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0833A -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0833A
CN105140833A CN201510523362.3A CN201510523362A CN105140833A CN 105140833 A CN105140833 A CN 105140833A CN 201510523362 A CN201510523362 A CN 201510523362A CN 105140833 A CN105140833 A CN 105140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portion
support portion
motion
fixed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33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0833B (zh
Inventor
孙丰超
张艳楠
汪振兴
孟胥里
李荫荣
王春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5233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0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0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0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0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0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固定线夹,包括有静态部、运动部及固定部;运动部与静态部活动式连接;固定部与静态部固定连接;运动部包括有第一运动部、第二运动部、第三运动部及第四运动部;静态部包括有基板、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固定部包括有固定柱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的阻挡部。本发明通过静态部及运动部的结构设计,可以用于线束分支点处固定,并且适用于固定分支点处不同规格尺寸的线径。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线束在双层布置时相互干涉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贯穿于整个车身,是整车的关键零部件,线束固定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整车的安全可靠。
汽车线束由主干线束和若干个线束分支构成,线束分支的线径大小一定比分支线径小。由于线束包裹材料的不同(如有采用波纹管包扎,有采用绒布包扎),不同的包扎方式导致线束的线径不相同。线束设计过程中,线束分支点位置安全设计是必须设计有两个以上的固定点(固定点一般根据分支数目设计),这样的线束固定,可靠性才能保证。
汽车线束的可靠固定对整车装配来说,十分重要。目前,普遍采用的扎带固定和粘胶贴固定两种方式是广泛应用于整车线束的固定方式,操作简单,适合汽车批量生产装配的节奏。因此线束固定是汽车线束设计的一项关键内容,固定可靠才能保证整车的线束安全。
如图1所示为现技术的扎带固定结构示意图,根据分支点位置线径的变化,采用第一扎带1和第二扎带2分别固定,整车钣金需要设计有两个钣金孔,扎带本身强度较小,仅适合固定重量较小的线束。
如图2所示为现技术的线夹固定示意图,根据不同的分支采用不同线束直径的第一管夹3和第二管夹4,而每种管夹仅能固定一种线束直径。
传统线束分支点处的固定为分别固定,需要整车设计两个固定孔位,固定工艺相对复杂,一个固定点,对应固定一个线束分支(或主干);传统线夹固定仅能固定一种规格尺寸的线径,线夹通用性差;扎带或管夹固定,两固定点间的线束走向无法约束,易弯曲;单固定点,固定可靠性低。
当线束在进行上下层布置时,现上下层线束会出现相互干涉问题,导致线束出现磨损而出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固定用线夹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克服传统线夹在固定分支点处需要不同的线夹,且线夹不能通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了线束在上下层布置时的相互干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包括有静态部、运动部及固定部;
所述运动部与所述静态部活动式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静态部固定连接;
所述运动部包括有第一运动部、第二运动部、第三运动部及第四运动部;
所述静态部包括有基板、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板一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三支撑部及所述第四支撑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板另一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十字型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运动部穿孔及第一弹片,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一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一弹片卡接;
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十字型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运动部穿孔及第二弹片;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二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二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二弹片卡接;
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十字型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运动部穿孔及第三弹片,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三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三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三弹片卡接;
所述第四支撑部与所述十字型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运动部穿孔及第四弹片,所述第四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四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四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四弹片卡接;
所述固定部包括有固定柱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的阻挡部;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板侧边上;所述阻挡部为卡簧结构。
所述第一运动部、所述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三运动部及所述第四运动部的大小、结构及形状均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及所述第四支撑部的大小、结构及形状均相同。
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的上方。
所述第一弹片面对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结构。
所述第一运动部包括有第一运动部本体及与所述第一运动部本体一端为一体结构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孔,分别为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所述第一卡孔与所述第二卡孔均能与所述第一弹片卡接。
所述第一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有大于90度的夹角。
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运动部连接处的横截面,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连接处的横截面均为V字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静态部及运动部的结构设计,可以用于线束分支点处固定,并且适用于固定分支点处不同规格尺寸的线径。并且本申请通过固定部的设计,仅需要在钣金上开一个孔,工艺简单;对线束分支点处的线径走向有效约束,保持主干直线走向,防止线束自身弯曲发生干涉;在一个钣金固定孔不变的情况下,同一位置附近,线夹与线束连接的固定点由一点提升为两点固定,固定安全可靠性高。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将四个支撑部分别布置于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很好的解决了线束在上下层布置时的相互干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的扎带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技术的线夹固定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束固定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线束固定线夹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线束固定线夹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线束固定夹右视图;
图7为本发明线束固定夹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线束固定夹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运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线束直径变化时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扎带,2第二扎带,3第一管夹,4第二管夹,001静态部,002固定部,011基板,012第一支撑部,013第二支撑部,014第三支撑部,015第四支撑部,031第一运动部,032第二运动部,033第三运动部,034第四运动部,311第一运动部本体,312第一卡接部,313第一卡孔,314第二卡孔,121第一导向槽,122第一运动部穿孔,123第一弹片,021固定柱,022阻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束固定线夹,如图3至图10所示,包括有静态部001、运动部及固定部002;在本申请中,静态部001、运动部及固定部00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并且以固定部的轴向中线左右对称设计。
所述运动部与所述静态部001活动式连接;所述固定部002与所述静态部001固定连接;
所述运动部包括有第一运动部031、第二运动部032、第三运动部033及第四运动部034。
所述静态部001包括有基板011、第一支撑部012、第二支撑部013、第三支撑部014及第四支撑部015;所述第一支撑部012和所述第二支撑部013分别固定于基板011左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相对设置,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也可以不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支撑部012和所述第四支撑部013分别固定于基板011右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相对设置,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也可以不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动部031、所述第二运动部032、所述第三运动部033及所述第四运动部034的大小、结构及形状均相同;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四个部分可以不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部012、所述第二支撑部013、所述第三支撑部014及所述第四支撑部015的大小、结构及形状均相同,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四个部分可以不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部012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运动部穿孔122及第一弹片123,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012与所述第一运动部031连接处的横截面为V字型,第一运动部031可以绕V字型底部自由旋转。所述第一运动部031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122且与所述第一弹片123卡接。
在所述第一支撑部01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21;用于对穿过第一运动部穿孔122的第一运动部031导向。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122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21内,在本申请中,第一导向槽靠近第一弹片的一端为非贯通槽;第一运动部穿孔122的一个侧壁与第一导向槽端部的内壁重合;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另一端为自由状态;所述第一弹片123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122的上方,第一弹片的下表面高于第一导向槽的底面。所述第一弹片面对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结构。在本申请中,第一凸台结构为直角梯形凸台结构。
所述第一运动部031包括有第一运动部本体311及与所述第一运动部本体一端为一体结构的第一卡接部312;所述第一卡接部3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孔,分别为第一卡孔313和第二卡孔314;在第一卡接部的端部设置有倒角,便于插入第一运动部穿孔。所述第一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有大于90度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所述第一卡孔313或所述第二卡孔314均能与所述第一弹片123卡接。第一凸台结构能够进入到第一卡孔313内,第一凸台结构也能够进入到第二卡孔314内。具体使用是,当线束直径大时,第一凸台结构卡入第一卡孔内;若线束直径小时,继续将第一运动部向第一运动部穿孔插入,使得第一凸台结构与第二卡孔卡接,此时使得本线夹适用于不同直径线束。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卡接部上也可以设置有多于两个的卡孔,这样能够适用于更宽的线束直径范围。
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运动部穿孔及第二弹片,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连接处的横截面为V字型,第二运动部可以绕V字型底部自由旋转。所述第二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二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二弹片卡接。
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用于对穿过第二运动部穿孔的第二运动部导向。所述第二运动部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在本申请中,第二导向槽靠近第二弹片的一端为非贯通槽;第二运动部穿孔的一个侧壁与第二导向槽端部的内壁重合;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壁,另一端为自由状态;所述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运动部穿孔的上方,第二弹片的下表面高于第二导向槽的底面。所述第二弹片面对所述第二运动部穿孔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台结构。在本申请中,第二凸台结构为直角梯形凸台结构。
所述第二运动部包括有第二运动部本体及与所述第二运动部本体一端为一体结构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孔,分别为第三卡孔和第四卡孔;在第二卡接部的端部设置有倒角,便于第二卡接部插入第二运动部穿孔。所述第三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四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有大于90度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四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所述第三卡孔或所述第四卡孔均能与所述第二弹片卡接。第二凸台结构能够进入到第三卡孔内,第二凸台结构也能够进入到第四卡孔内。具体使用是,当线束直径大时,第二凸台结构卡入第三卡孔内;若线束直径小时,继续将第二运动部向第二运动部穿孔插入,使得第二凸台结构与第四卡孔卡接,此时使得本线夹适用于不同直径线束。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上也可以设置有多于两个的卡孔,这样能够适用于更宽的线束直径范围。
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运动部穿孔及第三弹片,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三运动部连接处的横截面为V字型,第三运动部可以绕V字型底部自由旋转。所述第三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三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三弹片卡接。
在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导向槽;用于对穿过第三运动部穿孔的第三运动部导向。所述第三运动部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槽内,在本申请中,第三导向槽靠近第三弹片的一端为非贯通槽;第三运动部穿孔的一个侧壁与第三导向槽端部的内壁重合;所述第三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内壁,另一端为自由状态;所述第三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三运动部穿孔的上方,第三弹片的下表面高于第三导向槽的底面。所述第三弹片面对所述第三运动部穿孔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凸台结构。在本申请中,第三凸台结构为直角梯形凸台结构。
所述第三运动部包括有第三运动部本体及与所述第三运动部本体一端为一体结构的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孔,分别为第五卡孔和第六卡孔;在第三卡接部的端部设置有倒角,便于插入第三运动部穿孔。所述第五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六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有大于90度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六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所述第五卡孔或所述第六卡孔均能与所述第三弹片卡接。第三凸台结构能够进入到第五卡孔内,第三凸台结构也能够进入到第六卡孔内。具体使用是,当线束直径大时,第三凸台结构卡入第五卡孔内;若线束直径小时,继续将第三运动部向第三运动部穿孔插入,使得第三凸台结构与第六卡孔卡接,此时使得本线夹适用于不同直径线束。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上也可以设置有多于两个的卡孔,这样能够适用于更宽的线束直径范围。
所述第四支撑部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运动部穿孔及第四弹片,所述第四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与所述第四运动部连接处的横截面为V字型,第四运动部可以绕V字型底部自由旋转。所述第四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四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四弹片卡接。
在所述第四支撑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导向槽;用于对穿过第四运动部穿孔的第四运动部导向。所述第四运动部穿孔设置于所述第四导向槽内,在本申请中,第四导向槽靠近第四弹片的一端为非贯通槽;第四运动部穿孔的一个侧壁与第四导向槽端部的内壁重合;所述第四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导向槽的内壁,另一端为自由状态;所述第四弹片设置于所述第四运动部穿孔的上方,第四弹片的下表面高于第四导向槽的底面。所述第四弹片面对所述第四运动部穿孔的表面设置有第四凸台结构。在本申请中,第四凸台结构为直角梯形凸台结构。
所述第四运动部包括有第四运动部本体及与所述第四运动部本体一端为一体结构的第四卡接部;所述第四卡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孔,分别为第七卡孔和第八卡孔;在第四卡接部的端部设置有倒角,便于插入第四运动部穿孔。所述第七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八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有大于90度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七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八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所述第七卡孔或所述第八卡孔均能与所述第四弹片卡接。第四凸台结构能够进入到第七卡孔内,第四凸台结构也能够进入到第八卡孔内。具体使用是,当线束直径大时,第四凸台结构卡入第七卡孔内;若线束直径小时,继续将第四运动部向第四运动部穿孔插入,使得第四凸台结构与第八卡孔卡接,此时使得本线夹适用于不同直径线束。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四卡接部上也可以设置有多于两个的卡孔,这样能够适用于更宽的线束直径范围。
所述固定部002包括有固定柱021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的多个阻挡部022;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基板011的侧边上;所述阻挡部为卡簧结构。
将该固定部插入线束固定孔时,阻挡部在力的作用下向固定柱方向收拢,当通过线束固定孔后,阻挡部恢复原形,此时,阻挡部的卡簧结构开口的部分大于线束过孔的直径,起到防止固定部从线束固定孔中脱出的效果;此种结构适合多种钣金厚度,适合多种孔径大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7)

1.一种线束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静态部、运动部及固定部;
所述运动部与所述静态部活动式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静态部固定连接;
所述运动部包括有第一运动部、第二运动部、第三运动部及第四运动部;
所述静态部包括有基板、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板一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三支撑部及所述第四支撑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板另一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十字型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运动部穿孔及第一弹片,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一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一弹片卡接;
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十字型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运动部穿孔及第二弹片;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二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二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二弹片卡接;
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十字型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运动部穿孔及第三弹片,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三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三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三弹片卡接;
所述第四支撑部与所述十字型基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运动部穿孔及第四弹片,所述第四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运动部的一端活动式连接,所述第四运动部的另一端活动式穿过所述第四运动部穿孔且与所述第四弹片卡接;
所述固定部包括有固定柱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的阻挡部;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板侧边上;所述阻挡部为卡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动部、所述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三运动部及所述第四运动部的大小、结构及形状均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及所述第四支撑部的大小、结构及形状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面对所述第一运动部穿孔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部包括有第一运动部本体及与所述第一运动部本体一端为一体结构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孔,分别为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所述第一卡孔与所述第二卡孔均能与所述第一弹片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孔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卡孔所在的平面之间有大于90度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运动部连接处的横截面,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连接处的横截面均为V字型。
CN201510523362.3A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Active CN105140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3362.3A CN105140833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3362.3A CN105140833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0833A true CN105140833A (zh) 2015-12-09
CN105140833B CN105140833B (zh) 2017-11-17

Family

ID=54726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3362.3A Active CN105140833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083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891A (zh) * 2016-08-23 2016-12-07 德凯宜特(昆山)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固定夹具
CN108482852A (zh) * 2018-04-25 2018-09-04 广州市真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农药瓶的便携式套环
CN113258518A (zh) * 2021-06-07 2021-08-13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两层翻转结构的线束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25103A (ja) * 2010-12-10 2012-06-28 Suzuki Motor Corp ハーネス配策構造
JP5200289B2 (ja) * 2008-06-02 2013-06-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保持部材および分岐プロテクタ
CN203377395U (zh) * 2013-07-02 2014-01-01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加强型电缆线连接线夹
CN103855663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波纹管夹
CN204488687U (zh) * 2015-03-25 2015-07-2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管线夹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0289B2 (ja) * 2008-06-02 2013-06-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保持部材および分岐プロテクタ
JP2012125103A (ja) * 2010-12-10 2012-06-28 Suzuki Motor Corp ハーネス配策構造
CN103855663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波纹管夹
CN203377395U (zh) * 2013-07-02 2014-01-01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加强型电缆线连接线夹
CN204488687U (zh) * 2015-03-25 2015-07-2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管线夹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891A (zh) * 2016-08-23 2016-12-07 德凯宜特(昆山)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固定夹具
CN108482852A (zh) * 2018-04-25 2018-09-04 广州市真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农药瓶的便携式套环
CN108482852B (zh) * 2018-04-25 2024-03-12 广州市真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农药瓶的便携式套环
CN113258518A (zh) * 2021-06-07 2021-08-13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两层翻转结构的线束夹
CN113258518B (zh) * 2021-06-07 2022-08-02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两层翻转结构的线束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0833B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2053A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线夹
CN105071309A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线夹
CN105140833A (zh) 一种线束固定线夹
CN105162054A (zh) 一种组合式汽车线束固定线夹结构
CN204187135U (zh) 一种固定卡扣
CN204578004U (zh) 一种汽车线束支架及汽车
CN105048366A (zh) 一种固定线夹改进结构
CN204258190U (zh) 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
CN204459479U (zh) 一种汽车管线夹
KR200467192Y1 (ko) 차량용 안테나 체결 장치
CN205239395U (zh) 一种线束护板结构
CN105059218A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线夹改进结构
CN105150961A (zh) 一种汽车及其线束固定装置
CN103022941B (zh) 一种汽车线束的护线盒
CN202100831U (zh) 一种汽车地板线束支架
KR100951913B1 (ko) 와이어 하네스 고정용 클립
WO2015019830A1 (ja) 結束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CN204068092U (zh) 汽车线束分线固定支架
CN205022495U (zh) 线束固定支架
CN204328216U (zh) 一种管夹
CN204127489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固定支架
CN207559464U (zh) 一种汽车用线束护线盒
CN205331597U (zh) 一种加固型车用夹具
CN214492784U (zh) 一种前壁板护线盒
CN203727306U (zh) 一种线束插接器固定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