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0269A - 同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同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0269A
CN105090269A CN201510256411.1A CN201510256411A CN105090269A CN 105090269 A CN105090269 A CN 105090269A CN 201510256411 A CN201510256411 A CN 201510256411A CN 105090269 A CN105090269 A CN 105090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synchronizer
stopping element
main body
clutch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64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0269B (zh
Inventor
约翰·基希霍费尔
约翰·艾德赛尔·罗巴格
特德·弗罗布莱夫斯基
汤姆·汉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5090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0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16D23/0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and a blocking mechanism preventing the engagement of the main clutch prior to synchr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16D23/0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and a blocking mechanism preventing the engagement of the main clutch prior to synchronisation
    • F16D2023/0618Details of block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a helical spring loaded element, e.g. b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16D23/0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and a blocking mechanism preventing the engagement of the main clutch prior to synchronisation
    • F16D2023/0631Sliding sleeves;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同步装置(1),其具有同步器主体(2)、滑动套(3)、具有接合齿(4.1)的齿轮(4)以及在同步方向(s)上及同步方向(s)的反方向上在同步器主体(2)和接合齿(4.1)之间轴向可移置的同步器环(7)。通过能够将同步器环(7)可靠地定位在中位中的说明,建议同步器环(7)借助弹簧装置(8)固定至在中位的同步器主体(2)上。

Description

同步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具有同步器主体、滑动套、具有接合齿的齿轮以及同步器环的同步装置,同步器环在同步方向上及同步方向的反方向上在同步器主体和接合齿之间轴向可移置。
这种类型的同步装置中的一个问题是,当滑动套从移位位置返回到中位时,在移位位置时齿轮在变速器方面以有效的方式通过接合齿连接到同步器主体,在中位时齿轮从同步器主体分离,同步器环经常不精确地返回到这个中位,而是仍然与齿轮摩擦接触。这可以引起同步器主体和/或同步器环和齿轮之间的椎系统的震动或颤动,这与刺激用户的相应产生的噪音有关。同样产生的噪音,这可能与通常设计为滚针轴承的轴承的频繁不对称载荷有关并且可以引起滚针轴承的尖锐响声。
例如,在根据专利文献DE3536361A1和DE9408943U中讨论的同步装置类型中,提供在同步器主体上引导并且是圆柱形滚筒或滚珠形式的径向弹簧安装式闭锁元件。在中位,闭锁元件旨在接合接受器,接受器中心地提供在滑动套上并且具有径向斜面,作为其结果,在中位,所述闭锁元件中心且径向地固定定位在滑动套的内部,但是不必设置弹簧力的精确径向对准,因此倾斜力矩可以应用于同步器环引起其倾斜。因此同步器环在其锥面处从移位轮完全分离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在锥面之间形成完整的空气间隙是不可能的,并且力继续在锥面之间不合需要地传递。同步器环因此不可以可靠地进入所指定的中位。
专利文献EP1624212A1提出了围绕中心轴枢转以用于逆着锁定齿移动同步器环的平衡杆,其中平衡杆布置在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布置的两个同步装置之间,对同步装置的两个同步器环起作用。
根据专利文献DE19580558C1,释放接受器中的闭锁元件的弹簧安装件,接受器在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布置的同步装置的两个同步器环上可移动地支撑,以便抵消同步器环的倾斜。
在专利文献DE102009039934A1中,在到中位的路径上,弹簧安装式闭锁元件——关于其对准——在径向椎形、会聚引导表面上引导到滑动套上中心地提供的接受器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所讨论类型的同步装置,同步装置中的同步器环可以可靠地定位在中位。
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集。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有利的发展。已经实现目的集,因为同步器环通过弹簧装置固定到在中位的同步器主体。
通过借助弹簧装置的同步器环的固定,实现同步器环在中位的可靠定位。同步器环布置成以便通过弹簧装置可移动到中位。同步器环可以通过弹簧装置逆着同步器主体进入定义的中位。中位由同步器环到同步器主体的固定定义。通过弹簧装置,同步器环可以进入相对于同步器主体的定义的相对接触位置。这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总是相同的。同步器环在中位的同步器主体上对准。由于同步器主体的位置在移位操作期间相对于外壳保持不变,或在移位操作期间相对于驱动同步器主体的同步器装置的驱动轴保持不变,同步器环——随着其通过弹簧装置固定到同步器主体——进入始终相同的中位。使在中位的同步器环的最佳径向和轴向对准成为可能。例如,可以避免由于例如同步器环的倾斜和/或不完全重新设置的结果而作用在同步器环和齿轮上的阻力矩,因此也可以避免刺激用户的同步器环噪音。在中位,同步器环优选地在弹簧预拉伸情况下支靠同步器主体。
为了发起同步操作,同步器环在驱动轴上相对于齿轮在同步方向上远离同步器主体朝着接合齿轴向地移动。以在机械力方面有利的方式,可以提供的是,弹簧力可以通过弹簧装置与同步方向相反地轴向耦合到同步器环中,以便将同步器环返回到其定义的中位。因此在没有与同步方向相反的相对于同步器主体的倾斜力矩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同步器环到中位中的相应低摩擦移动。除非另有明确提到,比如轴向、周向和径向这样的其空间和方向的定义与驱动轴有关。
在同步装置的发展中,弹簧装置可以具有以下弹簧布置,弹簧布置通过第一侧以在弹簧力方面有效的方式支撑在同步器环上提供的第一止动元件上。这种支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以在机械力方面有利的方式,弹簧布置在轴向方向上由其第一侧支撑在第一止动元件上。
在结构简单的方式中,第一止动元件可以设计为环状元件。环状元件可以相对于同步器环同轴地布置。它可以布置成固定到同步器环。环状元件可以压配合的方式固定到同步器环。同步器环可以具有用于环状元件的第一接受器。所述接受器可以设计为插件接受器。第一接受器可以以具有优选径向向外面对的口孔的口状部的方式设计。可选地,第一接受器可以具有径向向外面对的表面,表面具有完全径向表面法线或具有在同步方向上稍微倾斜的表面法线,但是实质上是径向的。倾斜表面法线与完全轴向表面法线的偏差可以仅是几度,优选接近于5°。
第一止动元件可以优选以轴向引导的方式线性地布置在同步器主体上。第一止动元件因此可以沿着轴向引导路径相对于同步器主体精确地对准并且可以在所述同步器主体上引导。随着第一止动元件在同步器主体上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可以发生引导作用。轴向引导路径可以在传递力方面有效的方式至少从同步器环的中位延伸至的在齿轮上的支承。因此在整个同步期间,可以发生同步器主体上的同步器环的轴向引导。因此可以确保,在同步操作期间直到同步器环返回到中位,不发生同步器环的倾斜。
通过第一止动元件优选地以滑动的方式支靠同步器主体,可以发生这种引导。第一止动元件可以具有有径向表面法线的径向向外面对的第一滑动表面,第一止动元件在径向表面法线上沿着引导路径以滑动的方式支承在同步器主体上。同步器主体可以具有径向向内面对的第二滑动表面,第二滑动表面适合于或匹配用于第一止动元件的直接支承和引导的第一止动元件的第一滑动表面。两个滑动表面在每种情况下可以径向布置在外部。在其第二滑动表面的发展中,同步器主体例如可以具有在同步方向上延伸的肩状部,并且第一止动元件以轴向引导的方式径向地在外部布置在肩状部上。通常的同步器主体可以具有在结构上可能必须改造的这种类型的肩状部。
第一止动元件可以具有向内面对的支承表面,支承表面与其第一滑动表面平行,并且第一止动元件在支承表面固定到同步器环。止动元件因此可以以与第一滑动表面对准的方式容易地安装在同步器环上。
在同步装置的发展中,在中位,滑动套可以稳定定位的方式布置在同步器主体上,防止轴向位移。因此仅当引入特定的轴向力时,滑动套可以脱离中位。滑动套可以在此布置成通过卡扣连接或闩锁连接保持在在中位同步器主体上。
在同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弹簧装置可以在弹簧力方面有效的方式布置在同步器环和同步器主体之间。弹簧布置可以在弹簧力方面有效的方式由其第一侧支撑在同步器环上并且由第二侧支撑在同步器主体上。
在这种连接中,弹簧装置可以具有第二止动元件,第二止动元件固定地连接到同步器主体。弹簧布置可以由第二侧轴向支撑在第二止动元件上。
对于第一止动元件的滑动支承和引导,代替直接布置在同步器主体上,尤其在其肩状部上,第二滑动表面——第一止动元件以滑动的方式沿着引导路径支靠第二滑动表面——可以布置在第二止动元件上。第二滑动表面可以径向向内地面对。第一止动元件因此间接地支靠同步器主体,但是甚至在第一止动元件的直接间承情况下,可以实现同样的精确轴向引导。
第二止动元件在同步方向上在外部径向有利地接合在弹簧布置上,限制第二接受器,同时弹簧布置能够在同步方向上用其第二侧支撑在第二止动元件上。在这种连接中,第二止动元件可以限制用于弹簧布置的第二接受器和第一止动元件径向向外。
弹簧布置和/或第一止动元件可以线性引导的方式布置在第二接受器中。在同步方向上限制第二接受器,第二止动元件可以形成U形截面,其具有在同步方向上的前部突出部、在同步方向上的后部突出部和连接两个突出部的横向腹板。弹簧布置可以在同步方向上在前部支撑在后部突出部,同时前部突出部可以固定到同步器主体。在结构变体中,第二止动元件可以具有L外形,其仅具有后部突出部和横向腹板,其中横向腹板与同步方向相反地固定到同步器主体。
关于目的集的具有在同步器环和同步器主体之间的弹簧装置的弹簧力有效性的上述解决方案的可选解决方案,可以规定弹簧装置在同步器环和齿轮之间的弹簧力方面有效。
在同步装置的发展中,可以规定,弹簧布置由第二侧轴向地支撑在齿轮上。由于弹簧布置可以通过第一止动元件由其第一侧间接支撑在同步器环上,因此弹簧力的轴向效果基本上发生在齿轮和同步器环上。
在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布置的两个同步装置的具有共同的中央同步器主体的通常布置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同步装置的弹簧布置在其行动方面彼此相反,这提供优势。在其上引导的同步器轮和/或同步器环的中位因此可以首先以力平衡的方式从两侧设置。此外,这使“通风间隙”即同步器环和齿轮的锥面之间的空气间隙能够设置。
在同步装置的发展中,齿轮可以具有用于在同步方向上轴向地引导和支承弹簧布置的第三接受器,第三接受器相对于同步器环径向向内间隔。这个径向间隔由于结构原因是必要的,以便允许第一止动元件在弹簧布置上的接合以及因此以在传递力方面有效的方式接合在齿轮上。
为了支撑弹簧布置的第一侧,弹簧装置可以具有第三止动元件,第三止动元件在齿轮上引导并且布置成非旋转地安装,但是以在传递弹簧力方面有效的方式抵靠着第一止动元件轴向地可移置。
第三止动元件可以设计为具有盘状部分和在同步方向上延伸的轴向外部轴环件的凸缘盘。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布置可以用其第二侧支撑在盘状部分上并且盘状部分可以布置成在齿轮的径向内部轴向地引导。由于同步器环和齿轮之间的不同步的相对移动,第三止动元件可以布置成与同步方向相反地抵靠着第一止动元件可旋转地轴向安装。可以通过滚针轴承发生安装。
轴环件可以优选地在同步方向上从盘状部分轴向地延伸。轴环件可以在滑动部分上周向地部分延伸。为了第三止动元件在齿轮上的抗扭转安装和轴向引导,第三止动元件可以接合轴向开口,轴向开口提供在齿轮上并且与所述止动元件匹配。可选地,第三接受器也可以具有U型外形,其具有相对于同步器主体开放开口。弹簧布置和第三止动元件因此可以径向地阻挡并且以轴向引导的方式布置在第三接受器中。
为了克服关于同步器环上的第一接受器和齿轮上的第三接受器之间的径向距离,第一止动元件可以设计为具有在同步方向上延伸的周边凸出部的轴向可移动安装的旋转盘。凸出部可以径向地布置在旋转盘的外部。所述凸出部可以在同步方向上朝着同步器环延伸并且可以伸入第一接受器中,其中所述凸出部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固定——优选以压配合的方式——在同步器环上。此外,第三止动元件可以以轴向可旋转的方式优选通过滚针轴承与从所述旋转盘的凸出部径向向内间隔地安装在旋转盘上。
在减震噪音方面有利的方式中,止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比如塑料这样的在减震方面有效的材料制造。止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形成为单件。
弹簧布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产生弹簧力的弹簧元件。弹簧元件在此可以是任何所需的形式,先决条件是用于将同步器主体返回到中位所需的弹簧力可以由所述弹簧元件产生。弹簧元件因此可以设计为压缩弹簧。它可以设计为例如螺旋弹簧、盘形弹簧或尤其由聚氨酯制成的弹性体弹簧,或橡胶弹簧。弹性体弹簧可以是块和/或单件的方式。为了容易地安装到第二或第三接受器中,弹性体弹簧可以设计成在径向内部,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斜面。
为了弹簧力沿着圆周对称地引入同步器环中,可以规定,提供彼此周向地恒等间隔布置至少两个弹簧装置,优选三个弹簧装置。
可选地,可以提供具有根据先前描述的和/或进一步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个的两个同步装置的同步布置,在同步布置中,同步器环在各种情况下通过弹簧装置固定到在中位的同步器主体,并且同步布置在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布置的各种情况下具有共用的、中心布置的同步器主体,其中两个同步装置的弹簧装置在其弹簧力的行动中彼此相反。
下面参考附图中说明的同步装置的两个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表明相对于具有在中位的同步器主体和滑动套的同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同步方向的纵向剖视图,
图2表明根据图1的同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但是在同步位置,
图3表明根据图1的同步装置的同步器主体和滑动套的轴向侧视图,
图4表明相对于在中位的同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同步方向的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5表明根据图4的细节V的放大部分。
图1和2表明相对于同步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的同步方向s的纵向剖视图,同步装置1具有同步器主体2、滑动套3、具有第一锥面5.1和接合齿4.1的齿轮4以及在同步方向s上且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在同步器主体2和接合齿4.1之间轴向可移置的同步器环7,该移置时第二锥面5.2在中位和同步位置,在中位时锥面5.1、5.2通过空气间隙6彼此完全间隔,在同步位置时锥面5.1、5.2以在传递扭矩方面有效的方式彼此支靠。同步方向s从同步器主体2朝着齿轮4实现。图4再现在中位的同步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同步器环7布置成通过弹簧装置8固定到根据图1和3的中位的同步器主体2。弹簧力F可以通过弹簧装置8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轴向耦合到同步器环7中。弹簧装置8具有弹簧布置9,弹簧布置9在此在每种情况下具有一个弹簧元件10,弹簧元件10是以在弹簧力方面有效的方式由第一侧10.1支撑在第一止动元件11.1上,第一止动元件11.1提供在同步器环7上。弹簧元件10在此通过如螺旋压缩弹簧这样的示例设计。通过弹簧装置8的配置可调节的特定弹簧力F因此可以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轴向引入到同步器环7中。
如图1和4中显而易见的是,同步器环7在中位间接(图1)或直接(图4)地支靠同步器主体2。由于同步器环7以在同步方向上且与同步方向相反地引导的方式的这个滑动支承的结果,在上面提到的两种情况下,精确地预先确定同步器环7沿着引导路径w到同步器主体2的相对位置。因此精确地定义同步器环7的中位。
相对于用于同步器主体2的驱动轴(未在此说明),第一止动元件11.1设计为环状元件,环状元件相对于同步器环7同轴地布置并且以压配合方式在第一接受器12.1中固定到同步器环7。第一止动元件11.1以轴向引导的方式沿着引导路径w在中位和同步位置之间滑动支承在同步器主体2上。第一止动元件11.1具有有径向表面法线的径向向外面对的第一滑动表面13.1。第一止动元件11.1用其第一滑动表面13.1滑动地支靠径向向内面对的第二滑动表面13.2。在根据图1和2的同步装置1的实施例中,这个第二滑动表面13.2布置在第二止动元件11.2上,第二止动元件11.2牢固地固定到同步器主体2或可以通过肩状部14直接连接在同步器主体2中。第一止动元件11.1因此通过第二止动元件11.2间接或直接地支靠同步器主体。第二滑动表面13.2——在根据图4的同步装置1的实施例中——在肩状部14直接布置在同步器主体2,肩状部14径向地位于外部并且在同步方向s上延伸,同时第二滑动表面13.2同样径向向内面对,并且因此第一止动元件11.1布置成在同步方向s上且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直接轴向地在同步器主体2上引导。
在中位,滑动套3以稳定定位防止轴向位移的方式布置在同步器主体2上,以便同样保持所述滑动套在定义的中位,其中所述滑动套可以通过发起特定的轴向力来脱离中位。在中位,滑动套3布置成在此通过卡扣连接或闩锁连接保持在同步器主体2上。为此目的,同步器主体2在轴向中心具有有弹簧加载滚珠16的径向向外开口的球窝15,弹簧加载滚珠16朝着在中位的滑动套3径向地引导,锁到凹部17中,凹部17径向地提供在内部并且轴向中心地提供在滑动套3上并且是球状盖的方式,其中滚珠16朝着与球窝15重叠的孔18引导,并且在中位在孔18上方径向地突出。
两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特别在于,在根据图1和2的同步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中,弹簧装置8在同步器环7和同步器主体2之间的弹簧力方面有效,并且在根据图4的同步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中,是在同步器环7和齿轮4之间的弹簧力方面有效。
此外,参考根据图1和2的第一实施例,弹簧装置8具有第二止动元件11.2,第二止动元件11.2固定地连接到同步器主体2并且弹簧布置9由第二侧10.2轴向地支撑在第二止动元件11.2上。第二止动元件11.2在同步方向s上在外部径向地接合在弹簧布置9上,限制第二接受器12.2,同时弹簧布置9在同步方向s上在后部由其第二侧10.2轴向地支撑在第二止动元件11.2上(图1和2)。第一接受器12.1具有U形外形,其具有在同步方向s上的前部凸出部12a,其结果是环形第一止动元件11.1以固定的方式防止位移轴向地保持。
参考同步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图3在此阐明弹簧装置在同步器主体2上的定位和相对于滑动套3的定向,其中后者以轴向侧视图的方式显示,特别是与同步方向s相反。在此提供三个弹簧装置8,由于相对于用于同步器主体2的驱动轴(未在此说明)的力对称,弹簧装置8周向地恒等间隔,即相对于彼此以120°的旋转角度布置。
每个弹簧装置8的第二止动元件11.2是部分环形设计的并且在横向压应力的情况下固定在嵌入同步器主体2中的袋状插件接受器19中。如图1和2中显而易见的是,第二止动元件11.2具有U形截面,其具有在同步方向s上的前部突出部20.1、在同步方向s上的后部突出部20.2以及连接两个突出部20.1、20.2的横向腹板20.3。弹簧布置9的弹簧元件10在同步方向s上在后部支撑在后部突出部20.2上,同时前部突出部20.1固定在同步器主体2上的插件接受器19中。如从图1和2可以收集到的,后部突出部20.2超过同步器主体2的肩状部14径向向内延伸。
横向腹板20.3在同步方向s上延伸,并且具有径向地在内部的第二滑动表面13.2,第一止动元件11.1轴向滑动的方式抵靠着第二滑动表面13.2由其第一滑动表面13.1支承。第二滑动表面13.2也可以通过肩状部14直接连接到同步器主体2。通过在第二止动元件11.2的其第一滑动表面13.1上的第一止动元件11.1的滑动支承,同步器环7因此精确地在同步方向s上且与同步方向s相反,其中,在中位,第一止动元件11.1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以定义的方式撞击同步器主体2。
此外,图3表明用于在同步方向s上的同步器环7的轴向位移的通常弹簧加载的滑动块21,其中滑动块21同样以120°的旋转角度彼此间隔布置并且以60°的旋转角度分别邻接弹簧装置8间隔伸展。
图4通过示例表明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相同的同步装置1,同步装置1相对于同步器主体2的中心纵向轴m镜像对称地布置,其中弹簧装置8具有彼此相反的轴向弹簧力‘F’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在相关同步器环7和两个相关同步器主体2之间的弹簧力方面有效。在两个同步装置1的情况下,弹簧布置9在同步方向s上由第二侧10.2轴向地支撑在齿轮4上,其中齿轮4具有第三接受器12.3,第三接受器12.3从同步器环7径向向内间隔,用于轴向地引导和径向地阻挡且在同步方向s上支撑弹簧布置9的弹簧元件10。
如从图4显而易见的是,由锥面5.1、5.2限制的空气间隙6的宽度可以通过弹簧力的设置和/或选择设置。这可以例如通过在指定预拉中的变化而发生,第一止动元件11.1在指定预拉中间接或直接地支靠着同步器主体2。
图5说明根据图4的细节V的放大部分,其中所述放大部分基本上覆盖在图4的左边的同步装置1的弹簧装置8。为了支撑弹簧布置9的第一侧10.1,弹簧装置8具有第三止动元件11.3,第三止动元件11.3在齿轮4上引导并且在此布置成以在传递弹簧力F方面有效的方式通过滚针轴承22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支靠着第一止动元件11.1旋转安装。
第三止动元件11.3在此设计为具有盘状部分23.1和在同步方向s上延伸的径向外部轴环件23.2的凸缘盘23。弹簧布置9的弹簧元件10由其第二侧10.2支撑在盘状部分23.1上。盘状部分23.1——关于其部分——在齿轮4的径向内部轴向地引导并且通过滚针轴承22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支靠着第一止动元件旋转地安装。在弹簧装置8的区域中,齿轮4具有与同步方向相反地开口的轴向开口24。轴环件23是部分环形设计并且仅在提供用于开口24的周边区域中延伸,其中轴环件23.2接合在轴向开口25中用于抗扭转安装并且用于第三止动元件11.3的另一轴向引导和轴向移动性。
未明确地说明,但是可以从图3隐含地收集到三个弹簧装置8提供用于各自同步装置1。弹簧装置8,如参考同步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通过图3中的示例所示,以120°的旋转角度周向地彼此等间隔布置。以相应的方式,凸缘盘23具有用于三个弹簧装置8的相应的轴环件23.2,即各自接合齿轮4上的指定开口24的总共三个轴环件23.2。
在同步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止动元件11.1设计为轴向移动地安装的旋转盘25,旋转盘25具有轴向外部、在同步方向s上延伸的周边凸出部26。旋转盘25通过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的压配合在同步方向s上在前部固定在同步器环7上的第一接受器12.1中。凸出部26具有有径向表面法线的径向向外面对的第一滑动表面13.1,第一止动元件11.1在第一滑动表面13.1中以轴向滑动的方式支靠着同步器主体2直接支承在所述同步器主体2的肩状部14的第二滑动表面13.2上。
如可以从图1-5直接收集的是,止动元件11.1、11.2、11.3在每种情况下设计为单件。此外,止动元件11.1、11.2、11.3在每种情况下以在减震方面有效的方式由塑料制造,其结果是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噪音的可能发展。
附图标记
1同步装置
2同步器主体
3滑动套(Schiebemuffe)
4齿轮
4.1接合齿(Kupplungsverzahnung)
5.1第一锥面(ersterKonus)
5.2第二锥面(zweiterKonus)
6空气间隙
7同步器环
8弹簧装置(Federvorrichtung)
9弹簧布置(Federanordnung)
10弹簧元件
10.1第一侧
10.2第二侧
11.1第一止动元件
11.2第二止动元件
11.3第三止动元件
12.1第一接受器
12.2第二接受器
12.3第三接受器
12a前部凸出部
13.1第一滑动表面
13.2第二滑动表面
14肩状部
15球状接受器
16滚珠
17凹部
18孔
19插件接受器
20.1前部突出部
20.2后部突出部
20.3横向腹板
21滑动块
22滚针轴承
23凸缘盘(Kragenscheibe)
23.1盘状部分
23.2轴环件(Kragenstück)
24开口
25旋转盘
26凸出部
F弹簧力
m中心纵向轴
S同步方向
w引导路径

Claims (21)

1.一种同步装置(1),其具有同步器主体(2)、滑动套(3)、具有接合齿(4.1)的齿轮(4)以及在同步方向(s)上及同步方向(s)的反方向上在同步器主体(2)和接合齿(4.1)之间可轴向移置的同步器环(7),其中同步器环(7)通过弹簧装置(8)固定到在中位的同步器主体(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弹簧力(F)可以通过弹簧装置(8)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轴向耦合到同步器环(7)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弹簧装置(8)具有弹簧布置(9),弹簧布置(9)通过第一侧(10.1)以在弹簧力方面有效的方式支撑在同步器环(7)上提供的第一止动元件(11.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第一止动元件(11.1)设计为相对于同步器环(7)同轴布置并且在第一接受器(12.1)中固定到同步器环(7)的环状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第一止动元件(11.1)以轴向引导的方式布置在同步器主体(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第一止动元件(11.1)具有有径向表面法线的径向向外面对的第一滑动表面(13.1),第一止动元件(11.1)在第一滑动表面(13.1)上沿着轴向引导路径(W)支撑在同步器主体(2)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在中位,滑动套(3)以稳定定位以防止轴向位移的方式布置在同步器主体(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滑动套(3)具有在径向内部并且轴向中心的凹部(17),在凹部(17)中,在滑动套(3)的中位,优选地轴向中心地提供在同步器主体(2)上的弹簧加载滚珠(16)径向地接合到外部。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弹簧装置(8)在同步器环(7)和同步器主体(2)之间的弹簧力方面是有效的。
10.如权利要求3和9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弹簧装置(8)具有第二止动元件(11.2),第二止动元件(11.2)固定地连接到同步器主体(2)并且弹簧布置(9)由第二侧(10.2)轴向地支撑在第二止动元件(11.2)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第二止动元件(11.2)在同步方向(s)上径向地在外部接合在弹簧布置(9)上,限制第二接受器(12.2),同时弹簧布置(9)用其第二侧(10.2)在同步方向(s)上在后部支撑在第二止动元件(11.2)上。
12.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弹簧装置(8)在同步器环(7)和齿轮(4)之间的弹簧力方面是有效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弹簧布置(9)是由第二侧(10.2)轴向地支撑在齿轮(4)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齿轮(4)具有第三接受器(12.3),第三接受器(12.3)相对于同步器环(7)径向向内间隔,用于在同步方向(s)上轴向地引导和支撑弹簧布置(9)。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为了支撑弹簧布置(9)的第一侧(10.1),弹簧装置(8)具有第三止动元件(11.3),第三止动元件(11.3)在齿轮(4)上引导并且布置成以在传递弹簧力(F)方面有效的方式支靠着第一止动元件(11.1)旋转地安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第三止动元件(11.3)设计为具有盘状部分(23.1)和在同步方向(s)上延伸的径向外部轴环部分(23.2)的凸缘盘(23),同时弹簧布置(9)由其第二侧(10.2)支撑在盘状部分(23.1)上并且盘状部分(23.1)在齿轮(4)的径向内部轴向地引导并且布置成与同步方向(s)相反地轴向支靠着第一止动元件(11.1)旋转地安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关于在齿轮(4)上的第三止动元件(11.3)的抗扭转安装和轴向引导,轴环部分(23.2)接合在齿轮(4)上提供的轴向开口(24)中。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和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第一止动元件(11.1)设计为轴向移动安装的旋转盘(25),旋转盘(25)具有轴向外部、在同步方向(s)上延伸并且在径向内部固定到同步器环(7)的周边凸出部(26)。
19.如权利要求3、10或16中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止动元件(11.1、11.2、11.3)中的至少一个由在减震方面有效的比如塑料这样的材料制造。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提供设置为彼此周向恒等间隔的至少两个弹簧装置(1),优选三个弹簧装置(1)。
21.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弹簧布置(9)具有弹簧元件(10),弹簧元件(10)设计为盘形弹簧、弹性体弹簧、橡胶弹簧或螺旋弹簧,尤其螺旋压缩弹簧。
CN201510256411.1A 2014-05-19 2015-05-19 同步装置 Active CN1050902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09441.0A DE102014209441A1 (de) 2014-05-19 2014-05-19 Synchronisationsvorrichtung
DE102014209441.0 2014-05-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0269A true CN105090269A (zh) 2015-11-25
CN105090269B CN105090269B (zh) 2019-09-24

Family

ID=53015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6411.1A Active CN105090269B (zh) 2014-05-19 2015-05-19 同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18619B2 (zh)
EP (1) EP2947343B1 (zh)
CN (1) CN105090269B (zh)
DE (1) DE102014209441A1 (zh)
RU (1) RU2681830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7822B2 (en) * 2012-07-26 2017-10-0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ar unit
CN106015555B (zh) * 2016-08-01 2017-11-21 浙江金驰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同步器
FR3072143B1 (fr) * 2017-10-10 2019-09-27 Psa Automobiles Sa Synchroniseur d’une boite de vitesses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tel synchroniseur
CN112005023B (zh) * 2018-03-29 2022-05-17 欧瑞康摩擦系统(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空间优化的同步器设计
DE102019125968A1 (de) * 2019-09-26 2021-04-0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ynchronisierungsvorrichtung mit einem Schaltrad sowie eine Losradanordnung für ein Getrieb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9353A (en) * 1987-11-27 1989-09-26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Synchronizing clutch assembly
US20050241903A1 (en) * 2002-07-02 2005-11-03 Wolfgang Rebholz Hydraulically actuatable gearshift system comprising a synchronizing device
CN101675262A (zh) * 2007-02-22 2010-03-17 贺尔碧格同步技术有限公司 离合器总成
CN102235444A (zh) * 2010-05-05 2011-11-09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变速器的预同步单元
CN102422041A (zh) * 2009-03-06 2012-04-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双动式离合器
CN202867625U (zh) * 2012-09-06 2013-04-10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同步器
CN203335673U (zh) * 2013-04-26 2013-12-11 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变速器同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8405095D0 (sv) 1984-10-11 1984-10-11 Volvo Ab Vexelladssynkronisering
US5113985A (en) * 1990-11-01 1992-05-19 New Venture Gear, Inc. Synchronizer strut guide
US5113986A (en) * 1991-04-09 1992-05-19 New Venture Gear, Inc. Strut-type synchronizer mechanism with retracting and centering strut
DE9408943U1 (de) 1994-06-01 1994-07-21 Schaeffler Waelzlager Kg Synchronisiereinrichtung für Schaltgetriebe
RU2126499C1 (ru) * 1996-02-21 1999-02-2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тоВАЗ" Синхронизатор (варианты)
JP2004076764A (ja) 2002-08-09 2004-03-11 Toyota Motor Corp 歯車変速装置の同期機構
RU35396U1 (ru) * 2003-04-14 2004-01-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АСКА" Синхронизатор коробки передач (варианты)
DE102004036507B3 (de) 2004-07-28 2005-10-20 Daimler Chrysler Ag Synchronisiereinrichtung
DE102005040633A1 (de) * 2005-08-27 2007-03-29 Deere & Company, Moline Getriebeschaltstelle zum Herstellen einer drehfesten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Zahnrad und einer Welle
DE102009039934A1 (de) 2009-08-24 2011-03-0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ynchronisiereinrichtung und Getriebe
RU152046U1 (ru) * 2011-10-13 2015-04-27 Форд Глобал Технолоджис, ЛЛК Синхронизатор
EP2881606B1 (en) * 2013-09-12 2017-05-17 Jtekt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device
US20150292601A1 (en) * 2013-10-11 2015-10-15 Delbert Tesar Standardized gear train modules for multi-speed hub drive wheel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9353A (en) * 1987-11-27 1989-09-26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Synchronizing clutch assembly
US20050241903A1 (en) * 2002-07-02 2005-11-03 Wolfgang Rebholz Hydraulically actuatable gearshift system comprising a synchronizing device
CN101675262A (zh) * 2007-02-22 2010-03-17 贺尔碧格同步技术有限公司 离合器总成
CN102422041A (zh) * 2009-03-06 2012-04-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双动式离合器
CN102235444A (zh) * 2010-05-05 2011-11-09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变速器的预同步单元
CN202867625U (zh) * 2012-09-06 2013-04-10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同步器
CN203335673U (zh) * 2013-04-26 2013-12-11 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变速器同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5118556A3 (zh) 2019-01-09
DE102014209441A1 (de) 2015-11-19
RU2015118556A (ru) 2016-12-10
EP2947343A3 (de) 2016-06-08
EP2947343A2 (de) 2015-11-25
EP2947343B1 (de) 2018-08-01
US9518619B2 (en) 2016-12-13
US20150330462A1 (en) 2015-11-19
RU2681830C2 (ru) 2019-03-12
CN105090269B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0269A (zh) 同步装置
KR101264915B1 (ko) 크랭크축에 연결된 비틀림 진동 댐퍼 및 상기 비틀림 진동댐퍼와 클러치의 결합체
JP6100362B2 (ja) 特に自動車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ための振り子式ダンパ装置
CN107208738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链的振动缓冲装置
CN103261733B (zh) 离心力摆装置
KR20060111402A (ko) 래칭 요소
CN105008208A (zh) 用于机电转向系统的减速齿轮里的小齿轮的角度可运动的轴承装置
CN10646832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装置
CN106382330A (zh) 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统的扭转减振装置
CN103228946A (zh) 离心力摆和具有该离心力摆的离合器盘
CN109505920A (zh) 转矩变动抑制装置、转矩变换器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07076260A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06382332A (zh) 减振装置
BR102012001659A2 (pt) conjunto sincronizador de transmissço
JP2009535568A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RU2004121975A (ru) Сбор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инхронизирующих устройств в коробке передач
CN104214237A (zh) 变速器的同步器单元
CN102782353B (zh) 离合器分离轴承装置
US8469825B2 (en) Elastic coupling
US20160146269A1 (en) Synchronization device for a manual transmission
CN102245921A (zh) 用于齿轮变速器换倒档的换档系统以及齿轮变速器
US20120157215A1 (en) High joint angle tripod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KR101658643B1 (ko) 자동차용 트라이포드 등속 조인트
KR20190030752A (ko) 진자식 댐핑 장치를 구비한 토크 전달 장치
CN108700127A (zh) 三脚等速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