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3371B - 可重新配置多带天线解耦网络 - Google Patents

可重新配置多带天线解耦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3371B
CN105103371B CN201380063284.2A CN201380063284A CN105103371B CN 105103371 B CN105103371 B CN 105103371B CN 201380063284 A CN201380063284 A CN 201380063284A CN 105103371 B CN105103371 B CN 105103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decoupling network
network
mostly
lum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32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3371A (zh
Inventor
德 卢易斯 J·阿
A·玛罕法
B·舍万
S·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0510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3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3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3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多带天线解耦网络和包括多带天线解耦网络的系统。多带解耦网络连接至两个或更多紧密间隔的天线。该多带解耦网络包括集总组件并可被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该两个或更多天线。该多带解耦网络可包括可调谐集总组件并可通过调谐该可调谐集总组件重新配置。Pi型网络可用于该多带解耦网络。还可使用至少一个独立阻抗匹配网络来将该多带解耦网络的输入阻抗与导至该多带解耦网络的传输线的输出阻抗相匹配。

Description

可重新配置多带天线解耦网络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天线解耦网络。
背景
移动计算设备在近些年已被广泛采用。先前主要由个人计算机执行的许多功能,诸如web浏览、流传输、以及媒体的上传/下载现在常在移动设备上执行。消费者不断要求具有增强的计算能力和更快的数据速率来实现这些任务的更小、更轻的设备。
许多移动设备包括多个天线来提供满足消费者对上传和下载速度的日益增长的要求的数据速率。将多个天线集成到小型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平板)带来了各天线间电磁耦合的可能性。这种电磁耦合具有许多缺点。例如,因为从一个天线辐射的信号能量被另一设备天线接收而不是朝预期目标辐射,所以减小了系统效率。当天线在相同或类似频带操作时,各天线间的耦合变得更有问题。
解耦网络已被用于将各天线彼此解耦。通常,因为所传送的信号是已知的,所以所传送信号的异相版本可被馈送到该所传送信号电磁耦合至的其他天线。这带来了将各天线解耦的相消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然而,传统解耦网络具有若干重大缺点。例如,传统解耦网络在单一频率操作。这妨碍了具有在多个频带操作的天线的设备对于所有这多个频带同时解耦。此外,用于解耦的异相信号传统上是使用提供所需结构条件的传输线长度来创建的。创建解耦条件所必需的传输线长度是依赖于频率的,这不仅将解耦网络限制在一个操作频率,而且对于较小型设计中的更低频率带来了空间影响。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可重配置多带天线解耦网络。使用本文描述的系统,两个附近的天线可在多个频带处被解耦。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带解耦网络连接至两个或更多天线并且可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该两个或更多天线。该多带解耦网络包括多个集总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带解耦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可调谐集总组件并且可通过调谐该一个或多个可调谐集总组件被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两个或更多天线。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多带解耦网络是pi型网络,其中提供电抗的第一元件连接至第一天线。提供电抗的第二元件连接至第二天线。提供电纳的第三元件连接在该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与该第一和第二天线相对的末端之间。
提供本概要从而以简要形式引入将在下面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本概要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来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本主题的前述和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
附图简述
图1是解说具有多带解耦网络的示例性系统的框图。
图2是解说具有两个匹配网络和“pi”型多带解耦网络的示例性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pi型多带解耦网络元件的S21复合面的图,所述元件包括用于在每个象限中实现S21值的解耦的集总组件。
图4A-4D解说示例性pi型多带解耦网络元件,每个元件包括谐振器。
图5解说示例性pi型多带解耦网络元件,每个元件包括切换集总组件(switchedlumped component)。
图6A-6D解说示例性pi型多带解耦网络元件,每个元件包括可调谐谐振器。
图7解说示例性pi型多带解耦网络元件,每个元件包括包含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的切换集总组件。
图8A-8C解说示例性pi型多带解耦网络元件,其中所述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包括被用作电抗式元件的传输线片段。
图9是经测试pi型多带解耦网络的图。
图10是具有多个天线和多带解耦网络的示例性移动电话的图。
图11是解说用于所公开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合适的实现环境的一般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可重新配置多带天线解耦网络。使用本文描述的系统,紧密间隔的天线可被解耦。如果两个天线是同一系统(例如,移动设备)的一部分,则此类耦合经常是不期望的。对于紧密间隔的天线,天线的紧邻不足以仅通过距离将各天线解耦。相反,不期望的耦合可通过使用解耦网络来解决。如本文使用的“紧密间隔”是指天线靠得足够近以使得由一个天线传送的信号的一部分被电磁耦合到另一天线,所述耦合显著到足以在不使用解耦网络的情况下不利地影响任一天线的性能。以下参考图1-11详细描述各实施例。
图1解说示例性系统100。系统100包括紧密间隔的天线102和104。多带解耦网络106将天线102和104解耦并且连接于天线102和104和连接器108和110之间。连接器108和110经由多带解耦网络106将通信系统112连接至天线102和104。通信系统112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外,但是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例如,所述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生成用于由天线102和104传送的信号或处理由天线102和104接收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100(包括通信系统112)是移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或平板计算机)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102和104能够既接收又传送信号。所接收信号通过连接器108和110被传达至通信系统112,而所传送信号被通过连接器108和110从通信系统传达至天线102和104。
多带解耦网络106能被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的通信频带处解耦天线102和104。多带解耦网络106通过将所传送信号的异相版本发送给没有正在传送的天线而将天线102和104解耦。例如,如果通过连接器108将信号提供至天线102,则该信号的异相版本被提供至天线104以产生相消干涉并消除天线102和天线104之间的耦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102和104被设计成在多个不同的通信频带处操作。例如,在诸如4G LTE通信等通信标准中,可使用多达40或更多的不同通信频带。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102和104被设计成在约4到12个不同的通信频带之间通信。因为其是“多带”的,所以多带解耦网络106能够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天线102和104,而传统解耦网络一般仅在单一频带处解耦。
多带解耦网络106包括多个集总组件(未示出),所述多个集总组件包括电容器和/或电感器。如本文使用的“集总组件”是分立组件并且可具有指定值或者可以是在一值范围内可调节或“可调谐”的。集总组件的示例包括小而不贵的表面安装组件(SMC,也被称为表面安装器件,SMD)。在本申请中不将传输线片段认为是“集总组件”。
多带解耦网络106通过提供电抗和/或电纳来产生异相信号。电抗和电纳由下式定义:
Z=R+jX (1)
Y=G+jB (2)
如式1和2中所示,阻抗Z和导纳(admittance)Y既有实分量也有虚分量。阻抗等于实电阻R和虚电抗jX之和(式1)。导纳等于实电导G和虚电纳jB之和(式2)。导纳是阻抗的逆。电抗和电纳可使用电容器和电感器来提供。诸如同轴电缆、微带、带线、以及其他传输线等传输线的片段也可提供电抗和电纳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带解耦网络106中的所述多个集总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可调谐的,并且多带解耦网络106可重新配置以通过调谐该一个或多个可调谐集总组件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天线102和104。可调谐组件(诸如可调谐电容器和可调谐电感器)允许选择不同的电容/电感值,这进而改变可调谐组件的电抗或电纳并且调节多带解耦网络106解耦天线102和104的通信频带。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带解耦网络106包括使用该一个或多个可调谐集总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至少一个可调谐谐振器。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带解耦网络106可通过至少一个开关重新配置,该至少一个开关将该多个集总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切换进或切换出至天线102或104的信号路径。切换进/出两个不同的集总组件例如允许在与由这两个不同的组件提供的电抗相对应的两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天线102和104。如果具有使用更高输出掷数(output throws)的开关,则可在附加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天线102和104。如果使用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则天线102和104可在进而更多的不同通信频带处被解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102和104的解耦基本上是使用该多个集总组件实现的,而不是用由传输线提供的电抗或电纳来促进解耦。在其他实施例中,多带解耦网络106可包括被用作电抗式元件的至少一个传输线片段。传输线片段将S21频率无关复数值在复平面(该复平面如图3中所示)中沿同心圆移动。角度移动量将取决于操作频率(更高的频率比更低的频率经历更高的角度移动量)。如果传输线长度被恰适设计,则要解耦的不同频带将需要具有不同组件值的相同解耦网络。在此类实施例中,多带解耦网络106可被重新配置以计入该不同组件值,例如通过包括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
多带解耦网络106可按各种方式来设计。图2-9解说了“pi型网络”。其他网络类型是可能的。
图2解说了示例性系统200。系统200包括紧密间隔的天线202和204。多带解耦网络206将天线202和204解耦并且连接于天线202和204和连接器208和210之间。连接器208和210经由阻抗匹配网络212和214和多带解耦网络206将通信系统(为简明而省略)连接到天线202和204。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200是移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或平板计算机)的一部分。
阻抗匹配网络212和214提供了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与连接器208和210的输出阻抗基本匹配的输入阻抗。在许多使用单频带解耦网络的传统系统中,解耦网络还充当阻抗匹配网络。相反,系统200除了多带解耦网络206以外还包括分开的阻抗匹配网络212和214。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208和210的输出阻抗是从该通信系统终结于连接器208和210的传输线的输出阻抗。该输出阻抗可以例如是约50欧姆。阻抗匹配网络212和214可按各种方式来配置。阻抗匹配网络212和214的细节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外,但是阻抗匹配网络212和214可通过包括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而被重新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单个阻抗匹配网络。
多带解耦网络206是pi型网络(在此情况下其形状如上下颠倒的“π”),其中提供电抗jX的第一元件216连接于天线202,提供电抗jX的第二元件218连接于天线204,且提供电纳jB的第三元件220连接于第一元件216和第二元件218的与天线202和204相对的末端之间。第一元件216的电抗jX与第二元件218的电抗jX相同。如本文所使用的“元件”可包含多个组件,包括集总组件。
第一元件216、第二元件218和第三元件220的值可通过选择适当约束并应用微波网络理论公式来获得。散射参数(也被称为S参数)被用来表征网络。S21参数表示透射,而S11参数表示反射。导纳参数(也被称为Y参数)也被用来表征网络。可使用以下分析来确定图2中的X和B的值。
在点222和224处,约束是:S21参数的相位是90°,而Y21参数的实部是0。第一元件216和第二元件218被选择以实现这些约束,第一元件216和第二元件218中的每一者具有由下式计算的电抗X:
其中是弧度中S21的相位,而Z0是系统阻抗(通常为50欧姆)。
在点226和228处,约束是:Y21的虚部为0且S21的幅度为0。第三元件220通过提供抵消点226和228处的互导纳Y21的虚部的电纳来实现这一点。通过这些约束,B可通过下式来计算:
其中α是S21参数的幅度。
在点230和232处,约束是:S11(反射)参数的幅度为0。包括阻抗匹配网络212和214的组件可使用此约束来确定。阻抗匹配网络212和214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电感器和至少一个电容器。
当系统的S21参数被测量(不具有解耦网络)时,α(S21的幅度)和(S21的相位)两者均是已知的,并且等式3和4可解。等式3和等式4两者均可包括±符号,指示对所测量的特定S21值,对于X(等式3)和B(等式4)均存在两个解。这在图3中解说。
图3是S21复平面300的图。图3中的每个象限302、304、306和308分别包含替换pi型网络配置310/312,314/316,318/320和322/324,其针对落入该象限的给定S21解耦两个紧密间隔的天线。对于每个象限,可使用任一配置。所测得的S21值是针对单一频率的。执行以上计算并确定X和B值允许在该单一通信频率以及针对其测量了S21的周围频带处的解耦。
图3中示出的替换配置对解说了用于该pi型网络的元件中的每一个的集总组件(电容器或电感器)。图3中示出的pi型网络对应于图2中的第一组件216、第二组件218、以及第三组件220。然而,多带解耦网络206在多个不同的通信频带处解耦天线202和204。
对于双通信频率情况,第一元件216和第二元件218可各包括至少两个集总组件——一电感器和一电容器。该电感器和电容器可以被切换进和切换出该电路以实现在不同通信频带处的解耦或可被排列为串联或并联谐振器。图4A-4D和5解说了可实现两个不同通信频带处的解耦的示例性pi型网络拓扑。为了实现三个或更多不同通信频带处的解耦,可使用可调谐集总组件。图6A-9解说了用于多带解耦网络206的示例性pi型网络拓扑,其可实现三个或更多不同通信频带处的解耦。
图4A解说了多带解耦网络400。多带解耦网络400包括提供电抗的第一元件402和第二元件404和提供电纳的第三元件406。第一元件402包括两个集总组件:电容器408和电感器410,其共同形成串联谐振器。第二元件404和第三元件406类似地形成串联谐振器。图4B解说了用于多带解耦网络400的替换拓扑,其中第一元件402、第二元件404和第三元件40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并联谐振器。例如,第一元件402包括形成并联谐振器的并联的电容器412和电感器414。图4C和4D解说了用于多带解耦网络400的拓扑,其中一些元件包括并联谐振器而一些元件包括串联谐振器。串联和并联谐振器具有合成低频处的电容以及高频处的电感的能力(反之亦然)。
图5中解说了用于双频率情况的另一多带解耦网络拓扑。多带解耦网络500包括第一元件502、第二元件504、和第三元件506,它们各包括两个集总组件,所述集总组件可切换连接到天线508或天线510的信号路径。例如,在第一元件502中,可使用开关516和518将电感器512或电容器514切换到天线508的信号路径中。例如,开关516和518可由通信系统控制以提供耦合。图3中所示的拓扑中的任一者可通过将恰适集总组件切换进/切换出来创建。第一元件502、第二元件504、以及第三元件506从而是可重新配置的。
尽管图5仅示出了可切换连接的两个集总组件,然而其他实施例可包括在附加集总组件中的更高输出掷数切换。图5还将可切换连接的两个集总组件示出为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感器(例如,电感器512和电容器51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多个电容器和多个电感器之间切换。例如,开关516和518可在两个或更多个电容器之间切换。
图6A解说了其中使用可调谐组件的多带解耦网络600。具有一电抗的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602在天线侧端606连接至天线604。具有一电抗的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608在天线侧端612连接至天线610。第三可重新配置元件614旁路连接在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602的系统侧端616和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608的系统侧端618之间。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602、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608、和第三可重新配置元件614中的每一者包括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例如,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602包括可调谐电容器620和电感器622,所述电容器和电感器共同形成可调谐串联集总组件谐振器。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608和第三可重新配置元件614类似地包括可调谐串联谐振器。
多带解耦网络600能被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的通信频带处解耦天线604和610。至少部分通过调谐每个可重新配置元件中的该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可重新配置多带解耦网络600。通过选择具有宽范围的值的可调谐集总组件,宽范围的不同通信频带可被解耦。
图6B解说了具有可调谐组件的多带解耦网络600,其中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602、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608、和第三可重新配置元件614各包括并联的可调谐电容器和电感器以形成并联谐振器。图6C和6D解说了多带解耦网络600的其他拓扑,其中使用由可调谐集总组件形成的并联或串联谐振器。尽管图6A-6D示出了可调谐电容器,然而作为可调谐电容器的替换或者作为可调谐电容器的补充,可使用可调谐电感器。
图7解说了多带解耦网络700。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702、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704、和第三可重新配置元件706中的每一者包括两个集总组件,所述两个集总组件可切换连接至天线708或天线710中的至少一者的信号路径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可重新配置元件中的三个或更多集总组件可以可切换连接至天线信号路径中。在图7中,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702、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704、和第三可重新配置元件706中的每一者包括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例如,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702包括可调谐电容器712和电感器714,所述电容器和电感器可以使用开关716和718切换进/切换出至天线708的信号路径中。替换切换配置和各种开关或被用作开关的组件是可能的。
图8A解说了多带解耦网络800,其中第一元件802和第二元件804包括被用作电抗式组件的传输线806和808的片段,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提供电抗。传输线片段806和808可具有等于系统阻抗Z0的阻抗以及频率依赖的电抗。第一元件802和第二元件804也包括集总组件810和812。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加集总组件被包括在第一元件802和804中。第三元件814是可调谐电容器816。
通过使用传输线片段806和808,在没有用于多频带的解耦网络的情况下测得的S21可被强迫进入复平面的同一象限以允许在多带解耦网络806的各元件中使用更少的集总组件。如图3中所示,如果所测得的S21值对于在该处使用解耦网络的所有不同通信频带落入同一象限,则可使用在第一元件802、第二元件804和第三元件814中仅包括一个集总组件的拓扑。通过使这些集总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调谐,可以解耦更大数量的不同通信频带,如图8A-8C中所示。
图8B解说了具有一种拓扑的多带解耦网络800,在该拓扑中,第一元件802包括与可调谐电容器818串联的传输线片段806,而第二元件804包括与可调谐电容器820串联的传输线片段808。图8C解说了多带解耦网络800的又一拓扑可能性,其中第三元件814是电感器822。
图9解说了已在两个频带处测试的示例性多带解耦网络900。多带解耦网络900连接至天线902和904并且可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天线902和904。为测试目的,使用具有820MHz和1750MHz中心频率的频带。多带解耦网络900包括具有连接至天线902的电抗的第一元件906和具有连接至天线904的电抗的第二元件908。具有一电纳的第三元件910旁路连接在第一元件906和第二元件908的与天线902和904相对的末端之间。第一元件906、第二元件908、和第三元件910各包括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在此情况下是可调谐电容器912、914和916,其各自分别与电感器918、920和922形成串联或并联谐振器。多带解耦网络900是至少部分通过调谐可调谐电容器912、914和916可重新配置的。
组件值被确定如下:电感器918和920=10nH;电感器922=6.8nH;可调谐电容器912和914=1.3pF(对于1750MHz)和5pF(对于820MHz);以及可调谐电容器916=2pF(对于1750MHz)和1pF(对于820MHz)。在实现多带解耦网络900之前,S21参数对于820MHz在-5.5dB处测得且对于1750MHz在-4dB处测得。。多带解耦网络900将天线902和904之间的耦合减小到极低水平:对于820MHz是-20dB,而对于1750MHz是-29dB。
如同上面讨论的,电抗和电纳可通过集总组件电感器和/或电容器以及传输线的长度来生成。图3-9中解说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特定组件仅是解说性的。要理解,其他拓扑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包括所解说的拓扑中的各部分的组合。图1-9解说了两个天线。更多天线也可被解耦。可用单一集总组件或多个集总组件来实现电容和电感。要理解,在示出了一个集总组件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具有等效电容或电感的附加集总组件。
示例性移动设备
图10是描绘示例性移动设备1000的系统图,该移动设备1000包括各种可选的硬件和软件组件,在1002处概括地示出。该移动设备中的任何组件1002可与任何其他组件通信,但出于容易例示的目的而未示出所有连接。该移动设备可以是各种计算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手持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中的任一个,并且可允许与诸如蜂窝或卫星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网络1004进行无线双向通信。
所示移动设备1000可包括用于执行如信号编码、数据处理、输入/输出处理、电源控制和/或其他功能等任务的控制器或处理器1010(例如,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ASIC、或其他控制和处理逻辑电路)。操作系统1012可控制对组件1002的分配和使用,并支持一个或多个应用1014。应用程序可包括公共移动计算应用(例如,电子邮件应用、日历、联系人管理器、web浏览器、消息接发应用)、或任何其他计算应用。
所示移动设备1000可包括存储器1020。存储器1020可包括不可移动存储器1022和/或可移动存储器1024。不可移动存储器1022可包括RAM、ROM、闪存、硬盘、或其它众所周知的存储器存储技术。可移动存储器1024可包括闪存或在GSM通信系统中公知的订户身份模块(SIM)卡,或者诸如“智能卡”的其它公知存储器存储技术。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数据和/或用于运行操作系统1012和应用1014的代码。示例数据可包括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发送给和/或接收自一个或多个网络服务器或其它设备的网页、文本、图像、声音文件、视频数据、或其它数据集。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诸如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等订户标识符,以及诸如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符(IMEI)等设备标识符。可将此类标识符传送给网络服务器以标识用户和设备。
移动设备1000可支持诸如触摸屏1032、话筒1034、相机1036、物理键盘1038、和/或跟踪球104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030,以及诸如扬声器1052和显示器1054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1050。其他可能的输出设备(未示出)可包括压电或其他触觉输出设备。一些设备可提供一个以上的输入/输出功能。例如,触摸屏1032和显示器1054可被组合在单个输入/输出设备中。输入设备1030可包括自然用户界面(NUI)。NUI是使得用户能够以“自然”方式与设备交互而无需由诸如鼠标、键盘、遥控等强加的人为约束的任何接口技术。NUI方法的示例包括依赖于语音识别、触摸和指示笔识别、屏幕上和屏幕附近的姿势识别、空中姿势、头部和眼睛跟踪、嗓音和语音、视觉、触摸、姿势、以及机器智能的那些方法。NUI的其它示例包括使用加速计/陀螺仪、脸部识别、3D显示、头、眼以及凝视跟踪、身临其境的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系统的运动姿势检测(所有这些都提供更为自然的接口),以及用于通过使用电场感测电极(EEG和相关方法)感测脑部活动的技术。由此,在一特定示例中,操作系统1012或应用1014可包括作为允许用户经由语音命令来操作设备1000的语音用户界面的一部分的语音识别软件。此外,设备1000可包括允许经由用户的空间姿势进行用户交互(诸如检测和解释姿势以向游戏应用提供输入)的输入设备和软件。
无线调制解调器1060可被耦合至天线(未示出),并且可支持处理器1010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如本领域中清楚理解的。调制解调器1060被一般性地示出,并且可包括用于与移动通信网络1004进行通信的蜂窝调制解调器和/或其它基于无线电的调制解调器(例如蓝牙1064或Wi-Fi 1062)。无线调制解调器1060通常被配置用于与一个或多个蜂窝网络(诸如,用于在单个蜂窝网络内、蜂窝网络之间、或移动设备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之间的数据和语音通信的GSM网络)进行通信。
移动设备还可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输出端口1080、电源1082、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之类的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1084、加速计1086、和/或物理连接器1090,物理连接器可以是USB端口、IEEE 1394(火线)端口、和/或RS-232端口。
移动设备1000还可包括天线1094和多带解耦网络1092。移动设备100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匹配网络(未示出)。所示组件1002不是必需的或包括所有的,可删除任何组件并且可添加其它组件。
示例性操作环境
图11示出了其中可实现所描述的实施例、技术、和技艺的适合的实现环境1100的一般示例。
在示例环境1100中,由云1110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例如,计算服务)。例如,云1110可包括可位于中央或是分布式的计算设备集,其向经由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的各种类型的用户和设备提供基于云的服务。实现环境1100可按不同方式用于实现计算任务。例如,一些任务(例如,处理用户输入和呈现用户界面)可在本地计算设备(例如,连接的设备1130、1140、1150)上执行,而其它任务(例如,存储将在后继处理中使用的数据)可在云1110中执行。
在示例环境1100中,云1110向具有各种屏幕能力的所连接的设备1130、1140、1150提供服务。相连接的设备1130表示具有计算机屏幕1135(例如,中型尺寸屏幕)的设备。例如,连接的设备113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诸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上网本等。连接的设备1140表示具有移动设备屏幕1145(例如,小型尺寸屏幕)的设备。例如,连接的设备1140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计算机等。连接的设备1150表示具有大屏幕1155的设备。例如,连接的设备1150可以是电视机屏幕(例如,智能电视机)或连接到电视机的另一设备(例如,机顶盒或游戏控制台)等。相连接的设备1130、1140、115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包括触摸屏能力。触摸屏可以不同的方式接受输入。例如,电容式触摸屏在物体(例如,指尖或指示笔)扭曲或中断流过表面的电流时检测到触摸输入。作为另一示例,触摸屏可使用光学传感器,在来自光学传感器的光束被中断时检测到触摸输入。对于通过某些触摸屏被检测到的输入来说,与屏幕表面的物理接触并不是必需的。不具备屏幕能力的设备也可被用在示例环境1100中。例如,云1110可向没有显示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例如,服务器计算机)提供服务。
可由云1110通过服务提供商1120、或通过其他在线服务的提供商(未描述)来提供服务。例如,可针对特定连接的设备(例如,连接的设备1130、1140、1150)的屏幕大小、显示能力、和/或触摸屏能力来定制云服务。
在示例环境1100中,云1110至少部分地使用服务提供商1120来向各个连接的设备1130、1140、1150提供此处描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例如,服务提供商1120可提供用于各种基于云的服务的集中式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1120可为用户和/或设备(例如,连接的设备1130、1140、1150和/或其相应的用户)管理服务订阅。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移动设备1140的天线1142和1144将数据上传到云以及从云下载。使用多带解耦网络1146解耦天线1142和1144。多带解耦网络也可在其他设备(诸如连接的设备1130和1150)上实现。
虽然为方便呈现起见所公开的方法的一些操作是以特定的顺序次序来描述的,但应当理解,这一描述方法涵盖重新安排,除非以下阐明的具体语言需要特定排序。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重新安排或并发执行顺序地描述的操作。此外,为简明起见,附图可能未示出其中所公开的方法可结合其他方法使用的各种方式。
所公开的方法中的任一个可被实现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一个或多个光学介质盘、易失性存储器组件(诸如DRAM或SRAM)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组件(诸如闪存或硬驱动器))上并且在计算机(例如,任何可购买的计算机,包括智能电话、或包含计算硬件的其它移动设备)上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如应当容易理解的,术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诸如已调制数据信号等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所公开的技术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中的任一个以及在所公开的各实施例的实现期间创建和使用的任何数据可被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是例如经由web浏览器或其他软件应用程序(诸如远程计算应用程序)访问或下载的专用软件应用程序或软件应用程序的部分。此类软件可例如在单个本地计算机(例如,任何合适的商业上可用的计算机)上或在使用一个或多个网络计算机的网络环境中(例如,经由因特网、广域网、局域网、客户机-服务器网络(诸如,云计算网络)或其它此类网络)执行。
为清楚起见,只描述了基于软件的各实现的某些所选择的方面。省略了本领域公知的其他细节。例如,应当理解,所公开的技术不限于任何特定计算机语言、或程序。例如,所公开的技术可由用C++、Java、Perl、JavaScript、Adobe Flash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来实现。同样,所公开的技术不限于任何特定计算机或硬件类型。合适计算机和硬件的某些细节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无需在本公开中进行详细阐述。
还应当理解,在本文中所述的任何功能性可至少部分通过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而非软件来执行。例如,但非限制,可被使用的硬件逻辑组件的说明性类型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程序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程序专用的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
此外,基于软件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包括例如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公开的方法中的任一种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通过合适的通信手段来上传、下载、或远程访问。这些合适的通信手段包括,例如,因特网、万维网、内联网、软件应用、电缆(包括光缆)、磁通信手段、电磁通信手段(包括RF、微波和红外通信)、电子通信手段或任何这样的通信手段。
所公开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不应当被认为是以任何方式构成限制。相反,本公开针对各种公开的实施例(单独和彼此的各种组合和子组合)的所有新颖和非显而易见的特征和方面。所公开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不限于任何具体方面或特征或其组合,所公开的实施例也不要求存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具体优点或解决各个问题。
鉴于可应用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原理的许多可能的实施例,应当认识到,所示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示例,并且不应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本发明的范围由后续的权利要求来界定。我们要求作为我们的发明保护落入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多带解耦网络的系统,包括:
第一天线;
第二天线;以及
连接至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多带解耦网络,所述多带解耦网络能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多带解耦网络包括:
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包括被配置成将两个集总组件切换进或切换出至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开关,其中所述两个集总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调谐集总组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元件的电抗由被切换入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信号路径中的所述集总组件来确定;
被连接到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包括被配置成将两个集总组件切换进或切换出至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开关,其中所述两个集总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调谐集总组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元件的电抗由被切换入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信号路径中的所述集总组件来确定;以及
具有被旁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相对的末端之间的电纳的第三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多带解耦网络和至少一个传输线之间的至少一个阻抗匹配网络,所述阻抗匹配网络提供在所述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线的输出阻抗基本匹配的输入阻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是移动设备的一部分。
4.一种多带天线解耦网络,包括:
具有电抗、天线侧端和系统侧端的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
具有电抗、天线侧端和系统侧端的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以及
具有旁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的系统侧端之间的电纳的第三可重新配置元件,
其中所述多带解耦网络被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至少两个天线;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可重新配置元件包括可调谐集总组件和电感器,所述可调谐集总组件和电感器可切换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第一天线的信号路径,使得当所述可调谐集总组件被切换入所述信号路径时所述电感器被切换出所述信号路径,而当所述电感器被切换入所述信号路径时所述可调谐集总组件被切换出所述信号路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带天线解耦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或第三可重新配置元件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的串联或并联集总组件谐振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带天线解耦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重新配置元件包括两个或更多集总组件,所述两个或更多集总组件可切换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第二天线的信号路径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带天线解耦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带天线解耦网络还包括一个传输线片段,所述传输线片段被配置以在所述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提供电抗。
8.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天线;
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多带解耦网络,所述多带解耦网络被重新配置以在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解耦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所述多带解耦网络包括:
具有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第一天线的电抗的第一元件,
具有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第二天线的电抗的第二元件,以及
具有旁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的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相对的末端之间的电纳的第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各自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以及传输线片段,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的电抗是由所述传输线片段和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的相应组合来提供的,并且其中所述多带解耦网络是至少部分通过调谐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谐集总组件可重新配置的;以及
连接在所述多带解耦网络和至少一个传输线之间的至少一个阻抗匹配网络,所述阻抗匹配网络提供在所述多个不同通信频带处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线的输出阻抗基本匹配的输入阻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集总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集总组件是可调谐集总组件。
CN201380063284.2A 2012-12-06 2013-12-06 可重新配置多带天线解耦网络 Active CN105103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07,500 2012-12-06
US13/707,500 US9203144B2 (en) 2012-12-06 2012-12-06 Reconfigurable multiband antenna decoupling networks
PCT/US2013/073738 WO2014089530A1 (en) 2012-12-06 2013-12-06 Reconfigurable multiband antenna decoupling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3371A CN105103371A (zh) 2015-11-25
CN105103371B true CN105103371B (zh) 2018-11-09

Family

ID=4988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3284.2A Active CN105103371B (zh) 2012-12-06 2013-12-06 可重新配置多带天线解耦网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3144B2 (zh)
EP (1) EP2929590B1 (zh)
CN (1) CN105103371B (zh)
WO (1) WO20140895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2824A (ja) * 2012-10-31 2014-06-19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US9543644B2 (en) * 2014-07-01 2017-01-10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ecoupling multiple antennas in a compact antenna array
US9654152B2 (en) * 2015-03-02 2017-05-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rvice provider adaptive vehicle antenna
WO2016145596A1 (zh) * 2015-03-16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去耦结构的mimo天线
CN106025500B (zh) * 2015-03-31 2020-05-2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利用解耦网络的多重天线
CN105337018B (zh) * 2015-11-28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439288B2 (en) * 2016-12-12 2019-10-08 Skyworks Solutions, Inc. Frequency and polarization reconfigurable antenna systems
CN108232448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08281786A (zh) * 2017-01-05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耦天线架构及其去耦方法
JP6272584B1 (ja) * 2017-02-08 2018-01-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減結合回路
US10965035B2 (en) 2017-05-18 2021-03-30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econfigurable antenna systems with ground tuning pads
CN110416726B (zh) * 2018-04-28 2021-03-23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去耦网络结构及多频阵列天线
US10727579B2 (en) 2018-08-03 2020-07-28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vice and method of reducing mutual coupling of two antennas by adding capacitors on ground
CN109193137A (zh) * 2018-09-30 2019-01-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997359B (zh) * 2018-12-17 2022-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去耦结构及天线阵列
CN113646968A (zh) * 2019-03-01 2021-1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US11158938B2 (en) 2019-05-01 2021-10-26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econfigurable antenna systems integrated with metal case
JP7026869B2 (ja) * 2020-03-11 2022-02-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減結合回路
CN111478044B (zh) * 2020-03-31 2022-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以及终端
CN113659336A (zh) * 2020-05-12 2021-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及用于天线装置的去耦方法
CN113659311A (zh) * 2020-05-12 2021-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201414A1 (ja) * 2021-03-25 2022-09-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減結合回路
WO2023019480A1 (zh) * 2021-08-18 2023-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天线系统及通信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196A (zh) * 2007-07-27 2009-01-28 株式会社东芝 天线装置和无线设备
CN102201614A (zh) * 2010-03-22 2011-09-28 美国博通公司 无线电模块及其双频带高分离度天线结构
WO2011148225A1 (en) * 2010-05-24 2011-12-0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2144198A1 (ja) * 2011-04-20 2012-10-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携帯無線端末
WO2012157274A1 (ja) * 2011-05-19 2012-11-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3925B (en) 2004-02-10 2012-10-01 Tridev Res L L C Tunable resonant circuit, tunable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circuit, tunable low noise amplifi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tuning a resonant circuit
US8866691B2 (en) * 2007-04-20 2014-10-21 Skycross, Inc. Multimode antenna structure
US8542158B2 (en) * 2007-08-20 2013-09-24 Ethertronics, Inc. Multi-band MIMO antenna
KR20100030522A (ko) 2008-09-10 2010-03-18 (주)에이스안테나 전자기적 커플링을 이용한 다중 대역 안테나
WO2010085722A1 (en) 2009-01-26 2010-07-29 Drexel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reconfigurable antennas in mimo systems
CN102187519B (zh) 2009-08-25 2014-01-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US8351849B2 (en) 2010-08-23 2013-01-0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ulti-standard wireless terminals including smart antenna system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JP5505242B2 (ja) 2010-10-07 2014-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A2835432C (en) 2011-05-16 2016-09-13 Keith Ronald Manss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n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196A (zh) * 2007-07-27 2009-01-28 株式会社东芝 天线装置和无线设备
CN102201614A (zh) * 2010-03-22 2011-09-28 美国博通公司 无线电模块及其双频带高分离度天线结构
WO2011148225A1 (en) * 2010-05-24 2011-12-0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2144198A1 (ja) * 2011-04-20 2012-10-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携帯無線端末
WO2012157274A1 (ja) * 2011-05-19 2012-11-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3371A (zh) 2015-11-25
EP2929590A1 (en) 2015-10-14
US9203144B2 (en) 2015-12-01
US20140159986A1 (en) 2014-06-12
WO2014089530A1 (en) 2014-06-12
EP2929590B1 (en) 2020-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3371B (zh) 可重新配置多带天线解耦网络
US11728563B2 (en)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6416184B2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KR102397407B1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US9685699B2 (en) Integrate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wireless charging
KR102396339B1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9112266B2 (en) Multiband monopole antenna built into decorative trim of a mobile device
CN105144480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可重配置的单极天线
CN108432043A (zh) 天线以及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KR102320172B1 (ko) 커넥터의 도전성 부재와 인접하여 배치된 안테나를 통해 신호를 출력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KR20150027682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를 동작하는 방법
CN109495138B (zh)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70187111A1 (en) Resonant frequency tunable antenna
CN109474286A (zh) 天线调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348734B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