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3932A - 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73932A CN105173932A CN201510627452.7A CN201510627452A CN105173932A CN 105173932 A CN105173932 A CN 105173932A CN 201510627452 A CN201510627452 A CN 201510627452A CN 105173932 A CN105173932 A CN 1051739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acceleration
- response method
- fast response
- decel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接到电梯外召并判定电梯空载后执行步骤(2);(2)判定电梯为上行时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3)增加上行加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5);(4)增加下行减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5);(5)生成运行曲线,控制电梯以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运行。本发明不仅可以在不改变电梯现有机械及电气硬件的条件下实现无成本的提高电梯外召响应速度,减少待梯时间,并且基本无使用限制条件,适用于绝大多数电梯,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长层站运行需经历加速、匀速、减速等过程,且高速电梯的加减速时间较长,乘客待梯时间较长。现有电梯为了减少乘客待梯时间提高乘梯体验,往往采用设置电梯基站的方式;也有部分电梯采用轿厢空载时改变电梯最大运行速度的方式来减少乘客待梯时间。但是这些现有改进技术的运行模式固定或者受电梯容量、部件限制较大。例如,设置基站方式,如果乘客在电梯目前停靠层之外的层站召梯,电梯需按正常运行模式运行至召梯层,无法减少待梯时间。而对于改变电梯最大运行速度的方式,则对电梯电气容量(输出电压、频率等)、电梯安全部件(限速器等)、导靴等的要求较高,限制条件较多,不易实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在无需改变电梯硬件的情况下,提高电梯空载响应速度,减少待梯时间,提高乘梯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在无需改变电梯硬件的情况下,提高电梯空载响应速度,减少待梯时间,提高乘梯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接到电梯外召并判定电梯空载后执行步骤(2);(2)判定电梯为上行时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3)增加上行加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5);(4)增加下行减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5);(5)生成运行曲线,控制电梯以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运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在不改变电梯机械参数及电气参数(指不改变电梯硬件参数)的情况下,当电梯空载时,通过改变电梯控制程序中的加速度参数(指增大电梯加速时的加速度或者增大电梯减速时的加速度),使得在电梯最大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加减速时间,从而在电梯空载时,减少从外召发生至电梯轿厢到达外召层站的时间。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在不改变电梯现有机械及电气硬件的条件下实现无成本的提高电梯外召响应速度,减少待梯时间,并且基本无使用限制条件,适用于绝大多数电梯,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电梯快速响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现有电梯正常运行时的速度及加速度曲线示意图;
图3,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的电梯运行时的速度及加速度曲线示意图;
图4,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前后电梯运行时的速度曲线对比示意图;
图5,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前后电梯运行距离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对电梯运行进行研究时,发现电梯长层站运行时高速电梯的加减速时间较长、时间占比较大,而改变加减速时的加速度可以改变电梯运行时间,因此提出了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参考图1,本发明电梯快速响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接到电梯外召并判定电梯空载后执行步骤S12;S12:判定电梯为上行时执行步骤S13,否则执行步骤S14;S13:增加上行加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S15;S14:增加下行减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S15;S15:生成运行曲线,控制电梯以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运行;以下结合附图给出详细说明。
S11:接到电梯外召并判定电梯空载后执行步骤S12。
电梯空载是指电梯轿厢内无人员以及货物存在。所述判定电梯空载包括:判断电梯关门时预设时间阈值(例如1分钟)电梯轿厢内无召唤,则判定电梯空载。电梯空载的判断方法还可以是根据电梯轿厢当前载重、轿厢内人员感知装置、电梯起动补偿参数等本领域常规方法来判定,此处不再赘述。若判定电梯并非空载,则控制电梯正常运行。
S12:判定电梯为上行时执行步骤S13,否则执行步骤S14;
判断电梯是否为上行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以判断电梯是否上行为判定条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判断电梯是否下行为判定条件,若判定电梯为下行时执行步骤S14,否则执行步骤S13。
S13:增加上行加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S15。
现有电梯运行中,为了达到较高的乘梯舒适度,一般将电梯加减速时的加速度设置为0.8~1m/s2左右。但在电梯轿厢空载时,由于电梯轿厢内无乘客存在,舒适度可以放宽。且当电梯空载上行加速或空载下行减速时,电梯电流及曳引钢丝绳受力均远远小于电梯正常满载上行加速或下行减速运行时的电流及钢丝绳受力,因此可以选择在空载上行加速或空载下行减速段增大电梯加减速时的加速度以缩短召梯的待梯时间。
因此,当判定电梯为上行时(由于执行步骤S12的判定时已经判定电梯为空载,因此此处判定电梯为上行是指判定电梯为空载上行),可以通过增加上行加速时的加速度,在不改变电梯机械参数及电气参数等电梯硬件参数、以及电梯最大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上行加速段的运行时间,进而缩短召梯的待梯时间(即电梯空载时,减少从外召发生至电梯轿厢到达外召层站的时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3进一步包括:去除上行加速及上行减速时的变加速阶段。现有电梯运行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乘梯舒适度,通常在加减速的开始和结尾部分对加速度变化率进行处理,设置变加速度阶段,使得加速度缓慢变化。但在电梯轿厢空载时,电梯加减速的开始和结尾部分可以无需对加速度变化率进行处理,这就缩短了电梯加减速时间。因此本发明优选的通过去除上行加速及上行减速时的变加速阶段,进一步缩短上行加、减速段的运行时间,进而进一步缩短召梯的待梯时间。
S14:增加下行减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S15。
根据上述步骤S13的说明,当判定电梯为下行时(即电梯为空载下行),可以通过增加下行减速时的加速度,在不改变电梯机械参数及电气参数等电梯硬件参数、以及电梯最大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下行减速段的运行时间,进而缩短召梯的待梯时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4进一步包括:去除下行减速及下行加速时的变加速阶段。通过去除下行加、减速时的变加速阶段,进一步缩短下行加、减速段的运行时间,进而进一步缩短召梯的待梯时间。
当电梯空载上行减速或空载下行加速时,电梯电流及曳引钢丝绳受力均远远小于电梯正常满载上行减速或下行加速运行时的电流及钢丝绳受力。因此,若电梯设计余量较大,还可以选择在空载上行减速及空载下行加速段增大电梯加减速时的加速度,以进一步缩短召梯的待梯时间。电梯设计余量是指:电梯的设计裕量,例如电梯所需变频器功率为100kW,实际设计为120kW,那多出来的20kW就是设计裕量。
也即,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3可以进一步包括:增加上行减速时的加速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4可以进一步包括:增加下行加速时的加速度。
S15:生成运行曲线,控制电梯以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运行。
根据步骤S13或S14对加速度的改变,生成相应运行曲线,控制电梯以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运行,即可在电梯空载时,在不改变电梯机械参数及电气参数等电梯硬件参数、以及电梯最大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缩短召梯的待梯时间。
当电梯使用了端站强制减速装置时,需考虑端站外召时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根据判断结果,限制该方法的使用层站或更改使用策略。具体预设条件是: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时,在电梯的整个运行区间内,运行速度不与电梯其他装置对速度的要求产生干涉。例如,假如端站强制减速装置要求在距离端站20m时,速度需小于6m/s;如果根据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计算出的速度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如果不满足,则需要限制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使用,限制使用指在不满足预设条件要求时不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在端站外召或端站待召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限制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使用,也可以或更改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使用策略。更改使用策是指:例如此时加速度若增大为1.2m/s2不满足,而增大为1.1m/s2时满足,就将加速度设为1.1m/s2;或者电梯运行出限制区域后,再增大加速度;或者两者结合。
因此,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5生成运行曲线之后进一步包括:当判定电梯使用了端站强制减速装置时,进一步判断端站外召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控制电梯以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在不改变电梯机械参数及电气参数(指不改变电梯硬件参数)的情况下,当电梯空载时,通过改变电梯控制程序中的加速度参数(指增大电梯加速时的加速度或者增大电梯减速时的加速度),使得在电梯最大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加减速时间,从而在电梯空载时,减少从外召发生至电梯轿厢到达外召层站的时间。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在不改变电梯现有机械及电气硬件的条件下实现无成本的提高电梯外召响应速度,减少待梯时间,并且基本无使用限制条件,适用于绝大多数电梯,利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对比,以进一步展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参考图2-5,其中,图2为现有电梯正常运行时的速度及加速度曲线示意图;图3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的电梯运行时的速度及加速度曲线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前后电梯运行时的速度曲线对比示意图;图5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前后电梯运行距离曲线示意图。
参考图2,为了达到较高的乘梯舒适度,一般将电梯加减速时的加速度设置为0.8~1m/s2左右,并且在加减速的开始和结尾部分对加速度变化率进行处理,设置变加速阶段,使得加速度缓慢变化,电梯加减速运行时间较长,增加了召梯的待梯时间。
参考图3,在电梯轿厢空载时,由于电梯轿厢内无乘客存在,舒适度可以放宽;且电梯电流及曳引钢丝绳受力均远远小于电梯正常满载运行时的电流及曳引钢丝绳受力,因此可以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改变电梯控制程序中的加速度参数。例如,电梯空载上行加速时将其加速度由0.8m/s2增加为1.2m/s2,同时去除变加速度阶段;电梯空载上行减速段加速度可以仍保持0.8m/s2,同时去除变加速度阶段(也即,在电梯加减速的开始和结尾部分可以无需对加速度变化率进行处理)。从而在电梯最大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加减速时间,减少召梯的待梯时间。
参考图4,在电梯最大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有效缩短了上行加速阶段的时间,进而减少了召梯的待梯时间。
参考图5,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在电梯空载上行加速时将其加速度由0.8m/s2增加为1.2m/s2,去除变加速度阶段,空载上行减速段加速度仍保持0.8m/s2,去除变加速度阶段。对于最大速度为10m/s的电梯,运行200m,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电梯运行时间由35s缩短为32s,待梯时间得以缩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接到电梯外召并判定电梯空载后执行步骤(2);
(2)判定电梯为上行时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3)增加上行加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5);
(4)增加下行减速时的加速度,并执行步骤(5);
(5)生成运行曲线,控制电梯以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判定电梯空载包括:判断电梯关门时预设时间阈值电梯轿厢内无召唤,则判定电梯空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进一步包括:去除上行加速及上行减速时的变加速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进一步包括:增加上行减速时的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进一步包括:去除下行减速及下行加速时的变加速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进一步包括:增加下行加速时的加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生成运行曲线之后进一步包括:当判定电梯使用了端站强制减速装置时,进一步判断端站外召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控制电梯以所生成的运行曲线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7452.7A CN105173932A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7452.7A CN105173932A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73932A true CN105173932A (zh) | 2015-12-23 |
Family
ID=54896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7452.7A Pending CN105173932A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7393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2142A (zh) * | 2016-03-22 | 2016-06-29 | 上海点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运行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47838A (ja) * | 1991-11-27 | 1993-06-15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
JPH05306074A (ja) * | 1992-05-06 | 1993-11-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CN1155506A (zh) * | 1995-10-05 | 1997-07-30 | Lg产电株式会社 | 电梯的运行速度指令控制装置和方法 |
US5780786A (en) * | 1996-03-29 | 1998-07-1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apparatus for use in an elevator |
CN1315284A (zh) * | 2000-03-30 | 2001-10-0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群控装置 |
CN103253562A (zh) * | 2012-02-17 | 2013-08-21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
CN104098004A (zh) * | 2013-04-07 | 2014-10-15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
-
2015
- 2015-09-28 CN CN201510627452.7A patent/CN10517393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47838A (ja) * | 1991-11-27 | 1993-06-15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
JPH05306074A (ja) * | 1992-05-06 | 1993-11-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CN1155506A (zh) * | 1995-10-05 | 1997-07-30 | Lg产电株式会社 | 电梯的运行速度指令控制装置和方法 |
KR0167184B1 (ko) * | 1995-10-05 | 1998-12-01 | 이희종 | 엘리베이터 속도지령 방법 및 장치 |
US5780786A (en) * | 1996-03-29 | 1998-07-1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apparatus for use in an elevator |
CN1315284A (zh) * | 2000-03-30 | 2001-10-0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群控装置 |
CN103253562A (zh) * | 2012-02-17 | 2013-08-21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
CN104098004A (zh) * | 2013-04-07 | 2014-10-15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2142A (zh) * | 2016-03-22 | 2016-06-29 | 上海点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运行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28249B1 (ko) |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장치 및 엘리베이터 장치 | |
EP2628697B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and an elevator | |
KR100994582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 |
CN101910040B (zh) | 电梯装置 | |
EP1918237B1 (en) | Elevator operation control device | |
CN107250016B (zh) | 用于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 | |
US10633221B2 (en) | Method for using an elevator system and elevator system having fast emergency evacuation of a floor | |
CN107128756B (zh) | 先进的平稳营救操作 | |
CN105173932A (zh) | 一种电梯快速响应方法 | |
CN114560362A (zh) | 精确计算电梯轿厢运行速度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
CN105236246B (zh) | 一种双轿厢电梯曳引绳张力补偿方法及张力补偿装置 | |
KR101268819B1 (ko) |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장치 | |
CN111532927B (zh) | 电梯、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轿厢停止的方法 | |
EP3424857B1 (en) | Emergency elevator power management | |
CN104891296B (zh) | 电梯设备及其控制装置 | |
CN108861965A (zh) | 同时进行的电梯轿厢安全装置和配重安全装置致动 | |
EP3650384B1 (en) | System for monitoring lobby activity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cancel elevator service | |
CN106185541A (zh) | 一种电梯补偿链的检测方法 | |
EP3006386B1 (en) | Elevator with low overhead and low pit | |
CN111517186A (zh) | 一种基于安全距离的多轿厢电梯运行速度计算方法 | |
CN105253728A (zh) | 电梯群管理系统和电梯群管理方法 | |
CN109019200B (zh) | 组管理控制装置 | |
KR20060130083A (ko) | 엘리베이터 제어장치 | |
CN103896112A (zh) | 电梯运行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