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7171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7171B
CN105187171B CN201510642248.2A CN201510642248A CN105187171B CN 105187171 B CN105187171 B CN 105187171B CN 201510642248 A CN201510642248 A CN 201510642248A CN 105187171 B CN105187171 B CN 105187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control
su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22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7171A (zh
Inventor
J·蒙托霍
罗涛
张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187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7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06Space-frequency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帮助实现改进资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如本发明所描述的,可以从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PHICH)组中形成超组,以使各PHICH超组在互不重叠的各资源元素子集上进行复用,从而在扩展的循环前缀的情况和发射天线数目受限的情况下,改善资源使用效率。在本发明描述的一个例子中,将具有偶数索引的PHICH组映射到从一组资源元素中选出的资源元素子集,将具有奇数索引的PHICH组映射到该组中剩余的资源元素。这个映射可以通过修改与所述PHICH组相关的正交序列的方式和/或通过对各PHICH超组执行不同的资源映射方式来执行。在接收到映射的PHICH信息的传输后,接收实体可以利用映射的信息,使用合适的资源子集对发送的PHICH信息进行解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03月24日、申请号为200980110133.1、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8年3月24日递交的、名称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IN LTE”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038,875的优先权,以引用方式将其全文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举例而言,经由此类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语音、视频、分组数据、广播和消息服务。这些系统可以是多址系统,这些系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能够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 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系统同时支持与多个无线终端进行通信。在这种系统中,每个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者下行链路)意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者上行链路)意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SISO)、多输入单输出(MISO)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 系统来建立。
在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中都通过以下方式来准备控制传输:将与要进行的传输对应的一系列调制符号映射到各个层上,对各个层映射的流进行预编码,并将预编码的输出映射到一组或多组可用资源元素。但是,对于一些控制信道而言,例如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指示符信道 (PHICH),传统层映射、预编码和/或资源映射技术的应用导致可用系统资源中的一部分不能得到利用。因此,需要在无线系统中执行资源管理技术,以支持对可用系统资源更全面和高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实施例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全部预期实施例的泛泛概括,也不旨在识别全部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元件或者描述任意或全部实施例的范围。其目的仅在于作为后文所提供更详细描述的序言,以简化形式提供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控制资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识别控制信道组的集合以及相应的一组控制资源;将所述控制信道组的集合分组成N个超组,其中,N是预定的整数;将所述一组控制资源划分成N个互不重叠的子集;将所述超组映射到各个控制资源子集,以使各超组中的控制信道组在各自对应的控制资源子集上进行复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与多个控制指示符组和一组通信资源相关的数据。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将各控制指示符组分组成第一控制指示符组集合和第二控制指示符组集合,将所述一组通信资源划分成互不重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一控制指示符组集合映射到所述通信资源的第一部分,将所述第二控制指示符组集合映射到所述通信资源的第二部分。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帮助实现控制资源管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形成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指示符组形成各超组;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超组与互不重叠的各资源元素组相关联;发送模块,用于利用分别与所述超组相关联的资源元素组来发送所述超组。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形成具有偶数索引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组的集合,以及具有奇数索引的PHICH组的集合的代码;用于将所述具有偶数索引的PHICH组的集合映射到第一组资源元素的代码;用于将所述具有奇数索引的PHICH组的集合映射到第二组资源元素的代码,其中,所述第一组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组资源元素互不重叠。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识别PHICH组的集合;将所述PHICH组的集合映射到一组符号,其中,在第一组符号位置上偶数PHICH组被分配非零值,在第二组符号位置上偶数PHICH组被分配零值,以及在第一组符号位置上奇数PHICH组被分配零值,在第二组符号位置上奇数PHICH组被分配非零值;对所述符号集执行层映射和预编码,以获得表示用于各可用天线端口的信号的一组向量;对与各PHICH组中的PHICH对应的符号序列进行求和,以获得与各 PHICH组对应的所得到的各个求和序列;至少部分地通过合并与各PHICH 组对应的求和序列,将两个相邻的PHICH组的各自集合映射到一个共同的资源映射模块。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识别与控制传输相关的资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传输,所述传输占据所识别的一组控制资源;识别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其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互不重叠;识别所述传输中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根据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或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确定与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相关的控制资源的子集;根据所识别的控制资源的子集来解码所述控制信道。
本发明描述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所述数据涉及一组通信资源、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的指示符信道以及通过所述一组通信资源接收的传输。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器,用于:识别与第一指示符信道超组相关联的通信资源的第一子集,以及识别与第二指示符信道超组相关联的通信资源的第二子集,其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互不重叠;识别与指示符信道相关联的指示符信道超组,其中,所述指示符信道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根据来自所识别的通信资源的子集的传输,解码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的指示符信道。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解码控制传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传输;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与所述控制传输对应的互不重叠的各组资源;解码模块,用于解码与一个或多个指示符组对应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指示符组是在所述控制传输中利用所识别的各组资源来进行编码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通过已知的一组控制资源接收传输的代码;用于识别与第一PHICH超组相关联的控制资源的第一部分的代码;用于识别与第二PHICH超组相关联的控制资源的第二部分的代码,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基本上是互不重叠的;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HICH超组和所述第二PHICH超组的至少一个来确定需要解码的一个或多个PHICH的代码;利用与PHICH超组相关联的控制资源的各部分来解码所确定的一个或多个PHICH的代码,其中,在所述PHICH 超组中包括所确定的PHICH。
本发明描述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执行用于识别和解码PHICH信息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包括:识别一个或多个要解码的PHICH,以及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PHICH的各PHICH组;识别对资源元素组(REG)的分配,所述REG分配包括与具有奇数索引的 PHICH组相关的第一REG部分以及与具有偶数索引的PHICH组相关的第二REG部分;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REG的一组资源,接收控制传输;以及执行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第一REG部分中的资源,对具有奇数索引的PHICH组中包含的识别出的PHICH进行解码,或者,根据所述第二REG部分中的资源,对具有偶数索引的PHICH组中包含的识别出的 PHICH进行解码。
为了实现前述和有关的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下文所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文的描述以及附图详细阐明了本发明的某些说明性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仅仅是说明一些用以实现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不同方法。另外,本发明公开的方面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各个方面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控制传输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各个方面用于构建控制传输的系统的框图。
图3和图4说明了用于控制传输的示例性层映射和预编码技术。
图5和图6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各个方面用于控制传输的示例性层映射和预编码技术。
图7至图9是用于管理与PHICH传输相关联的资源的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对PHICH传输执行资源组调整和资源元素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识别和解码所接收的控制传输的元素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和图13是用于帮助实现与控制传输相关联的资源管理的各装置的框图。
图14和图15是用于实现本发明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功能的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图16说明了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各个方面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各个方面可以起作用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其中全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本文中的相同元素。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不利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所述的各个方面。在其它例子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方面。
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等用于指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即: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过程、集成电路、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而言,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存在于执行的过程和/或线程中,部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能够从具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部件可以通过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部件的数据,该部件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个部件进行交互和/或以信号的方式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以本地和/或远程处理的方式进行通信。
另外,文中结合无线终端和/或基站对各个方面进行描述。无线终端意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接的设备。无线终端可以连接到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桌上型计算机的计算设备,或者无线终端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 (PDA)的独立(self contained)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作系统、用户模块、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用户站、无线装置、蜂窝电话、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装置或与无线调制解调器相连的其它处理装置。基站(例如,接入点或者节点B)意指在接入网络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基站通过将接收的空中接口帧转化成IP分组,可以担当无线终端和接入网络其它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该接入网络包括互联网协议(IP)网络。基站还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进行协调。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这些功能以一条或多条指令或者代码的形式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或者发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涵盖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 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携带或存储所需程序代码,并能够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而且,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个例子,如果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也包含在介质的定义中。本文所用的磁盘(disk)和光盘(disc)包括CD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磁盘和蓝光盘(BD),其中磁盘一般通过磁性复制数据,而光盘一般通过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介质的组合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码分多址 (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其它此类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它CDMA的变型。cdma2000涵盖了IS-2000、 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等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的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等的无线技术。UTRA、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一个即将应用的使用E-UTRA 的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 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的组织的文件中进行了描述。另外,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件中进行了描述。
根据包含多个装置、部件和模块等的系统,来介绍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明白和理解的是,结合附图所讨论的各种系统可以包括额外的装置、部件和模块等,也可以不包括全部的装置、部件和模块等。还可以使用上述这两种方式的组合。
现在参考附图,图1说明了根据本发明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控制传输。如图1所示,系统100包括基站110和终端130,它们经由各自的天线120和132彼此进行通信。尽管在系统100中仅示出了一个基站110和一个终端13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系统100可以包括任何数目的基站110和/或终端130。在一个例子中,基站110在下行链路(DL,在文中也被称为前向链路(FL))上向终端130发送数据、控制信令和/或其它合适的信息。另外地或者可选地,终端130向基站110进行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UL,在文中也被称为反向链路(RL))传输。
根据一个方面,基站110可以从数据源112生成和/或获得将要在DL 通信中发送给终端130的信息。举例而言,此类信息包括应用数据、控制信令等。应用数据可以涉及任何适合的应用,例如语音应用、视频应用、分组数据应用和/或其它任何合适类型的应用。控制信令用来管理终端130 和/或其它网络实体的操作,举例而言,控制信令包括功率控制信息、资源分配信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息和/或其它任何合适的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与数据源112相关的信息,可以使用信号形成模块114构造用于该信息传输的信号。举例而言,信号形成模块114执行加扰、调制、预编码和/或其它合适的操作,以产生与指定进行传输的信息相对应的信号。接下来,在信号生成后,利用资源映射器116将产生的信号映射到基站110所利用的通信资源。将在下文中对具体的且非限制性的可以用于信号形成模块114和/或资源映射器116的示例技术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在另一个例子中,当信号由信号形成模块114产生并由资源映射器116 映射到适合的资源后,将该信号提供给发射机118,以促进经由天线120 的信号传输。根据一个方面,一旦信号已经发送,则可以在终端130处经由天线132由接收机134接收该信号。然后由数据重构模块136对终端130 处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该数据重构模块执行反向资源映射、解调、解码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适合的操作,以获得和该信号相关的发送信息。在一个例子中,随后将由数据重构模块136获得的信息提供给数据宿138,以进行存储和/或进一步的处理。
根据一个方面,基站110使用处理器122和/或存储器124来实现基站 110和/或其子部件的上述一些或全部功能。另外地和/或可选地,终端130 使用处理器142和/或存储器144来实现终端130的上述一些或全部功能。另外,可以理解的是,虽然上文的描述涉及从基站110到终端130的通信,但在系统100中,相似的部件和/或技术也可以用于从终端130到基站110 的通信。
根据另一个方面,如图2中的系统200所示,执行对用于从基站110 到终端130的传输的信号的构建(例如,通过信号形成模块114)。在一个例子中,要发送的信息先经过编码器/调制器210处理,该编码器/调制器执行的操作例如:对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对各编码比特进行加扰、执行调制和/或其它合适的操作,以产生与要发送的一个码字对应的一组调制符号 d(0)(i)。尽管系统200示出了单个码字和对应的单组调制符号d(0)(i),但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任意数目的码字和/或对应的任意组调制符号。
接下来,将该组调制符号d(0)(i)提供给层映射方框220,该方框将连续的调制符号分配到n个独立的传输层上,以生成与各个层对应的输出x(0)(i)。在一个例子中,将层映射输出提供给预编码方框230,该方框执行空间-频率编码和/或其它任何合适的技术,以生成分别与n个发射天线对应的预编码输出y(0)(i)。最后,经由资源映射方框240,将预编码输出y(0)(i)映射到与 n个发射天线相关的RE上。如系统200所示,在经过资源映射方框240的处理后,生成了一组n个输出信号z(0)(i),接着该组信号由n个对应的发射天线(例如,经由发射机118)进行发送。
现在转回到图1,在基站110和终端130之间传输的控制信息包括物理混合ARQ(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该信道可以用来在从基站110到终端130的下行链路上传送混合ARQ ACK/NACK指示符。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多个PHICH映射到一个公共资源元素组(REG)以形成一个PHICH组。
在一个PHICH组中,可以通过使用各自的正交序列和/或其它任何合适的方法将各个PHICH分开。继而,可以使用码分复用(CDM)在一个公共 REG上发送与多个用户对应的PHICH。举例而言,在正常的循环前缀(CP) 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为四的扩展因子。通过将一个比特与扩展码相乘,可以从一个比特的传输获得四个符号,并可以将这四个符号分别映射到四元素REG中的四个RE上。因此,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允许其它用户在相同的四个RE上利用扩展因子为四的正交码来调制信号,具有4个RE的REG 可以用于容纳4个用户。此外,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同时使用同相(I)支路和正交(Q)支路,可以在具有4个RE的一个REG上容纳8个用户,或者可选地,容纳4个发送2比特ACK/NACK信息的用户。
通过图3中的302-304,说明了将上述实例用于具有4个发射(Tx)天线的系统。在一个例子中,一个PHICH组包括12个符号并可以通过三个四联组(quadruplet)来发送。因此,如302-304所示,一个PHICH四联组中的各个PHICH被分别映射到与四个Tx天线相关的四个层上。接下来,每次在两个天线上利用两个空间-频率块编码(SFBC)来完成对一个PHICH 四联组的预编码和RE映射。如302和304进一步说明的,可以将天线映射配置成随时间变化,以利用所有四个发射天线。举例而言,可以根据PHICH 组的索引改变用于发送一个PHICH四联组的天线,其中,该PHICH组包含该四联组和/或该四联组在该PHICH组中的位置。
可选地,在扩展的CP的情况下,使用的扩展因子为二,因此,如图3 中所示的,将一个PHICH四联组映射到一组中的四个层上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扩展的CP的情况下,如图4的402和404所示,对PHICH进行处理。更具体地,如402-404所示,将与偶数PHICH组对应的PHICH映射到层0和层1,将与奇数PHICH组对应的PHICH映射到层2和层3。接下来,采用类似于上文结合图3中的302和304所述的方法,进行预编码和RE映射。
如可以从图3和图4中观察到的,在四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下,可以对 PHICH层映射进行调整,以保证充分利用传输资源。但是,如果使用的Tx 天线的数目较少(例如,1个或2个),那么基于较少的Tx天线只能利用较少的层,可以理解的是,仅靠层映射是不足以最优化利用系统资源的。
举例而言,在具有两个Tx天线的系统的情况下(使用扩展的CP),采用以下方式执行PHICH的层映射:
此外,采用以下方式执行预编码:
其中,(·)*表示复共轭。但是,应该明白的是,现有技术没有说明如何在这样的系统中将与各PHICH组对应的序列映射到资源元素。具体而言,在正常的CP的情况下,使用的扩展因子为四,这允许将对应于四个用户的 PHICH映射到大小为四个RE的一个REG。但是,在扩展的CP的情况下,由于这种情况下信道的相干带宽较小,所以不能假设信道在一个REG的四个RE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对于扩展的CP情况,扩展因子从四变成二,并且对四元素REG上的两个用户运用CDM。如下文所述,这将导致一些资源的空置。
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各PHICH组的序列通过以下方式定义:
其中,对一个PHICH组中的所有PHICH执行求和运算,且项表示对应于该PHICH组中的第i个PHICH的符号序列。接下来,通过以下方式执行资源映射:
z(p)(i)=<y(p)(4i),y(p)(4i+1),y(p)(4i+2),y(p)(4i+3)〉,其中,i=0、1、2
其中,z(p)(i)表示天线端口P的第i个符号四联组。
但是,使用上文描述的传统PHICH处理技术,可以观察到在对应于i=0 的同一小型控制信道元素(CCE)上存在一个PHICH组的两次重复,而对应于i=1的小型CCE位置上存在一次重复,另外,不使用与i=2对应的小型CCE。
因此,根据一个方面,通过从PHICH组的集合中形成PHICH超组 (supergroup)并将各PHICH超组映射到可用REG中的不同部分,信号形成模块114可以克服上述在扩展的CP情况下的缺陷,并进而使一个REG 中的所有元素都得到使用。举例而言,在扩展因子为二的扩展CP结构的情况下,各PHICH组均可配置为包括两个用户。然后,可以组成具有两个 PHICH组的PHICH超组,以使第一PHICH超组使用REG的第一子集,第二PHICH超组使用该REG的第二子集,其中,两个子集之间没有重叠。通过图5中的500,说明了在两个Tx天线的情况下该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现。如500所示,将具有四个PHICH组的集合组成两个PHICH超组,这样的话,可以将每个超组映射到与两个Tx天线对应的两个可用的层上。接着,如500所示,对每个PHICH超组分别执行不同的预编码和RE映射,这样的话,与一个超组对应的PHICH被映射到与Tx天线相关联的第一组频率资源上,与另一个超组对应的PHICH被映射到剩余的频率资源上。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这样做实现了PHICH资源映射,而不会出现传统映射技术中出现的资源浪费。
如500所示,通过将奇数索引的PHICH组放入奇数超组,将偶数索引的PHICH组放入偶数超组来组成PHICH超组。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将PHICH组组成超组。举例而言,假定一个集合具有四个 PHICH组,可以将第一组和第二组放入第一超组,而将第三组和第四组放入第二超组。另外地或者可选地,也可以使用其它分组方式。另外,尽管如500所示,第一PHICH超组使用REG的前两个元素,第二PHICH超组使用剩余的两个元素,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将PHICH 超组映射到REG中的互不重叠的资源元素集合上。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描述的技术可用于任何数目的PHICH组和/或任何可用的REG大小。
作为一个具体但非限制性的例子,假定一个集合有四个PHICH组,将两个PHICH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超PHICH组,然后如500所示,在每个小型CCE上将其复用。根据一个方面,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实现如500所示的映射。在第一个例子中,可以根据下面的表1对用于PHICH的正交序列进行修改,其中,表示一个给定的PHICH在一个对应的PHICH组中的索引,表示PHICH组的大小:
表1:用于扩展的CP的PHICH的正交序列
如表1所示,为了在一个公共REG上容纳两个PHICH超组,可以将通常与扩展的CP情况相关的SF2扩展码扩展成SF4,扩展的方式是在已知位置给SF2扩展码添加零。在一个例子中,在上面表1中所使用的对于正常的CP和扩展的CP的情况都等于4。另外,尽管在表1中示出:对于由奇数PHICH组形成的超组,在其相关扩展码的末尾添加零,对于由偶数PHICH组形成的超组,在其相关扩展码的开头添加零,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在分别与各超组相关的扩展码的任何合适的且互不重叠的位置添加零。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各PHICH超组映射到一个小型CCE 中任何合适的且互不重叠的子载波的子集上。另外,还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执行超组的生成,并且不必要求用偶数PHICH组和奇数PHICH组来组成各超组。
在第二个例子中,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对用于PHICH的资源映射进行修改。首先,对于在扩展的CP情况下在两个Tx天线上的传输,用于各偶数PHICH组的序列通过以下方式定义:
其中,对一个可用PHICH组的所有PHICH执行求和运算,表示来自该PHICH组中第i个PHICH的符号序列。类似地,用于各奇数PHICH组的序列通过以下方式定义:
其中,对一个可用PHICH组的所有PHICH执行求和运算,表示来自该PHICH组中第i个PHICH的符号序列。
根据上述定义,天线端口p的第i个符号四联组通过以下方式定义:
z(p)(i)=<y(p)(4i),y(p)(4i+1),y(p)(4i+2),y(p)(4i+3)>,i=0、1、2
其中,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个映射仅仅是用于将两个 PHICH组映射到一个共同的小型CCE的映射的一个例子。举例而言,虽然上述映射利用偶数和奇数PHICH超组,但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组成超组。另外,还应该理解的是,超组可以映射到一个REG中任何适合的子载波的子集。根据一个方面,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可以结合本发明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管理的技术和/或其它任何合适的资源管理技术,采用现有技术来执行。
根据另一个方面,可以在具有一个Tx天线的系统的情况下,采用与上述具有两个Tx天线和扩展的CP结构的系统类似的资源管理技术。在这类例子中,可以通过x(0)(i)=d(0)(i)来执行用于PHICH的层映射,并利用 y(0)(i)=x(0)(i)来执行预编码。因此,在一个Tx天线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执行对各PHICH组的资源管理:将PHICH组分成超组,然后利用一个或多个上述技术(例如,修改正交序列和/或修改资源映射)和/或其它任何合适的技术将各超组映射到一个相关REG的互不重叠的元素上。在图 6中的600中,说明了此类技术用于具有四个PHICH组的一个集合以及一个Tx天线的情况的示例性效果。虽然在图6说明的例子中组成了偶数和奇数的超组,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将PHICH组组成超组。另外,虽然偶数超组被示为占据相关REG中的前两个元素,奇数超组被示为占据后两个元素,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资源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分布在PHICH超组中。
现在参考图7到图11,对根据本发明阐述的各个方面执行的方法进行了说明。虽然出于解释简便的目的,以一系列操作的形式表示和描述这些方法;但可以明白和理解的是,这些方法不受操作顺序的限制,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一些操作可以以不同的顺序发生或者与本发明表示或者描述的其它操作同时发生。举例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和理解的是,一个方法也可以选择性地表示成一系列相关的状态或事件(例如,在状态图中)。另外,不是所有示出的操作都需要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方法。
参考图7,说明了用于管理与PHICH传输相关的资源的方法700。举例而言,可以理解的是方法700可以由基站(例如,基站110)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网络设备来执行。方法700在方框702处开始,其中,对PHICH 组的集合以及相对应的一组PHICH传输资源进行识别。下一步在方框704 处,将在方框702处识别的PHICH组组合成N(例如,2)个超组,其中, N是预定的整数。在方框706处,将在方框702处识别的PHICH资源划分成N个互不重叠的子集。在方框708处,将在方框704处组成的PHICH超组分别映射到在方框706处生成的各资源子集,这样的话,将各PHICH超组中的组在各自对应的资源子集上进行复用。在完成了方框708所描述的操作后,方法700可以结束,或者可选地,方法700在结束前继续进行到方框710,在这里,将PHICH组在资源上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 PHICH组在方框708在所述资源上进行复用。
转到图8,说明了用于管理与PHICH传输相关的资源的其它方法800。方法800可以由节点B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来执行。方法800在方框 802处开始,在这里,对第一PHICH超组、第二PHICH超组和对应的一组 REG进行识别。尽管方法800描述了针对具有两个PHICH超组的一个集合的一系列操作,但是应该理解的是,类似于方法800所描述的操作可以用于任意数目的超组。另外,还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奇数和偶数超组)来组成超组。
接着,在方框804处,针对在方框802识别的第一PHICH超组生成SF4 扩展码,其中,至少部分地通过在预定代码位置对与该第一PHICH超组相关的SF2扩展码添加零来生成SF4扩展码。在方框806处,针对在方框802 识别的第二PHICH超组生成SF4扩展码,其中,至少部分地通过在代码位置对与该第二PHICH超组相关的SF2扩展码添加零来生成SF4扩展码,其中,这些代码位置与在方框804处对第一PHICH超组的代码添加零的位置相反。因此,在一个例子中,在方框804处在第一和第二代码位置添加零,在方框806处在第三和第四代码位置添加零。然后方法800在方框808处结束,在这里,使用在方框804和806处为PHICH超组生成的SF4扩展码将PHICH超组映射到在方框802处识别的REG上。
图9说明了用于管理与PHICH传输相关的资源的另一个方法900。举例而言,方法900可以由基站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网络设备来执行。方法 900在方框902处开始,在这里,对第一PHICH超组、第二PHICH超组和一组对应的REG进行识别。尽管方法900描述了针对具有两个PHICH超组的一个集合的一系列操作,但是应该理解的是,类似于方法900所描述的操作可以运用于任意数目的超组。另外,还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奇数和偶数超组)来组成超组。
接下来,方法900继续到方框904,在这里,将在方框902识别的该组 REG划分成两个互不重叠的子集。然后,通过执行在方框906和908描述的操作,方法900结束,其中,在方框906处,将第一PHICH超组映射到在方框904处形成的第一REG子集,在方框908处,将第二PHICH超组映射到在方框904处形成的第二REG子集。
接下来参考图10,说明了用于为PHICH传输执行资源组调整和资源元素映射的方法1000。方法1000在方框1002处开始,在这里,识别具有个PHICH组的一个集合。接下来,在方框1004处,将奇数PHICH组和偶数PHICH组区分出来,因此有效地产生了偶数和奇数的PHICH超组。更具体地,将在方框1002处识别的PHICH组映射到一组符号d(0)(i),使得:
其中,i=0,...,(Msymb/2)-1
其中,Msymb是各PHICH组中符号的数目。
在完成了方框1004处描述的操作以后,方法1000继续进行到方框 1006,在这里,对在方框1004处映射的该组符号d(0)(i)执行层映射和预编码,以获得向量组y(i)=[y(0)(i)...y(P-1)(i)]T,i=0,...,2Msymb-1,其中,y(p)(i) 表示天线端口p的信号且P∈{1,2,4}表示可用天线端口的数目。
根据一个方面,在方框1006处执行预编码和层映射以后,执行在方框 1008和1010处描述的资源映射。更具体地,在方框1008处,通过对各PHICH 组中的全部PHICH运用方程为在方框1002处识别的每个PHICH组定义一个序列其中表示来自一个给定PHICH组中的第i个PHICH的符号序列。接下来,在方框1010处,以下述方式将第m个PHICH组和第m+1个PHICH组一起映射到共同的第 m’个资源映射模块:
根据一个方面,在方框1010处使用的资源映射模块可以与上文描述的各个方面所使用的RE相对应。另外,应该理解的是,因为偶数PHICH组和奇数PHICH组是根据其在方框1004处的符号映射而一起组合的,因此和上文描述的方式类似,在1010处的资源映射可以用于将一个偶数PHICH组和一个相邻的奇数PHICH组(或者一个奇数PHICH组和一个相邻的偶数PHICH组)放入一个共同的REG中。最后,在方框1012处,将资源映射的PHICH组作为用于天线端口p的映射符号四联组i进行发送,如下面定义的方式:
转到图11,说明了用于识别和解码接收的控制传输的元素的方法1100。举例而言,应该理解的是,方法1100可以由移动终端(例如,终端130) 和/或其它任何合适的网络设备来执行。方法1100在方框1102处开始,在这里,在一组控制资源上从基站(例如,基站110)接收传输。接下来,在方框1104处,识别出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其中,这两个子集是互不重叠的。
完成了方框1104处所描述的方法之后,方法1100继续进行到方框1106 和/或方框1108,在方框1106处,根据在1102处接收到的一部分传输将 PHICH组的第一集合解码,其中,这部分传输对应于在方框1104处识别出的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在方框1108处,根据在1102处接收到的一部分传输将PHICH组的第二集合解码,其中,这部分传输对应于在方框1104 处识别出的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
根据一个方面,根据与执行方法1100的实体相关的PHICH组的一个或多个集合,方法1100继续进行到方框1106和/或方框1108。因此,举例而言,执行方法的实体可以根据下列各项来识别与PHICH组的第一集合的关联性、与PHICH组的第二集合的关联性或者与两者的关联性:根据预先配置的参数,根据来自基站(在方框1102处,从该基站接收到传输)和/或另外的网络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先前通信,和/或用其它任何合适的方式。根据另一个方面,在方框1106处解码的PHICH组的第一集合和/或在方框 1108处解码的PHICH组的第二集合可以与基站产生的PHICH超组相对应,其中,在方框1102处从该基站接收到传输。应该理解的是,如上文所进行的一般性描述,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式产生PHICH组的集合(例如,偶数/奇数超组和/或任何其它方式)。
转到图12,说明了帮助实现管理与控制传输有关的资源的装置120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装置12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框,这些功能框表示了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装置1200可以由节点B(例如,基站110)来实现,并且包括用于从各指示符组(例如, PHICH组)形成各超组的模块1202,以及利用控制资源中互不重叠的各子集发送所形成的超组的模块1204。
图13说明了帮助实现管理与控制传输有关的资源的另一个装置130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装置13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框,这些功能框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装置1300可以由 UE(例如,终端130)来实现,并且包括用于接收控制传输的模块1302,用于识别与该控制传输对应的互不重叠的各组资源的模块1304,以及用于对各组指示符进行解码的模块1306,其中所述各组指示符是利用分别识别出的各组资源进行编码的。
图14是系统1400的框图,该系统用于实现本发明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功能。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400包括基站或节点B 1402。如图所示,节点 B 1402经由一个或多个接收(Rx)天线1406从一个或多个UE 1404接收信号,并且经由一个或多个发射(Tx)天线1408向一个或多个UE 1404发送信号。另外,节点B 1402包括接收机1410,该接收机用于从接收天线 1406接收信息。在一个例子中,接收机1410与解调器(Demod)1412操作地相连接,该解调器用于解调接收的信息。然后,处理器1414对解调的符号进行分析。处理器1414和存储器1416耦接,该存储器用于存储与代码簇(code cluster)、接入终端分配、相关的查询表、唯一的扰码序列相关的信息,以及/或者其它适合类型的信息。在一个例子中,节点B 1402可以使用处理器1414来执行方法700、800、900、1000和/或其它类似和适当的方法。节点B1402还包括调制器1418,该调制器用于将信号进行复用,以便发射机1420通过发射天线1408发送该信号。
图15是另一个系统1500的框图,该系统用于实现本发明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功能。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500包括移动终端1502。如图所示,移动终端1502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508从一个或多个基站1504接收信号,并且向一个或多个基站1504发送信号。另外,移动终端1502包括接收机 1510,该接收机用于从天线1508接收信息。在一个例子中,接收机1510与解调器(Demod)1512操作地相连接,该解调器用于解调接收的信息。然后,处理器1514对解调的符号进行分析。处理器1514与存储器1516相耦接,该存储器用于存储与移动终端1502相关的数据和/或程序代码。另外,移动终端1502利用处理器1514执行方法1100和/或执行其它类似和适当的方法。移动终端1502还包括调制器1518,该调制器用于将信号进行复用,以便发射机1520通过天线1508发送该信号。
现在转到图16,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无线多址通信系统的图示。在一个例子中,接入点(AP)1600包括多个天线组。如图16中所示,一组天线包括天线1604和天线1606,另一组天线包括天线1608和天线 1610,又一组天线包括天线1612和天线1614。虽然在图16中对每组天线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每组天线可以使用更多或者更少的天线。在另一个例子中,接入终端1616与天线1612和天线16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612和1614在前向链路1620上向接入终端1616发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618上从接入终端1616接收信息。另外地和/或可选地,接入终端1622与天线1606和天线1608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606和1608 在前向链路1626上向接入终端1622发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624上从接入终端1622接收信息。在一个频分双工系统中,通信链路1618、1620、1624 和1626可以使用不同的通信频率。举例而言,前向链路16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618不同的频率。
每组天线和/或该组天线被设计用于通信的区域被称为接入点的扇区。根据一个方面,天线组可以被设计成与接入点1600覆盖的扇区区域内的接入终端通信。在前向链路1620和1626的通信中,接入点1600的发射天线使用波束成形以针对不同的接入终端1616和1622改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另外,与接入点使用单个天线向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送相比,接入点使用波束成形向随机散布在其覆盖范围内的接入终端进行发送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的干扰较小。
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600)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接入点也被称为基站、节点B、接入网络和/或其它合适的术语。另外,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616或1622)也被称为移动终端、用户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无线终端和/或其它合适的术语。
现在参考图17,提供了说明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1700的框图,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本发明描述的各个方面。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700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射机系统1710和接收机系统1750。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所述发射机系统1710和/或接收机系统1750也可以用于多输入单输出系统,举例而言,多个发射天线(例如,在基站上)可以向一个单天线装置(例如,移动站)发送一个或多个符号流。另外,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描述的发射机系统1710和/或接收机系统1750也可以结合单输入单输出天线系统使用。
根据一个方面,在发射机系统1710处,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1712提供到发送(TX)数据处理器1714。在一个例子中,接着每个数据流通过各自的发射天线1724来发送。另外,TX数据处理器1714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在一个例子中,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举例而言,导频数据通常是按照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另外,可以在接收机系统1750处利用导频数据来估计信道响应。回到发射机系统1710,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SPK、M-PSK或M-QAM)对该数据流中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在一个例子中,可以通过由处理器1730执行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接下来,将全部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处理器1720,其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然后,TX MIMO处理器1720 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收发机1722a到1722t。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收发机17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然后,每个收发机1722进一步对这些模拟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相应地,将来自收发机1722a到1722t的NT个调制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1724a到1724t进行发送。
根据另一个方面,在接收机系统1750处,所发送的调制信号通过NR个天线1752a到1752r接收到。然后,将来自每个天线1752的接收信号提供给各自的收发机1754。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收发机1754对各自的接收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并对调节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且接着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的”符号流。然后,RX MIMO/数据处理器1760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对来自NR个收发机1754的NR个接收的符号流进行接收和处理,以提供NT个“检测的”符号流。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检测的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是针对相应数据流发送的调制符号的估计。RX处理器1760至少部分地通过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检测的符号流来每个符号流进行处理,以恢复相应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因此,由RX处理器1760进行的处理与在发射机系统1710处由 TX MIMO处理器1720和TX数据处理器1716执行的处理互补。另外,RX 处理器1760还可以向数据宿1764提供处理后的符号流。
根据一个方面,由RX处理器1760生成的信道响应估计可以用于:在接收机处执行空间/时间处理,调整功率电平,改变调制速率或调制方案,以及/或者其它适当的操作。另外,RX处理器1760可以进一步用于估计信道特性,例如,检测的符号流的信号对噪声和干扰比(SNR)。然后,RX 处理器1760可以向处理器1770提供估计的信道特性。在一个例子中,RX处理器1760和/或处理器1770可以进一步导出系统的“运行”SNR的估计。然后,处理器1770可以提供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在该信息中包含了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的数据流的信息。举例而言,该信息包括所述运行SNR。然后,所述CSI由TX数据处理器171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1780 进行调制,由收发机1754a到1754r进行调节,并发送回发射机系统1710。此外,在接收机系统1750处的数据源1716可以提供要由TX数据处理器 1718进行进一步处理的另外的数据。
回到发射机系统1710,来自接收机系统1750的调制信号可以由天线 1724进行接收,由收发机17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1740进行解调,并由 RX数据处理器1742进行处理,以恢复由接收机系统1750报告的CSI。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报告的CSI提供给处理器1730,用于确定用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以及编码和调制方案。可以将确定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提供给收发机1722,以用于在以后发向接收机系统1750的传输中量化和 /或使用。另外地和/或可选地,处理器1730利用报告的CSI生成针对TX 数据处理器1714和TX MIMO处理器1720的各种控制。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将RX数据处理器1742处理的CSI和/或其他信息提供给数据宿1744。
在一个例子中,发射机系统1710处的处理器1730和接收机系统1750 处的处理器1770指挥各自系统的操作。另外,发射机系统1710处的存储器1732和接收机系统1750处的存储器1772可以分别为处理器1730和1770 使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提供存储空间。另外,在接收机系统1750处,可以使用各种处理技术对NR个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检测NT个发送的符号流。这些接收机处理技术包括空间和空间-时间接收机处理技术,和/或“串行置零/均衡和干扰消除”接收机处理技术,其中,前者也被称为均衡技术,后者也被称为“串行干扰消除”或者“串行消除”接收机处理技术。
需要明白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系统和/或方法由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来实现时,它们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如存储部件中。某个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任何指令集、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一个代码段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内容,与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相耦合。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等可以通过任何适用的方式(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 进行传递、转发或传输。
对于软件实现,本发明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模块 (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模块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模块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经由各种手段可通信地连接到处理器,这些都是本领域中所公知的。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前述这些方面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对这些方面做进一步的结合和变换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所描述的方面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改变、修改和变形。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包含”一词而言,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包括”一词,就如同“包括”一词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另外,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或者”意指“非排他性的或者”。

Claims (36)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控制资源的方法,包括:
识别与第一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控制信道组的集合以及对应的一组控制资源;
将所述控制信道组的集合分组成N个超组,N是预定的整数,每个超组具有多个不同的控制信道组;
使得针对每个超组生成的扩展码是与第二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所述第二扩展因子大于所述第一扩展因子;
将所述一组控制资源划分成N个互不重叠的子集;以及
将所述超组映射到所述控制资源的各子集;
其中,所述预定的整数N等于2;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
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第一组代码位置上针对第一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以及在第二组代码位置上针对第二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向所述第一扩展因子的扩展码添加零,来扩展成所述第二扩展因子的,所述第一组代码位置和所述第二组代码位置是互不重叠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道组是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步骤包括:
将具有奇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组成所述第一超组;以及
将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组成所述第二超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道组的集合包括四个控制信道组,以及每个超组包括两个控制信道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控制资源与包括四个资源元素的资源元素组(REG)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分组步骤包括:将所述控制信道组的集合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分组成所述第一超组和所述第二超组;以及
所述映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超组映射到所述REG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和第二资源元素,以及将所述第二超组映射到所述REG中的第三资源元素和第四资源元素,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元素和所述第四资源元素与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各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控制信道组分别被映射到的所述控制资源来向至少一个终端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步骤包括:
使用至少一个发射天线来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2(SF2),以及所述第二扩展因子是4(SF4)。
10.一种可操作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
识别与第一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控制信道组的集合以及对应的一组控制资源;
将所述控制信道组的集合分组成N个超组,N是预定的整数,每个超组具有多个不同的控制信道组;
使得针对每个超组生成的扩展码是与第二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所述第二扩展因子大于所述第一扩展因子;
将所述一组控制资源划分成N个互不重叠的子集;以及
将所述超组映射到所述控制资源的各子集;
其中,所述预定的整数N等于2;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CP);
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第一组代码位置上针对第一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以及在第二组代码位置上针对第二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向所述第一扩展因子的扩展码添加零,来扩展成所述第二扩展因子的,所述第一组代码位置和所述第二组代码位置是互不重叠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组是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将具有奇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组成所述第一超组,以及将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组成所述第二超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组包括四个控制信道组。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资源包括资源元素组(REG),所述REG包括四个资源元素。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超组映射到所述REG中的第一资源元素和第二资源元素,将所述第二超组映射到所述REG中的第三资源元素和第四资源元素,其中,所述REG中的所述第三资源元素和所述第四资源元素与所述REG中的所述第一资源元素和所述第二资源元素各不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使用所述超组被映射到的所述控制资源来指示所述超组的传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使用至少一个发射天线来发送所述超组。
18.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助于进行控制资源管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识别与第一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控制信道组的集合以及对应的一组控制资源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控制信道组的集合分组成N个超组的单元,N是预定的整数,每个超组具有多个不同的控制信道组;
用于使得针对每个超组生成的扩展码是与第二扩展因子相关联的单元,所述第二扩展因子大于所述第一扩展因子;
用于将所述一组控制资源划分成N个互不重叠的子集的单元;以及
用于将所述超组映射到所述控制资源的各子集的单元;
其中,所述预定的整数N等于2;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CP);
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第一组代码位置上针对第一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以及在第二组代码位置上针对第二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向所述第一扩展因子的扩展码添加零,来扩展成所述第二扩展因子的,所述第一组代码位置和所述第二组代码位置是互不重叠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组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利用第一符号序列将偶数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映射到第一组资源元素的单元;
用于利用第二符号序列将奇数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映射到第二组资源元素的单元。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利用分别与所述超组相关联的所述控制资源来发送所述超组的单元。
22.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识别与第一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控制信道组的集合以及对应的一组控制资源;
将所述控制信道组的集合分组成N个超组,N是预定的整数,每个超组具有多个不同的控制信道组;
使得针对每个超组生成的扩展码是与第二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所述第二扩展因子大于所述第一扩展因子;
将所述一组控制资源划分成N个互不重叠的子集;以及
将所述超组映射到所述控制资源的各子集;
其中,所述预定的整数N等于2;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CP);
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第一组代码位置上针对第一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以及在第二组代码位置上针对第二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向所述第一扩展因子的扩展码添加零,来扩展成所述第二扩展因子的,所述第一组代码位置和所述第二组代码位置是互不重叠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还包括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
将具有奇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组成所述第一超组以及将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组成所述第二超组。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还包括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
利用每个超组被映射到的所述控制资源来发送每个超组。
25.一种用于识别与控制传输相关联的资源的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传输,其中所述传输占据所识别的一组控制资源并且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
识别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互不重叠,其中,具有奇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的第一超组在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上进行复用,以及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的第二超组在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上进行复用,所述第一超组含有多个不同的具有奇数索引的信道控制组,所述第二超组含有多个不同的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每个控制信道组与第一扩展因子相关联;
使得针对每个超组生成的扩展码是与第二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所述第二扩展因子大于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第一组代码位置上针对所述第一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以及在第二组代码位置上针对所述第二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向所述第一扩展因子的扩展码添加零,来扩展成所述第二扩展因子的,所述第一组代码位置和所述第二组代码位置是互不重叠的;
识别所述传输中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
根据所述控制资源的所述第一子集或所述控制资源的所述第二子集,来确定与所述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所述控制资源的子集;以及
根据所识别的所述控制资源的子集来解码所述控制信道。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步骤包括:
识别需要解码的PHICH。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码步骤包括:
确定与所述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正交序列。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步骤包括:
根据从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至少一个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
2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
从基站接收传输,其中所述传输占据所识别的一组控制资源并且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
识别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互不重叠,其中,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与包括多个具有奇数索引的信道控制组的第一超组相关联,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与包括多个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的第二超组相关联,每个控制信道组与第一扩展因子相关联;
使得针对每个超组生成的扩展码是与第二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所述第二扩展因子大于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第一组代码位置上针对所述第一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以及在第二组代码位置上针对所述第二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向所述第一扩展因子的扩展码添加零,来扩展成所述第二扩展因子的,所述第一组代码位置和所述第二组代码位置是互不重叠的;
识别所述传输中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
根据所述控制资源的所述第一子集或所述控制资源的所述第二子集,来确定与所述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所述控制资源的子集;以及
根据所识别的所述控制资源的子集来解码所述控制信道。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的所述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确定与所述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正交序列,其中,所述控制信道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解码所述控制信道。
3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从基站接收传输的单元,其中所述传输占据所识别的一组控制资源并且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
用于识别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的单元,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互不重叠,其中,具有奇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的第一超组在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上进行复用,以及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的第二超组在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上进行复用,所述第一超组含有多个不同的具有奇数索引的信道控制组,所述第二超组含有多个不同的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每个控制信道组与第一扩展因子相关联;
用于使得针对每个超组生成的扩展码是与第二扩展因子相关联的单元,所述第二扩展因子大于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第一组代码位置上针对所述第一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以及在第二组代码位置上针对所述第二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向所述第一扩展因子的扩展码添加零,来扩展成所述第二扩展因子的,所述第一组代码位置和所述第二组代码位置是互不重叠的;
用于识别所述传输中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资源的所述第一子集或所述控制资源的所述第二子集,来确定与所述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所述控制资源的子集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识别的所述控制资源的子集来解码所述控制信道的单元。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所述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确定与所述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正交序列的单元,所述控制信道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以及
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解码所述控制信道的单元。
35.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从基站接收传输,其中所述传输占据所识别的一组控制资源并且使用扩展的循环前缀;
识别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和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互不重叠,其中,具有奇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的第一超组在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一子集上进行复用,以及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的第二超组在所述控制资源的第二子集上进行复用,所述第一超组含有多个不同的具有奇数索引的信道控制组,所述第二超组含有多个不同的具有偶数索引的控制信道组,每个控制信道组与第一扩展因子相关联;
使得针对每个超组生成的扩展码是与第二扩展因子相关联的,所述第二扩展因子大于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所述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第一组代码位置上针对所述第一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以及在第二组代码位置上针对所述第二超组中的各控制信道组向所述第一扩展因子的扩展码添加零,来扩展成所述第二扩展因子的,所述第一组代码位置和所述第二组代码位置是互不重叠的;
识别所述传输中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
根据所述控制资源的所述第一子集或所述控制资源的所述第二子集,来确定与所述需要解码的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所述控制资源的子集;
根据所识别的所述控制资源的子集来解码所述控制信道。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还包括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
确定与所述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正交序列以及根据所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解码所述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与无线通信装置相关联。
CN201510642248.2A 2008-03-24 2009-03-24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187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87508P 2008-03-24 2008-03-24
US61/038,875 2008-03-24
US12/402,349 US8792426B2 (en) 2008-03-24 2009-03-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2/402,349 2009-03-11
CN200980110133.1A CN101978634B (zh) 2008-03-24 2009-03-24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0133.1A Division CN101978634B (zh) 2008-03-24 2009-03-24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171A CN105187171A (zh) 2015-12-23
CN105187171B true CN105187171B (zh) 2019-05-14

Family

ID=4108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0133.1A Active CN101978634B (zh) 2008-03-24 2009-03-24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201510642248.2A Active CN105187171B (zh) 2008-03-24 2009-03-24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0133.1A Active CN101978634B (zh) 2008-03-24 2009-03-24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8792426B2 (zh)
EP (1) EP2260603A1 (zh)
JP (2) JP5518832B2 (zh)
KR (1) KR101185141B1 (zh)
CN (2) CN101978634B (zh)
AU (1) AU2009228463B2 (zh)
BR (1) BRPI0909231B1 (zh)
CA (1) CA2717175C (zh)
HK (2) HK1154136A1 (zh)
IL (1) IL207896A0 (zh)
MX (1) MX2010010552A (zh)
MY (1) MY154290A (zh)
RU (1) RU2451405C1 (zh)
TW (1) TWI416975B (zh)
UA (1) UA100144C2 (zh)
WO (1) WO20091206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2320B2 (ja) * 2007-03-29 2012-10-03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ウンディング基準信号伝送方法
US8599819B2 (en) 2007-06-19 2013-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WO2009022790A1 (en) * 2007-08-14 2009-0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97039B1 (ko) * 2007-08-14 2014-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다이버시티를 사용하는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채널예측 오류의 영향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cdm 방식 신호전송 방법
EP2180629B1 (en) 2007-08-14 2017-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cquiring resource region information for PHICH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PDCCH
KR101405974B1 (ko) * 2007-08-16 2014-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시스템에서 코드워드를 전송하는 방법
KR101507785B1 (ko) 2007-08-16 2015-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EP2648469B1 (en) * 2008-11-04 2015-03-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indices
US7940740B2 (en) * 2009-02-03 2011-05-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nd processing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d on identifier associated with a base station
WO2010114246A2 (en) * 2009-04-01 201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pilot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8730925B2 (en) * 2009-04-09 2014-05-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accurate 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 estimation
US9002354B2 (en) 2009-06-12 2015-04-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ference control, SINR optimization and signaling enhancement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OTDOA measurements
US8483707B2 (en) * 2009-06-26 2013-07-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Wireless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receipt of position reference singals for use in determining a location
US20110039583A1 (en) * 2009-08-17 2011-02-17 Motorola, Inc. Muting time masks to suppress serving cell interference for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location
CN107104780B (zh) * 2009-10-01 2020-10-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传输
US8374633B2 (en) 2009-10-05 2013-02-1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uting indication to enable impro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measurements
CN102812658B (zh) 2010-01-08 2015-12-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针对多个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20110176440A1 (en) * 2010-01-15 2011-07-21 Motorola-Mobility, Inc. Restrictions on autonomous muting to enabl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measurements
US8509102B2 (en) * 2010-02-24 2013-08-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in TDOA-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US9246640B2 (en) * 2010-04-05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bundl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48544B (zh) * 2010-04-30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hich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US9203489B2 (en) 2010-05-05 2015-12-0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precode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28022B2 (en) 2010-08-27 2013-04-2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681719B2 (en) 2010-10-22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frequency reuse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RU2013137836A (ru) * 2011-01-14 2015-02-2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группированная кодовая комбинация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на уровни для mimo с уменьшенн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ей
CN102869098A (zh) * 2011-07-08 2013-01-09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9398122B2 (en) * 2011-07-27 2016-07-19 Lg Electronics Inc. Sequence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42516B2 (en) * 2011-07-28 2017-08-2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format detection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CN102238130B (zh) * 2011-08-05 2014-06-1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ofdm的wdm-pon系统及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CN103875295A (zh) * 2012-01-05 2014-06-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链接资源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4070321A1 (en) * 2012-11-01 2014-05-08 Maruti Gupta Signaling qos requirements and ue power preference in lte-a networks
US9813262B2 (en) 2012-12-03 2017-11-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spatial diversity
US9591508B2 (en) 2012-12-20 2017-03-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different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groups
US9979531B2 (en) 2013-01-03 2018-05-2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n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multi band operation
US10229697B2 (en) 2013-03-12 2019-03-1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to obtain voice and noise signals
US9386542B2 (en) 2013-09-19 2016-07-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device
BR112016009761B1 (pt) * 2013-10-31 2023-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notificação de informação, método de relatório de informação, estação base 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KR102323130B1 (ko) * 2013-11-27 2021-11-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 기반 오픈-루프 mimo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549290B2 (en) 2013-12-19 2017-01-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9491007B2 (en) 2014-04-28 2016-11-0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tenna matching
US9478847B2 (en) 2014-06-02 2016-10-2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for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907092B2 (en) * 2014-10-09 2018-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ynchronization without preamble in SC-FDMA
CN105763295B (zh) * 2014-12-19 2019-09-1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197317B2 (en) * 2014-12-23 2021-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a symbol period for a starting symbol of a transmission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JP2016127439A (ja) * 2015-01-05 2016-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04602298B (zh) * 2015-01-30 2018-0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口拥塞控制的方法和基站
US10476641B2 (en) * 2015-11-17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to-back reference signals
EP3866541B1 (en) 2016-03-18 2023-1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node,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WO2017173133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Idac Holding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assisted nr flexible radio access
EP3487230B1 (en) 2016-08-12 2021-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US10218608B2 (en) * 2016-09-30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ee structured spreading codes
CN115567178A (zh) 2017-02-03 2023-01-03 Idac控股公司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和接收
US10700913B2 (en) * 2017-05-15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hopping in frequency-first mapping for enhanced coverage
US11096170B2 (en) * 2017-06-12 2021-08-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omponent interleaver design supporting coresets of different symbol length
CN110915273B (zh) * 2017-06-15 2023-11-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391403B (zh) * 2017-08-10 2021-07-0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43101B (zh) * 2017-09-26 2020-10-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962751B (zh) * 2017-12-25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335A (zh) * 2005-10-21 2007-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任何码率/码长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装置和方法
CN101141145A (zh) * 2007-10-23 2008-03-12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hich信道的解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6469A (en) * 1996-11-12 1999-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on (Publ) Channel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in a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60203724A1 (en) 2005-03-08 2006-09-14 Donna Ghosh Multi-carrier, multi-flow, reverse link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46892B2 (en) 2005-03-16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s for a quasi-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54948B2 (en) 2005-06-07 2009-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ption of H-ARQ transmissions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quasi-orthog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7043565A (ja) * 2005-08-04 2007-02-15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信号伝送方法
GB2429605B (en) * 2005-08-24 2008-06-04 Ipwireles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ling information
US20070165576A1 (en) 2005-12-29 2007-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imo control channel with shared channelization codes
US8917673B2 (en) 2006-07-14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s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by switching duplex nominal frequency spacing according to conditions
USRE48833E1 (en) * 2007-01-12 2021-11-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control channel mapping
EP2180629B1 (en) * 2007-08-14 2017-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cquiring resource region information for PHICH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PDCCH
KR20070104633A (ko) 2007-08-24 2007-10-26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코어 네트워크를 보호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83648B (zh) 2007-09-07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无线通信系统分集效果的方法
US8279811B2 (en) * 2007-10-30 2012-10-02 Motorola Mobility Llc Allocating downlink acknowledgement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0925440B1 (ko) * 2008-01-28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물리 하이브리드 arq 지시 채널 할당 방법
US8116271B2 (en) * 2008-02-07 2012-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llocate acknowledgement channels
KR100925439B1 (ko) 2008-02-19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물리 하이브리드 arq 지시 채널 매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335A (zh) * 2005-10-21 2007-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任何码率/码长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装置和方法
CN101141145A (zh) * 2007-10-23 2008-03-12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hich信道的解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12849A (ja) 2014-06-19
US8792426B2 (en) 2014-07-29
JP2011517892A (ja) 2011-06-16
MX2010010552A (es) 2010-11-04
CA2717175C (en) 2016-10-18
TWI416975B (zh) 2013-11-21
KR101185141B1 (ko) 2012-09-24
HK1154136A1 (zh) 2012-04-13
IL207896A0 (en) 2010-12-30
US20090238131A1 (en) 2009-09-24
CN105187171A (zh) 2015-12-23
WO2009120662A1 (en) 2009-10-01
BRPI0909231B1 (pt) 2020-09-29
KR20100127849A (ko) 2010-12-06
CA2717175A1 (en) 2009-10-01
JP5518832B2 (ja) 2014-06-11
AU2009228463A1 (en) 2009-10-01
AU2009228463B2 (en) 2013-12-19
HK1218472A1 (zh) 2017-02-17
CN101978634B (zh) 2015-11-25
RU2451405C1 (ru) 2012-05-20
UA100144C2 (ru) 2012-11-26
EP2260603A1 (en) 2010-12-15
BRPI0909231A2 (pt) 2016-08-09
CN101978634A (zh) 2011-02-16
MY154290A (en) 2015-05-29
TW200950558A (en) 2009-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717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97276B (zh) 用于非正交信道的双线程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2449971B (zh) 用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的下行链路分配指示符设计
CN103283196B (zh) 用于确定和使用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02992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35448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配置和方法
KR101792608B1 (ko) 활성화된 전송 블록을 나타내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415193B (zh) 多载波重传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35053B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CA2749781C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260364A (zh) 针对非正交多址系统的信道反馈
CN107925553A (zh) 用于关于pucch 的csi 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JP2015111886A (ja) Mimo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およびデータ多重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809572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7408965A (zh) 用于频率选择性信道的信道反馈设计
CN108631815A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22082689A1 (zh)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0734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26589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26131A (zh) 上行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09392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787667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13289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84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