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6197A -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6197A
CN105166197A CN201510571511.3A CN201510571511A CN105166197A CN 105166197 A CN105166197 A CN 105166197A CN 201510571511 A CN201510571511 A CN 201510571511A CN 105166197 A CN105166197 A CN 105166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ll molecular
metal ion
raw material
tea pigment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15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宝元
吴庆国
吴庆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715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6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6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6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取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具体以茶叶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采用试剂反复清洗原料及干渗,而后煮沸、浓缩、分离,即得到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或,以茶叶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煮沸、浓缩、分离,即得到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本发明采用溶解性、渗透性好,负离子浓度高的小分子离子液作为试剂提取茶色素,进而使获得茶色素无毒并含有大量的负离子。提取所得茶色素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配,进而在保健品、化妆品行业的需求,作为添加剂加入至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食品以及饮品中。

Description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取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茶色素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酚性色素。RobertsE.A.H.(1959)将其分为茶黄素(TheaflavinsTFs)、茶红素(ThearubiginsTRs)、茶褐素,并提出了TF的分子式与结构式,阐述了茶色素形成途径等,这些至今仍是茶色素化学基础。1990年前每吨茶叶仅能提取0.6—1.6千克茶色素,被誉为“药物中的绿色黄金”。现在随着提纯技术发展,已可大量生产。
茶色素是茶叶中茶素及其衍生物氧化而成的,分子结构保持茶素的母核特征。茶色素也是复合体,一般学术界认为茶色素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组成。其中茶褐素最为稳定,分子量也最大。茶色素的pH值在8-10之间,属弱碱性,茶色素在空气中很稳定。
茶红素是茶色素的主体组分,其含量占茶色素总量85%以上,是一类酚性氧化聚合物的异质类群,从中已检出儿茶素二聚物,低聚合物和少量高聚合体。茶色素的前导物中除儿茶素外还有原花色素,黄酮醇及其甙和酚酸等酚性物质,甚至还有氨基酸、蛋白质等非酚性物质。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约占茶叶总量的20%~35%,经过氧化聚合反应,一部分茶多酚可以转化为茶色素。茶色素的活性极大,结构极不稳定,会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有关茶色素的提取方法中,有机溶剂提取法虽研究较多,但得出的优化条件各异,相差较大。如,采用氧化聚合提取,虽然提取纯度高,但其造价高,提取过程中加入一些化学制剂,对设备要求精制,提取时间长,使产物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现阶段急需一种提取方便、产量高、成本低、稳定的茶色素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以茶叶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采用试剂反复清洗原料及干渗,而后煮沸、浓缩、分离,即得到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
或,以茶叶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煮沸、浓缩、分离,即得到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
进一步的说,以茶叶或其残渣作为原料,采用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反复清洗、烘干、再用含金属离子带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反复干渗,干渗后再将其加入至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搅拌条件下煮沸,煮沸液再经浓缩、分离,即得到含浓度在1/4000—1/5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为-50—-1200mv下含有50—40000个以上的负离子/cm3。所述金属离子为钠、钾、硅、硼,详见申请号为201010175162.0专利文献中记载。
所述清洗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4000—1/80;干渗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100—1/30;蒸煮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100—1/5。
所述清洗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1000—1/80;干渗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60—1/40;蒸煮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30—1/10。
所述干渗后再将原料加入至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于不同温度梯度下煮沸。其中,在煮沸(100℃)过程中每隔25℃,调整搅拌速率,搅拌速率依次为5-10r/min,10-15r/min,15-20r/min,120-125r/min。
所述提取所得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作为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或饮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具有优点:
通常泡茶浸出茶多酚这种茶多酚属酸性氧化聚合物,而本发明使用的特殊含金属离子负电位小分子离子液具强还原特性高能量性,所以在不同温度梯度控制搅拌频率下,茶多酚中茶褐素、茶黄素、茶红素在特殊离子液小分子的强溶解强渗透作用,茶色素便从茶叶中绝大部分溶解析出。
本发明采用溶解性、渗透性好,负离子浓度高的小分子离子液作为试剂提取茶色素,进而使获得茶色素无毒并含有大量的负离子。提取所得茶色素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配,进而在保健品、化妆品行业的需求,作为添加剂加入至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食品以及饮品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取100g绿茶残渣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采用浓度为1/12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清洗3-4次原料,去除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残渣,待用;
将上述清洗后原料至于浓度为1/50的过量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进行反复干渗3-4次,使原料充分渗透;
将上述干渗后原料加入至浓度为1/3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在煮沸(100℃)过程中每隔25℃,调整搅拌速率,搅拌速率依次为5r/min,10r/min,15r/min,120r/min;其搅拌速率可根据原料蒸发状况适当调整,满足溶液浸出茶色素速度快。
上述蒸煮液再于110℃下加热5min使其得以浓缩,而后过滤、分离,收集200ml浓黑红色溶液即为含离子液的茶色素。上述获得茶色素在日用品作为添加剂中的应用。上述获得茶色素在日用品中作为添加剂中的应用。
所述含金属离子带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用蒸馏水稀释至各步骤浓度;其中,含金属离子带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以天然矿物提炼成的金属阳离子(K+、Na+等)为主,可激活生物酶,其中,钾、钠离子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本发明掺入后的饲料可提高生物酶的活性和新陈代谢的活力,快速排出体内废物及有害物,提高生物免疫力抗菌功能,增强防病防衰老抗菌抗病毒等能力;其可参照申请号为201010175162.0专利文献中制备获得。
其中,含金属离子带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经口急性毒性进行检测:
试样:申请号为201010175162.0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含金属离子带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为淡黄色液体。
试验动物:
品系:昆明种封闭群,小白鼠;
体重:18-22g;
数量:20只,(雌雄各半);
提供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动物处理:于实验开始前1w将动物置于动物室内检疫观察,健康者用于各项指标检测;动物室条件:室温24±2℃,相对湿度40-70%,12h光照(8AM—8PM)
动物分组:只设1个剂量组,共20只动物。试样计量为人体推荐量的100倍,以蒸馏水为溶剂,给予实验动物后,观察动物的中毒与死亡情况。
试验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
正常成人的每日推荐量为500ml,原液:水=1:2000(v/v),即500ml口服液中含有原液0.25ml。按成人平均体重60kg计,每kg体重每日摄入原液的量为0.0042ml,其100倍的量为0.42ml。将0.42ml原液溶于蒸馏水中至20ml,按0.2ml/kg溶剂1次灌胃给予实验动物,观察14天内动物有无中毒现象、体重增长情况及死亡情况(参见表1)。
表1
染毒后实验动物出现静卧少动,进食、水量减少等表现,2天后逐渐好转,1周后恢复至正常。
由表1可见试样原液在达到人体推荐100倍的条件下,未对实验动物产生不可逆的毒性作用,未造成实验动物死亡。试样原液的最大耐受剂量>0.42ml/kg,即相当于833ml应用液中含有原液试样容积,即应用液的最大耐受剂量达到833ml/kg;可见试样的急性毒性属于实际无毒级。
含金属离子带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经氧化还原电位ORP的检测:
试样:金属离子带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IA-100),对照:巴尔比尔(Powerfeel)
测定仪器:ORPMonitorAmricanMarineIne
测定温度:25℃
测试方法:将10g试样置于小杯中测定,每隔5min,测三次ORP值平均值(表2)。
表2
试样 最高值ORP(mV) 平均值ORP(mV)
巴尔比尔 -95 -90
IA-100 -1200 -1060
实施例2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取5000g绿茶残渣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采用浓度为1/10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清洗3-4次原料,去除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残渣,待用;
将上述清洗后原料至于浓度为1/40的过量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进行反复干渗3-4次,使原料充分渗透;
将上述干渗后原料加入至浓度为1/2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在煮沸(100℃)过程中每隔25℃,调整搅拌速率,搅拌速率依次为10r/min,15r/min,20r/min,125r/min;其搅拌速率可根据原料蒸发状况适当调整,满足溶液快速提取茶色素的需要。
上述蒸煮液再于110℃下加热5min使其得以浓缩,而后过滤、分离,收集20公斤浓黑红色溶液即为含离子液的茶色素。上述获得茶色素在日用品作为添加剂中的应用。
实施例3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取100g绿茶残渣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采用浓度为1/11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清洗3-4次原料,去除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残渣,待用;
将上述清洗后原料至于浓度为1/40的过量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进行反复干渗3-4次,使原料充分渗透;
将上述干渗后原料加入至浓度为1/8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在煮沸(100℃)过程中每隔25℃,调整搅拌速率,搅拌速率依次为5r/min,10r/min,15r/min,120r/min;其搅拌速率可根据原料蒸发状况适当调整,满足溶液快速提取茶色素的需要。
上述蒸煮液再于110℃下加热5min使其得以浓缩,而后过滤、分离,收集200ml浓黑红色溶液即为含离子液的茶色素。上述获得茶色素在保健品、化妆品、食品或饮品作为添加剂中的应用。
实施例4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取100g绿茶残渣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采用浓度为1/10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清洗3-4次原料,去除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残渣,待用;
将上述清洗后原料至于浓度为1/40的过量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进行反复干渗3-4次,使原料充分渗透;
将上述干渗后原料加入至浓度为1/6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在煮沸(100℃)过程中每隔25℃,调整搅拌速率,搅拌速率依次为8r/min,14r/min,18r/min,122r/min;其搅拌速率可根据原料蒸发状况适当调整,满足溶液快速提取茶色素的需要。
上述蒸煮液再于110℃下加热5min使其得以浓缩,而后过滤、分离,收集200ml浓黑红色溶液即为含离子液的茶色素。上述获得茶色素在保健品、化妆品、食品或饮品作为添加剂中的应用。
实施例5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取100g茶残渣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将原料加入至浓度为1/80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在煮沸(100℃)过程中每隔25℃,调整搅拌速率,搅拌速率依次为5r/min,10r/min,15r/min,120r/min;其搅拌速率可根据原料蒸发状况适当调整,满足溶液快速提取茶色素的需要。
上述蒸煮液再于110℃下加热5min使其得以浓缩,而后过滤、分离,收集200ml浓黑红色溶液即为含离子液的茶色素。上述获得茶色素在日用品作为添加剂中的应用。
上述原料可为种植过程中施用富硒离子叶面肥的茶叶、有机茶(不含农药以及重金属残留)或发酵茶。

Claims (7)

1.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茶叶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采用试剂反复清洗原料及干渗,而后煮沸、浓缩、分离,即得到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
或,以茶叶作为原料,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作为试剂,煮沸、浓缩、分离,即得到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茶叶或其残渣作为原料,采用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反复清洗、烘干、再用含金属离子带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反复干渗,干渗后再将其加入至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搅拌条件下煮沸,煮沸液再经浓缩、分离,即得到含浓度在1/4000—1/5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的茶色素。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为-50—-1200mv下含有50—40000个以上的负离子/cm3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4000—1/80;干渗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100—1/30;蒸煮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100—1/5。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1000—1/80;干渗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60—1/40;蒸煮原料的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的浓度为1/30—1/10。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渗后再将原料加入至含金属离子带负电位小分子特殊离子水中于不同温度梯度下煮沸。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得茶色素在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或饮品中的应用。
CN201510571511.3A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Pending CN105166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1511.3A CN105166197A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1511.3A CN105166197A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6197A true CN105166197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89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1511.3A Pending CN105166197A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61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20772C1 (ru) * 2019-07-30 2020-05-13 Константи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Брыкин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расного чая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59A (zh) * 1993-01-01 1993-07-21 南昌洪婺名茶开发公司 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CN1074618A (zh) * 1993-01-01 1993-07-28 南昌洪婺名茶开发公司 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CN1285152A (zh) * 2000-09-14 2001-02-28 龙坚 高活性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59A (zh) * 1993-01-01 1993-07-21 南昌洪婺名茶开发公司 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CN1074618A (zh) * 1993-01-01 1993-07-28 南昌洪婺名茶开发公司 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CN1285152A (zh) * 2000-09-14 2001-02-28 龙坚 高活性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永兴等编著: "《茶医学研究》", 30 November 2005, 浙江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20772C1 (ru) * 2019-07-30 2020-05-13 Константи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Брыкин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расного ча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7667B (zh) 一种以甜叶菊为原料同时制备总咖啡酰奎尼酸和甜菊糖的方法
Danrong et al. Effect of water quality on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reen tea extracts
Konieczynski et al. Comparison of infusions from black and green teas (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 and erva-mate (Ilex paraguariensis A. St.-Hil.)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essential elements,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CN106565724B (zh) 秃疮花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
CN106483215B (zh) 木瓜药材中天然抗氧化剂在线发现及综合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CN103193832B (zh)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分离茶多酚的方法
CN104897806B (zh) 判断菊花是否经过硫熏的hplc检测方法
Pourali et al. Extra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total phenol of grape pomace
CN105166197A (zh) 一种茶色素的提取方法
CN103141619A (zh)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有效成分以及浓缩的方法
CN101423558B (zh) 紫茎泽兰多糖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170943B (zh) 一种用于肉类防腐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0200A (zh) 一种对肉制品具有抑菌保鲜活性的水溶性油橄榄多酚制备方法
CN105920089A (zh) 一种从核桃青皮中高效分离制备植物总多酚的方法
CN105265575A (zh) 一种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防霉变作用的蒲公英提取物
CN104977383A (zh) 一种螺旋藻类食品中微囊毒素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Ardhany et al. The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Cinnamomum javanicum Blume leaves from Central Kalimantan
CN106389180B (zh) 一种银杏原花青素-多糖混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oy et al.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seed extract by soxhlet extraction using different solvents
CN207614397U (zh) 一种茶多酚制备废水处理装置
CN103316197A (zh) 一种清除亚硝酸盐的藠头皂苷提取物制备方法
Li et al. Purification of soybean isoflavones from soy sauce residue by ultrafiltration
Nascimento et al. Genotoxicity of Goji Berry (Lycium barbarum) in vivo Mammalian Cells
CN107184452A (zh) 一种茶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测试方法及应用
CN102302523A (zh) 一种低酚酸银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