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7083A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Google Patents
电源信号复合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97083A CN105097083A CN201410174634.9A CN201410174634A CN105097083A CN 105097083 A CN105097083 A CN 105097083A CN 201410174634 A CN201410174634 A CN 201410174634A CN 105097083 A CN105097083 A CN 1050970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power supply
- supply signal
- signal composite
- composite ro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公开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信号线、火线和地线,以及包覆于所述信号线、火线和地线所形成的线缆束上的封塑外护套,所述火线、地线和信号线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的外径尺寸较为均衡,而且三者均匀分布。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由于尺寸差异较大以及空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解决了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与模块疲劳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源信号复合缆。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网络布线系统中,电缆与信号缆采用分别铺设的模式会造成线缆密集无序,线缆铺设成本高,铺设施工复杂等弊端,因此越来越不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布线要求。取而代之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网络布线系统中。电源信号复合缆指的是信号缆中增加了绝缘导体形成的集信号线和输电线为一体的线缆。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同时解决设备用电和信号传输问题,保留光缆特性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电缆的相关要求。
目前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电源线和信号线与对接模块连接时容易受力不均,进而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和对接模块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信号复合缆,以解决目前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与对接模块疲劳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信号线、火线和地线,以及包覆于所述信号线、火线和地线所形成的线缆束上的封塑外护套,所述火线、地线和信号线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火线、地线和信号线的外径相等。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依附于所述封塑外护套内,且包覆于所述线缆束上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用于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与所述地线相连。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屏蔽层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和位于内层的半导体绕包带层,所述半导体绕包带层贴附于所述编织铜丝层上,所述编织铜丝层用于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与所述地线相连。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信号线、火线和地线沿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信号线包括多芯信号铜丝和包覆于所述多芯信号铜丝上的封塑护套;
所述火线和地线均包括多芯导电铜丝和设置在所述多芯导电铜丝上的绝缘护套。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一条,设置在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心,所述信号线、火线和地线均匀分布在所述加强筋的周围;
或者,所述加强筋为多条,多条所述加强筋离散分布在所述火线、地线和信号线三者之间的缝隙中。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封塑外护套至少为两层,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所述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具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
或者,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横截面方向上高度不等。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所述封塑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所述封塑外护套的厚度逐渐增大。
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火线和地线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这会使得整个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的外径尺寸较为均衡,能够使得信号线、地线和火线在封塑外护套内的占用空间较均匀,进而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由于尺寸差异较大以及空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解决了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与对接模块疲劳损坏的问题。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屏蔽层包覆在信号线、地线和火线形成的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一条加强筋,加强筋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多条加强筋,多条加强筋离散分布在信号线、地线和火线形成的缝隙中。多条加强筋不但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地填充由于信号线较少而产生于线缆之间缝隙,以进一步缓解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线缆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封塑外护套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接续封塑面积,进而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信号复合缆,解决了背景技术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与模块疲劳损坏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附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
图1所示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信号线13、火线14、地线15和一层封塑外护套11。其中,封塑外护套11包覆于信号线13、火线14和地线15形成的线缆束上。
封塑外护套11是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围防护部件。通常情况下,封塑外护套11可以采用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材料、LSZH(LowSmokeZeroHalogen,低烟无卤)材料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材料制成。当然,封塑外护套11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本申请不对封塑外护套11的材质作限定。
火线14和地线15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导电铜丝141和包覆于导电铜丝141上的绝缘护套142。优选的,导电铜丝141为多芯导电铜丝,以提高电传输的稳定性。绝缘护套142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本实施例一中,火线14和地线15均可以设置有电缆识别标识,以避免错接。例如,火线14和地线15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通常火线14具有红色外皮,地线15具有黑色外皮。火线14和地线15还可以采用文字符号等其它标识区分。
信号线13可以包括信号铜丝131和包覆于信号铜丝131上的封塑护套132。优选的,信号铜丝131为多芯信号铜丝,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封塑护套132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当信号线13为多根时,每根信号线13上均可以设置防止错接的信号线识别标识,例如颜色标识、文字标识(例如编号)等。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13、火线14和地线15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更为优选的,火线14、地线15和信号线13的外径可以相等,以进一步缓解应力集中。优选的,本实施例一中信号线13为两根,两根信号线13与火线14和地线15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目前的电源信号混合缆中信号线、地线和火线为普通的集束结构(即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的轴线均与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心线平行),这种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与对接模块连接时受到拉拽容易产生旋扭,进而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的信号线13、地线15和火线14产生较大的扭力,进而造成电源信号混合缆中的各个线缆的接头处于旋扭绷紧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地线15、火线14和信号线13的接头处于离散状态,最终导致接线操作困难。同时,对接模块的接头在旋扭绷紧的线缆头拉拽下很容易发生损坏。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混合缆中,信号线13、火线14和地线15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信号线13、火线14和地线15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最终会降低扭力对各个线缆的影响,进而降低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时操作困难和对接模块易损坏的问题。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屏蔽层12,用于屏蔽外界电磁信号对信号线13的影响。屏蔽层12依附于封塑外护套11内,且包覆于线缆束上。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屏蔽层12用于与地线15连接,使得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优选的,屏蔽层12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和位于内层的半导体绕包带层,半导体绕包带层贴附于编织铜丝层上,用于裹紧线缆束。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编织铜丝层用于与地线15连接,用于将电磁干扰信号接地消除。
同时,本实施例一中,屏蔽层12包覆在信号线13、地线15和火线14形成的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13、地线15和火线14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这会使得整个信号线13、地线15和火线14的外径尺寸较为均衡,能够使得信号线13、地线15和火线14在封塑外护套11内的占用空间较均匀,进而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信号线13、地线15和火线14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信号线13、地线15和火线14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解决了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与对接模块疲劳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一中,屏蔽层12包覆在信号线13、地线15和火线14形成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同时屏蔽层12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用于与地线15相连,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对信号线13的影响。
进一步的,信号线13可以为两根,且与火线14和地线15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一中,信号线13、火线14和地线15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能够降低接线过程中复合缆旋扭对信号线13、火线14和地线15的影响。
实施例二
请参考附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
图2所示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信号线23、火线24、地线25和至少两层封塑外护套21。其中,至少两层封塑外护套21包覆于信号线23、火线24和地线25形成的线缆束上。
封塑外护套21是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围防护部件。通常情况下,封塑外护套21可以采用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制成。当然,封塑外护套21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本申请不对封塑外护套21的材质作限定。
火线24和地线25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导电铜丝241和包覆于导电铜丝241上的绝缘护套242。优选的,导电铜丝241为多芯导电铜丝,以提高电传输的稳定性。绝缘护套242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本实施例二中,火线24和地线25均可以设置有电缆识别标识,以避免错接。例如,火线24和地线25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通常火线24具有红色外皮,地线25具有黑色外皮。火线24和地线25还可以采用文字符号等其它标识区分。
信号线23可以包括信号铜丝231和包覆于信号铜丝231上的封塑护套232。优选的,信号铜丝231为多芯信号铜丝,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封塑护套232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当信号线23为多根时,每根信号线23上均可以设置防止错接的信号线识别标识,例如颜色标识、文字标识(例如编号)等。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23、火线24和地线25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更为优选的,火线24、地线25和信号线23的外径可以相等,以进一步缓解应力集中。优选的,本实施例二中信号线23为两根,两根信号线23与火线25和地线24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目前的电源信号混合缆中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为普通的集束结构(即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的轴线均与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心线平行),这种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与对接模块连接时受到拉拽容易产生旋扭,进而造成电源信号混合缆中的各个线缆的接头处于旋扭绷紧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地线25、火线24和信号线23的接头处于离散状态,最终导致接线操作困难。同时,对接模块的接头在旋扭绷紧的线缆头拉拽下很容易发生损坏。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混合缆中,信号线23、火线24和地线25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信号线23、火线24和地线25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最终会降低扭力对各个线缆的影响,进而降低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时操作困难和对接模块易损坏的问题。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屏蔽层22,用于屏蔽外界电磁信号对信号线23的影响。屏蔽层22依附于封塑外护套21内,且包覆于线缆束上。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屏蔽层22用于与地线25连接,使得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为此,优选的,屏蔽层22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和位于内层的半导体绕包带层,半导体绕包带层贴附于编织铜丝层上,用于裹紧线缆束。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编织铜丝层用于与地线25连接,用于将电磁干扰信号消除。
本实施例二中,屏蔽层22包覆在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形成的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在实际的布线环境中,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通常需要对接。对接操作需要先将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21剥开,将信号线23、火线24和地线25相应对接后,然后采用封塑的方式实现外部接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封塑连接不稳定,这直接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所受到的拉力被上述线缆(即信号线23、火线24和地线25)的内芯承受,最终会导致接线处断开。为了解决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21至少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封塑外护套2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接续封塑面积,进而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2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例如螺纹纹理、网格纹理等。当然,上述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21还可以设置其它形状的纹理以增大接续封塑的结合力,本实施例二不对纹理的形状作限制。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在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21的外表面设置纹理的前提下,除最外层的封塑外护套21之外的其它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纹理,以进一步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结合力。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21的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凸起,相比于纹理而言,在接续封塑的过程中,凸起能够起到更为有效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更为优选的,上述凸起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横截面方向上高度不等,能够在不同的封塑层面上起到衔接作用。
由于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可以通过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封塑外护套21的硬度以降低磨损的方法,但是这会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较大,不利于布线操作。为了解决此问题,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21的硬度逐渐降低。此种硬度分布,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最外层硬度最高,能够有效地抵抗磨损,同时内层的封塑外护套21较软,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又不至于过高,进而方便布线操作。同时,上述最外层封塑外护套21的硬度最高,能够较好地保持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线缆形态,便于后续接续封塑。
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最外层的封塑外护套21的硬度最高,这会增大两根电源信号复合缆连接时的剥线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的厚度逐渐增大。该种结构使得最外层需要剥离长度较大的封塑外护套的厚度最小,降低剥线难度。
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这会使得整个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的外径尺寸较为均衡,能够使得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在封塑外护套21内的占用空间较均匀,进而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解决了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与对接模块疲劳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二中,屏蔽层包覆在信号线23、地线25和火线24形成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23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同时屏蔽层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用于与地线25相连,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对信号线23的影响。
进一步的,信号线23可以为两根,且与火线23和地线25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二中,信号线23、火线24和地线25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能够降低接线过程中复合缆旋扭对信号线23、火线24和地线25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2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封塑外护套2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接续封塑面积,进而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2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请参考附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
图3所示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信号线33、火线34、地线35、封塑外护套31和一条加强筋36。其中,封塑外护套31包覆于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形成的线缆束上。
封塑外护套31是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围防护部件。通常情况下,封塑外护套31可以采用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制成。当然,封塑外护套31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本申请不对封塑外护套31的材质作限定。
火线34和地线35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导电铜丝341和包覆于导电铜丝341上的绝缘护套342。优选的,导电铜丝341为多芯导电铜丝,以提高电传输的稳定性。绝缘护套342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本实施例三中,火线34和地线35均可以设置有电缆识别标识,以避免错接。例如,火线34和地线35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通常火线34具有红色外皮,地线35具有黑色外皮。火线34和地线35还可以采用文字符号等其它标识区分。
信号线33可以包括信号铜丝331和包覆于信号铜丝331上的封塑护套332。优选的,信号铜丝331为多芯信号铜丝,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封塑护套332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当信号线33为多根时,每根信号线33上均可以设置防止错接的信号线识别标识,例如颜色标识、文字标识(例如编号)等。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更为优选的,火线34、地线35和信号线33的外径可以相等,以进一步缓解应力集中。
优选的,本实施例三中信号线33为两根,两根信号线33与火线和地线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目前的电源信号混合缆中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为普通的集束结构(即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的轴线均与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心线平行),这种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与对接模块连接时受到拉拽容易产生旋扭,进而造成电源信号混合缆中的各个线缆的接头处于旋扭绷紧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地线35、火线34和信号线33的接头处于离散状态,最终导致接线操作困难。同时,对接模块的接头在旋扭绷紧的线缆头拉拽下很容易发生损坏。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混合缆中,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最终会降低扭力对各个线缆的影响,进而降低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时操作困难和对接模块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三中,加强筋36为一条。加强筋36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优选的,加强筋36设置在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心。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均匀分布在加强筋36的周围,以进一步降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后续接线应力。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屏蔽层32,用于屏蔽外界电磁信号对信号线33的影响。屏蔽层32依附于封塑外护套31内,且包覆于线缆束上。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屏蔽层32用于与地线35连接,使得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优选的,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屏蔽层32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和位于内层的半导体绕包带层,半导体绕包带层贴附于编织铜丝层上,用于裹紧线缆束。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编织铜丝层用于与地线35连接,用于将电磁干扰信号消除。
本实施例三中,屏蔽层32包覆在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形成的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在实际的布线环境中,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通常需要对接。对接操作需要先将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31剥开,将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相应对接后,然后采用封塑的方式实现外部接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封塑连接不稳定,这直接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所受到的拉力被上述线缆(即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的内芯承受,最终会导致接线处断开。为了解决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31可以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封塑外护套3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接续封塑面积,进而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3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例如螺纹纹理、网格纹理等。当然,上述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31还可以设置其它形状的纹理以增大接续封塑的结合力,本实施例三不对纹理的形状作限制。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在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31的外表面设置纹理的前提下,除最外层的封塑外护套31之外的其它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纹理,以进一步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结合力。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31的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凸起,相比于纹理而言,在接续封塑的过程中,凸起能够起到更为有效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更为优选的,上述凸起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横截面方向上高度不等,能够在不同的封塑层面上起到衔接作用,进一步提高接续封塑的可靠性。
由于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可以通过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封塑外护套31的硬度以降低磨损的方法,但是这会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较大,不利于布线操作。为了解决此问题,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31的硬度逐渐降低。此种硬度分布,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最外层硬度最高,能够有效地抵抗磨损,同时内层的封塑外护套31较软,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又不至于过高,进而方便布线操作。同时,上述最外层封塑外护套31的硬度最高,能够较好地保持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线缆形态,便于后续接续封塑。
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最外层的封塑外护套31的硬度最高,这会增大两根电源信号复合缆连接时的剥线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的厚度逐渐增大。该种结构使得最外层需要剥离长度较大的封塑外护套的厚度最小,降低剥线难度。
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这会使得整个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的外径尺寸较为均衡,能够使得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在封塑外护套31内的占用空间较均匀,进而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解决了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与对接模块疲劳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三中,屏蔽层32包覆在信号线33、地线35和火线34形成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33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同时屏蔽层32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用于与地线35相连,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对信号线33的影响。
进一步的,信号线33可以为两根,且与火线34和地线35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三中,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能够降低接线过程中复合缆旋扭对信号线33、火线34和地线35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3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封塑外护套3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接续封塑面积,进而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3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
相比于实施例一或二,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一条加强筋36,加强筋36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应力集中。
实施例四
请参考附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
图4所示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信号线43、火线34、地线45、封塑外护套41和多条加强筋46。其中,封塑外护套41包覆于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形成的线缆束上。
封塑外护套41是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围防护部件。通常情况下,封塑外护套41可以采用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制成。当然,封塑外护套41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本申请不对封塑外护套41的材质作限定。
火线44和地线45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导电铜丝441和包覆于导电铜丝441上的绝缘护套442。优选的,导电铜丝441为多芯导电铜丝,以提高电传输的稳定性。绝缘护套442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本实施例四中,火线44和地线45均可以设置有电缆识别标识,以避免错接。例如,火线44和地线45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通常火线44具有红色外皮,地线45具有黑色外皮。火线44和地线45还可以采用文字符号等其它标识区分。
信号线43可以包括信号铜丝431和包覆于信号铜丝431上的封塑护套432。优选的,信号铜丝431为多芯信号铜丝,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封塑护套432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当信号线43为多根时,每根信号线43上均可以设置防止错接的信号线识别标识,例如颜色标识、文字标识(例如编号)等。
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更为优选的,火线44、地线45和信号线43的外径可以相等,以进一步缓解应力集中。优选的,本实施例四中信号线43为两根,两根信号线43与火线44和地线45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四中,加强筋46为多条。加强筋46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强度。优选的,多条加强筋46离散分布在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之间。多条加强筋46离散分布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同时能够有效地填充由于信号线较少而产生于线缆(即信号线43、地线45和火线44)之间缝隙,以进一步缓解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线缆的应力集中。
目前的电源信号混合缆中信号线、地线和火线为普通的集束结构(即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的轴线均与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心线平行),这种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与对接模块连接时受到拉拽容易产生旋扭,进而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的信号线43、地线45和火线44产生较大的扭力,进而造成电源信号混合缆中的各个线缆的接头处于旋扭绷紧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地线45、火线44和信号线43的接头处于离散状态,最终导致接线操作困难。同时,对接模块的接头在旋扭绷紧的线缆头拉拽下很容易被破坏。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混合缆中,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最终会降低扭力对各个线缆的影响,进而降低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对接时操作困难和对接模块易损坏的问题。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屏蔽层42,用于屏蔽外界电磁信号对信号线43的影响。屏蔽层42依附于封塑外护套41内,且包覆于线缆束上。优选的,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屏蔽层42与地线45连接,使得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为此,优选的,屏蔽层42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和位于内层的半导体绕包带层,半导体绕包带层贴附于编织铜丝层上,用于裹紧线缆束。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编织铜丝层用于与地线45连接,用于将电磁干扰信号消除。
本实施例四中,屏蔽层42包覆在信号线43、地线45和火线44形成的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在实际的布线环境中,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通常需要对接。对接操作需要先将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41剥开,将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相应对接后,然后采用封塑的方式实现外部接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封塑连接不稳定,这直接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所受到的拉力被上述线缆(即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的内芯承受,最终会导致接线处断开。为了解决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41可以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封塑外护套4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接续封塑面积,进而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4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例如螺纹纹理、网格纹理等。当然,上述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41还可以设置其它形状的纹理以增大接续封塑的结合力,本实施例四不对纹理的形状作限制。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在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41的外表面设置纹理的前提下,除最外层的封塑外护套41之外的其它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纹理,以进一步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结合力。
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41的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凸起,相比于纹理而言,在接续封塑的过程中,凸起能够起到更为有效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更为优选的,上述凸起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横截面方向上高度不等,能够在不同的封塑层面上起到衔接作用,进一步提高接续封塑的可靠性。
由于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可以通过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封塑外护套41的硬度以降低磨损的方法,但是这会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较大,不利于布线操作。为了解决此问题,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41的硬度逐渐降低。此种硬度分布,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最外层硬度最高,能够有效地抵抗磨损,同时内层的封塑外护套41较软,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又不至于过高,进而方便布线操作。同时,上述最外层封塑外护套41的硬度最高,能够较好地保持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线缆形态,便于后续接续封塑。
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41的硬度逐渐降低,最外层的封塑外护套41的硬度最高,这会增大两根电源信号复合缆连接时的剥线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封塑外护套的厚度逐渐增大。该种结构使得最外层需要剥离长度较大的封塑外护套41的厚度最小,降低剥线难度。
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信号线43、地线45和火线44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这会使得整个信号线43、地线45和火线44的外径尺寸较为均衡,能够使得信号线、地线和火线在封塑外护套内的占用空间较均匀,进而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信号线43、地线45和火线44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信号线43、地线45和火线44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解决了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与对接模块疲劳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四中,屏蔽层42包覆在信号线43、地线45和火线44形成线缆束之外,相比于目前单独采用屏蔽层包裹信号线的方式而言,减少了信号线与对接模块连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同时屏蔽层42在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用于与地线45相连,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对信号线43的影响。
进一步的,信号线43可以为两根,且与火线44和地线45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四中,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能够降低接线过程中复合缆旋扭对信号线43、火线44和地线45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封塑外护套4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封塑外护套4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接续封塑面积,进而提高两段电源信号复合缆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接续封塑的可靠性。
相比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更好的抗拉性能,同时能够有效填充由于信号线43较少形成于线缆之间的缝隙,能更进一步缓解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线缆的应力集中。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加强筋46可以采用聚酯带、锡箔带、芳纶丝、玻璃纤维丝等材料制成。优选的,加强筋46也可以包括加强内芯和包覆于加强内芯外的绝缘护套,加强内芯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绝缘护套用于阻电,同时能够保证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加强内芯可以为单芯或多芯钢丝,保证抗拉的同时,钢丝也能使得整个光电复合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当然,上述加强筋的加强内芯也可以由非金属材质制作。
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四只是本发明公布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部分之间只要不矛盾,都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而这些实施例均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畴内。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线、火线和地线,以及包覆于所述信号线、火线和地线所形成的线缆束上的封塑外护套,所述火线、地线和信号线均匀分布,且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地线和信号线的外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依附于所述封塑外护套内,且包覆于所述线缆束上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用于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与所述地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和位于内层的半导体绕包带层,所述半导体绕包带层贴附于所述编织铜丝层上,所述编织铜丝层用于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对接模块连接后与所述地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火线和地线沿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多芯信号铜丝和包覆于所述多芯信号铜丝上的封塑护套;
所述火线和地线均包括多芯导电铜丝和设置在所述多芯导电铜丝上的绝缘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一条,设置在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心,所述信号线、火线和地线均匀分布在所述加强筋的周围;
或者,所述加强筋为多条,多条所述加强筋离散分布在所述火线、地线和信号线三者之间的缝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塑外护套至少为两层,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所述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具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纹理;
或者,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具有用于增大接续封塑结合力的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横截面方向上高度不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所述封塑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所述封塑外护套的厚度逐渐增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4634.9A CN105097083B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4634.9A CN105097083B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7083A true CN105097083A (zh) | 2015-11-25 |
CN105097083B CN105097083B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4577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74634.9A Active CN105097083B (zh) | 2014-04-28 | 2014-04-28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97083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23105A (ja) * | 1981-08-01 | 1983-02-10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防蟻シ−ス付ケ−ブル |
CN200959255Y (zh) * | 2006-10-23 | 2007-10-10 | 扬州市红旗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用信号监测电缆 |
CN102290130A (zh) * | 2011-06-02 | 2011-12-21 | 深圳市联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单相充电专用电缆 |
CN202217525U (zh) * | 2011-09-07 | 2012-05-09 | 广州裕泽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机用抗曲挠橡套软电缆 |
CN203931569U (zh) * | 2014-04-28 | 2014-11-05 |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
2014
- 2014-04-28 CN CN201410174634.9A patent/CN1050970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23105A (ja) * | 1981-08-01 | 1983-02-10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防蟻シ−ス付ケ−ブル |
CN200959255Y (zh) * | 2006-10-23 | 2007-10-10 | 扬州市红旗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用信号监测电缆 |
CN102290130A (zh) * | 2011-06-02 | 2011-12-21 | 深圳市联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单相充电专用电缆 |
CN202217525U (zh) * | 2011-09-07 | 2012-05-09 | 广州裕泽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机用抗曲挠橡套软电缆 |
CN203931569U (zh) * | 2014-04-28 | 2014-11-05 |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7083B (zh) | 2017-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83803A (zh) | 一种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 | |
CN207966534U (zh) | 一种hdmi光电复合线缆 | |
CN104867586A (zh) | 光电复合缆 | |
CN204029451U (zh)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
CN203931569U (zh)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
WO2024183228A1 (zh) | 一种抗拉耐弯的动力与控制信号组合卷筒线缆 | |
CN104867585A (zh) | 光电复合缆 | |
CN200962355Y (zh) | 非金属光电复合缆 | |
CN105551664A (zh) | 一种具有异型软导体的光电混合缆 | |
CN105097083A (zh)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
CN207397740U (zh) | 一种层绞式微束管光电混合缆 | |
CN206833990U (zh) | 扁平数字光电引入线 | |
CN112863759B (zh) | 一种无卤低烟环保型卷筒卷盘智能电缆及制备方法 | |
CN213935738U (zh) | 一种智能感知定位光电复合缆 | |
CN105830174A (zh) | 光电复合缆 | |
CN211604791U (zh) | 一种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 | |
CN203787184U (zh) | 光电复合缆 | |
CN203503370U (zh) | 一种光电复合缆 | |
CN112868070A (zh) | 一种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 | |
CN207068494U (zh) | 一种电气装备用智能控制电缆 | |
CN105448410A (zh)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
CN203787114U (zh) | 光电复合缆 | |
CN205376167U (zh) | 漫反射地面电缆 | |
CN203787183U (zh) | 光电复合缆 | |
CN217061479U (zh) | 一种复合数字电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Room 502-1, 5th floor, building 2, No.10 yard, KEGU 1st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Singularity Xinyu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sorghum Bridge oblique Street No. 34, building 212, room 19 Patentee before: Singularity Xinyu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