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8410A - 电源信号复合缆 - Google Patents

电源信号复合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8410A
CN105448410A CN201410268503.7A CN201410268503A CN105448410A CN 105448410 A CN105448410 A CN 105448410A CN 201410268503 A CN201410268503 A CN 201410268503A CN 105448410 A CN105448410 A CN 105448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signal
composite rope
pcb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85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8410B (zh
Inventor
邵起明
郑明吉
阴子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LTRA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LTRA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TRA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ULTRA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685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841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0889 priority patent/WO20151927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8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8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8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8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9/00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公开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十字节点设备、封塑外护套和至少两段基材线缆,每段基材线缆均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火线、地线及包覆于上述线缆所形成的线缆束之外的基材线缆外护套;相邻两段基材线缆通过十字节点设备相连,十字节点设备具有PCB,PCB设有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收发模块,十字节点设备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区域内均设有十字焊接焊点,相邻两段基材线缆中对应的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火线和地线分别通过四个象限区域内的十字焊接焊点相连;封塑外护套封塑在各基材线缆和十字节点设备之外。本发明能够解决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外接设备对接存在的布线施工效率低,布线系统缺乏柔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源信号复合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源信号复合缆。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网络布线系统中,电缆与信号缆采用分别铺设的模式会造成线缆密集无序,线缆铺设成本高,铺设施工复杂等弊端,因此越来越不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布线要求。取而代之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网络布线系统中。电源信号复合缆指的是信号缆中增加了绝缘导体形成的集信号线和输电线为一体的线缆。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同时解决设备用电和信号传输问题,保留信号缆特性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电缆的相关要求。
目前,电源信号复合缆仅仅作为电和信号的传输载体,通过与之对接的外接设备实现信息的采集、发送、交互等功能。在对接过程中,电源信号复合缆需要通过截断、对接、分路等物理操作实现与外接设备的对接。此操作比较繁琐,导致现场的布线施工效率低。而且,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外接设备对接过程中,外接设备需要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而且外接设备一旦固定到位后不易调整和挪动,这导致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缺乏足够的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信号复合缆,以解决目前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外接设备对接过程中存在的布线施工效率低,布线系统缺乏柔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至少两段基材线缆,每段所述基材线缆均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火线、地线以及包覆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所形成的线缆束之外的基材线缆外护套;
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十字节点设备,相邻两段所述基材线缆通过所述十字节点设备相连,所述十字节点设备具有印刷电路板PCB,所述PCB设置有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收发模块,所述十字节点设备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区域内均设置有十字焊接焊点,相邻的两段所述基材线缆中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分别通过四个所述象限区域内的所述十字焊接焊点相连;
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整体封塑在各所述基材线缆和所述十字节点设备之外的封塑外护套。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依附于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内,且包覆于所述线缆束上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用于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在所述十字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对接后再与所述地线相连。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屏蔽层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和位于内层的绕包带层,所述绕包带层贴附于所述编织铜丝层之内,所述编织铜丝层用于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在所述十字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对接后再与所述地线相连。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沿着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
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一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穿过任一所述象限区域,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分布在所述加强筋周围;
或,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多条加强筋,多条所述加强筋离散分布在各个所述象限区域内。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
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至少为两层,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至少一层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的外表面具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
或,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至少为两层,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的外表面具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横截面方向上高度不等;
或,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和所述封塑外护套组成的多层外护套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所述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和/或,每层所述外护套的厚度逐渐增大。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十字节点设备包括第一PCB和第二PCB,所述第一PCB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位,所述第二PCB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位,所述第一PCB和第二PCB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与第二连接部位卡接,以形成所述十字形结构。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为至少一个凸起部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为至少一个开孔部位,所述开孔部位数目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起部位数目,所述凸起部位卡接于所述开孔部位之内;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为第一开口部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为第二开口部位,所述第一PCB卡接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位,且第一开口部位卡接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位的顶端。
优选的,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中:
所述十字焊接焊点设置于所有所述第一连接部位和第二连接部位的卡接之处;
或/和,所述十字焊接焊点设置于距所述第一PCB和所述第二PCB端部的预定距离处。
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本发明提供电源信号复合缆由十字节点设备与基材线缆集成为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不用外接其它外接模块就可以实现动力和信号的处理及收发功能。在网络布线系统的现场布线过程中,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通过截断、对接、分路等物理操作与外接设备对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的布线效率。
由于十字节点设备内置于封塑外护套之内,所以无需给外接设备设置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这进一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布线效率。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也就使得十字节点设备在移动的过程中无需受固定装置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弯或盘绕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方式来微调十字节点设备的位置。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便于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使得外接设备位置的设置和变动较为灵活,而且也能够减少占用空间。
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电源信号复合缆整体来调整十字节点设备的位置,便于局部布线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发明中,十字节点设备可以形成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任意位置,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合理地确定十字节点设备的布设位置,进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现场接线环境,降低布线难度。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使得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
同时,十字节点设备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强度增加和抗扭力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第一PCB和第二PCB上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扭力而脱落。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火线和地线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可以小于1mm。这能够避免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地线和火线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解决各个线缆与十字节点设备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可以包括一条加强筋,加强筋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可以包括多条加强筋,多条加强筋离散分布各个象限区域内。多条加强筋不但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地填充各个象限区域内的缝隙,以进一步缓解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线缆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基材线缆外护套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注塑灌封的面积,进而提高注塑灌封的质量,最终能够解决注塑灌封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不稳定问题。
进一步的,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封塑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设有十字节点设备部位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含有基材线缆部位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十字节点设备与各个线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十字节点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设置凸起部位的第一PCB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设置开孔部位的第二PCB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十字节点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设置凸起部位的第一PCB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设置开孔部位的第二PCB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十字节点设备的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设置开口部位的第一PCB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设置开口部位的第二PCB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十字节点设备的部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信号复合缆,解决了背景技术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与外接设备连接过程中存在的布线施工效率低,布线系统缺乏柔性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附图1-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设有十字节点设备部位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含有基材线缆部位的横向剖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至少两段基材线缆、十字节点设备7和封塑外护套10。
每段基材线缆均包括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地线3和基材线缆外护套1。
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通常为通信领域常用的线缆,例如485信号线。基材线缆外护套1包覆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所形成的线缆束之外,是基材线缆的外围防护部件。通常情况下,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采用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材料、LSZH(LowSmokeZeroHalogen,低烟无卤)材料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材料制成。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直径是10mm,厚度是1.5mm。本发明实施例一不限制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尺寸进行适应布线环境的调整。当然,基材线缆外护套1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本申请不对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材质作限定。
火线2和地线3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导电铜丝C和包覆于导电铜丝C上的绝缘护套B。优选的,导电铜丝C为多芯导电铜丝,以提高电传输的稳定性。绝缘护套B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火线2和地线3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通常,火线2具有红色外皮,即火线2的绝缘护套为红色。地线3具有黑色外皮,即地线3的绝缘护套为黑色。火线2和地线3还可以采用文字符号等其它标识区分。
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信号铜丝E和包覆于信号铜丝E上的封塑护套D。优选的,信号铜丝E为多芯信号铜丝,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封塑护套D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更为优选的,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均可以设置有防止错接的信号线识别标识,例如颜色标识、文字标识(例如编号)等。
请结合参考附图4,十字节点设备7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段基材线缆。本实施例一中,十字节点设备7具有PCB,通过在PCB上布置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收发模块,以实现与背景技术中所述外接设备相同的功能,例如信号采集、收发、交互等功能。十字节点设备7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区域内均设置有十字焊接焊点4。相邻的两段基材线缆中对应的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通过四个象限区域内的十字焊接焊点4相连,从而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信息交互、动力连接。
封塑外护套10是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围防护部件,整体封塑在各个基材线缆和十字节点设备7之外。封塑外护套10可以与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封塑外护套10通常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即封塑阻燃外护套。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将十字节点设备7与基材线缆集成为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不用外接其它外接模块就可以实现动力和信号传输,以及信号收发和处理等功能。在网络布线系统的现场布线过程中,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通过截断、对接、分路等物理操作与外接设备对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的布线效率。
由于十字节点设备7内置于封塑外护套10之内,所以无需设置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这进一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布线效率。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也就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在移动的过程中无需受固定装置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弯或盘绕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方式来微调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可见,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便于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使得外接设备位置的设置和变动较为灵活,而且也能够减少占用空间。
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电源信号复合缆整体来调整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便于局部布线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一中,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形成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任意位置,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合理地确定十字节点设备7的布设位置,进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现场接线环境,降低布线难度。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使得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较小。优选的,上述任意两条线缆的外径之差可以小于1mm。这使得火线2、地线3、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直径较为均衡,进而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解决各个线缆与十字节点设备7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问题。更为优选的,火线2、地线3、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外径可以相等,以进一步缓解应力集中。
请参考附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包括第一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11和第二PCB12,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形成十字形结构。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上设置有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发挥其特定功能的电子元器件。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十字节点设备7的十字形结构,例如通过连接件或连接结构连接。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形成十字形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的抗扭性能,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在扭力存在时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上元器件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同时,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形成的十字形结构使得两块PCB的两面均可以作为电子元器件安装面。这能够增加电子元器件的可安装位置,最终能够提高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的,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可以通过卡接相连。第一PCB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位,第二PCB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位。第一连接部位和第二连接部位卡接,以使得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相连而形成十字形结构。其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通过卡接的连接方式,可能不足以满足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之间的稳固性及实用性。为此,十字焊接焊点4可以通过锡焊焊接在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卡接处,进而起到辅助连接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作用。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之间可能具有多个卡接部位,多个卡接部位分别位于十字节点设备7的不同部位。优选的,每个卡接部位均设置有十字焊接焊点4,以进一步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结构的稳固性和实用性。十字焊接焊点4可以设置在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卡接处,还可以设置在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除卡接处之外的其它部位,以进一步提高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连接的稳固性。
在连接线缆的过程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与位于不同象限区域内的相应部位的十字焊接焊点4焊接。十字焊接焊点4能够增加抗拉力,进而避免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上焊盘脱落或线缆脱落,能够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考附图5,十字焊接焊点4在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均形成受锡面(即第一受锡面401和第二受锡面402),即形成双面受锡。这种十字焊接焊点4形成方式能够提高十字焊接焊点4与各个线缆(即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焊接强度,进而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甚至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抗扭性能。
各个线缆与十字焊接焊点4焊接的过程中,线缆需要去掉外皮使其暴露出的内芯与十字焊接焊点4焊接。为了避免位于十字节点设备7同一端的线缆之间由于内芯暴露而可能出现接触短路,上述十字焊接焊点4的位置不能太靠近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端面,如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左端或右端,以使得十字形结构能够将各个线缆暴露的内芯隔离开。优选的,十字焊接焊点4距离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端部预设距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线缆的内芯暴露长度来设定预设距离的大小,通常预设距离的大小为经验值。
本实施例一中,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优选的,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长度相等。另外,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长度越短,越有利于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回弯半径满足布线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扭性能。当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保持一致时,形成的十字节点设备更有利于优先注塑成圆柱体A(如图1所示),然后再继续注塑以形成封塑外护套10。
此外,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均具有一定厚度,优选的,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的厚度相等,也能够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的抗扭性。具体的,第一PCB1和第二PCB2可为单层板或多层板。
目前,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为普通的集束结构,这种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与十字节点设备7相连时容易产生旋钮,进而使得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产生较大的扭力,进而造成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的各个线缆的接头处于旋钮绷紧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地线3、火线2、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处于离散状态,最终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部接线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地线3、火线2、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最终会降低扭力对各个线缆的影响,进而解决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部接线困难的问题。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屏蔽层,用于屏蔽外接电磁信号对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影响。屏蔽层依附于基材线缆外护套1内,且包覆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所形成的线缆束上。在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连接后,屏蔽层再与地线3相连,用于将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这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具体的,请再次参考附图3,屏蔽层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8和位于内层的绕包带层9,绕包带层9贴附于编织铜丝层8之内,用于裹紧线缆束。在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相连后,编织铜丝层8再与地线3相连,用于将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即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具体的,编织铜丝层8可以为编织铜丝网。绕包带层9可以为聚脂薄膜绕包带层或半导体绕包带层。
十字节点设备7为十字形结构,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位于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内,进而使得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进一步避免应力集中。另外,十字节点设备7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强度增加和抗扭力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上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扭力而脱落。
请再次参考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更为优选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制作过程如下:以基材线缆(指的是未添加十字节点设备7和一体式封塑阻燃外护套10)为操作对象,操作人员剥除两段基材线缆连接端的部分基材线缆外护套1,然后剥离连接端编织铜丝层8,再然后去除绕包带层9,用剥线钳分别去除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外皮,把相连两段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剥离端分别通过十字节点设备四个象限区域内的十字焊接焊点4相连,使各个线缆分布在各自对应的象限区域内。然后,将编织铜丝层8与地线3相连。再然后整体注塑灌封封塑外护套10。具体的,在封塑外护套10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剥离区域重新注塑灌封,使得注塑灌封区域与基材线缆的其它部位直径相等,最后在整体最外层封塑,以最终形成封塑外护套10。
通过上述制作过程可以看出,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需要对剥离区进行重新注塑灌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注塑灌封连接的部位存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进而会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所受到的拉力被上述线缆(即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内芯承受,最终使得注塑灌封连接处的内芯容易断开。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基材线缆的剥离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注塑灌封的灌封面积,进而提高注塑灌封的质量,最终能够提高封塑外护套10与基材线缆的结合力,进而解决注塑灌封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不稳定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至少一层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例如螺纹纹理、网格纹理等。当然,上述基材线缆外护套1还可以设置其它形状的纹理以增大注塑灌封的结合力,本实施例一不对纹理的形状作限制。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凸起,相比于纹理而言,在注塑灌封的过程中,凸起能够起到更为有效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更为优选的,上述凸起沿着基材线缆的横截面方向(即径向)上高度不等,能够在不同的注塑灌封层面上起到衔接作用。
由于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可以通过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护套(包括基材线缆外护套1和封塑外护套10)的硬度以降低磨损,但是这会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较大,不利于布线操作。为了解决此问题,基材线缆外护套1和封塑外护套所组成的多层外护套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此种硬度分布,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最外层外护套(即封塑外护套10)的硬度最高,能够有效地抵抗磨损,同时内层的外护套较软,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又不至于过高,进而方便布线操作。同时,上述最外层外护套的硬度最高,能够较好地保持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线缆形态,便于后续接续封塑操作。
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多层外护套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最外层的外护套的硬度最高,这会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制作时的剥线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的厚度逐渐增大。该种结构使得同等外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前提下,最外层需要剥离长度较大的外护套的厚度最小,以降低剥线难度。当然,即便不在上述硬度或阶梯状剥离端的制约下,最外层外护套的厚度最小,也能够降低剥线难度,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优选的,加强筋可以为一条,一条加强筋穿过任一象限区域,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布在加强筋的周围。更为优选的,加强筋可以为多条,多条加强筋可以离散分布在各个象限区域内。加强筋可以采用聚酯带、锡箔带、芳纶丝、玻璃纤维丝等材料制成。优选的,加强筋也可以包括加强内芯和包覆于加强内芯外的绝缘护套,加强内芯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绝缘护套用于阻电,同时能够保证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加强内芯可以为单芯或多芯钢丝,保证抗拉的同时,钢丝也能使得整个光电复合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当然,上述加强筋的加强内芯也可以由非金属材质制作,本实施例一不限制加强内芯的材质。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电源信号复合缆由十字节点设备7与基材线缆集成为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不用外接其它外接模块就可以实现动力和信号传输,以及信号收发和处理等功能。在网络布线系统的现场布线过程中,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通过截断、对接、分路等物理操作与外接设备对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的布线效率。
由于十字节点设备7内置于封塑外护套10之内,所以无需设置额外固定装置和空间,这进一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布线效率。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也就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在移动的过程中无需受固定装置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弯或盘绕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方式来微调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便于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使得外接设备位置的设置和变动较为灵活,而且也能够减少占用空间。
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电源信号复合缆整体来调整十字节点设备的位置,便于局部布线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发明中,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形成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任意位置,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合理地确定十字节点设备7的布设位置,进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现场布线环境,降低布线难度。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使得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
同时,十字节点设备7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强度增加和抗扭力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第一PCB11和第二PCB12上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扭力而脱落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可以小于1mm。这能够避免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解决各个线缆与十字节点设备7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可以包括一条加强筋,加强筋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可以包括多条加强筋,多条加强筋离散分布各个象限区域内。多条加强筋不但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地填充各个象限区域内的缝隙,以进一步缓解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线缆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基材线缆的剥离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注塑灌封的面积,进而提高注塑灌封的质量,最终能够解决注塑灌封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至少一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可结合参考附图1-3,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至少两段基材线缆、十字节点设备7和封塑外护套10。
每段基材线缆均包括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地线3和基材线缆外护套1。
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通常为通信领域常用的线缆,例如485信号线。基材线缆外护套1包覆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所形成的线缆束之外,是基材线缆的外围防护部件。通常情况下,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采用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材料、LSZH(LowSmokeZeroHalogen,低烟无卤)材料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材料制成。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直径是10mm,厚度是1.5mm。本发明实施例二不限制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尺寸进行适应布线环境的调整。当然,基材线缆外护套1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本申请不对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材质作限定。
火线2和地线3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导电铜丝C和包覆于导电铜丝C上的绝缘护套B。优选的,导电铜丝C为多芯导电铜丝,以提高电传输的稳定性。绝缘护套B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火线2和地线3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通常,火线2具有红色外皮,即火线2的绝缘护套为红色。地线3具有黑色外皮,即地线3的绝缘护套为黑色。火线2和地线3还可以采用文字符号等其它标识区分。
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信号铜丝E和包覆于信号铜丝E上的封塑护套D。优选的,信号铜丝E为多芯信号铜丝,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封塑护套D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更为优选的,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均可以设置有防止错接的信号线识别标识,例如颜色标识、文字标识(例如编号)等。
十字节点设备7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段基材线缆。本实施例二中,十字节点设备7具有PCB,通过在PCB上布置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收发模块,以实现与背景技术中所述外接设备相同的功能,例如信号采集、收发、交互等功能。十字节点设备7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区域内均设置有十字焊接焊点(可参考附图4中的十字焊接焊点4)。相邻的两段基材线缆中对应的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通过四个象限区域内的十字焊接焊点相连,从而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信息交互、动力连接等。
封塑外护套10是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围防护部件,整体封塑在各个基材线缆和十字节点设备7之外。封塑外护套10可以与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封塑外护套10通常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即封塑阻燃外护套。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将十字节点设备7与基材线缆集成为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不用外接其它外接模块就可以实现动力和信号传输,以及信号收发和处理等功能。在网络布线系统的现场布线过程中,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通过截断、对接、分路等物理操作与外接设备对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的布线效率。
由于十字节点设备7内置于封塑外护套10之内,所以无需设置额外固定装置和空间,这进一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布线效率。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也就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在移动的过程中无需受固定装置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弯或盘绕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方式来微调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可见,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便于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使得外接设备位置的设置和变动较为灵活,而且也能够减少占用空间。
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电源信号复合缆整体来调整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便于局部布线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二中,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形成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任意位置,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合理地确定十字节点设备7的布设位置,进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现场接线环境,降低布线难度。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使得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较小。优选的,上述任意两条线缆外径之差可以小于1mm。这使得火线2、地线3、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直径较为均衡,进而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解决各个线缆与十字节点设备7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问题。更为优选的,火线2、地线3、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外径可以相等,以进一步缓解应力集中。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包括第一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和第二PCB,第一PCB和第二PCB形成十字形结构。第一PCB和第二PCB上设置有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发挥其特定功能的电子元器件。第一PCB和第二PCB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十字节点设备7的十字形结构,例如通过连接件或连接结构连接。第一PCB和第二PCB形成十字形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的抗扭性能,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在扭力存在时第一PCB和第二PCB上元器件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同时,第一PCB和第二PCB形成的十字形空间结构使得两块PCB的两面均可以作为电子元器件安装面。这能够增加电子元器件的可安装位置,最终能够提高第一PCB和第二PCB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的,第一PCB和第二PCB可以通过卡接相连。第一PCB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位,第二PCB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位。第一连接部位和第二连接部位卡接,以使得第一PCB和第二PCB相连而形成十字形结构。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PCB和第二PCB通过卡接的连接方式,可能不足以满足第一PCB和第二PCB之间的稳固性及实用性。为此,十字焊接焊点13(如图11所示)可以通过锡焊焊接在第一PCB和第二PCB的卡接处,进而起到辅助连接第一PCB和第二PCB的作用。第一PCB和第二PCB之间可能具有多个卡接部位,多个卡接部位分别位于十字节点设备7的不同部位。优选的,每个卡接部位均设置有十字焊接焊点,以进一步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结构的稳固性和实用性。十字焊接焊点13可以设置在第一PCB和第二PCB卡接处,还可以设置在第一PCB和第二PCB除卡接处之外的其它部位,以进一步提高第一PCB和第二PCB连接的稳固性。
在连接线缆的过程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与位于不同象限区域内的相应部位的十字焊接焊点13焊接。十字焊接焊点13能够增加抗拉力,进而避免第一PCB和第二PCB上焊盘脱落或线缆脱落,能够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十字焊接焊点在第一PCB和第二PCB均形成如图5中所示的受锡面(即第一受锡面和第二受锡面),即形成双面受锡。这种十字焊接焊点形成方式能够提高十字焊接焊点与线缆(即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焊接强度,进而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甚至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抗扭性能。
其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如图6-图8,第一PCB21和第二PCB22可以采用竖插的卡接方式以形成十字形结构。具体的,第一PCB21上的第一连接部位可以设置为凸起形式,称为凸起部位。为了实现与第一PCB21上的凸起部位卡接,相对应的,第二PCB22上的第二连接部位可以设置为开孔形式,称为开孔部位。第一PCB21和第二PCB22通过凸起部位和开孔部位卡接相连。
通常情况下,第一PCB21上的凸起部位可以至少为一个,第二PCB22上的开孔部位的数目应大于或等于凸起部位数目。当开孔部位的数目大于凸起部位的数目时,可以在第二PCB22卡接第一PCB21的同时,卡接其它的PCB,以最终形成十字形结构。
本实施例二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凸起部位211为一个,开孔部位221也仅为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当凸起部位211仅为一个时,为了保证与第二PCB22卡接时的稳固性,优选应将该凸起部位211设置于所述第一PCB2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相应地,设置在第二PCB22上的唯一一个开孔部位221适应性设置于第二PCB2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图6所示的第一PCB21与图7所示的第二PCB22卡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十字节点设备如图8所示。具体地,将第一PCB21上的凸起部位211插入第二PCB22的开孔部位221,即形成十字节点设备。为了提高稳固性及实用性,可以用焊锡焊接第一PCB21和第二PCB22的卡接部位,形成十字焊接焊点,并将第一PCB21和第二PCB22固定。设置在第一PCB21和第二PCB22卡接部位的十字焊接焊点可参照图4中所示的十字焊接焊点4。
请参考附图9-11,优选的,凸起部位为两个,开孔部位也为两个。请参考图9,当凸起部位311为两个时,为了提高卡接稳固性,两个凸起部位311分别位于第一PCB31长度方向的两端。相应的,如图10所示,两个开孔部位321适应性地设置于第二PCB32长度方向的两端。图9所示的第一PCB31与图10所示的第二PCB32卡接形成的十字节点设备7如图11所示。具体地,将第一PCB31上的两个凸起部位7插入第二PCB32的两个开孔部位321,即形成十字形结构。为了提高稳固性及实用性,可以用焊锡焊接第一PCB31和第二PCB32形成的十字卡接部位,形成十字焊接焊点13(如图11所示),并将两块PCB固定。同样,设置在第一PCB31和第二PCB32之间卡接部位的十字焊接焊点13可以参照图2中所示的十字焊接焊点4。
各个线缆与十字焊接焊点焊接的过程中,线缆需要去掉外皮使其暴露出的内芯与十字焊接焊点焊接。为了避免位于十字节点设备7同一端的线缆之间由于内芯暴露而出现接触短路,上述十字焊接焊点的位置不能太靠近第一PCB和第二PCB的端面,如第一PCB和第二PCB的左端或右端,以使得十字形结构能够将各个线缆暴露的内芯隔离开。优选的,十字焊接焊点距离第一PCB和第二PCB的端部预设距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线缆的内芯暴露长度来设定预设距离的大小,通常预设距离的大小为经验值。
本实施例二中,第一PCB和第二PCB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优选的,第一PCB和第二PCB的长度相等。另外,第一PCB和第二PCB的长度越短,越有利于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回弯半径满足布线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扭性能。当第一PCB和第二PCB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保持一致时,形成的十字节点设备更有利于优先注塑成圆柱体A(如图1所示),然后再继续注塑以形成封塑外护套10。
此外,第一PCB和第二PCB均具有一定厚度,优选的,第一PCB和第二PCB的厚度相等,也能够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的抗扭性。具体的,第一PCB和第二PCB可为单层板或多层板。
目前,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为普通的集束结构,这种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与十字节点设备7相连时容易产生旋钮,进而使得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产生较大的扭力,进而造成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的各个线缆的接头处于旋钮绷紧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地线3、火线2、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处于离散状态,最终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部接线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地线3、火线2、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最终会降低扭力对各个线缆的影响,进而解决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部接线困难的问题。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屏蔽层,用于屏蔽外接电磁信号对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影响。屏蔽层依附于基材线缆外护套1内,且包覆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所形成的线缆束上。在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连接后,屏蔽层再与与地线3相连,用于将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这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具体的,请再次参考附图3,屏蔽层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8和位于内层的绕包带层9,绕包带层9贴附于编织铜丝层8之内,用于裹紧线缆束。在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相连后,编织铜丝层8再与地线3相连,用于将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即消除外接电磁干扰信号。具体的,编织铜丝层8可以为编织铜丝网。绕包带层9可以为聚脂薄膜绕包带层或半导体绕包带层。
十字节点设备7为十字形结构,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位于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内,进而使得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进一步避免应力集中。另外,十字节点设备7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强度增加和抗扭力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第一PCB和第二PCB上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扭力而脱落。
请再次参考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更为优选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制作过程如下:以基材线缆(指的是未添加十字节点设备7和一体式封塑阻燃外护套10)为操作对象,操作人员剥除两段基材线缆连接端的部分基材线缆外护套1和剥离连接端编织铜丝层8,然后去除绕包带层9,用剥线钳分别去除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外皮,把相连两段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剥离端分别通过十字节点设备四个象限区域内的十字焊接焊点相连,使各个线缆分布在各自对应的象限区域内。然后,将编织铜丝层8与地线3相连。再然后整体注塑灌封封塑外护套10。具体的,在封塑外护套10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剥离区域重新注塑灌封,使得注塑灌封区域与基材线缆的其它部位直径相等,最后在整体最外层封塑,以最终形成封塑外护套10。
通过上述制作过程可以看出,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需要对剥离区进行重新注塑灌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注塑灌封连接的部位存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进而会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所受到的拉力被上述线缆(即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内芯承受,最终使得注塑灌封连接处的内芯容易断开。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基材线缆的剥离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注塑灌封的灌封面积,进而提高注塑灌封的质量,最终能够提高封塑外护套10与基材线缆的结合力,进而解决注塑灌封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不稳定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至少一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例如螺纹纹理、网格纹理等。当然,上述基材线缆外护套1还可以设置其它形状的纹理以增大注塑灌封的结合力,本实施例二不对纹理的形状作限制。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凸起,相比于纹理而言,在注塑灌封的过程中,凸起能够起到更为有效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更为优选的,上述凸起沿着基材线缆的横截面方向(即径向)上高度不等,能够在不同的注塑灌封层面上起到衔接作用。
由于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可以通过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护套(包括基材线缆外护套1和封塑外护套10)的硬度以降低磨损,但是这会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较大,不利于布线操作。为了解决此问题,基材线缆外护套1和封塑外护套所组成的多层外护套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此种硬度分布,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最外层外护套(即封塑外护套10)的硬度最高,能够有效地抵抗磨损,同时内层的外护套较软,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又不至于过高,进而方便布线操作。同时,上述最外层外护套的硬度最高,能够较好地保持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线缆形态,便于后续接续封塑操作。
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多层外护套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最外层的外护套的硬度最高,这会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制作时的剥线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1的厚度逐渐增大。该种结构使得同等外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前提下,最外层需要剥离长度较大的外护套的厚度最小,以降低剥线难度。当然,即便不在上述硬度或阶梯状剥离端的制约下,最外层外护套的厚度最小,也能够降低剥线难度,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优选的,加强筋可以为一条,一条加强筋穿过任一象限区域,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布在加强筋的周围。更为优选的,加强筋可以为多条,多条加强筋可以离散分布在各个象限区域内。加强筋可以采用聚酯带、锡箔带、芳纶丝、玻璃纤维丝等材料制成。优选的,加强筋也可以包括加强内芯和包覆于加强内芯外的绝缘护套,加强内芯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绝缘护套用于阻电,同时能够保证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加强内芯可以为单芯或多芯钢丝,保证抗拉的同时,钢丝也能使得整个光电复合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当然,上述加强筋的加强内芯也可以由非金属材质制作,本实施例二不限制加强内芯的材质。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电源信号复合缆由十字节点设备7与基材线缆集成为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不用外接其它外接模块就可以实现动力和信号传输,以及信号收发和处理等功能。在网络布线系统的现场布线过程中,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通过截断、对接、分路等物理操作与外接设备对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的布线效率。
由于十字节点设备7内置于封塑外护套10之内,所以无需给外接设备设置额外固定装置和空间,这进一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布线效率。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也就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在移动的过程中无需受固定装置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弯或盘绕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方式来微调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便于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使得外接设备位置的设置和变动较为灵活,而且也能够减少占用空间。
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电源信号复合缆整体来调整十字节点设备的位置,便于局部布线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发明中,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形成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任意位置,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合理地确定十字节点设备的布设位置,进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现场布线环境,降低布线难度。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使得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
同时,十字节点设备7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强度增加和抗扭力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第一PCB和第二PCB上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扭力而脱落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可以小于1mm。这能够避免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解决各个线缆与十字节点设备7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可以包括一条加强筋,加强筋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可以包括多条加强筋,多条加强筋离散分布各个象限区域内。多条加强筋不但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地填充各个象限区域内的缝隙,以进一步缓解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线缆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基材线缆的剥离端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注塑灌封的面积,进而提高注塑灌封的质量,最终能够解决注塑灌封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至少一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可结合参考附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包括至少两段基材线缆、十字节点设备7和封塑外护套10。
每段基材线缆均包括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地线3和基材线缆外护套1。
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通常为通信领域常用的线缆,例如485信号线。基材线缆外护套1包覆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所形成的线缆束之外,是整个基材线缆的外围防护部件。通常情况下,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采用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材料、LSZH(LowSmokeZeroHalogen,低烟无卤)材料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材料制成。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直径是10mm,厚度是1.5mm。本发明实施例三不限制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尺寸进行适应布线环境的调整。当然,基材线缆外护套1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本申请不对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材质作限定。
火线2和地线3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导电铜丝C和包覆于导电铜丝C上的绝缘护套B。优选的,导电铜丝C为多芯导电铜丝,以提高电传输的稳定性。绝缘护套B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火线2和地线3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通常,火线2具有红色外皮,即火线2的绝缘护套为红色。地线3具有黑色外皮,即地线3的绝缘护套为黑色。火线2和地线3还可以采用文字符号等其它标识区分。
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可以包括信号铜丝E和包覆于信号铜丝E上的封塑护套D。优选的,信号铜丝E为多芯信号铜丝,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封塑护套D的材料可以为PVC材料、LSZH材料或PE材料。更为优选的,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均可以设置有防止错接的信号线识别标识,例如颜色标识、文字标识(例如编号)等。
十字节点设备7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段基材线缆。本实施例三中,十字节点设备7具有PCB,通过在PCB上布置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收发模块,以实现与背景技术中所述外接设备相同的功能,例如信号采集、收发、交互等功能。十字节点设备7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区域内均设置有十字焊接焊点(可参考附图4中的十字焊接焊点4或图11中的十字焊接焊点13)。相邻的两段基材线缆中对应的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通过四个象限区域内的十字焊接焊点相连,从而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信息交互、动力连接等。
封塑外护套10是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围防护部件,整体封塑在各个基材线缆和十字节点设备7之外。封塑外护套10可以与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封塑外护套10通常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即封塑阻燃外护套。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将十字节点设备7与基材线缆集成为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不用外接其它外接模块就可以实现动力和信号传输,以及信号收发和处理等功能。在网络布线系统的现场布线过程中,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通过截断、对接、分路等物理操作与外接设备对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的布线效率。
由于十字节点设备7内置于封塑外护套10之内,所以无需设置额外固定装置和空间,这进一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布线效率。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也就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在移动的过程中无需受固定装置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弯或盘绕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方式来微调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可见,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便于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使得外接设备位置的设置和变动较为灵活,而且也能够减少占用空间。
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电源信号复合缆整体来调整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便于局部布线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三中,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形成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任意位置,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合理地确定十字节点设备7的布设位置,进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现场接线环境,降低布线难度。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使得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较小。优选的,上述任意两条线缆外径之差可以小于1mm。这使得火线2、地线3、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直径较为均衡,进而当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受到外力时,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避免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解决各个线缆与十字节点设备7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问题。更为优选的,火线2、地线3、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外径可以相等,以进一步缓解应力集中。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包括第一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和第二PCB,第一PCB和第二PCB形成十字形结构。第一PCB和第二PCB上设置有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发挥其特定功能的电子元器件。第一PCB和第二PCB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十字节点设备7的十字形结构,例如通过连接件或连接结构连接。第一PCB和第二PCB形成十字形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的抗扭性能,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在扭力存在时第一PCB和第二PCB上元器件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同时,第一PCB和第二PCB形成的十字形空间结构使得两块PCB的两面均可以作为电子元器件安装面。这能够增加电子元器件的可安装位置,最终能够提高第一PCB和第二PCB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的,第一PCB和第二PCB可以通过卡接相连。第一PCB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位,第二PCB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位。第一连接部位和第二连接部位卡接,以使得第一PCB和第二PCB相连而形成十字形结构。
其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请参考附图12-14,本实施例三中,第一PCB41和第二PCB42采用横插的方式卡接形成十字节点设备7。具体的,第一PCB41上的第一连接部位可以设置为开口形式,称为第一开口部位。为了实现与该开口部位卡接,相应地,第二PCB42上的第二连接部位可以对应设置为开口形式,称为第二开口部位。第一PCB41与第二PCB42进行卡接时,将第一开口部位的顶端与第二开口部位的顶端卡接在一起。图11示出了设置第一开口部位411的第一PCB41,图12示出了设置第二开口部位421的第二PCB42。具体的,第一PCB41从第二PCB42的第二开口部位421卡入第二PCB42,最终将第一PCB41的第一开口部位411与第二PCB42的开口顶端卡接,形成的如图13所示的十字节点设备。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PCB和第二PCB通过卡接的连接方式,可能不足以满足第一PCB和第二PCB之间的稳固性及实用性。为此,十字焊接焊点可以通过锡焊焊接在第一PCB和第二PCB的卡接处,进而起到辅助连接第一PCB和第二PCB的作用。第一PCB和第二PCB之间可能具有多个卡接部位,多个卡接部位分别位于十字节点设备7的不同部位。优选的,每个卡接部位均设置有十字焊接焊点,以进一步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结构的稳固性和实用性。十字焊接焊点可以设置在第一PCB和第二PCB卡接处,还可以设置在第一PCB和第二PCB除卡接处之外的其它部位,以进一步提高第一PCB和第二PCB连接的稳固性。
在接线缆的过程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与位于不同象限区域内的相应部位的十字焊接焊点焊接。十字焊接焊点能够增加抗拉力,进而避免第一PCB和第二PCB上焊盘脱落或线缆脱落,能够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十字焊接焊点在第一PCB和第二PCB均形成如图5中所示的受锡面(即第一受锡面和第二受锡面),即形成双面受锡。这种十字焊接焊点形成方式能够提高十字焊接焊点与线缆(即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焊接强度,进而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甚至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抗扭性能。
各个线缆与十字焊接焊点焊接的过程中,线缆需要去掉外皮使其暴露出的内芯与十字焊接焊点焊接。为了避免位于十字节点设备7同一端的线缆之间由于内芯暴露而出现接触短路,上述十字焊接焊点的位置不能太靠近第一PCB和第二PCB的端面,如第一PCB和第二PCB的左端或右端,以使得十字形结构能够将各个线缆暴露的内芯隔离开。优选的,十字焊接焊点距离第一PCB和第二PCB的端部预设距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线缆的内芯暴露长度来设定预设距离的大小,通常预设距离的大小为经验值。
本实施例三中,第一PCB和第二PCB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优选的,第一PCB和第二PCB的长度相等。另外,第一PCB和第二PCB的长度越短,越有利于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回弯半径满足布线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扭性能。当第一PCB和第二PCB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保持一致时,形成的十字节点设备更有利于优先注塑成圆柱体A(如图1所示),然后再继续注塑以形成封塑外护套10。
此外,第一PCB和第二PCB均具有一定厚度,优选的,第一PCB和第二PCB的厚度相等,也能够提高十字节点设备7的抗扭性。具体的,第一PCB和第二PCB可为单层板或多层板。
目前,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为普通的集束结构,这种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与十字节点设备7相连时容易产生旋钮,进而使得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产生较大的扭力,进而造成电源信号复合缆中的各个线缆的接头处于旋钮绷紧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地线3、火线2、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处于离散状态,最终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部接线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地线3、火线2、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沿着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采用层绞分布的方式,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在遭受扭力时本身就具有顺着扭力方向恢复的作用力,这最终会降低扭力对各个线缆的影响,进而解决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端部接线困难的问题。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屏蔽层,用于屏蔽外接电磁信号对第一信号线5和第二信号线6的影响。屏蔽层依附于基材线缆外护套1内,且包覆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所形成的线缆束上。在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连接后,屏蔽层再与地线3相连,用于将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这能够较好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具体的,请再次参考附图3,屏蔽层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8和位于内层的绕包带层9,绕包带层9贴附于编织铜丝层8之内,用于裹紧线缆束。在十字节点设备7与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相连后,编织铜丝层8再与地线3相连,用于将外界电磁干扰信号接地,即消除外接电磁干扰信号。具体的,编织铜丝层8可以为编织铜丝网。绕包带层9可以为聚脂薄膜绕包带层或半导体绕包带层。
十字节点设备7为十字形结构,第二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别位于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内,进而使得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呈十字状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进一步避免应力集中。另外,十字节点设备7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强度增加和抗扭力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第一PCB和第二PCB上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扭力而脱落。
请再次参考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更为优选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制作过程如下:以基材线缆(指的是未添加十字节点设备7和一体式封塑阻燃外护套10)为操作对象,操作人员剥除两段基材线缆连接端的部分基材线缆外护套1,然后剥离编织铜丝层8,再然后去除绕包带层9,用剥线钳分别去除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外皮,把相连两段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剥离端分别通过十字节点设备四个象限区域内的十字焊接焊点相连,使各个线缆分布在各自对应的象限区域内。然后,将编织铜丝层8与地线3相连。再然后整体注塑灌封封塑外护套10。具体的,在封塑外护套10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剥离区域重新注塑灌封,使得注塑灌封区域与基材线缆的其它部位直径相等,最后在整体最外层封塑,以最终形成封塑外护套10。
通过上述制作过程可以看出,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需要对剥离区进行重新注塑灌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注塑灌封连接的部位存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进而会导致电源信号复合缆所受到的拉力被上述线缆(即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的内芯承受,最终使得注塑灌封连接处的内芯容易断开。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基材线缆的剥离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注塑灌封的灌封面积,进而提高注塑灌封的质量,最终能够提高封塑外护套10与基材线缆的结合力,进而解决解决注塑灌封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不稳定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至少一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例如螺纹纹理、网格纹理等。当然,上述位于第二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还可以设置其它形状的纹理以增大注塑灌封的结合力,本实施例三不对纹理的形状作限制。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中,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的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凸起,相比于纹理而言,在注塑灌封的过程中,凸起能够起到更为有效的连接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更为优选的,上述凸起沿着基材线缆的横截面方向(即径向)上高度不等,能够在不同的注塑灌封层面上起到衔接作用。
由于电源信号复合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可以通过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外护套(包括基材线缆外护套1和封塑外护套10)的硬度以降低磨损,但是这会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较大,不利于布线操作。为了解决此问题,基材线缆外护套1和封塑外护套所组成的多层外护套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此种硬度分布,使得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最外层外护套(即封塑外护套10)的硬度最高,能够有效地抵抗磨损,同时内层的外护套较软,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硬度又不至于过高,进而方便布线操作。同时,上述最外层外护套的硬度最高,能够较好地保持电源信号复合缆的线缆形态,便于后续接续封塑操作。
上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多层外护套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最外层的外护套的硬度最高,这会增大电源信号复合缆制作时的剥线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外护套1的厚度逐渐增大。该种结构使得同等外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的前提下,最外层需要剥离长度较大的外护套的厚度最小,以降低剥线难度。当然,即便不在上述硬度或阶梯状剥离端的制约下,最外层外护套的厚度最小,也能够降低剥线难度,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优选的,加强筋可以为一条,一条加强筋穿过任一象限区域,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分布在加强筋的周围。更为优选的,加强筋可以为多条,多条加强筋可以离散分布在各个象限区域内。加强筋可以采用聚酯带、锡箔带、芳纶丝、玻璃纤维丝等材料制成。优选的,加强筋也可以包括加强内芯和包覆于加强内芯外的绝缘护套,加强内芯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绝缘护套用于阻电,同时能够保证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加强内芯可以为单芯或多芯钢丝,保证抗拉的同时,钢丝也能使得整个光电复合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当然,上述加强筋的加强内芯也可以由非金属材质制作,本实施例三不限制加强内芯的材质。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电源信号复合缆由十字节点设备7与基材线缆集成为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不用外接其它外接模块就可以实现动力和信号传输,以及信号收发和处理等功能。在网络布线系统的现场布线过程中,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通过截断、对接、分路等物理操作与外接设备对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的布线效率。
由于十字节点设备7内置于封塑外护套10之内,所以无需给外接设备设置额外固定装置和空间,这进一步能够简化现场布线操作,进而提高现场布线效率。电源信号复合缆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和空间,也就使得十字节点设备7在移动的过程中无需受固定装置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弯或盘绕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方式来微调十字节点设备7的位置。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便于外接设备位置的调整,使得外接设备位置的设置和变动较为灵活,而且也能够减少占用空间。
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电源信号复合缆整体来调整十字节点设备的位置,便于局部布线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发明中,十字节点设备7可以形成于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任意位置,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合理地确定十字节点设备的布设位置,进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现场布线环境,降低布线难度。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能够使得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
同时,十字节点设备7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强度增加和抗扭力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第一PCB和第二PCB上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扭力而脱落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火线2和地线3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可以小于1mm。这能够避免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地线3和火线2由于尺寸差异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解决各个线缆与十字节点设备7连接后由不均衡的内应力引起的接线可靠性降低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可以包括一条加强筋,加强筋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可以包括多条加强筋,多条加强筋离散分布各个象限区域内。多条加强筋不但能够提高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抗拉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地填充各个象限区域内的缝隙,以进一步缓解整个电源信号复合缆内线缆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至少为两层。在剥离的过程中,至少两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1可以剥离不同的长度,进而使得基材线缆的剥离端的端面为阶梯状端面。阶梯状端面能够提高注塑灌封的面积,进而提高注塑灌封的质量,最终能够解决注塑灌封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至少一层的基材线缆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复合缆注塑灌封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只是本发明公布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部分之间只要不矛盾,都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而这些实施例均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畴内。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基材线缆,每段所述基材线缆均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火线、地线以及包覆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所形成的线缆束之外的基材线缆外护套;
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十字节点设备,相邻两段所述基材线缆通过所述十字节点设备相连,所述十字节点设备具有印刷电路板PCB,所述PCB设置有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收发模块,所述十字节点设备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象限区域内均设置有十字焊接焊点,相邻的两段所述基材线缆中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分别通过四个所述象限区域内的所述十字焊接焊点相连;
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整体封塑在各所述基材线缆和所述十字节点设备之外的封塑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中,任意两者的外径之差小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依附于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内,且包覆于所述线缆束上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用于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在所述十字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对接后再与所述地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括位于外层的编织铜丝层和位于内层的绕包带层,所述绕包带层贴附于所述编织铜丝层之内,所述编织铜丝层用于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在所述十字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对接后再与所述地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沿着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中轴线层绞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一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穿过任一所述象限区域,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火线和所述地线分布在所述加强筋周围;
或,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还包括多条加强筋,多条所述加强筋离散分布在各个所述象限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至少为两层,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至少一层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的外表面具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纹理;
或,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至少为两层,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层的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的外表面具有用于增大注塑灌封结合力的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电源信号复合缆的横截面方向上高度不等;
或,所述基材线缆外护套和所述封塑外护套组成的多层外护套中,在自外向内的方向上,每层所述外护套的硬度逐渐降低,和/或,每层所述外护套的厚度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节点设备包括第一PCB和第二PCB,所述第一PCB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位,所述第二PCB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位,所述第一PCB和第二PCB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与第二连接部位卡接,以形成所述十字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为至少一个凸起部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为至少一个开孔部位,所述开孔部位数目大于或等于所述凸起部位数目,所述凸起部位卡接于所述开孔部位之内;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为第一开口部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为第二开口部位,所述第一PCB卡接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位,且第一开口部位卡接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位的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信号复合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十字焊接焊点设置于所有所述第一连接部位和第二连接部位的卡接之处;
或/和,所述十字焊接焊点设置于距所述第一PCB和所述第二PCB端部的预定距离处。
CN201410268503.7A 2014-06-16 2014-06-16 电源信号复合缆 Active CN105448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8503.7A CN105448410B (zh) 2014-06-16 2014-06-16 电源信号复合缆
PCT/CN2015/080889 WO2015192721A1 (zh) 2014-06-16 2015-06-05 电源信号复合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8503.7A CN105448410B (zh) 2014-06-16 2014-06-16 电源信号复合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8410A true CN105448410A (zh) 2016-03-30
CN105448410B CN105448410B (zh) 2018-03-20

Family

ID=5493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8503.7A Active CN105448410B (zh) 2014-06-16 2014-06-16 电源信号复合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8410B (zh)
WO (1) WO20151927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0714A (zh) * 2016-06-24 2016-10-0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线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0593A (en) * 1986-07-14 1987-12-01 Oyo Corporation Geophone cable splice and method
US20020040803A1 (en) * 2000-10-05 2002-04-11 Nexans Cable joint with improved screen connection
CN101097793A (zh) * 2006-06-28 2008-01-02 上海乐庭电线工业有限公司 10g以太网用非屏蔽对称数据电缆
CN201112000Y (zh) * 2007-07-27 2008-09-10 蔡松声 透明网线
CN201966447U (zh) * 2010-12-08 2011-09-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组件
CN202167622U (zh) * 2011-08-16 2012-03-14 吴远泽 一种导线连接结构
CN204029451U (zh) * 2014-06-16 2014-12-17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电源信号复合缆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3267Y (zh) * 2007-07-31 2008-05-21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光电复合缆
CN101316010A (zh) * 2008-05-30 2008-12-03 雷科通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头和连接器
CN201681666U (zh) * 2010-05-05 2010-12-22 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 光电综合数字通信线缆
CN102685673B (zh) * 2012-05-18 2015-07-29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系统
CN202976909U (zh) * 2012-07-27 2013-06-05 河南华泰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复合绝缘无护套电缆
JP2014089902A (ja) * 2012-10-31 2014-05-15 Hitachi Metals Ltd ケーブル接続体および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US8870598B2 (en) * 2012-11-30 2014-10-28 Intel Corporation Active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cable assembly
CN203491016U (zh) * 2013-06-27 2014-03-19 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0593A (en) * 1986-07-14 1987-12-01 Oyo Corporation Geophone cable splice and method
US20020040803A1 (en) * 2000-10-05 2002-04-11 Nexans Cable joint with improved screen connection
CN101097793A (zh) * 2006-06-28 2008-01-02 上海乐庭电线工业有限公司 10g以太网用非屏蔽对称数据电缆
CN201112000Y (zh) * 2007-07-27 2008-09-10 蔡松声 透明网线
CN201966447U (zh) * 2010-12-08 2011-09-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组件
CN202167622U (zh) * 2011-08-16 2012-03-14 吴远泽 一种导线连接结构
CN204029451U (zh) * 2014-06-16 2014-12-17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电源信号复合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0714A (zh) * 2016-06-24 2016-10-0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线束
CN105990714B (zh) * 2016-06-24 2018-09-21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2721A1 (zh) 2015-12-23
CN105448410B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3603B2 (en) Cables with intertwined strain relief and bifurcation structures
CN204029451U (zh) 电源信号复合缆
JP2006196232A (ja) テープ状導電体と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CN106981340A (zh) 一种非金属材质包覆缆芯的非屏蔽型抗干扰数据电缆及制备方法
CN104867586A (zh) 光电复合缆
CN105448410A (zh) 电源信号复合缆
CN105551664A (zh) 一种具有异型软导体的光电混合缆
JP2019021596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931569U (zh) 电源信号复合缆
CN203218017U (zh) 一种基站用射频拉远光电混合缆
CN201732624U (zh) 一种加强型移动式软电缆
CN105830174A (zh) 光电复合缆
CN104867585A (zh) 光电复合缆
CN203503370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206412117U (zh) 一种带有编织线的电缆线
CN217061479U (zh) 一种复合数字电缆
CN207165253U (zh) 一种带屏蔽电源线的光电混合缆
CN201749698U (zh) 一种抗干扰的船用特种仪表回路电缆
CN203787114U (zh) 光电复合缆
CN220020720U (zh) 通信机房用光电复合屏蔽电缆
CN214476480U (zh) 一种光纤复合软电缆
CN211788327U (zh) 一种设备连接用复合电缆
CN204102622U (zh) 具有异型软导体的光电混合缆
CN204407068U (zh) 机场静态电源用动力电缆
CN209607434U (zh) 一种支持多个摄像头cctv监控设备用复合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502-1, 5th floor, building 2, No.10 yard, KEGU 1st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Singularity Xinyu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sorghum Bridge oblique Street No. 34, building 212, room 19

Patentee before: Singularity Xinyu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