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8531A -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8531A
CN105168531A CN201410281061.XA CN201410281061A CN105168531A CN 105168531 A CN105168531 A CN 105168531A CN 201410281061 A CN201410281061 A CN 201410281061A CN 105168531 A CN105168531 A CN 105168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thma
treatment
group
chinese medicinal
kidn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10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竞成
厉蓓
曹玉雪
吴金峰
刘宝君
张红英
杜懿杰
吕玉宝
罗清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810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8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8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8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由淫羊藿、黄芪、生地组成的基于补肾益气方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基于补肾益气方的基础,运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补肾益气方治疗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药补肾防喘片进行对比,经临床试验结果,本复方制剂比国药补肾防喘片组方更加精简,具有改善肺功能、改善哮喘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日间哮喘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的作用,本发明的复方制剂的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HPA轴功能等指标改善作用比国药补肾防喘片改善作用更加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由淫羊藿、黄芪、生地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在改善哮喘肺功能、纠正机体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提高机体内在抗炎能力的用途。
背景技术
据报道,哮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等现代文明的发展,哮喘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预计到2025年可达4亿。我国约有2000万哮喘病人,平均患病率在0.5%-1.0%,而在有些地区,儿童中哮喘患病率已高达4.52%。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由于哮喘丧失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数目估计达到1500万。统计显示,世界范围内哮喘的死亡率也在逐年增高,每年死于哮喘的患者约有25万,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哮喘病死率已达到5.3%。由于哮喘患病率、死亡率的增加及沉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该疾患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加强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依然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最新《哮喘防治的全球创议》(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中将哮喘定义为: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以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granulocyte,EOS)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哮喘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哮喘患者持续性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目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反复发作的关键病理环节之一,气道炎症广泛存在于临床各种分型的哮喘患者中,免疫机制在哮喘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哮喘机体存在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其中Th1、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细胞介质对哮喘起到保护性作用,而Th2、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细胞介质参与哮喘发病,因此,目前认为哮喘机体同时存在Th1/Th2、Treg/Th17失衡,处于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失衡状态。
除此之外,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NeuroendocrineImmuneNetwork,NIE)是机体重要的炎症调节系统,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HPA轴不仅是机体应激反应时的主要整合中枢,也是NEI调节炎症反应的主要途径,控制着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对变应性炎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HPA轴功能紊乱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
目前哮喘仍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临床实践中,治疗目标仅是控制哮喘。GINA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来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尤其是吸入制剂的应用,大幅度改善了哮喘控制水平,减少住院率及致死率,但仍有50%的哮喘患者控制不佳。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尤其是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发作、与现代医药合用增强疗效、减轻现代医药的副作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上个世纪60年代,沈自尹院士根据中医治喘理论结合肾本质的研究结果,研制了国药补肾防喘片,在防治哮喘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本申请的发明人拟通过组方配伍探索,提供一种由淫羊藿、黄芪、生地组成的补肾益气方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基于补肾益气方的基础,运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补肾益气方治疗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药补肾防喘片进行对比,进一步从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HPA轴功能指标出发,探讨其疗效的内在机理;提供了一种由淫羊藿、黄芪、生地组成的基于补肾益气方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具体的,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以补肾益气方为基础,采用原料药淫羊藿、黄芪、生地三味中药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中,优选的原料药的质量比为:淫羊藿20g、黄芪30g、生地15g。
本发明所涉及的原料药淫羊藿、黄芪、生地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颁布相应药材项下各有关规定。
所述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axim的茎叶,产地甘肃;
所述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的干燥根,产地甘肃;
所述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干燥块根,产地河南。
本发明的复方制剂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遵照中药制备主要流程:中药材-洗净-水提-浓缩-喷雾干燥-制粒-内包-外包;
取淫羊藿、黄芪、生地各加水浸泡1小时,加水8~10倍,提取三次,水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2(80℃)后,进行纯化处理,纯化方法可选用乙醇沉淀法、离心法或壳聚糖澄清法;获得的淫羊藿、黄芪或生地水提取物,进行干燥,淫羊藿、黄芪干燥物中加入适当辅料,制成颗粒剂,生地黄干燥物中不加任何辅料,直接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中,采用如下方法制备颗粒剂剂型:所获得的淫羊藿、黄芪水提取物,加入药用规格辅料糊精,喷雾干燥使成细粉,经干法制粒制成颗粒;生地黄水提取物不加辅料,喷雾干燥使成细粉,经干法制粒制成颗粒;制得的颗粒剂根据2010年药典进行质控,其中淫羊藿苷:0.50%,黄芪甲苷:0.040%,生地梓醇:0.20%;淫羊藿颗粒剂内装0.5g,相当于饮片10g;黄芪颗粒剂内装2.25g,相当于饮片15g;生地颗粒剂内装2.25g,相当于饮片7.5g;将淫羊藿、黄芪、生地颗粒剂各一包放入一个大包装,为一次剂量。
本发明的基于补肾益气方的复方制剂与国药补肾防喘片进行临床治疗哮喘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本复方制剂以温肾阳、补肺气并重,由三味中药组成,配方更加精简;国药补肾防喘片以温肾阳为主,由八味中药组成;所述的两药均可改善哮喘控制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哮喘日记症状,改善肺肾气(阳)虚的中医证候;生物学指标改善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复方制剂的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HPA轴功能等指标改善作用比国药补肾防喘片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与安慰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进一步用于临床控制水平为未控制的,中医辨证为肺肾气(阳)虚型哮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补肾益气方治疗哮喘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进行详细的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正或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将纳入本专利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临床入组与治疗流程图。
图2显示了FEV1占预计值%与FEV1/FVC%上升幅度,其中,
a:服药前后FEV1占预计值%的改善幅度,补肾防喘片与安慰剂组比较,P<0.05;
b:服药前后FEV1/FVC%改善幅度,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3是ACT评分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中药组AC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4.是哮喘症状量化评分,显示患者哮喘日记中夜间憋醒天数与日间无症状天数,其中,a:夜间憋醒天数,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日间无症状天数,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5是哮喘生活质量评分,显示了哮喘生活质量评分下降,服药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6是中医证候主症量化评分,其中,
a:中医主症腰膝酸软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安慰剂组服药后比服药前比较,得分更高;
b:中医主症畏寒肢冷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
c:中医主症气短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
d:中医主症乏力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益气方组改善更明显,补肾防喘片组次之。
图7是中医证候次症量化评分与总分改善情况,其中,
a:中医次症神疲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b:中医次症夜尿频多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c:中医次症自汗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补肾益气方次之;d:中医次症懒言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e:中医次症下肢浮肿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补肾益气方次之;f:中医次症耳鸣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更明显;g:中医次症头晕健忘改善幅度,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益气方改善更明显;h:中医证候总分,服药前后比较,以补肾防喘片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
图8.EOS计数与血清总IgE水平,其中,
a:服药后EOS下降,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服药后血清tIgE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9.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对数值,其中,
a:服药后三组血清中MMP-9水平下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服药后三组血清中IL-4水平下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服药后三组血清中IL-5水平下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服药后三组血清中IL-13水平下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服药后三组血清中IL-17水平下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表示服药后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IFN-γ水平下降,与安慰剂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表示服药后补肾益气方组IL-2升高与补肾防喘片组、安慰剂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表示治疗前变量校正后,经统计,服药后补肾益气方组IL-10水平升高,与安慰剂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0.血浆中HPA轴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其中,
a:服药前后比较,补肾益气方组血浆CRH水平升高,补肾防喘片组、安慰剂组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服药前后比较,补肾益气方组、补肾防喘片组血浆ACTH水平升高,安慰剂组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差异;c:服药前后比较,补肾益气方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补肾防喘片组,安慰剂组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取中药原料药:淫羊藿20g、黄芪30g、生地15g进行配伍,各加水浸泡1小时,加水8~10倍,提取三次,水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2(80℃)后,采用乙醇沉淀法、离心法或壳聚糖澄清法进行纯化处理,获得的淫羊藿、黄芪或生地水提取物,分别干燥,淫羊藿、黄芪干燥物中加入适当辅料糊精,制成颗粒剂,生地黄干燥物中不加任何辅料,直接制成颗粒剂;根据2010年药典进行质控,本复方制剂中淫羊藿苷:0.50%,黄芪甲苷:0.040%,生地梓醇:0.20%;淫羊藿颗粒剂内装0.5g,相当于饮片10g;黄芪颗粒剂内装2.25g,相当于饮片15g;生地颗粒剂内装2.25g,相当于饮片7.5g;将淫羊藿、黄芪、生地颗粒剂各一包放入一个大包装,为一次剂量。
实施例2临床试验
1.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来源于5家教学临床医院,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所有参与试验的医院均严格按照入选标准,于2010年11月开始在住院或门诊病人中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哮喘患者,最终共295例患者进入本临床试验,按照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全部病例于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临床试验研究;
1.1诊断标准
受试对象须符合现代医学诊为哮喘慢性持续期,哮喘控制水平为未控制,中医辨证为肺肾气(阳)虚证的患者;
1.1.1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参照2008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防治指南和2012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的要求: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呼气流量峰值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1.1.2哮喘临床分期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1.1.3哮喘急性加重标准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为急性加重:
(1)连续两天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10喷/天;
(2)急诊或非计划就诊时由医生确定为急性加重或需住院治疗;
(3)由临床医生确定的需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需增加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者;
(4)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FEV1较基线水平降低20%以上;
1.1.4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GB/T16751.2-1997;
(1)肺肾气(阳)虚证:
主症:气短,乏力,神疲,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次症:夜尿频多,自汗,头晕健忘,懒言,下肢浮肿,发槁齿枯,耳鸣,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2)阴虚火旺证:
主症: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次症: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以上具备主症两项,次症至少具备两项以上者可确诊;
1.2纳入标准
(1)入选时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
(2)哮喘控制水平测试(AsthmaControltest,ACT)得分<20分的患者,且已经连续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含有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成分)治疗达3个月以上者;
(3)在导入期能完成哮喘日记记录的患者;
(4)中医辨为肺肾气(阳)虚型的患者;
(5)4周内无上、下呼吸道感染及未口服和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6)受试者自愿参加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重度持续期、急性发作期哮喘,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患者;
(2)中医辨为阴虚火旺证的患者;
(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胸腔积液、肺栓塞以及有肺切除病史者;
(4)已怀孕或计划怀孕、哺乳期妇女;
(5)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
(6)3个月内参加过其它药品临床试验者;
(7)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心功能3~4级,ALT和/或AST超过正常上限1.5倍以上,血肌酐超过正常上限;
(8)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9)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入组的其它情况;
1.4剔除标准
(1)研究结束后,发现不符合病例入选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
(2)研究结束后,发现入选病例未曾按方案用药者;
(3)研究结束后,发现入选病例无任何治疗后访视记录者;
(4)合并用药,特别是合用对试验药物影响较大的药物,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断者。
1.5脱落标准与处理
(1)试验过程中自行退出者;
(2)因与本病基本无关的其他各种原因疗程未结束退出试验、失访或死亡的病例;
(3)资料不全,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断者。
脱落病例的处理:①对于中途退出试验病例或失访脱落病例,研究者应积极采取措施,如采取登门预约、电话、信件等方式,尽可能与受试者联系询问理由,记录最后一次服药时间,尽可能完成最后一次检测,②因过敏反应、不良反应、治疗无效而退出试验病例,研究者应根据受试者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③所有脱落病例,均应在病例报告表中填写试验结论表及脱落原因;
1.6中止标准
(1)服药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并发症和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
(2)试验过程中,中医证型出现明显变化,不再适合使用试验用药者;
(3)盲法试验中非正常破盲者;
(4)在试验中发现所定临床试验方案有重大失误,难以评价药物效应;
(5)方案在实施中发生了重要偏差(如盲底泄露等),难以评价药物效应。
2.试验设计与安排
2.1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在多个分中心同时进行,安慰剂对照,实行研究者(临床医生、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员)、受试者双盲研究;
2.1.1随机化分组方法
采用按研究中心分层的区组随机方法,采用SAS8.2完成,种子数为程序运行的时间,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的病例数比例为1:1:1。本次试验的随机分组由独立的第三方完成;独立的数据统计中心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随机序列表(由电子计算机产生),通过交互语音应答系统(InteractiveVoiceResponseSystem,IVRS),将受试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三个组中的任一组别;当受试者符合入组/排除标准后,研究者打电话到IVRS,IVRS将会给受试者指定受试者身份识别码和随机号;IVRS指定的受试者身份识别码和随机号是唯一的,用于代表受试者身份和说明受试者接受的是何种治疗药物;
2.1.2设盲方法
采用两级盲法设计,第一级为各号所对应的处理(盲底),第二级为三处理组所对应的代号(随机指定为A、B和C)。两级盲底分别单独密封,各一式两份,分别存放于各临床研究单位处;病例收集结束,建立数据库并锁定数据后进行两级揭盲,先明确各编码号对应的处理组代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统计分析后再明确各代号对应的处理。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或需紧急抢救时,由各临床研究单位负责研究者报告监查员及主要研究者,决定是否需拆开应急信件。盲底泄露或应急信件拆阅率超过20%,即定为双盲试验失效;应急信件:每一编号的试验药物均有对应的应急信件,应急信件内装有该编号药物属何种类的纸条;应急信件保存于各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处;
2.2样本量
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与对照组按1:1:1的比例安排例数,考察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按优效性临床试验样本含量估算公式,根据以往的疗效和统计学的一般要求,控制失访率在15-20%以下,最终5家单位总共纳入295例病例;
2.3伦理学要求
本试验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和中国有关临床试验研究规范、法规进行;
2.4知情同意
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5观察周期与随访时点(表1)
观察周期3个月,每月随访,导入期填写原始病历;在30±3天,60±3天,90±3天时,随访采集数据,填写病例报告表;
导入期:入组前有2周的导入期,导入期内受试者单独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按需吸入万托林气雾剂;导入期间发生急性发作者按照急性发作处理,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可考虑继续参加临床试验;
表1.观察周期与随访时点
3.治疗方案
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
治疗组(A组):基础糖皮质激素吸入+补肾防喘片+模拟补肾益气方;
治疗组(B组):基础糖皮质激素吸入+补肾益气方+模拟补肾防喘片;
对照组(C组):基础糖皮质激素吸入+模拟补肾益气方+模拟补肾防喘片。
3.1基础治疗
基础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商品名普米克都保,规格100μg×200喷/支,用法:吸入气雾剂,剂量按照2012年GINA和2008年哮喘防治指南推荐的用量,入组后使用剂量与患者原治疗剂量相同;
沙丁胺醇气雾剂:商品名万托林,100μg×200喷/支。气雾吸入,每次100~200μg(即喷吸1~2喷),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1次;
3.2试验药物
在上述基础治疗上,三组分别加用补肾防喘片及补肾益气方安慰剂、补肾益气方与补肾防喘片安慰剂、补肾防喘片安慰剂与补肾益气方安慰剂治疗;
3.2.1补肾益气方及安慰剂
补肾益气方为颗粒剂,由淫羊藿、黄芪、生地黄组成,三小袋为一剂,A袋规格:内装2.25g,相当于饮片15g,批号:1006380;B袋规格:内装0.5g,相当于饮片10g,批号:1006381;C袋规格:内装2.25g,相当于饮片7.5g,批号:1006382;用法用量:供配方用,每日两次,每次一包,将每包中三袋药粉倒出,加热水100ml搅拌均匀冲服;
补肾益气方模拟剂:制成与补肾益气方外形、性状、气味相似的颗粒药;服药方法同补肾益气方;
3.2.2补肾防喘片及安慰剂
补肾防喘片为片剂,由生地黄、熟地黄、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山药、陈皮、附片组成,规格:每素片重0.25g;(国药准字Z50020405;批号:10100006);用法用量:5粒/次,日3次,口服;
补肾防喘片模拟剂:规格同补肾防喘片,服用方法同补肾防喘片;
3.3合并用药
试验期间除了试验用药物外,症状加重时可按需吸入万托林;禁止服用与治疗哮喘有关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色甘酸钠、尼多米考钠、免疫抑制剂以及治疗哮喘的其他中草药及成药。病情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剂不能控制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30mg/天,使用5天),酌情静脉使用激素甚至机械通气治疗,具体参见2008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防治指南;
4.观察指标
4.1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哮喘急性加重率、肺功能;
次要疗效指标:ACT分数、哮喘症状量化表评分、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量化评分;
4.1.1急性加重率
统计治疗4周后发生急性加重的例数,若出现急性加重,评价其严重程度,若有明显诱因引起者需详细记录发作诱因;按照指南规定的急性加重进行治疗,病情稳定后继续入组进行观察;急性加重率=急性加重例数/总病例数;
4.1.2肺功能测定
应用肺功能仪测定FEV1占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均于上午8~11时用药前测定,每次检测前停用抗哮喘药物不少于6小时,2h前停止激烈活动,检测时受试者休息15min后进行肺功能测定;均予服药前和服药12周后进行检测;
4.1.3ACT评分
于治疗前、服药4周后、8周后、服药12周后分别进行记录;
4.1.4哮喘症状量化评分
出自Santanello(1997)的哮喘症状量化卡,以日记的形式评价一段时间内每天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的水平,日间症状共有4个问题,每个问题从0-6进行打分,夜间症状有一个问题,从0-3进行打分,每天有一个总分;于治疗前、服药4周后、8周后、服药12周后分别进行记录;
4.1.5中医证候量化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于服药前、服药4周后、8周后、服药12周后分别进行记录;
4.1.6哮喘生活质量量化评分
引用Juniper(1992)所发展之气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32题共分为4个部分,分別为活动限制、症状部分、情绪功能、环境刺激,每个问题1-7分计分,分析用“维度的均分”(即维度内项目的平均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即所有项目的平均分)表示,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好;于服药前和服药12周后分别进行测定;
4.2内在机理探讨指标
4.2.1血清EOS计数、血总免疫球蛋白E(TotalImmunoglobulinE,tIgE)水平所有入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血清中EOS、tIgE水平;
4.2.2检测血炎症、HPA轴功能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IL-4、IL-5、IL-6、IL-13、IL-17、IFN-γ、IL-2、IL-10等指标,5ml血分离血浆约1-2ml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ACTH、皮质醇等指标;
ELISA法检测血细胞因子及激素水平:以IL-4为例,用抗IL-4单抗包被于酶标板上,标准品和样品中的IL-4分别与单抗结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人IL-4,形成免疫复合物连接在板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Streptavidin与生物素结合,加入底物工作液显蓝色,最后加终止液硫酸,在450nm处测OD值,IL-4浓度与OD值成正比,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本IL-4浓度;
4.3安全性评估
4.3.1一般性评估
用药后每次就诊或随访时应观察和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不适表现,若发生不适,应补充询问该项不适的发生时间、严重度、频度、持续时间、采用措施与结局;对下述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查:心率、心律、血压、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测定、尿糖等)、生化(ALT、AST、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肌酐、血糖)、心电图;
4.3.2不良事件
(1)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判断标准,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种:①轻度不良事件:有症状出现,受试者可以忍受,不影响治疗,不需要特别处理,对受试者康复无影响;②中度不良事件:症状影响正常生活,重要器官或系统有中度损害,受试者难以忍受,需要停药或特殊处理,对受试者康复有直接影响。③重度不良事件:症状严重,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严重损害,缩短或危及受试者生命,致死或致残,需立即停药或紧急处理;
(2)不良事件与使用疗法因果关系判断,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不良反应出现时间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②可疑的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③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可以用患者的病理状况、合并用药、并用疗法、曾用疗法来解释;④停药或降低用量,可疑不良反应能否减轻与消失;⑤再次接触同样药物后是否再次再现同样反应;
(3)对不良事件和研究药物以及合并药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作出评估,参照以下六级分类标准评定①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它混杂因素影响;②很可能: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③可能: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但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不止一种,或原患疾病病情进展因素不能除外;④可能无关: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药不良反应不相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⑤待评价: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资料佐证;⑥无法评价: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无法补充;
5.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包括:
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试验药物的管理;以及数据管理,包括:病例报告表的填写与移交;数据库的设计及建立;数据编码;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核查;数据锁定;资料保存;
本实验的实验数据在盲态下由第三方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入组情况如表2所示,试验共入选295例符合研究方案的哮喘病例,其中补肾防喘片组98例,补肾益气方组100例,对照组97例;本试验共完成病例295例,失访47例,失访率为15.93%。
表2.各个数据集的入组人数
脱落或中止试验病例情况:
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安慰剂组脱落或中止病例数分别为15例、16例、16例;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纳入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过敏史、肺功能、ACT评分、哮喘症状量化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量化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随机对照试验达到了均匀分布的要求,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如表3所示),
表3.基线资料分析
有效性指标分析:
(1)哮喘急性加重率,所述的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与安慰剂组哮喘急性加重率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S结果分析与PPS结果分析一致(如表4所示),
表4.哮喘急性加重率
(2)肺功能指标
结果显示补肾防喘片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安慰剂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益气方治疗后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改善程度亦高于安慰剂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补肾防喘片有改善肺功能的作用,补肾益气方有改善FEV1占预计值%的趋势(如图2a所示),服药后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FEV1/FVC比值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安慰剂治疗,补肾防喘片、补肾益气方有改善FEV1/FVC%的趋势(如图2b所示);
(3)哮喘控制水平评分(次要指标)
服药后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补肾防喘片治疗后ACT平均增加5.4分,补肾益气方治疗后ACT平均增加4.99分,安慰剂组增加4.9分,结果提示补肾防喘片、补肾益气方有改善哮喘控制水平的趋势(如图3所示);
哮喘症状量化评分根据回收的患者日记中夜间憋醒天数、日间无症状天数作为疗效考核指标,服药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服药前与服药后比较,补肾防喘片在治疗早期有减少哮喘夜间憋醒天数的趋势(如图4a所示),补肾防喘片治疗后哮喘日间无症状天数平均增加6.42天,补肾益气方治疗组为5.9天,而安慰剂组为5.35天,表明补肾防喘片与补肾益气方有增加日间无症状天数的趋势(如图4b所示);
(5)哮喘生活质量(次要疗效考核指标)
服药后与服药前比较,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下降,但服药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三组下降幅度看,以补肾益气方下降幅度更加明显,说明补肾益气方有提高哮喘生活质量的趋势(如图5所示);
(6)中医主症、次症量化评分(次要疗效考核指标)
治疗后组间中医主症、次症量化评分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中医主症、次症服药前后变化趋势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夜尿频多、自汗、懒言、下肢浮肿、耳鸣症状以补肾防喘片组改善程度更大,与安慰剂组比较,乏力、自汗、下肢浮肿、头晕健忘症状以补肾益气方组改善程度更大(如图6,图7所示);
治疗前血清EOS、tIgE及哮喘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血浆激素水平:
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与安慰剂组,治疗前血清EOS、总IgE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血清中细胞因子MMP-9、IL-4、IL-5、IL-6、IL-13、IL-17、IFN-γ、IL-2水平及血浆CRH、ACTH、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IL-10水平,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安慰剂组比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低(如表5所示):
表5.治疗前血清EOS、tIgE、细胞因子及血浆激素水平
注:*基线三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血清EOS、tIgE水平比较:
服药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防喘片、补肾益气方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EOS计数下降(如图8a所示),补肾益气方治疗后血清tIgE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而补肾防喘片、安慰剂组升高(如图8b所示);
治疗后血清致炎与抑炎因子水平比较:
服药前与服药后中药组血清致炎因子MMP-9、IL-4、IL-5、IL-13、IL-17水平均下降,下降幅度比安慰剂组明显,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补肾防喘片、补肾益气方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与安慰剂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图9f所示);服药后补肾益气方组IL-2水平升高,与补肾防喘片组、安慰剂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图9g所示);服药后补肾益气方组血清抑炎因子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安慰剂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图9h所示)。治疗后HPA轴指标比较:
服药前后比较,补肾益气方治疗组血浆CRH、ACTH、皮质醇水平升高,补肾防喘片组血浆ACTH水平下降,安慰剂组均下降,服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补肾益气方治疗后血浆CRH、ACTH、皮质醇水平均有升高趋势,补肾防喘片治疗后血浆ACTH水平较治疗前有轻微升高,说明与安慰剂组比较,补肾益气方有明显改善HPA轴功能的趋势(如图10所示)。
安全性分析显示:
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安慰剂组服药前与服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空腹血糖、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异常率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安慰剂组服药前后各安全性指标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比例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如表6所示);三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比例组间比较,P>0.05(如表7所示);本试验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表6.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发生比例比较
表7.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发生比例比较

Claims (6)

1.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原料药淫羊藿、黄芪、生地三味中药制成颗粒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的质量比为:淫羊藿20g、黄芪30g、生地15g。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制剂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取中药原料药:淫羊藿、黄芪、生地,各加水浸泡1小时,加水8~10倍,提取三次,水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2(80℃)后,进行纯化处理,分别干燥,淫羊藿、黄芪干燥物中加入适当辅料糊精,制成颗粒剂,生地黄干燥物中不加辅料,直接制成颗粒剂。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制剂质控标准为:淫羊藿苷:0.50%,黄芪甲苷:0.040%,生地梓醇:0.20%。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制剂中淫羊藿颗粒剂内装0.5g,相当于饮片10g;黄芪颗粒剂内装2.25g,相当于饮片15g;生地颗粒剂内装2.25g,相当于饮片7.5g;所述的淫羊藿、黄芪、生地颗粒剂各一包放入一个大包装,为一次剂量。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化处理采用乙醇沉淀法、离心法或壳聚糖澄清法。
CN201410281061.XA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Pending CN105168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1061.XA CN105168531A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1061.XA CN105168531A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8531A true CN105168531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91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1061.XA Pending CN105168531A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8531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5274A (zh) * 2010-07-28 2012-02-0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种防治炎症相关性疾病的中药药物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5274A (zh) * 2010-07-28 2012-02-0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种防治炎症相关性疾病的中药药物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立梅: "淫羊藿苷、黄芪甲苷和生地梓醇的抗炎作用及药理分析", 《医药前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ynch et al. Clinical improvement of asthma after anthelminthic treatment in a tropical situation
CN104737014B (zh) 测量和使用生物样品的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和系统
Liu et al. Combination of Hua Shi Bai Du granule (Q-14) and standard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 single-center,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Loffler et al. Effec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treatment on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Zhao et al. Yidu-toxicity blocking lung decoction ameliorates inflammation in severe pneumonia of SARS-COV-2 patients with Yidu-toxicity blocking lung syndrome by eliminating IL-6 and TNF-a
Hsieh Evaluation of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bronchial asthma: clinical trial, immunological tests and animal study
TW201330857A (zh) 診斷和治療上火的方法和產品
CN102397462A (zh) 一种用于抗衰老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EP1909806A2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symptoms
CN102188602B (zh)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中药颗粒
Zhao et al. Repeated herbal acupoint sticking relieved the recurrence of allergic asthma by regulating the Th1/Th2 cell balance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Mashtoub et al. Clinical and structur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herbal preparation, Iberogast, in a rat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
CN101843840B (zh)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药复方颗粒
Das et al. A brief overview of SARS-CoV-2 infection and its management strategies: a recent update
CN105168531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8567823A (zh) 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膏贴、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11821408B (zh) 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735677B (zh) 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93073A (zh) 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
Rajanandh et al. Does dose reduction of an inhaled corticosteroid with the addition of leukotriene antagonist i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asthma patients
CN101612246A (zh) 一种治疗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16270839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245500B (zh) 一种固肺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Sadek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quorice extract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N104906207A (zh) 一种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的外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