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7039A -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7039A
CN105147039A CN201510308977.4A CN201510308977A CN105147039A CN 105147039 A CN105147039 A CN 105147039A CN 201510308977 A CN201510308977 A CN 201510308977A CN 105147039 A CN105147039 A CN 105147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entral gear
powe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haft
convex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89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7039B (zh
Inventor
黄清添
游福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OU Co Ltd
Teh Y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Y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Y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47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7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7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7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68Operat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e.g. with electric driv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2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flexibly-interconnected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trips; Concertina blinds, i.e. upwardly folding flexible scree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2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flexibly-interconnected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trips; Concertina blinds, i.e. upwardly folding flexible screens
    • E06B2009/2627Cellular screens, e.g. box or honeycomb-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06B2009/3222Cordless, i.e. user interface without 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 Toy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致动系统,可透过旋转杆体组件在下降模式与升起模式之间进行选择性地切换。依据致动系统的切换状态,向下拉动操作件可带动窗帘下降或升起。致动系统操作容易而且窗帘的调整十分方便,而且对于操作件的伸展长度有所限制,使得致动系统变得很安全。

Description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种类的窗帘,例如百叶帘、罗马帘以及蜂巢帘。当窗帘下降时可以将窗户遮蔽,使得经由窗户进入房间内的光线减少且提升房间的隐私。一般来说,窗帘设有一操控绳,透过操控绳的操作可拉上或下降窗帘。特别的是,向下拉动操控绳可拉上窗帘,而释放操控绳可使得窗帘下降。
目前窗帘的操控绳与驱动轴相互连接,当向下拉动操控绳时,会使得驱动轴旋转以卷绕悬吊绳,进而使得窗帘上升。当释放操控绳时,可使得驱动轴沿相反方向旋转,进而使得窗帘下降。
然而,长度越长的窗帘通常需要长度越长的操控绳。然而,长度较长的操控绳除了会影响窗帘的美观外,还可能发生勒住孩童颈部的意外。为了降低意外风险,一般会将操控绳维持在较高的位置让幼童无法轻易触碰。不幸的是,当往下拉动操控绳让窗帘下降时,操控绳依然会往较低的位置移动,此时孩童便可触碰到操控绳。对于使用者来说,长度较长的操控绳在操作上也会有些许的不方便。例如,长度较长的操控绳容易缠绕打结而造成操作的困难。
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目前有一些方法是藉由重复地拉动操控绳以驱动窗帘上升。但是要使窗帘下降时,则需要不同的操作方式。
有鉴于此,有需要一种在操作上更为方便的窗帘,以便改善上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致动系统包含有一传动轴,其可转动以收合与展开一窗帘;一驱动单元,包含一轴部及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可驱使该轴部往一第一方向转动;一第一中心齿轮以及多个分别与该第一中心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一第二中心齿轮以及多个分别与该第二中心齿轮及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且该第二中心齿轮与该传动轴相互转动地耦合;以及一切换件,与该轴部相互转动地耦合,该切换件可沿着该轴部的一轴线移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其中该第一位置为该切换件与该第一中心齿轮互相耦合并可往该第一方向同步转动,该第二位置为该切换件与该第二行星齿轮互相耦合并可往该第一方向同步转动。其中,当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一位置时,该轴部往该第一方向的转动为驱使该传动轴往一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而当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轴部往该第一方向的转动为驱使该传动轴往该第一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第二行星齿轮分别由固定的承载件枢转地支撑。
优选地,该轴部设于该传动轴的轴线上。
优选地,该第一、第二中心齿轮分别设于该轴部的轴线上。
优选地,该第一、第二中心齿轮中至少一个具有一内腔,该内腔中转动地耦接一凸齿件,该凸齿件可与该切换件相啮合。
优选地,该凸齿件包含多个沿着该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突出的凸齿。
优选地,该第一、第二中心齿轮分别与一第一凸齿件及一第二凸齿件互相转动地耦合,该第一、第二凸齿件分别设于该第一、第二中心齿轮中的内腔,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一位置时与该第一凸齿件相啮合,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二位置时则与该第二凸齿件相啮合。
优选地,该切换件包含多个第一凸齿与多个第二凸齿,所述多个第一凸齿与所述多个第二凸齿分别朝相反的轴向突出,当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一凸齿与该第一凸齿件相啮合,当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二凸齿与该第二凸齿件相啮合。
优选地,该第一、第二凸齿件与所述多个第一、第二凸齿的配置,仅能将该切换件往该第一方向的转动传至该第一中心齿轮或该第二中心齿轮。
优选地,该第一、第二凸齿件位于该传动轴的轴线上。
优选地,该驱动单元还包含与该操作件相连接的一卷筒,该卷筒可往该第二方向转动以卷收该操作件,该卷筒可往该第一方向转动以展开该操作件。
优选地,该切换件与该卷筒可往该第一方向同步旋转,且当该卷筒为卷收该操作件而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该切换件维持静止不动。
优选地,该操作件为一绳子,向下拉动该操作件时便可驱使该切换件往该第一方向转动。
优选地,该致动系统还包括一壳体及一弹簧,该壳体具有一内腔,该弹簧设于该内腔且具有两个相间隔的尖端,该传动轴具有一第一凸缘表面以及一第二凸缘表面,该第一凸缘表面可顶推其中一个尖端以促使该弹簧扩大,扩大后的该弹簧与该内腔的一内侧壁摩擦卡合,从而阻止该传动轴转动。
优选地,该第二中心齿轮转动地耦接一致动件,当该第二中心齿轮往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转动时,该致动件便可顶推该两个尖端中之一,以促使该弹簧收缩,而收缩后的该弹簧为松开与该内腔的该内侧壁的摩擦卡合,以允许该传动轴转动。
优选地,该传动轴与一轴环相固接,该第一凸缘表面与该第二凸缘表面为设于该轴环上,该第一凸缘表面与该第二凸缘表面之间设有一空隙,该两个尖端位于该空隙中,而该致动件具有一凸肋,该凸肋位于该两个尖端之间的空隙中。
优选地,该致动件具有一凸肋,该凸肋设于该两个尖端之间的一空隙中,且该传动轴的该第一凸缘表面以及该第二凸缘表面位于该两个尖端之间的该空隙以外。
优选地,该致动件往该第一方向转动时便可促使该凸肋顶推该两个尖端中之一与该第一、第二凸缘表面中之一相接触,以驱使该传动轴往该第一方向转动;而该致动件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则可促使该凸肋顶推该两个尖端中之另一者与该第一、第二凸缘表面中之另一者相接触,以驱使该传动轴往该第二方向转动。
优选地,该第二中心齿轮与该传动轴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为放下窗帘,往该第一方向转动时则为拉上窗帘。
优选地,该致动系统还包括一轴体组件,该轴体组件大体上垂直延伸、且透过一传动机构与该切换件连接,该轴体组件转动时便可驱使该切换件沿着该传动轴的轴线位移,以选择性地与该第一中心齿轮或该第二中心齿轮进行耦合。
在本实施例中,窗帘包含一顶轨、一底部、以及一垂直地设于该顶轨与该底部之间的遮蔽结构;一卷绕单元,其具有一悬吊件,该悬吊件与该底部相连接;以及致动系统,其配置于该顶轨中,该卷绕单元与该传动轴相互转动地耦合,其中,该传动轴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便可使得该悬吊件从该卷绕单元伸展,以便放下该底部;而该传动轴往该第一方向转动时则使得该卷绕单元卷收该悬吊件,以便拉上该底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窗帘的立体图。
图2为绘示图1的窗帘的俯视图。
图3为绘示图1的窗帘的示意图。
图4为绘示图1的窗帘中所使用的控制模组的示意图。
图5为绘示图4的控制模组的分解图。
图6为绘示图4的控制模组的剖视图。
图7为绘示致动系统的制动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绘示致动系统的制动组件切换为释锁状态以拉上窗帘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9为绘示致动系统的制动组件切换为释锁状态以放下窗帘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10为绘示图4的控制模组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11为绘示图10的驱动单元的分解图。
图12与图13分别绘示图10的驱动单元中的套筒、滚筒与球体之运作示意图。
图14为绘示图4的控制模组中所设有的动力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15为绘示图4的控制模组中所设有的动力传动组件的分解图。
图16为绘示图4的控制模组中所设有的中心齿轮与凸齿件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17为绘示图15的动力传动组件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8为绘示图17的动力传动组件中的中心齿轮与凸齿件相连接之示意图。
图19为绘示控制模组处于一对应切换件与第一中心齿轮相耦合的驱动模式的示意图。
图20为绘示控制模组处于另一对应切换件与第二中心齿轮相耦合的第二种驱动模式的示意图。
图21为绘示设有传动机构的壳体部的示意图。
图22为绘示传动机构的枢转件的示意图。
图23为绘示传动机构的顶推件的示意图。
图24A以及图24B为绘示传动机构在如图19所示切换件与第一中心齿轮的状态之示意图。
图25A至图27B绘示传动机构的运作,以带动切换件从与第一中心齿轮耦合的位置位移至如图20所示与第二中心齿轮耦合的位置之示意图。
图28A至图29C为绘示传动机构的运作,以带动切换件从与第二中心齿轮耦合的位置位移至与第一中心齿轮耦合的位置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窗帘100的立体图,图2为绘示窗帘100的俯视图,而图3为绘示窗帘100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窗帘100可包含一顶轨102、一遮蔽结构104、以及一底部106,且底部106设于遮蔽结构104的底端。顶轨102可为任何种类与外形。顶轨102可固定于窗户的顶部,而遮蔽结构104以及底部106可从顶轨102垂直悬吊。
遮蔽结构104可具有任何适合的结构。举例来说,遮蔽结构104可包含织布制成的蜂巢结构、百叶帘、或多个平行且垂直配置的板条。
底部106设于窗帘100的底端,且可相对于顶轨102垂直地移动以伸展与收合遮蔽结构104。在本实施例中,底部106可为一个长形状的轨道。然而,任何种类的负载体均适合作为底部106。在其它实施例中,底部106也可为遮蔽结构104的最低位置的部位。
为了驱使遮蔽结构104以及底部106上下位移,窗帘100还可包含有一致动系统108。致动系统108包括多个卷绕单元110、分别耦接至卷绕单元110的多个悬吊件112(图1中以虚线显示)、一传动轴114、一控制模组116、一杆体组件118以及一操作件120(图1中以虚线显示)。悬吊件112可为垂直地延伸于顶轨102与底部106之间的悬吊绳。各悬吊件112可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其对应的卷绕单元110相连接,第二端部则与底部106相连接。卷绕单元110具有可旋转的卷筒,以卷绕及释放悬吊件112,进而拉上与放下底部106。
传动轴114可沿着顶轨102的长度延伸,以定义出一纵轴X,而卷绕单元110以及控制模组116可轴向地连接至传动轴114。经由控制模组116可驱使传动轴114旋转,并透过传动轴114的传动同步驱使卷绕单元110转动,以便卷绕与伸展悬吊件112。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20可为绳子。操作件120与控制模组116相连接,且可向下拉动操作件120以驱使传动轴114往不同的方向旋转。操作件120的最下端可连接至一把手122,以方便操作件120的操作。操作件120的长度大体上短于遮蔽结构104完全展开时的长度,且控制模组116的配置能让使用者可透过重复地拉动与释放操作件120的操作逐步地驱使底部106上升与下降。举例来说,操作件120的总长度可为遮蔽结构104完全展开时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而使用者大约重复地拉动操作件120三次即可将遮蔽结构104完全放下。这样的步骤类似于棘轮技术,即使用者拉动操作件120以放下或拉上底部106一段距离、释放操作件120以便其进行收回、及再次拉动操作件120以继续放下或拉上底部106。使用者可多次重复上述的步骤,直到遮蔽结构104到达所欲设的高度为止。
使用者可经由往S方向旋转杆体组件118切换控制模组116,以在两种驱动模式中采选操作件120的驱动模式:第一种驱动模式为升起驱动模式,即向下拉动操作件120时便可驱使底部106向上位移;第二种驱动模式为下降驱动模式,即向下拉动操作件120时便可驱使底部106向下位移。当操作件120未被操作时,遮蔽结构104与底部106的重量可经由一制动组件的作用维持静态,其中,该制动组件可结合于控制模组116内部。
图4为绘示控制模组116的示意图,图5为绘示控制模组116内的致动机构的分解图,而图6为绘示控制模组116的剖视图。控制模组116可包含有一制动组件124、一驱动单元126、第一组齿轮、第二组齿轮、一切换件136、以及一传动机构138。第一组齿轮包括多个行星齿轮128及一中心齿轮130,所述多个行星齿轮128由一固定的承载件129枢转地支撑且分别与中心齿轮130相啮合。第二组齿轮包括多个行星齿轮132及一中心齿轮134,所述多个行星齿轮132由一固定的承载件133枢转地支撑且分别与中心齿轮134相啮合。控制模组116中的这些元件可配置于一壳体140中,且壳体140可由多个壳体部140A、140B、140C、140E以及一侧盖140D所组成。
制动组件124可包含一轴环142、一个或多个弹簧144(本实施例为两个)以及一致动件146。轴环142可与传动轴114相固接,使轴环142与传动轴114可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轴环142可具有一环状部145以及两个相间隔的凸缘147,该两个凸缘147分别由环状部145突出。该两个凸缘147可分别定义出两个凸缘表面147A、147B,该两个凸缘表面147A、147B偏离于传动轴114的轴线、且界定一空隙143的相对两侧。
各弹簧144可为螺旋弹簧,其具有两个相间隔的尖端144A、144B(如图7至图9所示),且两个尖端144A、144B之间界定有一空隙149。各弹簧144可以传动轴114为轴线组接于壳体140的内腔148中,且弹簧144的外周缘与内腔148中的内侧壁148A相接触。依据一实施例,内腔148例如设于壳体部140A中。此外,该两个弹簧144环绕轴环142的凸缘147,且两个尖端144A、144B分别设于两个凸缘表面147A、147B之间的空隙143中。换句话说,两个凸缘表面147A、147B位于各弹簧144中在两个尖端144A、144B间的空隙149的外侧(如图7至图9所示)。
致动件146可包含一轴部146A以及一凸肋146B,且凸肋146B偏离于轴部146A的轴线。致动件146为沿着传动轴114的相同轴线枢接,轴部146A与传动轴114相对齐,且凸肋146B设于各弹簧144中在两个尖端144A、144B间的空隙149内。致动件146上位于轴部146A的相对侧之一端部,为与传动轴114相连接,使致动件146与传动轴114可同步旋转(例如,致动件146可与轴环142相固定)。因此,致动件146与传动轴114可以往两个不相同的方向同步旋转,以促使制动组件124释锁并驱使底部106升起或下降。
配合图4至图6,图7至图9为绘示制动组件124的操作之示意图。参见图7,制动组件124为处于锁定状态,且操作件120未被拉动。在此锁定状态时,底部106对于悬吊件112所施加的垂直重力会产生一力矩,其促使轴环142转动,使得两个凸缘表面147A、147B中之一(例如凸缘表面147B)顶推两个尖端144A、144B中之一(例如尖端144B)。此顶推力为促使两个尖端144A、144B相互靠近(即往缩小空隙149的方向),进而迫使弹簧144向外扩大并与内腔148的内侧壁148A产生摩擦接触。弹簧144的外周缘与内侧壁148A之间的摩擦接触作用可抵销悬吊重量所产生的力矩,以防止弹簧144、轴环142、以及固定于轴环142的传动轴114往放下底部106的方向转动。藉此,底部106可在欲设的高度保持静态。
要将制动组件124由锁定状态切换为释锁状态时,可驱使致动件146转动,使得凸肋146B顶推两个尖端144A、144B中之一(即往扩大空隙149的方向),进而迫使弹簧144向内收缩并松开其与内腔148的内侧壁148A之间的摩擦接触。接着,致动件146的凸肋146B可进一步顶推并促使收缩后的弹簧144旋转,使两个尖端144A、144B中之一顶推轴环142的两个凸缘表面147A、147B中之一,从而驱使轴环142与传动轴114转动,以拉上或放下底部106。
参见图8,致动件146往拉上底部106的方向r1转动时,凸肋146B便可顶推尖端144B,以迫使弹簧144收缩并促使弹簧144往相同的方向r1转动。被收缩的弹簧144与致动件146同步转动时,弹簧144的尖端144B可顶推轴环142的凸缘表面147B,使轴环142与传动轴114往相同的方向r1转动以拉上底部106。
参见图9,致动件146往放下底部106的方向r2(即r1的反方向)转动时,凸肋146B则可顶推尖端144A,以迫使弹簧144收缩并促使弹簧144往相同的方向r2转动。被收缩的弹簧144与致动件146同步转动时,弹簧144的尖端144A可顶推轴环142的凸缘表面147A,使得轴环142与传动轴114往相同的方向r2转动以放下底部106。
配合图4至图6,图10与图11为分别绘示驱动单元126的立体图与分解图。参见图4至图6、图10以及图11,驱动单元126可包含操作件120(以虚线表示)、与操作件120相连接的卷筒150、弹簧152、单向耦合装置154以及一轴部156。侧盖140D可与一固定轴158相固接,而卷筒150可与固定轴158相枢接。固定轴158可与传动轴114具有相同的轴线,且定义出卷筒150的枢轴线。卷筒150上可设有一凸部150A,且凸部150A径向地偏离卷筒150的枢轴线。卷筒150可与操作件120的一末端相固定,且操作件120可延伸于控制模组116的壳体140以外。
弹簧152例如为螺旋状的扭簧,其设于卷筒150的内腔中。弹簧152的内末端与固定轴158相连接,弹簧152的外末端则与卷筒150相连接。固定轴158上还可组接有一垫圈159(如图5所示),以维持弹簧152于卷筒150的内部。弹簧152可促使卷筒150旋转,以便卷收操作件120。
单向耦合装置154可包含一套筒160、一滚筒162及一球体164。套筒160可在邻近卷筒150处与固定轴158相枢接。套筒160的内部具有一圆筒状的侧壁165,该侧壁165定义出套筒160的内腔166,且侧壁165中设有一凹槽167,该凹槽167沿着平行于固定轴158的方向延伸。套筒160的周围可设有一缺口168,且缺口168与卷筒150的凸部150A相卡合,使套筒160与卷筒150可往两个不同的方向一起转动。
滚筒162的外表面上可设有一封闭的导轨169,该导轨169围绕滚筒162之周围。滚筒162可以固定轴158的轴线枢接于套筒160的内腔166中。滚筒162与套筒160相组接时,凹槽167部分重叠导轨169,而球体164可移动地设于凹槽167和导轨169中。
轴部156大体上与传动轴114具有相同的轴线。轴部156可同轴地固定于滚筒162,使轴部156与滚筒162可由固定轴158所定义的相同轴线同步转动。轴部156可为一分开的元件固定于滚筒162,或与滚筒162为一体形成。
配合图11,图12与图13为分别绘示套筒160、滚筒162以及球体164间的交互作用的示意图。图12与图13中是以平面投影方式绘示导轨169。导轨169中可设有多个挡止区169A,所述多个挡止区169A为导轨169中的凹陷并沿滚筒162的周围分布。如图12所示,当卷筒150以及套筒160往伸展操作件120的第一方向R1同步转动时,球体164可沿着凹槽167与导轨169移动,直到球体164与其中一个挡止区169A相卡合,藉此使卷筒150的转动可透过套筒160、球体164以及滚筒162传达至轴部156。换句话说,向下拉动操作件120时,便可驱使卷筒150与轴部156往第一方向R1转动。
参见图13,操作件120向下伸展后被释放时,弹簧152即可促使卷筒150往第二方向R2(即R1的反方向)转动,以卷收操作件120。卷筒150与套筒160往第二方向R2的同步转动,便可带动球体164离开挡止区169A且在不受阻挡的情况下持续地沿着滚筒162的导轨169移动。当卷筒150与套筒160为卷收操作件120同步转动时,滚筒162与轴部156维持静止。
参阅图4至图13,透过切换件136、包括行星齿轮128与中心齿轮130的第一组齿轮、以及包括行星齿轮132与中心齿轮134的第二组齿轮的配置可形成一动力传动组件,其可将轴部156与卷筒150往第一方向R1的转动(即在操作件120往下拉动时所导致的转动),选择性地转换为致动件146往第一方向r1或第二方向r2的转动,以分别拉上或放下底部106。配合图4至图6,图14至图17为绘示上述的动力传动组件的不同示意图。上述的动力传动组件的所有部件均以大体上相同的轴线组合,且该轴线对应传动轴114的纵轴X。
参阅图5、图6、图14至图16,切换件136的配置,使切换件136可与轴部156同步旋转,且切换件136可沿着轴部156与传动轴114的共同轴X移动。举例来说,切换件136可与套筒170相固接,套筒170具有一多边形的内腔,而轴部156可装设于套筒170的内腔。藉此,切换件136与套筒170可相对于轴部156轴向地同步滑动,且随着轴部156往两个方向旋转。切换件136可包括多个凸齿171与多个凸齿172,其中多个凸齿171与多个凸齿172分别朝两个相反的轴向突出。凸齿171、172分别沿着两个圆形周围分布,该两个圆形以纵向轴X为中心且具有大体上相等(如图15所示)或不同的直径。
中心齿轮130可包含呈径向地向外突出的多个凸齿130A以及一内腔130B,内腔130B可容置一凸齿件174。凸齿件174可具有一中央开口174A、多个凸齿174B以及呈径向地向外突出的多个相间隔的凸肋174C。凸齿174B可绕着中央开口174A分布,且在凸齿件174的一侧朝向切换件136轴向地(即沿着传动轴114的纵向轴X)突出。凸齿件174可组装于中心齿轮130的内腔130B中,且中心齿轮130可具有向内突出的多个凸肋130C,多个凸肋130C分别装设于凸齿件174的凸肋174C间所定义的多个间隙中(如图16所示)。如图16所示,每一对凸肋174C间的间隙尺寸可大于容置于其中的凸肋130C,藉此允许凸齿件174相对于中心齿轮130的有限转动位移。此组合可透过中心齿轮130的各凸肋130C与凸齿件174的邻近凸肋174C的接触,使凸齿件174旋转地耦接中心齿轮130。此外,套筒170可穿过凸齿件174的中央开口174A,以枢转地支撑凸齿件174与中心齿轮130。藉此,中心齿轮130及凸齿件174可沿着与轴部156及传动轴114的相同轴线枢接,且允许中心齿轮130与凸齿件174相对于切换件136、套筒170与轴部156旋转。
多个行星齿轮128围绕着中心齿轮130设置,且分别与中心齿轮130的凸齿130A相啮合。多个行星齿轮128可分别与承载件129相枢接,而承载件129固定于控制模组116的壳体140。承载件129具有一中央孔129A,套筒170可穿过中央孔129A并于其中受支撑,使套筒170可枢转及轴向地滑动。
参考图5、图6及图14至图18,中心齿轮134可包含呈径向地向外突出的多个凸齿134A以及一内腔134B,内腔134B可容置一凸齿件176。凸齿件176具有一中央开口176A、多个凸齿176B、以及多个相间隔且呈径向地向外突出的凸肋176C。多个凸齿176B可围绕中央开口176A分布,且在凸齿件176的一侧朝向切换件136轴向地(即沿着传动轴114的纵向轴X)突出。凸齿件176可设于中心齿轮134的内腔134B中,中心齿轮134还具有多个向内突出的凸肋134C,且多个凸肋134C分别设于凸齿件176的凸肋176C间所定义的多个间隙中(显示于图18)。如图18所示,每一对凸肋176C间的间隙尺寸可大于其中所容置的凸肋134C,藉此允许凸齿件176相对于中心齿轮134的有限转动位移。此组合可透过中心齿轮134的凸肋134C与凸齿件176的邻近凸肋176C的接触,使凸齿件176与中心齿轮134旋转地相耦接。此外,致动件146的轴部146A可容置于凸齿件176的中央开口176A,使凸齿件176及中心齿轮134旋转地耦接致动件146及传动轴114。因此,中心齿轮134与凸齿件176可沿着与轴部156及传动轴114的相同轴线枢接,且中心齿轮134与凸齿件176可与传动轴114和致动件146往两个方向同步旋转。
多个行星齿轮132可分别与承载件133相枢接,而承载件133固定于控制模组116的壳体140并与承载件129轴向地相间隔。承载件133可具有一中央孔133A,致动件146的轴部146A可穿过中央孔133A并于其中受枢转地支撑。多个行星齿轮132围绕着中心齿轮134设置,且分别与中心齿轮134的凸齿134A及多个行星齿轮128相啮合。藉由此设置,中心齿轮130与中心齿轮134可同步往相反方向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中心齿轮130、134与行星齿轮128、132的尺寸配置,使得中心齿轮130、134能够以相同的转速转动。
在上述的组合中,切换件136可沿着轴部156的轴线滑动于两个位置之间,其中第一位置为切换件136的凸齿171与凸齿件174的凸齿174B相啮合且切换件136的凸齿172脱离凸齿件176的凸齿176B,第二位置为切换件136的凸齿172与凸齿件176的凸齿176B相啮合而切换件136的凸齿171脱离凸齿件174的凸齿174B。切换件136的凸齿171、172、凸齿件174的凸齿174B以及凸齿件176的凸齿176B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形状,以单方向地传动切换件136的转动位移,即对应下拉操作件120的方向。因此,当切换件136的凸齿171与凸齿件174的凸齿174B相啮合时,切换件136与中心齿轮130可透过凸齿件174互相耦合,使切换件136与中心齿轮130可往对应于下拉操作件120的方向旋转。当切换件136的凸齿172与凸齿件176的凸齿176B相啮合时,切换件136可透过凸齿件176与中心齿轮134相耦合,使切换件136与中心齿轮134可往对应于下拉操作件120的相同方向旋转。
配合图4至图18,图19与图20为绘示控制模组116的操作示意图。参阅图19,切换件136为处于脱离凸齿件176而与凸齿件174相啮合的第一位置(即凸齿171与凸齿174B相啮合)。控制模组116处于此状态时,切换件136、凸齿件174以及中心齿轮130相互耦合,以能够往对应于操作件120从卷筒150伸展的方向R1同步旋转。因此,使用者可向下拉动操作件120,以驱使卷筒150、轴部156以及切换件136往相同的方向R1转动。由于切换件136与中心齿轮130相互转动地耦合,切换件136的旋转也可驱动中心齿轮130往相同的方向R1转动。由于行星齿轮128与行星齿轮132之间的啮合,中心齿轮130往方向R1的转动便可驱使中心齿轮134(和转动地耦合至中心齿轮134的凸齿件176、致动件146以及传动轴114)同步绕着纵轴X往方向R2(方向R2为R1的反方向)转动。当行星齿轮128、132转动以在中心齿轮130、134间传送转动时,承载件129、133维持静态。
切换件136与中心齿轮130的耦合可设为下降驱动模式,即透过向下拉动操作件120即可驱使凸齿件176、中心齿轮134、致动件146、以及传动轴114往方向R2转动,使悬吊件112从卷绕单元110伸展以放下底部106。如图9所示,往方向R2转动的致动件146的凸肋146B可顶推尖端144A,以促使弹簧144收缩且往相同的方向转动。被收缩的弹簧144与致动件146转动时,弹簧144的尖端144A可顶推轴环142的凸缘表面147A,以促使轴环142及传动轴114往放下底部106的方向转动。
参阅图20,切换件136为处于脱离凸齿件174而与凸齿件176相啮合的第二位置(即凸齿172与凸齿176B相啮合)。控制模组116处于此状态时,切换件136、凸齿件176以及中心齿轮134相互耦合,以能够往对应于操作件120从卷筒150伸展的方向R1同步旋转。因此,使用者可透过往下拉动操作件120驱使卷筒150、轴部156、切换件136、凸齿件176以及中心齿轮134同步绕纵向轴X往相同的方向R1转动。由于致动件146与中心齿轮134相互转动地耦合,致动件146也往相同的方向R1转动。当中心齿轮134往方向R1转动时,由于行星齿轮128与行星齿轮132互相啮合,中心齿轮130可绕着套筒170往另一相反方向转动。
切换件136与中心齿轮134的耦合可设为升起驱动模式,即透过往下拉动操作件120即可驱使凸齿件176、中心齿轮134、致动件146以及传动轴114往方向R1转动,使卷绕单元110卷收悬吊件112以拉上底部106。如图8所示,往方向R1转动的致动件146的凸肋146B可顶推尖端144B,以促使弹簧144收缩并往相同的方向转动。随被收缩的弹簧144与致动件146转动,弹簧144的尖端144B便可顶推轴环142的凸缘表面147B,使轴环142与传动轴114往拉上底部106的方向转动。
由于中心齿轮130、134的配置,当操作件120伸展一特定长度时,各卷绕单元110在下降驱动模式及上升驱动模式下所完成的转数大体上等于卷筒150的转数。换言之,就操作件120的相同伸展长度,底部106在下降驱动模式下的垂直位移量等于在升起驱动模式下的垂直位移量。
参阅图7至图9、以及图13,操作件120向下伸展后(例如在升起驱动模式或下降驱动模式)被释放时,弹簧152可促使卷筒150转动以卷收操作件120(即对应图19所示的方向R2),而滚筒162、轴部156以及切换件136维持静止不动。在卷收操作件120的过程中,中心齿轮130、134及凸齿件174、176也维持静止不动。当卷筒150卷收操作件120且轴部156维持静止时,底部106的悬吊重量可促使传动轴114转动,使轴环142的凸缘表面147A或147B顶推相对应的尖端144A或尖端144B,以迫使弹簧144向外扩大。扩大的弹簧144可与内腔148的内侧壁148A产生摩擦地接触,以阻止传动轴114往放下底部106的方向转动。
继续参阅图4至图6,切换件136可透过传动机构138与杆体组件118连接。要将切换件136选择性地与中心齿轮130或中心齿轮134相耦合时,使用者可手动旋转杆体组件118,以驱动传动机构138,便可驱使切换件136介于两个位置之间位移,以分别与凸齿件174、176相啮合(如图19与图20所示)。
杆体组件118可包含一杆体180以及一接合件181。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杆体180可为长形状且大体上垂直地延伸于窗帘100的前方。接合件181可在邻近顶轨102的末端处与壳体140相枢接,且可具有一齿轮182。杆体180的上末端与接合件181相枢接,使杆体180可相对于垂直方向进行倾斜的调整,以方便使用者握持与手动操作。
配合图5以及图6,图21为绘示配置有传动机构138的壳体部140C的示意图。参阅图5、图6以及图21,传动机构138可设于壳体部140C的内腔中,且该内腔的内侧壁设有一突出的抵触部183。传动机构138可包含一臂体组184以及两个弹簧186、187。臂体组184大约平行于传动轴114的纵轴X延伸,且包含一凸齿件188,该凸齿件188与杆体组件118的齿轮182相啮合。藉由转动杆体组件118即可带动臂体组184沿着平行于传动轴114的位移轴Y移动,如此可驱使切换件136位移并选择性地与凸齿件174或凸齿件176进行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臂体组184还可包含一托座190、一轴体组件191以及一顶推件192。托座190大约垂直于位移轴Y延伸,且与套筒170相枢接。此外,托座190以及轴体组件191可沿着位移轴Y同步滑移,以切换切换件136的位置。
参阅图5、图6以及图21,轴体组件191可包含一杆体193以及一枢转件194,且枢转件194与杆体193的末端相枢接。杆体193可与托座190相固接,而托座190枢转地支撑套筒170与切换件136。一末端接头193A通过托座190组装并与杆体193的一末端固定连接,使托座190与杆体193相固接。枢转件194可与杆体193沿着位移轴Y滑动,且可绕着位移轴Y相对于杆体193转动。配合图5、图6以及图21,图22为绘示枢转件194的示意图。枢转件194可在围绕位移轴Y分布有两组相同的结构,每组结构包含一第一斜面194A、一止挡缘194B、一凹槽194C以及一第二斜面194D。第一斜面194A的第一末端位于邻近止挡缘194B,第一斜面194A的第二末端则邻近凹槽194C。凹槽194C可为长形状且平行于位移轴Y延伸。第二斜面194D的相对两个末端分别与止挡缘194B及另一组结构的凹槽194C相连接。
轴体组件191可介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位移轴Y移动,其中,枢转件194的止挡缘194B在轴体组件191处于第一位置时为脱离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枢转件194的止挡缘194B在轴体组件191处于第二位置时则与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相接触。
配合图5、图6以及图21,图23为绘示顶推件192的示意图。顶推件192可组接于邻近枢转件194的位置。顶推件192的一末端可与凸齿件188相固接。顶推件192在凸齿件188的相对另一末端可具有两组相同且围绕位移轴Y配置的结构,其中,每组结构包含有一斜面192A以及一挡止缘192B,且挡止缘192B设于斜面192A的一末端。顶推件192可沿着位移轴Y移动以带动枢转件194与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相接触,或者顶推枢转件194脱离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
两个弹簧186、187可分别与轴体组件191和顶推件192相连接,且可分别促使轴体组件191和顶推件192相互靠近。
对照参考图19及图20,图24A至图29C为绘示传动机构138的操作示意图。参阅图19、图24A及图24B,为绘示传动机构138处于对应切换件136与凸齿件174相啮合并与中心齿轮130相耦合的状态。传动机构138处于此状态时,轴体组件191位于第一位置,使枢转件194的止挡缘194B脱离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且抵触部183容置于枢转件194的凹槽194C中。图24A与图24B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视角绘示轴体组件191与顶推件192处于此状态的示意图。
参阅图3、图20、及图25A至图27B,要将切换件136与凸齿件176相啮合时,可将杆体组件118往方向S转动。由于齿轮182与凸齿件188相啮合,杆体组件118的转动将驱使接合件181旋转并推动顶推件192沿着位移轴Y往方向T1滑移。此顶推件192的移动可压缩弹簧187并导致顶推件192的斜面192A与枢转件194的第一斜面194A相接触,如此可推动轴体组件191沿着位移轴Y往方向T1移动,以便带动切换件136从凸齿件174往凸齿件176位移。此轴体组件191的移动也使得抵触部183脱离枢转件194的凹槽194C且压缩弹簧186。图25A与图25B为在两个不同视角分别绘示臂体组184进行此运作的部分示意图。只要抵触部183维持于凹槽194C中,枢转件194不会绕着位移轴Y转动。
参阅图26A与图26B,一旦抵触部183脱离凹槽194C,顶推件192即可推动枢转件194绕着位移轴Y转动,直到止挡缘194B与顶推件192的挡止缘192B相接触,且抵触部183与凹槽194C呈非对齐并面向第一斜面194A。
参阅图27A与图27B,接着可释放杆体组件118,弹簧187即可促使顶推件192沿着位移轴Y往方向T2(即T1的相反方向)移动,以便带动杆体组件118反向旋转而回复初始位置。同时,弹簧186可促使轴体组件191往相同的方向T2位移,以促使枢转件194的第一斜面194A滑动地接触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一旦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滑动地接触枢转件194的第一斜面194A,枢转件194便可绕着位移轴Y转动,直到止挡缘194B与末端部183A相卡合,且弹簧187可促使顶推件192脱离枢转件194的接触。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与枢转件194的止挡缘194B的卡合,可使得轴体组件191维持于第二位置,以便保持切换件136与凸齿件176相啮合的状态。
对照图3、图5、图19及图20,图28A至图29C为绘示传动机构138的运作,以便带动切换件136从与凸齿件176相啮合的位置位移至与凸齿件174相啮合的位置。参阅图3、图5及图28A,要促使切换件136与凸齿件174相啮合时,使用者可往方向S旋转杆体组件118,使接合件181转动并推动顶推件192沿着位移轴Y往方向T1移动。顶推件192的位移可压缩弹簧187且使得顶推件192的斜面192A与枢转件194的第二斜面194D相接触,进而顶推轴体组件191沿着位移轴Y往方向T1滑移,以便枢转件194脱离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轴体组件191的滑动也可造成切换件136往凸齿件176进行些微地移动。
参阅图28B,枢转件194脱离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后,第二斜面194D与顶推件192的斜面192A之间的滑动接触将导致枢转件194转动,直到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面向第二斜面194D。
参阅图29A,使用者接着可释放杆体组件118,而弹簧187可促使顶推件192沿着位移轴Y往方向T2(即T1的相反方向)位移,进带动杆体组件118反向转动并回复初始位置。同时,弹簧186可促使轴体组件191往方向T2位移,进而迫使枢转件194的第二斜面194D与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滑动地接触。
参阅图29B,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与枢转件194的第二斜面194D滑动地接触后,枢转件194便可绕着位移轴Y转动,直到抵触部183插入枢转件194的凹槽194C,而顶推件192因弹簧187的弹力作用可移离枢转件194。
参阅图29C,接着弹簧186的弹力可促使轴体组件191往方向T2位移,以带动切换件136与凸齿件174相啮合,且使第一斜面194A、第二斜面194D以及枢转件194的止挡缘194B脱离抵触部183的末端部183A。在此移动的过程中,抵触部183滑动地容置于枢转件194的凹槽194C中。
藉由传动机构138,杆体组件118可往相同的方向转动,以带动切换件136选择性与中心齿轮130或中心齿轮134相耦合,以介于下降驱动模式以及升起驱动模式之间切换致动系统108。
本发明所提供的致动系统可适用于任何种类的窗帘。能使用本发明的致动系统的窗帘例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包含蜂巢结构的窗帘,包含有多个百叶板悬吊于顶轨与底部之间的窗帘,或包含有多个弯曲的帘片悬吊于顶轨与底部之间的窗帘。
本发明所提供的致动系统,藉由转动杆体组件可选择地切换致动系统于下降驱动模式和升起驱动模式之间,且依据驱动模式的状态,可透过向下拉动操作件带动窗帘升起与下降。致动系统很容易操作,而且调整窗帘很方便,且操作件的伸展长度有所限制,所以使用上很安全。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的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制。其它元件的变化或组合都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00窗帘102顶轨
104遮蔽结构106底部
108致动系统110卷绕单元
112悬吊件114传动轴
116控制模组118杆体组件
120操作件124制动组件
122把手
126驱动单元128行星齿轮
129承载件129A中央孔
130中心齿轮130A凸齿
130B内腔130C凸肋
132行星齿轮133承载件
133A中央孔134中心齿轮
134A凸齿134B内腔
134C凸肋
136切换件138传动机构
140壳体140A壳体部
140B壳体部140C、140E壳体部
140D侧盖142轴环
143空隙144弹簧
149空隙144A尖端
144B尖端145环状件
146致动件146A轴部
146B凸肋147凸缘
147A凸缘表面147B凸缘表面
148内腔148A内侧壁
150卷筒150A凸部
152弹簧156轴部
158固定轴159垫圈
160套筒162滚筒
164球体165侧壁
166内腔167凹槽
168缺口169导轨
169A挡止区170套筒
171凸齿172凸齿
174凸齿件
174A中央开口174B凸齿
174C凸肋
176凸齿件176A中央开口
176B凸齿176C凸肋
180杆体181接合件
182齿轮183抵触部
183A末端部184臂体组件
186弹簧187弹簧
188凸齿件190托座
191轴体组件192顶推件
192A斜面192B挡止缘
193杆体194枢转件
193A末端接头
194A第一斜面194B止挡缘
194C凹槽194D第二斜面

Claims (21)

1.一种窗帘的致动系统,包括:
一传动轴,其可转动以收合与展开一窗帘;
一驱动单元,包含一轴部及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可驱使该轴部往一第一方向转动;
一第一中心齿轮、以及多个分别与该第一中心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
一第二中心齿轮、以及多个分别与该第二中心齿轮及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且该第二中心齿轮与该传动轴相互转动地耦合;以及
一切换件,其与该轴部相互转动地耦合,该切换件可沿着该轴部的轴线移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其中,该第一位置为该切换件与该第一中心齿轮互相耦合并可往该第一方向同步转动的状态,该第二位置为该切换件与该第二中心齿轮互相耦合并可往该第一方向同步转动的状态;
其中,当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一位置时,该轴部往该第一方向的转动为驱使该传动轴往一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而当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轴部往该第一方向的转动为驱使该传动轴往该第一方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第二行星齿轮分别由固定的承载件枢转地支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轴部设于该传动轴的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中心齿轮分别设于该轴部的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中心齿轮中至少一个具有一内腔,该内腔中转动地耦接一凸齿件,该凸齿件可与该切换件相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凸齿件包含多个沿着该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突出的凸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中心齿轮分别与一第一凸齿件及一第二凸齿件互相转动地耦合,该第一、第二凸齿件分别设于该第一、第二中心齿轮中的内腔,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一位置时与该第一凸齿件相啮合,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二位置时则与该第二凸齿件相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切换件包含多个第一凸齿与多个第二凸齿,所述多个第一凸齿与所述多个第二凸齿分别朝相反的轴向突出,当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一凸齿与该第一凸齿件相啮合,当该切换件处于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二凸齿与该第二凸齿件相啮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凸齿件与所述多个第一、第二凸齿的配置,仅能将该切换件往该第一方向的转动传至该第一中心齿轮或该第二中心齿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凸齿件位于该传动轴的轴线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还包含与该操作件相连接的一卷筒,该卷筒可往该第二方向转动以卷收该操作件,该卷筒可往该第一方向转动以展开该操作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切换件与该卷筒可往该第一方向同步旋转,且当该卷筒为卷收该操作件而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该切换件维持静止不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为一绳子,向下拉动该操作件时便可驱使该切换件往该第一方向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壳体及一弹簧,该壳体具有一内腔,该弹簧设于该内腔且具有两个相间隔的尖端,该传动轴具有一第一凸缘表面以及一第二凸缘表面,该第一凸缘表面可顶推其中一个尖端以促使该弹簧扩大,扩大后的该弹簧与该内腔的一内侧壁摩擦卡合,从而阻止该传动轴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中心齿轮转动地耦接一致动件,当该第二中心齿轮往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转动时,该致动件便可顶推该两个尖端中之一,以促使该弹簧收缩,而收缩后的该弹簧为松开与该内腔的该内侧壁的摩擦卡合,以允许该传动轴转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与一轴环相固接,该第一凸缘表面与该第二凸缘表面为设于该轴环上,该第一凸缘表面与该第二凸缘表面之间设有一空隙,该两个尖端位于该空隙中,而该致动件具有一凸肋,该凸肋位于该两个尖端之间的空隙中。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件具有一凸肋,该凸肋设于该两个尖端之间的一空隙中,且该传动轴的该第一凸缘表面以及该第二凸缘表面位于该两个尖端之间的该空隙以外。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件往该第一方向转动时便可促使该凸肋顶推该两个尖端中之一与该第一、第二凸缘表面中之一相接触,以驱使该传动轴往该第一方向转动;而该致动件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则可促使该凸肋顶推该两个尖端中之另一者与该第一、第二凸缘表面中之另一者相接触,以驱使该传动轴往该第二方向转动。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中心齿轮与该传动轴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为放下窗帘,往该第一方向转动时则为拉上窗帘。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轴体组件,该轴体组件大体上垂直延伸、且透过一传动机构与该切换件连接,该轴体组件转动时便可驱使该切换件沿着该传动轴的轴线位移,以选择性地与该第一中心齿轮或该第二中心齿轮进行耦合。
21.一种窗帘,包括:
一顶轨、一底部、以及一垂直地设于该顶轨与该底部之间的遮蔽结构;
一卷绕单元,其具有一悬吊件,该悬吊件与该底部相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所述的致动系统,其配置于该顶轨中,该卷绕单元与该传动轴相互转动地耦合,其中,该传动轴往该第二方向转动时便可使得该悬吊件从该卷绕单元伸展,以便放下该底部;而该传动轴往该第一方向转动时则使得该卷绕单元卷收该悬吊件,以便拉上该底部。
CN201510308977.4A 2014-06-09 2015-06-08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Active CN1051470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09402P 2014-06-09 2014-06-09
US62/009,402 2014-06-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7039A true CN105147039A (zh) 2015-12-16
CN105147039B CN105147039B (zh) 2017-12-12

Family

ID=5454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8977.4A Active CN105147039B (zh) 2014-06-09 2015-06-08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28318B2 (zh)
EP (1) EP3164565B1 (zh)
KR (1) KR101906028B1 (zh)
CN (1) CN105147039B (zh)
TR (1) TR201815455T4 (zh)
TW (1) TWI570318B (zh)
WO (1) WO201600176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4390A (zh) * 2020-03-09 2021-09-10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和其致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9513B1 (ko) * 2013-08-27 2014-02-07 곽재석 이중원단 블라인드의 원단 각도 조절장치
GB2517547B (en) * 2014-06-06 2015-11-04 Fourds Ltd Operating mechanism enclosing the cord of a screen assembly
TWI562748B (en) * 2014-06-09 2016-12-21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KR101916646B1 (ko) * 2014-06-09 2018-11-07 데 요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창문 가리개, 이의 구동 시스템 및 이의 작동 방법
USD789116S1 (en) * 2014-12-09 2017-06-13 Hunter Douglas Inc. Sample deck for selecting a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US10240391B2 (en) * 2015-09-24 2019-03-26 Comfortex Window Fashions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window shadings with powered adjustment
US10538963B2 (en) * 2016-02-19 2020-01-21 Hunter Douglas Inc Wand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
IL244921A0 (en) * 2016-04-05 2016-07-31 Holis Industries Ltd Venetian blind control mechanism
US10975618B2 (en) * 2017-07-26 2021-04-13 Whole Space Industries Ltd Slat tilt mechanism for window coverings
US11713620B2 (en) 2017-10-24 2023-08-01 Maxxmar Inc. Blind control having a narrow profile drive
US10952520B2 (en) 2017-12-28 2021-03-23 David Andrew Nevill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tching beard hair trimmings
US11428045B2 (en) 2018-02-23 2022-08-30 Maxxmar Inc. Blind control having a narrow profile drive with gears between the blind roll and window
CN114532826A (zh) * 2020-11-26 2022-05-27 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窗帘
CN214787118U (zh) * 2021-05-08 2021-11-19 宁波振飞窗饰制品有限公司 可任意启停的弹簧卷帘
WO2023049567A1 (en) * 2021-09-22 2023-03-30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WO2024035689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4981Y (zh) * 1992-05-22 1993-11-03 王伯瑜 可控定位自动卷帘器
CN201021593Y (zh) * 2007-03-10 2008-02-13 林宗福 弹簧式无绳自动窗帘
EP1660750B1 (fr) * 2003-09-05 2008-04-23 Mariton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store venitien
CN201452778U (zh) * 2009-05-27 2010-05-12 郭玲 光控自动窗帘
TW201335475A (zh) * 2012-02-23 2013-09-01 Teh Yor Co Ltd 窗簾及其控制模組
US20130340951A1 (en) * 2012-06-25 2013-12-26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Its Control Modul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203828620U (zh) * 2014-05-07 2014-09-17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适光手/电动窗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3086A (ja) * 1982-02-19 1983-08-25 ト−ソ−株式会社 ロ−ルブラインドのクラツチ装置
JP3077194U (ja) * 2000-10-24 2001-05-11 株式会社シネマ工房 映写スクリーン等のシート巻取装置
US7624785B2 (en) * 2007-07-19 2009-12-01 Teh Yor Co., Ltd. Self-raising window covering
KR100875633B1 (ko) * 2008-06-16 2008-12-26 곽재석 원 코드 블라인드
US8746320B2 (en) * 2010-02-26 2014-06-10 Teh Yor Co., Ltd. Window covering with improved controls
US8356653B2 (en) * 2010-08-25 2013-01-22 Teh Yor Co., Ltd. Control module having a clutch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a window shade
CN203383711U (zh) * 2013-06-09 2014-01-08 洪建乐 一种收卷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4981Y (zh) * 1992-05-22 1993-11-03 王伯瑜 可控定位自动卷帘器
EP1660750B1 (fr) * 2003-09-05 2008-04-23 Mariton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store venitien
CN201021593Y (zh) * 2007-03-10 2008-02-13 林宗福 弹簧式无绳自动窗帘
CN201452778U (zh) * 2009-05-27 2010-05-12 郭玲 光控自动窗帘
TW201335475A (zh) * 2012-02-23 2013-09-01 Teh Yor Co Ltd 窗簾及其控制模組
US20130340951A1 (en) * 2012-06-25 2013-12-26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Its Control Modul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203828620U (zh) * 2014-05-07 2014-09-17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适光手/电动窗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4390A (zh) * 2020-03-09 2021-09-10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和其致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06028B1 (ko) 2018-10-08
WO2016001764A2 (en) 2016-01-07
EP3164565A2 (en) 2017-05-10
EP3164565B1 (en) 2018-08-29
TW201546359A (zh) 2015-12-16
US20150376944A1 (en) 2015-12-31
KR20170003958A (ko) 2017-01-10
CN105147039B (zh) 2017-12-12
TR201815455T4 (tr) 2018-11-21
US9528318B2 (en) 2016-12-27
TWI570318B (zh) 2017-02-11
WO2016001764A3 (en) 2016-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7039A (zh)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CN105275366A (zh)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CN105286467A (zh) 窗帘、其致动系统及操作方法
US10428899B2 (en) Window covering system and window covering control apparatus thereof
CN102383716B (zh) 窗帘用控制模组
CN102191908B (zh) 窗帘控制机构
JP5918393B2 (ja) 窓用シェードおよびその制御モジュール
KR101768249B1 (ko) 블라인드
TWI756021B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CN104274053A (zh) 窗帘、其操控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5569541B (zh) 窗帘及其控制模组
JP2009002121A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遮蔽材昇降方法及び遮蔽材昇降装置
JP2008188470A (ja) 日射遮蔽材昇降装置
TW201621147A (zh) 無拉繩窗簾之簾體定位機構
KR101899133B1 (ko) 코드리스 블라인드장치
JP2010112048A (ja) ブラインド
JP6762860B2 (ja) 遮蔽装置
JP5309241B2 (ja) 日射遮蔽材昇降装置
CN103505011A (zh) 窗帘、其控制模组及操作方法
JP5361676B2 (ja) カムクラッ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間仕切り装置及び二重スクリーン日射遮蔽装置
CN109774433B (zh) 一种双轨遮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JP5352705B2 (ja) 日射遮蔽材昇降装置
JP2021173015A (ja) ブラインド機構部品及びブライン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