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1269A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11269A CN105111269A CN201510647799.8A CN201510647799A CN105111269A CN 105111269 A CN105111269 A CN 105111269A CN 201510647799 A CN201510647799 A CN 201510647799A CN 105111269 A CN105111269 A CN 1051112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preparation
- group
- extract
- compound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该化合物为首次报道,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可以从东风桔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体外试验证明该化合物能够减轻人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肝细胞保护作用,可以用来开发成保护肝脏的药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东风桔的干燥根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保护肝脏作用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东风桔Atalantiabuxifolia(Poir).Oliv.为芸香科酒饼勒属植物,始载于《岭南采药录》,目前为《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附录收载。东风桔药用根与根茎,其性辛、苦,微温,归肺、胃、脾经,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定痛的功效。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历来沿用本品治疗急、慢性气管炎,临床效果较好,另外有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东风桔作为一种民间用药,其疗效明显,而且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复方中,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对其研究逐渐深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东风桔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东风桔包含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迄今为止主要分离得到挥发油、柠檬苦素类、生物碱、香豆素类、黄酮类等成分。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由大戟烷或甘遂烷型三萜衍生而来的一类高度氧化的四降三萜类化合物,是芸香科植物主要特征的化学成分,结构独特,具有明显的抗癌和抗菌等生物活性。近年来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其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芸香科植物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主要分为3类:柠檬苦素苷元类、降解型柠檬苦素类和糖苷型柠檬苦素类,其中以苷元居多。
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历来沿用东风桔治疗急、慢性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本品药理活性研究的文献报道相对比较少。曾广辉等报道东风桔药材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能减少痰液蛋白的水平,其生物碱有解痉作用,平喘效果较好。东风桔糖衣片是以东风桔的根与茎经过水煎液提取而成,在对东风桔糖衣片的止咳平喘药理实验研究中,用18~22g小鼠按成人20倍剂量ig给药,浓氨水喷雾致咳,EDT50为131.9%,表明其有止咳作用;用220~250g豚鼠以磷酸组织胺喷雾致喘,给药前致喘时间为136s,给药后为412s,平喘有效率302.94%,证明东风桔糖衣片有平喘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东风桔的干燥根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保护肝脏作用的柠檬苦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
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东风桔的干燥根粉碎,用70~8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洗脱8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50:1、30:1、15:1和1: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0:1、12: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
进一步地,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75%。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的化合物(Ⅰ)在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化合物用作药物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
该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Ⅰ),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所述的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填料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本发明药物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的形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片剂、缓释片、控释片、胶囊、滴丸、微丸、混悬剂、乳剂、散剂或颗粒剂、口服液等;用于注射时,可制成灭菌的水性或油性溶液、无菌粉针、脂质体或乳剂等。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化合物(Ⅰ)结构式;
图2为化合物(Ⅰ)理论ECD值与实验ECD值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
试剂来源: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二氯甲烷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购自江苏汉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制备方法:(a)将东风桔的干燥根(10kg)粉碎,用75%乙醇热回流提取(25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3L),依次用石油醚(3L×3次)、乙酸乙酯(3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3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378g)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AB-8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152g);(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10个柱体积)、50:1(10个柱体积)、30:1(8个柱体积)、15:1(8个柱体积)和1:1(5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47g)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0:1(10个柱体积)、12:1(10个柱体积)和5:1(6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24g)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31mg)。
结构确证:HR-ESIMS显示[M+Na]+为m/z667.3512,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C36H52O10,不饱和度为11。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DMSO-d 6 ,400MHz):H-1(3.48,ddd,J=8.7,3.3,2.3),H-2(2.25,m),H-2(1.89,ddd,J=16.2,2.9,2.3),H-3(5.02,dd,J=2.9,2.9),H-5(2.23,d,J=12.5),H-6(4.12,dd,J=12.5,3.2),H-7(5.61,d,J=3.2),H-9(2.79,dd,J=12.0,7.5),H-11(1.66,1.71,m),H-12(1.53,s),H-12(2.36,m),H-15(5.80,s),H-18(0.91,s),H-19(0.91,s),H-21(7.45,dd,J=1.7,0.8),H-22(6.27,dd,J=1.7,0.8),H-23(7.31,dd,J=1.7,1.7),H-28(3.26,br,d,J=7.6),H-28(3.44,d,J=7.6),H-29(1.10,s),H-30(1.21,s),H-2’(2.22,m),H-3’(1.39,1.57,m),H-4’(0.82,t,J=7.5),H-5’(1.03,d,J=6.9),H-2’’(2.14,m),H-3’’(1.28,1.54,m),H-4’’(0.73,t,J=7.4),H-5’’(1.00,d,J=7.1),1-OH(4.77,s),6-OH(5.37,s),17-OH(6.08,s),28-OH(4.24,s);核磁共振碳谱数据δC(ppm,DMSO-d 6 ,125Hz):71.53(CH,1-C),30.28(CH2,2-C),73.22(CH,3-C),42.34(C,4-C),40.57(CH,5-C),72.30(CH,6-C),72.50(CH,7-C),46.41(C,8-C),34.66(CH,9-C),40.30(C,10-C),14.13(CH2,11-C),21.58(CH2,12-C),50.63(C,13-C),193.00(C,14-C),120.95(CH,15-C),205.75(C,16-C),80.56(C,17-C),30.40(CH3,18-C),15.61(CH3,19-C),122.74(C,20-C),141.45(CH,21-C),109.64(CH,22-C),142.82(CH,23-C),77.64(CH2,28-C),19.16(CH3,29-C),24.82(CH3,30-C),175.00(C,1’-C),41.17(CH,2’-C),26.47(CH2,3’-C),11.64(CH3,4’-C),16.50(CH3,5’-C),175.04(C,1’’-C),41.53(CH,2’’-C),26.91(CH2,3’’-C),11.89(CH3,4’’-C),17.34(CH3,5’’-C);碳原子标记参见图1。红外光谱表明该化合物含有羟基(3433cm-1)和羰基(1743和1712cm-1)基团。NMR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含有的一个α,β-不饱和羰基,一个3-取代的呋喃基,两个2-甲基丁酰氧基基团,四个含氧次甲基,1个含氧亚甲基以及四个叔甲基。两个2-甲基丁酰氧基基团分别于C-3和C-7相连。HMBC谱中,H-3和H-7与相应酯羰基碳的相关性验证了上述结论;此外,C-1(δC71.51)、C-6(δC72.27)、C-17(δC80.57)和C-28(δC77.71)的化学位移表明了1-OH、6-OH、17-OH和28-OH的存在。ROESY谱中,H3-29与H-2β,H-6和H3-19,H3-19与H-2β,H-6和H3-30以及H3-30与H-6NOE信号增强,表明H-2β,H-6,H3-19,H3-29,和H3-30是β构型,因而使得6位的羟基是α构型。J5,6(12.5Hz)的耦合常数表明H-5是α构型,从而确立了H-9和H3-18为α构型,ROESY谱中H-9与H-5和H3-18的相关性验证了上述推论。此外,J1,2β(2.3Hz),J2β,3(2.9Hz)和J6,7(3.2Hz)较小的耦合常数表明H-1,H-3和H-7为β构型,从而1,3,7位其余的取代基团均为α构型。最后,通过与其他具有相同C,D环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比较核磁数据,确定17-OH为β构型。综合氢谱、碳谱、HMBC谱和ROESY谱,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图1所示,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图2)。
实施例2:化合物(Ⅰ)药理作用试验
一、材料和仪器
HL7702肝细胞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提供。化合物(Ⅰ)自制,方法见实施例1,HPLC归一化纯度大于98%。高糖DMEM培养基、高糖DMEM/F12=1:1培养基、胎牛血清均购于HycLone。EDTA购于上海试剂一厂。台盼蓝购于北京化工厂。无糖DMEM培养基购于Gibco。胰酶、MTT、DMSO均购于Amresco。LDH释放法检测试剂盒购于GENMDE。ALT生化检测试剂盒、AST生化检测试剂盒、LDH生化检测试剂盒均购于美国贝克曼试剂有限公司。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PMSF、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MDA检测试剂盒均购于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
CO2培养箱(SheL-Lab2300),电热恒温孵育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缺氧培养盒(长沙长锦科技有限公司),GasALertExtreme氧气检测仪(加拿大BWTechnoLogies),酶标仪(美国BioTekEpoch),全自动生化仪(BeckmanLX20),离心机(德国Eppendorfcentrifμge5415D),孔板离心机(德国Eppendorfcentrifμge5430R),电子微量天平(METTLERTOLEDOAL104),PH仪(ThermoORION3STAR)。
二、试验方法
1、细胞分组
将细胞分为6组,每组6个复孔:
(1)正常培养组(N组):完全培养基,正常条件下培养;
(2)缺血再灌注组(IR组):完全培养基正常条件培养1h后,模拟缺氧8h,再灌注4h;
(3)化合物(Ⅰ)组:
RE1组:化合物(Ⅰ)0.5ng/mL预处理1h;
RE2组:化合物(Ⅰ)5ng/mL预处理1h;
RE3组:化合物(Ⅰ)50ng/mL预处理1h;模拟缺氧8h,再灌注4h;
(4)生理盐水组(NS组):以与化合物(Ⅰ)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预处理1h,模拟缺氧8h,再灌注4h。
2、化合物(Ⅰ)的预处理
(1)化合物(Ⅰ)的配制:将1mg化合物(Ⅰ)溶解于500mL生理盐水中。移液枪吸取2.5mL于第一支离心管中,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配制成浓度为500ng/mL的化合物(Ⅰ)溶液。从第一支离心管中吸取1mL至第二支离心管中,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配制成浓度为50ng/mL的化合物(Ⅰ)溶液。从第二支离心管中吸取1mL至第三支离心管中,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配制成浓度为5ng/mL的化合物(Ⅰ)溶液。作好标记。
(2)化合物(Ⅰ)预处理:正常培养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以每孔100μL新鲜的完全培养基更换。RE1组每孔加入5ng/mL的化合物(Ⅰ)溶液10μL和新鲜的完全培养基90μL,RE2组每孔加入50ng/mL的化合物(Ⅰ)溶液10μL和新鲜的完全培养基90μL,RE3组每孔加入500ng/mL的化合物(Ⅰ)溶液10μL和新鲜的完全培养基90μL。生理盐水组每孔加入生理盐水10μL和新鲜的完全培养基90μL。轻轻摇动96孔板,使药液充分混混匀,放入CO2培养箱中孵育1h。
3、肝细胞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1)体外模拟缺血过程:预处理时间结束后,从细胞培养箱中取出第一块96孔板,正常培养组每孔用100μL完全培养基更换,放入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8h。从CO2培养箱中取出第二块96孔板,缺血再灌注组、化合物(Ⅰ)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每孔用100μL无糖DMEM培养基置换完全培养基,放入缺氧培养盒中,培养盒中放入盛有50mL灭菌水的无菌小瓶保持饱和湿度。将缺氧培养盒放入37℃恒温孵育箱中,进气口连接94%N2-5%CO2-1%O2混合气体,出气口连接氧气检测仪。以2L/min的气体流量通入混合气体,当氧气检测仪显示出气口氧气浓度<1%时,调节混合气体流量300mL/min维持出气口氧气浓度<1%。以此模拟缺血过程8h。
(2)体外模拟再灌注过程:从CO2培养箱中取出第一块96孔板,正常培养组每孔更换100μL新鲜的完全培养基,放入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从缺氧培养盒中取出第二块96孔板,缺血再灌注组、化合物(Ⅰ)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组每孔用100μL新鲜的完全培养基置换无糖DMEM培养基,放入CO2培养箱中正常条件下(37℃、5%CO2、95%空气、饱和湿度)培养4h,模拟再灌注过程。
3、指标检测
3.1MTT法检测肝细胞活力
(1)MTT溶液配制:用电子微量天平称取250mgMTT,放入小烧杯中,加入50mLPBS搅拌30min,使之充分溶解,即为浓度为5mg/mL的MTT溶液。在超净工作台中用0.22μm的微孔滤器除菌,分装为每支1mL,4℃避光保存备用。
(2)细胞准备:按上述方法进行细胞分组,并另设调零孔。并按上述方法进行化合物(Ⅰ)预处理和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过程。
(3)呈色:终末时间点每孔加入5mg/mL的MTT溶液20μL,放入37℃、5%CO2、95%空气、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小心吸弃孔内上清液,每孔加入100μLDMSO溶液,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
(4)比色:选择570nm波长,在酶标仪上测定各孔光吸收度(A),记录结果。实验重复2次。
3.2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细胞繁殖与毒性检测
按GENMED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细胞繁殖与毒性定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重复2次。
(1)按上述方法准备待测细胞,并另设无细胞的培养液(背景空对照孔)和未处理的后续裂解的细胞(样品最大酶活性对照孔),作好标记。
(2)到规定的检测时间点前1小时,从CO2培养箱中取出待测的96孔细胞培养板,加入10μLGENMED裂解液到未处理的后续裂解的细胞孔里,同时加入10μLGENMED补充液到其余所有检测孔里。放回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1小时即规定检测时间。
(3)从CO2培养箱取出待测96孔细胞培养板,放入孔板离心机离心10min,速度为250g。
(4)分别小心移取50μL上清液到新的96孔板的相应孔里,同时作好标记。
(5)混匀GENMED反应液,每孔分别加入50μLGENMED反应液,再分别每孔加入10μLGENMED显色液,摇动96孔板混匀。
(6)在室温下孵育30min,避免光照。
(7)每孔分别加入10μLGENMED终止液。
(8)即刻放进酶标仪里测定光吸收度(A),选择波长570nm。
(9)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细胞死亡率:
处理样品实际吸光读数=处理样品孔吸光读数-样品对照孔吸光读数-背景空对照孔吸光读数
样品细胞最大酶活性的实际吸光读数=样品最大酶活性对照孔吸光读数-样品对照孔吸光读数-背景空对照孔吸光读数
细胞死亡率=(处理样品实际吸光读数÷样品细胞最大酶活性的实际吸光读数)×100%
3.3肝细胞功能指标的测定:
按上述方法进行细胞分组、预处理和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到终末时间点分别将各孔细胞培养上清液100μL收集于Ep管中,每管分别加入100μL完全培养基稀释至200μL,室温下离心5min,速度为1200r/min。取上清液在全自动生化仪下检测ASL、ALT和LDH水平。实验重复2次。
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及结论
1、化合物(Ⅰ)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活力的影响
IR组肝细胞活力比N组明显下降(P<0.05),表明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过程成功地造成了肝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5ng/mL化合物(Ⅰ)预处理1小时,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的活力较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增强(P<0.05),但未能恢复到正常组肝细胞活力水平(P<0.05),生理盐水组则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0.5ng/mL和50ng/mL浓度的化合物(Ⅰ)预处理1小时,均未能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的活力(P>0.05),其肝细胞活力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示与N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与IR组和NS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同)。
2、化合物(Ⅰ)预处理对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繁殖和毒性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使细胞死亡率>90%。给予5ng/mL化合物(Ⅰ)预处理1小时,肝细胞死亡率下降约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细胞死亡率仍比正常组高约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盐水组肝细胞死亡率比缺血再灌注组虽略有下降(约为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ng/mL和50ng/mL浓度的化合物(Ⅰ)预处理1小时,肝细胞死亡率比缺血再灌注组分别降低6%和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生理盐水组的肝细胞死亡率相近(P>0.05)。结果见表2。
3、化合物(Ⅰ)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ALT水平未见明显升高(P>0.05);而AST、LDH水平以及AST/ALT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5ng/mL化合物(Ⅰ)预处理1小时,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AST、LDH水平以及AST/ALT比值较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降低,但仍较正常组高(P<0.05);而ALT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ALT、AST、LDH水平以及AST/ALT比值与缺血再灌注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ng/mL和50ng/mL化合物(Ⅰ)预处理1小时,均未能使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AST、LDH水平降低(P>0.05)。结果见表3。
本研究显示,化合物(Ⅰ)(RE2组)使肝细胞对之后经历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力增强,表现为肝细胞活力增强,细胞死亡率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化合物(Ⅰ)预处理能够减轻人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肝细胞保护作用。
表1MTT法检测化合物(Ⅰ)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活力的影响
组别 | 样本数n | A值 |
N组 | 6 | 2.222±0.135 |
IR组 | 6 | 1.585±0.113▲ |
RE1组 | 6 | 1.509±0.073▲ |
RE2组 | 6 | 2.076±0.144▲★ |
RE3组 | 6 | 1.569±0.118▲ |
NS组 | 6 | 1.484±0.085▲ |
表2LDH释放法肝细胞繁殖与毒性定量检测细胞死亡率
组别 | 样本数n | 细胞死亡率 |
N组 | 5 | 0.000±0.145 |
IR组 | 5 | 0.915±0.076▲ |
RE1组 | 5 | 0.851±0.157▲ |
RE2组 | 5 | 0.531±0.058▲★ |
RE3组 | 5 | 0.791±0.065▲ |
NS组 | 5 | 0.834±0.107▲ |
表3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LDH水平的变化(n=5)
组别 | ALT | AST | AST/ALT | LDH |
N组 | 14.0±1.58 | 21.1±0.84 | 1.53±0.13 | 100.8±9.52 |
IR组 | 12.8±0.84 | 33.0±2.24▲ | 2.58±0.07▲ | 247.2±13.76▲ |
RE1组 | 14.0±1.58 | 33.0±1.58▲ | 2.37±0.16▲ | 260.0±11.77▲ |
RE2组 | 14.0±1.58 | 27.2±0.84▲★ | 1.96±0.24▲★ | 204.0±8.60▲★ |
RE3组 | 13.8±0.84 | 32.8±2.17▲ | 2.38±0.17▲ | 239.6±6.54▲ |
NS组 | 12.8±0.84 | 31.2±0.84▲ | 2.45±0.22▲ | 249.2±8.87▲ |
实施例3
片剂的制备:按实施例1方法先制得化合物(Ⅰ),以及利用有机酸如酒石酸、或柠檬酸或甲酸或乙二酸等、无机酸如盐酸或硫酸或磷酸制成的盐,按其与赋形剂重量比为1:9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粒压片。
实施例4
口服液制备:按实施例1方法先制得化合物(Ⅰ),以及利用有机酸如酒石酸、或柠檬酸或甲酸或乙二酸等、无机酸如盐酸或硫酸或磷酸制成的盐,按常规口服液制法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5
胶囊剂或颗粒剂的制备:按实施例1方法先制得化合物(Ⅰ),以及利用有机酸如酒石酸、或柠檬酸或甲酸或乙二酸等、无机酸如盐酸或硫酸或磷酸制成的盐,按其与赋形剂重量比为1:9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成胶囊或颗粒剂。
实施例6
注射液的制备:按实施例1方法先制得化合物(Ⅰ),以及利用有机酸如酒石酸、或柠檬酸或甲酸或乙二酸等、无机酸如盐酸或硫酸或磷酸制成的盐,按常规加注射用水,精滤,灌封灭菌制成注射液。
实施例7
无菌粉针的制备:按实施例1方法先制得化合物(Ⅰ),以及利用有机酸如酒石酸、或柠檬酸或甲酸或乙二酸等、无机酸如盐酸或硫酸或磷酸制成的盐,将其溶于无菌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溶,用无菌抽滤漏斗过滤,再无菌精滤,分装于安瓿中,低温冷冻干燥后无菌熔封得粉针剂。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Claims (7)
1.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东风桔的干燥根粉碎,用70~8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洗脱8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50:1、30:1、15:1和1: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0:1、12: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75%。
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在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47799.8A CN105111269A (zh) | 2015-10-09 | 2015-10-09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47799.8A CN105111269A (zh) | 2015-10-09 | 2015-10-09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11269A true CN105111269A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5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47799.8A Pending CN105111269A (zh) | 2015-10-09 | 2015-10-09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11269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0718A (zh) * | 2015-12-10 | 2016-02-17 | 陈逸君 | 一种新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CN105481878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胡文杰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CN105481875A (zh) * | 2015-12-29 | 2016-04-13 | 吴金凤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CN105534968A (zh) * | 2016-01-20 | 2016-05-04 | 温州统益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二萜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05534992A (zh) * | 2015-12-27 | 2016-05-04 | 温州统益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肝脏的药 |
CN105560229A (zh) * | 2015-12-27 | 2016-05-11 | 温州统益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在制备肝脏保护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11171100A (zh) * | 2020-01-15 | 2020-05-19 | 中国药科大学 |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8692A (zh) * | 2015-02-09 | 2015-05-20 | 庄爱华 |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4744558A (zh) * | 2015-03-23 | 2015-07-01 | 中国药科大学 | 柠檬苦素-7-氨基衍生物、其制法以及医药用途 |
CN104958393A (zh) * | 2015-06-08 | 2015-10-07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湖州高原生物资源产业化创新中心 | 一种蕨麻根茎提取物及其医药用途 |
-
2015
- 2015-10-09 CN CN201510647799.8A patent/CN1051112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8692A (zh) * | 2015-02-09 | 2015-05-20 | 庄爱华 |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4744558A (zh) * | 2015-03-23 | 2015-07-01 | 中国药科大学 | 柠檬苦素-7-氨基衍生物、其制法以及医药用途 |
CN104958393A (zh) * | 2015-06-08 | 2015-10-07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湖州高原生物资源产业化创新中心 | 一种蕨麻根茎提取物及其医药用途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MEI-LING HAN ET AL: "11β-HSD1 Inhibitors from Walsura cochinchinensis",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 |
RAYMOND D. BENNETT ET AL: "Limonoids from Atalantia zeylanica", 《PHYTOCHEMISTRY》 * |
覃德康等: "东风桔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药学学报》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0718A (zh) * | 2015-12-10 | 2016-02-17 | 陈逸君 | 一种新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CN105534992A (zh) * | 2015-12-27 | 2016-05-04 | 温州统益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肝脏的药 |
CN105560229A (zh) * | 2015-12-27 | 2016-05-11 | 温州统益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在制备肝脏保护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05481875A (zh) * | 2015-12-29 | 2016-04-13 | 吴金凤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CN105481878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胡文杰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CN105534968A (zh) * | 2016-01-20 | 2016-05-04 | 温州统益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二萜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11171100A (zh) * | 2020-01-15 | 2020-05-19 | 中国药科大学 |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71100B (zh) * | 2020-01-15 | 2022-02-11 | 中国药科大学 |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11269A (zh)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330716A (zh) | 一种新的睡茄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943532A (zh) | 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5153084A (zh) | 一种新的二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153269A (zh) | 一种新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218617A (zh) | 一种新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111080A (zh) | 一种新的二萜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 |
CN105175265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新的双萜化合物 | |
CN105153267A (zh) | 一种新的睡茄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6008543A (zh) | 一种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53263A (zh)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566427A (zh) | 一种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367536A (zh) | 一种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418539A (zh) | 一种新的杂帖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503995A (zh) | 一种新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4628692B (zh) |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5198897A (zh) | 一种新的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肝癌的医药用途 | |
CN105348227A (zh) | 一种新的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622629A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 |
CN105198844A (zh)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237604A (zh)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254497A (zh) | 一种新的二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481878A (zh)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05968161A (zh) | 具有肝保护功能的睡加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81875A (zh) | 一种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