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0676A - 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0676A
CN105120676A CN201480021263.9A CN201480021263A CN105120676A CN 105120676 A CN105120676 A CN 105120676A CN 201480021263 A CN201480021263 A CN 201480021263A CN 105120676 A CN105120676 A CN 105120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oil
mentioned
out terminal
system battery
condu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12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纳清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ENER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ENER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ENER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ENERGY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20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0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6Preservation of finished produ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装置和较少的能耗,以低成本高效地防止食用油的氧化。在本发明中,电源装置具备:交流电源,其一方的输出端子接地;以及整流元件,其一端串联地连接到该交流电源的非接地输出端子,阻止电流从非接地输出端子流出,使用该电源装置,在该电源装置的上述非接地输出端子连接导电体制电极板,并且将该导电体制电极板直接浸泡在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油内或者配置于金属制容器的外侧面,通过上述交流电源的施加对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赋予负的电位变动来使其产生电场变动,从而实现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油的防氧化。

Description

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种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的改良,涉及使设置于食用油内或者其附近的导电体制电极板产生负的电位变动、电场变动来对食用油赋予电子,对构成食用油的原子、分子的电子的状态产生影响,从而改变食用油的物性,不仅能防止其氧化还能提高其热传导率、降低其粘度等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油等一般会由于与空气接触而氧化,导致其质量下降。因此,食用油等保管于非通气性的密封容器,在取出所需量的食用油后,将容器再次密封。但是,在取出食用油时难以防止空气侵入密封容器内,其结果是,容器内处于储存中的食用油会由于氧化而加快质量劣化。
此外,作为上述处于储存中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措施,存在使用空气抽出器、空气吸收剂、填充惰性气体等措施,但出于设备费用等原因,任一措施均难以在小规模工厂、一般家庭等容易地采用。
另一方面,使用后的食用油,例如在一般家庭中用于食品的油炸物制作后的食用油由于高温加热而氧化的进展比较快,通过2~3次的反复使用会导致其质量显著劣化,而无法再使用。
另外,食用油若反复使用则其粘度有上升的倾向,其结果是,存在制作油炸物时油的渗透性变差,无法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所谓高质量的油炸物(所谓“口感酥脆的油炸物”)等缺点。
此外,为了防止处于使用中的食用油的氧化、粘度上升,解决由这些等导致的如上所述的问题,已开发出使用过滤装置、防氧化剂等的各种技术(特开2013-81426号、特开平9-100489号等)。
但是,现有的这种食用油的防氧化装置等都是大型且昂贵的,不仅无法在小规模企业、一般家庭等简单地使用,还存在不能得到充分的防氧化效果的缺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3-814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9-1004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食用油类等的防氧化技术等中的如上所述的问题,以提供一种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为发明的主要目的,上述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能够使用简单结构的小型设备,以少量的能耗高效且简便地防止食用油类等的氧化、粘度上升,由此,使食用油类能够长期反复使用,另外,能够以低温度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制作出口感良好的油炸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1发明的基本构成如下:使用电源装置,在该电源装置的非接地输出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导电体制电极板,并且将该导电体制电极板直接浸泡在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油内或者配置于收纳有食用油的金属制容器的外侧面,通过交流电源的施加对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赋予负的电位变动来使其产生电场变动,从而实现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油的防氧化,上述电源装置具备:上述交流电源,其一方的输出端子接地;以及整流元件,其一端串联地连接于该交流电源的非接地输出端子侧,阻止电流从上述非接地输出端子流出。
第2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中,导电体制电极板配置在金属制容器的外侧面的附近。
第3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中,使用在上述整流元件的非接地输出端子侧与交流电源的接地输出端子侧之间设置有使电流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向接地输出端子侧流通的第2整流元件的电源装置。
第4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中,使用在上述交流电源的非接地输出端子侧串联地连接LC谐振电路并且将该LC谐振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到非接地输出端子,输出上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v与上述LC谐振电路利用外部电磁波感应出的感应电动势v’的叠加波vo的电源装置。
第5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第2发明、第3发明或者第4发明中,整流元件为PN型二极管。
第6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第2发明、第3发明或者第4发明中,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2Hz至200Hz的电源装置。
第7发明如下:在第4发明中,LC谐振电路对上述外部电磁波的谐振频率为2kHz~2000kHz。
第8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第2发明、第3发明或者第4发明中,导电体制电极板为由钛合金制成或者由含有金属粉的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导电体制电极板。
发明效果
本发明构成如下:电源装置具备:交流电源,其一方的输出端子接地;以及整流元件,其一端串联地连接该交流电源的非接地输出端子侧,阻止电流从非接地输出端子流出,使用该电源装置,在该电源装置的上述非接地输出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导电体制电极板,并且将该导电体制电极板直接浸泡在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内或者配置于收纳有食用油的金属制容器的外侧面,通过上述交流电源的施加对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赋予负的电位变动来使其产生电场变动,从而实现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油的防氧化。
即,通过施加电源装置的交流电源,会对导电体制电极板施加负方向的电位变动,电子从电源装置供应到导电体制电极板,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电子增加,并且在不施加负方向的振动波时,一部分电子会通过放电消失,由此,导电体制电极板会产生负方向的电位变动。
另外,通过从电源装置对导电体制电极板施加交变电压v或者施加交变电压v与感应电动势v’的叠加波输出电压vo,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电位会变动,并且导电体制电极板的表面、其附近的电场会变动,食用油会暴露于变动电场。
当由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的负方向的电位变动而导致其电场变动时,导电体制电极板的负离子会增加,构成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素材的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会产生变动。并且,会辐射出基于由此产生的质子(正离子)的振动的量子波,构成食用油的分子、原子的集团会反复振动,由于分子间力的降低、还原性的提高等而使得食用油的耐氧化性、粘度、热传导率等物性变化。
更具体地说,通过对食用油附加电子,其还原性会提高,食用油的氧化被仰制,从而耐久性提高。因此,还能够将食用油的鲜度长期保持在高鲜度。
另外,通过使用低频的交流电压v,食用油的粘度会下降,其渗透性提高,能在更短时间内制作出口感良好的油炸物。
而且,在低频交流电压v与LC谐振电路的感应电动势v’的叠加波输出电压vo的情况下,油的分子间力被变动电场降低并且热传导率上升,即使以30~50℃程度的低温度也能够制作油炸物。
除此以外,通过根据食用油的种类,适当选定交流电源的基本频率和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能够得到更好的防氧化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通过实际动作测试其高功用在现实中已得到了确认,具有优异的实用性功用。
但是,关于本发明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的效果即能得到食用油的防氧化、降低粘度等功用的理论分析尚未充分进行。
因此,通过电场变动等,本申请的方法发明起到食用油的防氧化作用,其原因、机制仍存在较多不明之处,这是实情,但如上所述,本发明在现实中起到优异的实用性功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是进行收纳在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油的防氧化处理的方法的说明图。
参照图1,本发明中使用的食用油的防氧化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包括电源装置1、通过导线7连接到电源装置1的导电体制电极板4等以及收纳有食用油8的金属制容器5。另外,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4浸泡在所设置的金属制容器5内。
上述电源装置1由交流电源2和串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2的整流元件3形成,整流元件3以仅能从导电体制电极板4侧向交流电源2侧通电的方式连接,从交流电源2的非接地侧输出端子2a向导电体制支撑体4侧的通电被阻止。
此外,在图1中,1a为壳体,2a为交流电源的非接地侧输出端子,2b为交流电源的接地侧输出端子,3a为整流元件3的交流电源侧端子,3b为输出端子,4a为端子,6为接地点,7为导线,v为交流电源的电压波形,i为电流波形,e为电子,C’为杂散电容。另外,食用油可以是使用前的新品,或者也可以是使用中、使用后的食用油。
当使正弦波交流电源2工作而使端子2a、2b之间产生正弦波交流电压v时,通过形成在导电体制电极板4与地面之间的杂散电容C’,由整流元件3进行半波整流后的电流i经过导线7从导电体制电极板4向交流电源2的端子2a侧流通。
由此,与上述电流i相反地,电子e通过导线7从交流电源2侧流入导电体制电极板4侧,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电子量(负电荷)会向增加方向变动,由此,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负电位产生变动。
同样地,在由于电流的流通被整流元件3阻止而导致电子e未通过导线7被供应到导电体制支撑体4的期间,一部分负电荷(电子)会通过放电消失从而电子量减少,由此,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负电位也会产生变动。
如上所述,导电体制电极板4所产生的负电位的变动即电子量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电位变动、电场变动。其结果是,构成导电体制电极板4、食用油8的原子的电子排列等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如上所述,通过对食用油8赋予电子,其还原性会提高而食用油8的氧化被仰制,能提高耐久性、长期保持鲜度等。
此外,上述电源装置1的交流电源2的频率为2至200Hz的程度是最佳的。另外,优选导电体制电极板4使用不锈钢、钛合金。而且,金属制容器5可以是平底锅、其它锅等,但优选其接地。
另外,关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电位变动、电场变动即向食用油8附加电子所带来的防氧化作用,实情是目前仍无法说在理论上已完全弄清楚,但本申请的发明起到的功用均已通过试验、实验在现实中得到了确认。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取代图1中的整流元件3而使用PN型二极管9,并且不是将导电体制电极板4浸泡在食用油内,而是将其固定于金属制容器5的侧壁面。
此外,在该图2中,将导电体制电极板4密接地固定于金属制容器5的侧壁面,但也可以在导电体制电极板4与金属制容器5的侧壁面之间设置少许隙间,将导电体制电极板4设置在金属制容器5的附近。
实施例1
使用交流电源2的频率为2Hz至200Hz,最大发射输出为10瓦特的电源装置作为电源装置1,导电体制电极板4为不锈钢制(100mm×100mm×100mm(高度)),并使其纵向悬挂固定在直径为200mmΦ/深度为200mm的不锈钢制容器5内。
然后,向该容器5内加入1500CC未使用的新食用油(植物性天妇罗用油),进行大约30分钟的防氧化处理。处理中的电源装置1的平均输出为5瓦特。
防氧化处理结束后,使用处理后的食用油以及与其同种的未处理的食用油,将原料食品的种类、量、加热温度等条件设为相同,对天妇罗的制作时间、天妇罗的口感、食用油的浑浊状态,能用于炸制天妇罗的次数等进行了比较调查。
其结果是,确认了最开始时进行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氧化处理的食用油与未处理的食用油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能用于炸制天妇罗的次数提高至1.5~2倍。此外,在该比较试验中,当然完全没有在炸制天妇罗的中途进行油的续加、补充。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取代图1中的整流元件3而使用二个PN型二极管9a、9b,仅在使从导电体制支撑体4流入电源装置1侧的电流i为全波整流的波形这方面与图2的实施例不同。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电源装置1由交流电源2和串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2的LC谐振电路10形成,交流电源2的一端与接地输出端子2b连接。
另外,交流电源2的非接地侧输出端子2a以串联形式连接到上述LC谐振电路10的一个连接点10a,LC谐振电路10的另一个连接点10b与电源装置1的非接地输出端子3b连接。
而且,上述LC谐振电路10通过改变电容C而与频率为2KHz~2000KHz的外部空间存在的外部电磁波产生谐振,感应出该谐振频率的交变电压v’。然后,频率为2~200Hz的交流电源2的交变电压v与上述谐振频率的交变电压v’的叠加电压vo被输出到接地输出端子2b与非接地输出端子3b之间。此外,在图4中,R为安全电阻。
当使正弦波交流电源2工作并且调谐好LC谐振电路10时,在端子3b、2b之间会产生上述叠加电压vo,由叠加电压vo产生的交变电流会流过导线7、导电体制电极板4以及杂散电容C’。
另外,由叠加电压vo产生的交变电流会流到导电体制电极板4,从而其电位产生变动并且电场产生变动,由此,如上所述进行食用油8的防氧化处理。
此外,在图4中,使用了LC并联谐振电路作为LC谐振电路10,但也可以取代它而使用如图4的虚线所示的LC串联谐振电路。
另外,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LC谐振电路10的电容C来选择利用外部电磁波,使LC谐振电路10感应出所需要的频率的交变电压v’,并且将该感应电动势v’与交流电源2的电压v的叠加电压vo作为电源装置1的输出电压。
此外,电源装置1的交流电源2的频率选定为2至200Hz、另外,LC谐振电路10的谐振频率选定为2~2000KHz。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仅在将电源装置1设为全波整流型这方面与图4的第4实施方式不同,其它方面与图4的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完全相同。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使导电体制电极板4产生负的电位变动、电场变动,能简单且高效地进行食用油的防氧化,起到优异的实用性功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种类的食用油,而且,不仅能适用于水、食品相关领域,还能适用于燃料产业领域。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源装置
1a壳体
2交流电源
2a非接地侧输出端子
2b接地输出端子
3整流元件
3a电源侧端子
3b非接地输出端子
4导电体制电极板
4a端子
5金属制容器
6接地点
7导线
8食用油
9/9a/9bPN型二极管
10LC谐振电路(LC并联谐振电路或者LC串联谐振电路)
10a/10b连接点
e电子
i电流
v正弦波电压
v’感应电动势
C’杂散电容
C静电电容
L线圈
R安全电阻

Claims (8)

1.一种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电源装置,在该电源装置的非接地输出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导电体制电极板,并且将该导电体制电极板直接浸泡在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油内或者配置于收纳有食用油的金属制容器的外侧面,通过交流电源的施加对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赋予负的电位变动来使其产生电场变动,从而实现金属制容器内的食用油的防氧化,上述电源装置具备:上述交流电源,其一方的输出端子接地;以及整流元件,其一端串联地连接于该交流电源的非接地输出端子侧,阻止电流从上述非接地输出端子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导电体制电极板配置在金属制容器的外侧面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使用在上述整流元件的非接地输出端子侧与交流电源的接地输出端子侧之间设置有使电流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向接地输出端子侧流通的第2整流元件的电源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使用在上述交流电源的非接地输出端子侧串联地连接LC谐振电路并且将该LC谐振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到非接地输出端子,输出上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v与上述LC谐振电路利用外部电磁波感应出的感应电动势v’的叠加波vo的电源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质的改性方法,
整流元件为PN型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2Hz至200Hz的电源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LC谐振电路对上述外部电磁波的谐振频率为2kHz~2000kHz。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导电体制电极板为由钛合金制成或者由含有金属粉的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导电体制电极板。
CN201480021263.9A 2014-02-17 2014-02-17 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Pending CN1051206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00794 WO2015121897A1 (ja) 2014-02-17 2014-02-17 食用油の酸化防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0676A true CN105120676A (zh) 2015-12-02

Family

ID=5343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263.9A Pending CN105120676A (zh) 2014-02-17 2014-02-17 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27104B1 (zh)
CN (1) CN105120676A (zh)
WO (1) WO20151218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1529B1 (ko) * 2017-08-03 2020-01-30 에버트론 홀딩스 피티이 리미티드 성분 제어방법 및 성분 제어장치
EP4129075A4 (en) * 2020-03-23 2023-12-13 Aqua Design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SPLATTERING COOKING OIL, PRODUCTION DEVICE THEREFOR AND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DEVICE FOR PRODUC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3660B2 (ja) * 2000-08-29 2003-11-05 有限会社イオン化学 食用油酸化防止装置及び食用油の酸化防止方法
JP2012161734A (ja) * 2011-02-07 2012-08-30 Nihon Technical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テラヘルツ波を用いた物質処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21897A1 (ja) 2015-08-20
JPWO2015121897A1 (ja) 2017-03-30
JP5727104B1 (ja)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151A (zh) 用于向目标物体或目标区域施加叠加的时变频率电磁波的方法和系统
JP2001511942A (ja) 最適な動電学的動作を得るために荷電粒子を制御する電子的方法
US200601968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fluids
TWI604814B (zh) Electric field processing heat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US20180320273A1 (en) Energy Ext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s
EP2610433A1 (en) Downhole high-power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ission apparatus
CN105120676A (zh) 食用油的防氧化方法
Varnosfaderani et al. Online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stimation of a dc–dc converter connected battery using a switched capacitor‐based balancing circuit
CN104362041B (zh) 交流接触器无源控制电路
CN207652319U (zh) 一种高压发生器
CN108593235A (zh) 一种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JPWO2015121895A1 (ja) 電位変動式物質変性装置
CN105977561A (zh) 基于最小电池阻抗的高性能充电方法和装置
JP6084975B2 (ja) 物質の改質方法
CN103063326B (zh) 一种测量电解电容器温度的方法和系统
Schaef et al. Inductor design for low loss with complex waveforms
Chakraborty et al.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Al 2 O 3 and TiO 2 Nano materials on Conduction Properties of Mineral oil and Natural Ester based fluid
CN108448744A (zh) 一种蜂巢式谐振发电系统
JP2019076191A (ja) 電場処理フライヤ−
CN203967810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三相交流充电桩等效电路
CN103776819A (zh) 电化学发光装置及系统
CN207251492U (zh) 脉冲电源
CN107465351A (zh) 脉冲电源
Itoh et al. Prototype of magnetic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as a 3.3 V battery
CN108667324A (zh) 一种蜂巢式谐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