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5658A -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5658A
CN105125658A CN201510430100.2A CN201510430100A CN105125658A CN 105125658 A CN105125658 A CN 105125658A CN 201510430100 A CN201510430100 A CN 201510430100A CN 105125658 A CN105125658 A CN 105125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granule
activate collateral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01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15104301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25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25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5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羌活10-20份或者川芎10-20份、独活10-20份、威灵仙20份或者路路通20份、白芷12-24份、桂枝12-24份或者桑枝12-24份。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诸味中药煎煮、浓缩、醇沉、干燥得到干粉,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制成颗粒,即得成品。本发明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除湿止痛,兼顾风邪、寒邪、湿邪,达到一举三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次煎煮,能够有效的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制成的颗粒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清·陈念祖指出“是痹,不外寒与湿,而寒与湿亦必假风以为帅,寒曰风寒,湿曰风湿,此三气杂合之谈也。”《神农本草经》记载:“痹,湿病也。”说明湿邪是风湿病的主要病因。尪痹早中期,由于痹病的病变部位在肌表、经络、筋骨,未直接涉及脏腑,各邪变化多端,多相兼为患,以风寒湿为主,是为风寒湿痹阻证。目前的各种中成药制剂主要针对尪痹病的风邪、寒邪、湿邪或风寒、风湿、寒湿邪相兼为患,而临床上大多数病人初期表现为风寒湿邪相兼为患,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药效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羌活10-20份或者川芎10-20份、独活10-20份、威灵仙20份或者路路通20份、白芷12-24份、桂枝12-24份或者桑枝12-24份。
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乳香6-12份、没药6-12份、青风藤24-36份。
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鸡血藤3-6份、丹参3-6份、桃仁3-6份、红花3-6份、海风藤24-36份。
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当归10-20份、黄芪20-30份、青风藤24-36份。
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党参10-20份、熟地20-30份、海桐皮24-36份。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质量份计,称取羌活10-20份或者川芎10-20份、独活10-20份、威灵仙20份或者路路通20份、白芷12-24份、桂枝12-24份或者桑枝12-24份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将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后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第二步,向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醇沉,然后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14g/mL,然后干燥得到干粉;
第三步,将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干燥,然后加水制成颗粒,即得到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成品。
在第一步中,所述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分为两次,两次煎煮的第一次煎煮为80-100分钟,第二次煎煮为100-120分钟,两次煎煮后分别将两次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在第二步中,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进行醇沉;
在第三步中,干粉、糊精与安赛蜜的质量比为400-600:800-1300:3。
在第一步中,以质量份计,还称取以下诸味中药加水煎煮:乳香6-12份、没药6-12份、青风藤24-36份,或者鸡血藤3-6份、丹参3-6份、桃仁3-6份、红花3-6份、海风藤24-36份。
在第一步中,以质量份计,还称取以下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当归10-20份、黄芪20-30份、青风藤24-36份,或者党参10-20份、熟地20-30份、海桐皮24-3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除湿止痛,兼顾风邪、寒邪、湿邪,达到一举三得,治疗较好;
2.本发明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次煎煮,能够有效的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制成的颗粒方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川芎10份、独活10份、威灵仙20份、白芷18份、桑枝24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青风藤30份。
本发明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中君药为羌活、独活,二者皆为辛苦温燥之品,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药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臣药: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其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青风藤味苦辛,性平,辛散苦燥,有较强的祛风湿,通经络作用,以增疗效;桂枝味辛发散,性温散寒,用于风寒外郁,且可通调营卫;白芷辛散温通,长于祛风止痛,诸药共为臣药。佐药:黄芪益气健脾,当归活血补血,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添加乳香和没药可以对血瘀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在临床的使用中,如果患者血瘀明显者,祛痹通络颗粒剂中的乳香为12份、没药为12份。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质量份计,称取川芎10份、独活10份、威灵仙20份、白芷18份、桑枝24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青风藤30份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将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后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第二步,向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醇沉,然后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14g/mL,然后干燥得到干粉;
第三步,将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干燥,然后加水制成颗粒,即得到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成品。
在第一步中,所述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分为两次,两次煎煮的第一次煎煮为100分钟,第二次煎煮为100分钟,两次煎煮后分别将两次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在第二步中,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进行醇沉;
在第三步中,干粉、糊精与安赛蜜的质量比为500:1000:3。
实施例2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羌活15份、独活15份、路路通20份、白芷24份、桂枝12份、乳香6份、没药6份、青风藤36份。
在临床中,如果患者不但血瘀明显,而且风邪偏盛,则将本发明的祛痹通络颗粒剂中的青风藤增至36份。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质量份计,称取羌活15份、独活15份、路路通20份、白芷24份、桂枝12份、乳香6份、没药6份、青风藤36份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将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后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第二步,向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醇沉,然后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14g/mL,然后干燥得到干粉;
第三步,将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干燥,然后加水制成颗粒,即得到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成品。
在第一步中,所述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分为两次,两次煎煮的第一次煎煮为80分钟,第二次煎煮为110分钟,两次煎煮后分别将两次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在第二步中,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进行醇沉;
在第三步中,干粉、糊精与安赛蜜的质量比为600:800:3。
实施例3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羌活20份、独活20份、威灵仙20份、白芷12份、桂枝18份。在临床应用中,如果患者出现肿痛重者,羌活、独活均可加量至20份。
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鸡血藤5份、丹参5份、桃仁4份、红花4份、海风藤24份。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质量份计,称取羌活20份、独活20份、威灵仙20份、白芷12份、桂枝18份、鸡血藤5份、丹参5份、桃仁4份、红花4份、海风藤24份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将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后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第二步,向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醇沉,然后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14g/mL,然后干燥得到干粉;
第三步,将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干燥,然后加水制成颗粒,即得到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成品。
在第一步中,所述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分为两次,两次煎煮的第一次煎煮为90分钟,第二次煎煮为120分钟,两次煎煮后分别将两次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在第二步中,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进行醇沉;
在第三步中,干粉、糊精与安赛蜜的质量比为400:1000:3。
实施例4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川芎10份、独活10份、威灵仙20份、白芷18份、桑枝24份、当归20份、黄芪30份、青风藤30份。
添加当归和黄芪可以对气虚明显者和血虚明显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在临床的使用中,如果患者血瘀明显者,祛痹通络颗粒剂中的当归20份、黄芪30份。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质量份计,称取川芎10份、独活10份、威灵仙20份、白芷18份、桑枝24份、当归20份、黄芪30份、青风藤30份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将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后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第二步,向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醇沉,然后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14g/mL,然后干燥得到干粉;
第三步,将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干燥,然后加水制成颗粒,即得到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成品。
在第一步中,所述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分为两次,两次煎煮的第一次煎煮为100分钟,第二次煎煮为100分钟,两次煎煮后分别将两次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在第二步中,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进行醇沉;
在第三步中,干粉、糊精与安赛蜜的质量比为500:1000:3。
实施例5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羌活15份、独活15份、路路通20份、白芷24份、桂枝12份、当归10份、黄芪20份、青风藤24-36份。
在临床中,如果患者不但气血不足,而且风邪偏盛,则将本发明的祛痹通络颗粒剂中的青风藤增至36份。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质量份计,称取羌活15份、独活15份、路路通20份、白芷24份、桂枝12份、当归10份、黄芪20份、青风藤24-36份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将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后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第二步,向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醇沉,然后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14g/mL,然后干燥得到干粉;
第三步,将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干燥,然后加水制成颗粒,即得到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成品。
在第一步中,所述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分为两次,两次煎煮的第一次煎煮为80分钟,第二次煎煮为110分钟,两次煎煮后分别将两次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在第二步中,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进行醇沉;
在第三步中,干粉、糊精与安赛蜜的质量比为600:800:3。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次煎煮,能够有效的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制成的颗粒方便使用。
实施例6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羌活20份、独活20份、威灵仙20份、白芷12份、桂枝18份。在临床应用中,如果患者出现肿痛重者,羌活、独活均可加量至20份。
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熟地15份、党参20份、海桐皮24份。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质量份计,称取羌活20份、独活20份、威灵仙20份、白芷12份、桂枝18份、熟地15份、党参20份、青风藤24份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将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后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第二步,向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醇沉,然后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14g/mL,然后干燥得到干粉;
第三步,将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干燥,然后加水制成颗粒,即得到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成品。
在第一步中,所述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分为两次,两次煎煮的第一次煎煮为90分钟,第二次煎煮为120分钟,两次煎煮后分别将两次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在第二步中,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进行醇沉;
在第三步中,干粉、糊精与安赛蜜的质量比为400:1000:3。
本发明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除湿止痛,兼顾风邪、寒邪、湿邪,达到一举三得,治疗效果显著。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该颗粒剂包括以下组分:羌活10-20份或者川芎10-20份、独活10-20份、威灵仙20份或者路路通20份、白芷12-24份、桂枝12-24份或者桑枝12-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乳香6-12份、没药6-12份、青风藤24-3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鸡血藤3-6份、丹参3-6份、桃仁3-6份、红花3-6份、海风藤24-3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当归10-20份、黄芪20-30份、青风藤24-3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党参10-20份、熟地20-30份、海桐皮24-36份。
6.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质量份计,称取羌活10-20份或者川芎10-20份、独活10-20份、威灵仙20份或者路路通20份、白芷12-24份、桂枝12-24份或者桑枝12-24份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将煎煮得到的煎液过滤后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第二步,向浓缩液加入乙醇进行醇沉,然后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14g/mL,然后干燥得到干粉;
第三步,将干粉与糊精混合后加入安赛蜜,然后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干燥,然后加水制成颗粒,即得到祛痹通络颗粒剂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所述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分为两次,两次煎煮的第一次煎煮为80-100分钟,第二次煎煮为100-120分钟,两次煎煮后分别将两次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g/mL的浓缩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进行醇沉;
在第三步中,干粉、糊精与安赛蜜的质量比为400-600:800-1300: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以质量份计,还称取以下诸味中药加水煎煮:乳香6-12份、没药6-12份、青风藤24-36份,或者鸡血藤3-6份、丹参3-6份、桃仁3-6份、红花3-6份、海风藤24-36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以质量份计,还称取以下诸味中药加水煎煮:当归10-20份、黄芪20-30份、青风藤24-36份,或者党参10-20份、熟地20-30份、海桐皮24-36份。
CN201510430100.2A 2015-07-22 2015-07-22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125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0100.2A CN105125658A (zh) 2015-07-22 2015-07-22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0100.2A CN105125658A (zh) 2015-07-22 2015-07-22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5658A true CN105125658A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11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0100.2A Pending CN105125658A (zh) 2015-07-22 2015-07-22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256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073A (zh) * 2022-03-28 2022-05-31 陈伟 一种除湿功能调养精油
CN115998800A (zh) * 2022-12-28 2023-04-25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9560A (zh) * 2010-06-30 2012-01-11 杨永江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9560A (zh) * 2010-06-30 2012-01-11 杨永江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生元: "《扶阳存津 擅用温通大法:吴生元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31 January 201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073A (zh) * 2022-03-28 2022-05-31 陈伟 一种除湿功能调养精油
CN115998800A (zh) * 2022-12-28 2023-04-25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5998800B (zh) * 2022-12-28 2023-09-22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998838A (zh) 一种舒筋活血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1953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外用擦剂
CN102166278B (zh)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37974A (zh) 治疗崩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159A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
CN105125658A (zh) 一种祛痹通络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67A (zh) 治疗骨病的外用药酒配方
CN105943705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427A (zh) 一种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2284053B (zh) 一种治疗失眠足浴剂
CN104587414A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38045A (zh) 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0549A (zh) 一种治疗心阴虚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50533B (zh) 一种治疗经行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71005B (zh) 一种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活血通络中药颗粒
CN102552707A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8531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635A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58528A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1579507B (zh)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18334A (zh) 一种用于风湿骨病及颈肩腰腿痛的贴膏剂制作方法
CN105456447A (zh) 一种含有艾叶的具有活血化淤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869A (zh) 治疗颈肩腰腿疼、陈旧性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7225A (zh) 一种治疗淋巴癌的中药
CN105168752A (zh) 一种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