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3067B - 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3067B
CN105103067B CN201380075465.7A CN201380075465A CN105103067B CN 105103067 B CN105103067 B CN 105103067B CN 201380075465 A CN201380075465 A CN 201380075465A CN 105103067 B CN105103067 B CN 105103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erically controlled
information
data
controlled data
synerg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54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3067A (zh
Inventor
深津法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03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3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3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3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4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3Director till display
    • G05B2219/33099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Software control [SW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在信息协同系统中使用的加工机(10),在该信息协同系统中,所述加工机(10)和数据库服务器(100)经由网络连接,该加工机(10)具有驱动部(60)、数据存储器以及指令部(20),该数据库服务器(100)将在所述加工机(10)中使用的NC数据作为数据库进行储存,该信息协同系统在所述加工机(10)和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进行所述NC数据的信息协同,该加工机(10)具有:NC数据收集部(72),其从所述数据存储器收集所述NC数据;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79),其生成信息协同命令,该信息协同命令用于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0)内的所述数据库进行访问,以使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0)中的对应于该加工机(10)的数据与收集到的所述NC数据一致;以及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其将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0)发送。

Description

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程序。
背景技术
数控(Numerical Control;以下称为NC)装置通常由下述部件构成:NC控制单元;指令部,其以NC操作面板为中心而构成;以及驱动部,其由伺服放大器、主轴放大器、电动机或检测器构成。当前,作为NC装置的一种还使用下述CNC(Computerized NC)装置,其内置高性能的专用微型计算机,能够以较高的可靠性实现复杂且高级的控制。
NC装置还能够根据来自设置于工作机械的传感器、开关等的输入信号,进行定序控制。控制的对象是刀具更换或切屑去除等机械周边的动作。将针对NC装置记述一系列的加工动作的过程称为NC编程。它是将在该加工中所需的刀具路径或加工条件等以面向NC装置的命令的形式进行表示的过程。该NC程序能够从外部的程序自动生成装置向NC装置下载,或者从NC操作面板直接输入。
通常,NC装置利用于下述领域中,即,该领域要求更高速、高精度的控制,该控制无法通过将通用定序器及通用伺服进行组合而构建出的系统得以实现。上述NC装置具有在伺服系统中进行小于或等于0.5ms的高速响应的高实时性,可实现0.1μm等级的控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控制。还具有下述稳定的特性,即,能够一边进行高实时性且高精度的控制,一边进行不引起振荡的高级的伺服加减速控制。另外,能够进行针对机械的校正控制,该校正控制可应对由机械的刚性因素而产生的反向间隙、扭曲、翘曲、伸缩等,还能够进行下述同步控制,即,能够利用多个齿轮对向其他加工区域移动的一个加工物同时进行加工,而不使旋转中的加工物停止旋转。
近年来,在工厂内为了即时应对生产状况等的变更,针对各生产设备中的与生产相关的信息的变化,立即进行其参照、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工作机械中也要求即时应对加工状况的变化,准确地立即进行加工信息的参照、评价。因此,提出了具有加工信息通信功能的NC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构造的系统,即,具有可编程控制器的FA(FactoryAutomation)网络、储存从可编程控制器获取到的数据的数据文件、以及用户应用程序经由数据管理装置而连接。数据管理装置进行将从多个PLC收集到的数据储存在数据文件中,或者向用户应用程序进行通知的处理,作为可编程控制器与数据文件以及用户应用程序之间的中间件起作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803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需要下述部分:数据库,其储存FA网络侧的工作机械/控制仪器的数据;作为专用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用于将工作机械/控制仪器的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以及中间件,其用于利用该数据管理装置,进行可编程控制器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的交换等。由此,存在下述问题,即,系统的设置面积增大,专用的信息处理终端的维护费用增加,系统的运营成本变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程序,该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程序能够抑制维护费用,不需要用于将加工装置的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的专用的信息处理终端和中间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用在信息协同系统中,在所述信息协同系统中,所述数控装置与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该数控装置具有:加工部,其对被加工物实施加工;数据存储器,其存储在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时所利用的数控数据;以及控制部,其使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对所述加工部进行控制,该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将包含在所述数控装置中使用的数控数据在内的数据作为数据库而进行储存,所述信息协同系统在所述数控装置和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之间进行所述数控数据的信息协同,该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数控数据收集单元,其从所述数据存储器收集所述数控数据;信息协同命令生成单元,其生成信息协同命令,该信息协同命令用于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内的所述数据库进行访问,以使储存在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中的对应于该数控装置的数据与收集到的所述数控数据一致;以及信息协同命令发送单元,其将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发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对数控装置的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控数据进行收集,生成利用收集到的数控数据对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中的数据进行更新的信息协同命令,并发送该信息协同命令,因此能够将数控装置的数控数据储存在数控储存装置中,而无需在数控装置的外部准备具有专用的中间件的专用信息处理终端。其结果,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减小系统整体的设置面积,能够抑制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协同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协同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表示信息协同工程(project)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NC数据收集定时(timing)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信息协同命令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信息协同定时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收集NC数据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更新用NC数据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信息协同系统中的从加工机向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协同处理时,信息协同任务中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NC装置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信息协同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信息协同系统中的从数据库服务器向加工机的信息协同处理时,信息协同任务中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程序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协同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信息协同系统具有下述结构,即,作为NC装置的CNC装置20A或组装有NC装置的加工机10B、10C,与利用数据库对在CNC装置20A或加工机10B、10C中使用的数据(以下称为NC数据)等进行管理的数据库服务器100经由网络150而连接。此外,NC数据是符合与NC装置相关的特定主题的数据,能够例示NC装置中的加工信息等。
作为加工机,能够使用通过激光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机10B、通过放电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的放电加工机10C等。
激光加工机10B是按照下述用途进行开发而得到的工作机械,即,通过将激光用于切削或切割加工,从而进行即使使用以往的刀具或切削器具也不能实现的机械加工。激光加工机10B具有:驱动部60B,其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以及指令部20B,其按照NC程序向驱动部60B发送指示。
放电加工机10C是采用了下述机械加工方法的工作机械,即,通过在电极和被加工物之间以较短的周期重复产生的电弧放电,对被加工物表面的一部分进行去除。通过利用放电加工机,从而能够从利用以往的机械加工技术不能进行加工的硬金属、极硬钢铁、钛或碳化物等切出复杂的轮廓。放电加工机10C具有:驱动部60C,其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以及指令部20C,其按照NC程序向驱动部60C发送指示。
这些激光加工机10B和放电加工机10C在内部组装作为NC装置的指令部20B、20C,对加工部(刀具)的运动精密地进行控制,实现微细加工。此外,这些是例示,加工机不限于此。例如,只要是利用组装在加工机内部的NC装置而对刀具的运动精密地进行控制、实现微细加工的加工机,就能够应用该实施方式。
数据库服务器(在图中标记为DB服务器)100是在内部具有数据库,运行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100针对来自客户端的请求等,进行数据库的检索等处理,回送处理结果。本实施方式涉及数据库服务器100,但不限于此。当前使用的各种服务器大多具有下述形式,即,在内部搭载数据库而进行信息管理。因此,即使名称不是数据库服务器,只要是在内部搭载有数据库的服务器,就可能涉及到本实施方式。除了数据库服务器100以外,例如能够例示File服务器110、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服务器120、Web服务器130、App.(应用程序)服务器140等。
在这里,File服务器110是为了在LAN(Local Area Network)或WAN(Wide AreaNetwork)等网络上共享文件而设置的服务器。FTP服务器120是使用FTP进行文件的发送/接收的服务器。Web服务器130使用作为通信协议的一种的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进行信息的交换。如果接收到来自作为客户端的Web浏览器的请求,则发送与请求相应的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文档、图像等信息。Web服务器130是Web站点的构建中的必要要素之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40是下述服务器,即,在将业务用的系统分为表示层、应用层、数据层这3层而构成的3层模型中,负责执行应用层的程序。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协同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如上所述,信息协同系统具有下述结构,即,加工机10和作为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的数据库服务器100经由网络而连接。
数据库服务器100具有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101、数据库储存部102、以及数据库管理部(在图中标记为DBMS)103。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101在与加工机10之间对信息协同命令进行发送/接收,该信息协同命令使数据库储存部102中的数据库、和NC装置或组装了NC装置(指令部20)的加工机10(以下将它们统称为加工机)所保持的某个特定的NC信息相协同。
数据库储存部102将与网络连接的NC控制工作机械、激光加工机10B或放电加工机10C等加工机10内部具有的NC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了储存。使数据库中的NC信息与加工机10之间实现信息协同。数据库管理部103进行与向数据库储存部102的数据库的访问请求相应的处理。
加工机10具有指令部20和作为加工部的驱动部60。驱动部60具有:主轴电动机61,其对由主轴放大器62控制的主轴进行旋转驱动;主轴放大器62,其通过使主轴电动机61受到驱动,从而使主轴旋转;伺服电动机63,其由伺服放大器64进行刀具等的位置、速度的控制;伺服放大器64,其对伺服电动机63进行驱动;作为输入信号生成部的限位开关、传感器、其他开关类部件65,它们获取加工机10的装置状态;以及作为动作部的接触器、螺线管、灯或其他66,它们按照来自指令部20的指示而进行动作。
指令部20具有NC控制单元30、NC操作面板50、和程序创建装置55。NC操作面板50具有:显示器,其用于显示对NC控制单元30进行操作的信息;以及操作键,其用于向NC控制单元30发出指示。程序创建装置55生成将在加工机的加工中所需的刀具路径或加工条件等,以面向控制单元30的命令的形式进行表示而得到的加工程序(NC程序)。加工程序能够从程序创建装置55向控制单元30下载,或者通过从NC操作面板50直接输入,从而创建并导入至NC控制单元30中。
NC控制单元30具有:CPU 31;存储器32;外部I/F 33,其作为与程序创建装置55等外部仪器之间的通信接口;操作面板I/F34,其作为与NC操作面板50之间的通信接口;主轴控制I/F 35,其作为与主轴放大器62之间的通信接口;伺服控制I/F 36,其作为与伺服放大器64之间的通信接口;数字输入I/F 37,其作为与限位开关、传感器、其他开关类部件65之间的通信接口;以及数字输出I/F 38,其作为与接触器、螺线管、灯66或其他之间的通信接口。
在存储器32中,储存在进行加工时所需的加工程序(NC程序)、在根据加工程序进行的运算中使用或者作为运算结果输出的数据、以及与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进行信息协同的NC数据。这些数据分别根据用途储存在易失性的存储器或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中。
另外,在该存储器32中储存有与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进行信息协同的信息协同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即,将与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进行信息协同的执行机制,作为新任务(以下称为信息协同任务)而安装在NC装置(指令部20)内部,并将它们搭载在加工机10中。
信息协同任务具有:信息协同工程71;NC数据收集部72,其作为数控数据收集单元;NC数据收集定时管理部73;时钟信息管理部74;信息协同命令管理部75;收集NC数据累积部76,其作为数控数据累积单元;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管理部77;收集NC数据编辑部78,其作为数控数据编辑单元;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79,其作为信息协同命令生成单元;信息协同命令备份部80;信息协同定时管理部81;信息协同连接管理部82;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83;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其作为更新用数控数据累积单元;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管理部87;更新用NC数据编辑部88,其作为更新用数控数据编辑单元;以及NC数据更新部89,其作为数控数据更新单元。
信息协同工程71记录有当NC装置在与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进行信息协同时,执行信息协同任务70时的各处理部的动作的设定信息。该设定信息由作业者例如从NC操作面板50或外部装置进行设定。各处理部对该信息协同工程71进行参照,执行处理。
图3是表示信息协同工程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信息协同工程71包含信息协同设定ID 711、信息协同设定712、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713、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6、信息协同定时设定717以及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
信息协同设定ID 711是对信息协同工程71进行识别的信息。信息协同设定ID 711包含序列号7111、信息协同设定ID名称设定7112、信息协同设定名称字符数7113、以及信息协同设定名称7114。序列号7111是对存在多个的信息协同工程71-1、71-2、…、71-n唯一地进行识别(从编号、数值上进行确定)的编号,标注1、2、…、n等编号。此外,序列号7111是一个例子,只要是能够唯一地进行识别的编号,则可以是任意的。
信息协同设定ID名称设定7112对有无在由信息协同设定ID711确定的信息协同工程71中设定的名称进行管理。例如在没有信息协同设定ID名称的情况下输入“0”,在具有信息协同设定ID名称的情况下输入“1”。信息协同设定名称字符数7113在具有信息协同设定ID名称的情况下,输入由作业者设定的信息协同工程71的名称的字符数。信息协同设定名称7114在具有信息协同设定ID名称的情况下,输入由作业者设定的信息协同工程71的名称。此外,信息协同设定ID名称设定7112、信息协同设定名称字符数7113和信息协同设定名称7114是为了使由作业者进行的信息协同工程71的管理变得容易而引入的,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信息协同设定712是下述信息,其指定是否使信息协同工程71起作用而实际地对加工机10(指令部20)和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信息协同。例如在不进行信息协同的情况下输入“0”,在进行信息协同的情况下输入“1”。在本例中,由于能够利用信息协同设定ID711而对信息协同工程71进行管理,因此能够构成多个信息协同工程71-1~71-n。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机10中,通过设定与系统的要求相应的信息协同设定712,能够指定使哪个信息协同工程71-1~71-n起作用。另外,在通常利用时,使用进行信息协同的“1”,但是由于是否进行信息协同随着系统条件而不同,因此通过该信息协同设定712,能够容易地对设定的有效/无效进行切换。
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713是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机10进行信息协同的数据库的逻辑识别信息进行指定的信息,由信息协同连接管理部82进行管理。图4是表示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713具有:有无指定301,其决定有无对信息协同的连接对象的指定;以及在具有信息协同的连接对象的指定的情况下的数据库连接信息302。在数据库连接信息302中对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或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等位置信息、在连接时利用的端口编号、用于确保安全性的用户名、密码等进行设定。
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是如下信息,由NC数据收集定时管理部73进行管理,即,用于指定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机10对存储在NC控制单元30内的存储器32中的NC数据进行收集的定时。图5是表示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根据该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的内容,提供加工机10对NC数据进行收集的契机。然后,基于由该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所设定的内容,信息协同任务进行动作,对所指定的NC数据的内容进行确认。
在图5的例子中,作为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设置有恒定时刻收集311、恒定周期收集312、值监视收集313、以及系统启动时收集314。恒定时刻收集311用于设定在所指定的日期时间或星期几与当前的日期时间或星期几一致的情况下从假变化为真时,是否进行应该进行信息协同的NC数据的收集,在以恒定时刻进行NC数据的收集的情况下,对日期时刻等详细内容进行设定。在这里,变为所指定的日期时间或星期几的状态为“真”,除此以外,即,在所指定的日期时间或星期几之前或之后的状态为“假”。另外,恒定周期收集312用于设定以指定周期间隔(单位例如为秒)重复真和假,在从假变化为真时是否进行NC数据的收集,在以规定的周期进行NC数据的收集的情况下,对周期等的详细内容进行设定。
值监视收集313用于设定以按照值监视周期设定出的周期,对由“指令信号”项目所指定的信号的值进行监视,在条件成立时是否进行NC数据的收集。在将某个信号指令作为触发而进行NC数据的收集的情况下,设定出要进行监视的信号的种类、该信号应该满足的条件、对该信号进行监视的周期等信息。例如,如果假设符合所指定的信号成立条件的状态为“真”,在指定的信号条件不成立的、成为“真”的状态之前以及之后为“假”,则以所指定的周期对某个信号的值进行监视,在从“假”变化为“真”时,进行NC数据的收集。在这里,所谓值监视周期,是指信息协同任务70对NC控制单元30内的存储器32的值进行监视的周期。该值监视周期是与恒定周期收集312的收集间隔相同的周期,但是与恒定周期收集312的设定的情况不同,不存在信号的指定。即,值监视周期(的设定)是用于对储存有用于“以储存有某个值的某个信号作为触发,将NC控制单元30内的存储器32的其他值(应该储存在数据库服务器100中的值)读出”的值的某个信号进行监视的周期。并且,用于对值进行识别的时间间隔(=周期)为值监视周期。此外,信号的状态(即,值)可以是变化的,也可以是不变的。系统启动时收集314用于设定在信息协同系统的加工机10启动时是否进行NC数据的收集。
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是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机10与数据库进行信息协同时要使用的通信命令的类别进行指定的信息,由信息协同命令管理部75进行管理。根据连接的数据库的类别的不同,通信命令变得不同,但是,近年来,由于数据库一般利用SQL进行操作,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SQL命令为例。具体地说,对进行信息协同的数据库服务器100中的表名、以及其中的项目进行指定。
图6是表示信息协同命令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作为SQL命令的类别,能够举出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追加进行指示的“INSERT”321、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更新进行指示的“UPDATE”322、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删除进行指示的“DELETE”323、以及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获取进行指示的“SELECT”324。在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中包含下述等部分:各个命令321~322;进行信息协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的表名;记录内列名,其表示进行信息协同的表内的记录名;NC内数据源名,其表示与表内的记录内列名相对应的NC数据中的记录名。
例如在“INSERT”321中,对应该插入数据列的表的名称(表名)、表内的列名、以及与列名相对应的数据列进行设定。在“UPDATE”322中,对应该更新数据列的表名、表内的列名、与列名相对应的数据列、以及应该更新的记录的提取条件进行设定。在“DELETE”323中,对存在应该删除的记录的表名、和应该删除的记录的提取条件进行设定。在“SELECT”中,对存在应该读取的记录的表名、应该读取的记录的提取条件以及排序条件进行设定。
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6是如下信息,由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管理部77进行管理,即,设定有无必要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机10与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信息协同之前收集到的NC数据进行编辑,在需要编辑的情况下,对编辑方法(程序)进行设定。图7是表示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如本图所示,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6具有:有无指定331,其对有无进行信息协同之前的编辑进行指定;以及运算方法指定332,其在指定为进行编辑的情况下,对作为该编辑方法的程序名进行指定。
信息协同定时设定717是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机10与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信息协同的定时进行指定的信息,由信息协同定时管理部81进行管理。图8是表示信息协同定时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按照该信息协同定时设定717的设定内容,提供加工机10与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信息协同的契机。并且,按照该信息协同定时设定717的内容,信息协同任务70进行动作,使加工机10和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进行信息协同。
在图8的例子中,作为信息协同定时设定717,设置有恒定时刻收集341、恒定周期收集342、值监视收集343、系统启动时收集344以及与NC数据收集定时相同345。由于恒定时刻收集341、恒定周期收集342、值监视收集343以及系统启动时收集344与图6的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与NC数据收集定时相同345是在不需要相对于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改变信息协同定时的情况下选择的。
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是下述信息,即,用于设定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工机10从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了要向加工机10设定的NC数据(以下称为更新用NC数据)的提取后,将更新用NC数据向加工机10中展开之前的编辑的必要性,以及在需要编辑的情况下的编辑方法(程序),该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由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管理部87进行管理。图9是表示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如本图所示,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具有:有无指定351,其用于指定在从数据库服务器100提取出更新用NC数据后,将更新用NC数据向加工机10(NC控制单元30的存储器32)中展开之前有无编辑;以及运算方法指定352,其在指定为进行编辑的情况下,对作为该编辑方法的程序名进行指定。
再次返回图2,对构成信息协同任务的处理部进行说明。NC数据收集部72在基于信息协同工程71的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的内容、当前日期时间信息以及恒定周期中断间隔等,判断为对NC数据进行收集的定时成立的情况下,按照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的提取对象即“NC内数据源名”的内容,从加工机10(NC控制单元30)的存储器32对NC数据进行收集。例如,如果参照图6的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的命令“INSERT”,则由于作为“NC内数据源名”而登记有“操作履历-操作者”、“移动履历-动作时间”以及“工作履历-工件当前位置”,因此进行与这些源名相对应的数据的收集。
NC数据收集定时管理部73对信息协同工程71中的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进行管理。具体地说,为了生成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在NC操作面板50的显示器上显示设定画面,将在该设定画面上由作业者经由操作键而输入的值作为信息协同工程71的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而进行保存。
时钟信息管理部74对与时间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作为对时间进行管理的信息,例如能够例示当前日期时间信息、周期性地进行中断时的计数信息等。并且,将这些信息向NC数据收集部72和信息协同定时管理部81进行通知。
信息协同命令管理部75对信息协同工程71中的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进行管理。如图6所示,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包含在进行加工机10的存储器32中的NC数据和数据库服务器100中的数据之间的信息协同时要使用的命令的使用条件等。上述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由用户输入,信息协同命令管理部75对由用户输入的设定内容进行管理。
收集NC数据累积部76对由NC数据收集部72收集到的加工机10的存储器32内的NC数据进行储存(累积)。此外,下面,将该收集到的NC数据也称为收集NC数据。图10是表示收集NC数据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收集NC数据具有表构造,基于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具有与加工机10的存储器32内的数据源名、以及用于进行信息协同的数据库服务器100内的表名以及列名相当的存储区域。在这里,具有:“信息协同设定ID”711;“数据库内表名”,其作为进行协同的数据库服务器100内的数据库的表的名称;“NC内数据源名”,其作为从加工机10内的NC数据进行提取的项目;以及“记录内列名”,其作为与“NC内数据源名”相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100内的项目。在从加工机10收集NC数据时,不提取与“记录内列名”相对应的数据。作为信息协同设定ID 711,对序列号进行储存,收集对象的数据库的表名为“插入”,收集对象的数据源名为“操作履历-操作者”、“工作履历-动作时间”以及“工作履历-工件当前位置”的数据被进行提取。
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管理部77对信息协同工程71中的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进行管理。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基于来自用户的输入,进行针对收集NC数据进行的编辑内容的设定。
收集NC数据编辑部78在根据用户或系统的设定而通过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6对编辑进行了指定的情况下,基于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6的内容,针对累积在收集NC数据累积部76中的收集NC数据进行编辑。例如,按照由图7的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6的运算方法指定332所指定出的程序,针对收集NC数据进行编辑。由此,收集NC数据编辑部78对收集NC数据累积部76中的NC数据的与“记录内列名”相当的存储区域进行编辑。即,对储存在“NC内数据源名”中的数据进行编辑而得到的内容储存在“记录内列名”中。此外,与“NC内数据源名”同名的存储区域不作为编辑功能的对象空间,以使NC数据收集部72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储存数据。
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79基于信息协同工程71中的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生成信息协同命令。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79将生成的信息协同命令向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传送,将复制得到的信息协同命令向信息协同命令备份部80传送。
信息协同命令备份部80将由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79生成的信息协同命令的复本向信息协同命令备份部80传送,用于进行发生了通信异常时的数据再发送。
信息协同定时管理部81基于信息协同工程71中的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和来自时钟信息管理部74的时钟信息,判定是否成为信息协同的定时,在成为了信息协同的定时的情况下,将成为了信息协同的定时这一情况向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进行通知。信息协同连接管理部82对信息协同工程71中的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713进行管理。
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83具有: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其作为信息协同命令发送单元;以及信息协同命令接收部85,其作为信息协同命令接收单元。如果成为从信息协同定时管理部81通知的信息协同的定时,则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基于信息协同工程71中的信息协同连接设定,向与网络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100的数据库发送由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79生成的信息协同命令。信息协同命令接收部85接收来自数据库服务器100的信息协同命令(例如从数据库服务器100接收到的针对“SELECT”命令的响应),将该信息协同命令所附带的用于对存储器32内的NC数据进行变更的NC数据累积在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中。此外,为了NC装置与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协同,需要使NC装置和数据库服务器100逻辑地连接。另外,下面,将为了对存储器32内的NC数据进行更新而从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的NC数据也称为更新用NC数据。
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对从数据库服务器100获取到的更新用NC数据进行储存。更新用NC数据是在加工机10的控制中使用的NC数据,是用于对当前储存的NC数据进行更新的信息。图11是表示更新用NC数据的数据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更新用NC数据具有表构造,基于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具有与加工机10内的进行信息协同的数据名、进行信息协同的对象即数据库服务器100中的表名以及数据名相当的存储区域。在这里,具有:信息协同设定ID711;进行协同的数据库服务器100内的“数据库内表名”;“NC内数据源名”,其作为加工机10内的进行信息协同的数据的项目;以及“记录内列名”,其作为与数据库服务器100内的“NC内数据源名”相对应的项目。在图11的例子中示出下述情况,即,作为信息协同设定ID711,对序列号进行储存,根据名称为“提取”的数据库内表名,提取出“工件类别”、“加工方法”以及“加工顺序”这些记录内列名的数据。
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管理部87对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进行管理。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基于由用户进行的输入,管理针对从数据库服务器100获取到的更新用NC数据进行的编辑的内容。
在根据用户或系统的设定而通过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对编辑进行了指定的情况下,更新用NC数据编辑部88基于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的内容,针对累积在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中的更新用NC数据进行编辑。例如,按照由图9的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的运算方法指定所指定的程序,针对更新用NC数据进行编辑。此时,更新用NC数据编辑部88能够对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中的更新用NC数据的与“NC内数据源名”相当的存储区域进行编辑。即,对储存在“记录内列名”中的数据进行编辑而得到的内容储存在“NC内数据源名”中。此外,由于不对NC装置内的数据直接进行编辑,因此有效地使用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的存储空间而进行处理。另外,不将相当于“记录内列名”的存储区域作为更新用NC数据编辑部88所具有的编辑功能的对象,以使得在任何时候均可以接收SELECT响应。
NC数据更新部89基于当前日期时间信息以及恒定周期中断间隔等,使用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的更新用NC数据,对加工机10(NC控制单元30)的存储器32的NC数据进行更新。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NC装置中的信息协同处理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信息协同系统中的从加工机向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协同处理时,信息协同任务中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首先,NC数据收集部72对是否成为由NC数据收集定时设定714规定的收集定时进行判定(步骤S11)。在不是收集定时的情况(步骤S11为No的情况)下,直至成为收集定时为止处于等待状态。另外,在成为了收集定时的情况(步骤S11为Yes的情况)下,NC数据收集部72从NC控制单元30的存储器32(数据存储器)收集NC数据,并储存在收集NC数据累积部76中(步骤S12)。
然后,对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6是否设定有收集NC数据的编辑进行判定(步骤S13)。在设定有编辑的情况(步骤S13为Yes的情况)下,基于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6的内容,对收集NC数据进行编辑(步骤S14)。然后,或者在步骤S13中为并未设定有编辑的情况(步骤S13为No的情况)下,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79基于信息协同命令设定715,生成用于将储存在收集NC数据累积部76中的收集NC数据向数据库服务器100发送(信息协同)的信息协同命令(步骤S15)。在将新的收集NC数据向数据库服务器100中登记的情况下使用“INSERT”命令,在对收集NC数据的一部分进行更新的情况下使用“UPDATE”命令,在删除收集NC数据的情况下使用“DELETE”命令。
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79将生成的信息协同命令向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传送,并且复制生成的信息协同命令,向信息协同命令备份部80传送(步骤S16)。这是为了在加工机10和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发生了通信异常的情况下的数据再发送做准备。
然后,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对是否成为了由信息协同定时设定717规定的信息协同定时进行判定(步骤S17)。在不是信息协同定时的情况(步骤S17为No的情况)下,直至成为信息协同定时为止处于等待状态。另外,在成为了信息协同定时的情况(步骤S17为Yes的情况)下,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将信息协同命令向数据库服务器100发送(步骤S18),进行信息协同。由此,将加工机10的NC数据向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反映的信息协同处理结束。
图13是表示NC装置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信息协同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a)表示通常的处理步骤,(b)表示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的处理步骤。此外,以下所示的处理由信息协同任务70的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83内的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4进行。
首先,参照图13(a),对通常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如果系统启动,则进行在加工机10和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确立对话的处理。具体地说,NC装置的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83按照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713的设定内容,对应该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识别,进行打开数据库的DB打开处理(SQ11)。
然后,为了开始信息协同命令的发送,加工机10向数据库服务器100发送事务(transaction)开始请求(SQ21)。然后,发送(执行)图12的步骤S18所示的作为信息协同命令的SQL语句(SQ22)。在将所有的SQL语句发送结束、由事务处理发起的数据的变更处理正常地结束的情况下,进行将该变更处理确定为有效的结果、向数据库进行反映的提交(commit)处理(SQ23)。此外,通常,重复执行从事务开始请求至提交为止的处理。
然后,在系统结束时,进行使在NC装置和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确立的对话断开的DB关闭处理(SQ31)。
由此,通过信息协同命令进行的信息协同处理结束,在NC装置和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实现信息协同。
下面,参照图13(b),对在SQL语句执行处理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如图13(a)说明所示,假设处于发出了事务开始请求、正常地执行SQL语句的状态(SQ22(n-1))。然后,如果在SQL语句的执行过程中发生某种故障(SQ22(n)),则进行回滚(rollback)处理,即,将至此为止的变更处理设为无效,返回至执行事务之前的状态(SQ25)。由此,数据库服务器100的数据库恢复为原状态。
图14是表示信息协同系统中的从数据库服务器向加工机的信息协同处理时,信息协同任务中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加工机10向数据库服务器100发送进行更新用NC数据的提取的信息协同命令(步骤S31)。此外,该更新用NC数据的获取请求使用进行数据提取的“SELECT”命令。另外,由于直至发送该更新用NC数据的获取请求为止的步骤的详细情况与图12所说明的步骤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对于数据库服务器100,如果接收到包含更新用NC数据的获取请求在内的信息协同命令,则按照该信息协同命令,进行更新用NC数据的提取,经由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83发送至加工机10。
加工机10的信息协同任务70的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83,如果接收到更新用NC数据(步骤S32),则储存在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中(步骤S33)。然后,更新用NC数据编辑部88对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是否设定有更新用NC数据的编辑进行判定(步骤S34)。在设定有编辑的情况(步骤S34为Yes的情况)下,更新用NC数据编辑部88基于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718的内容,对更新用NC数据进行编辑(步骤S35)。然后,或者在步骤S34中为并未设定有编辑的情况(步骤S34为No的情况)下,NC数据更新部89参照时钟信息,利用储存在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6中的更新用NC数据,对加工机10的存储器32的内容进行更新(步骤S36)。由此,向加工机10的NC数据的更新处理结束。
此外,上述的加工机10(NC装置)的信息协同方法,能够作为储存了其处理步骤的程序而构成。并且,能够通过由上述的加工机10(NC装置)执行该程序而得以实现。另外,该程序记录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Floppy”(注册商标)盘、CD(Compact Disk)-ROM、MO(Magneto-Optical disk)、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或Digital Video Disk)等能够由计算机进行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在该情况下,可以由加工机10(NC装置)从记录介质进行读取,也可以利用与加工机10(NC装置)连接的工程设计工具等信息处理终端,从记录介质进行读取,将其经由网络而安装在加工机10(NC装置)中,由加工机10(NC装置)进行读取。另外,该程序还能够经由互联网等网络(通信线路)进行发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加工机10的NC控制单元30具有:对加工机10(NC装置)的存储器32中的NC数据进行收集,生成利用收集到的NC数据对数据库服务器100中的数据进行更新的信息协同命令,并发送该信息协同命令的功能;以及按照信息协同命令的指示,利用从数据库服务器100获取到的更新用NC数据,对加工机10(NC装置)的存储器32中的NC数据进行更新的功能。由此,能够将加工机10的NC数据储存在数据库服务器100中,而无需在加工机10的外部准备具有专用的中间件的专用信息处理终端。其结果,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减小系统整体的设置面积,能够降低系统的运营及维护所花费的成本。
另外,由于通过信息协同工程71对包含向数据库服务器100的访问在内的、实现信息协同的处理进行设定,因此作业者无需使用在从数据库服务器100获取信息时所需的编程的专门用语而创建程序。其结果,还具有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创建装置的效果。
并且,由于将上述功能在加工机10的NC控制单元30上进行了专用任务化,因此能够从加工机10主动地与数据库服务器100进行协同。另外,通过进行专用任务化、选择与系统性能相应的优先级及动作周期,从而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以不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的方式进行与数据库服务器100之间的信息协同。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装置在与经由电气通信线路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NC信息协同的系统中是有益的。
标号的说明
10加工机,10B激光加工机,10C放电加工机,20指令部,20A CNC装置,20B、20C指令部,30NC控制单元,31CPU,32存储器,50NC操作面板,55程序创建装置,60、60B、60C驱动部,70信息协同任务,71信息协同工程,72NC数据收集部,73NC数据收集定时管理部,74时钟信息管理部,75信息协同命令管理部,76收集NC数据累积部,77收集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管理部,78收集NC数据编辑部,79信息协同命令生成部,80信息协同命令备份部,81信息协同定时管理部,82信息协同连接管理部,83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84信息协同命令发送部,85信息协同命令接收部,86更新用NC数据累积部,87更新用NC数据编辑方法设定管理部,88更新用NC数据编辑部,89NC数据更新部,100数据库服务器,101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接收部,102数据库储存部,103数据库管理部。

Claims (11)

1.一种数控装置,其用在信息协同系统中,在所述信息协同系统中,所述数控装置与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该数控装置具有:加工部,其对被加工物实施加工;数据存储器,其存储在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时所利用的数控数据;以及控制部,其使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对所述加工部进行控制,该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将包含在所述数控装置中使用的数控数据在内的数据作为数据库而进行储存,所述信息协同系统在所述数控装置和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之间进行所述数控数据的信息协同,
该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数控数据收集单元,其在设定在数控数据收集定时设定信息中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从所述数据存储器收集所述数控数据,其中,该数控数据收集定时设定信息规定了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对所述数控数据进行收集的定时;
信息协同命令生成单元,其基于信息协同命令设定,生成信息协同命令,该信息协同命令用于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内的所述数据库进行访问,以使储存在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中的对应于该数控装置的数据与收集到的所述数控数据一致,该信息协同命令设定中针对与所述数据库进行信息协同时所使用的命令,指定了所述数据库中的表及其中的项目;以及
信息协同命令发送单元,其基于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将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发送,其中,该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对进行信息协同的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的逻辑识别信息进行指定,
所述数控数据收集单元、所述信息协同命令生成单元以及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发送单元与所述控制部进行的所述加工部的控制独立地执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信息协同命令接收单元,其从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的所述数据库,接收与提取对该数控装置的数控数据进行更新的更新用数控数据的所述信息协同命令相对的响应;以及
数控数据更新单元,其利用接收到的所述响应所包含的所述更新用数控数据,进行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所述数控数据的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发送单元基于信息协同定时设定信息,将所述数控数据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发送,该信息协同定时设定信息规定了发送所述信息协同命令的定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数控数据累积单元,其累积由所述数控数据收集单元收集到的所述数控数据;以及
数控数据编辑单元,其按照规定的条件,对累积在所述数控数据累积单元中的所述数控数据进行编辑,
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发送单元对进行了所述编辑而得到的数控数据进行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更新用数控数据累积单元,其累积由所述信息协同命令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响应所包含的所述更新用数控数据;以及
更新用数控数据编辑单元,其按照规定的条件,对累积在所述更新用数控数据累积单元中的所述更新用数控数据进行编辑,
所述数控数据更新单元利用进行了所述编辑而得到的更新用数控数据,进行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所述数控数据的更新。
6.一种信息协同系统,其在数控装置和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之间进行数控数据的信息协同,在所述信息协同系统中,所述数控装置与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经由网络连接,所述数控装置具有:加工部,其对被加工物实施加工;数据存储器,其存储在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时所利用的数控数据;以及控制部,其使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对所述加工部进行控制,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将包含在所述数控装置中使用的数控数据在内的数据作为数据库而进行储存,
该信息协同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数控装置具有:
数控数据收集单元,其在设定在数控数据收集定时设定信息中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从所述数据存储器收集所述数控数据,其中,该数控数据收集定时设定信息规定了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对所述数控数据进行收集的定时;
信息协同命令生成单元,其基于信息协同命令设定,生成信息协同命令,该信息协同命令用于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内的所述数据库进行访问,以使储存在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中的对应于该数控装置的数据与收集到的所述数控数据一致,该信息协同命令设定中针对与所述数据库进行信息协同时所使用的命令,指定了所述数据库中的表及其中的项目;以及
信息协同命令发送单元,其基于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将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发送,其中,该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对进行信息协同的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的逻辑识别信息进行指定,
所述数控数据收集单元、所述信息协同命令生成单元以及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发送单元与所述控制部进行的所述加工部的控制独立地执行处理。
7.一种信息协同方法,其在信息协同系统中使数控装置和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之间进行数控数据的信息协同,在所述信息协同系统中所述数控装置与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经由网络连接,所述数控装置具有:加工部,其对被加工物实施加工;数据存储器,其存储在所述被加工物的加工时所利用的数控数据;以及控制部,其使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对所述加工部进行控制,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将包含在所述数控装置中使用的数控数据在内的数据作为数据库而进行储存,
该信息协同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数控装置与所述控制部进行的所述加工部的控制处理独立地执行:
数控数据收集步骤,在该步骤中,在设定在数控数据收集定时设定信息中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从所述数据存储器收集所述数控数据,其中,该数控数据收集定时设定信息规定了从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对所述数控数据进行收集的定时;
信息协同命令生成步骤,在该步骤中,基于信息协同命令设定,生成信息协同命令,该信息协同命令用于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内的所述数据库进行访问,以使储存在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中的对应于该数控装置的数据与收集到的所述数控数据一致,该信息协同命令设定中针对与所述数据库进行信息协同时所使用的命令,指定了所述数据库中的表及其中的项目;以及
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步骤,在该步骤中,基于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将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发送,其中,该信息协同连接对象设定对进行信息协同的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的逻辑识别信息进行指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数控装置还执行:
信息协同命令接收步骤,在该步骤中,从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的所述数据库,接收与提取对该数控装置的数控数据进行更新的更新用数控数据的所述信息协同命令相对的响应;以及
数控数据更新步骤,在该步骤中,利用接收到的所述响应所包含的所述更新用数控数据,进行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所述数控数据的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步骤中,基于信息协同定时设定信息,将所述数控数据向所述数控数据储存装置发送,该信息协同定时设定信息规定了发送所述信息协同命令的定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数控装置还执行数控数据编辑步骤,该数控数据编辑步骤是指,在所述数控数据收集步骤之后、且所述信息协同命令生成步骤之前,按照规定的条件,对在所述数控数据收集步骤中收集到的所述数控数据进行编辑,
在所述信息协同命令发送步骤中,对进行了所述编辑而得到的数控数据进行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数控装置还执行更新用数控数据编辑步骤,该更新用数控数据编辑步骤是指,在所述信息协同命令接收步骤之后、且所述数控数据更新步骤之前,按照规定的条件,对在所述信息协同命令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响应所包含的所述更新用数控数据进行编辑,
在所述数控数据更新步骤中,利用进行了所述编辑而得到的更新用数控数据,进行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所述数控数据的更新。
CN201380075465.7A 2013-04-10 2013-04-10 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方法 Active CN1051030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0850 WO2014167677A1 (ja) 2013-04-10 2013-04-10 数値制御装置、情報連携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連携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3067A CN105103067A (zh) 2015-11-25
CN105103067B true CN105103067B (zh) 2017-04-05

Family

ID=51031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5465.7A Active CN105103067B (zh) 2013-04-10 2013-04-10 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8179B2 (zh)
JP (1) JP5512051B1 (zh)
KR (1) KR101703466B1 (zh)
CN (1) CN105103067B (zh)
DE (1) DE112013006836B4 (zh)
WO (1) WO20141676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31168B2 (en) 2014-10-02 2020-11-10 Torq-Comm International Inc. Port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control and quality control
EP3979086A1 (en) * 2014-10-02 2022-04-06 Iannello, Paul A. Port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control and quality control
JP6430926B2 (ja) * 2015-12-24 2018-11-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を制御する数値制御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DE102016217443A1 (de) * 2016-03-03 2017-09-07 Deckel Maho Pfronten Gmbh Datenspeichervorrichtung zum Einsatz an einer numerisch gesteuerten Werkzeugmaschine
WO2019239606A1 (ja) 2018-06-15 2019-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加工寸法予測装置、工作機械の加工寸法予測システム、工作機械の設備異常判定装置、工作機械の加工寸法予測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46320B2 (ja) * 2018-08-31 2022-04-04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産業機器の制御装置及び産業機器の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EP3876050A4 (en) * 2018-10-31 2022-06-15 Makino Milling Machine Co., Ltd. PROCESSING SUPPORT SYSTEM
JP6861895B1 (ja) * 2019-05-17 2021-04-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5167317B (zh) * 2022-08-04 2024-05-1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用于核电厂安全级dcs的维护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1418A (zh) * 2003-09-25 2005-03-3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中央数据库的cnc加工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079589A (zh) * 2006-05-25 2007-11-28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电动机驱动装置及电动机驱动方法
EP2315095A1 (en) * 2002-11-18 2011-04-2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Embedded database in an industrial controller environment
CN102650869A (zh) * 2012-05-08 2012-08-29 重庆大学 一种机床装备云制造服务接入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619B2 (ja) 1981-06-25 1985-06-25 工業技術院長 有機質粘結剤を使用した鋳型の洗われ防止方法
FR2614481B1 (fr) 1987-02-13 1990-08-31 Pk I Procede de commande d'un moteur asynchrone et entrainement electrique mettant ce procede en application
JP3150793B2 (ja) 1992-09-28 2001-03-26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加工情報通信機能を有する数値制御装置
US6233538B1 (en) * 1997-09-11 2001-05-15 Amada Americ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urpose setup planning for sheet metal bending operations
JP3338373B2 (ja) 1998-06-05 2002-10-28 株式会社アマダ 板金加工統合支援システム
JP3580347B2 (ja) 1998-07-17 2004-10-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方法、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記録媒体
JP2002023812A (ja) * 2000-07-05 2002-01-25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自動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制御方法
DE10034079A1 (de) 2000-07-13 2002-01-24 Heidenhain Gmbh Dr Johannes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Werkzeugmaschine
US7395122B2 (en) * 2001-07-13 2008-07-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ta capture for electronically delivered automation services
JP4727866B2 (ja) 2001-08-28 2011-07-20 株式会社アマダ 板金加工情報連携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4199670A (ja) 2002-12-04 2004-07-15 Omron Corp データ収集装置及び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JP2005202831A (ja) 2004-01-19 2005-07-28 Murata Mach Ltd 工作機械保守システム
JP2005284804A (ja) 2004-03-30 2005-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産業用ロボット
JP4472557B2 (ja) 2005-03-01 2010-06-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
JP2007249313A (ja) 2006-03-14 2007-09-27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JP4885049B2 (ja) 2007-04-24 2012-02-2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加工支援システム、それに適用する統合サーバおよび統合サーバプログラム
JP2009175793A (ja) 2008-01-21 2009-08-06 Nakamura Tome Precision Ind Co Ltd 工作機械の異常復旧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支援方法
JP5951200B2 (ja) 2010-09-09 2016-07-13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加工関連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5549556B2 (ja) * 2010-11-16 2014-07-1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の異常要因判定方法
KR101711237B1 (ko) * 2010-11-25 2017-02-28 코메트 그룹 게엠베하 컴퓨터 네트워크의 서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15095A1 (en) * 2002-11-18 2011-04-2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Embedded database in an industrial controller environment
CN1601418A (zh) * 2003-09-25 2005-03-3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中央数据库的cnc加工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079589A (zh) * 2006-05-25 2007-11-28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电动机驱动装置及电动机驱动方法
CN102650869A (zh) * 2012-05-08 2012-08-29 重庆大学 一种机床装备云制造服务接入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167677A1 (ja) 2017-02-16
KR20150134418A (ko) 2015-12-01
US20150370243A1 (en) 2015-12-24
JP5512051B1 (ja) 2014-06-04
CN105103067A (zh) 2015-11-25
DE112013006836B4 (de) 2019-04-11
WO2014167677A1 (ja) 2014-10-16
US10108179B2 (en) 2018-10-23
DE112013006836T5 (de) 2015-11-26
KR101703466B1 (ko) 2017-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3067B (zh) 数控装置、信息协同系统以及信息协同方法
CN100507879C (zh) 用于工业自动化服务的数据库系统和方法
CN105393181B (zh) 信息协同辅助装置、信息协同辅助程序
JP436410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構成情報管理方法、管理装置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CN101241358A (zh) 用于嵌入式历史记录组件的可调整数据收集速率
CN104205057B (zh)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工具以及程序及参数编辑系统
TW20100870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a machine tool system
WO2007110953A1 (ja) 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装置、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方法と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8931949A (zh) 机械控制用计算机、机械系统、基础软件、记录介质、数据结构以及机械控制方法
EP2042961A1 (en) Visualization of non-time series events
CN110244663A (zh) 生产管理系统
JP6761004B2 (ja) 工具管理システム、工具管理装置及び工具管理方法
JP2010271850A (ja) 鉄鋼プラントシステムのデータ収集方法及びデータ収集装置
US11592797B2 (en) Control progra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ngineering system for an industrial process automation system
Cahyati et al. A prototyping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ell in cyber physical system for maintenance 4.0 preparation
JP4490634B2 (ja) 生産設備情報管理システム、生産設備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008700A (zh) 信息处理装置
KR100959240B1 (ko) 시엔시 공작기계의 자동 툴링 시스템
JP2020088783A (ja) 中継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84941A (ja)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JPH0643920A (ja) 工具管理方式
JP2021071947A (ja) 収集装置、管理装置、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H08329150A (ja) 製造工程管理システム
JP2001034317A (ja) 実績管理装置
CN117197357A (zh) 一种基于3d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及在线角色分配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