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4585B -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4585B
CN105134585B CN201510522518.6A CN201510522518A CN105134585B CN 105134585 B CN105134585 B CN 105134585B CN 201510522518 A CN201510522518 A CN 201510522518A CN 105134585 B CN105134585 B CN 105134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quid
valve
output shaf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25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4585A (zh
Inventor
赖建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EY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EY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EY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EY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25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4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4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4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4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45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出力轴的第一偏心部作为液体加压工作时的负载最大受力,主要凭借出力轴本身的动力,直接由一第二偏心部推压送油器的伸缩活塞作动,吸取圆芯孔中润滑油,并加推压送到出力轴内部的供油深孔中,强迫从出油孔释出于第一偏心部表面上进行循环性补充,使接触柱塞的转动轮在第一偏心部上的转动,能够长时维持良好润滑,有效增延出力轴及或转动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使转动套在出力轴上转动,相互间长时维持良好的润滑,具有出力轴与转动套减少磨损,增延使用寿命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按,用在空调用途或园艺用途的喷雾器装置,一般须对液体进行加压,才能使液体经由喷雾头喷出时,得到理想的喷雾效果,而这个液体加压工作,通常是利用液体加压泵来执行。现有离心式叶片型液体泵,以输液(扬程)为主要考量,因液压不高,在喷雾器装置上并无法获得良好的喷雾效果;现有涡卷式液体加压泵,虽具良好液体增压效果,惟涡卷机组件动作精密要求甚高,就喷雾器装置在市场上被定位在低单价制作成本的因素,则其存在有较不符经济效益的问题;现有曲轴式柱塞液体加压泵,虽也能使液体得到良好的加压,然而,其通过马达带动的曲轴拉推柱塞来产生对液体的加压,但由于考虑到曲轴上每一曲柄运动不相干涉,这将会使曲轴的轴长变得较长,需要的机械运动空间较大,甚至必须把液体加压部与动力机械部分开制作,较耗材,总体体积大,不利安装配置;现有中国台湾发明证书第I394893号“倍能型液体加压泵”专利案为本案申请的前发明(欧盟证书第2405137号、美国证书第8333572号、日本证书第3170418号、中国新型第201020263943.0号),是一种偏心轴式柱塞液体加压泵,是由偏心轴连动柱塞来对腔室中的液体加压,体型上具有可小型化的优点,但就偏心轴的偏心部驱动柱塞的动作而言,即使偏心部上套设有推压转轮,通过允许转动的该推压转轮对柱塞端面的推压驱动,可降低或减少偏心部与柱塞端面间的磨擦阻力或磨损,不过其仍会因偏心部表面与推压转轮间的转动润滑不良,存在偏心轴及或推压转轮相互间过快磨损的问题,尤指长时间在1000Psi以上工作压力时,此现象更为加剧而明显;究其原因,偏心轴一般是由四极马达(不经减速机构),以1720~1740RPM转速直接带动旋转,虽偏心部与推压转轮都浸置润滑油液中工作,唯两者的回旋速度等同于偏心轴的转速,偏心部与推压转轮进行高速回旋时所出现的离心甩油动作,除会造成偏心部表面的润滑油快速流失外,高速回旋的偏心部与推压转轮共同拨离润滑油液渗入偏心部表面的动作,还会因流失的润滑油未在停止回旋前得到补充,以致才会有润滑不良的问题存在,若能在偏心部高速回旋的动作过程中,能够随时对甩开流失的润滑油进行补充,势必可克服上述缺失,增延偏心轴及或推压转轮的堪用寿命,甚至工作压力达到2600Psi(高压)时,仍能维持偏心轴与推压转轮的耐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包括一泵本体、多数个柱塞帽组、多数支柱塞及一出力轴;
该泵本体具有一作为机械室,而填充有润滑油的圆芯孔,该圆芯孔的径向,放射性的均布安排有多个固定孔,该每一固定孔的径向分别设有一进出液口,每一该进出液口各与一止逆阀组相通,每一该止逆阀组的入液止逆端与出液止逆端分别与一入液接孔及一出液接孔相通,使该进出液口能够通过该止逆阀组的入液止逆,从该入液接孔接入外部液体;
该每一柱塞帽组分别由一帽体组装在该泵本体的固定孔上,该帽体内部具有一液体加压室,该液体加压室的一端径向开设有与该进出液口相通的至少一通孔;
每一该柱塞分别组装在该柱塞帽组的液体加压室内,其一端延伸进入该泵本体的圆芯孔中;
该出力轴被一底盖及一内盖在该泵本体的圆芯孔两端锁固,其密封组装在该圆芯孔内,其具有一出力端及主轴体,该出力端延伸出该底盖外部并与一马达连接,由该马达带动该主轴体在该圆芯孔内回转,该主轴体上相对该每一柱塞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偏心部,该第一偏心部上组装有一与该柱塞一端贴靠的转动轮,由该第一偏心部在该圆芯孔内的回旋动作,通过该转动轮的偏心作用力,依序推压该每一柱塞往该液体加压室内位移,使进入该液体加压室内的液体能够被该柱塞加压,从该进出液口排出,通过该止逆阀组的出液止逆,再由该出液接孔接出加压液使用;
其特征在于,该泵本体的圆芯孔径向错开该固定孔而开设有一组装孔,该出力轴组装在该圆芯孔内,该出力轴的主轴体相对该组装孔形成有一第二偏心部,在该主轴体的内部轴向开设有一供油深孔,该内盖相对该供油深孔开设有一通油透孔,该通油透孔外部并被该外盖封闭而形成一供油室,该供油室一端是由一接头与一油管相接,而另一端则通过该通油透孔与该供油深孔相通,该供油深孔的径向至少相对该第一偏心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穿出该第一偏心部表面的出油孔;该泵本体的组装孔上设有一送油器,该送油器是在该组装孔的孔口端封闭性地固设有一出油止逆阀,该出油止逆阀的外端是以一管接头与该油管相接,而该出油止逆阀的内部形成有一油液加压室,该油液加压室内设有一被一压缩弹簧顶推的伸缩活塞,该伸缩活塞具有一允许在该油液加压室内上下位移滑动的入油止逆阀部,该入油止逆阀部的一端,朝该圆芯孔内延伸有一抵靠在该出力轴的第二偏心部上的推压管,该推压管的一端延伸在该圆芯孔内,并还设有一个以上吸油孔,该吸油孔使该油液加压室能够与该圆芯孔相通。
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中,该出力轴内部供油深孔径向相对该第一偏心部开设有一个以上该出油孔,该第一偏心部表面设有一凹环槽与该出油孔的出口相接。
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中,该外盖在该内盖的通油透孔外部封闭形成一供油室,该供油室与该通油透孔之间组装有一滤油网。
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中,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具有一阀座,该阀座为一螺帽形体,并螺合在该组装孔的孔口位置内螺纹部上,该阀座的内部形成有一阀室,该阀室一端设有一内螺孔以供该管接头接设,另一端具有一与该油液加压室相通的阀口,且该阀室中还设有一张力弹簧,用于顶推一球珠以常闭该阀口。
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中,该送油器的伸缩活塞具有一入油止逆阀部,该入油止逆阀部内形有一阀室,该阀室一端相接该推压管的管孔,并经由该吸油孔与该圆芯孔相通,而另一端固设有一支撑件,以支持一张力弹簧顶推一球珠从而封闭该管孔的孔口,且该支撑件上还开设有一穿孔,使该阀室与该油液加压室相通。
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中,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在该组装孔的孔口端封闭固设,该出油止逆阀的内端还设有一收纳管,并在该收纳管内部形成该油液加压室,而一并收纳该压缩弹簧及该伸缩活塞,使该伸缩活塞的推压管由该收纳管的一端延伸入该圆芯孔与该出力轴的第二偏心部形成抵靠配合。
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中,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在该组装孔的孔口端封闭固设,该出油止逆阀内端所形成的一油液加压室相对该伸缩活塞设有一提供该入油止逆阀部滑动的磨润材料第一滑套、及一提供该推压管滑动的磨润材料第二滑套。
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中,该外盖内部供油室一端设有一接头,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外端设一管接头,一油管的一端与该管接头相接,该油管另一端与一散热器的一端相接,且该散热器的另一端并由另一油管与该接头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出力轴的第一偏心部作为液体加压工作时的负载最大受力,能够凭借出力轴本身的动力,直接由一第二偏心部推压送油器的伸缩活塞作动,吸取圆芯孔中润滑油,并加推压送到出力轴内部的供油深孔中,强迫从出油孔释出于第一偏心部表面上进行循环性补充,使接触柱塞的转动轮在第一偏心部上的转动,能够长时维持良好润滑,有效增延出力轴及或转动轮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出力轴内部供油深孔径向相对该第一偏心部开设有一个以上出油孔,该第一偏心部表面,还设有一凹环槽与该出油孔的出口相接;使转动轮组装在第一偏心部上的转动获得全面润滑效果。
此外,该外盖在该内盖的通油透孔外部封闭形成一供油室,该供油室与该通油透孔之间还组装有一滤油网;凭借滤油网的杂质过滤,达到润滑油中油质一并净化的效果。
此外,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具有一阀座,该阀座设为一螺帽形体,并螺合在该组装孔的孔口位置内螺纹部上,内部形成有一阀室,该阀室一端设有一内螺孔提供该管接头接设,另一端则具有一与该油液加压室相通的阀口,且该阀室中还设有一张力弹簧顶推一球珠常闭该阀口,达到管接头端油液流回油液加压室的止逆效果。
此外,该送油器的伸缩活塞具有一入油止逆阀部,该入油止逆阀部内形有一阀室,该阀室一端相接该推压管的管孔,并经由该吸油孔与该圆芯孔相通,而另一端则固设有一支撑件支持一张力弹簧顶推一球珠封闭该管孔的孔口,且该支撑件上还开设有一穿孔,使该阀室与该油液加压室相通,达到油液加压室内油液流回圆芯孔的止逆效果。
此外,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在该组装孔的孔口端封闭固设,该出油止逆阀的内端,还设有一收纳管,并在该收纳管内部形成该油液加压室,而一并收纳该压缩弹簧及该伸缩活塞,使该伸缩活塞的推压管,由该收纳管的一端延伸入该圆芯孔与该出力轴的第二偏心部形成抵靠配合,使组装孔上可便利完成送油器的安装或拆解。
此外,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在该组装孔的孔口端封闭固设,该出油止逆阀内端所形成的一油液加压室,相对该伸缩活塞,设有一提供该入油止逆阀部滑动的磨润材料第一滑套,及一提供该推压管滑动的磨润材料第二滑套;使伸缩活塞在油液加压室内伸缩滑动,可以减少磨擦阻力或磨损。
此外,该外盖内部供油室一端设有一接头,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外端设一管接头接出有一油管,该油管另一端与一散热器的一端相接,且该散热器的另一端并由一油管与该接头相接;使出力轴在圆芯孔内运转所产生的工作温度,能够利用圆芯孔内润滑油的循环进出过程,简易获得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泵本体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泵本体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送油器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送油器吸油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送油器送油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送油器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送油器接设散热器的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泵本体10;圆芯孔11;固定孔12;进出液口13;止逆阀组14;入液接孔15;出液接孔16;组装孔17;柱塞帽组20;帽体21;柱塞止密胶环22;液体加压室23;通孔24;柱塞30;出力轴40;出力端41;主轴体42;第一偏心部43;转动轮44;第二偏心部45;供油深孔46;出油孔47;凹环槽48;底盖50;轴承51;油封52;内盖60;轴承61;通油透孔62;外盖70;供油室71;接头72;滤油网73;油管80、80A、80B;散热器81;送油器90;出油止逆阀91;阀座910;阀室911;内螺孔912;阀口913;张力弹簧914;球珠915;管接头92;油液加压室93;压缩弹簧94;伸缩活塞95;入油止逆阀部96;阀室960;支撑件961;张力弹簧962;球珠963;穿孔964;推压管97;管孔970;吸油孔98;收纳管99;第一滑套990;第二滑套99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是一泵,如图1、2、3、4、5,包括一泵本体10、多数个柱塞帽组20、多数支柱塞30及一出力轴40;该泵本体10,具有一作为机械室,而填充有润滑油的圆芯孔11,该圆芯孔11的径向,放射性的均布安排有多个固定孔12,该每一固定孔12的径向分别设有一进出液口13,该每一进出液口13,是各与一止逆阀组14相通,该每一止逆阀组14的入液止逆端与出液止逆端,分别与一入液接孔15及一出液接孔16相通,使该进出液口13可通过该止逆阀组14的入液止逆,从该入液接孔15接入外部液体;该每一柱塞帽组20,是分别由一帽体21组装在该泵本体10的固定孔12上,该帽体21内部具有多个柱塞止密胶环22而形成一液体加压室23,该液体加压室23的一端径向,是开设有至少一通孔24与该进出液口13相通;该每一柱塞30,是分别组装在该柱塞帽组20的液体加压室23内,其一端并延伸进入该泵本体10的圆芯孔11中;该出力轴40,是被一底盖50及一内盖60在该泵本体10的圆芯孔11两端锁固,搭配轴承51及油封52密封组装在该圆芯孔11内,其具有一出力端41及主轴体42,该出力端41是延伸出该底盖50外部与一马达(图未示)连接,可由该马达带动该主轴体42在该圆芯孔11内回转,该主轴体42上相对该每一柱塞30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偏心部43,该第一偏心部43上组装有一与该柱塞30一端贴靠的转动轮44,可由该第一偏心部43在该圆芯孔11内的回旋动作,通过该转动轮44的偏心作用力,依序推压该每一柱塞30往该液体加压室23内位移,使进入该液体加压室23内的液体可被该柱塞30加压,从该进出液口13排出,通过该止逆阀组14的出液止逆,再由该出液接孔16接出加压液使用;其中,该泵本体10的圆芯孔11径向,错开该固定孔12而开设有一组装孔17,该出力轴40被一底盖50及一内盖60组装在该圆芯孔11内,其主轴体42则相对该组装孔17形成有一第二偏心部45,且该出力轴40在该内盖60端上的组装,还在该主轴体42的内部,轴向开设有一供油深孔46,该内盖60相对该供油深孔46开设有一通油透孔62,该通油透孔62外部并被一外盖70封闭而形成一供油室71,该供油室71一端是由一接头72与一油管80相接,而另一端则通过该通油透孔62与该供油深孔46相通,该供油深孔46的径向,至少相对该第一偏心部43开设有一个以上穿出该第一偏心部43表面的出油孔47;又该泵本体10的组装孔17上设有一送油器90,该送油器90,是在该组装孔17的孔口端,封闭性的固设有一出油止逆阀91,该出油止逆阀91的外端是以一管接头92与该油管80相接,而内部则形成有一油液加压室93,该油液加压室93内,则设有一被一压缩弹簧94顶推的伸缩活塞95,该伸缩活塞95具有一允许在该油液加压室93内上下位移滑动的活塞形状入油止逆阀部96,该入油止逆阀部96的一端,朝该圆芯孔11内延伸有一抵靠在该出力轴40的第二偏心部45上的推压管97,该推压管97的一端延伸在该圆芯孔11内,并还设有一个以上,使该油液加压室93可与该圆芯孔11相通的吸油孔98;当出力轴40被马达带动,而由第一偏心部43上转动轮驱动每一柱塞30在柱塞帽组20的液体加压室23内作往复运动,将液体加压室23内液体加压,并从出液接孔16端接出加压液使用时,如图6、7,送油器90的伸缩活塞95受到压缩弹簧94支撑,其推压管97端部常时抵靠在出力轴40的第二偏心部45上被间歇性推压的作用,造成伸缩活塞95会随着第二偏心部45的回旋,在油液加压室93中产生上下位移往复运动,如图6,利用伸缩活塞95往油液加压室93外位移时,油液加压室93形成负压,入油止逆阀部96阀门打开,圆芯孔11内润滑油从吸油孔98被吸入油液加压室93中填充,以及,如图7,伸缩活塞95往油液加压室93内位移时,油液加压室93形成正压,油液被伸缩活塞95加推压开出油止逆阀91的阀门,沿着油管80输出注入外盖70内部的供油室71中,使出力轴40内部的供油深孔46,能从供油室71端得到加压的油液,强迫性的从出油孔47对第一偏心部43的表面释出润滑油,并造成润滑油流回圆芯孔11;整体结构,如图3、6、7,出力轴40的第一偏心部43作为液体加压工作时的负载最大受力,能够凭借出力轴40本身的动力,直接由一第二偏心部45推压送油器90的伸缩活塞95作动,吸取圆芯孔11中润滑油,并加推压送到出力轴40内部的供油深孔46中,强迫从出油孔41释出于第一偏心部43表面上进行循环性补充,使接触柱塞30的转动轮44在第一偏心部43上的转动,能够长时维持良好润滑,有效增延出力轴40及或转动轮44的使用寿命。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4,该出力轴40内部供油深孔46径向相对该第一偏心部43开设有一个以上出油孔47,该第一偏心部43表面,还径向内凹设有一凹环槽48与该出油孔47的出口相接;使从出油孔47强迫释出的润滑油,能够沿着凹环槽48流动,增加第一偏心部43表面油液流失的补充速度,并使转动轮44组装在第一偏心部43上的转动获得全面润滑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4,该外盖70在该内盖60的通油透孔62外部封闭形成一供油室71,该供油室71与该通油透孔62之间还组装有一滤油网73;使圆芯孔11内润滑油中所含铁屑杂质,能够在送油器90吸取圆芯孔11内润滑油,而循环加推压送从出油孔47回到圆芯孔11内的过程中,凭借滤油网73的杂质过滤,达到润滑油中油质一并净化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4、5,该送油器90的出油止逆阀91,具有一阀座910,该阀座910设为一螺帽形体,并螺合在该组装孔17的孔口位置内螺纹部上,内部形成有一阀室911,该阀室911一端设有一内螺孔912提供该管接头92接设,另一端则具有一与该油液加压室93相通的阀口,且该阀室911中还设有一张力弹簧914顶推一球珠915常闭该阀口913;如图7,当伸缩活塞95被出力轴40第二偏心部45推压往油液加压室93内作收缩位移时,油液加压室93内油液被伸缩活塞95推压作用所产生的正压,乃使球珠915能受到油液压力(推力)离开阀口913形成阀门打开动作,造成加压油液从管接头92端输入;反之,如图6,当伸缩活塞95被压缩弹簧94回推往油液加压室93外作伸出位移时,则能由球珠915封住阀口913,达到管接头92端油液流回油液加压室93的止逆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4、5,该送油器90的伸缩活塞95具有一入油止逆阀部96,该入油止逆阀部96内形有一阀室960,该阀室960一端相接该推压管97的管孔970,并经由该吸油孔98与该圆芯孔11相通,而另一端则固设有一支撑件961支持一张力弹簧962顶推一球珠963封闭该管孔970的孔口,且该支撑件961上还开设有一穿孔964,使该阀室960与该油液加压室93相通;如图6,当压缩弹簧94弹力回推伸缩活塞95往油液加压室93外作伸出位移时,油液加压93室因入油止逆阀部96上移滑动所形成的负压,造成球珠963被负压吸引离开管孔970的管口形成阀门打开动作,乃使圆芯孔11内润滑油,可由吸油孔98被吸入油液加压室93中填充;反之,如图7,当出力轴40第二偏心部45推压伸缩活塞95往油液加压室93内作收缩位移时,则能由球珠963封住管孔970的管口,达到油液加压室93内油液流回圆芯孔11的止逆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4、5,该送油器90的出油止逆阀91在该组装孔17的孔口端封闭固设,该出油止逆阀91的内端,还设有一磨润材料收纳管99,并在该收纳管99内部形成该油液加压室93,而一并收纳该压缩弹簧94及该伸缩活塞95,使该伸缩活塞95的推压管97,由该收纳管99的一端延伸入该圆芯孔11与该出力轴40的第二偏心部45形成抵靠配合;凭借收纳管99将压缩弹簧94及伸缩活塞95一并组合在出油止逆阀91上固定,使组装孔17上可便利完成送油器90的安装或拆解。
根据上述实施例,针对小机型液体加压泵的实施,其中,如图8,该送油器90的出油止逆阀91在该组装孔17的孔口端封闭固设,该出油止逆阀91内端所形成的一油液加压室93,相对该伸缩活塞95,设有一提供该入油止逆阀部96滑动的磨润材料第一滑套990,及一提供该推压管97滑动的磨润材料第二滑套991;凭借第一、二滑套990、991具备的磨润性,使伸缩活塞95在油液加压室93内伸缩滑动,可以减少磨擦阻力或磨损。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9,该外盖70内部供油室71一端设有一接头72,该送油器90的出油止逆阀91外端设一管接头92接出有一油管80A,该油管80A另一端与一散热器81的一端相接,且该散热器81的另一端并由一油管80B与该接头72相接;当送油器90将圆芯孔11内润滑油加压往供油室71端输送时,凭借散热器81对通过润滑油进行散热,使出力轴40在圆芯孔11内运转所产生的工作温度,能够利用圆芯孔11内润滑油的循环进出过程,简易获得散热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包括一泵本体、多数个柱塞帽组、多数个柱塞及一出力轴;
该泵本体具有一作为机械室,而填充有润滑油的圆芯孔,该圆芯孔的径向,放射性的均布安排有多个固定孔,该每一固定孔的径向分别设有一进出液口,每一该进出液口各与一止逆阀组相通,每一该止逆阀组的入液止逆端与出液止逆端分别与一入液接孔及一出液接孔相通,使该进出液口能够通过该止逆阀组的入液止逆,从该入液接孔接入外部液体;
每一柱塞帽组分别由一帽体组装在该泵本体的固定孔上,该帽体内部具有一液体加压室,该液体加压室的一端径向开设有与该进出液口相通的至少一通孔;
每一该柱塞分别组装在该柱塞帽组的液体加压室内,其一端延伸进入该泵本体的圆芯孔中;
该出力轴被一底盖及一内盖在该泵本体的圆芯孔两端锁固,其密封组装在该圆芯孔内,其具有一出力端及主轴体,该出力端延伸出该底盖外部并与一马达连接,由该马达带动该主轴体在该圆芯孔内回转,该主轴体上相对该每一柱塞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偏心部,该第一偏心部上组装有一与该柱塞一端贴靠的转动轮,由该第一偏心部在该圆芯孔内的回旋动作,通过该转动轮的偏心作用力,依序推压该每一柱塞往该液体加压室内位移,使进入该液体加压室内的液体能够被该柱塞加压,从该进出液口排出,通过该止逆阀组的出液止逆,再由该出液接孔接出加压液使用;
其特征在于,该泵本体的圆芯孔径向错开该固定孔而开设有一组装孔,该出力轴组装在该圆芯孔内,该出力轴的主轴体相对该组装孔形成有一第二偏心部,在该主轴体的内部轴向开设有一供油深孔,该内盖相对该供油深孔开设有一通油透孔,该通油透孔外部被一外盖封闭而形成一供油室,该供油室一端是由一接头与一油管相接,而另一端则通过该通油透孔与该供油深孔相通,该供油深孔的径向至少相对该第一偏心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穿出该第一偏心部表面的出油孔;该泵本体的组装孔上设有一送油器,该送油器是在该组装孔的孔口端封闭性地固设有一出油止逆阀,该出油止逆阀的外端是以一管接头与该油管相接,而该出油止逆阀的内部形成有一油液加压室,该油液加压室内设有一被一压缩弹簧顶推的伸缩活塞,该伸缩活塞具有一允许在该油液加压室内上下位移滑动的入油止逆阀部,该入油止逆阀部的一端,朝该圆芯孔内延伸有一抵靠在该出力轴的第二偏心部上的推压管,该推压管的一端延伸在该圆芯孔内,并还设有一个以上吸油孔,该吸油孔使该油液加压室能够与该圆芯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力轴内部供油深孔径向相对该第一偏心部开设有一个以上该出油孔,该第一偏心部表面设有一凹环槽与该出油孔的出口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盖在该内盖的通油透孔外部封闭形成一供油室,该供油室与该通油透孔之间组装有一滤油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具有一阀座,该阀座为一螺帽形体,并螺合在该组装孔的孔口位置内螺纹部上,该阀座的内部形成有一阀室,该阀室一端设有一内螺孔以供该管接头接设,另一端具有一与该油液加压室相通的阀口,且该阀室中还设有一张力弹簧,用于顶推一球珠以常闭该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送油器的伸缩活塞具有一入油止逆阀部,该入油止逆阀部内形有一阀室,该阀室一端相接该推压管的管孔,并经由该吸油孔与该圆芯孔相通,而另一端固设有一支撑件,以支持一张力弹簧顶推一球珠从而封闭该管孔的孔口,且该支撑件上还开设有一穿孔,使该阀室与该油液加压室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在该组装孔的孔口端封闭固设,该出油止逆阀的内端还设有一收纳管,并在该收纳管内部形成该油液加压室,而一并收纳该压缩弹簧及该伸缩活塞,使该伸缩活塞的推压管由该收纳管的一端延伸入该圆芯孔与该出力轴的第二偏心部形成抵靠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在该组装孔的孔口端封闭固设,该出油止逆阀内端所形成的一油液加压室相对该伸缩活塞设有一提供该入油止逆阀部滑动的磨润材料第一滑套、及一提供该推压管滑动的磨润材料第二滑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盖内部供油室一端设有一接头,该送油器的出油止逆阀外端设一管接头,一油管的一端与该管接头相接,该油管另一端与一散热器的一端相接,且该散热器的另一端由另一油管与该接头相接。
CN201510522518.6A 2015-08-24 2015-08-24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34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2518.6A CN105134585B (zh) 2015-08-24 2015-08-24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2518.6A CN105134585B (zh) 2015-08-24 2015-08-24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4585A CN105134585A (zh) 2015-12-09
CN105134585B true CN105134585B (zh) 2017-03-22

Family

ID=54720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251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34585B (zh) 2015-08-24 2015-08-24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45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6309B (zh) * 2022-03-02 2023-08-18 安徽智泓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角度可调的偏心式增压泵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2572U (zh) * 2010-07-16 2011-04-20 中禾亚股份有限公司 倍能型液体加压泵
CN104271946A (zh) * 2012-05-09 2015-01-07 德尔福国际运营卢森堡有限公司 传动轴润滑
CN204941912U (zh) * 2015-08-24 2016-01-06 中禾亚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2230A (ja) * 2001-12-03 2003-06-20 Nachi Fujikoshi Corp 高圧プランジャポンプの強制潤滑装置
JP2008163826A (ja) * 2006-12-28 2008-07-17 Denso Corp 燃料噴射ポン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2572U (zh) * 2010-07-16 2011-04-20 中禾亚股份有限公司 倍能型液体加压泵
CN104271946A (zh) * 2012-05-09 2015-01-07 德尔福国际运营卢森堡有限公司 传动轴润滑
CN204941912U (zh) * 2015-08-24 2016-01-06 中禾亚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4585A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2904B (zh) 粘稠油脂二级润滑泵装置
CN103233873B (zh) 一种与电机一体化的外转子径向柱塞液压泵
JP2015505011A (ja) 燃料ポンプ用のポンプヘッド
JP3170418U (ja) 液体加圧ポンプ
CN103790819A (zh) 活塞泵
DE102007047903B4 (de) Kraftstoffeinspritzpumpe
CN204941912U (zh)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CN105134585B (zh) 液体加压泵出力轴润滑结构
JP6096255B2 (ja) 液体加圧ポンプの出力軸潤滑構造
TWM508597U (zh) 液體加壓幫浦出力軸潤滑結構
US1963783A (en) Lubricating apparatus
CN201802572U (zh) 倍能型液体加压泵
CN104763628B (zh) 柱塞式往复泵的液力端及采用有该液力端的柱塞式往复泵
CN106641675B (zh) 微量润滑系统多联精密润滑泵
TWI553228B (zh) Liquid pressurized pump output shaft lubrication structure
CN205560234U (zh) 一种自动润滑机构
CN103470416A (zh) 一种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径向柱塞供油泵
CN207162085U (zh) 一种高压气动油脂加注器
KR101747691B1 (ko) 윤활용수와 윤활 너트를 이용한 고압 분무기
CN110469477B (zh) 一种轴向油口的高速双向柱塞泵
CN203452954U (zh) 一种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径向柱塞供油泵
CN208311033U (zh) 转子及具有该转子的液压泵
CN205089511U (zh) 带污油回收的喷油泵
CN108692172B (zh) 气动行程分流式多点油脂润滑泵
CN207064311U (zh) 新型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