路系統控制RF電路系統及/或應用程式電路系統以接收在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出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時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準則採用所要動作的指令。
實例332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31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用戶端超管理器提供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其中主機之超管理器(「主機超管理器」)具有授權以適應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
實例333可包括如實例332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按需求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即時設置包括分配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的處理程序。
實例334可包括如實例33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其中平台初始化將發生在可穿戴UE與攜帶型UE之間的配對處理程序期間。
實例335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34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336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35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超管理器明確地發信至基頻電路系統及/或射頻(RF)電路系統以指示通訊要求,其中基頻電路系統及/或RF電路系統控制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第一容器。
實例337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35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超管理器提供第一容器之標頭以供基頻電路系統解碼第一容器且使其與對應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匹配。
實例338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38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引導基頻電路系統之一或多個操作。
實例339可包括如實例43至53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及基頻電路系統為進行用於傳輸第一容器及/或接收第二容器之交握處理程序的同級者。
實例340可包括如實例327至333及335至339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用戶端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主機安置於演進型nodeB (eNB)中,或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
實例341可包括一種待於主機中或由主機實施之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經由無線電鏈路自用戶端接收包括可執行軟體之第一容器;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解碼第一容器以獲得可執行軟體;及應用程式電路系統或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執行可執行軟體以獲得執行輸出;產生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及將第二容器與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網路資料一起多工處理,其中RF電路系統經由無線電鏈路將包括執行輸出之第二容器傳輸至用戶端,其中用戶端應用執行輸出。
實例342可包括如實例341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其中用戶端產生第一容器,且將第一容器與待經由無線電鏈路傳輸之其他網路資料一起多工處理。
實例343可包括如實例341至342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用戶端及主機位於超管理器中,其中超管理器駐留於不相交行動平台中。
實例344可包括如實例341至343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主機位於應用程式啟動之處。
實例345可包括如實例341至344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包括超管理器(包括用戶端(「用戶端超管理器」))之一部分的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OS)提供在應用程式之計算要求超出用戶端之平台能力時或基於一或多個其他準則採用所要動作的指令。
實例346可包括如實例341至345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進一步包含:自用戶端超管理器接收或致使接收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其中包括主機之超管理器(「主機超管理器」)之一部分包括授權以適應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用戶端超管理器請求;及根據請求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347可包括如實例346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按需求在平台初始化期間或即時設置包括分配及分配計算及通訊資源之請求的處理程序。
實例348可包括如實例347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其中平台初始化將發生在可穿戴UE與攜帶型UE之間的配對處理程序期間。
實例349可包括實例341至348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主機超管理器及用戶端超管理器動態地分割用於虛擬化行動計算及通訊平台之計算及通訊資源。
實例350可包括實例341至349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超管理器明確地發信至基頻電路系統及/或射頻(RF)電路系統以指示通訊要求,其中基頻電路系統及/或RF電路系統控制適當之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之分配以傳輸第一容器。
實例351可包括如實例341至349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超管理器提供第一容器之標頭以供基頻電路系統解碼第一容器且使其與對應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匹配。
實例352可包括如實例341至351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引導基頻電路系統之一或多個操作。
實例353可包括如實例341至351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超管理器及基頻電路系統為進行用於傳輸第一容器及/或接收第二容器之交握處理程序的同級者。
實例354可包括如實例341至347及349至353中之任一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用戶端安置於攜帶型UE中且主機安置於演進型nodeB (eNB)中,或其中用戶端安置於可穿戴使用者裝備(UE)中且主機安置於攜帶型UE中。
實例355可包括一種用於在無線網路內操作之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裝置,其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源自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及用以進行以下操作之電路系統:提供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至少一部分的資料容器;傳輸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自第二裝置接收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該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執行形式;在第一裝置中使用可執行程式碼之執行形式。
實例356可包括一種用於在無線網路內操作之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的裝置,其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源自第二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及用以進行以下操作之電路系統:接收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至少一部分的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處理包括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的至少一部分之資料容器;將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自第二裝置傳輸至第一裝置,該經處理版本含有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之執行形式。
實例357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56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提供資料容器、傳輸資料容器或接收資料容器之經處理版本為將資料容器視為待傳輸或接收之資料區塊的透明處理程序。
實例358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57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電路系統進一步進行以下操作:向第一裝置或第二裝置指示通訊要求。
實例359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58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為使用交握協定以引導由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中的各者進行之動作的同級者。
實例360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59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電路系統包含超管理器。
實例361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0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超管理器引導數據機之動作以傳輸或接收資料容器,及/或傳輸或接收經處理資料容器。
實例362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1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超管理器提供關於資料容器之標頭,其中標頭可由數據機解碼且含有向數據機指示哪一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在使用中或待用於傳輸及/或接收資料容器或經處理資料容器的資料。
實例363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2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超管理器在傳輸或接收資料容器或傳輸或接收經處理資料容器之前發信至無線電鏈路以指示通訊要求。
實例364可包括如實例363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空中鏈路控制實體分配適於基於通訊要求傳輸或接收資料容器或經處理資料容器之通道、無線電存取方案或另一無線通訊參數。
實例365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4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傳輸或接收資料容器連同待自第一裝置傳輸或接收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進一步包含將資料與待自第一裝置傳輸至第二裝置之其他資料一起多工處理。
實例366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5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電路系統提供關於資料容器之標頭,其中標頭可由數據機解碼且含有向數據機指示哪一通道及無線電存取方案在使用中或待使用之資料。
實例367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6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用於第一裝置之可執行程式碼為已由第一裝置感測到之資料或可由第一裝置使用之資料,但其中第一裝置並不具有或當前並不具有足以處理資料或在資料與第一裝置相關之時段內處理資料的處理資源。
實例368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7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資料容器為可在無線網路中之裝置之間傳輸的經封包化資料結構。
實例369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8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駐留於具有不同處理能力之處理資源的設備中,或包含該設備。
實例370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69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駐留於具有實質上相同處理能力之處理資源的設備中,或包含該設備。
實例371可包括如實例359至370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超管理器為邏輯上位於各別第一裝置或第二裝置之作業系統(OS)下之功能。
實例372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71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可定義為在無線網路中操作之裝置,且其中利用資料容器之應用程式首先啟動或當前正在執行。
實例373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72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當利用資料容器之應用程式需要超過第一裝置之當前能力的資料處理資源時OS鼓動裝置之間的資料容器的使用,其中利用資料容器之應用程式首先啟動或當前正在執行。
實例374可包括如實例359至373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超管理器具有對第二裝置之處理資源之預授權存取。
實例375可包括如實例374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預授權發生在無線網路設置、無線網路電力開啟、裝置設置、裝置電力開啟、裝置配對至無線網路時或使用預授權之前的任何時間點。
實例376可包括如實例360至374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超管理器請求授權以存取作為資料容器之各傳輸之部分的第二裝置之處理資源。
實例377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76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包含主機裝置且第二裝置包含用戶端裝置,或第一裝置包含用戶端裝置且第二裝置包含主機裝置。
實例378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77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第一裝置中之超管理器及第二裝置中之超管理器協商及動態地分割分別可用於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中的計算資源,且將第一裝置及第二裝置之經分割計算資源提供至水平網路切片。
實例379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78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第一裝置或第二裝置可操作以提供無線網路之水平網路切分。
實例380可包括如實例355至379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及/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裝置,其中資料容器為第一資料容器且經處理資料容器為第二資料容器,其中第一資料容器在格式上類似於第一資料容器,但其中含於第一資料容器中之資料在執行之前為可執行程式碼且含於第二資料容器中之資料在執行之後為可執行資料之執行形式。
實例381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基地台(BS)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源自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網路裝置;及裝置,其包含用於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的構件或模組;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
實例382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使用者裝備(UE)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通訊網路中之另一裝置;及裝置,其包含用於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一或多個方法或處理程序的構件或模組;或如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裝置的裝置。
實例383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用以進行描述於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中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的構件。
實例384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以在該等指令由電子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後致使電子裝置進行描述於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中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或提供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裝置的功能性。
實例385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邏輯、模組及/或電路系統以進行描述於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中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
實例386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及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的方法。
實例387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方法。
實例388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系統。
實例389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裝置。
實例390可包括一種用以實現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網路切分的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391可包括一種無線電存取網路,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392可包括一種用於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裝置,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實體或方法的部分。
實例393可包括一種用於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之方法,其用以在不同部署情境下實現網路切分。
實例394可包括如實例39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演進型nodeB (eNB)將使用用於各網路切片之排程資訊進行BBU及RRH功能分割。eNB為基地台之僅一個實例。
實例395可包括如實例39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eNB藉由進階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及媒體/高頻寬(BW)去程針對經排程用於行動寬頻服務之頻率/時間資源進行類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及/或CPRI進階或實體層(PHY)分裂BBU及RRH功能分割。
實例396可包括如實例39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eNB將針對經排程用於諸如任務關鍵物聯網(IoT)應用程式及/或裝置之低潛時服務的頻率/時間資源進行層2 (L2)/層3 (L3) BBU及RRH功能分割。‎
實例397可包括如實例39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eNB針對經排程用於大規模機器類型通訊(MTC)服務或行動寬頻服務的頻率/時間資源進行類CPRI、PHY分裂、遠端PHY或L2/L3分裂BBU及RRH功能分割。
實例398可包括如實例39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eNB使用用於各網路切片之排程資訊進行去程封包化。
實例399可包括如實例39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eNB針對經排程以支援類進階MIMO方案協調多點(CoMP)、波束聚合、無胞元操作等之頻率/時間資源進行經定義用於類CPRI或PHY分裂BBU及RRH分割的去程封包化程序。
實例400可包括如實例39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eNB針對經排程用於諸如任務關鍵IoT應用程式或任務關鍵IoT裝置之對延遲極其敏感之應用程式的頻率/時間資源進行經定義用於L2/L3 BBU及RRH分割的去程封包化程序。
實例401可包括如實例39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eNB針對經排程用於大規模IoT及行動寬頻服務的頻率/時間資源基於去程BW及延遲而進行包括類CPRI、PHY分裂、遠端PHY、L2/L3分裂等的去程封包化程序。
實例402可包括一種方法,其包含:將網路資源劃分成一或多個切片,其中一或多個切片中之各者對應於待由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提供之服務;及根據待提供之對應服務而提供一或多個切片中之切片的網路資源。
實例403可包括如實例40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劃分包括:定義一或多個切片中之第一切片與大規模物聯網(IoT)應用程式及/或IoT裝置相關聯;及定義一或多個切片中之第二切片與行動寬頻服務相關聯,且其中該提供包括:將所要時間/頻率網格上之窄副載波間距或分碼多重存取(CDMA)波形分配至與第一切片相關聯之服務;及將正交分頻多工(OFDM)波形與較大副載波間距分配至與第二切片相關聯之服務。
實例404可包括如實例40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提供包括將用於高輸送量要求之網路資源分配至與第二切片相關聯之服務及將低潛時資源分配至與第一切片相關聯之服務。
實例405可包括如實例40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針對傳輸時間間隔(TTI),判定用於一或多個切片中之各者的頻率資源;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使用大量連接之服務;及當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為使用大量連接之服務時且基於去程速率選擇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分裂。
實例406可包括如實例40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RAN分裂包括針對頻率/時間資源的類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PHY分裂、遠端PHY或L2/L3分裂、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裂中之一者
實例407可包括如實例40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服務波束聚合;及當與TTI相關聯之服務為使用波束聚合之服務時使用分裂PHY架構封包化去程封包。
實例408可包括如實例40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任務關鍵服務;及當與TTI相關聯之服務為任務關鍵服務時使用L2/L3分裂。
實例409可包括如實例40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選擇包含當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為使用大量連接之服務時且基於去程頻寬(BW)及去程延遲而選擇RAN分裂,且其中各RAN分裂包括對應資料封包化格式。
實例410可包括如實例40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服務波束聚合;將對應資源區塊(RB)用於波束聚合;當去程包括高BW及低潛時時選擇CPRI進階RAN分裂;及當去程包括中等BW及低潛時時選擇I/Q量化及/或壓縮方案RAN分裂。
實例411可包括如實例409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延遲敏感服務;及選擇媒體存取控制(MAC)協定資料單元(PDU)去程。
實例412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網路介面控制器(NIC)電路系統,其用以將網路資源劃分成一或多個切片,其中一或多個切片中之各者對應於待由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提供之服務;及網路介面電路系統,其用以根據待提供之對應服務而提供一或多個切片之切片的網路資源。
實例413可包括如實例41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為劃分網路資源,NIC電路系統定義一或多個切片中之第一切片與大規模物聯網(IoT)應用程式及/或IoT裝置相關聯及定義一或多個切片中之第二切片與行動寬頻服務相關聯;且其中為提供網路資源,網路介面電路系統將所要時間/頻率網格上之窄副載波間距或分碼多重存取(CDMA)波形分配至與第一切片相關聯之服務及將正交分頻多工(OFDM)波形與較大副載波間距分配至與第二切片相關聯之服務。
實例414可包括如實例41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為提供網路資源,網路介面電路系統將用於高輸送量要求之網路資源分配至與第二切片相關聯之服務及將低潛時資源分配至與第一切片相關聯之服務。
實例415可包括如實例41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NIC電路系統進行以下操作:針對傳輸時間間隔(TTI),判定用於一或多個切片中之各者的頻率資源;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使用大量連接之服務;及當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為使用大量連接之服務時且基於去程速率選擇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分裂。
實例416可包括如實例41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RAN分裂包括針對頻率/時間資源的類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PHY分裂、遠端PHY或L2/L3分裂、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裂中之一者。
實例417可包括如實例41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NIC電路系統進行以下操作: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服務波束聚合;及當與TTI相關聯之服務為使用波束聚合之服務時使用分裂PHY架構封包化去程封包。
實例418可包括如實例41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NIC電路系統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任務關鍵服務;及當與TTI相關聯之服務為任務關鍵服務時使用L2/L3分裂。
實例419可包括如實例41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為進行選擇,NIC電路系統在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為使用大量連接之服務時且基於去程頻寬(BW)及去程延遲而選擇RAN分裂,且其中各RAN分裂包括對應資料封包化格式。
實例420可包括如實例419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NIC電路系統進行以下操作: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服務波束聚合;將對應資源區塊(RB)用於波束聚合;當去程包括高BW及低潛時時選擇CPRI進階RAN分裂;及當去程包括中等BW及低潛時時選擇I/Q量化及/或壓縮方案RAN分裂。
實例421可包括如實例419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NIC電路系統進行以下操作:判定與TTI相關聯之服務是否為延遲敏感服務;及選擇媒體存取控制(MAC)協定資料單元(PDU)去程。
實例422可包括如實例412至42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服務待由RAN提供,且設備待實施於與RAN相關聯之電子裝置中,且根據實例412至421之網路資源分配待經由網路介面電路系統提供至一或多個演進型nodeB (eNB)。
實例423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網路介面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網路資源至一或多個切片之劃分,其中一或多個切片中之各者對應於待由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提供之服務;及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根據該劃分而分配一或多個切片之切片的網路資源。
實例424可包括如實例42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該設備待實施於演進型nodeB (eNB)中。
實例425可包括如實例42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該設備待實施於由無線網路伺服的諸如使用者裝備(UE)之裝置中。
實例426可包括一種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設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接收源自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網路裝置;其中RAN控制實體耦接至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及電路系統,其用以進行以下操作:將實體RAN基礎結構或C-RAN分割成一或多個網路切片;及根據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之部署情境分割BBU及/或RRH。
實例427可包括如實例42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電路系統進一步使用操作或待操作於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或C-RAN上的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的排程資訊根據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之部署情境而分割BBU及/或RRH。
實例428可包括如實例426至42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電路系統進一步使用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根據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之部署情境分割BBU及/或RRH:類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CPRI進階技術;橫跨BBU及RRH之實體層(PHY)分裂技術。
實例429可包括如實例426至42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電路系統分割BBU及/或RRH以分割無線網路之無線網路資源,其中無線資源包括頻率/時間資源及/或實體資源區塊(PRB)。
實例430可包括如實例426至429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無線網路資源係根據垂直切片或水平切片而分割。
實例431可包括如實例426至43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垂直切片為使用進階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及中等至高頻寬去程之行動寬頻服務。
實例432可包括如實例426至43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電路系統根據垂直或水平網路切片之參數而分割BBU及/或RRH。
實例433可包括如實例421至43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垂直或水平網路切片之參數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資料速率;資料頻寬;待被伺服之裝置的數目;潛時;任務關鍵性;延遲;服務品質(QoS);服務之網路設定檔。
實例434可包括如實例421至43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電路系統進一步使用用於或屬於各網路切片之排程資訊判定或進行去程封包化。
實例435可包括如實例43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進一步判定或進行由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定義的去程封包化程序:類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CPRI進階技術;及橫跨BBU及RRH之實體層(PHY)分裂技術。
實例436可包括如實例43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電路系統進一步判定或進行由支援進階MIMO技術之頻率/時間資源排程定義的去程封包化程序,其中該技術可包括CoMP、波束聚合或無胞元操作之任何一或多者。
實例437可包括如實例43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電路系統進一步判定或進行由支援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的頻率/時間資源排程或技術定義的去程封包化程序:任務關鍵性、延遲或頻寬。
實例438可包括如實例43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任務關鍵性適用於延遲敏感應用程式。
實例439可包括如實例43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該設備包含基地台。
實例440可包括如實例449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該基地台包含增強型節點B (eNB)。
實例441可包括如實例426至44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其中垂直網路切片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用於或專用於單一類型通訊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用於或專用於特定使用狀況通訊之通訊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具有獨立於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任何其他邏輯分割區上的操作及訊務流的獨立操作及訊務流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且其中水平網路切片包含在RAN中操作之至少一個裝置的計算資源之邏輯分割區,其中至少一個裝置包含基地台、控制器或正由RAN伺服之裝置。
實例442可包括一種供與可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操作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設備一起使用的使用者裝備,該設備包含:射頻(RF)電路系統,其用以在RAN控制實體之控制下接收源自無線網路裝置之至少一個通訊或在RAN控制實體之控制下將至少一個通訊傳輸至無線網路裝置;其中RAN控制實體包含如實例426至441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設備。
實例443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以在該等指令由電子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後致使電子裝置進行無線通訊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該方法包含:將實體RAN基礎結構或C-RAN分割成一或多個網路切片;及根據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之部署情境分割BBU及/或RRH。
實例444可包括如實例443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使用操作或待操作於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或C-RAN上的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中之各者的排程資訊根據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之部署情境而分割BBU及/或RRH。
實例445可包括如實例443至44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使用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根據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之部署情境分割BBU及/或RRH:類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CPRI進階技術;橫跨BBU及RRH之實體層(PHY)分裂技術。
實例446可包括如實例443至445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分割BBU及/或RRH以分割無線網路之無線網路資源,其中無線資源包括頻率/時間資源及/或實體資源區塊(PRB)。
實例447可包括如實例443至44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無線網路資源係根據垂直切片或水平切片而分割。
實例448可包括如實例443至447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垂直切片為使用進階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及中等至高頻寬去程之行動寬頻服務。
實例449可包括如實例443至448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根據垂直或水平網路切片之參數而分割BBU及/或RRH。
實例450可包括如實例443至449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垂直或水平網路切片之參數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資料速率;資料頻寬;待被伺服之裝置的數目;潛時;任務關鍵性;延遲;服務品質(QoS);服務之網路設定檔。
實例451可包括如實例443至450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使用用於或屬於各網路切片之排程資訊判定或進行去程封包化。
實例452可包括如實例451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或進行由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定義的去程封包化程序:類共同公用無線電介面(CPRI)/CPRI進階技術;及橫跨BBU及RRH之實體層(PHY)分裂技術。
實例453可包括如實例45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或進行由支援進階MIMO技術之頻率/時間資源排程定義的去程封包化程序,其中該技術可包括CoMP、波束聚合或無胞元操作之任何一或多者。
實例454可包括如實例452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或進行由支援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的頻率/時間資源排程或技術定義的去程封包化程序:任務關鍵性、延遲或頻寬。
實例455可包括如實例45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任務關鍵性適用於延遲敏感應用程式。
實例456可包括如實例454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該方法或其至少部分在雲端RAN (C-RAN)、RAN控制實體、基地台、由RAN伺服之裝置、UE、BBU或RRH中執行。
實例457可包括如實例453至456或本文中之一些其他實例的方法,其中垂直網路切片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用於或專用於單一類型通訊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用於或專用於特定使用狀況通訊之通訊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具有獨立於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任何其他邏輯分割區上的操作及訊務流的獨立操作及訊務流的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之邏輯分割區;且其中水平網路切片包含在RAN中操作之至少一個裝置的計算資源之邏輯分割區,其中至少一個裝置包含基地台、控制器或正由RAN伺服之裝置。
實例458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以在該等指令由電子裝置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後致使電子裝置進行描述於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中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相關的任何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或提供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裝置的功能性。
實例459可包含一種設備,其包含邏輯、模組、構件及/或電路系統以進行描述於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中或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方法或處理程序相關的方法之一或多個要素。
實例460可包括如描述於實例或部分或其部分中之任一者中或與實例或部分或其部分相關的一種方法、技術或處理程序。
實例461可包括一種設備,其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及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如描述於實例或其部分中之任一者中或與實例或其部分中之任一者相關的方法、技術或處理程序,或提供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或裝置的功能性。
實例462可包含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的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方法。實例463可包含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的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之系統。實例464可包括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一種用於提供無線通訊的裝置。
實例463可包含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媒體儲存用於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進行無線通訊操作之指令,該等操作在由一多個處理器執行時進行以下操作:進行多個計算資源之水平計算資源切分;及根據任何水平計算資源切片經由多個計算資源進行共用及計算負載分擔。
實例464可包含如實例463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中無線通訊系統包含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架構,且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經由RAN控制實體管理底層RAN切片之控制平面(c平面)及使用者平面(u平面)。
實例465可包含如實例463至464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進一步包含識別c平面切片之關聯及識別單一u平面切片與c平面切片之關聯的操作。
實例466可包含如實例463至465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識別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RAN之第二本端組件的第一關聯及識別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RAN之第二組件的RAN之第三組件的第二關聯的操作,第二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其中第二關聯係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實例467可包含如實例463至466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提供對垂直市場或底層網路之行動寬頻(MBB)存取及專用存取的操作。
實例468可包含如實例463至467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執行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以在不同部署情境下實現網路切分的操作。
實例469可包含如實例463至468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中一或多個處理器包括於用於演進型nodeB (eNB)之設備中,且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利用用於各網路切片之排程資訊進行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的操作。
實例470可包含如實例463至469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進行用於計算平台之超管理器操作、提供無線電鏈路以耦接用戶端裝置及主機裝置處之數據機電路系統且經由一或多個容器連接用戶端裝置及主機裝置處之計算平台的操作,數據機電路系統包括無線電存取技術(RAT)電路系統。
實例471可包含如實例463至470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執行多個計算資源之垂直計算資源切分的操作。
實例472可包含如實例463至470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水平網路切片或垂直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核心網路切片或空中介面切片。
實例473可包含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一或多個設備,其包含:用以執行多個計算資源之水平計算資源切分的電路系統;及用以根據任何水平計算資源切片經由多個計算資源執行共用及計算負載分擔的電路系統。
實例474可包含如實例473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中無線通訊系統包含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架構,且進一步包含管理底層RAN切片之控制平面(c平面)及使用者平面(u平面)的RAN控制實體。
實例475可包含如實例473至474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進一步包含:用以識別c平面切片之關聯的電路系統;及用以識別單一u平面切片與c平面切片之關聯的電路系統。
實例476可包含如實例473至475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進一步包含:用以識別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RAN之第二本端組件的第一關聯的電路系統;及用以識別RAN之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RAN之第二組件的RAN之第三組件的第二關聯的電路系統,第二關聯對應於網路切片,其中第二關聯係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實例477可包含實例473至476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進一步包含用以支援對垂直市場或底層網路之行動寬頻(MBB)存取及專用存取的電路系統。
實例478可包含如實例473至477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進一步包含用以執行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以在不同部署情境下實現網路切分的電路系統。
實例479可包含如實例473至478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中一或多個設備係演進型nodeB (eNB),其用以至少部分利用用於各網路切片之排程資訊進行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
實例480可包含如實例473至480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進一步包含:包括於計算平台中之超管理器;包括於數據機電路系統中之無線電存取技術(RAT)電路系統;用以耦接用戶端裝置及主機裝置處之數據機電路系統的無線電鏈路;及用以連接用戶端裝置及主機裝置處之計算平台的容器電路系統。
實例481可包含實例473至479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進一步包含用以執行多個計算資源之垂直計算資源切分的電路系統。
實例482可包含如實例473至481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何其他實例的標的物,其中水平網路切片或垂直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核心網路切片或空中介面切片。
通訊之實例使用狀況/類型可包括:無線/行動寬頻(MBB)通訊;超行動寬頻(E-MBB)通訊;即時使用狀況,諸如行業控制通訊、機器間通訊(MTC/MTC1);非即時使用狀況,諸如物聯網(IoT)感測器通訊或大規模機器間通訊(M-MTC/MTC2);超可靠機器間通訊(U-MTC);行動邊緣雲端(例如,快取)通訊;載具間(V2V)通訊;載具對基礎結構(V2I)通訊;載具對任何事物通訊(V2X)。亦即,本發明係關於根據可在無線網路上進行之任何可容易定義/區別類型通訊提供網路切分。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係橫跨RAN之部分分散。在一些實例中,RAN之部分為RAN之基地台(例如,eNB),在其他情況下,RAN之部分可為UE,或正或待由無線網路/RAN伺服之任何其他裝置,或形成(或伺服)其部分,例如,行動性管理引擎(MME)、基頻單元(BBU)、遠端無線電頭端(RRH)或等。在一些實例中,若RAN控制實體地分散,則RAN控制實體可與巨型BS共置,且僅管理在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切片部分。在一些實例中,若RAN控制實體處於中心位置,則RAN控制實體可橫跨在RAN控制實體之涵蓋範圍下的多個BS管理切片部分。RAN控制實體可包含根據一或多個水平或垂直切片之需要控制RAN或裝置、資源之分配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無線網路中之裝置處/中或可用於該裝置的計算資源。
如本文中所描述,在實例或請求項敍述RF電路系統(例如)以形成無線網路(例如,基地台)內之較大實體的情況下,此亦意欲涵蓋不包括(例如)供用於(或提供)根據本發明之實體之分散形式的RF電路系統的替代實施例。舉例而言,當實體形成雲端RAN之部分時此可適用,其中無線電部分(例如,RRH)並不與相同於控制功能(實體、模組等) (例如,BBU)之至少顯著部分的實體共置/在該實體內。因此,無實施例意欲僅受限於具有將訊息發送至無線網路或自無線網路接收訊息之RF部分的彼等實施例。舉例而言,一些實施可為去程能力之部分,該去程能力可為自集中式或較集中式基頻功能(例如,BBU)至無線電前端(例如,RRH)之連接。
如本文中所使用,對電腦程式產品或電腦可讀媒體之任何參考可包括對暫時性(例如,實體媒體)及非暫時性形式(例如,信號或其資料結構)兩者的參考。
本文中所揭示之各種實例可提供許多優勢,例如(但不限於):對於任何給定量之核心網路及/或RAN資源(例如,計算、無線電等),提供對經伺服裝置之全(較全)涵蓋範圍;傳輸點當中之較少控制發信延遲及發信交換附加項;提供經改良涵蓋範圍且同時減少網路節點(包括傳輸點)當中之控制發信交換;較有效(總體或其大部分)無線網路,此係因為(例如)其允許給定量之(例如,單一)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由多個使用狀況使用,藉此相比否則將使用之情況(例如,兩倍或更多硬體(例如)以針對各使用狀況提供單獨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導致較少硬體/基礎結構;對於橫跨RAN及在RAN之各切片內操作的所有裝置,大體上經改良無線電存取網路效能、效率、可靠性、服務及服務品質之維持/維護。
如本文中描述,網路切片之開啟、啟動或邏輯分離或其類似者可等效於彼此,且可互換地使用該等詞。類似地,網路切片之斷開、撤銷啟動或邏輯解除分離或其類似者可皆等效於彼此,且可互換地使用該等詞。網路切片亦可參考為邏輯地分離之(經分離、經分割等)無線電網路存取或參考為邏輯地分離之(經分離、經分割等)無線電網路存取部分。由或待由實體無線電存取網路基礎結構或網路切片伺服之裝置可包括UE,然而,可經伺服的任何及所有其他形式之裝置在本文中亦可與對UE之參考互換。裝置可參考為無線網路裝置。然而,取決於使用之內容背景,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無線網路裝置亦可參考伺服實體,諸如基地台、MME、BBU、RRH等。在操作上,就所揭示網路切分而言,存取點及基地台可被視為在使用或部署上類似。
如本文中描述,特定實例已用以解釋所揭示方法及功能(及進行彼等功能之功能單元),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而言,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任何特定實例,諸如:在關於圖揭示特定垂直市場之情況下,此僅為實例且可替代地使用任何垂直市場;在關於圖揭示切片之特定部分的情況下,可替代地使用切片之任何部分;在關於圖已將RAN揭示為具有某一大小、類型或切片數目(水平或垂直)的情況下,可替代地使用任何大小、類型或切片數目;在關於圖已將切片或切片部分揭示為具有某一大小、類型或數目(在水平或垂直上)的情況下,可替代地使用任何大小、類型或數目之切片或切片部分。又,在前文中,儘管切片之編號方案已應用為自1開始,但亦可實施其他編號方案,例如,編號可替代地自0開始,使得Slice#1可為Slice#0及其類似者。因此,特定編號並不受限,除了藉由展示切片之間的例示性區別(藉由經不同編號)或經編號切片部分之間的例示性關係(藉由同一經編號切片之連續編號子部分)之外。
如本文中所使用,「電路系統」一詞可指以下各者、為以下各者之部分或包括以下各者: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共用、專用或群組)及/或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的記憶體(共用、專用或群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可提供所描述功能性之其他合適硬體組件,包括一或多個虛擬機。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或與電路系統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之邏輯。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執行可為分散式而非集中式處理/執行。
如本文中所使用,對(RAN)架構之任何參考可包括可定義為或視為任何形式之特定處理程序、技術、科技、實施細節、無線網路(或類似網路連接系統實體)中之改良或操作類型(特定言之,在RAN中)的任何事物。架構通常可在使用中之各別無線網路技術之標準文獻(例如,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標準及其類似者)中引入、維持及更新。
將瞭解,所揭示方法(或對應設備、程式、資料載體等)中之任一者可取決於特定實施由主機或用戶端進行(亦即,所揭示方法/設備為一通訊形式,且因而可自任一「視角)進行,亦即,以對應於彼此之方式)。此外,將理解,「接收」及「傳輸」等詞涵蓋「輸入」及「輸出」,且不限於傳輸及接收無線電波之RF內容背景。因此,舉例而言,用於實現實施例之晶片或其他裝置或組件可產生用於輸出至另一晶片、裝置或組件之資料,或具有來自另一晶片、裝置或組件之輸入資料,且此輸出或輸入可被稱作「傳輸(transmit)」及「接收(receive)」,包括動名詞形式,亦即,「傳輸(transmitting)」及「接收(receiving)」以及RF內容背景內之此「傳輸(transmitting)」及「接收(receiving)」。
如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以「A、B或C中之至少一者」樣式使用的任何闡述及「A、B及C中之至少一者」的闡述使用反意連接詞「或」及反意連接詞「及」,使得彼等闡述包含A、B、C之任何及所有聯合及若干排列,亦即,單獨A、單獨B、單獨C、按任何次序之A及B、按任何次序之A及C、按任何次序之B及C以及按任何次序之A、B、C。此等闡述中可使用多於或少於三個特徵。
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置放於圓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標識不應被視為限制請求項。詞「包含」並不排除不同於請求項中所列舉之彼等元件或步驟的其他元件或步驟的存在。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一(a)」或「一(an)」等詞定義為一個或多於一個。又,申請專利範圍中諸如「至少一個」及「一或多個」之介紹性片語的使用不應被視為暗示由不定冠詞「一(a)」或「一(an)」介紹之另一主張元件將含有此所介紹主張元件之任何特定請求項限制為僅含有一個此元件之發明,即使在同一請求項包括介紹性片語「一或多個」或「至少一個」及諸如「一(a)」或「一(an)」之不定冠詞時亦如此。對於定冠詞的使用亦係如此。除非另外說明,否則諸如「第一」及「第二」等詞用以任意地區別此類詞所描述的元件。因此,此等詞未必意欲指示此等元件的時間或其他優先排序。在相互不同之請求項中敍述某些量測之純粹實情並不指示此等量測不可有利地組合使用。
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確地陳述為不相容,或實施例、實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之物理學或其他方面防止此組合,否則前述實施例及實例以及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特徵可以任何合適配置整合在一起,尤其在此情況下存在有益效應之情況。此不限於僅任何指定益處,且替代地可起因於「事後」益處。亦即,特徵之組合不受所描述形式,特定言之,實例、實施例或附屬請求項之形式(例如,編號)限制。此外,此情形亦適用於片語「在一個實施例中」、「根據實施例」及其類似者,其僅僅為措辭之文體形式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以下特徵至同一或類似措辭之所有其他情況的單獨實施例。亦即,對「一」、「一個」或「一些」實施例之參考可為對所揭示的任何一或多個及/或所有實施例或其組合之參考。又,類似地,對「該」實施例之參考可不限於緊接在前之實施例。
在前文中,對「層」之參考可為對基礎結構之預定義(或可定義)部分的參考,然而,對「層」之參考可為對網路基礎結構上/中在操作中之網路協定層或其部分的參考。對MAC層之參考亦可包含對MAC層及上方層,直至IP層下方的參考,且例如,可包含無線網路(或RAN)之RRC功能。如本文中所使用,垂直切片可參考為或相關於垂直市場區段。如本文中所使用,任何機器可執行指令可進行所揭示方法,且可因此與詞方法同義地使用。
一或多個實施之前文描述提供說明及描述,但並不意欲為詳盡性的或將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限於所揭示精確形式。按照上文教示,修改及變化係可能的或可自本發明之各種實施的實踐獲取修改及變化。
100‧‧‧無線網路110‧‧‧垂直切片#1/行動寬頻(MBB)/MBB垂直市場/MBB垂直切片112‧‧‧巨型網路層部分/頂部水平切片部分/水平切片部分#1-1114‧‧‧水平切片部分#1-2/微網路層部分116、126、136、146‧‧‧D2D網路層部分118、128、138、148‧‧‧PAN網路層部分120‧‧‧垂直切片#2/載具類型通訊(V2X)/V2X垂直切片/MTC-1切片122、132、142‧‧‧巨型網路層部分124、144‧‧‧微網路層部分130‧‧‧垂直切片#3/第一機器類型通訊(MTC-1)/MTC-1垂直市場/MTC-1垂直切片134‧‧‧微網路層部分/第二層級水平切片部分140‧‧‧垂直切片#4/第二機器類型通訊(MTC-2)/MTC-2垂直切片150‧‧‧核心網路層部分/伺服器160‧‧‧隨機存取網路層部分/基地台/RAN層/RAN170‧‧‧裝置層部分180‧‧‧可穿戴層部分190‧‧‧第一水平網路切片/水平切片#1195‧‧‧第二水平網路切片/水平切片#2200‧‧‧第二視圖210‧‧‧切片#1/巨型網路層220‧‧‧切片#2/微網路層230‧‧‧切片#3/裝置間網路層240‧‧‧個人區域網路(PAN)網路層300‧‧‧圖形302‧‧‧網路階層304‧‧‧無線電資源306‧‧‧垂直RAN切片308‧‧‧水平RAN切片410‧‧‧基地台部分410'‧‧‧基地台/項目412‧‧‧上游/核心網路側通訊功能412'、416'、422'、426'、430'、432'、434'‧‧‧項目414‧‧‧基地台計算功能414'、424'‧‧‧處理資源/項目416‧‧‧下游/無線/裝置側通訊功能420‧‧‧攜帶型部分420'‧‧‧攜帶型裝置/項目422‧‧‧蜂巢式無線通訊鏈路424‧‧‧本端計算功能426‧‧‧下游通訊鏈路430‧‧‧可穿戴部分/可穿戴裝置432‧‧‧單一上游通訊鏈路434‧‧‧受限本端處理資源功能500‧‧‧MAC實體501、502、503、504‧‧‧陰影樣式/網路切片510‧‧‧層級1 MAC/層級1 (L1) MAC實體520‧‧‧層級2 (L2) MAC實體522、524、526、528‧‧‧切片特定L2 MAC子實體550、620‧‧‧邏輯無線電資源552、554、556、558‧‧‧切片特定部分/項目560‧‧‧無線資源561‧‧‧時間562‧‧‧實體頻率570‧‧‧數字方案#1580‧‧‧數字方案#2610‧‧‧實體無線電資源621‧‧‧傳輸時間間隔/TTI單元700、800‧‧‧實例710、810‧‧‧下行鏈路子訊框區塊720、820‧‧‧上行鏈路子訊框區塊900‧‧‧上行鏈路訊框910‧‧‧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 #1/共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部分920‧‧‧PRACH #0/共同PRACH930‧‧‧PRACH #1/專用PRACH1000‧‧‧下行鏈路子訊框1010‧‧‧cPDCCH資訊/cPDCCH/cPDCCH部分1012‧‧‧指示1020‧‧‧專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dPDCCH)資訊/dPDCCH1022‧‧‧下行鏈路無線電資源1100‧‧‧上行鏈路子訊框1120‧‧‧專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dPUCCH部分1122‧‧‧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1200‧‧‧RAN控制實體/電子裝置/硬體資源1204、1504‧‧‧周邊裝置1206、1506‧‧‧資料庫1208、1508‧‧‧網路1210‧‧‧應用程式電路系統/應用程式處理器(或處理器核心)/處理器(或處理器核心)1212、1214、1510、1512、1514‧‧‧處理器1220‧‧‧基頻處理電路系統/記憶體/儲存裝置1221‧‧‧第二代(2G)基頻處理器1222‧‧‧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1223‧‧‧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1224‧‧‧基頻處理器1225‧‧‧記憶體/儲存器1226‧‧‧中央處理單元(CPU)1227‧‧‧音訊數位信號處理器(DSP)1230‧‧‧射頻(RF)電路系統/通訊資源1231‧‧‧混頻器電路系統1232‧‧‧放大器電路系統1233‧‧‧濾波器電路系統1234‧‧‧合成器電路系統1240‧‧‧前端模組(FEM)電路系統/匯流排1250‧‧‧天線/指令1300‧‧‧處理程序/方法1400‧‧‧處理程序1500‧‧‧硬體資源1520‧‧‧記憶體/儲存裝置1530‧‧‧通訊資源1540‧‧‧匯流排1550‧‧‧指令1600‧‧‧示意圖1602‧‧‧第一填充類型/控制平面(c平面)1604‧‧‧第二填充類型/管理平面(m平面)1606‧‧‧第三填充類型1610‧‧‧RAN控制實體1702‧‧‧c平面功能部分/項目1704‧‧‧RAN控制實體功能/m平面功能部分/項目1706‧‧‧u平面功能部分/項目1710‧‧‧巨型BS #11804‧‧‧m平面功能部分1806‧‧‧c平面功能部分/u平面功能部分1810‧‧‧RAN控制器1930、1950‧‧‧L2控制功能部分1935‧‧‧L1控制功能部分1940、1960‧‧‧L2功能部分1945、1965‧‧‧L1功能部分1955‧‧‧L1功能部分/單一控制功能部分2030‧‧‧L2控制器功能部分2040‧‧‧L1控制器功能部分2100‧‧‧管理無線電存取網路的第一實例方法2200‧‧‧管理無線電存取網路的第二實例方法2300‧‧‧C/U平面實施2310‧‧‧全域共同c平面2320、2420‧‧‧切片#1之u平面2330、2440‧‧‧切片#2之u平面2340、2460‧‧‧切片#N之u平面2400‧‧‧C/U平面耦接切片組配2410‧‧‧切片#1之切片特定c平面2430‧‧‧切片#2之切片特定c平面2450‧‧‧切片#N之切片特定c平面2500‧‧‧部分解耦C/U平面組配2510‧‧‧共同c平面功能2520‧‧‧切片#1之切片特定部分2530‧‧‧切片#1之切片特定u平面功能2540‧‧‧切片#2之切片特定部分2550‧‧‧切片#2之切片特定u平面功能2560‧‧‧切片#N之切片特定部分2570‧‧‧切片#N之切片特定u平面功能2600‧‧‧第一實例/處理程序2610、2910‧‧‧訊息2630‧‧‧雙向訊息箭頭2700‧‧‧第二實例2730‧‧‧隨機存取回應/訊息2800‧‧‧第一實例2830‧‧‧組配訊息之交換2900‧‧‧實例切片斷開程序2930‧‧‧源基地台引導(亦即,鼓動)交遞程序2940‧‧‧資訊交換3000‧‧‧切片特定隨機存取程序3100‧‧‧第一實例方法3200‧‧‧第二實例方法3300‧‧‧裝置系統架構3310‧‧‧應用程式層/應用程式3320‧‧‧傳統OS3330‧‧‧用戶端側/用戶端超管理器3330'‧‧‧主機側/主機超管理器3335‧‧‧資料容器3340、3340'‧‧‧無線電存取技術3345‧‧‧無線電鏈路/5G空中鏈路3400、3500、3600、3700、3800‧‧‧實例方法3800、3900‧‧‧C-RAN架構3802、3804、3806、3904‧‧‧RRH3814、3902‧‧‧BBU/BBU集區3816、3818、3820、3906‧‧‧去程鏈路3822‧‧‧核心網路3824‧‧‧無線裝置3908‧‧‧類比前端(AFE)3910‧‧‧數位轉類比轉換器(DAC)3912‧‧‧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3914、3922‧‧‧選擇範圍3916、3924‧‧‧壓縮及成框模組3918、3926‧‧‧解壓縮及成框模組3920‧‧‧層處理模組3928‧‧‧天線4000、4100‧‧‧用於靈活RAN重新架構的程序4120‧‧‧第一實例選項4130‧‧‧第二實例選項4140‧‧‧第三實例選項4150‧‧‧CPRI進階技術SF0、SF1、SF2、SF3、SF4‧‧‧相連/連續子訊框
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態樣、特徵及優勢自以下參考附圖的實施例描述將變得顯而易見,在附圖中類似數字表示類似元件,且其中: 圖1展示垂直及水平網路切分之廣泛概念的第一視圖; 圖2展示圖1之無線網路的一部分之第二視圖; 圖3展示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可如何根據圖1中展示之實施例的替代(或額外)實施例切分成水平及垂直切片; 圖4展示根據實例之可切分無線網路架構中之水平切分的較詳細實例; 圖5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在空中介面上具有網路切分之實體層(PHY)及媒體存取控制層(MAC)架構的實例; 圖6展示根據實施例之實體無線電資源至邏輯無線電資源的實例映射; 圖7展示根據實施例之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處理程序之第一實例; 圖8展示根據實施例之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處理程序之第二實例; 圖9展示根據實施例之上行鏈路訊框中的實例PRACH通道類型; 圖10展示一個下行鏈路子訊框之實例且為根據實施例之實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類型及位置的說明; 圖11展示一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之實例且為根據實施例之實例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類型及位置的說明; 圖12展示根據實施例之電子裝置(例如,UE或基地台)之實例實施; 圖13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一實例方法; 圖14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二實例方法; 圖15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硬體資源之圖解表示; 圖16說明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可如何控制圖3之水平及垂直切片; 圖17說明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的第一分散式實例; 圖18說明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的第二集中式實例; 圖19說明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如何控制網路之切片的第一平面實例; 圖20說明根據實施例之RAN控制實體如何控制網路之切片的第二階層實例; 圖21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管理無線電存取網路的第一實例方法; 圖22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管理無線電存取網路的第二實例方法; 圖23展示具有網路切片之解耦組配的第一實例C/U平面實施; 圖24展示具有網路切片之耦接組配的第二實例C/U平面實施; 圖25展示具有網路切片之部分解耦、部分耦接組配的第三實例C/U平面實施; 圖26展示由UE基於臨限值進行之第一實例切片開啟程序; 圖27展示由UE基於服務品質類別進行之第二實例切片開啟程序; 圖28展示由基地台進行之第一實例切片開啟程序; 圖29展示由基地台進行之第一實例切片關閉程序; 圖30展示第一實例隨機存取程序; 圖31展示根據實施例之電子裝置(例如,UE或基地台)之實例實施; 圖32展示根據實施例的第五代(5G)系統之無線通訊的第一實例方法; 圖33展示根據實例之實施水平切分及計算資源共用的裝置系統架構; 圖34展示根據實施例的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第一實例方法; 圖35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對應於第一實例之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第二實例方法; 圖36展示根據實施例的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第三實例方法; 圖37展示根據實施例的對應於第三實例之無線網路中之通訊的第四實例方法; 圖38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一實例雲端RAN (C-RAN)架構; 圖39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第二實例C-RAN架構; 圖40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用於靈活RAN重新架構的第一實例程序; 圖41展示根據實施例之用於靈活RAN重新架構的第二實例程序; 圖42展示根據實施例之RAN重新架構的第一實例方法;以及 圖43展示根據實施例之RAN重新架構的第二實例方法。
100‧‧‧無線網路
110‧‧‧垂直切片#1/行動寬頻(MBB)/MBB垂直市場/MBB垂直切片
120‧‧‧垂直切片#2/載具類型通訊(V2X)/V2X垂直切片/MTC-1切片
130‧‧‧垂直切片#3/第一機器類型通訊(MTC-1)/MTC-1垂直市場/MTC-1垂直切片
140‧‧‧垂直切片#4/第二機器類型通訊(MTC-2)/MTC-2垂直切片
150‧‧‧核心網路層部分/伺服器
160‧‧‧隨機存取網路層部分/基地台/RAN層/RAN
170‧‧‧裝置層部分
180‧‧‧可穿戴層部分
190‧‧‧第一水平網路切片/水平切片#1
195‧‧‧第二水平網路切片/水平切片#2

Claims (42)

  1. 一種儲存指令的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指令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進行無線通訊操作,在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該操作:進行多個計算資源之水平計算資源切分以獲得一組水平計算資源切片,其中該組水平計算資源切片之一水平計算資源切片包含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網路階層(network hierarchy)之兩個鄰近層中的實體資源(physical resources);以及根據該組水平計算資源切片之任一水平計算資源切片經由該多個計算資源進行共用及計算負載分擔。
  2. 如請求項1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架構,且該操作進一步包含以下操作:經由一RAN控制實體管理底層RAN切片之一控制平面(c平面)及一使用者平面(u平面)。
  3. 如請求項2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進一步包含以下操作:識別一c平面切片之一關聯;以及識別一單一u平面切片與該c平面切片之一關聯。
  4. 如請求項1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進一步包含以下操作:識別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一第一本端組件與該RAN之一第二本端組件的一第一關聯,該第一關聯對應於 一網路切片;以及識別該RAN之該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該RAN之該第二組件的該RAN之一第三組件的一第二關聯,該第二關聯對應於該網路切片;其中該第二關聯係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一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5. 如請求項1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進一步包含以下操作:提供對垂直市場或底層網路之行動寬頻(MBB)存取及專用存取。
  6. 如請求項1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進一步包含以下操作:執行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以實現對於不同部署情境之網路切分。
  7. 如請求項6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包括在用於演進型nodeB(eNB)之一設備中,且該操作進一步包含以下操作:至少部分利用各網路切片之排程資訊進行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
  8. 如請求項1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進一步包含以下操作:進行對一計算平台之超管理器操作;提供一無線電鏈路以耦接一用戶端裝置及一主機裝置處之數據機電路系統,該數據機電路系統包括無線電存取 技術(RAT)電路系統;以及經由一或多個容器連接該用戶端裝置及該主機裝置處之該計算平台。
  9. 如請求項1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進一步包含以下操作:執行該多個計算資源之垂直計算資源切分。
  10. 如請求項9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一水平網路切片或一垂直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者包含:一核心網路切片;或一空中介面切片。
  11. 如請求項1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架構,且其中該組水平計算資源切片之一水平計算資源切片實現該RAN與一第二無線網路之間的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
  12.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或多個設備,其包含:用以執行多個計算資源之水平計算資源切分的電路系統以獲得一組水平計算資源切片,其中該組水平計算資源切片之一水平計算資源切片包含該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網路階層之兩個鄰近層中的實體資源;以及用以根據該組水平計算資源切片之任一水平計算資源切片經由該多個計算資源執行共用及計算負載分擔的電路 系統。
  13. 如請求項12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該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架構,且該一或多個設備進一步包含:一RAN控制實體,其管理底層RAN切片之一控制平面(c平面)及一使用者平面(u平面)。
  14. 如請求項13之一或多個設備,進一步包含:用以識別一c平面切片之一關聯的電路系統;以及用以識別一單一u平面切片與該c平面切片之一關聯的電路系統。
  15. 如請求項12之一或多個設備,進一步包含:用以識別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一第一本端組件與該RAN之一第二本端組件的一第一關聯的電路系統,該第一關聯對應於一網路切片;以及用以識別該RAN之該第一本端組件與不同於該RAN之該第二組件的該RAN之一第三組件的一第二關聯的電路系統,該第二關聯對應於該網路切片;其中該第二關聯係基於訊務類型、訊務負載或一服務品質(QoS)要求中之至少一者。
  16. 如請求項12之一或多個設備,進一步包含:用以支援對垂直市場或底層網路之行動寬頻(MBB)存 取及專用存取的電路系統。
  17. 如請求項12之一或多個設備,進一步包含:用以執行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以實現對於不同部署情境之網路切分的電路系統。
  18. 如請求項17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設備係一演進型nodeB(eNB)以至少部分利用各網路切片之排程資訊進行基頻單元(BBU)及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功能分割。
  19. 如請求項12之一或多個設備,進一步包含:包括於一計算平台中之超管理器電路系統;包括於一數據機電路系統中之無線電存取技術(RAT)電路系統;一無線電鏈路,其用以耦接一用戶端裝置及一主機裝置處之該數據機電路系統;以及容器電路系統,其用以連接該用戶端裝置及該主機裝置處之該計算平台。
  20. 如請求項12之一或多個設備,進一步包含:用以執行該多個計算資源之垂直計算資源切分的電路系統。
  21. 如請求項20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一水平網路切片或一垂直網路切片中之至少一者包含: 一核心網路切片;或一空中介面切片。
  22. 如請求項12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該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可切分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架構,且其中該組水平計算資源切片之一水平計算資源切片實現該RAN與一第二無線網路之間的邊緣計算。
  23. 一種儲存指令的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指令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進行一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通訊操作,在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該操作:藉由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控制實體來識別一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該等垂直切片與該RAN之垂直市場區段(vertical market segments)相關,其中一垂直切片包含來自複數個層之至少兩層之功能,該複數個層包含一核心網路層、一無線電存取網路層、一裝置層或一個人/可穿戴層;藉由該RAN控制實體來識別該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該等水平切片與該RAN之多個網路層相關或者與能夠在形成該水平切片之實體之間具有負載分擔(offloading)功能之一系統可定義網路階層部分(system definable network hierarchy portion)相關;及藉由該RAN控制實體將該RAN切分成該一或多個垂直或水平切片。
  24. 如請求項23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 讀儲存媒體,其中該操作進一步包括藉由該RAN控制實體管理該RAN之一管理平面(m平面)功能性之操作。
  25. 如請求項23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操作進一步包括藉由該RAN控制實體管理一或多個垂直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之控制平面(c平面)及使用者平面(u平面)組件。
  26. 如請求項23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RAN控制實體與一巨型基地台(BS)共置(collocated),且該RAN控制實體僅管理在該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
  27. 如請求項23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RAN控制實體管理在複數個基地台(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或水平切片。
  28. 如請求項23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RAN控制實體包括一L1或L2控制功能。
  29. 如請求項28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L1及L2控制功能用以管理垂直或水平切片。
  30. 如請求項28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L1或L2控制功能用以管理一種類型之該等垂直或水平切片,其又管理另一類型之該等垂直或水平切片。
  31. 如請求項23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 讀儲存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與一行動寬頻(MBB)切片、一機器類型通訊(MTC)切片、一載具至任何處(V2X)通訊切片或一行業控制切片相關。
  32. 如請求項23之一或多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水平切片與一巨型網路切片、一微網路切片、一裝置間(D2D)切片、一個人區域網路、一非獨立模式或一錨增強器架構相關。
  33.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或多個設備,其包含:用以識別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一或多個垂直切片之基頻電路系統,該等垂直切片與該RAN之通訊的使用狀況(use-case)相關,其中一垂直切片包含來自複數個層之至少兩層之功能,該複數個層包含一核心網路層、一無線電存取網路層、一裝置層或一個人/可穿戴層;用以識別該RAN之一或多個水平切片之基頻電路系統,其中一水平切片包括能夠在形成該水平切片之實體之間具有負載分擔功能之一可定義網路階層部分;用以將該RAN切分成該一或多個垂直或水平切片之基頻電路系統;及電路系統,其使用與該基頻電路系統耦接之射頻(RF)電路系統,以根據該垂直或水平切片發送或接收一或多個信號。
  34. 如請求項33之一或多個設備,其進一步包括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藉由一RAN控制實體管理該RAN 之一管理平面(m平面)功能性之操作。
  35. 如請求項33之一或多個設備,其進一步包括基頻電路系統,其用以藉由一RAN控制實體管理一或多個垂直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之控制平面(c平面)及使用者平面(u平面)組件。
  36. 如請求項33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一RAN控制實體與一巨型基地台(BS)共置(collocated),且該RAN控制實體僅管理在該巨型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或水平切片或其部分。
  37. 如請求項33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一RAN控制實體管理在複數個基地台(BS)之涵蓋範圍下的垂直或水平切片。
  38. 如請求項33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一RAN控制實體包括一L1或L2控制功能。
  39. 如請求項38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該L1及L2控制功能用以管理垂直或水平切片。
  40. 如請求項38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該L1或L2控制功能用以管理一種類型之該等垂直或水平切片,其又管理另一類型之該等垂直或水平切片。
  41. 如請求項33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垂直切片與一行動寬頻(MBB)切片、一機器類型通訊(MTC)切片、一載具至任何處(V2X)通訊切片或一行業控制切片相關。
  42. 如請求項33之一或多個設備,其中該一或 多個水平切片與一巨型網路切片、一微網路切片、一裝置間(D2D)切片、一個人區域網路、一非獨立模式或一錨增強器架構相關。
TW106101821A 2015-09-11 2017-01-19 用於無線通訊之切分架構 TWI721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17536P 2015-09-11 2015-09-11
US201562217632P 2015-09-11 2015-09-11
US201562247664P 2015-10-28 2015-10-28
US201562250447P 2015-11-03 2015-11-03
US201562265699P 2015-12-10 2015-12-10
US15/056,965 US9775045B2 (en) 2015-09-11 2016-02-29 Slic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5/056,965 2016-0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3378A TW201733378A (zh) 2017-09-16
TWI721085B true TWI721085B (zh) 2021-03-11

Family

ID=5825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1821A TWI721085B (zh) 2015-09-11 2017-01-19 用於無線通訊之切分架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775045B2 (zh)
TW (1) TWI7210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9112B2 (en) 2014-10-10 2018-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sioning a virtual network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WO2016152587A1 (ja) * 2015-03-20 2016-09-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スライ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スライス管理方法
US10028274B2 (en) * 2015-04-15 2018-07-17 Viavi Solutions Uk Limited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front-haul data awareness
US20160353367A1 (en) 2015-06-01 2016-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ized Functions in Control and Data Planes
BR112017023037A2 (pt) 2015-06-01 2018-07-03 Huawei Tech Co Ltd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funções virtualizadas em planos de controle e de dados.
US10313887B2 (en) 2015-06-01 2019-06-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pectrum resources
US10212589B2 (en) 2015-06-02 2019-02-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use infra-structure or network connectivity services provided by 3rd parties
US10700936B2 (en) 2015-06-02 2020-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virtual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between operator networks
CN106550410B (zh) * 2015-09-17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和控制器、用户设备、相关装置
US10506489B2 (en) * 2015-09-18 2019-12-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lice reselection
US10862818B2 (en) * 2015-09-23 2020-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network resources to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US10212097B2 (en) 2015-10-09 2019-02-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ssion control of virtual networks in a backhaul-limi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772101B2 (en) * 2015-12-08 2020-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i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US9741185B2 (en) * 2015-12-18 2017-08-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nti-pass back capacity predictiv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control host processing system
CN106982410B (zh) * 2016-01-16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WO2017129230A1 (en) * 2016-01-26 2017-08-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ierarchical arrangement and multiplexing of mobile network resource slices for logical networks
US10405300B2 (en) * 2016-02-04 2019-09-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ing and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s for multiple services
US10966128B2 (en) * 2016-02-15 2021-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7140341A1 (en) * 2016-02-15 2017-08-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356608B2 (en) * 2016-02-18 2019-07-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state configurations
US10582445B2 (en) * 2016-03-01 2020-03-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licing mobile devices
CN107155187B (zh) * 2016-03-03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FR3048574A1 (fr) 2016-03-07 2017-09-08 Orange Selection d'une instanciation de tranche de reseau pour la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montants
EP3427509B1 (en) * 2016-03-10 2021-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utilization of a fronthaul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2078189B1 (ko) * 2016-03-11 2020-02-2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무선 액세스 망 슬라이싱 제어 장치와 그 장치가 무선 베어러 전송을 제어하는 방법
EP3435713A4 (en) * 2016-03-23 2019-10-16 Nec Corporation CENTER NODE, BASE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SELECTION METHOD, AND READABLE MEDIUM
US10142844B2 (en) * 2016-03-25 2018-11-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orizing pedestrian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G11201808419YA (en) * 2016-03-29 2018-10-30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All-digital software-defined cognitive heterogeneous network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CN117500082A (zh) * 2016-03-30 2024-02-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5g灵活的rat系统中的独立的l2处理和控制架构
CN115209484A (zh) 2016-03-30 2022-10-18 Idac控股公司 在无线系统中处理用户平面
US11134487B2 (en) * 2016-03-31 2021-09-28 Nec Corporation SDN-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TDD radio access network services
KR102458074B1 (ko) * 2016-03-31 2022-10-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종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70692A1 (ja) * 2016-04-01 2017-10-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スライ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スライス管理方法
JP6679751B2 (ja) * 2016-04-01 2020-04-15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サービススライス選択および分離のための方法
US10757550B2 (en) * 2016-04-07 2020-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sensing during terminal-specific sensing peri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EP3449663B1 (en) * 2016-04-11 2022-03-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over network sl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437306B1 (en) * 2016-04-15 2023-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containers and network slices
US10028128B2 (en) * 2016-04-29 2018-07-17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ocedures to support network slic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99283B2 (en) 2016-04-29 2019-05-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grant-free and grant-based uplink traffic
WO2017195081A1 (en) * 2016-05-10 2017-11-16 Netsi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grammable base stations and software-defined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trollers
EP3448084B1 (en) * 2016-05-26 2020-02-26 Kyocera Corporation Network apparatus
US10063666B2 (en) 2016-06-14 2018-08-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odular telecommunication edge cloud system
US10149193B2 (en) 2016-06-15 2018-12-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US10498659B2 (en) * 2016-07-06 2019-12-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virtual radio access network slicing
CN107634924B (zh) * 2016-07-18 202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US10470149B2 (en) * 2016-07-27 201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M attach and 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 for network slice based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869326B2 (ja) * 2016-08-02 2021-05-12 鴻穎創新有限公司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物理層プロファイルをシグナリングする方法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US10314049B2 (en) * 2016-08-30 2019-06-04 Nxgen Partners Ip, Llc Using LTE control channel to send openflow message directly to small cells to reduce latency in an SDN-based multi-hop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US10932142B2 (en) 2017-01-09 2021-02-23 Nxgen Partners Ip, Llc Point-to-multipoint or multipoint-to-multipoint mesh self-organized network over WiGig standards with new MAC layer
US10757576B2 (en) * 2016-08-05 2020-08-25 Nxgen Partners Ip, Llc SDR-based massive MIMO with V-RAN cloud architecture and SDN-based network slicing
CN109565732B (zh) 2016-08-10 2021-10-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CN113676973A (zh) * 2016-08-10 2021-11-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EP3499968B1 (en) 2016-08-10 2022-11-16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wireless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these
CN113507734A (zh) 2016-08-10 2021-10-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CN107734708B (zh) * 2016-08-12 2023-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70794B (zh) 2016-08-15 2023-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0405197B2 (en) 2016-08-30 2019-09-03 Nxgen Partners Ip,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dedicated PAL band for control pane and GAA band as well as parts of PAL band for data plan on a CBRS network
ES2768877T3 (es) * 2016-09-23 2020-06-23 Alcatel Lucent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asignar recursos de radi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por radio
US10454836B2 (en) 2016-11-01 2019-10-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US10284730B2 (en) 2016-11-01 2019-05-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harging and performance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US10349324B2 (en) 2016-11-03 2019-07-0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User equipment, access node and slice-based handover method thereof
US10505870B2 (en) 2016-11-07 2019-12-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sponsive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US10397840B2 (en) 2016-11-15 2019-08-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handover
US10469376B2 (en) 2016-11-15 2019-11-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network routing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WO2018094667A1 (zh) * 2016-11-24 2018-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方法、管理单元及系统
US10039006B2 (en) 2016-12-05 2018-07-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providing local data breakout within mobility networks
US9888455B1 (en) 2016-12-06 2018-02-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lice-based tracking areas
US10440096B2 (en) 2016-12-28 2019-10-08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computation offloading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CN108259151B (zh) * 2016-12-29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KR102624779B1 (ko) * 2017-01-04 2024-01-15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에 대한 액세스 제어
US10097260B2 (en) 2017-02-06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urrent indication channel for eMBB/URLLC multiplexing
US10944668B2 (en) * 2017-02-27 2021-03-09 Mavenir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low latency applications in a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264075B2 (en) * 2017-02-27 2019-04-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ultiplexing service information from sensor data
WO2018157439A1 (zh) * 2017-03-01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US10469286B2 (en) 2017-03-06 2019-11-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anaging client devices using a virtual anchor manager
US10736028B2 (en) * 2017-03-20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service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using network slices
CN108633010A (zh) * 2017-03-21 2018-10-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737729B2 (ja) * 2017-03-22 2020-08-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情報通知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EP3606125B1 (en) 2017-03-23 2022-08-03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3163459B (zh) 2017-04-04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1337124B2 (en) * 2017-04-12 2022-05-17 Nec Corporation First base station, second base st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9121468B (zh) 2017-04-26 2022-07-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关于网络切片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US10212289B2 (en) 2017-04-27 2019-02-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sources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US10749796B2 (en) 2017-04-27 2020-08-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rocessing paths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US11178555B2 (en) * 2017-04-27 2021-11-16 Apple Inc. Enhanced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819606B2 (en) 2017-04-27 2020-10-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rocessing paths in a converged network
US10673751B2 (en) 2017-04-27 2020-06-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services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KR102569189B1 (ko) * 2017-04-28 2023-08-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Ran을 슬라이싱 하는 액세스 포인트, 단말, 코어 네트워크 및 ran 슬라이싱 방법
US11122470B2 (en) * 2017-05-04 2021-09-14 Ofinno, Llc Network slice information for handover procedure
US10257668B2 (en) 2017-05-09 2019-04-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network slice-switching and handover system and method
US10382903B2 (en) 2017-05-09 2019-08-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ulti-slicing orches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 and/or content delivery
WO2018206839A1 (en) * 2017-05-10 2018-11-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s relating to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requests
KR102224248B1 (ko) * 2017-06-09 2021-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U(Protocol Data Unit) 세션을 설립하는 방법
US10601932B2 (en) 2017-06-09 2020-03-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xt generation mobility core network controller for service delivery
WO2018231129A1 (en) * 2017-06-15 2018-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s,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CN109151907A (zh) * 2017-06-15 2019-01-04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方法与装置
CN109151906B (zh) * 2017-06-16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10785975B (zh) 2017-06-28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mimo系统的子带压缩域处理
CN107249192B (zh) * 2017-06-30 2020-06-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共享网络切片的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
US10278108B2 (en) 2017-07-17 2019-04-3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085199B1 (en) 2017-07-17 2018-09-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070344B1 (en) 2017-07-25 2018-09-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utilization of slices in a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environment
US10091645B1 (en) * 2017-08-01 2018-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ling mobile device administration in anchorless mobile networks
TWI660642B (zh) * 2017-08-10 2019-05-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車聯網資源分配方法及用戶設備
CN109168180B (zh) 2017-08-11 202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源基站、目标基站、核心网设备、终端设备
CN111052818B (zh) * 2017-09-05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实体、用户设备和网络切片的控制和使用方法
CN109842955B (zh) 2017-09-23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561434B (zh) * 2017-09-26 2023-04-18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保证通信服务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08721B (zh) * 2017-09-30 2022-10-18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中分配资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72437B2 (en) * 2017-10-02 2021-1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etwork slicing
US11831655B2 (en) 2017-10-02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orporating network policies in key generation
WO2019075479A1 (en) * 2017-10-13 2019-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RAFFIC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GB2567490B (en) * 2017-10-16 2021-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ronthaul interfaces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0383046B2 (en) * 2017-10-20 2019-08-1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RAN-core pairing service
US10645608B2 (en) * 2017-10-24 2020-05-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 demand intelligent analytics dynamic access network slice switching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9729583B (zh) * 2017-10-27 2021-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US10660016B2 (en) * 2017-11-08 2020-05-19 Ofinno, Llc Location based coexistence rules for network sl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787793B (zh) * 2017-11-10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19100205A1 (en) * 2017-11-21 2019-05-31 Zte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spatial reuse
CN107888425B (zh) * 2017-11-27 2019-12-06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切片部署方法和装置
US10433177B2 (en) 2017-12-01 2019-10-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pairing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slice to a core network slice based on device information or service information
TWI650037B (zh) 2017-12-05 2019-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一種集中式無線存取網路控制方法
US10104548B1 (en) 2017-12-18 2018-10-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instantiation of virtual service slices for autonomous machines
US11076297B2 (en) 2017-12-19 2021-07-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network sl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7153074B2 (ja) 2017-12-20 2022-10-13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クラウド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負荷分散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DE102017131138A1 (de) * 2017-12-22 2019-06-2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orrichtung zum Übermitteln von Daten innerhalb eines Fahrzeugs
CN109962806B (zh) * 2017-12-26 202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网子切片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21156A (zh) 2018-01-10 2019-07-16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遥控系统以及遥控方法
CN110100481B (zh) * 2018-01-19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控制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49350A1 (en) * 2018-01-31 2019-08-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212687B2 (en) 2018-02-25 2021-12-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reduce latency
WO2019169612A1 (en) * 2018-03-08 2019-09-12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a handov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US11191060B2 (en) 2018-03-15 2021-11-3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ynamic wirel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serve uplink-centric and downlink-centric user applications
US10735562B2 (en) 2018-03-30 2020-08-0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integ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entral unit (CU)
US10740149B2 (en) * 2018-04-20 2020-08-1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erverles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CN112119666A (zh) * 2018-05-08 2020-12-22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电接入网内的资源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电路系统
KR102196727B1 (ko) * 2018-05-10 2020-12-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ucch 자원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06391B1 (en) * 2018-06-22 2021-05-11 Sprint Spectrum L.P. Non-intrusive traffic analysi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0382245B1 (en) * 2018-06-27 2019-08-13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ethod for compressing IQ measurement data
US10735997B2 (en) 2018-06-28 2020-08-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ramework for dynamic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service delivery using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405193B1 (en) 2018-06-28 2019-09-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service delivery for multi-carrier acces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425829B1 (en) * 2018-06-28 2019-09-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for multi-carrier acces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567983B2 (en) 2018-07-02 2020-02-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network slicing in vehicles
CN110719185B (zh) * 2018-07-13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38356B2 (en) * 2018-07-23 2020-04-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Transmission of network slicing constraints in 5G wireless networks
US11039315B2 (en) 2018-08-01 2021-06-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On-demand super slice instantiation and orchestration
CN108900357A (zh) * 2018-08-01 2018-11-2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虚拟化c-ran网络下的网络切片虚拟资源分配方法
US10631358B1 (en) 2018-08-01 2020-04-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hysical layer split in a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central unit (CU)
US11770722B2 (en) * 2018-08-14 2023-09-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Signalling of deterministic system capabilities depending on absolute transmission time (TSN, DETNET, etc.)
WO2020055712A1 (en) * 2018-09-11 2020-03-19 Doodle Labs (Sg) Pte Ltd Configurable smart radio module
CN110972107B (zh) * 2018-09-29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US10863556B2 (en) * 2018-10-11 2020-12-0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slice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CN114867130A (zh) * 2018-11-20 2022-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2x消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681589B1 (en) * 2018-12-03 2020-06-09 At&T I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Vertical slice management and selection leveraging dynamic alliances of access core and service network resources
CN109361431B (zh) * 2018-12-13 2020-10-2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切片的调度方法与系统
TWI693845B (zh) * 2018-12-19 2020-05-11 未來市股份有限公司 分派方法及邊緣計算系統
US20220103316A1 (en) * 2019-01-10 2022-03-31 Ondas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mission critical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N111277997B (zh) * 2019-01-18 2022-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持ue关联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107606B (zh) * 2019-01-18 2021-07-20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US10841399B2 (en) 2019-01-24 2020-11-17 Tambora Systems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of a user in an online environment by implementing a required change in the mobile network based on quality of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and received quality of experience parameters
US11252042B2 (en) * 2019-04-12 2022-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ustomization
US11234173B2 (en) 2019-05-09 2022-01-25 Cisco Technology, Inc. Serv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1954230B (zh) * 2019-05-14 2021-09-0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mec与密集云接入网融合的计算迁移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10290507B (zh) * 2019-05-28 2022-07-2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d2d通信辅助边缘缓存系统的缓存策略及频谱分配方法
CN110532693B (zh) * 2019-08-29 2021-07-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磨损故障振动响应仿真方法
US20210112438A1 (en) * 2019-10-09 2021-04-15 Qualomm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cli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 management
US11076270B2 (en) 2019-10-28 2021-07-27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to wireless network slices over a common radio channel
CN110753349B (zh) * 2019-10-29 2020-10-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及设备
CN114731526A (zh) * 2019-11-07 2022-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分析生成的网络实体
US11039359B1 (en) 2019-11-19 2021-06-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ndovers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lices
CN111182570B (zh) * 2020-01-08 2021-06-22 北京邮电大学 提高运营商效用的用户关联和边缘计算卸载方法
US11152991B2 (en) 2020-01-23 2021-10-19 Nxgen Partners Ip, Llc Hybrid digital-analog mmwave repeater/relay with full duplex
US10992396B1 (en) * 2020-02-07 2021-04-2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pping resource blocks to network slices
CN113271629B (zh) * 2020-02-14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US11469503B2 (en) * 2020-02-28 2022-10-11 T-Mobile Usa, Inc. Self-optimizing wide band array antennas
US11418955B2 (en) 2020-05-15 2022-08-16 Secure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ransit path security assured network slices
US11570652B2 (en) 2020-05-19 2023-01-31 T-Mobile Usa, Inc.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for network slicing
US11785633B2 (en) 2020-05-19 2023-10-10 T-Mobile Usa, Inc.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network slices
US11659444B1 (en) 2020-05-19 2023-05-23 T-Mobile Usa, Inc.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of end-to-end network latency
US11265135B2 (en) * 2020-06-03 2022-03-01 Dish Wireles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licing assigning for load shedding to minimize power consumption where gNB is controlled for slice assignments for enterprise users
US20220022044A1 (en) * 2020-07-15 2022-01-20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Methods for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Network Slicing in 5G Networks
TWI749722B (zh) * 2020-08-20 2021-12-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訊號接收裝置與方法
US11836225B1 (en) * 2020-08-26 2023-12-05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replay of a software container
US20220141192A1 (en) * 2020-11-03 2022-05-05 Secure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ath-Aware and Path-Assured Secure Virtual Private Lines and Secure Network Slices using Enhanced Digital Certificates in Multi-Vendor Multi-Domain Networks
TWI740713B (zh) 2020-11-11 2021-09-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CN112492687B (zh) * 2020-11-16 2023-06-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切片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2492645B (zh) * 2020-11-20 2022-05-03 重庆邮电大学 UHWNs中基于异构边缘云的协作垂直切换方法
US11375417B1 (en) 2021-01-20 2022-06-2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Handov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user equipment (UE)
WO2022156917A1 (en) * 2021-01-25 2022-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WO2022187070A1 (en) 2021-03-01 2022-09-09 Secureg Digital trust broker and end to end trust assurance in multi-domain, multi-operator and cloud networks for high security environments
CN112995951B (zh) * 2021-03-12 2022-04-0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5g车联网v2v资源分配方法
US11576078B2 (en) 2021-03-15 2023-02-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ective compression of data for uplink to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2232959A1 (en) * 2021-05-03 2022-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node identifier update
US11700516B2 (en) 2021-05-27 2023-07-11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ervice modif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1570066B1 (en) * 2021-07-07 2023-01-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lice intent efficiency assurance and enhancement in enterprise private 5G network
TWI786839B (zh) * 2021-09-17 2022-12-11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5g核心網路中多流量類型的適性網路切片生成系統及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9109A1 (en) * 2008-09-18 2010-03-18 At&T Corp. Time-Multiplexed, Two Tier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4170355A (zh) * 2014-04-30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基站的创建方法及基站云设备
US20150245307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 out-of-synchronization for a secondary cell carrying pucch
US20150249565A1 (en) * 2012-10-05 2015-09-03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virtual network management apparatus, virtual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080B (zh) 2010-12-2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US9059778B2 (en) 2011-01-07 2015-06-16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Frequency domain compression in a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WO2013048526A1 (en) 2011-10-01 2013-04-04 Intel Corporation Remote radio unit (rru) and base band unit (bbu)
US9143984B2 (en) 2012-04-13 2015-09-22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13364B2 (en) 2012-08-09 2015-08-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xtended access point
US8817733B2 (en) 2012-08-16 2014-08-26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proxy for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14076004A2 (en) 2012-11-16 2014-05-22 Telefonica,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ssless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of baseband digital signals in distributed lte-advanc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14124160A2 (en) 2013-02-07 2014-08-14 Airvana Lp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9380614B2 (en) 2013-05-23 2016-06-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y user equipment i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050397B1 (en) 2013-09-24 2019-04-17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Distributed processing in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US9788211B2 (en) 2014-03-05 2017-10-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ustomized fifth generation (5G) network
KR102194756B1 (ko) 2014-09-10 2020-12-23 애플 인크. 클라우드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를 위한 수정된 아키텍쳐 및 프론트-홀 데이터의 압축을 위한 접근방법
US10231232B2 (en) 2014-12-19 2019-03-12 Intel IP Corporation Remote radio unit and baseband unit for asymetric radio area network channel processing
US9967197B2 (en) * 2015-01-12 2018-05-08 Citrix Systems, Inc. Large scale bandwidth management of IP flows using a hierarchy of traffic shap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9109A1 (en) * 2008-09-18 2010-03-18 At&T Corp. Time-Multiplexed, Two Tier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150249565A1 (en) * 2012-10-05 2015-09-03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virtual network management apparatus, virtual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50245307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 out-of-synchronization for a secondary cell carrying pucch
CN104170355A (zh) * 2014-04-30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基站的创建方法及基站云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GMN Alliance, "5G White Paper", V1.0, 17-February-2015
NGMN Alliance, "5G White Paper", V1.0, 17-February-2015 Nokia Networks, "Solution: Network Slicing", S2- 161009, SA WG2 Meeting S2-113ah, 23 - 26 February 2016, Sophia Antipolis, FR *
Nokia Networks, "Solution: Network Slicing", S2- 161009, SA WG2 Meeting S2-113ah, 23 - 26 February 2016, Sophia Antipolis, F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75045B2 (en) 2017-09-26
US10057777B2 (en) 2018-08-21
US20170339567A1 (en) 2017-11-23
TW201733378A (zh) 2017-09-16
US20170079059A1 (en)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1085B (zh) 用於無線通訊之切分架構
TWI815789B (zh) 用於網路切片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重新架構之技術
TWI745297B (zh)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空中介面分割架構
CN108141412B (zh) 具有端到端网络切片的无线网络中的基于切片的操作
TWI737626B (zh) 用於無線通訊之可切片無線電存取網路架構
JP6647447B2 (ja) 無線アクセス技術を使用する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シグナリングおよびリソース割振りの協調
EP314381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TWI707603B (zh) 用於無線電資源控制的演進節點b、無線電存取網路中央單元與方法
TW202033037A (zh) 衝突處理
EP3257317B1 (en) Uplink scheduling with wlan/3gpp aggregation
US20220104179A1 (en) Methods providing resource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ran node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EP334675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WI794144B (zh) 在無線網路中之水平網路切分技術
CN115276927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096926A1 (en) Signaling for call continu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4241523A1 (en) Delay information
JP2020005290A (ja) Wlan/3gpp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での上り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TW201742481A (zh) 在限制之後錯開在lte中未被注意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