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2656A -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2656A
CN105122656A CN201380075657.8A CN201380075657A CN105122656A CN 105122656 A CN105122656 A CN 105122656A CN 201380075657 A CN201380075657 A CN 201380075657A CN 105122656 A CN105122656 A CN 105122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fec
codings
data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5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2656B (zh
Inventor
司小书
潘稻
孙方林
张晓风
欧阳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456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7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22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2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7Burst error correction, e.g. error trapping, Fire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1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error detection, not provided for otherwise
    • H03M13/611Specific encoding aspects, e.g. encoding by means of 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1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error detection, not provided for otherwise
    • H03M13/618Shortening and extension of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6Code rate detection or code typ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03M13/151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using error loca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polynomials
    • H03M13/1515Reed-Solom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2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convolutional codes, e.g. unit memor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03M13/353Adaptation to th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08Flexibility, adaptability, parametrability and configura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 H03M13/6516Support of multiple code parameters, e.g. generalized Reed-Solomon decoder for a variety of generator polynomials or Galois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32Without explicit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EC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发送端根据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向纠错FEC编码类型;根据确定的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接收端根据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向纠错FEC解码类型;根据确定的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FEC编解码方法提高了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通信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 i殳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 设备和系 统。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 同轴电缆线路已广泛地部署在世界各地。 然而, 传统 电缆接入难以满足未来用户的需求。
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 EPON )协议 的同轴分配网络 (EPON Protocol over Coaxial Distribution Network , EPoC) , 是能够适应有线电视网絡各种应用场景 (包括光纤段与同轴段) 的下一代混 合光纤同轴电缆网 ( Hybrid Fiber Coaxial , HFC )接入技术。 EPoC将 EPON 的媒体接入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层协议移植到有线电视网絡 的同轴段, 并定义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 的物理层。
EPON系统以及 EPoC系统常用前向纠错(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 的方法降低传输信息的误码率, 利用 FEC的方法降低误码率的同时, 也会产 生相应的 FEC参数。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需要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相应的 FEC 参数后, 才能根据相应的 FEC参数对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正确解码, 而传递 FEC参数必然需要占用相应的频谱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突发数据的编码及解码的方法、 设备 和系统, 所提供的方法、 设备及系统无需传递 FEC参数也能实现数据的正确 传输。
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突发数据的编码方法, 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 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同的 FEC编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可以根据突发数据中待编 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区间, 以及相应的数据区间与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 的对应关系, 确定一种 FEC编码类型, 通过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 对整个突 发数据进行编码。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可以根据突发数据中待编 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区间, 以及相应的数据区间与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 的对应关系, 确定一种 FEC编码类型, 通过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 FEC码字的编码, 然后继续对该 FEC码字编码后剩余的待编码数据的长度进 行判断, 并根据判断进行编码。 如此, 直至编码完成。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确 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这里可以通过带宽授权确定突发数据的长度; 根据 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 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以及 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 所述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 编码,具体包括: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进行编码。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突发数据的解码方法, 可用于对利用第一方面提供 的编码方法编码形成的突发数据的解码, 该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 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其中, 至少有两个 不同的数据长度区间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 FEC解码类型, 所述待解码数据是 以 FEC编码类型编码的,编码后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对应于所述 FEC编码类 型, 所述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与所述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可以根据突发数据中待解 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区间, 以及相应的数据区间与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 的对应关系, 确定一种 FEC解码类型, 通过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 对整个突 发数据进行解码。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可以根据突发数据中待解 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区间, 以及相应的数据区间与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 的对应关系, 确定一种 FEC解码类型, 通过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 FEC码字的解码, 然后继续对该 FEC码字解码后剩余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进 行判断, 并根据判断进行解码。 如此, 直至解码完成。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确 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所述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 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解码类 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 所述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具体包 括: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进行解码。
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突发数据的编码设备, 所述编码设备包括: FEC编 码类型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 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其中, 至少有 两个不同的数据长度区间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 FEC编码类型; 编码模块, 用 于根据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可 以根据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区间, 以及相应的数据区间 与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一种 FEC编码类型,编码模块再通 过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 对整个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可 以根据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区间, 以及相应的数据区间 与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一种 FEC编码类型,编码模块再通 过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 FEC码字的编码, 然后 FEC编码类型确定 模块继续对该 FEC码字编码后剩余的待编码数据的长度进行判断, 编码模块 再根据判断进行编码。 如此, 直至编码完成。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根 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 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编码模块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进行编码。
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突发数据的解码设, 包括: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其中, 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数 据长度区间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 FEC解码类型,所述待解码数据是以 FEC编 码类型编码的, 编码后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对应于所述 FEC编码类型, 确定 的 FEC解码类型与所述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 解码模块, 用于根据 FEC解 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可 以根据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区间, 以及相应的数据区间 与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一种 FEC解码类型,解码模块通过 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 对整个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可 以根据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区间, 以及相应的数据区间 与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一种 FEC解码类型,解码模块通过 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 FEC码字的解码, 然后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 块继续对该 FEC码字解码后剩余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进行判断, 解码模块根 据判断进行解码。 如此, 直至解码完成。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根 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 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解码模块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进行解码。
第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第三方面所介绍的编码设备和第 四方面所介绍的解码设备,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编码方法和第二方法提供的 解码方法, 相互配合, 实现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及解码的方法、 设备和系统, 通过根据所述 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 关系确定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再通 过根据接收到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 对应关系确定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从而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 FEC编解码,相比较单一类型的 FEC编解码,根据 数据长度灵活选择编解码类型, 减少了需发送的校验位, 减小了冗余, 提高 了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 由于发送端、接收端自主根据数据长度选择 FEC 编解码类型, 无需传输相应的 FEC参数, 节约了通信资源。
附图说明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 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保护域普通技术 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的附图。
图 1为现有技术中 EPoC系统的网絡架构图;
图 2为时频资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 3为 FEC编码形成码字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另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又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再一种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另一种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又一种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1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再一种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编码设备的结构图;
图 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解码设备的结构图;
图 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又一种编码设备及解码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保护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 为 EPoC 的网絡结构图。 如图所示, 光线路终端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通过光纤与同轴媒体转换器( Coaxial Media Converter, CMC ) 相连接, CMC通过同轴电缆( coax )与同轴网絡单元( Coaxial Network Unit , CNU )相连接。 OLT与传输网絡连接(图中未示出 ) , 实现与网絡侧的互通, CNU与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图中未示出 ) , 最终实现用户的接入。 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以理解, 图 1仅为示例, 实际组网中, 一个 OLT下可以通过同轴分 路器 (coaxial splitter ) 连接多个 CNU , 也可以通过光分配节点 (Optical Distribution Node , ODN )连接多个光网絡单元( Optical Network Unit, ONU ) , 还可以同时混接多个 CNU和 ONU。
如图 1所示, 在 EPoC系统中, OLT与 CMC通过光纤连接, 中间可能 存在相应的 ODN、 光放大器或其他中继设备 (图中未示出) , CMC与 CNU 通过同轴电缆连接, 中间可能存在同轴分路器、 放大器等中继设备(图中未 示出) 。 该系统中, 下行方向釆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 OLT下发的光信号, 经过 CMC转换成电信号, 广播到所有连接的 CNU, CNU选择自身的业务数 据, 丟弃其他 CNU或 ONU的数据; 上行方向釆用突发模式, 各个 CNU在 预先分配的时频资源块内发送数据到 CMC, CMC经过组装, 再转换为光信 号, 上传到 OLT。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设备及系统可以应用于如图 1所示的 系统中, 用于上行方向突发数据的发送。 应当理解,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提 供的方法、 设备及系统可以应用于其他釆用突发模式进行数据发送的场景, 也可以应用于连续模式进行数据发送的场景, 图 1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
图 2描述了上行突发模式时一个 CNU的资源占用情况, 横轴代表时间, 纵轴代表频率, 图中表示上行有四个时频资源块 (Resource Block, RB)可用, RB是系统中最小的调度粒度(即一个 CNU占用的资源应该是 RB的整数倍), 如图 2中所示, CNU占用了其中的三个 RB (最后一个 RB没有完全占满) 。 图 2仅为示例,事实上 CNU占用的 RB数量可以随着需传输的数据量变化而 变化, 如可以占用 4个、 5个, 甚至更多的 RB。 图 2中, CNU占用了 3个 RB的资源, 但并没有完全占满, 然而在传输数据时需传输 3个完整的 RB, 其中未填满的部分可以填零或者其他既定的值。 在发送端,具体到图 1中即为 CNU,为了使得 CMC接收时能够知道 CNU 突发数据的起始位置, 在突发数据的开始位置插入突发起始标记, 在突发数 据的结束位置插入突发结束标识, 即图 2中的相应的黑色小点。 在接收端, 通过对相应的标识做检测能够得到各个 CNU突发数据的起点和终点。
突发数据承载于相应的 RB中, 在传输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从而致使误码率升高。 为了提高系统抗噪声的能力, 降低传输误码率, 一种 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前向纠错(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 的方式对原始 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产生校验信息, 从而接收端能利用这些校验信息恢复出 原始突发数据。 FEC编码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 接收端在解码时, 不仅可以 发现错误, 而且能够判断错误码元所在的位置, 并自动纠错。 这种纠错码信 息不需要储存, 不需要反馈, 实时性好。
FEC编码类型有多种, 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 LDPC ) 编码、 里德-所罗门码 (Reed-Solomon, RS ) 编码、 卷积码 ( Convention Code, CC )编码等。 同一种 FEC编码类型根据码率的不同可以 具有不同的码长,如 LDPC编码至少就包括 3种码长的编码类型,分别为 16200 比特、 5940比特和 1120比特的码长的 LDPC编码。 如图 3所示, 一种 FEC 编码类型可以用 (n, k )来标识, 其中 k为信息位的长度, 也称信息位长度 ( information length ) , 用于表示编码形成的一个码字中承载的数据的长度, 码字的长度( codeword length ) n表示一个码字的总长度, 自然的, n-k用于 表示一个码字中校验位的长度,相应的码率可用 r=k/n表示。本发明所有实施 例中, 长度可用于表示信息位长度、 码字的码长及校验位的长度, 具体是指 相应的码字承载的数据的比特数、 码字的总比特数、 以及码字的校验位的比 特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突发数据的编码及解码的方法和系 统, 可应用于利用突发模式进行通信的场景中。 优选的, 可应用于如图 1所 示的 EPoC系统中, 具体, 图 1中的 CNU可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方法 对上行需发送的数据进行 FEC编码, CMC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解码方法对 来自 CNU的经过 FEC编码的突发数据进行 FEC解码。 图 1中 CNU和 CMC 的组合, 可以构成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系统的最简单的示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可使用的突发数据的编码方法, 该方法 包括: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 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其中, 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数据长 度区间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 FEC编码类型;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 码。
可选的,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 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 类型进行编码, 具体包括: 当 1^>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 型,利用第 1FEC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其中, 为待编码数据 的长度, 为与所述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时, 确定与 Kp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类型,利用第 p FEC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 据进行编码, Κρ为与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j^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当 Li Km时,确定与 Km相对应的第 m FEC 编码类型, 利用第 m FEC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Km为与所述 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 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Kp-1 > Κρ
可选的,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 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 类型进行编码, 具体包括: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大于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1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 的编码,Κ为与所述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 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Kp_i且大于 Κρ时, 确定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 码类型, 利用第 p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Κρ为与所述第 p FEC 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Km且大于 0时, 确定与 Km相 对应的第 m 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m FEC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 码数据进行编码, 或者利用第 m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Km为 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 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Kp-1 > Κρ
可选的, 与所述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l 与所述第 p-1 FEC 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 与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Κρ, 与 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m, 是以所述突发数据编码后形成的 数据中包含的校验位的总长度最短为原则而确定的。
具体的, 可以等于 ^除以 t2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2的值, Kj ^可 以等于 除以 tp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p的值, Kp可以等于 tp除以 tp+1 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p+1的值, Km可以等于 除以 tm得到的商的整数 部分乘以 km的值, 其中, ^、 t2、 tp-1 , tp、 tm-1 , tm分别为第 1 FEC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1 FEC 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校验位的长度, k2、 kp、 kp+1、 km 分别为第 2 FEC编码类型、第 p FEC编码类型、第 p+lFEC编码类型、第 m FEC 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信息位的长度。
可选的, 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根据所述突 发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述突发数 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 所述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具体包括: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 码类型序列进行编码。
下面, 将结合具体场景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
首先,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 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因为突发数据是相对独立地发送的, 故每次发送的突发数据的也是独立 的。 如在 EPoC系统中从一个 CNU发送到 CMC的数据是由一个个突发数据 构成的, 突发数据的起始和结束都有相应的标记, 值得注意的是, 如图 2中 所示, 这里说的突发数据不仅包括了相应需传输的业务数据 (图 2中灰点), 还包括了 RB中未填满的部分(图 2中第三个 RB中的白点) ; 再如, EPoC 系统中从 CMC发送到 OLT的数据, 以及传统的 EPON、 GPON等系统中从 ONU发送到 OLT的数据, 也是由一个个突发数据构成的; 再如, 无线通信 系统中利用突发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时, 传输的数据也是由一个个突发数据构 成的。 相对独立传输的突发数据, 其 FEC编码过程也是独立的。 在本实施例 中, 一个待发送的突发数据、 经过编码后发送出去的突发数据以及接收端端 收到的突发数据, 皆可称为突发数据。 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对于发送 端的编码设备来说, 突发数据是指待发送的突发数据, 对于接收端的解码设 备来说, 突发数据是指接收到的突发数据。 发送端进行编码时, 对于该单位 时间内所接收到的数据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进行标识, 接收端通过相应的 标识对其编码后的突发数据进行识别。
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 可以是指整个突发数据, 也可以是指突发数据 中剩余的待编码数据。 可以理解, 刚开始编码时, 整个突发数据都未被编码, 所以整个突发数据都是待编码数据, 而一个突发数据可能需要分为多个码字 进行编码, 在编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突发数据的一部分已经完成编码, 而剩 余一部分数据还在等待编码的情况。 当然, 当突发数据的数据量较小, 一个 码字即可编码完的情况下, 待编码数据就是指突发数据。
在较为成熟的通信技术中, 一个突发数据的长度是可以确定的, 即一个 编码设备可以知道一个需编码的突发数据的长度。 以 EPoC 系统为例, 在发 送端进行编码之前, 发送端的编码设备知道相应需编码的突发数据的大小。 具体的, 发送一次突发数据之前, 发送端会在向 CMC 或 OLT发送的报告 ( Report ) 消息中携带其所需的上行带宽信息, CMC或 OLT在回复的选通 ( Gate ) 消息中会携带相应的带宽授权信息, 发送端根据相应的带宽授权信 息即可知道将发送的突发数据的大小, 也即本实施例中突发数据的大小。 同 时, 发送端的设备会在发送的突发数据中携带相应的起始和结束标识, 解码 设备(如 CMC )可以通过 RB中携带的突发起始标识、 突发结束标识来确定 接收到的突发数据的长度。 其他应用场景, 具体的数据长度的确定方法为现 有技术, 在此不再——做详细描述。
当然, 在确定编码类型之前, 需确定相应的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 度。 可以理解, 确定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介绍的 编码方法开始之前的步骤。 值得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待编 码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 FEC编码类型, 并不一定要确定了待编码数据的准确长度之后才可确定 FEC编码类型。 事实 上, 在一种可选的的方案, 当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定阔值之后, 即可确定相应的编码类型。 具体的, 比如相应的编码设备一般包括緩存区、 緩存设备或者存储设备, 编码设备接收到数据之后进行緩存或存储, 然后对 緩存的或者存储的数据长度进行统计, 可选的, 如可以使用计数的方式, 当 计数到设定的阔值后, 说明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相应的阔值, 就能 确定相应的 FEC编码类型, 同时开始下一次计数统计。 当然, 可选的, 也可 以确定了整个突发数据的长度之后, 根据整个突发数据的长度确定相应的
FEC编码类型。
其中,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体现为对应关系表, 可以体现为具体逻辑上的对应, 可以是直接的对应, 也可以是间接的对应, 其对应关系的具体表现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对应关系, 可以是系 统组网时配置的, 也可以是组网后网管配置的, 可以是相应的编码设备获取 后保存的, 也可以是相应的编码设备和解码设备协商后确定的, 对于具体的 对应关系的来源, 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值得说明的是, 这里所说的数据 长度可以是一个范围, 比如大于 10080比特的数据长度可以对应一种 FEC编 码类型,小于或等于 10080比特但大于 2550比特的数据长度可以对应另一编 码类型。 当然, 这也可以理解为, 每个大于 10080比特的数据长度, 即大于 10080比特的所有数据长度, 如 10081,14450等等, 对应于一个 FEC编码类 型, 每个小于或等于 10080 比特但大于 2550 比特的数据长度, 即 2551,2552... ... 10080都对应于另一编码类型。
可选的,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编 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中 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确定所述待编码数据的长度所属的数据长度范围, 根据 所述数据长度范围确定 FEC编码类型。
具体的, 一种可选的方案中, 当编码设备发现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1^>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1FEC编码类型对所述突 发数据进行编码, 其中, 为与所述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可选 的, 当编码设备发现 L^Id时, 可以根据 与第 1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查找第 1FEC编码类型, 并利用第 1FEC编码类型对整个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也可以是, 将 1^> 设置为触发条件, 当该条件满足时, 编码设备即行利用 第 1FEC编码类型对整个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在这种情况下, 与第 1FEC 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是间接的。 具体的, 可以利用相应的数组实现相应的步 骤, 也可以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 -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 实现, 也可以利用处理器实现, 也可以利用其它方式实现, 对此本发明实施 例不^限制。 相应的 , 当 > > Kp时, 确定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 类型,利用第 p FEC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ΚΡ为与所述第 p FEC 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Li Km时,确定与 Km相对应的第 m FEC编码类型,利用第 m FEC编码类型 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Km为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 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Kp-1 > Κρ。在此, m和 ρ在各自的取值范围内可以为任何数。因为 ΚΡ-1Ρ, 而 ρ可为范围内的任何数, 显然有, Κ1 Κ2…… Κρ-1 , Κρ…… Km-1 , Km数值 上依次递减。 在本实施例中, 编码设备至少支持两者 FEC编码方式, 当然对 于只支持一种 FEC编码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能使用。
如前所述 ,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是指剩余的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 刚开始编码时, 整个突发数据都是待编码数据。 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并不一 确定 FEC编码类型。 事实上, 在一种可选的的方案, 在实时的编码过程中, —旦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定阔值, 即行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并 继续对待编码数据的长度进行判断。 也就是说, 只需要确定待编码数据的长 度大于一定的阔值即可, 并不一定需要知道待编码数据的准确长度。 在一种 可选的方案中,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大于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1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Kj 为与所述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 长度小于或等于 且大于 Kp时, 确定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p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Κρ为与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 相对应的阔值, Kj^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 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Km且大于 0时, 确定与 Km相对应的第 m FEC编码类型,利用第 m FEC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进行 编码, 或者利用第 m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Km为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 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Κ^ Κ^ 在这种方案中, 编码设备通过 剩余待编码数据的长度确定一个码字所使用的 FEC编码类型, 编完一个码字 后, 根据还剩余的待编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再一个码字的 FEC编码类型, 直至 整个突发数据编码完成。
以上所述的几种方式中, 可选的, Kl Kp-1 , Kp, Km可以是以所述突发 数据编码后形成的数据中包含的校验位的总长度最短为原则而确定的。 可选 的, 等于 ^除以 t2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2的值, Kj^等于 ^除以 tp 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p的值, Kp等于 tp除以 ^+1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 以 kp+1的值, Km等于 除以 tm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m的值, 其中, t2、 tp-1 , tp、 tm-1 , tm分别为第 1 FEC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 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l 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 一个码字的校验位的长度, k2、 kp、 kp+1、 km分别为第 2 FEC编码类型、第 p FEC 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信息位的 长度。
可选的又一种方案中, 还可以是: 先确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再根据 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述 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再根据确定 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进行编码。
下面以 LDPC编码为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表 1
如表 1所示,以 LDPC编码为例,假设编码设备支持 3种类型码长的 LDPC 编码。 可以理解, 编码设备中还可以有其他的 FEC编码方式, 其他的 FEC编 码方式也可以有多种类型码长, 甚至可以多种类型的 FEC编码方式可以混合 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一种实现方式中, 如图 5所示, 当待编码数据长度 大于 时, 以表 1 中的第 1种 LDPC类型对整个突发数据进行编码;如果 1^不大于 Kl 即小于 或等于 Kl 则继续判断, 如果 大于 Κ2, 则以表 1中的第 2种 LDPC类型 对整个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如果 小于或等于 K2, 则以表 1中第 3种 LDPC 类型对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此为示例, 可以理解, 编码设备支持的编码类型 可以更多, 相应的可以有 Κ3、 Κ4等。 在这种场景中, 待编码数据是指整个突 发数据, 不过在判断待编码数据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 时, 并不一定需要先 得出整个突发数据的长度, 只需确认大于或等于 Kl 即可进行得出判断结果 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又一种实现方式中, 如图 6所示, 当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大于 时, 以第 1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并继续判断经过一个码字的编码后剩 余的待编码数据长度是否仍大于 Kl 直至待编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也 就是说, 开始编码后, 先判断待编码数据长度, 如果长度大于 Kl 则进行一 个码字的编码, 这样待编码数据长度自然要减去一个码字的信息位长度的长 度, 再接着对新的编码数据进行判断。 当编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并大于 K2时, 以与 Κ2相对应的第 2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 经过一个 码字的编码后, 对新的剩余待编码数据长度重新判断, 直到剩余待编码的长 度小于或等于 K2。 当判断出待编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Κ2并大于 0时, 可 选的,可以直接以第 3种 LDPC类型对所有还剩余的待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图 中未示出)。 或者, 当判断出待编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K2并大于 0时, 以 第 3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并返回继续判断, 直至待编码数据 长度为 0。
图 5、 图 6中的方案, K2的值可以是以所述突发数据编码后形成的 数据中包含的校验位的总长度最短为原则而确定的。 对于一个特定的突发数 据而言, 其数据的长度是固定的, 对于固定长度的数据进行编码时, 编码后 的数据中携带的校验位的长度越短, 码率越高, 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越高。
具体而言, Kl K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设置: 可以看出, 三种 LDPC 类型对应的校验位的长度分别 t^n kj; t2=n2-k2; t3=n3-k3 , 有 > > 。 取 numl=[t!/t2] , num2=[t2/t3] , 其中 [ n]为取模运算, 用于表示不大于 n的整数, 也就是对 ^与 t2的商做取模运算,对 t2与 t3的商做取模运算。设置 K尸 numl *kj , K2=num2*k2。 结合表 2中的三种 LDPC类型, 可以分别得到它们的校验位码 长 t尸 1800 , t2=900 , t3=270。 根据以上的规则可得 numl=2 , num2=3 , 则 Κ尸 10080, Κ2=2550„
值得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图 5的方案中, 因为 ^正好是 t2的两倍, 故
Kj的取值可以是大于或等于 5040小于 10081的任何整数,这样编码也是一样 的,因为大小位于 5040和 10081之间的突发数据无论是用第 1种 LDPC编码 方法还是用第 2中 LDPC编码方法, 其产生的校验位的长度都是 1800比特, 故效果是一样的。
可选的, 还可以是, 设定一个阔值, 当突发数据中长度大于该阔值的部 分时, 用码率最高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剩余的部分根据设备或系统所 支持的 FEC编码类型,每一数据长度范围确定一个最优编码的各种 FEC编码 类型的组合。
再一种可选的方案中, 可以根据突发数据的总长度确定编码类型。 确定 突发数据的长度后, 再根据突发数据的长度查询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 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 类型序列, 最后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进行编码。 在这种情形中, 相应的 FEC编码类型序列可以是一系列编码类型的组合。 数 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体现为对应关系表, 也可以以其他方 式表现, 对此不作限制。 当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为一张表时, 可选的, 一种情 形下 (还是以表 1中的 LDPC编码类型为例)对应关系表可以如表 2所示。 表中, 为对 与 1^的商去模所得的值, T T2、 Τ3分别为表 1中第 1种、 第 2种、 第 3种 LDPC编码类型的码字。 其中, { [L /kJ+l } *!^随着 的变化, 可以依次取值为 1T3、 2Τ3、 3Τ3; {[(1^-5040)/1^]+1 }丁3随着 的变化, 可以依次取值为 1Τ3、 2Τ3、 3Τ3。 表 2中只是 3种类型的 FEC编 码类型的组合, 事实上当存在更多中码长的 FEC编码类型时,组合可以更 为丰富,码率也会更高。表 2只是对应关系表中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 当突发数据长度大于 14400比特时, 区别的是^个数的变化, 突发数据长 度除以 14400 比特整数倍后的余数则依然按照表 2 中的对应关系进行编 码。 突发数据长度 编码类型序列
(0, 2550] {[ΙΛ]+1 } *Τ3
(2550, 5040] τ2
(5040,7590] + { [(1 -5040)/1^]+1 }丁3
(7590,10080] 2T^Ti
( 10080,14400] Ti 表 2
可以理解, 当相应的数据长度不足以一个码字的编码时, 可以利用截短 码( shortened code )的方式对其编码。 当然, 利用一种 FEC编码类型的截短 码进行编码仍属于以该种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如以第 1种 LDPC编码类 型截短码对一个码字进行编码仍属于利用第 1种 LDP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具体的, 如图 7所示, 图中 K的数值仅为示例, 与表 2中并不对应。 开始编 码后, 如果待编码数据长度大于 14400, 则以第 1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码 字的编码; 如果待编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14400, 但大于 10080, 则以第 1 种 LDPC类型截短码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并结束编码; 如果待编码数据长 度小于或等于 10080, 但大于 5040, 则以第 2种 LDPC类型截短码进行一个 码字的编码; 如果待编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5040, 但大于 2550, 则以第 2 种 LDPC类型截短码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并结束编码; 如果待编码数据长 度小于或等于 2550, 但大于 850, 则以第 3种 LDPC类型截短码进行一个码 字的编码;如果待编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850,但大于 0,则以第 3种 LDPC 类型截短码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并结束编码。
与编码方法相对应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解码方法。
如图 7所示, 解码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 FEC解码类型;根 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其中, 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数据长度区间分 别对应两种不同的 FEC解码类型,所述待解码数据是以 FEC编码类型编码的, 编码后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对应于所述 FEC编码类型,所述确定的 FEC解码 类型与所述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
可选的,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 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解 码类型进行解码, 具体包括: 当 L2>Ni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解码 类型,利用第 1FEC解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 L2为待解码数 据的长度, 为与所述第 1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NI 1 > L2 > NP时, 确定与 Np相对应的第 p FEC解码类型,利用第 p FEC解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 据进行解码, Np为与所述第 p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Nj^为与所述第 p-1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当 L2 Nm时,确定与 Nm相对应的第 m FEC 解码类型, 利用第 m FEC解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Nm为与所述 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 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Np-i > Np
可选的,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 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解 码类型进行解码, 具体包括: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大于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解码类型, 利用第 1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 码字的解码, 为与所述第 1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 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且大于 Np时,确定与 Np相对应的第 p FEC 解码类型,利用第 p 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Np为与所述第 p FEC 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Np_i为与所述第 p-1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Nm且大于 0时, 确定与 Nm相 对应的第 m FEC解码类型, 利用第 m FEC解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中剩余 的待解码数据进行解码, 或者利用第 m 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Nm为与所述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 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Np-i > Np
可选的, 与所述第 1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l 与所述第 p-1 FEC 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 与所述第 p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Κρ, 与 所述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m, 是以所述突发数据携带的的校验 位的总长度最短为原则而确定的。 可选的, 等于 ^除以 t2得到的商的整数 部分乘以 n2的值, N j^等于 除以 tp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p的值, N p 等于 tp除以 tp+1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p+1的值, N m等于 除以 tm得到 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m的值, 其中, ^、 t2、 tp-1 , tp、 tm-1 , tm分别为第 1 FEC 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1 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校验位的长度, n2、 np、 np+1、 nm分别为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 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长度。
可选的, 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所述根据所 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向糾错 FEC解码类型, 具体包括: 根 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 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所述根据 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具体包括: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进行解码。
可以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说提供的突发数据的解码方法, 与上述提供的 编码方法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解码方法中说使用的阔值等与编码方法中的阔 值是相对应的。 值得注意的是, 编码方法中根据的是待编码数据的长度确定 FEC编码类型,而解码方法中根据的是待解码数据的长度确定 FEC解码类型, 对于一个突发数据的传输来说, 这里的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并不等于待解码数 据的长度。 待编码数据经过编码后产生的编码后数据才是待解码数据, 但一 个突发数据待编码数据的长度与编码后形成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存在对应的 关系。
下面, 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 对解码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所述待解码数据的 FEC编码类型与所述待解码数据的长度相对应, 所述 FEC解码类型与所述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待编码数据与编码后的待解码数 据存在对应关系, 就一个码字而言, 一个码字的长度分为两部分, 分别为信 息位长度和校验位长度, 其中信息位长度表征了编码时待发送数据的长度, 也即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而编码后的码字码长表征了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从 图 3中可以看出, 待编码数据的长度与待解码数据的长度是 n与 k的关系, 所以解码设备只要知道相应的编码规则和相应待解码数据, 即可成功解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编码规则即为根据待编码数据的长度确定 FEC编码类型 , 再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具体到本发明实施例中, 解码设备配 置好与编码设备编码的编码规则相对应的解码规则, 再依次去实施本发明实 施例介绍的各个步骤。 很容易理解, 在通信系统中, 在组网或者设备配置阶 段, 甚至可能在设备的制造阶段, 解码设备就配置了与编码设备的编码规则 相对应的解码规则。
根据以上编码方法的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 随着待编码数据长度的线性 增加, 编码过程中校验位的增加是单向的, 即待编码数据长度越长, 编码过 程中增加的校验位总长度越大(或相等) , 编码后的数据总长度越长。 也就 是说, 不同的待编码数据长度编码后形成的待解码数据长度也是不同的, 这 样解码设备才可以正确解码。
应当理解, 本实施例中的编码方法与解码方法是——对应的, 即编码设 备和解码设备中的相应的参数、 阔值是相对应的。 比如, 编码过程中的阔值
Kp-1 , Kp、 Km与解码过程中的阔值 Np-1 , Np、 Nm是各自对应的。 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 可以是指整个待解码的突发数据, 也可以是指 突发数据中剩余的待解码数据。 可以理解, 刚开始解码时, 整个突发数据都 未被解码, 所以整个突发数据都是待解码数据, 而一个突发数据可能需要分 为多个码字进行解码, 在解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突发数据的一部分已经完成 解码, 而剩余一部分数据还在等待解码的情况。 当然, 当突发数据的数据量 较小, 一个码字即可解码完的情况下, 待解码数据就是指整个突发数据。
值得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待解码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 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 FEC解码类型,并不一定要确 定了待解码数据的准确长度之后才可确定 FEC解码类型。 事实上, 在一种可 选的的方案, 当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大于一定阔值之后, 即可确定相应的解码 类型。 具体的, 比如相应的解码设备一般包括緩存区、 緩存设备或者存储设 备, 解码设备接收到数据之后进行緩存或存储, 然后对緩存的或者存储的数 据长度进行统计, 可选的, 如可以使用计数的方式, 当计数到设定的阔值后, 说明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相应的阔值, 就能确定相应的 FEC解码类 型, 同时开始下一次计数统计。 当然, 可选的, 也可以确定了整个突发数据 的长度之后, 根据整个突发数据的长度确定相应的 FEC解码类型。
如表 1所示,以 LDPC解码为例,假设解码设备支持 3种类型码长的 LDPC 解码。 可以理解, 解码设备中还可以有其他的 FEC解码方式, 其他的 FEC解 码方式也可以有多种类型码长, 甚至可以多种类型的 FEC解码方式可以混合 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一种实现方式中, 如图 8所示, 这种解码方法可以与图 5中的编码方法 配合使用。 当待解码数据长度 L2大于 时, 以表 1中的第 1种 LDPC类型 对整个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如果 L2小于或等于 Nl 则继续判断, 如果 L2大 于 N2, 则以表 1 中的第 2种 LDPC类型对整个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如果 L2 小于或等于 N2, 则以表 1中第 3种 LDPC类型对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此为示 例, 可以理解, 解码设备支持的解码类型可以更多, 相应的可以有 N3、 N4 等。 在这种场景中, 待解码数据是指整个突发数据, 不过在判断待解码数据 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 时, 并不一定需要先得出整个突发数据的长度, 只需 确认大于或等于 Nl 即可进行得出判断结果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又一种实现方式中, 如图 9所示, 这种解码方法可以与图 6中的编码方 法配合使用。 当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大于 时, 以第 1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 码字的解码, 并继续判断经过一个码字的解码后的待解码数据长度是否仍大 于或等于 Nl 直至剩余的待解码数据长度小于 Ni。 也就是说, 开始解码后, 先判断待解码数据长度, 如果长度大于 Nl 则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这样待 解码数据长度自然要减去一个码字的长度,再接着对新的解码数据进行判断。 当待解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并大于 N2时,以与 N2相对应的第 2种 LDPC 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经过一个码字的解码后, 对新的剩余待解码数据 长度重新判断, 直到剩余待解码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N2。 当判断出待解码数据 长度小于或等于 N2当大于 0时, 可选的, 可以直接以第 3种 LDPC类型对所 有还剩余的待解码数据进行解码(图中未示出) 。 或者, 当判断出待解码数 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N2当大于 0时,以第 3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并返回继续判断, 直至待解码数据长度为 0。
图 8、 图 9中的方案, Nl、 N2的值可以是所述突发数据携带的校验位的 总长度最短为原则而确定的。 对于一个特定的突发数据而言, 其数据的长度 是固定的, 对于固定长度的数据进行编码时, 编码后的数据中携带的校验位 的长度越短, 码率越高, 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越高。 相应的, 解码时, 也可以 通过设置相应的参数以对以这种编码方式编码的码字进行解码。 具体而言, Nl , N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设置: 可以看出, 三种 LDPC类型对应的校 验位的长度分别 tfni-ki ; t2=n2-k2; t3=n3-k3 , 有 > > 。 取 numl=[ti/t2] , num2=[t2/t3] , 其中 [n]为取模运算, 用于表示不大于 n的整数, 也就是对 ^与 t2的商做取模运算,对 t2与 t3的商做取模运算。设置 N尸 numl *nj , N2=num2*n2 。结合表 2中的三种 LDPC类型,可以分别得到它们的校验位码长 tl=1800, t2=900 , t3=270。 才艮据以上的规则可得 numl =2 , num2=3 , 则 Nl=11880 , Ν2=3360。
再一种可选的方案中, 可以根据突发数据的总长度确定解码类型。 确定 突发数据的长度后, 再根据突发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解码类型的 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 类型序列, 最后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进行解码。 在这种情形中, 相应的 FEC解码类型序列可以是一系列解码类型的组合。 数 据长度与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体现为对应关系表, 也可以以其他方 式表现, 对此不作限制。 相应的对应关系表, 与表 2相对应, 固定的编码类 型序列产生的编码后的待解码的突发数据长度的范围也是固定的, 可以根据 待解码的突发数据长度, 确定与编码时相对应的解码类型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突发数据的编码方法、 解码方法以及相应的通信系 统, 发送端通过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向纠错 FEC编 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接收端通过根据接收到的突发 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根据确定的 FEC解 码类型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突发数据的编码方法、 解码方法以及 相应的通信系统, 支持不同类型的 FEC编解码,相比较单一类型的 FEC编解 码, 根据数据长度灵活选择编解码类型, 减少了需发送的校验位, 减小了冗 余, 提高了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 由于发送端、 接收端自主根据数据长 度选择 FEC编解码类型, 无需传输相应的 FEC参数, 节约了通信资源。
可以理解, 当相应的数据长度不足以一个码字的解码时, 可以利用截短 码( shortened code )的方式对其解码。 当然, 利用一种 FEC解码类型的截短 码进行解码仍属于以该种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如以第 1种 LDPC解码类 型截短码对一个码字进行解码仍属于利用第 1种 LDP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具体的, 如图 11所示, 图中 N的数值仅为示例。 开始解码后, 如果待解码 数据长度大于 16200, 则以第 1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如果待 解码数据长度小于 16200, 但大于 11880 , 则以第 1种 LDPC类型截短码进行 一个码字的解码, 并结束解码; 如果待解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11880, 但 大于 5940, 则以第 2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如果待解码数据长 度小于或等于 5940, 但大于 3360, 则以第 2种 LDPC类型截短码进行一个码 字的解码,并结束解码;如果待解码数据长度小于或等于 3360,但大于 1120, 则以第 3种 LDPC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如果剩余的待解码数据长度小 于或等于 1120, 但大于 0, 则以第 3种 LDPC类型截短码进行一个码字的解 码, 并结束解码。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突发数据的编码设备、 解码设备及 相应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设备、 解码设备可以通过实施例 一提供的编码方法、 解码方法实现其相应的功能, 实施例一可以利用本实施 例提供的编码设备、 解码设备实现相应的编码方法、 解码方法, 两个实施例 基于相同的原理, 实施步骤、 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印证。
如图 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突发数据的编码设备,包括: FEC 编码类型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 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编码模块, 用于根据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可选的,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当 L1>K1 时, 确定与 K1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其中, L1为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K1为与所述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Kp-1 > LI > Κρ时, 确定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类型, Κρ为与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p-1为与所 述第 p-1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LI Km时, 确定与 Km相对应的 第 m FEC编码类型, Km为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Kp-l > Kp。 编码模块, 具体用于利用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所确定的 FEC 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可选的,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 据的长度大于 K1时, 确定与 K1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K1为与所述 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小于 或等于 Kp-1且大于 Κρ时, 确定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类型, Κρ为与 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p-1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码类型相 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Km且大于 0 时, 确定与 Km相对应的第 m FEC编码类型, Km为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 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 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Kp-l > Kp。 编码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 FEC编码类型 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可选的, 与所述第 1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1 , 与所述第 Ρ- 1 FEC 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Κρ-1 , 与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p, 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m, 是以所述突发数据编码后形成 的数据中包含的校验位的总长度最短为原则而确定的。 可选的, K1 等于 tl 除以 t2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2的值, Kp-1等于 tp-1除以 tp得到的商的 整数部分乘以 kp的值, Kp等于 tp除以 tp+1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p+1 的值, Km等于 tm-1除以 tm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m的值, 其中, tl、 t2、 tp-1 , tp、 tm-1 , tm分别为第 1 FEC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1FEC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1 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 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校验位的长度, k2、 kp、 kp+1 , km分别为第 2 FEC编码 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 码字的信息位的长度。
可选的, 所述编码设备还包括数据长度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所述突发数 据的长度;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查询 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 编码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 FEC 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进行编码。
在一种情景中, 上述编码设备可以是如图 12中的设备。 具体的, FEC编 码类型确定模块和编码模块的功能可以是如图 12 中的处理器实现的。 具体 的, 相应的处理功能可以固化在相应的硬件中, 如处理器可具体体现为可利 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 , 也可 以体现为相应逻辑数组,或者是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 等, 以上仅为举例, 具体用什么样的器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 本发明 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另一种情景中, 可选的, 如图 12中的编码设备还可以包 括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里可以存储相应的程序代码、 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代码, 这些程序代码被执行时, 处理器可 以实现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和编码模块的功能。 可选的, 编码设备还可以 包括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分别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 以及用于编码设 备内部器件之间通信的通信接口。 如图 1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突发数据的解码设备, 包括: FEC 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 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其中, 所 述待解码数据是以 FEC编码类型编码的, 编码后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对应于 所述 FEC编码类型, 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与所述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 解 码模块, 用于根据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可选的,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当 L2>N1时, 确定与 N1相 对应的第 1FEC解码类型, 其中, L2为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N1 为与所述第 1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Np- 1 > L2 > Np时, 确定与 Np相对应的第 p FEC解码类型, Np为与所述第 p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Np-1为与所 述第 p-1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L2 Nm时, 确定与 Nm相对应的 第 m FEC解码类型, Nm为与所述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Np-1 > Np。 解码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解 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可选的,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 据的长度大于 N1时, 确定与 N1相对应的第 1FEC解码类型, N1为与所述 第 1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小于 或等于 Np-1且大于 Np时, 确定与 Np相对应的第 p FEC解码类型, Np为与 所述第 p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Np-1为与所述第 p-1 FEC解码类型相 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Nm且大于 0 时, 确定与 Nm相对应的第 m FEC解码类型, Nm为与所述第 m FEC解码类 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 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Np-1 > Np; 解码模块, 根据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可选的, 与所述第 1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1 , 与所述第 p-1 FEC 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p-1 , 与所述第 p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Κρ, 与所述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m, 是以所述突发数据携带的的校 验位的总长度最短为原则而确定的。 可选的, N1等于 tl除以 t2得到的商的 整数部分乘以 n2的值, N p-1等于 tp-1除以 tp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p 的值, N 等于 tp除以 tp+1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p+1的值, N m等于 tm-1除以 tm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m的值,其中, tl、 t2、 tp-1、 tp、 tm-1、 tm分别为第 1 FEC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1 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校 验位的长度, n2、 np、 np+1 , nm分别为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 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长度。
可选的, 所述解码设备还包括数据长度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所述突发数 据的长度;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查询 数据长度与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 解码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 FEC 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进行解码。
在一种情景中, 上述解码设备可以是如图 12中的设备。 具体的, FEC解 码类型确定模块和解码模块的功能可以是如图 12 中的处理器实现的。 具体 的, 相应的处理功能可以固化在相应的硬件中, 如处理器可具体体现为可利 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 , 也可 以体现为相应逻辑数组,或者是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 等, 以上仅为举例, 具体用什么样的器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 本发明 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另一种情景中, 可选的, 如图 12中的解码设备还可以包 括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里可以存储相应的程序代码、 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代码, 这些程序代码被执行时, 处理器可 以实现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和解码模块的功能。 可选的, 解码设备还可以 包括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分别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 以及用于解码设 备内部器件之间通信的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突发数据的编码设备、 解码设备以及相应的通信系 统, 发送端的编码设备通过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向 纠错 FEC编码类型;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接收端的解码设备 通过根据接收到的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 型;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突发数据的编 码设备、 解码设备以及相应的通信系统, 支持不同类型的 FEC编解码, 相比 较单一类型的 FEC编解码, 根据数据长度灵活选择编解码类型, 减少了需发 送的校验位, 减小了冗余, 提高了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 由于发送端、 接收端自主根据数据长度选择 FEC编解码类型, 无需传输相应的 FEC参数, 节约了通信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中所提及的通信系统, 包括实施例二中所提 供的编码设备和解码设备, 利用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方法, 实现了发送端、 接收端自主根据数据长度选择 FEC编解码类型,无需传输相应的 FEC参数即 可实现 FEC编解码, 节约了通信资源。 当然,接收端的解码设备的 FEC解码 类型与发送端的编码设备的 FEC编码类型是相对应的, 而在编码规则配置好 后, 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编码后数据的长度也即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FEC编 码类型、 FEC解码类型这四者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 也就是说, 确定 的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对应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 经过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 编码后形成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也是确定的, 而确定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对 应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利用该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对待解码数据进行解码, 能恢复出原数据。 本领保护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 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 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 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 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保护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 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突发数据的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 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其中, 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数据长 度区间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 FEC编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 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 定 FEC编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具体包括:
    当 1^>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1FEC编码 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其中, 为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为与所述 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 Li > Kp时,确定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类型,利用第 p FEC 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Κρ为与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 阔值, 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L^ Km时, 确定与 Km相对应的第 m 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m FEC 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Km为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 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 括 2和 m, KP-1 > KP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 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 定 FEC编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 具体包括: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大于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1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为与所述第 1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Kj^且大于 κρ时,确定 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类型,利用第 p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 码, Kp为与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 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Km且大于 0时,确定与
    Km相对应的第 m FEC编码类型, 利用第 m FEC编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中 待编码数据进行编码, 或者利用第 m FEC编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Km 为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 括 2和 m, KP-1 > KP
    4、 根据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等于 ^除以 t2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2的值, Kj^等于 除以 tp 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p的值, Kp等于 tp除以 ^+1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 以 kp+1的值, Km等于 除以 tm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m的值, 其中, t2、 tp-1 , tp、 tm-1 , tm分别为第 1 FEC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 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l 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 一个码字的校验位的长度, k2、 kp、 kp+1、 km分别为第 2 FEC编码类型、第 p FEC 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信息位的 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 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编码类型,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的 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相对应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
    所述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码,具体包括: 根据确定的 FEC编 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进行编码。
    6、 一种突发数据的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型, 所述待解码数据是以 FEC编码类型编码的, 编码后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对应于所述 FEC编码类型, 所述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与所述 FEC编码类型 相对应。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 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具体包括:
    当 L2>Ni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解码类型, 利用第 1FEC解码 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 L2为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为与所述 第 1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Np > L2 > Np时,确定与 Np相对应的第 p FEC解码类型,利用第 p FEC 解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Np为与所述第 p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 阔值,Ν^为与所述第 p-1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L2 Nm时, 确定与 Nm相对应的第 m FEC解码类型, 利用第 m FEC 解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Nm为与所述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 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 括 2和 m, NP-1 > NP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 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 具体包括: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大于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解码类型, 利用第 1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码, 为与所述第 1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Nj^且大于 Np时,确定 与 Np相对应的第 p FEC解码类型,利用第 p 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的解 码, Np为与所述第 p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Np-1为与所述第 p-1 FEC 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Nm且大于 0时, 确定 与 Nm相对应的第 m FEC解码类型, 利用第 m FEC解码类型对所述突发数 据中剩余的待解码数据进行解码, 或者利用第 m 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码字 的解码, Nm为与所述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 括 2和 m, NP-1 > NP
    9、 根据权利要求 7或 8所述的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Ni等于 ^除以 t2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2的值, N p-1等于 除以 tp 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p的值, Np等于 tp除以 ^+1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 以 np+1的值, N m等于 除以 tm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m的值,其中, t2、 tp-1 , tp、 tm-1 , tm分别为第 1 FEC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 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l 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 一个码字的校验位的长度, n2、 np、 np+1、 nm分别为第 2 FEC编码类型、第 p FEC 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长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解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所述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确定前向糾错 FEC 解码类 型,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长度与 FEC解码类型的对 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 型序列;
    所述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码,具体包括: 根据确定的 FEC解 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进行解码。
    11、 一种突发数据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设备包括: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 FEC编码类型,其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行编 码。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当 1^>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其中, 为待编码数据的长度, 为与所述第 1FEC编码 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 Lj > Kp时, 确定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类 型, Κρ为与所述第 p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Kj^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 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当 Km时,确定与 Km相对应的第 m FEC编码类型, Km为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 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Kp-1 > Κρ
    编码模块,具体用于利用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所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 对所述突发数据进行编码。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当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 度大于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编码类型, 为与所述第 1FEC 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且大于 Κρ时, 确定与 Κρ相对应的第 p FEC编码类型, Κρ为与所述第 p FEC 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为与所述第 p-1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所述突发数据中待编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Km且大于 0时, 确定与 Km相 对应的第 m FEC编码类型, Km为与所述第 m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 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Κρ-ι > Κρ;
    编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进 行一个码字的编码。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或 13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等于 ^除以 t2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2的值, Kj^等于 除以 tp 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p的值, Kp等于 tp除以 ^+1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 以 kp+1的值, Km等于 除以 tm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km的值, 其中, t2、 tp-1 , tp、 tm-1 , tm分别为第 1 FEC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 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l 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 一个码字的校验位的长度, k2、 kp、 kp+1、 km分别为第 2 FEC编码类型、第 p FEC 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信息位的 长度。
    15、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编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设备还包括数据长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FEC编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查询数据长 度与 FEC编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编 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
    编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 FEC编码类型或者 FEC编码类型序列进 行编码。
    16、 一种突发数据的解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设备包括: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 FEC解码类型,其 述待解码数据是以 FEC编码类型编码的, 编码后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对应于 所述 FEC编码类型, 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与所述 FEC编码类型相对应; 解码模块,用于根据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解 码。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解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当 L2>Ni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解码类型, 其中, L2为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为与所述第 1FEC解码 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 L2 > NP时, 确定与 Np相对应的第 p FEC解码类 型, Np为与所述第 p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Np 为与所述第 p-1 FEC解 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当 L2 Nm时,确定与 Nm相对应的第 m FEC解码类型, Nm为与所述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 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Np-i > Np
    解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对 所述突发数据进行解码。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解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大于 时, 确定与 相对应的第 1FEC解码类型, 为与所述第 1FEC解 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且大于 Np时, 确定与 Np相对应的第 p FEC解码类型, Np为与所述第 p FEC 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Np_i为与所述第 p-1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当 所述突发数据中待解码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 Nm且大于 0时, 确定与 Nm相 对应的第 m FEC解码类型, Nm为与所述第 m FEC解码类型相对应的阔值; 其 中, m为大于或等于 2的整数, p为 2到 m的范围内的任一整数, 包括 2和 m, Np-i > Np;
    解码模块,根据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进行一个码 字的解码。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或 18所述的解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Ni等于 除以 t2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2的值, N p-1等于 除以 tp 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p的值, Np等于 tp除以 ^+1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 以 np+1的值, N m等于 除以 tm得到的商的整数部分乘以 nm的值,其中, t2、 tp-1 , tp、 tm-1 , tm分别为第 1 FEC编码类型、 第 2 FEC编码类型、 第 p-lFEC 编码类型、 第 p FEC编码类型、 第 m-l 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 一个码字的校验位的长度, n2、 np、 np+1、 nm分别为第 2 FEC编码类型、第 p FEC 编码类型、 第 p+lFEC编码类型、 第 m FEC编码类型的一个码字的长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解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设备还包括数据长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 FEC解码类型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查询数据长 度与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突发数据的长度相对应的 FEC解 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
    解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或者 FEC解码类型序列进 行解码。
    21、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解码设备和任一如权利要求 10至 15所述的编码设备; 解码设备,用于接收来自编码设备的经过前向糾错 FEC编码的突发数据, 根据接收到的突发数据中的待解码数据的长度, 以及数据长度与前向纠错 FEC解码类型的对应关系, 确定 FEC解码类型, 并根据确定的 FEC解码类 型进行解码, 其中, 所述待解码数据是以 FEC编码类型编码的, 编码后的待 解码数据的长度对应于所述 FEC编码类型,确定的 FEC解码类型与所述 FEC 编码类型相对应。
CN201380075657.8A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5122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5656.4A CN109327224B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5277 WO2014179937A1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5656.4A Division CN109327224B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656A true CN105122656A (zh) 2015-12-02
CN105122656B CN105122656B (zh) 2018-12-07

Family

ID=518666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5656.4A Active CN109327224B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1380075657.8A Active CN105122656B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5656.4A Active CN109327224B (zh) 2013-05-07 2013-05-07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10014880B2 (zh)
EP (2) EP2963829B1 (zh)
JP (1) JP6141521B2 (zh)
CN (2) CN109327224B (zh)
BR (1) BR112015028094B1 (zh)
CA (1) CA2908075C (zh)
ES (1) ES2684558T3 (zh)
MX (1) MX354343B (zh)
PL (1) PL2963829T3 (zh)
RU (1) RU2628145C2 (zh)
WO (1) WO201417993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3155A (zh) * 2017-08-21 2017-1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可变长度突发信号的译码辅助解调方法
CN110087155A (zh) * 2018-01-25 2019-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on中的编码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90213B2 (en) 2017-06-16 2021-1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ding method, wireless device, and chip
CN113904755A (zh) * 2021-10-13 2022-01-07 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截短rs码解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7093A1 (ja) * 2015-09-17 2017-03-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端局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端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録媒体
WO2018035857A1 (zh) * 2016-08-26 2018-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无源光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133939A1 (en) * 2017-01-19 2018-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Duesseldorf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bability shaping operations
BR112021019523A2 (pt) * 2019-04-01 2021-12-07 Huawei Tech Co Ltd Projeto de quadro de rede óptica passiva (pon)
JP7139375B2 (ja) * 2020-03-24 2022-09-20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誤り率測定装置及び設定画面表示方法
US11764902B2 (en) * 2020-10-15 2023-09-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ntrol
CN114745617A (zh) * 2021-01-07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fec编码和解码的方法、装置和光网络设备
CN115209243A (zh) * 2021-04-12 2022-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IL282469A (en) * 2021-04-20 2022-11-01 Maris Tech Ltd Network media streaming with error correction redundancy
CN113438054B (zh) * 2021-06-23 2022-08-1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006276A1 (en) * 2022-06-27 2024-01-04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perform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ing
US20240146355A1 (en) * 2022-10-26 2024-05-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word selection for ultra-wideband (uwb)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517A (zh) * 2008-01-22 2009-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088707A1 (en) * 2008-02-07 2009-08-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n optical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evice
US20110154161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of variable length packet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storage apparatus
CN102239652A (zh) * 2011-05-20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光线路终端和系统
US8271849B2 (en) * 2008-08-05 2012-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H frame encoding and decoding techniques for 8VSB DTV broadcasting systems
CN103004123A (zh) * 2012-09-12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ec码字到物理资源块的适配方法、fec码字同步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5147A (ja) * 1997-04-09 1998-10-23 Nec Corp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CA2262894C (en) * 1997-06-19 2004-08-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system, multiplexer and demultiplexer used therefor, and error correcting encoder and decoder
KR100557177B1 (ko) * 1998-04-04 2006-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 채널 부호/복호화 방법 및 그 부호/복호 장치
US6848072B1 (en) * 2000-09-19 2005-01-25 Bbn Solutions Llc Network processor hav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implemented in hardware
US7395495B2 (en) * 2004-01-12 2008-07-0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US7451381B2 (en) * 2004-02-03 2008-11-11 Phonex Broadband Corporation Reliabl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transporting dynamic data across a network
US7707479B2 (en) * 2005-12-13 2010-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generating structured irregular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codes for wireless systems
US7831887B2 (en) * 2005-12-15 2010-11-09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lo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ng codes in a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KR100915805B1 (ko) * 2006-06-20 2009-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맥계층 데이터 통신 장치 및방법
US7831895B2 (en) * 2006-07-25 2010-11-09 Communications Coding Corporation Universal error control coding system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data storage systems
WO2008034292A1 (en) * 2006-09-18 2008-03-27 Ming Yang Efficient frame structure for digit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US8566676B2 (en) * 2007-01-05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C code and code rate selection based on packet size
WO2008092040A2 (en) * 2007-01-24 2008-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dpc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packets of variable sizes
CN101312349B (zh) * 2007-05-26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块编码及同步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US8375271B2 (en) * 2007-10-26 2013-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daptive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omputation
CN101889398B (zh) * 2007-12-06 2013-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通信系统中用于信道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JP4798164B2 (ja) * 2008-04-02 2011-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176381B2 (en) * 2008-05-08 2012-05-08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ultidimensional turbo product codes and generaliz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with component reed-solomon codes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RU2012111058A (ru) * 2009-08-27 2013-10-10 Индиан Спейс Рисерч Организейшн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сигнала в глобальной 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 спутниковой системе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верточных кодов с низкой плотностью контроля четн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такого способа
US8875000B2 (en) * 2010-11-01 2014-10-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system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systems
CN103516476B (zh) * 2012-06-29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和设备
US9762265B2 (en) * 2013-03-05 2017-09-12 Exactearth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detection of electronic tracking messages
US8904257B2 (en) * 2013-03-05 2014-12-02 Exactearth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detection of e-Navigation messag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517A (zh) * 2008-01-22 2009-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088707A1 (en) * 2008-02-07 2009-08-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n optical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evice
US8271849B2 (en) * 2008-08-05 2012-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H frame encoding and decoding techniques for 8VSB DTV broadcasting systems
US20110154161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of variable length packet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storage apparatus
CN102239652A (zh) * 2011-05-20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光线路终端和系统
CN103004123A (zh) * 2012-09-12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ec码字到物理资源块的适配方法、fec码字同步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0213B2 (en) 2017-06-16 2021-1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ding method, wireless device, and chip
CN107483155A (zh) * 2017-08-21 2017-1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可变长度突发信号的译码辅助解调方法
CN107483155B (zh) * 2017-08-21 2020-05-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可变长度突发信号的译码辅助解调方法
CN110087155A (zh) * 2018-01-25 2019-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on中的编码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69853B2 (en) 2018-01-25 2022-10-11 Zte Corporation Cod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916669B2 (en) 2018-01-25 2024-02-27 Zte Corporation Cod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904755A (zh) * 2021-10-13 2022-01-07 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截短rs码解码方法
CN113904755B (zh) * 2021-10-13 2023-06-16 芯河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截短rs码解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41521B2 (ja) 2017-06-07
WO2014179937A1 (zh) 2014-11-13
CN105122656B (zh) 2018-12-07
CN109327224B (zh) 2022-04-05
EP3425806A1 (en) 2019-01-09
RU2628145C2 (ru) 2017-08-15
US20160013811A1 (en) 2016-01-14
US10476526B2 (en) 2019-11-12
US20180278270A1 (en) 2018-09-27
CA2908075C (en) 2018-09-04
US10014880B2 (en) 2018-07-03
MX2015015408A (es) 2016-03-15
EP2963829A4 (en) 2016-03-16
JP2016523037A (ja) 2016-08-04
EP2963829A1 (en) 2016-01-06
RU2015148943A (ru) 2017-05-23
CN109327224A (zh) 2019-02-12
BR112015028094A2 (pt) 2017-07-25
BR112015028094B1 (pt) 2021-10-26
CA2908075A1 (en) 2014-11-13
PL2963829T3 (pl) 2018-12-31
EP2963829B1 (en) 2018-07-11
MX354343B (es) 2018-02-27
ES2684558T3 (es)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656A (zh) 一种编码及解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70037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ultimode decoding
CN108092742B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通信方法
CN106899379A (zh) 用于处理极化码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7215382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471545A (zh)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67553A (zh)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装置和系统
JP7216011B2 (ja) ポーラーコード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RU246197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WO2021129877A1 (zh) 译码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53520A (zh) 短波接入网基于硬值判决的分集接收方法及系统
CN111446969A (zh) 一种级联crc码的极化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TW20124438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broadcasting/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318385A (zh) 一种相干光模块的信号调制方法及系统
CN111447042A (zh) 一种极化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RU2259636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ообщений в системе с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ью
CN110474718B (zh) 一种数据编码方法、同步方法、系统及通信系统
CN108809504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181576A (zh) 一种存在反馈校验机制的turbo码编码装置
CN113472475B (zh) 一种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36888A (zh) 一种子块解交织输入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118388B (zh) 一种多通道的复用fec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RU196572U1 (ru)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прототип на программируемой логической интегральной схеме цифровой сверхбольшой интегральной схемы для радиосистем
KR10120160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로토콜 헤더에 사용된 코드의 복호 지연 해결 방법및 그 장치
CN102064909A (zh)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