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2009A -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2009A
CN105132009A CN201510523752.0A CN201510523752A CN105132009A CN 105132009 A CN105132009 A CN 105132009A CN 201510523752 A CN201510523752 A CN 201510523752A CN 105132009 A CN105132009 A CN 105132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our point
isopropanolamine
tri
crud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37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2009B (zh
Inventor
胡新生
胡毓桓
王鹤娟
王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jin Fu Lo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jin Fu L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jin Fu Lo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jin Fu L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37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2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2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2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2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20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产品包含具有合适的支化度及空间结构的化合物,以及在不采用任何扩链剂的情况下通过双金属催化剂获得相对窄分布超高分子量,通过实验表明:针对高凝高粘原油,具有用量少,只需10~15ppm,脱水速度快,破乳温度低,比传统破乳剂低5~10℃,破乳后油水界面清晰平滑,脱出水含油≤50mg/l,净化油含水≤0.5%,均达到或低于规定的油中含水和水中含油两项指标。

Description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油田联合站或中转站集输的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原油破乳方法归纳起来有重力离心破乳法、膜破乳法、电场破乳法、超声波破乳法、微生物破乳法和化学破乳法,因化学法破乳方便高效而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化学法破乳是通过原油破乳剂来实现油水分离。破乳剂发展至今,已经有第三代破乳剂问世,第三代破乳剂主要是以嵌段聚醚类为主。通过研究及应用发现,针对特定原油,破乳剂对原油破乳性能之优劣与破乳剂结构和分子量密切相关,同时更多人认为,优异的破乳剂应具备分枝结构和高分子量。对破乳剂结构的研究有很多专利都有叙述,而对破乳剂分子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扩链剂实现,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多烷撑多异氰酸酯(PAPI),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五氧化二磷,三氯氧磷,二元酸,二元酸酸酐,丙烯酸,有机硅氧烷,1,3-二氯-2-2丙醇等,通过扩链(或交联),破乳剂分子量有一定提高,但是都在2万以内,国内外也有专利用丙烯酸酯类和丙烯酸共聚,可得到10万以内的分子量,如专利US5472617,专利CN1883740A等。
市面上有很多牌号的破乳剂,但是单剂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复配为主。目前还没有一种万能破乳剂能够使所有原油都能高效破乳,这是由原油物性及化学组成决定的,体现了原油破乳剂对原油破乳具有针对性。同时目前破乳剂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破乳效率不高,用量大(100~500ppm)。
原油中较难破乳的有:主要分布于大庆油田的高含蜡油;主要分布在辽河油田的稠油和特稠油;主要分布于沈阳油田的高凝油;主要分布在大港油田的高凝高粘油,高凝高粘原油属于非常规油,因其同时含有高含量石蜡及高含量胶质和沥青质,使具有高凝点高粘度特性,俗称“二高”原油。
目前针对高凝高粘原油的破乳并不理想,专利CN1100735A采用三异丁基铝-乙酰丙酮-水三元催化剂聚合得到超高分子量(10~60万)的破乳剂,特别适用于稠油破乳,但是分子结构单一,属于线性结构,对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并不理想;专利CN1074925A利用碱性催化剂合成了复配型破乳剂,适用于高凝油的破乳,由于分子量低(3000~5000)且呈宽分布,并受分子结构所限,对高凝高粘原油破乳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用量少,破乳效率高,破乳后出水含油少,净化油含水低,油水界面清晰平滑;还提出了该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包含以下四种结构式的化合物:
其中:上述结构式中M1M2n为1、2或3,m为1、2、3、4、5、6、7或8;
M1占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重量的25~65%,M2占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重量的35~75%。
一种如上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式I化合物的起始剂为三异丙醇胺,式II、式III和式IV的起始剂分别为松香醇的三种同分异构体。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油头:以三异丙醇胺和松香醇为原料,分别与环氧丙烷聚合,加入占总重量的0.3%~0.5%的碱性催化剂,生成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和松香醇型油头;
②精制油头: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和松香醇型油头分别用占总重量的0.15%~0.3%的中和剂中和,压滤、真空脱水处理;
③催化剂预混:将精制的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和松香醇型油头与加入量为25~35ppm的双金属催化剂混合,并在真空条件下恒温30~50分钟;
④活化反应:按重量比将步骤②精制的三异丙醇胺型油头∶松香醇型油头∶稀释剂为1∶1~3.5∶75~93混匀,加入步骤③混合双金属催化剂的精制油头,搅拌均匀,真空下通入与精制油头等量的环氧丙烷丙烷和环氧乙烷丙烷混合单体,升温到90~180℃,当压力趋于恒定时,保温15~30分钟;继续通入剩余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反应条件为100~170℃,0.1~0.5MPa;当反应压力≤0.02MPa时,熟化30分钟,降温至30~50℃;
⑤加抗氧化剂,得到含有30~80万的无规共聚破乳剂的反应产物。
优选的,该双金属催化剂为氰化络合催化剂。
优选的,该抗氧化剂为茶多酚、生育酚、黄酮类、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或叔丁基对苯二酚。
优选的,步骤①中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和松香醇型油头的制备分别为:
6.1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制备:
6.1.1采用的原料重量配比为:三异丙醇胺∶环氧丙烷∶氢氧化钾∶柠檬酸=1∶30~200∶0.002~0.008∶0.001~0.005;
6.1.2将三异丙醇胺和氢氧化钾按比例混合均匀,用N2置换三次,并保持反应器内压力为0.2MPa,在密闭状态下升温到110~125℃,保持30分钟;真空脱水,温度控制为120~140℃,脱水时间为40~50分钟;
6.1.3脱水完毕后连续通入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90~145℃,反应压力为0.15MPa~0.4MPa;当环氧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进入熟化阶段,在保持反应温度内熟化30~45分钟,熟化结束后加入柠檬酸中和至pH值为6.5~7,降温出料,获得三异丙醇胺型油头。
6.2松香醇型油头制备:
6.2.1采用原料重量配比为:松香醇∶环氧丙烷∶氢氧化钠∶琥珀酸=1∶20~300∶0.002~0.008∶0.001~0.005:
6.2.2将松香醇和氢氧化钠按比例混合均匀,用N2置换三次,并保持反应器内压力为0.2MPa,在密闭状态下升温到100~115℃,保持30分钟,真空脱水,温度控制为125~140℃,脱水时间为40~50分钟;
6.2.3脱水完毕后连续通入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90~135℃,反应压力为0.15MPa~0.4MPa,当环氧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同时反应压力开始下降,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进入熟化阶段,在保持反应温度内熟化30~45分钟,熟化结束后加入规定量的琥珀中和至pH值为6.5~7,降温出料,获得松香醇型油头。
优选的,步骤②中三异丙醇胺型油头或松香醇型油头真空脱水的真空压力≤-0.08MPa,脱水温度为125~140℃,脱水时间为30~45分钟。
优选的,步骤①中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优选的,步骤②中和剂为柠檬酸或琥珀酸。
优选的,步骤④中稀释剂为甲苯、二甲苯、三甲苯、150#溶剂油或200#溶剂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包含具有合适的支化度及空间结构的化合物,以及在不采用任何扩链剂的情况下通过双金属催化剂获得相对窄分布超高分子量,通过实验表明:针对高凝高粘原油,具有用量少,只需10~15ppm,脱水速度快,破乳温度低,比传统破乳剂低5~10℃,破乳后油水界面清晰平滑,脱出水含油≤50mg/l,净化油含水≤0.5%,均达到或低于规定的油中含水和水中含油两项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制备三异丙醇胺35油头:原料重量配比为三异丙醇胺∶环氧丙烷∶氢氧化钾=1∶65∶0.2,按比例首先将三异丙醇胺和氢氧化钾混合均匀,用N2置换三次,并保持反应器内压力为0.2MPa,在密闭状态下升温到120℃,在此温度内保持30分钟,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脱水,脱水温度130℃,脱水时间为45分钟。脱水完毕后连续通入规定量的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20~135℃,反应压力为0.25MPa~0.30MPa,当环氧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同时反应压力开始下降,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进入熟化阶段,在保持反应温度内熟化35分钟,熟化结束后加入规定量的柠檬酸中和至6.5~7之间,降温出料,获得三异丙醇胺35油头。
制备松香醇17油头:原料重量配比为松香醇∶环氧丙烷∶氢氧化钠=1∶30∶0.25,按比例首先将松香醇和氢氧化钠混合均匀,用N2置换三次,并保持反应器内压力为0.2MPa,在密闭状态下升温到110℃,在此温度内保持30分钟,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脱水,脱水温度为135℃,脱水时间为45分钟。脱水完毕后连续通入规定量的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00~130℃,反应压力0.2MPa~0.35MPa,当环氧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同时反应压力开始下降,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进入熟化阶段,在保持反应温度内熟化35分钟,熟化结束后加入规定量的琥珀酸中和至6.5~7之间,降温出料,获得松香醇17油头。
分别将上述的三异丙醇胺油头和松香醇油头压滤并真空脱水,真空压力≤-0.08MPa,脱水温度为135℃,脱水时间为45分钟。
按照重量比三异丙醇胺35油头∶松香醇17油头∶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三甲苯=1∶1∶60∶500(不包含预混双金属催化剂所用混合油头)进行投料,再加入预混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剂以聚合物总量计为25ppm)所用混合油头,搅拌均匀后在真空压力≤-0.08MPa下先通入与精制混合油头等量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升温到145℃,当压力开始下降时,活化反应开始,当压力不在下降时,恒温25分钟,继续通入剩余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按重量比环氧丙烷∶环氧乙烷=1∶0.3),反应温度控制在120~145℃,反应压力为0.2~0.25MPa,当反应压力≤0.02MPa时,熟化30分钟,反应结束,然后降温至30~50℃,得到破乳剂中间体A。
按照重量比中间体A∶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三甲苯=1∶6∶52(不包含预混双金属催化剂所用中间体A)进行投料,再加入预混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剂以聚合物总量计为25ppm)所用中间体A,搅拌均匀后在真空压力≤-0.08MPa下先通入与中间体A等量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升温到145℃,当压力开始下降时,继续通入剩余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按重量比环氧丙烷∶环氧乙烷=1∶0.3),反应温度控制在120~145℃,反应压力为0.2~0.25MPa,当反应压力≤0.02MPa时,熟化30分钟,反应结束,然后降温至30~50℃,加入规定量的抗氧化剂,得到反应产物中还含有50~70万的无规共聚破乳剂DA。
破乳剂DA的理化指标分别如下:
1、外观:无色至浅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2、含固量:11.2%
3、密度(20℃):0.89g/cm3
4、闪点(闭口杯):>40℃
5、凝固点:<-35℃
6、特性粘度:1.6~2.1
以上指标均符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油溶性破乳剂使用规范要求。
实施例2
制备三异丙醇胺60:原料重量配比为三异丙醇胺∶环氧丙烷∶氢氧化钾=1∶85∶0.25,按比例首先将三异丙醇胺和氢氧化钾混合均匀,用N2置换三次,并保持反应器内压力为0.2MPa,在密闭状态下升温到120℃,在此温度内保持30分钟,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脱水,脱水温度130℃,脱水时间为45分钟。脱水完毕后连续通入规定量的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20~135℃,反应压力为0.25MPa~0.30MPa,当环氧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同时反应压力开始下降,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进入熟化阶段,在保持反应温度内熟化35分钟,熟化结束后加入规定量的柠檬酸中和至6.5~7之间,降温出料,获得三异丙醇胺60油头。
制备松香醇25油头:原料重量配比为松香醇∶环氧丙烷∶氢氧化钠=1∶50∶0.25,按比例首先将松香醇和氢氧化钠混合均匀,用N2置换三次,并保持反应器内压力为0.2MPa,在密闭状态下升温到110℃,在此温度内保持30分钟,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脱水,脱水温度为135℃,脱水时间为45分钟。脱水完毕后连续通入规定量的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100~130℃,反应压力0.2MPa~0.35MPa,当环氧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同时反应压力开始下降,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进入熟化阶段,在保持反应温度内熟化35分钟,熟化结束后加入规定量的琥珀酸中和至6.5~7之间,降温出料,获得松香醇25油头。
分别将上述的三异丙醇胺油头和松香醇油头压滤并真空脱水,真空压力≤-0.08MPa,脱水温度为135℃,脱水时间为45分钟。
按照重量比三异丙醇胺60油头∶松香醇25油头∶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150#溶剂油=1∶0.5∶55∶565进行投料,搅拌均匀后加入预混的催化体系,体系中双金属催化剂以总重量计为30ppm,在真空压力≤-0.08MPa下先通入与精制混合油头等量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升温到145℃,当压力开始下降时,继续通入剩余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按重量比环氧丙烷∶环氧乙烷=1∶0.35),反应温度控制在120~145℃,反应压力为0.2~0.25MPa,当反应压力≤0.02MPa时,熟化30分钟,反应结束,然后降温至30~50℃。得到破乳剂中间体B。
按照重量比中间体B∶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150#溶剂油=1∶6∶60(不包含预混双金属催化剂所用中间体B)进行投料,再加入预混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剂以聚合物总量计为30ppm)所用中间体B,搅拌均匀后在真空压力≤-0.08MPa下先通入与中间体A等量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升温到145℃,当压力开始下降时,继续通入剩余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按重量比环氧丙烷∶环氧乙烷=1∶0.35),反应温度控制在120~145℃,反应压力为0.2~0.25MPa,当反应压力≤0.02MPa时,熟化30分钟,反应结束,然后降温至30~50℃,加入规定量的抗氧化剂,得到反应产物中还含有50~70万的无规共聚破乳剂DB。
破乳剂DB的理化指标如下:
1、外观:无色至浅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2、含固量:10.6%
3、密度(20℃):0.88g/cm3
4、闪点(闭口杯):>40℃
5、凝固点:<-35℃
6、特性粘度:1.6~2.1
以上指标均符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油溶性破乳剂使用规范要求。
针对大港高凝高粘油破乳效果对比如表1和表2所示。评价标准采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281~2000(瓶试法)
表1不同型号破乳剂破乳效果对比
表2不同型号破乳剂破乳效果对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四种结构式的化合物:
其中:上述结构式中M1M2n为1、2或3,m为1、2、3、4、5、6、7或8;
M1占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重量的25~65%,M2占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重量的35~75%。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化合物的起始剂为三异丙醇胺,式II、式III和式IV的起始剂分别为松香醇的三种同分异构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油头:以三异丙醇胺和松香醇为原料,分别与环氧丙烷聚合,加入占总重量的0.3%~0.5%的碱性催化剂,生成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和松香醇型油头;
②精制油头: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和松香醇型油头分别用占总重量的0.15%~0.3%的中和剂中和,压滤、真空脱水处理;
③催化剂预混:将精制的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和松香醇型油头与加入量为25~35ppm的双金属催化剂混合,并在真空条件下恒温30~50分钟;
④活化反应:按重量比将步骤②精制的三异丙醇胺型油头∶松香醇型油头∶稀释剂为1∶1~3.5∶75~93混匀,加入步骤③混合双金属催化剂的精制油头,搅拌均匀,真空下通入与精制油头等量的环氧丙烷丙烷和环氧乙烷丙烷混合单体,升温到90~180℃,当压力趋于恒定时,保温15~30分钟;继续通入剩余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混合单体,反应条件为100~170℃,0.1~0.5MPa;当反应压力≤0.02MPa时,熟化30分钟,降温至30~50℃;
⑤加抗氧化剂,得到含有30~80万的无规共聚破乳剂的反应产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金属催化剂为氰化络合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氧化剂为茶多酚、生育酚、黄酮类、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或叔丁基对苯二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和松香醇型油头的制备分别为:
6.1三异丙醇胺型油头制备:
6.1.1采用的原料重量配比为:三异丙醇胺∶环氧丙烷∶氢氧化钾∶柠檬酸=1∶30~200∶0.002~0.008∶0.001~0.005;
6.1.2将三异丙醇胺和氢氧化钾按比例混合均匀,用N2置换三次,并保持反应器内压力为0.2MPa,在密闭状态下升温到110~125℃,保持30分钟;真空脱水,温度控制为120~140℃,脱水时间为40~50分钟;
6.1.3脱水完毕后连续通入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90~145℃,反应压力为0.15MPa~0.4MPa;当环氧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进入熟化阶段,在保持反应温度内熟化30~45分钟,熟化结束后加入柠檬酸中和至pH值为6.5~7,降温出料,获得三异丙醇胺型油头。
6.2松香醇型油头制备:
6.2.1采用原料重量配比为:松香醇∶环氧丙烷∶氢氧化钠∶琥珀酸=1∶20~300∶0.002~0.008∶0.001~0.005;
6.2.2将松香醇和氢氧化钠按比例混合均匀,用N2置换三次,并保持反应器内压力为0.2MPa,在密闭状态下升温到100~115℃,保持30分钟,真空脱水,温度控制为125~140℃,脱水时间为40~50分钟;
6.2.3脱水完毕后连续通入环氧丙烷,反应温度为90~135℃,反应压力为0.15MPa~0.4MPa,当环氧丙烷通完以后,继续保持反应温度,同时反应压力开始下降,当压力降到0.02MPa以下时进入熟化阶段,在保持反应温度内熟化30~45分钟,熟化结束后加入规定量的琥珀中和至pH值为6.5~7,降温出料,获得松香醇型油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三异丙醇胺型油头或松香醇型油头真空脱水的真空压力≤-0.08MPa,脱水温度为125~140℃,脱水时间为30~45分钟。
8.如权利要求3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9.如权利要求3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和剂为柠檬酸或琥珀酸。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稀释剂为甲苯、二甲苯、三甲苯、150#溶剂油或200#溶剂油。
CN201510523752.0A 2015-08-25 2015-08-25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32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3752.0A CN105132009B (zh) 2015-08-25 2015-08-25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3752.0A CN105132009B (zh) 2015-08-25 2015-08-25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2009A true CN105132009A (zh) 2015-12-09
CN105132009B CN105132009B (zh) 2017-03-15

Family

ID=5471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375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32009B (zh) 2015-08-25 2015-08-25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20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4873A (zh) * 2017-08-17 2017-12-15 盘锦富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超稠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5806A (zh) * 2018-08-17 2019-01-04 滨州市丰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油田用高效破乳剂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8616B (zh) * 2017-05-23 2020-04-03 盘锦富隆化工有限公司 广谱型老化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2379A1 (de) * 2008-03-04 2009-09-17 Basf Se Verwendung von alkoxylierten polyalkanolaminen zum spalten von öl-wasser-emulsionen
CN101642692A (zh) * 2008-08-05 2010-02-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型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4806A (zh) * 2012-02-17 2012-08-01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松香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MX2013001185A (es) * 2013-01-29 2013-11-07 Mogel Fluidos S A De C V Desemulsificante para petroleo crudo.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2379A1 (de) * 2008-03-04 2009-09-17 Basf Se Verwendung von alkoxylierten polyalkanolaminen zum spalten von öl-wasser-emulsionen
CN101642692A (zh) * 2008-08-05 2010-02-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型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4806A (zh) * 2012-02-17 2012-08-01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松香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MX2013001185A (es) * 2013-01-29 2013-11-07 Mogel Fluidos S A De C V Desemulsificante para petroleo crudo.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国运: "松香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 《日用化学工业》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4873A (zh) * 2017-08-17 2017-12-15 盘锦富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超稠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5806A (zh) * 2018-08-17 2019-01-04 滨州市丰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油田用高效破乳剂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2009B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3434B (zh) 一种原油快速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01121898B (zh) 一种快速破乳方法
CN105132009A (zh) 高凝高粘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7600B (zh) 一种海上油田采出液综合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6298A (zh) 一种原油破乳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3937535B (zh) 一种重质原油用破乳剂
CN103965459A (zh) 一种破乳剂制备方法
CN101745344B (zh) 具有广谱性的高分子改性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21535B (zh) 一种分步醚化改性原油破乳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5273741B (zh) 一种乙烯装置汽油汽提塔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11088065A (zh) 一种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5273A (zh) 一种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94548B (zh) 一种老化油用低温破乳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92003B (zh) 一种海上油田用低粘高效乳液型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8282B (zh) 一种广谱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2117B (zh) 一种处理原油脱水系统中富含聚合物及富含胶质沥青质的油水过渡层的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9244A (zh) 注聚区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8400A (zh) 一种苯乙烯系多元共聚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
CN112079968A (zh) 含聚醚与长碳链酯结构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4279798A (en) Polydiene polyalkylene oxide block copolymers and their use as alcohol hydrocarbon dispersants
CN102732292B (zh) 一种多元复配的低温煤焦油破乳剂
CN111171860B (zh) 一种老化原油油包水乳状液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0230A (zh) 一种高效低温石油破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01671573A (zh) 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
CN103484150B (zh) 一种聚离子液体改性原油破乳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