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0934B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0934B
CN105190934B CN201280077421.3A CN201280077421A CN105190934B CN 105190934 B CN105190934 B CN 105190934B CN 201280077421 A CN201280077421 A CN 201280077421A CN 105190934 B CN105190934 B CN 105190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cell
battery
battery pack
orientation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74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0934A (zh
Inventor
关根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hicle Energy Ja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9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01M10/6555Rods or plate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01M10/6557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在组装时使单电池自动对齐而保持的电池保持件的电池组。本发明的电池组(100)将排列成一排的多个单电池(101)与设于多个单电池(101)之间的电池保持件(144)以在排列方向上相互推压的状态保持。电池保持件(144)具有定位部件(144f、144g),其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在排列方向上被推压的单电池(101)施力来进行单电池(101)的定位。

Description

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保持多个二次电池来电连接而成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特开2011-034775号公报(专利文献1)。该公报中,记载了“分隔件具备保持方形电池的上表面的上表面保持部、保持侧面的一对侧面保持部、保持下表面的下表面保持部和在方形电池之间延伸的绝缘部,在位于冷却面一侧的下表面保持部,以保留方形电池的冷却面一侧的面的一对角部而使方形电池的冷却面一侧的面露出的方式形成切口部,通过该切口部使导热片与电池组的冷却面抵接,使冷却板与该导热片抵接。”(参考摘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34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电池组通过将单电池的电极之间用汇流条连接而构成电连接,汇流条与电池电极例如通过焊接被结合。
对电池组进行组装时需要在上述焊接工序中,使单电池之间的电极位置对齐,此外,焊接后需要以不对焊接部位施加负重的方式使单电池固定。
专利文献1中,因为在下表面保持部、上表面保持部和一对侧面保持部之间嵌合单电池,所以不能吸收电池桶的尺寸偏差。例如如果一对侧面保持部之间的尺寸比单电池的电池桶宽,则与电池桶之间产生单电池宽度方向的间隙而不能保持单电池,进而在组装时难以使单电池对齐。此外,如果一对侧面保持部之间的尺寸比电池桶窄,则不能使单电池嵌合。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在组装时自动地使单电池对齐而保持的电池保持件的电池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结构。
本发明包括解决上述课题的多种技术方案,列举其中一例,为一种电池组,其将排列成一排的多个单电池与设于该多个单电池之间的电池保持件以在排列方向上相互推压的状态保持,其特征为,所述电池保持件具有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在所述排列方向上被挤压的所述单电池施力来进行所述单电池的定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而在组装时自动地使单电池对齐而保持。此外,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单电池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电池保持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单电池组装体的纵截面图。
图6是单电池组装体的横截面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电池保持件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在以下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电池组100的情况为例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电池组100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用包括后述的端板、电池保持件、螺栓等构成的一体化机构保持多个单电池101。在电池组100上安装有作为导出电力用的配线的电力线缆166。
如图2所示,电池组100具有多个单电池101。单电池101在配置于电池组100的下表面的冷却板180上并排配置。冷却板180与各单电池101的底面之间隔着导热片189,单电池101经由导热片189与冷却板180热耦合。
冷却板180的材质是导热性优良的材质,例如是铝。导热片189的材质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电绝缘性的材质,例如是硅橡胶或丙烯酸橡胶。作为导热片189,采用具有1~5W/m·K程度的导热率和1010~1011Ω·cm程度的体积电阻率的绝缘片是适当的。
导热片189还具有适度的柔软性和粘性,以单电池101的底面与冷却板180之间不产生间隙的方式,与单电池101和冷却板180双方密合地抵接。
冷却板180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在内部设置有流通乙二醇水溶液或氟利昂气等冷却介质的冷却管181。
在冷却管181中安装有未图示的软管和硬管等,冷却板180与未图示的冷却剂冷却系统连接。冷却介质从冷却剂冷却系统对冷却管181的入口部182供给,在冷却管181内流动,从出口部183排出,被回收至冷却剂冷却系统。
未图示的冷却剂冷却系统包括使冷却介质在冷却剂冷却系统内循环的泵或压缩机、具备暂时贮存冷却介质的起到缓冲作用的容器、使吸取单电池101的热而被加热后的冷却介质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冷却的散热器(radiator)或冷凝器(condenser)构成。
电池组100中,如图所示,并排配置的多个单电池101隔着电池保持件143、144,从排列方向(电池组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被一对端板141、142夹持。端板141、142的材质例如是铝。端板141、142成为与单电池101的主面(电池桶102A的宽侧面PW)对应的矩形平板状。在端板141、142的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突起141a、142a。突起141a、142a与后述的侧板133的开口部133a嵌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在2片端板141、142之间配置有多个电池保持件143、144。电池保持件144配置在单电池101之间,电池保持件143配置于在两端配置的单电池101与端板141、142之间。电池保持件143、144的材质是聚丙烯、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邻苯二甲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具有绝缘性的树脂。
如图3所示,单电池101具有扁平方形的电池桶102A。电池桶102A通过深冲加工形成,具有长方形的底面PB(参考图5);从底面PB的长边立起而相互在单电池厚度方向上隔开距离地对置的一对宽侧面PW;和从底面PB的短边立起而相互在单电池宽度方向上隔开距离地对置的一对窄侧面PN。在电池桶102A的上部形成有长方形的开口部,被电池盖102B封口。在电池盖102B的长边方向两侧配设有电极106。
如图3、图4所示,电池保持件143、144具有能够与单电池101的窄侧面PN相对地抵接的侧面抵接部144a、能够与单电池101的上表面PU相对地抵接的上表面抵接部144e和设于单电池101之间的能够与电池桶102A的宽侧面PW相对地抵接的宽侧面绝缘部144b。上表面抵接部144e的下端面与单电池101的电池盖102B的表面(单电池101的上表面PU)位于同一个面上,通过与单电池101的抵接,限制单电池101向单电池高度方向上侧移动。
在端板141、142的两端部形成有螺孔。通过从侧板133的外侧将螺栓131安装在端板141、142的两端部,能够将侧板133固定在端板141、142上。
如图1、图2所示,侧板133以在电池组100的左右两侧沿着电池组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沿着单电池101的排列方向在单电池宽度方向两侧成对地配置。在各侧板133上设置有开口部133a,能够通过使各单电池101在端板141、142之间隔着电池保持件143、144排列并且以在排列方向上挤压规定量地压缩的状态将端板141、142的突起141a、142a插入开口部133a,而一体地保持。
此外,在侧板133上,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焊接固定有4个用于将电池组100保持固定在未图示的车辆的壳体框架部或内置有多个电池组100的壳体的具有螺孔的支架135。
因为各单电池101彼此之间和端板141、142与单电池101之间存在电池保持件143、144,所以确保了绝缘性,并且规定了各单电池101在电池组10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组100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如图2所示,在冷却板180的上表面与电池桶102A的底面之间存在导热片189。冷却板180与端板141、142通过螺栓190紧固。
电池保持件143、144通过上表面抵接部144e将单电池101向下部挤压。具有柔软性的导热片189被压缩规定量,单电池101经由导热片189与冷却板180热耦合。
在单电池101的上方配置有使所有单电池101彼此连接的汇流条191、获得单电池101与电力线缆166的电连接的端子汇流条192。
在汇流条191、端子汇流条192上,接头(tab)191A、192A一体地成型,嵌合有电压检测用端子161。各电压检测用端子161被压接固定在电线162上,电线162在电池组100的长度方向上配线并与中继连接器163连结。对单电池101之间的电压用与上述中继连接器163连结的电压监视单元(未图示)进行监视。
在汇流条191、端子汇流条192、电压检测用端子161、电线162的上方配置有用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成形的罩123。罩123是用于防止导电性的异物例如水、尘埃、油分等、或复合材料等进入的部件,以覆盖上述汇流条191、端子汇流条192、电压检测用端子161、电线162的外侧整体的方式安装。
在单电池101的电池盖102B的表面,沿着电池保持件143、144的槽部144c(参考图4)贴有衬垫(gasket)170。衬垫170的材质是具有电绝缘性的材质,还具有适度的柔软性和粘性。例如是三元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硅橡胶等。
在衬垫170上配置有通过冲压等成型为矩形形状的气轨(gas rail)175。气轨175的材质例如是不锈钢或钢板,即使排出后述的高温气体也能够保持形状,确保气体的排出通路。气轨175通过将小螺丝177拧入设置在端板141、142的端面上的螺孔而固定。衬垫170以被电池盖102B和气轨175压缩规定量的状态被保持。
在电池盖102B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排气阀103(参考图3)。设置在单电池101的容器表面的排气阀103,为了使内压作用时的应力集中程度相对升高,通过冲压使电池盖102B部分变薄而形成。由此,电池桶102A内达到规定压强(例如约1MPa)时,排气阀103优先地被破坏,高温气体向电池容器的外部上方排出,流过被气轨175和电池盖102B、衬垫170包围的空间,从电池组100的长度方向的开口部释放。
图3是单电池组装体193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电池保持件144的立体图。
此处说明配置在单电池101之间的电池保持件144,关于配置在单电池101与端板141、142之间的电池保持件143,因为具有与电池保持件144的排列方向一侧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单电池101被一对电池保持件144的侧面抵接部144a、宽侧面绝缘部144b、上表面抵接部144e保持。在侧面抵接部144a上一体成型地形成连接(fastening)部144d和锁孔部144h,在成对的电池保持件144的锁孔部144h中使连接部144d连接而大致紧固。
电池保持件144具有对在排列方向上被挤压的单电池101向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即正交方向施力而进行单电池101的定位的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具有对单电池101向单电池高度方向上侧施力而进行单电池101的单电池高度方向上的定位的突起部144f;和对单电池101从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施力而进行单电池101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上的定位的突起部144g。
突起部144f,如图5所示,在宽侧面绝缘部144b的下端的正反面一体成形地设置,具有通过使单电池101夹在一对电池保持件144之间而与配置在电池桶102A的单电池高度方向下侧且为排列方向一侧的角部104(宽侧面PW与底面PB的角部104)相对地抵接、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突起部144f的倾斜面以随着从宽侧面绝缘部144b突出而逐渐向下方去的方式从电池保持件144的下方向上方倾斜。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宽侧面绝缘部144b具有45度的倾角。
突起部144f具有能够吸收电池桶102A的单电池高度方向H的尺寸公差的程度的大小,换言之,具有即使电池桶102A具有单电池高度方向的尺寸公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突起部144f的倾斜面与角部104相对地抵接的尺寸形状。
单电池101通过在电池桶102A的角部104与突起部144f的倾斜面抵接的状态下在排列方向(图5中箭头ML表示的方向)上推压电池保持件144,向着单电池高度方向上侧(图5中箭头MU表示的方向)施力。而且,上表面PU被压接在上表面抵接部144e,进行单电池101相对于电池保持件144的单电池高度方向H的定位。
突起部144g,如图6所示,在宽侧面绝缘部144b的正反面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与侧面抵接部144a的角部一体成型地设置。突起部144g具有通过使单电池101夹在一对电池保持件144之间而与配置在电池桶102A的宽侧面PW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且为排列方向一侧的角部105(宽侧面PW与窄侧面PN的角部105)相对地抵接、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突起部144g的倾斜面以随着从单电池宽度方向中心侧向外侧去而从宽侧面绝缘部144b逐渐突出的方式从电池保持件144的侧方向中心倾斜。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宽侧面绝缘部144b具有45度的倾角。
突起部144g具有能够吸收电池桶102A的单电池宽度方向W的尺寸公差的程度的大小,换言之,具有即使电池桶102A具有单电池宽度方向W的尺寸公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突起部144g的倾斜面与角部105相对地抵接的尺寸形状。
单电池101通过在电池桶102A的角部105与突起部144g的倾斜面抵接的状态下在排列方向(图6中箭头ML表示的方向)上推压电池保持件144,向着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图6中箭头MW表示的方向)施力。而且,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的窄侧面PN被压接在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抵接部144a,进行单电池宽度方向W的定位。
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表示了电池桶102A的角部104、105是具有圆角的形状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具有棱(edge)的形状。
根据上述电池保持件144,在对电池组100进行组装时,能够通过突起部144f对单电池101的单电池高度方向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吸收电池桶102A的尺寸偏差,使电池组100内的各单电池101的电极106在相同高度位置对齐。
从而,例如在相邻的单电池101的电极106之间架设汇流条,使电极106与汇流条之间通过焊接结合的情况下,能够使各电极106的上表面与汇流条的下表面成为相互面接触的状态,能够可靠地焊接。而且,因为在对单电池101的单电池高度位置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保持固定各单电池101,所以能够防止焊接后单电池101移动而对焊接部位施加负重。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突起部144f之外还设置了突起部144g,所以能够对单电池101的单电池高度方向和单电池宽度方向两者进行定位。通过用突起部144g对单电池宽度方向进行定位,能够吸收电池桶102A的尺寸偏差,使电池组100内的各单电池101在排列方向上对齐为一排地配置。
从而,例如在相邻的单电池101的电极106上用紧固螺栓和螺母固定汇流条的情况下,能够将汇流条配置在预先设定的固定位置,能够可靠地使其固定。而且,因为在对单电池101的单电池高度位置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固定各单电池101,所以能够防止固定后单电池101移动而对固定部位施加负重。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用电池保持件144的突起部144f、144g进行单电池101的单电池高度方向和单电池宽度方向双方的定位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至少任一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突起部144f、144g与电池保持件144一体地成形,所以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而在组装时使单电池自动对齐地保持。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池组100,电池保持件144使在排列方向上被挤压的单电池101与突起部144f、144g抵接,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施力而进行定位。
与此相对,例如在通过使电池保持件上成型的肋弹性变形而吸收电池桶的尺寸偏差并且使单电池在一个方向上对齐等、使电池保持部件的一部分弹性变形地固定电池的方法中,因为电池保持件一般用树脂等绝缘体成型,所以作为电池保持件的一部分的肋因经年劣化,弹力终究会降低,保持力可能减少。从而,例如将电池组搭载在车辆中的情况下,因车辆的振动等对电池组施加的振动,单电池移动,不能获得单电池的保持力的状态如果持续,则可能对电连接部即汇流条焊接部施加力而导致焊接部破损。
对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池组的电池保持件144使单电池101与突起部144f、144g抵接,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施力而进行定位,因此不会发生经年劣化,能够用一定的保持力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抑制单电池101因车辆的振动等而移动,防止汇流条焊接部的破损等。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参考图7~图9在以下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不仅能够通过冷却剂进行冷却,也能够通过空气进行冷却的电池组的例子。其中,图中,对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附加200号段的参考编号代替100号段,使后两位为相同编号,以下主要说明不同点。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200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电池保持件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7所示,电池组200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用包括端板和电池保持件、螺栓等构成的一体化机构保持多个单电池。
电池组200,如图所示,使并排配置的多个单电池101在中间隔着电池保持件243、244,从排列方向(电池组2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被一对端板241、242夹持而组装。端板241、242的材质例如是铝。端板241、242是与单电池101的主面对应的矩形平板状。在端板241、242的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突起241a、242a。突起241a、242a与侧板233的开口部233a嵌合。
如图7和图8所示,在2片端板241、242之间配置有多个电池保持件243、244。电池保持件244配置在单电池101之间,电池保持件243配置于在两端配置的单电池101与端板241、242之间。电池保持件243、244的材质是聚丙烯、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邻苯二甲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具有绝缘性的树脂。
电池保持件243、244,例如如图9中对电池保持件244所示,具有能够与单电池101的窄侧面PN相对地抵接的侧面抵接部244a、能够与单电池101的上表面PU相对地抵接的上表面抵接部244e、设于单电池101之间的能够与单电池101的宽侧面PW相对地抵接的宽侧面绝缘部244b和能够与单电池101的电池桶102A的底面PB相对地抵接的底面抵接部244c。上表面抵接部244e的下端面与单电池101的电池盖102B的表面(单电池101的上表面PU)位于同一个面上,通过与单电池101的抵接来限制单电池101的向单电池高度方向上侧的移动。
在端板241、242的两端部形成有螺孔。通过从侧板233的外侧将螺栓231和小螺丝232安装在端板241、242的两端部,能够将2片侧板133固定在端板141、142上。
如图7、图8所示,侧板233沿着单电池101和电池保持件243的排列方向在单电池宽度方向两侧成对地配置。在各侧板233上设置有开口部233a,能够通过使各单电池101在端板241、242之间隔着电池保持件243、244排列并且以在排列方向上推压而压缩了规定量的状态将端板241、242的突起241a、242a插入开口部233a,从而防止端板241、242、电池保持件243、244、各单电池101相互在排列方向上分离,能够一体地保持。
因为各单电池101彼此之间和端板241、242与单电池101之间存在电池保持件243、244,所以确保了绝缘性,并且规定了各单电池101在电池组20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组200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如图8所示,在单电池101的上方配置有使所有单电池101彼此连接的汇流条291、获得单电池101与电力线缆(未图示)的电连接的端子汇流条292。跨接板293通过螺栓234与汇流条291、端子汇流条292连接,将一方软钎焊固定在基板260上。
在基板260上预先布有配线图案,单电池101之间的电压经由在配线图案上软钎焊固定的熔断器(fuse)261而被电压监视单元(未图示)监视。基板260通过螺栓262固定在电池保持件243的螺纹部243A。在汇流条291、端子汇流条292、跨接板293、基板260、熔断器261的上方配置有用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成形的罩223。罩223是用于防止导电性的异物例如水、尘埃、油分等、或复合材料等进入的部件,以覆盖上述汇流条291、端子汇流条292、跨接板293、基板260、熔断器261的外侧整体的方式安装。以包围汇流条291、端子汇流条292的方式配置有汇流条支架225,设置在汇流条支架225上的孔225A被罩223的钩部223A卡止。
在单电池101的电池盖102B的上表面配置有贴有衬垫270的气轨275。衬垫270的材质是具有电绝缘性的材质,还具有适度的柔软性和粘性。例如是三元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硅橡胶等。
在衬垫270上配置有通过冲压等成型为矩形形状的气轨275。气轨275的材质例如是不锈钢或钢板,即使排出后述的高温气体也能够保持形状,确保气体的排出通路。
衬垫270以被电池盖102B和气轨275压缩规定量的状态被保持。在电池盖102B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排气阀103。设置在单电池101的容器表面的排气阀103,为了使内压作用时的应力集中程度相对升高,通过冲压使电池盖102B部分变薄而形成。由此,电池桶102A内达到规定压强(例如约1MPa)时,排气阀103优先地被破坏,高温气体向电池容器的外部上方排出,流过被气轨275和电池盖102B、衬垫270包围的空间,从电池组200的长度方向的开口部释放。
图9是电池保持件244的立体图。如图7和图8所示,在2片端板241、242之间配置有多个电池保持件243、244。电池保持件244配置在单电池101之间,电池保持件243配置于在两端配置的单电池101与端板241、242之间。
此处,对配置在单电池101之间的电池保持件244进行说明,关于电池保持件243,因为具有与电池保持件244的排列方向一侧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单电池101被一对电池保持件244的侧面抵接部244a、宽侧面绝缘部244b、上表面抵接部244e、底面抵接部244c保持。在侧面抵接部244a上,存在用于使单电池101的电池桶102A的宽侧面PW冷却的空气导入/排出口244j,从未图示的冷却系统导入的空气流过配置在单电池101之间的电池保持件244的宽侧面绝缘部244b之间,在电池桶102A的表面进行热交换,使单电池101冷却。在电池保持件244的底面抵接部244c和左右一对侧面抵接部244a上分别成型有高低差凸部和高低差凹部,使成对的电池保持件144的高低差凸部与高低差凹部组合,形成使各电池保持件244之间连结、沿着排列方向连续的分隔壁。
电池保持件244具有对在排列方向上被挤压的单电池101向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施力而进行单电池101的定位的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具有对单电池101向单电池高度方向上侧施力而进行单电池101的单电池高度方向上的定位的突起部244f;和对单电池101向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施力而进行单电池101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上的定位的突起部244g。
突起部244f在宽侧面绝缘部244b的下端的正反面一体成形地设置,具有通过使单电池101夹在一对电池保持件244之间而与配置在电池桶102A的单电池高度方向下侧且为排列方向一侧的角部104(宽侧面PW与底面PB的角部104)相对地抵接、向着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突起部244f的倾斜面以随着从宽侧面绝缘部244b突出而逐渐向下方去的方式从电池保持件244的下方向上方倾斜。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宽侧面绝缘部244b具有45度的倾角。
突起部244f具有能够吸收电池桶102A的单电池高度方向H的尺寸公差的程度的大小,换言之,具有即使电池桶102A具有单电池高度方向的尺寸公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突起部244f的倾斜面与角部104相对地抵接的尺寸形状。
单电池101通过在电池桶102A的角部104与突起部244f的倾斜面抵接的状态下在排列方向上推压电池保持件244,从而向单电池高度方向上侧施力。而且,上表面PU被压接在上表面抵接部244e,进行单电池101相对于电池保持件244的单电池高度方向H的定位。
突起部244g在宽侧面绝缘部244b的正反面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与侧面抵接部244a的角部一体成形地设置。突起部244g具有通过使单电池101夹在一对电池保持件244之间而与配置在电池桶102A的宽侧面PW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且为排列方向一侧的角部105相对地抵接、向着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突起部244g的倾斜面以随着从单电池宽度方向中心侧向外侧去而从宽侧面绝缘部244b逐渐突出的方式从电池保持件244的侧方向中心倾斜。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宽侧面绝缘部244b具有45度的倾角。
突起部244g具有能够吸收电池桶102A的单电池宽度方向W的尺寸公差的程度的大小,换言之,具有即使电池桶102A具有单电池宽度方向W的尺寸公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突起部244g的倾斜面与角部105相对地抵接的尺寸形状。
单电池101通过在突起部244g的倾斜面与电池桶102A的角部105抵接的状态下在排列方向上推压电池保持件244,向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施力。而且,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的窄侧面PN被压接在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抵接部144a而进行单电池宽度方向W的定位。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实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池组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能够将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此外,也能够在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上添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而,对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追加、删除、置换其他结构。
符号说明
100 电池组
101 单电池
133 侧板
141 端板
144 电池保持件
144f、144g 突起部(定位部件)
161 电压检测用端子
162 电线
163 中继连接器
166 电力线缆
170 衬垫
175 气轨
180 冷却板
181 冷却管
189 导热片
191 汇流条
192 端子汇流条。

Claims (5)

1.一种电池组,其将排列成一排的多个单电池与设于该多个单电池之间的电池保持件以在排列方向上相互推压的状态保持,该电池组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持件具有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在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在所述排列方向上被挤压的所述单电池施力来进行所述单电池的定位,
所述单电池具有扁平方形的电池桶,
所述定位部件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与配置在所述电池桶的所述排列方向一侧的角部相对地抵接且向着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件对所述电池桶向单电池高度方向上侧施力来进行所述单电池的单电池高度方向上的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件对所述电池桶从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施力来进行所述单电池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上的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与位于所述电池桶的单电池高度方向下侧且为所述排列方向一侧的角部相对地抵接,从所述电池保持件的下方向着上方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与位于所述电池桶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且为所述排列方向一侧的角部相对地抵接,从所述电池桶的单电池宽度方向一侧向着另一侧倾斜。
CN201280077421.3A 2012-12-28 2012-12-28 电池组 Active CN105190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84041 WO2014103007A1 (ja) 2012-12-28 2012-12-28 組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0934A CN105190934A (zh) 2015-12-23
CN105190934B true CN105190934B (zh) 2017-10-13

Family

ID=51020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7421.3A Active CN105190934B (zh) 2012-12-28 2012-12-28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37128B2 (zh)
EP (1) EP2940755B1 (zh)
JP (1) JP6060180B2 (zh)
CN (1) CN105190934B (zh)
WO (1) WO20141030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5260B2 (ja) * 2014-07-30 2018-04-04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6274053B2 (ja) * 2014-09-04 2018-02-07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WO2016129473A1 (ja) * 2015-02-12 2016-08-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池パック
EP3070761B1 (de) * 2015-03-17 2018-03-14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ievorrichtung
JP6488812B2 (ja) * 2015-03-25 2019-03-2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10897065B2 (en) * 2015-04-14 2021-0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fied vehicle array plate that houses at least one electronic module
JP2017010780A (ja) * 2015-06-22 2017-01-1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組電池
CN107534112B (zh) * 2015-07-09 2020-10-02 日本汽车能源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US10312485B2 (en) * 2015-07-23 2019-06-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assembly array plate
JP6453731B2 (ja) * 2015-09-07 2019-0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DE102015225188B4 (de) * 2015-12-15 2020-10-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nergiespeichermodul
PL3327821T3 (pl) * 2016-01-12 2020-05-18 Lg Chem, Ltd. Zespół modułu akumulatora mający stabilne środki mocujące dla modułów jednostkowych
CN106992331A (zh) * 2016-01-20 2017-07-28 曾戟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散热装置
CN107104211B (zh) * 2016-02-23 2022-01-11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以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2067713B1 (ko) * 2016-05-31 2020-01-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자동차
JP6628042B2 (ja) * 2016-06-08 2020-01-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基板ユニット
US9960402B2 (en) * 2016-09-07 2018-05-01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system assembly using the battery system assembly press
KR102249896B1 (ko) * 2016-11-08 2021-05-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및 이차 전지 팩
CN114583369A (zh) 2016-11-09 2022-06-03 Cps 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电池包
CN108075063B (zh) 2016-11-09 2021-06-29 Cps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排气通道的电池包
CN108075062B (zh) 2016-11-09 2021-08-06 Cps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两个端板的电池包
CN108075168B (zh) * 2016-11-16 2020-05-12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的成组系统
CN110337738B (zh) * 2017-03-07 2022-05-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KR102256098B1 (ko) 2017-04-06 2021-06-03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루버 핀 형상의 열전도 매개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CN109818101B (zh) * 2017-11-20 2022-03-29 明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大电能电动设备用的热管理系统
CN111492503A (zh) * 2017-12-19 2020-08-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和电源装置用的分隔件
KR102241965B1 (ko) 2017-12-26 2021-04-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 팩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739001B (zh) * 2018-04-26 2021-09-1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電池組件
CN110265591B (zh) * 2018-08-31 2020-01-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JP7181740B2 (ja) * 2018-09-12 2022-12-01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2272886B (zh) * 2018-09-26 2022-11-08 日本汽车能源株式会社 电池组装体
WO2020111042A1 (ja) * 2018-11-29 2020-06-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7199303B2 (ja) * 2019-05-17 2023-01-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CN114270609A (zh) * 2019-08-07 2022-04-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和使用该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以及蓄电装置
JP7259711B2 (ja) * 2019-11-15 2023-04-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支持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333A (zh) * 2009-11-13 2011-05-18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电池
CN102163702A (zh) * 2010-02-23 2011-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CN102217133A (zh) * 2008-11-13 2011-10-12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座、蓄能器电池、电池座堆垛和多电池蓄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35149A (ja) * 2007-03-23 2008-10-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組電池用スペーサ部材及び組電池
JP5131055B2 (ja) * 2008-06-27 2013-01-3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組電池装置及び組電池装置用保持部材
JP5405102B2 (ja) * 2008-12-27 2014-02-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2011034775A (ja) 2009-07-31 2011-02-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組電池の冷却構造、及び、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
JP2011216424A (ja) 2010-04-02 2011-10-27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5649387B2 (ja) * 2010-09-14 2015-0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666274B2 (ja) * 2010-12-04 2015-02-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
JP5484403B2 (ja) 2011-06-08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7133A (zh) * 2008-11-13 2011-10-12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座、蓄能器电池、电池座堆垛和多电池蓄能器
CN102064333A (zh) * 2009-11-13 2011-05-18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电池
CN102163702A (zh) * 2010-02-23 2011-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37128B2 (en) 2017-01-03
CN105190934A (zh) 2015-12-23
JPWO2014103007A1 (ja) 2017-01-12
JP6060180B2 (ja) 2017-01-11
EP2940755A1 (en) 2015-11-04
WO2014103007A1 (ja) 2014-07-03
EP2940755A4 (en) 2016-08-03
US20150333304A1 (en) 2015-11-19
EP2940755B1 (en)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0934B (zh) 电池组
US8687366B2 (e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voltage to a motor vehicle having optimized heat dissipation
US11380948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8780861B (zh) 电源装置
JP5183172B2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5095112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1814642B (zh) 用于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US8669001B2 (en) Device for combining and housing power storage cells
JP5810422B2 (ja) エネルギー蓄積装置
JP5355776B2 (ja) 電圧検出部材、および同部材を含む電池モジュール
US8685558B2 (en) Drive battery assembly of an electric, fuel cell or hybrid vehicle
US9773759B2 (en)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US20110189526A1 (en) Energy storage unit
CN102893449A (zh) 具有新颖结构的冷却构件和包括该冷却构件的电池模块
CN108028332A (zh) 蓄电装置
JP2009134936A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KR20120027226A (ko) 플랫 셀 및 히트 싱크를 구비한 전기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KR101841663B1 (ko) 리셉터클 구조의 전압 센싱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101655531B1 (ko) 배터리 블록
US20170077466A1 (en) High voltage battery submodule
KR20170042066A (ko) 고전압 배터리 서브모듈
JP7033735B2 (ja) バスバー及び電池積層体
JP6107442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2227164A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117878515A (zh) 包括模块壳体的电池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Japan Automotive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7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