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5654A -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5654A
CN105085654A CN201510530633.8A CN201510530633A CN105085654A CN 105085654 A CN105085654 A CN 105085654A CN 201510530633 A CN201510530633 A CN 201510530633A CN 105085654 A CN105085654 A CN 105085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alt
erythropoietin
peptide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06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5654B (zh
Inventor
龚珉
夏广萍
王士伟
郑学敏
赵娜夏
魏群超
韩英梅
周植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306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5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5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5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5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5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475Growth factors; Growth regulators
    • C07K14/505Erythropoietin [EPO]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可药用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在用于治疗红细胞缺乏或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或红细胞群缺少或缺陷为特征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本发明提供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GGLYAX1GHMGPIX2VX3GQPLRX4K;其中,X1、X3为烯丙基甘氨酸,X2为3-(1-萘基)-L-丙氨酸,X3为肌氨酸所述烯丙基氨酸之间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形成烯烃键,N末端乙酰化。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能够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同进还显著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

Description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结合并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或者能起促红细胞生成素激动作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模拟肽在制备治疗以缺乏红细胞生成素或红细胞群缺少或缺陷为特征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分子量约34kD。血浆中存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由165个氨基酸组成,糖基化程度很高,糖的成分主要是唾液酸。根据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同,天然存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分为两种类型即α型和β型,其中,α型含34%的碳水化合物,β型含26%的碳水化合物。两种类型在生物学特性、抗原性及临床应用效果上均相同。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22区,1985年其cDNA被成功克隆,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始大批量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广泛用于临床。应用重组DNA技术已经生物合成出促红细胞生成素(Egrie,JC,Strickland,TW,Lane,J等(986)免疫生物学(Immunobiol)72:213-224),该方法是通过插入到中国仓鼠的卵巢组织细胞(CHO细胞)中并且表达的克隆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得到产物。天然存在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首先翻译成含有166个氨基酸并且166位是精氨酸的多肽链。在翻译后修饰中,用羟肽酶裂解掉166位精氨酸。没有糖基的人EP0的多肽链的分子量是18236Da,在完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分子中,糖基占整个分子量的大约40%(J.Biol.Chem.262:12059)。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细胞因子,是迄今所知作用最单一、且安全可靠的升血红蛋白制剂。对于肾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及阵发性夜间血尿等均有一定疗效;此外,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可减少手术中的输血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恶性肿瘤、化疗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贫血。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小管内皮细胞产生,肾性疾患引起的贫血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首选适应证;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几乎是100%,但并不能改善肾功能。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安全、有效,适合长期治疗,也能避免血源紧张。在2006年的全球生物技术药市场上,促红细胞生成素类的重组药物占119亿美元,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
早在1989年,美国FDA就正式批准重组人促红素(EPOGEN)用于肾性贫血的治疗,但直到1992年才在我国上市。我国慢性肾炎的年发病率约为0.25%,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会转为肾衰,每年的肾性贫血患者约50-60万。根据保守的用药量估算,如果按当前的价格30-40元/支,加上癌症相关性贫血等其他病人的用药,国内市场容量约12-16亿元甚至更大(病人平均体重按50Kg计算)。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促红细胞生成素已进入我国重点城市医院畅销药品行列,2003年在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金额6213万元,排名第56位。2004年,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购药金额增长到8049万元,同比增长了30%。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一种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促进红系祖细胞增生、分化,最终成熟的内分泌激素,对机体供氧状况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胚胎早期,促红细胞生成素由肝生成,然后逐渐向肾转移,出生后主要由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
在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红组细胞分化过程中,球蛋白被诱导,这能使细胞吸收更多的铁合成功能性的血红蛋白,这种功能性的血红蛋白可以和成熟的红血球中的氧结合,因此,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在提供机体氧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过程是由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组细胞的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组织可以从已经存在的红血球中吸收足够多的氧,此时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很低,这种正常的较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完全可以剌激促进由于年龄的问题而正常损失的红细胞。当循环系统中的依靠红细胞进行氧输送的水平被降低进而出现缺氧情况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体内的数量将会增加,机体缺氧状态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过量的辐射、因高纬度或长期昏迷造成的氧摄入量减少、各种类型的贫血等等。作为对组织处于缺氧压力的应答,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提高可以刺激红组细胞的分化达到提高红细胞生成的能力。当体内的红细胞的数量大于正常组织的需求时,循环系统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被降低。正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红细胞的生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类激素对于治疗和诊断以红细胞生成低下和缺陷为特征的血液病方面有着很广泛的前景。最近的研究为推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法在多种疾病、紊乱和血液学异常情况中的效用提供了基础,这些疾病包括: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贫血症的治疗中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在艾滋病和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贫血症的治疗中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Danna,RP,Rudnick,SA,Abels,RI,于:MB,Garnick编著,临床应用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一国际展望(ErythropoietininClinicalApplications-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MarcelDekker;1990:p301-324)。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分生物学效应可以通过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的内在作用来调节。起先,使用从小鼠的脾脏里分离出的未成熟的红细胞来研究细胞表面结合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时发现,这种蛋白是由两种多聚肽组成,其分子量大约为85000~100000KD(Sawyer,etal.(1987)Proc.Natl.Acad.Sci.USA84:3690-3694)由比较详细的叙述。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结合位点的数目也被计算出来了,大约每个细胞膜含有800~1000个位点。在这些结合位点中大约有300个结合位点的Kd水平为90pM,而剩下的结合位点的结合力比较弱,大约有570pM。有研究表明从感染了friend病毒贫血株的小鼠的脾脏红细胞对EP0的响应情况发现,大约有400个结合位点,其中Kd水平高的为100pM,Kd水平低的为800pM。
随后的工作就是两种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被单个基因翻录,这个基因已经被克隆。例如,小鼠和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DNA序列以及编码肽的序列在WO90/08822中已经有叙述。目前的模型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到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导致了两个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活化和二聚,这种二聚进一步导致了信号传导的开始。
促红细胞生成素克隆基因的应用更有助于帮助寻找这些重要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某种程度上能够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肽已经被确定和叙述。特别是确定了一组含有主要肽段的肽,这些肽可以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结合并能剌激促红细胞生成素细胞的分化增殖。但是能够刺激红细胞增殖分化的肽的EC50却很低,在20nM和250nM之间,因此这些肽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活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
本发明所使用的氨基酸除了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二十种常见氨基酸外还包括部分非常见氨基酸,非常见氨基酸结构及名称见表1
表1非常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所述模拟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GGLYAX1GHMGPIX2VX3GQPLRX4K;
其中,X1、X3为烯丙基甘氨酸(D-Allyiglycin),X2为3-(1-萘基)-L-丙氨酸(Nal),X4为肌氨酸(Sar);所述X1、X3之间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形成烯烃键,N末端乙酰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模拟肽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根据SEQIDNO:1选择氨基酸;
2)通过Fmoc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模拟肽;
3)将步骤2)得到的模拟肽溶解于二氯甲烷并在格拉布催化剂(Grubbs催化剂)催化作用下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形成烯烃键;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4)将步骤2)得到的模拟肽进行纯化,经脱盐及冷冻干燥后得到模拟肽干粉;更优选地,所述纯化是通过HPLCC18半制备柱,以乙腈为流动相实现的。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的可药用盐,所述可药用盐由所述的模拟肽与酸性化合物或碱性化合物反应形成;
优选地,所述可药用盐选自硫酸盐、焦硫酸盐、三氟乙酸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盐酸盐、溴化物、碘化物、乙酸盐、丙酸盐、辛酸盐、丙烯酸盐、甲酸盐、异丁酸盐、己酸盐、庚酸盐、丙炔酸盐、草酸盐、丙二酸盐、丁二酸盐、辛二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丁炔-l,4-二酸盐、己炔-1,6-二酸盐、苯甲酸盐、氯苯甲酸盐、甲基苯甲酸盐、二硝基苯甲酸盐、羟基苯甲酸盐、甲氧基苯甲酸盐、苯乙酸盐、苯丙酸盐、苯丁酸盐、柠檬酸盐、乳酸盐、γ-羟基丁酸盐、甘醇酸盐、酒石酸盐、甲磺酸盐、丙磺酸盐、萘-l-磺酸盐、萘-2-磺酸盐和扁桃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三氟乙酸盐。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与所述模拟肽反应的酸性化合物选自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磷酸、对甲苯磺酸、甲磺酸、草酸、对溴苯基磺酸、碳酸、琥珀酸、柠檬酸、苯甲酸、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与所述模拟肽反应的碱性化合物选自铵,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或者碳酸盐、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血红细胞产生不足或缺陷相关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以及所述模拟肽或所述的可药用盐。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辅料选自水溶性填充剂、pH调节剂、稳定剂、注射用水和渗透压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填充剂选自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苷、山梨醇、聚乙二醇、葡萄糖、乳糖和半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选自枸橼酸、磷酸、乳酸、酒石酸、盐酸等非挥发性的酸,以及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再优选地,所述稳定剂选自EDTA-2Na、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磷酸氢二钾、碳酸氢钠、碳酸钠、精氨酸、谷氨酸、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特别优选地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焦亚硫酸钠、磷酸氢二钾、精氨酸、聚乙二醇6000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和/或氯化钾。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模拟肽或所述的可药用盐在制备用于治疗以缺乏细胞生成素或红细胞群缺少或缺陷为特征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以缺乏细胞生成素或红细胞群缺少或缺陷为特征的疾病选自末期肾功能衰竭或透析、AIDS相关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囊性纤维变性、早期早熟性贫血、与慢性炎性疾病相关的贫血、脊髓损伤、急性失血、衰老和伴有异常红细胞产生的肿瘤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涉及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可药用盐能够明显刺激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升高,说明它们刺激红细胞生成,同时还能够大大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对成熟的红细胞、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也没有明显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的合成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为多肽,其制备可使用Fmoc固相多肽合成方法,使用CSBio公司生产的CS336X型仪器进行本发明的多肽的合成。合成的方法按照生产商的仪器说明书进行。本文所述的Fmoc固相多肽合成方法是指以聚合物树脂作为固相反应基质,将氨基端Fmoc保护的氨基酸在偶联试剂的存在下依次缩合,从而合成多肽的合成方法。其具体方法参见Fmocsolidphasepeptidesynthesis:apracticalapproach,2000,OxfordUniversityPress。合成的多肽溶解于二氯甲烷在Grubbs催化剂催化作用下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形成烯烃键。将制得的多肽使用HPLCC18半制备柱进行纯化,流动相为乙腈。经脱盐及冷冻干燥得到多肽冻干粉。
实施例2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对小鼠的作用
采用小鼠评价并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对小鼠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其中,EPO药品购自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种小鼠,购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5~30g,均为雌性小鼠,试验中各组动物数:10只,分为3组。
其中,实验组小鼠皮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阳性对照组小鼠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阴性对照组小鼠为空白对照,注射PBS缓冲液,剂量均为4.5mg/kg,连续三天,然后处死小鼠,取全血进行外周血细胞及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计数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计数。
结果如表2所示,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均能明显刺激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升高,说明它们剌激红细胞生成。
表2、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对小鼠网织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名称 剂量 网织红细胞数目
空白组 PBS缓冲液 109.18±1.72
实验组 4.5mg/kg 647.18±2.22
EPO组 4.5mg/kg 657.92±2.83
实施例3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对猕猴的作用
采用猕猴用于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对红细胞生成的影响,猕猴,体重5.5~8.5kg,雌雄不限,购自海南实验动物中心。猕猴根据基础血红蛋白分组,分为两组,每组三只。实验组使用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每周静脉注射一次,每次4.5mg/kg,对照组使用EPO,三次/周,每次240μ/kg,连续给药五周,每周测1次血液学指标
结果如表3所示,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单次静脉注射导致猕猴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上升(33%),血细胞压积升高,说明衍生物刺激血红蛋白生成。阳性对照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样升高猕猴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34%),升高血细胞压积,但明显不具备长效性,需要每周注射三次。
表3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对猕猴的作用
实施例4.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对大鼠的作用
采用大鼠评价并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对大鼠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其中,EPO药品购自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SD大鼠,购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5~30g,均为雌性大鼠,试验中各组动物数:10只,分为3组。
其中,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阳性对照组大鼠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阴性对照组大鼠注射PBS缓冲液,剂量均为4.5mg/kg,单次给药后,连续三天取血进行外周血细胞及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计数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计数,并计算衍生物的长效性,结果发现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在单次给药后2周内依然具有刺激红细胞生成作用,结果见表4。
表4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对大鼠的作用
实施例5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和衍生盐对小鼠的作用
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序列为:模拟肽,模拟肽碳酸盐,模拟肽磷酸盐。
采用小鼠评价并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模拟肽碳酸盐,模拟肽磷酸盐对小鼠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其中,阳性对照为:EPO药品(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批号:201405YC12)购自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种小鼠,购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5~30g,均为雄性小鼠,试验中各组动物数:10只,分为5组。
其中,5组小鼠分别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模拟肽碳酸盐,模拟肽磷酸,EPO药品,PBS缓冲液(25mM)剂量均为4.5mg/kg,单次给药后,连续三天取血进行外周血细胞及网织红细胞计数。
结果如表5所示,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的衍生盐具有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相当的效果。
表5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和衍生盐对小鼠的作用
名称 剂量 网织红细胞数目
空白 PBS缓冲液 220.41±2.34
模拟肽 4.5mg/kg 752.35±2.19
模拟肽碳酸盐 4.5mg/kg 760.42±2.41
模拟肽磷酸盐 4.5mg/kg 744.28±3.01
EPO药品 4.5mg/kg 555.19±3.28
尽管本发明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所述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

Claims (9)

1.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SEQIDNO:1GGLYAX1GHMGPIX2VX3GQPLRX4K;
其中,X1、X3为烯丙基甘氨酸(D-Allyiglycin),X2为3-(1-萘基)-L-丙氨酸(Nal),X4为肌氨酸(Sar)所述烯丙基氨酸之间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形成烯烃键,N末端乙酰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根据SEQIDNO:1选择氨基酸;
2)通过Fmoc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模拟肽;
3)将步骤2)得到的模拟肽溶解于二氯甲烷并在格拉布催化剂催化作用下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形成烯烃键;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4)将步骤2)得到的模拟肽进行纯化,经脱盐及冷冻干燥后得到模拟肽干粉;更优选地,所述纯化是通过HPLCC18半制备柱,以乙腈为流动相实现的。
3.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的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药用盐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肽与酸性化合物或碱性化合物反应形成;
优选地,所述可药用盐选自硫酸盐、焦硫酸盐、三氟乙酸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盐酸盐、溴化物、碘化物、乙酸盐、丙酸盐、辛酸盐、丙烯酸盐、甲酸盐、异丁酸盐、己酸盐、庚酸盐、丙炔酸盐、草酸盐、丙二酸盐、丁二酸盐、辛二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丁炔-l,4-二酸盐、己炔-1,6-二酸盐、苯甲酸盐、氯苯甲酸盐、甲基苯甲酸盐、二硝基苯甲酸盐、羟基苯甲酸盐、甲氧基苯甲酸盐、苯乙酸盐、苯丙酸盐、苯丁酸盐、柠檬酸盐、乳酸盐、γ-羟基丁酸盐、甘醇酸盐、酒石酸盐、甲磺酸盐、丙磺酸盐、萘-l-磺酸盐、萘-2-磺酸盐和扁桃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三氟乙酸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酸性化合物选自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磷酸、对甲苯磺酸、甲磺酸、草酸、对溴苯基磺酸、碳酸、琥珀酸、柠檬酸、苯甲酸、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化合物选自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以及碳酸盐、碳酸氢盐,优选地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用于治疗血红细胞产生不足或缺陷相关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以及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拟肽或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药用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选自水溶性填充剂、pH调节剂、稳定剂、注射用水和渗透压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填充剂选自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苷、山梨醇、聚乙二醇、葡萄糖、乳糖和半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选自枸橼酸、磷酸、乳酸、酒石酸、盐酸等非挥发性的酸,以及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再优选地,所述稳定剂选自EDTA-Na2、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磷酸氢二钾、碳酸氢钠、碳酸钠、精氨酸、谷氨酸、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特别优选地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焦亚硫酸钠、磷酸氢二钾、精氨酸、聚乙二醇6000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和/或氯化钾。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拟肽或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药用盐在制备用于治疗以缺乏细胞生成素或红细胞群缺少或缺陷为特征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缺乏细胞生成素或红细胞群缺少或缺陷为特征的疾病选自末期肾功能衰竭或透析、AIDS相关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囊性纤维变性、早期早熟性贫血、与慢性炎性疾病相关的贫血、脊髓损伤、急性失血、衰老和伴有异常红细胞产生的肿瘤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510530633.8A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085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0633.8A CN105085654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0633.8A CN105085654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5654A true CN105085654A (zh) 2015-11-25
CN105085654B CN105085654B (zh) 2019-01-08

Family

ID=54567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0633.8A Active CN105085654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56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6955A (zh) * 2016-12-09 2018-10-02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培化西海马肽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242A (zh) * 2005-06-03 2009-10-07 阿费麦克斯公司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肽制剂和用途
CN103450348A (zh) * 2012-05-29 2013-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31039A (zh) * 2013-06-08 2014-12-24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衍生物的功能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242A (zh) * 2005-06-03 2009-10-07 阿费麦克斯公司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肽制剂和用途
CN103450348A (zh) * 2012-05-29 2013-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31039A (zh) * 2013-06-08 2014-12-24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衍生物的功能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6955A (zh) * 2016-12-09 2018-10-02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培化西海马肽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6955B (zh) * 2016-12-09 2021-10-26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培化西海马肽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5654B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33504B1 (en) An erythropoietin mimetic peptide derivatives and its pharmaceutical salt, the preparation and uses thereof
EP0597503B1 (en) ECK receptor ligands
CN101553242A (zh)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肽制剂和用途
CN102470156A (zh) 选择性作用于αvβ3整合素并缀合人血清白蛋白(HSA)变体的多肽及其药学用途
CN105705160A (zh) Il-22二聚体在制备用于治疗胰腺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AU2017357327B2 (en) Pegylated endostatin analogu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5085653A (zh)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07014167A2 (en) Compositions for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epithelial diseases with growth factors
CN101455844B (zh) 聚乙二醇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偶联物和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085654A (zh)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71390B (zh) 人干扰素α衍生物及其聚乙二醇化修饰物的制备和用途
TWI777407B (zh) 長效型多肽及其生產和給藥的方法
JP6937984B2 (ja) ペグ化il−11の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CN105153293A (zh)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二聚体、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67629B (zh)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14516985A (ja) 非ペプチド性重合体−インスリン多量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837681B (zh)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554395B (zh) 一种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18754A (zh) 羟乙基淀粉修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和应用
WO2019211842A1 (en) Long-acting human growth hormone-antagonist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6608912B (zh) 一种脂肪二羧酸偶联的epo模拟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79398B (zh)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30212233A1 (en) Novel mutant of recombinant ganoderma lucidum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and use thereof
JP2010536858A (ja) エリスロポエチン受容体ペプチド製剤及び用途
AU2003223506B2 (en) Truncated 24 kDa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