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0089A - 传动带 - Google Patents

传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0089A
CN105190089A CN201480019247.6A CN201480019247A CN105190089A CN 105190089 A CN105190089 A CN 105190089A CN 201480019247 A CN201480019247 A CN 201480019247A CN 105190089 A CN105190089 A CN 105190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arts
rubber layer
vistanex
rubber
driv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92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0089B (zh
Inventor
石黑久登
高野启二
三浦义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oshi Bel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oshi Belting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90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0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0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00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06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 F16G1/08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16G1/10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with textile reinfor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B32B2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rubber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5/04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rubber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natural rubber or synthetic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B32B25/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synthetic rubber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rub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28Driving-belts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04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 F16G5/0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16G5/0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with textile reinforc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2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07Elastomeric fibres
    • B32B2262/0215Thermoplastic elastomer fi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23Vinyl resin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53Polyolefin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61Polyamid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61Polyamide fibres
    • B32B2262/0269Aromatic polyamid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76Polyester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76Polyester fibres
    • B32B2262/0284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or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6Vegetal fibres
    • B32B2262/062Cellulose fibres, e.g. cott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6Vegetal fibres
    • B32B2262/062Cellulose fibres, e.g. cotton
    • B32B2262/065Lignocellulosic fibres, e.g. jute, sisal, hemp, flax, bambo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8Animal fibres, e.g. hair, wool, sil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10Inorganic fibres
    • B32B2262/106Carbon fibres, e.g. graphit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7Ceramic
    • B32B2264/108Carbon, e.g. graphite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4/00Thermoplastic elastom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6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3/00Closed loop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带,其为具备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芯线、与该芯线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胶粘橡胶层、形成在该胶粘橡胶层的一个面上的压缩橡胶层、以及形成在所述胶粘橡胶层的另一个面上的延伸橡胶层的传动带,其中,所述压缩橡胶层由含有橡胶成分、聚烯烃树脂和增强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橡胶成分含有氯丁橡胶,且所述增强剂含有短纤维。

Description

传动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型带、多楔带等传动带,详细而言,涉及耐久性能和传递效率优良的传动带。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V型带、多楔带等传动带的耐侧压性,在压缩橡胶层中配合有短纤维作为增强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橡胶V型带,其为具备埋设有软线的胶粘弹性体层和位于该胶粘弹性体层的上下侧的保持弹性体层(压缩橡胶层)的带,其中,保持弹性体层含有氯丁橡胶、增强性填充剂、金属氧化硫化剂、双马来酰亚胺和芳族聚酰胺短纤维,且芳族聚酰胺短纤维沿带的宽度方向排列。该专利文献中,通过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排列来提高纹理方向(短纤维的取向方向)的弹性模量,维持耐侧压性,使耐久性提高。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传动用V型带,其中,将延伸橡胶层和压缩橡胶层的至少一个面的橡胶硬度设定为90~96°的范围、将胶粘橡胶层的橡胶硬度设定为83~89°的范围,且在延伸橡胶层和压缩橡胶层中使芳族聚酰胺短纤维沿带宽度方向排列。该专利文献中,防止过早产生裂纹、各橡胶层和软线的分离(剥离),使耐侧压性提高,从而提高高负荷传动能力。
近年来,对于传动带,除了要求上述耐侧压性、耐久性以外,为了减少带的传动损失、改善燃料效率,还要求提高省燃料性。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第[0005]段中记载了:提高带的橡胶硬度时,弯曲刚性升高,因此在小皮带轮直径时会产生传动损失。因此,进行了在V型带的内周侧或者在内周侧和外周侧(背面侧)这两侧设置嵌齿来降低带的弯曲刚性、从而抑制传动损失的尝试。作为这样的带,通常已知有齿型V型带。
对于耐侧压性、耐久性的提高,如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那样,增加芳族聚酰胺纤维等高弹性模量的短纤维或炭黑等增强剂的量来提高橡胶硬度是有效的手段。但是,提高橡胶硬度时,会导致带的弯曲刚性升高,弯曲疲劳性的降低以及小皮带轮直径时带的传动损失增大,从而使省燃料性降低。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弯曲疲劳性、省燃料性而降低橡胶硬度时,耐侧压性降低,带有可能过早达到寿限。即,耐侧压性、耐久性的一系列特性与弯曲疲劳性、省燃料性的一系列特性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另外,可以通过在V型带的内周侧或者在内周侧和外周侧这两侧设置嵌齿来提高弯曲疲劳性、省燃料性。但是,现实情况是,为了维持耐侧压性、耐久性而提高了橡胶硬度,因此省燃料性尚不充分。因此,期待优选的橡胶组合物(特别是压缩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
另外,作为这种V型带,有用于无级变速机的变速带。在该变速带中,为了改变变速比(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的旋转比),使带在该皮带轮上沿皮带轮半径方向上下移动(或进退移动)。该移动进行得不顺畅时,来自皮带轮的剪切力发生强作用,在橡胶层间(胶粘橡胶层与压缩橡胶层)或胶粘橡胶层与芯线间产生剥离,或者省燃料性(不是弯曲刚性所带来的省燃料性,而是基于滑动性降低而产生的省燃料性)降低。对此,虽然进行了通过大量配合短纤维、炭黑等增强剂来提高橡胶硬度或者使短纤维突出于摩擦传动面来减小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滑动性的尝试,但还未充分实现处于二律背反关系的耐久性能(耐侧压性、耐久性)与传递效率(省燃料性)的兼顾。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以带主体与皮带轮接触的方式卷绕来传递动力的摩擦传动带,其中,上述带主体的至少皮带轮接触部分由在乙烯-α-烯烃弹性体中含有粉状或粒状的聚烯烃树脂的橡胶组合物形成。该文献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由于组合物的均匀性、材料费用的关系而无法大量配合的短纤维中配合粉状或粒状的聚烯烃树脂来提高低噪声产生性和耐磨损性。在该专利文献的实施例中,制备了相对于100质量份氯丁橡胶配合有75质量份炭黑和25质量份尼龙短纤维的橡胶组合物,但其是作为声压高、损失磨损量也多的比较例来记载的。
但是,该文献中对于省燃料性没有记载,而且,即使将该带应用于要求省燃料性的变速带,省燃料性也低,耐久性也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636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38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247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维持省燃料性的同时提高耐侧压性和耐久性的传动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即使短纤维等增强剂的比例少、走行后的传递效率的变化也小、还能够提高在高温环境下的耐久性的传动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利用含有氯丁橡胶、聚烯烃树脂和短纤维的硫化橡胶组合物来形成传动带的压缩橡胶层,能够在维持省燃料性的同时提高耐侧压性和耐久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传动带为具备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芯线、与该芯线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胶粘橡胶层、形成在该胶粘橡胶层的一个面上的压缩橡胶层、以及形成在上述胶粘橡胶层的另一个面上的延伸橡胶层的传动带,上述压缩橡胶层由含有橡胶成分、聚烯烃树脂和增强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形成,上述橡胶成分含有氯丁橡胶,且上述增强剂含有短纤维。
另外,上述增强剂的比例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可以为80质量份以下。上述聚烯烃树脂的比例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可以为5~40质量份。上述聚烯烃树脂的比例相对于增强剂100质量份可以为15~50质量份。上述短纤维的比例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可以为15~25质量份。上述增强剂可以含有芳族聚酰胺短纤维和炭黑。上述聚烯烃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在依据ASTMD4020进行测定的方法中可以为20万~600万。上述聚烯烃树脂的原料的平均粒径可以为25~200μm。上述压缩橡胶层中的聚烯烃树脂可以是长径比为1.6~10的细长形状,长轴方向相对于带宽度方向可以大致平行地取向,且短轴方向相对于带长度方向可以大致平行地取向。上述聚烯烃树脂可以露出于压缩橡胶层的表面。聚烯烃树脂在上述压缩橡胶层的表面中的占有面积可以为0.2~30%。本发明的传动带可以为用于无级变速装置的带。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传动带的压缩橡胶层由含有氯丁橡胶、聚烯烃树脂和短纤维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形成,因此,能够在维持省燃料性的同时提高耐侧压性和耐久性。而且,即使短纤维等增强剂的比例少,走行后的传递效率的变化也小,还能够提高在高温环境下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传动带的一例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传递效率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弯曲应力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高负荷走行试验的概略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高速走行试验的概略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耐久走行试验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3中得到的带的压缩橡胶层截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压缩橡胶层]
本发明的传动带具备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芯线、与该芯线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胶粘橡胶层、形成在该胶粘橡胶层的一个面上的压缩橡胶层、以及形成在上述胶粘橡胶层的另一个面上的延伸橡胶层,上述压缩橡胶层由含有橡胶成分、聚烯烃树脂和增强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形成。
(橡胶成分)
本发明中,从能够提高耐久性的观点等出发,橡胶成分含有氯丁橡胶。作为氯丁橡胶,可以利用惯用的氯丁橡胶。
氯丁橡胶含有立构规整性比较高的反式-1,4键作为主要单元,也可以进一步含有顺式-1,2键和少量的1,2或3,4键。反式-1,4键的比例可以为85%以上,顺式-1,2键的比例可以为10%以上。
氯丁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可以为-50~-20℃,优选为约-40℃~约-20℃。
氯丁橡胶可以为硫改性型,也可以为非硫改性型。
橡胶成分可以进一步含有其他的可硫化或可交联的橡胶成分。作为其他的可硫化或可交联的橡胶成分,可以例示例如其他的二烯类橡胶(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等)、乙烯-α-烯烃弹性体、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烷基化氯磺化聚乙烯橡胶、表氯醇橡胶、丙烯酸类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氟橡胶等。这些橡胶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橡胶成分中,氯丁橡胶的比例可以为约50质量%以上(特别是80~100质量%),特别优选仅为氯丁橡胶(100质量%)。
(聚烯烃树脂)
本发明中,通过在压缩橡胶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中配合聚烯烃树脂,能够降低压缩橡胶层的摩擦系数,能够提高带的耐磨损性。通常,为了提高省燃料性,通过过量添加短纤维来降低摩擦系数,但容易在橡胶成分与短纤维的界面形成裂纹,耐久性有可能受损。与此相对,添加聚烯烃树脂来代替增加短纤维的量时,聚烯烃树脂的比重比较低,以少量的添加就能够降低摩擦系数,有助于省燃料性。特别是,短纤维随着带的走行而磨损时,摩擦系数升高,但通过聚烯烃树脂的存在,即使短纤维磨损,也能够抑制摩擦系数的升高,能够长期维持省燃料性。另外,通过适量添加聚烯烃树脂,能够得到耐久性所需要的适度的硬度。此外,通过将短纤维与聚烯烃树脂组合使用,短纤维的体积比例降低,还能够抑制大量添加短纤维时的缺陷、即在橡胶与短纤维的界面处的裂纹。详细而言,即使聚烯烃树脂因走行的发热而变得柔软从而在橡胶与短纤维的界面产生剥离(微小裂纹),分散在附近的聚烯烃树脂也能够缓和应力集中(发挥缓冲作用)、抑制裂纹的生长。特别是,与短纤维、炭黑等增强剂不同,聚烯烃树脂以少量的添加即可发挥增强剂的作用。本发明中,推测通过将这些作用组合,能够在维持省燃料性的同时提高耐侧压刚性,能够提高耐久性。
另外,与将长纤维切割来制造、并需要进一步进行用于赋予与橡胶的胶粘性的胶粘处理的短纤维相比,聚烯烃树脂的材料成本较为低廉,因此,能够抑制短纤维的比例,这从经济性的方面来看也是优良的。
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以为以乙烯、丙烯、1-丁烯、2-丁烯、1-戊烯、1-己烯、3-甲基戊烯、4-甲基戊烯等α-烯烃(特别是乙烯、丙烯等α-C2-6烯烃)作为主要聚合成分的聚合物。
作为上述α-烯烃以外的共聚性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等]、不饱和羧酸类(例如,马来酸酐等)、乙烯基酯类(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二烯类(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等。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等)等。这些聚烯烃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些聚烯烃树脂中,优选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从摩擦系数的降低效果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乙烯类树脂。
聚乙烯类树脂可以为聚乙烯均聚物,也可以为聚乙烯共聚物。作为共聚物中含有的共聚性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烯烃类(例如,丙烯、1-丁烯、2-丁烯、1-戊烯、1-己烯、3-甲基戊烯、4-甲基戊烯、1-辛烯等α-C3-8烯烃等)、(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等)、不饱和羧酸类(例如,马来酸酐等)、乙烯基酯类(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二烯类(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等。这些共聚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共聚性单体中,优选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戊烯、1-辛烯等α-C3-8烯烃。共聚性单体的比例优选为约30摩尔%以下(例如,0.01~30摩尔%)、更优选为约20摩尔%以下(例如,0.1~2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约10摩尔%以下(例如,1~10摩尔%)。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
作为聚乙烯类树脂,可以列举例如低密度、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等。这些聚乙烯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聚烯烃树脂中,从能够提高带的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聚烯烃树脂(特别是聚乙烯类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在依据ASTMD4020进行测定的方法中例如可以从约1万~约1200万的范围内选择,作为下限值,例如可以为约5万以上或约10万以上,优选为约20万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50万以上,特别优选为约100万以上。作为平均分子量的上限值,例如可以为约1000万以下或约850万以下,优选为约800万以下,更优选为约750万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700万以下,特别优选为约600万以下。分子量过小时,机械特性和耐热性降低,并且摩擦系数变得过大,磨损量增加,并且耐久性有可能降低。另一方面,分子量过大时,带的弯曲性降低,耐久性降低,并且摩擦系数变得过小,带容易打滑。
聚烯烃树脂优选以预定的尺寸大致均匀地分散在硫化橡胶组合物中。硫化橡胶组合物中的聚烯烃树脂的形状为球状或细长形状(棒状或纤维状),长轴的平均径例如可以为约5μm~约500μm(例如约10μm~约500μm),优选为约20μm~约500μm(例如约30μm~约500μm),进一步优选为约100μm~约300μm(特别是约150μm~约250μm),短轴的平均径例如可以为约30μm~约500μm(例如约30μm~约400μm),优选为约30μm~约350μm(例如约30μm~约300μm),进一步优选为约50μm~约200μm(特别是约70μm~约150μm)。另外,长径比(长轴的平均径/短轴的平均径)例如可以为约1~约16(例如约1.4~约14),优选为约1.6~约12(例如约1.6~约10),进一步优选为约1.7~约5(例如约1.8~约3)。本发明中,压缩橡胶层中,在聚烯烃树脂以细长地变形的状态(例如,类似于马铃薯形状的形状)利用锚固效果牢固地埋入并分散于橡胶中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抑制聚烯烃树脂从压缩橡胶层表面脱落,能够长期维持省燃料性,因此优选。
这种细长形状的聚烯烃树脂是通过大致为各向同性的形状(近似球形、多棱锥形、不定形等)的粒状聚烯烃聚合物在橡胶组合物中进行混炼的过程中、在因橡胶组合物的发热而软化的状态下受到剪切力后发生细长变形而得到的。变形前的原料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径)例如可以为约10μm~约300μm,优选为约20μm~约250μm,进一步优选为约25μm~约200μm(特别是约50μm~约150μm)。粒径过小时,经济性降低,粒径过大时,难以在组合物中均匀分散,因耐磨损性的降低而导致耐久性降低。
细长形状的聚烯烃树脂优选以长轴方向相对于带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取向、且短轴方向相对于带长度方向(周向)大致平行地取向的方式进行埋设。由于带要求长度方向的弯曲性,因此,通过使降低带的弯曲性的聚烯烃树脂的长轴方向沿带宽度方向取向,能够抑制带的弯曲性的降低。进而,通过使短轴方向沿带长度方向取向,聚烯烃树脂的短轴侧(长轴方向的端部)露出于压缩橡胶层表面(摩擦传动面),因此,聚烯烃树脂在层中牢固地埋设,即使摩擦传动面与皮带轮产生滑动,聚烯烃树脂也不易脱落。作为使聚烯烃树脂的长轴方向沿带宽度方向取向的方法,例如,通常为利用辊进行压延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中,长轴和短轴的平均径、平均粒径可以由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的图像利用测量软件(SoftImagingSystem公司制造的“analySIS”)进行测定。
聚烯烃树脂的熔点(或软化点)例如可以为约10℃~约300℃,优选为约20℃~约275℃,进一步优选为约30℃~约250℃。熔点过高时,在混炼过程中难以变形为细长形状,相反地,熔点过低时,耐久性有可能降低。
为了降低摩擦系数、提高省燃料性,优选聚烯烃树脂露出于压缩橡胶层表面(摩擦传动面)。聚烯烃树脂相对于摩擦传动面所占的面积例如可以为约0.1%~约40%(例如约0.2%~约30%),优选为约0.5%~约25%(例如约1%~约20%),进一步优选为约3%~约15%(特别是约5%~约10%)。聚烯烃树脂所占的面积过小时,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小,相反地,聚烯烃树脂所占的面积过大时,摩擦系数过于降低,容易打滑。另外,本发明中,关于聚烯烃树脂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也可以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对摩擦传动面的表面进行观察,确认橡胶与聚烯烃树脂的相分离结构,对于由聚烯烃树脂形成的相,利用测量软件(SoftImagingSystem公司制造的“analySIS”)计算由聚烯烃树脂形成的相的占有面积。
聚烯烃树脂的摩擦传动面中的相结构只要以上述面积比例附着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岛相由聚烯烃树脂和短纤维形成的海岛相分离结构、岛相由橡胶成分和短纤维形成的海岛相分离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相分离结构。这些相分离结构主要可以通过调节聚烯烃树脂的比例来进行控制,从能够调节至适度的摩擦系数的观点出发,优选以聚烯烃树脂作为岛相的海岛相分离结构。
从能够兼顾耐侧压性等力学特性和省燃料性的观点出发,聚烯烃树脂的比例可以从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约0.1质量份~约50质量份的范围内选择,作为下限值,例如可以为约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约3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5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约10质量份以上。聚烯烃树脂的比例的上限值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约45质量份以下,优选为约4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35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约30质量份以下。
另外,聚烯烃树脂的比例可以从相对于下述增强剂100质量份为约1质量份~约100质量份的范围内选择,例如可以为约5质量份~约90质量份,优选为约10质量份~约8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15质量份~约50质量份(特别是约20质量份~约40质量份)。
聚烯烃树脂的比例过少时,聚烯烃树脂在橡胶层表面的突出减少,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减小。
另一方面,聚烯烃树脂的比例过多时,摩擦系数极端地降低,带发生打滑或者压缩橡胶层的弯曲疲劳性降低(压缩橡胶层变硬,弯曲应力增大),因此,在带卷绕径小的状态下,由弯曲引起的损失增大,省燃料性降低。另外,聚烯烃树脂的分散性降低而产生分散不良,有可能以该部位为起点而在压缩橡胶层中过早产生裂纹。
(增强剂)
增强剂至少含有短纤维。作为短纤维,可以列举聚烯烃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聚酰胺纤维(聚酰胺6纤维、聚酰胺66纤维、聚酰胺46纤维等)、聚亚烷基芳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纤维等C2-4亚烷基C6-14芳酯类纤维等)、维纶纤维、聚乙烯醇类纤维、聚对亚苯基苯并双唑(PBO)纤维等合成纤维;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等。这些短纤维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短纤维中,优选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特别是合成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亚烷基芳酯类纤维等),其中,从能够维持弯曲性、耐侧压性并降低摩擦系数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至少含有芳族聚酰胺纤维的短纤维。
作为芳族聚酰胺短纤维,可以列举例如聚对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例如,帝人株式会社制造的“トワロン(注册商标)”、东丽杜邦株式会社制造的“ケブラー(注册商标)”等)、聚对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与3,4’-氧基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的共聚物纤维(例如,帝人株式会社制造的“テクノーラ(注册商标)”)、作为间位型的聚间亚苯基间苯二甲酰胺纤维(例如,帝人株式会社制造的“コーネックス(注册商标)”、杜邦株式会社制造的“ノーメックス(注册商标)”等)等。这些芳族聚酰胺短纤维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为了抑制相对于来自皮带轮的挤压的带的压缩变形,短纤维以沿带宽度方向取向的方式埋设在压缩橡胶层中。作为使短纤维沿带宽度方向取向的方法,例如,通常为利用辊进行压延的方法。另外,通过使短纤维突出于压缩橡胶层的表面,能够降低表面的摩擦系数而抑制噪声(噪声产生),或者能够减少与皮带轮的摩擦所引起的磨损。短纤维的平均长度例如可以为约1mm~约20mm,优选为约2mm~约15mm,更优选为约3mm~约10mm,可以为约1mm~约5mm(例如约2mm~约4mm)。短纤维的平均长度过短时,无法充分提高纹理方向的力学特性(例如,模量等),另一方面,过长时,产生橡胶组合物中的短纤维的分散不良,在橡胶中产生裂纹,带有可能过早受到损伤。平均纤维径例如可以为约5μm~约50μm,优选为约7μm~约40μm,进一步优选为约10μm~约35μm。
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短纤维的比例例如可以为约10质量份~约40质量份,优选为约12质量份~约3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13质量份~约30质量份(特别是约15质量份~约25质量份)。短纤维的比例过少时,压缩橡胶层的力学特性不充分,过多时,压缩橡胶层的弯曲疲劳性降低(压缩橡胶层变硬,弯曲应力增大),因此,在带卷绕径小的状态下,由弯曲引起的损失增大,省燃料性降低。另外,短纤维的比例过多时,短纤维在橡胶组合物中的分散性降低而产生分散不良,有可能以该部位为起点而在压缩橡胶层中过早产生裂纹。本发明中,通过配合聚烯烃树脂,能够将短纤维的比例抑制为上述范围(特别是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15~25质量份),因此,能够兼顾带的力学特性和省燃料性。
为了改善与橡胶成分的胶粘性,可以对短纤维进行各种胶粘处理,例如,可以使用含有酚类与甲醛的初期缩合物(酚醛清漆或甲阶型酚醛树脂的预聚物等)的处理液、含有橡胶成分(或乳胶)的处理液、含有上述初期缩合物和橡胶成分(乳胶)的处理液、含有硅烷偶联剂、环氧化合物(环氧树脂等)、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反应性化合物(胶粘性化合物)的处理液等进行处理。在优选的胶粘处理中,可以使用含有上述初期缩合物和橡胶成分(乳胶)的处理液、特别是至少使用间苯二酚-甲醛-乳胶(RFL)液对短纤维进行胶粘处理。胶粘处理通常可以通过将纤维浸渍到RFL液中后加热干燥、在表面均匀地形成胶粘层来进行。作为RFL液的乳胶,可以例示例如氯丁橡胶、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吡啶三元共聚物、氢化丁腈橡胶(H-NBR)、丁腈橡胶(NBR)等。这样的处理液可以组合使用,例如,可以将短纤维使用惯用的胶粘性成分例如环氧化合物(环氧树脂等)、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反应性化合物(胶粘性化合物)进行预处理(预浸渍),或者在RFL处理后进行胶糊处理(表面涂覆)等胶粘处理之后,进一步用RFL液进行处理。
增强剂除了短纤维之外,还可以包括惯用的增强剂,例如炭黑等碳材料、含水二氧化硅等氧化硅、粘土、碳酸钙、滑石、云母等。这些增强剂中,广泛使用炭黑。
增强剂(包括短纤维在内的增强剂的总量)的比例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可以为约90质量份以下,例如为约80质量份以下(例如,约10质量份~80质量份),优选为约20质量份~约7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30质量份~约60质量份(特别是约40质量份~约55质量份)。增强剂的比例过少时,压缩橡胶层的力学特性有可能降低。另一方面,增强剂的比例过多时,聚烯烃树脂的体积比例减少,因此难以使聚烯烃树脂在压缩橡胶层表面以预定的面积露出,有可能无法降低带的摩擦系数。
(硫化剂等添加剂)
橡胶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含有硫化剂或交联剂(或交联剂类)、共交联剂、硫化助剂、硫化促进剂、硫化延迟剂、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钛、氧化铝等)、软化剂(石蜡油、环烷烃类油等油类等)、加工剂或加工助剂(硬脂酸、硬脂酸金属盐、蜡、石蜡等)、抗老化剂(抗氧化剂、抗热老化剂、防弯曲断裂材料、抗臭氧劣化剂等)、着色剂、增粘剂、增塑剂、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等)、阻燃剂、抗静电剂等。另外,金属氧化物也可以作为交联剂作用。
作为硫化剂或交联剂,可以根据橡胶成分的种类使用惯用的成分,可以例示例如上述金属氧化物(氧化镁、氧化锌等)、有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酯、二烷基过氧化物等)、硫类硫化剂等。作为硫类硫化剂,可以列举例如例如粉末硫、沉降硫、胶体硫、不溶性硫、高分散性硫、氯化硫(一氯化硫、二氯化硫等)等。这些交联剂或硫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在橡胶成分为氯丁橡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金属氧化物(氧化镁、氧化锌等)作为硫化剂或交联剂。另外,金属氧化物可以与其他硫化剂(硫类硫化剂等)组合使用,金属氧化物和/或硫类硫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硫化促进剂组合使用。
硫化剂的使用量可以根据硫化剂和橡胶成分的种类从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约1质量份~约20质量份的范围内选择。例如,作为硫化剂的有机过氧化物的使用量可以从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约1质量份~约8质量份、优选为约1.5质量份~约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2质量份~约4.5质量份的范围内选择,金属氧化物的使用量可以从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约1质量份~约20质量份、优选为约3质量份~约17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5质量份~约15质量份(例如约7质量份~约13质量份)的范围内选择。
作为共交联剂(交联助剂或共硫化剂(co-agent)),可以列举公知的交联助剂,例如多官能(异)氰脲酸酯(例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三烯丙基氰脲酸酯(TAC)等)、聚二烯(例如,1,2-聚丁二烯等)、不饱和羧酸的金属盐(例如,(甲基)丙烯酸锌、(甲基)丙烯酸镁等)、肟类(例如,醌二肟等)、胍类(例如,二苯基胍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双马来酰亚胺类(脂肪族双马来酰亚胺,例如,N,N’-1,2-亚乙基双马来酰亚胺、1,6’-双马来酰亚胺-(2,2,4-三甲基)环己烷等;芳烃双马来酰亚胺或芳香族双马来酰亚胺,例如,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4-甲基-1,3-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2,2-双[4-(4-马来酰亚胺苯氧基)苯基]丙烷、4,4’-二苯基醚双马来酰亚胺、4,4’-二苯基砜双马来酰亚胺、1,3-双(3-马来酰亚胺苯氧基)苯等)等。这些交联助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交联助剂中,优选双马来酰亚胺类(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等芳烃双马来酰亚胺或芳香族双马来酰亚胺)。通过添加双马来酰亚胺类,能够提高交联度,防止粘合磨损等。
共交联剂(交联助剂)的比例以固体成分换算计可以从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例如约0.01质量份~约10质量份的范围内选择,例如可以为约0.1质量份~约5质量份(例如约0.3质量份~约4质量份),优选为约0.5质量份~约3质量份(例如约0.5质量份~约2质量份)。
作为硫化促进剂,可以列举例如秋兰姆类促进剂(例如,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TMTM)、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MTD)、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ETD)、四丁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BTD)、双五亚甲基秋兰姆四硫化物(DPTT)、N,N’-二甲基-N,N’-二苯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等)、噻唑类促进剂(例如,2-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噻唑的锌盐、2-巯基噻唑啉、二苯并噻唑二硫化物、2-(4’-吗啉基二硫代)苯并噻唑等)、次磺酰胺类促进剂(例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等)、双马来酰亚胺类促进剂(例如,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N,N’-1,2-亚乙基双马来酰亚胺等)、胍类(二苯基胍、二邻甲苯基胍等)、脲类或硫脲类促进剂(例如,亚乙基硫脲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黄原酸盐类等。这些硫化促进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硫化促进剂中,广泛使用TMTD、DPTT、CBS等。
硫化促进剂的比例以固体成分换算计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约0.1质量份~约15质量份,优选为约0.3质量份~约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0.5质量份~约5质量份。
软化剂(环烷烃类油等油类)的使用量相对于橡胶成分的总量1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约1质量份~30质量份,优选为约3质量份~约20质量份(例如,约5质量份~约10质量份)。抗老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橡胶成分的总量1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约0.5质量份~约15质量份,优选为约1质量份~约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2.5质量份~约7.5质量份(例如,约3质量份~约7质量份)。
[带的结构]
传动带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具有可与皮带轮接触的上述压缩橡胶层的带即可。传动带具备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芯线、与该芯线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胶粘橡胶层、形成在该胶粘橡胶层的一个面上的压缩橡胶层、以及形成在上述胶粘橡胶层的另一个面上的延伸橡胶层。
图1是表示传动带的一例的概略截面图。该例中,在胶粘橡胶层1内埋设有芯线2,在胶粘橡胶层1的一个表面上层叠有压缩橡胶层3,在胶粘橡胶层1的另一个表面上层叠有延伸橡胶层4。另外,芯线2以被一对胶粘橡胶片夹持的方式进行一体式埋设。此外,在压缩橡胶层3上层叠有增强布5,利用带嵌齿的成形模具形成嵌齿部6。通过对增强布与压缩橡胶层用片(未硫化橡胶片)的层叠体进行硫化,一体地形成压缩橡胶层3与增强布5的层叠体。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对齿型V型带的例子进行了图示,但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应用具有上述压缩橡胶层的各种带(例如,切边带、多楔带等)。
[延伸橡胶层]
延伸橡胶层可以由在压缩橡胶层中所例示的含有橡胶成分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形成,也可以与压缩橡胶层同样地含有增强剂和聚烯烃树脂。此外,延伸橡胶层也可以为由与压缩橡胶层相同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层。
[胶粘橡胶层]
用于形成胶粘橡胶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可以与压缩橡胶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同样地为橡胶成分(氯丁橡胶等)、硫化剂或交联剂(氧化镁、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硫等硫类硫化剂等)、共交联剂或交联助剂(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类交联剂等)、硫化促进剂(TMTD、DPTT、CBS等)、增强剂(炭黑、二氧化硅等)、软化剂(环烷烃类油等油类)、加工剂或加工助剂(硬脂酸、硬脂酸金属盐、蜡、石蜡等)、抗老化剂、胶粘性改善剂(间苯二酚-甲醛共缩合物、氨基树脂(含氮环状化合物与甲醛的缩合物,例如,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烷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六丁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等)等三聚氰胺树脂、羟甲基脲等脲树脂、羟甲基苯并胍胺树脂等苯并胍胺树脂等)、它们的共缩合物(间苯二酚-三聚氰胺-甲醛共缩合物等)等)、填充剂(粘土、碳酸钙、滑石、云母等)、着色剂、增粘剂、增塑剂、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等)、阻燃剂、抗静电剂等。另外,胶粘性改善剂中,间苯二酚-甲醛共缩合物和氨基树脂可以为间苯二酚和/或三聚氰胺等含氮环状化合物与甲醛的初期缩合物(预聚物)。
另外,该橡胶组合物中,作为橡胶成分,多使用与上述压缩橡胶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的橡胶成分为同一系统(二烯类橡胶等)或同一种类(氯丁橡胶等)的橡胶。另外,硫化剂或交联剂、共交联剂或交联助剂、硫化促进剂、增强剂、软化剂和抗老化剂的使用量可以各自从与上述压缩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同样的范围内选择。另外,胶粘橡胶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中,加工剂或加工助剂(硬脂酸等)的使用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约0.1质量份~约10质量份,优选为约0.5质量份~约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1质量份~约3质量份。另外,胶粘性改善剂(间苯二酚-甲醛共缩合物、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等)的使用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约0.1质量份~约20质量份,优选为约1质量份~约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2质量份~约8质量份。
[芯线]
芯线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而配设,通常,与带的长度方向平行地以预定的间距并列地延伸配设。芯线的至少一部分与胶粘橡胶层接触即可,可以为胶粘橡胶层埋设芯线的方式、在胶粘橡胶层与延伸橡胶层之间埋设芯线的方式、在胶粘橡胶层与压缩橡胶层之间埋设芯线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其中,从能够提高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胶粘橡胶层埋设芯线的方式。
作为构成芯线的纤维,可以例示与上述短纤维同样的纤维。上述纤维中,从高模量的观点出发,广泛使用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C2-4亚烷基芳酯作为主要构成单元的聚酯纤维(聚亚烷基芳酯类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合成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等,优选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纤维、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可以为复丝。复丝的纤度例如可以为约2000旦尼尔~约10000旦尼尔(特别是约4000旦尼尔~约8000旦尼尔)。复丝例如可以含有约100根~约5000根、优选约500根~约4000根、进一步优选约1000根~约3000根的单丝。
作为芯线,通常可以使用利用复丝的绞合软线(例如,经丝、单捻线、顺捻线等)。芯线的平均线径(绞合软线的纤维径)例如可以为约0.5mm~约3mm,优选为约0.6mm~约2mm,进一步优选为约0.7mm~约1.5mm。
为了改善与橡胶成分的胶粘性,芯线可以利用与短纤维同样的方法进行了胶粘处理(或表面处理)。芯线优选也与短纤维同样地至少利用RFL液进行胶粘处理。
[传递效率]
使用具备上述压缩橡胶层的传动带时,能够大幅提高传递效率。传递效率是带将由驱动皮带轮产生的旋转扭矩传至从动皮带轮的指标,该传递效率越高,带的传动损失越小,意味着省燃料性越优良。在图2所示的在驱动皮带轮(Dr.)12和从动皮带轮(Dn.)13这两个皮带轮上挂设有带11的双轴配置中,传递效率可以如下求出。
将驱动皮带轮的转速设为ρ1、将皮带轮半径设为r1时,驱动皮带轮的旋转扭矩T1可以用ρ1×Te×r1来表示。Te为从张紧侧张力(带朝向驱动皮带轮的一侧的张力)中减去松弛侧张力(带朝向从动皮带轮的一侧的张力)而得到的有效张力。同样地,将从动皮带轮的转速设为ρ2、将皮带轮半径设为r2时,从动皮带轮的旋转扭矩T2可以用ρ2×Te×r2来表示。而且,传递效率T2/T1通过用从动皮带轮的旋转扭矩T2除以驱动皮带轮的旋转扭矩T1来算出,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T2/T1=(ρ2×Te×r2)/(ρ1×Te×r1)=(ρ2×r2)/(ρ1×r1)
另外,虽然实际上传递效率不会为1以上的值,但越接近于1,带的传动损失越小,表示省燃料性越优良。
带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惯用的方法。例如,上述图1所示的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形成:使用成形模具形成埋设有芯线且具有上述形态的未硫化橡胶层的层叠体,进行硫化而形成带套筒,将该硫化带套筒切割为预定尺寸。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以下的例子中,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如下所示。
[原料]
(芳族聚酰胺短纤维)
将芳族聚酰胺短纤维(平均纤维长度3mm,帝人高科技产品株式会社制造的“コーネックス短纤维”)利用RFL液(含有间苯二酚、甲醛和作为乳胶的乙烯基吡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乳胶)进行胶粘处理,使用固体成分的附着率为6质量%的短纤维。作为RFL液,使用间苯二酚2.6质量份、37%甲醛1.4质量份、乙烯基吡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乳胶(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17.2质量份、水78.8质量份。
(聚烯烃)
将所使用的聚烯烃示于下述表1。
[表1]
(他的添加剂)
醚酯类油:株式会社ADEKA制造的“RS700”
炭黑:东海碳素株式会社制造的“シースト3”
抗老化剂:精工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ノンフレックスOD3”
二氧化硅:東ソー·シリカ株式会社制造的“NipsilVN3”
硫化促进剂: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MTD)。
(芯线)
对将1000旦尼尔的PET纤维以2×3的捻线构成以初捻系数3.0、复捻系数3.0进行加捻后的总旦尼尔为6000的软线进行胶粘处理而得到的纤维。
实施例1~9和比较例1~2
(橡胶层的形成)
将表2(压缩橡胶层、延伸橡胶层)和表3(胶粘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分别使用班伯里混合机等公知的方法进行橡胶混炼,使该混炼橡胶从压光辊通过而制作压延橡胶片(压缩橡胶层用片、延伸橡胶层用片、胶粘橡胶层用片)。
[表3]
氯丁橡胶 100
环烷烃类油 5
氧化镁 4
二氧化硅 20
炭黑 30
间苯二酚-甲醛共缩合物 1.5
抗老化剂 4
氧化锌 5
硫化促进剂TMTD 1
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 2
硬脂酸 2
六甲氧基羟甲基三聚氰胺 3.5
合计 178
※单位:质量份
(带的制造)
将增强布与压缩橡胶层用片(未硫化橡胶)的层叠体以使增强布在下的方式设置到交替配置有齿部和槽部的平坦的带嵌齿的模具中,在75℃下进行压制,由此制作压印有嵌齿部的齿型垫(未完全硫化,处于半硫化状态)。接着,将该齿型垫的两端从嵌齿凸部的顶部垂直切断。
在圆筒状的模具上覆盖交替配置有齿部和槽部的内母模,使该齿部与槽部啮合,将上述齿型垫进行卷绕并在嵌齿凸部的顶部进行连接,在该卷绕后的齿型垫上层叠第一胶粘橡胶层用片(未硫化橡胶)后,以螺旋状旋压芯线,在其上依次卷绕第二胶粘橡胶层用片(与上述第一胶粘橡胶层用片相同)和延伸橡胶层用片(未硫化橡胶),制作成形体。然后,覆盖夹套并将模具设置到硫化罐中,在160℃的温度下进行时间为20分钟的硫化而得到带套筒。将该套筒用切割机切割为V形,制作成图1所示结构的带,即,作为在带内周侧具有嵌齿的变速带的切边齿型V型带(尺寸:上宽度22.0mm、厚度11.0mm、外周长800mm)。
(硫化橡胶物性的测定)
(1)硬度
将压缩橡胶层用片以温度160℃、时间20分钟的条件进行加压硫化,制作硫化橡胶片(长度100mm、宽度100mm、厚度2mm)。关于硬度,依据JISK6253(2012),以3片硫化橡胶片的层叠物作为试样,使用硬度计A型硬度试验机对硬度进行测定。
(2)磨损量
使用内径为16.2±0.05mm的中空钻将在温度160℃、时间20分钟的条件下对压缩橡胶层用片进行加压硫化而制作的硫化橡胶片(50mm×50mm×8mm厚)挖空,制作直径16.2±0.2mm、厚度6~8mm的圆筒状试样。依据JISK6264(2005),使用卷绕有研磨布的旋转圆筒滚筒装置(DIN磨损试验机),测定硫化橡胶的磨损减少量。
(3)压应力
在温度160℃、时间20分钟的条件下对压缩橡胶层用片进行加压硫化,制作硫化橡胶成形体(长度25mm、宽度25mm、厚度12.5mm)。使短纤维沿着垂直于压缩面的方向(厚度方向)取向。将该硫化橡胶成形体用2片金属制的压缩板上下夹住(在硫化成形体不被压缩板按压的夹入状态下,以上侧的压缩板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使上侧的压缩板以10mm/分钟的速度按压到硫化橡胶成形体上(按压面25mm×25mm),使硫化橡胶成形体发生20%的变形,在该状态下保持1秒钟后,将压缩板向上方恢复至初始位置(预压缩)。将该预压缩重复3次后,由在第4次压缩试验(条件与预压缩相同)中测定的应力-变形曲线测定出硫化橡胶成形体的厚度方向的变形为10%时的应力作为压应力。另外,为了减小测定数据的偏差,进行3次预压缩。
(4)弯曲应力
在温度160℃、时间20分钟的条件下对压缩橡胶层用片进行加压硫化,制作硫化橡胶成形体(长度60mm、宽度25mm、厚度6.5mm)。使短纤维沿与硫化橡胶成形体的宽度平行的方向取向。如图3所示,将该硫化橡胶成形体21设置在隔开20mm的间隔且可旋转的一对辊22a、22b上来进行支撑,在硫化橡胶成形体的上表面中央部沿宽度方向(短纤维的取向方向)载置金属制的按压构件23。按压构件23的前端部具有10mmφ的半圆状形状,可利用其前端部顺滑地对硫化橡胶成形体21进行按压。另外,在按压时,随着硫化橡胶成形体21的压缩变形,在硫化橡胶成形体21的下表面与辊22a、22b之间作用有摩擦力,但通过使辊22a、22b能够旋转,减小了摩擦所带来的影响。将按压构件23的前端部与硫化橡胶成形体21的上表面接触且不进行按压的状态设为“0”,从该状态起使按压构件23向下方以100mm/分钟的速度对硫化橡胶成形体21的上表面进行按压,测定硫化橡胶成形体21的厚度方向的变形为10%时的应力作为弯曲应力。
(带的压缩橡胶层中的聚烯烃的形状和面积)
关于带的压缩橡胶层中的聚烯烃,将带沿宽度方向切断,基于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的图像,利用测量软件(SoftImagingSystem公司制造的“analySIS”)测定聚烯烃(聚烯烃粒子)的长轴的平均径(长径)和短轴的平均径(短径)。进而,对于带1周内的摩擦传动面(压缩橡胶层的表面),在任意的3个部位(面积1.2mm2(1.0mm×1.2mm)),基于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利用上述测量软件计算出聚烯烃粒子(聚烯烃相)在摩擦传动面中的占有面积。
(带物性的测定)
(1)摩擦系数测定
关于带的摩擦系数,如图4所示,将切断后的带31的一个端部固定在负荷传感器32上,在另一个端部载置3kgf的载荷33,使带向皮带轮34上的卷绕角度为45°,将带31卷绕到皮带轮34上。然后,以30mm/分钟的速度对负荷传感器32侧的带31进行约15秒的拉伸,测定摩擦传动面的平均摩擦系数。另外,测定时,皮带轮34以不旋转的方式固定。
(2)高负荷走行试验
在该走行试验中,对于使带在大幅弯曲的状态(卷绕在小皮带轮上的状态)下走行时的带的传递效率进行评价。
如图5所示,高负荷走行试验使用由直径50mm的驱动(Dr.)皮带轮42和直径125mm的从动(Dn.)皮带轮43构成的双轴走行试验机来进行。在各皮带轮42、43上挂设切边齿型V型带41,在驱动皮带轮42的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对从动皮带轮43施加3N·m的负荷,在室温环境下下使带41走行。然后,在刚走行后立即由检测器读取从动皮带轮43的转速,由上述计算式求出传递效率。表4中,将比较例1的传递效率设为“1”,以相对值示出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传递效率,该值大于1时,判断为带41的传递效率高、即省燃料性高。
(3)高速走行试验
在该走行试验中,对于使带在皮带轮上向皮带轮半径方向外侧滑动的状态下走行时的带的传递效率进行评价。特别是驱动皮带轮的转速增大时,强离心力作用于带。另外,在驱动皮带轮的松弛侧(参考图6)的位置,带张力的作用低,通过与上述离心力的复合作用,在该位置处使带要向皮带轮半径方向外侧飞出。在该飞出无法顺利地进行时、即在带的摩擦传动面与皮带轮之间作用有强摩擦力时,因该摩擦力而产生带的传动损失,传递效率降低。
如图6所示,高速走行试验使用由直径为95mm的驱动(Dr.)皮带轮52和直径为85mm的从动(Dn.)皮带轮53构成的双轴走行试验机来进行。在各皮带轮52、53上挂设切边齿型V型带51,在驱动皮带轮52的转速为5000rpm的条件下对从动皮带轮53施加3N·m的负荷,在室温环境下使带51走行。然后,在刚走行后立即由检测器读取从动皮带轮52的转速,由上述计算式求出传递效率。表4中,将比较例1的传递效率设为“1”,以相对值示出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传递效率,该值大于1时,判断为传递效率高、即省燃料性高。
(4)耐久走行试验
如图7所示,耐久走行试验使用由直径为50mm的驱动(Dr.)皮带轮62和直径为125mm的从动(Dn.)皮带轮63构成的双轴走行试验机来进行。在各皮带轮62、63上挂设切边齿型V型带61,在驱动皮带轮62的转速为5000rpm的条件下对从动皮带轮63施加10N·m的负荷,在80℃的环境温度下使带61最多走行60小时。若带61走行60小时,则判断为耐久性没有问题。另外,使用显微镜对走行后的带侧面(与皮带轮接触的面)进行观察,考察有无芯线的剥离,对于剥离部位,使用显微镜测定剥离的深度。另外,对走行后的压缩橡胶侧面(与皮带轮接触的面)进行目视观察,考察有无裂纹。进而,对高负荷耐久性走行后的带,测定摩擦系数和传动效率。
将硫化橡胶物性和带物性示于表4。
由表4表明,将实施例与比较例进行比较时可知,通过添加聚烯烃,压应力提高(增加),芯线剥离和裂纹得到改善。可以推测,由于聚烯烃发挥作为增强材料的作用且短纤维的体积分数降低而提高了耐久性。另外可知,通过添加聚烯烃,耐久前与耐久后的摩擦系数的变化变小,传递效率也提高。可以推测这是因为,即使短纤维发生磨损,通过使聚烯烃突出于带表面,也能实现摩擦系数的降低。此外,将聚乙烯与聚丙烯进行比较时,聚乙烯显示出稍稍更为优良的耐久性。
进而,对于实施例,使用SEM对压缩橡胶层中的聚烯烃的形状进行观察的结果是,均为类似于马铃薯形状的细长形状,且以长轴方向沿带的宽度方向取向的状态分散。图8示出了实施例3中得到的带截面(沿带宽度方向切断后的截面)的SEM照片(图像)。图中分散的粒子(分散相)中,大粒子为聚乙烯,小粒子为芳族聚酰胺短纤维。
参考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正和变更。
本申请基于2013年3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073402和2014年3月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43510,其内容以参考的形式并入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传动带能够作为要求传动损失的各种带加以利用,优选为摩擦传动带。作为摩擦传动带,可以例示例如截面为V字形的切边带、在切边带的内周侧或者在内周侧和外周侧这两侧设置有嵌齿的切边齿型V型带、多楔带等。特别优选应用于在带走行中变速比以无级方式变化的变速机中使用的带(变速带),例如,电动两轮车或ATV(四轮摩托车)、雪地摩托车等的切边齿型V型带、切边双面齿型V型带。
标号说明
1…胶粘橡胶层
2…芯线
3…压缩橡胶层
4…延伸橡胶层

Claims (12)

1.一种传动带,其为具备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芯线、与该芯线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胶粘橡胶层、形成在该胶粘橡胶层的一个面上的压缩橡胶层、以及形成在所述胶粘橡胶层的另一个面上的延伸橡胶层的传动带,其中,
所述压缩橡胶层由含有橡胶成分、聚烯烃树脂和增强剂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橡胶成分含有氯丁橡胶,且所述增强剂含有短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中,增强剂的比例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80质量份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带,其中,聚烯烃树脂的比例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5~40质量份。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聚烯烃树脂的比例相对于增强剂100质量份为15~50质量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短纤维的比例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15~25质量份。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聚烯烃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在依据ASTMD4020进行测定的方法中为20万~600万。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聚烯烃树脂的原料的平均粒径为25~200μm。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压缩橡胶层中的聚烯烃树脂是长径比为1.6~10的细长形状,长轴方向相对于带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取向,且短轴方向相对于带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取向。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增强剂含有芳族聚酰胺短纤维和炭黑。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聚烯烃树脂露出于压缩橡胶层的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聚烯烃树脂在压缩橡胶层的表面中的占有面积为0.2~30%。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用于无级变速装置。
CN201480019247.6A 2013-03-29 2014-03-27 传动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90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3402 2013-03-29
JP2013073402 2013-03-29
JP2014043510A JP6055430B2 (ja) 2013-03-29 2014-03-06 伝動用ベルト
JP2014-043510 2014-03-06
PCT/JP2014/059049 WO2014157592A1 (ja) 2013-03-29 2014-03-27 伝動用ベル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0089A true CN105190089A (zh) 2015-12-23
CN105190089B CN105190089B (zh) 2017-08-25

Family

ID=51624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924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90089B (zh) 2013-03-29 2014-03-27 传动带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1193B2 (zh)
EP (1) EP2980445B1 (zh)
JP (1) JP6055430B2 (zh)
CN (1) CN105190089B (zh)
BR (1) BR112015024499B1 (zh)
MY (1) MY175175A (zh)
WO (1) WO201415759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6246A (zh) * 2016-05-20 2019-01-11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带齿v带及使用了该带齿v带的传动系统
CN110214240A (zh) * 2017-01-26 2019-09-06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传动用v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99770A (zh) * 2017-07-19 2020-02-14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US10716912B2 (en) 2015-03-31 2020-07-2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User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gases to an airway
CN111556935A (zh) * 2017-12-26 2020-08-18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双面附带齿的带
US11324908B2 (en) 2016-08-11 2022-05-10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Collapsible conduit,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connector
CN114521204A (zh) * 2019-09-25 2022-05-20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和摩擦传动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7712B2 (ja) * 2013-01-30 2016-09-2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US11300178B2 (en) * 2015-12-21 2022-04-1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Friction drive belt
KR101992937B1 (ko) 2016-03-28 2019-06-25 반도 카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마찰 전동 벨트
JP6306267B2 (ja) * 2016-03-28 2018-04-04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6616793B2 (ja) * 2016-04-15 2019-12-04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6616808B2 (ja) 2016-07-22 2019-12-04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用vベルト
EP3489544B1 (en) * 2016-07-22 2022-04-06 Mitsuboshi Belting Ltd. Transmission v-belt
CA3053901C (en) * 2017-02-27 2022-05-24 Mitsuboshi Belting Ltd. Transmission belt
JP6616852B2 (ja) * 2017-02-27 2019-12-04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6383135B1 (ja) * 2017-07-19 2018-08-29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158629A1 (ja) * 2019-01-28 2020-08-06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78315B1 (ja) * 2019-01-28 2020-10-2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9207434A1 (de) * 2019-05-21 2020-11-26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Zahnrieme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0184A (zh) * 2003-04-25 2004-10-27 �涫��ѧ��ʽ���� 摩擦传动皮带以及具有它的皮带传动装置
CN1957092A (zh) * 2004-02-23 2007-05-02 诺瓦提斯公司 P53野生型作为使用与细胞毒剂组合的mTOR抑制剂治疗的生物标志
CN101099052A (zh) * 2005-01-12 2008-01-02 邦多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传动带
CN101413564A (zh) * 2007-04-26 2009-04-22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送带和制造动力传送带的方法
JP2010151209A (ja) * 2008-12-25 2010-07-0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ベルト
US20110086735A1 (en) * 2008-06-12 2011-04-14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riction drive belt and belt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12241831A (ja) * 2011-05-20 2012-12-1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用ベル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90256A (ja) 1985-06-18 1986-12-20 Bando Chem Ind Ltd ゴムvベルト
JP3734915B2 (ja) 1997-02-26 2006-01-11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伝動用vベルト
DE10064947A1 (de) * 1999-12-15 2001-07-19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r Ethylen-alpha-Olefin-Kautschukmischung mit einer Faser sowie ein Antriebsriemen, der mittels dieses Verfahrens hergestellt wird
JP2003014052A (ja) * 2000-06-22 2003-01-15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動力伝動用ベルト
JP2003139198A (ja) * 2001-01-26 2003-05-14 Mitsuboshi Belting Ltd 短繊維の接着処理方法及びゴム組成物並びに動力伝動用ベルト
TWI342291B (en) * 2007-12-13 2011-05-21 Ind Tech Res Inst A conveyor bel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829614B2 (ja) * 2010-10-21 2015-12-09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5727442B2 (ja) * 2012-04-25 2015-06-03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用ベルト
JP5997712B2 (ja) * 2013-01-30 2016-09-2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5945562B2 (ja) * 2013-03-28 2016-07-05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用ベルト及びベルト変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0184A (zh) * 2003-04-25 2004-10-27 �涫��ѧ��ʽ���� 摩擦传动皮带以及具有它的皮带传动装置
CN1957092A (zh) * 2004-02-23 2007-05-02 诺瓦提斯公司 P53野生型作为使用与细胞毒剂组合的mTOR抑制剂治疗的生物标志
CN101099052A (zh) * 2005-01-12 2008-01-02 邦多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传动带
CN101413564A (zh) * 2007-04-26 2009-04-22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送带和制造动力传送带的方法
US20110086735A1 (en) * 2008-06-12 2011-04-14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riction drive belt and belt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10151209A (ja) * 2008-12-25 2010-07-0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ベルト
JP2012241831A (ja) * 2011-05-20 2012-12-1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用ベルト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6912B2 (en) 2015-03-31 2020-07-21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User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gases to an airway
US11904097B2 (en) 2015-03-31 2024-02-20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User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gases to an airway
CN109196246B (zh) * 2016-05-20 2019-09-24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带齿v带及使用了该带齿v带的传动系统
US10436286B2 (en) 2016-05-20 2019-10-08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ogged V-belt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same
CN109196246A (zh) * 2016-05-20 2019-01-11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带齿v带及使用了该带齿v带的传动系统
US11324908B2 (en) 2016-08-11 2022-05-10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Collapsible conduit,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connector
CN110214240B (zh) * 2017-01-26 2021-09-07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传动用v带及其制造方法
US11624421B2 (en) 2017-01-26 2023-04-1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Transmission V-bel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0214240A (zh) * 2017-01-26 2019-09-06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传动用v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99770B (zh) * 2017-07-19 2020-09-01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99770A (zh) * 2017-07-19 2020-02-14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56935A (zh) * 2017-12-26 2020-08-18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双面附带齿的带
CN114521204A (zh) * 2019-09-25 2022-05-20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和摩擦传动带
CN114521204B (zh) * 2019-09-25 2023-12-12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和摩擦传动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98725A1 (en) 2016-10-13
EP2980445A1 (en) 2016-02-03
BR112015024499A2 (pt) 2017-07-18
JP6055430B2 (ja) 2016-12-27
BR112015024499B1 (pt) 2021-06-01
US10001193B2 (en) 2018-06-19
WO2014157592A1 (ja) 2014-10-02
MY175175A (en) 2020-06-12
JP2014209026A (ja) 2014-11-06
EP2980445B1 (en) 2018-10-17
EP2980445A4 (en) 2016-12-14
CN105190089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0089A (zh) 传动带
CA2902421C (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belt-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10941506B2 (en) Plied cor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transmission belt,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09477548B (zh) 传动用v带
US20190390047A1 (en) Transmission Belt
US11300178B2 (en) Friction drive belt
WO2008056482A1 (fr) Courroie de transmission et son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CA3053901C (en) Transmission belt
US11796035B2 (en) V-ribbed bel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9073040B (zh) 摩擦传动带
EP3489544B1 (en) Transmission v-belt
JP6650388B2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
CN108884907B (zh) 摩擦传动带
JP2017106617A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4296537A1 (en) Transmission v-belt
WO2017179690A1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